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4 16:48: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語文分層閱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增強其獨立學習能力
在新課標的教學要求下,教師要注重“以生為本”,發揮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教師在閱讀活動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思考,指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索、分析、解決,進而使學生掌握語文閱讀的學習規律。以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比如,對于《觀潮》《鳥的天堂》與《火燒云》這三篇課文,為了讓學生掌握自然景物的描寫規律,掌握這類文章的閱讀技巧,我先讓學生將這三篇課文都閱讀了一遍,然后讓學生歸納了這三篇課文的寫法,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在對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總結的基礎上,我再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面去品讀課文。如《觀潮》這篇文章,學生在閱讀時能夠體會到作者是按照“極遠―漸近―再近―更近”的順序觀察和描述的,從聲音、形狀、顏色這三方面將大潮雄偉奇特的景象生動地描繪出來,從中體會作者贊美“天下奇觀”的思想感情。在閱讀中采取橫向分層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二、指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開拓其思維能力
拓展閱讀是實現知識延伸的主要途徑。在拓展閱讀中,學生可以豐富知識積累,同時還能學會將所學知識進行遷移,提高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通過拓展閱讀不僅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增強學生閱讀自覺性,開拓其思維想象空間,增強其思維創新能力。
比如,在學習了《草船借箭》這篇課文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再閱讀一些《三國演義》中的其他故事,如《三顧茅廬》《空城計》《火燒赤壁》等,讓學生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對諸葛亮這個人物有更深的認識,并且對三國時期的故事背景能夠有所涉獵,進而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增強學生的情境體驗。
三、鼓勵學生加強學習交流,提高其合作精神
在讓學生獨立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加強學習溝通與交流。在獨立學習的基礎上,教師應適當地組織學生開展集體性或群體性的交流與合作學習。集體交流的方式可以為辯論式、匯報式、展示式、采訪式等,交流的內容可以為學習方式、學習體會、學習成果等。
比如,在學習了《匆匆》這篇課文后,我就讓學生從課外閱讀中找到與時間有關的名言警句或詩詞,然后以小組賽的形式讓學生進行交流,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這節活動課上學生的參與熱情都很高,他們不僅收獲了知識,懂得了要珍惜時間,還培養了合作意識,讓學生明白了在合作中達到共贏的意義。
此外,教師還應積極開展師生交流活動,以便教師在師生交流活動中及時地幫助學生解決難題,指導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學習。在師生、生生交流過程中,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可以得到及時的彌補,自主學習的經驗得到了有效的推廣,使自主學習的成果得到共享,進而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四、對學生實施分層訓練,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在閱讀橫向分層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具有相同和相似學習規律性的課文組合在一起,然后再將教學環節進行細化。在教學的設置上,教師可以將教學活動的目標細分,以使學生在每一環節的學習中都能夠有所收獲。
比如,在學習課文《少年閏土》時,教師可以將閱讀活動分成初步感知、深入感悟、賞析積累與寫作運用這四個環節,每個環節的閱讀目標都是圍繞課文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展開的。在初步感知與深入感悟環節,教師主要讓學生對課文的語言進行理解,如扭、竄、伶俐等,然后在理解的基礎上對語言進行賞析,體會課文表達的主旨,在賞析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積累,同時學會運用所積累的知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文;閱讀量;現狀
課文的閱讀量是指課本中文章的閱讀數量。教育部 2011版的《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各年級的閱讀量作出了明確規定,這種硬性的規定是為了給小學生的語言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因為小學生正處于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他們思維活躍,記憶力強,喜歡用語言表達自己,大量的閱讀和背誦是掌握語言的不二途徑。但是語文課標只提到了課外閱讀量與背誦量的標準,對小學生課本閱讀量并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這不僅使語文教材的編寫者無章可循,而且造成了我國目前不同版本的課文閱讀量的參差不齊,非常不利于小學生語言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目前我國小學語文課文閱讀量的現狀。
一、現階段我國課本閱讀量的現狀
1.閱讀量參差不齊
