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8 16:45: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共管理的就業方向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在公共管理的教育體系中定位培養目標———基層公共管理與服務人員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到底如何定位,先要看它在我國公共管理教育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如何。我國的公共管理教育由20世紀八十年代的行政管理教育轉變而來,至20世紀九十年代末,即1997年的大學本科專業目錄改革,第一次將公共管理作為“管理學”大類之下的一級學科,在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之下包含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等二級學科。到2004年本科專業調整,加入公共關系學、公共政策學、城市管理、公共管理等成為十二個二級學科。由此可見,公共管理與公共事業管理為一級學科“公共管理”之下并列的本科二級學科[1]。中國目前大學的公共管理專業設置: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具有公共管理學院,公共管理教育與研究發展水平較高的院校都不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而設有公共管理專業、同時擁有公共管理碩士(MPA)教育,以及承擔國家及各省處級以上干部公共管理素質提高的培訓任務。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舉辦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題研修班、清華大學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研修班等七個研修班中招生對象除中青年后備干部公共管理精品課程研修班只強調政府中青年干部沒有設置行政級別外,其他各班的招生對象都設置了正(個別可副)處級以上黨政領導級別身份要求[2]。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主辦的一些培訓班,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全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人培訓班、北京市第3期區縣局級干部培訓班等則對北京市區縣領導干部、國家有關部委的干部及全國各相關系統內的省市級行業領導干部進行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的培訓與研討[3];至于其他院校,如北大、復旦、北師大、南大等名牌高等院校的公共管理學院也承擔著國家或地方政府機構領導干部公共管理素質的培訓以及對國家政府機構公共管理職能改革、提高、建設的研究任務。目前國內具有MPA學位培養資格的高校有100所。2009年是中國設置MPA專業學位10周年,全國MPA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的招生廣告說,全國100所MPA培養院校,2009年面向全國招生的培養目標是政府部門及非政府公共機構的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專門人才,公共管理領域急需的專門人才。報考條件是:2006年7月31日前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或本科以上畢業并取得畢業證書(一般應有學位證書)的在職人員。重點招收政府部門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機構人員。符合報考條件的政府部門管理人員須按照國家公務員局的統一要求,持省級人事部門的推薦意見進行資格審查。非政府部門人員,資格審查表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填寫推薦意見,非政府部門人員錄取比例一般不超過本校當年招生限額的20%[4]。各級黨校也承擔著培訓輪訓各級黨政干部、國家公務員、理論骨干的重要職責。因此可以這樣說,中國公共管理的主體是政府,但培養政府人才的公共管理教育主要由名牌大學的公共管理院系和各級黨校承擔,雖然MPA教育也為非政府機構培養高層次人才,但其報考招生名額不超過總名額的20%,其余名額均為政府公務員。國內公共管理教育現狀應該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培養目標定位為事業單位和非政府機構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原因。在政府職能轉變、事業單位改革、政府與事業單位用人體制改革相對遲緩的現有進程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只能定位在為事業單位、為基層政府、為農村培養具有新公共管理理念與新公共管理能力的基層管理者與服務者。越是基層,公共管理與服務的意識越不強,專業化程度越不具備,公共管理與服務的政策越不完善,需要解決的公共問題也越多越復雜,因此,在中國需要大量的專業化公共管理類人才去從事、去發現、去思索、去解決基層的公共管理與服務問題。這類人才包括普通公務員、事業單位職員、“村官”、社區管理人員等,人才的來源途徑即是當前盛行的公務員招考、事業單位職位招考、“村官”招考。雖然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招聘、“村官”招考等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并無特別優勢可言,但作為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學生比其他專業的學生更懂得公共管理,更具備公共管理的意識、理論與責任,因此更應把“公考”“事考”和“村考”作為自己的就業目標,學校更應該以此作為專業培養的重要方向。讓學生以強烈的公共意識與責任感涉足中國社會的基層事務,以專業的精神與能力去觀照去分析去思考去探索去解決基層的公共管理與服務問題,從切實的層面推動和促進中國改革事業的強健發展。因此,地方院校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要在培養學生的公共精神、公共責任感、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公共事務處理能力等方面下大力氣;名牌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培訓任務除了為提升各級黨政領導公共精神與現代公共管理水平服務之外,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為全國各地地方院校公共管理類師資培訓服務。為地方院校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學生接受較高水平的專業教育提供根本性的有利條件。
二、在畢業生的就業窄環境中定位培養目標———非政府組織創業與服務人員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除了為事業單位培養人才外,還有一個目標是為非政府組織(或說非營利性組織)培養管理者。但是目前中國的非政府組織發展還不完善,不但數量少,而且運營體制不健全:不是登記困難淪為非法,就是政府依附性強不能稱之為實際意義上的社會組織,不能真正實現社會事務由社會管理的目的;不是沒有專業人才、管理服務不善而導致問題多多,矛盾重重,就是有人才有理念卻找不到經費支持,無以維持而處境維艱??蓪嶋H上社會卻希望自己的事務由自己來管自己來做,一方面減輕政府的負擔,另一方面管理和服務更能體現和實現社會大眾的需求與愿望,更能有效利用和節約社會資源。教育部十年前在本科專業目錄調整中增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2004年的目錄再調整中又增加了文化產業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公共政策學等新專業,恰恰是國家政府職能改變、政事改革、政社改革意志與一貫決心在教育領域的一再體現與強調。因此,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應該定位為不僅僅是為現有的非政府組織培養管理者與服務者,而是現階段更應該注重培養非政府組織的創立者,非政府組織建設與管理制度的研究者、分析者、制定者。目前,許多省市政府紛紛為應屆或近幾屆畢業的大學生提供創業支持與資助,也為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生的非政府組織創業提供了適當的機遇與較好的環境。地方院校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應該注重夯實學生非政府組織創業、經營與管理的基礎知識與理論,尤其應當注重培養其在中國的現實國情中如何融資、如何利用社會資源、如何進行社會調查了解社會真正需要、創立適合和滿足社會需要的新服務行業的水平與能力。
