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4 05:00:5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林業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我國林業產業不斷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林業產業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已經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去年,我國林業產業總產值達5860億元;松香年產44萬噸,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出口家具13億件,出口數量居世界首位。經濟林產品年產量也已達7000多萬噸。林業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據統計,中國目前林業產業的發展每年可解決4500多萬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大約占到農村剩余勞動力的37.5%。在南方集體林區158個林業重點縣,農民收入的40%以上來自于林業產業。但是和國外林業相比,我國林業既有一定的優勢,也有多方面的劣勢,優勢與劣勢并存。所以我們還要重視營林建設,本文同時提出了一些整地、造林的方法,把我國林業溶入了國際林業體系中,與世界各國聯系更加緊密,合作更加廣泛。因此,我們要提高認識,學會運用整地、造林的方法,盡快使我國經濟與國際經濟接軌。
1我國林業資源發展的現狀
1.1森林資源發展空間大
我國森林資源總的變化趨勢是:森林面積逐年增加,每年以200萬hm2速度遞增,林木生長量開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資源的發展在數量上開始走出“低谷”,扭轉了長期以來森林資源下降的局面,實現了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的“雙增長”。森林資源是決定林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加WTO后沖擊的重點雖然是林產工業,但競爭的焦點卻在于林業產品,而林產品的關鍵原料在于森林資源。
1.2竹資源豐富我國是世界竹類資源最為豐富、竹類栽培和加工利用最為悠久的國家。其竹林面積達700萬hm2,約占世界竹林面積的1/3、用材竹林總蓄積量約9700萬t。竹材和竹制品,無論在品種還是在產量方面,在世界上我國均為首位。竹林中的竹筍和竹蓀是天然保健食品,也是出口創匯的重要資源。
1.3盛產松香和林副特產品我國松香每年產量在40萬t左右,居世界首位。除供應國內市場外,也是大宗出口商品。我國脂松香在國際市場上有很高的聲譽,占據重要地位。近幾年出口量均在20萬t左右,年創匯均在1億美元以上。我國芳香油年產量2~3萬t,其中桉樹芳香油在世界市場上占有絕對優勢。
我國林副特產品資源豐富,其中不少是名特優產品。在國內外享有很高信譽,具有較強勁的國際市場競爭能力?;緣艛嗔烁郯氖袌?,在東南亞、日本、德國市場上占有很大份額。
1.4國內市場需求旺盛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對林產品市場的需求十分旺盛。由于近年來我國在建筑業、室內裝飾、家具等方面以及對紙產品的需求增加迅速,其木材、人造板、紙產品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這就為我國林產工業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1.5森林資源存量小、質量低我國是一個森林資源貧乏的國家,其特點是存量小、分布不均、森林質量下降、結構不合理,經營管理水平低,林木生長量不高。
2、整地、造林的一些程序、方法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環境條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過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條件、清除灌木、雜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時間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還可以改變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減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層的溫度要比有植被覆蓋時上升得快,整地后改變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溫度狀況發生變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長情況顯著改善。整地還能保持水土、減免土壤侵蝕,同時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質量。
