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對城市文明建設的建議
時間:2023-08-07 17:06: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對城市文明建設的建議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破壞的問題日益嚴重,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本文以貴州省為例,針對喀斯特地容地貌的現狀,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 喀斯特 生態建設 文化生態
一、喀斯特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問題分析
建設生態文明是貴州省發揮后發優勢、實現歷史性跨越的重要途徑。貴州省“欠發達、欠開發”的特殊省情,說明貴州省蘊含著良好的自然環境和原生態文化,應抓住西部開發和全球化等機遇建設生態文明。貴州省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三線軍工企業,使貴州省具有建設生態文明的比較優勢和加快新型工業化的巨大潛力。
首先,要切實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和生態文化建設、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如果上述資源有效整合,以此作為最突出的競爭優勢之一,利用比較優勢、發揮后發優勢,實現經濟和文化的又好又快的發展。
其次,建設生態文明是解決貴州省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貴州省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能源礦產等資源型產業的帶動,這些產業往往污染重,耗能耗物,若不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導,任其下去勢必會導致生態優勢的喪失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可持續。走生態文明建設之路,正是解決這一突出問題,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再次,建設生態文明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保證。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步伐的加快,人們對提高自身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愿望更加強烈,只有保證良好的生態文明,尤其像貴州省這種特殊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下的生態脆弱性和不可修復性,對環境要求較高,只有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民的生產生活才會持續向前發展。
最后,建設生態文明是我們提高應對災害能力、搞好災后恢復發展的現實需要。2008年貴州省遭受特大凝凍自然災害和2010年春的西南大旱,影響強度大、持續時間長、范圍廣、受災損失重。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們的不合理的經濟活動已經超出了生態系統的承受范圍,分別導致拉尼娜現象和厄爾尼諾現象,人類必然要接受大自然開出的罰單。
二、喀斯特環境生態文明建設的建議
(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
在建設喀斯特地區生態文明城市過程中必須堅持以生態建設促進經濟建設、以經濟建設帶動生態建設,以實現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雙贏。
長期以來,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增加了喀斯特地區資源環境的壓力。建設生態文明城市就必須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使城市產業結構、工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使城市產業與企業技術結構優化升級,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行業的步伐,實現節能降耗、減少污染排放。變“招商引資”為“招商選資”,對不符合產業導向目錄的項目堅決予以否決,做到“引資不引污”,著力招引提升傳統產業和先進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類的項目。
首先,喀斯特地形地貌是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λ固厥且匀蹘r、巖漿巖等經長期風化而形成的,形成了溶洞、石林等絢麗而獨特的自然風景線,巧奪天工,獨一無二。這是寶貴的自然資源,所以,貴州應結合本土實際,大力開發第三產業尤其是旅游業,以第三產業帶動經濟的發展。但是,在開發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好原有生態,可持續發展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才是地區長足發展的保證。
其次,喀斯特地形地貌的獨特性也造就了特有的貴州民族文化。貴州織錦、苗族風情、侗寨文化等等都是貴州人民引以為豪的特有文化。那么,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大力發展和弘揚民族文化,保護瀕危文化遺產,加大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力度。
總之,貴州要建設一個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城市,就要結合喀斯特地形地貌這一特殊優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以生態文化和民族文化推動經濟發展。
(二)加強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與生態法制建設有機結合
一方面,加強規范公民基本行為準則方面的生態法規建設。在人的認識和覺悟參差不齊的現實條件下,單憑人們的自覺和自律,是難以形成良好的社會生態文明風尚的,要形成良好的社會生態文明風尚必須以法律法規為依托。目前,喀斯特地區的城鄉差距比較大,制定統一的公民基本行為準則法時機尚不成熟。但是,可以根據城鄉各自現狀,制定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城市居民行為準則和鄉村居民行為準則等地方性法規,通過基本行為準則法規規范公民的行為。
另一方面,加強規范市場行為方面的生態法規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是公平競爭經濟,也是法制經濟和信用經濟,法律制度是市場經濟秩序強有力的護衛者。在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中,嚴肅查處各類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嚴懲了罪犯,能有效地遏制經濟領域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市場環境將得到進一步改善??λ固氐貐^生態環境脆弱,資源浪費嚴重、污染泛濫成災等使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因而,制定和完善保護環境、防治水土流失、維護草林、控制污染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并堅決執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懲處缺乏生態文明操守的生產者和經營者,以一儆百,使得市場經濟的參與者認同和遵守合乎生態文明的行為規范,從而有力地推動喀斯特地區的生態文明城市建設。
因此,健全和運用法律法規乃推動喀斯特地區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抓好生態文明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盡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始重視生態文明教育,喀斯特地區也采取了大量措施,并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從喀斯特地區現實嚴重的環境問題來看,生態文明教育的實效仍不明顯,任務依然艱巨。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一是加強學校教育。學校教育是生態文明教育的支柱,根據大、中、小學不同特點,在課堂教材中增加生態文明內容,充分培養學生的生態倫理道德、生態保護意識、處理生態問題的能力,培養構建和諧社會與環境友好型社會人才。此外,需加強喀斯特地區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實效。
二是加強生態文明意識在社會上的深化。喀斯特地區區域間發展不平衡,教育落后,公民的認識與素質在客觀上存在差異,在社會中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必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而異、區別對待。加大新聞媒體的宣傳力度,將生態環境惡化、資源稀缺等問題詳盡地報道給公眾,加深公眾的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讓他們深刻地認識到生態問題是關乎自身發展與子孫長遠利益的關鍵性問題。使生態問題成為人所周知問題,讓公眾成為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者。同時,一方面加強對市中心城區環城建綠化帶的生態建設,另一方面加大林業建設力度,實行退耕還林幼林等措施。