雖然現階段我國小學語文的教材有很多版本,但從它們發展的各個階段來看,課本中的課文數量都在不斷增加。新課標課本編入這么多閱讀文章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識字量,幫助他們掌握閱讀的技巧和基本的寫作能力,另外還可以起到擴大學生知識面,提高他們的文學修養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一般來說,學生的閱讀量越大,對其學習語文知識的幫助也就越大,但這并不是說閱讀量越大越好,還需要看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
2.閱讀量安排的不合理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會相應地提高,所以閱讀量應該根據學生不同的階段逐步增大,但是我們現在只是在文章內容的深度上增加了,篇幅加長了,并沒有較大幅度地提高閱讀量。沒有體現在閱讀量安排上的循序漸進性。
3.閱讀量只是書本數字
無論是課文閱讀量還是課文閱讀量甚至是背誦量,很多時候,這只是一種理論上的數據,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是達不到的,并不是說,規定的標準有些過高,而是我們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在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技巧上下功夫。
二、對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量現狀的思考
1.加大對小學生課本閱讀量的研究
現階段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同一年段的課本閱讀量上都不相同,有時還相差很大,像統編教材和新課標課本閱讀數量相差就非常大,那么究竟安排多少課文數量是科學合理而且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就需要我們的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制定出一個標準來,這樣才能規范目前的教材課本數量。
2.教師靈活把握課文的閱讀量
在目前還沒有制定明確的課本閱讀量的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靈活把握課文的閱讀量。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高有低,學習方法各有千秋,所以教師千萬不能一刀切,要跟據學生的特點,合理把握課文的閱讀量。教師要掌控好教學進度,在正常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靈活地有層次地給學生設定課文的閱讀量,閱讀量的大小要分層次,要科學合理,既不能讓學生只局限于少量的篇幅,視野狹窄,也不能過多地增加學生的負擔,使學生對語文產生懼怕和厭煩的心理。
3.保證學生閱讀量的具體措施
要保證學生的閱讀量,關鍵在于教師要采用好的教學方法,而且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技巧,通過強化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速度。
(1)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具體到閱讀上,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比如快速閱讀,帶著問題閱讀,抓關鍵詞、關鍵句等等,不一而足。學生掌握方法后,還需要在閱讀實踐中進行鞏固后,才能靈活自如地運用。
(2)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影響閱讀量的重要因素。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期培養的,所以教師一定要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首先要讓學生盡可能多的背誦一些典范文章,學生背得東西多了,在閱讀時對熟悉的內容就會很快跳過去,閱讀速度自然會提高;其次要讓學生多練習對文章梗概的寫作,這不僅會使學生熟悉文章的間架結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接觸到類似的文章時能很快抓住文章的整體。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很快提高。
小學生閱讀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著他們今后更進一步的學習,甚至會影響到他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所以一定要引起我們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切不可以兒戲置之。教師應該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分層次地設定學生的閱讀量。并通過適當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把理論上的閱讀量落到實處。本文對現階段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解決措施,其目的就是讓小學生能從小就打下堅實的語言基本功,為他們更進一步的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能力,儲備知識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陳平.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的現狀與思考探究.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2(6)
[2]王賀玲.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的現狀與思考.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76-81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能力;培養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