三、在非對口就業中定位培養目標———具備現代公共管理理念與能力的現代公民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途徑之窄在目前已是不爭的事實,于是本專業畢業生企業化就業已成必然之選。但作為專業的主辦者、建設者、教學者,必須有明確的公共事業管理的專業意識與責任,草創階段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即使其畢業生不得不走上企業管理的崗位,我們也應當讓他們帶著新公共管理的理念、責任與能力從事企業管理的工作,企業的發展與經營管理模式不同于公共管理,但是企業的發展與經營卻離不開國家的經濟與管理政策,離不開企業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應當肩負的公共關懷。在企業管理實踐中以公共管理的專業視野反饋經濟政策甚至公共政策的得失,進而以現代公民的權利與義務促進經濟政策或公共政策的改善與提升;以公共關懷的精神關注國家與社會的公共危機與公共問題,進而以企業與企業人的身份、權利與義務來幫助公共危機與公共問題的處理、促進公共危機處理機制、公共問題解決體制的健全與完善。因此,企業人公民意識的培養與提升將是本專業一項重要的培養目標。對于學生公共理論體系的建構,理論分析能力的培養與陶冶,專業思維分析習慣的養成是專業教學的重點,讓學生無論在哪個崗位即能以一個理性的現代公民的思維與心理來觀照與分析社會的公共問題,促進社會公共精神的發展與社會公共文明的進步。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企業化就業人才的培養可注重設置公益性企業的專業課程與產業鏈強的產業或企業管理類課程。如公益性企業的自來水公司管理、通訊管理、電力管理、公交管理等,又如文化產業管理類的旅游管理、創意產業管理、動漫管理、新聞出版管理、博物館管理等相關專業相關課程。
四、在與本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相結合中定位培養目標———具有公共精神的本地建設者
一、大學生職業勝任力的內涵
自麥克蘭德(Mcclelland)提出勝任力概念以來,國內外學者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除了應用于組織管理和人力資源外,其他學科也對此進行研究,深化了職業勝任力的內涵和外延。麥克蘭德的勝任力是指在工作和有關情境中,幫助個體取得成功的決定性的、基本的個體特征。一般認為,勝任力是指績效優異者所具備的一種特質,包含能力、技能以及知識。進一步的研究深化了對勝任力的理解,是指在特定工作場景下員工所表現出來的一些關鍵特征,比如價值觀、動機、知識、技能甚至個性,這些都有助于增強其職場競爭力。
對于大學生而言,其職業勝任力包含了未來就業所需要的各種勝任要素的總和,既有專業素養,又具備工作能力;既有潛在能力,又能付諸實際。具體而言,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表現為進人職場的一種素養,包括基本的專業知識、具備從事某種職業的技能、對職業的基本態度、所表現出來的職場行為;二是從事某種工作的能力,既包含從事各種工作都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又包括從事特定工作和崗位所擁有的專業技能;三是既包含尋求工作的能力,又包含工作中能體現優良業績的技能。
二、公共管理類專業大學生職業勝利力開發的前提
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理論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肇始于20世紀60年代,進人中國后對企業管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于教育體制的特殊原因,高校引人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相對較晚。職業生涯規劃實現了個人目標、組織需求和社會發展的綜合考量,通過對個體主觀因素的測定和分析,考慮社會的現實和未來需求,確定個人的奮斗目標,選擇合適的職業目標,以此制定分階段的執行方案。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有利于個體正確認知自我和社會,提前做好職場準備。特別是對于面臨就業難的大學生,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大學生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先決條件。
進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不能等到即將就業才開始,應該從進入高校的第一天就開始進行。不僅僅只是規劃大學期間的,也要對未來職業生涯有個初步愿景,關鍵是把二者很好地進行接軌。整個大學職業生涯規劃包括三個過程:一是打好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主要是認真學習公共文化知識以及專業基礎知識;二是樹立職業發展目標,了解專業未來的發展空間,熟知公共部門對大學畢業生能力和知識的要求;三是學習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和國家公務員制度課程,能夠使每個專業學生學習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知識,了解政府部門的崗位分析,了解公共部門的用人之道。
三、公共管理類大學生職業勝任力模型的構建
隨著社會的日趨復雜化,公共管理的不可治理性大大增加,這對公共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對從事公共管理的人員素質和公共管理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明確高校公共管理類人才的培養目標,有必要明確公共管理類專業大學生職業勝任力的關鍵指標,通過對這些關鍵特征進行識別,才能為公共管理類大學生的培養和教學改革提供指南。
如何識別勝任力,關鍵是建立勝任力模型。勝任力模型實際上是為了實現績效目標而所需的各種要素的組合。如何建立模型,一般采用行為事件訪談法(BehavioralEventInterview,BEI)。該方法通過對被訪談者在職業生涯中最成功和最失敗的三件事的回顧,探察訪談內容中所表現出來的該訪談者的勝任特征。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比該工作角色中優異者和表現一般者所體現出來的差異,以此確定工作角色的勝任特征模型。
為了建立公共管理類專業大學生職業勝任力模型,我們對已就業的公共管理專業畢業生、部分黨政機關以及專業教師進行了半結構化的訪談。通過半年多的持續性訪談,結合已有文獻的檢索總結,根據互斥性、相關性和完備性要求,通過對比分析,我們初步形成了公共管理類專業大學生職業勝任力的七個基本指標?.業務知識、管理技能、社會交往、業務能力、精神風貌、身心特征、成長導向。內容分析最終得出一個七維度的公共管理類專業畢業生職業勝任力的概念模型。每個勝任力指標又包含若干個勝任力二級指標。
四、公共管理類大學生職業勝任力開發方案
