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4 16:48: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醫藥膳的基礎理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藥膳;中醫營養;烹飪專業;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9-0034-02
隨著現代社會的競爭加劇,人們的壓力倍增,生活節奏明顯加快,多數人群處于亞健康狀態。由于我國傳統中醫學幾千年來的影響,“藥補不如食補”的觀念已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亞健康消費者傾向于選擇藥膳以調理身體、治療疾病、恢復機體正常生理機能。健康人群消費者受中醫“治未病”的思想影響,也傾向于選擇藥膳進行飲食調理,預防疾病,保健強身。但我國烹飪專業的教育還很不適應藥膳餐飲迅猛發展的需要。為改變這一現狀,我校在烹飪本科教育中引入藥膳制作工藝課程,但該課程的具體教學方法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一、藥膳制作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藥膳是在中醫學、烹飪學和營養學理論指導下,嚴格按照藥膳配方,將中藥與某些具有藥用價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國獨特的飲食烹調技術和現代科學方法制作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質的美味食品。藥膳產品目標人群較廣,但市場上各種藥膳餐飲企業類型參差不齊,藥膳制作者水平不一,部分從業者在使用藥材時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僅憑感覺選用原料及烹調方法,嚴重影響藥膳的安全性和療效,藥膳人才急需。介于此,越來越多具有烹飪專業的高校開設了藥膳課程,但由于中醫理論晦澀的特殊性和中藥學知識難度深廣度大的特性,使得烹飪專業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學習和掌握具有一定難度,有必要對藥膳課程進行改革勢。
二、藥膳制作課程改革的策略
1.課程設置改革。由于藥膳制作是建立在中醫、中藥學理論基礎上的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應在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的同時,加深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了解和掌握。而烹飪專業的課程設置,往往傾向于《烹飪原料學》、《烹飪工藝學》等烹飪方面課程的安排,缺乏相應的中醫中藥學課程的設置。故建議在烹飪專業學生教學計劃制定時,加入《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中醫診斷學》等基礎中醫中藥課程。以扎實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有利于實踐操作時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結合。
2.教學模式改革。由于藥膳制作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涉及到的食物和中藥原料范圍較廣,特別是“同名異物”、“異物同名”的原料種類較多。此類概念常易使初學者覺得迷惑和混亂,不利于他們對原料的了解和掌握。故在藥膳制作課程的教學模式方面,傳統的板書教學模式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需引入現代化教學手段和實踐教學。特別是在重點原料的介紹時,需采用生動形象的方式,讓學生較快地掌握該類原料的特性、運用方法和功效。
3.教學內容改革。由于藥膳教學內容豐富,結合烹飪專業學生中醫中藥學基礎的實際情況,在教學內容的安排方面不能完全按照所選教科書的內容,需有針對性地做出相應的調整。對一些常見中醫藥學基本概念的理解,如陰陽、五行、四氣、五味、毒性等。因烹飪專業的學生對相關知識了解不多,常片面地從字面意思對其進行理解,從而導致對中醫學概念的混淆和誤解,不利于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學習興趣的培養。教師在授課時,需用簡單直白的方式,結合現實生活中的自然現象,網絡流行的事件等進行分析,幫忙學生更好的了解此類概念。中醫藥理論的枯澀和難解,使得不少同學對該門課程的學習有一定的抗拒性。還有部分同學認為藥膳是古代落后的醫療狀態下的產物,療效不高,沒有學習的價值。故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需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狀態,盡量采用較易接受的方式和有論證價值的生活案例進行教學。而我國目前藥膳產業存在的問題較多,在課堂上,也應向學生講授此類內容,并讓學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識,積極參與討論,如何更好地對藥膳產業進行監管。使學生對中醫藥理論有更全面的認識,提高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改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需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如在與學習能力較強,接受能力較高的同學進行交流時,應側重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與中醫藥基礎知識相對較弱的同學進行交流時,應從易入手,主要解決他們在學習上的困難,讓他們逐步對中醫藥知識、藥膳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感興趣。
4.實踐教學的改革。由于部分藥膳原料的名稱、性狀、采收季節、地域分布、功效、使用方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僅靠理論學習,不利于學生的掌握。故實踐教學部分顯得尤為重要。在實踐教學部分,應結合相關的理論基礎知識,對學生進行原料名稱、產地、性狀、使用方式的等方面的介紹。有必要向學生提供真實的原料,讓他們通過視覺、觸覺、聽覺等直接的感官體驗,加深對藥膳原料色澤、滋味、治法治則、烹調方式、使用方法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根據藥膳制作的靈活性,在實踐教學方面,應充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鼓勵他們參與實驗,結合相應的理論需要,選擇合適的原料,運用恰當的方法,制作滿足相應需求的藥膳產品。部分動手能力較差的同學,易對藥膳操作充滿恐懼感或排斥感。教師在進行實踐教學時,應著重對他們的觀察和引導??梢苑中〗M進行,適當地將他們安排在不同的小組,并讓實踐能力較強,實踐興趣較高的同學帶領他們進行實驗。并利用合適的激勵方法對他們進行激勵,以提高他們對實驗操作的興趣。
5.創新意識的培養。藥膳原料選料廣泛,原料特色因產地、季節、儲存條件等因素而變化。不同的烹調方法、烹調手段、烹調時間也能較大地影響藥膳產品的色、香、味、形、質及療效。結合“因人、因時、因地”三因制宜,在藥膳制作時,不能拘泥于教科書,而要視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實踐操作時可安排一部分驗證實驗,但更多的應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讓他們自主地研發產品,而不是死板地按照教科書上的套路進行實驗。應鼓勵學生根據所學知識,結合實際生活需要,從原料選擇、配伍應用、烹調方法、工藝手段、時間火候、劑型設計等方面入手,積極研究開發自己感興趣或實用價值較強的藥膳產品。可合理的運用教學時間,安排合適的創新藥膳產品開發制作比賽,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鞏固專業思想。
由上可見,對藥膳課程進行改革勢在必行,尤其是在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實踐教學、創新意識培養等方面。只有通過改革,才能更好地提高烹飪專業學生的中醫藥理論知識,并將它們科學地融入烹飪制作中,以培養更高水平的專業藥膳制作者,適應現代藥膳消費市場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易蔚,鄧沂.中醫藥膳學[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2]周希瑜,凌伯勛.中國藥膳的淵源、現狀與思考[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6(6):65-68.
