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2 07:20: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政治誠信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90后”大學生;誠信教育;誠信檔案
在市場經濟逐漸國際化、政治不斷民主化和法制化、文化多元化和交流方式越來越現代化的今天,誠信的價值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和考驗?!?0后”大學生已逐漸成為當今大學校園的主體。在大學校園中,大學生的誠信缺失問題日益顯現:學風不正、考試作弊、論文抄襲;故意拖欠學費及助學貸款、網絡道德失范等。在社會制度的碰撞和多元價值取向的影響下,如何做好“90 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良好的個人誠信品質,這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須思考和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誠信的基本含義
“誠者信也,信者誠也”,這是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誠信”的解釋?!罢\”、“信”的互釋驗證了誠實守信的內在聯系, “誠”是指“內誠于心”,是一種信仰、理念,而“信”是指“外信于人”,是“誠”的外在表現,通俗地說就是“誠是信之本,信是誠之行”。它要求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不弄虛作假,講真話、實話,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1]。
二、“90后”大學生誠信現狀
(一)學業誠信缺失
1.考試誠信缺失。“90后”大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環境和家庭條件相對優越,缺少艱苦奮斗的精神。表現在學習上急功近利,誠信缺失現象嚴重。一些學生平時不努力學習,時常曠課,考試時為取得合格的成績,就不擇手段舞弊,部分學生采取各種辦法打小抄,夾帶。更有甚者利用現代化通信工具,比如手機、對講機等作弊。
2.論文抄襲現象?,F在發達的網絡條件一方面給愛學習的同學提供了很多便利;另一方面也方便了部分不勞而獲的同學,他們在幾分鐘內靠“復制”和“粘貼”就解決學習問題。畢業論文的抄襲更是司空見慣:有的人從網上下載多篇論文后進行粗糙的拼湊。更有甚者,一些人竟然雇傭他人替自己寫畢業論文或者直接從網絡上下載論文來蒙混畢業論文答辯。
(二)道德誠信缺失現狀
惡意拖欠學費和國家貸款;騙取助學金;為評助、評優、入黨、求職而制造虛假材料。部分大學生不惜在求職履歷上絞盡腦汁大做文章,以增加求職砝碼。表現在簡歷上修改考試成績、制造虛假實踐經歷等等。更有少數大學生缺少契約觀念和法律意識,在就業過程中為了“保底”和多家用人單位簽約,然后根據個人的喜好和用人單位提供的薪酬隨意毀約,全然不顧學校的聲譽、用人單位的利益以及由此引發的法律后果。
三、誠信缺失的原因
“90后”大學生的誠信缺失,有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同時也反映出現行教育體制和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某些缺陷。
(一)社會環境是誘發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外因
社會不良風氣對學術誠信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90后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群體的一員,也很容易受到社會各種消極思想和不良風氣的影響。當前社會上充斥著假文憑、假證書等,引起了莘莘學子內心的種種波瀾;令人眼花繚亂、防不勝防的虛假廣告以及充斥市場的假冒偽劣產品;引人關注的名人弄虛作假,炒作或者剽竊等等,也讓身處象牙塔中的大學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部分學生開始熱衷于各種造假,投機取巧。
(二)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中的弊端是大學生出現誠信危機的主要原因
死板的教學、強制的考試,加上考試內容與現實嚴重脫離,標準化、機械化的考試內容逼著學生死記硬背,缺乏科學性與創新性,只注重分數不重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這些應試教育帶來的弊端對大學生們來說,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逼上梁山”的作用。而社會不以綜合能力評價大學生,只是以學生所持有各種證件的多少和級別高低來衡量畢業大學生的水平,造成一味讀書,忽略道德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最終導致教學和品德教育分離。而且學校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往往過于簡單化、片面化,從而影響了學生個體的道德完善和整個大學生道德體系的建設。當前大學的考試制度和考試模式存在極大弊端,往往使得學生臨陣磨槍,突擊復習,學生急功近利的心理使得作弊難以根除。
(三)學生自身素質的缺陷是導致誠信缺失的直接原因
心理學家研究認為“以自我為中心”是“90 后”大學生的主要心理特征,且其迷戀網絡,部分學生厭學情緒嚴重,心理承受力不強,不能妥善處理情感問題。由于大部分人都是獨生子女,生活環境較為優越,導致他們普遍缺乏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由于90后大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往往只顧追求個人名利而忽略他人的感受,小我的觀念使他們在面臨義和利的選擇時,往往會為了獲利而舍棄誠信。同時,“90后”大學生思想活躍、獲取的信息量大、接受新生事務的能力較強,這是適應時展要求的有利因素;但這種特點也容易受到當前社會道德價值多元化的不利影響:在遇到一些不正常的社會現象時,往往把握不住社會的主流,不能辯證的看待。因而,他們容易將觀察了解到的一些社會消極現象當作社會本質,放棄誠信原則,做出失信行為。
四、加強對“90后”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思考
誠信教育是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當代大學生尤其是“90后”大學生正確的政治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從根本上講,是關系國家未來興衰的大事。因此,結合當前的社會實際,我們應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以構建良好的外部環境構建和完善管理體制為基礎,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進一步加強對“90后”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改善大學生的誠信現狀。
(一)創建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
大學生的誠信教育首先須從師求真做起,學校應從內部管理、教師形象上做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身教重于言傳,教師應當在日常的教學和生活中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并且面對種種社會弊端時經受住考驗,才能為大學生樹立誠信的榜樣。首先,學校應將師德建設作為重點,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教師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樹立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的良好師德形象;同時學校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把誠信教育的意義滲透到教學內容中,同時結合社會現狀,開展形式多樣的誠信教育活動,從實際出發,加強對學生的正面引導,將誠實守信貫穿到學習、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此外,要講誠信教育逐步滲透到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督促、相互教育的互動過程,積極鼓勵學生實施監督,最終達到相互促進的良好效果。
(二)建立良好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在實施誠信教育的過程中,首要的是加強輿論監督和引導。通過輿論宣傳誠信的先進事跡,引導學生積極學習,提倡誠信;同時也要將不誠信的反面教材適時曝光,將不誠信的危害展示在公眾面前,警示人們不可逾越。
其次,在加強誠信教育的同時建立學生信用檔案,對學生的誠信進行記錄,根據記錄對學生的誠信情況進行綜合考察,并運用科學的統計方法,對學生的信用情況進行計量評級,最終形成學生誠信的定性判斷,判斷的結果將提供給以后的用人單位參考。
(三)以人為本,實現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
高校誠信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大學生誠信的“自律”。上面所說的種種,都是通過相應的規范或制度來約束言行舉止,是屬于“他律”,而我們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通過各種形式的誠信教育最終達到大學生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作為轉變主體的大學生的親身參與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高校的誠信教育過程中,應切實把學生的參與放到首位,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參與學校的誠信教育,如:把院報、網站等作為誠信宣傳陣地;通過主題班會,征文比賽、國旗下教育等方式開展誠信教育活動,隨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靈活制定活動方案,對學生的價值觀,行為模式進行積極的引導,最終將誠信的道德范內化為學生自身的一種價值追求。
五、結語
誠信歷來被視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立身處世之本,誠信的品格對于個人、社會和國家的發展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就現階段而言,誠信教育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完善我們的教育體制,改進教育方式和手段,進一步充實教育內容,從而使誠信教育活動真正落到實處,能夠將“90后”大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何潔.當代大學生誠信現狀分析與思考.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6,2.
