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6 10:30: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心理健康研究方向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人格;社會心理學;心理健康問題
心理健康問題是社會環境下較為常見的健康問題,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導致大多數人們出現異于常人的表現[1]。隨著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的增加,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們出現焦慮和煩躁的心理,長此以往,該部分人心理健康問題會愈加嚴重,甚至影響人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心理健康問題與社會心理學的相關概念結合進行研究會產生較好的效果,心理健康問題受到個人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研究心理健康問題時將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的知識加入可有效保障研究的有效性,說明探究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對心理健康問題的影響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1人格與社會心理學
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是指研究個體或群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心理學分支,個人的社會心理現象受到個人和社會因素思想、行為和情感的制約,例如較為普遍的人際知覺、人際吸引、社會抑制和社會促進等;群體的社會心理現象是指群體本身具有的心理特征,例如群體的凝聚力和群體決策等,這些都是影響人們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和社會學中較為邊緣化的一門學科,兩種不同研究方向的學科導致學習人格和社會心理學的學生在初始階段就要確定較為明確的研究方向,在研究具體的心理問題時使用不同方向的研究方法以保障全方位的分析心理健康問題[2]。
2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
2.1自我決定理論與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
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來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在研究的過程中與人格和社會心理學的相關理論有效結合可解決心理健康問題造成的影響,心理健康問題是現代社會人們較為常見出現的問題,心理健康問題的出現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對人們的社會影響力造成傷害,不利于人們在社會上健康順利的發展,筆者通過將自我決定理論與心理健康問題結合進行研究,希望解決當今社會人們存在的嚴重心理健康問題。心理需要可直接反映人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決定個人的有效發展,心理需要理論中涉及的歸屬性、能力性和自主性是直接決定心理健康的因素,社會上的很多人們為了可以滿足自身的歸屬性、能力性和自主性,使用相應的策略并努力朝向具有這幾種屬性的生活前進,但是人們處于社會生活環境下,很多不利于滿足心理需要的問題出現,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基本需要的滿足是人們獲得發展的基礎,只有自身的需求得到一定的滿足,才會促使人們向前方前進并努力實現相應的目標,相反,人們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滿足會促使人們走向較為負面和具有消極心理的方向發展,產生心理性的功能障礙,對人們未來的發展和進步具有嚴重的抑制作用。根據相關數據表明:心理需要對人們幸福感、活力和抑郁程度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心理需要滿足程度較高的人們幸福感指數、活力較高且抑郁程度較小,心理需要得不到有效滿足的人們生活中所攜帶的幸福感指數、活力較低且抑郁程度較高,充分說明了心理需要的滿足程度對人們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響。心理需要作為自我決定理論中較為重要的因素,對人們心理健康的影響較大,在研究自我決定理論中的相關問題時,使用適當的理論分析并設置相應的策略可解決人們的心理健康問題,說明了自我決定理論可有效分析和解決人們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心理活動課程化;心理輔導
為了全面了解我校2012屆高三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我們對高三全體學生進行了心理健康調查,以便合理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輔導工作。
一、高三學生心理健康調查
(一)調查對象及方法
高三年級20個教學班級,共發放問卷900份,回收有效問卷863份,調查采用的是我國著名心理學家王極盛教授編制的《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專業的心理老師按照程序規范施測,并對有效問卷進行統計處理。
