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icu護理存在的問題
時間:2023-08-08 16:45: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icu護理存在的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護生參加ICU實習是臨床實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而ICU是一個重癥患者多、病情復雜、處理講究時效的場所。它集中了現代化的生命監測儀器和設備,要求醫護人員掌握的知識面廣而深。對于實習護生,在教材中無專門的重癥監護課程,給我們的護理帶教工作提出了一個新課題[1]。 本文通過對臨床護理實習護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的提出改進意見,最終達到提高護理教學質量的目的。
1 ICU護理帶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 工作環境因素
ICU(特別是綜合ICU)儀器設備多,工作人員多,危重病人多且來自不同科室,病種復雜,病情變化快,治療項目繁多,隨時需要搶救,加之無家人陪護,要求護理人員有很強的工作能力。而護生實習時間僅為4-6周。因實習時間短,加上特殊的工作環境和工作任務,部分護生到ICU實習時常無所適從,適應環境慢,易產生恐懼、焦慮、壓抑感,難以進入工作角色。特別是剛從學校畢業未進行其他臨床科室輪轉而直接進入ICU實習的護生。
1.2 帶教方面
1.2.1護理人員自身素質不高。
ICU工作繁重,年輕護士多,使得一些低年資的護士不得不擔任帶教任務。許多護士臨床經驗尚淺加上學歷相對偏低等因素,能力也參差不齊,隨著科學的進步,學科的不斷更新,高檔儀器的引進,如不提高自身素質很難滿足護生的要求且無法適應時代的需要。
1.2.2思想上存在誤區,缺乏帶教熱情。
部分護士思想上存在誤區,對護生實習目的不明確,認為護生實習是幫助自己減輕工作負擔的。但由于ICU工作的特殊性、復雜性,護生在短時間內難以掌握各項護理操作要領,對具體工作無法獨立完成,這樣不但對工作幫助不大,還影響工作效率。因此,部分護理人員不愿對護生多講解,只是自己操作,對護生缺乏帶教熱情,使護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氛圍,易產生厭倦情緒,達不到實習目的。
1.2.3缺乏專職帶教老師,帶教方式不妥。
由于ICU工作的特殊性,絕大多數帶教老師均未接受過系統的帶教課程培訓,帶教工作基本上是兼職完成的。部分帶教老師教學方式欠妥,帶教只注重操作能力的培養而忽略了理論知識的傳授,使護生只知道做而不知道思考,很多知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帶教中過于刻板,教學方式一成不變,不能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使護生的潛能不能更好的發揮。要求又過于嚴格,態度冷漠,溝通交流少,使護生不敢提問或動手操作,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3 護生方面
1.3.1職業素養欠佳。
部分護生就讀護理專業并非自愿選擇,而是父母為了子女將來就業所選擇的一條出路,所以在校學習不努力,上班時玩手機,打電話,不遵守勞動紀律,缺乏責任心和無私奉獻精神。
1.3.2 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差
目前大多數護生為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不能吃苦,上班時多數是在老師分配下完成一些簡單操作,缺乏主動勤奮和工作熱情。輕視基礎護理操作,喜歡做技術性操作如注射、輸液、導尿、吸痰、插胃管等,因缺少臨床實踐,患者對護生缺乏信任,不愿其為自己操作,降低了護生的工作積極性,使其對護理操作技術掌握較慢。
1.3.3 安全意識,法律意識薄弱
護生法律意識淺薄,在校時缺少法律知識教育,進入臨床實習對醫療護理方面的法律知識,醫院的醫療糾紛知之甚少,有的護生認為出了差錯有帶教老師負責,與己無關,對自己應負的責任不明確,所以在實習中不能從法律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說話做事不嚴謹,易造成醫療糾紛。
2 對策
2.1 健全科室帶教組織,實行動態管理,反饋帶教意見,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設帶教組長,采取“一對一”跟人帶教模式,護士長負責教學質控 。
2.2 做好入科教育
全面了解學生情況:包括學歷、來源、是否轉過科等,正確評估學生狀況以便分配時有的放矢。針對時間短,環境特殊的情況,首先應由帶教組長詳細介紹重癥監護病房的建筑布局、特點和分區管理要求以及工作制度、疾病類型,使護生盡快熟悉新環境進入學習狀態。對不同時期、不同學歷、不同學校要分別制定帶教計劃。提出要求。然后由帶教老師具體實施臨床帶教。
2.3 嚴格選拔帶教老師
打破以往論資排輩,以老為先的帶教模式,選拔帶教老師時,除重視學歷外,還應強調護士的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嚴格按照臨床教學要求選拔帶教老師。選擇工作敬業,業務能力強,工作五年以上的護師為帶教老師,大專、本科護生由主管護師以上職稱并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帶教。帶教老師必須走出誤區,改變教育觀念。提高帶教老師的教學積極性,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護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掌握到盡可能多的專業知識。
參考文獻:
[1] 田建英,ICU護理帶教的影響因素及對策,《臨床醫藥實踐雜志》2006年04期;
[關鍵詞] ICU;回訪;護理滿意度;體會
