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6 10:31: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稅收管理案例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加強免抵退稅管理。按計劃進度完成免抵調庫和退稅指標。
2、繼續完善計劃管理體系,加強重點指標考核。及時將今年稅收收入任務,在考慮稅源發展狀況的基礎上,抓好分配落實工作。定期對稅收收入增幅、宏觀稅負、彈性系數、商業增值稅增幅和彈性系數以及重點行業、重點稅源、重點企業、重要稅種的收入增幅稅負等指標進行通報,實行動態跟蹤監督,結合五項指標的考核,完善科學稅收收入組織工作目標考核機制,實現稅收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3、做好稅收分析和稅負預警工作。完善以基層分局為基礎的二級稅收分析體系,堅持月份、季度收入分析制度,確保稅收分析真實全面反映經濟稅源狀況。一是利用重點稅源的生產經營與稅收數據,進行收入增減因素分析。二是成立征管查協調小組,按季召開協調會,統一協調運作征、管、查之事,將稅收分析作為稅收征管事項之一,使稅收分析成為促進管理和稽查的有效抓手。三是針對稅收熱點和領導關注的問題,加強稅收專題分析本文來自和調研,積極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謀依據。
4、加強稅源管理。對年納稅20萬元以上的企業列入*級重點稅源監控范圍,擴大重點稅源監控面,完善稅源分級、分層、分行業監控體系,實現監控成效的最大化。主動與地方產業對接,根據*產業發展的方向,建立新增稅源跟蹤和預測機制,把握組織收入工作主動性。不斷培植稅收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的稅源基礎,積極尋找新的稅收增長點,拓寬稅基。
二、規范依法治稅和稅收執法
1、嚴厲打擊涉稅違法行為,深入整頓和規范稅收秩序,提高稽查質量和效率。不斷加大稅務稽查工作力度,結合我局實際,全面開展稅收專項檢查,突出檢查質量,整治稅收環境。*年年將重點對房地產行業、廢舊物資回收及用廢企業、以農副產品為主要原料的生產加工企業、商業增值稅及產品總經銷總企業及機構、服裝紡織制造業和資源綜合利用企業開展檢查。完善案件主辦制,保證稽查責任落實到人。按季召開案例分析會,各檢查小組將所查處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發現偷漏稅案件的新動向和趨勢,查找管理漏洞,以查促管。加強稅收專項檢查。
2、落實和加強責任追究制度。全面落實我*《稅收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實施辦法》。針對性地開展專項執法檢查,重點對民政福利、資源綜合利用等減免退稅企業、商貿企業、廢舊物資、房地產企業所得稅等管征薄弱環節進行專項監督。對發現的問題著力整改,跟蹤落實。加大對稽查案件的抽查、復查力度。
三、深化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切實提升稅收管理水平
1、全面落實個體戶稅收定期定額征收新辦法。認真落實好新辦法,加強稅務登記管理,杜絕漏征漏管戶。加強定額公示,特別是核定為未達起征點的公布。加強停歇業管理,防止出現假停歇業現象。
2、強化征管質量考核。加大對征管“六率”的考核力度,修改《稅收業務績效考核辦法》,將管理員工作平臺運行等納入考核,全面提升基礎管理水平。
3、加強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管理。完善普通發票管理軟件功能,更好地實現“以票控稅”。宣傳貫徹《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認真執行《增值稅專用發票審批辦法》。
4、加強涉外稅收管理。進一步規范涉外稅收審計辦法,將涉外審計與納稅評估相結合,開展反避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5、加強商業稅收管理。結合*年商業增值稅專項整治工作成果,實行行業分類管理,切實提高商業稅負。
6、深入拓展“以電控稅”管理行業。把“以電控稅”逐步推行到機磚、鋼材加工、竹木制品等所有耗電量較大的、產品生產工藝流程與耗用電量密切相關的行業。對各行業進行調查摸底,測算數據。在此基礎上,召開行業電度稅收負擔率評定會,邀請人大、政協、效能辦、地稅等部門參加。
7、全面落實個體戶稅收定期定額征收新辦法。認真落實好新辦法,加強稅務登記管理,杜絕漏征漏管戶。加強定額公示,特別是核定為未達起征點的公布。加強停歇業管理,防止出現假停歇業現象。
8、強化征管質量考核。加大對征管“六率”的考核力度,修改《稅收業務績效考核辦法》,將管理員工作平臺運行等納入考核,全面提升基礎管理水平。
9、加強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管理。完善普通發票管理軟件功能,更好地實現“以票控稅”。宣傳貫徹《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認真執行《增值稅專用發票審批辦法》。
10、加強涉外稅收管理。進一步規范涉外稅收審計辦法,將涉外審計與納稅評估相結合,開展反避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11、預約定耗工作不斷完善和提升。首先,完善農產品價格信息庫。針對現有的信息庫中數據不夠細化,農產品價格變動較大的情況,加強對信息庫的維護,確保數據的真實、準確。其次,根據x局的范本要求,做好資料的整理工作,做到一戶一檔。第三,邀請林業局業務熟練人員傳授林業方面知識。納入預約定耗管理的企業大部分為木竹企業,稅務人員需要掌握相關知識,提高綜合業務素質。第四,根據農產品預約定耗情況,對納稅人收購業務普通發票的開具使用、農產品進項稅額抵扣、銷項稅額等情況實行跟蹤管理,防止稅款的流失。
12、加強原木稅收管征。嚴格貫徹執行《*原木稅收管理辦法》。加強林業生產單位原木自產自銷的管征,建立產銷臺帳,切實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避免稅款流失。
本文來自
13、加強納稅評估工作。完善納稅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數學模型,加強重點納稅戶及特色稅源納稅評估,從中發現問題,探索管理新方法,促進稅收收入的增長。建立一支專業化、松散形的納稅評估隊伍.