(二)我校高三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通過對863分有效問卷的處理,高三學生MSSMHS各因子的檢出情況由大到小的排列情況是:學習壓力占83.7%、焦慮占74.3%、情緒不穩占71.6%,適應不良占59.6%,抑郁占57.2%,敵對占48.8%,偏執占44.9%,心理不平衡占38.3%。以檢出率70%為界,我校高三學生的主要心理問題依次為學習壓力、焦慮和情緒不穩。
二、具體措施
根據測查結果,為了讓高三學生緩解學習壓力、調節焦慮并以積極的心態面對高考和生活,我校針對性地開展了一系列的心理輔導工作。
(一)利用“心理團體輔導”,將心理活動課程化
“心理團體輔導”按功能可分為“成長性團體輔導”、“訓練性團體輔導”和“治療性團體輔導”?!俺砷L性團體輔導”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形式,在學校教育中更受關注。通過“成長性團體輔導”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更好地自我成長與自我完善。將“心理團體輔導”活動課納入課表,將其課程化,以課程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成長性”輔導以及調節性輔導。團體心理輔導是近年來按照我校心理健康校本課程的規劃和設計,高三每個班隔周一次心理課,課程的主體內容大概一致,只是根據不同的專業班進行適當的調整。
根據學生在高三階段的學習進程,我們按專題進行安排,一般將高三全年設計成5個專題,每個專題分成2-5個課時,每一課都有獨立的主題,有些主題為了講求時效性,會以講座的方式開展。我校在設置高三的心理課程是會根據MSSMHS的調查結果有所側重,具體安排見下表:
(注:我校高三年級每4個班級為一個級組, 20個班級共5個級組)
(二)開設以積極心理理論為基礎的健康專欄宣傳
我們在常規校園心理報《心生活》中專門針對高三開設心理輔導專欄,內容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積極心理學作為一種新的研究方向給我們的學科帶來了積極的理念,我們正是通過積極心理知識的滲透,鼓勵學生用積極的心態去對待高考,對待生活,從而有利于激發學生內在的積極力量和自身的優良品質,并促使學生能挖掘自身潛能,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三)利用“德育沙龍”與班主任積極溝通
我校“德育沙龍”的開展,解決了班主任在管理中遇到的問題,我們正好利用這個平臺,與高三的班主任進行積極溝通,共同討論一些需要及時關注的問題,可以全面地做到班主任及心理老師之間良好的溝通。
(四)利用家長會,做好家校聯合互動
在調查后的隨機訪談及課堂的交流中,發現學生部分的壓力及人際方面的困擾來自家庭。所以在家長會上,我們會通過現場解讀及分發《高三心理輔導之家長讀本》的小冊子,讓家長了解如何通過日常的交流,給孩子減少“家源性壓力”。許多學生都反饋說,,參加家長會后的父母通過對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和了解能更好地和孩子交流和溝通了。
(五)個別心理咨詢和輔導
學生的心理問題有普遍性,也有其個別性,我校是一所全寄宿制高中,因此,我們會安排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于周日——周四的晚修時間值班對學生進行個別心理輔導,以便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每年在臨考前的4月和5月,我們會把更多的預約安排給高三年級的學生,這樣就可以更多地關注和解決臨考前高三學生的心理困惑。
高三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僅僅關系到高考,更會影響學生未來人生的發展。我校目前正在進行高中心理健康輔導校本課程的探索,其中,對高三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正是我們積極探索的重要內容?!吧尽钡慕逃砟睿瑢龠M高中學生的身心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生;心理健康;學習成績;SCL-90
自古以來,學習成績對于初中生來說都至關重要,近年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究竟初中生的學習成績與心理健康狀況之間有無聯系呢?本次通過對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學業成績的關系的研究,了解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并為通過心理干預來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成績提供科學依據。
一、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采取分層隨機抽樣,在鄭州市某中學三個年級中各抽取2個班,對自愿參加調查的36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325份,有效率為90.28%。通過翻閱教務處學生成績存檔,得出學生上學期期中期末各科考試成績的平均分,將學生成績分為3個等級,即85~100分為優等生,60~84分為中等生,0~59分為后進生。
2.研究方法與過程
(1)用問卷進行調查
向學生講解調查目的和填表方式后,由學生當場完成,并當場收回。調查問卷為SCL-90,此表由90個項目組成,用于評定“現在”或“最近一個星期”的心理健康狀況。每項癥狀的嚴重程度按1~5分進行五級評定,并分為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和其他共10個因子。
(2)統計分析
建立數據庫,進行數據的錄入,采用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二、結果
