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8 16:45: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會治理現代化概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的國家治理體系經歷了巨大的轉變,取得了重要的進步。我國的公共治理體系從以“個人魅力和權威”為基礎轉向以“提高效率+廣泛參與”為基礎,在政府職能轉變、加強公共服務和反腐倡廉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時,社會組織蓬勃發展,社會管理體系不斷健全。我國能夠在社會基本穩定的前提下保持經濟的長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國治理改革的成功。經過35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社會中不同的利益群體已經形成,各種利益沖突日益明顯,社會不公平現象突出,生態環境急劇惡化,不穩定因素急速增多,維穩的代價不堪重負,黨和政府公信力遭受質疑,現存的許多體制機制阻礙了社會進步。凡此種種,都意味著我們在國家治理體制和能力方面,正面臨諸多新的嚴峻挑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說明目前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還相對落后,跟不上社會現代化的步伐,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政治經濟需求。如果不采取突破性的改革舉措解決國家治理中存在的緊迫問題,那么我們目前局部存在的治理危機有可能轉變為執政危機。
二、國家治理體系的鮮明特點
(一)國家治理體系的多層次性。國家治理體系既有社會管理層面的,又有國家政權層面的即國家能力層面的,還有國家自主性層面等。具體地說,從權力的來源、權力的行使、權力的制約三個方面改善治理現狀,逐步實現治理現代化。在治理現代化的背景下,三中全會公報指出: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F代國家治理體系是一個有機的制度系統,從中央到地方各個層級,從政府治理到社會治理,各種制度安排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相互協調,密不可分?,F代國家的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切勿單邊突進,要方方面面相關配套,才能讓社會運行更加健康、有序、可持續。
(二)國家治理體系的主體更加多元化。國家治理主體由直接行政管理轉變為鼓勵多元主體參與。與原來的管理相比,未來參與社會治理的主體更多元了,不再是政府一家包攬天下;治理手段除了行政手段之外,更多的是市場手段、社會組織自愿自發的手段、宣傳教育的手段、道德的手段,以及經濟的手段和法律的手段等。還需要公眾更多參與決策,把公眾參與決策的通道打通。管理強調加強政府的監管、管控,政治學家稱之為“全能主義”的政府,治理的概念包含共管、共治的含義,即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共同來管理社會,是共管共治的概念,實際上是政府、社會和企業共同合作,共管共治。這次全會在公共安全方面提出“要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國家治理體系體現了包容性。
(三)國家治理體系的基本理念———共治、協商。國家治理體系體現了多元共治的理念。全會公報多次提到了國家治理、政府治理、社會治理的概念。從統治、管理到治理,言辭微變之下涌動的,是一場國家、社會、公民從著眼于對立對抗到側重于交互聯動再到致力于合作共贏善治的思想革命;是一次政府、市場、社會從配置的結構性變化引發現實的功能性變化再到最終的主體性變化的國家實驗;是一個改革、發展、穩定從避免兩敗俱傷的負和博弈、嚴格限縮此消彼長的零和博弈再到追求和諧互惠的正和博弈的偉大嘗試。管理和治理運行的向度不同,管理的運行向度是自上而下的,治理的運行向度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但更多是平行的。國家治理體系強調的更多的是協商。目前對于治理主體的多元性已經有了共識,未來需要著力研討的是在多元共治的治理體系中國家權力處于何種地位以及多元主體在治理過程中如何實現匹配、廉價合作。
(四)國家治理體系的價值目標———活力。秩序穩定作為治理的價值目標,是毋庸置疑的,但它只是初級價值,更非唯一價值。也就是說,原來的管理理念更多關注的是社會運行中不出問題,而國家治理體系追求的價值目標更多的是在社會經過治理之后能否有活力、和諧。公報指出“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這就是說把能否在更大程度上激發大家干事創業的精神作為衡量標準之一。首先,治理應有利于激發社會活力。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追求的根本價值目標。在當前利益多元化、文化多樣化的條件下,國家治理既要確保公共利益和主流道德價值不受侵害,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考慮個別,特別是要保障憲法確認的個人自由,承認合法合理的個性化追求,讓公民和社會組織充滿生機活力,使社會保持動態平衡穩定狀態。其次,管理與治理的重點有所側重。原來的“管理”更多關注的是社會秩序,如對社會矛盾的管理,側重過程,現在的治理更側重結果。公報還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內容,比如社會組織的能力建設,社會矛盾預防和化解的體制機制,公共安全的體制機制等,應該說抓手更加明確了。
(五)國家治理體系的方式方法———法治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鍵在于創新??梢苑e極嘗試治理的新方法,具體要求是:變整治為疏導,變剛性為柔性。變命令為協商,變指揮為指導。變監管為服務,變強制為利導。治理的著力點是法治方式。法治是治理的基本方式。把社會矛盾預防化解納入法治軌道,是實現社會安定有序、和諧活力的長效機制。對于政府而言,最關鍵的治理能力就是依法行政的能力,“法無明文授權即禁止”。而在現實中,一些地方政府因為無權行政、越權行政導致了不少社會矛盾激化,既侵害了群眾的合法利益,也損害了政府公信力。“建設法治中國”綱領下更令人矚目的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這是一個現代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三、結語
【關鍵詞】 后現代公共行政 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 政府治理現代化
【基金項目】 本文系中央高?;究蒲谢痦椖俊吧綎|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的政治協同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4720144025B)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魯彥平,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公共管理系講師,國家行政學院2014級教育經濟與管理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性別與公共政策、公務員教育培訓等;卓惠萍,山東省委黨校管理學教研部講師,管理學博士,研究方向:社會性別、公共治理。
【中圖分類號】 D6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5103(2015)04-0014-02
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誕生以來,對當代公共行政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均產生了重要影響。然而,要厘清人們對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的理解并不是一件易事。基于對國外相關文獻和國內認知現狀的簡要述評,本文對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的內容結構做了一種簡約化的分析與概括,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其對我國政府治理現代化的幾點啟示。
一、眾說紛紜的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
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本質上是“后現代主義”在公共行政領域的具體化,而后現代主義又是和“現代性”聯系在一起的。理解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的困難恰恰在于,在“現代性――后現代主義――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這個邏輯鏈條上,要明晰每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非常困難。拿后現代主義來說,僅就其與現代性之間的關系維度而言,就涵蓋了以格里芬為代表的“反現代”、“超現代”,以吉登斯為代表的“高度現代”、“晚期現代”、“反思現代”,以及利奧塔為代表的“反元敘事”。而且極端后現代主義者從根本上就認為我們對任何事情都無法認知,能夠講清楚的就不再是后現代主義。對這種近乎不能言說之物,清晰與共識性的界定自然是種奢望,異議與爭鳴成為常態。
從文獻回溯角度看,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濫觴于上世紀80年代后期。1992年美國學者White在《美國公共行政評論》上發表的《Taking language seriously: toward a narrative theory of knowledge for administrative research》一文被認為是最早的相關著述。該文主要論述了行政語言對于公共行政理論建構的重要性,認為理論是這些旨在描寫事實的語言式的命題而形成的網絡。此后,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的研究開始蓬勃發展,并形成一種潮流。這些學者在對以美國為背景的公共行政理論與實踐進行批判性考察和反思的基礎上,以新的視角看待現代公共行政無法解釋或解決的難題,基于后現代主義發展出了一種區別于現代公共行政傳統的新范式。
從國內相關文獻對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這一術語的使用看,其內容絕大多數都來自??怂古c米勒的《后現代公共行政――話語指向》以及法默爾的《公共行政的語言:官僚制、現代性和后現代性》兩本書。某種程度上,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已經被等同于“福克斯、米勒的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或“法默爾的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再或是二者的綜合。也有少數研究者,是從一個更寬泛的角度,將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理解為“后現代的公共行政理論”或“后現代主義的行政理論”。由于后現代主義內部流派紛呈,這種廣義的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自然有更廣闊的內容。這種理解更符合“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的字面含義,遺憾的是,這方面有限的一些著述卻又常常陷入后現代主義的概念泥潭,而未能有效地對之加以整體性勾勒與呈現。