根據公共管理類專業的特點,結合公共部門的實際情況,從公共管理類專業勝任力模型的要152素出發,將理論學習與實習實踐相結合,運用公共部門場景模擬和現場實踐,使學生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公共管理類專業大學生具備未來公共管理者的勝任力。具體而言,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將職業勝任力模型指標植人整個培養體系。職業勝任力的模型指標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涵蓋了公共管理類專業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必須具備的各種知識和技能要素。國外一些高校的實踐表明,只有將所有的模型指標整合到培養體系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開發大學生的職業勝任力。將職業勝任力模型指標植人培養體系,首先是根據模型指標,結合公共部門的現實需求以及公共管理類專業大學生的實際狀況,設置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理論課、專業拓展課、實習實踐課等課程和實習體系,課程改革是課程內容、課程目標和課程方法的系統變革[2]。保證所有培養方案都與職業勝任力密切相關,最終目標是提升大學生的職業勝任力。其次,公共管理類大學生的培養不能封閉在學校,而應該由學校和公共管理部門通力合作,從公共部門的現實需求出發,課程設計與人才培養方案有必要邀請公共部門工作人員的參與。同時,通過舉辦各種論壇聘請公共部門領導開展專題講座,甚至直接聘用公共部門工作人員為學生授課,對學生學習質量和效果的評價也可以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第二,構建以提升職業勝任力為目標的實習實踐體系。公共管理類大學生的培養必須定位于復合型人才。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地方治理與社會發展需要。作為重要的教學環節,實習實踐學時必須得到充分的保障,可以把職業勝任力的模型指標分解到相對應的實習實踐中去,設計校內實驗和校外實踐兩大模塊。
校內實驗模塊主要是模擬真實工作環境,購置公共部門管理的實驗教學軟件,通過軟件平臺的仿真實驗模擬公共部門系統的運作,比如電子政務系統、公共部門績效評估系統、社會保障模擬系統等,利用模擬真實工作場景的教學方法,通過多媒體和網絡平臺,把公共部門搬到高校的實驗室,讓學生在實驗室模擬熟悉公共部門的運作流程,運用虛實結合、以實為主的教學方式,促進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全面提高公共管理類專業大學生的業務知識能力和管理技能,從而促進綜合能力的提升。
校外實驗模塊主要通過參與公共部門實際工作,撰寫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實現理論結合實際,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實習實踐,可以把學到的公共管理理論應用于實踐,同時發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成為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選題指南和寫作方向。理論與實際的高度結合既強化了對公共問題的深刻認識,又拓展了實際動手解決現實問題的技能。
第三,發揮公共部門在大學生職業勝任力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公共管理類大學生的未來職場在公共管理部門,因此提前邀請公共部門介入公共管理類大學生的人才培養體系,是提升他們職業勝任力的重要一環。
首先,培養公共管理類大學生的感性認識。在公共管理類大學生入學之后,組織他們參觀和認識公共部門,特別是通過認知實習,選擇參觀諸如政務服務中心等有代表性的公共部門,初步了解公共部門的職能、組織結構、規章制度和日常管理行為。選聘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公共部門工作人員加以介紹,邊參觀邊了解邊學習,可以通過座談會、實地考察等方式進行,為加強對整個公共管理專業知識的感性認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次,破除校內外之間的藩籬,將公共部門領導和專業人士請入校園,為公共管理類專業學生開展專題講座、座談會、現場問答等。形式可以多樣,人員可以因專題而異。圍繞社會熱點問題和公共管理的現實需求進行講座或對話,使學生知曉當前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了解公共部門管理的前沿,掌握公共管理的方法技巧。這種形式既嚴肅又活潑,既有理論知識,又有現實對策,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拓展校外課堂,學生也樂于接受。
在公共管理類專業培養領域,傳統的教學模式因簡單、封閉、單一,嚴重制約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借助職業勝任力以增強學生在公共部門管理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以此為目標改革創新公共管理教學模式,對培養未來的公共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明確公共管理類專業大學生職業勝任力的關鍵指標,建立勝任力模型,為公共管理類大學生的培養和教學改革提供指南。通過對公共管理類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將職業勝任力模型指標植入整個培養體系,構建以提升職業勝任力為目標的實習實踐體系,發揮公共部門在大學生職業勝任力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從而開發公共管理類大學生的職業勝任力。
[關鍵詞]
公共管理類;職業勝任力模型;職業生涯規劃
大學生職業勝任力是指對于準備進入職場的大學生所必備的勝任要素的總和。當前社會背景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其實質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的脫節與錯位,大學培育標準與社會用人需要不一致。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把職業勝任力這一人力資源管理領域要素引入高等學校教育培養計劃之中,提前獲取職業生涯所需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也許可以成為解決大學生就業困境的一條捷徑。特別是在公共管理類專業培養領域,傳統的教學模式因簡單、封閉、單一,嚴重制約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借助職業勝任力以增強學生在公共管理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以此為目標改革創新公共管理教學模式,對培養未來的公共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
一、大學生職業勝任力的內涵
自麥克蘭德(Mcclelland)提出勝任力概念以來,國內外學者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除了應用于組織管理和人力資源外,其他學科也對此進行研究,深化了職業勝任力的內涵和外延。麥克蘭德的勝任力是指在工作和有關情境中,幫助個體取得成功的決定性的、基本的個體特征[1]。一般認為,勝任力是指績效優異者所具備的一種特質,包含能力、技能以及知識。進一步的研究深化了對勝任力的理解,是指在特定工作場景下員工所表現出來的一些關鍵特征,比如價值觀、動機、知識、技能甚至個性,這些都有助于增強其職場競爭力。對于大學生而言,其職業勝任力包含了未來就業所需要的各種勝任要素的總和,既有專業素養,又具備工作能力;既有潛在能力,又能付諸實際。具體而言,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表現為進入職場的一種素養,包括基本的專業知識、具備從事某種職業的技能、對職業的基本態度、所表現出來的職場行為;二是從事某種工作的能力,既包含從事各種工作都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又包括從事特定工作和崗位所擁有的專業技能;三是既包含尋求工作的能力,又包含工作中能體現優良業績的技能。
二、公共管理類專業大學生職業勝利力