200#年,是我市全面推進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重要一年,也是落實稅收管理建設三年規劃的關鍵一年。征管工作要按照省、市局黨組對稅收征管工作提出的“打基礎、抓落實”的總體要求,以不斷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為目標,以強化稅源管理、優化納稅服務為重點,進一步夯實征管基礎,健全征管制度,完善征管體制,不斷提高稅收征管工作水平。
一、進一步強化稅源管理工作。
(一)完善登記制度,強化戶籍管理。鞏固稅務登記換證工作成果,落實巡查巡訪制度。認真落實《稅務登記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7號),結合承德實際,貫徹落實好《稅務登記管理實施辦法》和相關制度、流程。完善征管檔案管理制度,按照“一戶式”管理的要求,逐戶建立“電子”或紙質戶籍檔案。年內借助省局搭建的企業信息交互平臺,首先實現國、地稅之間企業登記及相關信息的交換與比對。在規范統一納稅人識別號的基礎上,積極創造條件,實現國、地稅聯合辦理稅務登記。
(二)完善和落實稅收管理員制度。一是科學配置管理力量,優先保證對大企業和重點稅源、城市稅源和流失風險大的稅源的控管。優化人員組合,實行分組管理,管理小組應2人以上,小組內可分為主管、協管,逐步取消單人管戶制度。督導落實管理員定期輪崗制度,原則上兩年輪崗一次,最長不超過三年。二是按照管理員工作規范,細化作業標準,落實工作底稿制度。推行省局集中管理員工作平臺。三是推進領導聯系戶和管戶制度的落實。市、縣局領導都要選擇重點稅源企業作為聯系戶,深入了解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工作。稅務分局長、所長親自管戶,加強對重點稅源管理,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四是配合有關部門,抓好稅收管理員資格認證、能級管理制度的試點工作。
(三)落實屬地基礎上的分類管理。一是強化重點稅源管理。完善和落實重點稅源管理辦法,加大對重點稅源的監控力度。對特大型企業派駐駐廠組,直接進駐企業進行稅源管理。二是強化行業管理。配合省局制定重點行業和稅收高風險的行業稅收管理辦法。
(四)深化納稅評估工作。認真落實省局《納稅評估實施辦法》及各分稅種評估辦法,結合工作實際,完善納稅評估規程,逐步建立分行業、分區域、分經濟類型的指標庫及預警值,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篩選評估對象的及時性、準確率。發揮稅務約談的作用,建立納稅人自我糾錯機制,自查補繳稅款,對涉及偷騙稅的要按規定由稽查局查處。建立納稅評估案例庫,加強案例分析和交流,不斷提高納稅評估的整體水平。配合有關業務科,不斷完善納稅評估指標體系。
(五)落實稅收分析、納稅評估、稅務稽查和責任追究協調聯動機制。發揮綜合協調作用,加強稅源管理部門、稽查部門和有關職能部門的聯系。建立案件移送、稽查結果反饋和內部監督與責任追究制度,形成以評促收、以查促查、以查促管的良性互動關系,依托信息化手段,實現信息共享,提高稅收管理的整體效能。做好協調聯動機制日常工作,落實相關工作制度,加強對各縣區局聯動機制落實情況進行跟蹤、督導和檢查。
(六)加強普通發票管理,重點強化收購發票和廢舊物資銷售發票管理。在小規模企業中擴大電腦票的使用范圍。嚴格落實發票舉報獎勵制度,利用現有系統功能逐步開通發票查詢業務,促進形成“要發票、開真票”的社會氛圍。強化發票驗舊售新和發票限量、限額、限種類供應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統,加強對發票領購及開具使用情況的監控分析,針對疑點實施重點抽查和督查。抓好稅控收款機的推行工作,配合省局選擇部分商業零售業戶進行試點。
(七)強化個體及集貿市場稅收管理。制定并落實《個體工商戶定期定額稅收管理實施辦法》,規范定額流程和文書使用。完善定稅系統,深化落實電腦定稅制度,強化數據采集,限制調整權限,增強監控分析。認真落實《個體工商戶建賬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17號),穩步推進個體大戶建賬工作。加強對未達起征點納稅人的動態監控。落實集貿市場分類管理制度,加強專題調研,研究完善管理措施,提高征管水平。
(八)嚴格欠稅和緩繳稅款的管理,強化清欠措施,加大清欠力度,落實清欠考核制度,最大限度減少新欠,欠稅總額逐步減少。完善《欠稅公告實施辦法》,嚴格落實欠稅公告制度,充分利用綜合征管軟件的欠稅信息,利用多種媒體和方式及時進行公告,實現欠稅公告業務處理的規范化、制度化,欠稅公告率要達到100%。切實加強延期納稅申報的管理,嚴格執行對欠稅加收滯納金制度,滯納金加收率要達到100%,滯納金入庫率不斷提高。
二、進一步規范和優化納稅服務。
(一)更新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方式。深化落實《納稅服務工作規范(試行)》,完善和健全納稅服務制度和機制。認真落實《納稅人財務會計報表報送管理辦法》,下大力氣清理、簡并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各種報表資料,避免納稅人重復報送。依法簡化辦稅程序、手續,降低征納成本。
(二)加強辦稅服務廳建設。對辦稅服務廳名稱、標識、服務用語、涉稅資料、觸摸屏、窗口設置、功能分區等進行規范統一。強化辦稅服務廳的作用和職能,制定和落實辦稅服務廳工作規范和業務流程,全面推行“統一受理、內部流轉、限時辦結、窗口出件,信息共享”的“一站式”辦稅服務模式。進一步落實和完善“一窗式”管理、全程服務、預約服務、提醒服務、陽光操作和首問責任等制度。建立辦稅服務廳值班長制度,廣泛接受納稅人咨詢和監督。
(三)完善服務手段,提升服務效率。打造集稅收政策、政務公開、舉報投訴、納稅咨詢輔導、網上辦稅等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配合省局完善12366納稅服務熱線,實現咨詢受理、承辦、轉辦、反饋、督辦等服務功能。深化完善多元化電子申報納稅方式,繼續大力推行所有企業網上報稅和個體雙定戶簡易報稅、銀行劃繳稅款。全面推行短信服務系統,不斷完善系統功能。配合省局國稅系統門戶網站建設,拓展網站功能,實現與12366熱線、多元化報稅平臺、短信服務系統的有效鏈接,為廣大納稅人以及全社會提供更加及時、全面、經濟、優質的服務。