1.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
根據SCL-90量表規定,凡符合總分大于等于160分或任一因子分大于等于2分或陽性項目數超過43項者可考慮篩選陽性。全部有效樣本中,可能有心理健康問題者共計25人,占總樣本數的7.69%。存在心理問題的初中生主要表現為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性、恐怖和偏執癥狀。
2.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學習成績的相關性
對學習成績和SCL-90總得分進行方差分析發現,不同學習成績的初中生心理健康總體狀況不存在顯著的差異;對學習成績和SCL-90各因子分進行多元分析,結果顯示,強迫(B2)、人際關系敏感(B3)、抑郁(B4)、與學習成績呈正相關,軀體化(B1)、焦慮(B5)、敵對性(B6)、恐怖(B7)、偏執(B8)、精神病性(B9)與學習成績呈負相關,其中,強迫、焦慮、敵對性有顯著性(P
三、討論
1.優等生易產生的心理問題
(1)抑郁
抑郁與學習成績呈正相關。成績優良的學生被我們稱為優等生,優等生在學校是老師的寵兒,是同學們羨慕的焦點。優等生抑郁心理的類型和產生的原因如下:
由于社會和家長對優等生的期望太高,優等生經常為自己有可能達不到而郁悶。許多家長為了讓自己學習優秀的孩子擠進重點學校,包攬孩子生活上的一切,以便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學習、不少老師也加班加點,于是,優等生們唯有用高分來回報家長和老師們,這種壓力很容易使他們心理失衡,形成抑郁心理。社會化的順利完成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然而一些優等生平時把自己沉浸在自我的專注之中,無暇與同學交流。即使有時間,又由于自己學習成績好而產生的優越感等原因,不屑與普通學生交流。在這種閉鎖的環境中,缺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必然會使優等生產生抑郁問題。
(2)人際關系敏感
人際關系敏感與學習成績呈正相關。人際關系問題是優等生身上表現得比較突出、普遍的一個問題。有很多優等生很難與同學搞好關系,他們要么不愿與老師同學主動交流,要么缺乏與人溝通的方法等。具體這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有些優等生的智力發展、個性發展等的確比同齡的孩子要快一些,他們所關注的方面、所感興趣的事物與同學們確實有所不同,這樣就會使他們與其他同學缺乏共同語言,難以交流。另一方面,在家長和教師過高的期望下,優等生必須要比別的同學付出更多努力去學習來達到大人們的期望值。在繁重的學習任務下,他們與人交往交流的時間就大為減少。缺乏與人交流的時間,優等生必然會產生人際交往上的問題。
2.后進生易產生的心理問題
(1)焦慮
初中生學習成績與焦慮呈負相關,并具有顯著性(P
一是學習基礎差造成的學習焦慮。后進生也具有進取心,他們也想在學習上取得好成績。但是從小沒有打好基礎,在學習中往往困難重重,而教師往往疏于給后進生提供學習上的幫助,在沉重的學習負擔和前途無望的壓力下,后進生極易產生焦慮心理。
二是既往學習經歷中的挫折造成的心理陰影。后進生在考試中往往經歷了多次失敗,這些失敗很容易產生自己注定無法優秀的想法。在這種暗示下,后進生往往陷入對考試深深的恐懼之中,形成嚴重的考試焦慮,而這種焦慮會讓后進生取得更差的成績,陷入惡性循環。
(2)敵對性
初中生學習成績與敵對性呈負相關,并具有顯著性(P
一是對教師家長的敵對性。在對待后進生的問題上,家長和教師缺乏足夠的耐心,往往靠權威制服學生,批評指責,甚至于體罰學生,這種粗暴的教育方式都會造成后進生的恐懼防衛和敵對心理,對大人們的一切教育行為產生敵意。
二是對同學的敵對性。在班集體中,后進生處于落后位置,長期下去,后進生產生自卑和猜疑心理,覺得別人都看不起自己,于是將自己和別人隔開一道鴻溝,對別人和自己都造成了深深的傷害。走向社會后,這種敵對性會蔓延到日常社交的人群身上,嚴重影響后進生的人際交往。
四、建議
1.優等生的教育
對待優等生,家長和學校應在關注他們學習成績的同時,注重對尖子生健全人格的培養:教育中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對優等生搞特殊化;坦然接受優等生的失敗,讓他們學會坦然面對人生中的挫折和打擊。
2.后進生的教育
對待后進生,家長和學校應該對他們給予更多的關注: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對小的進步多加鼓勵,減少焦慮,增強他們的信心;應盡量避免在公共場合對他們進行批評,給后進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減少他們的自卑感和敵對心理。
3.要多方面配合
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要積極重視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面配合,采取預防、咨詢和矯正措施,使初中生學習成績和心理健康水平同步增長。
參 考 文 獻
[1]王惠敏,馬玉順.關注尖子生的心理問題[J].中國教師報,2005(06).
[2]王強,付寧,周曉明.165名初三年級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A].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
[3]田秀娟.后進生的形成原因與轉化對策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2002(03).
[4]葛秋芳,曲國斌.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亟待關注[N].福建科技報,2002-04-05.
[5]趙燁.青少年心理健康標準[N].光明日報,2000-04-24.
