時間:2023-08-09 17:17: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統計學的學科性質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實際上,經濟統計學就是統計學的一個分支。當前,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應對經濟統計學的學科性質加以充分的認識,加強經濟統計學專業辦學模式,這對于我國統計科學的發展以及專業統計人才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首先論述了經濟統計學學科性質,其次對經濟統計學的應用模式進行了一番思考。旨在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
一、充分認識經濟統計學學科性質
雖然統計學已經形成與發展了數百年之久,但是,至今為止,相關專家仍然在對這一學科的性質與內容進行著激烈的爭論。從學術發展過程上來看,統計學一詞的產生是在17世紀由德國的“國勢學派”按照國家一詞而發展起來的。初期階段,統計學有著極為明顯的社會學科色彩。所以說,統計學不僅屬于一項可以對社會現象進行研究的學科,同時,其還是一項可以對自然現象進行研究的方法論的學科。如果從數理的統計學觀點上看,可以明顯的看出經濟統計學實質上就是利用數理統計的方法在世界整個經濟范圍中的廣泛應用。統計學已經有了數百年的發展歷史,目前,其已經跨越了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中,并且和數學進行了有機的結合。為了更好的討論,應先給出一個現階段國內統計學界學者都能夠接受的統計學定義“統計學是相關如何測定、收集以及分析反映實際現象總量的一個數據,以提供合理的方法論科學”。這一定義主要是在大統計學的觀點上而制定的。如果從橫向的角度上分析,任何一項統計學均和上述所述的內容相同,從而可以形成一個大學科。如果從縱向角度上分析,將統計學方法充分的應用到諸多的實質性科學中,彼此間有機的結合,會形成諸多的專業范圍內的統計學。
我們可以將統計學氛圍兩大類即將抽象的數量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對一般收集數據及分析數據方法的理論統計學進行研究;另一種是將各個不同領域的具體數量作為研究對象的應用統計學。前一種統計學具有通用方法論的理學性質,它的特征是只計量不計質;后一種統計學和不同領域中的所有實質性學科之間的聯系十分密切,是具有具體對象的方法論,所以,其體現出了兩種性質,一種是復合性學科,一種是邊緣學科。這里所說的應用不僅涵蓋了統計方法的應用,還涵蓋了各自領域中實質性科學理論的應用。以往的“數理統計學派”只認可前一種統計學,對于后一種統計學表示反對,這是極為不妥的。而傳統的“社會統計學派”不認可理論統計學具有通用方法論的性質,將整個統計學劃歸到了社會科學中,這也是不合適的。經濟統計學主要將經濟數量作為對象的一種方法論科學,要想確保統計方法在經濟范圍內廣泛的應用,前提條件就是對設置指標方面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處理,而這就要求對相關經濟情況進行質的研究。
應將相關經濟理論作為重要指導,對各種經濟問題進行統計分析。所以,經濟統計學具有的特征是將質與量緊密的聯系起來,對實際事物的數量特征以及表現加以充分的研究。另外,由于社會經濟活動有著一定的復雜性與特殊性,經濟統計學除了要采用普通的統計方法之外,還應積極的研究出一套自己特有的方法,比如估算的方法、核算的方法等。因此,從整體角度上來看,筆者認為,經濟統計學就是社會科學的范疇,其不僅屬于統計學的分支,同時,還屬于經濟學科下的二級學科。
經濟統計學和其他統計學間的不同之處就是:研究的對象不相同,并且與其相聯系的實質性學科也存在著不同。經濟統計學和其他經濟學下的二級學科不同之處是:其并不直接對經濟規律進行研究,主要任務是提供科學的方法與專門的工具,以服務于其他經濟學科。特別說明一下,將經濟統計學當做經濟學下的二級科目,不會對這一學科自身的方法論性質造成影響。比如,將諸多的數學與統計學方法應用到經濟計量學中,在方法論性質中也屬于一門較強的學科。實際上,經濟統計學的發展,依賴于將通用的統計方法進一步完善以及依賴于經濟學給出相關研究背景以及相關研究課題。
二、對經濟統計學應用模式進行一番思考
當前,隨著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們能夠明顯的看出,在我國各個高校中關于統計學專業課程的設置,沒有加以充分的思考,過細的劃分了專業,所以,統計專業最終所培養出的人才大都無法與當前社會的發展情況相適應,存在著各種弊端行為。由于學校教學有著諸多的不完善之處,多數教育者與相關專家一致提出了將專業進一步淡化的意見,并且,也充分的說明了應培養何種人才。所以,應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培養出與其相適應的人才隊伍。
長期以來,統計專業所遵循的辦學方向是強調各種類型的統計學自身所涵蓋的特征,這主要是因為統計學涉及了諸多領域的學科,同時,還屬于交叉的學科性體系。所有人都無法精通統計學各個領域。所以,實際應用過程中,必須全方位的思考。一方面,統計學在社會應用過程中應通過人才的培養來進行,社會實際發展中,對于統計學的人才有著一定的需求。應時刻的保持著一種開闊的胸懷,同時還應積極開展一系列的與其相關的學習模式,各個高校應結合自身具有的特色和現代市場現狀進行有效的調節與控制,了解社會對統計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量,以此對教學進一步的調整,從而滿足時展過程中的要求。另一方面,從目前我國社會的發展速度上看,未來中對經濟統計人才的需求將會遠遠高出數理統計類的需求。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統計干部隊伍以及政府經濟部門的生存與發展仍然缺少不了復合型的經濟統計人才;第二,社會中的各個行業對于既懂經濟,熟知科學合理的數量分析法,并且計算機信息處理能力水平高的人才迫切需求,而真正稱得上有這種知識經濟結構的人才只有經濟類統計專業人員方可勝任。同時,隨著先進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統計軟件系統開發的進一步加快,使得以往十分復雜的統計方法和實際應用變得更加的簡單化。能夠實現社會發展實際需求的是數理統計專業的人才。所以,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社會實際發展過程中,經濟類統計的應用將會高于純粹的統計人才?,F階段,我們應有效的解決經濟統計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的應用,緊跟時展步伐,將現實中存在的問題處理好,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推動現代社會與經濟的健康發展。