(四)全面推行辦稅公開。認真落實《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深入推行辦稅公開的實施意見》,研究制定我市具體實施方案。根據《辦稅公開實施意見》規定的公開內容,進一步細化具體項目,明確各細項所需資料、辦理流程、承辦單位、承諾時限。充分利用辦稅服務廳、電子觸摸屏、宣傳資料,特別是門戶網站等實施辦稅公開。
(五)加強納稅信用等級的評定與管理。進一步完善納稅信用等級的評定制度,上半年與地稅局聯合開展納稅信用等級的評定工作。年內公告a級納稅信用企業名單,強化對c、d類企業的日常管理和監控,營造依法誠信納稅的氛圍。
三、繼續推進征管信息化工作
(一)積極推行管理應用系統。配合省局完成綜合征管軟件、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出口退稅系統的數據整合,實現“三大系統”的信息共享。推行集“一戶式”存儲、分析查詢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數據應用軟件。創造條件,協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稅銀庫”聯網,努力實現申報、繳稅同步模式,提高稅款入庫及時率。
(二)強化數據應用。著力提高領導干部、各級機關的應用意識,提高各類各級操作人員應用技能。建立規范完整的數據指標體系,統一數據標準和口徑。嚴格數據采集、錄入、審核、傳輸、儲存、清理、等工作。加強數據管理和維護,協同相關部門建立數據質量通報制度,強化數據質量監控與考核,確保數據的真實、準確、完整。加強對征管情況的日常監控,確定相關征管監控點,開發相關分析監控軟件,定期相關信息,強化督導核查,促進制度落實,堵塞管理漏洞。
(三)積極做好基層報送報表和納稅人報送涉稅資料“簡并”工作。努力實現報表資料歸口管理,減少重復報送。凡系統能夠生成或經過加工可以生成的報表,不再要求報送,各部門信息共享,切實為基層和納稅人“減負”。
四、努力做好各項綜合性征管工作。
(一)繼續深化和完善稅收征管改革。落實總局確定的“34字”稅收征管模式,本著明確職責、強化管理、提高效能、優化服務的原則,進一步深化和完善征管體系。細化征、管、查各環節的職責分工和業務銜接;充實基層征管力量,合理確定征、管、查人員比例,使管理力量與擔負任務相匹配;整合業務分工,簡化工作環節,優化業務流程,細化工作任務和工作標準。
(二)業務督導工作。配合省局業務督導組在我市的督導工作,做好業務督導辦公室的日常工作及組織協調,確保督導工作取得實效。
(三)按照協調聯動機制職責分工,做好組織協調、相關信息、運行情況匯總、報告及協調辦公室其他日常工作,促進稅收分析、納稅評估、稅務稽查和責任追究協調聯動機制順暢運行及在稅源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發揮。
今年全*國稅工作總體目標:宏觀稅負、商業稅收及稅負等稅收指標與全*平均水平差距進一步縮?。欢愂照鞴艿馁|量和效率進一步提高,稅收執法更加規范,稅收政策執行更加到位,信息化建設和運用水平不斷提升,稅收服務更加優良,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干部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明顯提升,平安和諧的稅收工作環境逐步形成。
一、科學組織稅收收入,提升稅收收入質量,確保稅收與經濟的協調增長
(一)繼續完善計劃管理體系,加強重點指標考核。及時將今年稅收收入任務,在考慮稅源發展狀況的基礎上,抓好分配落實工作。定期對稅收收入增幅、宏觀稅負、彈性系數、商業增值稅增幅和彈性系數以及重點行業、重點稅源、重點企業、重要稅種的收入增幅稅負等指標進行通報,實行動態跟蹤監督,結合五項指標的考核,完善科學稅收收入組織工作目標考核機制,實現稅收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二)做好稅收分析和稅負預警工作。完善以基層分局為基礎的二級稅收分析體系,堅持月份、季度收入分析制度,確保稅收分析真實全面反映經濟稅源狀況。一是利用重點稅源的生產經營與稅收數據,進行收入增減因素分析。二是成立征管查協調小組,按季召開協調會,統一協調運作征、管、查之事,將稅收分析作為稅收征管事項之一,使稅收分析成為促進管理和稽查的有效抓手。三是針對稅收熱點和領導關注的問題,加強稅收專題分析和調研,積極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謀依據。
(三)加強稅源管理。對年納稅20萬元以上的企業列入*級重點稅源監控范圍,擴大重點稅源監控面,完善稅源分級、分層、分行業監控體系,實現監控成效的最大化。主動與地方產業對接,根據*產業發展的方向,建立新增稅源跟蹤和預測機制,把握組織收入工作主動性。不斷培植稅收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的稅源基礎,積極尋找新的稅收增長點,拓寬稅基。
(四)加強免抵退稅管理。按計劃進度完成免抵調庫和退稅指標。
二、深化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切實提升稅收管理水平
(五)加強商業稅收管理。結合20*年商業增值稅專項整治工作成果,實行行業分類管理,切實提高商業稅負。
(六)深入拓展“以電控稅”管理行業。把“以電控稅”逐步推行到機磚、鋼材加工、竹木制品等所有耗電量較大的、產品生產工藝流程與耗用電量密切相關的行業。對各行業進行調查摸底,測算數據。在此基礎上,召開行業電度稅收負擔率評定會,邀請人大、政協、效能辦、地稅等部門參加。
(七)預約定耗工作不斷完善和提升。首先,完善農產品價格信息庫。針對現有的信息庫中數據不夠細化,農產品價格變動較大的情況,加強對信息庫的維護,確保數據的真實、準確。其次,根據*局的范本要求,做好資料的整理工作,做到一戶一檔。第三,邀請林業局業務熟練人員傳授林業方面知識。納入預約定耗管理的企業大部分為木竹企業,稅務人員需要掌握相關知識,提高綜合業務素質。第四,根據農產品預約定耗情況,對納稅人收購業務普通發票的開具使用、農產品進項稅額抵扣、銷項稅額等情況實行跟蹤管理,防止稅款的流失。
(八)加強原木稅收管征。嚴格貫徹執行《*原木稅收管理辦法》。加強林業生產單位原木自產自銷的管征,建立產銷臺帳,切實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避免稅款流失。
(九)加強納稅評估工作。完善納稅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數學模型,加強重點納稅戶及特色稅源納稅評估,從中發現問題,探索管理新方法,促進稅收收入的增長。建立一支專業化、松散形的納稅評估隊伍.
