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6 10:31: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供應鏈管理的實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電子商務 供應鏈 合作模式
電子商務環境下供應鏈管理概述
伴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電子商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呈現迅猛增長。在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電子商務的應用已經在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與此相對應,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發展過程依賴于自身所處環境的資源供應,日常生產經營過程都離不開企業外部資源系統,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承擔著資源轉換的功能,即輸入資源并輸出相應的產品或者服務,對于企業來講其生產的產品或者服務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所輸入的資源的質量優劣,正是基于此有必要對企業自身所不能夠控制的外部資源進行科學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實現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當前,不少企業管理者都認為企業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在所有方面都管理到位,只需要將關鍵環節――價值增值核心部分管理到位即可,只要在關鍵的價值增值環節具備核心競爭力就能夠獲得競爭優勢,這些觀念也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應用背景。盡管供應鏈管理在理論和實踐上都經歷幾十年的發展實踐,但是就我國企業來講實踐過程相對滯后,其對于科學化管理的提升作用仍待于進一步加強。
在當前的大環境下,電子商務正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電子商務的應用進一步擴大了供應鏈管理的內涵及外延,擴展了管理范圍和管理內容,同時也對供應鏈的管理人員提出了新的問題和更高的要求。如何強化電子商務信息的整合運用,提升電子商務環境下供應鏈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成為研究的新課題。在電子商務以及信息化環境下,供應鏈管理的相關成員應當密切協作,有效整合信息資源,提升信息數據的使用效益。通過合作管理實現供應鏈管理的同步化,促進企業供應資金及物流的合理高效流動。與此同時,網上零售渠道的擴展等相關發展問題也對新環境下的供應鏈管理提出了機遇和挑戰,正是在此背景下,如何實現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供應鏈需求預測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供應鏈管理涉及了供應鏈的四個環節,即計劃、采購、生產以及產品配送等,包含了供應商、客戶等一系列主體,也包含了產品生產、產品制造、產品供應、產品配送等環節。這些既表明了供應鏈管理的范圍,同時也表明供應鏈管理在實際運行中涉及了多個企業、跨多個部門環節的綜合管理活動。電子商務環境下的電子商務就是企業在電子商務、信息化背景下,有效集成、整合整個企業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有效提升企業服務和產品質量,跨部門、跨企業的整體優化管理過程。
供應鏈管理的發展歷程
在供應鏈管理理念下,企業的采購活動、生產活動以及銷售活動等都不再是相互孤立的環節,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管理者也應當突破相關的界限束縛,有效地將企業的生產、銷售、供應等相關生產經營活動建立關聯,并將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等視為一個完整的有機整體,通過協調、整合各個主體之間的資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等,將各個組織有效整合、集成。在這種情況下,不同的企業以及組織就能夠結合成為供應鏈的有機整體,實現良好銜接、滲透、依存以及互動,形成供應鏈網絡,整個網絡中的所有成員都可以實現共贏。供應鏈管理的實質就是合作共贏,這一雙贏的關系是建立在供應鏈網絡中各個成員相互信任、相互發展的基礎上的,能夠將消費者的需求最終轉化為整個鏈條群體的整體活動。
供應鏈管理的發展經歷了好幾個階段,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供應鏈管理的思想有了較大的發展和豐富,正逐漸成為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而且伴隨著國際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以及客戶需求的不斷增加,供應鏈管理技術也在不斷革新。在20世紀80年代,供應鏈管理處于初級階段,在這一階段已經形成了基本的供應鏈概念,這其中就包含了企業資源的內部集成與企業資源的外部集成思想,并且在企業中初步實踐,這都說明在初級階段供應鏈管理模式基本成型。
在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供應鏈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和提高,在這一階段形成了供應鏈管理的框架,同時由于信息技術以及管理技術的不斷成熟,供應鏈組織中的各個成員盡管跨域部門,但是相互協調已經成為共識。不過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之間常常出現信息傳遞不順暢、信息失真或者是難以有效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情況,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企業利用供應鏈提升自身競爭力的效率。
最后一個階段就是新世紀初至今,在這一階段供應鏈管理處于全面發展和成熟階段。這主要是由于新的供應鏈管理技術不斷出現,同時伴隨著電子商務以及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供應鏈原來的資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的流動方式和流動形態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變化都推動了供應鏈管理的創新,例如協同預測補給策略、供應商庫存管理、協同計劃預測補給等相關技術。上述創新管理技術能夠起到促進供應鏈組織中的各個企業相互銜接、有效配合,積極適應市場變動,提升供應鏈管理模式的積極作用。
電子商務環境下供應鏈聯合管理模式分析
電子商務是一種新興的貿易方式,作為商業貿易領域的新興技術,它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計算機網絡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已經對貿易領域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電子商務是一種動態的商務模式,它將傳統的經營理念以及新興的信息技術有效結合,將市場的時間形態、空間形態以及虛擬形態等有效整合、能夠把資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匯集在一起,將市場作為連接紐帶,以期發揮最佳效用、收獲最大效益??偟膩碇v,電子商務對經濟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廣泛,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供應鏈管理的發展。
伴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同時企業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消費者對于產品或者服務的個性化要求越來越高,這都增加了企業供應鏈管理的難度,因此企業應當將優化物流、信息流以及資金流的合理流動,促進供應鏈管理的同步性作為管理的重要內容,這就需要有效結合電子商務的營銷方式,研究分析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供應鏈的需求預測。明確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需求預測涉及多個方面因素,是一個系統工程,在此基礎上強化供應鏈管理系統的開放性和包容性,為持續有效運轉提供支持。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供應鏈管理應當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供應商選擇與原材料采購、信息共享、分銷管理、生產定制以及決策技術的開發等。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供應商的選擇以及企業原材料的采購等相關問題是由電子商務拍賣市場所引發的研究課題。其管理目標就是企業在可以接受的風險條件下采購到質優價廉的原材料。在這一環境下,供應商會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形成供應商聯盟,這能夠有效降低供應企業之間的交流成本,繼而強化供應商的市場地位。
信息共享則是供應鏈環節中各個企業有效溝通的重要內容和方式,各個合作伙伴之間如果缺乏信息溝通或者信息溝通不真實都有可能導致企業之間發生目標沖突。如果是處于供應鏈管理中的組織屬于同一家企業,則會導致企業生產部門以及銷售部門在未來的需求預測上發生信息沖突,難以做到有效銜接,加大了生產管理成本。
供應鏈各環節的合作模式如表1所示。
電子商務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實現網上交易,電子商務活動包含了消費者行為、商務活動以及電子商務平臺三部分內容,在電子商務下消費者可以實現網上購物,并把自身的特定需求和個性化要求及時發送給供應商,同時各個供應商之間也可以借助于電子商務平臺來進行資源共享和互換,實現協作共贏??偟膩碇v,電子商務對于供應鏈管理的影響是深遠的,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作為市場主體能夠獲得更多、更具有個性戶的消費需求,但是也不能夠擺脫市場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依舊需要緩沖庫存來降低自身風險水平。另外,在供應鏈管理中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顯得尤其重要,企業要想實現自身競爭力的提升,就要積極引進電子商務平臺,強化自身行業地位。