小學階段是學習語言知識基礎的重要階段,學生已經具備了一種隱形的綜合能力,但對文本的閱讀和表達還處于分散的狀況,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首先,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留有思考和表達觀點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打造開放化的課堂氛圍。其次,班級中可以開展讀書交流會,通過介紹自己最近讀的書,讓學生有目的、有意識地閱讀書籍,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再次,可以在課堂中開展演講比賽、讀書比賽、講故事比賽、辯論賽等,讓學生積極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激勵學生在長期的潛移默化的作用中得到有效地培養。例如,經過了長期的訓練,筆者班級中出現了口齒伶俐的王梟同學和善辯的張祖雨同學。
二、培養學生的初步習作能力和知識積累能力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毙W生寫作中的“米”就是豐富的知識基礎,因為很多小學生沒有寬廣的知識,再加上生活經驗比較缺乏,因此很難提高寫作水平,久而久之,就會喪失寫作興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分層教學,培養好學生的寫作水平和知識積累能力。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從教學中和課外閱讀中積累習作素材,豐富知識視野,為寫作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其次,教師要合理引導學生的生活體驗,因人而異地設置寫作練習的目標,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進步,防止操之過急打擊學生自信心。再次,教師要豐富寫作模式,從寫周記、日記、讀后感、觀后感、口頭作文、片段作文等出發,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不再害怕寫作教學。例如,筆者所教班級中經過長期的寫作訓練,出現了知識面極廣的何正祥同學和習作水平較高的李鳳婷同學。
總之,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得以體現,只有這樣,小學生才能在之后的語文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習能力,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閱讀教學;低效;原因
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問題是復雜的、多方面的。有教育外部的,社會的原因,也有教育內部的,自身的原因。內因是起主要作用的,我們不能總是怨天尤人,要多從自身找找原因。閱讀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在多種思潮的影響下,小學語文教師鉚足了勁對閱讀教學進行探索,也許是為了出“新”,為此出現了許多本末倒置的現象,導致閱讀教學出現種種問題。
一、課件濫用充場面
在現代教育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多媒體以其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錯又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時下,小學語文閱讀課,尤其是公開課,許多教師都認為不用課件就不是一堂好課,有些地方賽課,不用課件就評不上獎。在課件熱鬧的氛圍下,無論哪一級別的公開課,只要有條件的就一定會用課件,而許多課件無非起到了小黑板和掛圖的作用;有些課件做得花里胡哨,反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如復習課文中的詞語,一位教師利用課件將其做成各種各樣的魚,教師點擊之后就出現一個詞語,然后請學生讀詞語。請問教師如此興師動眾有必要嗎?不就是讀詞語嗎?直接讀不就行了嗎?簡單問題又何必如此復雜化?在平常閱讀教學中,不用課件或少用課件就能達到同樣效果的,還是應該不用或少用課件。畢竟制作課件成本較高,既費時又費力。
另外,小學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有著本質的區別,它重視學生與文本對話,通過學生的閱讀、品味、理解、感悟產生獨特體驗。課件使用不當,反而有礙于學生的思維發展。課件只能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輔助手段,而不應成為充場面、講排場的手段。課件只有有利于解決閱讀教學的重難點,實實在在為學生服務才能顯出它的價值。
二、活動花俏迷人眼
由于語文新課程對跨學科的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便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活動,如畫、唱、跳、演等等,可謂是十八般武藝全用上,煞費苦心,弄得人眼花繚亂。好好的語文課變成了表演課,課堂是變得熱熱鬧鬧、學生也學得“不亦樂乎”了,可這樣的語文課還姓“語”嗎?學生的語文素養能提高嗎?
如理解“高聳、低陷”“山峰、山谷”這幾個詞時,讓學生拿出筆在紙上畫一畫,再在圖上標一標,無需多言,學生便能一目了然,像這樣省時又高效的學科間的整合才是必要的。學科間的整合也應注意恰到好處、恰如其分,開展和語文無關的活動,閱讀教學將失去自我,成為表演的舞臺。語文教學是要開展一些活動,但是花架子、和語文學習無關的活動不應充斥我們的課堂。
三、不甘冷場放聲讀
現在的語文教學課堂,朗讀之風盛行。教師采用自由讀、分組讀、齊讀、對讀、引讀等各種形式的讀。為了表現出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得生動活潑,教師花大力氣引導學生放聲讀。尤其是公開課,教師生怕課堂靜下來出現冷場,于是讀大多采用出聲讀的形式,“書聲瑯瑯”成了他們課堂值得炫耀的亮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理解?!蹦x有助于學生用心與文本進行跨越時空的無聲對話,有助于學生產生獨特的體驗、迸發思維的火花。學習課文,放聲朗讀一般來說放聲朗讀應出現在剛接觸課文或對課文有了自己的理解感悟后。對課文有了自己的理解感悟后再放聲朗讀是為了通過有勝于言體現自己對文本的理解感悟。而要想真正進入文本、產生自己獨特的體驗,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默讀,對高年級學生尤其如此。讓學生學會靜思默想、讓課堂暫時“冷場”吧!