ICU是對各種危重患者進行全面監護、治療和護理的科室。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不斷改進和完善,要求護理人員能夠為患者提供全身心的整體護理。為了更好地提高護理質量,滿足患者及其家屬的服務需要,提高護理滿意度,我科實行了對ICU病情平穩轉科的病人進行回訪及護理滿意度測評,取得了滿意的效果?,F將做法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7月1日至2010年12月30日ICU病情平穩轉科的患者194例。男112例,女82例;年齡19-88歲;在ICU治療時間為2~66d。
1.2回訪內容及方法
一般在患者轉出ICU病房后的2~5d內,由護士長或年資較高的護師對患者進行回訪。鼓勵安慰患者,關心患者目前恢復情況,指導患者及家屬飲食、活動、功能鍛煉及注意事項,促進其早日康復。了解患者在ICU的感受,對患者和家屬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虛心接受,最后讓患者填寫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包括護士的服務態度、護理技術等,通過反饋,指導和改進今后工作。
2.結果
對ICU護士護理服務態度表示滿意190例,占97.9%;對ICU護士護理技術表示滿意191例,占98.5%?;颊咛岢龅囊庖姾徒ㄗh:儀器噪聲較大;鄰床位的病人干擾;夜間的燈光要求;延長探視時間等。
3.反饋意見處理
3.1首先組織科室質控組成員對病人及家屬提出的意見進行認真的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制定出具體改進措施。
3.2對于護理范圍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和意見,及時向護理部和院方匯報,爭取盡快解決。
4.體會
4.1有利于提高ICU護理工作質量:通過回訪有助于圍繞患者需求改進護理工作,護理管理者可以從中得到真實全面的反饋意見,了解到ICU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及時改進,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4.2提高ICU護士的綜合素質:回訪制度的建立充分展現了ICU護士的多重角色功能[1]。通過回訪,ICU護士需要面對不同的患者,既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又要有較強的溝通技巧。這就要求回訪護士必須既具有較強的專業理論、醫學心理學、倫理和哲學等方面的知識.又要有交流的技巧和勇氣。
4.3化解矛盾、減少糾紛,有利于良好護患關系建立:通過回訪能及時發現病人的不滿情緒和糾紛苗頭,并通過認真傾聽、賠禮道歉等,使病人的不滿情緒得到足夠的釋放和宣泄,化解矛盾,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同時使患者及家屬感受到自己受到關注和重視,拉近了護患關系的距離,融洽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2]。
4.4幫助病人解決實際困難:通過回訪中的衛生宣教和健康指導,幫助病人和家屬解決護理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既提高了病人滿意度,又樹立了科室的自我形象,從而使我們的工作上一個新臺階。
總之,ICU回訪工作延伸了ICU護理服務的內涵,拓寬了護患溝通的渠道,不僅可以加強醫患、護患關系的融洽度,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體現人文關懷的服務理念,并有利于對ICU的工作質量起到反饋作用,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關鍵詞】PDCA循環法 ICU低年資護士 潛在風險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1-300-02
醫療、護理的風險無處不在,只有在工作中處處保持清醒的、較高的風險意識,才會做到防患于未然[1]。ICU因其病人病情危重,變化快具有多樣性,各種侵襲性操作頻繁,且從事臨床護理工作5年以下的低年資護士抗風險的能力較差,有關研究表明:低年資護士發生護理缺陷達54%,屬于高危人群[2]。如何發現和有效處理各類潛在風險, 提高低年資護士職業風險的防范能力,減少護理差錯糾紛的發生,成為當前護理管理者所面臨的重要課題。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對5年以下的28名低年資護士,采用PDCA循環法用于潛在風險管理,效果顯著,筆者將PDCA循環法用于ICU低年資護士潛在風險管理進行總結,為從事ICU工作的低年資護理人員及管理者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8名中,男2名,女26名,年齡22~29歲,平均24歲,專科以下8名,本科生20名(包括轉科本科生14名),均具有護士資格證書,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4名,其年齡、學歷、應急能力、自身素質以及護理組長技能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對低年資護士工作中存在的潛在風險實施一般護理管理,即護理工作出現的問題進行隨機指導;實驗組:在一般護理管理的基礎上,對普遍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綜合分析采用 PDCA循環法:P計劃、D執行、C檢查、A總結。即分析現狀,發現潛在問題,找出原因所在,制定措施計劃,按計劃實施,檢查效果發現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標準化,遺留問題和新出現問題進入下一個PDCA循環。為評價效果,2月后,每一名低年資護士的護理工作,每班由護理組長對工作中存在潛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即從溝通問題、??谱o理、基礎護理、急救器械使用評估1周,并進行次數統計,并對ICU低年資護士綜合能力提高情況進行評估。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方差分析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潛在風險評估情況有顯著性差異(表1)