本文總結供應鏈不同合作模式的主要特征如表2所示,以期為電子商務環境下實施供應鏈管理提供理論基礎。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信息技術平臺,可以有效降低合作伙伴之間的信息溝通交流成本,不僅能夠有效強化企業信息搜集和決策能力,同時也會使得企業決策更加可靠。只有這樣才能有助于提升企業供應鏈管理的運營效益及運營效率。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方式就是實現了網上銷售,可以采取網上零售及網上直銷方式,擴展傳統的供應渠道,實現網絡營銷商品價格的最優定價,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營銷渠道的運營成本以及消費者的消費偏好。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可以使得企業在獲取精準市場消息時成本更低,這提供了決策技術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有助于提升決策技術的實用性。決策技術的發展可以幫助企業供應鏈管理者及時發現需求及供應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及時進行解決。
總的來講,生產定制、網絡營銷等電子商務手段的使用都是電子商務環境下供應鏈管理的重要內容,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推廣能夠有效推動供應鏈管理的應用及研究,促進供應鏈管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蔣演臣.廣州市華南橡膠輪胎有限公司供應鏈管理研究[D].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9
2.孫德建.HT公司基于ERP的電子商務整合研究[D].西北大學碩士論文,2006
3.王慶禮.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6
4.婁蔥飛.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在企業物流采購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09
5.廖艷華.中小企業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碩士論文,2005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覆蓋范圍不斷擴大,中國自從進入新世紀之后,國家的整體實力不斷增強,對經濟發展的問題也越來越重視。經濟發展新形式之下,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增加,中國企業在迎來很多機遇的同時也面對諸多國家企業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之下,必然要改變傳統的企業經營理念和供應模式,本文就從中國企業實施的供應鏈管理方面進行研究,總結現存的問題并且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企業;工業鏈管理;對策
對于企業來說,傳統的對供應鏈的認識僅僅局限于產品的銷售渠道方面,但是新時代新背景之下要求我們轉變思想觀念,對供應鏈在企業中的作用要有新的認識和思考。新時代之下的企業供應鏈覆蓋范圍很廣泛,從生產到包裝到銷售甚至包括消費者的反饋都是整個供應鏈的一部分,而供應鏈所起的作用也不僅僅局限于產品銷售方面,已經是涵蓋了企業服務的一門現代化的技術。在提供高質量服務的前提下保證企業可以獲得穩健的收益和可靠的利潤,因此對中國企業實施的供應鏈管理進行研究,針對現存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對于促進中國企業繼續向前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國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對供應鏈管理的科學認識
很多企業仍舊固守傳統的經營思想,依靠傳統方式來進行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僅僅在產品銷售的某個環節中應用到供應鏈管理的方式,大多數的企業對如何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問題處于迷茫階段,頑固保守,對國內外有關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知識和發展知之甚少,與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相比,企業中實施供應鏈管理的程度很低,根本原因就是在思想觀念的認識上沒有加強。
(二)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各個環節脫節,互相不信任
企業在實施供應鏈管理的過程中,從生產到銷售是一個系統的整體,所以供應鏈包含的范圍也很廣泛,需要眾多環節來共同支撐,對合作的方式要求很高,但是目前在中國企業中,供應鏈的各個組成結構和環節中存在很多問題,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存在很大的誤差,靈活性高效性和科學性程度非常低,各個環節之間聯系松散,無法協調運作。
在供應鏈管理的實施過程中,各個企業或者各個環節各自為自身的利益作為出發點,缺乏整體意識,在技術水平落后于其他國家的基礎上又降低了供應鏈的整體運行效率,這樣很容易導致企業的經濟收入降低,直接拉低整個社會經濟水平,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非常不利。
(三)企業管理者缺乏科學決策
作為企業管理者來說,對實施供應鏈管理方面沒有深入了解,缺乏必要的認識來作為決策的基礎,對企業發展情況認識不足,各個管理層之間相互推諉,各個部門之間的管理者和領導者也只對該部門之內的事情進行管理,加強注意,并不注意整個企業對實施供應鏈管理的需要,個別企業雖然實施供應鏈管理,但是在實施過程當缺乏必要而科學的指導,導致最終效果并不理想。
(四)各個企業之間關系敵對互相孤立,分散化現象嚴重
各個企業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都想盡可能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和利潤收入,彼此之間都將對方視為競爭對手,采取各種措施進行打壓和競爭,拉低了整體的團結性,這樣很難在幾個企業之間甚至更大范圍內實施供應鏈管理,也就縮小了供應鏈在中國企業的應用范圍,不利于企業的整體發展。
(五)缺乏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
中國企業在實施相應的供應鏈管理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專業性技術性的指導,目前我國企業中專業人才資源相對匱乏,沒有專業人員在各個環節進行指導和監督,很容易出現紕漏,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六)國家缺少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管理機構和部門
對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監督和制約機構不健全,國家沒有建立起系統高效的相關監督管理的部門,企業在實施供應鏈管理的過程中出現某些問題甚至一些業務糾紛等等,無法通過相關部門得到很好的解決,從事相關領域工作的工作人員也沒有相應的保障制度,這就導致愿意從事供應量管理的人員數量減少,企業也很難通過供應鏈管理的實施來獲取更多的利潤,總體而言不利于供應鏈管理在國內企業中的廣泛應用和實施。
二、中國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根據市場的變化和需求來制定相應的供應鏈管理實施辦法,通過對整個市場需求的整體觀察和分析來決定企業在進行產品生產銷售過程中是采取分散化還是集中化的模式,做好齏嬖に闋急福實行科學的倉庫貨物管理和存放辦法,將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減少因為市場需求的變化帶來的風險和損失。
由于企業實施的供應鏈管理中不僅僅是單一的企業獨自運行,往往有幾個企業甚至一個地區的企業都加入在其中,因此相對分散獨立來說更應該實行倉儲式集中式的貨物存儲,共同作用在一個供應鏈系統中,可以縮短調配產品需要的時間,也可以減少貨物運輸過程中產生的費用進而降低物流成本。
(二)實施供應鏈管理過程中,減少不必要的環節,縮短供應鏈整體的運行周期,縮短中間環節花費的時間和費用,增加時效降低消耗,使客戶在最短時間內可以收到自己購買的商品,同時可以避免因為中間環節過多而造成的某些信息延遲和意外狀況,企業和購買者都可以更加直觀方便的了解貨物商品的運輸情況和過程,增加企業的服務質量。
(三)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首先要保證供應鏈的源頭也就是供應商的可靠性,進而依次確定相關各個環節的穩定性。現代社會中各項工作的專門性程度很高,任何一個企業都有從事針對性工作的專門性部門,但是這些專業性的部門之間要互相協調,增加機動性和靈活性,才有可能共同構成一個供應鏈的整體。
當今時代是科技和信息的時代,信息化交互程度越來越高,市場需求也不斷的變化著,這就要求企業在實施供應鏈管理的時候,不能固守一套辦法,需要靈活應對,根據市場需求以及其他一些情況的變化來及時調整供應鏈管理實施的各項工作,將分散復雜的資源進行整理分析合并,找到最有利于企業共贏的方式。
(四)增加人才培養方面的投資力量
任何一個企業都是眾多部門共同構成的,同樣的道理,供應鏈管理的實施和運行也需要很多部門的共同努力,而且面對當前市場經濟中強大的競爭情況,企業要想實施有效的合理的供應鏈管理必然需要配備相關的專業性技術人才,既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又要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動手能力。
因此,通過各種方式來吸引招聘大量的專業性技術人才是一個企業實施好供應鏈管理的關鍵。從一個供應鏈管理的管理者到各個階段的工作者都需要有一定的專業技能,中國企業要想更加合理高效的實施供應鏈管理,就需要切實的加強對有關人才的重視,通過各種有利的方式來吸引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或者在現有人才的基礎上,通過定期的專業培訓來提高人才的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通過擴大企業的工作技術人才基礎,更好的促進供應鏈管理的實施。
(五)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建立相關管理部門,保證供應鏈管理的實施過程可以得到法律的規范。國家要幫助企業更好的實施供應鏈管理,應該建立一個有效的健全的管理監督機制,構建一個符合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監督部門,對實施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問題和從事工作的技術人員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可以避免這個過程中出現過多的違法亂紀的現象,加大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科學性和法律規范性。
三、結論
面對國際大環境的挑戰,中國企業要想更加穩健的發展,就需要跟上時代的腳步,通過科學技術的手段來保證企業運行,在提高企業利潤收入的基礎上進行多方面的創新。由此可見,對于企業來說,實施供應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舉措,面對當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的進行了解和改進,通過推行有利于供應鏈管理實施的政策和策略,更好的推動中國企業的發展,這對于提高我國整體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暢.中國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東北財經大學.2014年.
