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3 16:09: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對環境問題的理解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 閱讀教學 應用策略
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們的教學形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更加注重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自主學習探究的過程中,閱讀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疑問的產生源于閱讀中不懂的內容,疑問的解決源于對教材深入閱讀后的感悟。所以,在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法之一。閱讀可以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從預習到自主學習,再到課外拓展,閱讀對于學生掌握知識、提升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筆者從事高中地理教學多年,現以湘教版必修二第四章第一節“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為例,淺談一下高中地理中閱讀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課前預習——讀出焦點,讀出疑問
課前預習閱讀是自主學習的第一步,這種初讀只須讀出個大致框架,明白這一節要講哪方面的內容,焦點問題是什么;再是讀出具體解說性內容中第一遍讀不易理解的地方,同時做好一些初讀的標志,如一下能看出重要概念的打上三角號,概念及解說性詞語中的關鍵詞下加上著重號,對某句話或某個內容不甚明白處打個問號,這是為課上的自主探究做好準備,是在探究時重點要注意的地方。課前預習閱讀不須用時太長,做好鋪墊即可。例如“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一節,通過初讀,學生就能掌握環境問題的概念以及幾種類型。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包含的三大方面:部分資源趨于枯竭,人均資源擁有量減少;生態破壞,生物多樣性受損;環境污染,人類生存環境質量下等,這樣就抓住了本節的焦點內容。在閱讀具體的問題闡述時,特別是對于有疑之處,如不理解的詞句,看不出頭緒的圖表等打上問號。
二、課上探究——讀出重點,讀出能力
探究式閱讀有了教師的引導,所以,在讀的過程中目的性更強、針對性更強,這一遍的閱讀往往采用段落式讀法,由預習中的重整體變為以對某一問題的疑問去讀與之相關的內容。
1.精讀概念。概念往往是本節課中的點睛之語,一定要重視對重要概念的深入理解,特別是那些涉及到本節重要內容的概念,不僅要背過,還要理解,甚而用語法分析的形式去深入透徹地理解,以期達到對問題的本質的認識;而對于解釋型的概念明白道理即可。例如本節中的第一個概念是“環境問題”,雖然全文是圍繞它展開的,便直白,容易理解,只須從環境問題產生有前提及表現來掌握這一概念即可。
2.重讀圖表。地理教材中,有許多與文字相輔相成的圖表,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重對圖的研讀,根據不同的圖,結合文字,圖文并行去研究則事半功倍。在地理學習中,地圖與圖表是地理行走的兩條腿。重視地圖與圖表的研究,不僅能獲取更多的知識,也能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及綜合分析能力。例如本節中環境問題的產生圖表比較抽象,但只要結合文字說明,就能將抽象的表格具體理解了;又如在分析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時,通過讀圖,我們發現,環境問題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不僅有按環境問題的性質分類的,還有有按生產類型、地理空間、環境要素的劃分方法,這樣,我們掌握的不僅有環境問題有哪些種類,也看出了不同的種類方法包含著哪些環境問題。提高讀圖能力,在高中地理學習中非常重要。
3.讀出能力。了解了課內所講知識的重點,學會了分析課內的圖表,我們就可以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相應的問題了,如:內蒙古草原資源減少與生態破壞 (單位:萬畝)
(1)通過對統計數據的分析,說明草原資源有何變化?(2)草原資源減少與草原生態破壞的方式有哪些(3)你還能舉出其他生態破壞的例子嗎?遇到這樣的題,學生依據課內所學就會分析出:草原資源在減少,而且牧區草原減少的比例高;草原生態被破壞的方式可能有氣候變暖、超載放牧、挖藥材、獵捕、采礦等;生態破壞的例子還有可可西里藏羚羊的捕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等。
三、課外閱讀——讀出亮點,讀出延展
課內研讀結束后,同學們可以根據所學的相關內容進行有益的課外閱讀。在閱讀材料的選取上要注意結合時事,讀出亮點,二要注意緊密結合所學,真正達到知識的拓展與延伸,對課內的學習形成有效的補充。
總之,閱讀教學的這三步是個簡易框架,我們要根據具體內容去靈活操作,有效助力學生的自主學習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黃國英,息松才.高中地理閱讀教學小議[J].教育教學論壇. 2010(10).