[3]單國旗.我國藥膳產業競爭力影響因素分析[J].當代經濟,2011,(12):144-147.
[4]金賢姬.中韓兩國對藥膳原料監管和運用的比較[J].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10,(3):47-51.
基金項目:安徽科技學院教學質量工程項目“X2012082”。
從2001年以來,在積極推動英語等外語對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進行教學的思想指導下,全國很多中醫藥院校都開展了相關的研究和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效。為了迎接現今時代所賦予的挑戰,中醫藥專業的雙語教學無疑勢在必行。[1]但有研究顯示由于中醫藥的特殊性,其雙語教學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有待于思考的地方,其中教材和相關著作的缺乏不容忽視。[2]因此本文通過闡述國內相關著作發展情況,從而探討其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縱觀近20年國內中醫藥英語翻譯著作的發展狀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國內中醫藥相關英文著作
1.叢書系列
1990年張恩勤主編,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英漢對照新編實用中醫文庫》。其中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上、下冊)、《中醫診斷學》、《中醫臨床各科》(上、下冊)、《中藥學》、《方劑學》、《中醫養生康復學》、《中國針灸》、《中國推拿》、《中國藥膳》、《中國氣功》、《中國名貴藥材》、《中國名優中成藥》,該套叢書在國內尚屬首部。之后1991~1994年間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徐象才主編了一套《英漢實用中醫藥大全》,其中包括《中醫學基礎》、《中藥學》、《方劑學》、《單驗方》、《常用中成藥》、《針灸治療學》、《推拿治療學》、《醫學氣功》、《自我保健》、《內科學》、《外科學》、《婦科學》、《兒科學》、《骨傷科學》、《直腸病學》、《皮膚病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急癥學》、《護理》、《臨床會話》等。2002年左言富任總主編、朱忠寶等總編譯,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英漢對照)新編實用中醫文庫》,該套從書包括了《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眼科學》、《中醫耳鼻喉科學》、《中國針灸》、《中國推拿》、《中醫養生康復學》等14個分冊。2001~2006年間劉公望主編,華夏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圖書《針灸基礎學》、《針灸臨床學》、《方劑學基礎》、《中藥學》、《方劑學發揮》等,同時劉公望于1994年和2007年主編了《針灸學基礎篇》和《中醫臨床基礎速覽(傷寒、金匱、溫?。?,均由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出版。
2.教材
1998~2000年間北京中醫藥大學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編譯了高等中醫藥院校英漢對照教材,并由學苑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中醫藥院校英漢對照中醫本科系列教材”《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中醫診斷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基礎理論》等系列叢書。在2007年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來華留學生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漢英雙語教材編審會指導下,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漢英雙語教材,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婦科學》、《針灸學》、《推拿學》、《中醫養生學》、《醫學基礎知識導讀》。
3.單個著作
(1)英文
1)中醫基礎理論
2003年劉干中、徐秋萍、王臺主編《中藥基礎知識》(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2)中醫臨床
1998年徐象才主編,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書籍《諸病中醫中藥外治大全》。2007年李經緯主編的《中國傳統健身養生圖說》(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3年謝竹藩編著了《英文中醫名詞術語標準化》(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3)針灸推拿
1981年ChenChiuHseuh編著《Acupuncture:AComprehensiveText》。1999年程莘農主編,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書籍《中國針灸學》。2002年金義成、彭堅所著《中國推拿學概要》(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7年李鼎原著,上海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編譯《針灸學釋難》由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2)漢英或英漢
1)中醫基礎理論
1990年陳慰中著,俞昌正譯《西方的中醫五行學說(英漢對照)》由學苑出版社出版。2007年馬偉光、和麗生主編《英漢雙解簡明中醫基礎理論教程》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2)中醫臨床
3)中藥學
2006年蘇子仁、賴小平主編《漢英·英漢中草藥化學成分詞匯》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4)針灸推拿
4.工具書
二、討論
可以看出,在以上出版的中醫藥英文著作中,叢書系列大致可分為四套,主要為漢英或者英漢雙解形式編寫。教材主要有兩部,基本包括中醫藥主要科目知識,一部全英文,一部漢英雙解。而個人著作最多,全英文形式較少;中醫基礎理論兩部,中醫臨床三部,針灸推拿五部,主要集中于漢英或者英漢形式出版;中醫基礎理論兩部,中醫臨床各科及詞匯十五部,主要集中于針灸推拿學的著作編寫,共有二十八部,中藥學僅一部。工具書包括有十六部,均為漢英形式。