一、統計學是經濟類學科中的基礎性學科
在當今高科技高信息時代社會里人們生存面臨著很大的挑戰,生存問題刻不容緩,因此、我們學知識儲備知識就是為了將它用到社會上,也是為了在這社會上生存。通過知識的積累,說大了就是為社會和公民造福做貢獻說小了就是為了謀生之道。我們知道知識是淵博的,人一生活到老學到老就是說這個道理。通過各種各樣的科學學科儲備知識,而這些學科之間緊密相連的。例如:統計學和新聞專業也有本質的聯系,也許有的同學可能問我們為什么要學統計學?統計學和新聞學的最大特點就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搜集信息是他的職責范圍,那么他用什么方法搜集數據信息呢?這當然用統計的方法搜集。統計學對于寫論文具有很重要作用,比如:動態數列分析方法在各經濟類學科中的運用很頻繁。
資料來源:《內蒙古統計年鑒》2011[2]
表1的數據表明,隨著人均收人的增加,奶制品的消費也在逐漸增加,所以,收入水平是影響和決定乳品消費需求的重要因素。
二、統計學是實踐性很強而且應用性很廣的學科
(一)統計學是應用性很強的學科
國家各大要害部門,像國家統計局、省、自治區、市、人民政府統計局及地區、鄉、鎮各部門都設有統計部門,還有非統計行業各企事業單位都設有專門統計部門和所需的專門統計專業人員。例如:醫院需要統計人員,對病人、職工人數的統計,還有各種病情性質不同方面分為神經科、外科、內科、耳科、眼科、少兒科婦科等等都是用統計方法進行分類的。法院也需要統計人員,如對死刑犯的統計,各類死刑案件的統計。學校里對各院(系)的分類,每院系里各專業分類,學生人數和學生宿舍的統計等等都用了統計方法。還有人口普查是利用統計學的各種統計方法進行統計的:
還有古代也很早就用了統計方法,如:十三世紀成吉思汗統治世界時,他把軍隊分為十戶、百戶、千戶、萬戶等,十戶有十戶長、百戶有百戶長、千戶有千戶長、萬戶有萬戶長這樣有利于作戰,有利于管理軍隊。
1.統計學是一門不可忽視的學科
同學們將來就業的時候,都想以后找個好工作,有個好前途,發揮所學的知識在社會上有用。大家想過嗎?就是拿統計學這門課來說,學好統計學我們就有機會到各個統計部門上班。統計學對于寫論文具有很重要作用,比如:動態數列分析方法在各經濟類學科中的運用很頻繁。
2.統計學與我們工作生活緊密相連
對于學校來說,學校是很多院系組成的,系里有很多老師和員工組成的而這些老師當中的班主任是有很多學生,學生公寓來說,公寓有長,而公寓長管理著各個樓,樓里分為宿舍,這些都是用統計方法統計的。
(二)統計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
統計學家不像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化學家一樣在家里就可能推斷謀中公式。統計學家(人員)必須進行實地調查。因為、統計學中所涉及的各種統計數據、資料都是來源于仔細的調查和整理。
在民族學學科當中統計調查的實地調查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對一個民族地方的土地、人文化進行調查這些都是用統計方法的。
「關 鍵 詞建立/犯罪統計學/思考
「正 文
一、我國犯罪統計學的發展動因與價值判斷
犯罪統計學的建立與發展,既是犯罪學研究深化、統計理論發展內在規律和歷史邏輯的必然結果,也是當今市場經濟發展現實,社會綜合治理的客觀要求。同時犯罪學和統計學的快速發展又為犯罪統計學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礎支持,其理論動因、現實動因和技術動因可以歸納如下:
1.理論動因
犯罪統計學作為統計學的分支或統計科學的一種形式,其形成首先得益于統計理論不斷深化,統計方法不斷豐富的有力推動,其中中外許多統計學卓有成效的創造性研究,對統計科學體系的不斷完善,從封閉型到開放型,從純理論向應用性轉變有重要意義。
2.現實動因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化,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由許多復雜因素相互作用而引發的犯罪問題也日益增長,統計學作為通過偶然現象數量分析、探索必然性數量特征的方法論科學,可以為社會綜合治理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這就推動了犯罪統計學的形成與發展,從而也開辟了對犯罪現象進行科學考察的一種新途徑。
3.技術動因
隨著信息技術和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并向統計學領域的滲透,信息等相關產業與統計事業的融合,不僅為統計資料的搜集與匯總提供了極大方便,而且縮短了統計產品開發的時間,擴大了統計服務的空間,提高了統計研究的效率,也客觀地推動了犯罪統計學的形成與發展。
建立和發展我國犯罪統計學的理論價值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有利于推動我國統計理論從單一的經濟型研究向社會與經濟復合型發展;二是有利于推動和完善我國統計學科的建設。
二、建立犯罪統計學的基本原則
建立我國犯罪統計學應遵循以下兩方面的原則:
1.客觀性原則
要從世界范圍的角度出發,結合我國社會經濟的實際,用宏觀的、廣闊的視野,了解和掌握犯罪問題歷史特征、現實表現和未來的變化趨勢,以我國統計的現狀出發,確立我國犯罪統計學的道路和發展的目標。
2.現實性原則
只有真正了解中國社會實踐,才會創立一門符合我國經濟發展需要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犯罪統計學。現實性原則是“國情論”在犯罪統計學研究方法中的具體表現,所以,開創犯罪統計學研究,必須立足于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緊密聯系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兩大主體,從我國統計的具體實踐出發,以統計管理體制為核心,輔之以其他問題的研究。
三、犯罪統計學的性質、對象的科學界定
筆者認為犯罪統計學是從犯罪學和統計學中分化出來,又滲透融合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既有犯罪學的特點,又有統計學的特點,但從根本上談,它還是統計學的一個新分支,是實質科學與方法論的交叉和揉合。因此,犯罪統計學就是研究犯罪現象數量特征的一門方法論科學,其特點可以概括為綜合性、社會性和具體性:
1.綜合性
犯罪統計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學,它涉及到統計基本理論與方法,犯罪學的思維理論和研究方法,還涉及到信息論、系統論、控制論等,可以說,犯罪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是一個由理論與實踐,方法與原則等組成的全方位的綜合體。
