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7 17:06: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銀行行業發展趨勢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2011年10月14日,中信銀行與第一財經日報聯合在京舉行“2011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年會”。作為一項私人銀行業界與客戶的盛會,中信銀行通過“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年會”這一平臺與國內外私人銀行專家、同業研究中國私人銀行客戶新需求,共同探討中國私人銀行業發展的未來之路。
為借鑒國際私人銀行市場經驗,促進中外私人銀行交流、加強專業研究并推進中國本土私人銀行業的發展,在本屆年會中,中信銀行、第一財經日報、BBVA、中國人民大學、歐洲貨幣雜志、羅斯柴爾德家族等機構共同發起成立了國際私人銀行研究會。國際私人銀行研究會將聚焦國際私人銀行客戶特征、全球私人銀行行業發展趨勢與世界私人銀行監管政策三大主題,力求為中國私人銀行業的創新性發展提供借鑒和指導。
中信銀行核心競爭力排名 躋身全國性商業銀行第五位
2011年10月16日,中國國內權威雜志《銀行家》在京隆重舉行“2010年度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報告”儀式,公布了中國銀行業核心競爭力排行榜,中信銀行位列全國性商業銀行第五位,繼續保持了國內商業銀行的領先地位。與此同時,中信銀行還榮獲了“最佳財富管理銀行”單項獎。
中信銀行榮獲2011年哈佛商業評論管理行動獎金獎
2011年10月15日,第五屆哈佛《商業評論》“管理行動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作為首次參評企業,中信銀行參選的“新員工培訓項目”從眾多參評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金獎。鄭州分行參選的“變革之旅項目”榮獲優秀獎。
哈佛《商業評論》“管理行動獎”自2007年啟動,每年舉辦一次。旨在推動中國企業汲取新理念、實踐新理念。評委團成員由國際頂尖管理專家、學者組成,根據企業管理實踐的影響范圍及有效性評選出優秀獎和金獎。獲獎企業的共同特點是在管理中樂于吸收新理念,勇于實踐新理念,“用行動改變世界,推動理論進步”。此次得獎是對中信銀行不斷進行管理實踐、管理創新的認可,昭示中信銀行的管理實踐已處于同業領先水平。
簡化出國留學流程 中信銀行為您支招
中信銀行針對赴澳大利亞留學的學生開通了留學貸款資信證明業務,只要在中信銀行存入一定的存款,中信銀行將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放款,并開具留學貸款資信證明。有了中信銀行開具的留學貸款資信證明,使館將免去對存款6個月以上存期的要求。比如說,計劃留學時間2年,使館要求的留學資金是45萬元,只要在中信銀行存入50萬元,中信銀行便能給開具一份45萬元的留學貸款資信證明,這45萬元不再需要6個月以上的存期。此項業務不但提高了獲得簽證的幾率,還能使得資金靈活周轉。而辦理此項業務的手續非常簡單,只需在中信銀行存入相應的存款,帶上身份證、戶口本、國外學校的錄取通知書,當天就可辦完所有相關手續。中信銀行現在還針對出國金融客戶推出了出國金融主題卡回卡,持有回卡辦理出國金融業務可享受出國金融九大貼心服務,并在辦理業務過程中享受一定優惠。
[關鍵詞]行業風險;銀行信貸管理;無錫尚德
[中圖分類號]F83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461(2013)07-0094-04
2013年3月20日,經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簡稱“無錫尚德”)因無法償還到期債務,依法實施破產重整。無錫尚德是第一家宣告破產的中國大型太陽能集團,也是世界上此類企業的最大規模破產。企業破產是現代經濟中市場優勝劣汰的必然結果。然而,無錫尚德遺留的巨額債務卻讓相關債權銀行變成“熱鍋上的螞蟻”。截至2013年2月底,包括中國建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在內的9家債權銀行對無錫尚德的本外幣授信余額折合人民幣已達到71億元,目前已有6.08億元債權到期,而無錫尚德已無能力清償。破產重組只是個開始,根據破產重組法的規定“債權方只能從重組方拿到原有欠款的50%到60%”,這意味著銀行貸款至少將縮水35億元~40億元,相關債權商業銀行將面臨巨額貸款損失的風險。
無錫尚德由施正榮于2001年1月創建,2006年實現美國紐交所上市。僅僅短短10余年的發展,無錫尚德已躋身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商行列,并創造國內光伏行業多個第一。貌似強大的企業奈何一朝擱淺?企業破產有其自身戰略、投資、管理和文化等多方面原因,對無錫尚德而言,光伏行業整體性陷入低迷卻是將企業逼入絕境的重要外因。行業風險防范之于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或許正如腳踵之于阿喀琉斯。此次相關債權銀行折戟無錫尚德,暴露出商業銀行對貸款企業行業風險防范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商業銀行對于貸款企業所在行業的行業特點分析、行業前景預判以及行業產能預警等方面存在著短板,并最終導致債權銀行“一招不慎,滿盤皆輸”,陷入巨額信貸損失的泥淖。
一、商業銀行行業風險防范存在的缺陷分析
1. 對貸款企業的行業分析能力薄弱
行業是指按生產同類產品、具有相同工藝過程或提供同類勞動服務劃分的經濟活動類別,如飲食行業、服裝行業、機械行業等。行業由眾多在產品或者服務上存在著較強相似度或緊密關聯度的企業組成。行業興衰和企業發展息息相關,行業的景氣程度往往會決定行業內部企業的生存條件和發展狀況。行業不同,其所處的經濟環境以及在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往往存在很大差別,其內在運行規律以及誘發行業波動的因素也各不相同。西方國家的商業銀行均把行業分析作為評估貸款企業潛在風險的重要步驟,并對行業波動予以特別關注。無錫尚德破產帶來的巨額信貸損失暴露出商業銀行在對光伏產業行業特點和內在運行規律的分析研究上仍存在不足。
我國光伏產業是典型的“兩頭在外”產業,無論是市場還是原材料均受制于國外,90%以上的原材料要依靠進口,80%的銷售靠出口。在國際市場中,全球主要太陽能光伏應用市場集中在歐洲,而在歐洲市場中,又以德國和西班牙為主要市場。據相關報導的數據統計,2008年,歐盟占全球太陽能發電總量的80%,而德國和西班牙的光伏發電總量總和約占歐盟的84%,是名副其實的光伏發電強國。歐洲市場目前是我國光伏產品最重要的產品銷售區域。2011年,中國光伏產業全球銷售格局中歐洲市場占到74%。從以上數據不難發現,作為國內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商,無錫尚德的產品銷售直接受制于以德國和西班牙為主導的歐洲市場。通常,過于單一的市場結構會對企業的穩健經營形成挑戰。單一的市場結構會降低公司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若因宏觀經濟波動、行業政策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而出現對企業主要銷售市場不利的情形,公司乃至整個行業的利潤水平都將受到一定影響。商業銀行對企業貸款時應充分研究企業所在行業的行業特點、行業結構、生命周期和經濟周期等影響因素,從而在對企業的信貸投放策略上建立個性化的風險評估和預警體系?;诠夥a業的行業特點,商業銀行對光伏行業的信貸投放上應保持足夠的謹慎,以防止單一市場波動導致企業效益下滑乃至整個行業陷入低迷時的企業償債風險。
本案例中,相關債權銀行在光伏熱潮的影響下對無錫尚德貸款時卻表現出過于熱情,削尖腦袋的反?,F象,不惜采取種種優惠政策,放寬條件“拉攏”客戶,不僅給予了巨額授信,而且在其71億元貸款中大都為無抵押信用貸款。光伏行業的內在特點和發展規律或許早已在無錫尚德輝煌之際為其注入了失敗的因子,而忽略行業特點和內在運行規律,簡單粗放的貸款策略是債權銀行出現巨額貸款損失的重要原因。
2. 對貸款企業行業發展前景預判能力不足
美國J.P摩根銀行通過對商業銀行大量的貸款風險案例的統計分析研究,得出了商業銀行貸款風險損失的“三倍定律”,即3/4以上的貸款損失可以通過貸前風險控制和風險的早期發現加以避免,而當貸款出現問題后再采取補救措施,對減少貸款損失的作用只能收到不足1/4的效果,而3/4的損失仍然難以避免。科學合理的對行業未來3年~5年的發展趨勢進行前瞻性和預見性的分析研究,提前捕捉和識別潛在風險并做出積極應對,對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控制具有重要意義。
太陽能發電之所以在德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得到廣泛應用,主要得益于兩國對太陽能清潔能源強有力的補貼政策。然而作為典型的政策驅動市場,一旦政府對光伏的支持政策有所改變,市場也將面臨著迅速萎縮的局面。2008年,爆發于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海嘯,此后愈]愈烈的歐債危機更使歐洲各國深陷經濟下滑和財政赤字的泥淖。歐洲各國紛紛削減了太陽能光伏產業的補貼政策?!霸谶^去的10余年間,歐盟對太陽能光伏的補貼已經從最初的每千瓦時0.4歐元降到現在的0.2歐元甚至更低?!雹購?010年開始,德國和西班牙先后降低了太陽能電價補貼力度,德國太陽能上網電價每年以超過5%的幅度下調,西班牙削減的太陽能上網電價幅度更高達45%。