二、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的核心主張
有人認為,關于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存在所謂以解構為中心和以建構為中心兩種不同研究路徑:解構路徑代表人物是法默爾,強調對任何假定的“唯一正確的解釋”都提出質疑與否定,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應聚焦在摧毀傳統的、封閉的、過于簡化的、僵化的行政理論思維模式;建構路徑則以福克斯和米勒為代表,強調通過話語分析、公共能量場理論框架作為公共行政新視角和新語言,建構新的公共行政范式。這種分類看到了最具影響力的兩位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學者在研究主旨和側重點上的差異,自有一定道理。然而,解構和建構本就難以完全區分開來,對既有之物的解構本身亦是一種未有之物的建構,而對未有之物的建構也往往意味著對既有之物的解構。??怂购兔桌諏材芰繄隼碚摽蚣艿慕?,同樣也是以對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的批判和解構為前提的,而法默爾在解構現代公共行政理論基礎上,也在進行后現代治理框架的建構。(如果說《公共行政的語言――官僚制、現代性與后現代性》側重的是對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的解構的話,那么其后來的《殺死國王――后傳統治理與官僚制》和《多視角的公共行政通過多透鏡的理論與實踐》兩本書,則主要從事的乃是對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與實踐的探索和建構工作。)可以說,二者在哲學基礎以及對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的批判和解構上是一致的,其差異更多是在對作為現代公共行替代物的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和實踐的探索與建構上?;谶@種認識,筆者認為,在一種簡約化層面上,我們不妨將整個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的內核結構歸結三個組成部分,即作為共性的后現代主義哲學基礎和對現代公共行政的批判,以及作為個性的各具特色的后現代公共行政解決方案。具體而言,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的核心主張包括:
1. 要實現公共行政理論建構之哲學基礎的后現代轉向
后現代主義從現實背景上講,緣自對現代工業文明負面效應的反思與回應,其理論緣起則是對現代主義純粹工具理性的否定和對西方傳統哲學的本質主義、基礎主義、邏輯中心主義的解構。作為一種精神和價值模式,后現代主義具有解構、去中心、非同一性、多元論、反對元話語和元敘事、不滿意現狀、不屈服于權威和專制、不贊成既定的制度、不沿襲陳規舊俗、擺脫權威、突破舊范式和不斷創新等特征。不同學者眼中的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各有差異,但之所以都能納入后現代公共行政這一范疇或曰標簽之下,說到底乃是由于其都認同和堅持后現代主義這一共同哲學基礎。其中反對以邏輯中心主義為基礎的實證科學理性、主張小型敘事和建構日常語言的公共行政理論,更是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哲學基礎的核心內容。
2. 要對現代公共行政理論進行質疑、批判、解構
基于后現代主義哲學基礎,對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的合法性、理論基礎和核心內容進行質疑、批判和解構,是整個后現代公共行政學說大廈得以建構的邏輯起點和理論基石。威爾遜和古德諾的政治――行政二分理論、韋伯的官僚制組織體制、工具理性主義的效率取向價值觀、企業家政府精神、乃至環式民主治理模式甚至權威性話語等,無不是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要批判和解構的標靶。在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看來,正是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的這些內容和特質,應該為現代公共行政實踐中的財政危機、管理危機、信任危機、價值危機和合法性危機等一系列問題來負責。
3. 要尋求公共行政問題的后現代解決方案
尋求公共行政問題的后現代解決方案是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的最終目的和價值歸宿,也正是這方面的差異造就了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內部的流派。麥克懷斯特在回顧公共行政理論簡史后,在質疑其合法性的基礎上,提出以話語分析來突破和超越現代公共行政理性留下的狹隘空間。法默爾將后現代主義理解為一種心靈模式,從行政語言角度出發,在從特殊主義、科學主義、技術主義、企業精神以及解釋學等方面對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的局限性進行了闡釋基礎上,提出了構建后現代解決方案的四個基本關注點即想象、解構、非地域化和他在性,后來他又提出后現代治理的概念,并主張從復合學科視角審視公共行政。??怂购兔桌談t以行政話語理論為基礎,在對環式民主、主義和社群主義進行批評基礎上,提出了公共能量場框架,強調公共行政話語的正當性和話語方式。而弗雷德里克森和登哈特夫婦,則分別注重通過對公共行政精神的反思和新公共服務模式的建構來解決當下公共行政問題。
三、對我國政府治理現代化的啟示
1. 在政府改革理論基礎中加入后現代主義思維
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主張的公共行政理論哲學基礎之后現代轉向,賴以產生的土壤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工業文明社會結構的后現代化,而我國無論是社會發展階段還是政府改革所面臨的問題都與之有很大的不同。但國情的差異絕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無視后現代主義哲學的影響。事實上,與西方社會的平面多元化不同,社會轉型期和發展不均衡使得我國社會結構上同時具有前現代、現代與后現代的特質。我們能夠也應當站在(下轉第41頁)(上接第15頁)后現代的高度,對我國當代的公共行政模式進行深刻的審視、反思和重構,后現代主義思維應成為我國政府改革指導理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2. 增進政府現代性的同時認識到公共行政現代性的限度
我國政府改革有自身的特殊性,我國的政府改革在相當程度上仍是要解決政府現代性不足的問題,這決定了現代公共行政理論仍是指導我國政府改革的主要思想武器。但正如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所述,很多公共行政問題在現代公共行政框架內是無法解決的。我們在增進政府現代性建設的同時,也應對公共行政現代性的限度有清醒的認知。
3. 借鑒后現代解決方案推進我國政府治理現代化
借鑒后現代的解決方案推進我國政府治理現代化的說法,乍聽之下未免給人一種時空錯亂之感。其實這只是不同語境概念的使用帶來的錯覺,因為我國政府治理現代化所謂的“現代化”,并非后現代哲學語境中的“現代化”概念,它是對我國政府治理改革要實現的良治狀態的一種指代而已。我國政府治理現代化需要借鑒各種理論資源,其中自然也包括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或許我們可以從后現代解決方案中汲取如下靈感:以多元的思維、質疑的建構、微觀的敘事背景,來重構民主、自由、公正等政府治理價值維度;深化人本主義價值理念,尊重多元價值和多樣生活,強調個人自由選擇;摒棄封閉禁錮的話語思維,改變單向傳達的話語途徑和直線式的官僚話語控制,規范公共話語場域,以公共能量場思維模式來改革和重塑我國政策網絡和政策議程;重視和重塑政府管理的公共性本質;改革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建立服務型政府等。
參考文獻:
[1] 洪曉楠.當代西方社會思潮及其影響[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摘 要 自黨的十三中全會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重大課題以來,治理問題受到學術研究領域的廣泛關注。足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體育治理體系中的一部分得到重視。本次基于大型足球賽事與足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耦合作為研究切入點,為足球在我國的良好發展營造基礎環境,探索出一條足球可持續發展之路。
關鍵詞 足球治理體系 治理能力現代化 耦合探析
一、前言
《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印發一年以來,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已經高度關注,致力于改革探索與具體實踐,包括撤銷足球運動管理中心、理順中國足協權責關系、推廣校園足球、實施中超聯賽轉播全媒體版權市場化運行,上述內容皆取得顯著成效,在預想效果上超過原有預期,將中國足球帶領到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上[1]。足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耦合的探索,是基于內在本質的基礎之上去探索與實踐融合,對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提出較高要求。下面分析足球治理的現實意義,并作出耦合探析。
二、足球治理的現實意義
(一)適應國際形勢
開展足球治理,適應國際形式的發展,有助于國家體育新格局的形成與產生。同時,為充分融入并適應這一發展環境,需要建立新的體育格局,加快推進中國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展。從整體的治理格局上來看,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國際體育組織面臨著治理危機,當然也包括國際足聯,提出治理變革的設想;二是國際體育新秩序形成,國際足聯新的力量正在興起,逐漸向著體育治理改革方向做出探索。
(二)適應國內形勢
《中國足球改革總體發展方案》的提出,驗證了我國對于中國足球改革與治理的決心,推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2]。總體發展方案的提出,將足球運用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面臨著歷史性的轉折與變革。當然,在整個變革的過程中,系統當中的各個主體都擔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積極響應國家體育總局的號召,展現出足球運動的社會功能與價值,加快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基于戰略平臺的基礎之上走出一條特色發展道路。
(三)適應自身發展