表1 兩組潛在風險評估情況
注:兩組比較,X2=10.43、21.47、6.95、7.75,均P<0.01。
2.2PDCA循環法能夠有效回避護理安全隱患,降低了護理風險的發生率,消滅差錯,杜絕事故的發生,提高ICU護理的整體質量和水平,患者滿意度顯著提高(表2)
表2兩組ICU低年資護士綜合能力提高情況%
3 討論
醫療風險貫穿診斷、治療和康復的全過程,任何臨床活動甚至是極為簡單或看似微不足道的臨床活動都帶有風險[3],風險管理是指對患者、工作人員、探視者可能產生傷害的潛在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并采取正確行動的過程[4],ICU危重患者病情復雜,低年資護士缺乏工作經驗和??浦R,專業水平相對較低,對病情變化預見性不強,不能做出較為準確的評估,如何快速提高ICU低年資護士潛在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本科在臨床基礎上對PDCA循環法用于ICU低年資護士潛在風險管理模式進行分析。
表1顯示??谱o理實驗組工作中潛在風險明顯低于對照組,護士的業務素質和能力與護理風險的發生率呈反比,病人病情危重,疾病發展無規律性,只有提高低年資護士的業務素質,才能提高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將護理風險降至最低限度。針對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綜合分析、判斷,運用護理程序和??浦R找出現存的和潛在的護理問題, 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參加系統的業務學習,進行培訓,如講課、查房等,以晨會開展隨機教學提問,并定期組織理論和操作考核,護士長每日查房,對患者出現的護理新問題制定或修改護理計劃,對護士的工作不當之處進行指導,從正面規范護理操作規程,制訂防范措施,反復強化操作流程,加強職業道德培訓,合理調整能力結構,不斷識別護理工作中現存的和潛在的風險,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從而積極采管理對策,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日本護理專家提出,護理技術是以含有技術要素的護理學知識為基礎,從初步的實踐返回到概念,再進行實踐,提高到更高的水平[5]。
對各種器械不熟練或者有誤以及設備本身的問題也會帶來護理風險,藥物種類眾多,特別是新藥,缺乏配伍禁忌,配伍不當,藥物本身不良反應,也會帶來風險,表1顯示急救器械的使用實驗組潛在風險評估低于對照組。ICU的護士不能一味依賴監護設備所監測到的各類數據,要學會綜合分析判斷,并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認真聽取患者的主訴,特別對新技術、新設備、新儀器的使用,由于習慣于用某一品牌而對其它品牌型號不熟悉,也會帶來風險,管理的重點在于發現工作上的缺陷和漏洞,不斷完善,積極尋找潛在危險環節、因素,并實施預見性的護理,做到思想上重視、行動上防范,具有時時規避風險的安全意識。近年來,醫藥科技迅猛發展,涌現許多新藥,特別是同物異名,更增加了低年資護士的負擔,原有藥物知識未能滿足臨床需要,對于易混藥物,特殊藥物做好明顯標識,與藥劑科協作,新藥介紹、新出現的藥物不良反應、新發現的藥物相互作用進行知識培訓。
提高護士的溝通能力,ICU急、危、重病人多,工作節奏快,病人及家屬較急躁,如果護士在為病人搶救處理過程中,患者對護理人員要求過高,未能達到其期望值,或由于低年資護士溝通技巧不夠全面, 經驗不足、交流溝通能力欠缺,在突發事件中應對能力差,以致護患之間不能有效溝通,使患者產生強烈不滿,針對具體問題制定計劃,實施人性化管理,要求護理人員要學會傾聽, 對神志清楚的患者可根據他們的病情、社會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選擇合適的交流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溝通能力與技巧,表1顯示實驗組低年資護士溝通能力潛在風險明顯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護理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它始終貫穿在護理操作、搶救、告知等所有一切護理活動中,有時看似微不足道的臨床活動都極具風險,一旦給患者帶來身體、精神和經濟上的損害,都不可避免地引發糾紛。通過ICU低年資護士實施PDCA循環法風險模式管理,能夠培養低年資護士的預見性、主動性、獨立性,有效回避護理安全隱患,消滅差錯,杜絕事故的發生,最終有效提高了ICU護理的整體質量和水平,患者滿意度顯著提高。PDCA是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它通過計劃、執行、檢查和總結的方法,不斷評價措施效果并提出新的方案,使護理質量循環上升,因此完整的潛在風險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避免醫療事故、醫療風險,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程云清,陳凌,戴紅霞,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復過程中的風險管理[J].護理學報,2008,15(3):42-43.
[2]來鳴,泮淑慧,楊明麗,等.臨床護理缺陷分析與危機管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12):922-923.