國際知名的銀行風險管理專家墨頓·格蘭茨在《銀行風險管理——廣義信用工程介紹》一書中曾強調,“經濟狀況將影響行業的生命周期、變化速度以及資本的密集程度?!币粋€行業的興衰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該行業中每個公司的成敗。2012年上半年,全國有50%以上的國內多晶硅公司處于半停產或完全停產階段,號稱亞洲規模最大的太陽能多晶硅片生產企業江西賽維,早在2011年三季報就顯示,其負債已達27.47億美元,負債率高達227%。②從次貸危機、歐債危機等宏觀經濟因素,不難得出光伏行業未來將整體遇冷的基本判斷。這些理應成為商業銀行評估無錫尚德信貸風險的先行指標和預警信號,然而,相關商業銀行未能及時預判行業發展前景并捕捉風險苗頭,在風險出現之前及時實施相應的防范措施。恰恰正是歐債危機的愈]愈烈使得歐洲政府不斷地削減對太陽能發電企業的補貼,導致光伏產品價格急速下滑,進而將無錫尚德逼向了絕境。
3. 對行業產能過剩的預警滯后
商業銀行信貸管理注重對貸款企業逐戶逐筆貸款的風險分析和防范,在貸前調查、貸中審查和貸后管理方面都建立了明確、系統的制度規范。但是,在行業發展的宏觀分析上,由于商業銀行缺乏專業分析部門和人才,往往不能全面、系統、完整的把握宏觀經濟變化對經濟增長可能的導向和對行業發展所產生的影響以及重點客戶產品市場狀況的變化。特別對行業過熱與否、產能過剩與否不能進行預見性判斷,難以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導致貸款投入產能過剩、行業過熱的行業或產品。
光伏產業鏈主要涉及多晶硅原材料、太陽能電池、集成組件、發電工程等相關行業。近幾年,中國各地集中投資導致光伏產業“虛火上升”,產能擴張嚴重大于市場需求。無錫尚德主要從事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光伏系統工程、光伏應用產品的研究、制造、銷售和售后服務。在無錫尚德所從事的細分行業,據2012年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的統計數據,160多家中國光伏電池及組件公司的總產能已經在40GW上下,全球的光伏組件產能則在50GW~60GW。③而歐洲光伏工業協會預測,2012年~2013年全球光伏市場需求才在20GW~40GW之間。④在大多數市場參與者[里和分析家筆下,光伏產業已經成為當下“盲目擴張”和產能過剩的負面典型。
行業產能過剩必然將導致全行業整體性獲利水平的下降。據統計分析,2010年,光伏產業毛利率在30%左右,2011年下降至10%以下,而行業內的企業毛利率若是達不到10%就難以實現盈利。到2012年上半年,海外上市中國光伏產業股中,毛利率低達1%以下者已經比比皆是,有的甚至為負數。⑤
產能過剩行業往往是前期銀行信貸資金介入的密集區,產能過剩會引發全行業效益的整體性下滑,輻射范圍大,影響程度深。無錫尚德僅在2011年就將光伏產能從1.8GW擴大到2.4GW,而增加的0.6GW相當于國內2010年光伏并網發電總裝機容量。商業銀行并未對無錫尚德的擴張沖動保持足夠警惕。在行業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下,無錫尚德依然能夠輕易從銀行獲得貸款,商業銀行提供的充足現金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尚德的盲目擴張。對無錫尚德來說,連年的大肆擴張所帶來是巨大的財務壓力。而對商業銀行來說,信貸資金大量投向于產能過剩行業將使其面臨巨大的貸款損失風險。
二、思考與建議
1.完善商業銀行行業分析評價體系
我國商業銀行的產業研究和行業分析才剛剛起步,在產業研究方面大多沒有專門的分析機構和人才,缺乏相應的技術方法和分析系統。在信貸風險的評價體系中,主要通過對貸款企業的相關財務指標分析來評價和衡量貸款風險。多數銀行對行業發展的分析具有一定的滯后性,難以滿足前瞻性風險預警的要求。從無錫尚德破產案例不難發現,行業風險也是影響商業銀行的企業貸款能否順利得到清償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商業銀行要將影響行業波動的相關指標納入信貸風險管理評價體系,如行業市場結構特點、行業運行規律、行業經濟周期和行業生命周期等因素,并在風險評估中對行業指標賦予更高的權重。另一方面,商業銀行要建立持續化、常態化的行業評估機制,組織專門部門和相應人員從全球的宏觀經濟形勢、各國經濟政策、技術水平、商品供求、原材料供應和現有生產能力等多方面來研究國內每一行業的發展前景、行業的融資需求、盈利能力和風險度,針對行業前景進行富有前瞻性和預見性的研究判斷,并以此制定針對具體行業的信貸政策,定期予以風險提示。
2. 加強商業銀行行業分析人才隊伍建設
商業銀行現有的信貸人員相對于與現代銀行對風險管理的要求、客戶結構的變化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信貸經理、風控經理等在一線從事信貸管理的人員往往缺乏相應的行業專業知識,對信息缺乏分析能力和敏銳反應,在分析識別、信息反饋、風險處置方面能力不足,使信貸風險管理停留在表面而難以深入,容易形成能力風險。
當前,一方面要不斷優化信貸風險管理的人才隊伍結構,將行業研究的專門人才納入現有的信貸風險管理隊伍,構建一支懂金融、會財務,了解行業的復合型信貸管理隊伍。另一方面,由于行業分析涉及的范圍廣,需求的專業多,受金融隊伍現有人才和結構的限制,商業銀行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庫存各方面專業技術人才。商業銀行應建立相應的行業專家庫,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單位從事行業分析研究的專業人才納入其中,并針對客戶對象的特點和主要業務領域,分層次的組建行業分析顧問團,從而更高效的開展行業風險的評估工作。
3. 提升商業銀行對行業產能過剩的預警水平
產能過剩會給商業銀行帶來巨大的信貸風險。一般而言,出現產能過剩的行業往往是前期商業銀行信貸資金的重點投向區域。當前,銀行在信貸管理中要避免一種誤區,即企業處于上升時期,銀行被表面“光環”迷惑,信貸支持力度就越大,更容易把企業推向盲目擴張深淵,最終葬送企業。一方面,商業銀行要建立產能過剩監測分析的預警體系,通過預警系統超前給信貸人員提供風險可能發生的有效信息,幫助和指導他們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及時調整信貸政策和信貸投向,使信貸結構調整領先于經濟結構調整。另一方面,對于事實產能過剩和潛在產能過剩的行業,商業銀行要減少增量貸款,壓縮存量貸款,綜合使用調整貸款期限、變更抵押擔保方式和及時保全等手段,盡量將信貸風險降到最低。
4. 強化商業銀行對產能過剩行業的信貸退出
信貸退出是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無錫尚德破產重組案中,眾多債權銀行之所以深陷巨額貸款損失的風險深淵,主要原因就在于不能準確預見企業發展前景,受制于企業的隱性“綁架”,喪失了信貸主動性退出的有利時機。
一方面,要增強商業銀行信貸退出的主動性。信貸退出的預警機制要構建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既要重視對企業財務指標的評價,也要重視對宏觀經濟、行業、產業等方面的的指標分析,要能夠全方位的反應產業、行業和企業的發展趨勢,進行動態、科學地分析、預測和風險評估,使潛在貸款風險及時顯現,增強信貸退出的預見性和前瞻性,切實提高商業銀行信貸退出的主動性。
另一方面,各級商業銀行所處層面不同,局部經營目標也會存在差異。特別是信貸資金沉淀會導致銀行被企業“綁架”而形成利益共同體,導致基層銀行缺乏信貸退出的主動性。因此,必須強化對銀行,特別是基層銀行信貸退出的績效考核,建立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通過對各基層銀行轄內貸款逐戶進行分析、分類鑒定,制定相應的預見性退出目標和分步退出方案,層層分解,逐級落實,一戶一策,責任到人,構建完善的信貸退出責任分解落實體系。
[注 釋]
① 數據參見岳紅《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保衛戰》,來自期刊《節能與環保》2012(2):45。
② 數據參考了中國行業研究網《政府光伏財政扶持作用有限形勢探討》一文,2013-02-18。
③ 數據參考了第一財經日報《光伏行業50%以上公司處于半停產或停產階段》一文,2013-01-04。
④ 數據參考了人民日報《我國太陽能電池組件企業產能超過全球需求》一文,2012-12-18。
⑤ 數據參考了中國投資咨詢網《2012年我國光伏產能過剩根本原因分析》一文,2012-12-11。
[參考文獻]
[1] 李安.淺談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 [J].財會研究,2012(18):78-80.
[2] 任建軍,楊林.中國經濟轉型時期商業銀行信貸退出問題研究 [J].金融論壇,2006(11):16-22.
[3] 楊銳,仕長鷹.基于非對稱信息博弈下的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措施研究 [J].現代情報,2010(4):121-122.
[4] 趙勇強.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近期進展、挑戰和對策建議 [J].宏觀經濟研究,2009(2):45-48.
[5] 周夫榮,戴喆民,鄧攀.尚德與賽維:光伏雙雄早衰 [J].中國企業家,2012(20).
[6] 馮祈善,胡栗源.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信貸風險分析與建模研究[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06(6):367-370.