開發的前提: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理論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肇始于20世紀60年代,進入中國后對企業管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于教育體制的特殊原因,高校引入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相對較晚。職業生涯規劃實現了個人目標、組織需求和社會發展的綜合考量,通過對個體主觀因素的測定和分析,考慮社會的現實和未來需求,確定個人的奮斗目標,選擇合適的職業目標,以此制定分階段的執行方案??茖W的職業生涯規劃,有利于個體正確認知自我和社會,提前做好職場準備。特別是對于面臨就業難的大學生,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大學生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先決條件。進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不能等到即將就業才開始,應該從進入高校的第一天就開始進行。不僅僅只是規劃大學期間的,也要對未來職業生涯有個初步愿景,關鍵是把二者很好地進行接軌。整個大學職業生涯規劃包括三個過程:一是打好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主要是認真學習公共文化知識以及專業基礎知識;二是樹立職業發展目標,了解專業未來的發展空間,熟知公共部門對大學畢業生能力和知識的要求;三是學習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和國家公務員制度課程,能夠使每個專業學生學習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知識,了解政府部門的崗位分析,了解公共部門的用人之道。
三、公共管理類大學生職業勝任力模型的構建
隨著社會的日趨復雜化,公共管理的不可治理性大大增加,這對公共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對從事公共管理的人員素質和公共管理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明確高校公共管理類人才的培養目標,有必要明確公共管理類專業大學生職業勝任力的關鍵指標,通過對這些關鍵特征進行識別,才能為公共管理類大學生的培養和教學改革提供指南。如何識別勝任力,關鍵是建立勝任力模型。勝任力模型實際上是為了實現績效目標而所需的各種要素的組合。如何建立模型,一般采用行為事件訪談法(BehavioralEventInterview,BEI)。該方法通過對被訪談者在職業生涯中最成功和最失敗的三件事的回顧,探察訪談內容中所表現出來的該訪談者的勝任特征。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比該工作角色中優異者和表現一般者所體現出來的差異,以此確定工作角色的勝任特征模型。為了建立公共管理類專業大學生職業勝任力模型,我們對已就業的公共管理專業畢業生、部分黨政機關以及專業教師進行了半結構化的訪談。通過半年多的持續性訪談,結合已有文獻的檢索總結,根據互斥性、相關性和完備性要求,通過對比分析,我們初步形成了公共管理類專業大學生職業勝任力的七個基本指標:業務知識、管理技能、社會交往、業務能力、精神風貌、身心特征、成長導向。內容分析最終得出一個七維度的公共管理類專業畢業生職業勝任力的概念模型。每個勝任力指標又包含若干個勝任力二級指標。
四、公共管理類大學生職業勝任力開發方案
根據公共管理類專業的特點,結合公共部門的實際情況,從公共管理類專業勝任力模型的要素出發,將理論學習與實習實踐相結合,運用公共部門場景模擬和現場實踐,使學生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公共管理類專業大學生具備未來公共管理者的勝任力。具體而言,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將職業勝任力模型指標植入整個培養體系。職業勝任力的模型指標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涵蓋了公共管理類專業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必須具備的各種知識和技能要素。國外一些高校的實踐表明,只有將所有的模型指標整合到培養體系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開發大學生的職業勝任力。將職業勝任力模型指標植入培養體系,首先是根據模型指標,結合公共部門的現實需求以及公共管理類專業大學生的實際狀況,設置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理論課、專業拓展課、實習實踐課等課程和實習體系,課程改革是課程內容、課程目標和課程方法的系統變革[2]。保證所有培養方案都與職業勝任力密切相關,最終目標是提升大學生的職業勝任力。其次,公共管理類大學生的培養不能封閉在學校,而應該由學校和公共管理部門通力合作,從公共部門的現實需求出發,課程設計與人才培養方案有必要邀請公共部門工作人員的參與。同時,通過舉辦各種論壇聘請公共部門領導開展專題講座,甚至直接聘用公共部門工作人員為學生授課,對學生學習質量和效果的評價也可以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第二,構建以提升職業勝任力為目標的實習實踐體系。公共管理類大學生的培養必須定位于復合型人才。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地方治理與社會發展需要。作為重要的教學環節,實習實踐學時必須得到充分的保障,可以把職業勝任力的模型指標分解到相對應的實習實踐中去,設計校內實驗和校外實踐兩大模塊。校內實驗模塊主要是模擬真實工作環境,購置公共部門管理的實驗教學軟件,通過軟件平臺的仿真實驗模擬公共部門系統的運作,比如電子政務系統、公共部門績效評估系統、社會保障模擬系統等,利用模擬真實工作場景的教學方法,通過多媒體和網絡平臺,把公共部門搬到高校的實驗室,讓學生在實驗室模擬熟悉公共部門的運作流程,運用虛實結合、以實為主的教學方式,促進理論與實際的結合[3]。全面提高公共管理類專業大學生的業務知識能力和管理技能,從而促進綜合能力的提升。校外實驗模塊主要通過參與公共部門實際工作,撰寫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實現理論結合實際,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實習實踐,可以把學到的公共管理理論應用于實踐,同時發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成為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選題指南和寫作方向。理論與實際的高度結合既強化了對公共問題的深刻認識,又拓展了實際動手解決現實問題的技能。第三,發揮公共部門在大學生職業勝任力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公共管理類大學生的未來職場在公共管理部門,因此提前邀請公共部門介入公共管理類大學生的人才培養體系,是提升他們職業勝任力的重要一環。首先,培養公共管理類大學生的感性認識。在公共管理類大學生入學之后,組織他們參觀和認識公共部門,特別是通過認知實習,選擇參觀諸如政務服務中心等有代表性的公共部門,初步了解公共部門的職能、組織結構、規章制度和日常管理行為。選聘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公共部門工作人員加以介紹,邊參觀邊了解邊學習,可以通過座談會、實地考察等方式進行,為加強對整個公共管理專業知識的感性認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破除校內外之間的藩籬,將公共部門領導和專業人士請入校園,為公共管理類專業學生開展專題講座、座談會、現場問答等。形式可以多樣,人員可以因專題而異。圍繞社會熱點問題和公共管理的現實需求進行講座或對話,使學生知曉當前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了解公共部門管理的前沿,掌握公共管理的方法技巧。這種形式既嚴肅又活潑,既有理論知識,又有現實對策,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拓展校外課堂,學生也樂于接受。最后,學校與公共管理部門開展聯合培養,合作開發公共管理類大學生的職業潛能。組建聯合培養委員會,就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教學課程的安排、實習實踐的落實等進行討論,公共部門可以安排大學生進行實習和就業,學??梢詾楣膊块T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資源,促進雙方合作共贏。對于公共管理類大學生來說,在公共部門工作期間的寶貴經歷可以使他們盡快適應公共管理新常態,獲得一定工作經歷和從事有價值的工作,從而提高對自身能力、特性、態度和就業潛能的洞察力。
[參考文獻]
[2]王行靳.基于職業勝任力的財經類院校人才培養的嵌入路徑[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4,(5).
