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3 05:35: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機械專業論文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研究生培養;專業課教學;教改探討;教研文結合
中圖分類號:G64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7-0178-02
一、引言
機械設備故障診斷,就是在設備運行中或基本不拆卸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判定設備運行狀態、故障部位及原因,從而有針對性進行預防性維修,是防止事故和非計劃停機的有效手段。機械故障診斷技術為企業和社會帶來了巨大效益,受到了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廣泛重視,在國內外已成為一大熱門學科。[1]我校從1990年代末就在研究生中開設了《機械故障診斷學》課程。該課程通過設備故障診斷基本理論的講授,對典型設備故障的實例分析,讓研究生掌握故障診斷技術,培養研究生的工程應用能力。
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核心是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2]然而,當前機械故障診斷課程的教學主要采用以授為主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新時代背景下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開展機械故障診斷課程的教學改革,這不僅是培養學術型研究生科研動手能力的基本要求,更是滿足全日制學位型碩士生“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要求。[3]筆者從2007年起為研究生講授該門課程,經過幾年的教學和探討,取得了初步的經驗。本文就“課堂教學、科研實踐、論文研究”(以下簡稱“教研文”)相結合的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方法進行探討,旨在進一步提高“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培養質量。
二、“教研文”相結合教學方法的主要內容
《機械故障診斷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專業選修課。選修該課程的研究生大半來自我校機械故障診斷實驗室,其中學術型和學位型基本各占一半,后者在研究生二年級期間必須在現場實習一年。學術型和學位型的畢業論文都是以“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為研究方向。課程性質、培養模式和論文方向決定了階段式的課堂教學、科研實踐、論文研究的模式是行不通的,必須將三者進行有機結合。
(一)課堂教學應以科研實踐和論文研究為導向
傳統的課堂教學主要是老師講授,學生學習。讓學生了解故障診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設備的主要故障模式、故障機理;企業關鍵設備的監測診斷技術及實施方案等。通過這種傳統的方法達到課程學習目標是不難的。但專業課教學應該以接下來的科研實踐、論文研究為導向,并打下堅實的基礎,顯然傳統課堂教學方法還遠遠不夠。專業課教學要特別強調專業素質、創新能力和開發應用能力的培養,比如讓學生通過調研自行尋找課題、通過調試選定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獨立完成研究工作,進行結果分析及研究報告的撰寫。要強調主動的創造性的學習,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習和工作,尋找最佳發展途徑,教師的責任重在方向的引導而不是過程的限制。專業課教學要加強對外聯絡和交流,走出校門,走向企業發現問題,尋找突破點,才能使研究生形成正確的科研思路,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專業課教學要強調研究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梢栽诮虒W中采取教師做專題報告、學生查文獻、課堂討論、方案設計、小學術報告、自主完成小課題等多種教學方式。
(二)科研實踐是課堂教學和論文研究的橋梁
科研實踐對于培養研究生動手和創新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主要體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在完成科研任務過程中鍛煉創新實踐能力,二是在以學術創新為目標的理論研究過程中提高創新思維水平。二者的有機結合將對培養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在讀研究生大多缺乏生產和科研實踐經驗,缺乏創新能力。實踐是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唯一途徑。近年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為研究生科研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一條新途徑,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及動手能力創造了機會。我校故障診斷實驗室承擔了多項石油石化企業科研項目。學術型研究生在現場科研實踐時間為3~6個月,學位型研究生為1年。研究生在油田采集設備振動、溫度、壓力等數據,然后進行信號分析與處理,診斷設備故障,跟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匯報交流,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用于實踐,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同時發掘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有時盡管導師已經為研究生確定好了論文題目,但研究生通過科研實踐提出了更好的思想和方法,這就是一種創新,說明科研實踐的目的達到了。所以說科研實踐是一座橋梁,將課堂教學和論文研究緊密聯系起來。實踐和研究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最終目的。
(三)論文研究是課堂教學和科研實踐的延續和歸宿
許多人認為,論文研究是到研三時才做的工作。其實不然,很多工作其實從研一開始做了。如在專業課的教學中,讓研究生查閱國內外文獻,找到國內外研究熱點、感興趣的科研方向,進行分析總結和討論。這就是論文寫作的訓練。當然這個階段首先要創造濃厚的學術探討氣氛,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學術討論。我校故障診斷實驗室每周三定期組織研究生研討會,讓大家將科研上、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帶到集體中去討論,使學生們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同時,還鼓勵研究生參加學校舉辦各種學術講座,鼓勵他們大膽地走出去,發表學術論文,參加學術會議。最后就是要提高研究生論文質量。論文是考核研究生培養質量高低的必不可少的有效方式。這項工作也要從專業課教學時開始抓。比如讓學生查閱英文文獻,并翻譯成中文。到研二時,讓他們參與到實驗室英文論文的寫作中。同時,讓學生形成分析實驗數據、歸納總結的正確方法。經過這樣的訓練,為寫畢業論文打下扎實的基礎。以上是“教、研、文”三個環節的主要內容。三個環節并不是簡單的“串聯”模式,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聯”模式。這種有機結合能彌補當前研究生階段式培養中的弊端。當然,在這種方式中,導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最理想的情況就是導師身兼數職,不僅僅是導師,還是專業課教師,還能為研究生提供科研實踐項目。這樣,導師就能在研究生從入學到畢業的“教、研、文”三個環節中起著主導作用。然而,多數情況下導師并不是專業課教師,其學生(主要是學位型)參與的科研實踐項目也不是由導師提供。這就要求導師和專業課老師、科研實踐基地方做好溝通交流。
三、結論
《機械故障診斷學》的課程性質、研究生的培養模式和論文方向決定了必須將課堂教學、科研實踐、論文研究三個環節有機結合。課堂教學應該以科研實踐、論文研究為導向,并打下堅實的基礎;科研實踐應作為一座橋梁,將課堂教學和論文研究緊密聯系起來。論文研究是課堂教學和科研實踐的延續和歸宿,也是教學的最終目的。只有三個環節環環相扣,才能達到最佳的培養效果。
參考文獻:
[1]趙輝,白秀琴.《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課程教學研究[J].中國水運,2006,4(11):219-220.
[2]王現彬,陳聞.科研訓練與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J].高教論壇,2009,(11):103-105.