[關鍵詞]網絡化模式 大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特點優勢 內容
[作者簡介]回婭冬(1969- ),女,回族,河北滄縣人,河北北方學院法政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論;白美麗(1978- ),女,山西山陰人,河北北方學院法政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與旅游可持續開發、旅游文化、文化產業;韓丹(1982- ),女,滿族,遼寧遼陽人,河北北方學院法政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心理測量。(河北 張家口 075000)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2年河北北方學院教育教學改革課題“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赴企業頂崗實習‘工學交替’教學模式改革”(項目編號:JG201212)和2011年河北北方學院教育教學改革課題“全程化就業指導理念下的教學模式探索”(項目編號:JG201113)的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36-0097-02
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中的優秀群體,他們思想活躍,富于理想,渴求知識,勇于開拓,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個性特征。但是,由于處在復雜的環境中,社會上的各種思想意識、價值標準、道德傾向、行為取向等對當代大學生都產生著這樣或那樣的影響,大學生要處理和解決學習、生活、交往和擇業就業等諸多方面的問題,面臨很多困惑,容易出現一些心理上的問題和壓力。因此,近些年來,高校都特別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很多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硬件配備、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實踐活動等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當前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停留于團體教育、個體咨詢、課程教育、校園活動等實體空間層面,呈現出課堂化、專題化、條塊化的特點,難以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覆蓋、進一步滲透。在這種情況下,尋求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成為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關注點。而現代科技的發展,互聯網的普及與廣泛運用,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以網絡化模式為導向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為當前大學生工作的亮點。
一、網絡化模式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鮮明的特點和優勢
網絡化模式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論和操作規律為指導,依據互聯網的特點,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形式。它是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補充,也是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進一步拓展。與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相比,它具有鮮明的特點和優勢:
1.空間與時間上得到擴展。實體空間開展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被局限在學校固定的時間和場所,這給很多學生自由選擇帶來了困難。而以互聯網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其中的心理健康知識板塊、常見心理問題自我調適板塊,尤其是24小時在線的心理咨詢互動平臺,極大方便了學生的隨時學習、隨時咨詢。學生不需要到學校指定的地點聽講座或接受咨詢,也不需要按照約定的時間進行聽講座或接受咨詢。校外的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瀏覽心理健康教育知識,進行網絡心理健康咨詢。因此,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平臺的建立,在空間上、時間上都得到了擴展,學生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以訪問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站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2.教育場景上的虛擬變化。傳統心理健康教育中,無論是心理教育課程、團體心理咨詢還是個體心理咨詢,都是師生面對面地進行,這其中將出現很多尷尬。比如,學生不愿意到學校指定的心理咨詢場所,擔心有其他學生看到自己;學生也不愿意面對面地與教師談論心理問題,因為在面地面的場景中,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將隱私、難以啟齒的問題對教師講出來。而網絡化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則不然,學生與教師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溝通、聯系,由于網絡是虛擬的,不是師生面對面的,尤其可以不標注身份自由暢談,減少了師生之間的顧忌,這有利于學生大膽地將自己的心里話講出來,為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創造了條件。
3.增加教學內容和提高教學效率。在傳統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由于場地、教師資源的有限性,使得實體空間的心理健康知識教育的范圍是有限的,很多學生沒有機會接受教師的心理輔導和知識普及,這在當前高校規模大、在校生數量多的情況下,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性和供應性之間就存在著較大的矛盾。而網絡化模式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以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種知識以及日常生活中學生們遇到的一些共性的心理問題,經過梳理后放置到網上,這樣增大了網絡化模式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圍。同時,網絡環境是開放的,大學生們可以隨時瀏覽心理健康教育網頁,即時向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咨詢,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4.適應了當代大學生社會生活方式的需要。傳統的人際交往是人與人見面的交流方式,而隨著網絡這種現代媒體的普及,人們的溝通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通過網絡郵箱、博客、微博、qq、飛信、微信都可以實現人們之間的便捷、迅速溝通。使用網絡已經成為現代大學生重要的社會生活方式,網絡與他們的日常生活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通過網絡大學生傾訴情感,表達愿望;敞開心扉,展現自我。也有很多學生通過網絡,講出自己心底的秘密,通過網絡將自己的不快告訴他人,緩解壓力。在這種背景下,網絡化模式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契合了時代的要求,適應了現代大學生社會生活方式的變遷,這對于滿足大學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當然,網絡還有其他很多優勢。比如,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平臺的一次投入,其產生的社會效益是巨大的,而其經濟成本是有限的;另外,網絡形式也是深受大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形式,這種教育方式沒有強制性,對于激發學生的心理自我完善是有益的。因此,網絡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拓展和有力補充。
