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6 10:30: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音樂課教學特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國基礎教育階段《音樂課程國家標準》要求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要盡量把音樂教學過程設計成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的音樂活動,包括音樂鑒賞活動、音樂表現活動、音樂創作活動等,同時將有關的音樂基本理論知識內容融進音樂活動之中。因此,中小學音樂教育需要的是寬專業、厚基礎、一專多能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音樂教師。
長期以來,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學重點放在對學生聲樂、鋼琴的技能技巧訓練上,而作為音樂教師教育應有的教學技能的學習和課外輔導能力的培養嚴重弱化。因此,導致在學生學習心理上存在著重視專業課程、輕視非專業課程的現象,在實際運用能力、教學能力、創新能力和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力上都較為薄弱。一個現實的問題是,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應聘中往往敗于普通師范院校的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具有扎實的音樂理論與演奏演唱能力卻不被用人單位看好,甚至學生畢業后由于執教能力差強人意而無法勝任中小學的音樂教學工作,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工作壓力。畢業生就業過程中遇到的阻礙折射出高校音樂教育人才培養的缺憾:單方面追求專業技能而忽略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重視專業技能學習,忽視教學基本技能的形成;對我國基礎教育階段音樂教育的認知空白等。
筆者曾就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對本專業的認知狀況做過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50.41%的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音樂教育)培養目標缺乏清晰的認識,有17.77%的學生根本不清楚,只有23.97%的學生能夠比較準確地表達音樂教育專業的培養方向。而且被調查的三個年級之間沒有明顯的差異。因此,對音樂教育專業學生進行音樂教育專業觀念的教育和教學技能培養十分必要。
如何提高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應該成為高校音樂教育學科建設中不可忽視的內容。
一、創新音樂教育專業學生課教學技能培養模式
為了突出音樂教育專業的師范性特色,研究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如何更好地強化學生的音樂教育理念和教學技能,需要創新音樂教育專業學生課堂教學技能培養模式。
首先,音樂教育專業學生教學技能的培養,必須建立在正確的專業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基礎上才能提高實踐效果。在加強音樂教育理論課程教學的基礎上,將基礎教育階段音樂課程理念、音樂教育專業思想等內容逐漸滲透入課堂教學之中,強化學生的教師教育意識,從而促使其轉變觀念,將教師教學技能的學習作為專業學習內容之一而加以重視。
其次,將微格教學模式引入音樂教學法課程教學體系,以音樂微格教學為基本手段,探索適合音樂教育專業學生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培養的新途徑,從根本上扭轉音樂教育“表演專業化”的傾向。針對“音樂教學法”課程培養學生的音樂教師素質,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音樂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及其方法技能,形成良好的音樂教學能力的教學目標,開展多途徑的專業實踐活動。
第三,在專業技能教學中加強針對中小學音樂教學法等內容的教學指導分量,逐步使音樂教師教育與中小學音樂教學實踐相銜接。
第四,音樂教育專業課程結構要充分體現師范性。構建音樂教育專業特色課程體系,調整課程結構,逐步突出師范性專業特色、實踐性強的課程設置。在加強教育理論課程教學的同時,增設中小學音樂教材分析、書法、語言訓練等課程,或者增加課時,從而保證音樂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落實。
二、建立“理論學習——技能訓練——教育教學實習”三位一體平臺
加強實踐教學,實現理論聯系實際、專業技能轉化為教學技能、學生角色向準教師角色的轉化,需要構建一個實踐平臺。
一是構建音樂教育專業“一專多能”的特色課程體系,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的設置中保持并加強與師范性相關的課程教學內容。如增強聲樂、鍵盤課程教學法分量,充分利用微格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歌唱、演奏教學能力的訓練;教育心理學、音樂教育學概論、中小學音樂教材分析、合唱與指揮、即興伴奏、音樂微格教學實訓等課程,強調課程內容間的融合、貫通,逐漸形成一套符合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要求、科學合理的音樂教育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
