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7 17:06: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地理的學習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對學習內容進行梳理的學習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睂W習思想和方法是學習研究的“器”,也是推動學習發展,學習創新的基礎。地理學以認識區域位置、人類和事物的空間分布和地域組合上的聯系、變化;從相互作用來觀察世界、認識人類與環境在特定地點和位置的相互作用。這些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一整套科學研究與思想方法,不僅對地理學的發展起著推動作用,也成為衡量人們地理科學素養高低的重要標志。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嘗試著把地理課中涉及的學習方法概括為不同層面:首先,最高層次的是有哲學意義的地理學思想方法,如系統綜合法;其次,是地理學知識獲得和應用中的方法;再次,是地理教學中滲透和體現的一般科學思維方法,如分析、比較、綜合、歸納、演繹、推理、分類、抽象、概括,以及假設、理想化等理性方法。不同層次的方法融合滲透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構成獲取和應用地理知識最常用的學習方法,如區域比較、區位因素分析、地理區域分析綜合、地理地圖分析方法等。
我在課堂教學時堅持依據課標的要求,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刺激學生的感觀,突破教學難點,提高學習效率。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學情,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如學習“地球的運動”時采用多媒體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和意義,加上優美動聽的音樂,精辟的解說詞,聲情并茂的動畫場面,給學生以強烈的感染,很容易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激起情感上的愉悅,觸發他們的想象和思考。
尤其是按不同年級學生的特征和學習需要,分章節、有目標、有選擇地確定一些地理學習的方法作為教學重點。如在單元內對地理學習方法進行梳理,如地圖法、圖表法、空間定位分析法、區域地理事物分布法、區域分析與比較法、區域綜合分析法等。它們都能幫助學生發現和體會地理規或者地理學說成立過程中學習方法,學生自然地明白了地理規 和學說的前世今生,不僅加深了對知識意義和價值的理解,同時知道所學知識是如何來的,能感受到學習方法的優點,容易記住這些方法并應用到地理學習中去,受益匪淺。
二、創設問題情境,在探索發現中學習地理
學會容易,會學難,會學的關鍵在于會思。學生要會思,老師就要創設“能喚起學習積極性的最佳經驗和情境”,設計出引發思考的問題,并給學生提供思考問題的線索。
問題往往是引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最好手段,針對初中學生上課注意力堅持不很長的特點,采用提問題能使學生整節課圍繞老師思維,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問題的設置,一方面,可由教師根據實際需要自行設計;另一方面,可由教材中的“想一想”“做一做”等來逐步引導學生?;谶@一點,在學地震這一內容時,以大家所熟悉的5?12大地震為例,提出一系列問題:為什么會發生大地震?屬于什么類型的地震?還有哪些地方可能發生地震?要求學生在看書的同時,帶著問題逐一解決。還要求學生從新的角度,或反向等不同途徑來進行思維,大膽地想象各種問題可否有其他答案,提供學生思考余地。人們說:“興趣出勤奮,興趣出天才?!迸d趣是學習的摯友,是學習的一種原動力。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要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地理的興趣,無疑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學習“季風”時,我引入了《黃土高坡》中的歌詞:“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問,歌詞中唱到的西北風,東南風,黃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西北風,東南風?分別在什么季節盛行?為什么會有這些風?用這樣的方法把問題提出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把古詩中與地理知識結合緊密的詩句巧妙引用到課堂中,如講我國的地勢地形時用“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講梅雨時用“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講內蒙古高原時用“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來說明內蒙古高原的平坦開闊,一望無際的地形特點和景觀。
如在學“中東”一節時,阿拉伯人喜愛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觀是白色的,在電視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著白色的纏頭巾和穿著寬大的白色長袍。我問同學們:為什么他們喜愛白色呢?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氣候炎熱干燥,白色對強烈陽光有反射作用,這樣吸熱就少,人們穿著、風俗習慣等要與自然環境相適應。從反饋回的結果表明,采用這種“創設問題的方法”,不但學生能及時地掌握地震的有關系統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即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概括、判斷、推理能力。此外,還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并感悟到學習地理的學習方法。