[3]程紅群,陳國良,程傳菊.談醫療風險的防范與管理[J].中國醫院,2002,7(6):28
關鍵詞:品管圈;ICU;護理;交接班;缺陷
ICU,即是重癥加強監護病房。隨著現代重癥醫學的發展,ICU的主要收治對象也在不斷地擴大,其中不乏病情隨時變化的患者。這就要求我們通過交接班就能夠迅速知曉患者的病情,以備在緊急搶救過程中做出及時正確的處置。同時交接班制度是護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控制護理質量的重要環節[1]。按照以往的交接班形式,我們發現在交接班過程中存在缺陷。而品管圈活動(QCC)能夠在愉快輕松的環境下,幫助我們解決工作中現場管理、文化內涵等方面所發生的問題及課題[2]。因此,我院ICU于2015年6月1日~8月31日開展了以降低"ICU護理工作交接班中存在的缺陷"為活動主題的品管圈活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1.1護理人員 我院ICU現有37名護理人員,其中主管護師7名、護師18名、護士12名;工作年資10年8名;本科生15名、大專生22名。
1.1.2交接班病例 我院ICU開設26張床位,規定每位住院患者均進行交接班。品管圈活動前后交班病例分別為2015年6月1日~30日806例,2015年8月1日~31日780例。品管圈活動前后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組織成立品管圈小組和選定主題:品管圈小組成員共7人,確定品管圈小組名稱為成長圈,圈長1名(自薦決定),負責組織領導工作;圈員6名,負責具體任務的執行,活動1次/w。確定成長圈活動主題為:降低ICU護理工作交接班中存在的缺陷。選題原因:交接班制度是護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控制護理質量的重要環節[1]。交接班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當天的醫療護理質量、護理安全及患者的滿意度[3]。標準化(SBAR)的交接班模式對于醫療護理工作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4]。
1.2.2我院ICU護理工作交接班現狀調查、存在缺陷要因分析和設定目標。
1.2.2.1現狀調查。品管圈活動前,即2015年6月1日~6月30日,交班病例806例,護理工作應交接內容總計21762項,實交內容16320項,漏交內容5442項。
1.2.2.2要因分析 見圖1。
1.2.2.3設定目標:圈成員根據柏拉圖原因分析,80/20原則,得出ICU護理工作交接班中存在缺陷的主要原因以交接班內容過多、缺乏規范化培訓、口頭交接內容多、儀器設備及物品過多為主。將此類原因列為本期活動的改善重點。目標值=現況值-改善值(現況值×改善重點×圈員能力)=5442-5442×73.6%×82%=2158,降幅60.3%。即在品管圈活動后,我們護理工作交班存在缺陷次數下降到2158次,降幅60.3%。
1.2.3制定對策及實施:根據要因分析,我們針對性地進行了一些整改措施,并予以實施,現將對策及措施匯報如下。
1.2.3.1交接班內容過多 P-組織學習交接班要求,提高護士的記憶力和邏輯能力。D-①我院ICU施行APN排班模式,減少了交接班次數;②每床位患者一本記事本,有事隨時記錄并班班交接,已執行和未執行的事項標識清楚醒目;③針對患者情況,制定相應交接班內容模板,選擇重點要交接的內容,按照整體護理的要求進行交接班,摒除無關的、非重點交接內容;④下班前各組組長對交接班情況進行點評,互相交流學習;⑤護士長每周不定期抽查交接班情況,并對其中不足之處給予點評和整改,大家討論經驗教訓,揚長避短。C-全科護士樂于接受,交接班內容齊全性提高。A-實施評估效果好
1.2.3.2缺乏規范化培訓 P-制定ICU交接班流程及培訓計劃,進行交接班演練。D-①科室組織學習ICU交接班規范化內容及流程;②針對性地對新入科護士進行系統培訓,人手一份ICU交接班內容模板,剛開始可以根據模板進行套入,熟悉后脫稿進行實地演練;③交接班流程、內容模板人手一份,護士站醒目處也應按要求張貼,以便隨時提醒大家;④實地演練后,征詢醫生意見,進行修改后再次討論更改實施;⑤加大考核力度,每日組長進行檢查,護士長每周不定期檢查。C-全科護士學習主動,交接班順序逐漸規范。A-實施評估效果好。
1.2.3.3口頭交接內容多 P-減少接班,做到有理有據。D-①每床位患者一本記事本,記錄特殊事項;②特殊事項包括特殊治療、家屬囑托、特殊檢查用藥、自備藥品物品等;③與醫生溝通,除非搶救患者時盡可能避免開具口頭醫囑;⑤強調口頭醫囑的弊端,要求護士嚴格執行醫囑制度。C-口頭交接班率減少,交接班內容準確性提高。A-實施評估效果好
1.2.3.4儀器設備物品過多 P-儀器設備按要求統一放置,做到帳物相符,心中有數。D-①科室儀器設備專人管理,每臺儀器設備有標號和記錄本,定期檢測;②患者私人物品床邊抽屜內有序放好;③床尾治療車分三層,每層按規定放置物品;④急救物品儀器設備按要求放置,使用后及時補充消毒并檢測好,使之處于備用狀態;⑤患者特殊物品記錄本上登記并簽名,貴重物品交還家屬后需要雙簽名。C-儀器設備物品擺放有序,交接無遺漏。A-實施評估效果好。
1.2.3.5加強質量控制:成長圈的組員嚴格按照制定的ICU護理工作交接班流程表來實施品管圈活動,每周由圈長負責收集,組織成員集中一次,針對表格填寫內容,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并采取PDCA循環持續改進質量,保證該活動的順利開展。
1.2.4效果確認 品管圈小組活動帶來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我們再次統計調查了2015年8月1日~31日護理工作交班情況:交班病例780例,應交項目21060項,實交項目19464項,漏交項目1596項,目標達成率為117.1%,進步率為70.7%。
1.3統計學處理 研究所得數據使用Excel2007進行數據收集,采用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兩者之間比較采取χ2檢驗,P
2 結果
開展品管圈活動的有形成果:品管圈活動前后ICU護理工作交接班中存在缺陷情況比較見表1。
品管圈活動后ICU護士交接班存在的缺陷明顯下降,而且下降率高于目標值,目標達成率11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品管圈活動開展后,ICU全體護理人員充分認識到交接班的重要性,并提高了交接班質量,有效地降低了ICU護理工作交班中存在的缺陷。
3.2品管圈活動開展后,減少了因交班問題對患者造成的各種不利結果,主要表現在護士能正確評估患者病情,在患者發生意外時能夠正確及時處置;能夠對醫生進行合理的建議;提醒下一班護士所要關注的重點;家屬囑托也得到良好的反應,提高了醫患之間的信任,從而共同保障了患者安全。
3.3品管圈活動重在全員互補互助,提高了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和整體護理的能力,激發了護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3.4品管圈活動要求全體護士堅持落實措施,注重創新,持續改進,在今后有利于更好的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
參考文獻:
[1]洪輝樊.護理交接班本的臨床應用[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9,12,(2):102-103.
