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7 17:06: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旅游管理職業興趣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旅游教學 問題與現象 手段與措施
一、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的發展現狀分析
1.旅游管理專業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旅游管理專業課堂教學的最主要問題就是學生對專業教學沒有興趣,這就需要改變教學方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專業課程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學生的思維能力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專業實踐能力的提升也將達到一個新的水平,為以后燦爛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也就是說旅游專業教學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但是的旅游專業課堂上教學單一,導致學生對旅游專業課態度消極。這表明旅游專業課教學方式中仍存在著巨大的問題,需要進行改革。[1]
2.旅游教育院校的發展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旅游培養行業迅速興起,在各職業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習也火熱展開。職業院校是培養專業型人才的前沿陣地,旅游管理專業成為各職業院校的骨干專業,承擔著為旅游行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任務,如何進行有效的實踐培養教學是學生重視的,也是學院對旅游管理教學的重視部分,保證旅游教學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性。
二、分析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現象
1.教師對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認識不夠,不能進行正常的實踐培養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中,課堂上重視教師對學生知識的教導,只灌輸知識不注重能力的培養,對學生進行更深的知識研究造成了阻礙。專業教學應該貫徹“能力本位”理念,實踐能力訓練應該占有極大地比重,將學生帶入到旅游管理的實踐工作中去,讓他們接受專業的技能培訓,才是教育中應有的旅游管理教學。教師對實踐能力教學的認識不高,認為灌輸知識才是教學的重點,沒有認識到實踐技能的學習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鍛煉學生對技能的掌控,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供了實踐能力方面的保障。所以教師應該改革自身的思想,對旅游管理教學中實踐能力教學進行全面的認識與了解。
2.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技能不過關
課堂考核是實訓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加強實踐教學及考核,有利于學生對課堂教學的知識總結,也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知識技能理解程度的了解,推動課堂進度,讓學生在考核中了解自身的缺點與不足。當前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對學生能夠進行較為全面的知識與技能教學,但是卻忽略了課堂考核,導致教師不了解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影響教學進度,使學生對實踐能力的認識與使用也不能深入了解,導致學生的學習不深入,對旅游管理教學的影響是極其惡劣的。
3.調整旅游管理專業結構
對應于旅游業不同的從業要求和管理層次,旅游管理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也需建立不同的專業結構和層次結構,但是有些職業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建立,并不是在合理的計劃和謹慎的可行性研究基礎上產生的,而多少帶有求生、轉行、從眾的因互,而且在層次結構上也欠合理。為促進院校主動適應經濟發展需求,實現專業與產業、職業崗位的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對接,必須優化資源配置,合理調整專業結構,為旅游業的健康、持續發展輸送高素質人才。
三、加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的手段與措施
1.注重對學生進行差異性教學,發掘學生的潛力
在生源質量下降的形勢下,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多數自身學習能力較差,基礎知識不牢固,但是社交能力較強,對人際關系的認識較深,所以在學校中要充分將旅游管理知識與旅游管理實踐相結合,鍛煉更熟練的人際能力,有利于以后直接進入旅游管理行業進行工作,但是這樣的教學對教師來說是一個大的挑戰。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生硬的講解,對學生傳授知識,灌輸思想,以至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不夠深,僅僅是死記硬背,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程度相當高,在學習中也積極要求個性,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點愈加明顯。教師如果能做到對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與分析,發掘每個人心中潛在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自信,就能幫助學生在實踐能力技能培訓過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再由教師靈活的解讀教材與引導,將學生帶入到生動的學習環境中,使學生對旅游管理學習產生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經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將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課堂的學習效率達到最高。
2.積極進行教法改革,帶動旅游管理教育的發展
傳統的旅游管理教學是通過教師的講解,將旅游管理的知識注入到學生的思想中,屬于半強迫性教學模式,但是大部分情況下,教師的講解會不充分,讓學生不能夠很好的理解,所以教師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制定教學計劃,逐步進行教學。還有教師在講解知識的時候要注意知識的循序漸進性,而不是純粹的灌輸知識,使學生失去了學習旅游管理知識的興趣與勁頭,這是最不妥善的結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先從初步的旅游管理知識與職業操守進行教學,對學生的服務思想先教育,再將那些不易理解的抽象的專業性的教學知識點進行具體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利用圖畫,聲音等高科技教具的方式對學生的頭腦內感官造成記憶的刺激,有利于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教學重點上,以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完善我國旅游教學的有效性,激發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四、結束語
遵循職業教育規律,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深化職業院校人才模式改革,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是職業院校進行專業教學改革的客觀要求。高素質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必須通過職業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工作者切實進行以能力為本位的專業教學改革來實現。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2] 《湖南省“十二五”旅游發展規劃》(湘政辦發[2012]41號)。
(一)民族旅游的涵義
民族旅游是指游客在異域被具有獨特的自然生態和民族文化的少數民族所吸引,而前往“異域文化”人群去體驗異域風情的一種短暫的旅游經歷。強調的是旅游的一種類型,發生在特定區域、特定的人群、特定的文化范圍,旅游目的地位于少數民族聚居區,具有民族文化[1]。民族旅游往往具有民族性、神秘性、鄉土性、參與性、原則性的特征。民族旅游的發展往往依托了民族旅游地的旅游資源,民族旅游地往往因為其自然優美的生態環境和特色鮮明的少數民族民風民俗吸引游客,成為了游客追逐的旅游目的地。
(二)民族旅游地對人才的需求
旅游是涉及面極廣的服務性產業,涵蓋了吃、住、行、游、購、娛六個方面,旅游人才是旅游業生產要素組合的必要條件和結合點,是旅游經濟持續發展的最主動和最活躍的因素。民族地區旅游資源豐富,發展旅游業具有廣闊的空間和巨大的經濟潛力。民族旅游業正面臨著經濟全球化、知識經濟、市場經濟等多重背景的復雜形式,而人才是民族旅游業發展和創新的原動力。而培養、發展符合民族旅游發展地域性、適用性、可操作性等特點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是提升民族地區旅游業發展的創造力和競爭力的保障之一。
二民族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作用
所謂職業生涯規劃,就是指個人和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研究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經歷及不足等各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2]。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必須是一個持續的、動態的過程,在民族旅游發展背景下加大對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助于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評估,有助于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在保證個體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增加對民族旅游的發展背景、發展前景和行業需求的認識,提高學生從事民族旅游業的興趣和熱情,增加學生對民族旅游發展的信心與決心,有助于培養民族旅游地發展的后備人才。