2.1造林地的清理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墾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雜草、竹類以及采伐跡地上的枝丫、梢頭、站稈、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為全面清理、帶狀清理和塊狀清理3種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為割除清理、火燒清理和用化學藥劑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機具,如推土機、割灌機、切碎機等機具。清理后歸堆和平鋪,并用火燒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噴灑化學除草劑,殺死灌木和草類植物。
2.2整地方式和方法整地方式分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為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墾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區。局部整地是翻墾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
帶狀整地是呈長條狀翻墾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帶狀整地方法有:水平帶狀、水平階、水平溝、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溝、帶狀、高壟等。
塊狀整地是呈塊狀的翻墾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應用的塊狀整地方法有:穴狀、塊狀、魚鱗坑;平原應用的方法有:坑狀、塊狀、高臺等。
2.3造林方法播種造林法:又稱直播造林,是將林木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地進行造林的方法。這種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積造林地上進行造林。但是這種方法造林對造林立地條件要求較嚴格,造林后的幼林撫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較高。播種造林的適用條件:適合于種粒大、發芽容易、種源充足的樹種,如橡櫟類、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種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種災害性因素較輕,對于邊遠且人煙稀少地區的造林更為適宜。
播種造林的方法有:塊狀播種、穴播、縫插、條播和撒播等。播種前的種子處理包括消毒、浸種和催芽等措施,對保證春播,早出芽,增強幼苗抗旱能力,減少鳥獸等危害極為重要。
植苗造林法:又稱栽植造林、植樹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為造林材料進行造林的方法。其特點是對不良環境條件的抵抗力較強,生長穩定,因此,對造林地立地條件的要求相對地說不那么嚴格。但是,在造林時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損傷或擠壓變形和失水,栽植技術要求高,必須先育苗,卻也節省種子。總之,植苗造林法受樹種和造林地立地條件的限制較少,是應用最廣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應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種苗(又稱原生苗)、營養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時在采伐跡地上進行人工更新時,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來,有些地區發展營養器苗造林,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1鄉鎮林業管理的界定及其相關問題分析“林業管理”是一個專業的名詞。它涉及到林業資源的管理,又涉及到林業經濟管理等諸多與林業相關的管理工作。作為最基層的鄉鎮林業管理,它既具有林業管理的相關內容,又有自己的管理特點。換句話說,鄉鎮林業站的管理工作,既沒有“林業管理”那個術語區分得那么精細,又在具體的林業管理中,表現得非常的寬泛。因此,在闡釋相關問題之前,必須對“鄉鎮林業管理”有一個明確的內涵界定。所謂的“鄉鎮林業管理”是指鄉鎮林業站及其具體的工作人員,依照相關的林業管理法規賦予的管理權限,協助上級林業管理部門或獨立行使相關的管理權限,對管轄區內各種林業問題進行管理的系列行為。根據這個界定,可以這樣理解鄉鎮的林業管理工作:首先,鄉鎮的林業管理工作必須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對管轄區內的違法、違規林業行為進行處罰和糾正;其次,鄉鎮的林業管理方式有兩種。即協助上級林業管理部門進行林業管理工作或獨立地行使林業管理權;最后,林業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它需要一系列的管理行為來完成相應的管理工作。正是這種林業管理工作的系列性,使其林業管理得以有序地進行。