2.社會性
犯罪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是客體,而從事犯罪統計研究的人是主體,人有其社會組織、社會活動,從主體到客體之間必須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和社會條件約束,再加上犯罪科學本身就是一門社會科學,所以犯罪統計學的社會性特點非常明顯。
3.具體性
犯罪統計學雖然內容龐博,但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即在具體的時間、地點和社會環境下,研究不同時期、不同空間的犯罪活動規律和方法。而形式主義的、抽象的思維,對研究犯罪統計學都是無益的。直接照搬和套用的方法也只會把犯罪統計學引向歧途。
四、犯罪統計學的理論體系構架
犯罪統計學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其理論體系的框架應該包括四部分:
1.犯罪統計資料的搜集與整理
要對犯罪現象進行定量分析,其首要工作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方法,系統地向客觀實際采集第一手的原始資料,并在此基礎上對原始資料進行科學的審核、分組、匯總等,為進一步對資料加工分析提供條理化的、綜合化的資料??陀^地說如果沒有對犯罪資料搜集與整理這一途徑,就無法考察和認識犯罪現象規模、結構,區分犯罪現象的各種差別、特點及原因。
2.犯罪現象量的集中趨勢分析
犯罪現象從總體上看其分布是有規律的,運用均值和變異指標等方法,可以尋求犯罪現象量的集中趨勢,也就是說這些方法可以將個別犯罪現象的量抽象為一般的量,然后依據一般的量探究異常復雜多變的犯罪現象量的規律性。只有發現犯罪現象的一般性和代表性特征,才能為社會的綜合治理提供最基本、最一般的信息和咨詢意見。
3.犯罪現象動態發展軌跡的數量描述
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三維時間有密切聯系,現在是過去的沉淀,而未來又是現在的科學延伸,運用時間序列統計分析方法可以求解犯罪現象的季節變動、循環變動等規律,可以全面地描述犯罪現象發展的全貌與動態軌跡,并以此來分析和預測犯罪現象的未來變化,為社會預防犯罪提供真實可靠的數量依據。
4.犯罪現象與其他現象量的相互關系分析
關鍵詞: 統計學;發展趨勢;統計教育改革
0 引言
隨著國家創新形式的發展,統計創新工作已經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統計創新包括統計實踐創新和統計教育創新兩個方面。統計教育的創新是統計創新的基礎,沒有統計教育的創新,就談不上統計實踐的創新,下面我從統計學的基本發展趨勢來探討目前統計教育的改革方向。
1 統計學的基本發展趨勢
統計學的發展與其它學科的發展相似,也需要走與其它學科相聯系的發展道路。
1.1 統計學與實質性學科相結合的趨勢 統計學是一門通用方法論的科學,是一種定量認識問題的工具。統計方法只有與具體的實質性學科相結合,才能夠發揮出其強大的數量分析功效。并且,從統計方法的形成歷史看,統計方法基本是從一些實質性學科的研究活動得來的,例如,最小平方法與正態分布理論源于天文觀察誤差分析,相關與回歸源于生物學研究,抽樣調查方法源于政府統計調查資料的搜集。同時歷史上一些著名的統計學家同時也是生物學家或經濟學家等。另外,從學科體系上看,統計學與實質性學科之間的關系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統計方法與實質性學科相結合,才產生了統計學的分支,如統計學與經濟學相結合產生了經濟統計學,與社會學相結合產生了社會統計學等,而這些分支學科都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是統計學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應實質性學科的分支,所以經濟統計學、經濟計量學、社會統計學不僅僅屬于統計學,同時也屬于經濟學、社會學、生物學的分支等。這些分支學科的存在主要不是為了發展統計方法,而是為了解決實質性學科研究中的有關定量分析問題,統計方法是在這一應用過程中得以完善和發展的。這個發展趨勢說明了統計方法的學習必須與具體的實質性學科知識學習相結合。因此,統計專業的學生必須在學好本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要通曉相關的實質性學科的課程知識,只有這樣,所學的統計方法才有用武之地。
1.2 統計學與計算機科學結合的趨勢 縱觀統計數據處理手段發展歷史,數據處理手段的每一次飛躍,都給統計實踐帶來革命性的發展。電子計算機技術的誕生與發展,使得復雜的數據處理工作變得非常容易,那些計算繁雜的統計方法的推廣與應用,由于相應統計軟件的開發與商品化而變得更加方便與迅速,非統計專業的理論工作者可以直接憑借商品化統計分析軟件來處理各類現實問題的多變量數據分析,而無需對有關統計方法的復雜理論背景進行研究。計算機運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規模統計調查數據的處理更加準確、充分與快捷。隨著計算機應用的越來越廣泛,信息數據也越來越多,大量信息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信息過量、信息真假、信息安全等問題出現了,同時信息形式的不一致也導致信息難以統一處理。于是如何從大量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如何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dmkd)技術隨之應運而生了。數據挖掘就是從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聲的、模糊的、隨機的實際應用數據中,提取隱含在其中的、人們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潛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識的過程。數據挖掘是一門交叉學科,它把人們對數據的應用從低層的簡單查詢,提升到從數據中挖掘知識,提供決策支持。在這種需求下,匯聚了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們投身到數據挖掘這一新興的研究領域。雖然統計學家與計算機專家關心data mining的視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說,data mining與dss一樣,使得統計方法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因此,統計學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技術,而計算機技術應用的深入,也同樣離不開統計方法的發展與完善。所以,對于統計專業的學生來說,一方面要學好統計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學會利用商品化統計軟件解決實踐中的統計數量分析問題,學好計算機信息系統開發的基本思想與基本程序設計,能夠將具體單位的統計模型通過編程來實現,以建立起統計決策支持系統。所以統計與實質性學科相結合,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這是發展的趨勢。所以統計教育的一些課程要改革,教學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談一談統計教育需要改革的幾個方面。