(一)有利于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認識自我
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加強職業生涯教育,能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我。從學生進校初始即對大學生進行旅游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價值觀、人生觀、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在職業生涯認知、規劃過程中,學生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對自身、對職業選擇進行合理的調整,大大提高職業生涯規劃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有利于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明確民族旅游發展背景下的職業目標
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在自我認識、認識旅游、認識民族旅游、了解社會的基礎上,從自身實際情況和民族旅游行業人才需求出發,確定未來職業發展的方向與目標。當學生根據自身特點、興趣和愛好決定將來從事民族旅游行業時,進而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習潛能,了解旅游管理專業和相關專業知識,擴大對旅游業的了解和對相關學科的認識,制定適合自己特點的大學學目標和階段的人生目標。
(三)有利于提升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民族旅游地的就業能力
雖然民族旅游地對旅游管理人才需求迫切,但是隨著社會進步,其對就業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可通過實施及時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其積累職業發展的各種潛能,包括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實踐能力、適應能力、責任感、基本技能、推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健康和安全習慣、個人特質等,提升其在民族旅游地的就業能力。
三民族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民族旅游地的問題
民族旅游地迫切需要高素質的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融入到民族旅游開發當中,為其帶來新鮮的血液,把握住民族旅游開發的特色和方向,開發個性的文化底蘊,提高民族旅游商品競爭力。但民族旅游開發起步較晚,從業人員文化專業素質偏低,管理水平待提高,民族地區經濟水平落后,信息閉塞,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也落后于經濟水平較高、旅游資源開發較早的發達地區。外加民族旅游地容易存在景區管理模式落后,產權關系不清晰、利益分配不合理等問題,致使民族旅游地無論是從經濟層面還是精神層面對他們都難以形成吸引力,致使旅游管理人才需求缺口大。
(二)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問題
我國旅游行業前景廣闊,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就業面相對較廣,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不滿足于在旅游相關行業就業,紛紛選擇服務相關的行業或者其他行業就業。而學生在應試教育、學歷教育的影響下,在職業發展的探索階段很少正面接觸職業世界的豐富信息,致使學生職業教育意識薄弱,對職業生涯規劃普遍不重視,尤其是對民族旅游發展背景了解不多,看不到其光明的發展前景,學生愿意選擇到經濟發達地區就業,不愿意留在經濟相對落后的民族旅游地工作,加大了民族旅游地旅游人才的缺口。
(三)旅游管理專業院系教育的問題
目前國內各高校在2007年教育部辦公廳發出的《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通知的指導下,紛紛開始職業生涯教育相關課程,并將其納入到《就業指導》課程當中,致使現階段職業生涯教育帶著很強的就業指導痕跡。特別是在民族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專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缺乏對民族旅游發展背景的整體把握,對民族旅游地具體旅游行業的研究和對學生自我認知的教育。同時,學校從事職業規劃教育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大多沒有接受過專門的業務訓練,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和科學的操作技巧,以及行業工作背景。外加教學方式以課堂授課+講座+報告居多,形式簡單,不能全面鍛煉學生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滿足不了民族旅游地旅游管理專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需求。
四民族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專業職業生涯教育發展對策
(一)重視教育引導,凸顯民族旅游背景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我國各大高校,政府和高校已經高度重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還要加強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輿論宣傳,尤其是民族旅游背景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性。學校,尤其是民族地區的各大高校要統一認識,在教學管理系部、授課老師、學工口工作老師方面統一認識,在與學生接觸時和授課時有意識地提到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性,并穿插介紹民族旅游業發展的前景,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從認識到接受再到重視旅游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引導學生有志于投身從事民族旅游業當中。
(二)強化教育理念,突出民族旅游背景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階段性
旅游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作為有計劃的系統性教育活動,貫穿了大學生教育的全過程。為了適應民族旅游地旅游行業人才市場發展需求,在大學學習過程中,要強化職業生涯教育的理念,并有意識地融入到不同的課程中,讓學生及早地認識民族旅游業的發展特點,發展方向,并有針對性地結合自身性格特色,以謀求自身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為目標,分階段、有針對性、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見表一)。
(三)理論聯系實踐,提升民族旅游背景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用性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了解社會和深化自我認識的重要途徑,不僅對大學生的社會化和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對增強大學生的職業感性認識和職業適應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因此可以通過多途徑的方式加強理論聯系實習,提升學生對民族旅游背景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認知,增加其實用性。諸如在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好民族院?;驅W校所在民族地區等各方面的資源,讓學生在教學環節的實習、寒暑假的社會實踐、參觀學習、生產實習等環節當中,開展職業實踐活動,深入了解民族旅游地的旅游行業發展動態,讓學生未出校門先到相關的工作崗位上鍛煉,提前體驗工作內容,積累經驗,縮短了從事民族旅游工作的適應期;其次是吸引學生參與學校老師承擔的課題,尤其是涉及到民族地區旅游業發展的課題,讓他們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增加對民族旅游發展的認知與好感,增加畢業工作的決心;最后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各項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各項實踐當中準確地認識自己,認識社會,了解自己的知識能力與社會的差距,及時調整和補充,合理規劃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為將來從事民族旅游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提高教學水平,強調民族旅游背景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專業性
民族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勢必要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師。具備較廣博的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和較開闊的視野以及一定的旅游管理實戰經驗,高素質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師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研究創新,采用多形式、多渠道、多層面的方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職業發展的背景、現狀、問題、對策及前景,結合民族旅游發展的實際情況對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提出可行的規劃方案,能夠幫助學生確立職業發展目標,并為之實現而不斷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劉暉.旅游民族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4).