關鍵詞: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考核評價;監督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43-0151-03
2013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印發的《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指出,我國研究生教育培養模式與經濟社會發展還不適應,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規模結構適應需要、高質量、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為進入人才強國和人才資源強國行列提供有力支撐。研究生教育課程考核體系,對于檢驗和衡量研究生培養質量具有督促和監督作用,是衡量研究生人才培養是否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重要手段。健全、科學、合理的研究生課程考核體系對于研究生教育至關重要。
一、研究生公共英語考核體系現狀
(一)考試形式單一,效度缺乏說服力
我國目前現有的研究生課程考核評價體系主要是考試和論文(或實踐、實驗報告等)兩種方式。考試又分為開卷和閉卷考試。以考試為主的考核體系,無論是開卷還是閉卷,都存在問題。比如,開卷考試時,很多學生重復抄寫書本上的東西,缺乏主動思考和創新能力的考核;閉卷考試時,考試的內容難免存在知識點片面的問題,無法考核綜合能力。目前多數學校公共研究生的英語考試主要是閉卷考試,總成績根據期末考試的卷面成績加平時成績,其中期末的卷面成績占絕對比重。由于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的班型比較大,很多任課教師同時承擔本科的教學,教學任務繁重,這樣,研究生的公共英語課程平時的考核多數是簡單省時的辦法,比如問題的口頭陳述、單詞測驗等,考核無法真正檢驗學生的水平,即便是有些筆頭的作業,由于班型大,教師也無法達到全面的考核。這樣依賴期末一次考試的總成績來考核的辦法,無法真正衡量學生的英語水平。
(二)衡量標準片面,制約人才培養
目前研究生公共英語期末考試的形式以檢驗詞匯和閱讀理解能力為主,考試題型大體參考大學英語四、六級模式進行。事實上,某一考試是無法檢驗綜合實力和總體水平的。模仿某類考試的標準也是缺乏客觀性的。筆者在外指委的會議上獲悉,外指委打算召集專家論證擬取消大學英語六級和英語專業八級考試。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給教學帶來多方面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負面的影響,如,“在教學上,它會導致應試教育,導致學生高分低能。在心理上,它會使學生產生焦慮?!焙芏鄬W者也著文探討大學英語考試的改革問題。大學英語考試面臨著諸多問題,而模仿這樣的考試模式只能產生更大的誤導,無法真正指導研究生的公共英語教學,直接影響了人才的培養。
(三)考核重知識,輕實踐,與社會發展需求不符
調查發現,現有的教材依然遵循本科教材內容的模式,精讀為主,聽說其次。目前的研究生教材與本科教材相比,差別主要體現在“量”上:即冊數增多,課文的篇幅增大,重語言技能,輕實踐。這與1992年公布的《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第一外語)教學大綱》(試行稿)要求讀寫與聽說并重,全面培養和提高研究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有很大差距。目前很多學校研究生公共英語的課時為每周兩大課時(共三個小時),有些學校只有一個半小時教學。對于這樣的課時量,要完成現有教材的內容并且面面俱到,是不大可能的,最后只有學什么考什么。社會發展對口語、翻譯能力期望較高,所以考核還應體現口語、翻譯等能力,尤其是口語能力。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加快,我們培養的研究生也日益同國際接軌,口語應用的范圍和廣度,甚至遠遠超過了其他讀、寫、譯等能力。然而,近年來大學生的口語技能明顯下滑。本科生的口語能力直接影響研究生的口語能力。研究生從某種程度上走向國際的機遇和可能都高于本科生,因此現有的研究生英語課程依然重視語言技能而忽略了口語(或者聽說)能力的考核,不能不說是一大缺失。
(四)在促進提高科研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發揮作用不明顯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學校教育的最高階段,研究生階段教育與本科階段教育最大的區別在于前者更強調科研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科研能力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綜合素質的一個很重要的標準??蒲心芰Φ呐囵B也一直是研究生教育和培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階段以本科階段的知識和體系為基礎,形成系統的理論、獨到的見解,或者深化理論,或者用理論指導實踐。學術論文寫作是研究生能力的一個重要反映。而在國際期刊發表英文論文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和衡量大學質量優劣的重要指標之一?,F有的公共研究生英語考核體系除了上面提到的考試模式外,考核中無法體現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考核,在促進研究生科研學術創作和提升創新思維能力上,并不能起到直接的引領作用。考試只是為了考試而考試,與提升科研能力和創新思維脫節。
(五)論文考核方式喜憂參半,形式化突出
論文撰寫的考核方式是另一種比較普遍的研究生課程考試方式,這種方式的優點在于研究生通過將系統的理論學習應用于實踐,對于理論進一步深入研究,避免本科教育知識點的機械記憶,培養研究生主動學習的動機,培養創新型思維,提升科研能力,符合培養研究生未來發展方向。然而,如果把撰寫論文作為唯一的考核方式,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氨M管畢業論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研究生的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但將其作為主要的評判依據卻略顯不足?!北热纾瑢W生會忽視理論的系統學習,投機取巧,應付了事;有些教師為了省時,對論文沒有認真審閱,憑主觀給成績,這樣的考核幾乎等于虛設。所以,如果論文考核的方式作為唯一的方式,考核方式很難客觀反映學生的能力,結果也會事與愿違。公共研究生的英語考核,是否適合通過寫論文的方式(如學生寫自己專業的論文)考核英語的水平有待探討,但至少能部分體現考核研究生的科研論文撰寫能力。
(六)考核缺乏監督和評價機制
因為對于研究生和本科生階段的教育要求和目標不同,所以對于研究生的考核機制也不同,也決定了兩者的考核方式不同。多數高校重視本科教育,輕視研究生教育,這是不爭的事實,畢竟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不同,相比本科生考核考試的要求有明顯的差距,從出題、監考,到對試卷的相關要求,再到成績備案、分析等環節都不如本科要求嚴格,從某種意義上降低了對研究生考核的監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究生基礎教育和培養質量,使得研究生教育的考核成為本科教育考核的副產品。
二、建立多層次的考核方式和監督機制
根據以上當前研究生課程教育及考核分析,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研究生課程考核體系,以此促進研究生教育,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
(一)建立多種形式的考試方式,實現考核的科學化
課程考試是各類教育的必要環節,研究生教育也是如此。針對不同的授課內容,授課結束后進行成績考試能夠檢驗教師教課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利于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針對研究生公共英語考試,可以結合聽、說、讀、寫、譯這幾方面的技能進行分項考試,避免期末一次性考試造成的成績的偶然性,也避免給學生造成更多的負擔。期末考試的比重要分散到平時分項考試中,可以增加總成績的客觀性。對于教材內容的處理,可以選擇性地挑選經典的文章,做到“精講多練”、分項練習,讓學生在應用能力方面進一步提升。此外,也可以把課堂教學和課外第二課堂的作業結合起來,給學生的作業打分,作為考核的一種手段,或作為成績的一部分。有些課程實行的是開卷考試,研究生的公共英語是否可以實行類似其他公共課開卷考試、開卷考什么、怎么考,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畢竟英語作為一種知識和技能的結合,不能完全照搬其他純知識性的課程??傊?,避免以一次性考試、尤其是以模仿大學英語等級考試的模式進行的期末考試,加強對學生實踐和綜合運用能力的考核,從而達到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目標。
