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4 16:48: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工程就業方向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教改探索;農業工程;一體化
構建“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就業”一體化模式,改變以往畢業設計教師出題、學生選題、側重理論、缺少實踐支撐的模式,從企業生產、人才需求出發,提出“一體化”模式的畢業設計教學方案。通過合理選題、設計形式多元化、校企聯合指導、調整畢業設計時間、優化畢業設計內容和評分標準等措施,使畢業設計更具操作性和實踐性,大力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術能力,縮短就業的適應期,實現高校與企業的無縫銜接。
一、畢業實習改革探索
畢業實習是高校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與社會深入接觸的良好機會。畢業實習之前,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利用參觀和調研的機會充分認識本行業的情況、特點、企業需求以及當前的業界形勢和各項政策,據此初步形成畢業實習意向。
1.頂崗實習
學生進入企業直接從事崗位工作,與工人同吃住。為使學生能勝任崗位工作,在崗位的選擇上需反復論證。學生頂崗實習有一定壓力和工作強度,實習之后學生對工作、就業會有深刻的認識,能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打下扎實的基礎。
2.注重工藝訓練和設備的使用
在學校,更多的是理論學習和基本原理的驗證。農業工程類專業學生畢業實習應注重農業生產工藝的訓練以及現代化農機設備的使用。
3.校企合作
校企優質資源聯合,學校的優勢在于師資,企業的優勢在于設備和生產制度,兩者的有機結合,有利于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二、畢業設計改革探索
1.小組合作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的內容可聯系企業的實際生產項目進行選擇。研究內容、設計方法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畢業設計的質量,做得好的畢業設計項目能直接服務于社會實際生產。考慮到學生的特長愛好,通常把學生分成小組,由小組合作完成實際項目的畢業設計。學生根據確定的畢業設計方案進入實習企業邊實習邊做畢業設計,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
2.校企“雙導師”共同指導畢業設計
有條件的高??善刚埰髽I的技術人員與本校教師共同擔任學生的指導教師,實現校企“雙導師”共同指導畢業設計。校企聯合指導,指導方式多元化,力求一切從實際出發,追求實效。 畢業設計、畢業實習在時間安排上可以有大致的階段劃分,但無須明確界限,應根據當時具體環境靈活掌握。
3.建立品牌畢業設計題目庫
對畢業設計題目進行篩選、凝練和總結,各小組均選出一些畢業設計題目,建立品牌畢業設計題目庫。教師對學生的畢業設計、畢業實習和就業進行評價。以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專業為例,學院與相關企業聯合設計了一些品牌項目,如“基于PLC的電梯控制系統”,實現電梯的基本升降控制、無線報警控制、視頻監控等功能;“農業物聯網監控系統”,實現土壤的墑情信息、環境參數信息智能監控,并可通過手機App隨時隨地監控;“食品包裝生產線監控系統”,實現食品的稱重、傳送、包裝智能監控;“智能樓宇監控系統”,實現安防監控、智能照明、智能門禁監控等功能。
三、就業拓展探索
1.與相關企業建立訂單式培養協議
我國正處在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高速發展期,現代化農機、農建、農村新能源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農業工程類人才需求量大增。高校與企業簽訂訂單式培養協議,有利于促進農業工程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和培養效率的提高。農業建筑、農業水利、農業水電、農業物聯網、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農業電氣化等農業工程類專業的訂單式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就業質量,實現學生、學校、企業、社會多方面共贏。
2.實現以專業為背景的創業
當前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給個人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機會。新農村建設、農村城鎮化發展更是我國當前社會發展的核心內容,具有農業工程類專業背景的學生創建現代化農業科技、農業生產、農業服務類公司擁有獨特的專業優勢,促進就業的多元化。我校近年來創建了一大批與農業科技相關的公司,并對有創新創業想法的學子提供了多方位的支持。畢業生陳飛宇參加全國創業大賽贏得8100萬元的巨額意向融資。
3.國外就業拓展
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各類人才培養和應用都處于世界的前列。我國是世界農業大國,農業工程類專業學生海外發展大有所為,世界上很多國家對我國的農業人才青睞有加。
四、“畢業設計―畢業實習―就業”一體化模式的探索
1.一體化模式的內涵
所謂“畢業設計―畢業實習―就業”一體化模式,即學生可以根據就業意向選擇相應的實習單位和崗位,結合生產實際中的具體課題確定自己的畢業設計題目;也可以根據畢業設計題目的要求,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的畢業實習工作,積累經驗并為就業做好準備。
2.一體化模式對教師的要求提高
新模式對指導教師的素質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條件的高校也應支持本校教師去相關的工廠、企業開展實驗進修。為確保一體化模式的有序實施,指導教師應協調好學生的畢業實習及設計項目和企業生產需要之間的關系,落實畢業實習內容和畢業設計項目。同時,對學生畢業設計進行方案論證、督促檢查,并與企業導師一起提供有效的就業指導。
3.一體化模式實施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前期參觀和調研階段。學生在專業課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意愿去相關企業參觀和調研。通過參觀和調研充分了解行業現狀及生產特點,對職業發展意愿進行自我調整,以便為后面的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就業確定目標。
第二階段為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就業目標的設計階段。在前期實地參觀和調研的基礎上,通過專業課教師引導和指導,學生根據專業知識學習情況、自身意愿和企業要求,確定畢業設計題日、畢業實習地點和未來就業方向或單位,并對畢業設計和畢業實習方案進行具體修正。
第三階段是針對具體的畢業設計題目進行針對性實習。學生的畢業實習和設計實行“統一導師制”,即指導學生畢業設計的教師也同時負責該生的畢業實習和就業,教師的主要工作包括專業知識學習的指導、畢業設計和畢業實習指導、就業及職業發展引導等。
4.一體化模式的評價體系
建立契合一體化模式的質量評價體系,有利于指導本模式的修訂。在“一體化模式”下,質量評價體系應包括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就業工作的評價指標體系及權重分配,應體現三者結合的程度,并綜合考察人才質量與自定目標的符合程度。
農業工程類專業人才培養,對我國乃至世界的農業現代化建設至關重要,對農業工程類專業“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就業”一體化模式的構建是農業工程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
參考文獻:
[1]廖曉緯.校企合作低成本高效率畢業實習的一種新模式[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2,14(1):131-133.
[2]武衛莉.提高大學生畢業設計(論文) 的教學質量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2):153-155.