[關鍵詞]旅游管理 專業實習 企業 高校 學生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12-0108-03
旅游管理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非常強的專業,高等學校旅游管理專業以四年本科制為主,不僅僅需要培養技能熟練的合格人才,更需要培養適應市場的綜合性人才。從目前的實踐來看,旅游管理專業實習主要涉及三方利益相關者:學生、旅游企業、高校,由于學生的訴求、企業的生產實踐和學校的教學安排上存在一定的矛盾,造成實習效率低下,實習效果不佳等問題,從而影響實習的執行以及違背了專業培養優質人才的初衷。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則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尋找解決之路。
一、研究綜述
(一)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模式
由于旅游管理教學實習的實踐已有較長時間,傳統專業實習實踐過程中暴露出普適性的問題,不斷引起實習教師及教學研究人員的反思,尋求在多元化時代下既符合教學規律又適應學生個性發展訴求,并兼顧企業管理實踐的專業實習模式改革思路和創新。如張利民、張福安(2001)提出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改革與產、學、研人才培養的關聯度。韋小良(2002)則提出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的改革涉及實習模式、實習指導等幾方面的內容。侯國林(2004)則反思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常見的三種實習模式,提出校企一體化、“3+1”等幾種有助于推動有效實習的新模式。另外,來逢波、張明(2007),冀東怡(2008),張鵬(2010),胡文君(2011),朱麗(2012)等也分別就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實習模式進行探索性研究,多以描述性論證為主。
(二)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教學設計
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的教學從實習時間和地點的選取到實習教學內容的安排,每一個環節都是促成有效實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實習的時間和地點的選取來說,現在的教學實踐大環境都致力于構建校內外立體實習基地網絡,建設優質實習方案。羅清德(2003,2010),張景群(2003),(2012),常露(2012),張青、袁宇杰(2012)等分別從實習基地的合作模式、建設措施、基地管理等方面論述實習基地的選址和管理等問題。就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的教學內容的研究探索而言,涉及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教學項目的設計(朱琳、汪海,2012)、實習教學考核體系建設(董志文、董效臣,2005)、實習管理評價指標體系建設(諶世龍、黃國良,2004)等方面的內容。
(三)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效果分析
除了探索實習改革、實習模式、教學設計等內容外,研究者開始對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的效果表示極大的興趣,希望通過探索實習效果,從側面反證專業實習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并且找出實習改革的方向。如陳聰(2011)結合企業實踐和教學進行本科實習生滿意度調研,探究從企業和教學的角度對學生實習的實效性進行綜合評估。專業實習效果的評估,大體可以從學生、高校、企業三方利益相關者的維度進行。其中,從學生角度進行專業實習效果評估的研究成果相對于其他兩方而言,相對較多,并且大都集中在滿意度的研究上,如徐昌貴、王麗麗(2012),蔡潔(2012)等。包富華(2012)則側重于研究學生在酒店實習的消極心理,并提出退避抵觸、抑郁氣餒、焦慮不安、失衡困惑、行業偏見等五種常見心理,探究實習消極心理對學生實習滿意度的影響關聯度。此外,王忠軍(2010)從高校教學的角度構建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而沈宏潔、嚴艷(2012)等嘗試性地從企業的角度對旅游管理專業實習市場的滿意度進行調研。
二、旅游管理專業實習中利益相關者分析
(一)學生
1.專業興趣缺失,專業認知存在偏差
受到傳統觀念影響,社會上對旅游管理專業就業普遍存在誤解,人們認為酒店、旅行社等傳統旅游行業大都提供的是“服務類”的崗位,尤其是對酒店、旅行社等基層工作存在較大的歧視心理,而學生往往就是在這些基層工作崗位上完成他們的實習教學安排。通過實習訪談得知,學生受到來自家長和社會的雙重壓力,對傳統旅游行業的基層工作存在認知偏差,認為經受本科教育后不應當只從事“端盤子”等繁重的體力勞動,從而對傳統旅游行業所提供的實習工作表現興趣缺失,在實習過程中帶有退避和抵觸的心理。另外,學生普遍缺少興趣意識培養,在學習的過程中秉承以往的填鴨式教學,往往缺少對自身的反思和總結。職業意識不強結合個性認知的不足,加上社會經驗和閱歷的缺失,學生缺少對相關行業或職位職業發展過程和階段的認知,導致學生在實習前后會陷入迷茫期。
2.對實習的認知缺乏深度,重視度不足
一部分學生推崇“60分萬歲”的僥幸心理,以“通過”來衡量大學中學習的課程。而一部分學生則把實習等同于平時課堂的授課,認為實習也是一門課程,寄希望和以往的課程一樣,“應付通過”即可。因此在短短的實習期中,有部分學生找各種借口拖延和逃避實習,從而導致實習效率低下,效果不佳。學生并未能認識到實習是連接學校和社會的橋梁,不管是從專業技能還是綜合素質上都是為未來的就業打下扎實的基礎。
另外,進入旅游管理專業實習后,面對基層的工作環境差、實習單位規章制度嚴格、勞動強度和工作壓力普遍增大的情況,一部分學生認為實習工作形式枯燥、內容單一,并未能完全展現自身的綜合素質,高強度的勞動投入與低報酬產出的工作性質使得學生易出現“水土不服”的癥狀。并且對工作的抵觸心理使得學生,特別是在實習的后期,容易出現“消極怠工”的現象,缺乏對實習工作的反思。
3.學生認為實習單位類型和崗位單一,在工作中難以獲得成就感
目前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的單位和崗位都著眼于傳統行業,涉及酒店、旅行社和景區,而新興的旅游行業(如旅游電子商務等)則在其中占的比例不大。從以往的實習來看,幾乎有98%以上的學生選擇在酒店、旅行社和景區三大行業中實習,其中酒店和旅行社為重中之重。而其他實習的行業則分布在旅游局、旅游電子商務部門等,但比例極小。另外,從崗位選擇來看,在酒店實習的學生普遍在前臺、客房和餐飲三個酒店基層部門,在旅行社實習的學生則普遍分布在導游和計調兩個崗位上,這些崗位通常是旅游企業勞動強度大且企業內經常性空缺的崗位。由于實習時間較短以及企業自身發展的需求所限,很多企業無法給學生提供輪崗的實習工作機會,學生通常會定崗實習堅持到結束。而這些單一重復的工作給學生帶來的成就感也是極為薄弱的,不利于實習工作的開展。
(二)高校
1.實習時段和長度安排不科學
據了解發現,高校旅游專業實習時間普遍安排在大三下學期和大四上學期,這樣安排的結果使得處在自我能力再提升階段的學生處于非常被動的地位。實習結束后學生馬上面臨著就業的競爭壓力,此時留給學生總結提升自我的時間已經不多,不利于其調整職業規劃和進行職業能力提升。且與此同時若其發現實習的企業類型不適合自身發展,讓其積累經驗的時間已經失去,對就業極為不利。同時實習時間不夠充分,使學生對企業的了解只是蜻蜓點水,基本上只是針對一個崗位或部門有一定的了解,沒能及時進行崗位輪換。
2.學校的實習基地建設尚不成熟