為滿足自身發展需求,需要加強推進足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體育的發展已經長達60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形成了一種具備中國特色的管理體系。然而,中國足球發展中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短板,包括管理不規范以及發展不均衡的現象,亟需推進足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群眾足球體育發展滯后,要求治理體系的優化進而推動;(2)足球作為第一大球,運動項目的開展與崛起要求治理體系的支持;(3)體育產業健康成長要求治理體系的促進與推動;(4)體育文化的形成要求大力開展治理體系作保障。大型足球賽事與足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助于突破現代足球運動開展難點,使得“體育強國夢”得以實現[3]。
三、足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耦合探析
傳統的足球發展環境中制約因素通常包括機制制約、本土教練員水平、后備人才、足球基礎薄弱以及足球文化等。正是這些因素的存在,制約傳統中國足球的發展。但在新的教育體制改革背景下,中國足球也已經走入一個職業化、社會化改革的發展階段,制約中國足球可持續發展的因素也成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現階段我國當前大型足球賽事以及足球治理僅僅局限于社會管理層面,并未將社會治理以及治理能力現代化展現出來。雖然社會管理與社會治理僅僅是一字之差,但實質內涵缺卻存在較大差異。主要表現在三個層面:第一,“社會管理”在實踐中認為政府部門的職能涵蓋面較廣,是一種全過程的控制環節,造成管轄面寬泛,監管實效性不強;第二,“社會治理”更傾向鼓勵并支持多方共同參與其中,權衡與協調各方權責,進而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目標;第三,治理目標在于結合制度體系,通過法制思維決定治理大致方向,處于治理事物并化解社會矛盾。簡而言之,則是充分協調政府、市場以及社會三者之間的關聯性。
實現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在足球領域當中意味著主管中心撤消后,新的足協應該打破傳統壟斷資源時代,盡到監管與服務職責。對政府、社會以及市場進行重新定位分析,使得各項權責得以明確。但整個優化過程不能夠缺位、越位,更不能夠相互替代。只有這樣,作為社會系統以及體育產業發展中的職業足球,才能夠得到健康發展環境。
中國足球在現階段的發展環境中,更傾向于憑借行政依賴的手段,治理策略以及治理過程都需要依賴于社會依賴與市場依賴。這就相當于一個高效率運轉的精密儀器,運行狀態如何更傾向于各部分之間的咬合精密度。政府部門、足協、媒體、商家以及球迷都是整個精密機器當中的零部件,只有各個環節主動做事,才能夠將事情做好并實現無縫連接,互相補充,為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保障[4]。
大型足球賽事與足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耦合的探索,為振興中國足球,應減少抱怨與相互指責,有效協調各個有關于足球治理體系的內容,在依據國家提出的改革標準目標下,具體實踐與探索中強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中國足球可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參考文獻:
[1] 陳洪.國家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探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12:7-12.
[2] 楊樺.深化體育改革推進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01:1-7.
[關鍵詞]道路交通 可持續發展 現代化建設
“可持續發展”是基于對以往發展思想與實踐的反思而問世的。當今世界,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許多國家的戰略目標,對于我國的道路我國亦將其作為重大戰略加以實施。如何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已經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道路的現代化建設也要遵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即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發展。
一、當前我國道路交通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及治理對策
1.道路容量嚴重不足
我國大城市市區正處在從中心區向郊區化擴散過程中,近幾年城市道路建設的增加,主要分布在新開發的市區和郊區,相對來講,中心區的道路面積率反而略有下降。再次,城市房地產開發集中于市中心地區,產生了過量的交通,造成道路超負荷運載。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大量修路,在修路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道路的質量問題,在綜合考慮質量與成本的情況下,我們要做到,修好的道路能夠最長時間的為人類所用,這樣才不會浪費資源,不會浪費人力,也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需求。
2.交通管理技術水平低下
由于歷史和認識方面的原因,我國道路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現代化設施很少。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采取的措施主要應該是發展我國的道路交通管理技術,充分利用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來發展道路交通的現代化建設。
3.缺乏整體的交通發展戰略
城市交通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應的平衡,還要考慮土地和財力的可能,是一項決策性很強的工作。當前出現的城市交通問題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科學的整體交通戰略和規劃,治理工作往往顧此失彼,前后失調,投入不小,而收益不大。另一個問題是長期忽視公共交通的發展。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應建立支持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交通綜合系統,提供對區域空間合理支撐框架、合理使用自然資源、有效支撐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防災抗災可靠性的交通服務基礎條件。
二、發展我國道路交通的具體措施
近期的發展建設不要為遠期的發展制造障礙,不能只顧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為遠期的發展留有余地,因此要堅持在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下來發展我國的道路交通現代化。
1.為了使道路交通現代化建設在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下得以良好的發展,首先我們要對道路交通的組織管理正確認識。
(1)道路交通分離的原則主要是通過科學交通管理手段,以減少相互干擾,使道路上的各種車輛、行人各行其道,順序行使。
(2)道路交通流量均分的原則是指對分布具有明顯的時間性、方向性、區域性和形態差異較大的道路交通流量系統所實行的一種時間上與空間上的調整疏導,以使道路交通流量系統的統計分布均衡。
(3)道路交通連續的原則是指對道路交通系統中的交通方式、交通設施、交通線路以及它們三者之間所實行的合理和有機聯系,不中斷,以保持交通暢通。
(4)道路交通總量削減的原則。交通總量的削減是指對道路上行駛的車輛、行人所實行的數量的減少、運行時間縮短和占用道路面積的減少,以便減少道路交通流體的總體密度的措施。
(5)排障導流的原則是指排除路面和道路上空的各種障礙疏導交通流,使之暢通無阻。
2.道路交通現代化建設,在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下,可采取的具體措施有:
(1)主要的方法有:交通源點控制,交通方式改革,建設地鐵和高架道路交通,限制車輛交通范圍,道路交通轉向廣義交通等等。
(2)綜合交通信息系統提供道路網上的交通阻滯、交通事故、運行時間等情報,促使交通出行分布在綜合交通網絡上進行合理分布,以減輕整個交通網絡的負擔。
(3)交通誘導系統向車輛駕駛員提供信息服務,達到提高利用效率的目的。
(4)客運管理系統在交通信息的支持下,合理進行營運車輛調度,減輕整個城市交通系統的負擔。
(5)自動駕駛控制系統是在自動控制技術的支持下,提高單位道路面積的車輛通行能力,以及增強交通安全性。
(6)道路交通環境保護技術是可持續發展概念下道路交通現代化建設的熱點問題。需要注意加強工程技術的研究,分析廢氣在特定環境下的擴散規律,以減輕局部位置的廢氣污染。
(7)對我國道路照明節電反節能工作方面的措施主要有智能光源降壓一穩壓一調光技術,這也是道路交通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
(8)要建立有效的道路網絡系統。提供具有一定可靠性、能夠在抗御地震及其次生災害發揮作用的交通網絡,為城市的進一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我國道路交通發展的目標和方向
現階段的道路交通問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道路交通發展借助于改革開放的動力,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根據中央關于國民經濟計劃和目標,我國又將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持續、穩定和快速發展時期。
問題的核心是要實現在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下我國道路交通的現代化。道路交通現代化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設施裝備現代化,即城市交通設施技術水平要不斷提高,既要發揮現有的實用技術,又要采用先進的科學新技術,謀取綜合效益;二是交通戰略現代化,即政策措施要不斷完善,既要合理調整交通供需與交通方式的協調配合,又要提高我國路網在整個城市活動的運輸效率。先進的設施是硬件前提,正確的戰略是軟件保證,兩者相輔相成。
參考文獻:
[1]張殿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評價體系.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
關鍵詞:行政管理;現代化
1 背景介紹
21世紀科技發展迅猛,知識經濟日新月異,未來充滿了未知。這個新時代一定是人類發展的又一新高峰、新契機。經濟全球化現在成為全球發展的客觀趨勢與必然事實。但是,全人類仍然需要解決很多關乎人類發展又不可避免的棘手的問題以及重大的挑戰。我國改革開放在今年逐漸深入,在這個過程中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同時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這種狀況下前所未有的新挑戰,新機遇逐漸浮現,需要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進行解決。怎樣才能提升政府行政能力?
