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8 16:45: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鄉村發展理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概述鄉村旅游驅動機制與開發模式相關內涵
1.鄉村旅游驅動機制與開發研究相關理論簡介
要研究鄉村旅游驅動機制與開發模式,就要首要清晰相關的六大理論,即推拉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經濟學理論、生態學理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論以及旅游地形象策劃理論。
從旅游者的動機來看,促使推拉理論形成就在于驅力理論和期待價值理論。所謂的驅力理論不是指人在意識形態中已經有了選擇意向,而是因自身的身體一種本能的需求而產生選擇。這種驅力理論重在強調人的個體性外在行為是由自身的內在需求驅使而造成的,與外在的環境因素無關,這也是一種誘因理論。隨著研究的推進,研究人員把誘因理論和期待價值理論相結合,提出了內外動機一體化而形成的行為動機之說,這種論說應用到旅游領域內,就產生了我們今天所說的旅游動機的推拉理論。
可持續發展觀是基于人們審視人類發展與自然現狀失衡狀態的根源,而提出的一種新的發展觀。對可持續發展思想結構進行勾勒的話,農業社會應該是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原初形態,人們在長期的農業勞動過程中把握自然社會的物質規律,并敬畏和遵循這些規律進行農業生產??沙掷m發展的宗旨意在不犧牲子孫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而追求并不斷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從旅游產業的視域來看當可持續發展理念,就是要求在旅游的過程中,人們在追求自我身心的滿足同時,不要以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對自然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以求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隨著旅游產業的發展,破壞可持續發展的現象越發突出和嚴重,人們開始審視旅游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系,越發呼吁可持續發展理論在旅游產業的使用。
經濟學理論由制度經濟學和經濟地理學理論等組成。其中,經濟制度學理論從制度角度論述了經濟活動過程的外部資源、公共財產、產權等問題;經濟地理學是從地理學科視域研究了地域內的經濟狀況、因素以及運動規律等。
生態系統理論、景觀生態學理論組成了生態學理論。生態系統理論系統重在論述生態學的組成部分是哪些且它們之間是如何運作的;景觀生態學理論注重從景觀視域去論述生態學,詳盡地從景觀的結構、功能、整體性、類型以及空間布局等方面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這種理論對隨后的旅游產業來說起了一定的規劃性引導,更奠定了旅游規劃學的基礎。
隨著旅游產業成為一種經濟形態,并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一些學者開始從旅游生命周期角度來研究旅游產業的發展,就誕生了旅游地形象策劃理論。旅游地形象策劃理論重在以旅游地為研究對象,基于旅游地未來經濟效益考慮,提出整合優化旅游地的旅游資源,提升旅游地的服務和管理質量,意在擴大和樹立旅游地的產業形象,占有旅游市場的份額,從而提升旅游地的市場競爭力。
2.界定鄉村旅游內涵
從鄉村旅游體系出發,對鄉村范疇進行解讀來看,就鄉村而言,應該包括農業自然地理環境、人口因素、農業生產活動、農村居住分布布局等。人口分布廣密度小、人們生活節奏慢悠閑是鄉村的特有特點。從風光來說,鄉村與城鎮有著明顯的區分,根據生產活動和經濟屬性不同,鄉村區域可以分為農耕區、農牧去、漁林區,且不同的區域其風光也迥然不同。而城市是一定區域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中心樞紐,是一定區域的綜合性發展導向,其人口分布密度大,人口生活競爭度大,根據每個城市的本質性特點可以分為工業城市、農業、港口城市和旅游城市等。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夠因為每個城市的特性不一樣,就否定了每一個城市具有人文景觀的特性,基于每一個城市的發展主線不同,每一個城市所展示的城市人文風光也不盡相同,其風光恰恰是一個城市與另一個城市區分所在。
目前,國內外學者基于自己的不同視域以及主觀性立場,對鄉村旅游的內涵進行了不同的闡述,各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又不能夠在理論界形成統一的定論。綜合各家學說,不難發現可以對鄉村旅游進行一個統一性的概述,筆者認為所謂的鄉村旅游就是:以鄉村風光與環境為依托,從經濟學的視域角度把鄉村風光與環境轉化為消費資源以吸引游客注意,從而引起的一系列鄉村地域的旅游活動。由于鄉村各自的發展特點不相同,因此,鄉村旅游又分為不同的類型,比如產業方向可以分為農業旅游、林牧漁旅游;根據旅游目的可以分為觀光旅游、農耕旅游、采風旅游等。
二、城市居民對鄉村旅游的意愿
每個鄉村具有鮮明的自我特性,這就導致了人們對于鄉村旅游的意愿選擇也各有其特點,他們可能基于鄉村自然景觀、鄉村人文環境、鄉村特色產品以及鄉村自然地理條件等進行不同鄉村旅游選擇。另外,由于旅游者自身的年齡層次、文化程度、經濟狀況以及職業等因素也成為游客進行鄉村旅游選擇的意愿性條件。
從對目前鄉村旅游產業比城市旅游產業發展迅猛的原因進行剖析來看,就在于鄉村旅游符合了旅游消費者的大眾化需求,相比城市旅游來說,鄉村旅游消費水平比較低、選擇度大、風光原生態、環境沒有污染、文化富有地方特色,這些恰恰是人口眾多、密度大、交通不便、城市建設沒有個性等城市旅游產業無法比擬的,更主要的是鄉村旅游產業適應了現代人對健康性、生態性消費的高要求。尤其是,緊張的、快節奏生活的城市居民能夠從具有鄉土特色、空闊的鄉村環境中喚回內心對人生價值的審視和本真的追求。另外,鄉村總是與一定的歷史事件、人物以及人文相關聯,這些都是城市所沒有的,這也成為游客選擇鄉村旅游的另一個驅動因素。
三、鄉村旅游的驅動機制分析