一是實習基地不穩定。學校在實習基地建設上缺乏戰略眼光和長效機制,未能與企業建立實質性、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不少實習基地只掛牌,不實習,造成專業實習“打游擊”局面,“打一槍換個地方”。部分學生靠的是老師或者親朋好友的人脈關系進入企業實習,分散的學生令學校難以對學生進行監督指導,造成學生實習效果的下降。
二是實習基地選擇不準確。有的學校在選擇實習基地時,一味地考慮北京、上海、廣州等經濟發達地區,以及四星級、五星級等高星級酒店甚至國外高端品牌酒店,盡管相對而言這些高級酒店的制度比較健全,培訓機制比較完善,但企業未能考慮專業實習的實效性。一般而言,經濟發達地區的高校非常集中,流動人口多、人力資源充足,對外省的高校實習生需求并不大,因此,這些地區的旅游企業常常處于優勢地位,對高校及實習學生提出苛刻的實習要求和不合理的實習待遇。
(三)企業
1.部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不強
一些企業把高校實習學生當成“高質低價”的勞動力,著眼點不是放在如何培養實習生而是放在如何用好實習生上。這明顯地表現在部分酒店借口實習期太短,不足以進行實習輪崗,而把實習學生安排在勞動強度較大、技術含量低的基層工作崗位上,只是讓他們進行簡單重復的工作,很難學到新知識。還有一些企業壓低實習工資,降低實習待遇,變相榨取實習學生的勞動果實。比如,在南寧,大部分酒店的實習工資都在800-1000元,遠遠低于廣西最低工資標準1200元。
2.企業管理實習生的制度存在缺陷
由于人性化管理和培養晉升制度的嚴重缺失,實習生所處的特殊地位導致企業往往將其定義為臨時工,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與認可。企業只關心其創造效益的職能,缺少實踐教學培訓環節,學生在整個實習期一般都被企業安排在固定部門從事工作時間較長與勞動強度較大的一線服務工作, 單調重復性的工作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 而基層管理人員又很少對其進行管理能力的培訓與指導,學生感覺既學不到管理知識,又未能受到職業關懷。
三、高校改進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管理的對策
(一)高校在進行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管理時應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轉變心態
在學生實習前,高校應當首先引導和鼓勵學生正確面對實習,培養專業意識,鼓勵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積極思考,轉變心態。實習對學生而言本來就是一個極好的適應社會、了解社會、思考社會的窗口,通過實習尋找自身的不足,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是學生在實習中應當思索并收獲的寶貴財富。高校應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做好實習筆記,把在實習過程中針對性強特征明顯的案例以及對實習單位的實習思考記錄下來,鼓勵學生通過自我總結以及與同學、老師進行交流溝通,培養發散性思維,把理論與實踐工作相結合,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高校應當加強實習指導,在旅游管理專業實習中開展職業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引導
學生參加實習一方面是希望借機磨礪自身,提升自身的職業修養和綜合素質,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夠對實習的行業和崗位有更直觀的認知,以便將來進行職業選擇時有較好的指導作用。因此高校在旅游管理專業實習中,應當鼓勵學生把對職業和行業的認識由“書本”轉向“現實”,結合專業實習本身,積極開展職業教育,讓學生更清晰而準確地對旅游管理相關行業、職位有深入、透徹的了解。一方面可以減少由于社會偏見等帶來的學生的職業認知誤區,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學生正確評估自我,結合自身的價值觀、興趣、性格等方面,對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有效的思索,制定出符合學生自身特點的職業生涯規劃。
(三)高校應當根據人才培養規律,選擇合適的實習時間
實習時間的安排需謹慎,既能有助于學生檢驗和發現理論的不足,又能給學生緩沖的余地,達到實習的目的。筆者認為從教學培養的體系來看,旅游管理專業實習安排在大二下學期及大三上學期為宜,長度一般為4至6個月,實習時間太短,學生在崗位上所觀、所感、所思略顯不足,時間太長,會影響正常的教學計劃。
(四)高校應當鼓勵創新實習行業和崗位,以擴大學生的職業視界
在社會日新月異發展的情況下,隨著技術的發展和行業深度的挖掘,旅游管理專業從傳統的旅行社、酒店、景區已經擴展了眾多新興行業,如會展、游輪、旅游電子商務等,新興的行業需要大量的專業性人才,出現了一批新興的職業,比如旅游體驗師等。因此在旅游管理專業進行實習教學安排時,應當充分考慮行業特點和行業發展需要,鼓勵學生選擇旅游管理行業中除了傳統行業以外的新興行業進行實習,一來既能從一定程度上消除傳統社會觀念對專業本身的輕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生對旅游管理行業有更深刻和直觀的認識,擴大學生的職業視界,為學生在更寬行業內就業提供更多的認知機會,使得實習教學安排能夠與時俱進。
(五)高校應當和實習企業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機制
實習企業的選擇是旅游管理專業實習至關重要的一步。從實習反饋來看,那些具有合作熱情和愿望,對實習學生有自身的一套培訓機制的旅游企業往往受到學生的青睞,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完善的培訓、職業生涯發展教育以及更多的機會,而學生對在這些企業實習工作的經歷滿意度是最高的,實習實效性也是最強的。高校應當有針對性地篩選實習企業,為學生提供較好的實習機會,并根據學生的實習反饋,選擇適宜的實習企業建立長期、穩固、有效的合作機制,有助于實習教學安排的長久性和可持續性。
三、結語
總之,旅游管理專業實習在整個旅游管理專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對學生、學校還是對企業這三方利益相關者的任意一方來說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密切聯系學校和企業以及實習生的聯系,及時處理實習期間出現的各種問題,不斷完善實習環節,才能使實習工作順利完成,才能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管理水平,為旅游行業輸送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 包富華.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酒店實習消極心理實證研究[J].曲阜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8(4):89-94.
[2] 陳聰.旅游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專業實習實效性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
[3] 董志文,董效臣.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討―以中國海洋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為例[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1):99-101.