1.目前國內中醫藥英文著作以及普及存在的問題
(1)專業英語教材:專門針對中醫藥院校學生學習的中醫藥專業英文雙語教材還呈現一個短缺狀況,尚需進一步編輯完善。
(2)專業英語人才培養:還缺乏一支數量充足,既掌握中醫藥專業技術,又精通中醫專業英語的外向型中醫藥人才隊伍在醫療實踐中大力宣傳中醫藥,使中醫藥難以進入國際醫藥主流市場,在國外醫療體系中不易取得合法地位和共際認同。
(3)全英文著作:中醫藥英文著作目前主要還是針對國內相關從事中醫藥人士的學習,因此編寫形式以漢英或英漢雙解為主要形式。而以全英文形式編寫的著作相對較少;中醫藥知識全面傳播還尚存缺限。
(4)中藥學以及其他中醫藥經典醫籍:由于國際社會對于針灸推拿已經比較認同,但對中藥學和一些中醫經典醫籍,如《金匱要略》等的英文著作編寫較少,相對限制了有關理論的交流和傳播。
2.解決之道
【關鍵詞】中醫藥 英語著作
幾千年來,中醫藥學作為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瑰寶之一,不但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直到今天仍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視,對國際醫藥學產生越來深遠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注意到中醫藥的療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信任中醫藥。這為中醫藥的發展、增強其國際文化地位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和潛力。
從2001 年以來,在積極推動英語等外語對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進行教學的思想指導下,全國很多中醫藥院校都開展了相關的研究和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效。為了迎接現今時代所賦予的挑戰,中醫藥專業的雙語教學無疑勢在必行。[1]但有研究顯示由于中醫藥的特殊性,其雙語教學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有待于思考的地方,其中教材和相關著作的缺乏不容忽視。[2]因此本文通過闡述國內相關著作發展情況,從而探討其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縱觀近20 年國內中醫藥英語翻譯著作的發展狀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國內中醫藥相關英文著作
1.叢書系列
1990 年張恩勤主編,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英漢對照新編實用中醫文庫》。其中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上、下冊)、《中醫診斷學》、《中醫臨床各科》(上、下冊)、《中藥學》、《方劑學》、《中醫養生康復學》、《中國針灸》、《中國推拿》、《中國藥膳》、《中國氣功》、《中國名貴藥材》、《中國名優中成藥》,該套叢書在國內尚屬首部。之后1991~1994 年間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徐象才主編了一套《英漢實用中醫藥大全》,其中包括《中醫學基礎》、《中藥學》、《方劑學》、《單驗方》、《常用中成藥》、《針灸治療學》、《推拿治療學》、《醫學氣功》、《自我保健》、《內科學》、《外科學》、《婦科學》、《兒科學》、《骨傷科學》、《直腸病學》、《皮膚病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急癥學》、《護理》、《臨床會話》等。2002 年左言富任總主編、朱忠寶等總編譯,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英漢對照)新編實用中醫文庫》,該套從書包括了《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眼科學》、《中醫耳鼻喉科學》、《中國針灸》、《中國推拿》、《中醫養生康復學》等14 個分冊。2001~2006 年間劉公望主編,華夏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圖書《針灸基礎學》、《針灸臨床學》、《方劑學基礎》、《中藥學》、《方劑學發揮》等,同時劉公望于1994 年和2007 年主編了《針灸學基礎篇》和《中醫臨床基礎速覽(傷寒、金匱、溫病)》,均由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出版。
2.教 材
1998~2000 年間北京中醫藥大學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編譯了高等中醫藥院校英漢對照教材,并由學苑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中醫藥院校英漢對照中醫本科系列教材”《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中醫診斷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基礎理論》等系列叢書。在2007 年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來華留學生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漢英雙語教材編審會指導下,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漢英雙語教材,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婦科學》、《針灸學》、《推拿學》、《中醫養生學》、《醫學基礎知識導讀》。
3.單個著作
(1)英文
1)中醫基礎理論
2003 年劉干中、徐秋萍、王臺主編《中藥基礎知識》(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2)中醫臨床
1998 年徐象才主編,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書籍《諸病中醫中藥外治大全》。2007 年李經緯主編的《中國傳統健身養生圖說》(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3 年謝竹藩編著了《英文中醫名詞術語標準化》(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3)針灸推拿