三是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λ固氐貐^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可以借鑒國際上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經驗與成果。可以通過與國外環境保護組織、科研單位和友好人士的建立友好合作關系,不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以學習、交流和借鑒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經驗與成果。
三、喀斯特地區文化生態建設的對策建議
以喀斯特為主要地形地貌的貴州,由于喀斯特特有的生態脆弱性以及人們不合理的開發、交通不便、市場信息反饋較慢等因素,使貴州的各方面發展遠不及其他省市地區,省內各地發展也很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貴州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發展。但是,也正是這些原因,使得很多具有貴州特色的區域文化和民族風俗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這是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因此,研究喀斯特地區生態文明建設時,我們講的生態建設不僅僅包括生態環境方面,文化生態建設,更為重要。發展獨具貴州特色的民族文化產業,加強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及資源開發利用,一來可以推動貴州文化產業的發展,二來可以區域產業發展,如餐飲、旅游、工藝、服飾、交通等方面的發展,其對拉動貴州經濟、文化的發展起著巨大的積極作用。針對如何建設喀斯特地區文化生態文明,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多方面、多渠道保證市場信息暢通。貴州是一個喀斯特地貌典型的省份,山區較多,交通設施并不發達,信息傳入和輸出較慢,這也是貴州經濟上不去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方面政府應該多方面、多渠道保證信息暢通,諸如以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迅速將外界的信息傳入及把貴州的最新經濟文化發展動態傳輸出去,將貴州的生態文化傳輸出去,讓世人了解貴州民族文化,讓貴州走向中國,走向世界。
二是加大貴州交通網的完善力度。交通是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政府應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形成一個與外界交流方便的交通網,使貴州時刻與外界緊密聯系,使貴州文化建設有序進行,把貴州特色民族文化品牌打響,做大做強,制造品牌效應。
三是貴州的少數民族的刺繡因為很具民族特色,政府可通過各種媒介,諸如廣告牌、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宣傳少數民族的特色刺繡及當地的風俗人情,以刺繡作為貴州的一種特色的勞務品牌吸引來自五湖四海的廣大游客到這些地區旅游,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同時還可以促進不同文化的交流,使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們在交流中潛移默化的改變。
四是建立民族生態文化保護區。貴州省應結合喀斯特地區生態自然保護區以及各民族文化旅游景點的建立的實際,針對貴州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建設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并在民族文化保護區內設立專門的特有民俗文化基地,保護好喀斯特地區少數民族文化,并且,制定相應的措施讓該民族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對實施文化生態保護建設的地區予以相應的補償與支持。
五是設立民族文化發掘及保護基地,對少數民族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保護力度。成立專門的民族文化發掘小組,對喀斯特少數民族地區已經瀕危的民族文化進行發掘、收集、整理并匯總成文化保護策劃書,上交文化部門,及時對民間文化藝術進行保護。針對正在面臨失傳危險的民間特有民俗文化,貴州省文化部門更應以“世界文化遺產”為契機,組織申報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一來保護了民族文化,二來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城市生態建設;評價方法;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S891文獻標識碼: A
0.引言
生態文明是在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更加發達的人類社會文明狀態,其堅持的是健康有序的原則。本文主要就是從我國目前的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出發,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參考指標體系。
1.城市生態建設的含義
所謂城市城市生態建設就是在城市建設中加入生態以及環境的內容,讓人工環境同自然環境相互融合。城市的人工環境建設必須建立在自然環境基礎至上,自然環境是人工環境的媒介,人工環境的建設必須在自然環境的承載能力范圍之內,自然環境的良性發展可以反作用于人工環境的建設,兩者可以實現整體有效的統一,這也是城市保持健康有序發展的內在要求。城市生態建設主要以人工系統自身的組織結構以及發展規律為前提,堅持實現生態建設在城市空間上的融入為原則,把城市發展的生態,以及經濟效益等其他方面的效益進行有效的融合,以期推動城市的健康有序發展。
2.城市生態建設形勢與現狀
近些年來,城市建設取得迅猛發展,但是在生態建設方面卻缺少足夠的重視,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對于生態環境和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逐漸開始顯現。但是,人們的現代化生態意識卻還沒有真正培養起來,人們對大多數破壞生態的行為以及現象很多都是保持容忍,有時直接不管不問。所以在我國進行城市生態建設方面同發達國家相比困難程度非常大。我國當前的城市生態文明建設還處于初步發展過程,還沒有形成專業的研究機構,對于生態城市建設的理論沒有進一步研究,實踐經驗匱乏,還不夠豐富,存在對城市生態城市建設的誤解,匱乏對城市生態系統的結構以及其他方面的深入認識。大多數城市只是單純的追求類似“森林城市”“生態城市”以及其他內容。盡管這些措施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生態退化,在環境質量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改變,但是其整體上同生態城市的內涵還有很大的區別,很難在真正意義上達到建設生態城市的水平[1]。
3.城市生態建設的指標
一般來說,城市生態建設的主要分為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建設以及生態制度保障等幾個方面。其中,生態經濟是環境和經濟相融合的基本表現,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
生態環境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外部表現以及物質基礎;生態文化利用文化理念制約著社會行為,其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源泉;生態制度是對生態文明建設在法律規章制度上的保證。
4.評價方法及分析
通常對指標評價的方法主要采用歸一化處理,根據城市的各項指標參數值,確定指標的高低值,使用歸一化方法對指標參數進行無量綱化處理。設定第i個指標的原始值Xl的對應的高值水平為Ki,低值水平為km,那么歸一化的指標為Ri,對于不同特點的指標歸一化公式為:首先是效益型指標,其次是成本型指標,最后使用AHP原理對不同指標經過構造互相判斷矩陣的方法來確定指標權重,具體的矩陣記為:
其中Cij體現評價某項評價目標時,第i個指標的關鍵性對第j個指標的關鍵性的比值,通常采取1-9標度法表示Cij的值,Cij的取值從1/9到9分別表示在評價某項目標時,i指標同j指標的重要性從極端不重要到非常重要,同時利用求判斷矩陣的最大特點同對應的特點向量得到各指標的相對權重。
5.評價實例
本文從山東濟南市的生態城市為實例來進行充分的評價,表一是濟南市2008-2013年生態城市指標體系不同指標參數。
表1濟南市2008-2013年生態城市指標體系不同指標參數
指標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人均綠地面積(m²/人) 7.1 8.1 8.3 9.1 9.8 10.1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 37 39 39.5 40.1 39.1 36.5
城市空氣質量(天/年) 278 292 234 210 258 311
環保投資GDP比率(%) 0.03 0.05 0.25 3.17 1.04 2.76
6.評價影響和總結
通過對濟南市生態城市進行綜合評價,可以分析出濟南市的生態城市的具體指標參數,其主要是建立在在科學認識城市生態建設內涵的前提之上,從生態環境,生態經濟和生態社會等角度對濟南市建設實踐進行具體的分析,使用建立的城市生態建設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對濟南市生態建設的現狀進行評價與深入研究,從中可以找到濟南市生態建設具有的優點和阻礙,為濟南市生態建設提供可以充分參考的資料,另外通過評價可以對濟南生態建設的不力方面提出城市生態建設的相關的具體對策與方法,這樣才可以不斷的提高濟南市在社會生態以及文明等方面整體的發展和進步[2]。
綜上所述,本文從城市生態建設實際的現狀入手,根據其生態文明建設的目前階段特點,進行具體的分析和評價,通過本文的實際研究結果,不但可以為經濟發達城市提供生態文明建設的評價方法,同時也可以為我國其地區生態文明指標參數研究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議[3]。
參考文獻
[1]葉林生.城市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及其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1,(5):13-20.