[2]劉庭芳,劉勇.中國醫院品管圈操作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3.
【關鍵詞】 ICU; 新護士; 壓力; 培訓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3)26-0091-02
新護士從學校環境突然轉換到ICU的工作環境中,角色也隨之轉變,需將書本所學知識運用于臨床護理中。ICU的培訓工作不僅要幫助他們轉換角色,還要從心理、??浦R等方面進行教導,因此管理者和新護士都存在較大壓力[1-2]。壓力又稱緊張或應激,是某種事物對人的生理或心理造成的一系列緊張反應的狀態[3]。筆者所在醫院通過調查2012年7-9月ICU20名新護士培訓情況,了解ICU管理者和新護士在培訓中的壓力源,以提出有效對策,改進培訓方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調查對象為2012年7-9月新入ICU的20名護士、科室管理者、醫生、工作1年以上的護士,全部采取不記名方式進行調查。20名新護士年齡20~24歲,男2名,女18名;本科6名,大專14名;在本院實習12名,外院實習8名;應屆畢業生17名,有工作經驗3名,均已考過護士執業證書。
1.2 調查工具
根據調查對象使用不同的調查表進行調查。(1)新護士培訓需求表:包含16個項目,是根據ICU新護士的特點,參考了相關文獻進行設計的,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2)壓力源量表:采用目前國內外常用的護士工作壓力量表。量表由5大方面35個條目組成,包括護理專業及工作、工作量及時間分配、工作環境及資源、患者護理、管理及人際關系等方面,問卷每項分為4個水平,從沒有壓力感到高度壓力感以0~3分表示。其結果分為3個水平,均數在1.0以下為低水平壓力,均數在1.01~2.0為中等水平壓力,均數在2.01~3.0為高水平壓力[4-5]。(3)自制量表:對科室管理者、醫生、及工作1年以上的護士就新護士培訓效果,工作滿意度,共事存在壓力等方面進行詢問,并計算出百分率。
1.3 調查過程
調查者按照ICU人員名單分類逐人發放問卷,發放時對本次調查的目的、填寫問卷的注意事項統一進行說明,并及時收回問卷。發放問卷共57份,收回有效問卷57份,有效率100%。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1.5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培訓需求
20名ICU新護士培訓中的主要需求及醫院是否已進行培訓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對ICU病情觀察與急救的培訓需求最高,且已進行培訓,詳見表1。
表1 新護士培訓需求統計
培訓項目 沒有或稍有
需求
有中度、高度
或極高的需求
是否已進
行培訓
例數
(例) 百分率
(%) 例數
(例) 百分率
(%)
應急預案(防火等公共事件) 5 25 15 75 是
護理工作規章制度 2 10 18 90 是
預防醫院感染知識 6 30 14 70 是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8 40 12 60 否
醫療糾紛預防及處理 9 45 11 55 否
身體評估 8 40 12 60 否
護理病歷書寫規范 5 25 15 75 是
護理操作 8 40 12 60 是
職務晉升 14 70 6 30 否
護患溝通技巧 7 35 13 65 是
處理醫囑 8 40 12 60 否
ICU病情觀察與急救 0 0 20 100 是
ICU??浦R 1 5 19 95 是
提高學歷 12 60 8 40 否
英語 11 55 9 45 否
ICU儀器的使用 2 10 18 90 是
2.2 工作壓力源
工作壓力源與工作培訓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護理工作壓力源的5個方面的得分都不同程度的與工作培訓得分顯著相關,相關系數較大的是培訓過程中工作量太大方面的問題及理論和操作考試的壓力。詳見表2。
表2 新護士培訓過程中常見5個方面壓力源的平均水平 分
壓力源 平均水平
培訓過程中工作量太大 2.62±0.89
理論和操作考試的壓力 2.51±0.78
ICU知識涉及太廣 2.40±0.81
醫生對護理工作過分挑剔 2.29±0.85
對ICU環境不熟悉 2.10±0.93
2.3 培訓效果
工作1年以上護士,對培訓效果最為滿意,滿意度達75%,但壓力感最大,為88%,工作滿意度為73%。
表3 科室管理者、醫生、工作1年以上護士對新護士培訓效果比較 %
人員類別 培訓效果滿意度 共事存在壓力 工作滿意度
管理層 68 75 65
醫生 72 84 68
工作1年以上護士 75 88 73
3 討論
3.1 新護士培訓中的主要需求
本次調查了新護士的培訓需求,除了從側面反映她們在工作當中的部分壓力,也可以指導新護士的培訓工作。
通過調查發現,新護士對于護理工作規章制度、ICU病情觀察與急救、ICU??浦R、ICU儀器的使用、應急預案(防火等公共事件)、預防醫院感染知識、護理病歷書寫規范的培訓需求比較高,均占70%以上。出現這種需求的原因有:(1)ICU中的知識很多是書本中沒有的,科室重視專科知識的培訓,計劃中也有較多相關的內容,新護士也能感覺到工作中ICU知識的重要性,所以培訓需求均達到90%以上。(2)醫院感染控制一直是筆者所在醫院要求的重點,檢查力度大,要求嚴格,因此新護士也感覺到對此學習的必要性。(3)ICU患者病情危重,發生緊急事件的情況較多,需要護士能夠在第一時間處理。
3.2 新護士培訓中存在的主要壓力源