1 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制約因素識別
1.1問卷設計與樣本
綠色供應鏈管理的有效實施,需要相應的社會環境,具體包括:政策環境、市場環境、企業文化環境、綠色科技創新體系和社會綠色服務體系。另外,追求經濟效益是企業的第一要務,綠色供應鏈管理能夠帶來經濟績效。根據制度理論,環境管理的壓力來自三個緯度,即標準化的、強制性的和模仿性的。因此,本文設計了21個有關綠色供應鏈管理制約因素的問題,涉及四個方面,分別為:企業意識和能力、財務績效和成本、供應鏈影響以及政府法規。對于每一個問題,我們設定了五個等級,分別為:1=根本不重要;2=不重要;3=一般;4=重要;5=非常重要。因為部分企業對綠色供應鏈管理還不熟悉,我們在制約因素之前設計了綠色供應鏈管理實踐的題項,包括五個方面:綠色采購、生態設計、與客戶在環境方面的合作、投資再生和內部管理。
根據資源消耗、環境排放以及綠色供應鏈實踐等情況,我們主要集中對化工、電子、汽車和機電行業開展問卷調查。我們首先分析各個行業在中國的分布情況,然后選定這些行業集中的城市和工業園,最后主要在蘇州、大連和天津開展調研。為了保證問卷的可靠性,我們首先進行了預測試,對四個行業各選定兩家企業進行了訪談,每次訪談基本都在半天,主要是看我們提出的問題是否合理和有缺項,問題的描述是否能讓企業人員讀懂。預測試沒有發現明顯問題,只對個別問題的表述進行了調整。
問卷發放主要通過三種形式:①通過政府部門向企業發放問卷;②對參加項目洽談會的企業領導發放問卷;③對MBA以及電子、化工專業學位的在讀和畢業的學生發放問卷。問卷回答的對象基本都是企業中、高層領導或者攻讀碩士學位的在職學生,因此對問卷的理解比較準確。獲得的問卷很多都是實名或者填寫了企業相關信息,因此問卷填寫結果比較可靠。問卷基本一個企業一份,對于一個企業獲得的多份問卷,我們進行了比較分析,大部分填寫比較吻合;如出現偏差,我們通過電話進行了進一步的核實。
問卷調查從2037年5月開始到9月結束,共發放問卷500份,收回有效問卷289份,有效率為57.8%。其中化工/石化行業95家(占32.9%)、電子行業56家(占19.4%)、機電行業67家(占23.2%)、汽車行業41家(14.2%),其他30家(10.3%)。為了保證樣本的代表性,我們考慮對不同所有制企業進行調研,具體為:國有企業123家(占42.6%)、私有企業87家(30.1%)和外資/合資企業79家(占27.3%)。
1.2因子分析
為了識別制約綠色供應鏈管理實施的因素,我們借助于SPSS軟件進行因子分析。題項的KMO值為0.886,大于0.85,因此適合做因子分析。
因子提取使用最大似然解并進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轉,分析采用Kaiser標準(特征根大于1)并進行碎石圖分析。碎石測試和特征根測試均說明對綠色供應鏈管理制約因素可以選擇4個因子進行進一步分析,四個因子提取的信息分別為23.0%、19.8%,18.5%和8.7%,累積為70.0%,這與調研前的預測基本吻合。綠色供應鏈管理制約因素的旋轉因子負荷矩陣分別見表1。
本文把綠色供應鏈管理制約因素的四個因子分別定義為:企業意識和能力、財務績效和成本、供應鏈影響、法規。為了驗證因子分析得出的同一因子各個問題是否測量同一問題,進一步進行了內部信度分析,得到四個因子的克朗巴哈a系數分別為0.92、0.91、0.90和0.82,所有的克朗巴哈a系數值均遠大于0.70的標準,因此保證了因子構造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2 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制約因素影響力分析
為了分析綠色供應鏈管理制約因素的影響力,我們在前面因子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
2.1描述性統計分析與相關分析
綠色供應鏈管理制約因素每個因子以及各個題項的描述性數據,包括均值、標準差和樣本數分別見表2;各個因子的關聯分析見表3。
從表2可以看出,影響綠色供應鏈管理實施制約因素的各個因子值都處在3.50~4.00之間,也就是說企業認為這些因子重要,但并沒有引起高度重視。政府法規方面的制約最大,均值為3.96,接近4.00,其中一個題項,即“政府環保等方面法規執法不嚴”超過了4.00,這說明執法不嚴是企業缺少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最大的制約因素。
表3的結果顯示:制約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四個因子之間相關性很強。如政府缺少激勵和執法不嚴,帶來了企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效益不明顯而成本過高,進一步又影響了企業的意識。
2.2影響力分析
為了進一步分析各個因子對綠色供應鏈管理實施的制約影響力,我們借鑒層次分析法進行分析,具體結果見表4。
對于第一層因子,我們可以對各個因子的累積貢獻率進行歸一處理而得。如前所述,四個因子的累積貢獻率分別為23.0%、19.8%,18.5%和8.7%,歸一化后的系數對應為:0.329、0.283、0.264和0.124。因此,設四個因子分別為yl、y2、y3和y4,則綠色供應鏈管理制約總評價y的表達式可以表示為:
y=0.329yl+0.283y2+0.264y3+0.124y4
二級指標對應于一級指標的權重借助與AMOS軟件,把各個題項強制歸為四個因子,得到各個題項對應于各個因子的標準回歸系數;對各個因子下各個指標的標準回歸系數進行歸一,獲得各指標在其主因子上的權重。二級指標最終的權重,用各個二級指標對應于一級指標歸一化的系數與一級指標歸一化的系數相乘獲得。
表4的結果顯示,從最后獲得的各個指標的權重來
看,權重最大的三個因素分別為:生產環境友好產品的成本高,采用環境友好包裝的成本高,政府環保等方面法規政策的激勵不足。也就是說,這三個因素對企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造成障礙的影響力最大。
3 結論與啟示
法規是企業開展環境管理最主要的壓力;國家和地方法規是影響企業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的主要因素。調研分析的結果顯示,企業認為政府法規是制約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最重要的因素。我國雖然制定了一系列環保法規,但執法不嚴,企業違法帶來的罰款小于甚至遠小于守法成本。因此,大大挫傷了企業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積極性。另外,綠色供應鏈管理屬于超前的環境戰略,其目標遠高于法規的要求。目前,環保政策法規只對達不到環保要求的懲罰,缺少對一些積極環境行為的獎勵,因此也制約了企業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
總體來看,企業的意識和能力對綠色供應鏈管理制約的影響力最大。但是,綠色供應鏈管理實踐通常帶來長期績效,有時短期績效不明顯。目前,我國企業雖然都感受到了資源和環境的壓力,大多企業還疲于應對短期的壓力,對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認識不足,也缺少相應的能力。高層領導的重視以及企業內部必要的能力是企業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的關鍵,我國目前基本處于這個階段,這與國外領先企業20世紀80年代的情況類似。
【關鍵詞】供應鏈條件;成本控制;采購管理
在貨物流通領域中。供應鏈的管理的核心內容就是成本,尤其是采購成本。一般看來,對于企業來說,采購資金占最終產品銷售成本的60%,而在我國的工業企業,各種物資的采購成本占企業銷售成本的70%。因此如何有效控制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采購成本,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有其深遠的影響。
1 供應鏈及供應鏈管理的含義