(十)加強增值稅稅種管理。一是認真落實總局新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認定管理辦法。二是認真執行總局貨運發票抵扣制度,加強貨運發票等“四小票”數據的采集、清分、上傳工作。強化稽核比對,做好異常票協查工作。三是開展20*年度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年審。
(十一)加強所得稅管征。一是加強對所得稅收入的分析預測。通過所得稅收入的分析預測,掌握好稅收動態和導致增減的因素,發現所得稅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及時采取措施堵塞漏洞。二是做好20*年度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并按新的納稅申報表做好年度納稅申報。三是嚴肅分類管理。分類的標準以信用等級為基礎,重新制訂最低應稅所得率。四是加強房地產企業所得稅管征。對每個企業完工樓盤進行全面清查,及時進行匯結算。五是加強備案管理,完善臺賬管理制度。通過建立分類別、分行業、分項目的臺賬制度,實行動態管理。六是加強和完善企業所得稅電子申報工作,年報網上申報推廣到所有企業。七是積極探索所得稅納稅評估工作。八是做好“兩法”合并前的各項準備和培訓工作。
(十二)全面落實個體戶稅收定期定額征收新辦法。認真落實好新辦法,加強稅務登記管理,杜絕漏征漏管戶。加強定額公示,特別是核定為未達起征點的公布。加強停歇業管理,防止出現假停歇業現象。
(十三)強化征管質量考核。加大對征管“六率”的考核力度,修改《稅收業務績效考核辦法》,將管理員工作平臺運行等納入考核,全面提升基礎管理水平。
(十四)加強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管理。完善普通發票管理軟件功能,更好地實現“以票控稅”。宣傳貫徹《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認真執行《增值稅專用發票審批辦法》。
(十五)加強涉外稅收管理。進一步規范涉外稅收審計辦法,將涉外審計與納稅評估相結合,開展反避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推進依法治稅,規范稅收執法
(十六)嚴厲打擊涉稅違法行為,深入整頓和規范稅收秩序,提高稽查質量和效率。不斷加大稅務稽查工作力度,結合我局實際,全面開展稅收專項檢查,突出檢查質量,整治稅收環境。20*年將重點對房地產行業、廢舊物資回收及用廢企業、以農副產品為主要原料的生產加工企業、商業增值稅及產品總經銷總企業及機構、服裝紡織制造業和資源綜合利用企業開展檢查。完善案件主辦制,保證稽查責任落實到人。按季召開案例分析會,各檢查小組將所查處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發現偷漏稅案件的新動向和趨勢,查找管理漏洞,以查促管。加強稅收專項檢查。
【摘要】物流業在我國是一個新興的產業,稅負對物流業的發展產生較大影響。文章以現行物流業稅收政策為依據,在分析我國物流業稅收存在問題的基礎上,以東北某企業集團案例為實證,提出將營業稅的應稅勞務籌劃為增值稅的稅收籌劃方案。
【關鍵詞】物流業;稅收籌劃;案例分析
一、引言
物流業伴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不斷發展應運而生。物流業是運用信息技術和供應鏈管理技術,對分散的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多種社會功能進行有機整合和一體化運作而形成的新興產業,是融合運輸業、倉儲業、貨代業和信息業等的復合型服務產業。它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拉動消費作用大,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增強國民經濟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物流業已成為衡量一國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我國物流業快速發展。2008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89.9萬億元,比2000年增長4.2倍,年均增長23%;物流業實現增加值2.0萬億元,比2000年增長1.9倍,年均增長14%。2008年,物流業增加值占全部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6.5%,占GDP的比重為6.6%。物流業發展水平顯著提高,物流基礎設施條件逐步改善,支持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和基礎性工作取得新進展。但是,我國物流業整體運行效率仍然偏低,社會化物流需求和專業化物流供給能力不足,基礎設施之間缺乏銜接配套,資源整合和一體化運作面臨一些障礙,物流技術和標準比較落后。
為了進一步促進物流業平穩較快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國務院于2009年4月印發我國《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規劃所提出的9項政策措施中第3項涉及到稅收問題,至今無相應法律或規章制度出臺。目前的稅收政策并沒有從整體上扶持物流業發展的傾向,同時結構性調整的政策也不足,忽視了對物流業賴以存在的整體環境的關注,影響了物流業的發展。本文就現行物流業稅收政策下物流業稅收籌劃進行分析,以期對物流企業有所裨益。
二、我國物流業的稅收現狀
物流業涉及的服務項目范圍較廣,涉稅種類很多,主要涉及的稅種有營業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房產稅。使得物流業稅負較重,問題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我國至今為止沒有從本質上對什么是現代物流業加以界定
在我國的稅法條目上,“物流業”是一個沒有進行規范的領域?,F行的營業稅暫行條例將陸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和裝卸搬運全部歸入“交通運輸業”稅目,稅率為3%;業、倉儲業、設計、咨詢等歸入“服務業”稅目,稅率為5%;如果企業兼營不同應稅項目,應分別核算,否則從高適用稅率。而現代物流是一體化和集成化的經濟運動過程,運輸、倉儲、包裝、裝卸、配送、流通加工以及物流信息等各個環節都具有互相制約、互相影響的內在聯系;同時,這種內在聯系又是建立在以市場運行機制和專業化、社會化的基礎之上的。如果將這些一體化的環節割裂開來,其結果只有兩種:或者是重復征稅;或者是從低納稅。
(二)我國目前對物流業給予的稅制支持和稅收管理體系并不完善,有的方面甚至存在空白
第一,雖然我國現行的《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試點物流企業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是九部委聯合行動的結果,但從本質上看,并沒有解決各部委之間的分割管理和利益歸屬問題;第二,目前的稅收政策并沒有從整體上扶持物流業發展的傾向,同時結構性調整的政策也不足,忽視了對物流業賴以存在的整體環境的分析和關注;第三,現代物流業務的多樣性、服務項目的交叉性,使傳統的運輸、倉儲、出租等原本分門別類管理的業務發票失去了監督作用,各個類別之間缺乏關聯度的現實,使得憑票計稅和扣稅的發票管理制度面臨著重大挑戰。
(三)物流企業的營業稅存在重復納稅的現象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試點物流企業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的要求,試點物流企業將承攬的運輸業務分給其他單位并由其統一收取價款的,應以該企業取得的全部收入減去付給其他運輸企業的運費后的余額為營業額計算征收營業稅;試點物流企業將承攬的倉儲業務分給其他單位并由其統一收取價款的,應以該企業取得的全部收入減去付給其他倉儲合作方的倉儲費后的余額為營業額計算征收營業稅。上述兩項要求使得試點物流企業在其經營中可以將支付給其他單位的物流服務費用進行抵扣,減少了試點物流企業的稅收負擔,這無疑是一項鼓勵物流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好政策。但是通知中也列舉了試點物流企業的名單。從名單中可以看出,我國目前有70萬家與物流有關的企業和機構,試點物流企業所占的比重還不大,也就是說只有少數物流企業可以享受到這項稅收優惠政策,而對于大多數物流企業來講,其發生的支付給其他單位的如倉儲、運輸、裝卸等費用,還不能進行抵扣,這必然存在大多數物流企業的重復納稅的問題。同時,一些集團型物流企業下屬的全資子公司,因為沒有自備運輸車輛而不具有自開票納稅人資格,也不能享受營業稅差額納稅的政策,這就使得試點物流企業集團的一些全資子公司也不屬于這項稅收優惠政策的受益者,于是,上述優惠政策的真正的受益單位少之又少。