[2]朱淑媛.關于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的思考.教育教學論壇,2010,5.
[3]崔國富,袁冬梅.高校學生誠信教育管理制度的建構研究.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1.
[4]鄧琳.大學生誠信缺失成因及誠信教育的途徑.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0,5.
[5]何靄.大學生誠信狀況與誠信教育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06,1.
[6]王宏彬.傳統誠信教育與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黑龍江高教研究,2002,5.
[7]吳秀明.關于大學生誠信問題及誠信教育的思考.外交學院學報,2004,2.
古人云:“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說明了我國早就對誠信問題極為關注。如今,誠信的理念已經根植到中華民族每個人的心目中,成為我國社會的一種最基本的道德規范。而當前大學生誠信教育存在的問題,使得人們對這個問題日益關注。因此,有必要對大學生誠信教育進行專門的研究。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中誠信教育的作用
(一)大學生誠信教育1、誠信誠信就是人們常說誠實和守信。雖然從字面上來看,誠實和守信是兩種個人品質,但在現實中,一個人只有誠實才能守信,借助一個人是否守信才能評判一個人是否誠實??梢哉f,誠實和守信是一對連體兄弟。一般來說,人們評判一個人的誠信通常通過以下的品質決定,諸如真誠、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重承諾、講信譽等。2、大學生誠信教育誠信教育即圍繞誠實守信核心內容展開的道德教育實踐活動。大學生誠信教育就是通過高校這個載體,對大學生進行的有計劃、有目的地教育實踐活動。從實際來看,大學生誠信教育屬于道德教育的范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部分。與大學生文化教育不同,誠信教育更注重的是大學生行為教育。也就是說,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核心是通過教育使學生達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的效果。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中誠信教育的作用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進行大學生誠信教育,對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有利于大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對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誠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社會來說,大學生堅守誠信道德不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而且有利于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進步。從現實生活來看,由于各個領域誠信缺失的現象非常嚴重,在拆遷政策下的“強拆”政治欺詐,各種高科技手段掩蓋下的“毒物(如瘦肉精、添加劑等)”,充斥高校的學術造假等種種不誠信現象,嚴重阻礙了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國亟待建立一個良好的誠信環境。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市場經濟建設就不僅僅需要一批高素質的人才,更需要具有誠信道德的高素質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誠信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它不僅要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誠信意識,識別社會中的種種不誠信行為,自覺抵制這些不誠信行為,在提高大學生誠信素質的同時,推動整個社會誠信道德的發展,為我國營造良好的誠信環境。誠信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內容之一,不僅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還有助于建立高效、優雅、和諧的校園文化,為我國培養四有新人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當前大學生誠信教育的現狀
從當前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來看,雖然我國高校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比較重視,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大學生中仍然存在著部分不誠信現象。諸如考試作弊、代人替考、畢業論文抄襲、就業悔約、惡意拖欠助學貸款等,以上行為輕則影響學生個人,重則導致高校的聲譽受損,影響整個社會風氣,對大學生、高校和社會來說,都是極其不利的。
(一)當前大學生誠信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大學生誠信道德的缺失,究其原因不外乎有社會、家庭和高校三方面的因素。但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視野中,不難看出,當前大學生誠信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誠信教育缺乏嚴格的規劃誠信教育應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但從實際來看,高校誠信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僅僅是被高校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分支內容。高校在安排誠信教育相關內容教學時,并沒有進行嚴格的規劃,沒有明確誠信教育的目標,沒有明顯界定相關的教學內容,沒有制定誠信教育的相關結果評價。誠信教育的重要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沒有凸顯出來,誠信教育也很難發揮相應的實效。2、誠信教育的教育方式不當誠信教育是道德教育范疇,相關的誠信道德規范的實踐性較強。但高校的誠信教育還停留在傳統的說教上,缺乏借助有效的實踐加以論證。一般來說,高校在進行誠信教育時,通常只是告訴大學生哪些行為是不誠信的,不可取的。但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高校在誠信教學課堂上所羅列的行為在社會上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懲罰,或者相關不誠信行為長期以來給大學生的示范是被姑息乃至不被發現,僅憑理論上的講述很難使大學生認識到不誠信帶來的嚴重危害,造成高校誠信教育缺乏足夠的說服力。3、教育者的誠信素質缺失高校教師也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普通群體,飽受著現實社會中的各種誘惑,部分高校教師在利益面前失去抵抗力,喪失道德底線,在學生面前失去了教師應有的威信。有的高校教師私下接受學生的禮物將考試試題泄漏給學生,或者在評優評先中暗箱操作,剽竊別人的學術成果等。高校教師的不誠信行為不僅損壞了教師在大學生面前的形象,也使大學生對師道尊嚴和誠信教育產生懷疑。高校的誠信教育難以收到預期的成效。