一、農業院校電子信息專業實驗室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業特色不彰顯
電子科技大學的電子信息專業以圖像信息處理與傳輸為重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電子信息專業則以雷達信息處理為特長[2 ]。農業院校的電子信息專業應該突出農業特色。但是由于電子信息專業在農業院校一般都成立時間不長,屬于新興專業,因而經驗不豐富,尚未形成農業特色。由于專業特色不明顯,導致專業實驗室特色不明顯,實驗內容更多的是通用的驗證實驗。以南京農業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為例,綜合設計實驗未能與農業工程有機結合,以致很多學生畢業時對農業工程都不是十分清楚。雖然近幾年畢業的學生都能找到工作,卻沒有明確的就業方向,什么行業都有,且就業的層次不夠高。而國家在“十二五”規劃中已經將農業工程納入十大重點投入項目之一,農業工程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電子信息專業如果能和農業工程結合,必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二)實驗室設備和實驗老師尚未轉型
農業院校電子信息專業實驗室一般是在原有的相關專業實驗室基礎上建設的,由于時間短,尚未真正轉型為電子信息專業自身的實驗室,并且實驗室設備使用時間已經較長,實驗條件比較差。如南京農大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實驗室依托于原先的農業電氣化和自動化兩個專業的實驗室,只是針對高頻、通信原理等補充了一些實驗設備。缺乏實質意義上專業實驗室,實驗條件就捉襟見肘,使得教師在理論教學過程中講授的是新設備知識,而實驗教學時接觸到的卻是一些陳舊的設備,教學難以得心應手,從而降低了教學質量。從學生方面看,在課堂上可以學到先進的理論知識,實驗室陳舊的設備卻影響了學生做實驗的興趣,以致學生把做實驗當成是一項無聊的任務,實驗過程中僅是看別人做實驗,實驗后抄一下實驗報告,這樣實踐能力的培養效果大打折扣。實驗老師也未能轉型。由于農業院校原來沒有電子信息這個專業,專業增加后,實驗室規模相對是擴大了,但是實驗室老師都是從相關專業轉過來的,如南京農大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實驗室教師許多原先是從事農業電氣化和自動化實驗教學的,他們對電子信息這個專業還不是很了解,在很多實驗教學中并不能游刃有余。另外,許多農業高校沒有建立對實驗教師開展相應培訓的機制,實驗教師的工作量核算又缺乏科學性,從而影響了實驗教師學習新專業知識的積極性。在實驗教師人才引進方面,一般學校認為實驗教學是理論教學的附屬物,因而沒有給予實驗教師相應的待遇,很難吸引優秀的人才投身到實驗技術隊伍中。
(三)實驗室的封閉式管理與電子信息專業的開放性相悖
電子信息專業教學離不開一個開放式的實驗室,學生需要不斷的實踐才能打好基礎,才能學好專業知識,才能擁有良好的專業能力。但一般高校將實驗室物資和實驗教學放在不同的部門進行管理,這就造成了實驗室管理上的不協調,既難以形成跨學科的實驗能力,又不易實現整體效益。如南京農大工學院電氣工程系實驗室原來是按教研室分,有三個實驗室管理辦公室。后來該校將三個實驗室合并為一個電學實驗中心,就部分解決了這個問題。實驗室管理上的這個問題,使得“學生等實驗室開門、實驗室開門等學生”這種情況時有發生。為了進一步加強實驗室管理,南京農大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實驗室還采用了學生勤工助學的方法來參與管理。但由于工作不成熟,未能制定對應的規章制度,使得部分實驗室變成了學生自己的場所,反而更增加了實驗室的封閉型。
(四)實驗教學保守性與電子信息專業創新要求不符
電子信息專業實驗教學應該更注重動手能力,但是現在的實驗課堂完全沒有體現靈活的動手,師生更像是在完成一項任務。老師注重理論教學,沒有把時間過多地投入到實驗環節中,實驗教學中只是把一些驗證性實驗和被做了很多遍的簡單的設計題目布置給學生做,創新性在其中難以實現,從而影響到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農業院校電子信息專業實驗室建設的對策
(一)依靠優勢學科,強化農業特色
電子信息本科專業學生可以參加國家級、省級大學生電子競賽、挑戰杯、GIS 大賽、機器人大賽等等。這些比賽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能力,但是需要有特色的創新實驗室作為支撐。電子信息專業實驗室只有和學校的優勢學科水融,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以南京農業大學為例,該校的農業工程學科歷史悠久,學術源遠流長,20 世紀 80 年代就已經有碩士、博士點。因而可以考慮將電子信息融入農業工程,在農業工程一級學科下開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這樣既能使農業工程學科“老樹春深更著花”,也能使農業院校的電子信息專業“借力好風上青云”。在此基礎上,更多地將農業工程項目引入到電子信息實驗環節中,如可以考慮農業自動灌溉里的控制裝置的設計,農業害蟲識別的簡易智能裝置設計等等。
(二)投入經費 ,推動實驗室設備和實驗教師轉型
中國工程院院士左鐵鏞教授說過:大學有將近一半以上的資產在實驗室,因此實驗室是學校的“半壁江山”。農業高校的領導應該充分認識到電子信息專業實驗室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保證實驗室專項資金無虞之外,還需進一步加大對實驗室建設的投入,使實驗室最大限度地向電子信息專業需要高效轉型。實驗室教師是實驗室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其素質是建設實驗室的關鍵。提高實驗教師團隊的整體素質是加強實驗室強大支撐作用的有效途徑。由于電子信息技術發展迅猛,以前的實驗教師跟不上專業實驗教學需求,因而可以轉型為管理人員,同時另外招聘專業能力較強的專職實驗教師。學校每年不斷地以博士畢業生充實教師團隊的同時,應該引進優秀的碩士研究生學歷以上的畢業生充實到實驗技術隊伍中,培養專職的實驗老師。
(三)科學管理,建設開放式實驗室
電子信息實驗室管理方式應體現出現代化、開放性。傳統的計劃管理方式弊端較多,因而實驗室的管理者需要不斷學習,掌握現代管理知識,實行科學管理。同時,電子信息專業的實驗室本身以現代化的儀器見長,管理現代化也是題中應有之意。與開放式管理相較,傳統的封閉的管理方式已成為實驗室教學的絆腳石,傳統的實驗教學也不利于因材施教和學生獨立思考?,F在的高校實驗室一般都在走開放之路。開放的實驗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興趣愛好,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南京農業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實驗室新建的 ARM嵌入式系統實驗室、DSP 應用技術實驗室已經實現開放式管理。對于電子信息專業的開放實驗室,學校應當設置專項經費鼓勵教師研究開放性實驗項目,對學生全方位開放。在開放實驗室中要打破實驗只是驗證理論的這種傳統觀念,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少一些驗證實驗,多一些綜合設計實驗,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南京農大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嘗試,成效比較明顯:2003 年組隊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一無所獲,而近年來多次在全國、江蘇省大學生電子競賽和挑戰杯賽中獲獎,還有不少本科生在 EI 等學術期刊上發表了高質量論文。
后金融危機時代是指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后,世界各國通過政策的不斷調整使經濟回升并達到正常發展水平的一段過渡性時期。伴隨著金融風暴的來襲,我國經濟出現需求不足、產能過剩、企業效益下降及經濟增速明顯放緩的現象。盡管如此,中國政府迎難而上采取種種措施對我國經濟發展策略作出及時調整,使得國內經濟在金融危機發生后也仍然能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對于我國的產業發展而言,金融危機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種機遇而非挑戰。因此,在全球產業調整的背景之下,必須抓住機遇實現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以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圖1反映的是2005年至2012年我國第一、二、三產業占GDP比重的演變示意圖,從演變趨勢來看,第一產業比重持續下降,由2005年的12.4%下降至2012年的10.1%,減少了2.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自改革開放以來已由42.9%上升至2007年的49.2%。受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趨勢開始顯現,2008年起,第二產業占GDP比重開始呈現出明顯下降的趨勢,2012年第二產業比重已減少至45.3%;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在2005年前后一直維持在40%左右,2009年第三產業比重比2008年提高了2.5個百分點,隨后呈穩步增長態勢。至2012年,第三產業比重已達到44.6%,僅低于2012年第二產業比重0.7個百分點??傊?,第一產業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呈逐年降低的走勢,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開始下降,第三產業貢獻率則自金融危機爆發起逐年上升,至2012年已接近第二產業貢獻率,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一道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產業。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進一步鞏固農業基礎,繼續優化工業結構并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上取得突破,提高服務業對國家經濟的貢獻率。[1]