1981 年Chen Chiu Hseuh 編著《Acupuncture: A ComprehensiveText》。1999 年程莘農主編,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書籍《中國針灸學》。2002 年金義成、彭堅所著《中國推拿學概要》(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7 年李鼎原著,上海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編譯《針灸學釋難》由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
(2)漢英或英漢
1)中醫基礎理論
1990 年陳慰中著,俞昌正譯《西方的中醫五行學說(英漢對照)》由學苑出版社出版。2007 年馬偉光、和麗生主編《英漢雙解簡明中醫基礎理論教程》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2)中醫臨床
3)中藥學
2006 年蘇子仁、賴小平主編《漢英·英漢中草藥化學成分詞匯》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4)針灸推拿
4.工具書
二、討 論
可以看出,在以上出版的中醫藥英文著作中,叢書系列大致可分為四套,主要為漢英或者英漢雙解形式編寫。教材主要有兩部,基本包括中醫藥主要科目知識,一部全英文,一部漢英雙解。而個人著作最多,全英文形式較少;中醫基礎理論兩部,中醫臨床三部,針灸推拿五部,主要集中于漢英或者英漢形式出版;中醫基礎理論兩部,中醫臨床各科及詞匯十五部,主要集中于針灸推拿學的著作編寫,共有二十八部,中藥學僅一部。工具書包括有十六部,均為漢英形式。
1.目前國內中醫藥英文著作以及普及存在的問題
(1)專業英語教材:專門針對中醫藥院校學生學習的中醫藥專業英文雙語教材還呈現一個短缺狀況,尚需進一步編輯完善。
(2)專業英語人才培養:還缺乏一支數量充足,既掌握中醫藥專業技術,又精通中醫專業英語的外向型中醫藥人才隊伍在醫療實踐中大力宣傳中醫藥,使中醫藥難以進入國際醫藥主流市場,在國外醫療體系中不易取得合法地位和共際認同。
(3)全英文著作:中醫藥英文著作目前主要還是針對國內相關從事中醫藥人士的學習,因此編寫形式以漢英或英漢雙解為主要形式。而以全英文形式編寫的著作相對較少;中醫藥知識全面傳播還尚存缺限。
(4)中藥學以及其他中醫藥經典醫籍:由于國際社會對于針灸推拿已經比較認同,但對中藥學和一些中醫經典醫籍,如《金匱要略》等的英文著作編寫較少,相對限制了有關理論的交流和傳播。
2.解決之道
加大對中醫藥院校學生學習教材的補充和編寫,培養更多的中醫藥專業外向型人才,擴充全英文中醫藥教材和著作的編寫,尤其注重中藥學等學科的英文著作發展。以規范英語為核心進行創造,改變以往獨立作戰、各行其是,既無方便的途徑相互交流切磋,也無專門機構加以協調的狀態,使中醫專業術語的翻譯實現標準化、規范化。在高等中醫藥院校中積極推廣加強雙語教學的改革,加大既懂中醫藥專業知識,又有較高英文水平的創造型人才的培養,相互促進,既有利于今后中醫藥的專業英語教學發展,又有利于中醫藥著作的繼承和發展。
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已經被世界所矚目,中國作為中醫藥的根源之地,需要培養一些從事中醫藥事業優秀的外向型人才,不斷宣傳中醫藥文化,使世界更了解中醫藥,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而這些就需要有更多的中醫藥英文教材、書籍的編寫去宣傳發揚,既有助于國內學生和對其感興趣的人們學習,對于國外友人也可以提供更多機會認識中醫藥、使用中醫藥,使中醫藥不僅為中國人民服務,同時還可以為其他國家的人們的健康做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目前,由于國內能為醫療旅游提供必備服務的機構數量還比較少,所以國內各大醫院鮮有承接醫療旅游服務。
前不久中山醫院建成了國內首棟集醫療與觀光為一體的綜合大樓,并投入使用。中山醫院某主任醫師表示,從長遠來看,診療費用上具有優勢的中國,未來推行醫療旅游也有相當競爭力。
醫療旅游的中國趨勢
“國內旅游項目的設定基本上以路線為基準,分為國內旅游、國外旅游、周邊旅游等,按照功能性分類的形式目前還是比較少?!敝袊Q髧H旅行社周小姐稱。
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主任醫師丁京生稱:“實際上很多人出去玩沒有達到休閑的目的,無論是精神還是體力都很疲憊,回來后不能很快地投入工作,甚至會對身體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如腸胃不舒服、感冒發燒、血壓不穩、一些小的外傷等等?!?/p>
所以,丁主任提出,醫療旅游,以保健為目的,以旅游為手段,是很值得推崇的。
據東一信達市場研究與營銷咨詢機構專家李東輝介紹,醫療保健旅游可以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一個方面是偏重于保健,內容包括在旅游中安排登山、漂流、滑雪、野營,以及日光浴、空氣浴、森林浴、溫泉浴等健身活動;另一個方面是偏重于醫療,旅游服務行業和醫療機構共同合作,根據旅游者的身體情況及病情進行科學的分析,做出科學的旅游治療安排。由導游、醫務人員和服務人員共同帶領 ,邊游山玩水 ,邊講授有關的保健知識和運用保健方法,包括配合使用中醫保健理論和藥膳,并對他們進行科學的治療。
醫療旅游的中國攻略
目前,我國的中醫保健以其獨特的東方魅力受到國外人士的關注,并且已有很多中醫院專門為國外游客開設了醫療保健中心。
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消息,浙江省中醫院、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杭州市中醫院、麗水中醫院、杭州胡慶余堂等多家醫院都先后接待了來自美國、加拿大、瑞士、韓國、日本等地的上千名游客。
東一信達市場研究與營銷咨詢機構經理侯勝田稱,具體開發實施醫療保健旅游特色項目時,可以先從以下幾點做起:各地旅行社與醫療單位合作,針對旅游者的身體狀況及病情,組織相應類別的旅游團體,并為他們安排科學的治療方案。除此以外,還可以盡可能地提前聯系好所游覽地點的知名醫院和風景名勝管理部門,在旅游者游覽和進行治療時給予特殊照顧。
另外,隨著自然療法、針灸、推拿、足浴及中藥美容療法在發達國家備受青睞,越來越多的國外游客在安排旅游計劃時,對嘗試以中醫藥保健為目的的“健康游”也十分感興趣,或在游玩后接受中醫康復治療,或在旅途中學習中醫保健知識等。