供應鏈的含義有多種,目前比較流行的供應鏈是執行采購原材料、將它們轉化為中間產品和成品,并將產品銷售給客戶的功能網鏈。同時,供應鏈也是一個過程,即對整個企業的各項功能進行協調、組織、運轉的過程。通過這個含義我們可以看出,供應鏈是一個紐帶,主要連接供應商和銷售商,進而和客戶產生密切關系,因為客戶是供應鏈的終端環節。早期對供應鏈的理解只是局限在商品銷售的范疇內,隨著對供應鏈認識的不斷加深,供應鏈的范圍也變得更為寬泛,延伸到以核心企業為軸心,直至和它相關的的供應商管理和客戶管理。而最新的觀點認為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資金流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采購成本控制。這是我國首次把供應鏈與成本控制管理聯系到一起。
供應鏈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它是指對供應鏈中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增值流,以及業務伙伴關系等進行統籌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的管理過程。供應鏈管理的具體理念是“橫向一體化”,即企業生產的配件轉給別的企業去生產,自己只是負責聯絡或者利用其他的資源生產、銷售。原來的企業和后來的企業是一種協作關系。于是跟這些企業成為一種平等的合作關系。供應鏈管理由多個方面共同組成,其中包括采購管理、成本管理、生產管理、運營管理、銷售管理等內容。企業通過對這些管理職能的協調運轉來實現企業的目標,即降低總成本,減少能源消耗、提高企業的提高效益、還可以縮短生產周期,最終達到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目標。
2 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采購成本
采購與采購成本:采購是物流活動中的重要環節,采購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采購是指企業購買貨物和服務的行為,具體而言就是企業按照所需的物品的清單去購買;廣義的采購是一個企業獲得貨物和服務的過程,既強貨物的動態流轉,也強調物流和資金流結合轉換的過程,同時企業之間互通有無的過程,是交流信息和經驗的過程。
成本是生產某種商品的最低費用和支出。采購成本是指在采購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它主要包括購買成本、運輸成本、安裝費用、驗收費用、維護費用等,貨物的購買價格只是采購總成本的一部分,企業以獲取最大利潤為目標,而降低采購成本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途徑,要獲得最大利潤還得其他方面著手,控制能控制的所有成本要素,比如原材料、勞動力、運輸等。
在現代經濟條件下,供應鏈管理已經在不少企業中普及,而在一定的條件下,采購具有重要的地位。采購位于整個供應鏈的起始端,同時又是整個供應鏈的最關鍵環節。同時采購也連接企業外部與企業內部的重要橋梁,又是企業發展前進的推動力?,F代企業越來越重視成本問題,而有效控制采購成本對企業發展極為重要重大。由于采購占用企業大量資金,如果發生采購上的差錯或者不及時,將會造成生產運營的減緩甚至停滯,最終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在供應鏈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采購作業已經上升到戰略層面而更加受到企業的重視。
3 供應鏈管理條件下采購的特點
供應鏈管理的條件下的采購的特點有以下幾個:
(1)主動性
原來的采購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補充庫存,沒有主動性,從而造成生產的落后,并影響銷售,使企業減少利潤。在供應鏈管理的條件下,新型的采購表現為訂單采購,這樣能充分發揮企業的自主性和能動性。采購部門通過了解生產部門的制造訂單來完成采購訂單。這種形式的采購是根據內部客戶需求直接產生的,能夠及時滿足生產需要,降低了庫存成本,提高效率。采購根據客戶的需求來產生訂單,這樣做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很好的效果。
(2)融合性
在一般的采購中,企業與供應商的關系就是普通的買賣關系。除了在業務上的一種工作往來,他們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不能滿足現代供應鏈管理的需要。解決的途徑是企業通過與供應商建立友好的伙伴關系,這樣做的好處是首先可以解決供應商的選擇問題,不用花費更多的時間來精心挑選,因此可以省去很多麻煩;其次能夠實現零庫存,降低庫存成本,節約庫存資金的占用,最大限度地實現節能、節效。
(3)整體性
物流管理和成本管理一樣都強調整體性和功能。傳統的采購管理只是片面地追求企業內部管理,實施外部資源管理只是達到零庫存生產的要求。一味強調以自我為中心,以我為主,忽視了與其他人,如供應商的合作。供應鏈管理思想強調的是整體的利益,而不是局部的利益,一切從大局出發,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個人的利益,還要重視集體的利益。
4 供應鏈管理條件下采購成本控制
供應鏈管理條件下采購成本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和嚴格的采購制度是企業有效管理的前提條件,它們的作用是提供最新最全的信息,幫助企業做好成本管理,還可以和客戶建立愉快的合作關系。同時還能夠規范企業的采購活動,防止采購人員的暗箱操作。采購人員應該明確自己的職責,防止過度采購和采購不足現象的出現。還可以進行評估和測算,這樣企業能夠找到一些采購成本控制方法。
5 準時制采購介紹
準時制采購是一種新型的、先進的采購模式,它的主要內容是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地點,以一定的數量和質量提供合適的物品。能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需求,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庫存和浪費。準時制采購,是供應鏈理論的產物,它對供應鏈管理的落實有現實意義。
準時制采購的實踐模式主要是訂單培養。訂單培養體現了企業和用戶的雙向互動,企業和用戶一定單位中心產生聯系,訂單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實際情況。準時制采購的實踐模式優點在于它能減少貨物流通的次數,降低貨物運轉的費用,進而控制采購成本。實施準時制采購能使企業的庫存降低百分之五十左右,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供貨的準時率,加快了生產周轉速度,提高了貨物的工作效率。
供應鏈下的成本管理始終是物流管理中面臨的一個熱點問題和難題,在科學技術和成本相關理論發展的今天,還有很多工作等待我們完成,現在物流技術的成熟也為成本控制提供了可操作的平臺,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更完善的。
參考文獻:
[1]馬士華.基于供應鏈的企業物流管理-戰略與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Abstrac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ocuses on core businesses, grasps the information flow, logistics and capital flow of control industry chain and contributes to reducing operating costs, ensuring production and sales balance, reducing inventory, shortening lead times and meeting customer demand, reducing operating costs and other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technology, the optimization function of the fourth party logistics on logistics integration optimiza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apparent. How to improve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supply chain by fourth party logistics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business concern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fourth party logistic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multi-func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and other aspects,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study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關鍵詞: 第四方物流;供應鏈集成管理;第四方物流運作模式
Key words: the fourth party logistics;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management;the fourth party logistics operation mode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03-0025-04
0 引言
產品的競爭力并非由一個企業決定,而是由從原材料到產品完成的整個過程決定,產品的競爭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供應鏈管理是圍繞核心企業,全面規劃供應鏈上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并對供應鏈上的所有企業進行整體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供應鏈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第四方物流出現后,能夠將供應鏈上所有合作者的資源從物流角度進行大幅度優化整合,把供應鏈上企業間的合作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更加充分利用了企業及供應鏈內外部資源。具體來講,第四方物流的出現,使供應鏈的運營從提供具體合作者之間的協調合作機制提升到供應鏈上合作者之間的合力提升層面。
1 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簡稱4PL)的概念
第四方物流最早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歐美國家。1996年,埃森哲公司首推4PL這一名稱。并對第四方物流作出了定義:“4PL是一個集成商,它整合自己及其他組織機構的資源、能力和技術,以構建并實施一個綜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卑I軓娬{4PL提供商利用各種互補資源為客戶提供供應鏈綜合解決方案。
1.1 第四方物流的優勢與功能 第四方物流具有較強的領導力量,通過第四方物流平臺,能有效整合優質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管理咨詢服務商、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服務商資源。從而實現對整個供應鏈的運作,制定最佳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就供應鏈管理的優化而言,第四方物流具有以下幾點功能:
1.1.1 供應鏈再造 基于第三方物流的傳統供應鏈管理中,由于第三方物流缺乏整體性和綜合性,供應鏈存在明顯的間斷性和局部性等缺陷。通過供應鏈再造,第四方物流能使供應鏈管理達到綜合化、集成化、系統最優化。
1.1.2 供應鏈節點企業之間的功能轉化 通過采用新的供應鏈管理技術可以加強并改善各個供應鏈環節的職能。4PL通過采用領先和高明的技術,加上戰略思維、流程再造和卓越的組織變革管理,共同組成最佳方案,實現對供應鏈活動和流程進行整合和改善。
1.1.3 開展多功能多流程的供應鏈管理 第四方物流把將客戶與供應商信息和技術系統一體化,通過開展多功能、多流程的供應鏈再造。第四方物流供應商可以承擔多個供應鏈職能和流程的運作責任,工作范圍遠遠超越了傳統的第三方物流的運輸管理和倉庫管理的運作,還包括制造,采購,庫存管理,供應鏈信息技術,需求預測,網絡管理,客戶服務管理和行政管理等等。
1.2 第四方物流基本運作模式 根據國內外專家學者對第四方物流的研究分析,目前4PL的基本運作模式有:協同運作模式、方案集成運作模式、行業創新模式和動態聯盟組織模式[1]。
以客戶為核心將供應鏈外包的協同運作模式,將4PL中的戰略技能、供應鏈策略、信息技術能力和項目管理等思想和策略,通過3PL的具體實施來實現。如圖1。
4PL作為一個領導者和樞紐,集成多個服務提供商的資源,重點為一個客戶服務的方案集成模式。如圖2。
行業創新模式以整合供應鏈的職能為重點,以各個行業的特殊性為依據,領導整個行業供應鏈創新,給整個行業帶來變革和最大利益。如圖3。
動態聯盟是依靠強大的4PL信息技術平臺,將相對獨立的服務商,在某個時期內形成耦合的供應鏈管理戰略聯盟。它的組成與解散主要取決于市場機會的存在與消失。如圖4。
2 第四方物流運作模式下供應鏈管理的優化
2.1 第四方物流與供應鏈集成管理 所謂供應鏈的集成,其實就是將上、下游的企業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將一條鏈上的所有環節共同進行優化管理,形成同步的網絡體系,使企業與上下游之間建立有形和無形的聯系,對市場需求做出快速反應[2]。
第四方物流集合了諸多現代物流技術(如:POS技術、電子數據交換EDI、網絡通信技術等),結合企業咨詢管理職能,整合社會和企業資源,借助IT技術平臺實現對供應鏈集成管理的優化,整合現代服務管理理念、供應鏈管理、物流專業化分工、資源整合、虛擬經營等物流管理技術,以及云計算、物聯網、語義web、高性能計算、數據挖掘等信息技術的一種基于第四方物流平臺。圖5,第四方物流與供應鏈集成管理關系圖。
產品從原材料供應到最后到消費者手中,大致會經歷制造商的采購,分配到分銷渠道商的運輸,滿足零售商銷售的末端配送,以及最終到消費者手中的銷售物流等物流過程。第四方物流通過對供應鏈上產品流通的全過程的集成管理,將每個環節都分配給擁有了解產品專業知識的3PL企業共同完成。這樣提高了商品在供應鏈上的流通效率,同時提高了產品流通的安全性和貨物的完整性,降低商品流通環節的物流費用,提高企業的利潤空間。
產品流通過程中,伴隨著物流的還有信息流和資金流等。對信息流的把握,對于供應鏈上的每個企業都尤為重要,把握鏈上各個企業節點以及各流通環節的信息,對企業制定戰略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第四方物流通過其IT平臺,將供應鏈上每個企業的進行信息化,統一企業信息傳輸端口,可將每個節點的企業的庫存、銷售、采購等供需信息進行全面的掌控,為鏈上各節點企業提供信息服務。這樣,就減少了各節點的庫存壓力,減少了牛鞭效應的產生。資金流動是供應鏈上及其重要的一種流,良好的資金流動情況,有利于各企業的發展壯大,同時增強整條供應鏈的競爭力。企業節點的穩定與否,決定著整條供應鏈的穩定性。良好資金流的保證,大大降低了供應鏈管理的風險性。第四方物流企業擁有雄厚的資產實力,能夠為企業提供融資方案,解決個節點企業的資金流動性的問題,提高了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完整性。