可以說,默讀能力對于生活在信息量與日俱增的現代社會中的學生來說比朗讀更重要?,F代人必須善于默讀,善于在默讀中思考、比較、鑒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呼喚默讀教學的回歸,讓學生學會靜思默想,讓學生成為富有文化底氣的讀書人。
四、作業被擠出課堂
雖然上級三令五申要為學生減負,但小學生仍普遍感到課業負擔過重,這與我們的閱讀教學有一定關系。有的教師唯恐學生這里不懂那兒不能理解,于是一些自認為是精華的句子左分析右講解,放棄了讓學生背誦積累的時間,低年級的孩子寫字不能在課堂上完成,導致一些孩子的字間架結構不正確,學生握筆姿勢不正確。隨著下課鈴聲的響起,教師開始布置作業。這作業便成了孩子可見娛樂的“死對頭”,它占去了孩子玩耍放松的大好時光。雖然孩子人在教室寫作業,可心早已飛到了教室外。學生的作業由此造成了字跡潦草、正確率低下等后果。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閱讀教學中穿插幾分鐘做作業的時間,或在課堂上留幾分鐘寫作業的時間,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寫字作業一定要在課堂上完成,在教師的行間巡視下完成,讓每一個孩子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課后就留給孩子們多看看自己想看的書吧!
五、教師無視學生閱讀自主性
長期以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為了趕時間或省心省事,常常無視學生的自主性。老師拿著教學參考資料,根據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介紹、分段分層,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題思想,分析作品的寫作特色,一路介紹下來,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這樣的閱讀教學中,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師對作品的解讀,而不是學生對作品的自主閱讀。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放手讓學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學習。如學生學會拼音這個識字工具后,就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借助課文注音把書讀通讀順。為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教師應該是點撥、啟發、激勵學生,重點把更多的時間讓給學生閱讀、理解、品味、感悟。
我們每個小學語文教師都要牢記小學語文教學是母語教育,我們肩負的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亮麗的底色,讓小學語文課堂真正回歸本質吧!
參考文獻:
[1]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秘書處編著.《語文教學有效性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第4頁
[2]楊再隋.呼喚本色語文[N].中國教育報,2005-12-23(5)
關鍵詞 網絡資源;小學語文;語文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4)21-0068-02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節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圖文聲像的綜合優勢,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優化的語文閱讀課件,利于挖掘小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拓展閱讀知識視野,提升閱讀學習效率。
1 基于網絡資源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用原則
需要和效益原則 網絡資源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具有無與倫比的豐富教學資源,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需要摘選合適的教學內容,這就需要堅持需要和效益原則。一方面要滿足語文閱讀教學所需,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滿足小學生語文閱讀學習需要,益于小學生閱讀學習。即根據小學生語文閱讀學習需要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信息,滿足不同小學生語文閱讀學習欲望,進而刺激學習效益,保證網絡教學資源應用的有效性,最大限度滿足小學生語文閱讀學習需求。
主體性原則 網絡資源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節中的應用必須堅持主體性原則,堅持以小學生為主,為小學生語文閱讀學習服務。結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結構設計,相應搜集、選擇、使用不同內容的網絡教學資源,真正做到以小學生為主體,滿足小學生所想所需,激勵小學生學習探究。
最優化原則 網絡資源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節中的應用堅持最優化原則,網絡資源具有泛化特點,這就決定了其具有廣泛應用性。但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具有集中性和指向性特點,這就決定教學內容是具有針對性的??梢?,網絡資源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節中的應用是教學資源共同作用的結果,網絡資源教學作用的大小不僅受網絡資源內容影響,還取決于網絡資源組合后的功能。因此,最優化原則不僅要選擇優化的網絡資源,還要選擇優化的網絡資源組合。