2 統計教育的改革
2.1 統計專業課程建設 專業建設考慮的是應當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和怎樣培養這樣的人才。專業建設的核心問題則是課程設置和規范課程的內容。培養統計理論人才應當設置較多的數學課程,目的是讓學生能對各種統計方法有較深刻的理性認識;培養應用統計人才應當設置較多的相關應用領域的專業課程,將統計方法與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完美結合。例如培養從事經濟管理的統計人才,在課程設置上至少應當包括三方面的知識:(1)經濟理論課程,讓學生了解經濟活動的主要進程和基本規律;(2)研究社會經濟問題主要統計方法,包括常用的統計數據搜集方法,統計數據處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適用電腦技術,讓學生初步掌握運用電腦進行統計數據處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技能。
2.2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 統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中,應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手段,更新教學方法,促使教育技術、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有機結合。
2.2.1 改接受式的教學為互動式教學,以案例分析與情景教學開啟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識,發揮其獨立思考與創造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2.2.2 構建以課堂-實驗室-社會實踐多元化的立體教育教學體系。在傳授和學習已經形成的知識的同時,加強實踐能力鍛煉,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只有將統計學的方法結合實際進行應用,才能展現統計學的生命力。
2.3 統計學與計算機教學相結合 教材要與統計軟件的應用相結合?,F在許多教材都是內容與軟件分家,現在計算機已非常普及,無論是高校、高職和中專,培養出來的學生都會要用統計軟件分析數據。再者,統計學是一門應用的方法型學科,統計學應當從數據技巧教學轉向數據分析的訓練。統計學與計算機教學有機地合為一體,除了要培養學生搜集數據、分析數據的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處理大量數據的能力,即數據挖掘的能力。
2.4 教學與實際的數據分析相結合 統計的教學不能只停留在課本上,案例教學與情景教學應成為統計課程的重要內容。通過計算機對大量實際數據進行處理,可以在試驗室進行,亦可在課堂上進行討論,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統計思想和方法,而且也鍛煉和培養了學生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5 要有一批能用電腦、網絡來教學的新型教師 電腦、網絡的出現,不僅改變了教學的手段,還影響著教學的內容。語言、數學、計算機、專業知識是一個統計人才必備的素質,它們之間是不可分離的,而是要盡可能結合在一起來進行教學,單一化人才已不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的需要,現代教育更注重教育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網絡化、社會化和國際化、多樣化和多層次的綜合人才。
關鍵詞:統計學;發展趨勢;統計教育改革
引言
隨著國家創新形式的發展,統計創新工作已經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統計創新包括統計實踐創新和統計教育創新兩個方面。統計教育的創新是統計創新的基礎,沒有統計教育的創新,就談不上統計實踐的創新,下面我從統計學的基本發展趨勢來探討目前統計教育的改革方向。
一、統計學的基本發展趨勢
統計學的發展與其它學科的發展相似,也需要走與其它學科相聯系的發展道路。
1.1統計學與實質性學科相結合的趨勢統計學是一門通用方法論的科學,是一種定量認識問題的工具。統計方法只有與具體的實質性學科相結合,才能夠發揮出其強大的數量分析功效。并且,從統計方法的形成歷史看,統計方法基本是從一些實質性學科的研究活動得來的,例如,最小平方法與正態分布理論源于天文觀察誤差分析,相關與回歸源于生物學研究,抽樣調查方法源于政府統計調查資料的搜集。同時歷史上一些著名的統計學家同時也是生物學家或經濟學家等。另外,從學科體系上看,統計學與實質性學科之間的關系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統計方法與實質性學科相結合,才產生了統計學的分支,如統計學與經濟學相結合產生了經濟統計學,與社會學相結合產生了社會統計學等,而這些分支學科都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是統計學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應實質性學科的分支,所以經濟統計學、經濟計量學、社會統計學不僅僅屬于統計學,同時也屬于經濟學、社會學、生物學的分支等。這些分支學科的存在主要不是為了發展統計方法,而是為了解決實質性學科研究中的有關定量分析問題,統計方法是在這一應用過程中得以完善和發展的。這個發展趨勢說明了統計方法的學習必須與具體的實質性學科知識學習相結合。因此,統計專業的學生必須在學好本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要通曉相關的實質性學科的課程知識,只有這樣,所學的統計方法才有用武之地。