綜合考察現代旅游產業現狀,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集合了當地的綜合資源,從整體上推動了城市的發展,而城市的發展又具有自己獨特性的人文地域氣息,另外又加上物質資源豐富、交流便利、地方性飲食特色等,很自然地就成了旅游者進行旅游選擇的首選對象。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物流上的便利,這種旅游上的優勢被物質融合而打破,大量的游客越來越不滿足于這種千遍一律性的現代化城市發展風光,心理渴望一種靜謐的、祥和的、原生態化的風光享受,自然而然地就把目光投向了鄉村旅游。鄉村地域分布較廣、自然地理風貌類型多、人口分布密度不大、農耕自然化、生活節奏慢、傳統人文風俗保持比較好等特點,這些都成了城市旅游風光不法比擬的優勢,這就使得游客開始向鄉村轉移,寄望通過對鄉村地理風光、農耕生活以及人文風俗活動的參與中從精神上得到滿足,從身心上尋找一種放松,這種旅游者的主觀性和鄉村客觀性的潛在旅游因素極大地促進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更促使鄉村旅游業成為旅游產業中的一大亮點。
鄉村旅游驅動機制是以鄉村旅游自身的特征為依托,意在為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動機的各個系統的有機組合整體,主要由動力系統、需求子系統、供給子系統、支持系統以及媒介系統組成。對我國我國鄉村旅游動力系統進行剖析,需求系統、供給系統、支持系統和媒介系統又組成了鄉村旅游動力系統,這四個系統是統一的整體,不可割裂看待,它們相互融合推動了鄉村旅游的發展。
四、探討鄉村旅游開發模式
1.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目標
我國鄉村旅游產業已經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一種途徑,雖然農村經濟發展的途徑不一樣,但是總是有共同的目標:意在提供農民更多的就業崗位,提高農民的綜合素養,進而提高農民的收入,提升農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意在優化整合農村資源,挖掘農村資源發展的增長點,改變經濟發展方式,促使農村經濟可持續性發展;加強農村基礎性建設,促進農村城鎮化發展;保護鄉土文化,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促進農村和諧發展等。
2.鄉村旅游開發原則
鄉村旅游開發不是盲目地進行,總是遵循一定的原則進行:堅持政府政策性指導和措施上扶持的原則,地方性政府對于當地旅游開發要有序、有理、有節地進行;居民積極參與原則,當地旅游項目能否有效地推進,關鍵還在于當地居民是否配合;利益分配公平原則,鄉村旅游資源是廣大農民的共同資源,它涉及著廣大農民的共同利益,在利益分配上要兼顧各方利益,做到公平合理地分配旅游利益,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鄉村旅游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可持續發展原則,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不能夠無節制地開發,要考慮到自然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環境可承受度,資源的開發要建立在保持資源和環境的安全性上;特色原則,每一個鄉村都有自我的個性,要根據當地的本色特征,在旅游產品的開放上突出特色,同時又具有時代性。
3.鄉村旅游開發模式
其一,企業經營主體開發模式,該模式是由一定的企業為旅游開發主體,以企業經營的模式,統一整合當地鄉村旅游資源,進行科學開發和管理的一種鄉村旅游經營模式,具有現代企業特點。
其二,村集體經營主體開發模式,該模式是由村集體為旅游開發主導者,依靠集體的力量,積極引導當地村民參與和配合旅游開發和管理,旅游產權屬于全體居民共同所有,旅游收益由全體居民共同分享的經營模式,該模式具有集體主義經濟的特征。
其三,村民自主開發模式,該模式是由鄉村居民根據自己現有的鄉村資源,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以家庭為單位提供鄉村旅游服務,其收益由自己的家庭成員共享的經營模式。該模式具有個體經濟的特征。
【關鍵詞】梁漱溟;鄉村建設理論;新農村建設;啟示
梁漱溟先生是我國近現代史上知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所提出的著名的鄉村建設理論的核心內容,是以農業發展、鄉村教育為中心,由此不斷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對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現實需求。
一、梁漱溟鄉村建設理論的起源
梁漱溟的鄉村建設理論起源于我國抗戰時期,其充分考慮了我國國情,并就我國文化衰弱問題提出了以社會為主體的理論基礎。同時,作為我國20世紀儒學家的梁漱溟先生,運用儒家文化為手段,實現對社會進行改良的目標。從中國農村開始切入,是由于當時的中國國情而定,當時的中國政治環境是消極的,是沒有政治可言的,是沒有國家地位的,因此必須改變由上而下的國家建設之路,轉而開展社會基層建設,從廣大的鄉村開始。
二、淺析梁漱溟鄉村建設的實踐
1.以農村為切入點
梁漱溟的鄉村建設理論中闡述了以農村為切入點的三大原由。首先,中國是以家的聚集形成鄉村,進而以鄉村的匯聚形成國家,所以鄉村是開展建設的根基;其次,絕大多數的人口居住在鄉村,占到全國人口的80%,而且鄉村有幾十萬個,因此鄉村具有巨大的發展基礎;再次,符合當時的國情,鄉村是用理性維系,而城市是靠武力維系,加之鄉村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倫理保持的重要基礎,保持著淳樸民風。所以,進行新民主義改革就必須由鄉村建設開始。梁漱溟提出:“沒有農村的新生命,中國也就不能有新生命,我們只能從農村的新生命里來救中國的新生命,卻不能希望從中國的新生命里來要求農村的新生命?!?/p>
2.運用教育為手段措施
在梁漱溟的鄉村建設理論中,鄉村教育與鄉村建設是根本內容,兩者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關系,需要在進行鄉村建設過程中合二為一。梁漱溟在鄒平鄉村建設實踐中,對鄉村理事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措施,就是遇事公開討論,以求得到多數人的了解和贊同;引導群眾監督公事;接受學長的規勸;善于將縣政府的意思傳達于眾等。同時,梁漱溟的鄉村建設理論還就鄉村教育提出了兩點主要任務。首先,進行鄉村教育必須以鄉民自愿自覺的開展,也就是要使得廣大鄉民充分了解鄉村教育的意義,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是為了鄉村建設,是對鄉村建設貢獻力量,不要像過去那樣稀里糊涂的混日子;其次,化解西方文化對廣大鄉民所帶來的文化沖突,為了消除這種沖突,就要充分發揮廣大鄉民的智慧,重新了解古人總結的道理與掌握全新的精神方向,進而逐漸找回失去的傳統觀念,使得傳統觀念成為一種觀念習慣,讓他們看到未來與前途,拋棄消極的生活態度,形成全民快樂發展、充滿斗志。如此做法,有效的保障了鄉村建設改造的順利進行,讓廣大的鄉民積極投入到鄉村建設隊伍中。