關鍵詞:城市邊緣區;抽樣調查;業余文化生活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不斷向擴展,使周邊的鄉村逐步變成了郊區,進而發展為新城區。這些城市邊緣區連接著城市和鄉村,既有城市化的特點也具有鄉村的氣息,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設當然也成為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許昌作為一個國家排名前三的宜居城市,在城市化進程中也不例外,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文明建設中的重點之一。
黨的十明確提出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提高文化產品質量,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糧。堅持面向基層、服務群眾,加快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對農村和欠發達地區文化建設的幫扶力度,繼續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引導群眾在文化建設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素養。
一、調研的目的與意義
隨著國家的惠民政策越來越多,社會對精神文化建設也越來越關注,城市邊緣區的居民業余文化生活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部分,也備受社會各界的關心。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邊緣區大部分居民的收入不斷提高,他們享有和城市一樣的待遇,農產品又比較豐富,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本質上的提高,基本上家家戶戶都蓋起來樓房,擁有了彩電、冰箱、洗衣機等這些普遍的家用電器;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質生活的發展步調夠不夠協調?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現狀怎么樣?哪里還需要改善?這些我們都需要了解,才能從實際出發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團隊在暑假期間對許昌市東城市邊緣區部分村莊的業余文化生活現狀進行調研,希望能從中了解目前農村業余文化生活現狀,一方面使學生參與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應用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另一方面為改善居民業余文化生活,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以及為政府相關部門的決策工作做一點貢獻。
二、調研的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對許昌市東城區鄧莊鄉部分村莊的進行了為期十天的調研工作。該地位于許昌市的東城區與許昌縣的結合部,共有30個行政村,48個自然村,206個村民小組,占地面積58.3平方公里,人口5.1401萬,耕地面積5.581萬畝。通過對該地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的調查,充分了解居民業余文化現狀,并對調研結果進行分析、總結,以便更好地豐富城市邊緣區居民業余文化生活,構建和諧美好的家園,改善居民的文化環境,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我們主要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中了長村、彩女村等五個村莊作為調研的具體地點,又運用分層抽樣的方法抽取居民進行調研走訪。此次調查中,共發出調查問卷600份,收回594份,其中有效的調查問卷594份。
三、調研結果分析和建議
1.調研結果分析
表1 業余文化活動統計表
經過本次調研,我們發現許昌市東城市邊緣區50歲以上的居民占了34.60%,35~50歲的居民占了28.00%,20~35歲的居民占22.2%,20歲以下的居民占15.20%。這表明該地區居民以老年人和孩子為主,老人年老主要負責家里的一些農活和接送孩子上學,守著自己的家和子孫;20歲以下的居民以受教育的孩子居多,大都在接受教育;而中年人大部分都會出去工作或者打工,增加自己的家庭收入(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調研的時間為白天,大部分中青年居民都出去工作的緣故),這是目前大多數農村居民年齡分布的現狀,城市邊緣區也是這樣的狀況。居民業余文化活動統計如表1:
調查顯示,城市邊緣區居民的業余文化活動前三名是看電視、上網、玩紙牌和打麻將,其中看電視的占75.4%,上網的占27.7%,玩紙牌和打麻將的占26.1%??措娨暤囊?0歲以上的居民居多,上網和玩紙牌則是以年輕人居多,大部分孩子的業余時間都是看電視、上網和看電影。這說明本地區的居民除了看電視基本上就沒過其他文娛活動,很真實地反映了目前城市邊緣區居民業余生活的一個現狀――年輕人相對較少,缺少有意義、大家樂于參與的娛樂活動,人們的業余文化生活相對比較單調乏味,缺少溝通交流的活動,跳舞則是以婦女居多,晚飯過后聚在一起跳一下廣場舞。
在問卷調查中,關于“職業”(如圖1)這一項,有58.9%的居民職業是務農,而且他們還以中老年人為主;19.90%的居民職業是學生,年齡都在20歲以下;12.90%居民的職業是個體經營,14.80%居民的職業是打工,主要集中在20歲到50歲之間。在城市邊緣區生活的居民,一方面距離城市較近,而且村莊附近就有規模相當的工廠,例如方便面廠、旅游中心等這些地方占用了當地居民的土地,用工人的時候優先考慮當地的居民,所以大家可以去這樣的企業工作掙錢養家,居民自己擁有的土地資源相當少,僅靠土地生活是很困難的,還有一部分是自由職業,去城市做一些技術性的工作,城市建設需要這樣的人,所以經濟收入都是相對可觀;另一方面,蔬菜和糧食等日常的食品非常充足,價格便宜還比較新鮮,日常生活用品也很豐富,比市區相對來說價格略低。所以城市邊緣區居民的物質生活比較豐富,經濟發展也較好,但是精神文明建設需要跟進,業余文化生活也要豐富起來,從而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共同促進文明社會的發展。
2.居民業余文化生活現狀
從調查結果來看,城市邊緣區居民業余文化生活的現狀不容樂觀,跟不上經濟的發展速度。
圖1 城市邊緣區居民職業百分比
(1)業余文化生活單調。通過對不同文化程度村民的調查,發現他們的業余文化生活方式主要是看電視和打牌(含撲克、麻將、紙牌等)兩種。其中,75.4%的被調查者表示,看電視是日常最主要的文化生活方式,平均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在兩個小時以上。除了看電視之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其他的棋類、球類之類的活動開展得很少。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主要是看電視和玩電腦游戲,進行業余文藝創作的人也比較少。
(2)活動場地受限,缺少組織人員。這里的居民白天大都在工作,晚上回家之后基本沒有地方可去,就是在自己家門口走走和鄰居閑聊,缺少活動交流的場地,隨著廣場舞的流行,很多婦女晚飯過后也會組織一起跳舞鍛煉身體,大都是自己組織買音響等設備,但是往往沒有足夠大的場地供她們活動,只是小范圍的而已,沒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組織。學習的場所則更少,文化站在白天就很少有人去,晚上就關門了,閱讀需要的主要是有關種植和養殖方面的問題,學生的閱讀則主要集中在娛樂和雜志方面。
3.建議
(1)積極開展“送文化”活動,滿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政府免費送圖書到文化站以及開展大型文藝活動進村;對各級專業劇團的下鄉演出給予演出場次的補助,同時鼓勵民間文藝團體的演出和自娛自樂活動;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也可以通過學校組織編排一些具有自己特色的節目,到露天廣場或人群比較多的區域去表演,為豐富居民業余文化生活盡自己的一份力,同時也是對學生的一種鍛煉。