(二)繼續加強口語運用能力考核,提升口語內涵
我國目前英語教育已經從“啞巴英語”過渡到“文盲英語”階段。前者由于時代局限,張不開嘴說,現階段的教學條件和師資水平都大大改善,學生可以張嘴說了,可是說的是什么,能不能說出自己想表達的內容,說出來別人能不能聽懂,多大程度上能“言之有物”是個大問題。筆者曾經帶領學生多次參加國內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依然看到現今的大學生語言形式很漂亮、很好聽,可是空洞、沒有邏輯,無法闡發深層次的內容。這點本人在國外留學期間更深有體會,我們的英語教育缺乏內容和知識,表達邏輯和思想深度都不夠,開始的幾句都可以,一到闡發深層次的問題就啞巴了,沒了思路,無法繼續交流。研究生教育階段口語考核依然不能松懈,考核的重點更應傾向于內容,而不是形式,這點與本科階段形式和內容并重不同。研究生階段英語的口語更關注內涵,關注問題的解決辦法等。我們老師切忌憑著“一張嘴就知道英語好壞”的常規判斷標準來給學生的口語定成績。這個階段內容評價更重要。謝宇等對于畢業的研究生和用人單位調查顯示,口語的應用和期望依然是最重要的。研究生不只是閱讀文獻,還要張嘴與人交流,參加國際會議陳述自己的觀點;研究生也不能只關注專業知識,忽視其他學科知識,人文和科學都要學習,做到文理兼顧、中外知曉。
(三)實現考試和論文撰寫并存的考核模式
考試和論文撰寫的考核模式都有其優勢和劣勢。為了避免這兩種考核方式的缺陷,不妨實行考試和論文結合的考核方式。一方面,實行多種考試方式,另一方面,進行論文撰寫的考核方式。就論文而言,曹雷提出論文考核的方式可以分課程論文、調查報告、文獻閱讀報告、實驗報告等進行。但這些無外乎就是論文寫作和實驗(踐)報告。論文寫作考核要圍繞學生的科研論文(撰寫英語論文)進行。由于學科的差異,作為語言文學出身的教師不可能完全讀懂輪機碩士撰寫的輪機專業的英語論文。這時英語教師關注的還是學生的語言基本功??己苏撐臅r,英語教師可以忽略觀點是否正確、論證是否合理等專業知識部分,把這部分考核內容留給專業教師負責,英語教師可以就問題設計、闡述過程、結論、文獻書目等語言形式進行打分。考核實現語言和專業的考核“合力”模式。筆者曾經指導過我校人事處舉辦的航海類教師培訓的雙語教學。就專業而言,我們語言教師是外行,所以姑且認為受訓教師的知識點正確,但在教課的方式、語言銜接、內容安排等表達方面,我們可以給予他們指導,使教師的語言規范化、合理化、內容和形式標準化。還有另一個例子:我們學院的一部分教師,也包括筆者在內,都一直擔任我校與世界海事大學聯合培養的“海上安全與環境管理碩士班”畢業論文的語言指導工作。從2005年到現在,這個項目已經連續培養了九屆畢業生(今年為第十屆),我們學院挑選了幾個英語教師為他們的英文專業碩士論文語言把關,這項工作受到了學生和世界海事大學任課教師及校長的好評。實踐證明,語言教師與專業教師結合考核學生的論文嘗試是成功的,可以應用到指導和考核學生專業論文寫作中來,對研究生的科研論文撰寫起到很大的幫助。這樣的考核方式也適用于我們的研究生公共英語的論文考核。
(四)建立和完善研究生課程考核考試規范,加強監督及評價機制
如前所述,研究生的考試考核管理相比本科略顯得滯后。因此,加強研究生課程考核體系管理和監督十分必要,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才能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首先,實現研究生課程考試規范化,從考題的設計、考試內容的安排到試題的審批等考試環節,必須經過科學的論證,尤其是針對考試內容,實行教考分離,杜絕考試過程中過多人為因素的干擾,從而實現考核的客觀化,提升研究生的應用能力,促進和督促教學。并建立多種信息反饋渠道,及時改革和更正不合理的考核辦法,提升考核的科學性。其次,在論文考核方面,一定以培養學生的科研和應用能力出發,并結合撰寫國際期刊文章、實際應用等為目標,提升學生的英文寫作水平、交流以及翻譯能力。此外,應充分發揮二級學院的管理作用,實行二級學院與研究生院各司其職,真正擔當起共同監督的作用。劉越男指出研究生考核監督機制不夠完善,是因為各校的研究生院沒有真正把管理權力下放到各個二級學院。若能發揮二級學院的監督考核作用,組織二級學院的導師或者專家,成立教學和考核的督導制度,建立“優秀導師”、“教學名師”等稱號的獎勵機制,必將充分發揮導師的積極性,對于考核機制的完善起到積極作用。
三、結束語
根據國家發展規劃和部署,為適應經濟發展需要,總體上要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研究生的考核制度對于研究生的培養至關重要。發現問題并及時糾正,建立多種考核方式以及評價制度,是培養高層次人才、實現人才強國的必要手段。
參考文獻:
[1]李雪,張世超.試析新型碩士研究生英語視聽說課程體系[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7).
[2]韓寶成,戴曼純,楊莉芳.從一項調查看大學英語考試存在的問題[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2).
[3]參見韓寶成,戴曼純,楊莉芳.從一項調查看大學英語考試存在的問題[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2);牛強.現行高校英語測試中的問題[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2),等.
[4]黃建濱,于書林,徐瑩.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材調查分析與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9,(11).
[5]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M].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編寫組.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2.
[6]蔡基剛.如何評價大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J].外語界,2002,(1).
[7]宋平,楊連茂,甄良,劉建國.加強課程考試管理促進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增刊).
[8]高蕾,陳幸華,孔佩艷,張曦.如何加強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J].西部醫學,2010,(1).
[9]張曉報.研究生課程考核的論文形式利弊談[J].考試研究,2013,(4).
[10]劉越男.我國高校研究生培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江蘇高教,2014,(2).
[11]張紹杰.讀寫危機:當今英語專業面臨的最大挑戰[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2,(2).
[12]謝宇,韓天霖,林放,孫靜.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現狀的調查與思考[J].外語界,2007,(1).
Abstract: 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a nation, is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social development.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response to the call of the times, is th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meeting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model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in the course of Basic Mechanical Design.