[關鍵詞]職業院校 職業性向 實證研究
[作者簡介]索虹(1981- ),女,河北秦皇島人,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旅游管理。(河北 秦皇島 066004)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1年度秦皇島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規劃教師課題“職業院校學生職業性向測驗研究”的最終研究成果。(項目編號:qhd125kt2011247)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30-0175-03
職業性向是影響職業選擇最重要的因素,霍蘭德認為可以將人們的職業傾向劃分為六種職業興趣,每一特定類型的人會對相應職業類型中的工作或學習感興趣。職業性向測驗可以幫助個體明確自己的主觀職業傾向,從而在得到最適宜活動情境的同時能夠給予其最大的能力投入。
本次調查旨在了解秦皇島職業學院旅游系學生職業興趣的基本狀況,幫助本學校大學生認識職業興趣傾向,學習如何做好職業發展規劃,為其順利就業提供參考。
一、調查情況
本次調查主要針對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系開展,選取了一至三年級中的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導游及涉外旅游四個專業作為研究對象,并抽取學生隨機發放測試問卷400份,共回收問卷358份,剔除無效問卷,最終得到有效問卷357份,問卷回收率89.5%,有效率99.8%。由于旅游系學生男女生比例不協調,所以本調查中男生只有45人,女生312人;一年級115人,二年級142人,三年級100人;旅游管理專業134人,酒店管理專業119人,涉外旅游專業57人,導游專業47人。
二、調查結果
1.高職大學生擇業取向的總體特點。將調查數據輸入SPSS軟件進行樣本描述性統計分析,求得各維度的平均數及標準差,對照職業取向量表,總體來看,高職生各維度得分分別如下: C(傳統型)的平均分為4.2493±1.99213;R(現實型)的平均分為3.4370±1.48005; I型(調研型)的平均得分為3.3838±1.93608;E(企業型)的平均得分為4.7507±2.08311;S(社會型)的平均得分為4.6443±1.86015;A(藝術型)的平均得分為5.1064±2.05128。將6種職業傾向按樣本得分進行排序,最終個體的職業傾向以得分最高的職業類型為準。357名高職大學生的職業傾向分布情況如下圖所示。
2.高職大學生擇業取向的性別差異。通過采用t檢驗檢查男、女高職大學生各種職業類型的得分情況,其結果見表1。研究結果表明,男生和女生在I(研究型)、E(企業型)及R(現實型)職業類別的得分差距較為明顯,其中最明顯的表現為男生在I(研究型)、R(現實型)和E(企業型)職業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女生。
3.高職大學生擇業取向的年級差異。對一至三年級高職大學生在職業取向各類型的得分情況進行方差分析后,從表2可見,不同年級的學生除了I(研究型)外,在其他五個職業類型上的得分有顯著性差異。
進一步將三個年級在傳統型、現實型、企業型、社會型和藝術型上的得分進行兩兩比較,采用NSK法分析發現:在藝術型上,二年級職業興趣上的得分顯著高于一年級學生;在傳統型、現實型、企業型、社會型上,二年級和三年級在職業類型上沒有顯著差異,但是二年級和三年級的得分顯著高于一年級學生。
4.高職大學生擇業取向的專業差異。比較不同專業高職大學生在職業取向各類型的得分,得出表3中的結果,即方差分析后的結果,不同專業的學生除了R(現實型)和S(社會型)外,在其他四個職業類型上得分有顯著性差異。
進一步將四個專業在傳統型、研究型、企業型和藝術型上的得分進行兩兩比較,采用NSK法分析發現,導游專業的學生在傳統型上的得分顯著低于其他三個專業,在研究型上的得分明顯低于酒店管理專業;涉外旅游在企業型得分顯著高于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藝術型職業興趣上的得分顯著高于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專業學生。
5.高職大學生擇業取向的生源地差異。通過采用t檢驗,發現不同生源地高職大學生各種職業類型的得分情況(見表4)。可見,無論來自農村或城市,不同生源地的學生在六個職業類別的得分無顯著差異。
三、分析與結論
1.高職大學生的職業興趣傾向表現出一定的特點。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系學生職業興趣的總體分布是:藝術型占到30.3%,企業型占到24.1%,傳統型占到19.1%,社會型占到15.1%,研究型占到6.7%,現實型占到4.8%。與服務業、管理類學群密切相關的職業興趣類型,即企業型、傳統型、社會型,正好是被調查者所屬職業興趣各類型中人數比例較高的類型,這與他們所學專業的職業要求較吻合;至于在選擇中占第一位的藝術型,可能是由于“90后”學生的感情更敏感、容易情緒化、不愿意受約束且具有極強的創造性和想象力,更喜歡自我表現的心理特征所產生的選擇;還有可能是因為本專業的學生多是出身文科的緣故。
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系學生得分量表中藝術型最高,表明該專業的學生樂于運用想象力和創造力,愿意展示自我個性,做事理想化,在自由的環境中學習和工作。得分量表中現實型得分最低,表明學生對循規蹈矩和高重復性的工作不感興趣,這可能與當今社會對社會型、管理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學生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和社會分工對人才的新要求有關。
2.男、女大學生的職業興趣傾向存在差異。研究型、現實型和企業型職業類別的得分在不同性別上差異顯著,男生在企業型、研究型以及現實型職業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女生。
究其原因,在研究型上,由于男女生存在思維差異,男生在理論思維或數理統計方面天生具有優勢,因而相對于循規蹈矩的工作活動,男生具有更多的自信和野心,更喜愛有挑戰性的工作;在現實型上,男生肢體協調能力和動手能力較強,而且偏好于那些有明確規則的技術性活動;在企業型上,男生更喜歡競爭、敢冒風險、有野心、有支配愿望,女生更容易服從別人的要求而喜歡穩定、風險不大的工作。差異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性別差異所帶來的氣質、性格、愛好等方面的不同;二是受職業性別定式影響,如男性更適合做工程師,而女性更適合做護士。
3.不同年級大學生的職業興趣傾向存在差異。不同年級學生的職業興趣傾向除了研究型外,在其他五個職業類型上的得分有顯著性差異。兩兩比較的結果顯示:在藝術型上,二年級學生的得分顯著高于一年級學生;在傳統型、現實型、企業型、社會型上,二年級和三年級學生差異不明顯,但是二、三年級與一年級學生相比要得分更高一些。
究其原因,一年級大學生剛接觸大學生活,還處于適應階段,對自身興趣、專業內涵和發展了解不多。伴隨著生理和心理的不斷成熟,通過一年的專業學習,對本專業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認識,使其漸漸形成職業意識,從而職業興趣逐漸提高。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是三年制教學模式,其中旅游系的學生主要是在二年級時接受大多數的理論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并經歷了頂崗實習,對自身職業興趣和專業發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進入三年級之后,主要為畢業實習和工作前的適應階段,由此導致二、三年級的學生職業興趣差異不大。
4.不同專業大學生的職業興趣傾向存在差異。通過方差分析,比較不同專業高職大學生在職業取向各類型的得分情況,不同專業的學生除了現實型和社會型外,在其他四個職業類型上的得分有顯著性差異。進一步進行兩兩比較發現,導游專業的學生在傳統型上的得分顯著低于其他三個專業,其中導游學生研究型得分顯著低于酒店管理學生;涉外旅游專業在企業型上的得分顯著高于旅游管理學生,在藝術型上的得分顯著高于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學生。
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錄取時是按照旅游管理的大類進行招生的,入學后,學生結合自身興趣來進行專業方向的選擇。導游專業學生相比其他專業學生會更外向,做事更加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實際,所以其傳統型分值和研究型分值過低;涉外專業的學生喜歡競爭,敢冒風險,有野心、抱負,為人務實,習慣于利益得失,所以其企業型得分和藝術型得分相對高。
5.不同生源地大學生的職業興趣傾向存在差異。從統計結果上看,來自農村的學生在傳統型、企業型、社會型和藝術型上的平均得分高于來自城市的學生得分,而來自城市的學生在現實型和研究型上略高于來自農村的學生得分,但是,他們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這可能是因為現在城鄉差距縮小導致不同生源地高職大學生的差別減弱,也可能與本次測量所選取的被試人群來源有一定的關系。
[參考文獻]
[1]陳靈仙.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發展定向研究――基于個體職業性向測試的實證分析[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8).