以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為政策導向,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轉型升級、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服務業大發展的戰略部署。具體來看,我國產業內部結構調整主要包括以下內容:首先,在現代農業的發展方面堅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1)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鼓勵大宗農產品發展,促進設施農業、畜牧業、水產健康養殖及林業的發展。(2)加快農業科技創新:促進農業生物育種創新和推廣應用,開發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新品種;加強高效栽培等領域的科技集成創新和推廣應用;發展農業信息技術。(3)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農產品流通服務。其次,通過轉型升級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根據科技進步新趨勢發揮我國產業在全球經濟中的比較優勢。其中包括:(1)改造提升制造業,重點發展方向包括裝備制造、船舶、汽車、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輕工、紡織,并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加快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增強產品開發能力,促進信息化改造升級。(2)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新興科技與新興產業深度融合,將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為先導性、支柱性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3)優化海洋產業結構,積極發展海洋油氣、海洋運輸、海洋漁業、濱海旅游等產業,培育壯大海洋生物醫藥、海水綜合利用、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最后,推動服務業的大發展是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要求拓寬新領域、發展新業態、培育新熱點,加快發展生產業和生活業,生產業包括有序拓展金融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推動農產品、大宗礦產品和重要工業品等重點領域物流發展;培育壯大高技術服務業,加快發展研發設計業、信息服務業等;規范提升商務服務業,發展管理咨詢、市場調查等專業服務、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財務顧問等企業管理服務及人才推薦等人力資源服務。[2]生活業的發展重點在于商貿服務業、特色化旅游業、以社區為重要依托的家庭服務業以及全面發展體育產業。
總體看來,后金融危機時代產業內部結構的調整呈現出淘汰性、轉型性、科技性、信息性、特色性和前沿性的特點。淘汰性表現在產業結構中的落后產能方面。2013年7月,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和《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下達2013年19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的通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了2013年包括煉鋼、煉鐵、銅(含再生銅)冶煉、造紙、制革化纖等在內的19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的名單。[3]轉型性的特征是指產業結構的優化需要通過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來提高內部競爭力。產業的轉型升級必須以科技化和信息化為手段進行提升改造,即為產業結構調整的科技性和信息性的特點。海洋產業結構優化、旅游業特色化等體現出了產業結構調整的特色性,也是產業自身特色的要求。戰略性新興產業因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的基礎上而具備前沿性特點,它代表著未來科技和產業的發展方向并對于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全局帶動和重大的引領作用。
二、后金融危機時代大學生就業的總體態勢
后金融危機時代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對人力資源的需求結構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產業結構的調整決定著勞動者的就業結構及變化。在社會化大生產中,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的自然形式和就業容量取決于社會各產業所提供的就業崗位總量。從全國勞動力總體情況來看,我國三次產業的就業人數與三次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嚴重失衡。圖2為近七年來我國就業人口構成比例示意圖,其中,第一產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由2005年的44.8%下降到2012年的33.6%,下降了11.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就業人口所占比重由23.8%上升至30.3%,上升了6.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就業人口所占比重由31.4%上升至36.1%,上升了4.7個百分點。后金融危機時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表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第一產業就業容量不斷縮小,第二產業就業容量呈曲線變動趨勢,第三產業就業容量則逐年擴大。然而,與三次產業的產值相比,我國就業人口的產業分布很不合理。第一產業的產值比例已經下降到2012年的10.1%,但是就業人口卻仍然占33.6%。這說明第一產業的剩余勞動力較多,勞動生產率較低。形成明顯對比的是,第二產業的產值所占比例高達45.3%,高出第一產業產業35.2個百分點,而就業人員比重卻低于第一產業就業人員比重,僅占30.3%,可見二者之間存在較大的偏差。這與這一時期國企改革以及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由勞動力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轉變有很大的關系。第三產業的產值比例為44.6%,雖與就業人口的比例之間的偏差相對較小,但仍存在供需不對稱的問題,也可稱為就業的結構性矛盾。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5-2012年度教育統計數據作為全國就業人員的一大主體,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近年來,全國大學畢業生規模進一步增大,給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也帶來了更大的壓力。中國的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高校畢業生人數已由2005年的338萬迅速增加至2013年的699萬人。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高校畢業生增加了361萬人。如圖3所示,教育部所統計的數據顯示無論是普通本科畢業生、普通碩士畢業生還是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均呈現逐年增加趨勢。其中,普通本科畢業生人數由2005年146.6萬人增長為2012年303.8萬人,普通碩士畢業生由16.2萬人發展為2012年43.5萬人。所以,在當前產業結構升級的步調不斷加快的背景之下,從高校視角出發促進畢業生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相協調是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的根本途徑。盡管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成持續上漲趨勢,而根據國家相關部門統計,如圖4所示,2005至201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截止畢業當年8月31日)并未同人數增長的走勢保持一致,而是呈現出V型曲線,即在2007年到達最低點并隨后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與北京大學教育學院聯合編著的《全國大學生就業狀況》中,編者依據教育部所統計的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統計數據為基礎,按照一定計算方法,得出我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總體狀況。圖5為2005至2010年高校畢業生、本科畢業生以及碩士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演變圖。與圖4所示雖然存在一定出入,卻一致顯示隨著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到來,大學生就業局勢有所好轉。實際上,具體到不同學歷類型的畢業生初次就業率,情況則各異。據圖5走勢圖所顯示,本科生初次就業率呈曲線微增長的態勢,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走勢基本保持一致。碩士生的初次就業率總體上呈下降趨勢,且2010年的初次就業率低于2005年初次就業率8.7個百分點。以上數據表明,本科畢業生與高??傮w畢業生就業形勢基本保持一致,而碩士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則令人堪憂。在后金融危機時代的背景之下,高校畢業生總體的初次就業率有所好轉,不過與大幅度增加的畢業生人口基數相比,小幅度提升的初次就業率并不能減緩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局面。隨著待就業人數的逐年累積增加,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依然是當前社會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
三、后金融危機時代大學生分學科就業分析