3.圍繞“政、教、富、衛”為核心內容
20世紀初,晏陽初、黃炎培、梁漱溟等是鄉村建設改造的代表人物,他們提出了非常多的鄉村建設改造的內容,如社會調研工作、行政管理轉變、基層自主管理、教育改革、技術發展、移風易俗、鼓勵合作等等,簡稱為“政、教、富、衛”。上述簡單說來,其核心包含以下四個內容,首先是充分發揮鄉村力量,促進鄉民生產力的進一步提升;其次,想方設法創造條件,不斷改善廣大鄉民的生活水平,解決衣食住行;再次,加強學習教育,全面提升鄉民文化程度與文化素養;最后,就是充分運用鄉村環境開展社會教育;概況的說就是鄉村的政治、文化、經濟、社會全方位發展。
三、梁漱溟鄉村建設理論對新農村建設的啟示
上述,梁漱溟鄉村建設的實踐告訴我們,鄉村建設是解決我國問題的根本,不斷大膽的探索鄉村建設問題,加強民眾科學知識教育、注重精神文明建設、注重農業技術發展、鼓勵民間合作等,是對鄉村進行全方位、系統的建設改造,囊括政治方面、經濟方面、文化方面與社會方面。
1.充分調動起農民的積極性
梁漱溟鄉村建設實踐科學合理融入科學技術與團體組織,不僅能消除農村的腐敗與陋習,提升農業科技力量,引領新農風氣,同時能促進組織合作,利用新農村合作社等形式,提升農村金融環境與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此類做法,有效激勵了廣大農民積極性,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推動新農村建設。在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包含了兩個主要內容是政府主導與農民主體。就當前,我的新農村建設,政府主導力量堅實,而農民主體尚未體現明顯。因此,只有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提升農民主動性,實現新農村建設在廣大農民中自覺進行。
2.引導知識分子和農民結合
梁漱溟鄉村建設理論中,知識分子與農民是關鍵主體,實現新農村建設的跨越發展就是有效融合兩者。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知識分子的融入,極大利與農村的技術水平與文化素養的提升,同時積極引導與調動農民積極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實現我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內容,是一項長遠而艱巨的歷史使命,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因此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尤其以知識分子的參與為重點。知識分子與農民結合共同建設新農村,是時展所要求,是社會成員共同進步所需求。
參考文獻:
[1]梁漱溟.鄉村建設理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梁漱溟全集(第2卷)[M].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
[3]梁漱溟全集(第5卷)[M].山東人民出社,1992.
[4]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關鍵詞:鄉村聚落;景觀格局;城鎮化
中圖分類號:F323.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8-0037-02
一、鄉村聚落研究綜述
聚落通常包括農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兩類。作為人類生產和社會活動的中心,聚落是人們居住、生活、休憩、勞動生產以及進行各種社會活動的場所。鄉村聚落學是聚落地理學研究的重要分支,也是人文地理研究中較為薄弱的部分。鄉村聚落學是研究鄉村聚落(狹義的聚落)的景觀、形成、演變、分布規律及其與地理環境相互關聯的一門學科[1-3]。
鄉村聚落地理的研究開始于19世紀。這一時間段內的鄉村聚落研究多側重于描述聚落的形態以及與地理環境的關系。1980年以來,后現代主義、人本主義、結構主義、批判現實主義地理學等影響,西方的鄉村地理學研究逐步向人文和社會方向轉型。
隨著鄉村聚落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方法也呈現出多樣性,諸多學者運用GIS的方法開展對鄉村聚落的研究。2012年,李紅波等通過研究大量的文獻資料,發表《國外鄉村聚落地理研究及近今趨勢》,提出鄉村聚落的人文和社會化與鄉村重構趨勢。2014年,吳江國等運用GIS的方法,結合土地調查數據在縣域、鎮域、村域三個尺度上分析了鄉村聚落景觀的分型特征[3]。2015年,宋曉英等學者發表《基于GIS的蔚縣鄉村聚落空間格局演化與驅動機制分析》一文,引用GIS和密度估算方法,分析了蔚縣商周時期至清朝3000多年間的鄉村聚落演化,指出其演化受自然、軍事、人口、經濟等的影響[4]。
二、鄉村聚落研究相關理論
(一)人地關系論
人地關系論是在人們對人地關系的認識產生的理論。主要包括:地理環境決定論、或然論(人地相關論)、適應論、人類生態論、文化景觀論、唯生產力論、非決定論、協調論等。人地關系協調是人地關系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相互作用所達到的最理想的狀態。其主要強調人地關系中各子系統(自然子系統、經濟子系統、社會子系統和人口子系統)內部及相互之間的協調,最終目的是人地系統的和諧發展。人地協調的重要標志是,在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也不斷得到改善,社會可接受性不斷加強[5]。
(二)中心地理論
中心地理論是德國地理學家克里斯塔勒在《德國南部中心地》一書中提出的,成為研究城市職能、城市規模及城市空間結構的核心理論??死锼顾胀ㄟ^對德國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的實地調研,提出了中心地的概念,表述為向居住地周圍提供商品和服務的場地,并發現中心地的分布會受到市場、交通和行政三個因素的影響,由此中心地有等級大小之分,等級的大小決定了中心地的數量、分布、服務半徑。通過確定中心地經貿活動的影響半徑,加之空間組合的概念,形成中心地的網絡結構,他還提出在理想環境下的聚落分布的六邊形模式[5]。