三、物流企業稅收籌劃案例分析
東北某集團公司于2006年進行重組改制,將其主業組建股份有限公司并包裝上市。重組時,該集團公司的物資采購及倉儲職能繼續留在存續公司。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和獲得內部轉移價格的好處,上市公司的倉儲服務業務仍然由存續企業提供。重組以前集團公司的物資采購實行統一管理,物資供應部門為該企業的二級非獨立核算單位,為其下屬單位提供的物資供應服務不存在稅收問題。重組后,上市公司與存續企業分別獨立核算,其間因倉儲服務產生涉稅問題。與該公司簽約的會計事務所相關專業人士向公司提出稅收籌劃的基本思路是將本應該納入營業稅范圍的稅費支出,納入增值稅的范疇,以享受到進項稅抵扣的好處。主要方案如下:
在稅法依據方面,首先,按照我國稅法現行規定,倉儲服務應交納5%的營業稅。同時,1994年國家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聯合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增值稅、營業稅若干政策規定的通知》,其中第五條關于代購貨物征稅問題規定:“代購貨物行為不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均征收增值稅,否則,征收營業稅”。這些條件是:(1)受托方不墊付資金;(2)銷貨方將發票開具給委托方,并由受托方將該項發票轉交給委托方;(3)受托方按銷售額和增值稅與委托方結算貨款,并另外收取手續費。
其次,我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中,第五條規定:“一項銷售行為如果既涉及貨物又涉及非應稅勞務,為混合銷售行為,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零售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及個體經營者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銷售貨物,應當征收增值稅?!?/p>
由此可見,如果要將原本繳納營業稅的應稅行為轉為繳納增值稅的應稅行為,只要滿足以上規定的條件即可。因此,將上市公司與物資供應商、未上市企業提供的倉儲服務合并成為一個整體,即能成為增值稅的納稅人。該事務所要求受托方(存續企業)將代購貨物的價款及按規定收取的費合并,把費收入籌劃成混合銷售行為(既購買物資又提供倉儲服務),按單個物資供應合同向委托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同時,委托方(上市公司)將代購貨物的價款及費同時付給受托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獲得進項稅額的抵扣,三方關系如圖1所示。在存續公司只為上市公司提供貨物運輸服務的情況下,存續公司只繳納營業稅即可,而上市公司只交納增值稅進項稅;當把這三者視為一個整體而進行統籌規劃時,上市公司依然只繳納增值稅,而存續公司原先繳納的營業稅改為增值稅,享受到了抵扣的好處。
此例可以運用一些數據進行測算:假定當年該公司委托存續企業物資采購的金額是2400萬元,按關聯交易合同規定應支付倉儲服務費(假定按照物資銷售額的10%提取)240萬元。公司增值稅稅率為17%,營業稅稅率5%。由于上市公司委托存續企業為其采購物資,同時并不需要存續為其墊支資金,采購物資的專用發票由存續轉交上市公司,存續與上市公司單獨結算,并單獨收取手續費,這時存續企業必須繳納增值稅,而又由于其行為屬于既涉及物資的采購,又涉及應稅勞務的混合銷售行為,原來繳納營業稅的部分也一并繳納增值稅,因此:上市公司應繳納增值稅=本期增值稅銷項稅額-(24000000+2400000)×17%萬元,而存續公司應繳納增值稅=(24000000+2400000)×17%-24000000×17%萬元,從公司整體來看,就此業務其繳納的稅費合計=本期增值稅銷項稅額-24000000×17%萬元。
經過合理的稅收籌劃,此案例產生的效果主要體現在:
(1)省去了營業稅及附加13.2萬元(2400000×5.5%);
(2)上市公司因取得進項稅額而少繳增值稅40.8萬元
(2400000×17%),由于少繳增值稅而少繳城建稅、教育費附加4.08萬元(408000×10%)。
(3)存續企業多交一部分增值稅。上市公司取得的進項稅額,實際上就是存續公司增加的銷項稅額,但由于恰逢我國增值稅消費型改革,物資供應部門取得的進項稅(經營成本部分)可以完全抵扣,購置部分固定資產的進項稅也允許抵扣,因此存續企業多交的增值稅,實際上要小于上市公司少交的增值稅,整體考慮納稅籌劃效果明顯。
四、總結與建議
首先,本案例能夠將營業稅的應稅勞務籌劃為增值稅的應稅行為,主要還在于對物流業本身界定不清。如果稅法規定倉儲服務屬于營業稅范圍,而不是具備諸如前文分析的條件課稅,那本案例就不會取得這樣的效果?!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認為,“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現有機結合?!币虼?綜合、高效的一條龍服務模式才是現代物流企業的發展方向。而如果按照我們傳統的,在形式上將物流簡單的進行分割是不妥當的。筆者認為,從物流業服務性質的角度看,應該把物流業視為服務業的子稅目,統一明確產業屬性與經營范圍,這樣各地稅務征收機關就有了征收管理客觀依據,避免錯定誤征。
其次,物流企業經常將一些業務外包,但就我國現行的稅法規定,倉儲環節發生的稅費是不能抵扣的(大約占到營業額的15%—20%左右),其結果是虛增營業稅稅基,出現重復納稅現象,進而增加企業的稅負。本案例將存續企業倉儲服務本應繳納的營業稅轉變為增值稅以通過抵扣而獲得稅收方面的好處,其動機就是為了減輕企業稅負。
最后,統一票據的開具,正確計算增值稅進項抵扣稅額。我國現行稅收政策規定,比如包裝、流通加工、配送、儲存等是排除在增值稅之外的,因此,客戶不能用來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只能全額繳納增值稅,這樣,無法正確計算和抵扣進項稅額,客戶容易產生稅收規避的動機,造成國家稅款不應有的損失。本案例的籌劃使得存續企業多繳納了一部分增值稅,而在籌劃之前,這部分增值稅是不用繳的,雖然稅收籌劃本身并沒有違反法律規定,但從整個國家利益來看,還是發生了稅收流失。因此,準確認定現代物流業的基本范圍是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的前提條件,在此基礎上,再結合我國增值稅稅制由生產型到消費型的改革,在規范物流業市場準入的基礎上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專用發票抵扣增值稅。這樣才會使物流企業的扣稅更合理,企業進行納稅不服從行為的成本增高,從根本上降低稅收流失。
【參考文獻】
[1]何玉潤.物流業的稅制淺析[J].財會月刊,2007(3):33-34.
關鍵詞: 納稅評估;評估工作;稅收管理
abstract: the tax payment appraisal is at present internationally the general tax administration way, is also the tax authorities fulfills the tax obligation situation to the taxpayer to enter one method which in the conduct monitors, may make up the collection to reform the insufficiency which in the process manages attenuates, the strengthened management monitoring function, manifests the service government's civilized thought that the house serves during the management. it takes the tax revenue monitoring management one effective measure, in helps the taxpayer to discover and in the correction tax payment errors and omissions, to enhance the taxpayer to pay taxes consciousness and manages the tax ability aspect to have the unique superiority.