(二)高校誠信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1、對誠信教育不夠重視高校之所以對誠信教育缺乏規劃,一方面,高校并沒有真正意識到誠信教育對大學生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涉及的誠信教育內容并不多,誠信教育的隨意性較強,也就沒有明確的教育目標,更不用說形成誠信教育的完整體系。另一方面,整個社會的誠信道德嚴重缺失,使得高校對誠信教育產生消極態度,認為依靠教育并不能改變社會的不誠信行為,產生不愿意重視誠信教育的不作為。2、教育的功利性由于教育的功利性,使得高校更重視大學生專業知識,將較多的功夫用在了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上。片面認為學生考到好成績、找到好工作才能體現學校的教學水平。由于誠信教育的結果很難在短期出成效,且不容易借助量化的指標進行考查,導致學校疏于對誠信教育進行教學方式改革,大學生只能接受幾乎與小學等同的教育方式,教育的成效也就可想而知。3、利益機制的驅使實際上,高校教師的示范行為并不一定就能完全影響學生。由于大學生本身也受一定利益機制的驅使,使大學生面臨兩難選擇。以大學生畢業論文中數據編造的問題為例。一個體育系的畢業生為了證明其某種特訓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在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可能由于時間限制,難以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使學生的成績因此而有明顯的差異。而一旦根據其采集的數據進行檢驗的話,他得出的結果對論文寫作是極為不利的,如實填寫實驗數據,學生就可能面臨著不能畢業。為了證明自身結果的正確性,大學生就會在利益驅使下,選擇不誠信行為。
三、解決高校誠信教育問題的途徑
(一)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作用,對誠信教育進行階段規劃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有助于引導和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已經具備成熟的理論素材和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為了開展誠信教育不可替代的壁壘。高??梢越Y合思想政治理論課,對誠信教育進行階段規劃。根據大學生的實際,對低年級和高年級的學生進行分層次、分階段的誠信教育。高校通過分析大學生不同階段的特點和面臨的誠信問題,有重點、有目的地制定各階段的誠信教育計劃。例如,對于剛入校的新生,高??梢詫Υ髮W生進行助學金申請的誠信教育、考試誠信教育等,通過各種行為的列舉,伴以相應的處罰行為、嚴重后果告知大學生,讓學生學會自覺抵制不誠信行為;對于即將畢業的學生,將誠信教育的重點放在論文編寫、畢業資料提供、及時償還助學貸款、信守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就業協議等的誠信教育。這樣,誠信教育就可以根據不同階段面臨的核心誠信問題,增加誠信教育的實效,使誠信教育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瘦肉精、蘇丹紅、三聚氰胺等畜產品安全事件,一度引起社會極大關注,畜產品安全已成為重大的公共安全問題和社會問題。畜禽安全生產,特別是特色畜牧業安全養殖、畜產品藥殘、疫病等檢測直接影響到食品安全問題。因此,在動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特別加強誠信教育,務必引導學生構筑道德底線,提高畜牧業行業自律意識,做到誠信生產,為畜產品安全提供最基礎最有力的保障。動物科學學院應努力營造誠信育人的校園環境,加強學生道德素質教育,特別加強科研誠信教育,將科學道德教育納入學生階段的必修課,幫助學生領悟科學道德與科學職業的倫理精神,從而掌握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讓學生在課程學習、實踐、科研學習過程中受到感染,將科研誠信、學術誠信付諸于平時的學習及課題研究中,保證實驗態度端正,實驗數據真實,學術論文正當引用。更重要的是,動物科學類學生將來直接參與畜牧業養殖生產中,學生的德育素養,特別是科研、學術誠信尤為重要,這將直接影響到科研成果的真實性,進而涉及到動物健康養殖、食品安全等民生問題。
2加強動物科學類學生誠信教育的對策
2.1加強新生入學誠信教育,建立學生誠信檔案
重視新生入學誠信教育,并將誠信教育作為入學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新生手冊中增加學術誠信和科研誠信等條例,對考試作弊、論文抄襲等不誠實行為做出詳細的處罰規定。注重加強新生入學誠信思想教育,通過開展誠信教育宣講活動、畜牧業企業精英專題講座、觀看誠信教育紀錄片等多種活動在學生中大力宣揚誠信教育。南開大學在2013級研究生入學時,新生會領到一份研究生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的材料,新生閱讀后,要簽署一份學術誠信承諾書,針對不作假、不抄襲、遵守學術道德等多項道德規定做出承諾,這份承諾書將直接由學校永久保留。在新生入學時提出警示,學術誠信是嚴肅認真的事情,對學生將來參與企業發展、科學研究時起到鞭策作用。因此將誠信教育作為動物科學類新生入學教育的重點內容,不僅強調了學術道德方面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告誡學生要誠信生產,誠信做人。從入學開始建立學生誠信檔案,引起學生對誠信品質的高度重視。將學生不講誠信的行為,或是誠信楷模行為記錄在檔案里,進行相應的教育懲罰或表彰,鞭策并激勵學生堅守誠信。同時,學生誠信檔案直接作為學生評獎評優最直接的評價依據。學生誠信檔案也能激勵他們將誠信的優良品質從學校延伸到工作及生活中,讓學生因誠信而受益終身。
2.2思想政治、專業教育與誠信教育有機結合,多維度開展誠信教育
抓住現行大學生學習階段的特殊性,開展適合學生學習、科研和生活實際的思想道德教育,明確科學道德的定義、范疇,向學生普及畜牧安全生產、知識產權教育,提醒學生在學習、科研中如何做到堅守科研道德,并告知學生哪些行為屬于觸犯科學誠信的行為。動物科學類專業學生誠信思想教育,把理論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并且加強實踐教學的環節,緊密聯系現實社會生活、企業安全生產,聯系學生對誠信的現實想法和生活實際,結合誠信履行中的難點、熱點問題開展教學,力爭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把道理講透,使學生理解。除此之外,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專業課的滲透作用和啟發效果開展學術誠信教育,使學術誠信教育與政治理論課、專業課相互交融,同時將誠信法制意識教育作為學生的選修科目,幫助學生建立誠信法律法規意識。充分利用“兩課”作為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增加和滲透誠信教育內容。既要使教育內容不失我國傳統誠信的優秀元素,還要代表時代特征,使誠信更加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在講授過程中,避免單純的知識灌輸,以召開講座、座談會的形式,通過明德楷模、案例警示等多種方式,結合誠信理論教學向學生系統灌輸誠信道德知識。重視學生誠信的引導,加大誠信宣傳,發揮輿論導向,通過校內媒體如校內電臺廣播、飯堂電視視頻宣傳、校園網絡、宣傳欄等方式多維度渲染誠信的教育氣氛,促使學生自覺做到誠實守信。
2.3將誠信作為學生評獎評優的重要考核標準