本文以新疆昌吉市榆樹溝鎮示范區為例, 以面向農民服務為根本出發點, 對該鎮信息化工作的管理現狀及農民需求進行分析, 以鎮、 村、 組、 農戶、 農民為基本單位, 構建村鎮公共管理與社會服務平臺, 將“平臺” 推送到農民的家門口, 充分調動廣大農民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讓村民以低時間、 低社會成本的方式參與本村事務的管理, 提供多種渠道對本村發展發表意見和建議, 推動農村管理的民主化。 同時,最大限度地為農民提供農業技術、 醫療衛生、 文化教育等各類信息服務, 使信息化服務更有針對性。
1 平臺業務需求
為推進信息化技術在村鎮的應用, 使各類農業信息能夠在農民群眾中有效地傳遞, 必須結合當地區域結構的特點, 對系統進行詳細的功能需求分析, 明確要為管理解決什么問題, 為農民提供怎樣切實的服務。 由于系統的服務對象是廣大農民, 系統的使用者是基層服務人員, 所以要對這兩類用戶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 從而確定系統的功能、 服務內容、 服務方式能否被接受, 最終能夠使系統有效地為農民服務。
1.1 農民用戶需求
1.1.1 政策信息的需求
農民需要對國家的各類支農惠農、 補貼政策、 市場信息以及發展方向等信息及時掌握, 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供求關系中及時調整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使得生產形成有效規模, 獲取經濟效益。
1.1.2 生產科技信息的需求
靠天吃飯, 長期處于低水平重復勞動的狀況, 以及對種植、 養殖及加工等最新、 權威科技信息的缺乏, 勢必是阻礙農民致富的關鍵問題。 當前農民急需農牧業相關的科技知識, 特別是產品信息、 新技術引進, 以及產中的病蟲害防治、 疾病預防等相關信息,使得生產方式得以有效提高。
1.1.3 市場信息的需求
由于新疆地廣人稀、 交通不便的地理環境, 農民獲取信息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都比較大, 而且形式單一, 農民需要的各種農畜產品、 生產資料的價格信息和供求信息, 基本是以口口相傳方式進行傳遞。 同時, 很多經銷商也很難知道農民的農畜產品信息, 致使農業生產時不能將產前、 產中、 產后等環節的相關信息有機地結合到一起, 無法準確地預測市場信息和需求, 農民無法獲得更多的利潤。
1.1.4 技能培訓的需求
由于農村產業領域的拓展速度與農村勞動力的增長速度形成反差, 因而勞動力的過剩問題顯得尤其突出。 同時, 由于新疆特殊的季節環境, 部分剩余勞動力在一段時間內集中出現, 使得農村剩余勞動力處于無序、 低層次、 季節性轉移、 收入無保障、 就業時間不確定, 對社會的穩定性也造成一定影響。 如何強化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術培訓, 建構與農業勞動力就業相適應的新機制是當務之急。 通過各種培訓班, 對一部分有文化基礎的農村青年勞動力分期分批地進行現代農業科技知識及職業技能培訓, 如家庭特種養殖、家庭手工業、 家庭小型加工制造業、 家庭花卉種植業、 修理行業及服務業等, 已逐漸成為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及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舉措。
1.2 管理用戶需求
1.2.1 社會服務的需求
涉農管理部門對農業政策等信息及時推送,特別是及時有效地傳遞給農牧民實用生產技術、 支農惠農政策、 市場信息、 培訓就業、 社會保障等信息,使其掌握有關的農業生產信息。
1.2.2 公共管理的需求
通過網絡快速地整理、 匯總村、 組的公共管理信息, 使行政管理部門能夠及時了解各村、 組情況, 從而提高了現有管理工作效率; 推進鄉村民主管理的進程, 建立農村公共事業科學決策的程序和機制, 提高農村各部門服務于生產的水平。
1.2.3 在線辦公的需求
管理部門內部文件需要及時進行傳閱、 審核, 減少紙質材料的浪費以及存檔查詢、 交流溝通的不便,需要一個統一的資源共享平臺進行有效管理, 方便內部學習、 培訓。
2 平臺總體設計
2.1 平臺設計目標圍繞 “民主管理、 生產服務”, 通過農村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的模式研究, 實現資源的共享與有效利用, 通過統一平臺提升農村綜合管理與信息服務體系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 豐富村網內容, 加強對外宣傳, 簡化操作, 方便用戶, 減輕維護工作量, 達到提高農村管理和服務效率的目標。
2.2 平臺功能設計重點研究
新型農村公共管理關系, 建立公共事業科學決策的程序和機制。 根據鄉鎮公共管理與社會服務的職能和職責, 充分整合了相關部門的涉農資源,挖掘用戶實際需求, 面向農戶提供綜合信息服務.