依據產業結構的升級調整畢業生的就業結構以實現勞動力市場的供需一致是高校改善大學生就業難的關鍵。就業供需的結構性矛盾主要是由于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變化與畢業生專業知識技能、素質等不相適應且與市場需求不匹配繼而引發就業供需矛盾。學科專業、素質、分布、區域、性別等均構成就業供需矛盾中的子矛盾。其中,學科專業供需矛盾是產業結構調整背景下影響大學生就業的一項重要因素,是指由于高校所供給人才的專業結構及數量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出現錯位或互不匹配而導致不同學科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與供過于求并存的矛盾,在現實中主要體現為不同學科畢業生就業率的差異變化。產業結構的調整決定著高校畢業生就業學科結構的變化。據相關研究表明,高校畢業生就業學科結構與產業結構的變化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二者間存在相互促進、相互制約及聯動發展的關系,一方面,產業結構對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學科結構具有一定制約性,另一方面高校畢業生就業學科結構的優化可以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而二者互動互聯的吻合程度取決于高等教育對市場需求變化反應的靈敏度。[4]即假設學科結構跟不上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則會阻礙產業結構的協調發展;相反,若學科結構過度超前,則會導致教育過度。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的發生均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構成的嚴峻的挑戰。
(一)本科畢業生分學科就業走勢分析
根據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所統計的數據,圖6為2005-2010年不同學科的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的走勢圖。其中,初次就業率上升趨勢較明顯的學科包括管理學、工學、經濟學、文學;教育學、醫學、農學和法學呈曲線波動,變化幅度較??;而理學、哲學、歷史學和軍事學則呈現出初次就業率逐年下降的趨勢。2010年本科畢業生分學科初次就業率排名依次為軍事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農學、文學、理學、教育學、醫學、法學、歷史學、哲學。圖7是依據麥克思研究院的2009至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提取出2007至2012屆不同學科的本科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其中,哲學、歷史學和軍事學三門學科由于樣本不足而未能獲得數據。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屆和2009屆本科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與2007屆相比出現整體下滑趨勢,2010、2011及2012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逐漸呈現回升趨勢。至2012年,本科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最高的學科依次為管理學、工學、經濟學、教育學、醫學、農學、理學、文學和法學。將《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與《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關于分學科本科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和畢業半年后就業率對比發現,二者在2009年與2010年的學科就業走勢方面基本一致。考慮到就業率的統計時間等因素,將二者數據結合進行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結論:隨著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到來,我國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逐漸回升并保持基本穩定;哲學和歷史學在所有學科中就業率最低;2012年畢業半年后就業率低于90%的學科包括農學、理學、文學和法學。
(二)碩士畢業生分學科就業率走勢分析
圖8為2005-2010年不同學科碩士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的走勢圖。與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不同,碩士畢業生分學科的初次就業率大幅度下降的趨勢與碩士生的總體就業率走勢一致。學科中除管理學以外,其他學科門類的碩士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出現下滑現象,僅個別學科在2010年出現小幅回升,但仍遠遠低于2005年的初次就業率。其中,哲學學科的初次就業率下降幅度最大,2010年就業率低于2005年22.9個百分點。其次,歷史學的初次就業率僅次于哲學,下降了19.6個百分點。此外,農學、文學、法學、軍事學以及理學下降幅度在10%-16%范圍內。醫學、教育學、經濟學和工學則下降幅度控制在10%以內。2010年碩士生分學科初次就業率的排名依次為管理學、工學、經濟學、軍事學、理學、醫學、文學、教育學、法學、農學、歷史學和哲學。2010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低于80%的學科為教育學、醫學、農學、文學、法學、哲學和歷史學。盡管第一產業就業人口隨第一產業增加值比重下降而下降,第二、三產業就業人口比重上升,但從近幾年各學科畢業生所占比例來看,除工學呈下降趨勢、文學和管理學出現一定程度的提升外,絕大多數學科畢業生的比例構成基本維持不變。這種現象說明高校學科結構并未與產業結構相吻合,因而未能體現出高等教育對市場需求變化反應的靈敏度。不僅如此,專業設置的學術導向性造成高校人才的培養缺乏應用性和實踐性。具體到學科專業內容方面,由于教育行政部門主導專業目錄的制定,使得高校專業設置缺乏自主性繼而導致人才培養規格趨同,無法適應新興產業和社會對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并最終導致學科結構供需矛盾爆發從而影響大學生的順利就業。
四、以學科結構的調整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建議
鑒于產業結構的調整決定著高校畢業生學科結構變化的基本特點,要從根本上改善我國大學生的就業現狀,應當以后金融危機時代產業結構的升級方向為依據展開學科結構的科學調整工作,把握正確導向的學科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一)預測學科發展勢頭,調整學科招生規模
依據三次產業發展情況,科學預測學科的發展勢頭,通過調整學科的招生規模促進學科結構對產業結構的適應性發展。農業學科類發展應注重農業科技創新與農業信息化建設等專業人才的培養,以高新技術科技建設現代化農業。工程類學科和自然科學類學科畢業生在勞動力市場上主要就業于第二和第三產業,主要包含在工學和理學兩大學科之中。2012年教育統計數據顯示,僅普通本科中的工學和理學兩大學科的畢業生人數占普通本科生總數的41.4%。因此,應當穩步控制工程和自然科學類學科的規模。其次,人文學科、經濟學科和社會學科對于第二產業,特別是第三產業的推動力較大。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作為產業結構調整一大重點要求擴大人文、社會和經濟學科。然而,調查數據顯示近年來,哲學和歷史學等學科一直是就業率最低的學科。為此,高校應對相應學科下的專業進行調整,依據學科自身特色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例如,歷史學的學科專業設置學術性較強,依據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可以側重于歷史與旅游業的結合,通過歷史知識促進紅色旅游、文化旅游業的發展,在滿足產業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科自身優勢提升學科就業率。
(二)改造一級學科設置,拓寬二級學科內容
隨著研究和服務對象的變化與發展,現有的學科結構體系下已有的部分二級學科內容已無法涵蓋學科的整體范疇,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學科的前沿發展,進而無法滿足相應人才的培養需要。以工學下的一級學科農業工程為例[5],農業工程下設有農業機械化工程、農業水土工程、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以及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等四個二級學科。然而伴隨著經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農業工程這一以及學科的地位、研究對象和服務領域等發生較大變化,不僅包括傳統的農業生產領域,同時發展到了生命科學產業的分支,成為一大支柱工程科學技術領域。因此,傳統的二級學科體系和專業體系已無法全面反映農業工程學科的發展前沿,使學科發展受到一定限制。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采用改造一級學科的方式拓展二級學科的覆蓋范圍,將農業工程學科改造為生物系統工程,有利于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三)開展重點學科建設,發展高新技術學科
重點學科建設是指高校將有限資源用于某學科以實現人才和技術上的突破,在激烈的競爭中占領專科建設與發展的一席之地。為此應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高新技術學科以替代傳統落后專業,如紡織專業等。力爭使其中部分學科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建成結構合理的重點學科體系。例如,新能源學科下可進一步衍生與太陽能、風能、核能和海洋能等相關的專業,生物學科下則可衍生生物環保、生物農業等相關專業,以此促進專業與產業的對接。
(四)依托區域產業優勢,發展特色學科專業
1.1全國高校設施專業課程設置及存在問題對全國所有正在開設或曾經開設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的33所高等院校進行了調查(包括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沈陽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結果如表1所示。調查發現,首先,設施專業課程基本都包括工程類、栽培類、園區類等幾類,由于設置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的高校有農業院校,也有工科院校,以農業院校為主,不同性質的高校對課程設置各有側重,有的高校栽培類課程較多,有些高校工程類課程占很大比重。其次,課程命名隨意,名稱混亂,缺乏統一標準,導致大量同課異名現象,比如,33所高校中內容基本為“設施園藝植物栽培”的課程名稱竟達到25個,命名十分混亂。最后,對“設施農業”的理解過于概念化,使課程設置范圍過于廣泛,比如“設施養殖”、“草坪學”等課程,就其內容而言,筆者認為似乎更適合在其他專業中設置。因此,對課程設置進行整理,對課程名稱進行規范勢在必行。