1.2統計學與計算機科學結合的趨勢縱觀統計數據處理手段發展歷史,數據處理手段的每一次飛躍,都給統計實踐帶來革命性的發展。電子計算機技術的誕生與發展,使得復雜的數據處理工作變得非常容易,那些計算繁雜的統計方法的推廣與應用,由于相應統計軟件的開發與商品化而變得更加方便與迅速,非統計專業的理論工作者可以直接憑借商品化統計分析軟件來處理各類現實問題的多變量數據分析,而無需對有關統計方法的復雜理論背景進行研究。計算機運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規模統計調查數據的處理更加準確、充分與快捷。隨著計算機應用的越來越廣泛,信息數據也越來越多,大量信息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信息過量、信息真假、信息安全等問題出現了,同時信息形式的不一致也導致信息難以統一處理。于是如何從大量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如何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DMKD)技術隨之應運而生了。數據挖掘就是從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聲的、模糊的、隨機的實際應用數據中,提取隱含在其中的、人們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潛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識的過程。數據挖掘是一門交叉學科,它把人們對數據的應用從低層的簡單查詢,提升到從數據中挖掘知識,提供決策支持。在這種需求下,匯聚了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們投身到數據挖掘這一新興的研究領域。雖然統計學家與計算機專家關心Datamining的視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說,Datamining與DSS一樣,使得統計方法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因此,統計學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技術,而計算機技術應用的深入,也同樣離不開統計方法的發展與完善。所以,對于統計專業的學生來說,一方面要學好統計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學會利用商品化統計軟件解決實踐中的統計數量分析問題,學好計算機信息系統開發的基本思想與基本程序設計,能夠將具體單位的統計模型通過編程來實現,以建立起統計決策支持系統。所以統計與實質性學科相結合,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這是發展的趨勢。所以統計教育的一些課程要改革,教學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談一談統計教育需要改革的幾個方面。
二、統計教育的改革
2.1統計專業課程建設專業建設考慮的是應當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和怎樣培養這樣的人才。專業建設的核心問題則是課程設置和規范課程的內容。培養統計理論人才應當設置較多的數學課程,目的是讓學生能對各種統計方法有較深刻的理性認識;培養應用統計人才應當設置較多的相關應用領域的專業課程,將統計方法與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完美結合。例如培養從事經濟管理的統計人才,在課程設置上至少應當包括三方面的知識:(1)經濟理論課程,讓學生了解經濟活動的主要進程和基本規律;(2)研究社會經濟問題主要統計方法,包括常用的統計數據搜集方法,統計數據處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適用電腦技術,讓學生初步掌握運用電腦進行統計數據處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技能。
2.2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統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中,應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手段,更新教學方法,促使教育技術、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有機結合。
2.2.1改接受式的教學為互動式教學,以案例分析與情景教學開啟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識,發揮其獨立思考與創造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2.2.2構建以課堂-實驗室-社會實踐多元化的立體教育教學體系。在傳授和學習已經形成的知識的同時,加強實踐能力鍛煉,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只有將統計學的方法結合實際進行應用,才能展現統計學的生命力。
2.3統計學與計算機教學相結合教材要與統計軟件的應用相結合?,F在許多教材都是內容與軟件分家,現在計算機已非常普及,無論是高校、高職和中專,培養出來的學生都會要用統計軟件分析數據。再者,統計學是一門應用的方法型學科,統計學應當從數據技巧教學轉向數據分析的訓練。統計學與計算機教學有機地合為一體,除了要培養學生搜集數據、分析數據的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處理大量數據的能力,即數據挖掘的能力。
2.4教學與實際的數據分析相結合統計的教學不能只停留在課本上,案例教學與情景教學應成為統計課程的重要內容。通過計算機對大量實際數據進行處理,可以在試驗室進行,亦可在課堂上進行討論,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統計思想和方法,而且也鍛煉和培養了學生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5要有一批能用電腦、網絡來教學的新型教師電腦、網絡的出現,不僅改變了教學的手段,還影響著教學的內容。語言、數學、計算機、專業知識是一個統計人才必備的素質,它們之間是不可分離的,而是要盡可能結合在一起來進行教學,單一化人才已不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的需要,現代教育更注重教育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網絡化、社會化和國際化、多樣化和多層次的綜合人才。
參考文獻:
[1]賀鏗.關于統計學的性質與發展問題.中國統計,2001,9.