二是鑒于目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教學見習、實習難以落實的現狀,在堅持走出去的同時,進一步采取請進來的方式,將中小學教學一線的優秀音樂教師請進大學課堂,通過優秀中小學音樂教師為學生作報告、實際授課并進行音樂教學指導,讓學生親身感受和學習音樂課如何教學,加深對理論學習和實踐技能的掌握。
三是利用音樂微格教學模式,對畢業班學生進行教學技能專項訓練,滿足學生畢業教學實習和將來教學工作的需要。同時,音樂微格教室還能滿足學生專業課的實踐表演等需要。在音樂教學法課程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按照音樂教育專業“一專多能”人才培養方向,實行音樂教學法分級教學標準,對學生進行包括音樂教學設計技能、語言技能、導入技能、講解技能、演示技能、提問技能、變化技能、結束技能等基本教學技能訓練。
四是認真做好畢業生的教學實習工作。畢業實習是培養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重點環節,根據現實狀況可以采用分散實習與集中實習相結合,靈活解決畢業生實習學校問題。學生需要完成的實習任務包括:(1)音樂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2)教學實習;(3)教學實習報告與總結。
三、嘗試專業教學與教學法結合
我國基礎教育階段音樂課程標準也應該成為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教學改革的導向。因此,立足課堂教學實踐,以基礎教育階段國家音樂課程標準的要求為尺度,創新專業課堂教學模式十分必要。通過變革專業課教學,使學生既能懂得如何唱、奏,又能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把學過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同時鍛煉提高學生的“教學”能力。
一是在鍵盤演奏、聲樂演唱教學中強化音樂教學技能成分。樂器演奏、歌唱教學是中小學音樂教學的主線,音樂教師必須掌握嫻熟、自然流暢、富有音樂表現力的演奏演唱技能,并能夠在教學中根據學生不同年齡特征,選擇適當的范奏和歌唱進行教學。
二是在教師中開展公開課教學活動。實施公開課教學活動旨在解決教學和教學思想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意在給每位教師和同學提供互相學習、不斷思考、學術爭鳴的機會,從而達到理論與實踐正確的結合,達到教學相長,相互取長補短,提高教學質量,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和文化氛圍的目的。通過公開課教學展示給學生不同音樂教學內容和形式的教學課例,便于學生模仿學習,擴大學生專業學習范圍。
三是充分利用好電子琴這一具有特色的教學工具,在器樂技能提高的同時,可以將教學內容擴展到與中小學教學實踐相關的領域。教學內容可以包括:(1)體現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放在重要的位置,豐富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有效途徑。(2)基本應用教學技能:電子琴演奏、歌曲伴奏、電子琴合奏、和弦編配等。(3)音樂創作:利用電子琴獨有的多音色、多節奏、多伴奏等功能,進行音樂創作和樂器編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音樂創造能力。(4)合奏: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是難得有參加樂隊的經歷,電子琴的合奏就會使學生對樂隊有直接的感受和認識,并從中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互相謙讓、互相幫助的良好習慣,以及團結協作的精神。(5)電子音樂應用技術:了解、熟悉音序功能、錄音功能、MIDI制作等功能運用,除加強課堂教學外,更有利于課外開展的文藝活動,以及培養電子琴所涉及到龐大的商業音樂產業的人才。
四、開展教育實踐教學與藝術實踐活動相結合
為了增強學生的教學技能綜合運用能力,將課堂理論教學與藝術實踐相結合,在教學中,相應加大藝術實踐環節的比重,重視培養學生將理論學習能力轉化為實踐教學能力。
一是加強教學實踐,實現理論聯系實際、專業能力轉化為應用能力以及學生向教師角色的轉變,為提高教學能力提供平臺,使學生得到更多的鍛煉和實踐的機會,同時也為學生在就業中提高競爭實力拓展途徑。如課堂教學實習、課外活動實習和社會普及音樂教育實習。
二是注重對學生藝術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搞好理論課、專業課教學的基礎上,大力開展第二課堂教學,將一部分可以分割的知識點、教學點納入第二課堂。充分利用藝術教學實踐場所和設施,認真做好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各類演出,如院際、年級、班級的專業交流匯報,音樂知識競賽、晚會、歌詠比賽、主持人大賽等豐富多彩的校園藝術活動等。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音樂創編與演出活動,為提高學生專業理論學習興趣,很好地開拓音樂教育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積極創造條件,提供實踐機會。
關鍵詞:中小學音樂課堂;鄉土音樂;教材建設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05-0258-01
鄉土音樂是我國音樂資源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指的是地方民族民間音樂,例如當地歌舞、山歌、勞動號子以及地方戲曲等,都屬于地方民族民間音樂范疇。鄉土音樂教材建設,是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基礎教育教材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鄉土教材能夠適應我國各地發展不平衡的實際需要,理當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但就目前而言,我國鄉土音樂教材建設情況并不樂觀,為此,開發地方音樂資源,建設鄉土音樂教材,讓地方音樂資源得以良好傳承,成為了當下我們工作的重點。那么,在鄉土教材建設的過程中,我們首先應該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一、基礎性原則