The Case Study of the Wuxi Suntech Power
on Industry Risk Prevention Concerning Commercial Bank Loans
Wei Kaihua
(School of Finance,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430073,China)
資本監管趨勢要求銀行經營轉型
銀行業資本監管的趨勢。商業銀行是經營風險的特殊企業,銀行經營的逐利性目標帶來的綜合風險與國家以及社會要求銀行經營的安全穩健目標存在矛盾。為規范銀行經營行為防范金融風險,銀行監管當局需要依法對銀行業的經營進行監督管理。巴塞爾銀行管理和監督委員會從1974年至今不斷完善相關協議,形成銀行監管制度體系,巴塞爾協定和資本協議逐步成為國際銀行業共同遵守的準則。2004年的《巴塞爾新資本協議》更明確了資本監管的三大支柱:最低資本要求、監管當局監督檢查和市場約束。新巴塞爾協議的主要目標是以風險管理為核心,實施有效的資本充足率管理,防范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銀行經營風險中預期損失、非預期損失對銀行資本的侵蝕,從而維持銀行業的穩定。
我國銀行監管當局也一直與國際銀行業監管趨勢保持一致,特別在中國銀行業監管委員會成立后,更加快了與國際接軌的步伐。為落實我國商業銀行監管新理念,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運行質量,借鑒巴塞爾新協議內容,2004年銀監會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明確要求到2006年底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要達到8%,屆時資本金不足的商業銀行將停止其機構和業務的市場準入。
回顧和展望國內外關于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監管的發展趨勢,把資本充足率確立為我國商業銀行監管的核心指標,并作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內涵決不僅僅限于提高資本充足率這個單一目標,其更深層次的意義是促進商業銀行全面落實科學的發展觀,主動尋求改革之路、轉型之路,將商業銀行從以往盲目的、缺乏理性的外延規模擴張之路引導到自身持續的、平穩的、健康的內涵深化經營轉型道路上來,化“被動的資本約束機制”為“主動的資本激勵機制”,實現資產安全和效益的動態平衡,提高綜合競爭力。
資本約束條件下的銀行傳統經營“兩難”。近20年來,快速發展中的我國商業銀行在資產總量、存貸款規模等多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在經營不斷發展、資產迅速擴張的同時,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不足的問題也日顯突出。根據有關資料估計,按照原資本監管口徑計算,截至2003年年底,我國商業銀行的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是5.75%,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是7.35%,均低于8%的最低監管要求。
隨著資本監管約束的增強,我國商業銀行傳統業務經營發展模式出現“兩難”困境。一方面,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需要銀行信貸等以資金為核心的金融服務與支持,銀行信貸資產和其他風險資產仍將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較快速度的增長,并越來越成為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增長的推進器;另一方面,單純的以存貸款業務為主的經營模式所帶來的規??焖贁U張,將占用較大的資本,導致銀行資本充足率急劇下降。而在資本補充方面,由于傳統存貸款業務主要依靠利差收入,利差空間收窄,銀行盈利能力有限,靠銀行自身的利潤積累遠遠彌補不了規模快速擴張導致的資本缺口;同時銀行資產的盈利能力不高,再加上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的現狀,又導致銀行從外部資本市場補充資本難以及時有效實現。在傳統的經營模式下,在規??焖贁U張的同時,銀行資本充足率的下降不可避免。而資本充足率達不到8%的最低監管要求,監管當局將采取嚴厲的制裁措施。越來越強化的資本監管,使傳統業務模式下的我國銀行業務經營與發展陷入“兩難”的境地。即在傳統的經營模式下,不增加資本,難以滿足業務特別是風險資產快速擴張對資本充足率的要求,難以逃脫監管當局的管制和制裁;增加資本,現有的資本回報水平又難以在目前仍不完善的資本市場中,通過有限的渠道形成對投資者的足夠吸引力,資本補充的速度和數量難以滿足業務擴張的需要。
銀行業面臨的“兩難”困境,其實質是當前在資本約束下銀行傳統業務發展模式所帶來的資產規??焖贁U張而盈利能力不足。商業銀行要實現業務的持續發展,必須探討經營發展模式和盈利增長模式的轉變,提高資產盈利能力,從而增強自身的積累能力和對外部資本的吸引力,建立穩定有效的資本補充長效機制,實現資本監管下的業務持續發展。資本補充不是目的,而是永續經營的必要條件,核心是通過業務與盈利模式轉變,打造銀行核心競爭力,提升銀行的資本回報水平和投資價值。
銀行經營轉型的方向和思路
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實施經營轉型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作,涉及戰略目標、公司治理、業務發展、風險管理、組織架構、業務流程等方方面面的改革,要求長期持續的資源投入,需要長期規劃、統籌協調、穩步推進。當前的重點,是做好戰略轉型規劃,以業務轉型為核心,通過改革完善公司治理,配合以高效的組織架構和流程再造,以及嚴密的風險管理控制和正向的績效管理激勵,建立、健全良好的轉型機制,通過先進的IT建設形成推動經營轉型的技術支撐,通過理念和文化重建形成推動經營轉型的理念環境和文化環境,最終實現整個銀行的全面、協調、持續、健康發展。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業務轉型。社會經濟結構和金融服務需求的深刻變化、金融業激烈競爭、資本充足率監管將促進銀行業務和盈利渠道的多元化,并最終導致商業銀行從傳統的融資中介向全能型的金融服務中介的轉變,從社會資金提供型銀行向國民財富管理型銀行的轉變,由此推動我國銀行業的深刻變革和戰略轉型。商業銀行經營轉型,最重要的是轉變原先的業務發展思路,調整優化業務結構,原先以批發業務為主的存貸款業務逐漸向綜合化、多元化方向發展,實現業務轉型,塑造自身的經營特色和競爭優勢,這是銀行經營轉型的核心。商業銀行謀求業務轉型,當前主要應根據國際國內銀行業發展趨勢和戰略轉型要求,結合自身發展實際,立足現代金融服務業的本質,積極探索存貸業務和增值服務并重的業務發展模式和盈利增長模式,逐步淡化業務發展和盈利增長對資本的依賴,塑造業務特色和業務品牌,努力走出國內銀行業務同質化的經營格局,實現各項業務的全面、協調、快速、健康發展。
公司治理轉型。經營轉型,是關系到銀行自身發展的重大問題,需要在銀行公司治理層面上認真思考,使現代公司治理的理念、原則、制度完全納入到銀行轉型的具體行為中去,與銀行發展和轉型實踐融為一個有機整體。當前的重點是圍繞經營轉型,完善公司治理傳導機制,把現代公司治理的基本理念、核心原則、基本要求,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化作銀行基本制
度和具體可行、詳細明確、覆蓋各個層級環節的制度規范,化作一整套明確完整的傳導、執行、監督、控制、反饋機制,使公司治理從銀行“上層”有效傳導到“基層”,更好地推動經營轉型。也就是要建立清晰有效、完整規范的公司治理傳導機制,解決公司治理在銀行基層的構建問題,解決公司治理上層架構與基層架構之間的銜接問題,促進最高權力層、決策層、監督層、管理層、執行層、操作層等全行各層級制度體系、運行機制的全面銜接,確保公司治理的理念、精神和原則以及決策層、管理層的決策意圖、管理目標切實有效地傳導到全行經營管理的每個機構、每個崗位、每個環節。公司治理的傳導機制主要包括戰略目標傳導機制、經營目標傳導機制、激勵約束機制、風險控制機制、監督和責任追究機制等幾個方面。
組織架構與業務流程轉型。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轉型,必然要求組織再造和流程重組,這也是全球銀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組織再造總的方向是以客戶為中心,按照扁平化、集中化、專業化和前、中、后臺分離的原則,逐步變“小總行、大分行”為“大總行、小分行”,按照“事業部制”方向,實行“雙線運營”,逐步加強公司、同業、零售等業務線的垂直化運作管理,同時設立一系列專業化的作業和經營中心,對資金清算、單證業務、信貸放款、離岸業務、資金市場業務、網上銀行業務、電話銀行業務等進行集中化、專業化運作和管理,相應改革完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組織架構,改革工作報告路線,加強風險集中管理和監督。伴隨業務轉型和組織再造,重組決策流程、業務運作流程、監督控制流程再造、核算流程,使靜態的組織架構得以靈活有效運轉。
風險管理轉型。銀行業是高負債、高風險的特殊行業,如何有效防范化解風險,是商業銀行始終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尤其在經營轉型過程中,風險管理必須首先轉型,風險管理理念、制度、工具、手段等必須適應新的經營模式的需要,無論建立何種經營模式,其風險都必須首先可控。結合經營轉型,適應加強風險管理的要求,商業銀行當前應重點按照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精神,優化風險管理構架,建立以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量化管理為基礎、以風險調整的資本收益率(RAROC)為核心的風險管理骨干體系――風險管理與資本配置體系(RMCA體系),建立統一、優化的風險管理模式,并在加強風險管理基礎上完善資本管理,優化資本配置,實現風險資產的最優組合。通過風險管理骨干體系的建設,使整個銀行的風險管理工作重點從單一的信用風險管理轉變到覆蓋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合規風險等各種風險的全面風險管理,從主觀的經驗管理轉變到量化的科學管理,進而使經營轉型建立在比較可靠的風險管理保障之上。
績效管理轉型。經營轉型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業務的多元化、特色化,增強市場競爭力,增加盈利來源,最終實現價值最大化。達到這個目的,必須依靠有效的績效管理加以引導和推動。為此,商:業銀行應積極運用經濟增加值、平衡記分卡等先進的績效管理工具,改進傳統的單純以財務指標為主的績效考核方式,建立一套與經營轉型的目標相一致的績效管理體系。績效管理的有效性最終必須通過對人的激勵和約束來實現,因此,商業銀行還應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重新設計和建設,重點是以業績衡量評定為基礎改革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建立涵蓋高級管理人員和全體員工、目標明確、導向一致、操作簡潔、穩定持續的薪酬分配體系,實現銀行的薪酬制度要以銀行的轉型戰略和目標為基礎,與市場競爭要求和銀行自身條件相匹配,充分發揮其基礎性的激勵和約束作用。
信息技術轉型?,F代信息技術已滲透到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每個環節,并將商業銀行數字密集和時間價值的基本屬性發揮得淋漓盡致,使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商業銀行的經營轉型離不開信息技術相應轉型所提供的強大支持。根據經營轉型的需要,商業銀行在信息技術建設方面應把握好幾個重點:一是深化信息技術在客戶服務、業務創新等方面的應用,增進技術與業務的相互融合,提升核心產品、品牌產品的技術壁壘,形成別人難以模仿、復制或超越的產品技術優勢。二是深化信息技術在管理決策方面的應用,增進技術與管理的相互融合,提升管理決策的速度和質量。三是深化信息技術在內部溝通方面的應用,增進上下、左右信息溝通的實時性、有效性,增強銀行整體的市場反應能力。四是深化信息技術在風險管理方面的應用,通過信息技術有效地將風險管理鑲嵌人工作流程,使各項業務規章和授權轉化為系統軟件中的邏輯門檻,在客戶開發、市場營銷、風險控制等各項經營管理活動中,實現對風險管理的硬約束。五是深化對信息技術風險的管理,根據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電子銀行業務的風險管理原則、我國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有關監管要求,結合銀行業電子信息技術發展應用的實際,以及經營轉型過程中新技術運用的新動態,科學制定技術風險管理策略,健全技術風險評估和系統運行監控,加強技術外包管理,確保數據和技術安全。