(2)政府要足夠重視農村的文化建設。組建村級文化骨干隊伍,真正開展工作文化學習,不流于形式,請當地的專家給需要的居民講種植或養殖的知識;或者是教居民手工藝品的做法;對于愛好唱歌跳舞的可以組建相應的團隊,成立自己的文藝隊,需要演出的時候,也可以推出自己的節目。
(3)在搞好經濟建設的同時,做好新農村業余文化生活建設,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發展。充分發揮當地的優勢資源,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設,注重業余文化生活的提高。在調研中青少年較多,他們大部分都沒有什么愛好,就看電視為主,甚至連出去玩的都很少??梢愿鶕闆r,建立一個暑期學習小組,大孩子帶小孩子學習,還可以帶他們一起做游戲,可以是小規模的,也可以是大規模的;居民里面有很多人喜歡唱歌聽戲劇,那就可以鼓勵他們自己唱歌,一起聽一起唱,這樣業余生活將會是豐富多彩的。
由于調研的時間有限,本文的調研結果及建議僅代表團隊觀點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汪鵬.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問題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07.
[2]孟祥東.安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1.
[3]焦存朝.新農村建設與農村人文環境的優化[J].農業經濟,2007
(4).
【關鍵詞】:園林綠化 城市生態文明 發展 對策
中圖分類號:K92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關系到城市的生態平衡,城市的生態環境質量影響著城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許多城市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大力發展城市園林綠化事業,完善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系統。其中做好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是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重要內容和基本條件。因此要科學管理園林綠化的持續發展,加強園林綠化質量管理的科學理念,促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
1園林綠化在城市環境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a)平衡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隨著人口的增加,氧氣消耗量不斷增加,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因此需要綠色植物維持上氧氣和二氧化碳平衡;
b)凈化空氣、吸煙滯塵:綠色植物可吸收有害氣體和殺滅細菌的作用,如:銀杏、石榴可吸收SO2;丁香、側柏可分泌殺菌物質;
c)減弱噪聲:植物的葉與枝條能吸收聲波,降低噪音分貝;
d)改善城市小氣候:綠樹可遮擋太陽輻射熱,降低城市氣溫;
e)美化城市環境:通過合理布局,配置喬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可形成有良好的生態功能和較高的觀賞價值的園林景觀,增加城市的自然美。
2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概述
2.1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內涵
城市生態文明是社會和諧、經濟高效、生態良性循環的互惠共生結構,是城市生態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強調了人類與自然,地球文明與人類文明,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統一。相比較傳統城市建設,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和諧性、高效性、整體性等特點,是一種漸進、有序的系統發育和功能完善過程,其建設過程大致需要經歷生態衛生、生態安全、生態整合、生態文明和生態文化五個階段。同時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是未來城市發展的方向。
2.2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對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要求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化,在進行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時,要做好城市園林綠化,特別要建設好生態園林。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對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總體要求是:完善與穩定的城市自然生態系統,越來越鮮明的園林綠化特色,越來越和諧的人類與環境發展。
2.3城市園林綠化的內涵和功能
一個景觀優美,生態協調穩定的城市園林能夠極大地調節、改善和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做好城市園林綠化從景觀上來說,可以愉悅人們的心情,消除疲勞,提高人們的身心健康;從社會功能來說,可為社會提供休閑游憩功能、文化教育功能、豐富生物多樣性等;從經濟功能來說城市園林綠化可極大地促進城市發展,如:房地業和旅游業的發展。這些功能也促進了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因此不少學者認為園林綠化將是未來潛力較大的新興行業。
3南寧園林綠化現狀及對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作用
3.1園林綠化現狀的總結
(1)在“點”的綠化上,打造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園林作品
南寧市的廣場綠地和游園綠地越有100多處,均是根據其的位置和功能定位來設計和建設的,如::朝陽廣場處,人口較為密集,人們大多用于休息和游憩,因此廣場改建保留了原有的大樹;民族廣場作為政治活動中心,草坪、鮮花遍地種植,并且視野開闊,建設簡約而莊嚴。街頭根據地形、地勢的不同建設手法和
表現風格也迥然不同,形成了“街頭蔭生園”的獨特景觀。
公園建設立足自身實際,在營造優美的景觀的同時又彰顯了公園特色。如:人民公園匯集了許多蔭生植物和棕擱科植物,同時根據熱帶雨林特有植物生長形式,營造了極具熱帶風情的園林景觀。以種植大樹著稱的南湖公園以樹多、樹奇的獨特優勢吸引了眾多游客。
風景區建設以生態環境相結合為主,從園林植物造景、生態造園的角度,對部分山林進行了生態改造。如:全國最大的“蘇鐵園”; 大明山風景區春嵐、夏瀑、秋云、冬雪的奇特景觀;五象嶺風景區等。
南寧市具有保護古樹名木的良好氛圍,路讓樹、房讓樹的例子屢見不鮮,市民保護古樹、搶救古樹的報道也很常見,成了綠城不可或缺的優異的風景,這些措施在擴大南寧市綠化面積的同時,體現了城市發展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與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進步。
(2)在“線”的綠化上,塑造具有亞熱帶風貌的生態型綠化帶