三、在地理活動中感悟地理思維方法
高二這一年,是成績分化的分水嶺,成績會形成兩極分化:行則扶搖直上,不行則每況愈下。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二地理復習的學習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高二地理復習的學習方法正確處理點線面關系
在地理復習策略的運用上,應認真抓好“點、線、面”之間的關系。
首先是點,即《考試說明》規定的知識點和考點,這是復習的基石。這些考點是高考命題的基本元素,逐個落實這些考點,就能達到夯實基礎的目的??荚嚂r,若能將試題快速返回教材、檢索到相應考點,便能事半功倍。
其次是線,即人地關系這條主線。這是學科功能的重要體現。高中地理教材集中講述了當前人類共同關心的資源、人口與環境三大問題,考生應理解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現實表現和解決措施,樹立科學正確的資源觀、人口觀與環境觀。
第三是面,即以地圖為截面,培養考生的讀圖、繪圖能力。
小提醒:說到“點”,除了知識點、考點外,考生還應注意熱點。高考不回避社會熱點,近年的文科綜合測試以熱點材料作為試題的切入口已成為一大趨勢。因此,在復習中以熱點為載體,并將之題型化處理,達到學用結合的目標很有必要??忌鷳陨鐣狳c為載體,培養應用型能力。比如汶川地震、北京奧運、航天基地、滬寧杭和環渤海與珠三角三大經濟區、中東地區、美國金融危機等熱點和焦點。
加強知識內在聯系
通過研究考綱和高考試題,可以發現所有高考命題的一個重要規律:“取材于課本,但又不拘泥于課本”。這就要求復習應回歸課本,對主干知識進行梳理。
有了地理基本知識后,就能以此為知識的生長點去獲得更多的知識,就能夠運用這些共性的原理去解決千差萬別的實際問題,就能夠進行創造。地理課本中運用這些共性的原理去解決千差萬別的實際問題,就能夠進行創造。地理課本中的文字系統、圖像系統、練習系統三者是有機結合、互為補充的,成為該學科完整的知識體系。
有的考生在復習課本時,只重文字,忽視圖像,不看課后練習,而高考以能力立意,往往又與圖像、課后練習有關聯,這樣就會出現知識弱點和盲區,在不該失分的地方失分。因此,后期復習不可忽視圖像和練習部分,更應注重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強調學科的知識結構,強調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
小提醒:復習課本時,一定要建立起知識網絡。例如,復習“氣候”時,可以從氣候的四大因子:氣溫、降水、氣壓和風展開聯想。以一個知識點為中心,盡可能拓展其外延,盡量將相關的知識點聯系起來,在頭腦中形成知識網絡,這樣,知識才能轉化成能力。
宜將圖文有機結合
高考考查考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礎知識,地理思維能力及運用地理數據、地理事實材料、圖表、地圖去闡述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設置新情景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地理思維能力已經成為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的顯著特色。因此,夯實基礎和培養能力是整個地理復習過程的兩個根本著眼點。根據地理學科的特點及高考的要求,地理復習必須注意圖文結合。
圖像考查是地理高考題的主要特征,所以考生要學會運用經緯度、海陸輪廓形態、地形、河流分布及政區邊界等方法進行區域定位。
地圖是地理學的“語言”,是學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沒有地圖的配合,地理教學就無法有效地展開。因此,復習時,考生要堅持圖文結合的原則,養成“左圖右文”的學習習慣,更要掌握閱讀和使用地圖的正確方法,掌握繪制相關圖是地理學的“語言”,是學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沒有地圖的配合,地理教學就無法有效地展開。因此,復習時,考生要堅持圖文結合的原則,養成“左圖右文”的學習習慣,更要掌握閱讀和使用地圖的正確方法,掌握繪制相關地理圖像的一般技巧。
小提醒:考試說明中明確要求考生要具有“使用和分析各種資料,進行地理信息地提取、認定、判斷及反思”的能力,獲取有效信息成了解題的關鍵之一。為此在認定圖表材料時應該仔細、完整,做到“看清一切圖文信息”,不丟掉任何一個信息點,包括容易被忽略的圖例、注記、標題說明等。
保證題量提高能力
高考以能力立意為主,試題以問題立意入手,這就要求考生在平時的學習和訓練過程中要努力體會地理學科的思維特點,總結解題規律和技巧,有意識、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科學訓練,提高解題能力。
保證每天都做一定數量的習題,是鞏固知識、提高技能的需要,但是考生必須防止沉溺于“題?!倍荒茏园巍?/p>
為此,考生應有計劃、適度做一些有針對性的試題,以培養答題的感覺。建議考生對眾多的復習資料進行精選,最好有針對性練一些幾年來各地的高考真題,通過做題培養答題的思路,通過做題檢測自己答題的準確性,在精細方面下工夫。同時將最近一段時間做過的模擬題、仿真題進行整理,適當匯總一下最近自己常見的知識漏洞和解題方法的不足。
對于每考必失誤的“弱點”知識,除加強相關課本知識的復習外,還必須針對“弱點”進行定點訓練。采用“練習———找到出錯原因———回歸課本———再練習”的復習模式,讓弱點不再弱。小提醒:對不同的題可以采取不同處理方式,有的題要一步一步認真解答,而有的題則可略去復雜過程,或干脆“看題”,即尋找解題思路而不動筆。對超教材、超教學大綱的偏、難、怪題應堅決放棄,避免浪費時間和精力,掌握復習的主動權。
學習地理十大思考方法1.類比思維法
類比思維是通過聯想分析比較,綜合歸納,把已經熟知的地理知識、地理規律、思維經驗與所研究的地理現象、過程相聯系,找出它們的相似性,并用類似方法分析、處理問題的思維方法。如講到等深線、等降水量線、等壓線時,教師只要提示學生與等高線相對比,就可解決這些概念。