1.2鄉鎮林業管理工作的分類為了更好地研究和闡釋鄉鎮林業管理所面臨的現狀,需要對“鄉鎮林業管理”的外延進行恰當的分類??梢赃@樣說,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得出不同的分類結果:鄉鎮林業管理按照管理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為:林業資源管理和林業技術管理、林業處罰管理;按照具體林業管理的類別,鄉鎮林業管理可以分為:協助上級主管部門進行的管理和獨立行使管理權限的獨立管理兩類;按照管理對象,即具體林業所屬權的不同,鄉鎮林業管理可以分為國家(集體)林業的管理和個體(私有)林業的管理;按照管理對象,即被管理人員的不同,可以分為林業管理人員的管理(監督)和林業技術人員的管理;按照林業資源現在狀況的不同,可以分為傳統林業資源的管理和新興林業資源的管理等等。
2鄉鎮林業管理的現狀
在明確了鄉鎮林業管理的內涵和外延分類的基礎上,根據本次研究的需要,結合當前鄉鎮林業管理的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鄉鎮林業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
2.1鄉鎮林業資源管理所謂的林業資源可以這樣理解:林業資源就是指在某一個鄉鎮管轄區內的林地和管轄區內林地上生長著的森林以及所有森林產品的總稱。在傳統林業中,林業資源主要指林木資源,但現在的林業資源比其內涵較大,它還應該包括林間生長著的各種動植物。在傳統的林業管理中,特別是鄉鎮林業管理中,有許多人誤解林業站只對管轄區內的樹木進行相應的管理,而對森林中的其他資源,特別是那些林木間野生的動植物都不歸鄉鎮林業站進行管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其次,隨著山地承包、退耕還林等政策的實施,鄉鎮林業站管轄區內的林木所有權正在發生著變化,有一部分林地已被個人所承包經營。在普通承包人的心目中,仿佛自己經營的林地,只有承包者說了算,不必接受鄉鎮林業站的管理。因此,在鄉鎮林業資源管理上,普通民眾的心中存在一定的誤區,這種誤區不僅增大了鄉鎮林業管理工作的難度,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林業違規、違法行為滋生的土壤。
2.2林業專業人才的管理鄉鎮林業站作為基層的林業管理部門,它不僅要對自己管轄區內的林業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而且,還要在一定程度上對相關的林業管理人員和林業技術人員進行相應的管理。換句話說,對林業相關人員的管理也是其林業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環。鄉鎮林業人才管理可以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個管理方面是對林業專業技術人才的管理。林業的發展離不開專業技術人才的技術指導,為了保障管轄區內林業的正常發展,鄉鎮林業站需要對其所管轄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科學的管理。所謂科學的管理既包括對其專業技術知識的更新,又包括對其工作積極性的調動。只有這些專業技術人員發揮主觀能動性,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相關的林業實踐,才能保障管轄區內林業事業的正常發展。第二個管理方面是對管轄區內林業管理人員的管理。作為基層的管理部門,鄉鎮林業站不僅需要對其專業人才管理,而且還需要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使其行使管理權的過程中,做到公平、公正,才能從制度上保障管轄區內林業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
2.3林業違規、違法行為的管理作為鄉鎮林業管理部門的鄉鎮林業站,第一個需要面對的問題,而且也是棘手的問題就是對管轄區內違規、違法行為的處罰。如果對這些林業上的違規、違法行為進行恰當的處罰,不僅事關自身的執法威信,而且也事關管轄區內林業事業的健康發展。無論是協助上級林業管理部門行使林業管理權,還是針對管轄區內的違規、違法行為,獨立行使林業管理權,都不能以罰代管。要針對具體的問題,做到既有懲罰,又有教育。在教育的基礎上處罰,在處罰的基礎上教育。只有把對違法人員的教育與處罰相結合才能使管理權限發揮到極致。