[2]陳玉蘭,唐雪梅,劉東梅,等.成都中醫藥大學心理學專業學生職業興趣傾向調查[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3).
【關鍵詞】 旅游管理 校企合作 實訓
隨著我國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我國各高校也紛紛開辦旅游管理專業。但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理論教育與專業實訓的脫節早已是一個老大難問題,而旅游管理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與管理也同樣是困難重重。這些問題如不解決,將不僅制約了學生職業精神的打造,而且也影響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更嚴重地束縛了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現行旅游管理專業實訓教學的矛盾
現存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訓模式大部分沿襲了傳統的教育教學過程,形成了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專業實訓為輔的教學模式。它在教學過程中不單只是采用了本??仆ㄓ媒虒W計劃和理論教材,而且本該尊崇的實踐教學也按照理論教學的邏輯來講授,最終導致學生所學與社會所需發生錯位,從而造就了高校教學與旅游企業之間的矛盾之源。
1、日常教學與實習實訓的矛盾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與要求,旅游管理專業實訓至少應占總課時量的40%,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經常存在“實訓是非常規教育”的認識誤區,導致在授課時間和課程安排上總讓位于“常規”教學。此外,現有旅游管理專業實訓安排對于旅游企業而言是一種短期行為,具體表現為高校教學周期與旅游企業營業周期的不一致。一方面旅游企業在每年十月至五月的用人高峰無法獲得足夠的熟練員工,另一方面高校卻在每年的六月至十二月安排學生實習實訓,短短兩個多月的交叉時間既不能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也無法滿足高校的實訓需要,最終導致了旅游企業將學生當作純粹臨時工和廉價勞動力的諸多短視行為。
2、學校統一組織與學生個性要求的矛盾
對旅游管理專業實訓進行統一組織是目前許多旅游院校的共同做法,尤其是在基礎認知實訓和專業課程實訓階段更是加大了對統一性的要求。雖然這樣可以學計劃和人才培養規格,但對于學生而言卻無法避免在實訓的最初階段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它不僅不利于科學合理地培訓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與特長。對于今天越來越強調個性和獨立的學生而言,沒有興趣的實訓活動將很快演化為一種程式化運動和被厭倦的對象,從而在內心產生一種抗拒心理,最終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加大了高校與旅游企業對于實訓工作的管理難度。此外,有的教師將旅游管理專業實訓看作是學生個體外出務工,從而不對學生予以指導,而是簡單地托付給實訓單位。同時,也有學生將旅游管理專業實訓定位為掙錢,從而將專業實訓的意義簡單化。這些想法不僅是實訓過程中個人思想問題,而且勢必影響到整個實訓團隊的穩定與和諧,是旅游管理專業建設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旅游管理立體實訓模式的啟示
立體實訓教學模式是在不增加高校和旅游企業投入的前提下,先后通過與武漢市三五醇酒店集團、福建泉州惠安東南大酒店等多家單位合作,在課題組各位同志的探索與研究下形成了一套適合旅游管理專業實際情況的實訓模式。它以資源優化整合和市場共贏共利為基礎,結合理論教學和企業需求,采用包含“兩線路、三結合、三層次、六模塊”的立體實訓教學模式(見圖1),培養應用型、技能型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經過近一年的摸索與總結,以及在各大酒店、旅行社進行的一系列旅游管理立體實訓模式實際探索。課題組逐步找到了運用旅游管理立體實訓模式來破解上述矛盾的有效方式,從而為今后探索新的旅游管理校企共贏途徑打下良好的基礎。
1、實訓手段的系統化
時間跨度長、地理位置分散、成績界定困難、管理權限模糊是困擾旅游管理實訓教學活動的重要問題,為了實現對旅游管理實訓教學的全面把控,保證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水準和動手能力就必須采取系統化的實訓教學手段。
(1)制定完善的實踐教學文件和實訓教學教材建設
旅游管理實訓教學只有實訓基地和協議單位是遠遠不夠的,這些硬件必須依靠一系列完備的軟件條件――旅游管理實訓教學文件來保證其正常的運轉,主要包括:旅游管理立體實訓教學模式的構建;各種類型的旅游管理實訓教學計劃;各門課程的實訓教學大綱;各門課程的具體實訓項目單和實訓項目卡。
旅游管理立體實訓教學模式是圍繞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通過合理的實踐教學環節配置,最終建立起來的與理論教學體系相輔相成的教學內容體系;旅游管理實訓教學計劃是對實訓教學做的總體安排,是組織實訓教學過程、安排實訓教學任務的基本依據;實訓教學大綱是開展實訓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對每個實訓教學環節、項目的教學目標、內容、要求、形式、手段、學時安排、與理論教學的銜接以及考核方式、方法等內容做出的明確規定;實訓項目申報單,用于具體實施實訓教學,包括實訓目的、方法、步驟、設備、用具以及要達到的標準等。實訓項目卡主要是用于實訓教學管理、實訓教學安排和實訓指導教師管理。
旅游管理立體實訓教學專用教材是根據某門實訓課程的教學要求,采用專業課程教師、旅游企業管理人員、旅游企業一線員工以及學生共同參與編寫的面向師生的教學用書。這些專用實訓教材在對實訓項目進行認真篩選的前提下,選擇技能針對性強、訓練目標明確、便于學生操作的項目組成實訓教材。然后再融合多方智慧的基礎上共同編寫,在保證各項實訓教學要素的原則下,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與興趣需求,從而使實訓工作從理論教學開始就充滿活力和生氣。
(2)成立旅游管理立體實訓管理指導委員會
旅游管理立體實訓管理指導委員會由“高校-學生-旅游企業”教育教學線路和“輔導員-學生-旅游企業”教育管理線路兩部分構成,它們分別從操作和思想兩方面對實訓全過程進行控制,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閉合管理指導回路。
“高校-學生-旅游企業”的教育教學線路主要負責實訓教學工作,在校內日常授課過程中,凡涉及到實際操作知識時請旅游企業從業人員為學生講解和示范,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相關技能。此外在企業實訓過程中,專業教師和企業管理者共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強化其對職業規范的認識。
“輔導員-學生-旅游企業”的教育管理線路主要負責實訓管理工作,在實訓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克服浮躁的就業心理,培養學生“精益求精、顧客至上”的職業操守、“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質、“精誠團結、榮辱與共”的團隊精神,讓學生樹立行業自豪感和優越感。在保證學生圓滿完成實訓內容的同時,也將職業操守內化到學生的思想之中。此外,輔導員在與旅游企業進行廣泛接觸的過程中,也將就業信息和企業要求帶回校園,廣為傳達給在校學生,使學生從學習伊始就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為培養旅游人的職業氣質打下良好的基礎。