1.2全國高校設施專業主要專業課程的開設率對全國開設設施專業的33所高校進行調查,由于各高校課程名稱差異很大,課程之間還有涵蓋、交叉、重復關系,因此,只能根據課程主要內容,對專業課程進行歸類(開設高校少于所調查高??倲?0%的課程不計),研究各所高校主要專業課程的開設比率(圖1)。結果表明,首先,盡管以園藝設施學、設施工程學等不同的名稱出現,但所有高校都開設了以設施工程為內容的課程,說明這一教學內容對本專業來說,其重要性是公認的,而且,有近一半的高校,在此基礎上,又開設了溫室設計與建造課程作為補充。其次,從開設院校的多少看,設施工程之后,依次是設施環境、設施園藝、植物保護、植物生理、工程制圖、植物學、無土栽培、植物育種、生物化學、建造設計、設施蔬菜等課程。再次,設施環境調控、植物保護這類與實際生產聯系緊密的課程,也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另外,這一排序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在設施農業領域栽培面積最大、效益最高的設施蔬菜類課程,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很多高校僅在設施園藝類課程中有所涉及;一些與設施專業密切相關的現代農業技術、休閑農業類等課程較少;對于養殖類課程,筆者認為,不宜由設施專業開設,即使設置也應占很小比重。
2行業專家對設施專業課程重要性的評價
根據設施專業畢業生就業領域,分別調查了山東濰坊萬通食品有限公司蔬菜種植基地、新疆吐魯番市鑫農種苗有限責任公司、山東青島瑞克斯旺(中國)種子有限公司、天津麗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秦皇島豐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北京天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21家農業企業,通過問卷和座談的形式調查這些企業的共130名行業專家。行業專家根據企業對人才的專業要求和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從預設的當前全國設施專業開設的28門主要專業課程中,挑選出8門并進行重要性排序。筆者對每位專家選出的8門課程按順序依次賦值,排在第1位的課程賦值為8,第2位賦值為7,依此類推,未入選課程賦值為0,然后統計計算每門課程的權重(圖2)。結果顯示,行業專家認為,對農業企業最有價值的前10門課程依次是設施蔬菜栽培、農業園區規劃與管理、現代農業技術、設施果樹栽培、設施設計與建造、作物病蟲害防控、設施花卉栽培、園藝植物育種、設施環境與調控、工廠化育苗,其后依次為無土栽培、設施自動化控制、設施土壤與肥料、食用菌栽培、設施農業經營等。其中,設施蔬菜栽培的重要性,遠遠高于其他課程。
3對設施專業課程設置的建議
根據前述對我國各高校設施專業開設課程情況分析,當前農業企業對人才和知識的需求調查,以及對設施專業畢業生就業范圍的前瞻性預測,筆者認為設施專業的課程設置可以遵循“以設施工程為基礎,以環境調控為手段,以植物栽培為核心,以園區建設為形式”的原則,在此基礎上,筆者對設施專業課程設置提出如下建議:
3.1規范課程名稱建議除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可以命名為“某某學”、“某某法”外,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最好按照職業教育的理念,采用“名詞+動詞”的命名方式,如“設施蔬菜栽培”、“園藝設施設計與建造”。各高校應根據傳統和認知程度,對課程內容進行界定,然后選用已經為大家基本接受的通用名稱,避免隨意對課程進行組合和命名,減少名稱混亂現象。
3.2設置專業核心課程群設施專業具有獨特的專業特征,是與園藝、農學、園林不同的綜合性新專業。因此,筆者認為,從我國設施農業對人才的需求看,至少應該設置工程、農藝、園區、經營4個專業核心課程群。其中工程群課程的內容包括建筑基本原理,設施設計與建造,光、溫、水、氣的觀測與調控等;農藝群課程的內容包括生物、土壤、肥料,蔬菜、花卉和果樹等作物的栽培等;園區群課程內容為園區規劃、設計、管理,園區內植物栽培管理等;經營群課程內容包括農業企業管理及農資銷售等。
3.3設置核心專業課程在每個課程群內設置多門核心專業課程(表2)。核心專業課程是設施專業特征的體現,是各個高校設施專業都應該設置的課程。在培養方案中,應該以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必修課程或方向限選課程)的形式體現,以此夯實學生的專業基礎,使之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和操作技能。筆者建議,設施養殖類課程不應作為核心課程,這是因為,雖然廣義地講,設施農業是利用農業工程措施,實習部分人工控制環境的種植業和養殖業,但狹義的設施農業僅指設施種植業,及植物設施栽培,通常所說的設施農業一般指狹義設施農業。同時,養殖類課程在界定上,更接近動物科學類專業范疇。
關鍵詞:農機駕駛 課程內容 技能認證 就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9(a)-0243-03
在社會經濟、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中國,對農機購機補貼政策越來越重視,農機保有量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新機具進入平常農機戶、農機合作社,同時農機具的科技含量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農機從業人員、農機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技能要不斷地提高,以便適應當前快速發展的社會形勢。開展農機駕駛人員,包括在校農機駕駛學生的職業技能認證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積極探尋農機駕駛職業技能培訓和認證的新思路、新方法,需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1]推動農機駕駛職業技能認證工作的有效開展,符合國家職業教育和培訓發展形勢的要求,對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能滿足整個社會對農機專業人才的需求,還能很好的促進農機安全管理水平、農機事業等發展。[2-3]通過調查發現,某些高職院校的農機班學生參加的農機駕駛技能培訓,主要是通過向相關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人力資源部門申請職業技能認證,從而獲取等級職業資格證書,同時在學院農機專業課程建設中把駕駛技能認證當著學生能力目標,培養他們快速成長,與農機行業要求掛鉤,這也為農機行業培養了一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骨干,獲得農機駕駛資格證書是農機班學生自身職業能力水平的認證書和市場就業的通行證,同時也能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4]因此,農機駕駛技能認證的開展,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落實,不僅是貫徹農機相關法律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強農機工作、促進學生成長和獲得社會認可的主要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水平。
1 高職院校農機駕駛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隨著高等職業教育大力發展,其所教育培養的大量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越來越多第一線的應用型人才,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也尤為明顯,在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地位尤為重要。但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歷程較短,傳統思維對教育的影響很重,過于注重利益,迎合市場的需要,使得很多畢業生綜合能力得不到提高,人文素質水平較低,人文價值認識不夠,社會適應能力較差。這些問題的出現,使設計課程體系的指導思想和教學內容的存在相當大的阻礙。[5]
研究的農機駕駛專業課程是高等職業教育農機人才培養目標的專業核心課程,是構成農機教育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關鍵因素,是農業機械的認識與使用的前提,但尚未給予應有的重視。設計高職教育的農機駕駛課程體系的指導思想是什么?如何選擇和組合課程,形成高職教育的農機駕駛課程體系?如何確定高職教育的農機駕駛課程目標和內容?研究中存在薄弱環節,關注的也相對較少。這也就影響了農機教育的改革、教學質量的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所以,目前對農機駕駛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研究,總結出當前高職院校農機駕駛技能認證的課程內容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1.1 農機駕駛課程標準單一
課程標準是學校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都是通過它來制定的,學校管理和評價課程也當作基礎來制定。當前高職院校農機專業農機駕駛課程一直沿用教學大綱的形式,教學大綱較多以學科體系為中心來表述本學科要求的知識與技能,教學要求的表述方式比較籠統和單一,只限于“初步了解、運用”等抽象描述,對于學生課程掌握程度、興趣等都缺乏指導。
1.2 學校相關設備較單一、有限
大多高職院校的農機專業的設備更新較慢,且相關農機具較為單一,主要因為其成本較高,平時作業應用較少,是季節性機械作業。稍有農機駕駛、保養、維修經驗的專業人員都知道,不同的農機制造廠商對不同品牌農機保養維修的要求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不同類型的農機,其工作原理雖然相似,但其具體結構可能相差較大。因為資金及教學時間的有限,學校無法滿足讓學生對不同型號的農機整體結構都有所掌握,最終導致學生畢業后只能對在教學中所熟悉的機型很快上手,而對沒有接觸過的機型,可能還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認知、學習才能勝任相應的駕駛、保養、維修等工作,這使得高職教育農機駕駛課程內容在短時間內培養高技能,實踐操作能力強的專項人才的培養目標存在較大困難。