鄉土音樂教材的基礎性是《音樂課程標準》規定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音樂課程標準》規定:“我國是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多民族國家,各地區、各民族和城鄉之間存在差別。各學校和教師應結合本地、本民族和本效的具體情況,充分利用當地的課程資源,營造良好的校內外音樂環境,豐富具有區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學內容,因地制宜地把握各教學領域課程內容的彈性尺度。地方和學校應結合當地人文地理環境和民族文化傳統,開發具有地區、民族和學校特色的音樂課程資源。要善于將本地區民族民間音樂(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音樂項目)運用到音樂課程中來。其教學目的為:“使學生從小受到民族音樂文化熏陶,樹立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意識。傳承民族優秀文化,增進對世界音樂文化豐富性和多樣性的認識和理解?!?/p>
二、認清地區差異原則
1. 教育部頒發的《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除國家課程外,地方和學校自主開發的課程應占有一定比例。……根據《標準》編寫的教材占教材總量的80%~85%,其余15%~20%留給地方教材及學校教材?!倍诮逃款C發的《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中也是這樣寫著:“地方和學校應結合當地人文地理環境和民族文化傳統,開發具有地區、民族和學校特色的課程資源。”
2.地方音樂教學的辦學目標,決定了音樂課教學內容應為地方服務。音樂課教學要結合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實際,通過音樂課教學加強學生與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聯系,使學生了解當地鄉土,接觸鄉土音樂,關注鄉土音樂,學會對當地鄉土音樂負責,增強學生熱愛家鄉音樂、傳承家鄉音樂文化的社會責任感。鄉土音樂教材的編寫要有利于克服課程脫離社會生活的弊端,應充分反映地方鄉土音樂文化的特色。
3.鄉土音樂教材要根據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及其對學生發展的特殊要求設計編寫。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利于培養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適應當地發展需要的基本素質。
三、科學性與民族性統一原則
地方鄉土音樂是世代相傳,千百年逐漸沉積而成的,民族性是它的本質特點之一。如果說沒有了民族性,也就談不上真正的民族音樂。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人們對民族音樂的追求和審美情趣也必將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在編寫鄉土音樂教材時,千萬要注意科學性與民族性的統一,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二者的完美結合,我國古老的民族音樂文化才能在當下綻放最耀眼的光芒,才能滿足我們建設鄉土音樂教材的初衷。
沅陵縣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全省地域面積最大的縣。該縣歷史悠久音樂資源豐富,有沅水號子,沅陵山歌、小調,沅陵儺戲,辰河高腔、沅陵漁鼓等各種珍貴的音樂文化資源。然而,如果籠而統之,簡單匯集起來,是難以成為一份合格的教材的。(任何音樂現象、音樂理論和技能技巧,都有它本身的科學性和系統性。鄉土音樂教材的建設同樣應注意其內在的聯系和一定的規律性。音樂現象和音樂理論的解釋要準確、科學、教材內容要注意由淺到深、循序漸進。)
所以我們必須根據音樂技術技能的自身特點和少兒音樂接受力的發展規律科學構建才可編寫出滿意的科學性和民族性統一的鄉土音樂教材。
四、可傳承性原則
中華民族的音樂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編寫民間鄉土音樂教材的最終目的便是更好地傳承鄉土音樂資源,讓更多的孩子喜愛自己家鄉的本土音樂,弘揚本土音樂;同時也是為了在教學中貫徹厚今薄古、切合實際的方針。
本文為2012年衡陽師范學院教改課題結項論文
關鍵詞:音樂音樂課興趣
學生的音樂興趣還要激發嗎?看他們整天有事沒事戴著個MP4、MP5呢!但只要深入到學生調查一下,你就會發現完全不是這么回事?!耙魳氛n不是樂理知識就是五線譜,真沒勁。我懂那么多音樂理論做什么?不會看五線譜我也可以唱我喜歡的歌?!薄耙魳氛n里也可以唱歌?那都是老掉牙的歌!沒有周杰倫,沒有林俊杰……還是我的MP4實在!”這就是學生的真實聲音。
音樂與音樂課,這竟成了矛盾?看來,學生想上的音樂課,和老師要上的并不是一回事。那么,怎樣才能把音樂課上到學生的心坎上,讓音樂課生動有趣,把學生的音樂興趣激發出來,又能讓音樂課在教學大綱的要求下,切切實實地完成教學任務呢?
一、明確目標,因勢利導
中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目標是什么?培養音樂家?當然不是。中小學音樂教育不是專業的音樂教育,它主要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理解、鑒賞的能力,以創新教育為目的,讓學生學會通過音樂表達自我情感的音樂審美教育。中小學音樂課堂也需要音樂知識與技能訓練,但它只是培養廣大中小學生音樂素養的一個重要手段,而不是目標?,F在在多數中小學音樂課堂中,仍然保持著傳統的以樂理知識體系為主體的教學思想與模式。一群背負著沉重的升學壓力,已經被數學、英語弄得暈頭轉向的學生,在一星期一兩節的音樂課里,還要動輒面對宏篇大論的樂理知識和天書般的五線譜,他們又怎能激起對音樂課的興趣與熱情?