2.聯想思維法
這是從巳知的地理概念出發,將有關其它地理概念彼此聯系起來的思維過程。聯想有“縱比”和“橫比”兩種發散形式??v比是從地理事物的各個發展階段進行比較,如地殼的演化史,可比較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生物的演化階段的不同。橫比是由此地理事物與彼地理事物進行比較,如馬達加斯加島的自然帶與我國臺灣自然帶的比較。
3.假設思維法
這種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科學假說。由于受科學水平和技術條件的限制,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對某些現象不能確切了解其產生和發展規律,往往借助猜測,作出假定說明。如魏格納用這種方法提出了“大陸漂移說”。科學家們對地中海未來的情形提出了“消亡說”、“干涸說”、“擴展說”三種假設。
4.選言排除法
是指為了找到正確答案,根據現有材料作出一系列的假定,然后通過驗證,逐一排除那些站不住腳的假定,余下的一種就是正確答案。
5.形象思維法
這是人們利用自然形象進行思維的方法。如在進行地圖教學時,由于地圖引起學生形象思維有三種因素:一是空間關系,如地圖的范圍,經緯度等;二是地理形象,如山脈、河流、島嶼等;三是圖例符號,如地圖上的顏色、等高線、表示城市的圓圈等。通過對地圖的觀察,會從三方面引起學生的形象思維活動,有利于形成學生對各種地理事物的空間想象,有利于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6.聯想思維法
這是從巳知的地理概念出發,將有關其它地理概念彼此聯系起來的思維過程。聯想有“縱比”和“橫比”兩種發散形式??v比是從地理事物的各個發展階段進行比較,如地殼的演化史,可比較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生物的演化階段的不同。橫比是由此地理事物與彼地理事物進行比較,如馬達加斯加島的自然帶與我國臺灣自然帶的比較。
7.類比思維法
類比思維是通過聯想分析比較,綜合歸納,把已經熟知的地理知識、地理規律、思維經驗與所研究的地理現象、過程相聯系,找出它們的相似性,并用類似方法分析、處理問題的思維方法。如講到等深線、等降水量線、等壓線時,教師只要提示學生與等高線相對比,就可解決這些概念。
8.演繹思維法
這是由一般地理原理推斷個別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發展的思維方法。如地中海式氣候的特征是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非洲大陸西南角屬地中海式氣候,所以這里必是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9.歸納思維法
歸納思維是由一系列具體地理事實材料概括出一般地理原理,或者是由一些特殊地理事物推導出一般地理原理的思維方法。如我國北方的黃河,海河,遼河等河流,除了它們各自的特性之外,都具有含沙量大,水位變化大,冬季結冰等共同特點,這些特點加以歸納,即可得出中國北方河流水文的一般特征。
10.選言排除法
選言排除法是指為了找到正確答案,根據現有材料作出一系列的假定,然后通過驗證,逐一排除那些站不住腳的假定,余下的一種就是正確答案。如世界地勢最低的國家是:(1)芬蘭(2)瑞士(3)冰島(4)荷蘭,本題用選言排除法,確定答案為(4)。
高二地理復習誤區1.上課以為自己聽懂了,可你仍然作業不會做,去問老師的時候,老師告訴你,這就是上課講的例題或例題的變形;總是感到有做不完的題目,覺得每個題目都很新鮮,常常遇到那種好象從未見過的題型;
2.從來不去想,怎樣發展自己的強項,怎樣彌補自己的不足,只知道老師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布置了作業就做,發了試卷就考。
3.考試的時候突然覺得這就是老師講的某個典型的東西,卻有那種話到嘴邊說不出的感覺,或者豁然開朗、猛然醒悟的感覺;
【關鍵詞】高中 地理 探究式學習
高中地理課堂的探究式學習就是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讓學生實際體驗學習內容,以自己的直覺和情感來感知和理解教學內容,以更好的促進學生自主的探究式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式學習方法比較注重引導學生根據所掌握的知識能夠積極的去發現,主動地探究創造,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深刻牢固的掌握知識原理,逐漸使學生找到與自己相適應的學習方法。
一、明確高中地理課堂探究式學習目標
高中地理課堂的探究式學習,主要是通過教師精心的準備,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來制定符合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學習形式可以是小組合作,也可以是獨立進行,針對遇到的問題可以學生之間或者師生之間共同探究解決。這種學習方式的開展,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更加突出,知識內容更加問題情景化,通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不僅發散了學生的思維,而且還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另外,還能夠增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重視性,在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相互合作意識和能力,以及個體能力的發展。以往我們的教學觀念都是以高考成績來評判學生,當然,教師也在追求高考成績的不斷提高。因此,教師就會大量的讓學生做題,考試,不停地給學生灌輸“營養”。然而探究式的學習則是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它需要時間的證明,并不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初中和高中的地理知識沒有什么連續性,而且中考時又不需要考這門功課,那么高中地理的學習則需要從零開始,同時高中地理課程到了高二階段就成為了選修課程,無形當中,高中地理也就受到了限制。