供應鏈要想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就必須保證其穩定性。將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各項業務進行集成化,進行全過程的供應鏈集成管理,是提高穩定性,降低風險的前提。而通過第四方物流對供應鏈集成管理的優化,將會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柔性,降低風險。
2.2 集成化的第四方物流供應鏈優化模型 第四方物流作為一個面向整個物流系統的、集成化的、智能化的物流信息管理中心,是實現物流高效運作和實現物流服務提供商集成的技術平臺。第四方物流以客戶需求為核心,整合社會資源,將眾多原材料供應商、3PL服務提供商以及各分銷渠道企業、銷售終端企業納入到平臺資源中心。以管理咨詢公司和決策支持系統作為智力為依托。依靠自身雄厚經濟實力和商業銀行,為運作提供資金支持和優化保障。第四方物流平臺原材料供應商、3PL服務提供商、分銷企業等企業的信息接口進行統一規范布局,使得信息在企業間能順暢傳遞。面對客戶需求,供應鏈分析中心能快速響應,對需求進行分析,根據智囊團的決策信息支持,對供應鏈各個節點進行分析,進行供應鏈的重組,提供出有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大大提高了供應鏈的對需求的滿足程度,大大提高客戶滿意度。同時,每個企業作為供應鏈上的一個節點,形成巨大的供應網絡,當鏈上的任何一個節點出現問題,相關企業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與該條鏈上的缺口。大大提高了供應鏈的柔性,降低了供應鏈管理的風險。圖6,4PL供應鏈優化模型。
3 第四方物流運作模式下的企業供應鏈管理優化的實踐
從埃森哲咨詢公司提出第四物流的概念至今,第四方物流的內涵得到了不斷的擴充和完善,并漸漸被越來越多的生產與流通企業所接受和認識到。因此,擁有強大資源整合能力的第四方物流也成為了企業間增強供應鏈競爭的重要技術手段。第四方物流對供應鏈集成管理的優化在供應鏈管理實踐中得到了較好的運用。下面以香港利豐集團的供應鏈管理分析第四方物流運作模式在企業供應鏈管理優化中的實踐。
利豐集團是一家以香港為基地的大型跨國商貿集團,運用供應鏈管理的概念經營出口貿易經銷批發和零售三大核心業務。利豐以客戶需求為中心,提供有效率的商品供應,以為每份訂單/產品定制一條供應鏈,并要求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到運輸都能取得最佳效益[4]。利豐集團的供應鏈如圖7所示。
利豐集團在40個國家和地區中建立了80多家分公司及辦事處,聘用員工超過43000名,網絡遍布全球。但是,該集團沒有一個工廠,被稱為在平的世界上競爭——建立一個在無邊界世界上的企業——“全球網絡整合者”,即在全球性網絡體系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4]。
利豐集團的優勢在于,不僅了解客戶需求,擁有服務于客戶的知識技術和龐大的業務網絡;而且了解各個生產基地的制造技術、質量、產能及配額和各國的進出口規定,并與有競爭力的供貨商和生產商建立了長期而密切的合作關系,可以將各個環節的優勢整合在一起以爭取訂單。接到客戶單后,利豐才開始安排原料采購和生產工序,并負責流程監控和環節與環節之間的溝通和組織,具體的生產則外包給世界各地的生產商。同時,由于利豐與很多生產商有穩定的業務往來,所以生產商愿意在預定產能快速生產和各種生產細節上配合,并提供最高的生產彈性,使這個由各方組合成的供應鏈能為客戶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務合作和信任令訂單處理過程更加快捷,通過加快物流和信息流的流通,為這段供應鏈增值。而通過與利豐的合作,生產商也實現了專門化,在其核心業務的制造能力上專注發展。利豐與眾多生產商形成了一個千變萬化的供應鏈結構,盡力為每一個訂單創造一條有效益的供應鏈,從而為客戶提供最大的彈性和最具競爭力的產品。
4 結論
無論是何種運作模式,4PL的產生都極大的推動了物流技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解決突破了3PL的“瓶頸”。為供應鏈管理的優化提升有重要意義。通過第四方物流的運作,有助于供應鏈服務的創新,以更好地處理供應鏈上企業間競爭與合作關系,更有效的為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服務行業的發展提供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閆國慶編著.第四方物流[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馮耕中,劉偉編著.物流與供應鏈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關鍵詞】制造業;供應鏈;戰略管理
0.引言
制造業供應鏈戰略管理決策是制造業供應鏈管理的規劃和藍圖,而供應鏈管理是在今后對供應鏈能力的不斷認知與開發中形成的。本文主要討論制造業供應鏈戰略管理決策過程,也就是,供應鏈管理與經營戰略如何緊密協作及供應鏈管理如何在組織中實施執行。因為供應鏈管理是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前提響應,所以它依賴于戰略的決策。任何供應鏈管理的實施都應該從戰略開始,因為戰略要求交叉的多職能的思維,而這種思維與大多數組織中所要求的不同;余下的任務需要協調運作這些戰略決策。一個好的供應鏈戰略管理應該把供應鏈中所有活動視為一個整體。
然而,很多組織對供應鏈戰略并沒有一個清晰的定義,既然別的組織都實施了,他們也應該實施。據安德森咨詢公司的調查發現,所調查的公司中有適當的物流/供應鏈戰略的公司不到25%,盡管50%的公司都說他們正在開發物流/供應鏈戰略,但僅有45%的公司知道他們的物流成本。另一項由Ems&t YoungLLP和Stevens技術研究院資助的調查表明,在80個被調查的公司中,僅有13%的公司認為他們公司的供應鏈戰略與公司運營的整體戰略保持一致,在Stuart利用客戶——供應商關系縱向研究中的數據,研究發現這種一致并沒有促使供應鏈管理在正發展的全面戰略決策中的地位和重視程度有明顯的提高。
1.供應鏈戰略基本思想
所謂供應鏈戰略就是從企業戰略的高度來對供應鏈進行全局性規劃,它確定原材料的獲取和運輸,產品的制造或服務的提供,以及產品配送和售后服務的方式與特點。供應鏈戰略突破了一般戰略規劃僅僅關注企業本身的局限,通過在整個供應鏈上進行規劃,進而實現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目的。供應鏈戰略管理所關注的重點不是企業向顧客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本身給企業增加的競爭優勢,而是產品或服務在企業內部和整個供應鏈中運動的流程所創造的市場價值給企業增加的競爭優勢。
費希爾根據產品的需求模式將供應鏈戰略劃分為兩類:有效性供應鏈戰略和反應性供應鏈戰略。費希爾按需求模式將產品分為兩類,即:功能性產品和創造性產品。功能性產品包括可以從大量零售店買到的主要商品,這些產品滿足基本需求,需求穩定且可以預測,并且生命周期長。但是,穩定性意味著競爭較激烈,進而導致利潤較低。創新性產品指滿足特定需求而生產的產品,企業在產品式樣上或技術上進行創新以滿足顧客的特殊需求。盡管創新性產品能使企業獲得更高的利潤,但是,創新性產品的新穎卻使需求不可預測,而且產品的壽命周期一般較短。
有效性供應鏈戰略是指能夠以最低成本將原材料轉化成零部件、半成品、成品,以及在供應鏈中的運輸等的供應鏈戰略。由于功能性產品的需求可以預測,生產該類產品的企業可以采取各種措施降低成本,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妥善安排訂單、完成生產和產品交付,使供應鏈存貨最小化和生產效率最大化。因此,生產功能性產品的企業應該采用有效性供應鏈戰略。反應性供應鏈戰略是強調快速對需求做出反應的供應鏈戰略,所對應的產品是創新性產品。這是因為創新性產品所面臨的市場是非常不確定的,產品的壽命周期也比較短,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是快速把握需求的變化并能夠及時對變化做出有效反應以適應需求的變化。