key word: tax payment appraisal; appraisal work; tax administration
一、當前納稅評估中存在的問題
1.納稅評估工作定位不夠準確。在納稅人看來,納稅評估工作是通過資料分析、評估約談等方式查找稅收問題,近似一種間接的納稅檢查。而對評估人員來說,評估工作的目標和方法也向個案查出多少問題的方向發展。為了與稽查嚴格區分,強調評估時不調賬,不下企業。因此不能全面看到可查閱的賬簿憑證和企業經營過程的原始記錄,只能發現一些表面問題或嫌疑問題。目前納稅評估的工作方式類似稅務稽查,但手段和實際效果又不如稽查;定位是稅務管理,又沒有真正放到管理工作中去,還是處于僅個人操作和層次較淺的狀況,因此成效不明顯。同時,由于有效監控機制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納稅評估工作在設計上存在一些不足,對對報表、查查相關數據、與企業核實疑點問題等靜態的監督形式無法了解企業動態實際情況,無法掌握外部相關信息,形成一些評估盲點。評估人員受相關因素約束,沒能全面發揮主動管理監控職能。而企業大多也未把納稅評估當作是一次自查整改機會。因此,對納稅評估工作應進一步明確定位,即通過評估手段和調查手段,對納稅人納稅情況進行宏觀管理監控。
2.信息資料來源不夠廣泛。納稅評估工作離不開數據資料的搜索、采集、積累和掌握,納稅評估過程中要進行大量的指標測算、資料比對等定量、定性分析,沒有數據資料,納稅評估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目前,納稅人報送的納稅申報數據和財務數據,不包括生產經營類信息、經營核算類信息以及其他諸如登記注冊類、價格類等相關信息,因此,是不完整的涉稅信息。只有掌握上述各類信息并進行處理、測算、比對以及綜合分析后,才能做出較為正確的判斷。稅務部門目前還沒有足夠的渠道獲取這些信息,對報表和稅負等面上問題有的雖有懷疑,但由于信息不完整或有可能錯誤,無法把問題完整地分析出來,不僅審核效率低,而且審核誤差大。
3.納稅評估人員綜合業務素質亟待提高。目前,從事評估的人員基本都是稅收管理員,在負責征管的同時進行納稅評估,沒有專門從事評估的專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相當一部分評估人員知識面窄,掌握評估的方法不夠,有的只停留在看看表、對對數、查查抵扣發票信息的淺層次,不善于從各種涉稅信息中尋找蛛絲馬跡或挖掘深層次問題,使評估工作流于形式,評估效率不高。
二、對深化納稅評估工作的思考
1.建立科學規范的納稅評估體系,強化稅源管理。隨著征管改革的不斷深化,信息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加大了依法治稅力度,促進了征管質量的提高。但由于征管對象的復雜化、現金交易的擴大以及不開發票收入不入賬、做假賬、二套賬等情況時有發生,偷稅隱蔽性越來越強。納稅評估的開展恰恰能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應該進一步拓展評估范圍,充分運用金稅工程、ctais、納稅評估等軟件,將納稅評估對象涵蓋全部納稅人,對信息數據進行分析、評定,規范涉稅行為,優化納稅環境。
2.確立“服務型”的納稅評估,融洽征納關系。通過經常性的納稅評估分析,可以有效地對納稅人的依法納稅狀況進行及時、深入的控管,糾正納稅人的涉稅違法行為,提高他們依法納稅的自覺性。同時,將評估結果與當事人見面,通過約談或質詢等方式讓對方說明、解釋,是對納稅人進行稅法宣傳解釋、幫助他們提高納稅意識的有效的途徑。納稅評估對一般涉稅問題的處理解決了納稅人由于對稅收政策不了解、財務知識缺乏而造成的非故意偷稅問題,減少了納稅人進入稽查的頻率,減少了稅務機關和納稅人雙方因直接進入稽查后對案情分歧而產生直接沖突的可能,起到了服務納稅人、優化經營環境的作用。因此要樹立服務的觀念,提高納稅人依法納稅意識,倡導納稅人誠信納稅。
3.高度重視約談、舉證工作。約談、舉證是納稅評估工作中認定處理階段的重要環節之一,評估人員應在查閱企業報送的財務報表、納稅申報表等申報資料以及向稅務機關其他崗位了解情況,全面掌握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財務核算狀況、日常納稅情況、發票管理及稅款交納情況的基礎上,做好約談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并擬好約談提綱。只有掌握納稅人的基本情況和概貌,才能把握約談的主動權。但在實際工作中,僅憑評估人員提出的疑點就想通過約談來解決問題,顯然不可能。企業解釋“市場不好,虧本經營”等各種理由很容易搪塞過去。約談除了需要納稅人配合、主動承認問題外,評估約談人員的詢問方法、技巧很有講究。有不少問題要從生產工序、出入庫手續記錄、庫存變化、銷售數量差異、成本核算漏洞、毛利水平與應納稅金配比、預收應付賬款的來龍去脈等各方面提問,并對應答理由是否真實合理進行即時分析反應,提出不同看法,巧妙利用談話中的矛盾之處,找出疑點深入挖掘不放棄,才不會被表面現象和某種似乎合理的理由蒙蔽。
【關鍵詞】稅源專業化 管理 教學
一、稅源專業化管理教學的必要性
(一)稅源專業化管理的含義
稅源專業化管理是指根據納稅人的實際情況和征管規律,以稅收風險管理為導向,以信息化為支撐,按照納稅人規模、行業為主對稅源進行分類,優化征管資源配置,建立專業化人才隊伍,達到管住管好稅源的目的,以提高征管質量和效率。
當前,積極探索稅源專業化管理新模式,是稅務機關的實踐任務,以稅收風險管理為導向的稅源專業化管理,是今后一個時期稅收征管改革的趨勢和方向,是一項全新的稅源管理方式。
(二)稅源專業化管理提出的背景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納稅人數量不斷增多,企業的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呈現多樣化,企業集團大量增加,經濟主體跨國家、跨地區、跨行業相互滲透,企業核算的電子化、團隊化、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稅源管理的復雜性、艱巨性、風險性不斷加大,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等矛盾日益突出,傳統的由稅收管理員屬地管戶、粗放的稅源管理方式已難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必須更新理念,探索稅源專業化管理,提高征管質量和效率。
(三)稅源專業化管理的試點情況
隨著稅源管理面臨的新形勢和新問題,2010年國家稅務總局提出了探索稅源專業化管理的模式,并選擇了部分省進行試點。我們廣西區國稅局按照總局提出的總體思路,于2011年初制定下發了《全區稅源專業化管理改革試點方案》(桂國稅發〔2011〕78號),確定南寧、百色、崇左三個市局分別負責大企業管理、綜合管理、重點行業管理的改革試點工作。各市根據區局的要求,選擇部分縣(區)局開展試點,全區參與試點的單位共計54個縣(區)國稅局。到2012年7月止,全區實施稅源專業化管理的行業達到100多個,編寫了100個行業管理指南和100個風險指標應用指南。在探索稅源專業化管理新模式的實踐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四)開展稅源專業化管理教學的現實要求
1.稅源專業化管理任務重、要求高,亟需提升稅務干部的管理理念。使參訓人員進一步認識稅源專業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加強對信息管稅、稅收風險管理、稅源專業化管理的理念的認識,以尋求更高效的管理載體。