二、把握高中地理課堂探究式學習特點
在實際的教學中,將比較抽象的知識形象具體化,有利于學生的認知。探究式的學習就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感悟,在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自主的進行學習活動。它需要教師精心的創設教學情境,來促進學生的認知活動。從而調動起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也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效率。此外,探究式學習方法對于學生來說,是將新舊知識進行整合建構,而且學生思維也將處于活躍的運行狀態,學習效率也會大有改觀。
三、落實高中地理課堂探究式學習策略
高中地理課堂的探究式學習就是要求學生親身體驗,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從而獲得感知和認識的過程。作為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探究能力,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感性信息,另外,還要做好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的工作,內化認知,促進學生的理性感悟。
1.注重感知
為學生的探究式學習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提供貼近實際的多樣性材料,讓學生在實際生活的趣味中感知,這就需要教師結合生活實際,去發現帶有趣味性的地理信息,并適當的將這些信息和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進行整合,當學生認識到抽象的地理知識與我們身邊的事物現象相關聯的時候,就會逐漸產生學習的興趣,思維也會活躍起來,必然會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到“季風環流”的內容時,為了使學生能夠深刻的掌握這節知識內容,可以創設出接近生活的教學情境。出示一幅反映生活靜電的漫畫,再展現季風環流的圖像,啟發學生認真的觀察并思考問題,什么樣的大氣環境容易產生靜電?日常生活中我們容易感受到靜電大都在什么季節?這兩幅圖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關聯,讓學生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一幅簡單的漫畫激起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學生探究式的學習方法當中,可以為學生增設適當的實踐性教學情境,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不僅發散了學生的思維,更是調節了課堂學習氣氛,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2.重點感悟
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感知大部分是停留在初步的認識階段,還談不上對地理知識的條理性感悟,學生缺乏對地理知識的內化,所以地理知識的遷移能力不是很強。因此,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對知識的延伸,幫助學生實現對知識的重點感悟。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能夠反映出他們的思維能力,在探究式學習當中,要求學生在認知的基礎上去深化,思維繼續發展,去尋找事物的特征,使學生的思維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例如,可以從學生已知的問題,海水為什么會是咸的,去推理為什么一些內陸湖也是咸水湖?進而得出論證,水的進出決定水中鹽度的變化。再如,講到區域地理黃土高原的相關內容時,讓學生對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進行一定的認識,引導學生理性的分析黃土與含沙量之間的關系,不僅與植被,土質相關,還與地形、人類活動等方面的因素密切相關。使學生明白,解決某些地理問題,必須要有理有據才行。在學生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也相應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地理; 學習方法; 探討。
根據從教三十多年的體會、成功學生的經驗及高考的要求來探討地理的學習方法。學好地理的一個前提是喜歡地理,喜歡就變成了一個愉快而深入的過程。沒有興趣,也可以逐步建立興趣,如取得幾次好的成績或喜歡某個地理老師的課等。但建立持久恒定的興趣則是了解什么是地理學、學習地理有什么作用,地理環境的發展變化有什么規律的,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有哪些可循規律,都會引起學生興趣。只要我們掌握了獨特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我們就會學得既簡單又有趣,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學習方式進行了探討。
一、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學習興趣