國內有研究顯示,護理工作量太大是居第一位的壓力源,緊隨其后的是時刻擔心工作中出現差錯、應對能力差等[6-8]。因此,新護士在工作后的休息時間進行培訓都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但由于ICU上班護士數量少,新護士經過崗前培訓后就要工作,并在后期工作過程中繼續完善培訓內容。因此,工作量太大、培訓效果不滿意與護士數量少有密切關系。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2006年4月頒布的《中國重癥加強治療病房(ICU)建設與管理指南(2006)》要求ICU的床位數與護士的固定編制人數之比為1∶2.5~1∶3以上[9-10]。筆者所在醫院ICU現在的床護比僅為1∶2,可見本醫院ICU護理人力配置與國內外同行業標準相比存在較大差異。
由于ICU危重患者多,理論和操作水平要求高,不定期進行各項考試再加上對ICU知識的陌生也讓新護士感到較大的壓力。再加上為患者安全著想,ICU的管理層和醫生對護士工作要求嚴格,對新護士上崗工作的認可度和滿意度均低,均表示短期培訓的效果不好。
綜上所述,作為醫院和ICU的管理人員,首先要了解新護士的培訓需求,針對他們在培訓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盡快適應ICU環境;并逐漸增加ICU的護士人數,并以招有工作經驗的人為主,保證新護士的培訓能脫產進行,減少工作量以保證學習效果。減少ICU考試的頻率,以互動式培訓提問為主,增加新護士培訓的信心。最后使培訓效果得到ICU管理層、醫生和其他護士的認可,以達到勝任ICU工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敖薪.國內護士壓力研究現狀與進展[J].實用護理雜志,2000,16(7):1-3.
[2]尹松月,肖菊青,羅永梅.新護士壓力源及培訓需求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07,7(1):38-41.
[3]李小妹,劉彥君.護士工作壓力源及工作疲潰感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11):645-649.
[4]劉宇,何國平.護士工作壓力源研究進展.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1):853.
[5]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中國重癥加強治療病房(ICU)建設與管理指南(2006)[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06,16(7):387-388.
[6]張翠娣,魯劍萍.大專和本科新護士規范化培訓的做法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5):343-344.
[7]平曉麗,唐紅.新護士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方藥學,2011,8(3):113-114.
[8]王春蓮,郭南君,沈瑞芳,等.契約學習法在聘用護士試用期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1,25(2):168-169.
[9]潘慧,劉慶,黃行芝.護士長跟蹤輔導模式在新上崗護士崗前培訓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2010,24(27):2517-2518.
[10]高學農,楊蓉,劉紅菊,等.新護士規范化培訓中的多元化策略探討[J].護理學雜志,2010,25(15):8-10.
【摘要】 ICU是一個醫院搶救危重患者的主要陣地。由于其工作環境之特殊,工作任務之繁重,風險之高決定了ICU護士要承受比普通科室護士更大的壓力。因此,針對ICU護士存在的壓力源,采取積極有效地應對措施,不僅可降低護士工作壓力,提高ICU護士工作效率,保證ICU護士的身心健康,而且可以大大的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ICU護士;壓力源;應對策略
壓力源又稱緊張源,是促使個體產生壓力反應的各種內外環境的刺激。ICU即重癥監測治療與護理病房,它利用先進的醫療儀器,診療和護理技術,對危重病人進行嚴密的動態監測,其護理工作需要腦力和體力并用的雙重勞動。故ICU護士需面對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其將給ICU護士帶來生理、心理、社會、文化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壓力源,使護士長期處于應激狀態。持續該狀態將直接影響到其對患者的服務和治療。為此,對ICU護士壓力產生的原因及應對策略進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ICU護士壓力源分析
1.1 工作環境的特殊性 ICU收治的都是危重患者,患者常同時使用多種儀器如心電監護儀,輸液泵,微量泵的噪音,還有吸痰器和患者的聲等均可使護士心理上產生巨大壓力。加之患者身體上攜帶多種置管,用藥頻繁復雜多樣,護理工作量大,另有還有某些危重患者還未完全明確診斷,護士即需投入搶救,護士面臨的職業危險大等特點,故精神長期處于緊張狀態,引起護士緊張、焦慮和煩躁,使護士處于高度的緊張和應激狀態[1]。
1.2 護理工作的高風險性 有調查顯示:擔心工作中出現差錯事故的發生,是臨床護士首要的壓力源。由于ICU病房是全封閉的,護士的一切護理與治療均需具備“慎獨”精神。而護士每天都離不開穿刺、注射及處理污染傷口及分泌物等,這些東西都存在潛在的傳染性,如不小心,就可能受傷,造成職業性暴露。雖然現在有職業暴露登記及上報表,但是這個不能解決護士被無形的傷害的隱患。加之,ICU患者病情變化快,隨時都可能突發心跳驟停,搶救無時不在,而搶救時由于時間短暫,口頭醫囑較多,這就需要護士動作迅速準確,很容易發生執行醫囑錯誤,如用藥途徑,藥名,劑量等。一旦錯誤造成對患者傷害,護士就得承擔責任。這些風險都給護士身體和心理造成極大的負擔。