2.稅源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難以適應稅源專業化管理的高標準要求。
稅源專業化管理是適應新形勢下經濟發展的需要和稅收科學發展趨勢而提出的一種稅源管理新模式,對稅務干部的素質要求比較高,與實際情況相比差距較大。
(1)稅收管理員隊伍素質能力參差不齊,難以適應專業化管理的要求。突出表現在知識結構不合理、專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復合多能型人才奇缺、隊伍年齡老化等問題。
(2)會計知識普遍薄弱,突出表現是影響納稅評估的成效。
(3)信息化技術力量不足,除難于獲取第三方信息外,信息管稅能力不強,影響風險管理的成效。
二、稅源專業化管理教學的發展現狀
(一)稅源專業化管理教學的開展情況
隨著稅源專業化管理試點工作的推行,相關方面的業務培訓漸成為各稅務培訓機構的培訓熱點。比如我校舉辦的房地產行業管理培訓班、水泥制造業管理培訓班、行業納稅評估培訓班、財務軟件應用培訓班、小企業會計培訓班等都是根據稅源專業化管理的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
(二)稅源專業化管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1.培訓項目策劃注重立竿見影,缺少長遠謀略。目前舉辦的培訓班一般以3至5天短期業務學習為主,目的是想通過培訓把目前缺什么的內容都補上,未體現專業化管理對人才的專門業務要求,功利性強,效果不理想。
2.缺乏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培訓教材。培訓班的課程設置、授課內容等與稅源專業化管理要求還甚遠,更多的注重對文件解讀、理念更新、管理方法等方面的教學,深入學習及對工作案例的剖析很少,更無教材可言。
3.師資力量薄弱,缺少實踐經驗。專職教師的授課更多的是從理論到理論,難以滿足學員工作的需要。
4.教學方法單一,學員被動學習。講授式教學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教學形式,這種“一言堂”“填鴨式灌輸”方式讓參訓人員被動學習,難以滿足學員參訓的需求。
三、對稅源專業化管理培訓教學的幾點思考
實施稅源專業化管理不僅要求稅源管理人員精通稅收政策和會計核算,還須加強學習市場經濟、企業管理、生產工藝和相關法律等方面的知識,更需要掌握稅收分析、計算機操作方面的技能。稅務干部培訓機構需要為此做好培訓教學業務。
(一)深入基層開展培訓需求調查,科學策劃培訓項目
培訓項目不僅要分崗分類進行策劃,更要夯實基礎知識培訓,深化專門業務培訓,可采用遞進式進行。
1.稅源專業化管理基礎類的培訓包括:會計業務知識(包括財務軟件應用)、信息技術與信息管稅、稅源基礎管理、稅收風險管理、稅收數據采集分析等;
2.稅源專業化管理提高類的培訓包括:行業會計實務、行業適用稅收政策、行業特點及其風險分析、行業納稅評估、行業稅務稽查等。
(二)探究稅源專業化管理人才的培養方向
造就一批高素質專業化人才,對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提高稅收征管的質量和效率,至關重要。
一是確立定向培養、定向培訓、定向使用的稅收征管人才發展計劃,建立結構合理、專長突出的稅源專業化管理人才隊伍,健全用人激勵機制。
二是注重在實踐中培養造就稅源專業化管理人才,鼓勵廣大稅源管理人員自我加壓、自我學習、甘于奉獻,積極投身到征管改革的浪潮中,提高其應對風險的技能。
三是注重培訓財務會計和稅收業務知識。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稅源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因此財務會計和稅收業務知識的深化學習及融會貫通為稅源專業化管理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三)編寫針對性且實用性強的教材
按照“以用為本,注重實務操作”的原則,編寫專業化培訓教材及配套的練習題、試題庫,尤其要增加工作案例的剖析,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建議根據崗位業務實際,借鑒以往和外部經驗,圍繞開展稅源專業化管理的業務培訓需要,在系統內組織專職教師及省市局專門業務骨干組成的教材研發隊伍,編寫分崗分類的專門業務培訓教材。
(四)優化稅源專業化管理教學模式
1.優化課程設置,注重授課內容的實用性。圍繞培訓目標開設針對性和實用性強的培訓課程:一是內容要實用、注重實務、目標明確、有針對性;二是注重課程內容的編排與整合,避免知識點的交叉與重復;力求培訓取得實效。
2.優化師資隊伍,提升教學質量。根據各培訓項目的培訓目標,在師資配備上應建立一支具備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熟悉稅源管理的規律,掌握現代教育培訓方法的高素質專兼職師資隊伍。因此對專職教師來說,就要深入到基層崗位學習,豐富自身實戰經驗;而系統內兼職教師不僅要加強業務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應致力于探討教學的方式方法。此外也可以邀請一些社會中介機構閱歷豐富、業務能力強的注冊稅務師、注冊會計師進行授課,全面提升稅源專業化管理實務教學水平。
3.搭建交流平臺,注重實踐教學。培訓的形式多種多樣,根據成人特點和規律,除課堂講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外,應倡導實踐教學,體現學以致用、學用結合。一是組織學員進行工作交流和問題探討,分享成功經驗,借鑒成功做法;二是通過局校合作,充分發揮基層稅務局稅源專業化管理基地連接理論與實踐的作用,組織學員到先進的基地進行實地考察、現場學習,讓教師、學員在教學實踐中體驗稅源管理的方法,掌握稅源管理實情,善于借鑒他人經驗和做法,增長知識和才干,確保學有所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稅收征管 信息化 稅務機關
稅收是政府采用經濟手段對經濟活動進行調節的重要杠桿。我國的稅收收入已占財政收入的絕大部分,是財政收入最主要的來源。稅收收入的變化折射出的是遼寧省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變化程度,而稅收收入的取得必須借助于稅收征收管理工作才能最終得以實現。
二、近三年來遼寧省稅收征管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稅務機關工作人員的認識誤區
稅務機關工作人員對信息化管理的意識和理念的認識比較淡薄,片面地理解稅收征管信息化建設的內涵。遼寧省稅務系統有部分稅務工作人員把稅收征管改革簡單地理解為外在機構與內部人員間簡單的重新組合,而忽略稅收征管改革對稅收管理理念、方式、內容、運作程序等各個方面、較深層次的變革要求。還有部分稅務工作人員認為稅收信息化建設就是單純的技術問題,容易造成技術開發與業務需求之間的割裂。此外,全省稅務系統部分稅務工作人員對設備的利用率較低,計算機往往成了簡單的打字機、開票機、數據文件存貯器。對各種數據信息只重視錄入,卻忽視了對數據信息的分析、整理、利用,造成大量的數據信息嚴重堆積,并且對于數據信息的共享性和開放性不足。
(二)數據采集、傳遞的不完善