二、網絡化模式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開展,并將其特點和優勢表現出來
網絡環境下與實體空間下一樣,可以有效地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甚至能夠將自身特點和優勢表現出來。
1.開展心理健康篩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大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心理發展上的差異,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的心理健康篩查軟件,及早發現大學生群體中存在的心理問題。高校在新生入學時和在校生每學年的開學初進行心理健康篩查,有利于促進對有心理異常問題學生的及早發現、及早關注、及早疏導;同時,在網絡中,還可以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舉辦心理健康專題報告,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也可以在線對大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公開的答復等。網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環境是開放的,能夠被校內外的學者、專家看到,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探討,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創造了有利條件。
2.開展心理健康咨詢活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表明,部分學生具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甚至有的個體是精神病。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復雜的,既有個體遺傳、個性弱質的因素,也有學習壓力、生活壓力、交友壓力、擇業壓力等環境因素。對于出現心理問題,大部分學生個體都有感知。但面對這些問題,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他們自身不愿意與人袒露,不愿意在實體空間向心理教師求助,這時候,網絡化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為他們及時提供幫助。網絡中,學生可以不露身份地、坦然地向心理教師訴說自己的困惑,也不再有了實體空間的顧慮,從而將自己的心理問題向教師充分袒露出來,這對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釋放大學生群體的壓力是有益的。
3.開展大學生心理疏導,指導大學生進行心理的自我調節。對存在心理疾病甚至精神病的學生,不能通過網絡平臺接受指導,應當到醫院接受心理醫生的治療。而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他們只是存在心理上的困惑、壓力或暫時的情感異常,這個時候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對他們進行心理上的指導,促進他們心理的調節。比如,網絡中的心理教師,可以接受大學生的心理宣泄,在學生的情感傾吐、情感釋放中予以指導,以減緩甚至消除學生的壓抑、焦慮等緊張情緒,幫助他們走出情緒的低谷,促進其心理上的適應。
三、應重視網絡化模式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設,積極構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體系
網絡化模式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工作體系,它涉及網絡軟硬件的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技術應用與創新等。因為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起步晚,尚處于初步發展時期,因此,應重視工作建設,完善工作體系。
1.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網絡硬件建設。大學生心理教育的基礎設備就是網絡,作為高校,應擴大校園中網絡的布點范圍,使學生能夠方便地上網,同時要適應訪問量增大的趨勢,實行網絡升級、擴容,促進網絡流量的增大,保證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網絡流暢。另外,尤其要適應現代新興媒體的發展,將校園心理健康網絡的范圍終端開放,使大學生們無論使用計算機上網,還是使用手機上網,都可以方便地訪問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網頁,以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網絡的實用性,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2.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平臺的軟件建設。在具備網絡硬件的前提下,加強軟件建設更為重要。在網絡內容上,不但要上傳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還要在內容宣傳上條理分明、容易檢索,為大學生的網頁瀏覽提供方便,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網站一般實行板塊化構架。另外,還要根據大學生的需求和形勢發展的需要,及時進行內容更新、維護。同時,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宣傳要采用鮮活的事例,采用精彩的畫面、立體化的音頻表現形式等,以提高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增強對大學生的感染效果。在咨詢功能模塊建設上,既要設置公開化的咨詢空間,實現對同類問題咨詢的公開化,減少工作的壓力;也要設置網絡私密空間,方便個案的咨詢。因此,在網絡心理咨詢室建設方面,既要有一對多的功能空間,也要有一對一的心理咨詢室
3.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教師在網絡心理健康中發揮著組織、策劃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高校應引進心理專業的人才,加強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配備足夠的師資力量。要重視對在職人員的業務培訓,鼓勵他們進行學術交流和研討,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要適應網絡平臺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提高教師的網絡操作能力。實行在職人員職業資格制度,推進競爭上崗、持證上崗制度,對素質高、能力強的人才給予優酬優薪,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4.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心理健康教育既屬于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內容,同時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高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體系中,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統一規劃,通過建立制度、完善措施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網絡化、機制化、體系化建設,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官少卿.課內外互補性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8).