對此丁京生主任表示,“對于國外游客,最基本的是要他們了解中醫文化的基礎知識,了解東方文化同中醫藥文化的關系。只有對此有了更多的了解,才會更容易去嘗試去接受他們?!?/p>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為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2號)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意見》(渝府發〔〕124號),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健康”建設,現就進一步加快我縣中醫藥事業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發展目標
年,成功創建市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到2015年,成功創建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建立與“健康”建設相適應的功能完善、特色明顯、方便有效的中醫藥服務體系,建立有利于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促進中醫藥服務的政策體系和運行機制,全縣中醫藥事業發展總體水平達到全市中上水平。
二、發展原則
堅持“政府主導、中西醫并重、中醫中藥并重、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與優勢,弘揚中醫藥文化,推進我縣中醫藥事業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三、發展任務
(一)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
1.科學規劃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將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全縣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合理布局中醫醫療資源,科學確定功能定位,構建“以縣中醫院為龍頭,縣人民醫院、鄉鎮衛生院為主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室和中醫門診部、中醫診所、村衛生室為基礎”的中醫醫療服務體系。
2.加快縣中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力度,在縣中醫院整體搬遷的基礎上,加快縣中醫院二期擴建工程建設及配套設施建設,真正發揮縣中醫院在全縣中醫藥事業發展中的“龍頭”作用。年,縣中醫院成功創建二級甲等中醫院,成為全縣集教學、科研、醫療、保健等為一體的中醫藥服務中心;到2015年,建成國家級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3.加快縣人民醫院和鄉鎮衛生院中醫科室建設??h人民醫院、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中醫科、中藥房和中藥庫房,配備與功能、任務相適應的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到2015年,縣人民醫院建成30張病床以上的中醫病房,力爭建成市級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所有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科室和中藥房達到規范化標準;所有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都能提供中醫藥服務。
(二)加強中醫藥特色優勢建設
1.加強中醫藥重點學科和重點專科建設。繼續實施國家和市級重點學科、重點??疲▽2。╉椖?,加強農村醫療機構中醫特色??平ㄔO,著力提升學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到2015年,縣中醫院建成1個市級重點??疲▽2。┗?個國家級重點??疲▽2。?、3個特色??疲▽2。?;縣人民醫院建成2個中醫特色??疲▽2。?/p>
2.積極開展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積極應用中醫藥方法和技術防治重大疾病以及多發傳染病??h中醫院年建立“治未病”中心;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興辦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機構;鼓勵企業開發中醫藥保健產品,開展藥浴、藥膳、保健按摩等傳統養生保健服務項目。
3.大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進一步促進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應用。以縣中醫院推廣基地為基礎,加強對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等基層醫療衛生人員中醫藥適宜技術應用的指導,鄉鎮衛生院醫療衛生人員至少掌握10項中醫藥適宜技術,村衛生室至少掌握4項中醫藥適宜技術。
(三)培養壯大中醫藥人才隊伍
1.加快中醫藥教育機構建設。根據全縣中醫藥事業發展需要,創造條件,整合資源,以縣衛生培訓中心和縣中醫院為中醫藥教育培訓基地,堅持以中醫藥專業為主體,按照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強化中醫藥經典和基礎理論教學,注重基本實踐技能培養。
2.加強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遵循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采取“培養與引進相結合”的方式,加強中醫藥高級人才培養。實施縣中醫藥高級人才培養和引進項目、縣級“師帶徒”項目,加快培育一批理論學術功底深厚、臨床和科研能力較強的學術學科帶頭人;培養10名在全縣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中醫藥領軍人才;引進碩士研究生及以上人才3至8名。定期開展“名中醫”評選工作,擴大中醫專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3.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中醫藥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制度;開展住院中醫師規范化培訓、中醫類別全科醫師培訓和執業中藥師培訓;舉辦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項目,培訓在職中醫藥人員;建立農村中醫藥人員培訓制度,開展鄉村醫生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中醫藥高等院校畢業生和中醫執業醫師到鄉鎮衛生院和社區服務中心工作,穩定和壯大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