關鍵詞:統計學;發展趨勢;統計教育改革
隨著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統計創新工程已經提上議事日程,統計創新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統計實踐的創新;二是統計教育的創新。創新的基礎在于教育,沒有統計教育的創新,就談不上統計實踐的創新。準確把握統計學的發展方向與發展形勢,培養適應新世紀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是統計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從統計學的基本發展趨勢談一談統計教育急需改革的幾個方面。
一、統計學的基本發展趨勢
縱觀統計學的發展狀況,與整個科學的發展趨勢相似,統計學也在走與其他科學結合交融的發展道路。歸納起來,有兩個基本結合趨勢。
(一)統計學與實質性學科結合的趨勢
統計學是一門通用方法論的科學,是一種定量認識問題的工具。但作為一種工具,它必須有其用武之地。否則,統計方法就成為無源之水,無用之器。統計方法只有與具體的實質性學科相結合,才能夠發揮出其強大的數量分析功效。并且,從統計方法的形成歷史看,現代統計方法基本上來自于一些實質性學科的研究活動,例如,最小平方法與正態分布理論源于天文觀察誤差分析,相關與回歸源于生物學研究,主成分分析與因子分析源于教育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抽樣調查方法源于政府統計調查資料的搜集。歷史上一些著名的統計學家同時也是生物學家或經濟學家等。同時,有不少生物學家、天文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人口學家、教育學家等都在從事統計理論與方法的研究。他們在應用過程中對統計方法進行創新與改進。另外,從學科體系看,統計學與實質性學科之間的關系絕對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將實質性學科看作是縱向的學科,那么統計學就是一門橫向的學科,統計方法與相應的實質性學科相結合,才產生了相應的統計學分支,如統計學與經濟學相結合產生了經濟統計,與教育學相結合產生了教育統計,與生物學相結合產生了生物統計等,而這些分支學科都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是統計學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應實質性學科的分支,所以經濟統計學、經濟計量學不僅屬于統計學,同時屬于經濟學,生物統計學不僅是統計學的分支,也是生物學的分支等。這些分支學科的存在主要不是為了發展統計方法,而是為了解決實質性學科研究中的有關定量分析問題,統計方法是在這一應用過程中得以完善與發展的。因此,統計學與各門實質性學科的緊密結合,不僅是歷史的傳統更是統計學發展的必然模式。實質性學科為統計學的應用提供了基地,為統計學的發展提供了契機。21世紀的統計學依然會采取這種發展模式,且更加注重應用研究。
這個趨勢說明:統計方法的學習必須與具體的實質性學科知識學習相結合。必須以實質性學科為依據,因此,財經類統計專業的學生必須學好有關經濟類與管理類的課程,只有這樣,所學的統計方法才有用武之地。統計的工具屬性才能夠得以充分體現。
(二)統計學與計算機科學結合的趨勢
縱觀統計數據處理手段發展歷史,經歷了手工、機械、機電、電子等數個階段,數據處理手段的每一次飛躍,都給統計實踐帶來革命性的發展。上個世紀40年代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的誕生,給統計學方法的廣泛應用創造了條件。20年展起來的多元統計方法雖然對于處理多變量的種類數據問題具有很大的優越性,但由于計算工作量大,使得這些有效的統計分析方法一開始并沒有能夠在實踐中很好推廣開來。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誕生與發展,使得復雜的數據處理工作變得非常容易,那些計算繁雜的統計方法的推廣與應用,由于相應統計軟件的開發與商品化而變得更加方便與迅速,非統計專業的理論工作者可以直接憑借商品化統計分析軟件來處理各類現實問題的多變量數據分析,而無需對有關統計方法的復雜理論背景進行研究。計算機運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規模統計調查數據的處理更加準確、充分與快捷。目前企業經營管理中建立的決策支持系統(DSS)更加離不開統計模型。最近國外興起的數據挖掘(Datamining,又譯"數據掏金")技術更是計算機專家與統計學家共同關注的領域。隨著計算機應用的越來越廣泛,每年都要積累大量的數據,大量信息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信息過量,難以消化;信息真假,難以辨識;信息安全,難以保證;信息形式不一致,難以統一處理;于是人們開始提出一個新的口號"要學會拋棄信息"。人們考慮"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沒,而是從中及時發現有用的知識,提高信息利用率?"面對這一挑戰,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DMKD)技術應運而生,并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數據挖掘就是從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聲的、模糊的、隨機的實際應用數據中,提取隱含在其中的、人們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潛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識的過程。數據挖掘是一門交叉學科,它把人們對數據的應用從低層的簡單查詢,提升到從數據中挖掘知識,提供決策支持。在這種需求牽引下,匯聚了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數據庫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統計、可視化技術、并行計算等方面的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投身到數據挖掘這一新興的研究領域,形成新的技術熱點。雖然統計學家與計算機專家關心Datamining的視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說,Datamining與DSS一樣,使得統計方法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因此,統計學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技術,而計算機技術應用的深入,也同樣離不開統計方法的發展與完善。這個趨勢說明: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技術,通過計算機軟件將統計方法中復雜難懂的計算過程屏障起來,讓用戶直接看到統計輸出結果與有關解釋,從而使統計方法的普及變得非常容易。所以,對于財經類統計專業的學生來說,一方面要學好統計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學會利用商品化統計軟件包解決實踐中的統計數量分析問題,學好計算機信息系統開發的基本思想與基本程序設計,能夠將具體單位的統計模型通過編程來實現,以建立起統計決策支持系統。
所以統計與實質性學科相結合,與計算機、與信息相結合,這是發展的趨勢。了解這一點,再來看我們目前教育中的問題就更加明顯了,所以一些課程要改革,教學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談一談統計教育需要改革的幾個方面。
二、統計教育的改革
(一)統計專業課程建設問題