通過產品需求劃分供應鏈戰略的方式為企業選擇供應鏈戰略提供了依據,但是實踐中,很多制造企業在規劃供應鏈戰略和開展供應鏈戰略管理中卻存在種種問題。以下首先分析國內制造業供應鏈戰略管理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有關供應鏈戰略管理的對策。
2.我國制造企業供應鏈戰略管理存在的問題
2.1對供應鏈管理思想認識不足
我國制造企業的管理思想較落后,許多管理者對供應鏈管理的理解是片面的和錯誤的。很多管理者對橫向一體化、業務外包等管理思想認識不夠,還停留在原有大而全的縱向一體化管理思想上。有些管理者把供應鏈管理與物流管理、電子商務混淆起來,另外一些管理者則把供應鏈管理理解為供應管理。實際上,物流管理只是供應鏈管理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電子商務則是供應鏈管理過程中部分環節的電子化實現形式,供應鏈管理涵蓋的范圍很廣,供應管理僅僅是其中一個環節而已。
2.2供應鏈戰略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很多制造業企業僅僅是將供應鏈管理作為一種管理方法來看待,認為供應鏈管理是一個操作層上的問題,是對企業的生產和供應進行優化的方法而已。即使在國外的很多企業中,供應鏈戰略也未得到足夠的重視。Deloitte管理咨詢公司對北美制造企業供應鏈管理進行研究發現眾多企業難以成功實施供應鏈管理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這些企業沒有正規的供應鏈戰略。
2.3供應鏈戰略與其他戰略不匹配
供應鏈戰略作為制造企業的一項職能戰略,需要與企業的競爭戰略以及其他職能戰略密切配合,才能保證供應鏈管理的成功實施。但是在很多企業中,本來需要密切配合的不同戰略之間卻是孤立的。在制定供應鏈以及相關戰略的過程中,沒有能夠從全局的角度系統地考慮戰略制定問題,導致不同戰略之間不匹配,在實施的過程中由于不匹配而難以發揮供應鏈管
理的真正優勢。
【關鍵詞】ERP;沙盤模擬;供應鏈管理;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B 【論文編號】1009―8097(2010)10―0138―03
引言
供應鏈管理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歐美國家,是在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背景條件下產生的,它注重的是跨企業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協同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豆湽芾怼纷鳛橐婚T站在現代管理理論前沿的課程,其內容涉及采購管理、生產管理、庫存管理、市場營銷和運籌學等多門學科。由于該課程理論內容較多且很抽象,知識面廣、學科交叉、綜合性知識強,因此,長期以來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較弱。目前,這一現狀已經引起越來越多的高校管理專業的重視,開始紛紛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來解決這一問題。本文通過探討ERP沙盤模擬的方式進行了教學模式的探討。
一 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高等院校的管理類課程教學中,除少量實驗課外大多以課堂教學為主。而企業管理的課程教學要求大量的實踐性教學,而課堂教學通常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忽視了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訓練,所以,很難滿足這一要求[1]。如《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偏重于供應鏈管理的策略和模型等抽象性理論,學生普遍感到理論知識多而枯燥,模型復雜且難以理解,再加上管理專業的學生是文科背景較重,對模型、公式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目前,現有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主要采用的是教師講授這種單向傳播的方式,缺少學生的參與和師生的互動。盡管大多數的老師使用了多媒體教學,但僅僅是將原來的教學教案用PPT的形式進行展示,而學生接受的知識只是停留在理論講解上,沒有感性認識,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教學過程以教師作用為主,學生的參與程度、控制權、自主運作的空間和積極性的發揮都相對有限[2]。供應鏈管理作為企業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對實際問題的處理和解決,強調團隊合作和協同。單向講授式的教學方式完全不利于行為性知識的傳授,不利于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
本科教學工作中比較關注理論性和創新性的知識,教學環境偏向于理想狀態,因此,培養出來的學生將缺乏對企業運作真實情況的了解和知識的運用,特別是對于像《供應鏈管理》這樣的實踐性要求很高的學科更是如此。因此,一些學校嘗試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實習,然而受學制和時間的限制,這種實習往往時間短,學生也難以了解企業經營的全貌,實際效果也不明顯。
目前,國內外許多大學都立足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將典型案例分析作為重要的教學方式。誠然,案例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但現在使用的案例大多為世界500強成功案例。這些案例與學生所接觸到的實際具有較大的差距。特別是限于本科生知識結構和水平,對企業運營的了解以及有限的教學學時,大多缺乏案例的背景資料、發展過程和因果關系等的深入理解,往往僅僅進行理論空談,缺乏實際的認知。因此,即使普遍采用案例教學法,在實際操作時遇到種種意外障礙仍束手無策,這也是為什么一些文科類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屢遭冷遇的原因。因此不能完全采用案例教學。
二 ERP(企業資源計劃)沙盤模擬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以MRP-II為基礎發展起來的集成管理信息系統。其基本思想是將制造業企業的制造流程看作是一個密切相關的“供應鏈”――從供應商、制造工廠、分銷網絡到客戶。ERP 系統的基本目標就是運用計算機的軟、硬件手段盡力縮短這個“供應鏈”,提高其運轉效率,為企業產品質量、市場需求和客戶滿意提供保障,最終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ERP沙盤是企業資源計劃沙盤的簡稱,直觀、形象地展示企業內、外部資源。包括廠房、設備、物料、人力資源、資金、信息,甚至包括企業上下游的供應商和客戶。ERP沙盤模擬是一種體驗式的教學方式,是繼傳統教學及案例教學之后的一種教學模式的創新。1978 年瑞典皇家工學院的Klas Mellan 開發了沙盤模擬訓練課程之后,該教學模式迅速風靡全球[4]。這一模擬教學方法具有以下特點:1)直觀:通過一目了然的經營效果,幫助學生理解企業經營的本質。2)嘗試:可以把學生的想法帶到沙盤模擬中印證,并且直接看到結果。3)生動:將枯燥的課程變得生動有趣,通過體驗激發學習熱情。