如何順應趨勢,讓政府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保持一致?行政管理現代化這個話題無疑應當是首當其沖;它是否能夠良好地應對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挑戰,為中國社會各方面的發展起保駕護航的作用,這是重要的問題。
何傳啟認為行政現代化同樣能將其分為兩次。第一次主要是創立伯式科層制,而第二次主要是對韋伯式科層制進行進一步創新。何傳啟的兩次現代化理論中提出,雖然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西方不同國家前后踏上后工業社會階段,各國也在公共行政層面上探索新的解決方法,西方行政改革的主要思潮與理論依據均來源自新型的公共管理理論,可是,較為明晰的行政現代化范式尚未出現。在這種情況之下,采用一種新的替代性范式、對韋伯科層制進行批判與反思,己成為發展行政現代化的前進方向。
實現行政現代化正處于社會信息化與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它不應被看作是獨立發展的過程。實際上,中國的行政現代化是與世界范圍相接軌的。但縱觀全球各主要國家行政管理現代化情況,應該說,我國目前依然并將在可以預見的一段時期內始終處于第一次行政現代化進程之中,而國外各主要發達國家則已經基本完成了第二次行政現代化。對于中國而言,第一次行政現代化任務必須順利結束,才進一步去準備第二次行政現代化,就會非常滯后了。由上述論斷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行政現代化問題有兩大特點;第一個特點是中國的現代社會形態帶有思維定勢與傳統性,在一定范圍一定程度內我們仍無法摒棄傳統行政范式,它將持續存在并影響著整個行政現代化的過程。第二個特點是,我國現在正著力以西方行政現代化為范本,建設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趨勢的行政現代化。于是,中國行政現代化首先要學習參考西方國家行政現代化的優秀經驗,其次又要適應中國國情,超越其現狀的缺陷和問題,也就是中國問題就有著雙重任務;學習借鑒以及超越。因此,趕超型戰略是中國行政現代化必須實行的道路。
2 我國現狀簡介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國政府已經實施了多次重大的行政體制改革和機構改革,可是從總體而言,效果都不能令人滿意。在全球層面上,中國加入WTO,肯定要按約履行相關的規則。可是,本國如今己有的行政管理現狀與世貿組織規則以及世界主趨勢依然有很多的不符之處。從內部管理的層面來看,我國面臨新階段,我國的行政管理必然呼喚公正且富有效率的中國社會發展戰略。中國之前行政管理體制在實踐中逐漸突出其弊端,這樣的模式必須改革,因為它依然無法順應當今的市場環境。我國應該從行政管理現代化的相關理論、我國行政管理現代化的基本情況,并將從提高行政管理法制化水平、加快政務公開進程以及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等維度探討如何進一步推動中國行政管理現代化問題入手。
3 管理現代化問題分析
關于行政管理現代化的概念,學術界已經有過大量的研究,學者們首先關注什么是現代化,學界通常使用的現代化概念主要意指“人類社會經過特定過渡時期,進入一個現性階段,將自己的社會環境建立在富足和合理的基礎之上”,按照這種理解,學界往往會將行政管理現代化解釋為政府管理由傳統向現代化轉變的一種過程或者范式。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學者的闡釋:一是唐興霖等學者將行政管理現代化定義為政府管理模式在內容與實際兩個層面上進行的全新性的變革,包括政府管理在現代化過程中,行政管理的理念、結構、功能、運行機制等各方面的全部變化;二是吳小龍、高家偉等學者的看法,他們認為,行政管理現代化的主要意涵在于為了促進我國行政管理水平提高到歐美發達國家的層次,依據特定的理想范式對我國公共選擇構成要素進行全面的理性化改造,其實質乃是使行政管理制度更加接近其本身的形式合理性和實質合理性;三是呂方等學者的意見,他們認為,行政管理在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宏觀大背景下來理解,應該包括政府部門行政管理的改革發展過程,同時也應該是政府部門行政管理改革發展的目標。
蔡武進在《現代行政法治理念下的行政協商―一種診釋現代行政法治理念之行政方式》一文中認為“行政協商作為一種注重公民主體意志與權利的表達,強調行政治理活動中主體間性的彰顯,追求公民權利和現代法治秩序在公私合作互動過程中實現的行政方式,集中診釋了民主行政、服務行政、平衡行政及程序行政等現代行政法治理念”,進而主張“著力于相應制度機制之建構與強化,將成為推進行政協商融入行政實踐,進而促進我國現代行政法治發展的必由之路”。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學者李豐認為“關于公共行政現代化沒有一套普遍認同的標準,一些現代化后發國家則將達到所謂“世界先進水平”作為自己的公共行政現代化的標準。其實,對公共行政現代化的研究離不開對人的考察,從行政人格面相的歷史變換過程來看,在服務行政模式下形成的獨立型行政人格代表著公共行政發展的新階段,以它為標準來標榜、解釋的公共行政現代化才是徹底、真正的公共行政現代化”。
另外,關于行政管理現代化研究比較常見的兩個視角分別是,不少學者將關注的目光投向公共精神、行政理性和行政文化等視角的研究,依照一切現代化最終都是人的現代化、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基礎,他們認為,行政管理的現代化最終將同樣是人的現代化,體現在行政管理領域內,主要是公民公共精神、政府行政理性和社會行政文化的形成與塑造。另一個方面,從法治政府、信用政府、有限政府、責任政府等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發展目標或是路徑等角度來研究行政管理現代化,也是眾多學者努力的方向,他們認為,行政管理的現代化將是傳統行政體系下難以實現的政府信用、責任、規模和法治化等目標的全面實踐,如是,則行政管理現代化不言自明。
綜上所述,行政管理現代化作為我國政府當前理論與實務領域都進入關鍵階段的命題,引起了不少學者的關注和探討。但總體上看,行政管理現代化無論是從涵義上,還是從實現路徑等方面,暫時都尚無為絕大多數學者統一認可的共識,行政管理現代化的研究也顯得比較零碎,每一個學者基本上都是依據于自己的學術背景諸如法學、哲學、政治學、經濟學等來就行政管理現代化的若干命題甚至是單一命題進行研究,這些研究為我國行政管理現代化的理論提升和實踐探索都做出了難得的貢獻,但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唯一延續古老文明的中國,由傳統轉向現代的過程可謂當今世界頭等大事,這種大規模的社會變革和建設離不開完整理論的指導和科學的頂層設計。
參考文獻
[1劉穎衡.行政管理中引入質量管理體系理念的分析[M],經營管理者,2010(24).
[2〕趙冰.和諧社會背景下的高效行政管理.2009, (3) .
[3]Cohen, Hill. Learning Policy:When State Education Reform Works[M].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20-22.