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是搞好教學工作的重要前提。對于學好地理課程,也同樣十分重要。老師在講授這門課程之前,首先要從明確學習目的入手,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學地理,學習地理知識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么作用和幫助等。只有明確了學習目的,才能端正學習態度,進而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最后才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把地理課學好。無論學習什么知識,興趣是永遠排在第一位的。俗話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人們才會積極思考和認真鉆研。學生只有對地理知識感興趣,才會想學、愛學、樂學。因此,教師必須想方設法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鼓勵他們熱愛它,主動學習它,才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對于學生來說,在生活中注意觀察,并盡力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去解釋,就會從中獲得無限樂趣。
二、學會正確的讀圖、用圖方法,培養空間思維能力
文字和地圖、圖表是地理學表述的雙重形式,構成了地理學的形象特征,地理高考突出考查了學生是否具備運用地理工具和方法分析和評價地理事象的思維品質。地理試題幾乎是每一組題都有一幅圖(表),這些圖表多數比較新穎,對學生讀圖(表)的能力要求較高。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地圖是地理課區別于其他學科課程的突出特點,有人說,“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良好用圖習慣,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經掌握了學習地理課的最重要的工具。地理教材中有著豐富多彩的各種類型的插圖,與文字配合,使教材內容的呈現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學習時,不論是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視圖的學習和運用,采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掌握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地理規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學、好記好用。
三、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就是自己作為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的特征是:主動、獨立、自我規劃?!拔乙獙W”是基于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要我學”則是基于外在的誘因和強制。教師作為引導者、組織者,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制定恰如其分的目標,以此來激勵學生內心深處的求知欲,盡量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習。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主動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主動參與中獲得知識。如在講解“世界氣候的成因”時,讓學生尋找地球上各種運動的因素,由大氣的運動、洋流的運動、太陽輻射的移動以及地球自身的運動等等逐步拓展,層層設疑,激發進取,通過討論,分析對地球各種氣候的成因獲得一個整體而細致的掌握。
四、在生活中學習地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要學好地理,不僅要學好書本知識,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特別注意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在生活中學習地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同學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許多的地理問題;同時,當今社會中的許多熱點問題,如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等,也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我們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有一個勤于思考的頭腦,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地理現象,要善于發現身邊的地理問題,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去指導自己的生活實際,解釋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探究生活中的地理問題,就會學到更多的地理知識。注意觀察地理現象,在生活中學習地理知識,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如:天氣的變化,河流的偏向,城市的地域形態,商業的分布。
五、加強課堂參與、鼓勵課外實踐