南寧市通過街道綠化搭建市區綠化骨架,較好的反映了亞熱帶園林景觀和南國風光。同時南寧市將街道綠化作為城市的窗口如:“果樹上街”、 “道路彩化”等獨特的園林景觀。目前為了彰顯城市的生態之美、景觀之美、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南寧市進行了城市景觀改造:民族大道、大學路等街道綠化中,綜合考慮了人行道、左右側分帶及人行道后排的園林綠化因素,實行了喬、灌、地被的多層次合理搭配。樹種多選用高大、常綠植物:芒果、小葉榕、大王椰等。同時為彰顯南方的園林景觀特色,選擇了觀花、觀色、聞香等特點的植物進行了配置。如:民族大道街道植物配植品種多達150多種,街道綠地率達到45%左右。
南寧市依據地理特點,以山、河為依托,在邕江兩岸建設了具有防洪、交通、園林景觀等多項功能的綜合園林。通過綜合治理朝陽溪,將“臭水溝” 變成了綠化帶,再增加綠地面積的同時,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
(3)在“面”的綠化上,營造生態環境體系
通過綜合考慮人群分布、城鎮建設,南寧市力求綠化地域特色明顯,綠地分布均衡,實現綠化一體化,和諧發展。并且全市大力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封山育林,不斷加強自然保護區的規劃和建設步伐,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實現了城鄉綠化銜接自然,綠化資源利用充分,城市文明的進一步發展。
3.2加快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措施
(1)增加綠量,確保綠得壯觀,突出“中國綠城”特色
南寧市目前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均在全國達到中上水平,但仍需采取有力的措施,增加城市綠量。只有足夠的綠量,綠色景觀,才能凸顯城市的壯觀、大氣。因此南寧應繼續實施1000萬株樹木種植工程,并切實的開展下去。
(2)重視以生態學原理指導的城市綠化規劃
園林綠化不僅要考慮城市的美化和綠化,還要強調和突出環境、社會、經濟效益。城市中出現的因景觀不佳、綠地分布不均、綠化與交通矛盾等問題而進行綠化改造的例子,都是因為缺乏規劃或規劃不科學不合理。因此在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中,要堅持生態優先原則,充分利用生態學的原理規劃,并在城市綠地建設中前瞻性、超前性、系統性、和均衡性。
結語:
城市園林綠化對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至關重要,因此應加強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為更好地促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通過本文分析個人對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建議如下:園林綠化建設應該在市政府的主導下科學進行;必須遵循生態學原理和人本位理念;盡可能的體現城市特色;適度改造和努力提高現有園林綠化的質量和水平;園林綠化建設要有計劃,有重點,分步驟實施。只有這樣才能優化城市綠化布局,充分利用綠化資源,實現城市文明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敖惠修.應用生態學觀點建設園林城市.廣東園林,2001(1):8-15
一、臨滄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
1、生態基礎
2012年,國家批準臨滄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成為云南省首個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的地級市。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農業產業化基地1789.9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了65%;共建成各類自然保護區6個,自然保護區面積達25.66萬公頃,占全市國土面積的10.49%。
2、環境基礎
一是污染防治水平不斷提高。2012年,全市工業廢水排放量比“十一五”末減少17%,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76.56%,城鎮垃圾處理率和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85%和80%;全市主要河流、水庫水質全部符合地表水水環境功能區劃要求,與“十一五”末相比,全市水環境質量明顯好轉。二是資源利用方式逐步轉變。全市重點排污行業――制糖業在推行清潔生產、發展生態經濟、深化污染治理、落實節能減排上探索出了一條“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循環經濟發展道路,每年產生直接經濟效益約1.25億元,實現了制糖業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全程控制、污染治理向資源化利用、單一經濟效益向綜合效益”三個重大轉變,解決了占全市90%以上的工業廢水COD排放問題。三是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高。2012年全市8縣(區)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均保持在國家二級標準以上,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為100%;臨滄市中心城區煙控區、噪達區覆蓋率分別達91.3%和80.26%。
3、制度基礎
臨滄市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臨滄高原特色農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關于加快推進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決定》、《關于建設森林臨滄的決定》和《關于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意見》等,為全市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二、臨滄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困境
1、自然條件的制約
局部地區生態系統脆弱,生態破壞依然突出。比如:臨滄耿馬縣92%的國土面積是山區,水土流失面積達30%,是臨滄市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縣之一,自然災害頻發,地質災害嚴重;人為不合理的干擾仍然存在,森林面積雖有所增加,但林分結構不合理,森林植被生態防護功能不足,生物入侵和有害生物嚴重,生物多樣性保護任務艱巨。
2、思想觀念的制約
對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性的認識還不足,全民維護生態安全的家園意識、責任意識、危機意識不夠強。受傳統生活方式的影響,部分干部群眾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不足,生態觀念仍然較為淡薄。環境保護仍然以政府主導、以行政手段為主線,尚未轉化為企業和公眾的自覺行動。環保宣傳教育、生態創建意識、綠色消費理念和綠色創建活動力度還不夠,尚未形成全民自覺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
3、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環境的矛盾制約
全市經濟規模小、質量差、結構不合理,粗放型經濟仍占主導,資源環境代價過大,行業集約化程度不高,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制約因素多,經濟發展壓力大。隨著人口增長和工業化、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對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量增多,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壓力持續加大。另一方面,環境保護投入不足,生態環境主要以自我修復和自我更新為主,環境治理落后于經濟發展。
4、其他制約因素