2、實訓教學的靈活化
職業能力的模塊構建是形成旅游企業工作能力的中級階段。它的實施是在基本技能形成的基礎上,通常采取以下兩種方式完成的:
(1)院系資源整合方式
它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場景模擬技術,構建校內虛擬實訓基地。學生在指導教師的協助下,面對虛擬的旅游活動場景、酒店服務場景、旅游企業工作場景,進行人機對話操作。此外,還可以采用酒店管理系統軟件,模擬酒店前臺、預訂中心、客房服務中心的操作程序讓學生從中而獲得實際操作經驗。
(2)企業頂崗實訓的方式
它采用旅游企業接受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進行企業頂崗實訓的方式進行,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從大二暑期開始就由學校負責聯系旅游企業,采取雙向選擇、約定時間的靈活方式,在確定實訓單位、實訓崗位和保證實訓大綱要求的基礎上,向學生下達實訓任務書,并在實訓指導老師、企業管理人員的指導下完成企業頂崗實訓任務。企業頂崗實訓涉及到酒店、旅行社、導游服務公司、景點景區等旅游企業,它是高校與旅游企業共同合作的結晶,是學生在不斷地用心面對各種實際工作環境、在一定量的實踐經驗積累的基礎上。對所學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管理理念的一種本能運用。采用企業頂崗實訓的操作方式,一方面緩解了旅游企業員工緊缺的狀況,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旅游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旅游企業利用學生上崗操作實現了穩定的人力資源環境,節省了人力流動成本和損耗,學生高度的服務意識和近于專業化的操作也實現了“高素質、低成本”的企業管理目標。高校則可以將旅游實訓場所整體平移至旅游企業,在節省了大量投資的前提下,學生還能接受到更好的旅游管理專業技能教育,真正將理論與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此外,通過靈活的實訓教學模式,高校教師能將學科前沿的先進理念引入企業的實際管理,將新的管理理念注入到旅游企業的企業文化之中,真正實現多方共贏的局面。
三、創立全面共贏的校企團隊
長期以來,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輔導員的教學輔導工作是兩個互不交叉的獨立體系。在這種情況下,雖然雙方都盡職盡責的完成了本職工作,但卻無法滿足企業對高素質、高能力、復合型人才的需求。立體實訓教學模式突破了普通人才培養方式,把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與旅游業的經營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克服了傳統教育模式中校園文化與社會需求之間缺乏溝通、理論教學與實際工作相互脫節的弊端,實現了學校與企業、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體現了實訓教學的特有功能。為了在實訓過程中全面塑造學生的素質,需要在引入旅游企業全面參與的條件下整合三方力量形成合力,最終形成高效率、靈活化、全方位的旅游管理立體實訓模式,以打造全面共贏的校企團隊來破解旅游管理專業實訓現存的兩大矛盾。
(注:本文屬武漢市市屬高等學校2006年度教學研究項目(武教高2006029)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職;旅游管理專業;頂崗實習
1頂崗實習含義
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高職院校老師組織開展的具體的崗位能力、技術、技能的培養。通過頂崗實習可以讓學生掌握相關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還可以讓學生對未來就業的環境和具體的工作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為就業做好準備[1]。頂崗實習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頂崗實習可以讓學校與就業崗位直接接觸,能夠更好地解決就業問題。其次,頂崗實習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自主的選擇實習單位,有些學生還選擇了自主創業,增加了學生的實習興趣,在實習過程中可以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2旅游企業頂崗實習管理中存在問題
2.1國家政策對頂崗實習的影響
我國對與人才培養一直是政府供給主導型的培養體制,政府相關部門承擔著人才教育的首要責任,包括人才培養體制機制、人才隊伍建設發展方向、質量保障制度和評估體系的構建及旅游法律法規及政策的制定。但是,我國的旅游管理教育與現今旅游行業的發展趨勢和現狀結合不緊密,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數量和分布不合理,所培養得旅游管理專業人才與旅游行業的需求不匹配,旅游相關法律法規保障不健全,旅游市場管理機制不完善。這些問題是打造高水平、高質量的旅游教育必須解決的問題[2]。
2.2人才意識不足
當今的社會競爭十分激烈,旅游行業更是如此,旅游企業已經意識到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但是在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和開發上不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財力,不敢大有作為。當前與高職院校合作培養頂崗實習人才的旅游企業,一般情況下只是為學生提供實習的機會,解決本企業臨時的用人需求,不會把頂崗實習的學生作為儲備人才來培養。但是一個優秀的旅游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應該在人才培養上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金,善于去發現挖掘人才和珍惜現有人才,做到勤于吸引人才,善于留住人才,通過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來為企業提供人才和力量[3]。現在的旅游企業很難形成優秀的用人機制,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十分困難。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薪資待遇,旅游管理行業的工資水平偏低,提升的空間較小,這就造成了旅游管理專業的畢業生不愿意從事旅游管理的現象。還有一個原因是旅游企業在人才招聘上還是比較傳統,很少通過互聯網等現代化的途徑去招聘人才,導致招聘的對象太局限,錯過很多優秀的人才。
2.3人才培養目標不夠明確
目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不夠明確,缺少精準的定位,沒有做到因材施教。高職院校并沒有發揮自己的特色,開設具有本學校的特色課程,人才培養的目標還停留在就業率上,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和運用,并沒有結合學生的特長、愛好、興趣來培養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同時,旅游企業的崗位配備存在不合理,有些工作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就可以勝任,而用人單位卻將條件設置為本科生,導致高職院校不知道該培養哪種類型的人才,到底是注重專業技術還是注重管理銷售的培養。