課堂是地理教學的主陣地,必須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優勢,不斷提高教學的效率。上課前,老師要認真備課,準備大量的問題供學生思考和討論,上課時,要運用啟發式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認真思考,積極回答問題,鼓勵學生發表個人意見。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明確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對教材的知識點達到較為深刻的理解,形成生動的理解記憶。在搞好課堂教學的同時,還要鼓勵和動員學生加強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既可以學習掌握書本知識,還可以鍛煉動手、動腦的能力,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可以不斷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鍛煉學生的探索與研究能力。
六、從個體學習轉變為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學習的含義是以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合作學習相對的是“個體學習”。它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習者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的目標。一般情況下,在合作討論中優等生發言較多,而中等生和暫差生討論的參與性較低。因此,在討論前,小組成員先獨立思考,把想法寫下來,再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傾聽,然后討論,形成集體意見,這樣,每個人都有思考的機會和時間,在合作學習活動完成后,教師應及時概括和總結,這樣可使學生的認知系統化、規律化,是升華其認知層次的關鍵。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地理教學也處于不斷的革新和完善之中,如何做到讓課堂教學高效,活潑,趣味十足,如何保證教與學的個性化以及課堂的開放性,是對當今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一個巨大挑戰。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應盡快轉變觀念,真正讓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一道風景線,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相信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同學們一定會喜愛地理并學好地理的,達到培養全面發展的建設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一、掌握初高中學習內容差別,強調學好高中地理注意點
在新高一開學第一課時,教師應要求學生翻看教材目錄,瀏覽教材內容,告知高中地理必修、選修的主要學習內容。接下來帶領學生一起閱讀高中地理教材的前言,觀看與地理學科相關的小視頻。要求學生思考并討論:你覺得高中地理學什么?怎么學能夠學好?當然,這種討論往往只是淺表的,但確是極為必要且不可或缺的。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主展示討論后的認識,接下來通過多媒體課件介紹高中地理學習內容的特點、其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重要意義、高中地理學習方法等。著重強調初中地理多研究是什么,而高中地理則側重需要思考為什么、怎么樣、怎么辦的問題??山Y合教材舉例介紹,讓學生有比較直觀的認識。教師還可以建議學生為接下來即將學習的“地球的運動”內容準備地球儀、留意思考太陽對人類的主要影響、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有哪些特點等。提前介入可以便于學生在短時間內更好地明晰高中地理的特點,為順利進入課堂學習做好鋪墊。
二、強化學習方法指導,促使學生高效學習
地理教師要清醒地認識到良好的學習方法對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性,因此,教師應常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意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依據學情和教學內容、教學節奏等,分別給予學生一些學習方法的建議。
如在高中地理湘教版“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內容教學時,筆者常建議學生通過口訣去知曉太陽的基本特點:太陽是個氣體球、組成成分氫和氦、表面溫度6000K、能量釋放電磁波(可補充電磁波相關知識,包括物體溫度和輻射波長之間的關系等)、能量來源核聚變(可補充核裂變、核衰變相關知識及彼此之間的關聯性)等。通過聯想、編口訣等方法不僅僅會增強學生記憶效果,更可以使得地理內容變枯燥為有趣,增加學生對地理學科課堂學習的參與度。
再如在學習“地球的運動”內容時很多學生對黃赤交角的地理意義理解比較模糊,筆者會建議學生以課桌為黃道面,將地球儀在課桌一側進行轉動,看課桌和地球儀之間相交的狀況;在理解太陽高度時教師以拳頭代表太陽,在日出、正午和日落時拳頭的位置則表示了太陽高度的日變化;在理解地轉偏向力時則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臺風的衛星云圖。通過比較直觀的方式來理解相對抽象的內容不僅僅更為便捷,學生們會更加充分的感受到地理學科和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這也會成為他們樂意學習地理的動力之源。
三、做好^程控制,強化個體關注,確保班級整體得到提升