字如鈞
中國農業銀行云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
在金融危機背景下,2009年農行云南省分行依舊創下驕人業績,看農行云南省分行行長字如鈞如何帶領云南農行人在逆境中謀發展,如何以發展地方經濟為己任,將創新與監管發揮游刃有余,如何審時度勢,更好服務地方經濟。
在金融危機肆虐下,農行云南省分行依舊創下了驕人業績。農業云南省分行行長字如鈞信手拈來的一組數據就說明了一切:2009各項存款凈增300億元,各項貸款凈增230億元,實現中間業務收入9.8億元,實現撥備前利潤47億元。為更好服務于“三農”,農行制定了“三農”板塊業務經營計劃目標。各項存款凈增174億元,各項貸款凈增116億元,實現中間業務收入6億元,實現撥備前利潤26.45億元,新發放惠農卡100萬張,新授信農戶6萬戶。
這不僅僅是一組數據,而是農業銀行云南分行為云南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證明。
以美國次級房貸為導火索的全球金融危機,把全球各地各行業經濟拖入谷底,要謀發展改革勢在必行,風險管理成首要目標。為實現目標,字如鈞帶領全行上下不斷完善公司治理機制,著力推進和深化內部經營機制改革,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有效激發全行經營活力。并按照“點面結合、統籌推進”的原則,從組織體系、核算體系、運營機制三方面扎實推進三農金融部改革。
截至2010年3月末,營業部各項存款余額602億元,貸款余額555億元,分別占云南省農行存款和貸款的30%和38%。由于其所處的區位,各項存款、貸款規模占全行的較大比重,在助推云南金融業發展和昆明經濟發展的進程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另外,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制約著地方經濟發展的問題,農行加大了與云南省中小企業局、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的合作力度,在中小企業政策扶植、擔保機構準入、小企業上市等方面建立了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一批合作項目已處于籌備階段。除了加大與政府的合作之外,農行積極參與了人民銀行、工信委2009年舉辦的云南省銀行中小企業金融產品推薦會,展示了農行針對中小企業的專業化金融產品,擴大了社會影響。為了確保企業能在最短時間獲得資金,農行簡化了中小企業信貸流程,承諾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信貸業務審批。依照以上措施,農行云南省分行2009年末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凈增近90億元,貸款余額接近600億元,其中小企業貸款余額近150億元,在云南省全部金融機構中,小企業信貸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農行云南分行順應中央經濟會議“促轉變”政策,收緊對過剩產業的信貸投放,釋放出一定的信貸規模到新興產業、高科技行業等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行業,支持行業發展,加速產業結構升級改造,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而促進云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字如鈞審時度勢認清目標,在服務地方經濟、助推“三農”問題的解決方面中國農業銀行云南省分行走出了一條創新之路。
(相關文章詳見《A時代財富》2010年總第48期及中國時代名流網:省略)
譚萬剛
中國民生銀行昆明分行行長
金融生態環境是金融行業穩定、健康、持續發展的土壤,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民生銀行昆明分行行長譚萬剛認為,銀行對于金融生態環境的依靠和依附是明顯的;作為銀行應勇于創新,勇擔責任,注重自身良好形象塑造,從而促使金融環境不斷優化,促進經濟繁榮發展。
經濟發展與金融環境是密不可分的。從發展趨勢看,經濟發展對金融生態環境的要求會越來越突出,苛求也會越來越大。在這樣的環境下,就需要高度強調市場行為、市場規則、市場運行要規范。
譚萬剛說,目前,金融生態環境的建設在各個地方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視,并且均有了很大的進步。不過,各地還是存在差異。中國地大物博,省份也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發展階段也就注定了會有差異。云南歷年來不良貸款記錄較低,在管理環境相同的情況下,這就充分證明了云南省政府、企業、行業、個人的整體環境是比較好的。無論從政府角度,還是個人角度看,云南省的金融環境整體不錯。對于云南的人文環境,譚萬剛個人比較欣賞和認可。他談及,被認為發展慢,思路不夠活的云南,另一個角度看,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純樸的人文環境。
譚萬剛還分析道,就經濟生態環境而言,云南的后發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雖然其經濟總量比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相比差距還很大,但是從國家政策的扶持逐步落實到位,這種優勢將得以凸顯。因為云南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區位優勢,而且勞動力資源豐富,人才回流、資金西遷都會為云南帶來了更多更好的發展機遇。
譚萬剛認為,在一個良好的金融環境中,銀行也會得到很好的發展。自2005年3月民生銀行進駐昆明后,到目前為止,民生銀行的資產已達220個億、存款是170多個億、貸款是210多個億、利潤有5個億左右。網絡和業務拓展至玉溪、曲靖、紅河以及昆明的各個郊縣。在這5年里,民生銀行沒有一分錢的不良資產,沒有一分欠息。譚萬剛則謙虛地表示,民生銀行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得益于其控制制度、客戶選擇、管理等的嚴謹和縝密,更重要的前提還是云南省金融生態環境比較好,這樣才能夠順勢,做好內部的事。
從現狀看,良好的金融環境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功不可沒,同時也為金融機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反之,如果一個地方的金融機構勇于創新,勇擔責任,注重自身良好形象塑造,也能促使該地的金融環境不斷優化。
不過,構建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首先要從金融機構自身做起。譚萬剛行長說:“金融生態環境要真正深入人心,真正維護和建設好,還需要各級各部門重視教育、引導,不斷增強金融意識。只有那樣,云南的金融環境才會更上一個臺階!”
(相關文章詳見《A時代財富》2010年總第48期及中國時代名流網:省略)
高云
興業銀行昆明分行行長
走在低碳經濟發展的道路上,2010年,興業銀行昆明分行在高云行長的帶領下倡導可持續性金融,大力支持節能減排綠色環保事業,努力打造一流、專業服務團隊,書寫出低碳經濟下的“綠色金融”新篇章。
一組平凡的數據悄然記錄著興業銀行發展綠色金融業務的輝煌:自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末,興業銀行累計發放節能減排貸款354筆,金額265.34億元,其中昆明分行獲得總行節能減排認定項目共5筆,累計發放節能減排貸款3筆,金額3.67億元,待批節能減排貸款約10億元。據高云介紹,該行節能減排貸款支持的項目可實現在我國境內每年節約標準煤1376.88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3776.86萬噸,年減排化學需氧量(COD)63.2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硫6373噸,年綜合利用固體廢棄物364.5萬噸,年節水量2008萬噸。
“節能減排貸款”是興業銀行綠色金融業務之一,其旨在支持中國境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推廣節能設備的應用、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項目。高云介紹,針對不同客戶群體和項目類型,興業銀行推出節能減排技改項目融資模式、CDM項下融資模式、節能服務商(EMC)融資模式、設備供應商買方信貸模式、設備制造商增產融資模式、公用事業服務商融資模式、融資租賃模式、非信貸融資模式等“7+1”融資模式,助推綠色金融的發展。
高云指出,科學把握市場、創造性的設計綠色金融服務產品,是興業銀行的著力點。興業銀行節能減排貸款針對節能減排項目設計,在國內尚屬首創。引入各種信用增級措施、降低融資門檻,是其另一特點。除此之外,提供專家技術支持,成為興業銀行綠色金融服務的一大亮點。
自開展“節能減排項目貸款”以來,興業銀行以金融創新支持和推動政府節能減排,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此外,興業銀行還出臺了《節能減排項目投向準入細則》,這是國內首個針對節能減排領域的信用業務準入指引,從制度上保障了節能減排融資業務的順利開展。既明確了業務目標,又規避了市場風險,在自身業務發展的同時,也能為客戶的項目風險提供專業技術判斷。在2010年各家銀行嚴控信貸規模的背景下,興業銀行從總貸款規模中切出專門額度支持此類項目,確保其不受信貸規模的影響。
高云說,興業銀行人把握當前綠色金融業務絕好的發展趨勢,按照“做大做強,做出品牌、做出影響”的要求,沿著“業務上規模、資產調結構、服務塑特色”的思路,以節能減排貸款作為重要抓手,快速提高綠色信貸資產在全行信貸資產的占比。利用自身信息和渠道優勢,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將國際先進經驗與本土實際相結合,為企業提供融資安排、財務顧問等綜合服務。同時,鍛煉一支既懂得金融服務又具備節能減排技術屬性知識的復合型的專業服務團隊,是發展綠色金融的強有力保障。有了堅實基礎才能全方位、深層次為低碳經濟服務。
在踐行綠色金融的道路上,高云和興業銀行人正邁著鏗鏘的步伐前行。
(相關文章詳見《A時代財富》2010年總第48期及中國時代名流網:省略)
許海
中國工商銀行云南省分行行長
云南省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試點正式啟動,乃金融盛事,引人高度關注,是邁向國際關鍵一步,其影響舉足輕重,意義深遠。銀企共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工行如何全方位迎接挑戰,促進經貿金融雙贏?中國工商銀行云南省分行行長許海為您詳細解讀。
“云南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啟動,引起整個金融行業的高度關注,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也是云南金融界的一大盛事。”許海表示。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對云南省“橋頭堡”建設意義深遠。對于銀行,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將擴大銀行結算、融資及配套金融服務,還將增加派生業務和新盈利增長的機會。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在云南正式啟動,為云南的金融行業帶來了歷史機遇和廣闊的業務發展空間。對此,許海表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有利于云南金融業不斷提升涉外服務功能、提升云南金融支持涉外經濟發展的能力,充分發揮云南金融業對‘把云南建設成為我國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的支撐作用,加快推進云南對外開放、涉外經濟發展的廣度和深度?!?/p>