一、高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困境分析
分析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困境之成因,有必要從專業設置背景及專業教育存在問題入手:
(一)專業教育與非營利組織發展不平衡
自1999年云南大學和東北大學首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以來,全國各高校亦紛紛開設該專業。目前專業辦學規模、發展速度超越公共管理體制改革步伐和公共事業發展速度是畢業生遭遇就業困境的根本原因。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在西方發達國家大受社會歡迎甚至成為“搶手貨”,而在我國卻“無人問津”,究其原因是西方國家的非營利組織較為完善,而我國的非營利組織尚未充分發展。
1.我國非營利組織發展緩慢非營利組織的存在和發展在我國社會結構由二元格局向三元格局轉變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不僅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載體,起到承接原來由政府承擔的具體的執行性和事務性職能的作用,而且能夠為市場經濟提供有效的、不可或缺的社會服務。也就是說,非營利組織憑借其獨特的職能優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政府和市場失靈,并且在溝通政府與社會之間起到中介橋梁作用。[1]然而,目前我國非營利組織發展步伐緩慢,嚴重影響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發展和人才的就業。首先,政府角色“越位”、“錯位”。政府包辦了本應交給社會管理、以市場模式運作的公共事業管理,制約了我國非營利組織發展,客觀上造成專業人才無“用武之地”。其次,我國正處于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關鍵時期,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處于機構精簡階段,甚至不少單位實行“只出不進”政策。即使有用人需求,單位也實行“凡進必考”的原則,高門檻的準入限制以及較少的需求量,使得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內難以改變,公共事業管理體制與人才實際需求脫節造成專業畢業生就業困難。再次,從我國民間組織的情況來看,由于目前政府與第三部門之間關系定位尚未明確,我國的民間組織大都官方色彩濃厚,缺乏自身應有的獨立性、自主性。在人員構成方面,在絕大多數自上而下的非營利組織中,基本工作人員幾乎都來自政府部門,其中相當一部分是來自政府部門的離退休人員;在相當多自下而上的非營利組織中,定員和編制極為有限,幾乎沒有固定的人才渠道,主要依靠志愿者開展活動。[2]上述三種情形,是阻礙我國非營利組織發展的瓶頸。
2.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育發展迅速1999年秋季東北大學、云南大學兩所高校在全國率先招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大學生。隨之,2000年,全國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大學生,2001年招院校是132所,2002年是180所院校,2003年是220所,2004年發展到300多所院校1,[3]它們廣泛分布于農林、醫學、科技、師范、財經、綜合等各類院校。對于這一新專業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打算由東北大學、云南大學兩校通過四年的專業建設,取得經驗后再向全國推廣,但由于各高校自主辦學,特別是教育部對各省屬高校難以控制,因而出現各高校爭辦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勢頭,并一發不可收拾。[4]雖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育取得了較大成就,但是在教育“產品”的“銷售”問題未能妥善解決的情況下過快過多地培養專業人才,無疑造成了人才的巨大浪費。由此可見,公共管理體制改革的滯后導致未能出現預期的、繁榮的公共事業管理人才需求,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育“供給”大批專業人才與公共事業管理領域人才“需求”不足的現實形成矛盾,而目前我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育的過快發展則加劇了這一矛盾。
(二)專業教育就業定位模糊
目前我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育就業定位不清晰、專業特色不明顯,導致人才專業顯示度低、缺乏不可替代性,嚴重影響了專業社會認可度。在公共事業管理本科專業目錄中對其專業培養目標作了明確的要求:“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應用這些知識的能力,能在文教、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等公共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由于公共事業涉及領域廣泛,導致許多高校專業目標不明確,對學科內涵和學科屬性存在模糊認識。有些高校開設專業課程喜歡全面開花,盡可能涵蓋所有專業領域課程;有些高校則比較注重專業平臺課程,忽視方向性、特色課程的建設;而有些高校則反之。專業教育導向決定了人才素質的培養,前者訓練出來的學生似乎什么都學,什么都懂,仿佛任何地方都能就業,所以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才會被社會普遍認為是“萬金油”專業,因此,在現實就業中必然時常碰壁。專業教育社會認可度低影響了人才“供給”的質量,無法滿足社會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促使大量專業人員未能實現專業初創時的預期目標,無法順利地進入公共事業管理領域就業。從就業市場對公共事業管理畢業生的要求上看,用人單位需要的是既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又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熟悉公共部門的組織機構和運作程序,能夠對行政管理和公共事務管理的具體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的應用型人才。然而,目前專業畢業生實踐能力普遍薄弱。
(三)畢業生實踐能力薄弱
高校在專業人才培養中普通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是畢業生實踐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在:由于對專業人才培養定位不明確造成實踐教學目標模糊不清,影響了實踐教學的深入開展和有效運作;實踐教學內容設置狹窄,主要集中在教學環節;實踐教學平臺建設落后,專業實驗室落后,實習基地利用率不高;專業教師普遍沒有參加過基層的專業實踐鍛煉,缺乏實踐經驗,嚴重影響了實踐教學質量;缺乏科學的實踐教學評價機制等。目前多數高校尚未制定專門的實踐教學考核辦法和標準,且多采用以理論考試成績為主的考核評價體系,加上缺乏應有的激勵機制,嚴重抑制了師生開展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為適應我國公共管理體制改革與發展需要的、由國外引入并正在蓬勃發展的新興專業。盡管目前陷入了人才就業困境,但我們并不能就此否定它的價值與存在的必要性,而應以發展促進矛盾的解決。
二、解決公共事業管理畢業生就業困境的路徑分析
解決公共事業管理畢業生就業困境,實現理論與實際需求的平衡的首要任務是推進公共管理體制改革,此外還要提升專業社會認可度以及加強實踐促進就業等。
(一)推進公共管理體制改革
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來說,其良好的就業環境需要有一個成熟的公民社會。
1.促進公民社會成熟,推動公共事業社會化強大的公民社會是非營利組織生存的土壤。促進公民社會的成熟,實現政府、社會與市場有效的分工合作,可以為公共事業管理人才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5]因此,應當大力推動我國公共事業社會化。公共事業管理的社會化,即所謂的“社會事業社會辦”,也就是打破國家包辦公共事業的單一體制,鼓勵多方投資、融資,推動全社會興辦公共事業和公共服務,實現公共事業多元化。在成熟、完善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事業機構,往往傾向于建立多元化的事業投資與經營補償制度。這不僅能夠實現事業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和投資方式的多樣化,進一步增強事業組織和公共服務組織自我補償能力,而且有利于充分調動全社會參與公共服務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推進各項公共事業的發展。一旦形成這樣的局面,不僅能夠為社會增加就業崗位,扭轉專業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能夠讓其學以致用,不斷地推動公共事業管理教育的發展。