專業建設考慮的是應當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和怎樣培養這樣的人才。專業建設的核心問題是課程設置和規范課程內容。課程設置主導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統計理論人才應當設置較多的數學課程,目的是讓學生能對各種統計方法有較深刻的理性認識;培養應用統計人才應當設置較多的相關應用領域的專業課程,目的是讓學生如何能將統計方法正確地運用到相關領域。例如培養從事經濟管理的統計人才,在課程設置上至少應當包括四方面的知識:(1)經濟理論課程,讓學生了解經濟活動的主要進程和基本規律;(2)研究社會經濟問題主要統計方法,包括常用的統計數據搜集方法,統計數據處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適用電腦技術,讓學生初步掌握運用電腦進行統計數據處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技能;(4)有關統計理論和統計實踐中的前沿性問題,目的不在于要學生真正掌握這些問題,而是讓學生了解統計理論和統計實踐的前沿發展動態,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
統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中,有兩個焦點問題:一是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統計學的興趣;二是應用什么教學手段來達到較好的統計教學效果等。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手段,更新教學方法,促使教育技術、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有機結合。
1.改灌輸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特別注重教育多樣化和多層次性,不僅讓學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數據的技術,還要教學生讀懂數字背后的事實。學會按照具體與抽象、動態與靜態、個體與總體、絕對與相對、一般與特殊、演繹與歸納等不同的思維方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注重利用一題多解與一題多變,開拓學生的發散思維。
2.改單向接受式的教學為雙向互動式教學,以案例分析與情景教學開啟學生的思維閘門,使學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識,發揮其獨立思考與創造才能,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3.構建以課堂、實驗室和社會實踐多元化的立體教育教學體系。在傳授和學習已經形成的知識的同時,加強實踐能力鍛煉,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只有將統計學的方法結合實際進行應用,找到應用的結合點,才能使統計學獲得最大的生命力。
(三)統計學與計算機教學相結合
教材要與統計軟件的應用相結合。現在許多教材都是內容與軟件分家,現在計算機已非常普及,無論是高校、高職和中專,培養出來的學生不會用統計軟件分析數據,不管哪一個層次,都已說不過去。統計學是一門應用的方法型學科,統計學應從數據技巧教學轉向數據分析的訓練。統計學與計算機教學有機地合為一體,讓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統計軟件的使用。除了要培養學生搜集數據、分析數據的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處理大量數據的能力,即數據挖掘的能力。
(四)教學與實際的數據分析相結合
統計的教學不能只停留在課本上,案例教學與情景教學應成為統計課程的重要內容。統計教學和教材增加統計實際案例,通過計算機對大量實際數據進行處理,可以在試驗室進行,亦可在課堂上進行討論,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統計思想和方法,而且鍛煉和培養了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要有一批能用電腦、網絡來教學的新型教師
電腦、網絡的出現,不僅改變了教學的手段,還深深地影響著教學的內容,因為它影響著經濟、生活的發展和需求。語文(中文、外文)、數學、計算機、專業知識是一個統計人才必備的素質,它們之間不是分離的,而是要盡可能結合在一起來進行教學,各管各教一套的辦法已不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的需要,現代教育特別注重教育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網絡化、社會化和國際化、多樣化和多層次,有了電腦、網絡,必需要更新,要培養出一批能用電腦、網絡來教學的新型教師,以便培養出新型的21世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賀鏗.關于統計學的性質與發展問題.中國統計,2001.9.
[2]袁衛.國外統計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及對我國統計教育改革的思考.中國統
計,2001.10.
[3]習勤.關于統計教育創新的思考.中國統計,2002.1.
作者簡介: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模式;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48-0117-02
當今時代是云計算與大數據的時代,日新月異的數字設備為我們提供了海量的數據。如何從海量的數據中高效、準確地提取出人們需要的信息,已成為亟待解決的科學與社會問題。統計學是一門收集、整理、分析、推斷數據的學科,統計知識可以無縫地為大數據相關問題服務。為了適應社會的需求,高校各個院系都相繼開設了與統計相關的二級學科,如數學學科下偏重理論教學的數理統計專業,經濟學科下偏重經濟應用的經濟統計專業,生物學科下偏重實驗論證的生物統計等。為了優化當前統計教育的不足,本文從數學學科下的統計學教育出發,以其相關專業為基礎,初步探索了兼顧理論教學與實驗實踐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并分析研究了相關的教學經驗。
一、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踐
本文以數學學科下的應用時間序列分析和貝葉斯決策作為研究課程,進行了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踐。具體而言,這兩門課程在實踐前都屬于偏重理論教學的統計課程,其授課形式為課堂的理論講解和相關案例的PPT分析。雖然課堂教學中涵蓋了理論與實踐的內容,但都是通過教師講授的方式進行,學生缺少了必要的動手環節。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以及利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原有基礎上,對這兩門課程分別進行了如下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實踐。
(一)應用時間序列分析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實踐
應用時間序列分析是一門研究按時間順序記錄的隨機事件變化發展規律及其未來走勢的統計學科。原有教學模式以平穩時間序列模型與非平穩時間序列模型的定義講解、統計性質分析、具體建模步驟、案例分析等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一體化模式教學實踐后,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分別加入了以下基于SAS統計軟件的實驗和實踐教學環節。