一是對各級政府保護和建設生態文明的考核機制體制不健全,過于看重對GDP的考核評價,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考核評價相對缺失。二是自然資源權屬不清、責任不明。相關資源產權制度的政策法規不配套,產權化制度與渠道不完善,產權市場化程度低,權屬與功能存在錯位。三是自然資源用途管理和監管不到位。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過低,沒有充分調動生產經營者保護和管理生態公益林的積極性。四是生態補償力度不足,補償領域窄、措施少,資源價格和現有補償標準不能客觀反映資源消耗和環境效益。五是生態環保管理體制機制尚未理順,生態環境形勢不容樂觀,部分區域生態較為脆弱,邊建設邊破壞的情況還不同程度存在。
三、推進臨滄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對策建議
1、避免對生態文明內涵理解的兩種誤區
一種誤區是將生態文明內涵僅僅停留在生態層面上。從理論上講,生態文明建設內容不僅包括生態建設,還應包括形成節約型消費模式、發展生態產業、樹立生態文明觀念等多領域、多層次、多視角的建設內容。以生態市建設為例,生態立市只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第一步,第二步是通過生態立市確立戰略目標,利用生態建設成效和基礎,將生態立市逐漸轉向生態富市,在生態富市的基礎上推動全市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全面協調發展,如此才能真正實現生態強市。另一種誤區是將生態文明與工業文明作為對立矛盾的文明來理解。生態文明在文明的物質內容上雖然不能超越更不能拋棄工業文明,但是它卻可以利用工業文明的技術手段和創富能力去彌補工業文明自身的不足。生態文明既不反對技術進步和技術運用,更不反對經濟增長,甚至認為沒有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就不會有生態文明。
關鍵詞:園林綠化 可持續性 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
中圖分類號:S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7(a)-0132-01
城市是人們生活聚居的場所,城市環境建設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出現了城市化擴大,城市人口的增加給環境的建設帶來了環境污染,給城市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是城市發展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城市園林綠化是近年來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門,通過加強城市園林綠化來保護城市環境,從而保證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本文重點研究城市園林綠化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強調了城市園林綠化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1 城市園林綠化對城市環境資源的保護起著重要作用,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綜合考慮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的實質以及管理部門的監管責任,城市園林綠化工作不僅僅要對城市原有的自然環境進行保護和改善,還要通過人工加強生態系統,建設模擬自然的生態園林,園林綠化可以歸結為是通過人為工程實現對城市自然環境的再創造,是加強對園林花、草、樹木的管理,實現自然空間的資源合理再生、擴大空間和持續利用。綠色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城市園林綠化的空間主要是自然空間,通過城市園林綠化,加強對城市自然空間的維護,其發展規模影響到城市結構的改善,直接關系到城市的發展潛力和未來。
2 城市園林綠化可以保證城市生態效益的發揮,促進城市生態系統的發展
城市園林綠化在城市生態系統建設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城市園林綠化是現代城市建設衡量生態效益的重要標準。城市園林綠化所產生的綜合效益可以共享于社會公眾,可見城市園林綠化是城市發展的一項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必將引起城市各領導和社會公眾的重視。
3 城市園林綠地系統是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基地
城市園林綠地是通過人工作用對城市建設中受到破壞的自然植被等生物多樣性進行恢復和挽救,這種城市生物多樣性的恢復對城市自然系統的平衡起著重要作用。
另外,城市是自然、經濟、社會、科學文化發展的中心,城市各項活動的開展都需要相互爭奪城市空間,城市綠地等生態場所也成為被攻擊的對象,為了保護城市生態系統,我們呼吁城市建設決策者重視保護綠地,保護城市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綠地是生態平衡的寶庫,加強城市園林建設、保護綠地才能促進生物物種的豐富,營養梯度級增多,使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過程更趨復雜和完善,促進生態系統的協調發展,這對城市的經濟發展和居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4 城市園林綠化對城市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有著雙重效益
環境與人之間的關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二者都具有自然和社會雙重屬性。城市園林不僅能夠優化城市環境,同時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和藝術內涵,又是城市建設的基礎行業,城市園林建設不僅僅可以優化環境,還可以增加城市的藝術文化建設,為人類生活服務。城市園林建設為人類社會創造環境的同時,還滿足了文化、科學、藝術的融合與和諧,同時具備文化審美價值。集生態、環境、文化、藝術、科學于一體的園林建設充分體現人與環境的自然和社會性。因此,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不僅僅重視改善生態環境,促進人們身心健康,還要重視繼承和弘揚我國的歷史文化,陶冶人們的情操,提高人們的文化、藝術水平,體現精神文明建設,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使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全面提高。因此,城市園林綠化對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雙重效益。
綜上所述,城市園林綠化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在今后的城市建設中,城市各部門從上到下必須重視城市綠化工程,城市園林綠化各相關部門必須加強管理,努力發揮其功能和效益,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耀興,康文星.對生態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幾點建議[J].山西建筑,2008(27).
[2] 田榮潤,張海成,劉冰,等.淺談城市綠化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系[J].安徽農學通報,2008(8).
[3] 田榮潤,張海成,劉冰,等.城市綠化與城市可持續發展關系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08(13).
[4] 張瑞元.論三明城市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J].福建熱作科技,2005(3).