(三)系統論
19世紀40年代,貝塔朗菲(L.V.Bertalanfy)提出了一般系統論,奠定了系統論發展的科學基礎,到70年代,在各國的學科領域內掀起了“系統運動熱潮”。
系統學作為一類嚴謹的科學,為地理學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維。越來越多的地理研究者將系統論的思想引入地理學研究,諸如建立地理研究的系統模型,界定系統的研究邊界,在城鎮規劃、區位選擇等方面,系統思維與地理思維形成了較好的契合。隨著RS、GIS、GPS等系統學科的發展,地學研究逐漸打破靜態的思維方式,通過一些動態的模型,更加明確了地理研究的可視化和動態演化。系統論也成為地理科學方法的核心,系統學思維為地理學研究開辟了新前景[6]。
(四)分形研究理論
1967年美國數學家曼德爾布羅(B.Mandelbrot)提出分形理論。分形是指與整體以某種方式相似的形體,如海岸線的局部和整體的相似[7]。分形理論被用于地理學是一種定量研究。國外將分形理論應用于聚落研究的代表人物是阿林豪斯、巴蒂和富蘭克豪澤。阿林豪斯運用分形理論對中心地進行重構,并證明分形方法可以生成廖什體系。
巴蒂在1994年與朗利聯合出版了《分形城市》著作,書中探討了城市的邊界、土地利用形狀、城市形態等。法國學者富蘭克豪澤出版《城市結構的分形性質》,并于2000年發現城市化進程中,聚落形態演化逐漸出現的分形特征。
國內研究在1990年開始,艾南山等將分形理論引入城市地理學的研究,開始運用分形理論研究城市規模和結構[8];陳彥光、劉繼生和朱曉華等相繼將分形理論應用于城市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中。1998年,單緯東、陳彥光發表《信陽地區城鄉聚落體系的分形幾何特征》一文,通過對信陽地區、羅山縣域、周黨鎮村鎮的聚落進行考察研究,發現了其相似分形性質。2014年,吳江國、張小林等結合分形理論,通過研究對比蘇南地區和皖北地區的聚落,發表《蘇南和皖北平原地區鄉村聚落分形特征對比分析――以鎮江丹陽市和宿州橋區為例》一文,證明分形理論對聚落體系規劃的實用性和科學性[9]。
三、鄉村聚落景觀及空間格局研究綜述
(一)鄉村聚落景觀研究內容
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期,鄉村聚落景觀格局的研究在國內外地理學界全面展開。景觀格局的定義來源于景觀生態學,是一種描述景觀空間格局的外在現象。景觀格局又稱景觀結構,由大小和形狀各異的景觀要素排列組合形成,是生態過程中形成的在不同的尺度上的結果[10]。
鄉村景觀研究最早在捷克、荷蘭、德國等國家開展。研究內容主要為:研究鄉村聚落景觀的演變;分尺度研究鄉村聚落景觀的類型;研究鄉村景觀,通過鄉村規劃調節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研究鄉村景觀中人類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文化感知等。
(二)國內鄉村聚落景觀研究成果
19世紀80年代,鄉村景觀研究在中國興起。相對于國外,中國的鄉村聚落研究起步較晚,但卻是一個全新的值得挑戰的領域。在借鑒國外研究的基礎上,中國的鄉村聚落景觀研究主要包括鄉村住宅環境、鄉村聚落的景觀類型以及評價、鄉村規劃、鄉村旅游等方面。近年來,鄉村聚落景觀的研究著作頗豐。
1.景觀格局。湯國安通過GIS緩沖區分析方法,通過研究水系、地形、交通、城鎮距離等因素對聚落的影響,提出聚落格局受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影響[11]。蔡為民、唐華俊等應用景觀生態學的原理和定量方法,研究了黃河三角洲近20年來的農村居民點格局[12]。馮文蘭等通過GIS緩沖區分析和度量方法,選取高程、水系、交通網、坡度對鄉村聚落的空間集聚做了定量化分析[13]。
2.鄉村聚落景觀與環境的關系。姜廣輝等學者將北京山區作為研究區域,應用GIS空間分析技術以及景觀指數的量化分析方法,分析了農村居民點分布及其變化與自然環境、生產環境和社會經濟三方面的要素之間的關系[14]。劉仙桃研究了地形、河流以及公路交通等因素,對農村居民點空間分布的影響,并得出農村居民點空間分布分為集群型、隨機型和均勻型3種類型。
3.鄉村景觀評價。劉濱誼與王云才運用景觀規劃學、景觀生態學、景觀地理學的理念建立了鄉村景觀的可居度評價,可達度評價,相容度評價,以及敏感度評價和美景度評價體系[15]。謝花林與劉黎明從鄉村景觀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和美學價值出發,通過構建目標層、項目層、因素層和指標層4個層次的評價指標體系,為鄉村景觀規劃和設計提供依據[16]。趙勇等對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村)保護狀況進行了社會調查,構建15項指標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運用因子分析法對其分析評價,并運用聚類分析法劃分為 4 種類型及相應做出評價[17]。
4.村落規劃。郭曉東等通過對研究區的鄉村聚落進行分析,發現人們對居住點的選擇更傾向于空間較為開闊、交通更為方便、水源條件更為適宜的地方。但人口的擴張、聚落數量的增加,導致聚落的空間分布呈現分散性。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背景下,政府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和加強中心村建設,促進和引導鄉村聚落適度集中,從而實現鄉村聚落的健康發展和空間結構的優化[18]。
四、結論及展望
Abstract: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slowed down the pace and entered the "bottleneck" period of the status quo, many academics, industry people and causes of their plight have been studied in this article from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ultural advantage, and grasp the "passenger experience "to strengthen the areas of tourism management on measures of the viability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thinking.