2.預測專業人才需求,規范指導專業建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屬于新辦專業,在當前我國專業發展的外部環境還不成熟的情況下,辦學規模過大、發展速度過快既不利于專業的建設與發展,又可能會帶來人才的浪費。為此,教育部有必要展開專業人才需求預測,進而確定專業培養規模和布點,并對現有專業布點進行調整,同時為各高校招生提供決策參考,有必要針對各高校的專業建設開展切實有效的規范與指導,推進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健康發展。
(二)提升專業社會認可度
選擇合理的就業方向定位,堅持在“本色”的基礎上突出“特色”是提升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社會認可度的關鍵。第一,由于公共事業管理涉及面廣,各高??梢愿鶕陨淼膶W科基礎、師資力量、辦學優勢,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選擇合理的專業就業方向定位。第二,加強專業相關理論研究,明確專業基本規范,圍繞專業基本課程建設開展對專業平臺課程的研究,在課程開設上達成共識。第三,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優化師資隊伍。為了保證專業平臺課程與專業方向性課程的開設,師資隊伍中既需要有具備公共管理學科背景的教師,又需要有在公共事業管理特定領域有專門研究的教師。第四,優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堅持在專業“本色”的基礎上突出“特色”。即以公共事業管理為核心,實現專業平臺課程與特色方向課程的有機配置和整合。
1、按照新公共管理的主張,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出現的作用主要是制定政策,并非表現為政策的執行。換言之,管理與具體的操作要分開,這才是政府的重要職責所在。也就是說,政府主要進行大的政策方向的控制,而不是要做那些具體的瑣碎工作。一個有效的政府,并不是一個只具有實干精神的政府,而應該是一個具有實干精神和治理才能的政府。
2、關于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新公共管理在公共行政中借助企業家的精神進行了重新定位。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要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導向,滿足他們不斷擴大的需要,這是一種政府為社會服務的關系,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要不斷的提高服務的標準,加強服務的質量。
3、新公共管理對于分權放權非常重視,力求形成政府與社會互動的治理模式,提倡公私合作,而且為了提高政府公共服務的效率,還要充分調動地方和下級的各極性。在縱向機構上,通過縱向機構由高層低層下放權力,從而實現政府與市場之間,政府與社會之間橫向的部分權力的轉換。這樣一來,政府壟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現象就會得到改變,從而實現了社會的自我管理,那些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活動,也會重新交給社會來進行管理。
4、將現代經濟學和私營企業的管理理論與方法結合在一起是新公共管理理論的核心思想,通過采用私營部門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將會更加注重政府提高辦事的質量和效率,這樣一來,就會降低政府管理的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這樣一來,就會讓政府向它的本源——公共物品、公共服務的提供者進行回歸,而且對于政府而言,最重要的功績不再是行政的過程,而主要在于社會的效益和社會的影響有多大。
5、新公共管理強調形成競爭機制,主張采用私營部門的成功之路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來進行管理。從而達到取消公共服務供給壟斷的目的。
二、高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對于高校的行政管理,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關于宏觀層面的政府、社會與高校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還有它們的組織運行方式;另外一個方面就是高校內部的管理體制,這是從微觀的角度來考慮的,具體而言主要包括有辦學體制、管理體制、投資體制,另外還有關于招生就業的體制等等。高校的管理體制是與其政治、經濟和文化有關的歷史傳統,而且是在一定運行機制之下遵循一定的發展軌跡形成的。這種制度一旦形成,不僅受到社會的制約,它同時還可以對社會發生作用。
三、新公共管理對于高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適用性
在西方英、美等一些發達國家中,由政治、經濟和文化結合在一起產生了新公共管理理論。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屬于發展中國家,因此如果引入新公共管理的理論,并且實施的時候,會受到諸多的條件限制。具體而言,主要是我國的市場體制還不成熟,缺乏市場運行新公共管理的基礎。另外,再加上我國的法制建設并不完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的學者認為中國由于不存在典型意義上的第三部門,因此難以擔負起公共管理的重任。
1、我國高校行政體制改革中引入公共管理的必要性
關于行政體制改革,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曾經實行過,比如說對于政府機構進行縮減,對于政府的職能進行轉換,對于權力實行下放,這些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內容上,都與新公共管理存在著一定的相似性。而且,在新公共管理中,還可以找到相關的依據。另外,對于我國的行政體制改革而言,新公共管理運動的發展也為其提供了很好的經驗教訓和有利的國際氛圍。
2、新公共管理理論對于我國高校行政體制改革的適用性
關鍵詞 專業方向建設 實踐教學環節設置 農經專業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5.08.040
Thought on the Dire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Setting of College Agricultural Economics Professional
JIANG Jinqi, QI Diming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866)
Abstract The face of rapidly changing market demand for talent and the severe employment pressure, as a veteran professional by the professional farming faces significant question of how to regain competitiveness in the job market. Combined with the professional's professional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actual practice teaching settings,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of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teaching farming by the professional direction of professional settings, and thus give adjustmen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direction; practice teaching setting; agricultural economics professional
1 專業方向建設是適應人才市場需求的重要措施