(四)提高中醫藥科技創新能力
1.加強縣中醫院科研基地建設,推進中醫藥科技進步與創新。加強縣中醫院科研基地建設,填補全縣中醫藥科研的空白。組織開展2至3個重大疾病中醫藥臨床研究,力爭在臨床療效方面有重大突破;支持開展中醫基礎理論、診療技術、療效評價等系統研究,推動中藥新藥和中醫診療儀器、設備研發;探索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科技創新體系、評價體系和管理體制,改革和創新項目管理模式。
2.做好中醫藥理論與技術傳承。組織開展全縣近代名中醫學術思想、技術方法、診療經驗研究和醫案整理工作??h中醫院設立當代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傳承工作室,系統研究其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和技術專長;積極研究傳統中藥制藥技術和經驗,挖掘整理民間醫藥知識和獨特技術。
3.加強中藥制劑的研究與利用。鼓勵將傳統名方和名老中醫驗方開發為中藥制劑,支持醫療機構委托藥品生產企業和醫療機構制劑室加工配制中藥制劑,支持中藥制劑在全縣醫療機構中調劑使用。
(五)大力發展中藥產業
1.加強中藥資源保護。開展全縣中藥資源普查,加快中藥資源監測和信息網絡建設,加強中藥資源的保護、研究、開發和利用。加大藥用野生植物資源和珍稀瀕危品種保護力度,建立專門的保護區和繁育基地進行重點保護和研究,促進中藥資源恢復與增長。
2.加強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實施“中藥種植萬元增收科技示范工程”,助推農戶萬元增收。按照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要求,采用“公司+基地+科研+農戶”、“訂單藥業”、“股田制”、“縣校合作”等模式,建立一批道地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和規范化、產業化種植基地,提升全縣中藥材種植水平和中藥材質量。重點支持黃連、紫菀、前胡、茯苓、丹皮、金銀花等特色藥材的規范化、規?;N植。到2015年,力爭建成優質中藥材商品生產基地40萬畝、實現中藥產值4億元;建立2個通過GAP認證的藥材種植示范基地、2家中藥飲片加工企業。
3.培育壯大中藥產業。制定《縣中藥產業發展規劃(-2015年)》,加快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壯大中藥村生產基地,努力形成現代化中藥產業集群和完整的中藥產業鏈。鼓勵中藥企業優勢資源整合,培育一批技術先進、核心競爭力強、產品優勢明顯、能帶動全縣中藥產業快速發展的大中型中藥集團。實施現代中藥高技術產業化項目,打造知名中藥品牌。
4.構建新型中藥流通體系。以黃水黃連交易市場為中心,以“避暑消夏節”等大型活動為載體,加強中藥流通體系建設。鼓勵中藥企業相互參股、控股或聯合,推進中藥流通企業的規?;?、集約化發展,構建規范、高效和安全的中藥物流體系,力爭將我縣建成長江中上游地區的現代中藥物流配送中心。
(六)弘揚中醫藥文化
1.保護中醫藥文化資源。積極搜集整理我縣中醫藥文化資源,縣中醫院成立中醫藥文化及民間醫藥陳列室,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
2.大力宣傳中醫藥文化。充分利用電視、報刊和網絡等媒體,廣泛開展中醫藥知識宣傳;深入開展中醫藥“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科普宣傳活動;借助“避暑消夏節”等大型節會,大力宣傳中醫藥文化與特色優勢,豐富我縣旅游產業內涵,擴大中醫藥文化的影響力。
3.加強中醫藥對外交流。充分發揮我縣中醫藥傳統優勢和中藥資源、產業優勢,以文化促經濟,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合作,拓展黃連等道地藥材的出口貿易。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中醫藥工作的認識,切實優化中醫藥發展政策環境;要將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各項政策落到實處,科學編制實施中醫藥事業發展規劃,促進全縣中醫藥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完善中醫藥投入傾斜政策??h財政局要按照每人每年0.5元以上的標準,設立中醫藥專項發展資金,并逐年加大對中醫藥事業的投入力度;要落實對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醫院的補助政策,鼓勵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中醫藥適宜技術與服務;要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捐資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h物價部門要積極研究有利于中醫藥發展的價格政策,在制定中醫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時,要結合全縣醫療保障水平充分體現服務成本和技術勞務價值??h發改委要將縣中醫院二期擴建工程及基層中醫基本建設項目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h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要配合縣衛生局做好中醫藥高級人才的培養與引進工作。縣科技部門要加大對中醫藥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促進中醫藥科技的發展。
(三)優化中醫藥基本醫療保險政策??h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要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范圍;要在現有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和藥品目錄的基礎上,將符合條件、經有關部門批準的中醫特色診療項目、中藥品種、中藥免煎顆粒和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納入報銷范圍;要鼓勵患者就診中醫,對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就診中醫的住院治療和門診慢病治療起付標準降低一個檔次,報銷比例在現有基礎上提高15%。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困擾現代人的頸椎病、肩周炎、腰腿痛、風濕關節炎、失眠、頭痛、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各種慢性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單靠藥物治療無法根治。上至政府官員,下至平民百姓,都在尋求一種行之有效的解決亞健康的方法和途徑,中醫養生已成為市場熱點,社會正在呼喚有良好的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和技能的職業人員出現,這就是中醫養生行業廣闊的發展前景。