作為國內最大的商業銀行,工行擁有廣大的客戶群體、龐大的境內網點和境外結算網絡。其首屈一指的人民幣資金實力和多樣化的結算產品,以及先進的業務處理系統,造就了其品牌價值的巨大影響力,加上拓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具有的中間業務、資產業務、負債業務的先天優勢,跨境人民幣結算為工商銀行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許海表示,他將帶領工行云南分行上下積極順應客戶需求變化,不斷提高產品創新和綜合服務能力,提供與進出口貿易型、“走出去”、“引進來”等企業金融需求相匹配的、標準化與個性化相結合的跨境人民幣結算、融資及配套金融服務。使工行成為云南省企業“走出去”首選銀行、企業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的首選銀行。
機遇伴隨風險,客戶對新業務的熟悉需要時間、出口試點企業名單尚未公布、與臨國存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一定差異、貿易欺詐風險等這些問題都需要解決。
“為規避上述風險,我行將結合具體業務流程,健全對重點業務洗錢風險的控制機制。加強跨境貿易融資業務的風險管理,在加強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查的基礎上,加強物流、資金流和單據流的跟蹤監控等等?!痹S海表示。
“跨境人民幣結算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有一個被企業逐步理解、接受的過程。工行將繼續深入了解、挖掘客戶及市場需求,做好對客戶的政策講解和業務宣傳工作,摸清、培育和引導客戶對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需求,并利用工行多元化的金融產品滿足我省企業的跨境金融需求,鞏固與企業的業務合作,使銀企雙方實現經貿和金融的雙贏。”許海說。
(相關文章詳見《A時代財富》2010年總第55-56期及中國時代名流網:省略)
周洪源
中國銀行云南省分行副行長
云南省跨境人民幣結算試點啟動,引起了整個金融行業的高度關注,對于云南省經濟貿易的發展意義尤其重大。中國銀行云南省分行作為云南省國際結算領域市場份額最大,最具產品、技術、人才、渠道等優勢的商業銀行,那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最大的好處是什么?對云南省的橋頭堡建設又有何重大意義?等問題需要答案。
2010年6月22日,中國銀行云南省分行成功辦理云南省首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敖陙?,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幣匯率穩步走強,人民幣走出國門并成為國際貨幣是必然趨勢。”周
洪源說。
周洪源認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最大的好處就是有利于規避匯率風險,同時還可鎖定財務成本、估算企業預期收益,而相比于可兌換貨幣結算,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有利于簡化手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對于沒有外匯收入的企業,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的開展還有利于減少外匯兌換損失,降低選擇人民幣融資產品時的衍生費用。
周洪源表示,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企業,這種結算方式可以有效地規避匯率風險。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對于云南的橋頭堡建設意義重大。云南省位于中國-東南亞兩大區域經濟往來交匯地帶,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將給云南省的對外經貿發展帶來了極好的發展契機?!?周洪源說。
機遇與風險并存,周洪源表示,人民幣用于跨境貿易結算的最直接結果之一,就是人民幣作為計價貨幣和支付手段發生大規模的跨境流動,這給金融機構對人民幣資金流動的有效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開展,周洪源嚴格按照國家的指導思想之一就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促進貿易的便利化。
周洪源表示將從以下幾方面推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在云南省的發展。首先,建設完備的跨境人民幣結算服務體系。其次,加強與周邊國家金融業的交流與合作,推進區域性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中心的建設。第三,加大跨境人民幣金融產品創新。
周洪源總結道:“中國銀行云南省分行將憑借中國銀行全方位的國際貿易金融服務、豐富的雙邊貿易人民幣計價結算經驗、遍布全球的清算網絡以及卓越的國際聲譽,繼續加強國際業務產品的建設,更好滿足企業的需求,提供優質的全方位金融服務,實現銀企合作的‘雙贏’”。
(相關文章詳見《A時代財富》2010年總第55-56期及中國時代名流網:省略)
陸金根
中信銀行昆明分行行長
上榜理由: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啟動,“近水樓臺先得月”, 中信銀行昆明分行作為在滇商行一份子,作為中信集團云南代言人,有能力也有義務爭做面向西南的“金融橋頭堡”,與云南共同譜寫發展新篇章。
中信昆明分行立足云南,爭做面向西南的“金融橋頭堡”,蘊含“動態平衡”與“階段漸進”之意。為了更好的融入面向西南的跨境綜合金融發展新時代,也為了逐步化解我國既存的金融需求大于供給矛盾,中信銀行昆明分行行長陸金根表示,中信銀行昆明分行將取“需求追隨”和“供給領先”兩種模式之長,提倡適度超前和勇于創新的理念,不斷加強金融供給的水平、效率與范圍,盡可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各類經濟主體的金融需求,努力走“供需平衡型”之路,力爭實現經濟學意義上的“出清”之帕累托效率狀態。在整個金融制度框架的動態演進下,有重點、分步驟的扮演好“跨境綜合金融服務提供商”之時代角色。
在現實面前,理論指導實踐,綜合各種主客觀因素,中信昆明分行決定分三步走。
第一步:夯實基礎,做大做強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將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作為自身國際化的著力點,并快馬加鞭地助推該業務駛入發展的上升通道,以此進一步樹立起中信銀行的品牌、形象及影響力,在不斷積累經驗的同時,爭取獲得市場和政府更大更多的認可與支持,為“金融橋頭堡”的長遠發展積蓄力量。
第二步:主動出擊,擴展和豐富跨境綜合金融服務的層次及種類,全力滿足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中信昆明分行擬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的基礎上,根據“走去出”企業的不同發展時期、不同業務需求、不同行業特點,從賬戶服務、結算服務、融資服務、理財服務等方面努力擴大客戶的選擇空間,讓中信銀行成為大眾化的產品超市,提供特色化的公司金融、專業化的行業服務等金融需求。
第三步:全面深化,努力在中國―東盟區域經濟建設中提升和強化自身的地位和作用。讓中信銀行成為產品研發中心的推手、決策咨詢中心的助手、資本運作中心的能手、信用增級中心的幫手等角色,強化自身角色的效應,發揮角色功能。
為促進中信銀行昆明分行更好更快發展,陸金根說,從內部看,在滇商業銀行應當以“苦練內功是發展的第一要務”為基本出發點,努力做到“五個一流”:一流的組織管理、一流的品牌形象、一流的網絡體系、一流的專業能力和一流的關系營銷;從外部看,對政府及監管部門而言,應當以爭取、支持和優化為關鍵詞,謀求多管齊下,實現合力共振。我行將內外兼修,走一條面向西南開放的跨境金融發展之路。
(相關文章詳見《A時代財富》2010年總第55-56期及中國時代名流網:省略)
旃紹平
玉溪市商業銀行董事長
玉溪市商業銀行作為中國銀行體系的第三梯隊,正逐步成長為我國銀行體系中的一支生力軍,在金融行業的表現可圈可點,內部管理逐步規范,風險控制逐步完善,綜合實力穩步提升,發展潛力值得期待。
在2009年金融危機和2010年經濟復蘇背景下,中國商業銀行迎來了春天,但結構調整、資本約束、風險管理以及信息科技等方面的壓力也隨之進一步加大。作為云南本土的地方性商業銀行,玉溪市商業銀行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在玉溪市商業銀行董事長旃紹平的帶領下卻取得了驕人業績。
2009年金融風暴席卷全球,中國經濟不可避免,中央出臺一攬子經濟刺激政策,國民經濟逐漸走出低谷,逐步向好。2010年,玉溪市商業銀行緊緊圍繞地方政府“生態立市、煙草興市、工業強市、農業穩市、文化和市”的發展戰略和“三優一特”的發展思路,大力支持優勢產業發展,支持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生態的產業、項目,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截至2010年9月末,全行資產總額達64.7億元,各項存款余額60.2億元,各項貸款余額25.2億元,資本充足率12.22%,不良貸款率0.55%。在公司治理方面,實施增資擴股計劃,補充核心資本,進一步完善“三會一層”運作機制;在內部管理方面,以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為著力點,以業務創新為中心點,以信息科技建設為助推點,以提高人員素質為發力點,以企業文化建設為凝聚點,促進全行發展水平的提高;在跨區域經營方面,4月,玉溪市商業銀行牽頭組建的第二家村鎮銀行――楚雄興彝村鎮銀行開業,6月,玉溪市商業銀行設立異地分行――昆明分行開業。跨區域經營的實施為全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全行向著更高水平發展。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011年,玉溪市商業銀行將確立“立足滇中,服務云南,輻射東盟”的發展戰略,進一步深化“市政銀行、市企銀行、市民銀行”的市場定位,立足地方,堅持中小,服務市民,圍繞財務穩健性指標、客戶服務指標、客戶分類指標、業務發展量的指標、業務發展質的指標、組織結構指標、業務保障指標、軟實力指標、核心競爭力指標、組織保障指標等十大指標,實施五大轉型:第一,以差異化的思路推動市場定位轉型,顯著提高目標客戶保有量和貢獻度,形成優秀銀行的經營基礎;第二,以特色化的服務方式推動服務轉型,顯著提高差異化、個性化、綜合化服務能力,成為具有特色的地方金融服務機構;第三,推動經營機制轉型,全面推進資產、負債、收益、客戶、渠道結構的大調整;第四,推動風險管理轉型,實施全面風險管理戰略,顯著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形成優秀銀行發展的保障;第五,實施績效薪酬轉型,改革薪酬制度,顯著提高生產力,在競爭發展中最大限度地釋放和挖掘人力資源優勢。
(相關文章詳見《A時代財富》2010年總第55-56期及中國時代名流網:省略)
夏小平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云南省分行行長
在2010年新農村建設進行如火如荼之時,中國郵儲銀行云南省分行行長夏小平攜全行員工奮戰在“支農”路上。為“三農”提供金融服務,提高貸款信用度,加快擔保、流程、審批創新……郵儲銀行云南分行在新農村建設中留下一行深深的足跡!