P鍵詞: 機械設計基礎;創新能力;教學研究
Key words: Basic Mechanical Design;innovation;teaching model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8-0228-02
0 引言
“機械設計基礎”是高等學校近機類和非機類專業開設的一門主干技術基礎課程,主要內容是介紹通用零部件和常用機構的特點、組成、工作原理、失效形式和設計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實踐性和綜合性,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門重要技術基礎課程,在專業教學計劃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這里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如何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1 教學內容的優化
在課堂教學中,應結合不同專業的特點對課程的內容進行編排。如不單獨開設工程力學和工程材料等課程的專業,適當增減課程基礎知識,強調與其后續課程的聯系和銜接。而針對采礦專業則應該注重講解各種傳動機構的組成、特點及工作原理,尤其是帶傳動、鏈傳動和齒輪傳動,并適當增加采煤機設備的相應內容,例如采煤機搖臂的傳動裝置,即輪系的工作原理及其傳動比的計算,支撐桁架(連桿機構)的工作原理等;對于工業設計專業,由于學生理論基礎薄弱,缺乏實踐性,因此應側重講解各個機構的組成和工作原理,對于大公式應著重講解公式的應用,簡化其推導,案例應選取更加貼近生活和學生畢業后工作的研究對象,如各種交通工具、家具產品、電子數碼產品等。根據不同專業的性質、特點,有所側重地選擇和專業相關的案例,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應的知識點,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2 教學方法的創新
先進的教學手段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是培養大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學方法的創新,能滿足培養和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以教師講授法為主,并通過多媒體課件適當輔助圖片、動畫和視頻等資料,學生只是被動學習,不能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能力,在教學中應以指導學生獨立學習與研究為主,積極采用啟發法、鼓勵法、案例法、參與討論法、教與學雙向互動教學等方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吸引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
2.1 講授法和啟發法教學,奠定學生的創新基礎 理論知識是創新的基礎和前提,要進行創新,就必須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通過課堂講授和啟發法,能夠讓學生牢固掌握這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順利進行創新活動。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講授過程中,講授法貫穿全程,是綜合運用多媒體、模型、黑板等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在引入新知識時,采用啟發法,從學生熟悉的經驗入手,上升為抽象知識。例如從小轎車的組成引入到機器的功能組成知識。
2.2 案例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 根據不同專業的性質、特點,有所側重的選擇和專業相關的案例,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對所學內容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全面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問題能力,提高敏銳和靈活的思考力,發展豐富的想象力,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興趣能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從而充分發揮甚至超越自身的能力和潛力,興趣可以驅使學生集中注意于所從事的創新活動[1]。
2.3 參與討論法教學,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參與討論就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而不僅僅是作為一個被動的接受者。具體做法是:在各章內容講授結束之后,教師布置相應的教學任務,學生通過教師指定分組,進行合作學習與小組討論完成相應任務,之后各組委派一人利用PPT進行講解、討論并答辯,最后教師做點評。在此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必須親自查閱、思考、歸納和總結相關資料,每一個環節的參與都會讓學生發現自身的優點和能力。一次完整的作業的完成,可以全面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文獻閱讀、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組織思維和語言表達的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最終形成學生自己的個性意識和創新意識。
2.4 采用教與學雙向互動教學,拓寬學生學習的途徑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主導者,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忽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不能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所謂教與學雙向互動是公開教學大綱、明確學習目的、突出學習重點難點、選擇多樣學習方法、開闊教學思維,出現問題由教師和學生共同解決的新型教學過程[2]。教師和學生可以以課堂、網絡(網絡教學平臺、微信或qq)、實驗室、科研基地等為互動平臺,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師生對話。通過雙向互動能夠使學生在教師的輔導、指引下,主動學習、探索、科研的過程,積極與教師互動,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知識學習、運用、判斷、整合、創造的綜合能力,進而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更好地完成課程任務,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現有的考核方法是:實驗10%+作業10%+出勤平時表現10%+期末卷面成績70%。單一卷面考試的檢驗方式,存在由于教師出題的局限性,學生通過死記硬背來應付考試的情況??赡軙霈F學生學了“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之后,不能學以致用,運用知識能力沒有得到鍛煉,將來從事設計工作會事倍功半。針對考核方式存在的普遍問題,需對其進行改革,具體方式及分值見表1。
3.1 細化平時成績考核標準,增加加分策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細化考核標準,使平時成績都有據可依。例如學生的課堂表現,明確學生睡覺、說話、玩手機、遲到、早退、曠課等的扣分分值;同時可以明確加分規則,如主動回答問題,主動到黑板做題等,通過適當加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2 增加創新大作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機械設計基礎是一門實踐性和綜合性很強的學科,通過創新大作業,一方面可以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各種機構的相關知識,并能夠綜合運用進行設計;另一方面,在此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的文獻閱讀能力、發現問題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4 結束語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高校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響應時代號召,滿足人的發展需求的重要體現。本文針對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改革,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主動性,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鄭婧.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培養研究[D].西北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07:26.
【論文論文摘要】本文從教學實踐的角度提出了問題,分析了自主學習的內涵,指出引導學生自主自主學習的方法,要注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寬松的自主學習的環境,激發學習興趣 ,增強主體意識以及分階段逐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1.問題的提出
上學期,我在講授《心理學》“記憶”這部分知識時,設計了這樣一種教學模式:查找資料——課堂交流——理論講解——分析討論——總結歸納,即讓學生先在網絡上查找資料,然后在課堂上結合相關的記憶規律,請學生分析記憶方法,最后將心理學理論和學生的學習實際結合起來,總結有效的記憶方法,幫助學生改善學習。但是沒想到在第一個環節就出了問題,我布置的課前任務“在網上查找收集有效的記憶方法”,大多數學生都沒有完成,全班只有幾個同學收集了資料,而且資料來源僅限于一、兩個網站,雖然課堂教學仍能照常進行,但是學生的學習基本上仍是被動的。我問一些同學:你們為什么沒有去查資料?有的說我們不習慣這樣做,有的說老師沒有硬性規定必須查,所以覺得可做可不做,有的說聽老師講已經覺得很好了,所以沒有想去查資料。學生的話引起了我的深思:為什么學生總是習慣于被動的接受學習?學生應該怎樣學習?!
在今天的課堂上,我們仍然很少看到學生主動舉手發言,有的學生被老師叫起來后,會習慣性地捧著書本讀上一段,對于老師提出的較靈活的或需要思維發散的問題,他們有的不敢回答,有的學生會小心翼翼地再問老師一遍:“是不是讓我說書上的……”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我們的教學必須著眼于學生潛能的喚醒、開掘與提升,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傊?,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已迫在眉睫!