很多時候,因高中學習內容較多且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層級與初中相比提高較多,此時部分學生若在地理學科方面發展不理想則特別容易產生放棄思想。尤其在高一這個起始年級,教師絕不可對學生輕言放棄。因高一地理要學習整個高中最難的內容,這部分內容需要立體幾何、物理學科等相關知識的支撐,尤其是女學生因缺乏必要的空間感對“地球的運動”理解較為困難,很多學生也因對生活中的地理現象關注較少,學氣運動、水循環和洋流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部分時較為痛苦。教師需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課堂反應及學業發展狀況,及時跟進。幫助學生分析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的必要措施,在教師的悉心指導下相信學生一定愿意轉變學習態度、調整學習方法。
高中地理必修Ⅱ多為人文地理,包含人口、城市、產業活動、人地關系等內容,部分學生在學習完必修Ⅰ后可能會覺得高中地理需要記憶的內容較少。人文地理中對各種地理事物的分析角度等方面需要有必要的思考問題的思路,這些往往需要學生進行記憶,若教師忽視了學習人文和自然地理內容的方法指導,很多學生可能會在人文地理部分投入出現偏差。
阿爾溫·托夫勒在80年代預言的那樣:“21世紀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痹诋斀窨茖W技術迅猛發展的信息時代,解決教學生“學會學習”的問題越來越成為世界教育科研關注的課題。教學生“學會學習”就是要培養發展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對學生進行學會學習的教學與訓練是教會學生學習和發展獨立學習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近年來,我國不少大、中、小學開展了學習方法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側重從教師的角度談學生的學習而不是從學生的角度談學習;在學習方法的教學中忽略了對影響學習方法選用的變量因素(學習者本人的特點、學習材料、學習時間)的說明,使學生雖掌握了學習技能,卻未能做到策略性的學習;將學會學習簡單的等同于學習方法等等。研究表明,學習的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區別,并不僅僅在于智商的高低,也不僅僅在于獲得了多少學習技能或“正確的方法”,最重要的還在于前者已經“學會如何學習”,即他已具有“對學習任務的要求進行監控,并做出適當的反應——認識和控制學習情境——的能力?!苯虒W生“學會學習”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教學生如何監控和調控學習過程。
元認知做為一種知識,即對認知的知識,是與能力存在著既密切相關又相輔相成的聯系。元認知理論的大量實驗與研究表明,元認知在學習的調控過程中發揮重大的作用,并且可以通過直接的訓練獲得,從而使學習的調控在元認知作用下成為可能。因此,要真正地實現教會學生學習,重視元認知的作用,重視元認知、學習方法和學習調控技能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并將三者有機地統一起來,作為一個相互作用整體進行教學,才以能促進學生“學會學習”,使教會學生學習成為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和手段。
二、地理學科元認知的培養
研究發現,少數優秀學生可以自身發展元認知能力;一般學生沒有這種才能,他們在學習中獨立性少,依賴教師較多。因此,無認知能力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教師的職責不僅是傳授書本知識,而且還要教學生如何獲得元認知知識和體驗,鼓勵他們突破現有的學習模式去獲得新的、有效的學習方法。研究表明,元認知策略是可教的,而且應該盡早教給學生;另一方面,元認知策略是可以學會的,而旦一旦學會,學習者便可以運用到新的學習環境中去。
元認知知識的培養
地理教學主動開展元認知培養,教師首先必須掌握和擁有大量的元認知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收集、整理、研究有關地理學習的元認知知識,從而達到有針對性地、策略性地傳授和培養。
一般而言,有關地理學習的元認知知識的來源主要為三個方面。首先,現成的元認知知識。地理學科作為一門完整獨立的學科體系,前人已積累了大量、豐富的元認知知識,如地理學科特點、學習方法、思維方法等等,這是這方面知識的主體。教師應對此有足夠的注意力。其次,教師本人在學習地理過程中元認知知識的積累。這主要是總結自己學習地理的體驗。再次,是教師從學生學習地理過程中收集到的元認知知識。這主要指既具有個性特點 、獨創性,又具有普遍適用和啟發意義的學習體驗。
培養學生的元認知能力,首先有針對性、適時適宜地傳授元認知知識。地理學習有關元認知知識從分類角度看,主要有四個方面:
1.有關地理教材、地理知識的結構特點、難易特點、思維特點、方法特點等。其意義在于學生明確這些特點后,利于采取相應的策略方法進行學習活動、表現為面對怎樣的教材、知識內容,學生會立刻做出相應反映,明白應怎樣加以掌握。
2.有關地理學習任務方面的知識。
掌握地理知識在量和質上的目標。其目的是讓學生做好心理準備、調整心理狀態、明確學習目標以調動學習主動性力爭靠近目標。
3.有關地理學習策略方面的知識。
主要指主觀思維方式、學習方法和客觀學習步驟、行為策略的知識內容,其意義在于選擇有效的途徑迅速實現學習目標。地理學習策略包括 地理知識注意中的策略、閱讀地理課文的策略、閱讀地圖的策略、地理知識記憶的策略、解決地理問題的策略等幾個方面,在每個方面又有許多的具體策略,比如在地理知識記憶學習中,學生經常采用的有機械記憶、結構化記憶、多通道聯系記憶、形象記憶、音韻化記憶和意義性記憶等策略。
在學習策略學習中,不僅要掌握各種學習策略的具體內容,更重要的是要明確各種策略的優缺點和應用的環境,從而學會根據實際的情況選擇有效的學習策略。比如在閱讀地理課文的策略中,“左圖右書”是閱讀區域地理課文的有效策略,填繪略圖是閱讀地理描述性課文的有效策略,編寫提綱是閱讀地理說理性課文的有效策略。
4.有關學生個體和群體方面的知識。
關鍵詞:地理教學;提升;學習能力
一、正確的學習方法是提升學習能力的前提條件