[2]王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網絡微文化建設[J].群文天地,2012(21).
【關鍵詞】家庭教養方式;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引言
社會是由一個個小家庭組成的,在這些家庭中,孩子是他們的未來與希望。家庭又是社會的縮影,孩子可以在家庭中學到基本的社會知識和生活經驗。教育不僅指學校教育,還包括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其中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未來的發展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父母不僅是孩子的啟蒙教師還是孩子的終生教師,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日常行為、人際交往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發展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對家庭教養方式的研究非常必要。
二、家庭教養方式
(一)家庭教養方式的內涵
美國心理學家鮑姆林特在1967年,首次提出家庭教養方式的概念。目前對家庭教養方式的界定還沒有統一、明確的定義。綜合多種觀點,可以把家庭教養方式理解為父母對子女撫養教育過程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種教養行為的特征概括,是一種具有相對穩定性的行為風格。它是在父母和兒童交往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
(二)家庭教養方式的類型
在我國對家庭教養方式的研究多采用美國心理學家Baumrind(1967,1991)的分法,具體表現如下:
民主型的父母認為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應該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允許孩子提出自己的聲音和觀點。對孩子提出符合自身實際的、適當的要求,并讓他們知道這不是父母強加給他們的意愿,而是一個人適應社會所必需的,同時也鼓勵子女多與自己交流。
溺愛型父母對子女的要求總是有求必應,總想給子女無限的愛和包容,給子女無微不至的關懷和保護,但卻忽略了子女自己成長的需要,使得子女日后步入社會心理極其脆弱,經不起打擊和挫折。
專制型的父母總是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到子女身上,不關心孩子自己的想法,對孩子的一切采取“包辦”的態度,使孩子喪失了自,孩子長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感受不到家庭的溫馨和溫暖。
漠不關心型的父母由于工作或其他的原因對孩子采取忽視的態度,不注重在情感上給孩子應有的關愛和照顧,只是從物質上對孩子做出補償。長此以往,孩子也享受不到本該有的家庭溫暖。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
綜合國內外的觀點,我們發現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一)家庭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直接成長的地方。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教育方式等對孩子的成長都有重要的影響。可以說家庭對孩子心理的影響起到了“雙刃劍”的作用。比如一般在溫暖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與長期得不到家庭關愛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的表現有非常大的差別。
(二)學校的影響
學校是青少年接觸時間最長的地方。青少年面臨著各種考試、比賽的壓力,學校主要抓學生的學習成績,升學率成為現在青少年在學校的主要目標。雖然現在已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但是很多學校仍是直接忽視這一點,對全面發展的要求置若罔聞,各種考試接踵而至,壓得青少年喘不過氣來。再加上學校主要是以學習成績排名來衡量孩子的能力,這種不科學的衡量標準會對使很多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甚至自暴自棄,最終影響他們的成長。
(三)自身的影響
青少年階段是其身體發育最迅速的階段。男女發育成長特點的不同、身體迅速發展帶來的好奇與不安等都會影響他們的心理發展。特別是生理上的成熟與心理上的不成熟、想獨立卻又不能完全獨立所產生的矛盾感,最易使青少年產生困惑。
四、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與家庭教養方式的途徑
(一)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
中國式的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喜歡以命令式的口吻和孩子交流,不注重理解孩子的內心。要想青少年能擁有健康的身心,就要努力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則,起到榜樣作用。比如父母之間關系融洽、父母與孩子之間平等對話、互相尊重,等等,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關懷。
(二)父母成為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一起成長
青春期階段的孩子由于生長發育迅速,容易浮躁、叛逆,其實都是自己對這一階段的一種不安感的表現。父母這時要特別注意對他們的教育與關心,要做到真正地從內心上的關愛與呵護。如果父母能意識到針對每一年齡段、不同年齡孩子的心理、生理特點對自己的教養方式做出相應的調整,真正從內心理解自己的子女在成長中的各種需求,和孩子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這樣父母才能真正隨孩子一起成長。
(三)全社會的力量
媒體、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多增加關于家庭教育的知識,為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提供指導與幫助,更好地促進青少年心理的成長。
(四)因材施教
社會是由許許多多的小家庭組成的,每個家庭的情況不盡相同。作為青少年家庭最大的相同點就是家里有個正處于成長期的青少年,但是父母在教育自家子女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隨大流,一定要多觀察、多溝通,一定要因材施教,這就要求父母在實際教育過程中要多一份細心,多一份責任。
五、結語
每個青少年家庭都有一個共同的使命就是促使青少年身心健康地成長。為子女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父母采取科學的、理性的教養方式,才能真正地理解子女、走進他們的內心、幫助他們健康地成長。父母要把握一個大前提,就是不管采用什么樣的教養方式,都要能體現溫暖、關愛和理解。對家庭教養方式的研究不僅可以促進青少年個體更好地成長,還可以對整個社會的青少年的異常心理的預防和矯正起到警醒和指導作用,更重要的是把握家庭教養方式和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關系及規律,建立科學的家庭教養方式,促使我們的青少年在和諧溫暖的家庭氛圍中更加茁壯地成長,從而提高人口素質。
【參考文獻】
[1]陳陳.家庭教養方式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1996.
[2]高茗等.少年兒童行為問題為家庭學校因素關系[J].中國公共衛生,2005,21(9):1045—1048.
[3]Nancy Darling & Laurence Steinberg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3:113(3),487—496.
[4]錢銘怡,夏國華.青少年人格與父母教養方式的相關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6,10(2):92—94.
[5]謝言梅.家庭教養方式及其與子女心理健康關系研究述評[J].大理學院學報,2006,5(11):81—84.