那是不是說,中小學的音樂課堂里只要憑著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唱唱流行歌就可以,而不再需要什么音樂知識了呢?這當然也不是。只會跟唱流行歌曲,沒有音樂常識,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鑒賞審美能力就無從談起。因此,要使學生既學習音樂知識,又不覺得枯燥,就需要根據中小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及其思想情操,因勢利導。比如,在音樂課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喜歡流行歌曲的特點,以唱學生喜歡的歌為中心,安排音樂知識教學,從視唱、聽音、樂理等方面來編排教學內容。這樣,以學生的興趣為主導,從簡單到復雜,從容易到困難,將音樂知識和技能逐步深化,提高到理性認識的水平,讓學生先感性后理性,先零碎后系統地把音樂知識植入自己的頭腦中去。
二、內容豐富,方法多樣
在傳統的音樂課上,教師通常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按部就班,用統一編訂的教材上完一學期的音樂課。新課程改革明確要求中小學各科課程要充分利用各方面可用的教學資源,把課上好,把課上活。對于音樂課來說,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絕對不僅僅局限于那有限的幾本教科書。學生喜歡的流行歌曲,是音樂課的教學資源;民族傳統音樂、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曲令小調,也是音樂課的教學資源。比如,在閩南地區,南音這一被譽為“古音樂化石”的地方音樂,學生在生活中,耳濡目染,非常熟悉。若把它們請到音樂課里,不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音樂興趣,還可以起到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使南音走進校園,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許多教師在上音樂課的時候,都教學南音,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可見,只要音樂課教學的內容豐富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自然就會被充分調動起來。
此外,要讓學生喜歡上音樂課,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應該靈活多變。中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發育階段,對新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一成不變的課堂自然難使學生喜歡。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認真研究自己的教學方法,讓音樂課上得有趣,上得讓學生喜歡。音樂課可以創設情景,引導學生根據音樂的內容進行想象;可以編排歌舞劇,讓學生都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把學生的各種感官調動起來。比如,在欣賞古典樂曲《春江花月夜》的時候,可用多媒體將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江水,隨風搖曳的花枝、花葉、色彩斑斕的花瓣畫面顯示在屏幕上,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受到視覺效果的沖擊,從而提高音樂學習的興趣。
三、創造機會,展示自我
中小學生的天性都是活潑好動,都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愿望。在音樂課上,如果能充分利用他們的這些特點,就一定能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因此,教師應多創造條件,給學生以表現的機會。學生可以根據歌詞的內容,自己設想、編排幾個動作,在課堂上進行即興表演??梢宰寣W生利用音樂原理自己制作樂器,比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裝入沙子作沙錘;用鐵絲將酒瓶蓋兒串在一起當串鈴;用兩個香脂盒對擊做小镲,用鉛筆敲紙盒當小鼓,等等。當學生身體的其它感官隨著音樂動起來的時候,他們上音樂課的興趣與熱情必然也會被調動起來。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多方創設平臺,利用各種機會讓那些有音樂基礎、音樂天賦的學生表現,從而帶動其他學生上音樂課的興趣。中學生中,有很多學生都對鋼琴、手風琴、電子琴、小提琴、二胡、琵琶等樂器非常感興趣,都有演奏基礎,有些學生還參加過考級,并達到了中、高級水平。讓這些學生上臺表演,可激發他們的榮譽感、成就感。同時,也可以調動臺下學生的情緒,激發他們的興趣。還可以將唱歌好的、跳舞好的學生都請上臺表演,由此,不僅鍛煉了他們的表演能力,還活躍了課堂氣氛,對其他同學也起到了激勵作用。若有條件,還可以鼓勵學生參加校內校外的有關音樂活動,調動起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
據一份有關中小學生音樂興趣的調查顯示,有87%的學生都明確表示自己喜歡音樂,只有13%的學生表示自己不喜歡音樂。而要讓學生不但喜歡音樂,還喜歡學校的音樂課,就需要音樂教師不斷研究更好的教學方法,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帶到音樂課來,把音樂課上到學生的心坎上去,實現讓學生在音樂課里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培養人文素養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沈湘.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