就數據采集來看,遼寧省目前運用的稅收征管方法和報稅軟件,普遍只重視納稅人的納稅申報表、稅務登記、賬簿管理、憑證管理、稅款入庫、專用發票等涉及稅收的各種數據的收集,然而關于納稅人與稅收收入相關的各種信息,如財務報表、經營狀況、銀行存款等各種相關數據基本沒有收集或根本無法采集,造成稅務機關對企業整體納稅情況的分析缺乏依據。就數據傳遞來看,目前全省仍存在數據傳遞不及時的問題。全省多數地區以市、縣局為單位建立數據庫,大量、分散的小數據庫仍需要通過數據庫復制再經由互聯網絡,才能將各基層的稅收征管數據逐級地傳到各地市稅務局,不僅存在時滯性,而且可靠性差,造成上報的征收數據是否準確等疑問。
(三)納稅人對于繳納稅款的觀念不強
對于繳納人員,納稅人缺乏自覺遵守稅收法律、法規的自覺性,依法納稅觀念不強,本著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標,為了謀取蠅頭小利,抵觸依法繳稅,千方百計地偷逃稅款。每個人納稅人主觀上都不愿意把自己的收入交出,即使中、西方的憲法都明確了納稅是公民的天職和義務,即使大家都知道“稅收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主觀上都不想付出,“搭便車”現象嚴重。同時人們普遍存在僥幸心理,不繳稅或少繳稅不一定就會被發現,發現了也不一定能全部補繳,犯罪成本較低。發現了處罰力度也不夠,人們不怕被抓。納稅人對偷逃稅款的羞愧感已淡化,很多納稅人認為人人都有偷逃稅款的現象,惟我一人不逃此乃吃虧之舉,從而誘發對偷逃稅款的攀比仿效心理,認為偷逃稅款是心安理得之事。同時,納稅人都存有法不責眾的心理,并且普遍對從輕處罰抱有幻想,進而助長了納稅人偷逃稅款的僥幸心理。
三、遼寧省加強稅收征管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信息化人才戰略
稅收征管信息化管理離不開高素質的專業技術型人才。只有具備專業的信息化人才,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遼寧省稅務系統稅務工作人員對信息化管理及建設的意識和理念的認識比較淡薄的問題,并能真正的把現代化的信息設備運用到實處,使其真正的有用武之地。在全省可以通過打破傳統的用人制度推行信息化人才戰略,建立能級管理制度,以體現信息化考核體系的科學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并配合與之相應的收入分配政策,以激勵各級稅務工作人員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還可以通過吸收和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能強的計算機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對數據信息具有較強綜合分析和處理能力的信息管理分析人員,加大對全省稅務系統各級稅務工作人員計算機綜合知識運用的培訓力度,不斷進行新知識培訓,完善各級稅務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以滿足和適應稅收征管信息化的需要;并從工作、生活、學習等方面關心計算機專業技術人員,提高計算機專業技術人員的待遇??傊?,在全省稅務系統要形成一個吸引人才、培養人才、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形成一個充滿活力的人才機制,來保證稅收征管信息化管理各種人才的到位。
(二)加強信息采集及分析利用
通過加強對納稅人涉稅信息的采集及分析利用,進一步完善和深化稅收信息數據的有效應用,保證信息數據的完整、真實、有效,從而切實地提高遼寧省的稅收征管水平。
進一步加強信息數據采集工作,在全省應逐步擴大納稅人信息數據的來源,擴大納稅人信息數據的范圍,盡可能地多了解納稅人的經營狀況、銀行存款、資金往來等與其涉稅有關的相關信息,不僅要采集與稅收征管直接相關業務的數據,還要采集與稅源監控、納稅評估等相關業務的數據,確保能夠完整、及時、準確采集納稅人信息,充分做好信息數據錄入的文章。例如,納稅人的銀行存款動用、商業資金往來、財務報表、金融信用等,做到對稅收征管相關業務數據的全面采集,并且要嚴格審核稅收信息系統數據采集的質量,確保稅收征管相關業務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此外,即時修正錯誤的數據信息,即時清理與納稅人涉稅無關的垃圾數據信息,從而提高納稅人涉稅信息的質量。并確保各基層稅務局的相關納稅的涉稅數據信息即時、準確地傳遞給上級稅務機關。
通過對納稅人數據信息進行深度加工來分析稅收征管的狀況,從中發現問題,挖掘稅收潛力,充分利用好現有的納稅人涉稅數據信息的數據增值作用,加強全省的稅收征管工作。加強與相關部門的信息共享與互動,在全省應該全面利用工商、地稅等相關部門提供的登記信息,定期開展戶籍信息比對核查,認真清理漏征漏管戶。還可以利用發票信息比對,查找發票違法違章線索,加大打擊制售假發票的力度,提高全省的稅收征管水平。
(三) 提高納稅人的納稅意識
納稅人既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又是稅源的創造主體。由于稅法涉及到社會各個方面、各種企事業部門和廣大公民,稅法又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因此,稅法宣傳的對象應當十分廣泛,形式也應當多種多樣,以使廣大納稅人掌握必備的納稅知識。在遼寧省可以廣泛地采取設置稅法公告欄,制作宣傳版,在各級稅務機關的辦稅服務廳設置電子觸摸屏,利用各級稅局網站、電視、電臺、報紙、網絡媒體等開展稅法講座、有獎競賽、辯論,開展稅法宣傳月活動,舉辦培訓班,散發普及稅法知識的宣傳材料等廣泛宣傳稅收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普及稅法及其相關知識,普及納稅知識,使納稅人全方位地了解稅收法律、法規與其相關政策的內涵,增強納稅人依法誠信的納稅意識,也可以從側面降低納稅人的納稅成本,構建和諧的稅收征納關系,營造各級稅務機關依法治稅、依法征稅、誠信服務,納稅人依法誠信納稅的良好稅收環境。
此外,還應在全省范圍內掀起培養未來納稅人的協稅意識熱潮。在全省的各類學校開設有關《稅法》、《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相關知識的選修課程,通過開展稅法知識辯論賽、作文、演講、稅收知識問答競賽等活動,加強廣大學生對《稅法》、《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相關知識的了解。并應堅持普及稅法知識從娃娃抓起,使依法納稅觀念在未來納稅人的頭腦中穩固地扎根。
參考文獻
[1]劉小川.《國家稅收學》[M].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賀志東.《稅收征納管理》[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3]王希穎,王學梅,蘇春山.《稅收征收管理及案例分析》[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4]理查德·M·伯德.《發展中國家稅制改革》[M].中國金融出版社,1994.
[5]孫佰石.試述現行稅收征管模式的實現途徑[J].科學大眾,2008(10).
[6]謝旭人.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 切實加強稅收征管[J].稅務研究,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