2.自主學習的內涵
自主學習是相對于“被動學習”、“機械學習”和“他主學習”而言的。西方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有:
2.1 以班杜拉為代表的社會學習理論則從行為、環境、個體的內在因素三者之間的交互作用來解釋自主學習。他們認為,自主學習本質上是學生基于學習行為的預期、計劃與行為現實之間的對比、評價來對學習進行調節和控制的過程。自主學習包括三個具體過程:自我觀察,自我判斷,自我反應。
2.2 以弗拉維爾為代表的認知建構主義學派則認為,自主學習實際上是元認知監控的學習,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任務的要求,積極主動地調整學習策略和努力程度的過程。
2.3 20世紀90年代以后,西方學者齊莫曼認為,當學生在元認知、動機和行為三個方面都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時,其學習就是自主的。他進而又從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學習時間、學習的行為表現、學習的物質環境、學習的社會性等六個方面對自主學習的實質作出了解釋。他認為,自主學習的動機應該是內在的或自我激發的,學習的方法應該是計劃的或已經熟練到自動化程度,自主學習者對學習時間的安排是定時而有效的,他們能夠意識到學習效果,并對學習的物質和社會環境保持高度的敏感和隨機應變能力。
我國學者對自主學習的內涵也有一些理論探討,龐維國認為,應從學習的維度和過程兩個角度來定義自主學習。從學習的維度界定自主學習是指從學習的諸方面來綜合地規定自主學習的本質屬性。如果學生本人對學習的各個方面都能自覺地作出選擇和控制,其學習就是充分自主的。從學習過程界定自主學習是指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能力基礎上的“能學”,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策略基礎上的“會學”,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
自主學習概括地說,就是“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學習,是指教學條件下的學生的高品質的學習。 自主學習一般是指個體自覺確定學習目標、指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或能力。自主學習需要學生“自我監控、自我指導、自我強化”。需要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任務的要求,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和努力程度,因而自主學習具有:能動性、有效性、相對獨立性、自我監控性等特點。
3.怎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3.1 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寬松的自主學習的環境。
有學者指出,實施新課程改革,教師要實現觀念的轉變、角色的轉變和行為的轉變。教師已由傳授者變為促進者,教學是師生的交往活動。這種交往是師生之間相互交流、溝通和理解的過程。基于這一理念,教師心目中的學生,是與教師具有同樣價值的人。師生關系應是平等的,教與學應是民主的,教學氛圍應是愉快、和諧的。對教師而言,所言所行,既促進學生的發展,同時也促進自身的發展。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心靈的開放,個性的張揚,潛能的釋放。師生共同參與,相互影響、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態度和藹,語言親切,不斷激發學生的強烈求知欲,激勵學生勇于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使學生在課堂中既感到積極緊張,又感到輕松愉快。例如:我在組織課堂討論時,總是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讓每位學生都加入到討論之中,在學生尚顯稚嫩的討論發言過程中,我常常適時地給予鼓勵和引導,使學生慢慢消除緊張和自卑心理。當我布置的“查找記憶方法”任務學生未按時完成時,我沒有簡單草率地批評學生,而是深入到學生中間了解原因,并給予具體的方法指導,后來學生逐漸有了一些進步,師生之間的互動也越來越和諧。在指導學生研究性學習和畢業論文時,我沒有把自己擺在導師的位置上,而是與學生平等交流,共同研究,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觀點,一步步引導學習和研究的深入??傊挥性趯捤?、愉快、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中,才能改變學生的被動地位,使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求知,敢想敢說,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發展。
3.2 激發學習興趣 ,增強主體意識。
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興趣同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它決定著人對現實的態度、價值取向與選擇。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最好激發是激起學生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即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盧梭認為:“教育的藝術就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全國特級教師于漪曾經這樣說:如果你一堂課上得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興趣,學得生動活潑而愉快,那么,你就是要他不要學,他也是欲罷不能。在心理學課上我常常緊密結合現實生活,和學生討論學習,例如:非典時期,我們探討怎樣消除恐懼心理;伊拉克戰爭爆發時,我們從心理學角度看戰爭;馬加爵事件后,我們分析造成人格缺陷的原因;學生考前緊張復習階段,我們談記憶方法,情緒調節方法等,還有大量的課堂演示實驗,如“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知覺整體性、恒常性”、“聽短時記憶廣度”、“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等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興趣的帶動下,被動學習的局面在慢慢扭轉,自主學習的意識在逐漸增強?,F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上心理學課,課堂發言越來越積極,課堂氣氛越來越活躍,而且主動提出問題的學生也越來越多。有的學生學習成績有了顯著提高,有的課余時間還主動借閱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有的甚至準備將來報考心理學專業。
3.3 分階段逐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一種由低到高,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在教學中應遵循這一指導原則。有學者指出,它包括三個過程,即基礎性自主學習,探究性自主學習,實踐性自主學習。基礎性自主學習這一環節是學生在已掌握一定的知識面上,通過自主學習,從教材中再獲新知的一個過程。探究性自主學習是在基礎性的自主學習上的發展,它是學生在掌握一定量的基礎知識的條件下,自己獨立思索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的一種高層次的自主學習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設計一些有趣味、又有理論深度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從而引發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探究動機。實踐性的學習是學生獨立運用已經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親身體驗,并在體驗中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它是自主學習的更高層次,目的是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天地,更充足的時間,對學習過程及結果進行自我調整、自我監控、自我反饋。讓他們“以參與求體會,以創新求發展”,逐步培養獨立的學習、生活、工作能力。
我在教授“雙語教學理論”這門選修課時,首先讓學生進行基礎性的自主學習,這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和學生上網查詢資料來完成,然后給學生提出探究性的問題,讓他們開展探究性的自主學習。如“你怎樣看待雙語幼兒園?”“你是否主張讓幼兒學習英語?”“誰來教幼兒學英語合適?”“什么是真正的雙語教學?”等等,這些問題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討論非常激烈。最后,我利用課外時間帶學生到幼兒園觀摩雙語教學活動,和幼兒園老師一起研討教學,有的學生在實習期間還主動在幼兒園嘗試英語教學,期末學習結束時每位學生都寫了關于雙語教學的研究論文。后來,盡管這門課程的學習已全部結束了,但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沒有消退,仍有一些學生主動與我聯系,或是請教問題,或是借閱資料,或是表示希望參加雙語課題研究活動??梢姡瑢W生并不是天生不愛學習和鉆研,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潛質均有待于教師的發現和引導,教師應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把本來屬于學生的學習過程還給學生。