2.4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作為林業資源的管理者,不僅要對目前的林業資源管理好,而且還要在管理好目前林業資源的基礎上,為管轄區的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作出相應的努力。針對林業資源發展所遇到的問題,不僅要從技術上對其提供對口的專業支持,而且還要從林業發展的高度,從保護生態環境的高度認識到林業資源給帶來的好處。因此,林業管理者,一定要根據管轄區內林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引導林業資源的所有者,開發新林業的產品,在增加林業所有者收入的基礎上,擴大管轄區的林地面積。不要因為林業資源增收慢等客觀的原因,產生新毀林現象,不要因為一時的需要就發生大面積地毀林事件等。
2.5傳統林業資源與新興林業資源的管理鄉鎮林業管理還必須面臨另一個問題就是傳統林業資源與新興林業資源的問題。傳統林業資源以林木為主,新興林業資源在傳統林木的基礎上,充分地利用林地空間,通過飼養各種珍貴的動植物來增加林地所有者的經濟收入,并帶動新興的林業資源開發。為了做到傳統林業資源與新興林業資源的發展,應及時地向林地所有者通報相關的林業生產信息。在做到信息共享的基礎上,向他們提供技術支撐,促進管轄區內的林業經濟的發展。
3對策研究
3.1結合案例宣傳林業管理法規結合管轄區內的違規、違法案例,向林業資源的所有者宣傳相應的林業管理法規。管轄區的案例不僅具有針對性、新聞性,而且也還具有說服力。因此,結合管轄區內的違規案例,宣傳林業管理法規,宣傳林業站的管理權限,對提升大家的法律意識,提升鄉鎮林業管理的權威性都有極大的幫助。
3.2做好相關的業務培訓無論是專業的林業技術人員,還是林業的管理者,都需要參加相關的業務培訓。通過培訓不僅可以加強管理者的法律意識,使其相關的管理工作更加公平、有說服力;通過培訓還可以更新林業專業技術人員的相關知識。因此,在這些專業人員的帶領下,各個林地的所有者就會充分地認識到林業發展的重要性。就可以使這些林業所有者在利用傳統林業資源發家致富的同時,又能享受到新興林業資源帶來的好處。因此,相關的管理培訓和技術培訓是解決林業一切問題的基礎。
4總結
1.1缺乏新興技術的引進和運用
林業育苗技術的引進和缺乏是當前林業育苗技術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盡管當前在國際上有許多先進并且成熟的育苗技術,但我國的育苗技術依舊以傳統的技術為主,國際上的優秀林業育苗技術并沒有得到我國的借鑒和引進,新興林業育苗技術的缺乏,使得我國林業發展體系并不夠完善。一方面,我國在林業技術方面還缺乏高新的硬件設備,例如電子設備、機械設備、自動灌溉技術等等。這些設備的缺乏和完善,使得一些技術難以運用;另一方面,在當前的技術管理中,缺乏較優越的新技術引進機制,在對新技術的認知上缺乏一定的了解,所以不注重新技術的引用和應用。
1.2技術機制不完善
在林業育苗技術管理中,林業育苗工作中能否提供相對應的技術支持的意義相當重要,但我國的育苗技術并不完善,使得育苗中出現的一些技術性問題無法得到妥善解決,一系列因素使得育苗效果不高;育苗技術機制不完善,缺乏技術支持體制嚴重阻礙了林業育苗技術管理的開展和發展。長期以來,我國林業生態建設的投入較少,特別是新造林沒有進行管理和保護投入,所以很難鞏固建設成果;國家的林業建設政策沒有充分地調動社會力量,加上參與到科技成果推廣活動的工作人員積極性不高,使得技術和科技推廣速度比較慢,造成造林的科技含量低,人力物力浪費現象嚴重。
2針對林業育苗存在問題的對策
2.1更新育苗觀念
育苗管理工作任重道遠,育苗過程復雜長久,社會是在不斷更新換代的,這就要求育苗工作者跟上時代的腳步,積極更新自身的育苗理念,結合自身成熟的育苗技術,樹立起先進的林業育苗技術管理觀念,正確的認識到林業育苗技術管理的基礎概念和重要意義,,在技術應用中將技術管理作為其必要保障。技術管理的工作就是通過一系列的設計、規劃和監督等方式保障林業育苗技術的廣泛實施。先進、科學的管理理念是育苗的首要之選。
2.2引進先進育苗技術
先進的林業育苗管理技術是實行育苗造林的必要保障,其做法主要是:定期組織技術人員參與專業性的育苗技術管理的研討會,育苗工作者們相互交換和傳授各自的育苗經驗;組織技術人員定期去國外考察學習新技術,引進國際上廣泛優越的種植技術,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業務水平,積極關注國內外林業育苗的最新技術和科研成果。
2.3完善技術支持
機制政府加大對林業育苗的關注力度,設立育苗發展基金,將對育苗發展資金支出列入到財政預算,對育苗這一產業提供資金和制度保障,將我國的林業育苗產業做大做強,要以市場為導向,發展林業為主要目的,培育適應的品種;對育苗工作者進行技術培訓,提高育苗技術水平,降低育苗成本,增加苗木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建立完善的技術管理機制,從育苗管理工作的開始到結束,都要進行全程的技術規劃與技術指導,在管理過程中,如果出現技術問題無法被解決的情況,應向有關技術管理部門及時反映,相關部門應立即對此出現的問題聯系其他技術機構進行咨詢,聯合解決。
3結語