[關鍵詞]心理健康 職高生 普高生 自尊應對
[作者簡介]黃素蓉(1968- ),女,四川武勝人,綿陽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學校教育;張妍(1981- ),女,四川攀枝花人,綿陽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為學校心理學;高曉東(1961- ),男,四川綿陽人,綿陽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學校教育。(四川 綿陽 62100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2~2013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課題“流行文化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影響”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3YB231)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20-0070-02
高中階段是一個人人格發展、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但學生身心發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能力欠缺。職高生面對復雜的自身問題和社會環境,容易產生較強的心理沖突,從而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高中生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生理和心理發展的不平衡、不穩定,他們很容易受到內、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不同程度的身心問題。加強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給他們提供有效的心理自我保健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應對能力是至關重要的。為了比較普高生與職高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幫助教育工作者掌握普高生與職高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做此調查研究。
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自尊和應對方式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人心理健康的狀況。因此,我們從自尊和應對方式對學生心理健康進行調查。自尊(Self-esteem)是個人要求社會、集體和他人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社會地位和榮譽的心理傾向。應對是個體在面臨壓力時為了減輕其負面影響而做出的認知和行為努力的過程。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應對方式(Coping style)是個體在應激環境或生活事件中,對該環境或事件做出的認知評價,以及認知評價之后為平衡自身的心理狀態所采取的措施。有研究表明,自尊與應對方式之間是一種互為因果、相互促進的復雜關系,并不是一種簡單的關聯。個體自尊水平的高低對應對方式的選擇有著極大的影響 。國內有大量關于青少年自尊與應對方式的研究 ,但對普高生與職高生的比較研究還很少。本研究對職高生與普高生自尊、應對方式的情況進行比較,為兩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相關的依據,對于促進年輕一代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本研究采用隨機抽樣法,選取了四川地區5所職業學校、3所普通高中高一、高二、高三的學生共1250名作為研究對象。將被調查者集中,統一發放調查表,在班主任的組織下,采用統一的指導語,調查者自填量表,統一收回。剔除無效問卷,有效被試普高生616名,職高學生526名。
2.研究工具。一是自尊量表采用SES量表。該量表由10個條目組成,被試者直接報告這些描述是否符合他們自己的實際情況。分五級評分,分值越高,表明自尊程度越高。二是應對方式測量采用肖計劃等人編制的“應對方式問卷”,共有62個條目,6個分量表。分為6個因子:解決問題、求助、自責、幻想、退避、合理化。在6個因子的基礎上又分為成熟型、不成熟型和混合型3種應對方式,成熟型應對方式包括解決問題、求助2個因子,不成熟型應對方式包括自責、幻想、退避3個因子,合理化為混合型應對方式。
3.統計方法。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
二、研究結果
1.普高生與職高生自尊與應對方式及各因子的差異顯著性檢驗。T檢驗表明,普高生(35.22±5.16)的自尊得分高于職高生(32.51±5.41),差異顯著(t=8.651,p
2.普高生與職高生自尊與應對方式的性別差異。T檢驗表明,普高男女生自尊分數顯著高于職高男女生,除了在幻想和求助應對方式上女生無顯著性差異外,職高男女生應對方式各項得分都高于普高男女生,都存在顯著差異(見71頁表1)。
3.文、理科普高生與職高生自尊與應對方式的差異。T檢驗表明,文、理科普高生與職高生在自尊與應對方式各個因子上都有顯著差異。文、理科普高生的自尊得分均高于職高生,文、理科職高生的解決問題、求助應對方式得分高于普高生,但同時自責、幻想、退避、合理化低于普高生(見表2)。
4.城鄉普高生與職高生自尊與應對方式的差異。T檢驗表明,城鎮普高生自尊得分顯著高于城鎮職高生,除了在幻想和自責應對方式上鄉村普高生與職高生之間無顯著性差異外,各項應對方式職高生的得分都高于普高生(見表3)。
普高生與職高生自尊與應對方式的比較分析表明,除了鄉村普高生自尊得分低于職高生外,男女、文理普高生的自尊得分都高于職高生。自尊是個體對自己的長處、價值、重要性等方面總體上的評價。這說明相對于職高生來說,大多普高生對自身認識和評價較為積極、樂觀,比較自信。因為成長環境的因素,鄉村普高生與城鎮學生相比,會產生自卑心理,使他們對自我的認識不足,自尊得分較低。
應對方式的使用與自尊的形成有非常密切的內在聯系。大量研究發現,自尊較高的人更傾向于采用積極的應對方式,他們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比較善于處理各類事務。從總體上看,雖然普高生的自尊得分高于職高生,但是職高生的問題解決、求助應對方式得分高于普高生,但同時自責、幻想、退避、合理化得分低于普高生。而黃希庭等人對中學生被試進行的研究結果認為,高自尊的學生較少采用自責、幻想、退避以及合理化等消極的應對方式,而傾向于采用問題解決和求助的成熟型的應對方式。這與我們的研究結果不一致,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1.重視普高生、職高生自尊的培養。自尊關系到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個體自尊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其行為、認知和情感狀態。教育工作者應該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悅納自己的優點,同時也要接納自己的缺點,能夠進行客觀的自我評價。學校可以通過開展課余活動,或者豐富多樣的社會實踐,來提升學生的自尊,增強其自我價值感。尤其對于職高生這個特殊的群體而言,更有必要通過應對方式的訓練提高其自尊水平。
2.開展應對方式的心理訓練。高中生處于心理的“第二次斷乳期”,社會的高考改革、學校的應試教育、家庭中父母的期待、同伴的友誼與競爭等,這些學習與生活、個人與家庭、生理和心理、現實與理想等方面的問題給高中生帶來了很多心理壓力。此外,不同年級的高中生又會面臨不同的發展任務,如低年級的入學適應問題、中年級興趣發展和學業定位問題、高年級升學與就業問題,都需要高中生去應對。高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敏感時期,這個階段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以后的求學、求職、求偶等。因此,面對這個發展中的群體,教師、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要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出發,針對不同年級、不同群體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細致入微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在學生所處的心理沖突氛圍中,訓練學生面對壓力、挫折時使用問題解決、求助等積極應對策略;在實際生活中去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學會自我調適;同時,也要訓練學生如何在特定的情形下,正確使用發泄、幻想、退避、忍耐等應對方式進行心理疏導和調適。
[參考文獻]
[1]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黃希庭,余華,鄭涌,等.中學生應對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學,2000(1).