1.3 農機駕駛課程內容設計與駕駛考證的結合不明顯
農機駕駛課程內容在教學設計上沒有做到整體的統一。在大部分情況下,駕駛理論學習與駕駛操作是分段進行,從某種程度上說,課程內容的指導思想是通過統一考試達到統一標準即可取證,而考試的指導思想恰恰給我們學習帶來不必要的后果,很多駕駛員都是為了取證而考試,最后的效果不理想??甲C背后所支撐的理念還是“考試”,重甄別輕選拔,重結果輕過程,課程內容設計主體和方法單一,嚴重制約了整個職業教育地推進。
高職院校農機班學生參加的農機駕駛技能培訓,可以向有關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人力資源申請職業技能認證,從而獲取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同時學校要根據農機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制定農機駕駛課程的培養路線,農機駕駛課程與學生的素質目標的培養相適應,這就為上海培養高素質農機勞動者和農機使用、維修技能骨干提供了保障。獲得農機駕駛資格證書是農機班學生職業能力水平的前提,也是農機市場就業的“敲門磚”,用人單位也會認可。因此,開展農機駕駛技能認證,落實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既是農機駕駛課程內容改革研究的一項重要舉措,貫徹“雙證貫通制”的必要條件,也是加強農機工作、促進學生成長和獲得社會認可的重要手段。
2 基于農機駕駛技能認證與其相關專業課程體系聯系的思考
農機駕駛是農機方向班的主干課程。由拖拉機與配套機具使用技術、拖拉機安全操作技術、聯合收割機等3部份組成。拖拉機與配套機具使用技術課程是掌握拖拉機及配套機具的使用維護、相關零部件拆裝、技術保養、調整、簡單故障排除等技能的必要的理論知識;拖拉機安全操作技術課程是安全駕駛與操作農機具的理論基礎;聯合收割機課程則介紹新型聯合收割機的構造、原理以及駕駛操作和維護、保養的技能。這3部分課程內容是學生掌握農機駕駛操作實際能力的基礎理論課程。
學生考證需要熟練掌握與其相關的專業課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農機機電基礎是農機方向班的主干課程。由機械圖、機械基礎和農業機械3部份組成。其中農業機械是農機化方向班的重要課程,為學生學習農機駕駛打下堅實基礎。
(2)農機化概論是農機方向的專業課程。該課程主要包括農機化政策法規及安全管理的相關規定,農機化統計數據的采集、整理、顯示以及分析等方面的內容。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有關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能將其運用于解決農機化服務、農機安全運用與監督管理、農機機械化示范工程項目的實施管理、農機修理服務等方面的法律問題,這給學生學習農機駕駛技能認證的理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農機修理是農機方向的主干課程。由接修診斷與檢驗交付、零件鑒定與修復、農機具修理等3部份組成。該3部分課程是學員掌握農機修理規范、農機故障的簡易判斷、零件缺陷的鑒定以及了解農機零件的一般修理方法、鉗工的基本操作和進行簡單修復的理論基礎。在農機駕駛過程中遇到相關機械故障問題學生通過學習該門課程能即使的解決,深化了農機駕駛技能認證的水準。
從農機駕駛技能認證開設的培訓課程可以看出,其課程內容對于專項方面知識、能力、技能要求得更高。所以統一農機駕駛相關課程標準,加強課程評價機制,把相關專業課程系統化、標準化,為農機駕駛技能認證提供基礎指導勢在必行。[6]
3 基于農機駕駛技能認證課程體系的探索
(1)基于農機駕駛技能認證課程體系的構建根據現代企業、單位對農機人才的需求,根據課程內容不同方向的學習,設置基于農機駕駛技能認證的核心課程,統一農機課程標準,整合課程的教材編寫,針對農機班的學生的實際狀況編寫教學大綱,改革教學方法,加強課程評價機制,為農機駕駛技能認證提供基礎指導。
可以看出基于農機駕駛技能認證的專業核心課程為3~4門,大大簡化了農機專業的課程體系,有效地避免了專業課程設置廣而不精的難題。使學生專項駕駛能力得到加強,更適應農機企業、單位對專項農機駕駛人才的要求。
(2)基于農機駕駛技能認證課程體系的優點。
通過調整農機專業的核心課程內容,將農機駕駛技能認證的培訓課程融入到整個農機專業課程體系之中,具有以下優點。
①鑒定考試與課程考試相結合。當前部分高職院校的農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整個課程體系已比較陳舊,目標性、針對性較弱,學生學完所學課程后,正常情況下沒能在田間進行操作培訓,這給他們計劃通過農機駕駛認證的實踐考試提出了相當大的難度,從而造成了教育與實踐脫節,浪費了教育資源,且學生所學知識也難以適應真實情況下農機田間駕駛規范的要求。
將農機駕駛技能認證融入到農機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可以提高農機專業的教學質量,拓寬學生的就業地域,避免重復的培訓,造成的時間和資金的浪費,與實踐相連接。將課程考試融入鑒定考試之中,如,鑒定考試合格,課程考試即為過關,同時學生還能達到農機駕駛技能專業人員的要求,這樣可有效避免重復培訓造成的資源浪費。
②專項技能與專業課程相結合。將農機駕駛技能認證融入到農機專業的課程體系中,《農機化概論》《農機機電基礎》課程可安排農機駕駛理論培訓課程內容;農機維修類課程可安排農機駕駛實踐培訓課程內容。農機駕駛課程基本涵蓋了農機的專業核心課程,可以做到將農機駕駛專項技能與農機專業核心課程結合起來。
③就業崗位與專項技能相結合。農機駕駛培訓課程內容需要很強的針對性,不同機型適應不同田間作業要求,不同季節需要不同的機械與之相配套,學生在學完該課后,才能熟悉農機駕駛工作崗位的技能要求,如,學完《農機駕駛》課程,考試合格即可拿到農機駕駛證,有勝任農場田間駕駛的工作崗位的專項技能。學生學完全部專業課程之后,能勝任幾個工作崗位,拓寬了學生的就業面,同時通過鑒定獲得相應的技能證書,也提升了學生就業時的競爭力。
農機駕駛技能認證的鑒定將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實際情況通過試題的形式來考核,并在田間實踐操作、復雜地形駕駛等情況來測試學生的掌握程度,考生運用在校所學理論分析遇到情況的本質原因,重點考察學生利用所學理論知識快速、靈活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的做到了駕駛實踐與鑒定考試相結合。
4 結語
目前高職院校的農機專業駕駛課程體系存在如下的問題:一是農機專業駕駛課程設置太過空洞,田間作業安排較少,沒有結合實際狀況,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無法順利使用;二是農機課程體系只針對學校現有設備進行教學,設備單一,需的崗位來設置,學生學習掌握的機型較少,對學生就業產生了不好的影響;三是在強調技能的同時,卻在課程體系中忽視技能鑒定培訓的內容,使學生在進行技能鑒定時需要重復的培訓,浪費了金錢和時間。
將農機駕駛技能認證的技能鑒定項目揉合到農機專業的核心課程中,可以使農機專業所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全面的涵蓋在內,可滿足農機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將農機駕駛、農機維修等專業課程課時大幅增加,使學生在此專項的知識與技能得到很大提高,符合企業、單位的技術要求,通過專業選修課程更拓展了學生的專業技能,使學生在農機駕駛、維修方面的就業前景更為寬廣;學生在學到農機駕駛知識,掌握農機駕駛技能的同時,也能獲得了職業技能鑒定中心頒發的技能證書,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社會的對農機學生的認可度,而且能提到農機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陳育彤.農機駕駛員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研究與實踐[J].農機管理,2014(3):38-40.
[2] 高忠學.中等職業學校農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4(2):76-77.
[3] 劉建平.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初探[J].交通職業教育,2004(4):26-28.
[4] 張樹琪.論“輪六步教學法”[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3):75-78.
關鍵詞:博弈論;本科生;專業實驗室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4-0172-03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等戰略部署,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多種類型優秀工發展規劃綱要》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對高等教育面向社會需求培養人才,調整人才培養結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增強畢業生就業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導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然而我們更得清楚的認識到我國在高校教學模式上尚存在待改進地方。在知識經濟社會條件下,卓越工程師不僅僅是理論知識儲備的多少,而是對創新、創造能力駕馭的能力。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曾說過:“自然科學是實驗的科學,而實驗科學是自然科學中最活躍的部分。我獲得諾貝爾獎就是通過做實驗得到的,希望大家重視實驗教學,不應把實驗教學視為理論教學的附屬,理論是由實踐產生的?!?/p>
二、高校學生與實驗室對接之間存在的問題
據調查,目前高校學生接觸的實驗室普遍為基礎實驗室,并以作為理論課附屬物形式出現在學生面前。大一、大二的整體同學不能清晰了解本專業實驗室位置或功能,80%以上的同學對專業實驗室的目的和工作內容并不了解,56%的同學認為專業實驗室沒有必要對本科生開放。對于高年級同學,僅有30%左右真正進入過實驗室學習,動手操作的更為少數。長期以來,高校專業實驗室尤其是國家級與省級重點實驗室的使用者主要為高校教師、博士、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很難參與到其中來。在當前教學模式下,較理想的行為即帶本科生參觀專業實驗室,講解實驗室構造、設備功能等,本科生很難動手操作,更不可能參與到實驗中來。原因大概存在以下幾點:
1.設備昂貴。對于專業實驗室設備一般在幾萬元以上甚至幾十萬、上百萬。不適合作為教學器材。
2.由于經費與其他條件限制,器材大多為單件。因此如若作為教學器材,無論是修復還是學生實踐限制性較為嚴重。