評獎評優是加強校園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事關學生的切身利益。它與學生年度綜合素質測評緊密結合,既可以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為學校、家長、社會提供評價學生在校發展和綜合素質發展現狀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目前對學生的誠信考核缺乏規范化、程序化、可操作化的評價指標,評價往往會帶有濃厚的主觀意識。但也有部分高校嘗試制定專門的學生誠信考核評價制度,不過具體操作性、針對性不強,實施起來比較麻煩。評獎評優要對學生德育進行評分,進一步完善學院評獎評優的細則,取消把學術論文作為最重要的硬性指標,避免急功近利的功利主義,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素養尤為重要。動物科學學院2014年制定了《動物科學學院研究生學業獎學金評審暫行辦法》,針對誠實守信提出了要求,其中評選基本條件的第三條:誠實守信,品學兼優;并規定若經查實在研究生入學考試中隱瞞事實或有虛假內容的不予以申請。但是文件沒有針對誠實守信列出詳細的考核指標。是否將助學貸款信用記錄、學費繳納、獎懲情況、人際交往、日常生活、科研態度等方面直接納入誠信考核指標,再設計具體的評分細則。評獎評優將科研論文的發表作為最重要的衡量標準,優秀得獎等級最重要的是看論文點數。在評獎評優等優秀考核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有關加強學術誠信教育力度的相關管理規章制度。建立嚴格詳細的誠信獎懲機制,及時公開表揚、獎勵遵守誠信規范等誠信表現良好的學生;同時通過取消申請助學貸款的資格、撤銷干部職務、取消評獎評優資格等方式,公開公正批評、處罰違反誠信的學生,絕不姑息惡劣行為,督促學生堅守誠信。
2.4充分發揚學生導師的言傳身教、率先垂范作用
目前來看,動物科學學院學生群體都是80后、90后獨生子女,個人修養不成熟放松自身要求,一定程度上表現自我,個性化強,思想活躍。某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投機取巧,不尊重科學,肆意妄為。部分學生在實驗實習過程中,隨意改動實驗或調查數據,有學者調查顯示學生在遇到實驗結果與實驗預期有差別時,大部分學生會選擇重做實驗或分析數據錯誤原因,并反復做實驗。但是也有少部分學生由于懶惰不愿意費時費力進行重復實驗或多次調查,會選擇滿足實驗預期結果要求的數據,私自舍棄不符合要求的數據,甚至修改實驗數據。更有個別學生不愿費時費力搞調查,做實驗,為了能順利畢業,又限于畢業時間、經費和實驗條件的限制,只好選擇篡改或編造數據。動物科學類學生在培養過程中采用“導師制”。“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導師要發揮育人功能,在學生指導過程中,以身作則,對學生進行學術誠信道德教育。加強對導師學術道德的考核,建立學生問責制度,學生出現學術問題,導師負連帶責任。在導師遴選環節中,加入嚴格的學術誠信考核標準,要求導師必須思想道德、科研學術誠信素質優良。對于口碑不好,存在誠信問題的人,經費再多也不能評聘為導師。導師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承擔育人的主體,導師要言傳身教、率先垂范,作為學生踐行誠信的榜樣。因此,建立學生導師問責制,通過導師的言傳身教、率先垂范,作為學生踐行誠信的榜樣。同時明確導師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職責,可以通過建立導師誠信育人的管理和監督機制。學生導師帶領學生進行認真誠實的科學研究的同時,開展多項實踐活動,將德育特別是誠信教育得到具體的塑造。導師幫助學生養成誠實的科學研究素養,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保持健康積極的就業心理狀態,有效地促進了優良教風和學風建設。除此之外,導師幫助學生養成誠實的科學研究素養,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保持健康積極的就業心理狀態。有利于幫助研究生端正自己的位置,客觀分析個人現實和職業現實,正確對待就業和擇業的區別,才能坦然的面對就業困難。
3結語
關鍵詞:高職生,誠信,問題,對策
一、 誠信素質與高職生成才
誠信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一種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冬F代漢語詞典》把“誠信”解釋為:誠實守信,講信用,守諾言,辦實事。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誠信對于高職生的成長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作用。
首先,誠信素質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誠信友愛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它要求人們在工作生活中做到以誠待人,以誠行事,以誠立信,努力維系整個社會的規范有序與和諧發展。我國傳統文化古籍《管子·樞言》指出,“誠信者,天下之結也”。意思是:誠信是天下共識形成的關鍵,只有誠信才可能使社會形成一個統一體,進而形成這個社會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誠信的社會必然是一個穩定、和諧、富強的社會。
其次,誠信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素質教育的根本問題是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而誠信歷來被認為是做人的第一要義,是一個人安身立命、求生存求發展的根本。所謂“人無信不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國學者李福君認為,“未來社會需要高素質的人才,不僅要掌握技能,更要擁有誠信、合作精神。我們的教育要培養的,應該是這樣的人。”[1] 因此,高職院校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突出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著力培養高素質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之路,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作出積極的貢獻。
再次,誠信素質是成功就業創業的必備條件。誠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運行的基本保證,是各種類型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并最終立于不敗之地的有力支撐,是所有從業人員必須始終遵循的職業道德規范。毫無疑問,高職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中,無論是選擇就業還是創業,要想在這個世界上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把誠信作為最基礎的價值觀和最基本的文明素養,作為自己的道德根基、人格底蘊、立世之本。論文參考網。
二、 現階段高職生誠信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現處在一個社會全面轉型的時期,舊的價值體系已經被打破,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時代要求的新的價值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加之學校道德教育的空泛化等多方面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職生誠信缺失和行為失范。當前,高職生誠信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學費誠信缺失
我國《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高校學生應當履行按照規定繳納學費及有關費用的義務,未按學校規定繳納學費的不予注冊。盡管如此,在高職院校中學生欠費現象卻比較普遍,已成為令學校感到棘手的一大難題。據河北省一所高職院校財務處的報告,該校1萬多名學生中有近2000人欠繳學費,差不多每6名學生中就有1人不繳學費,甚至還有學生大學3年都沒有繳學費。欠費學生中,除了少數確因家庭經濟困難繳納不起,相當一部分是因為缺乏誠信而惡意拖欠學費。他們把從家里帶來的學費挪作它用,超前享受和消費,或者買筆記本電腦,或者買數碼相機,或者買名牌服裝,或者用于戀愛開銷,等等,對自己拖欠學費表現出不負責任、不以為然的態度。