[3]肖計劃,李晶.青少年學生不同個性的應對方式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1996(5).
[4]岑延遠,鄭雪.大學生成就需要、自尊水平與應對方式的相關研究[J].心理學探新,2005(2).
[5]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
[6]沈曉紅,黃麗,祝一虹.大學生應對方式的若干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2(1).
[關鍵詞]獨立學院 特困生 心理健康 調適方法
[作者簡介]劉林箭(1960- ),男,湖南長沙人,湖州師范學院體育學院院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體育人文社會學;居世賓(1981- ),男,江蘇連云港人,湖州師范學院求真學院基礎部辦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浙江 湖州 313000)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0年浙江省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課題“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綜合素質拓展體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ZC2010121)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2)23-0076-02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觀指出,健康不僅指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在內的健全狀態;健康指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而我國傳統的健康觀往往認為沒有疾病和不適就是健康。在這種健康觀的影響下,獨立學院特困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獨立學院特困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特困生是獨立學院中的特殊群體,用浙江省普通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細則中的術語來說就是A類學生,其家庭經濟可支配的人均收入在當地最低貧困線以下。作為一個物質上的弱勢群體,特困生所承受的壓力更多地表現在心理方面。筆者在運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對獨立學院新生進行健康普查時,將特困生的調查問卷予以分離統計。在此基礎上專門設計問卷調查,并結合平時對特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了解,發現至少60%的特困生有比較嚴重的心理障礙。獨立學院特困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有:
1.具有強烈的“相對剝奪感”。調查結果顯示,在特困生群體中,普遍存在強烈的“相對剝奪感”,且已逐漸成為其心理狀態的核心特征,無形中影響著其他的心理思維,并通過這些心理思維表現出來。這種最早由美國社會學家斯托弗提出的矛盾心理狀態是被剝奪的個體或者群體在主觀心理上的感受,來自于與參照個體或群體即參照對象的選擇,表現為在比較后認為自身沒有得到應有的對待而產生不滿和積怨,而表現在特困生身上則是一種對自身經濟利益得失的判斷和評價。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確實有很大提高,但這種發展和提高并不是平衡的。由于家庭經濟情況的不同,大學生在吃、穿、住、行等方面都存在優劣差異。眾多的參照對象使特困生在比較中產生了強烈的相對剝奪感。由于特困生過度在意家庭經濟情況,不愿向他人袒露心聲有些甚至逐漸將家庭經濟水平的高低當成人際交往的標準與要求,進而就會產生苦悶、困惑、憂慮、沮喪等一系列心理感受,以一種否定的思維和視角看待人、事、物,因不滿而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出現一些的行為,這些都是“相對剝奪感”的現實表現。
2.有嚴重的自我自卑感。經濟上的貧困是直接的,但也是容易改變的,可以通過自身的勤儉節約使狀況得以緩解,因貧困導致自尊心受損進而產生自卑心理,卻難以在短時間內轉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將受其影響和束縛。獨立學院的特困生在這方面的表現尤為突出,因為自卑從而對自身的缺點和失敗異常敏感,認為成功對自己來說遙不可及,而失敗則是理所當然,將物質的匱乏轉變成了精神上的匱乏,特別是在涉及經濟因素時,難以平衡內心的渴望和因經濟水平較低而無法達到目的的矛盾,缺乏信心、沮喪、悲觀等消極情緒接踵而至。一些女特困生總是對自己不滿,過低評價自己。調查表明,有62.5%的女特困生表示自己“常有自卑感”,有75%的女特困生苦惱于自己的能力不為他人所肯定。同時,更是有61%的受調查者認為現實中的大學生活與想象中的大學有很大區別,這樣的大學生活不能使自己滿意。而發泄種種不滿和苦惱的途徑,一是自己默默承受,或是妄自菲薄,將不滿轉變成自卑,或是被動地加倍努力,實施“報復計劃”,強行提高自身能力以求,或是壓抑自身心理,抑郁成疾;二是瘋狂傾訴,站在自身立場以一種不恰當甚至粗暴的方式向他人傾訴以求發泄,進而引起矛盾糾紛,結果只能是讓自己力不從心、焦慮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