一、小學階段開展音樂欣賞教學的意義
在小學生群體中開展音樂欣賞教學,既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新課標的內在要求。當然,其現實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音樂欣賞有助于提高和促進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欣賞課具有最直接、最具體的審美教育價值。它以一定的音樂為審美對象,以參與欣賞活動的人為審美主體,形成一種獨特的審美觀,通過對音響的聆聽實現對音樂美的感受和鑒賞。讓學生積極參與欣賞,學生就能領悟到音樂的美妙,從而更好的學習音樂也能更好的提高審美意識,從而達到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的目的。
其次,音樂欣賞是了解和學習本民族音樂精華的現實要求。從小了解民族文化精髓,樹立民族意識,激發孩子們的愛國熱情,增強其民族自豪感,是小學階段重要教育目標。而在小學階段開展音樂教學,可以發揮音樂欣賞課程的優勢,實現上述教育目標。
第三,音樂欣賞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無窮想象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是小學階段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教學目標。通過開展音樂欣賞教學,首先可以加深學生對音樂形象的想象。一首節奏感非常強的音樂,可以給人以明快、跳躍和震撼之感;一首節奏舒緩、曲調優美的抒情曲,可以給人美的享受,引發學生的豐富聯想。欣賞同一首音樂作品,有人聽后想象到大海,有人想象到小溪,有人想象到森林,有人想象到白云。可見,音樂欣賞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方面,具有其他課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效果的對策
1、教師必須深刻理解樂曲內涵掌握欣賞重點
音樂欣賞課教學想要取得成功,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把握是關鍵。老師必須要對所欣賞的曲目內容要素、曲式結構非常清楚,事先進行反復聆聽,分析記錄,這是絕對不可少的案頭工作。傳統的欣賞教學總要以為每首樂曲都得從頭至尾全部聽完。但有效的欣賞并非完全如此。應該是完整聆聽的基礎上再擷取音樂當中有表現特色的段落,作重點的深入賞析。對部分有所理解之后,再回歸整體,以認識部分在整體中的特征以及樂曲整體的面貌。
2、把握音樂主線
欣賞的主體是音樂,再美的音樂莫過于以其本身美妙的樂聲來引人共鳴,言語的描述不能充分表現音樂的美。老師應該盡量少說,只作簡要的提示,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探索、想像,以音樂來教音樂。強調音樂情感的審美,音樂的進行過程實際上就是情感的展示與變化過程,要強調內心深處的體驗,而不能僅僅停留再外化的層面上;強調音樂想象的個性體驗,音樂的不確定性給予了音樂豐富的想像空間,要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有獨立的感受和見解。
3、強化欣賞,適當引導
一些老師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用講故事或過多語言解釋音樂,其本意是幫助學生學好地理解音樂,但這種做法使教學背離了音樂的主線,背離了欣賞教學的規律。音樂是音響的藝術,這就決定了在教學中應以聽賞為主,必須把一定的時間留給學生聽音樂,同時也要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而相對有限的教學時間卻在教師的語言表述中流失,留給學生的只是與音樂完全不同的記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同時音樂的不確定性也決定了音樂絕不是用確定性很強的文字語言可以表述的。
4、以學科綜合為教學手段
在音樂欣賞課實際教學過程中,單純的讓學生進行聆聽很困難,我們需要借助其他的藝術表現形式,進行相互配合來完成教學任務。這也正是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如我們在音樂欣賞課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話劇、舞蹈、歌劇等藝術形式,來幫助教師更好的完成音樂欣賞課的教學,同時讓學生在知識的牽引中獲得更大的收獲,增強其學習音樂課的興趣。
三、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避免過分強調專業性
要注意音樂欣賞教學的目的,避免狹隘地強調專業性。比如,很多教師習慣在欣賞教學時,先為樂曲劃分詳細的曲式結構圖,目的是使小學生在學唱之前能夠對歌曲的詳細結構和特點有所了解,從而更好地欣賞歌曲,進而學唱歌曲。這種教學方法從教師主觀來說是為了使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更為透徹,但在客觀上卻給小學生帶來了學習的困惑,因為對于他們而言,進行音樂欣賞的最佳方式是聆聽,而不是從基本的音樂知識入手去了解它的專業結構。
2、避免以灌輸為手段的音樂教學