2. 學業誠信缺失
目前,學生學業成績評價作為教學與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許多高職院校仍然以學期期末考試為主。少數高職生平時上課的出勤率極低,經常以各種借口“請假”逃課,甚至無故缺課,直到期末考試前幾天才“臨時抱佛腳”。有調查顯示,高校學生的逃課行為與考試作弊行為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不想認認真真地耕耘,但想輕輕松松地收獲,唯一的選擇便是弄虛作假,以期蒙混過關。
3. 交往誠信缺失
誠信是人與人之間友好相處、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本行為準則。“言必信,行必果”,否則,“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無論是師生交往,還是同學交往,貴在坦誠相待,彼此信任與合作。一些高職生由于在人際交往中缺乏誠信,自私虛偽,導致人際關系緊張,不和諧,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4. 求職誠信缺失
高職生就業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高職生與招聘單位雙方提供的信息真實與否,直接關系到求職與招聘活動的成敗。有的高職生不是如實地向招聘單位宣傳自己和推銷自己,而是通過制造虛假履歷,試圖獲得面試和就業的機會。另外,就業協議書實質上是用人單位與求職者經過相互協商后所達成的一項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諾。有的高職生對待簽約不夠認真負責,簽約后竟然擅自違約,給用人單位以及個人造成無謂的損失。
三、 新時期加強高職生誠信教育的對策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高職院校應當把加強高職生誠信教育作為創建和諧校園、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抓手,切實納入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全過程,狠抓落實,務求實效。
第一, 重視加強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樹立誠信理念。
在當代中國,已經建立和正在不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現代社會的信用經濟。由于市場經濟崇尚多元經濟、多元利益,如何在多元之中有主導,多變之中有主線,多樣之中有主體,堅持和弘揚以誠信為核心的價值觀,無疑成了新時期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新課題。誠然,“任何個體正確價值觀的形成都不是與生俱來的,人的各種思考、判斷以及選擇能力的培養和形成是一個學習、教育和實踐的過程,它必須以人類的文化知識的積淀為前提。”[2](P76)這就要求必須充分發揮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主課堂、主渠道的作用,堅持不懈地用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高職生,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育與管理相結合,自律與他律相結合,全方位推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重點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幫助和引導高職生牢固樹立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的道德觀,堅決摒棄金錢至上、重利輕德的觀念和行為。
第二, 改革創新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把誠信教育融入整個課程體系建設之中。
據國家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的調查報告顯示,56%的職校生對所開設的基礎性、常識性課程總體評價不滿意,100%的人認為基礎課程需要改革。職業教育實質上是就業教育,旨在“使無業者有業,有業者樂業”。高職院校應切實貫徹“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教辦學方針,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面向生產服務第一線,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使職業特點更加突出,使辦學特色更加鮮明。一方面,要在企業調研的基礎上,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以能力為核心,進行職教課程體系建設;另一方面,要堅持以德樹人,把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融入所有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實現職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的有機結合。專業課教師應在傳授技能的過程中滲透更多的文化內涵,教會學生做人的方法,培養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文化課教師應從學生的專業要求出發,教會學生必需、夠用的理論知識。在教學方法上,注重以理服人和以情動人,著眼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吸引力。這是因為,“教育內容即使是正確的、科學的,也都要經過主體的情感過濾,才能內化為他們的心理成分。”[3](P290)特別是在對高職生進行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的教育時,“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出偽君子。”[4](P117)
第三, 大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注重誠信素質的養成。論文參考網。
“校園文化是高職院校文化力的載體,是高職院校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反映師生價值目標、思維方式、學習方式、行為范式和生活方式的結晶。”[5](P81)它深植于全校師生的內心深處,對其思想觀念、價值判斷、道德情操具有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大力推進以誠信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建設,一是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和學術道德建設。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從某種意義上講,好的教師是一個教育基地,是一個動力源,是一所德育學校。”[6](P77)高職院校黨政干部、專職輔導員以及所有專兼職教師都有育人責任,理應時時處處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響和帶動學生。論文參考網。二是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校園文化活動,如講座、演講、征文比賽、知識競賽、書畫攝影、社團活動等,立足高職生的學習生活實際,著眼實踐,注重養成,把誠信觀念變成高職生的良好習慣和自覺行動。三是發揮網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誠信教育要主動占領網絡教育新陣地。校園網應針對高職生學習、生活、交往和就業中的具體誠信問題,有的放矢地組織有關誠信素質的學習討論,把校園網建設成為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于一體的主題教育網站,使誠信教育提高時效性,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