學習方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決定著一個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總結了一個關于成功的公式:成功=刻苦學習+正確方法+少說廢話。少說廢話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能否刻苦學習也并不會產生一個良好的區分度,所以,是否具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是一個高素質、高能力學生必要的條件。
方法是我們不斷進步、不斷發展的動力源泉,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伐木工人用斧頭一個上午只能砍一棵大樹,但用電鋸的話,砍一棵大樹或許僅僅需要十分鐘,所以說,正確的方法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沒有明確的目標,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這好比一個明眼人卻被黑幕蒙蔽了雙眼,身邊一片黑暗,摸索著前行,往往卻事倍功半,作為教師我們要向學生傳授的不僅僅是課堂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把經驗教訓傳授給她們,讓他們少走彎路,甚至不走彎路,譬如,在地理的學習上,要重抓圖表,了解記憶。(1)與圖表(地圖、統計表、表)相結合,做到有圖有知識,有線索有圖,做到系統記憶,連鎖記憶,把每一個小知識點通過圖表有機地結合起來,從一個小點便可發散開表,更加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2)抓住重難點,分清主次,地理的一些知識是可以理解記憶的,掌控大致的意思即可,不要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記憶這些知識上,然而涉及常識性問題時,便一定要死記硬背,不能出半點差錯。因為每個人的性格、處事方式跟世界觀都不一樣,所以說,學習方法并非是一成不變的,并不是說你的方法就一定好,我的方法就一定不好,我們要積極與學生溝通交流,共同探討尋找一種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要記住,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二、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提升學習能力的關鍵所在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推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成分。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在大腦中形成優勢中心,產生高度注意,從而為參與學習提供最佳的心理準備,可以說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所在。
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便成為我們教學工作中的重點,首先,我認為良好的師生關系必不可少,相信每個教師都深知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們要從生活與學習兩方面積極與學生交流,拉近我們之間的關系,真正地成為他們的朋友,當一個學生對某一位老師產生了好感,慢慢的他也會喜歡那位老師所帶的學科;其次,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途徑,在許多中學生的眼中地理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實則不然,地理其實是一門有趣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這就需要我們充分利用課堂,用風趣的語言,多種多樣的課堂練習等改變他們的觀念,讓他們感受到地理的魅力;最后,讓地理走出課堂,讓地理走進生活。新課標中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因此,讓我們的地理課堂教學走進生活是新課標改革的必然結果,讓地理走進生活,有利于體現地理知識的價值,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升學習能力的重中之重
英國詩人德萊敦曾經說過:“首先我們養成習慣,隨后習慣養成了我們?!笨梢娏晳T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所謂教育,在我看來便是養成習慣,作為中學教師,中學生的習慣養成并未成形,我們應教書育人雙管齊下,更注重幫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沒有良好的習慣便難以有豐富的知識積累,沒有豐富的知識做基礎,又何以提及學習能力。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升學習能力的重中之重。
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我們注意到這樣一些現象:很少有學生能自覺地利用地理課堂上所學,把自己所看到的不同地理事物或現象,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對比、聯想、分析、綜合,也很少有學生能自覺地利用地圖等地理語言表達描述這些地理知識,這便是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的表現。在教學中,我們要切合實際,培養學生觀察地理內容、學習地理方法、思考地理評價、提高地理實踐等地理學習習慣。另外,我們還需要培養學生的一些其他學習習慣。諸如,按計劃學習的習慣;專時專用、講究效益的習慣;獨立思考、善于思考的習慣;自主學習、獨立學習的習慣;合理把握學習過程的習慣。這些習慣的養成不單單適用于地理學科,更適用于其他學科,這不光有利于提升學習能力,更對日后步入社會,適應社會也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