1.3 護理工作的高負荷性 ICU患者病種比較多,常一位患者同時存在多個系統疾病,這就要求ICU護士除具有專科護理基礎知識外,還要熟練掌握各種監護儀器的使用、臨床監護參數的分析等。護士24小時需處于備戰狀態,以便及時發現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處理,挽救生命。加之,ICU與普通科室不同,其搶救多,護理和治療工作大,生活護理多,故ICU護士不僅腦力工作重,身體承受的負荷也很繁重。而這些精神和體力的消耗都會使護士心身疲憊,產生巨大壓力,長期持續處于這種高壓力下很容易導致護士身心疾病。
1.4 護士價值觀與現實的沖突性 ICU病房是無家屬陪護病房,這種特殊性決定了患者的一切生活護理都是護士,這使護士覺得自己就像一位“高級保姆”,社會地位低。還有長久以來社會上存在人們腦海里“醫尊護卑”的觀念,令護士更感到職業低下,更沒有工作成就感。這些都與護士內心期望自己能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白衣天使”相差甚遠,導致護士身心疲憊等不良心理反應。
1.5 醫―護,護―護,護―患之間沖突的復雜性 護理工作中人際關系多樣,尤其護患沖突。由于ICU無陪護制度和嚴格的探視制度,患者和家屬常會因見不到對方,病情過重以及經濟方面的各種原因對ICU的護士誤解,常常引發護患沖突。而面對家屬的過激行為,護士還必須壓抑自身感受,耐心解釋并幫助解決問題。這種長期的精神妥協,會使ICU的護士精神耗竭,產生巨大的壓力;加之,護理工作中缺乏管理者的支持和醫生的不滿意都會使護士感到不被接納,降低了歸屬感,出現心理壓力。
1.6 ICU護士睡眠紊亂 夜班護士常因為受到單獨值夜班、患者夜間病情變化等應激源的刺激,易產生焦慮情緒者,常會因為一個人忙不過來而帶來心理緊張,同時夜班工作本身容易產生疲倦。尤其是ICU護理任務重,搶救多,ICU夜班護士,既要獨自完成繁重的工作,又擔心病人出意外,造成心理高度緊張和身體疲乏。這種長期高壓狀態使她們感到精力不足、腰酸背痛,出現神經衰弱等綜合征,甚至產生疾病,進而影響護理質量。
1.7 護患糾紛的法律性 ICU護士在給患者作檢查、給藥、搶救及治療時,每一次護理行為都包含對患者的侵襲。如果醫護人員操作過失,就會給患者帶來危害,護理文件的記錄也有重要的法律作用,一點點差錯都是醫療糾紛的焦點。護士長期在“應激原”環境中工作,心理壓力必然加大。
1.8 工作和家庭的沖突 因與家庭成員有著不同的作息時間表,與家人團聚,組織家庭活動的時間較少,再加上隨時加班,工作一再侵占私人空間,打破家庭原有的計劃,從而影響全家人的情緒,造成了大大小小的家庭矛盾,大大增加了護士的心理壓力。
2 應對策略
2.1 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作為管理者應考慮到護士的身心健康,加強ICU工作人員的噪音管理意識,從ICU的建筑、布局、日常管理方面重視減輕噪音污染對醫護人員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正確認識壓力,提高機體的抵抗力,能很好地應對環境的挑戰,促進身心健康。[2]
2.2 創造良好的溝通環境 ICU患者病情危重,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盡可能滿足患者及家屬的要求,做到以情服人,增加患者和家屬對護理工作的理解和信任。[3]探視時患者家屬進入病房,護士應主動與其打招呼,陪同其在床邊,耐心解答家屬提出的護理方面的問題。對可預見到的護理并發癥要提前告知家屬,使其有心理準備,不至于家屬對這突然不可接受。同時,加強護士與醫生的溝通,以提高效率,準確的執行醫囑??梢詼p少個人工作壓力,有助于工作時保持最佳的身心狀態。
2.3 人力資源的合理運用 科室管理人員根據自己科室的特點申請配足護理人員,并采取合理的“彈性排班”,?管理者應盡量減輕護士的工作強度,從而才能使患者得到更好的護理。
2.4 培養護士嫻熟的技術知識水平,提高護士地位及實現自我價值 當患者被我們從死亡線上搶救過來時,管理者應給予護士及時的肯定,充分調動護士的積極性,增加護士的自尊心和自豪感。體現以人為本的關懷與照顧,提高護士的地位與待遇。[4]
2.5 護士應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當護士工作中出現失誤時,要勇于面對,及時補救,將損失降到最小,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加強溝通,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2.6 幫助護士減輕和消除壓力 要增加護士編制,改變當前超負荷工作狀態。合理調配人員,管理者彈性排班,讓能力強和能力弱的搭配,新老搭配。保證護士足夠的休息和睡眠,為護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條件。
2.7 護理人員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工作中學會適應。興趣愛好能豐富業余生活,提高自身修養,改善心理狀態,增強自信心,經常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護士是特殊職業,工作中必然有較大的壓力,只有提高護士的適應能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 李曉琳,拜 蘭. 重癥監護室護士壓力源分析及應對措施[J]. 護理雜志,2007,24(2):49-51.
[2] 林少顏. 護士壓力產生的原因分析與對策[J]. 黑龍江醫學,2006,30(1):62-63.