總之,高職生誠信素質的形成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高職院校要以高職生成才為中心,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科學規劃新時期加強高職生誠信教育的新思路和新舉措,建立健全相應的工作體制機制,形成全校上下共同推進的強大合力,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高職生誠信教育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張建新:一道待解的誠信考題[N] 中國教育報,2008-2-16
[2]陳成文、阮劍蘭:論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與構建和諧社會[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6,(5)
[3]章毛平:關于加強青少年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理性思考[J] 東北大學學報,2006,(4)
[4]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學[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5]錢勤元:論大學核心競爭力[J] 河海大學學報,2003,(12)
[6]田建國:高等學校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幾點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2006,(8)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誠信;人生觀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22-0224-02
誠信既是傳統文化的精華,又是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而誠信缺失則是對傳統文化的褻瀆,更與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背道而馳,誠信體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誠信缺失嚴重損害人民利益。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他們的誠信狀況將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興衰與成敗。因而關注和解決大學生的思想問題,日趨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正所謂“讀書以明理為先,立身以誠信為本”,更何況“明禮誠信”一貫被視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成為了當代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重中之重。誠信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素質[1]最核心的外在表現,是每個人立足于社會的根本,無信則不立。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在西方國家早期,哲學、宗教領域的學者對誠信作了主要研究,而關于誠信方面的著作主要以經濟和法律領域為主。如亞當·斯密的《關于法律、警察、歲入及軍備的演講》和朱·弗登博格的《博弈論》等。伴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誠信研究開始進入了一個活躍時期[2]。英、法、美、德等國家民商法中都對“誠信”,“信用”等方面作了明確的規定。此外在經濟學中,市場經濟與生俱來的準則就是誠信,在人類不斷地學習認識中,誠信潛移默化地開始由單純道德理念轉變為法律規范,并廣為流傳,正如代表著西方文明發源地的古羅馬和古希臘,此時的誠信不再只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一種制度。
在中國古代,“誠”和“信”各有寓意?!罢\”,即實際存在、真實無妄、內誠于己?!靶拧奔赐庑庞谌?。春秋前,由儒家提倡,逐步擺脫宗教色彩,成為經世致用的道德規范。于封建宗法社會,建立在森嚴的等級制度之上的中國傳統“誠信”倫理思想正式產生,不過此時的誠信并不是一種平等的道德要求,而是伴隨著社會變革,思想沖突逐步演化為忠、孝、仁、義。孔子曰“民無信不立”,墨孟也各有自身見解。不過,孔子也曾講過“義以生利”,可見“誠信”帶有一定功利性,成為儒家道義思想中的一大薄弱環節。在歷經中華上下五千年,中國傳統誠信進而得到升華,它開始強調榮辱感,信念、良心等思想上的自律,給心靈一片凈土,給誠信一片天地。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一貫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旨在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良好的道德素質和行為習慣。因此,積極營造講求誠信的社會環境,創建文明誠信的校園環境,引導大學生積極開展自我誠信教育,提高自身修養,幫助大學生樹立好正確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3],成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
二、當代大學生不誠信行為分析
(一)學術失范行為分析
《論語子路》中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學術殿堂的高校,學術誠信是對每一位學子做學問的根本要求,要做學問先學會做人,學術誠信是一種道德規范,同時也是對作為一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求學者來說是最基本的戒律和規范。而在我們的現實教育教學中,誠信失范事件比比皆是,考試作弊屢見不鮮,違背教育初衷,違反考試秩序,破壞學校風氣,貽害學生健康成長。本文從主客觀兩方面進行分析,以期尋求有效的應對策略,營造優良學風。
1.主觀因素
學生自身價值觀存在一定問題,對學生來說,考試成績的好壞決定著學生的優劣與否,也影響到學生能否獲得獎學金,能否得到肯定、發展黨員、獲得榮譽等。針對考試作弊,不少學生為了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寧愿選擇鋌而走險,放手一搏,更何況考試作弊成風,漸漸發現自己辛辛苦苦學習考來的成績還不如那些平時學習不刻苦,考試投機取巧的同學,這無不刺激一些學習中等的學生開始隨波逐流,加入考試作弊行列,總的來看,在高校校園中,考試與作弊如影隨形。而在完成論文時,網絡上隨處下載照貓畫虎,照搬照抄,東拼西湊,始終堅持著天下文章一大抄的謬論,誠信缺失。
2.客觀因素
第一,學生成績考核模式單一。
學校通常以某一階段、某一課程的結課考試來評定學生的學習效果。
第二,學校和教學工作者的行為,未能做好言傳身教。
教育者工作者隊伍中不乏一些行為不端者,打著名牌大學的牌子,憑借學校資源,私立培訓班賺錢,有時甚至會縱容學生違反校規校紀,對同學考試作弊、論文抄襲行為持默許態度等,對學生進行不良誘導,造成負面影響。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高校已不完全是一塊凈土,教師也再難永葆圣潔,更何談對學生的誠信道德教育呢?