關鍵詞:鄉村旅游 生態旅游 文化旅游 旅游管理
Key words:Rural Tourism,Eco-tourism,Culture and Tourism,Tourism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069(2009)-05-0087-01
我國的鄉村旅游是在國內外市場需求的促動下,在發達國家的影響下,在我國特殊的旅游扶貧政策的指導下應運而生的,起步之初發展迅速。但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鄉村旅游業整體呈現出了從高速增長到逐漸下滑的態勢。如何延長鄉村旅游的生命周期,使其真正走上健康、高效、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將直接影響著我國旅游業整體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速度。筆者在此嘗試著對鄉村旅游業的運作措施提出幾點建議。
一、在可持續發展中走生態旅游路線
對于鄉村旅游來說,可持續發展是其必然的選擇。因為,只有在不損耗或破壞資源的情況下進行的開發過程,才有可能世世代代健康發展下去。
從生態的可持續角度說,鄉村旅游的發展應與對基本生態進程、生物的多樣性和生態資源的維護協調一致,這可以為項目方確定旅客接待容量提供依據,從而解決了在鄉村旅游供給的分析時需要考慮的第一個難題。
從社會和文化的可持續角度說,鄉村旅游的發展要提高人們對其生活的控制能力。這一能力的提高要與人們的文化和價值觀相協調,維護和增強社區的個性。
從經濟的可持續角度說,鄉村旅游的發展要能取得經濟效益,并且要能有效地管理資源,以便造福子孫后代。
二、利用優勢,貼近文化旅游
我國的鄉村旅游應該看到自身長遠發展的強大后推力――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深厚文化底蘊。這反映在鄉村旅游方面,便是獨特的民俗風情以及世代伴隨人類繁衍、進化、充滿生氣的環境、氛圍。
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就曾經給我們指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即只有貼近自然的才是永久屬于人類的。在這些思想的引導下,鄉村旅游才有存在的精神意義。
從傳統文化的保護方面,我們可以衍生出兩種旅游地的構建方式:
一種是將民族聚居地建成民族文化村。這樣方式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因為,它是保留在原有的生態環境中,這是其形成的根基;同時,旅游業是在原有產業基礎上的附加,而不是單一的生產形式,這樣的復合經濟結構受旅游客源市場的沖擊影響相對較小。
另一種是異地集中保護,即在旅游地集中重建。這種方式的生命力就不及第一種,容易給人一種單純模仿、再現歷史場景,只停留在觀賞、采摘的表象上的感覺,而沒有真正做到挖掘民族文化中豐富的營養。
三、認清本質:注重“游客體驗”
游客即鄉村旅游的消費者,是整個旅游項目興衰的核心,沒有長久的游客吸引力和游客體驗管理,再完備的措施也不會為項目帶來實際意義。因此,我們必須給予鄉村旅游地中的游客體驗已足夠的重視。
首先,要確定游客的體驗需求。鄉村旅游項目在定位時最需要考慮的,是游客群的定位,即想吸引哪一部分游客。
其次,要完善游客體驗的供給平臺。游客持著不同的體驗需求來到鄉村旅游地,旅游項目應能形成有效的體驗供給能力,建立多樣化的游客體驗平臺是重要的途徑。
四、加強學界理論研究
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是系統而宏觀的,對規律的總結、本質的認識會為實踐的長遠發展指明方向。目前,國內外眾多學者為構建鄉村旅游理論體系,對鄉村旅游概念及內涵進行深入探討,但由于對鄉村旅游資源界定、客源市場定位等的理解不同,對其概念的闡述一直存在著分歧,甚至尚無一個被學術界普遍接受的定義。這種學術理論的不穩定性顯然是不利于鄉村旅游的現實發展的。
今后在加強旅游學界的理論研究方面,我們可以嘗試:不斷發展創新研究方法;重視對典型案例的研究;以及有選擇地吸收、笑話國外鄉村旅游研究成果。
五、加強管理,規范發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及行業自身的管理和規范。對于鄉村旅游更是如此,它面臨的許多基礎性的制約瓶頸都需要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引導、支持。
第一,黨委、政府要對鄉村旅游業有足夠的重視,結合中心工作推進鄉村旅游發展。充分認識到農村發展旅游是農村脫貧致富的好方法,是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引擎,是發展旅游業的新亮點,是就地實現非農化和改造農村的新途徑。
第二,整合現有的各種資金渠道保障鄉村旅游建設需要。鄉村旅游是一項涉及多種行業的復合型產業,它的產生和發展,是以交通、水電、餐飲、住宿、通訊等基礎設施行業的發展為前提條件的,反過來,鄉村旅游的發展又會促進這些行業的完善和發展。
第三,制定、實施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及社區居民的系統培訓計劃。鄉村居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了散漫、自由、不受約束的習慣,這與旅游接待服務的要求存在較大的反差。農民從自我管理的農業生產轉向服務接待工作,在心理和行動上難以平衡心態。
第四,加強監督管理,逐步實現旅游管理規范化。針對目前鄉村旅游普遍存在的問題,政府要制定相關的政策法律規定,重點進行衛生管理、安全經營管理、價格管理,保證鄉村旅游的優質服務。
參考文獻:
[1] 何景明.中外鄉村旅游研究:對比反思與展望.農村經濟,2005,(1).
[2] 萬青.鄉村旅游探論.許昌學院學報,2004,(6).