走進實驗室從宏觀來講更利于本科生發展成為卓越工程師,從微觀來講無論是對自己專業方向的了解或是對專業課的吸收甚至是走向工作崗位還是碩士階段的學習都有某種程度的幫助。然而通過以上數據顯示本科生與實驗室接觸少,對于該問題通過以下博弈論模型分析其具體原因與相關改善方法。
三、建立相關博弈論模型
1.模型假設。利用博弈論理論,本研究進行如下合理的假設:(1)本科生申請走進實驗室時只要其意向實驗室尚未人員飽和,就認為該生有機會進入實驗室。(2)本科生的意向實驗室即所讀專業對口實驗室,不存在本科生所讀專業與實驗室對應專業交叉的情況存在。(3)本科生走進實驗室能給自己帶來一個提升,包括在實踐動手能力及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具體體現在以后的三個方面:就業難度降低;對專業課了解清晰可較快進入碩士階段;能清晰把脈專業的發展方向。(4)本科生走進實驗室亦能為學校帶來一些效益,包括增強動手能力加強就業與考研復試的競爭力;發表有影響力論文;未來在科研領域有較大成就。以上幾點均會對學校聲譽產生良性影響,間接為學校帶來效益。(5)本科生與專業課老師都有兩種選擇,是否申請進入實驗室,是否接受該生進入實驗室。唯有兩者均選擇“是”,才能順利進入實驗室。
2.模型建立。就師生雙方而言均有兩種選擇,是否申請進入實驗室,是否批準該生進入實驗室。由于雙方信息不對稱,使得一次博弈后會出現以下四種情況:一是學生申請進入實驗室、老師未接受該生;二是學生申請進入實驗室、老師接受該生;三是老師邀請學生進入實驗室、學生選擇不進入實驗室;四是學生未申請進入實驗室、老師未邀請學生進入實驗室。雖然現實生活中可能存在學生多次申請或老師多次邀請的低概率事件,但本論文暫不討論此種博弈情況。根據實際情況老師并不完全了解未進入實驗室學生的實際個人能力,同樣學生也并不了解老師那兒是否可能接納本科生或更傾向于接納具備哪些特點的本科生。因此本文假設師生之間為不完備信息,且所有間接的能力提高、知識掌握或為學校帶來的聲譽提高等都可量化為一定的利潤指標。
假設每個實驗室的最佳本科生容量為m(m≥0),實際參與申請實驗室的本科生數量n(n≥0),實驗室實際接納本科生數1(0≤1≤m,0≤1≤n)。因此可將理解為實驗室對本科生的需求量,將理解為最多可提供的本科生數量,將理解為最終接納量。假設每個本科生進入實驗室會給實驗室與學校帶來的利潤值為f1(f1≥0),而實驗室需要為之付出的成本(包括器材勞損與其他一些軟件損耗)為c1(c1≥0),而對本科生自身得到的利潤值為f2(f2≥0),本科生自身所需付出的成本(主要為時間與精力耗費等)為c2(c2≥0)。這樣可以理解為如果實驗室需要一名本科生,而并未成功接納或邀請他則平均需付出成本-f1,如果實驗室需要本科生,而學生沒有積極去申請甚至拒絕則需付出成本-f2。據分析博弈模型見下表,為非對稱博弈。
由上表分析可知,(不申請,不接納)情況下必定為此模型的一個Nash均衡,這說明在理論情況下本科生未走進實驗室是一個Nash均衡,而僅當f2-c2≥-f2且f1-c1≥-f1時即f2≥■且f1≥■時滿足另外一個Nash均衡。從上式可看出,本科生走進實驗室是在一定條件下才能達到均衡的。
四、模型分析結果
假設對本科生而言,有p的概率選擇申請進入實驗室,1-p的概率選擇不申請。對于實驗室老師而言,有q的概率選擇接納或邀請學生,1-q的概率選擇不接納或不邀請。
設第i本科生進入第j個實驗室都會對實驗室的發展產生一個影響∝i,j,而mi,j值的正負由本科生的適應能力、個人能力等因素相關。第k個實驗室的老師不僅會關注mi,k(本科生進入本實驗室后對實驗室的影響)的大小,同樣會關注 ∝i,j(j≠k)(其他本科生進入其他實驗室后產生的影響)的大小。即∝i,j的正負及大小,將會對專業老師吸納本科生進入實驗室的決定上有所影響。
這樣即可將此模型視為重復的群體博弈。假設在第 個時期,欲接納本科生的實驗室占總實驗室的比例為x(t),欲進入實驗室的本科生占本科生總數的比例為y(t)。令ur,1表示欲接納本科生的實驗平均所獲利潤值。由上n為本科生數量,實驗室的最佳本科生容量為m,最終接納量為1,則在第t時期指標期望值如下:
ur,1=1(f1-c1)+(m-1)(-f1) n>m時 (2-1)
ur,1=1(f1-c1)+(m-1)(-f1) m>n時 (2-2)
設用ur,2表示不接納本科生的實驗獲得利潤值期望值,即:
ur,2=n(-f1)+m(c2-f2) (2-3)
對于實驗室而言,唯有ur,2≥ur,1時實驗室才會選擇接納本科生,而當ur,2?垌ur,1時有更多的實驗室傾向于接納本科生。即當參與申請人數大于實驗室最佳本科生容量時,在滿足f1≥■的條件下,實驗室選擇接納本科生更利于自身發展;而在參與申請人數小于實驗室最佳本科生容量時,需滿足f1≥■。
通過以上分析,容易發現降低m(c2-f2)+1c1可較易保證滿足以上不等式。有效途徑包括增大本科生走進實驗室所獲得的利潤;降低本科生參與實驗室過程中所耗費的時間、精力成本;降低實驗室在接納本科生時所需提供的物質成本;降低本科生最佳容量與實際接納本科生數量。然而對于后兩者并未達到平衡,在降低本科生容量與實際接納量的過程中,將會使式m(c2-f2)+1c1的值降低,則與之相比本科生帶給實驗室的利潤值f1增大,與此同時實驗室又傾向于增大本科生容量與接納本科生的數量來增大利潤值。因此,對于后兩種方法并不是我們渴望得到。同樣,增大本科生申請量亦可以使不等式成立。同樣的分析對于本科生, 令vr,1表示申請進入實驗室的本科生平均所獲利潤值。則在第t時期指標期望值如下:
vr,1=f2-c2 (2-4)
設用vr,2表示不接納本科生的實驗獲得利潤值期望值,即:
vr,2=c2-f2 (2-5)
而當本科生不去申請時期利潤期望值顯然為
vr,3=0 (2-6)
則易發現,大體方案有兩種:其一,當增大對本科生的接納比例,同時增大本科生參與實驗室的利潤值,降低成本;其二,降低本科生的接納比例,同時降低本科生參與實驗室的利潤值,增大成本值。而第二種方案將會直接導致更少的本科生申請加入實驗室。因此只有第一種方案時可取的。
五、總結
通過以上分析需要從以下幾點進行改進才能使更多本科生走進實驗室,成為新一代的卓越工程師。
1.增大本科生走進實驗室帶給本科生與實驗室的利潤值(可通過學校進行干預)。
2.降低本科生走進實驗室時雙方所需的成本值(可通過學校給予補貼等途徑實現)。
3.增大實驗室的本科生容量(不僅是空間的容量,更是老師給予的關注度與實驗設備數量)。
4.增大申請進入實驗室的本科生數量(需要學校或專業老師講解走進實驗室的優點)。
參考文獻:
[1]王立成.推進專業實驗室開放?搖培養本科生創新能力[J].高等建筑教育,2011,05:128-131.
[2]龔誼,王先甲,李壽貴.校企實習聯盟模式變遷的進化博弈模型與演化路徑[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2,32(9):1945-1952.
[3]李巖,李文哲.農業工程專業基礎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2.
[4]馬丁J奧斯本,阿里爾.魯賓斯坦,博弈論[M].魏玉根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176-180.
[關鍵詞]廣西;勞動力;模式;項目培訓
一、2001~2005年廣西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特征
近年來,廣西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總量規模不斷擴大。如表1所示,2001至2005年間,廣西外出務工人數從農村勞動力總數的12.7%增加到25.2%,年均增長2.50%。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比上年新增人數從2001年的7.2萬人,到2005年新增85.8萬人,增長11.9倍。2005年廣西轉移農村勞動力達756.84萬人。但是,與全國相比,2005年廣西農村轉移勞動力與農村勞動力的比例,較全國低12.2個百分點,農村就業占全部就業比重較全國高近11個百分點,農業就業比重高于全國近10個百分點。2005年廣西城鄉收入差距3.72倍,高于全國0.5個百分點,這都說明廣西農村勞動力轉移壓力仍然非常大。來,廣西外出務工人員性別結構、文化程度和就業結構發生了變化和提升。從轉移者的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逐年上升。2005年農村轉移勞動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人員占72.2%,比2003年提升4個百分點。在這部分人中,接受過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的比例占26.7%,說明了教育與培訓因素在勞動力轉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從勞動力的文化程度因素人手,分析廣西教育與培訓的現狀,并提出具體的模式。
二、當前廣西農民職業技能的培訓模式
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模式,是指出于社會經濟發展對農民的要求,為提高農民的自身素質及其知識技能水平而開展各種職業技能訓練活動的方式組合及其相互關系。目前廣西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模式散見于“綠色證書工程”、“跨世紀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農業遠程培訓工程”和“百萬中專生計劃”中?!熬G色證書工程”主要是按農業生產崗位規范要求對廣大農民開展培訓,培養骨干農民的一項基本科技培訓制度?!翱缡兰o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是由農業部、財政部和團中央共同組織實施,以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中堅力量為目的,以科技為主的綜合性培訓制度。“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是由農業部等六部委2004年起共同組織實施的,旨在提高農民進城務工就業素質和技能,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對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進行引導性和示范性培訓的制度?!稗r業遠程培訓工程”是一種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快捷有效地向廣大農民提供技術、信息和咨詢服務,迅速傳播農業科技成果的做法?!鞍偃f中專生計劃”是農業部從2006起開始組織實施的,依托農廣校、農業中專學校等機構,以培養農村實用人才為重點,用lO年時間為農村培養100萬名具有中專學歷的從事種植、養殖、加工等生產活動的實用型人才計劃。
目前廣西的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模式主要有:從培訓主體角度看,有院校培訓模式、行業培訓模式、民間培訓模式、用工單位集中培訓模式、師徒制培訓模式、遠程教育培訓模式等;從培訓對象角度看,有崗位培訓模式、就業引導培訓模式、創業培訓模式、晉級履職培訓模式;從培訓內容角度看,有訂單培訓模式、即學即用培訓模式、課程中心培訓模式、特色技能培訓模式、熱點項目培訓模式等;從培訓手段角度看,有課堂教授培訓模式、程序化教授培訓模式、案例分析培訓模式、網絡培訓模式、現場培訓模式、參觀訪問培訓模式等;從培訓管理角度看,有學分驅動培訓模式、自學考試培訓模式等。模式分類較多,都突出了短期性、分散性的特點,整體效率不是很突出。