(二)就業失信行為分析
在高校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嚴峻形勢下,大多數高校只為大學畢業生提供一些崗位信息或是一些招聘會信息,而對學生應樹立怎樣的擇業心態、就業態度的指導幾乎為零,未能在幫助大學生在思想上做好充分就業準備,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此外,當前高校畢業生基本為80后,思想開放、活躍,行事大膽,養成畢業生怕吃苦,急功近利,責任感薄弱等特點,最終導致了就業過程中出現的種種不誠信行為,對社會、學校都造成了不小影響。
1.個人簡歷弄虛作假
個人簡歷是用人單位了解畢業生能力的主要憑證,因此畢業生們為了爭取到自己滿意的工作機會,在制作簡歷時不惜弄虛作假,杜撰社會實習經歷、偽造榮譽證書、冒充學生干部身份等,將在一項學?;顒又械膮⒓诱哒f成是組織者,、織者過分夸大自己的主導地位,忽略誠實,未能對自己作出客觀評價。
關鍵詞:高校;誠信教育;通識教育;觀念教育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3-0315-02
前言
大學誠信教育是社會誠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既要進行觀念上價值觀的培養,同時也要通過法規制度來約束監督大學生的誠信行為,以形成良好的校園誠信氛圍。
一、誠信觀念教育機制
1.思想政治教育。中國和外國誠信觀念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學校所開設的除了專業課以外重在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和人文修養的課程來完成。雖然都有這些課程,但是中國和外國的課程設置卻是不同的。中國的觀念誠信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和通識教育為主,而國外的觀念誠信教育主要包括通識教育和人文教育。
中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課程,它立足于的視角,重在培養學生運用的立場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中國高校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目的是通過進行的思想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而誠信教育也是為了塑造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和誠信教育相結合,可以使學生站在的思想高度充分認識誠信的內涵,糾正學生的認知錯誤。
2.通識教育。通識教育的概念肇始于美國哈弗大學1945年的《自由社會中的通識教育》報告,但事實上有關“通識教育”的理念在中國古已有之,如中國古代高等教育中的“六藝”教育。但實際上,在中國現在通識教育中人文社會科學類的課程涉及的比較少,課程設計專業性很強,具有就業傾向,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隔離,各門學科聯系不緊密,沒有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衡量實際的操作與目的之間的脫節。而美國通識教育的目的是工業化時期人才專業性太強,這限制了人們的興趣、愛好和能力,為了獲得全面發展,有必要在學習專業的同時,學習一些課外知識,以培養興趣和提高實踐能力。此外,中美高校通識教育課程設計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中國的通識教育課程設置分科不細,注重知識化,知識量大,課時任務難以完成。相反,美國的科目分支多,課程體系化,注重知識和能力的結合,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配合多于填塞式學習,把知識貫穿于課程之中,學習方式較輕松。
二、誠信操作教育機制
中國和外國的誠信教育操作機制都包括誠信教育管理機制、監督約束機制、激勵懲罰機制和評價機制。但中國的高校誠信教育機制是隨著高校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還沒形成一個良好的運行機制。
1.中國誠信操作教育機制。中國高校對學生誠信的約束和監督主要體現在簽訂考試承諾書和發表畢業論文聲明兩個方面。中國在進行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和四六級考試時都要求參加考試的學生簽訂考試誠信承諾書,這對大學生的考試行為作出了誠信承諾,使大學生自覺約束規范自己的行為。在中國高校,大學生的學位論文在答辯前要做原創性和真實性的說明,這種聲明是一種學術誠信教育,是對原創作者的尊重,更是對知識的尊重。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速成的東西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同時使這個“速成社會”中的人也越來越浮躁,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和時間的沉淀才能得到的東西被“速成”所代替,更甚至滲透到文化領域。人們為了追求名譽和金錢,鋌而走險竊取別人的研究成果,導致學術誠信問題的出現。所以,我們要在高校進行學術誠信教育,培養學生的學術道德,培養個人的誠信道德,減少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
在對學生誠信行為進行約束的同時,也輔之以相應的激勵機制和懲罰機制。當前中國大學生誠信教育獎懲制度的作用是微乎其微,因為自古對于道德上的行為我們以教化為主,重在克己和自我反省,所以對于符合誠信準則的行為我們一般的做法是口頭表揚以資鼓勵,而對于違反誠信違背道德的做法也只是通報批評,視情節斟酌。這就使大學生的誠信行為出現很大的反差,誠信態度端正與否對自己并沒有太大影響,誠信教育也只是響應口號,流于形式。在這一點上中國應借鑒國外經驗,找出適當措施,真正使激勵機制和懲罰機制運轉起來。
大學生的誠信評價對于誠信教育的效果是一種檢驗。中國大學生的誠信評價一般是自上而下由教師進行評定和審核,或者是采取學生互評的方式。同學互相監督這是一種很好的約束,但要客觀的評價,翔實的調查,并且真正以提高自我的誠信道德水平為目的。
2.國外誠信操作教育機制——以美國大學為例。美國大學誠信教育最典型的是“榮譽制度”,也即是“誠信制度”?!罢\信制度”是在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最先實施的,建立“誠信制度”,使每個學生生活在一個信任和被信任的團體中,是學校創始人——曾任美國總統的托馬斯·杰斐遜(Thomas Jefferson 1743—1826)最大的夢想之一?! 罢\信制度”以學生自主管理和執行為主,目的是使學生明白誠信行為是一種榮譽,讓學生從內心認識到誠信對于社會的重要性,自覺遵守誠信制度,這樣,既能約束學生的不誠信行為,又能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所以,美國大學的誠信制度是建立在誠信準則的基礎上,而誠信準則又是建立在個人誠信的基礎上。