[3] 張健華等.試論鄉村旅游中的游客體驗.商業研究,2008,(1).
[4] 杜江等.關于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思考.旅游學刊,1999,(1).
[5] 邱海蓉.關于鄉村旅游發展的思考.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5,(5).
[6] 王旭.發展鄉村旅游應遵循的幾個原則.當代貴州,2005,(6).
[關鍵詞] 鄉村旅游 產生 發展 研究
鄉村旅游起源于19世紀中葉的歐洲,而大規模的發展是在20世紀的二三十年代。
一、國外鄉村旅游的產生和發展
1.國外鄉村旅游的產生
國外的鄉村旅游產生于法國。1855年,一位名叫歐貝爾的法國參議員帶領一群貴族來到巴黎郊外農村度假,他們品嘗野味,乘坐獨木舟,學習制作肥鵝肝醬餡餅,伐木種樹,清理灌木叢,挖池塘淤泥,欣賞游魚飛鳥,學習養蜂,與當地農民同吃同住。通過這些活動,使他們重新認識了大自然的價值,加強了城鄉居民之間的交往,增強了城鄉居民的友誼。此后,鄉村旅游在歐洲興起并盛行起來,德國、意大利、荷蘭、保加利亞、英國、美國、巴西、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都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鄉村旅游活動,并取得了明顯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
2.國外鄉村旅游的發展
20世紀30年代,匈牙利就以鄉村旅游聞名世界。20世紀60年代的西班牙的鄉村旅游也在國際旅游上享有盛名,把那里的路邊城堡或大農場進行改造建成鄉村旅游社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度假。20世紀70年代以來,法國農莊旅游非常流行,每年鄉村旅游可以給農民帶來相當于法國旅游業收入四分之一的收入。同時日本也興起了“務農”式鄉村旅游,以喚起人們對農業和環保的重視。20世紀80年代,歐美國家的學者對鄉村旅游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指導鄉村旅游實踐,鄉村旅游得以大規模的開展。
二、國內鄉村旅游的產生和發展
1.國內鄉村旅游的產生
隨著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長年生活于高樓林立、擁擠喧囂、空氣污濁、景觀呆板的城市中,城市居民離幽美舒適的自然越來越遠,加之生活節奏緊張、社會競爭激烈,使得城市生活缺乏興趣,讓人感到壓抑。許多人產生了返樸歸真,到靜謐、優美、潔凈開闊的環境中去感悟大自然,提高生活質量的強烈愿望,鄉村旅游作為人們回歸自然的一種重要生態旅游形式便應運而生了。
2.國內鄉村旅游的發展
我國的鄉村旅游是在國內外市場需求的促動下產生的,起步較晚。最初的鄉村旅游萌芽于20世紀50年代,當時為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東省石家莊村率先開展了鄉村旅游活動,隨后不久,各地便紛紛開展鄉村旅游。如廣西的陽朔縣、河北的贊黃縣嶂石景區、安徽的黃山湯口村等。經過較長時間的發展己由當初的自發階段發展到現在的自覺階段,并己初具規模。據不完全統計,1996年~1997年,我國從南到北涉及觀光農業這一主題的旅游開發項目,累計投資達30億元以上。1998年我國國家旅游局推出的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涉及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旅游業和農業的發展,農村條件日益改善,城市居民收入不斷增加,鄉村旅游逐漸成為城市居民休閑消費中的時尚選擇,加之世界各國鄉村旅游發展的成功經驗,促使中國鄉村旅游迅速發展。
三、國內外鄉村旅游研究的基本概況
最早的鄉村旅游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4年。這一年里,在旅游研究中頗有建樹的Stansfield,他在其著作的《美國旅游研究中的城鄉不平衡》中首次闡述了對鄉村旅游研究的不足。但整個20世紀70年代,乃至80年代初期,旅游學作為一個研究領域,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都比較忽視旅游基礎理論的探討。所以關于鄉村旅游的理論研究,并沒有建立起旅游學術界普遍認同的理論基礎和基本概念,導致了研究陷于分散、凌亂的局面。當時絕大部分的研究都只停留在描述鄉村旅游的現象上,從理論、概念上的研究明顯不足。
事實上,鄉村旅游研究真正發展起來是在20世紀80、90年代。而在國外,鄉村旅游在這個時期的大規模發展卻有其深刻的社會和歷史的原因,由于現代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生態環境的惡化,以及追求個性的自由化傾向的流行,導致鄉村旅游的熱潮。Shaw & Williams(1994)從分析鄉村在旅游業中的重要性入手,認為廣大的鄉村在地理上集中了各種景觀與吸引物,布局于最能滿足旅游者與當地居民需要的地點上,并認為鄉村既有相似性,又有獨特性。這在當時是對鄉村旅游的研究十分有意義的探討。
在這個階段,國內旅游界關于鄉村旅游的論文也逐漸多了起來,如賀小榮的《我國鄉村旅游的起源、現狀及其發展趨勢探討》比較全面的探討了鄉村旅游在我國的發展歷程、現狀及原因。王兵的《從中外鄉村旅游的現狀對比看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的未來》,在這篇論文中,他描述了許多國內外鄉村旅游發展的現狀以及中外鄉村旅游發展的差異。此外,楊旭的《開發鄉村旅游“勢在必行”》一文,論述了鄉村旅游興起的歷史原因以及鄉村旅游的優勢所在。除此之外,一些傳統的教科書如王連義等著的《旅游學概論》,較為詳細討論了旅游的發展歷史,這對于了解鄉村旅游的產生提供了背景說明。
參考文獻:
[1]賀小榮:我國鄉村旅游的起源、現狀及其發展趨勢探討[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
[2]王兵:從中外鄉村旅游的現狀對比看我國鄉村旅游的未來[J].旅游學刊,1999
[3]楊曉云:鄉村體驗旅游開發初步研究[EB/OL].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省略.2004
[4]楊旭:開發“鄉村旅游”勢在必行[J].旅游學刊,1992, No.2