關鍵詞:權力之善;國家治理現代化;工具理性;價值理性;正義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17)05-0039-04
權力是人類政治生活的中心范疇之一,是主體為了支配特定資源,使客體服從自己并按照自身利益訴求方向行動的一種強制性力量和社會影響力的總和。在倫理學維度,作為相對客觀存在的權力是能夠進行道德評價的,是有著善惡之分的。權力之善是指權力的設置或運行有益于實現國家和人民利益訴求的政治現象,表征著權力的合法性與文明性。國家治理現代化是國家管理形態的升華,是改變過去政府單一主體治理范式,主張依靠政府市場社會等多元主體協商解決社會利益沖突、保障社會秩序良性運行,實現國家善治的政治實踐活動。從本質上看,權力之善與國家治理現代化之間存在著密切的內在關聯與契合。一方面,權力之善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引導張力,規約著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實踐路徑。另一方面,國家治理現代化是權力之善的生成場域,為權力之善創設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當前在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背景下,分析權力之善與國家治理現代化之間的關聯契合,對于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實踐有著十分重要的導向價值。
一、權力之善的內在意蘊
權力之善是指權力的設置或運行有益于實現國家和人民利益訴求的政治現象,表征著權力的合法性與文明性。權力之善范疇的提出,是人們對現實權力政治生活的反思。權力是社會契約與人們同意的產物,具有人民性與公共性。但是自從私有制與國家產生以來,權力逐漸異化為統治階級的統治工具,其工具理性不斷顯現,而表征著公共利益與人民性的價值理性卻不斷式微。權力拜物教儼然成了人們政治生活的常態性存在,日益壓迫與奴役大眾。權力之善正是人們對以往權力政治生活的省察,是對權力的道德屬性的確認,是權力價值理性的復歸。
首先,權力之善是權力內在道德屬性的彰顯。權力之善是相對于權力之惡而存在的,是權力對于國家和人民的正向有利影響。這種權力之于他者的正向作用,本身就是權力之道德屬性的彰顯與體現。對于權力是否具有道德屬性,政治思想史上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古希臘時期的柏拉圖與我國先秦時期的儒家思想家都秉持一種倫理政治觀,認為權力具有道德屬性,權力與道德是同一的,理想的權力政治生活能否現的關鍵在于權力主體的德性張揚與否。以馬基雅維利為代表的近代政治思想家否認權力的道德屬性,認為政治權力不能受道德的影響,否則將不能實現政治目標?,F代行為主義政治學家堅持“價值中立”的原則,認為政治研究應該以經驗證據為依據,而不能受到個體的價值判斷影響,反對將權力與道德等建立關聯,認為權力與道德是兩條毫不相干的平行線。但事實上,“道德作為上層建筑的一部分從來就與一定的政治思想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它除了直接影響權力外還可通過經濟影響權力。從這個層面而言,至少說明權力與道德是密切相關的,而不是非道德主義的,更不是反道德主義的?!盵1]權力從來沒有與道德割斷聯系,即便是在工具理性泛濫的階級社會,權力依然要發揮一定的道德屬性作用。權力產生之初就蘊含著一定的道德屬性,即要行使社會公共管理職能,為社會共同體服務。從權力起源的角度審視,權力的根本道德屬性應當是人民性,意味著權力源自人民的權利讓渡、人民的同意。權力應當為人民利益服務,而不是凌駕于人民之上。權力之善是權力人民性的政治倫理表達,是權力內在道德屬性的確認,表征著權力的以人民利益為導向的運行方向。
其次,權力之善是生活政治的表征。生活政治意味著政治向生活世界的回歸,回到其原本的生活向度。權力之善是權力內在道德屬性的確認,也是權力回歸生活世界,更好地實現人們自身價值的政治倫理范疇。權力之善即是生活政治的表征,反映著政治的生活世界向度。自從私有制、階級產生以來,人們對于政治的認識,越來越趨向于工具理性層面,將其解讀為一種政治統治工具,從而忽視了其價值理性。這種片面的工具化的理解,使得政治與權力的價值理性日益式微,權力拜物教成為了權力活動的外在表象,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世界日趨疏遠。事實上,從政治的原初發生機制來看,政治源于生活世界,原本就是人們的一種生存與生活方式。亞里士多德曾這樣界定政治,“我們見到每一個城邦(城市)各是某一種類的社會團體,一切社會團體的建立,其目的總是為了完成某些善業――所有人類的每一種行為,在他們自己看來,其本意總是在求取某一善果?!@種至高而廣涵的社會團體就是所謂‘城邦’,即政治社團(城市社團)?!盵2]人本質是一種政治動物,時刻需要在政治生活中尋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可以說,政治來源于人們的生活世界,是為了人們更好地、幸福地生活而產生的。從本質上看,政治是人的一種生活與生存樣式,人在政治活動中能夠體認到自身的價值與意義。權力是政治活動的中心范疇,而權力之善則意味著政治權力的設置或運行朝著有利于國家和人民的方向,是對權力內在道德屬性的確認與彰顯。權力的本質道德屬性是人民性,意味著權力活動的根本價值取向在于人民,在于實現人民群眾的物質和精神文化訴求。權力實現人民物質和精神文化訴求的過程,也就是向生活世界回歸的過程,是不斷弱化權力的政治統治功能,回歸其原本的社會公共管理與服務職能的過程。從這個層面上看,權力之善是生活政治的內在表征,是價值理性的復歸與張揚。
最后,權力之善是權力合法性的表現向度。權力合法性是政治哲學的核心問題之一,關涉到權力活動的正當性與文明性,表征著權力活動被民眾認同的程度??淇苏J為合法性是對于統治權力的承認問題。李普塞特認為權力合法性是“政治系統使人們產生和堅持現存政治制度是社會的最適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3]是對于統治權力的一種價值評價范疇。哈貝馬斯認為,“合法性意味著,對于某種要求作為正確的和公正的存在物而被認可的政治秩序來說,存在著一些好的根據。一個合法的秩序應該得到承認。合法性意味著某種政治秩序被認可的價值――這個定義強調了合法性乃是某種可爭論的有效性要求,統治秩序的穩定性也依賴于自身(至少)在事實上被承認?!盵4]可以說,權力之善,是權力合法性的一種表現向度,構成了權力合法性的一種新的來源。在一般意義上,基于社會契約論的西方政治學認為權力的合法性源于程序的民主與人們的同意。沒有程序上的民主和人民同意的權力不會得到民眾的政治認同,不具有合法性。但是在西方代議制民主的現實政治實踐中,基于人民同意的民主往往成了少數政治精英的專屬統治工具。他們在選舉之前從各個方面討好民眾,試圖取得民眾的同意,以便取得權力。但在他們取得統治權力之后,卻導致了政治精英的專權與國家治理的衰弱,這就是代議制民主的權力合法性危機,也是所謂民主政治的弊端。在這種民主政治的實踐中,權力并沒有沿著理想設計的道路來運行并實現民眾在選舉之前的種種期待,結果權力之善不但沒有實現,甚至成為權力之惡。這就使得我們反思傳統權力合法性的來源問題,在民主與同意之外,應當有第三種來源,那就是權力之善。權力之善是通過善治表現出來的,“善治是通過政府履行其職責表達出來,是通過良好業績表達出來的,是通過滿足了人民的合理期望表達出來的。在這種意義上,善治是一種實質的合法性,而政府通過滿足人民的愿望擁有統治的合法性?!盵5]民主和同意是一種程序或形式上的合法性,而權力之善是從國家治理結果來評價權力是否實現人們預先設想,是否實現國家治理善治的一種實質合法性。從政治實踐維度看,權力合法性是民主與同意的程序合法性與基于權力之善的實質合法性的統一。
二、權力之善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引導張力
權力之善本質上屬于政治價值范疇,而國家治理現代化是政府、市場與社會等多元主體利用公共權力協同處理國家事務,以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政治實踐過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政治實踐,離不開權力之善這一政治價值的引導,權力之善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引導張力。權力之善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政治實踐訴求,表征它的政治價值向度,是其原初動力。同時,權力之善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種軟實力,有利于增強國家的軟治理水平。
首先,權力之善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政治實踐訴求。縱觀人類政治實踐歷程,由于人的天然的合群性本能,人類結成共同體以實現共同利益是一個主流趨勢,也是西方社會契約論的一個基本演繹邏輯。國家是人類社會各種共同體形態中的重要代表,是人們訂立社會契約的結果。從最初的古典國家開始,國家這一由人們訂立契約形成的共同體就影響與形塑著人類的社會生活,且形成了不同的國家管理-治理形態。從國家管理到國家治理,從政府單一治理主體到政府、市場、社會等多元治理主體形態的演變,表征著人類國家治理能力的不斷提升。本質上,不管是實施國家管理的古典國家,還是推行國家治理的現代民主國家,盡管其經營國家的具體路徑不同,但政治目的s是趨同的,即為人類社會經濟社會發展創設良好的秩序環境。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目標就是為人類政治社會生活釋放更多空間,創設更好的發展秩序環境。
“政治實踐是政治主體為實現自身政治利益而運用政治中介手段能動地改造客觀政治關系的物質活動,是人類實踐活動立體分化的必然結果?!盵6]國家治理現代化本質上是一種政治實踐活動。國家治理現代化是政府、市場與社會等多元主體,運用公共權力這一政治中介工具協同治理國家具體事務,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政治實踐活動。這其中公共權力處于核心的中介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國家治理現代化就是公共權力的完善過程,是不斷克服自身異化,摒棄工具理性而不斷聚焦價值理性的過程,也即實現權力的善治過程。“從世界各個國家發展的實踐來看,現代國家的使命體現為協調沖突、化解矛盾、維護團結、創造秩序,其力量體現為公共權力及其運行。實際上,社會成員是通過建立使公共權力得以確立和運行的制度體系,進而建立現代國家。于是,人們實際感知的現代國家主要是公共權力以及運行公共權力的組織與制度,即國家治理體系?!盵7]在這種背景下,人們將國家治理寄托在代表國家的公共權力上及其完善優化上。而公共權力的完善與優化意味著公權力要有利于實現國家和人民利益,也就是實現權力之善。