中醫養生館,就是針對亞健康人群,各種慢性病人,用刮痧、拔罐、針灸、按摩、食療等簡、便、驗、廉的傳統中醫藥適宜技術,達到預防,保健,康復的效果。不打針,不吃藥,安全無任何毒副作用,比開藥店更賺錢,比吃藥更有效,比打針更安全。比醫師更尊貴。
二.項目優勢
1,廣闊的市場空間。權威資料顯示,我國頸椎病的發病率達10%,糖尿病人7000多萬,血脂異常人達2億,風濕關節炎的發病率達2.8%,各種慢性病呈逐年上升趨勢,慢性病單靠藥物是不能根治的,由于藥物的毒副作用,往往一個病治成了多個病。中醫藥適宜技術以其簡單,方便,靈驗,廉價的優勢,能防治幾十種常見病和慢性病,必將迅速走紅市場。專家預測,到2015年,我國養生市場份額將近10000億元,進入養生行業,永遠不會淘汰,沒有投資風險。
2,強大的政策支持力度。國務院自2008年開始在全國啟動“治未病”工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2010年提出推進中醫藥服務“三進工程”(進社區,進家庭,進鄉村);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0年推出中醫藥行業特有工種――中醫刮痧師和養生指導師;國務院(2010)58號文件《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意見》要求: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鼓勵有一技之長人員舉辦中醫醫療機構;逐步建立和完善執業醫生和職業技能人員相結合的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提供體系。這個服務提供體系中的職業技能人員,有可能是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人。普通人通過中醫藥行業培訓也能成為職業技能人員,這就為社會大眾進入中醫養生行業鋪平了道路。
3,真實可靠的技能培訓。目前,社會上有很多的養生館,足療店,美容院,按摩店,雖然也打著中醫養生的牌子,但真正通過正規中醫專業培訓的專業人員寥寥無幾,得不到正統中醫技術支持,只能在休閑娛樂行業開展業務。而我們的學員就不一樣,市級中醫院是國家三甲醫院,培訓內容嚴格按照《養生指導師》教學大綱內容培訓,并邀請北京市中醫藥大學教授,中央電視臺養生嘉賓為執教專家組,有專業的培訓場地和設備,技術和實力絕對優于普通的培訓機構。培訓后的學員,我們實行終身技術指導,能100%開店成功。
4,投資少,收益快,零風險。開店初期,有1-2名員工參加《養生指導師》考證班學習,拿到證書即可開業,設備投資就是幾張理療床,刮痧板,拔罐器,再購置一臺醫用針灸治療儀,設備投資加員工培訓總投入2-3萬元。有了技術和設備,對亞健康和疼痛性疾病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開業當月就可盈利,年收入至少十萬以上,而且十年之內生意會越來越紅火。
由于店長通過中醫專業培訓,購置醫用設備,有養生行業全國通用證書,采用中醫外治療法,無毒副作用,沒有醫療風險,加之有中醫院終身技術指導作后盾,這是目前社會上所有的養生館無法比擬的優勢。
三.投資分析
開一家50平米的中醫理療養生館,房租1.5萬元/年,裝修1.5萬,購買理療床,針灸治療儀,刮痧,拔罐,艾灸用具等共2萬元,2名員工技能培訓費1萬元,共計投資6萬元。
四.效益分析
養生館的服務對象時亞健康人群,需要按療程長期調理,銷售模式以會員卡為主,單次消費68元,會員月卡800元,季卡2000元,年卡6000元,若在1年內累計有100個會員,年主收入60萬元,消耗材料,員工工資,水電房租占65%,年純利20萬元左右。
養生館的另一大收入來自保健品的營銷,經營藥食兩用產品,雇傭5-10名店外銷售人員,按銷售提成發工資,進行店外銷售,每人每年銷售6萬元,年銷量60萬,純利12萬元。
理療服務加產品銷售,年收入30萬元左右。
五.經營建議
選擇項目成功的至勝法寶必須有專業技能,選擇正規醫療機構培訓才有保障。這是國家政策為我們普通老百姓提供了生財之道,在國家政策沒有出臺前,中醫藥適宜技術只是醫院的專利,是不會對社會大眾公開傳授的。
其次,項目要有可操作性,目前社會上紙上談兵的所謂創業項目成千上萬,那只是你想象中的收入,有些根本無法實施。實踐己經證明我們的開店計劃100%成功可靠,我們的培訓學員已走上工作崗位,有的自由創業當老板。
再次,要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制訂一個終身學習的計劃。學員開店創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技術和經營方面的問題,我們長期免費為您跟蹤服務,與您一路相伴,直到成功!
中醫養生是當今社會的熱門行業,是一座挖不完的金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文,用5-7年的時間,將抗生素的使用量從現在的87%降低到5%,今后大部分醫生將轉攻中醫預防保健。醫療行業將重新洗牌,也就是社會財富重新再分配。下一輪的千萬富翁,億萬富翁將在養生行業中產生。不管你是大學生,創業青年,下崗失業人員,還是企業家,如果你有眼光,有悟性,先知先覺抓住機會,你的選擇將徹底改變你的人生。
六、培訓方案
師資特點:特邀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國家資深專家為執教專家團;鄂州市中醫院養生行業資深專家,企業家,職業規劃和營銷專業講師執教。
教學內容:中醫基礎理論(中醫望診、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臟腑學說、經絡學說);九種體質養生,情志養生,起居養生,運動養生(太極拳,易筋經,八段錦),飲食養生(營養學,飲食藥膳),中醫技能(刮痧,拔罐,針灸,足療,按摩、火療),健康管理學等。
認證方式:全國統一考試,經理論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后,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頒發國家《養生指導師》崗位證書,全國通用,另頒發市級中醫院《中醫養生培訓》證書。
培訓方式:養生知識精華講解,技能實際操作。
培訓時間:學期一個月。
報名須知:填寫養生指導師考核申請表,身份證、學歷復印件,藍底兩寸照片2張,一寸 4張。
(上海市奉賢區中醫醫院 上海201499)