其中,廣西民族大學秦紅增教授就是長期關注中國民族地區和諧鄉村建設與發展的踐行者。十余年來,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秦教授就中國鄉村社會變遷及民族地區鄉村建設問題,先后發表《科技下鄉的人類學視野》、《文化農民研究》等系列論文,出版《桂村科技:科技下鄉中的鄉村社會研究》、《瑤族村寨的生計轉型與文化變遷》及《手工藝里的智慧: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文化多樣性研究》等著作,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尤其是《科技下鄉研究》和《文化農民研究》,開拓了中國“科技人類學鄉村社會研究的新視野”,推動了中國鄉村人類學學科體系的發展與不斷完善。
近期,秦紅增教授又推出《鄉土變遷與重塑——文化農民與民族地區和諧鄉村建設研究》(以下簡稱《鄉土變遷與重塑》)。該書于2012年6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全書共分八章,共約30萬字,為2007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文化農民’與民族地區和諧鄉村建設研究”最終結項成果,是“社會圖像叢書”之一。全書圍繞“文化農民”與中國民族地區和諧鄉村建設這一主題,從民族地區和諧鄉村生態建設、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三個維度展開研究和論述,既有高度的理論探討和概括,又有詳細的個案描述和分析,不僅回應了當下關于中國鄉村人類學鄉土社會建設與發展的基本理論問題,而且提出了推動中國民族地區和諧社會建設的主要措施和對策。
一、和諧鄉村:《鄉土變遷與重塑》的新視角與新突破
近代以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政府官員和社會各界都一直試圖推動中國傳統鄉土社會建設,進而改造中國農村社會,并進行了有益嘗試和探索。但是,由于特殊社會環境和歷史條件的限制,都沒有能找到破解限制中國鄉土社會發展與進步的有效辦法和持久之道。在此背景下,《鄉土變遷與重塑》則對新時期中國鄉村社會建設提供了新視角和新思路。秦教授提出,和諧發展是民族地區鄉村建設的核心和目標。只有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文化之問的和諧,才能真正推動民族地區的鄉土社會建設與進步。在推進民族地區鄉土社會和諧的發展過程中,搞好和諧鄉村生態建設、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三個方面,實現生態、社會與文化的“三位一體”,達到“人的和諧”這一根本目標和最終價值追求。因此,可以說,《鄉土變遷與重塑》一書將“人的和諧”作為中國鄉村建設的最終目的和最高價值追求,回歸了中國傳統文化“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避免了以前研究中對鄉土社會主體——農民的忽視或者過于強調制度和政治的作用的弊病,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實現了鄉村人類學鄉村建設理論與實踐探索的新突破。
二、文化農民:《鄉土變遷與重塑》的新概念與新理論
在傳統中國社會,農民往往會被貼上“落后”、“愚昧”、“邋遢”等標簽,是“落后”、“保守”的代名詞,是“沒有知識”的象征。但是,事實上,在傳統推動鄉村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如果沒有鄉土社會的主要組成群體、人數最多的居住者和建設者——農民的積極參與和支持,一切就無從談起。因此,可以說,對農民的這一定位和推動鄉村社會建設與發展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這是知識分子、政府官員和外來群體干預鄉土社會發展的“主觀想象”,其結果不言而喻。
《鄉土變遷與重塑》一書關注到這一尖銳問題并進行了理論思索和回應。在大量實地調查與研究的基礎上,秦紅增教授明確提出了“培育文化農民”的觀點。在他看來,鄉村建設在于再造農民和農民再造,實質上包含著對農民角色的定位問題。他指出,當把農民定位為落后、保守的話,那么農民只能處在被改造的地位。反之,當把農民定位為擁有特定鄉土知識和現代技能,有著自我發展能力的話,農民自然就成為鄉村的再造者。他認為,中國的文化農民有經濟頭腦、勤勞、善于學習、有判斷力、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強。他們擁有自我發展的素養和鄉土知識,擁有對現代農業科技和市場經營知識的高度敏感性及習得能力,能夠發展干預和自我發展有機結合。在個案基礎上,秦紅增教授進而歸納出文化農民的群體特征:一是素養,如勤勞、有經濟頭腦、會變通、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強等;二是知識,無論是現代的技術知識還是鄉土的經驗積累;三是技能,即能夠擁有現代農業技能或實用技術??梢哉f,對于文化農民而言,“素養和知識是基礎,技能是核心”,文化農民的生成關鍵在于“現代農業技能的習得”。
可見,秦紅增教授“文化農民”這一新概念的提出,顛覆了人們對中國鄉村社會傳統農民形象的固有看法,將長期以來當作被改造對象的農民看成改造社會的主體力量,將古板、老套、陳舊和保守的傳統農民“改造”成“有知識”、“有文化”、“懂技術”、“有本事”的新時代寵兒。周大鳴教授在為本書作的序——《人類學、鄉村社會及人類未來》中說道:中國“農村、農民和農業已不再是昨日黃花,而是生機勃勃,情趣盎然”的了??梢哉J為,“文化農民”概念的提出,不僅為中國民族地區鄉村社會建設提供了新的理論工具和新的思考路徑,而且也豐富和充實了中國鄉村人類學的理論架構和學科體系,同時也引導人們重新審視中國的農村、農民和農業問題。對于這些問題的研究,本書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三、文化多樣:《鄉土變遷與重塑》的新建構和新思路
面對來勢洶涌的全球化、城鎮化和市場化的巨大沖擊,中國傳統鄉村社會似乎也無法避免“被全球化”、“被城鎮化”和“被市場化”的命運,因此,秦紅增教授明確提出要大量培育鄉村文化農民,通過生態建設、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來推動和諧鄉土社會建設,維護傳統文化的多樣性。他指出,文化多樣是民族地區和諧鄉村建設的統領,民族地區的鄉村和諧必須也必然體現出文化的多樣性。民族地區和諧鄉村社會建設要集生態建設、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為一體,共同維護和保持民族鄉村社會的文化多樣性,實現鄉村社會個體即農民個體的和諧,以達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文化之間和諧的最高境界。