通過直觀的ERP 沙盤來模擬企業的運營,通過使用企業的ERP系統能夠使學生在分析市場、制定戰略、組織生產、整體營銷和財務管理以及供應鏈管理等一系列活動中體會企業經營和管理的全過程。在具體的經營過程中,既讓學生全面學習經濟管理知識,又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參與性,并由此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領悟科學的管理規律,提升管理能力。它突破了傳統教學枯燥、抽象、無法深入企業實際的局限,得到迅速推廣,并在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中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ERP沙盤模擬的體驗式教學與傳統講授式教學方法最大的區別在于它強調邊做邊學,強調學生的集體參與,重視學生在模擬過程中的理解、領悟和認知,促進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提高學生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有效地將教與學融為一體。
三 ERP沙盤模擬在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中的運用
ERP沙盤模擬作為一種企業供應鏈管理實戰演練模擬的教學方式,應參照企業經營實際情況,為學生設計安排了供應鏈上的各級供應商、研發部門、生產部門、銷售部門、物流部門和市場部門等企業重要角色,通過ERP沙盤模擬了企業供應鏈管理的全過程[5]。以體驗式的互動學習方式,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專家診斷于一體,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在各種決策的成功與失敗中學習。從而使供應鏈管理的課程教學實現由課堂講授為主到實踐教學為主的改變,實現由以教師為主到以學生為主的改變,徹底解決理論教學和企業實際經營過程脫節的問題。
首先,通過ERP沙盤模擬和體驗式的角色扮演,在計算機上直觀地看到企業的運行和管理信息地流程,使學生真切地了解和融入企業,解決學生對企業實際情況不了解的問題,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了解供應鏈中各個作用和相互關系,以及供應鏈管理中的企業的管理理念和整體經營的要求。
其次,通過實戰演練訓練擺脫了供應鏈管理的基本理論難以聯系實際和相關概念模型晦澀難懂的局限性。通過演練使學生在一系列相互關聯的管理活動中,尋找和掌握基本的理論和使用相關管理工具的技巧與方法,并從ERP管理軟件中體會供應鏈的相關理論在企業實際中是如何實現和發揮作用的。
最后,通過積極參與和分組競賽,使學生針對具體的環節自行做出適當的管理決策,從而將枯燥的專業問題通過參與性和趣味性的實踐轉化為學生的實際管理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供應鏈管理實戰演練模擬教學中,主要包括了反映牛鞭效應的啤酒游戲、庫存控制問題、風險分擔、JIT生產的模擬、供應合同的設計,外包與自制的決策,供應鏈的設計與運行等實戰環節,以及QR、ECR、CPFR等供應鏈管理模式的實際運用。通過選擇適當類型的企業和產品服務,針對上述不同的環節,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企業實際的信息管理系統和具體的決策和運用機制。
這些實際企業經營實戰演練模擬教學為學生設計了供應鏈中的不同的角色,通過擔任各種不同的角色讓學生在沙盤模擬中了解:怎么才能保證企業決策的正確有效? 如何控制成本,確保收益的最大?如何根據市場前景,制定產品策略,安排產品研發? 如何保持均衡的生產計劃和活動,避免物料短缺和庫存積壓?如何滿足多變的市場需求,獲得最大的競爭優勢?如何獲得市場信息實現企業的競爭優勢?
在ERP沙盤模擬的課程中,學生通過角色互換、團隊協作、親自操作、親身感受掌握供應鏈管理中的信息的重要作用和通過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幫助企業實現供應鏈管理的“全局最優”的管理思想[6]。
四 軟件、硬件設施與條件
ERP沙盤模擬教學的重要條件是建立相應的ERP沙盤模擬實驗室。主要分為兩個不同的層次。
初級層次是軟件和計算機的組合體,即采用綜合的計算機實驗室配以供應鏈管理的模擬軟件,這也是大多數ERP沙盤模擬的實驗環境。學生可以通過使用相應的ERP軟件來模擬供應鏈管理的各個環節的運作。
專業的供應鏈管理軟件是一套涵蓋供應采購、生產制造、分銷流通、物流配送等多個領域的大型綜合管理系統。多數的供應鏈管理軟件被集成在ERP軟件中。對于供應鏈管理的教學軟件來說,應充分考慮現代管理體系對信息及時、充分、嚴謹以及有效組織的要求,系統設計圍繞核心企業,遵循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集成控制的原理,圍繞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到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全過程。目前可以使用的相關模擬和教學軟件不是很多,主要有支撐整個供應鏈業務運行的管理軟件主體平臺,如SAP、ORACLE、用友、金蝶等的ERP管理軟件。此外,還有支撐供應鏈某個特殊環節的個別管理軟件,如數據采集的RFID條碼管理軟件、支撐物流中心貨物移動的WMS軟件、支持貨物運輸的GPS軟件等。
更高層次的供應鏈管理實驗室則需要在實驗室建設中加入了適當的硬件設備,如立體倉庫、RF及分揀系統等。除了相關的軟件和硬件除了一般的演示功能以外,還應具有大量企業的真實進出貨數據,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數據環境,提供真實的軟件運算基礎。因此,綜合實驗室應以供應鏈運作為背景,使沙盤模擬能夠拓展到整個供應鏈生產經營活動中產、供、需各個環節技術管理的各個方面。
五 建議
ERP沙盤模擬只是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方法中的一種,它不能完全解決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中的所有問題,還應結合理論講授、案例討論和游戲等方法。在進行沙盤模擬之前,首先應對學生進行必要的知識準備,否則,沙盤模擬就會變成沒有意義的“計算機游戲”,在有限的課時中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
此外,在ERP沙盤模擬的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較多,比如學生人數太多、課堂紀律較難控制、軟件設置和功能不夠清晰明了、教師經驗不足等。教師應在教學設計時事先考慮可能出現的問題,并考慮解決辦法,這樣就可以盡可能減少出現問題的頻率及其不良影響。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不論是沙盤模擬的教學、ERP軟件的學習,雖然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但都只是對現實系統實踐的模擬,與現實的企業運作和模擬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同的企業具有不同的供應鏈管理模式,如何真正通過ERP軟件體現不同企業和產品的供應鏈管理方式和學生個性化的創新仍有待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 趙紅梅.工商管理專業體驗式教學方式的探索與實踐[J].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15(1):96-98.
[2] 劉博.體驗式教學模式在《供應鏈管理》課程中的應用[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8,(10):81-83.
[3] 李靜宜,慕慶國.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08, 18(4):196-197.
[4] 王新玲,楊寶剛,柯明. ERP沙盤模擬高級指導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