其次,權力之善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種軟實力。權力之善是權力有助于實現國家與人民利益的現象,是權力之道德屬性的彰顯。權力之善表征著權力的合法性與文明性,是實施柔性軟治理的價值取向,是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一種軟實力。從本質上看,國家治理現代化是政府-市場-社會等多元主體協同處理國家事務,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政治實踐活動。國家治理現代化不僅意味著經濟、科技、軍事等客觀性硬實力的提升過程,更是一種以道德、價值與文化為代表的軟實力的增量過程。所謂軟實力是與國家綜合實力中的硬實力的對應性因素,與傳統的經濟、軍事等顯性客觀實力要素不同的是,其主要依托于精神、文化與道德等因素實施柔性軟治理。在國家治理體系中,以思想道德與價值為代表的軟實力能夠彌補傳統國家管理的局限,實現一種“潤物細無聲”的軟治理。權力之善意味著權力之價值理性的回歸,其能夠通過道德、價值等柔性要素約束權力使之向著有利于國家與人民的正向方向運行。
在前國家治理形態中,其占主導地位的政治組織體制是科層官僚制。整個政府權力部門被分為一層層的權力層級,分工十分明確。部分思想家認為只要按照這種嚴格設置的權力層級運行,權力就一定會向著正向的善的方向運行,實現政府治理目標。但是,在經過長期的政治實踐之后,政府效率低下、權力腐敗等一系列權力惡的問題隨之而來,迫使人們不得不反思科層官僚制。權力是否需要道德與價值等柔性因素的導引?美國政治學家弗雷德里克森認為:“公共管理者的工作還要接受一種深層次的道德取向的指導。要想充分地體現公共行政的精神,我們必須真誠地關愛公民并與公民一道工作;我們必須關愛和相信我們的憲法與法律;我們既要對良好的管理充滿激情,也要對正義充滿激情?!盵8]國家是建立在一定歷史文化基礎上的政治共同體,具有自身獨特的精神、文化與價值。縱觀世界各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歷史,如果某一國家忽視精神、道德與價值等軟治理形態,不能實現權力之善,就不能有效完成國家治理使命,甚至會出現國家治理的危機。
最后,權力之善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價值動力。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本質是一種政治實踐活動,是政治主體通過公共權力這一中介工具來改造政治客體,實現一定政治目的的活動。政治實踐活動具有主體能動性,是為了實現政治主體的政治目的而開展的,不是盲目隨意的。政治主體的政治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表征著政治主體的政治價值。政治價值是“一個與實踐相聯系的概念,是人們基于對政治生活實踐的全方位把握而設想的或者用以指導自身政治生活實踐的觀念”。[9]政治實踐本質上是政治價值的實現過程,反映了政治客體對于政治主體的滿足關系,是政治實踐的原初動力。權力之善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種政治價值,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微觀活動需以權力之善為實踐依準。權力之善構成了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價值動力。
權力之善對于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引導作用機制是通過善治實現的,善治是權力之善的集中體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善治是“政府與非政府主w為使社會公共利益最大化,利用一定的手段,通過一定的機制,根據一定的原則,相互協作,相互溝通,共同管理公共事務的社會管理過程與價值取向”。[10]善治意味著政府能夠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合法、公正與有效的政策,使政府權力的設立、運作趨向公正與文明。同時,善治表征著國家治理主體的回應能力的提高,政府等國家治理主體能夠有效回應人民的利益訴求,而不是拖延或忽視人民的利益要求。本質上,善治不僅意味著國家治理能力的提高,更標志著政府能夠更有效與快速地回應人民權利訴求,為民眾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國家治理善治開展的過程就是權力之善的實現過程,更是權力的善與文明實現的動態過程?;跈嗔χ频纳浦卫砟顚б鴩抑卫淼膶嵺`方向,成為了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價值內核與動力源泉。
三、國家治理現代化是權力之善的生成場域
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本質是一種政治實踐活動,權力之善是一種歸屬于觀念上層建筑的政治價值。根據歷史唯物主義原理,政治價值在引導政治實踐的同時,也受一定社會的政治實踐及其目的影響。國家治理現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權力之善的生成場域:一方面,國家治理現代化是權力治理實施的過程,是摒棄工具理性而重新張揚權力價值理性的過程,即權力的正義返魅過程;另一方面,國家治理現代化意味著社會整合能力的優化提升,為權力之善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生態條件,是權力之善的生成過程。
首先,國家治理現代化是實施權力治理的過程,是權力管理的優化提升,有助于權力之善的形成。國家治理現代化是政府-市場-社會等多元主體通過公共權力這一中介協同處理國家與社會有關事務,以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政治實踐活動。其中,公共權力處于中心地位,國家治理現代化事實上也是權力的現代化過程,是從權力管理范式向權力治理范式的轉換。權力治理標志著權力運行的文明化。在前國家治理形態下,國家權力主體對于權力的運用是以維護統治與加強管理為主要目的。權力的運行方式是粗暴的,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社會大眾的權利,是不文明的。而權力治理則表征著權力的文明運用,“要求國家權力的授予、配置與運用以國民之根本利益和幸福美好生活為目的,以調動全體國民參與治理之積極性為基本力量源泉,以取得最大可能之合意、協調為基礎?!盵11]同時,權力治理意味著權力是合法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在現代國家的民主實踐中,由于工具理性的泛濫,對于權力的治理是以規制與監督為主,政治實踐旨在實現權力的合法性。這種實踐范式造成了權力的單一價值傾向,忽視了權力的價值理性及其合目的性。權力本身是一種中介工具,其目的當以實現國家和人民利益訴求為基準,政治實踐不能單一為了佐證權力的合法性而存在。權力治理意味著權力的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統一,合法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要求權力的運用需滿足人民群眾的多元化需求,實現多種價值的整合與平衡??傮w上,權力治理有助于實現權力的文明化、合法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這本身就是權力之善的內在意蘊。實施權力治理的過程,就是權力之善不斷生成與實現的過程。
其次,國家治理現代化是正義返魅的過程,也是權力之善的生成過程。歷史上世界各國的現代化過程是一個理性附魅的過程,以工具理性為主的現代化擴展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理性附魅下的政治實踐為現代國家建構了強大的制度體系,使民眾獲得了高水平的生活內容。但是,這種工具理性引導下的社會也產生了物流橫流、道德滑坡等社會治理危機。這使得人們反思這種理性附魅的國家管理形態,于是以正義為主體的價值理性重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價值一樣?!盵12]正義應當是國家治理的首要價值取向,重新喚起國家治理中的道德關懷,而不能以單純的經濟增長等各種指標為圭臬。
“工具理性與政治組織結合以后,不斷突破國家和個人行動的界限,讓國家作為統治權力的抽象體現者,去維護一種脫離情感、價值的社會秩序?!瓋r值理性旁落造成國家本身的異化――從公共利益的維護工具異化為‘利維坦’式的怪物?!盵13]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實現,必須讓正義、平等與文明等政治價值回歸政治生活世界,摒棄國家管理形態中的工具理性,重建國家治理的價值理性與公共性本質。正義返魅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價值重構,也是權力之善的形成過程。權力作為國家治理的重要中介工具,正義返魅首要的是權力的正義得以回歸。權力的正義是權力的道德屬性的彰顯,是權力合法性的表征,也是權力價值理性的復歸。權力的正義返魅表征著權力之善的不斷生成,是權力文明建設的精神內核。
最后,國家治理現代化蘊涵著社會整合能力的優化,為權力之善生成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生態條件。權力如果能夠向著有利于實現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正向方向運行,則權力之善就會生成。反之,權力之惡則會出現。通常情況下,人們對于權力之惡問題的理解會從權力政治本身出發,如專制政治制度產生權力之惡等。這種思維范式本身沒有問題,從政治發展史看,權力之惡產生的大部分原因的確是專制政治體制。但從政治實踐維度審視,權力之惡產生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是國家治理能力滯后,特別是社會整合能力落后?!八^社會整合,也稱社會一體化,是指通過對社會利益和社會關系的協調與調整,促使社會個體或社會群體結合為社會生活共同體的過程?!盵14]社會整合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國家治理現代化是政府-市場-社會等多元治理主體的社會整合能力優化提升的過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過程就是社會整合水平提升的過程,其為權力之善的生成創設了良好的政治生態條件。
自從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以來,經濟社會領域中的權力腐敗、權力尋租等權力之惡問題頻出,人們從政治體制、個體道德、市場經濟等方面進行了深刻反思,卻相對忽視了國家治理中的社會整合問題。從改革開放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至今,我國仍然處于社會轉型時期,新舊社會整合機制仍然處在交替階段。“新舊社會整合機制的長時段交替意味著對國家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執政者缺乏對新形勢下的新情況的經驗和準備,從而使得國家治理能力無法迅速得到提升。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執政者無法很快地建立起新的社會整合機制?!盵15]新舊社會整合機制交替產生了一個時間差,出現了權力規制的空白區域,權力腐敗等權力之惡現象就利用這一漏洞頻繁出現。國家治理現代化是社會整合能力的提升過程,意味著國家能夠更加有效地回應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能夠有效彌補社會轉型期出現的制度缺位,使得權力能夠更好地實現國家和人民利益,最終實現權力之善。
參考文獻:
[1] 唐土紅.權力之善何以可能――權力與道德關系之鏡像探析[J].理論與改革,2011,(5).
[2]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5∶3.
[3] [美]西摩?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會基礎[M].張紹宗,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5.
[4] [德]哈貝馬斯.交往與社會進化[M].張博樹,譯.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184.
[5] 姚大志.善治與合法性[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5,(1).
[6] 陳懷平,劉吉發.政治實踐:基于實踐哲學的分析[J].人文雜志,2010,(5).
[7] 任勇,肖宇.軟治理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價值、內容與機制[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雙月刊),2014,(2).
[8] [美]喬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張成福,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204.
[9] 張方華.政治的價值性與政治倫理訴求[J].云南社會科學,2009,(1).
[10]熊衛東.社會風險與政府善治[J].河南社會科學,2014,(7).
[11]江必新.國家治理現代化背景下的權力管理新思維[J].中國法律評論,2014,(4).
[12][美]約翰?羅爾斯.正義論[M].何懷宏,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1.
[13]范逢春.道德祛魅、理性附魅到正義返魅――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政治哲學解讀[J].社會科學研究,2014,(6).
論文摘要:目前,我國在區域公共竹理的研究上有幾個問題必須要解決:區域公共管理與區域行政有沒有區別?如果有,什么是區域公共管理?為什么區域行政會向區域公共管理發展?區域行政就是在一個區域內的政府(兩個或兩個以上),為了促進區域的發展而相互協調關系,才求合作,對公共事務進行綜合治理,以便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而區域公共竹理是區域內的多元體為了解決在政治、經濟或社會其它領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問題,實現共同利益,運用協商和調解的手段和方式對區域以及區域內橫向部分和縱向層級之問交義重疊關系進行的管理。
區域公共管理是現代公共管理學與區域科學在新的時期和新的實踐中有機結合的一個新的理論和實踐課題,然而理論的發展始終落后于實踐的步伐,區域公共管理理論還處于起步的階段,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論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論所具有的意義等基本問題都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為了更好的反映實踐和服務實踐,對區域公共管理理論進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正如任何理論的提出都來源于積累一樣,區域公共管理理論的產生也同樣經歷了一個發展的歷程。20世紀80年代,區域的空間有限性與經濟發展的一體化趨勢之間的矛盾催生了區域經濟概念的提出,此后許多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如地理學家、理論經濟學家、發展經濟學家等從不同的角度對區域經濟這一實踐領域進行分析和研究,最終主要發展成為兩大不同的學科群:一是區域經濟學;一是經濟地理學和政區地理學。理論研究的焦點都在于區域經濟的發展與地方政府間的關系。然而由于國家學科設置等歷史原因,政治學和行政科學一直沒有能在區域發展領域內開辟自己有特色的研究路徑。雖然在20世紀90年代國內經濟地理學和政區地理學涉及到“區域行政”,但該領域學者側重的是從行政區劃改革的角度來研究區域設置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適應問題,這里的“區域行政”并不是實際意義上從行政學科角度對區域發展進行研究的新的途徑,主要是從管理學的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適度的原則出發考察中國行政區劃存在的種種問題。隨著理論研究的深入以及政治學和行政學的發展,政治學和行政學在區域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途徑:一是區域政治研究;一是從行政科學角度出發的區域行政。區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區域公共行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對區域行政的一種深化。本文試從我國區域行政研究已有理論成果基礎上,通過對區域和區域內關系的研究提出區域公共管理的一般概念,并對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些基本問題作一分析。
一、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現狀
理論的發展總是反映現實和服務于現實,而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還處于理論滯后現實的階段。在學界,使用過區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劉鋒和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陳瑞蓮教授,兩位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本著不同的目的對區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見解。劉鋒教授運用新公共管理、區域創新系統、區域核心競爭力、支持系統等理論對區域管理進行創新,在某種程度上說,這一研究與本文所關注的區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別,它并不是真正從公共行政學角度對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從區域地理學的角度將創新理論引入到區域發展中去。中山大學的陳瑞蓮教授是我國研究區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實質意義上從行政學科角度對我國區域行政進行研究的開創者。她在對區域行政深厚知識積淀的基礎上對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的一些問題作了述評,認為任何一門學科和一種理論的產生都是社會需要和時代呼喚的產物,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為經濟全球化下的區域主義與區域競爭的崛起、經濟市場化下的區域政區間競爭加劇以及區域公共問題的大量興起;而國外的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間競爭理論、地區競爭力與區域創新研究、政府間關系與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實證研究。同時,她也對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義做了闡釋,僅從理論創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動區域科學研究的創新,另一方面,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開,也能從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上對現代公共管理學學科創新。這些認識是深刻并富有創新意義的,然而,這些認識是在區域行政研究的基礎上對區域公共管理的一個簡約性的概括并沒有對區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內涵以及其實質進行分析。毫無疑問,有幾個問題必須要解決:區域公共管理與區域行政有沒有區別?如果有,什么是區域公共管理?為什么區域行政會向區域公共管理發展?要解決以上的問題,有必要對區域公共管理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區域與區域行政
區域,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觀念上的空間概念,但不純粹是一個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沒有嚴格的范疇和邊界以及確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區域。對區域的含義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學把區域定義為地球表面的地域單元,這種地域單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內部組成物質的連續性特征與均質性特征來劃分的;政治學把區域看成是國家管理的行政單元,與國界或一國內的省界、縣界重合;社會學把區域看作為相同語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類社會聚落。區域經濟學對區域沒有完全統一的認識,有學者認為要對經濟區域下一個比較確切的、同時人們普遍接受的定義是比較困難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內涵:首先,區域是一個有限的空間概念;其次,經濟區域必須有相應的公共管理層級以提供公共服務;第三,區域在經濟上盡可能是一個完整的地區;第四,任一區域在全國或更高一級的區域系統中擔當某種專業化分工的職能。區域劃分,常采取兩種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區域分成不同的兩種類型,一是同質區域,二是極化區域(也叫集聚區域、結節區域、功能區域)。