自郵儲銀行云南省分行成立以來,支持農村建設力度很大,新農村項目和小額個人貸款業務兩項支持總額就多達140余億。夏小平說,為了更好將“支農”工作繼續下去,郵儲銀行云南省分行承擔了云南金融缺失網點中分布在邊遠鄉鎮的16個建設任務。
回首郵儲銀行云南省分行成立的1000余個日日夜夜,不到三年的時間,郵儲銀行云南省分行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從郵儲銀行云南省分行網點布局情況看,云南省截止目前建立了郵儲網點791個,其中縣(含縣)以下有620個,縣和縣以下網點基本上占78.64%,網點在各家銀行中算是較多的,全省有匯兌網點1636個,其中縣(含縣)以下有1438個,占比為87.9%。
龐大的郵儲銀行云南省分行的網點數目,正證實了由夏小平帶領的郵儲銀行云南南省分行在支持“三農”建設事業上邁開的堅實步伐。根據云南省經濟發展明顯滯后于發達地區,加之山區、半山區貧困面較大,貧困人口較多,“三農”建設任務艱巨這一特殊狀況,夏小平以責任感和使命感表示,“郵儲銀行作為定位服務‘三農’的金融機構,為廣大農村人口提供服務責無旁貸,要迎難而上?!?/p>
言必行,行必果。針對一些貧困地區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但農戶要發展經濟卻缺乏資金支持的現狀,郵儲銀行云南分行開辦了小額個人貸款業務。此業務屬于純信用擔保貸款,沒有任何抵押物。為確保資金安全,夏小平說,“郵儲銀行在貸款上堅持兩個原則,即信用意愿、信用能力來權衡是否貸款。在日常業務辦理過程中,也是通過聯保的形式篩選客戶,減少貸款風險。”
為有效保障“三農”建設進一步發展,郵儲銀行云南分行推出 “好借好還”小額貸款、個人商務貸款。之所以冠名“好借好還”,主要是欲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帶動農戶建立良好信用習慣。另外,郵儲銀行云南分行還推出鼓勵信用貸款的措施,比如對于按期還款、守信的客戶實行五免一的優惠措施,相當于是下浮了18%的貸款利率,同時根據按期還款戶信譽度,在今后貸款過程中,提高貸款額度、縮短授信流程?!?/p>
郵儲銀行云南省分行除了推行“小額信用貸款”之外,還對擔保、流程、審批進行一系列創新。這一舉措使小額貸款打破了只有農村人口才能享受小額貸款的慣例,讓更多涉農行業得到發展所需的資金,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為當地農戶開創更為廣闊的就業渠道、增收渠道。
一、銀行業盈利模式的變化趨勢
商業銀行業盈利模式,是指銀行在一定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機制環境下,以一定資產負債結構為基礎的財務收支主導結構,可分為傳統業務型和非傳統業務型兩種。傳統業務型簡單來說就是以存貸息差為主導的盈利模式。非傳統業務型則是指非息差收入占較大份額的盈利模式?,F階段銀行非息差收入主要包括零售銀行業務、中間業務和私人銀行業務,其中中間業務占主導地位。在國際較為成熟的商業銀行中,支付結算類收入一般占據了中間業務收入三分之一強的份額。
上世紀70年代以前,國際銀行業均以傳統盈利模式為主導。二戰后,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銀行業面臨著經營環境的深度變化。金融服務需求的多元化,規避金融管制的需要以及增強同業競爭力的壓力,促使商業銀行積極尋求盈利模式的調整。特別上世紀70年代以來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技術革新為銀行業盈利方式創新提供了條件和手段。以美國為例,由于上世紀80年代金融管制的放松,激烈的競爭導致大量銀行倒閉,在促成銀行資本集中和壟斷加強的同時,也使銀行籌資成本不斷提高,傳統存貸業務舉步維艱,迫使銀行業尋求新的出路。在以上誘因下,美國銀行業競相以發展非傳統業務改變盈利模式,獲取更為穩健的回報。經過近30年的發展,中間業務已成為美國目前大多數商業銀行主要的盈利來源。2011年度,美國花旗銀行存貸業務利潤僅占總利潤的20%左右,承兌、資金清算結算、卡基支付、網上支付等大量中間業務創造的利潤占據了主導。而支付結算業務作為資金運行載體和最終清算渠道,在銀行業中間業務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國銀行業發展中,高儲蓄率傳統和存貸利差較大的政策因素促成了利差收入主導的銀行盈利模式。該模式一方面有利于銀行業的原始積累,并成功抵御了新的一輪金融危機的影響;另一方面,在金融業對外開放和深化改革背景下也暴露了一系列問題,包括融資成本過高,過多剝奪實體經濟利潤形成銀行業暴利以及應對宏觀形勢變化能力不足等。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加速推進,存貸利差將進一步收窄,銀行業盈利模式必須加快調整。借鑒國際經驗大力發展支付結算等非傳統業務收入是提升銀行業務經營和盈利穩健性的必然選擇。2005年以來,我國現代化支付系統推廣應用,支付體系的核心基礎設施基本健全,為我國銀行業盈利模式調整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二、以六安市為例的支付結算業務貢獻度分析
1、六安市支付結算業務發展現狀
六安市地處皖西,經濟金融總體欠發達。近年來,得益于宏觀經濟形勢的總體向好,六安市銀行業傳統存貸款業務規模擴張較快,成為盈利的主要支撐。通過在支付系統建設以及銀行卡業務方面的積極努力,六安市各銀行機構支付結算業務收入增加較快,特別是地方性銀行業機構在中間業務收入增速方面超過了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但由于起步較晚,六安市結算品種較為單一,支付結算業務收入占比較小,具備較大的發展空間。截至2011年末,六安市各銀行機構累計實現營業收入50.99億元,其中中間業務收入3.78億元,占比7.42%;支付結算收入1.10億元,占營比2.15%。中間業務收入中,支付結算收入占比近30%(見表1)。
目前看來,六安市支付結算業務發展總體有以下特點:一是收入規模總體偏小、占比不高;二是各銀行業機構間支付結算業務收入不平衡;三是業務收入增速波動小,占比有逐年擴大趨勢。表明支付結算業務收入在未來銀行業盈利結構調整中具有重要的位置。盡管六安作為欠發達地區,商業銀行支付結算業務基本停留在傳統業務領域,但在新的信貸形勢下,各商業銀行已經逐步開始重視發展以支付結算為主體的中間業務獲取穩定的收入,以對沖單純利差盈利模式在經濟周期變化中的波動性。
2、支付結算業務發展對銀行盈利貢獻度分析
調整盈利模式是銀行業未來發展中決定競爭力高低的必然路徑,在支付結算業務發展上優先考慮將占得先機。六安市銀行業雖然在支付結算業務發展上總體水平偏低,但機構間呈現明顯的差異化特征,以下以建行六安分行為例分析支付結算業務對盈利的貢獻度。從圖1可以看出,建行六安分行的支付結算業務收入金額與農業銀行六安分行基本持平,但建行六安分行支付結算收入占本行營業收入比例卻位居全市第一,達到10.30%。這與建行總行近年來面對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對轉變經營模式與發展理念所作出的前瞻性和創新性探索密不可分。
新一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國銀行業的利差收入增速大幅下滑。雖然中國的銀行業開放程度總體不高,避免了金融危機的大面積沖擊,但中國銀行業也充分認識到過分依靠貸款利差的單一盈利模式所隱藏的弊端。建行六安分行在業務拓展方面,實行支付結算業務收入增長與等級行考核相掛鉤,并根據考核結果實施激勵機制。與此同時,該行大力加快新結算產品的推廣應用,在完善客戶金融服務工作的同時,積極尋找新的收入增長點。加強了對國內信用證、現金管理系統、對公一戶通、對公通兌等業務的推廣,使支付結算業務不斷與國際接軌、不斷向縱深推進。在同行業中,建行六安分行率先建立了較為穩定客戶資源,抓住了近年來部分產業資金流通量規模擴張的有利時機,支付結算收入水漲船高。2008年至2011年,建行六安分行支付結算業務收入逐年穩步增長,2011年支付結算收入總額在全市占比32.25%,在同行業中遙遙領先。
從圖2、表2可以看出,2008至2009年度在金融危機下,建行六安分行利差收入對營業收入的貢獻度下降6.89%,支付結算業務收入基本保持平穩增長,成為利潤表中為數不多的收入不降反增的科目之一。目前,面對利率市場化的金融發展趨勢,商業銀行需要更平穩、更可持續的盈利模式,支付結算業務收入穩定、低風險的特性正契合了金融形勢發展的要求,對維護銀行整體收入的穩定性具有重要的平衡和基礎作用。相對成熟、服務周到的支付結算業務管理水平,成為有效維護區域金融穩定的重要一環。
三、發展支付結算業務助推銀行盈利模式轉型的建議
1、繼續完善央行支付系統,強化商業銀行資金清算的基礎通道建設
不僅要在基礎系統建設上進一步加大投入,也要根據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類產品創新提供全新的清算方案和平臺支持,在支付基礎設施領域為商業銀行轉型發展提供服務和創新保障。
2、規范收費標準,為提高支付結算業務收入提供穩定的政策環境
建議出臺《商業銀行支付結算業務收費管理辦法》,對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方式及其他相關事項作出具體規定。在支付結算業務收費標準的設計上,堅持收與支匹配、風險與收益對等、向國際慣例靠攏的原則。
3、加強政策引導,提高對支付結算業務發展的重視程度
一方面要在利率市場化改革、銀行盈利模式轉變方面提前作出政策設計,引導商業銀行樹立長期穩健經營的理念。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系統內要重視盈利的結構性調整,前瞻性設計經營風險的應對措施,加強對支付結算業務的研究、開發和管理,充分調動基層行拓展支付結算業務的積極性,推動支付結算業務的良性發展。
4、深入拓展支付結算工具應用的空間,不斷加強支付結算類產品創新
著力加強支付環境的改造,針對性推廣創新型支付產品。大力推行新型支付結算手段如定期借記、電子商業匯票、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協同發展第三方支付等。積極拓展農村市場,針對農民工群體和涉農補貼發放群體,大力推行特色銀行卡服務。并在提供基本功能的基礎上,逐步拓展銀行卡的消費,電子商務等增值服務,通過對農村市場的細分服務,發展穩定的客戶群,為商業銀行盈利模式的轉型升級提供客戶保障。同時加強電子商業匯票、新版票據、銀行卡、第二代支付系統暨ACS系統、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工作。
5、鼓勵商業銀行在支付結算類產品的市場營銷上充分競爭