實驗教學環節:(1)預處理實驗。通過該實驗使學生掌握以數據為根本,利用SAS軟件提供的時序圖、樣本自相關圖和白噪聲檢驗表,對時間數列的平穩性與純隨機性做出檢驗。(2)平穩時間序列建模實驗。對滿足平穩性和非純隨機性數據,通過該實驗使學生掌握基于SAS樣本統計特征的差異,識別三種不同平穩時間序列模型的方法,以及后續的參數估計、檢驗優化和預測分析的程序實現。(3)非平穩時間序列建模實驗。對滿足非平穩性的時間序列數據,通過該實驗使學生掌握非平穩時間序列的確定成分與隨機成分的SAS建模方法與相應的實驗分析,特別是對ARIMA模型和GARCH模型的軟件實現。(4)多元時間序列的建模。通過該實驗使學生掌握SAS軟件進行單位根檢驗的方法以及多元時間序列數據的建模。在上述實驗教學環節,通過相應的實驗作業,強化學生利用統計軟件解決實際問題的動手能力。
實踐教學環節:在實驗教學環節的基礎之上,訓練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處理能力。具體而言,在學生進行完實驗教學的環節之后,要求每位同學根據自身的興趣選擇生活中的時間序列數據,利用課堂學習的理論基礎和實驗環節的軟件實現,選擇最適合的模型對實踐數據進行建模分析與走勢預測,并將最終的結果與實際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形成實踐報告。
(二)貝葉斯決策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實踐
貝葉斯決策是一門根據貝葉斯統計知識進行決策推斷的學科。該學科是一門交叉性極強的統計課程,它不僅要求學生具備經典統計學的基礎和貝葉斯統計的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生了解一定的決策論、博弈論、心理學等相關知識。原有教學采用以貝葉斯理論與統計推斷決策的理論內容為主,交叉學科的相關知識為輔的方式進行常規的課堂教學模型。一體化模式教學實踐后,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分別加入了決策的公共知識和效用及其測定的實驗實踐教學環節。
實驗教學環節:(1)決策的公共知識實驗。該實驗通過課堂實驗的形式,通過全部同學的集體參與,從實驗的角度說明公共知識這個概念在統計決策問題中的重要性。具體而言,該實驗要求每個同學寫出一個1~100之間的一個正整數,誰的數值最接近全班平均值的一半即為實驗的獲勝者。通過這種形式,以換位思考考查了大家對在該問題中的公共認識,即平均值的可能取值,并據此做出決策。(2)效用概念的實驗。效用是統計決策問題中的一個關鍵概念。不同于量化的收益函數,它是一個同時具有主觀性和客觀性的決策度量指標,是影響決策的核心問題。
實踐教學環節:效用函數的測定。由于效用是決策者進行決策的核心指標,而不同的決策者在不同的決策問題中往往又具有不同的效用函數,因此,如何快速而準確地測定出決策者的效用函數是從決策理論到實踐問題的關鍵。該課程的實踐環節針對這個問題,實施了相應的效用測定。為了方便問題的開展,該實踐中以兩人或三人小組為單位,開展相互間的效用測定,并將效用測定的提問方法、關鍵點效用值的測定結果、一致性檢驗等內容形成實踐報告。
二、一體化教學模式實踐的經驗分析
根據第一部分的一體化教學模式開展的統計課程教學,目前已經積累了近4年的教學經驗。相關的教學經驗為數學學科下統計學一體化模式積累了有益的經驗,為后續改進和更多統計課程的實施奠定了有益的基礎。目前的一體化統計教學經驗分析如下。
1.一體化模式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統計素質。在數學學科下對統計學實行一體化教學模式后,在原有側重理論講解的基礎上,加強了學生實驗與實踐的教學環節,這平衡了理論學習與動手實踐的課時分配,讓學生既能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又能根據實踐中存在的疑惑激發對理論學習的興趣。學生對統計教學態度的改變,使其積極投入到學習中,教學模式也從以教師為中心逐漸向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構建過程轉變。
2.一體化模式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統計學的一體化模式不僅滿足了統計學科兼具理論與應用的雙重定位,還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一體化模式的教學下,學生感受到了知識的作用,很多同學會利用課堂知識自主地去解決一些自己關注的問題。例如,有的同學查閱了1880―2014年地球年平均氣溫的變化數據,利用時間序列的知識論證了地球是否正在變暖以及變化速率的問題;有的同學則研究了華北地區近10年間對外貿易的數據,利用統計建模預測了未來的經濟走勢,并作為論文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更多的同學則根據實驗實踐的內容,進一步深化相關選題,作為了畢業論文選題等。這都表明一體化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
3.一體化模式助力了學生的未來。一體化模式的優勢不僅限于課堂教學,它還對學生的未來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由于一體化模式提高了學生的統計綜合素質,這讓他們在考研和找工作中更具優勢。例如,在考研的復試過程中,一體化模式下的學生因具有統計學實驗實踐的經驗,會利用統計軟件整理分析數據而更受導師重視;在找工作中,很多同學也因較好地動手能力而得到如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青睞。
三、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展望
在目前數學學科下統計學的教學中,雖然一體化教學模式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仍然存在著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實驗和實踐環節教學內容需要進一步優化。在已經實施一體化模式的兩門課程中,實驗與實踐的教學環節是根據作者多年的教學經驗設計的,盡管目前的實施效果不錯,但仍缺乏理論的進一步論證。其次,有限的教學課時限制了一體化模式的全面實施。當前的一體化教學是在原有課時不變的基礎上,通過優化課程內容和額外擠占學生課余時間完成的。最后,不同統計學科間的實驗實踐教學環節還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交叉,不能形成統計學整體的一體化模式。
為了克服這些困難,進一步完善數學學科下統計學一體化教學模式,我們可以做如下三方面的改進:(1)優化實驗實踐環節的教學內容。具體而言,改進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是學習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借鑒已有的教學理論來調整實驗實踐內容;另一方面,加強與統計相關的企業的聯系,了解社會對統計人才的最新需求,從實際出發調整教學內容。(2)提高相關統計課程的教學課時。目前,很多學校,如北京大學、河南大學等,相繼實施了三學期制,其中的短學期可以作為統計課程的實驗和實踐教學環節時間,這在時間上保證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充分實施。(3)統籌兼顧數學學科下的統計類課程,從總體出發整合、設計綜合性的統計一體化教學模式。
數學學科下不斷完善和改進的統計學一體化教學模式,將為本科階段統計類學生的培養提供一條新的培養途徑?,F有的初步經驗表明,它可以提高學生的統計綜合專業素質。
參考文獻:
[1]何劍.統計學專業“四位一體”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2):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