關鍵詞: 生態文明 財政政策 稅收政策
黨的十把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方面,黨和國家戰略總體布局拓展為“五位一體”,為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財稅政策作為國家重要的宏觀調控手段,在建設生態文明中擔負著重要的職責和任務。因此,完善促進生態文明的財稅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財稅政策干預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理論
(一)生態文明的概念和內容
1、生態文明的涵義
生態,指自然環境中的生物、植物以及生物與植物之間的生存狀況,亦即自然生態。它們有著自身發展規律和存在形式。但是由于人類的存在改變了這種自然生態,這就是文明。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態,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協調發展作為行為準則,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態機制,實現經濟、社會、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著重強調人類在處理與自然關系時所達到的文明程度,重點在于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核心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既追求人與生態的和諧,也追求人與人的和諧,而且人與人的和諧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前提??梢哉f,生態文明是人類對傳統文明形態特別是工業文明進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類文明形態和文明發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進步。
從人與自然和諧的角度,吸收十成果的定義是: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貫穿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
2、生態文明的意義
生態文明的提出與不斷完善,與全球日趨嚴重的環境問題密切相關。資源是有限的,增長不等于發展;自然環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和文明演進的前提;倡導生態文明已經成為一種國際化潮流。
建設生態文明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由于長期實行主要依賴增加投資和物質投入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消耗各種資源速度快,導致自然環境惡化。人類社會發展經驗告訴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要盡可能的滿足人類生存的必需物質條件,否則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就會失去根基,進而整個人類文明都會受到威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黨和政府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
一方面,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人均主要自然資源和人均GDP都遠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弱。因此發展已不能再走拼資源環境的老路,而是要清醒地認識發展的自身條件、外部環境和全球趨勢,抓住和用好發展的新機遇,主動地融入到世界發展生態文明新趨勢的大潮中;另一方面,當前中國的生態問題日益嚴重,特別是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和人口不斷增加,能源、水、土地、礦產等資源不足的矛盾越來越尖銳,生態環境的形勢十分嚴峻,只有走生態文明的發展道路,才能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可持續發展。
黨的十報告,將生態文明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四種文明的建設并列,以“一體”來概括,表明各個領域的建設不可人為割裂,乃是需要和諧推進。生態文明是社會整體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生態遭到嚴重破壞的國家,即便其經濟高速發展、政治清明有為、社會和諧穩定,也只能說這是一個存在文明缺陷的國家。事實上,當生態不文明時,民眾生活必受影響,難以談及和諧穩定;當生態不文明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很可能成為一句空話。
(二)財稅政策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基礎
1、生態文明的公共產品屬性
簡單地講,生態文明就是人與(自然)環境關系方面積累的物質和精神成果。多數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其消費不具排他性。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不具有排他性。在這種情況下,私人或者市場可以通過不支付任何費用的情況下,“免費搭便車”享用其成果,導致投資成本難收回,投入效益難保證。生態文明建設的市場失靈必然壓抑社會投資,造成生態環境產品供給不足。在這種情況下 “看得見的手”——政府必須介入,主要調控手段就是財政稅收政策,也就是說,必須由財政稅收政策來滿足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
2、生態文明的外部性理論
生態文明建設效益具有外溢性和滯后性,這可以從正負兩個方面來闡述。正的外部性,實際上,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高于一般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根據經濟學知識可知,外部性的解決必須依靠外部力量,由政府出面予以解決。然而發達國家在工業化100多年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集中在經濟發展的30年內出現,近年甚至到了集中暴發期。我國改革開放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奉行“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難循環、低效率”的經濟增長模式,這種模式對生態文明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大量消耗,使許多資源已接近枯竭的邊緣;在20世紀,人類第一次出現人口老齡化的問題,第一次出現自然資源全面緊缺的問題,第一次出現增加農業用地的障礙;生態危機第一次成為全球關注的中心;松花江污染、太湖藍藻事件等;北京長期出現大范圍霧霾天氣;天然草原退化……這些都是生態文明的“負外部性”帶來的慘重代價。一系列財稅政策的實施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財稅政策對生態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支持和促進作用。
二、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財稅政策實施現狀和問題
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逐漸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和關注。在十報告中,首次單篇論述生態文明?!鞍焉鷳B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從“四位一體”到“五位一體”的表述,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體現了我們黨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日益成熟,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指導不斷加強,引人關注,令人振奮。同時,“生態產品”的概念首次亮相黨代會報告,而各級政府理應成為第一生產者、提供者,這也對各級政府加大環保投入、保障基本環境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來,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財稅政策也得到了逐步完善。2000年以來,中國政府創新機制,中央財政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出臺了一系列財稅政策,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2000年至2009年,中央財政共安排1800多億元資金,用于支持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發展;安排900多億元,用于支持天然林保護工程;安排約2000億元資金,用于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同時,還通過863計劃、97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科技計劃,加大對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稅收政策作為財政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用稅收手段落實生態文明建設任務是比較現實和可行的。稅務部門一方面從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出發完善現行稅制,包括改革資源稅、環境保護稅、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等;另一方面繼續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優化納稅服務,為生態文明建設創造良好的稅收環境。然而我國現行的財稅政策在鼓勵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還明顯落后于生態文明發展的需要。