在進行蟲害防治的過程中,各個類別的管理部門應當對特有的病蟲狀態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如果采用傳統的蟲害防治技術還不能切斷蟲害的來源,因此應當制定相應的方案來減少病蟲傷害,從近年來林業管理中的蟲害防治現狀來看,一些林區已經建設了一批蟲害防治的專業人才,通過防治網絡的創建來對蟲害進行預測,很多業務人員都具備了比較高的技術素養,綜合框架下的防治技術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動態路徑下的監管通過信息化技術對林區的多樣蟲病進行解析的過程中得到蟲病特有的范疇。通過分析能夠得到動態情形下的管控點,在每年度內的特定月份都要對蟲害的數據進行更新,以動態報告的形式將蟲害的動態情形展現出來。
2.防止現有的病蟲擴散應當通過對生病植株的合理規劃和有序的轉移來實現林區規劃的多樣性,這主要是因為很多蟲卵或者病蟲潛藏在了帶病的植株內,進而擴展了蟲害的范圍,會出現蟲害反復傳遞的現象,小部分感染的病株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整個林區。因此應當快速的轉移這些患病的植株,保持整個林業的健康發展。3.分出防治的等級從當前蟲害防治的現狀可以看出,對于很多蟲害還沒有找到最佳的防治技術,因此應當將林區的蟲害防治責任進行劃分,分出多個等級,對于每一個等級內林區的蟲害防治工作應當落實到每一個人的身上,通過防治責任的共同承擔來實蟲害防治效率的提高。
二、專用框架下的蟲害防治路徑
1.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屬于生態框架下產生的技術,能夠通過生物圈來找到有效的消滅蟲害的途徑,在不需要農藥的前提下可以利用病蟲的天敵消滅蟲害,既能達到消滅蟲害的效果還能保護林區的生態環境不受農藥的損害。
2.物理防治通過物理工具的制備以及聲波和一些帶有輻射的物質來減少林區的蟲害能夠及時的減少蟲害的擴散頻率,保護林區樹木的安全。例如一些特定類別的木耳的使用。
3.化學防治利用化學的相關技術對害蟲進行防治的過程稱之為化學管控,通過向林區的樹木手動涂抹、包扎或者噴灑藥水等措施來進行蟲害的防治,這種防治技術能夠有效的消除害蟲,同時還可以杜絕潛在的蟲害。
三、總結
蟲害防治技術,就是指對林區發生的蟲害病進行仔細研究,快速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將蟲害病控制在發病潛伏期內,將其消滅,來減少蟲害對森林資源的破壞。所以,在林業管理中,需要管理部門對常見的災害性蟲病進行全面的分析了解,擬定具體的防治措施,制定應急方案,并利用信息技術加快對林區蟲害現場進行全面了解,快速采取措施控制蟲害范圍。林業管理必須要把蟲害預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將其作為依托,才能真正做到林區蟲害的有效防治,保護森林所有權的經濟利益,由此可見,蟲病防治對林業管理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是林業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以松材線蟲為例闡述林業管理中蟲害防治的具體措施
2.1清楚蟲害的發生時期、發生規律和發生樹種等,做好預防工作一般來說,松材線蟲病多發于每年的5~10月,受溫度影響,尤其是10月份是松材線蟲病的高發期,被感染的松樹普遍出現死亡的情況,當溫度在25℃~30℃時,該病蟲害的擴散會進一步加強,所以在林業管理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中,首先要清楚蟲害的發生規律和具體演變過程,來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理。
2.2加強對林業的動態監管建立信息控制系統來加強對林業的動態監督,對森林中出現的松材線蟲病的具體發生情況,進行范圍劃分和精確定位,建立動態的監控點。每年該蟲害病多發期時,對松樹的病狀情況進行統計和資料更新,監測蟲害的擴散面積和具體的病死株數,建立監測報告制度,來實現對病區的動態監控,為預防措施的制定奠定基礎。
2.3通過強化林區的管理,做到蟲害病情的有效控制強化對蟲病多發區的管理,主要目的是能有效地對病死數目移除過程的監督。因為病死林木中還潛藏著大量的蟲卵和幼蟲,是蟲病再次發生的根源。病死林木屬于林區所有者的財產,如果肆意進行買賣,就會造成病情的蔓延和進一步擴展,所以為了有效控制病源,防止病蟲害的擴散,病死林木需要在管理部門的監督下做統一移除處理。因此,在管理中要嚴格把關對病木的處理,嚴禁病木非法流通運輸。
2.4具體林業管理工作中做到分層管理,責任到人由于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涉及范圍廣,管理難度大,要做到有效的管理,就需要明確管理分工,做到每一項管理工作落實到個人,由各級領導進行責任分擔,一級控制一級,一級管理一級,切實將蟲害防治管理工作落實到位,避免責任推諉現象,切實做到對蟲害病的有效預防。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培訓,使他們具備較完備的蟲害管理知識,真正發揮管理工作對森林資源的保護作用。
2.5加強對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不斷加強對生物防治措施、化學防治措施和物理防治措施技術的研究,來提高對蟲害的預防能力,保護我國森林資源免受蟲害。生物防治措施就是通過生物圈內的天敵來消滅蟲害,不使用任何藥物,對林區無任何污染,雖然過程漫長但是效果明顯。物理防治措施指將化學藥劑噴射或涂抹在病蟲害發生的區域,來做到對蟲害的控制和消滅,從而達到防治蟲害的目的?;瘜W防治措施是利用一些簡單物理工具,比如電、熱、光、輻射和微波等物理技術來達到對蟲害防治的目的。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餌木和燈火來誘殺害蟲。