參考文獻
關鍵詞:農學類研究生;教學模式;選課模式;授課方式;課題選擇
目前,我國研究生教育已經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在國際上,許多國家已經把發展研究生教育作為創新驅動發展和提高國際競爭力的戰略選擇,加大投入和支持,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變化和國內經濟的迅速發展,日益凸顯研究生教育的戰略地位,迫切需要對研究生教育進行綜合改革。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是知識創新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主體,教育質量已成為全社會乃至國際關注的焦點,國際上正興起將企業質量管理的理論引入到高等教育中來,如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 [1 ]。但研究生的培養模式、創新實驗能力等仍然制約教育質量的提升?,F從幾個方面探討在研究生教學的體會和思考。
一、提高導師培養人才社會責任感和研究的學術思想意識
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標是培養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多樣化需求,提高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1999年高校連續擴招以來,為了加快高等教育大眾化步伐,研究生教育一直保持年30%快速增長;56.9%的碩士生導師和47.8%的博士生導師認為研究生質量在下降,缺乏富有創新素質和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碩士生培養問題日顯尖銳、突出 [2 ]。探其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研究生本身讀研只是為了獲得學位,將來找個體面的工作;二是導師指導的學生多,經受多層社會競爭壓力而忙于自己的事情,指導學生的時間少。因此,解除導師的思想壓力,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提高導師培養人才的社會責任,精心教育和培養研究生的正確的價值觀和學術思想,才是提高研究生教學質量的關鍵。
提高導師培養人才社會責任感,一方面要加強教師自身素質修養,不隨波逐流,不急功近利,踏踏實實做學問,老老實實做人,欲教人先正己;中國缺的是創新精神,缺少原創成果,這和教育體制有極大關系,以論文數量、獲獎成果、SCI影響因子等確定業績,這種評價體系本身有諸多弊端,實踐中業已證實,因此,在制度上要為創新體系的人才培養創造條件,為導師和研究生學習研究構建良好的社會環境。導師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科研工作,不能好功貪大,不能將研究生僅作為廉價勞動力,主動限制自己的招生數量,按照國際同行標準,一般每年只能招收1-2名研究生,讓導師有更多精力和時間指導學生。
二、多元化的選課模式
課程設置與課程教學的科學合理與否,是否突出了科研能力培養的主題,直接關系到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高低 [3 ]。目前,各高校的研究生課程設置均分為學位課和非學位課兩大塊。在現有情況下,學生的選課只限制在規定的范圍內,沒有辦法想繼續學習深造大學期間感興趣的課程,在課程設置的時候考慮到這種情況,留出1~2門自由選擇的課程,可以促進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有助于本專業課程的學習。例1:植物病理專業的某同學,在做某種病害的流行學研究,流行學研究需要有深厚的計算機基礎,如果大學期間沒有好的計算機基礎,很難完成這個科研課題;例2:生物技術專業某同學,他很喜歡機械制造的一些課程,但苦于沒有機會去學習,如果給他機會學習,將其感興趣的東西與專業結合起來將會極至地發揮出他們的創新。
研究生課程改革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課程設置不是改個名稱就可以,如農學專業,本科生是作物栽培學,碩士研究生是作物高產栽培理論與實踐,而博士研究生是作物超高產栽培理論與實踐,它不僅僅是名稱上一兩個字的差異,而是內容上極大更新與提升,如果內容上仍有太多重復,上課越多就越是浪費時間,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會下降,好奇及探索心理受到沖擊,再加上原有教育體系的諸多弊端,花費幾年做出的研究結果,了無新意,極少創新。課程教育是很關鍵的一環,研究生課程設置既要體現個性,又要突出專業特色,要讓學生學有所選,選有所獲。
三、多動式多形式的授課方式
高校大學課程的教學模式改革步伐多快,但國內對研究生的課程改革不多見。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教育信息化成研究生獲獵更多知識的主要途徑,但是老師的引導還是必要的,農學類課程多數較枯燥,尤其現在許多學生對農作物缺乏了解,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展示各種農作物的生長習性、病害的癥狀等等,關注研究生教學中的“對話”與“啟發” [4 ],讓研究生的眼睛、頭腦、嘴巴、手都動起來,探究式教學 [5 ]、調動研究鉆研科學和自學知識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利用課余的時間通過網絡平臺學習自已感興趣的東西。案例教學是研究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主要是向研究生介紹一個或多個生產上的實際案例,根據案例設置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并讓學生根據已積累的理論和經驗,對案例進行分析和回答,總結出通過該案例所能獲得的知識點及其在生產中實際意義,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和處理能力。實際上,案例分析是對理論知識講解的鞏固和補充,加深學生對相關理論的理解。農學類的課程案例有兩類,一是發生在生產實踐經驗中一些實際例子;二是可以通過在實驗室的實際動手操作來證明的實驗案例。
另外,由于農學研究生教育的科研特性,研究生學習過程的時間短,課題研究有時會受農作物生長時間的制約,在授課的同時必須將科學研究基本素質培養滲入到課程教學環節中,以培養研究生良好的科研能力。目前的碩士研究生是按分類培養的,專業型碩士要更多地與實踐接觸,到實踐中學習和解決問題,而這一點,需要老師為學生創造更好的條件,幫助學生分析問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要更多專著基礎性研究,同時了解實踐中產生和解決問題的辦法,要求研究生畢業前必須,甚至對論文的種類、級別也作出規定,顯然不利于研究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尤其是科研創新思維的培養,學生造假、偽造數據、抄襲論文也就不足為奇了。
四、自主式選擇科研課題,促進研究生興趣創新
目前,各高校研究生的科研課題均為指導老師的某個項目的一部分,很少有研究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繼續深入的進行研究,因此,研究生課題均為導師定制。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善于提出問題是科學研究的關鍵,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文獻查閱,對前人研究結果提出新的、有價值的深入探究的問題,或者在學術觀點上產生的分歧等,均是創新的源泉。要促進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研究生教學模式的改革是科技創新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我國目前主要狀況是:研究生是幫助老師完成課題、做項目的廉價勞動力,多數老師給學生的補助很少,學生需要從家里獲得贊助才能完成學業。老師確定了課題的大體方向,甚至具體內容也安排好了,學生只是按部就班地去做。創新的土壤早已腐蝕殆盡,學生成了打工仔,導師成了不給學生工資的吝嗇老板;如此一來,研究生數量多了,質量降了。因此,在制度建設上要強制性發給學生補助,并逐步提高標準,不能讓學生已經大學畢業了,還要父母拿錢贊助讀書。學校和導師不僅僅是提供一個必要的科研硬件,更要提供一個很好的軟環境,激發學生敢想敢做的創新思維,畢業論文不是從100頁增加到200頁的數量問題,而是把原始創新放在首位,不以論文論英雄,遵循自然科學內在規律,我想,研究生綜合素質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參考文獻:
[1]王昌國,包耀東.基于ISO9000系列標準的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改進策略[J].當代教育科學, 2013,3:50~52.
[2]楊榮,余海波.警惕研究生教育“本科化”[N].光明日報, 2006- 11- 17(1) .
[3]施偉鋒.教學模式改革是提高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良好切入點[J].高教論壇, 2010,9:99~101.