關鍵詞 中醫護理技術;慢性病護理;應用現狀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9561(2015)07-0044-02
中醫護理注重以人為本,強調天人相應,個體差異。中醫護理技術十分重視個案的研究,認為個體的差異是內在的和必然的,任何護理都必須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從而做到護病求本,達到“以人為本”的目的。這種以人為中心的觀點也正是人文主義思想的核心[1]。在越來越提倡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時代,中醫護理技術的人文優勢無疑更具有吸引力[2]。本文就中醫護理技術在慢性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做一綜述。
1中醫護理技術慢性病護理中的應用現狀
1.1中醫護理技術在慢性盆腔炎中的應用:根據宮淑云[3]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護理體會的研究顯示,中醫護理技術中的中藥保留灌腸在治療慢性盆腔炎中,藥物通過結腸、直腸的吸收,從而擴展到盆腔組織,加快血液流動,微循環得到明顯改善,從而促進了炎癥的消除,炎癥組織得到修復。
1.2中醫護理技術在腰突癥中的應用:羅月瓊[4]在中醫傳統護理技能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中的運用中記錄,根據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病機理、致病因素、臨床分型及分期,通過對中醫傳統護理技能方法的運用,延續和提高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并整體地考慮患者身心狀況,在促進患者康復的同時提高中醫??谱o理水平。針對不同疾病證型,疾病不同階段分期辨證使用,遵循正確規范的操作可替代藥物止痛、減少用藥的副作用,充分發揮中醫傳統治療方法的優勢。
1.3中醫護理技術在糖尿病中的應用:周衛紅[5]等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開展中醫藥膳、針灸、中藥茶飲及太極拳等中醫護理技術的研究顯示,中醫中藥技術是治療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手段,它有早期預防腎病的發生、改善腎功能和增強機體抵抗力等作用。羅炬蘭[6]對糖尿病患者足部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實施了足部皮膚中藥藥浴護理,總有效率達90%。
1.4中醫護理技術在中風病中的應用: 一般認為本病多是在內傷積損的基礎上,復因勞逸失度、情志不遂、飲酒飽食或外邪侵襲等引起臟腑陰陽失調,血隨氣逆,肝陽暴張,內風旋動,夾痰夾火,橫竄經脈,蒙閉神竅從而發生卒然昏仆,半身不遂諸癥[7]。中風病引起癱瘓常由肌肉弛緩期向痙攣期轉變,此轉變既是疾病恢復的自然趨勢,亦為進一步恢復的障礙[8]。通過局部中藥應用減少中藥首過效應,熱效應增強中藥效力;穴位按摩治療痙攣肢體,體現“腧穴所在,主治所在”,改善患肢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局部組織代謝、降低患處周圍神經興奮性,從而起到舒筋通絡,散瘀通脈,消痹止痛的功效;達到緩解肌肉、肌腱韌帶痙攣和僵直狀態的目的。
2中醫護理技術應用中的影響因素
2.1中醫護理學科內涵模糊:由于中醫護理學科發展時間短,中醫護理技術與針灸學、推拿學、中醫外科學等存在諸多的重疊、交叉,因此,學科內涵模糊,導致中醫醫護職責界限不清,嚴重制約了臨床護理人員開展中醫護理技術操作的積極性,中醫護理技術的臨床應用逐漸萎縮[9]。
2.2護理人員中醫護理知識局限,護理操作技能掌握不全: 大多數的護士都是畢業于西醫護理專業,基本未經系統的中醫護理教育,學生在校期間很少接觸中醫護理技術,導致上崗后,對中醫護理技術掌握得不扎實,使得一些中醫護理技術無法開展[10]。此外,綜合醫院對中醫主體在資金、技術、設施和床位的投入較少[11]。一部分醫院在培訓和考核時將重點放在了中醫護理技術操作流程上,忽視中醫知識、技能的系統培訓,導致護理人員開展中醫護理技術操作時缺乏理論和技術的支撐,影響了護士開展中醫護理技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3護理工作性質的約束 《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規定,護士實施中醫護理技術必須遵照醫囑[12]。但目前,由于中醫師西化、中醫護理技術收費不合理等原因,中醫護理技術操作的醫囑過少。醫生不開醫囑,護士無法開展技術操作?!蹲o士條例》也規定護士執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技術的規范的規定。
2.4病人及家屬認可度低:中醫護理內涵模糊,護士在進行中醫護理技術操作時由于具備的中醫基礎理論知識薄弱,在給病人健康宣教時講解不到位,加之操作手法不準確,得不到病人及家屬的充分信任,而使病人拒絕如穴位敷貼、穴位按摩、水針療法等中醫護理技術,護士很難開展要求精準的中醫護理技術項目。
2.5護士編制不足:制約了中醫護理技術的普遍應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保健意識的增強,新農合、醫保的普及,住院病人和重癥病人增多,床位使用率和周轉率增加,醫院不斷改建和擴建,加之在職護士年輕化傾向,護士因懷孕、產假、哺乳等,導致在崗時間縮短。護理工作如靜脈輸液、護理文件書寫等又占去了護士大部分的工作時間,導致護士沒有時間去執行中醫護理操作[13]。
3小結
簡、便、廉、驗是中醫護理技術的總體特色。它來源于民間,體現了以“安全、優質、高效、低耗、創新、發展”為一體的護理管理模式[14]。
參考文獻
[1]王俊杰.對中醫護理人文特色的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2):962-963.
[2]王俊杰.中醫護理技術優勢與展望[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9,17(7):589-591.
[3]宮淑云 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9):239-240.
[4]羅月瓊 中醫傳統護理技能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中的運用[J].中國社區醫師 2013,15(2):275.
[5]周衛紅,張 艷,王曉玉,等. 糖尿病腎病的中醫護理技術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09,6(12):94.
[6] 羅炬蘭. 中醫護理在糖尿病足患者足部護理的臨床應用[J].中國當代醫學,2011,18( 6) : 12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