2 網絡資源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發揮網絡資源的視聽效果,挖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作為影響人行動的主觀因素,是最具活力的。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又具有自制力較差的特點,因此將網絡資源應用于語文閱讀教學環節中尤為重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圖文聲像并茂的優勢,以其獨特的視聽效果挖掘小學生語文閱讀興趣,并促使語文閱讀能夠扎實順利開展。網絡語文閱讀資源向小學生呈現全方位、全面的教學內容,刺激小學生多種感官,充實語文閱讀教學內容,使語文閱讀教學變得更具活力,進而開發小學生的閱讀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小學生提供好的學習空間。因此,網絡資源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節中,可以幫助教師結合不同的閱讀內容,設計不同的閱讀課件,為小學生閱讀學習創設閱讀情境,強化小學生對閱讀描寫的感知,深化小學生對語文閱讀內容的理解,最大限度挖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小學生開拓閱讀視野,提升閱讀效率,啟迪語文學習思維,提升語文閱讀能力。
利用網絡信息資源,豐富小學生的閱讀材料 網絡具有豐富的信息資源,可以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因此,在發揮網絡資源的視聽效果,挖掘小學生閱讀興趣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重點就不再是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而是設計優化后的教學內容,充實教學閱讀材料。筆者認為,在設計不同的閱讀教學內容時,應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信息資源優勢,結合小學不同年級段的學生個性特點和認知特征,豐富小學生閱讀內容的知識性和思想性等特點,結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需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诖?,小學生語文閱讀學習不僅可以感知語文閱讀優秀語言,還能夠深刻體會語文閱讀文字中的美、妙、奇、實,開闊閱讀學習視野,深刻理解閱讀思想,形成語文閱讀學習中“課內閱讀中心輻射點+課外豐富閱讀材料”的大格局。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發揮其優勢,為小學生設計多、細、優的閱讀教學內容,提供豐富的閱讀學習材料,積累小學生語文閱讀學習知識,全面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利用網絡資源的互動功能,傳授小學生有效閱讀方法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傳授小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閱讀方法對閱讀質量有直接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傳授小學生傳統的朗讀、默讀、速讀、精讀和背誦等語文閱讀學習方法,還應指導小學生學會對優美、精彩的詞句進行摘錄,對閱讀材料編寫提綱,在閱讀學習后寫讀后感等。筆者認為傳授小學生閱讀方法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將搜集整理后的網絡閱讀材料、讀書筆記、閱讀批注、片段賞析和讀后感等上傳至網絡平臺,讓小學生直觀感知閱讀材料,利用網絡資源開展自我學習,開展閱讀溝通互動。這樣,小學生就可以利于網絡平臺直接獲取閱讀材料,真正掌握閱讀學習方法,在互動溝通中深化閱讀學習體驗。教師只有傳授小學生閱讀方法,利用網絡資源充實小學生的閱讀學習,才能推動小學生的閱讀學習,獲得事半功倍的閱讀教學效果。
憑借網絡資源的交互功能,拓展小學生的閱讀空間 小學生語文閱讀學習中,由于小學生在個性心理、知識技能以及生活規律等方面的差異,使得閱讀學習存在較大的差別。網絡資源的豐富信息資源等優勢,可以輕松將優秀的閱讀材料展現給小學生,為小學生提供直觀可感知的大量閱讀材料,讓小學生在廣闊的閱讀平臺下最大化地挖掘閱讀資源,切實感受網絡資源的教學優勢。在傳統教學中,小學生閱讀教學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要閱讀學習,必須攜帶閱讀材料。但是,網絡資源在小學語文閱讀中的應用,使得小學生可以輕松便捷地實現隨時隨地的閱讀學習。網絡資源的閱讀學習應用為小學生開展個性化的閱讀探究學習奠定了良好基礎。
另外,憑借網絡資源的交互功能,還可以促進小學生閱讀學習的協作和對話。教師可以利于網絡資源平臺,針對不同層次的小學生不同內容的閱讀材料,實現異地閱讀輔導學習和分層次教學設計。小學生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平臺,利用網絡發表閱讀學習的心得體會,結合對閱讀材料的理解,發表自己的見解評價。另外,小學生還可以利于電子公告板、電子郵箱等途徑開展網絡互動學習,向其他學生展現自己的網絡主頁,推薦好的閱讀材料,對于閱讀問題進行交流學習,實現交互協作學習。
3 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節中應用網絡資源,應堅持原則,利用網絡資源的視聽效果、信息資源、互動功能和交互功能,挖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閱讀材料,傳授有效閱讀方法,拓展閱讀空間,做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p>
參考文獻
[1]胡玉紅.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2):168.