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的現實使得很多高校都開始反思自己的人才培養模式和環節。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安排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其設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社會對各專業人才的需求期望和要求,就直接關系到該學生的質量和就業競爭力。面對用人單位的多樣化需求,各專業在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的適應性建設就成為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①
對于一個專業,其人才培養的共同定位決定了不同院校在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上的基本框架具有統一性,用人需求的差異性則要求專業的課程和教學內容能夠適應用人單位對同一專業人才需求的不同要求,二者之間存在統一和差異的對立。因此,各專業的課程設置和教學環節安排要求能夠很好地實現二者的協調。從實踐來看,利用學科基礎和專業基礎課來保證基本課程體系的統一,通過彈性專業方向建設及方向教學環節和內容安排的調整來適應差異性需求及需求變化,是實現矛盾協調的基本手段。②沈陽農業大學農經專業近些年也是在不斷強化和提升基礎課教學質量的同時,通過專業方向的建設及方向課程的調整來滿足市場對專業人才需求的變化。
2 專業方向建設、實踐教學環節設置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 專業方向建設和實踐教學環節的內容構成
從學院就業辦提供的數據來看,農經專業學生的畢業主要去向是讀研、進入企業做管理或銷售等,或進入政府事業單位?;谶@種就業狀況,根據教育部本科專業培養方案調整的指導思想,借鑒兄弟院校的經驗,農經專業在2010年的培養方案修訂中對專業方向進行重新調整,確定了三個專業方向:企業管理、農村公共管理和研究創新型。
其中,企業管理方向是個老方向,主要是在課程設置上進行了方向特色化。根據當前企業管理的新變化,增設了領導策略和藝術、企業文化、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等理論課程??紤]到部分學生將來可能會自己創業,及學生到企業主要從事財務、市場研究和市場推廣等工作的需要,在實踐教學環節,增設了企業管理模擬實習和涉農企業創業管理兩項實踐。
研究創新型是原有農村發展方向的調整、凝練和培養定位的明確。它定位于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為后續在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深造打下良好基礎。
雖然農村公共管理是個新設方向,但也是原有農村發展方向的分立,更是原有農經老傳統的延續。在實踐環節,專業在提升農業經濟和農村統計學習要求的同時,輔以畢業調查和畢業論文要求學生撰寫調查報告。
2.2 專業方向的實踐教學環節的具體工作
在專業方向建設過程中,圍繞著各自的人才培養定位,專業在三個方向的實踐教學環節做了很多深入的工作。具體做法如下:
在企業管理方向,針對該方向實踐教學課時較少的問題,增設了企業管理模擬實習和涉農企業創業管理實習。在企業管理模擬實習上,目前主要做法是在聯系好實習企業后,將學生送到企業去實習1周,這期間要求學生實地觀摩企業的整個運營流程,熟悉企業管理崗位的職能,幫助企業完成一些市場調研和市場分析工作。
在研究創新型方向,主要是依托農業經濟前沿課程論文、畢業調查和畢業論文來完成實踐教學內容。較之以前,實踐環節沒有增加,實踐形式還是采取原有的方式。農業經濟前沿課程論文采取為每位學生配備指導教師,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行完成文獻搜集和閱讀、選題和撰寫小論文的工作。老師主要是教學生如何查找有用的文獻,如何確定論文選題,及農經論文的寫作規范和注意要點。畢業調查和畢業論文通常是整合起來進行,同樣也實行導師制。這兩個實習是在課程前沿論文上的進一步深化,實踐過程除增加要求學生在選題確定后自行到農村進行實地調查,搜集畢業論文所需數據資料外,其余環節如課程論文。整個實踐的目的是提升學生運用經濟學、管理學知識分析農業和農村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熟悉運用統計學、計量分析方法的能力。
在農村公共管理方向,整個實踐以農業經濟與農村統計實習為主體,畢業調查及調查報告為輔。農業經濟與農村統計實習是將方向的學生送到校外實習基地,要求吃住在農戶家里,并在農戶所在村莊及周圍村莊完成自己感興趣某個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問題的調查,最終撰寫出一份調查報告。畢業調查由學生自行聯系實習地點,其形式同農業經濟與農村統計調查。
2.3 存在的問題
(1)部分理論課程缺乏雄厚的師資力量。就專業的師資來源和構成來說,專業現有的教師除少部分人是產業經濟學等專業畢業外,其余都是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教師所學專業的集中雖然有利于提升整個農經專業的整體教學深度,但對于部分專業方向而言,它會影響有些理論課程的早期開課質量和效果。比如,在企業文化與CIS策劃、農村公共管理等新開理論課程上,專業雖然能夠安排教師去開課,但由于這些教師都是新接觸課程,也沒有在相關領域系統訓練經歷,他們在開課初期對課程的理論內容理解不夠透徹,這些課堂的教學效果和內容深度總體都不夠好。
(2)現有實踐環節設置的針對性不強,研究創新型和農村公共管理方向實踐環節設置較薄弱。總體來說,在現有三個方向上,專業除在企業管理方向的實踐教學環節做了一些工作,但其它兩個方向都未能新增實踐教學內容,實踐形式仍是專業傳統的實踐方式沒有突破。在現有設置的實踐環節,所有環節除企業管理模擬實習明確針對企業管理方向外,其余的實踐基本都沒有區分方向來進行。特別是針對研究創新型和農村公共管理兩個方向,沒有設置特色明顯、針對性強的實踐環節。也正是實踐環節的針對性不強,目前專業方向給人的感覺是無特色。
(3)校內實驗室、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滯后,實踐指導教師力量不足。對于各個方向建設,專業雖在依托實踐來形成特色上有些想法,如在企業管理方向增加ERP實習,在研究創新型方向增加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軟件應用實習和學年論文,在農村公共管理方向增加在農村公共管理實習,但一方面由于沒有相關的實驗室和校外實習基地,再加上計劃學時的總額約束,這些特色實踐都沒有條件開設,也沒有教學時間開設;另一方面由于不少實踐要求指導教師在相關領域有較長的從業經歷、熟悉該領域的問題,專業現有師資限于所學專業限制沒有能力承擔起全部指導任務,因此無法開設。
(4)部分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時間安排不合理,導致實踐課程效果不佳。在教學計劃調整中,各門課程的知識點、上課時間銜接是否合理關系到教學效果。雖然在近幾年的計劃調整,專業在課程銜接上做足了功夫,但受于實踐課時在四個學期的分配原則,仍有實踐課程的時間安排不合理。比如涉農企業創業管理實習要求是在學生學習完經濟學、管理學、財務管理和投資項目評估等理論課后才開設,但目前該實習只有安排在投資項目評估課以前。從近兩年的實習來看,這導致學生在創業計劃書寫作中無法將創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部分寫好。
3 適應專業方向建設的實踐教學環節的調整思路
一是在后續的培養方案修訂中,增加農村公共管理、學年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改變課堂講授所占學時過多的狀況。通過加強將暑期社會實踐與方向教學實踐結合的方式來切實落實和保障這些新增實踐環節的教學時間和效果。二是將現有實踐課程按內容大類進行優化篩選,實踐形式相同、實踐內容相似的實踐課程進行集中式管理,共享教學和學時資源,提高實踐效果。三是將與理論課程銜接不合理的實踐調整學期安排,同時將部分周次安排不合理的實踐調整周次。比如在統籌所有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關系后,將涉農企業創業管理由當前的第六學期末最后兩周調整為第七學期的期中布置、期末撰寫。四是依托學院建設的科研平臺,通過輸出學生到這些機構幫助的形式來實現一些實踐課程的開設和完成。五是加強校內實驗室、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通過外聘專家的形式增強實踐指導師資力量,為各專業方向提供良好的實踐教學平臺,提升專業方向的社會影響力,強化專業方向特色。六是建立本科生導師制。根據專業教師的意愿,在學生選專業方向時,按雙向選擇原則為學生配備指導教師,學生要求協助老師完成一些科研項目和社會工作任務。通過此途徑增加各專業方向學生的實踐機會。
項目資助: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UPRP20140098;UPRP20140975),沈陽農業大學校級教學研究立項(2011-114;2014-09),沈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學研究項目(JGJX2013Z001)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