此外,從全書內容安排、個案選擇和行文等角度來說,《鄉土變遷與重塑》也獨具特色。從內容角度看,《鄉土變遷與重塑》一書將專題研究與系統研究、個案研究與一般研究有機結合,互為補充,相得益彰。從個案選擇來看,秦紅增教授的田野個案不僅有中國廣西、云南等西部邊疆民族地區,而且還有祖國腹地鄂西和湘西的調查,更有中國寶島臺灣地區、鄰國孟加拉國等地的調查個案。這些個案還具有調查時間長、田野點多、資料豐富等特點。同時,這些個案調查,不僅涉及到苗族、壯族和瑤族等民族文化,尤其還關注到這些少數民族的公共衛生、養老模式、留守兒童、公共空間、文化展演、生計模式、傳統工藝等現實問題。在具體論述過程中,既注意宏觀論述,又關注細節描寫;既關注民族和地域性特征,又關注個案特征的發揮與張揚,展示出了極強的立體感和宏大的歷史觀。
《鄉土變遷與重塑》一書是秦紅增教授從事中國鄉村社會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是探討中國民族地區鄉村和諧社會建設的最新成果,更是構建“文化農民”理論、搭建和諧社會研究體系的有益嘗試,是當下中國鄉村人類學研究的重要代表性成果,原創性和開創性特征突出。《鄉土變遷與重塑》一書的出版與發行,不僅對中國鄉村人類學學科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具有重要理論價值,而且對推動中國民族地區和諧社會建設具有極強的現實指導意義,值得一讀。
參考文獻:
[1]黃金.科技人類學與文化共生——《手工藝里的智慧: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文化多樣性研究》讀書札記[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2(4).
1.目的。促進小學體育教學的發展,促進民俗與人文結合,豐富學生的精神成長,促進鄉土文化的傳播。
2.意義。(1)鄉村兒童游戲對于小學體育教學具有促進作用。對鹽城鄉村游戲的梳理與挖掘,并引入到體育課堂教學中,在實踐與實驗中得出它的重要意義與作用,讓學生喜歡鄉村游戲,讓鄉村游戲成為體育課堂的主要學習組成,輔助或者幫助對其他體育項目的學習,讓多數學生喜歡體育,并對體育產生興趣,做到人人會游戲,人人愛游戲,形成一種良好的游戲氛圍。(2)充分體現鹽城鄉村兒童游戲的育人作用。如今的體育教學提倡對學生的興趣的培養,不但讓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還要讓學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發展,真正實現體育“健康第一”的學校體育指導思想,而鄉村游戲正是基于學生的興趣基本之上的教學,讓學生之間合作、探究,形成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為實現體育教學的目標打下基礎。所以,鄉村兒童游戲正是有非常厚重的育人作用,不但形成健康的體魄,還要形成一個具有良好品質的人,這正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為學生的發展,為學校文化發展注入了生機。(3)把經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尋找一個實現體育教學的突破口。讓兒童游戲真正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同時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為游戲的進入找到合理的方法。實現游戲與體育教學的有機結合。通過游戲與體育教學的整合研究,形成一定固定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的體育學習構建一種良好的學習形式,既體現游戲性,又體現體育課的特有本質。
二、鄉村游戲研究的背景與現狀
1.研究背景。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在學習內容,教學方法上都有所突破。要根據地方的實際開設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學內容,開發當地教學資源。鹽城是一個濱海之地,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農村民間游戲是在鹽城幫古老的城市已經存在,但是這些民間游戲卻隨著現代生活的變化悄悄消失,退出了人們的視線,但此游戲在當時給兒童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甚至影響了他們一生。把傳統的民間游戲在學校體育教學得以傳承是體育人的使命。
2.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鄉村游戲與體育教學整合的課題研究少之又少。國內鄉村研究多數涉及的內容:第一,游戲的產生原因及年代是什么,即游戲產生的背景;第二,游戲的內容有哪些;第三,游戲消失的原因;第四如何傳承游戲。
3.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1)實踐意義。它是課程資源開發的表現,也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之一,而且鄉村游戲的學習,可以增強學生動手、動腦的習慣,能養成與同伴一起活動的習慣,也是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重要途徑,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也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理論價值。把游戲引入課堂,我們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找出操作的困難與不足,找出實施這一教學任務的可行之路,對于進一步研究鄉村游戲具有很好的理論支撐意義,也有助于為研究這一歷史遺產提供理論支持。
三、研究的基本內容與重點
1.研究內容。(1)鹽城鄉村兒童游戲的種類與內容。(2)鹽城鄉村兒童游戲產生的背景。(3)鹽城的發展對鄉村兒童游戲的影響。(4)兒童游戲引入課堂的實踐研究。(5)兒童游戲引入課堂的評價研究。
2.研究重點。把鄉村兒童游戲與小學體育教學相結合,實現鄉村游戲的規范化,使之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資源。如何把鄉村游戲引入課堂,并進行實驗研究是本研究的重點,并找出對策,使鄉村游戲逐步成為學校體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四、研究的目標與創新之處
1.研究目標。挖掘鹽城民間鄉村游戲,作為體育教學的一個課程資源來開發,找出把游戲引入課堂教學的切入點,研究出把鄉村游戲引入課堂的切實可行的方法,使鄉村游戲為體育教學服務,并且在游戲的實施過程中,讓這些古老的游戲得以繼續發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