[2]董秀美.網絡在小學語文教學環節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09(5):66.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6-148-01
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其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使學生具有大量的知識積累,就要使學生廣泛的閱讀,不能只滿足于教材中的閱讀內容,讓學生在課外也可以廣泛的閱讀。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培養學生養成好的閱讀習慣,進而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認識的誤區
1、課外閱讀是看閑書
有部分家長和老師普遍存在一種錯誤的認識,感覺課外閱讀就是在看閑書,家長和老師希望孩子珍惜每分每秒,將所有的時間都運用到背誦和聽寫字詞上面,認為只有這樣學生的語文水平才能夠得到提升。家長和老師們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誤區,是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得不到家長和老師的支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礙作用,限制了學生的課外閱讀量。
2、為考試而讀課外讀物
目前,雖然有部分家長和教師認識到孩子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認識到僅靠課內的閱讀無法提高學生的閱讀量。但是在課外閱讀指導中仍然存在誤區,將語文課外閱讀功利化、神圣化,片面的將其定位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其中功利化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將課外閱讀作為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手段,而忽視了在學生思想認識方面課外讀物所發揮的作用。
3、作業形式的課外閱讀更有效
部分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方面存在一定的誤區,如在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明確規定每天的閱讀時間,并根據閱讀內容布置了作業,還要求學生們摘抄閱讀內容中的詞語,至少每周要檢查一次。這樣長期發展下去,語文課外閱讀變為了學生必須要完成的作業,成為學生學習的一種負擔,逐漸使學生失去了對課外讀物的新鮮感和關注度,學生的閱讀興趣逐漸降低,主動閱讀的動力也隨之降低。
4、作文書為課外閱讀主要材料
很多家長了為了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課外閱讀材料主要為學生選擇作文書,針對優秀的文章要求學生直接背誦,或者摘抄其中的語段。這樣的做法在家長看來是對的,但實際上卻摧毀了孩子的個性,扼殺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逐漸的使孩子產生了逆反的心理,課外閱讀敷衍了事,嚴重的拒而不讀。而課外閱讀的實質是指學生通過閱讀領會閱讀內容的思想,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去閱讀,忽視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沒有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的權力,這無疑是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最大誤區。
二、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策略
1、教師方面對學生課外閱讀進行分層指導
(1)學生閱讀能力分層
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存在個體差異性的,有針對性的進行語文課外閱讀指導,學生的閱讀水平才能夠得到提升。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筆者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學生的識字量達到了課程標準要求,具備初步閱讀能力,可以讀懂簡單的故事,并能夠明白閱讀內容中的道理;第二層是指學生本身對課外閱讀有濃厚的閱讀興趣,并已經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語言積累豐富且涉獵知識廣博;第三層是指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學生存在閱讀障礙,閱讀內容中有很多生字,需要幫助才能夠順利完成簡短篇幅的閱讀。
(2)不同層次學生互相指導
第一層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識字能力,并掌握了識字的方法,這類學生的識字量正在穩步的提高,童話故事和簡單的小故事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他們對新鮮知識非常感興趣。但是,課外閱讀資料非常多,要使學生篇篇精讀并深入的研究是不可能的,這時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采取略讀的方法閱讀,抓住目錄中的關鍵詞,通過一遍閱讀能夠對文章的大致內容有整體的把握,并將精度穿插到略讀方法中,針對學生感興趣的段落和語句學生可以反復閱讀,欣賞和品味閱讀內容。
第二層學生已經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閱讀能力處在高水平。教師在引導這類學生閱讀時,可以選擇一些經典型的作品,要求學生運用精讀法,遇到生字時運用字典進行識別,反復推敲文字,細細品味文章內涵。建議學生摘抄一些閱讀內容中的典故、名言警句等,這樣不僅使學生積累了豐富的語言,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進而更好的應用到自己寫作內容中。
第三層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前兩層學生相比較差,教師要采取多樣化的方式進行引導,進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逐漸的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可以采取以身范讀、借聽誘讀的方法,使學生慢慢的受到感染和熏陶,因為這類學生聽故事是沒有任何負擔的,所以教師可以讀故事給學生聽,在讀到精彩的內容時停止,學生的好奇心便會促使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此外,教師也可以運用學生們非常喜愛的資源,如西游記,要求學生們先觀看影視作品,待學生對作品內容有大概了解后,再讓學生們去閱讀文本,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閱讀興趣,同時也減少了學生的閱讀阻力。