區域發展的行政學科研究途徑是基于其它學科對區域發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對區域的界定應該借鑒其它學科的研究,但行政學科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有自己研究的側重和偏向,因而我們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還必須界定一個適合行政學科研究的區域概念。美國區域經濟學家胡佛把區域定義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計劃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為一個應用性整體加以考慮的一片地區”對我們有很好的啟示。區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種載體,體現各種關系和利益。在區域發展的行政學科研究途徑中,中山大學的兩位學者“從地理學或經濟學的研究中受到啟發,認為區域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的連續的有限空間范圍,是具有自然、經濟或社會特征的某一個方面或幾個方面的同質性的地域單元”。本文支持這樣的界定,但筆者以為,既然區域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的,而這一定的標準可能是自然、經濟或社會特征的一個或多個方面,那對區域的理解我們必須突破從地理學或行政區劃研究出發的關注角度,從對其范圍的關注轉向對其內部實質內涵的關注。如果我們將區域內的主體按照較普遍的三分法劃分為國家、市民社會和私人領域的話,可以發現,區域內各主體在不同的利益領域內形成各種交錯重疊的復雜關系。區域作為區域發展中行政學科研究途徑的基礎性的概念,它更實質的東西在于它所蘊涵的多元主體和多領域利益之間復雜的關系,這是由行政學科的學科性質決定的。
基于對區域的認識,中山大學的兩位學者認為區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區域內的政府(兩個或兩個以上),為了促進區域的發展而相互間協調關系,尋求合作,對公共事務進行綜合治理,以便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根據這一理解,區域行政的行為主體應該是政府,強調的是政府間(同級政府之間與上下級政府之間)的相互關系,并通過對政府的協調來達致區域內優質公共服務的提供。這是區域行政的基本內涵,那么區域行政與區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別?如果有,什么是區域公共管理?區域行政為什么向區域公共管理發展?
三、區域公共管理
要界定什么是區域公共管理,首先必須弄清楚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具有什么樣的區別國外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各種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層出不窮,但什么是公共管理,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我國有學者在綜合國內外各種觀點的基礎上認為現代公共管理即是“是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部門整合社會的各種力量,廣泛運用政治的、經濟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強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績效和公共服務品質,從而實現公共的福祉與公共利益”。公共管理與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體不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還包括其它的組織和第三部門組織等。在公共管理與傳統公共行政的比較分析上也存在許多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觀點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依據,但一個普遍認同的觀點便是在公共管理和傳統公共行政比較中,公共管理的行為主體不僅包括政府還包括其他各種的社會力量,是以政府為核心的多元行政主體;在公共管理的性質方面,公共管理要體現公共性,即指公共管理主體應著眼于社會發展長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來開展其基本活動;在行為方式上,公共管理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復合型的集體行動,以共同的目標基礎,通過協商的方式達成。#$%不可否認,現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發展的一個新趨勢,是公共行政領域不斷擴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體現。
區域行政走向區域公共管理是有其理論基礎的,除了現代公共管理理論的發展,還有市民社會理論和治理與善治的理論。我國學者在考察我國現代化進程時認為,“要擺脫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兩難境地,首先必須從認識上實現一種思維的轉向,不能像以往的學者那樣,把目光的聚焦點只放在政治權威的轉型上,因為中國現代化兩難的癥結真正的和根本的要害,在于國家與社會之間沒有形成適宜現代化發展的良性結構,確切地說,在于社會一直沒有形成獨立的,自治的結構性領域”,為此,他們引進了西方的市民社會理論,并依據中國現代化的現實進行改造,“中國的市民社會乃是指社會成員按照契約性規則,以自愿為前提和以自治為基礎進行經濟活動,社會活動的私域,以及進行參政議政的非官方公域”。#!&%就西方學者已有的共識的觀點來看,市民社會的結構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的幾個方面:(1)私人領域;(2)志愿性社團;(3)公共領域。哈貝馬斯認為公共領域是介于私人領域和公共權威之間的一個領域,是一種非官方的公共領域,它是各種公眾聚會場所的總稱,公眾在這一領域對公共權威及其政策和共同關心的問題作出評判,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討論構成這一領域的基本特征;(4)社會運動。市民社會概念于20世紀80年代后在全球范圍內的再度興起,與當代世界各國所發生的深刻的社會變革及對此的理論反思有密切的關系,面對現實,理論家們對國家在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地位重新思考。市民社會理論的發展,引發治理和善治理論的產生。什么是治理?在關于治理的各種定義中,全球治理委員會的定義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權威性。該委員會在1995年發表了一份題為《我們的全球伙伴關系》的研究報告,認為:治理是各種公共的或私人的個人和機構管理其共同事務的諸多方式的總和,它是使相互沖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調和并且采取聯合行政的持續的過程。這既包括有權迫使人們服從的正式的制度和規則,也包括各種人們同意或以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個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的規則,也不是一種活動,而是一個過程;治理過程的基礎不是控制,而是協調;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門,也包括私人部門;治理不是一種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續的互動。治理的實質在于建立在市場原則、公共利益和認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擁有的管理機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權威,而是合作網絡的權威,其權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單一的和自上而下的。由于治理本身也只是一種實踐的科學,毫無疑問也會存在失效的問題,為了完善治理理論,理論家們提出了善治的概念。概括地說,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會管理過程,善治的本質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與公民對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的一種最佳關系。善治具有五個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責任性、法治、回應和有效。分析以上的各種理論,我們可以發現它們有幾個基本的共同點:一是它們都強調管理主體的多元性,不僅包括了政府還包括私人領域和市民領域;二是在管理的目標上,更多的突出多元利益主體之間利益協調的達成并達致最佳;三是在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上,注重合作,通過協商和調整,在認同的基礎上統一行動。
綜合對區域和以上理論的認識,本文認為區域公共管理是與區域行政有本質性區別的概念,可以將其界定為:區域內的多元主體為了解決在政治、經濟或社會其它領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問題,實現共同利益,運用協商和調解的手段和方式對區域以及區域內橫向部分和縱向層級之間交叉重疊關系進行的管理。這一概念包含以下幾個內涵:(1)區域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多元主體,包括政府組織、私域組織和第三部門;(2)目的是解決由經濟、政治或社會其它領域構成的復雜的交錯性問題,實現最優的共同利益;(3)區域公共管理采用的方式和手段與經濟市場領域和政府公共領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競爭和壓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協商和調解;(4)對象是區域內個體和共體之間相互形成的交叉重疊的關系。
參考文獻:
[1]陳瑞蓮,論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緣起與發展[J]政治學研究,2004(1)
[2]王諍,區域管理與發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58-61
[3]楊龍,我國的區域發展與區域政治研究[J]學習與探索,2003(4)
[4]劉鋒,新時期公共管理創新[J],中國行政管理2002(5)
[5]艾德加·胡佛,弗蘭克·杰萊塔尼,區域經濟學導論[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2,239
[6]陳瑞蓮,張緊跟,試論我國區域行政研究[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
[7]張成福,黨秀云,公共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5-12,
[8]陳慶云,我國公共管理的基本內容及其重點[J]公共行政,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