各商業銀行要在支付結算業務的隊伍建設、宣傳等方面加大投入,積極開展支付結算類產品營銷,強化支付結算業務的社會認知,在形成社會需求的同時建立自己的穩定客戶群眾,保障后期盈利能力的持續提升。要支付結算業務品種的推廣、服務質量的提升、市場分配上形成充分競爭的形勢,推動我國銀行業支付結算業務持續發展和盈利模式的加快轉型升級。
關鍵詞:金融業;混業經營;分業經營
金融業分業經營或合業經營是個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無論在理論探討或實際運作中,曾幾經反復。當前,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步伐的加快,國際金融業向著規?;?、集團化、綜合化、多元化方向發展,合業經營的全能銀行已成為國際銀行業發展的方向。這一重大變化對即將加入WTO的我國銀行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研究我國全能銀行的發展戰略,已成為金融理論和實踐工作者的重大課題。
一、混業經營背景及原因分析
國際金融業的發展歷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929年之前的世界各國金融業大都實行混業經營;30年代至70年代末,以1933年通過的美國《格拉斯一斯蒂格爾法》為標志,分業經營成為這一時期的主流;80年代,隨著分業限制在英國、日本等國家的先后取消,以及1999年11月4日美國《格拉斯一斯蒂格爾法》的廢除和《金融服務現代法案》的通過,揭開了金融業又一次走向混業經營的新篇章。如今,西方發達國家銀行全能化趨勢日益增強、加快,混業經營已經成為當前國際金融業的一大發展趨勢。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一)金融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商業銀行面對其他金融機構的挑戰,利潤率不斷下降,迫使他們不得不開拓新的業務領域,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商業銀行負債業務的構成由單一存款延伸到包括金融債券在內的多種經營,使其獲得了更多的較穩定資金,從而可以進行更多的其他業務,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同時,這樣也可在增強經營過程中的安全性、流動性方面與證券市場互補協同、揚長避短。
(二)企業并購浪潮的推動。因為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相互依存、相互推動的特性要求兩者之間協調統一。企業生產的大規模發展必然要求以巨額發展資金為基礎,而社會生產分工的細化造成只有依靠資金實力雄厚的大銀行、銀團提供貸款,或通過券商發行債券、股票來集資才能為其解決資金問題。眾多金融機構為了滿足企業的這種大規模資金需求,就必然需要通過相互組合、并購來擴充自身資金規模。
(三)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加深和金融產品層出不窮。隨著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加深,大多國家金融管理部門逐步放寬了金融機構業務分工的限制,甚至為混業、并購創造了良好的法律、政策環境。金融自由化的完成引起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放開,使資本項目與貨幣政策、匯率及財政政策之間發生矛盾,由此引發金融危機,從而出現的銀行重組現象,從而迫使、促進了金融業的并購或混業經營。
二、我國金融業經營業務的演變
自1984年人民銀行行使中央銀行職能后,為適應當時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我國先后成立了國有商業銀行、證券、保險、城市信用社等一批非銀行金融機構,實行的是銀行、證券、保險、投資等業務全方位交叉的合業經營。
由于當時金融法規體制不健全,商業銀行定位不準,加之人民銀行監管經驗不足,監管力度不夠等原因,大量的銀行信貸資金通過拆借市場進入證券市場,通過貸款和投資渠道流入房地產,對泡沫經濟起到了推波逐瀾的作用。同時,也導致金融秩序的混亂。為改變這種情況,1993年以來進行了政策調控,明確規定對保險業、證券業、信托業和銀行業實行分業經營。其特點是:商業銀行不是從事證券投資,證券公司也不得從事存、貸款等商業銀行業務。
三、我國金融業從分業經營走向合業經營的必然性
1、商業銀行業務拓展和追求利潤最大化是中國金融混業經營的內部推動力
從美國金融混業經營的過程來看,推動力源于商業銀行業務拓展和利潤的最大化。我國金融混業經營的內部推動力仍來自于商業銀行業務拓展和追求利潤的需要。
首先,分業經營本意是在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之間立起一道金融防火墻,防止風險的跨業傳播,從而降低系統性風險。但從我國金融分業經營的實踐來看,不但沒有降低系統性風險,反而使金融風險進一步加大。對國有商業銀行來說,分業經營、分業管理實際上把它們的業務限制在一個更加狹窄的范圍內,由于國有企業的普遍效益低下,商業銀行的利潤被限制在一狹隘的空間內,銀行的范圍經濟得不到體現,成為名副其實的"窄銀行",銀行的風險實際上更加集中和擴大了。
其次,從金融的發展軌跡來看,以資本市場為中心的金融衍生商品的開發和需求的創造使證券市場的功能日趨突出,而銀行的作用則趨于萎縮。我國銀行業同樣也面臨金融脫媒的問題,銀行業已進入一個充滿競爭的買方市場環境。利潤率下降,迫使銀行進行金融創新以進軍資本市場。
2、加入WTO是中國金融混業經營的外部推動力
我國加入WTO后,中國金融進一步融入國際金融體系,必須按照WTO制訂的規則進行金融活動。外資金融機構實行的是混業經營模式,而且我國現行的《在華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亦允許外資銀行從事外幣投資業務。全能型外資銀行的競爭,迫使國有商業銀行加快混業經營的步伐。
四、我國金融業實行混業經營的時機與方式
1、我國金融業現階段仍不宜實行混業經營
我國金融業是堅持實行分業經營還是改而實行混業經營?筆者認為,混業經營是我國金融業發展的未來走向,但近期不宜倉促實行混業經營。
第一,從立法上確認混業經營會對國內金融業造成的沖擊。如果我國修改有關金融法律,從立法上確認混業經營方式,將使該原則由絕對禁止一步躍為法律允許,受到的震動無疑是很大的。可能會重蹈20世紀90年代初實行分業經營之前金融秩序混亂的覆轍。
第二,一國金融業是實行分業經營還是混業經營,應根據本國金融業的現實狀況及發展規律選擇。當前我國金融業形勢尚不利于實業混業經營。首先,我國金融機構現階段的信息狀況和信息處理能力不佳,制約了混業經營的可能性。其次,居金融業主體地位的國有商業銀行的產權制度改革尚未完成,混業經營所需的約束條件將難以在國有商業銀行內部形成。最后,現階段允許商業銀行進行混業經營將不利于增強金融市場的競爭性。
第三,實 行混業經營并不必然提高我國金融機構的競爭力。混業經營能分散金融機構的風險,拓寬獲利渠道,有利于業務創新。但混業經營這種優勢的發揮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商業性金融機構本身必須具備相應的市場運行機制。但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現有機制上的缺陷尚未能得到有效解決,混業經營不但不會降低風險,反而會使商業銀行業務的投機性加強,整體風險變大。
2、我國金融業實行混業經營的時機與方式
我國金融業暫時不宜實行混業經營,這是為了在今后更好地進行混業經營。適機選擇適應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狀況的金融業混業經營方式,才能充分發揮混業經營的優勢。
混業經營的內涵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僅指金融業務的聯合經營,商業性金融機構可兼營銀行、證券、信托和保險業務。第二層次指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第一層次混業經營的基礎上還能投資于非金融行業,成為一般工商企業的股東。我國在允許金融業實行混業經營之初,需結合我國國情選擇合理的混業經營層次。在目前階段我國金融業宜實行第一層次的混業經營,即不宜允許商業銀行擁有企業股票。
首先,商業銀行持有企業股票而又能基本運行正常的前提之一是正常的銀企關系,但我國國有企業融資過分依賴銀行、企業軟預算約束和賴賬經濟,銀企關系扭曲。其次,銀行持有企業股票將對股票市場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銀企股權相聯使銀企關系密切,企業可通過優惠條件從銀行取得融資,這使得一般的股票融資顯得不重要,股票市場的發展缺乏動力。此外,我國國有商業銀行還未形成系統、全面的風險管理制度,難以對企業進行有效監控。
總之,我國的金融經營體制在市場化程度較低的情況下不宜打破現有的金融分業經營體制。當我國的市場化程度較高、金融安全網絡比較健全的情況下,實行混業經營體制將是一種必然的選擇。我國應選擇好混業經營的時機,正確選擇適應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狀況的金融業混業經營方式。
關鍵詞:物聯網;物聯網銀行;信用管理;戰略思想;策略探究
物聯網作為互聯網與通信網的拓展產物,能夠實現對物理世界實時管控、精確管理與科學決策的目標。最近幾年中國內外各級政府機關積極頒發一些促進物聯網有關戰略與發展的計劃,物聯網產業發展速率不斷提升,積極朝著生產生活與經濟金融相關領域靠攏。物聯網思維有效整改了傳統商業生態環境,調整了傳統商業模式,為物聯網商業模式的構建與發展提供助力。將物聯網思想與相關技術整合到網絡環境中,將促進當下金融信用環境的革新進程,助力于金融全新變革進程。相關人士指出,物聯網產業與金融產業的融合發展,可以被視為對對信息技術的集成與綜合應用,實現對商業銀行信用的有效管理,降低信用風險,將物聯網銀行的發展推向新高度。
一、物聯網銀行概念與特征
(一)概念
物聯網銀行作為金融行業中的一類新模式,當下國際尚未對物聯網銀行做出明確界定與統一標準。從宏觀的角度分析,物聯網銀行主要是采用把物聯網思維與技術整合到傳統商業銀行業務發展進程中,再構商業銀行傳統的信貸業務、風險管理、內部管理等工作的運行模式,即推行“帕累托改進”模式,進而最大限度的壓縮其運營成本以及提升效率。陸岷峰(2017)對物聯網銀行的概念做出如下定義,即物聯網銀行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有效應用物聯網思維與技術手段,在用戶生產作業情景、生活場景等多樣化經濟環境中的信息流量、資金流量與物質流量有機整合為一,進而為用戶在存款、貸款以及匯款等方面提供金融服務的新興組織模式。
(二)特征