2、家長方面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問題引領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10C-0046-01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小學生自主閱讀,要以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為依據,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好奇心、求知欲以及進取心。教師要充分地挖掘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問題引領學生,促進他們自主學習。筆者在多年教學實踐中,堅持落實新課標理念,巧設問題,引領學生積極探索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鼓勵大膽質疑,注重培養并提高發現、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升語文教學的實效。
一、預習問題,著眼整體
目前,僅限于小學生朗讀,實現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這樣普遍通行的小學語文預習目標,難以激起學生的語文閱讀熱情,更談不上實現教師預期的效果。若小學語文教師著眼于整體,精心設計預習任務,以問題引領學生,則會為其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注入不竭的動力。
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做一片美麗的葉子》時,筆者提前布置預習問題:當你讀了《做一片美麗的葉子》這個課題后,你最想知道什么?請你為各個自然段標明序號,試著理清這篇文章的思路,整體了解主要內容;請你在讀準字音,讀順句子的基礎上,在文中畫出生字詞,如形態各異、乳汁、奉獻、整體、位置、輸送、茁壯、中間、肥美、飄零、回歸、蔥翠、嫩綠等,請聯系上下文試著推測這些詞語在句子中的含義;請找出你最喜歡的文段,說出喜歡的理由。學生根據這些預習問題,著眼于該文整體,自主預習,初步夯實了文字基礎,領略了語言的詩意之美,感受到了葉子外形及內在之美,也體會到了自主探究的樂趣,調動了課堂學習的興趣。
小學生認真預習教師設計的問題,是學好語文的前提。小學語文教師要潛心鉆研課程標準,深諳學情,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各種預習情境,以環環相扣的問題引領小學生,使他們在由淺入深的問題情境中趣味盎然,從而學會著眼于文本整體,這樣目標明確的預習也會讓語文課堂教學事半功倍。
二、研讀問題,強化探究
課堂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園地,經過新課標洗禮的教師更多地考慮學情特點,以充沛的精力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匯集篩選他們在自主預習中的疑難,引領其研讀問題,強化探究學習。
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普羅米修斯盜火》時,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提出問題:(1)普羅米修斯為什么要盜火,他為什么不向宙斯要火種?(2)宙斯為什么不把火種送給人間?(3)人間煙火裊裊是件好事,宙斯發現后為什么生氣?(4)第二自然段說普羅米修斯“決心”為人們盜取天火,為什么不用“決定”這個詞?(5)普羅米修斯既然已經把火帶到了人間,最后為什么遭受殘酷的懲罰?……筆者將這些疑問進行匯總,重新提煉問題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精讀該篇課文,進一步研讀問題,強化自主探究,經過展示、質疑、交流,學生化解了預習中的難題,理解了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火的英雄壯舉,感受到了普羅米修斯的機智,也體會到了宙斯的心狠手辣,課堂學習積極性高漲。
小學生認真研讀問題,強化自主探究,是學好語文的關鍵。小學語文教師要停下腳步,靜下心來去傾聽每一位學生的心聲,著眼于學生的疑難,引領他們研讀問題、精讀文本,主動探尋突破口,在每一次解疑問難中活躍思維,提升自我。
三、作業問題,盡力拓展
隨著新課程改革推進,小學語文教師著力打造有效課堂,語文課堂作業因其當堂測驗、及時鞏固新知的優勢,成為教師教學關注的重點。但是,不兼顧作業的問題難度,為學生布置相同的作業,往往出現問題不能適用于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的現象,可見,以作業問題引領學生,需盡力拓展,因材施教。
蘇教版小學語文《負荊請罪》的體裁是劇本,筆者以教材為依據,面向全體,布置了分層作業問題,盡力拓展學生所學的內容。學生根據學習現狀自主選擇,當堂完成作業,中等生選擇了復述《負荊請罪》的故事梗概,后進生選擇了分角色朗讀課文,談學習收獲,優秀生選擇了展開聯想,續寫第二幕。通過學生選擇分層作業,學困生疏通了生詞,把握了劇本的內容,感受到了藺相如對人對事的不同態度,體會到了藺相如面對秦王時的那份令人佩服的勇氣。中等生通過復述劇本,加深了對故事的認識,懂得團結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了語言組織及概括能力。優秀生續寫第二幕,抓住了廉頗和藺相如的性格特點,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不同層次的學生經作業問題引領,在盡力拓展中學有所獲。
小學生自主完成作業,盡力拓展課堂所學,是學好語文的保障。小學語文教師要及時把握學生的課堂掌握情況,以作業問題為引領,盡力為學生搭建拓展的舞臺,竭力激發他們的創造能力,提升自主學習的有效性。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熟悉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堅固師生間的感情橋梁,以文本為媒介,以預習、研讀、作業問題引領學生,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為其個性發展、終生學習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