2.4頂崗實習生自身的問題
頂崗實習的學生是頂崗實習過程最重要的角色,是學校和旅游企業直接面對的對象。頂崗實習的學生自身存在一些問題影響整個頂崗實習的效果。首先,頂崗實習的學生自身的職業素養和道德不夠高,直接影響頂崗實習學生在實習期間的表現,常出現頂崗實習學生與客戶溝通差,服務質量低,影響旅游企業的形象。其次,頂崗實習的學生對旅游行業的工作崗位存在誤區,他們原以為旅游管理是可以游山玩水,四處旅游,管理別的職位,但是到了工作崗位才發現旅游管理需要從基層做起,從事一些簡單的服務業務,導致頂崗實習的學生很難很好的調整心態去面對所實習崗位,缺乏對崗位的熱愛與尊重。最后,頂崗實習的學生的實踐技能較差,可能和高職院校的培養重點有關,對學生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培養,忽略了或投入較少的精力在培養實踐能力上。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出現對實際工作的環節不了解,無從下手的現象[4]。
3頂崗實習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法
針對以上頂崗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一些解決的方法,從而達到頂崗實習的目的。首先,對頂崗實習要進行深入的研究,運用統計研究法、模型分析法等方法對已積累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就業問題提升一個新的理論高度,形成嶄新的理論基礎和框架,為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提供參考。其次,應當加強高職院校與旅游企業在頂崗實習管理方面的融合,高職院校與旅游企業要針對定崗實習管理制定一個完善的方案,在學生頂崗實習過程共同管理,發現問題可以更好的解決和溝通,從而達到培養旅游企業所需的專業技術應用型人才。最后,高職院校應當制定完善對頂崗實習學生的質量管理和保障體系,讓頂崗實習更加的系統化、規范化。提高高職教育,加強頂崗實習管理,提高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質量,培養出更多滿足當今旅游行業需要的人才。
4結論
頂崗實習在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針對旅游管理專業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法,在頂崗實習過程中應該加強高職院校與旅游企業在頂崗實習管理方面的融合和制定完善質量管理和保障體系,從而培養出旅游企業所需的高素質的應用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慧.高職旅游管理專業頂崗實習評價現狀及策略[J].職業教育,2018(17):193-194.
[2]高翔,王宇.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滿意度與離職傾向研究[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1):79-84.
一、旅游管理本科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
對我校2008屆旅游管理本科生就業情況調查發現,初次就業的79名畢業生直接從事旅游行業的有28人,占35.44%;其他分別是事業單位10人,占12.65%;公司企業38人,占48.10%,其中又以進出口貿易、百貨、房地產為主??傊瑥氖卤拘袠I工作的比例僅有三分之一左右,跨行業就業人數比例大。一方面,這說明旅游行業對旅游本科專業畢業生的吸引力低(這與旅游行業薪金較低、工作時間長、穩定性差和福利待遇較低有關);另一方面它也說明我們的畢業生不能充分滿足旅游企業的高要求。2009年7月通過對我校旅游管理本科54名畢業生中的42名訪談發現,他們并非絕對找不到工作,而是因為工資水平低,不愿意到酒店或旅行社工作。他們基本不考慮職業方向,只要是待遇好福利好的工作就行。這顯然與學生專業思想不牢固、對職業生涯缺乏深入思考有關,因此,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是極其必要的。
二、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與問題
對2005級至2008級旅游管理本科生的調查發現,2005級旅管學生,主要在大一時由輔導員進行過相關課程講座,部分學生參加過學校主辦的職業生涯設計大賽;2006級旅管學生,主要在大一學生填過就業計劃表,大三時安排過就業指導課程;2007級旅管學生,大一時填寫過職業生涯規劃表,但均未進行職業規劃培訓;2008級旅管學生,大一時組織填寫過職業生涯規劃表,安排過就業指導課程,并要求學生以作業的形式上交一份職業生涯計劃書。另外,通過對2006旅管專業26學生的訪談發現,明確知道如何進行規劃和熟悉職業生涯規劃方法的人只有3人,占11.54%。當問及學校是否有必要引導學生做職業生涯規劃時,大家均表示贊同。另外,對2006級、2007級學生的調查表明,2006級24名大三學生職業選擇和大一的職業規劃一致的僅僅4人,占15.38%,2007級28名大二學生則為7人,占25%??偟膩碇v,目前,旅游管理本科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比較簡單粗放,缺乏持續性,應將職業生涯規劃貫穿大學四年,作為就業方向引導學生學習,以解決目前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對未來職業選擇迷茫而又期待的狀況。
三、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與措施
(一)引導學生制定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
1.詳盡的專業和行業形勢分析。要求學院在學生入校之初進行詳盡的專業介紹,如行業特點、從事該行業所需素質、行業發展前景、就業形勢,以及各專業細分方向的區別和聯系、課程體系設計和各學習階段的任務,等等,也可請各專業任課老師、旅游企業負責人和其他高校名師分專題講座。
2.挖掘和培養專業興趣。在了解各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基礎上,通過挖掘興趣愛好,初步引導學生向感興趣的方向發展。師生可以在熟悉一段時間后,由班主任或任課老師實行一對一服務。同時,也要求學生重新審視自我,在老師的指導下初步確立職業意想。如英語基礎好可以考慮涉外酒店、英文導游方向的職業或選擇考研等。
3.指導和修正職業生涯規劃。在大二時,學生對專業知識已有基本認識,這時可鼓勵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并通過大三的實習和專業基礎課的學習不斷進行修正。如可在取得導游證后試著帶團,經歷了新鮮感后,在確立是否可以將導游或旅行社管理人員作為將來的職業選擇。如大二后想考研的同學可思考自己的數學英語基礎如何、專業知識是否扎實等問題,再確定自己是否選擇繼續深造。
(二)以職業規劃為導向促進教學改革
1.建立三段式教學,明確職業發展目標。第一段為大一至大三上學期,屬于了解和熟悉職業方向的時期。該階段除學習公共基礎課程外,學院可在大一至大二期間可安排專業基礎課、大三上學期安排專業課程。應抓住學生剛入校時對專業的好奇和熱忱,及早幫助學生樹立職業發展目標;第二段為大三下學期至大四上半學期,屬于熟悉行業就業現狀的時期??砂才艑W生到酒店、旅行社和景區進行專業實習,時間不低于半年,使學生熟悉旅游行業,為將來就業做準備。第三段為大四上半學期至畢業,屬于鞏固和確立職業生涯期。學生通過實習修正自己的職業規劃。寒假至4月為畢業論文寫作和答辯時間,5月至6月學生可確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