【關鍵詞】 icu 分組協作 護理 護理質量
重癥監護病房(icu)是醫院集中臨床各科室危重患者和手術后高?;颊咴诒O護下集中救治的病房,病情隨時可能發生變化,監護和治療任務重,為了提高icu護理的優越性,充分發揮每個護士的潛能,保證高質量的護理,2008年8月以來,我科實行分組協作的護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將實施方法和效果報道如下。
1 分組協作護理模式的實施方法
1.1 分組 我院icu病房屬綜合性icu,擁有床位10張,參與常規護理人數20人,為五個組,每組四人。根據護士職稱、年資、實際工作能力、責任心等進行合理搭配編組,每組設一名帶班組長,由年資高、工作責任心強、專業知識扎實、業務技術熟練、臨床經驗豐富、具有一定管理協調和業務技術指導能力的護師以上職稱人員擔任。每組護理人員的組成是低年資到高年資的階梯式組合,符合人力資源配置原則。每組人員輪流輪a班(8:00—16:00),p班(16:00—24:00),n班(0:00—8:00)和休班,且每組班次固定。
1.2 組員的職責和調配 各組內成員恪守操作規程、監護程序、各班職責、組員職責,并服從組長在工作中的安排。每組護士在各班內發現的一切工作問題,都由護理組長總結并及時與護士長溝通聯系,并將處理結果及時反饋給組員。
1.3 組長職責 ①組長根據組內護士能力和科內病人數量、病種、病情安排組內人員監管,組長必須聽取組員評估分管患者的病情、??谱o理要點、治療護理效果、目前存在的主要護理問題及制定的相關護理措施,并就護理難點、icu急救技術操作和理論提供指導和幫助。同時組長要監護一組病人。 ②在監護所負責病人的同時,白天協助護士長進行日常護理管理工作,夜間代替護士長行使管理職能,進行全面管理處理應急事務。在遇到重大搶救或突發事件時,護理組長迅速按照制定的應急預案進行合理部署,調整人員各司其責,并報告護士長,保證護理質量。 ③負責貴重物品及毒麻藥品的交接、清點和保管,保證使用中的儀器正常運轉,備用搶救儀器處于充電狀態,儀器出現故障及時報告護士長。 ④應急處理患者及家屬投訴,護理組長予以耐心解釋、安撫病人,避免矛盾激化。 ⑤ 協助護士長做好臨床教學工作,積極拓展新業務、新技術,擔任護理查房、業務講解等任務,負責本組組員業務培訓和技術考核。
1.4 護士長對小組工作的管理 護士長經常向科內成員反復強調和解釋小組協作護理模式的意義和小組長的作用,以取得下屬的理解和配合。經常深入小組工作,了解和掌握每個護士實際情況,定期召開科室成員會、組長會,對會議中提出的問題,征求每個成員意見,最后大家形成決議,遇到大手術或有休長假等特殊情況,組內人員服從護士長安排。
2 效果分析
2.1 提高搶救成功率,保證護理質量 在綜合icu中,病人入住和病情變化難以預測,其病情以休克、器官衰竭等復雜危急重癥多見。病情的復雜性,要求護士具有多學科聯合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實際上,每個監護人員的臨床經驗、知識水平參差不齊,不能熟練應用急救程序,落實搶救措施,而我們實行協作護理,能充分發揮每個組員的業務水平、臨床經驗和聰明才智,真正實施對危急重患者及時、系統、嚴密的監測和處理,提高搶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同時,由于每組組長均為專業骨干,可以及時解決護理中的疑難問題,解決護理技術斷層現象,在危重患者的搶救和新護士上崗中起到傳、幫、帶的作用,迅速提高年輕護士的技術水平,保證護理質量的穩定和提高。
2.2 有利于培養護理管理人才 護理組長參與病區護理質量管理,作為本護理組的首席負責人[1],每組護士在各班次發生和發現的一切護理問題,都由護理組長總結及時與護士長溝通聯系,,并將處理結果及時反饋給組員,護士長定期召開組長會議,安排部署工作重點及探討各組較普遍發生和存在的工作問題,制定可行性工作方案,形成了以護理組長為首席代表的工作體系,提高護理組長的責任感、管理意識和管理能力。
2.3 有利于發揮群體智慧,減輕心理壓力 小組成員相對固定,增加了協作精神,提高團隊凝聚力,凝聚了所有組員各種專業技能和豐富的學識,在護理工作中能充分發揮群體智慧,取長補短,優勢互補,產生1+1>2的效能。另外,高中低年資護士分組排班,減輕低年資護士對搶救、疑難技術的心理壓力,達到護士業務水平互補互助的作用。
2.4護士的綜合素質普遍提高 護理組長具有管理職能,在工作中能夠時刻高標準、嚴要求、以身作則,提高了自己的綜合素質,同時,護理組長指導組員學習掌握新理論,應用新技術,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發現組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認真幫助其改正;及時與組員進行有效溝通,適時給予贊許,激發她們的工作熱情,端正了工作態度,護士的自身素質得到全面提高[2]。
綜上所述,在icu實施分組協作護理模式工作制,可以調動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增加團隊協作精神,提高團隊的凝聚力;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保證工作質量,同時帶動本科時護理臨床教學和科研的發展,面向全院輸送危重癥護理人才,為各科病房建立??票O護室提供人才儲備。
參 考 文 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