在前文論述中,就教師的適時引導進行了闡述。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意避免灌輸式的教學。這樣會使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對于音樂的欣賞,不是以自己聆聽的感悟為主,而是以教師主觀灌輸的觀點為主,在這種所謂的“欣賞”教學中,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僅僅是教師主觀理解的翻版,因此也就談不上學生對音樂有何種的自我感悟。因此,教師如何把握好引導方式與度的問題,值得在實踐中去進行探索。
3、注意加強對音樂本體的關注
在當前小學音樂欣賞課上,還存在一種現象,就是把音樂欣賞作為一種課外知識拓展的方式,對于音樂背后的人物故事、創作經歷、背景等內容,教師不厭其煩地進行介紹,目的是要吸引小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知欲??墒?這種對于音樂背后故事的過多關注反而使得學生對于音樂本身失去了興趣。因此,這實際是削弱了音樂本位,失去了音樂欣賞課本身所要達成的目標。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音樂欣賞教學是小學音樂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小學生智力的啟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在實踐中,應避免過分強調專業性,避免灌輸式教學模式,通過加強對音樂本體的關注,深刻理解樂曲內涵掌握欣賞重點,強化欣賞,適當引導,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所謂“露一手、展才藝”小學音樂課堂之特色大舞臺,就是在每節課教學前,用幾分鐘時間給學生以表演的時間,充分讓學生展現自己的才藝,全面了解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音樂課堂是學生展示自己風采和能力的最好舞臺,也是培養學生音樂興趣和能力的搖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用才藝表演的方式向同學介紹自己、展示自己。
才藝展示也被廣泛地運用到小學音樂課堂上。它能促進學生音樂興趣以及提高教學質量等作用,深受廣大音樂教育者的肯定和喜愛。我將結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學實踐與探索,針對如何高效運用“露一手、展才藝”小學音樂課堂之特色大舞臺這一教學策略進行論述。
一、結合課本,才藝展示
在學習音樂課本內容時借助才藝表演,一方面符合小學生“愛動愛玩”的天性,另一方面也讓小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源于生活的特點。例如《勇敢的鄂倫春》這首歌,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其旋律難以把握,歌詞也略顯拗口。經過幾遍的學習,學生雖能大體上掌握歌曲的節奏,但對歌曲還是沒有一個整體的印象。于是,老師要求學生根據歌詞自編一些動作,通過舞蹈的形式展現出來,同時給予適當的指導。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展示了自己想象的舞蹈動作,而通過穿插的舞蹈方面的表演,學生對這首歌曲的理解及掌握教為高效。
又如,器樂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藝術實踐活動。我讓有學樂器的學生提前準備從課本中學會的曲子中選出自己最拿手的一曲,登臺演奏。可以獨奏,也可多人齊奏,形式不限,人數也不限,同學間自由組合。通過這樣的才藝展示,不僅把課本中的樂曲豐富化還充分展現自我的同時,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也能夠產生很好的互動。
二、結合媒體,將才藝展示快樂化
緊跟信息時代的步伐,媒體設備已普及每個家庭和校園,而中、高年級小學生目前使用電腦的頻率也明顯增加。通過網絡,電視娛樂節目小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音樂信息。除此之外,當今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十分的重視,在課余時間家長給孩子安排了各種音樂類的培訓班,例如鋼琴、古箏、葫蘆絲、架子鼓、小提琴……等。老師結合這些因素,定期要求學生在課上進行一次才藝展示,不限形式,可以是歌唱、舞蹈,也可以是器樂演奏,或者模仿當今最火爆一些音樂相關的節目。如:《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等,隨機選幾名同學當“評委”背對同學們,讓其他同學演唱;“評委”感到有興趣的“歌手”就可以轉過身來。在安排完這個活動后,每個學生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課余時間都很積極地去練習自己所喜愛的歌曲。通過這樣的環節,能與時俱進的課堂才藝展示,一方面從一開始就調動起了學生的積極性與熱烈的氣氛,另一方面,通過課堂這一大舞臺,學生也能夠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華,歷練自己,并逐漸的去主動接觸音樂,主動去學習、欣賞音樂,從而將音樂作為是自己的興趣愛好,達到快樂學習音樂的效果。
三、搭建才藝展示平臺,建立了和諧的課堂氣氛和良好的師生關系