美國大學的誠信教育主要是指學術誠信教育,因為誠信是科學工作者的基本道德素質,美國大學非常注重在科研機構和高校進行學術誠信教育。美國大學誠信教育的管理機制、約束監督機制、獎懲機制和評價機制是一個整體,并且形成了一整套類似法院的校園訴訟程序。在程序過程中,各個部門發揮各自職能,將對誠信行為作出客觀的評價和審判。美國大學“誠信制度”的實施過程被分為四個階段:報告、調查、審判和最終審判,每一個合理有效的階段都為整個過程及時地作出了貢獻。在報告階段,學生將懷疑的誠信行為報告給誠信委員會,誠信委員會將審判呈上的誠信行為報告;接著由成立的調查組進行收集信息,取證調查,確定不誠信行為是否成立;然后進入審判階段,調查組對學生的不誠信行為進行指控,并對其進行判定;如果被指控的學生在有效期內進行上訴,并能夠提供有利證據,審判長可命令誠信委員會進行重新評判;最后如果被審判為不誠信行為,那么被指控的學生將接受留??疾椤簳r休學、休學、永久開除等視情節嚴重程度的懲罰,并且在學生的個人誠信檔案中,將永久保留這種評定。在美國,個人誠信檔案出現問題,將會永久影響以后的社會生活。在每一個實施階段,被指控的學生都可以提起申訴,這也體現了美國誠信教育的人性化和規范化。此外,美國政府還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以約束和監督學術誠信行為。
三、中國誠信教育機制和國外誠信教育機制的比較
1.包含的內容。中國誠信教育機制和國外誠信教育機制都包括觀念的教育機制和實際操作機制,在觀念機制中都包含通識教育,通識教育的目的都是重在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不同的是中國具有獨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課,更注重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國外把學生作為“一個人”來看待,認為人應該具有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他們把人文教育作為誠信觀念教育的一部分,不是純知識的灌輸,而把知識和具體課程相聯系,方式靈活。
2.機制運行。中國的誠信教育操作機制和國外操作機制都包含管理機制、約束監督機制、激勵懲罰機制和評價機制,都體現了科學性和規范性。不同的是,中國在機制運行中是相互分離的,各自都不會形成約束,管理不系統,涉及領域也十分狹隘,幾乎就是運用于考試中;國外整個操作機制相對嚴密些,各個環節相互緊扣,上一環節的結果直接影響下一環節的進行,誠信制度不僅體現在考試時,對以后的信用生活都能產生影響。
3.管理方式。中國高校誠信教育和國外高校誠信教育都是國家和政府支持的國民教育政策,但是中國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來約束,也沒有設立專門機構負責鑒定是否違反規定,而國外對于違規現象法律有明確規定,并且有誠信管理機構來履行職責;中國的誠信評價指標并不明確,其原因是對于學生的誠信職責沒有明確,評價指標也是模糊不清;國外的誠信評價指標相對明確,并且量化,使學生能夠真正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
4.影響因素。中國誠信教育機制的作用發揮主要是由內因決定,自古以來,中國的道德教育都是以內省為主,通過模范形象和模范行為來感化自我,這也是受中國內斂的傳統文化所影響;而國外誠信教育機制的作用主要靠外力,國外非常重視法律法規的外在約束,生活中的點滴行為都要形成一種法律鏈條,使行為規范化,而這主要受西方文化中契約精神的影響。
結語
通過與國外誠信教育機制的對比可以看出,中國高校應該汲取經驗,找出中國機制中出現的問題,建立一套完整的誠信制度,完善機制運行方式,明確誠信評價指標,約束并懲罰不誠信行為,促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誠信觀,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崔延強.中外大學生誠信教育比較研究[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92-182.
[2] 徐輝,季誠均.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地區高校通識教育之比較[J].比較教育研究,2004,(8).
[3] 劉拓,等.中美部分大學通識教育實踐比較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3).
[4] 金維才,夏琍.弗吉尼亞大學“榮譽制度”探微[J].教師教育研究,2004,(5).
[5] 趙奕.中美大學學術誠信教育比較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5).
[6] 馬玉超.美國大學生學術欺騙行為及其對策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11,(3).
廣西警官高等??茖W校黨委書記 胡章記:我校從2004年起開展以“鑄造誠信人格,構建和諧校園”為主題的教育管理活動,收到了良好效果。
首先,誠信教育實現“三個滲透”:一是誠信認知滲透到師生頭腦。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富有特色的誠信教育活動,廣大師生以“失信為恥,守信為榮”為信念,誠信意識明顯增強,誠信素養不斷提升。二是誠信活動滲透到家庭,把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擴大誠信教育影響力。學校通過“給家長一封信”、“家庭報告書”、“家長座談會”、“家長監考員”、“通報表彰與批評”等形式,發文的范圍是全校師生、生源所在地黨團支部、受表揚和批評學生的家長。三是誠信理念滲透到社會。學校通過“扶貧支教”、“三下鄉”活動及對畢業生跟蹤調查,與用人單位加強溝通合作,使誠信教育向社會延伸,引導學生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誠信求職。誠信就業已經成為學校一張亮麗的名片,2004-2010年畢業生就業率均在當年全區高職高專平均就業率的前列。學校的誠信教育對社會產生了一定的輻射作用,百色市田東縣委書記王西冀曾感慨地說:“廣西警專學生誠信做人、誠信做事,給了我們一個啟示,我們要從打造誠信縣委、誠信政府、誠信企業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努力打造誠信田東。”
其次,誠信實踐實現“零作弊”、“零欠費”:一是創設“三種考場”,實現考試“零作弊”。2007-2010年,誠信考場有52243人次參加考試,三種考場共210076人次參加考試,無人違紀,實現“零作弊”。二是開展“送溫暖”活動,實現學生學費“零欠費”。學生欠交學費是高校辦學過程中遇到的新的棘手難題,通過及時的扶貧助學活動,自2008年以來,全校學生無一人拖欠學費,成為廣西高校中無欠交學費的學校。同時,取得六項成效:一是學生和家長對黨和政府的感情更深了;二是貧困生的大局觀念增強了;三是師生關系更加密切了;四是同學之間的友情更純真了;五是貧困生的經濟壓力解除了;六是不誠信的學生誠信了。
經過六年探索實踐,我校誠信教育管理活動取得了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成果。2005年初,學校成立了誠信教育管理理論與實踐課題組。2006年,誠信教育與構建和諧校園理論與實踐被評為廣西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2007年,由國防大學出版社出版專著《高校誠信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同年,“誠信教育管理探索與實踐活動”獲廣西全區宣傳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成果獎。自2004年起,我校師生在各類刊物上發表有關誠信教育研究的論文3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