三、當前廣西勞動力教育和培訓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廣西農業教育發展主要存在教育培養目標主體錯位,教育內容、方式脫離實際,初等農業教育和農村成人教育薄弱以及人才流失嚴重等問題,具體如下:
(一)教育培養目標主體錯位
農業教育的對象主要包括農民和農民家庭、農業干部和中央農業服務人員三類。但是,農民是農村發展的主體,因此農業教育的主體應該是農民和農民家庭。國外許多國家,如荷蘭、日本就非常注重對農民和農民家庭的教育。然而長期以來,廣西農業教育培養的大多是國家農業技術管理干部,他們較多關注的是與政府目標相關的部分,對農村發展的關心程度不高,這與國家農業教育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
(二)教育內容、方式脫離實際
在教育內容上,農業生產的特點是農戶小規模經營,專業化水平較低,兼業現象比較普遍。但是,廣西許多農業教育單位只顧模仿發達國家設置專業,教育中過分專業化,設計的課程很難適應農戶小規模經營的需要,導致農業教育與農村現實需要錯位嚴重。在教學方式上,農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其與農業實踐的緊密結合性。農業教育應該在教授學生農業理論知識的同時,十分強調實踐教學。但是廣西多數農業教育機構和教學單位主要以傳統課堂灌輸的教學方式實施教育,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調動不夠,同時也缺乏實踐教育,導致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很差。
(三)初等農業教育和農村成人教育薄弱
建國以來,我國始終把為高等教育培養生源作為中小學辦學方向,把升學率作為衡量學校和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標準,農村普通教育與城市普通教育實施相同的模式。由于學制和教學大綱限制,我國農村學校進行的農村學生在校期間基本沒有學習過農業生產知識和技術。在廣西,這一點更加突出,由于各種因素制約,農村學校的升學率非常低,絕大多數的高中畢業生只能回鄉務農。因此,農村中就出現大量“科盲”。同時,農村成人教育非常薄弱,大部分縣份的農民終身沒有接受過職業訓練,也沒有參加過任何培訓活動。據統計,全區近2/3的行政村沒有建立農民文化技術學校,農村勞動者的年培訓率只有15%左右。而且還存在培訓面太窄、內容陳舊、培訓方式落后等問題。薄弱的初等農業教育和農村成人教育是導致廣西農村人力資源科技素質低的重要原因。
(四)農業職業技能鑒定還不能完全適應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需要
一是技能鑒定總量相對較少。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迅速發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大量農村勞動力急需向農村二三產業轉移就業,向比較效益高的農業各產業領域深度轉移。但是,農業職業技能鑒定總量較少,遠不能滿足農民對農業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的需求。二是技能鑒定發展不平衡。從農業不同行業看,種植業、畜牧獸醫、農機、飼料、漁業、農墾、農村能源、農廣校、鄉鎮企業等9個行業(系統),由于開展工作時間先后不一和各行業實際情況各不相同,技能鑒定工作發展存在較大差異。三是技能鑒定機構布局不合理。從農業職業技能鑒定站的分布來看,不僅數量少,覆蓋面窄,而且相對封閉,尚未形成針對農民的服務網絡。
此外,廣西農業教育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各種障礙性因素,如社會對農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農業教育管理體制僵化、農業教育現代化投入不足、社會對農業教育缺乏規范的法制化調節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了廣西農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在廣西農業教育后續發展過程中,可以這些因素為突破口,尋求加快農業教育發展的可行之道。以充分發揮農業教育對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推動作用。
三、廣西勞動力教育培訓具體策略
(一)加強農村勞動力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
抽樣調查數據分析顯示,農民工收入水平與受教育程度相關系數達0.89(國家統計局,2004),農民工參加半年以上培訓的通常要比只參加一個月內培訓的工資高200元左右。由此可見,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非常關鍵。廣西各級政府要把對農業勞動力的培訓作為政府的一項重要責任,把農村勞動力的培訓列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緊緊圍繞當地的經濟結構調整和勞動力轉移的需求,以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和促進就業為目標,加大對農村勞動力的培訓力度。一要健全培訓機制。進一步整合和優化現有農民各類教育培訓資源,建立政府組織、農業部門主導、農科教結合、社會廣泛參與、資源合理配置、開放型、多元化、可持續、擴散型的農民教育培訓網絡體系。通過項目帶動、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等手段,發揮縣鄉黨校、農廣校、技工學校、職業學校以及社會培訓機構的作用,建立區、市、縣、鄉四級培訓網絡,促進農村成人職業教育穩步有序發展,搞好農民的科技文化知識教育、專業技術培訓及崗位定向培訓。要把農村勞動力職業教育和專業技能培訓工作與用人單位的要求結合起來,運用長、中、短期各種方式,大力開展委托培訓、定向培訓,促進勞動力供求銜接。二要加大實施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的實施力度。加大財政預算的支持力度,擴大培訓規模,拓展培訓內容和培訓范圍,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縣域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設置優勢互補的培訓模式
優勢互補的培訓模式是充分利用農村勞動力資源和企業用人需求的優勢,把各方面的優質資源整合在一起,根據企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對崗位、工種的人才需求,進行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的一種模式。如廣西的職業學校與廣東省的各類企業實行聯合培訓,每年向廣東省的企業輸出6萬多人。這種培訓模式一方面在同一區域內優勢互補,即農村與城市優勢互補,農村出現人多地少,存在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而城市由于企業的集中形成聚集效應,不斷輻射,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企業用人的崗位需求增多,可廣泛吸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區域優勢互補,即東部和西部、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東部和發達地區具有企業優勢,而西部和欠發達地區具有勞動力資源優勢,雙向結合,使農村勞動力能夠更好地了解市場的發展動態,根據自己的個性選擇培訓,滿足個人發展需要。從總體上既可以推動農村勞動力快速轉移,增加他們的收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也可以統籌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
(三)大力發展項目培訓模式
項目培訓模式是按照市場需求和農村勞動力就業要求,根據經濟發展狀況、產業基礎、區位條件、就業習慣等因素確定培訓項目,以項目為依托,進行理論實踐培訓的一種模式。如河北省行唐縣成為聞名的蘑菇種植基地,就是利用蘑菇種植項目和項目能人李文為培訓師。對全村勞動力進行蘑菇種植技術培訓,使他們掌握蘑菇種植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產品遠銷廣東,帶動全村農民致富。
(四)完善政府、企業、個人分擔職業教育培訓成本的保障機制
教育和培訓既有益于個人,也有益于企業和社會。它可以使個人具備就業能力,并幫助他們獲得體面的勞動和避免貧窮及邊緣化;企業和社會通過其在人力資源和教育方面的投資,可以提高企業的生產率和競爭力,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因此,投資于教育和培訓的責任應由公共和私營部門共同分擔。但是,政府“必須始終承擔投資于基礎教育和初期培訓的主要責任”,并分擔向面臨社會排斥或歧視風險的群體投資的最大部分責任。而投資于義務教育后的教育和培訓以及以工作場所為主的終身學習和培訓,提高個人就業能力和企業競爭力,屬于個人和企業的共同責任領域,企業和個人是教育和培訓的主要受益方,因而被要求在學習和培訓計劃的投資方面承擔更大的份額。我國公共財政體制不健全,教育投入嚴重不足;企業人力資本意識淡薄和在使培訓投資回報內部化方面存在困難,投資培訓的積極性不足;個人因培訓開支和風險規避心理,參與培訓的意愿也比較低。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公共財政制度的完善,政府將在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領域負起更大的責任,同時制定適當可行的政策和鼓勵辦法以保證企業和個人開展必要的培訓。
(五)遠程教育培訓模式
遠程教育培訓主要是指以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為中心開展的農民職業教育。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是1980年創建,覆蓋全國農村的農民職業教育學校,也是迄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農村遠程教育學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由全國15個部委聯合辦學,農業部主管。形成中央、省、地、縣、鄉五級辦學體系。現設有種植、養殖、農業經濟管理、農業工程等多種門類46個專業。教學內容涉及生產、生活的技能培訓,涵蓋了農民職業教育的各個領域。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臺每周演播22個小時,為基層縣裝備了地面衛星接收站,配有文字教材、音像教學帶、實用技術VCD光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