傳統的教師角色是單純性的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者,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的情感培養。教學過程不僅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應該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一味地傳統教學方法來實施音樂教學,勢必與學生形成一種嚴肅、隔閡的關系。因此,我在課堂才藝展示中,學生表演,我給予鼓勵和肯定;有時我也參與表演,讓學生了解我的另一面,學生也會抱以熱烈的掌聲回應我。在這樣的互動中,學生深刻地體會到師生關系的平等。比如,在學生表演過程中,有的學生不自覺的一些小動作,如摸頭、抖腿、晃身體等,下面觀看的同學會竊竊私語或者笑著,笑過后又會在心中幻想自己表演的時候會不會出現這樣的毛病。我及時在旁邊加以糾正,在這樣的笑聲中創造了一種和諧的氣氛。而在我的表演過程中,會加以富有激情和豐富的表情、幽默的語言,也都會創設一種非常和諧融洽的氣氛。這樣,就激發了學生在接下來的音樂學習過程中愉快的情感并且樂于學習。學生的積極向上的歡樂情緒又會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康發展。
四、通過才藝展示,創造音樂環境,培養音樂創造性
一、唱歌教學目標不明確
新課程改革提出音樂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體驗,塑造學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小學音樂教師也切實地將新課標的要求作為自身的教學目標,并將音樂文化的欣賞、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納入了音樂教學的目標。但是,對于音樂教學中的唱歌課,卻沒有看到其技巧對于學生形體的幫助,對其技能訓練的目標沒有明確規定。相對于傳統的重視技能訓練輕情感體驗的目標,現階段對于歌唱教學目標的確立過于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導致音樂課成為學生的游戲樂園,沒有達到音樂教學應有的效果。例如,教師確定一年級教材《兩只小象》的教學目標為,讓學生體驗音樂帶來的樂趣,感受朋友的真諦。教師的這一目標完全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確實讓學生體驗到音樂帶來的愉悅,感受到音樂的美。然而,受低年級小朋友年齡特征的影響,很多學生沒有學會該如何唱這首歌,課堂過于注重對音樂的情感體驗目標,忽視實際音樂技能是很難保證歌唱教學質量的。
二、唱歌教學內容單一
目前,小學音樂教學主要是唱歌課教學,在唱歌課選曲方面主要是兒歌或童謠,內容方面比較單一、片面。經過調查發現,小學生普遍喜歡本國的比較流行的歌曲,對于外國歌曲則不感興趣,教師在選取歌唱教學的內容時也往往考慮到學生的這一愛好,少選或不選外國歌曲,對于流行的網絡歌曲等也全都排除在課堂之外。這樣的唱歌課往往讓學生缺少興趣,局限了學生欣賞音樂的美感。例如,小學四年級音樂教師在唱歌課上準備教學生唱《小螺號》,剛一開頭,就有學生反映:這首歌在他們上幼兒園時就會唱了。學生都反對再學唱這首歌,教師就問學生想學什么歌,學生七嘴八舌地說《小蘋果》《傷不起》《魔法的城堡》等,整個課堂一下子失去了控制,亂哄哄的,最后這節課以學生自習結束。盡管網絡歌曲不一定是優秀的,但是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歌曲作為教學內容,形成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教師在選取教學內容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內容設計上過于單調,如果教師事先考慮到學生會唱這首歌曲的情況,就可以欣賞外國名曲,還可以利用自己的音樂能力與素養在課堂上演唱等,都不會導致音樂課變成自習課,由此可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唱歌課還是應該選取豐富的教學內容的。
三、唱歌教學方式不當
小學音樂教師在唱歌教學中不注重學生的發聲練習,在教學中往往直接教歌曲,導致學生不能區分音的高、低、長、短,把握不住歌曲的節奏。有些教師在教學中經常按照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劃分歌曲的重難點,讓學生分段學習,促使學生只會唱歌曲的部分。有的教師只注重學生對歌曲的熟練程度,沒有培養學生良好的唱歌習慣,導致學生只會唱歌但是沒有感情流露。在唱歌教學中教師經常是教學生唱歌,忽視了讓學生欣賞與演奏,教師講授的音樂文化知識沒有得到應有的效用,校方組織的音樂演唱活動較少,導致唱歌教學缺少特色,不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聆聽在唱歌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同時是教學生唱歌的重要方式,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反復地聽音樂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影響,然而許多音樂教師沒有注重學生的聆聽。教師在教學中通常利用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讓學生跟著學習唱歌,不注重自己的范唱,不能夠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音樂的效用。例如,教師在教一年級學生唱《小雨沙沙沙》時,將歌詞想當然地分成小段,以便學生的記憶,歌詞中“我要發芽”本是個整體,教師為了加強學生的技能訓練,將歌詞拆為兩個部分,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不能夠整體感知春天小雨帶來的美感,并且教師教學生唱的是歌詞,沒有音樂的伴奏,只有學生在課堂上“干吼”,這樣的唱歌教學是無法實現音樂教學的目標的。
四、唱歌教學評價缺乏