一、課題的選題
對于基層學校和教師而言,開展教科研主要是為了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或總結成功經驗,探尋經驗背后的教育原理,以便在一定范圍內推廣應用。
教科研課題從內容上分,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教育類,二是教學類。兩大類又可以細分為若干小類。如,教育類課題可以分為學校發展類、學生發展類、教師發展類等;教學類,主要包括課程建構、實施,以及教學方法的改進等。
1.選題要有價值、可行、新穎
(1)有價值。有價值,即看是否有用一兩年甚至更長時間研究的必要。如,小學生作文互批自改的實踐研究、初中數學問題鏈導學的實踐研究、學生學習生活幸福感的實踐研究、學校體驗式德育活動的案例研究、在語言實踐中體驗情感的閱讀教學研究、以道德銀行培養學生良好德育品質的實踐研究等,就有研究的價值。而小學生掃地習慣的養成研究、語文教學中背景資料出示時機把握的研究、小學數學試卷評講課的實踐研究、學生訂正使用橡皮與膠帶紙的比較研究等,只能作為微型課題,其研究周期過短,一般不需要向上級科研部門申報立項,申報了,批準立項的可能性也不大。
(2)可行??尚校醋裱苛υ瓌t,學校或教師有能力做。如,建構“三味”校園文化的校本實踐研究、小學尚美理想課堂的實踐研究、九年一貫制學校學科教學有機銜接的實踐研究等,是貼近學校實際的有意義的課題,學校是有能力做的。而農村小學素質教育的實踐研究,建立正確的學生觀、兒童觀、學習觀的研究,營養與兒童身心發展問題的研究,小學課程建設的研究,基于課程文化轉型的教師課程能力的建構研究等,這些課題因其理論性較強,很宏觀,基層學校及教師研究就很有困難。
(3)新穎。新穎,即有新意,與別人研究的項目有所區別,或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如,下列課題就不夠新穎:小學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策略研究、小學生分層教學研究、學困生的成因及矯治策略的研究、自主參與的課堂教學研究,先學后教的實踐研究、學生社團建設的實踐研究。而下列課題就較為新穎:區域民間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中學語文讀寫交互作用的實踐研究、“以能為中心”的小學教學實踐研究、兒童文化視野下言語實踐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以“能仁”為核心的學校文化的深度建構研究、“滿足每個學生個性發展”的小班化教育實踐研究、構建“兒童本位”課堂的實踐研究,農村小學晨間誦讀校本課程的開發和應用研究。
2.將大眾化課題變成有特色的課題
學校和教師申報課題,“撞車”現象較為常見。大家共同研究一個課題,從某種層面上講是好現象,但相同的課題一般只能批給一個單位,這就無法滿足大家都想擁有自己課題的需要。因此,申報的課題要有一定的特色。
(1)選取獨特的視角。如,生活化教育的實踐研究。這個課題就是大眾化的,特色并不鮮明。可以變為:社會即學校理念下“發生式生活教育”的實踐研究。其獨特之處就是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再如,小班化教育的實踐研究,就可以變為:“幸福每一個”的小班化教學實踐研究。這樣,就突出了小班化教育教學中的某個方面,課題組也明晰了課題研究的方向。
(2)突出某種教育教學理念。如,農村初中人格塑造的實踐研究,就是較為泛化的課題,可以變為:農村初中“超我”人格的實踐研究。這就是基于教育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人的三重境界”理念下的研究。再如,潤文化主題教育實踐研究,可以變為:潤體,潤智,潤心:無痕教育的校本實踐。一方面抓住了校園文化的影響是不留痕跡的理念,另一方面也使潤文化有了實在的支撐。
(3)在某種特定背景下研究。如,信息技術剛剛在教學中應用的時候,學??梢陨陥螅含F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研究。信息技術發展到今天,就可以申報: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精教活學”的實踐研究。再如,快樂課堂的實踐研究,可以變為:王艮“樂學”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發展研究。這就具有了地域背景,因為王艮是姜堰歷史文化名人,在現代研究“樂學”,就具有特殊意義。
3.關注當前熱點話題
(1)校園文化。如,泰州大浦小學:把最美好的世界獻給孩子―――智慧教育的校本實踐研究;南京成賢街小學:兒童文化視野下立賢教育的校本研究。這些都已立項成為了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
(2)課堂觀察。如,基于“個性充分發展的”課堂教學觀察研究、基于生成式教學的課堂教學觀察、基于“疑”為支點的課堂教學觀察等。
(3)個性化的教學改革實踐。如,小學語文單元主題教學的實踐研究、兒童自由創作中想象力的開發研究、用童話創造幸福教育―――普通小學童話教育的校本研究、基于學生自主發展的“目標導航”新學習方式研究、“情理語文”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小學“智趣課堂”實踐與研究等。
這些課題著力于個性地解決當前教學中的突出問題。因為,從總體上說,我國的課堂教學改革尚未取得實質性和根本性的進展。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學生被動學習、個性受到壓抑等頑疾未能從根本上得到有效醫治;過于強調被動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依然存在。圍繞個性化解決這樣的問題所形成的課題就是有價值的,也是有意義的。如,江蘇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江廬中學的“教學案合一”,山東杜郎口中學的“自主學習”。
(4)德育方式的改變。如,基于幸福關愛的童年真性教育實踐研究、以“關鍵事件”促成兒童積極情感覺醒的德育實踐研究、當代小學生平民人格教育的研究與實踐。這些課題都是努力改變當前教育說教式、形式化的問題。
二、課題名稱的確定
課題名稱最忌含混不清。如,綠色課堂有效教學的深化研究?!熬G色課堂”與“有效教學”一般不要出現在同一題目中,因為兩者概念有交叉。下面是該課題的變化過程:綠色課堂有效教學的深化研究小學綠色課堂的實踐研究小學主動發展課堂的實踐研究小學生個性充分發展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讓學”:體現學生主動發展的教學實踐研究。
課題名稱一般包含這樣的要素:學段或學校性質、研究主題、研究方法。如,農村小學新童謠文化實踐的研究。
課題名稱也可以有變化。如,規范與有效:教師教學行為改進的實踐研究;簡中求道:高中數學教育思想的研究;結構化教學:促進初中生化學意義理解的實踐研究;農耕方式:追求教育本真的實踐研究。
課題名稱中一定要包含關鍵詞,即核心概念。沒有核心概念的課題,肯定不是好課題。此外,課題題目不等于論文題目。如,有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這就是論文題目,而不是課題名稱。
三、如何高質量地填寫好申報書
申報書中相對重要的欄目有:課題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研究的目標、內容(或子課題設計)與重點;研究預期成果等。
1.課題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核心概念的界定很重要,它影響著課題研究的深度。下面以省教育科學規劃“十二五”重點自籌課題“‘以能為中心’的小學教學實踐研究”為例來談。
在申報書上是這樣填寫的:
本課題的核心概念:以能為中心
以能為中心,即以激活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中心。教學中,要千方百計激活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適應現代社會及終身發展需要的認知能力、實踐能力、共同生活能力,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提供豐富的平臺和機會。課題中“教學”,并非專指課堂教學,還包括一切校內外的教學活動。
概念中的“潛能”,即以往遺留、沉淀、儲備的能力或能量,人的潛能在激活的情況下才會發生顯性作用?!澳芰Α笔侵苯佑绊懟顒有剩够顒禹樌瓿傻膫€性心理特征。能力和活動緊密相連,離開了具體活動,能力就無法形成和表現。
需要說明的是,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還可以不斷明晰、豐富核心概念的界定。在研究中,我們覺得申報書中對“能力”的界定并不清晰,沒有弄清其本質。通過學習《學校課程能力建設―――基于普通高中課程文化轉型的研究》(楊九俊主編),我們對“能力”的概念界定逐步明晰了:
(1)“能力”是用來描述個體特征的概念。(2)“能力”總是與問題解決、任務完成、活動效果聯系在一起的。(3)當我們使用“能力”這個概念的時候,不是泛化的,而是特指的。(4)如果要使個體在多種活動中都表現優異,那么,就要發展他的多種能力。(5)“能力”是一種假定的“結構”,構成這個結構的東西是一些“因素”。所以,如果我們希望提高“能力”,應當有兩個方面的作為。第一是改善“因素”,第二是優化調整“因素”之間的“關系”。
因此,“能力”概念總是與特定任務的完成相關,本質上是一種假定的“結構”,但是這種假定結構的構成“因素”卻是實存的,“能力”指稱相關諸“因素”的特定關系。
2.研究目標、內容(或子課題設計)與重點
研究目標的闡述要簡潔。如,“以能為中心”的小學教學實踐研究。這一課題是這樣闡述的:
研究目標:
努力改變當前“以師為中心”“以知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及行為,探尋“以能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及操作策略,深入推動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培養適應當下及未來社會所需要的具有較強的認知能力、實踐能力、共同生活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研究內容:(1)“以能為中心”教學改革的現實意義及理論研究。(2)“以能為中心”的各科課堂教學方法、操作策略及評價研究。當前,班級授課制仍然是起主導作用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如何“以能為中心”設計教學預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隨機應變地實施預案,是本課題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本課題旨在探求課堂教學方法的變革,并努力提出可操作的策略。(3)“以能為中心”的各科主題作業實踐及綜合實踐活動案例研究?!耙阅転橹行摹辈粌H在課堂教學中體現,且應該在學科課外作業及實踐活動中體現。如何改變課外作業以鞏固知識為主的現狀,具有研究的實際價值。(4)小學各科各學段認知能力培養序列及相應策略研究。