3結語
1.1我國林業經濟管理模式中的弊端
林業經濟管理學中還有很多的弊端。第一,師資力量不足。師資是一切專業快速發展的必要條件,專業沒有師資就沒有發展前景,熟話說好馬配好鞍,同樣的好的專業也要配備好的專業老師。但是我國大學都有的一大教學弊端就是對專業老師的培養力度不夠,沒有領會到大學的靈魂在于學校的師資力量,由于師資力量不足,嚴重阻礙了林業經濟管理學的發展。為了提高林業經濟管理專業的競爭力,就必須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我國經濟管理專業老師主要從事有關林業生產關系和林業計劃經濟管理的教學和研究,但是我國正處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經濟模式更多的向工業方面發展,同時城鎮化進程也在加大,國家非常需要大量專業人才入駐我國林業經濟管理學專業,所以國家必須要加強林業經濟管理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以增強和提升林業經濟管理專業的師資力量。第二,專業內容太少涵蓋面太窄。教學內容太陳舊,不能跟上時展的步驟,專業內容很是落伍。林業經濟管理學缺少以經濟為本位的教育改革來全面提升人的素質的教育體系。同時林業經濟管理專業也缺少自己專業學科的體系,包括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體系。
1.2處理林業經濟管理模式問題的辦法
為了全面改善我國大學林業經濟管理學專業的發展問題,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善。第一,加強林業經濟管理學專業師資隊伍力量,努力提高師資教學和科研能力,這就要大學引進其他國家的先進知識分子來學校進行專業知識的教授,還要幫助年輕的林業經濟管理學學者到國外進行深造培養,除此之外還要積極組織召開國際性的林業經濟管理專業會議,促進和國際間的交流,開展學術專業研討會,來提高我國大學林業經濟管理學專業的學術水平和能力。第二,建立完善的教師制度來約束,進而使得教師隊伍師資力量快速提升。教師隊伍要積極合作互相幫助,這樣進步會更快。
2.結束語
關鍵詞林業分類經營生態經濟協調發展
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就是遵循現代林業思想,根據社會對生態和經濟的要求,按照對森林多種功能和主導利用的不同,將林業劃分為以發揮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主的公益林業和以發揮經濟效益為主的商品林業,并按照各自特點和規律,建立相應的管理體制、經營機制、投入機制和發展模式,逐步建立起比較完備的生態林體系和林業產業體系,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商品林,強力推動林業跨越式發展,使森林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整體發揮,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1林業在生態經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
當前,林業問題己成為全球生態環境的核心問題,林業是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保護和發展林業己成為緩解生態環境危機和實現生態、社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根本措施之一。
1.1林業在改善生態環境中的主體地位
森林作為地球生態系統的主體,在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首先,維持碳氮平衡,緩解全球“溫室效應”。從全球來看,由于森林的大量砍伐,大氣中本應該被森林吸收的CO2沒有被吸收,地球的溫室效應不斷增強。據分析,在過去的20年中,大氣中CO2濃度增加了25%,地球的平均氣溫上升了0.5℃,溫室效應使得自然生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據測定,lha的闊葉林在一天內能夠吸收1000kg的CO2。由于森林的存在,能夠大大緩解“溫室效應”。
其次,防風固沙,為農業的穩產高產提供有力屏障。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森林植被破壞后,由于陽光爆曬和雨水沖刷等因素的作用,形成土地荒漠化。實現荒漠化綜合治理的根本在于發展林業。森林能夠使風速、風力大大下降,在防風固沙林的作用下,同時配合農業、水利等措施,風沙量將會逐年減少。除此之外,森林在增加降水、改善農業小氣候等方面的功能也十分顯著。