(一)財政政策方面
財稅政策不健全影響生態文明建設。從財政角度看,近年來,雖然通過加大生態方面的預算投入、推行生態轉移支付制度、設立生態建設專項資金、節能及工業循環經濟專項資金等方式,通過以獎代補、財政補貼等手段支持循環經濟發展,有效推進生態建設。但目前財政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的形式還不夠健全。如財政補貼數額相對有限,補貼環節較為單一,不僅直接獎勵補助較少,而且環保設施沒有財政運營補貼通道,存在環保設施建成后因運行成本高、投入渠道少,無法發揮環保設施應有的效益的現象。
(二)稅收政策方面
從稅收角度看,稅收政策體系不完善。稅收制度保持相對的長期性、穩定性是制度的本質要求。但是隨著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稅收制度改革顯得滯后。1994年實現分稅制以來,我國還沒有專門用于環境管理的稅種——環境稅,僅僅只是開征了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間接稅,大體有消費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和耕地占用稅等。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對環境保護稅種開征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獨立的環境保護稅種的缺乏,不僅制約了稅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調控作用,同時也減少了用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稅收資金來源,從而減弱了稅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推動作用。
三、生態文明建設可供借鑒的國際經驗
財政手段與稅收手段共同發揮作用。在財政政策方面,保障生態環境投入。從發達國家歷史經驗來看,污染治理投資占GDP的比重一般在1.5%~2%左右,如德國(1995)占2%,日本(1990后)在1.5%~2%之間,美國(1998)占1.6%,而我國不足1.5%。還有的國家根據宏觀經濟環境進行適量國債的發行,利用財政支持作用,實施BOT融資、貸款擔保形勢等。另外,對需要巨量資金支持的大型節能項目,美、日等國都以提供金融債券或貼息的形式予以支持也是值得借鑒的。稅收政策方面,完善稅收優惠政策。西方工業化國家從上個世紀70 年代以來就有支持節能和環保理念,采用有利于環保和節能的激勵性稅收優惠方式,對“三高”產品提高稅率檔次,從多角度優化本國稅制的綠化水平。稅收激勵性優惠措施從只注重能源供應方的調節轉向更注重消費方的調節。如美國以稅額抵免的方式對納稅人的消費動機進行調節,引導納稅人的消費動機和行為。
總的來說,金融、財政和行政管制手段在許多方面具有稅收手段所不具備的優點,如對特定優先發展項目的扶持,需要較強的能效評判標準及其管理措施等。而稅收手段則在調節產品價格,干預節能產品市場方面具有普遍適用的優點。
四、建設生態文明的財稅對策和建議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要圍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總體部署,整合資金政策,突出工作重點,強化工作措施,著力保障生態環境建設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的實施,著力健全促進綠色低碳生產、保護生態環境的財稅政策激勵約束機制,深入推進“生態立省”發展戰略實施,積極有為地推動打造生產轉型、天藍水凈、地綠山青的生態環境。財政稅收政策作為政府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應當在充滿挑戰和制約的生態文明建設中充分發揮財稅的只能作用。
(一) 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一是支持推進節能減排。用好節能減排專項資金,落實國家鼓勵循環經濟發展的財稅政策,鼓勵和引導鋼鐵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支持發展新型建材等節能環保產業,推動傳統產業綠色發展。強化排污費征收,擴大流域斷面水質考核生態補償機制實施范圍,推進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建立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排放的財稅政策激勵約束機制,鼓勵和引導企業節能降耗,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推進實施節能工程、節能技改項目建設和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加大節能減排政府采購政策實施力度,推動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循環經濟發展。二是支持綠色生態建設。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落實地方政府配套,加快實施南水北調、京津風沙源治理和“三北”防護林、沿海防護林等重點工程建設,同時,支持啟動一批水資源配套和綠化示范工程。進一步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支持推進整山連片封山育林和飛播造林,盡快恢復林草植被,增強生態環境的自我修復能力。
(二)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國土空間是一個國家進行各種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場所,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載體,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依托。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是一個國家的人民依托一定地理空間,通過長時間生產和經營活動形成的經濟要素分布狀態。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從宏觀上看,優化我國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應重點打造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經濟帶;發展聯系緊密、帶動力強、影響力大的城市群;選擇宜居宜業、具有戰略意義的地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構建經濟聯系相對緊密、受到城市群輻射帶動的規模較大的經濟區;建設有較大規模、經濟實力較強、有一定輻射帶動能力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實現城鄉統籌、東中西互動、經濟社會與自然和諧發展。
(三)要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完善環境和生態稅費制度。我國已初步建立了環境稅費制度和生態稅費制度,但不夠完善。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尚需在總結我國環境治理、生態補償實踐經驗和相關問題的基礎上,對我國現行的環境稅費和生態稅費體系、種類、結構等進行分析,提出我國環境稅費制度和生態稅費制度的總量體系和結構優化的理論框架,以指導我國現行環境稅費制度和生態稅費制度的改革與調整。主要工作包括: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四)進一步完善稅制,為生態文明建設增加動力。
改革資源稅。我國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過分依賴資源,并造成嚴重的環境破壞。改革增長方式,就是要提高資源價格,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的價值含量,增強經濟發展中的節約意識。因此,進行資源稅改革,提高征收范圍和稅率,既有利于增強節約意識,提高經濟增長的技術含量,也可為資源豐富的地區籌集更多的資金用于恢復生態環境。因此,要從實際出發,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環境稅收政策,才能既符合效率原則又起到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設置環境保護稅包括對污染大氣比較嚴重的二氧化硫等廢氣、廢水和固體廢物排放收費制度改為征收污染排放稅;對煤炭、原油、天然氣、山石、黃金等礦產資源的開采行為以及游覽等自然保護區開發和使用行為征收生態保護稅,以環境污染者自行負擔控制污染的成本,調動企業治污積極性。具體來說,應在總結排污費征收經驗的基礎上,按照環境保護稅的模式對其進行改革。按照國際慣例“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確定納稅人。同時,考慮將現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氣污染、工業廢棄物,城市生活垃圾廢棄物,噪音等收費制度改為征收環境保護稅,建立獨立的環境保護稅種。
參考文獻
[1]連家明.建設生態文明與財稅政策調整[J].地方財政研究, 2008,(05).
[2]王金秀,鄭志冰.促進生態農業發展的財政支出政策研究[J].改革與戰略,2007,(03).
[3]齊玲.有關生態補償的財稅對策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2007,(10).
[4]唐英.與生態環境建設相適應的我國財政體制改革[J].生態經濟,2007,(05).
[5] 劉麗萍.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財稅政策探討[J].新會計,2009,(07).
[6] 錢水苗.面向生態文明的環境法制建設路徑探析[J]. 環境污染與防治,2011,(02).
[7] 王梅.淺談貴州生態文明建設 [J]. 科技傳播環境污染與防治,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