①普惠化:這是物聯網銀行和傳統商業銀行之間最大的差別。為確保銀行業金融機構普惠金融業務運行的有效性,2015年,國務院頒發了《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宗旨在于提升上述金融業務形態運行期間應遵照的原則、規定以及發展目標等[3]。但是由于傳統銀行業的限制,國內大部分商業銀行在對供應鏈金融、小微金融等業務形態拓展范疇相對狹窄,應不斷提升對中小微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能力,而物聯網銀行的建設與發展,主要服務對象為傳統抵押擔保模式下不能兼顧周全的中小微企業,該類企業在發展中存在可抵押固定資產少、存貨動產充沛、融資需求高等特征,在網聯網思維的引導下以及相關技術協助下,能夠實現對企業現實生產情景全過程、多維度信息獲取,不斷扭轉商業銀行與中小微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局面,有效解除中小微企業融資困難,進而拓展其發展空間,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普惠能力也相應提升。②智慧化:這是物聯網銀行積極迎合金融科技發展模式的主要外在表現形式。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多種金融科技力量的集成與聯合作用下,傳統商業銀行的發展戰略目標是朝著智慧化方向轉型,增強行業核心競爭實力。在2017年上半年中,國內四大行強強聯手進行全面戰略合作,傳統金融互聯網化與互聯網企業金融化改革進程被推進。在物聯網技術協助下,傳統商業銀行智慧化轉型目標的實現獲得新的戰略機遇。在多種智能計算技術的協助下,物聯網銀行多大批量用戶的相關信息技術進行大數據分析與云計算處理,構建新服務、新產品、新業務發展格局,落實信貸決策與風險管理智慧化發展目標。③精致化:傳統銀行由粗放式發展模式朝著集約化轉型發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精細化。從本世紀初期,伴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銀行行業金融機構發展規模不斷拓展。相關資料記載,在2016年底,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規模達到了200余萬億元,存款余額高達140余萬億元,貸款余額也突破了100萬億元。伴隨著實體經濟的發展以及共給側改革理念的提出,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推進,傳統商業銀行發展模式已無法滿足新時期下經濟發展形態,踐行精細化發展路線是其后幾年中主要發展趨向。在物聯網思維與技術的合力作用下,物聯網銀行采用射頻識別、二維碼、傳感器等技術,能夠更為精確的獲得客戶資源,對用戶資質、還款能力以及行為方式等多樣化信息進行整體分析,進而明確其在金融領域中的現實需求,改善了傳統商業銀行在客源獲得方面的局限性。此外,精細化還體現在客戶風險管理方面上,具體是在物聯網技術的支配下,物聯網銀行把生產作業情景、生活場景整合到大數據風險控制后臺系統中,動態式的對用戶風險進行辨識、計算、預測與警示,有效彌補了傳統商業銀行風險控制滯后性、粗放性缺陷。
二、傳統銀行信貸業務發展現狀
(一)信貸業務成本長期居高不下
在傳統信貸業務模式的支配下,商業銀行業務運行成本高始終是業務發展中最大瓶頸,進而對借款用戶整體融資成本造成影響。信貸業務成本高具體在如下幾方面有所體現:①客源獲得成本高;②風險辨識成本高;③運行成本高。在過去,商業銀行主要采用缺乏情景的“廣撒網”措施去獲取客戶資源,人力資源投入量大,但是效益微弱;在風險辨識方面上,多采用線下方式采集、梳理、解析用戶的信用情況,耗時耗力;在運營方面上,銀行物理網點敷設面積大、參與運營人員數目多、運營管理投放資金量大。
(二)信貸業務效率低下
只有不斷提升銀行金融服務效率,才能夠迎合當下市場經濟主體間頻繁進行商業交易活動的需求。但是,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運行速度遲緩,其與金融消費者的金融頻繁需求間產生較大分歧,以致社會公眾投訴事件與日俱增。誘發信貸業務效率低下的原因有如下幾點:①信貸業務辦理環節對流程規范性提出較嚴格要求;②手續多樣且繁雜;③業務程序繁瑣,存在冗余部分;⑤層層審核批準;⑥尚未建設可執行的快速反應體制等。此外,銀行信貸業務效率長期得不到提升,大大削弱了金融消費者的用戶體驗,用戶黏性也有所降低。
三、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重構中物聯網的應用
(一)提升風險控制思維客觀化
在物聯網思維與相關技術的協助下,商業銀行風險控制思維重建目標得以實現。在沒有物聯網技術支配情景中,商業銀行在對風險管控中,多采用現場調查與訪談等方式,捕獲借款企業客戶以往行為方式后,采用人為方式對其信用程度等級判斷,該種方式主觀性色彩濃烈,難以實時、動態、真實的獲得與企業生產營銷業務運行狀態此相關信息資料。但是若能夠應用物聯網技術,對傳統產業與企業的生產作業情景進行整改造,物聯網設備和技術將直接和借款企業生產作業情景中材料采購、產品生產、加工、營銷等流程相連接,以真實性、客觀性的生產作業情景數據信息為依托,進行貸前調研、貸中審核與批復、貸后管理等系列性工作,有效規避信息真實度缺乏以及人為主觀臆斷的弊端。上述全方位、多維度客觀信息源的提供,能夠更為真實的呈現出借款企業的營銷水平與業務發展狀態,在有效辨識商業銀行風險方面提供極為有價值的參照信息。
(二)提升風險控制程序數據化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流程的重構過程,對互聯網思維與技術也表現出強烈依賴性。伴隨著物聯網在用戶生產作業情景、生活場景改造升級中的應用,物聯網銀行在發展中采用物聯網思維與技術,動態式感知信貸用戶原料采購情況、原料庫存管理、生產流程、成品囤積、營銷狀況等實際信息,同時把上述信息有機整合,構建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連貫性數據等數據集合,進而在大數據技術協助下建設相關模型,勾勒出用戶的風險特點,達到對用戶風險辨識、風險計量、風險監管、風險管控等風控程序的處理、解析與決策。
(三)提升風險控制決策精細化
物聯網不僅在風險控制思維以及控制流程重構方面有所應用,同時在商業銀行風控決策重構過程中的應用機制也到認證。具體體現在物聯網技術為商業銀行發展提供大批量、客觀性的數字化信息,和互聯網數據、交易活動中數據信息等構建進一步充實,同時進行交叉驗證,建設嶄新化的“三流合一”模式,協助商業銀行對企業及上下游供應鏈有更全面性、立體化認識,促使信用等級評價積極由主觀判斷轉型為客觀洞察等方面上。物聯網銀行把采集到的、與客戶相關的大量真實情景信息,勾勒出客戶的真實畫像,進而建設物聯網風險控制模型,科學精確的評估企業償債能力與償債意愿,違約率與違約損失率等數據計量正確率也得到相應保障,進而協助銀行進行貸前調查,貸中授信管理,貸后追蹤預警,構建時效性與整體性特征共存的風險控制局面,物聯網銀行的風控決策科學性也相應提升。
(四)構建全視圖管理模式
結合金融市場風險管理的性質以重要驅動因子,可采用物聯網思維與技術構建全視圖的風險管理模式,這已經是當下傳統商業銀行的發展趨勢。而上述目標的實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積極摒除以往單視角的管理模式,對某一業務運行態勢、某些資產重組期間面對的各類風險類型進行綜合分析。本文將債券投資交易業務作為實例進行分析,不僅需應用物聯網思維有針對性的建設債券市場波動風險的止損限額、VAR限額,還必須從其他角度出發,結合債券發行體基本面變動特點、市場流動性等因素,建設與其相匹配的追蹤監側、風險管理體制與程序。全視圖、多維度的風險管理模式,和傳統風控模式相比較,最大特征是在風險部署環節上整體分析多樣因素,例如發行體基本面產生本質性惡化、信用風險提升,止損機制將會一觸即發,在信用風險轉變成市場風險損失初期就應施以相關應對措施。除此之外,對于操縱風險的辨識與評價結果,均可以被整合到市場風險管理進程中。例如某一機構操作風險管理能力評估結果在一定標準之下,就可在市場風險限額部署上,采用多層次限額規劃進行管理加以控制。
(五)建設積極主動的組合風險管理
分散化處理是組合風險管理的重點,實質上就是在不同區域、不同對象間對資產組科學配置,盡可能的承擔微小的波動(以資本占用量呈現出來),進而去獲得最大化的收益,與此同時也實現有效防控系統性風險目標。主動推行組合風險管理,側重點是落實如下幾個方面:①明確科學化的投資政策和投資策略,以國別、行業、產品等為主,最大限度的規避在方向選擇上出現的錯誤。②采用排布組合限額的方式,強化風險、資本與收益三者間的平衡性,防控集中性風險,最大限度的降低順周期效應帶來的影響。③推行主動風險管理措施,以主動組合調整、分散化處理和風險對沖等為主,實現組合的優化調整目標。在這里本文筆者需重點強調的是,“分散化”絕非是單純式的資產分散,而是對資產背后風險因子的分散化。
四、結束語
物聯網思維與技術在商業銀行管理中的應用,能夠促使金融行業所處供應鏈上的程序實現“可視追蹤”,進而實現提升運營效率、優化配置資源以及降低成本等目標,其是與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應用供應鏈中的物流、信息流,進而實現風險有效管理思想本質相一致。伴隨著物聯網思想與技術在金融行業中應用的深入化,將會對商業銀行金融產品革新發展帶來巨大影響。
參考文獻:
[1]夏蜀.商業銀行構建旅游金融的基本思維與整體框架[J].金融論壇,2017(9):15-26.
[2]張廣雷.基于物聯網的銀行機房環境監控系統的設計[J].電子世界,2016(16):158-158.
[3]王光遠.基于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轉型發展對策研究[J].投資研究,2015(6):154-160.
[4]常亮,陳進.我國商業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策略[J].中國金融電腦,2014(5):28-32.
[5]孔文韜.啟發潛能教育理念下有效班級管理思維重構與實踐探析[J].教師,2015(12):125-126.
[6]連平.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商業銀行經營發展與轉型[J].上海金融,2013(11):24-30.
[7]孫玉榮,左婷婷.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績效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西南金融,2012(3):48-49.
[8]雷光勇,王文.政府治理、風險承擔與商業銀行經營業績[J].金融研究,2014(1):1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