最后,維護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而森林又是生物多樣性賴以存在的重要基礎。野生動物種群的組成和多樣性不僅與森林的面積有關,還與森林植物種類組成及結構密切相關。
1.2林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作用
林業是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的物質資料生產部門,是一個基礎性產業部門。
首先,提供林產品,滿足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國外林業發展的經驗表明,林產品的供應在促進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林業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著木材、林副產品等,既為工業發展提供著大量原材料,又生產著人民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其次,提供以木本糧油為主的非木質林產品,為解決我國食物安全問題服務。豐富的森林資源,不僅能夠提供各種林產品,還是人類未來營養食品和養殖業飼料供應的重要基地。據有關專家預測,我國木本糧油及野生淀粉植物,森林果菜、食用菌等合計總產量折合成糧食達200億kg。森林食品還能滿足人們改善飲食結構和提高食品保健能力的要求。
最后,提供就業機會。林業的資本有機構成較低,吸納的勞動力數量較多,為促進社會再就業工程的實施提供了機會和有利條件。林業吸納勞動力的主要途徑有: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天然林保護工程、自然保護區建設、林業山區開發、林業產業發展、承包開發荒山、非公有制經濟、勞務輸出等。由此看來,林業的發展,不僅能夠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也能增加就業機會。
2我國林業經營現狀分析
以生態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的不合理生產方式,造成了森林資源的大量破壞和消失,形成了貧困-生態環境的破壞-更加貧困的惡性循環。下面這一組數字或許能從某個側面說明當前我國林業發展中的一些問題:中國國土面積占世界陸地面積的7%,而森林面積僅占世界森林面積的4%;中國人口占世界的20%以上,而木材蓄積量只占世界木材蓄積量的3%;森林面積122萬km2,人均1000m2,是世界人均森林面積的1/10;林業用地利用率低,有林地面積占43%,而發達國家是80%~90%;森林蓄積量95億m3,人均8m3,是世界人均森林蓄積量83m3的1/10,大約名列世界第120位之后。以上數字可以看出,我國林業的現狀既難以為我國經濟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支撐作用,更難以肩負起改善生態環境的歷史重任,林業生態與經濟發展極不協調。
傳統林業經營模式的客觀局限性混淆了作為商品產業的林業與作為社會公益事業的林業在經濟性、經營利用目標、經營方式、管理要求、社會實現形式以及價值補償等方面的差別,使得人們不能很好地按照各自的不同特點和規律選擇相適應的辦法來經營管理和建設林業,而是采取同樣的經營方式。也就是在木材永續利用理論指導下,把林業只當作一般的產業來看待,沒有引起對公益林業的真正重視,其結果是林業生態環境惡化問題沒有緩解,林業經濟處于危困之中不能自拔。
3我國實施林業分類經營所遇到的難題
我國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必須從我國的實際出發,這樣才能制定出適合我國林業分類經營的戰略。就我國當前的林業狀況看,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必將遇到如下的難題:
(1)規劃中的難題。我國林業經濟成份復雜,有國有林、集體所有林,也存在部分私有林。實施林業分類經營需要從總體上進行規劃,哪些是生態公益林,哪些是商品林,都要規劃清楚。但在總體安排和規劃中必然要涉及到部份總體規劃與所有者之間的矛盾,規劃中要求建設生態公益林,而所有者從強調自身利益出發,強調建設商品林。因此,在林業多種經濟成份存在的情況下如何實施林業分類經營,正確處理好規劃需要與所有者利益要求的矛盾,則是實施林業分類經營的重要難題。
(2)樹種選擇上的難題。實施林業分類經營既要滿足社會對木材及林木產品的需求,又要滿足對林業的多種效益的需求。用小面積的林地進行集約經營,培育出社會需要的木材及林木產品,在此基礎上,培育和保護大面積天然林,以實現林業的多種效益,這是實施林業分類經營的重要原則。而要想在小面積上培育出大量的所需木材,樹種選擇極為重要。樹種既要適于林地生長,又要生長快;既要適于培育,又要便于加工增值。因此,我國實施林業分類經營,根據不同區域選擇不同的目的樹種,并滿足商品林業的需要,則是一個主要的難題。