小學生正是愛表現、渴望受到表揚的年紀,教師適當的評價是對學生進步的肯定,能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然而,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唱歌課上,教師僅是隨口對學生說“還不錯”,并沒有對學生的表現、技巧等方面進行評價,讓學生不能夠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也不能發現他人的優點,這樣極度缺乏評價的唱歌教學,不能夠讓學生獲得反思與鼓勵,阻礙了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有些教師注重了課堂教學的評價,但是只是老師評價、學生自評,其方式比較單一,不能直觀感受學生的進步。
五、結語
關鍵詞:骨干教師;培訓;教學現狀;民族音樂
一、政府重視教育發展,政策推動專向培訓
2012年秋季,廣西新課改正式拉開帷幕,采用新教材,推行新理念,實行學分制,選修必修并進,培養高中生綜合素質。就這樣我們完全投入到了這場實戰中。為貫徹落實全區教育發展大會和教師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提升我區中小學、中職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決定組織實施2014年全區中小學、中職教師自治區級培訓(簡稱“區培計劃”)。2014年“區培計劃”之一即廣西區中小學校民族音樂骨干教師培訓,本期培訓班以全區各市縣的學校推薦的青年音樂骨干教師為主體展開了為期一周的培訓。
二、廣西部分中小學民族音樂教學現狀
在新世紀教育改革的浪潮里,不管是素質教育也好,民族音樂教育也罷,它都應該是一堂合理科學的教學實踐活動。再加上廣西的民族音樂在世界上都是有名氣的,特別是廣西民歌,廣西本身就有個“歌?!钡拿雷u。現實有時候很殘酷,尤其是一些鄉鎮中小學的民族音樂教育實在不敢恭維。如:1.廣西平果縣某學校的一位音樂老師,我跟他進行了比較深入的交流,認為他是一個勤奮上進有責任有理想的教育工作者(現在已是小學高級教師),問題是:他不是音樂專業,憑興趣自學,一直擔任學校的音樂課教學工作。說是音樂課教學,事實上就是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小孩子比較喜歡的影視作品。(比如《爸爸去哪兒了》)我問他:“您不可以教他們唱歌嗎?”他說:“你聽我這嗓子哪里能唱歌,從未學過,唱不出來?!焙髞碓谡n堂的民歌學唱中發現,他確實唱不了,識譜技能也是自己慢慢摸索的,新曲譜難以唱準。這種形勢下,在音樂課上的教學心理是很疲憊的,也沒有較強烈的審美、創造美的意識。2.在一些省市示范學校里,真正的民族音樂在課堂的教學中也并不突出,調查中發現有的班級50多名學生竟然沒有一個能完整地唱一首廣西的民歌,有的干脆不唱也不會唱,其他地方的民歌在他們身上也幾乎是同樣的遭遇。學生的需求就是老師的上課內容。長期以來,學生在民族音樂方面沒有了興趣,更因為他們對民族音樂的陌生感而產生了對民族音樂的厭惡情緒,這樣還談何傳承與發展,希望又怎樣實現?
三、通過公開課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和問題
在培訓結束后,我們的最后一項任務是選一名學員上一次公開課(示范課),我欣然接受了,一來是要檢驗一下自己的心理素質、業務能力,在專家和眾多老師面前能不能順利完成好一堂音樂課的教學任務;二來也是想讓專家和同行們給我一些指導意見,能夠在課堂教學上有一些飛越。我選擇了高中音樂欣賞教材里的中國民族藝術歌曲賞析《走進新時代》。課堂設置也下了一定的工夫,從新課導入到課堂總結都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非常主動地參與到整個課堂實踐活動中來。在課堂教學中我最大限度地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以實踐為主,積極和學生互動,每個學生都參與到了教學過程中,把歌曲的藝術魅力通過歌曲的學唱和不同形式的演唱展示出來,一節課下來,每時每刻都充滿活力。這節課得到了專家和老師的一致好評和肯定。當然也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見和建議,如:1.老師在教學生唱的時候,更要強調學生唱腔和調式的準確性。2.老師提問的方式還可以更加巧妙和富有引導性。3.老師指導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既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又要培養他們的團結協作精神。4.也有同事在藝術歌曲欣賞課上就是否適合用演唱形式來完成音樂的審美提出了不同意見。
四、切實加強廣西中小學校民族音樂教育,增強民族凝聚力,共筑美麗廣西
1.要切實加強廣西中小學校民族音樂教育,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就必須均衡各地區各學校的師資配置,還要建立科學合理的音樂課程教學評估體系,搞一兩期培訓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要做系統的長遠的打算和努力,不只是為民族音樂教學著想,這也是真正改變廣西中小學音樂教育的要求。2.廣西地處我國華南地區西部,是一個地域遼闊,民族特色鮮明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廣西更是一個民族音樂文化極為豐富而又充滿力量的大家庭。這里不光有獨特的民族音樂,更有著一種血濃于水的民族感情。3.廣西教育廳開展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是為提高本地區學校管理能力和課堂教學能力,提升我區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專業化水平,為促進學前教育突破發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縣級中專學校改革提供師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