梳理出小學各科各學段能力培養的序列及目標要求,形成相應的培養策略。
研究重點為第2、4兩條。
子課題的確定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考慮:一是現狀的調查與文獻方面的研究。二是操作方法及策略的研究。三是評價的研究。四是案例的研究。
3.預期研究成果
階段性成果最好以論文的形式出現,一般與子課題聯系起來。如,“以能為中心”的小學教學實踐研究,這一課題的階段研究成果(都是論文)為:(1)“以能為中心”教學改革的現實意義及理性思考。(2)激發學生潛能的教學策略。(3)“以能為中心”的小學教學評價策略。(4)“以能為中心”的作業設計及實踐活動實施策略。(5)論“以能為中心”的小學教學方法。
最終研究成果為:結題報告;研究論文集;案例集。
關鍵詞: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 實踐教學 改革措施
我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是在學院“依托茂名,立足廣東,輻射全國,面向基層,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服務面向定位的指導下成立的新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專業,在本科教學計劃中實踐教學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實踐教學過程主要包括實驗教學、課程設計、各種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科研訓練、畢業論文等環節。這些環節是否得以實現,質量能否得到保證,關系到整個教學質量的高低。近年來粵西乃至廣東省食品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對人才能力素質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這就要求我們轉變教育觀念,對傳統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進行認真分析,仔細研究,大膽改革創新。
一、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理論及實踐教學的特點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包括生物化學、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學等專業基礎課和食品工藝學、食品保藏原理、食品工廠機械與設備、發酵工藝學等專業課兩部分。課程的特點是工程特色鮮明,突出實踐應用。因此,大部分課程都需要實驗課的支撐,或者需要在課程中穿插實驗內容或去企業參觀,實踐性教學環節在整個教學計劃中的比重較大。
二、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地位和作用
實踐教學是與理論教學密切聯系的,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實踐操作為主,獲得感性認識和基本技能,提高綜合素質的一系列教學活動的組合[1]。培養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是我院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因此,學生在校期間除了應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外,更重要的是應受到良好的實踐訓練,從而使自己掌握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基本技能,掌握綜合應用現代技術、工藝和設備,具有創造性的解決食品工業生產中實際問題的能力[2]。實踐教學就是將知識、素質、能力和創新融為一體的綜合訓練,是進行實踐教學和綜合技能訓練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動手能力的有效途徑,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工程素質和創新思維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措施
1.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設置。
2007版的人才培養方案中與專業課緊密相連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增加了7周,調整為34周,使實踐性教學環節在全學程周數中的權重達到21%,突出了實踐教學環節,具體設置如表1。
2.創造實驗教學條件,改革實驗內容。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成立之初,沒有實驗場所和實驗設備,隨著專業課的逐漸開設,實驗室建設問題越來越突出,經過多方努力,現在已將實驗室建在光華校區,實驗室面積200多平方米,實驗設備逐漸完善,已能夠基本滿足現有實驗內容的需要。更為可喜的是,2010年內即將拿到一筆可觀的國家與地方共建普通高校實驗室基金,為本專業實驗條件的完善提供充分的保障。
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我院改革了實驗教學方法,增加了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的比例和學時數,加大了實驗室開放的力度。綜合性實驗是指實驗內容涉及本課程的綜合知識的實驗;設計性實驗是指給定實驗目的、要求和提供實驗條件,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并加以實現的實驗。在實驗課講解時教師主要傳授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在實施時,讓學生參與準備實驗,查資料設計方案,確定實驗時的注意事項,認真記錄實驗現象及結果,并對結果進行分析,寫出實驗報告及實驗小結,上繳報告時必須同時交上原始記錄,并附上分析討論的參考文獻,等等。
3.緊密聯系相關企業,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觀念和意識,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將直接影響到實踐教學質量。因此,我們近年來非常重視專業實習基地建設,通過廣泛的調查和走訪,已經在市區和高州、化州、電白等地找到了一批基礎好、設備先進、管理現代化的企業,并和部分企業簽署了協議,建立專業定點校外實習基地,和高州龍利國業有限公司成立了果蔬加工中心,給學生提供在食品工廠或相關企業勞動實踐的機會,以便增強對食品生產技術、產品流通和企業經營管理等的認識。這些校外專業實習實訓基地的建立,既為本專業培養高質量的畢業生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又為本專業招生分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針對企業人才需求,倡導職業資格證書培訓。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屬工科性質,近年來大學生的就業越來越緊張,取得技能資格證書往往成為增加就業機會的重要砝碼。我們開設一周的技能考核課程,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社會需求,與相關資質單位進行技能資格證書培訓,使學生在校期間達到相關職業崗位的技能標準的同時,自愿參加感興趣的技能資格證書考試,目前,我們已經組織了“食品高級工”和“食品安全師”等培訓和考證,從04級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就業情況看,拓寬了就業渠道,收到了較好的效果[3]。
三、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努力的方向
首先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引進實踐能力強或有工程實踐經驗的教師擔任專業領域課教師和實驗員;進一步完善教學計劃,調整專業基礎課學時,削枝強干,將部分與實踐聯系緊密的理論課如食品分析課程搬到實驗室,以理論指導實驗、實驗驗證理論,使兩者緊密有機地結合起來[4];增加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軟硬件設施的投入,開發、購買現代化工廠生產的工藝技術方面的多媒體光盤或實驗教學課件,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緊密結合起來;加強對學生科研能力的訓練,可參照重點高校采取高年級導師制,讓學生在接觸專業知識的同時,通過對某一課題的深入研究探討,鍛煉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實踐技能和對理論知識的應用水平。
參考文獻:
[1]王云霞.教師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發展趨勢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07,(12):107-108.
[2]解靈芝,高海燕.食品科學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初探[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12):45-46.
[3]蔡華珍,湯志,郭亮.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思考[J].安徽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5,(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