(3)林地使用上的難題。實施林業分類經營,一方面,保存現有天然林的面積,并提高其生長力;另一方面,就是拿出一部分林地,集約經營生產出社會所需的木材。而目前,在林地使用上,存在很多難題,一是森林面積在一定程度上被蠶食,毀林開墾現象十分嚴重;二是林地和農田在使用上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一些環境遭到破壞,林地生產力下降。因此,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如何使用好現有林地,保護住現有的森林面積,提高其生產力,同時,在有必要的前提下,擴大森林面積,也是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必然遇到的難題。
(4)投資體制上的難題。不同的所有制,在投資培育森林上有著不同的方式。國有林區在投資上可以形成規范的制度,而集體和私有開發投資就很難形成規范的制度,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投資的與否取決于所有者,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后,哪些天然林要保護經營好,哪些林地實施集約經營,要受到所有者利益的驅動,既便是造林成林的林地,也容易遭到破壞而挪做他用。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國家必須要有足夠資金作保證。
4實現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的我國林業分類經營對策
實施林業分類經營戰略,既是我國林業發展的需要,又是尋找林業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我國在實施林業分類經營戰略過程中,必須針對所遇到的難題,采取一定對策解決,從而形成具有我國特色,推動我國林業發展的經營戰略。
4.1分步驟、有層次地推進林業分類經營的進程
林產品生產不能超過森林的再生能力,要求對森林資源在培育、利用和多種用途方面實行綜合管理。林業分類經營戰略必須以林業可持續發展為指導,制定規劃,分步驟、分層次地推進。按地域和環境要求制定出商品林、公益林的經營規劃;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林產品的市場需求,選擇目的樹種;分步驟、分層次地推進,先從保護天然林逐步轉向保護治理環境,先從天然林的一般保護入手逐步轉到利用人工林,全面保護天然林,先從國有林區啟動,逐步擴展到山區、農村等,實現對森林資源的恢復與發展。
4.2加強科學研究,尋找和選擇商品林樹種
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商品林的建設是重點。在我國,目前商品林建設有兩個關鍵方面,一方面,選擇適合我國的商品林樹種,另一方面,在商品林發展過程中,要保持林地的生產力。就我國北方而言,現在落葉松雖易成活,早期生長快,但后期生長慢,再加工的商品化程度低,市場面窄。因此,極需通過科學研究,尋找選擇和培育一種或幾種目的樹種。過去,我國比較注重選擇針葉樹種,但是大面積營造針葉林造成林地酸化,地力減退,我國現有的人工林,大多是針葉林,主要是第一代,第二代的很少,地力減退也要引起注意,因此,針闊混交的營造林方式必須堅持,且需不斷地進行研究、改進和完善。
4.3構建適合我國林業分類經營的投資和技術體制
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必然要有大量的投資,投資不到位,投資使用效益差都是不允許的。因此,投資要建立投資法人責任制及項目負責制,通過法律、法規和各種管理制度約束責任人。實施林業分類經營,科學技術必須先行,目前,林業工作中就科學技術運用上有兩個弊端,一是林業企業粗放經營不重視科學技術,林業生產經營中的科技含量越來越低。二是科研與生產實際嚴重脫節,實驗的項目很少有推廣見效的,企業極不愿意參加任何有價值的科研和技術推廣活動。這種狀況不適應實施林業分類經營的需要。因此,必須構建靈活有效的技術體制,即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體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依靠科學技術,推進林業分類經營的進程。
4.4強化林地管理和充分利用林地
實施林業分類經營策略,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林地的區劃和林地利用的規劃。但林地現存的問題也不能使林業分類經營更好地進行。因此,必須要加強林地管理和充分利用林地,要遏制林地不斷被侵蝕的態勢,堅決杜絕毀林開荒、亂占林地的現象;要對生態位置重要的地段,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確保林地作用;要堅決還林于山,還林于沙,利用森林系統的生態作用,改變自然環境;要不斷地擴大林地的面積,在森林母體的情況下,依據林木生物學特性,擴種出更多的植物,使林地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永順.論林業分類經營和森林資源分類經營[J].林業經濟,1996(5)
2侯元兆.林業分工論的經濟學基礎[J].世界林業研究,1998(4)
3陳國明.淺議林業分類經營的理認依據[J].林業經濟,1996(5)
4劉偉平.林業分類經營:概念與問題[J].林業經濟,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