【關鍵詞】高考環境問題復習策略
近幾十年來,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范圍日益擴大,程度日益加深,環境污染、資源短缺、生態破壞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環境問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
目前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有: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生物多樣性銳減、土地荒漠化、赤潮、水土流失等。這部分內容一直是高考的重點和熱點,在歷年試題中占有一定比重,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高考試題常以熱點環境問題或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為切入點,重點考查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帶來的影響和解決問題的合理方案等內容。
這部分內容在復習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夯實基礎,不留知識死角
對于人類面臨的各類環境問題,要從環境問題的表現、形成原因、帶來的影響到應采取的合理措施等方面進行全面復習,不能留下知識死角。下面以近年高考中出現次數最多的環境問題(全球氣候變暖)為例,談一談在復習時應該掌握的內容。
全球氣候變暖
1.1具體表現:19世紀以來,世界氣溫出現了明顯波動上升的現象,且上升速度有加快的趨勢。
1.2產生的原因:自然原因――地球目前正處于一個新的溫暖期的開始階段。
人為原因――人類生產活動排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能強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紅外線長波輻射,使氣溫升高。
造成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得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數量增加;人類對熱帶雨林等地表植被的破壞,使得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在不斷的減小。
1.3帶來的影響:
1.3.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國家、地區被淹。原因:①海水因氣溫升高而膨脹,導致海平面上升;②極地增溫強烈,部分極地冰川融化。
1.3.2世界各地區降水和干濕狀況發生變化,導致各國農業經濟結構的變化。表現:①干旱地區將變得更干旱;②溫帶耕作業發達的地區,因氣溫升高,蒸發加強,氣候會變得更干旱,甚至退化成草原;③亞寒帶某些地區,因氣溫升高,熱量條件有所改善,適合溫帶作物生長。
1.4解決的措施:
1.4.1減少煤炭等礦物燃料的使用量,推廣使用水能、太陽能、風能等綠色能源;
1.4.2依靠科技,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1.4.3植樹造林、保護植被,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1.4.4加強國際間的合作。
2.講究方法,提高復習效率
人類面臨的各種環境問題數量較多。如果按照常規復習方式會花掉大量寶貴的時間,也很難達到理想的復習效果。為了提高復習效率,就要講究方法,合理的分配時間。
比較法是地理學習中常用的方法,通過環境問題的比較,可以從成因、分布、危害以及解決辦法等方面進行。由于各種環境問題的重要程度和難易程度不同,在復習過程中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不能相同。
3.精選習題,加強鞏固訓練
及時進行鞏固訓練,有利于提高復習的效果。如果訓練選用的試題存在偏、難、舊等問題,訓練既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又會浪費大量寶貴的時間,因此在復習過程中選擇習題非常重要。一定要精選習題,最好是近幾年的高考試題,這樣既能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效果,又能了解高考試題命題的角度、方向。另外,在近些年的高考試題中,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新穎的圖表。為此,在復習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的選擇一些圖表新穎的試題來做,以便增強學生分析處理問題和考試的臨場應變能力。
4.關注熱點,實現學以致用
地理學研究是地理環境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科學。因此,自然環境是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客體。中學地理教學中的環境教育內容應以課本為主要依據?,F行中學地理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環境教育內容,教材以大量的篇幅講述社會、經濟、生態的持續發展,資源的持續利用;闡述環境問題的現狀、起因與解決辦法,揭示人地互動發展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
地理教材中環境問題涉及面廣,既包括陸地環境問題、水環境問題,還有大氣環境問題等等。比如:在《我們需要潔凈空氣》這一節中,介紹了影響空氣質量的因素,空氣質量的高低對人類的影響,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加強大氣環境保護等。對于水環境問題,在《水資源》的學習中,有關于生活污水、工業污水和農業污水的治理問題。對于陸地環境問題就更多了,森林的破壞、水土流失、白色污染、生活垃圾處理等等。有些問題涉及多種環境,彼此互相影響,比如酸雨問題,首先是大氣污染,進而引發水的污染,最終還會影響陸地環境,危害影響面廣,持續時間長。這也體現了地理學的整體性這一特征。因此,環境問題涉及面廣,影響大,必須引起我們的密切關注。
在教材中,環境問題出現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教材正文中,有的以補充資料中。也有的以圖片形式出現,如素描、漫畫、景觀圖片等,還有的以討論話題呈現。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挖掘,聯系。
在教學中,采取多種方法強化環境保護意識。最基本的就是閱讀教材直接獲取。也可以通過出黑板報、進行知識競賽、排演環保小品、觀看錄像、舉辦辯論會等形式加強教育。一方面,通過學習和參加這些活動,可以增長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這類活動有很強的趣味性,學生有興趣,樂于參與,自然就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比如,每當重要的地理節日,如世界環境日(6.5)、地球日(4.22)、世界水日(3.22),可以要求學生相互協作出一期相關主題的黑板報、手抄報,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在豐富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對此內容的理解,培養了相互協作的能力。又如對于水土流失問題的學習,可以通過播放黃土高原的視頻資料,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再如,在學習《巴西》時,對于熱帶雨林的開發和保護可以組織學生討論,加強對此的理解。對于自然資源的保護和節約利用學習時,可以組織學生以倡議書的形式,表達自己的看法。通過這些形式的學習,可以豐富和開闊學生的眼界,加深了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意義的理解,從而樹立環保意識。
總之,通過對教材的學習,要讓學生認識到:自然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環境對廢棄物的容納能力是有限的,對資源的無節制掠奪開采,對環境的任意污染與破壞,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懲罰,通過破壞環境來侵犯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孫后代的生存,必將受到社會的譴責,從而明確人對自然的道德責任和義務,樹立“保護環境光榮,破壞環境可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新型環境道德觀念。
2.走進生活,聯系生活實踐,踐行環境保護
理論的學習固然重要,但關鍵是要對所學知識付諸于實踐,在生活中和生產中真正落實下來。為此,我們可以在課本涉及的環境問題學習時,引導學生思考,我們作為自然環境的一部分,我們應該怎樣做?要求學生成為大自然的優秀管理員,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講究環境衛生,節約用水用電,收集廢紙廢鐵,愛護花草樹木,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積極主動參加環保宣傳教育活動,投身于環保事業。
對于廢舊電池的危害,我們通過學習可以知道:我們日常所用的普通干電池,主要有酸性鋅錳電池和堿性鋅錳電池兩類,它們都含有汞、錳、鎘、鉛、鋅等各種金屬物質,廢舊電池被遺棄后,電池的外殼會慢慢腐蝕,其中的重金屬物質會逐漸滲入水體和土壤,造成污染。重金屬污染的最大特點是它在自然界是不能降解,只能通過凈化作用,將污染消除。一粒紐扣電池可污染60萬升水,等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電池爛在地里,能夠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所以把一節節的廢舊電池說成是“污染小炸彈”一點也不過分。那么,如何處理這些廢舊電池呢?一般人會和生活垃圾一起扔了了事。為此,我們建議垃圾要分類存放回收。可以發動學生舉辦這樣的回收活動,可以以班級為單位建立回收箱,把平時學生家庭用過的或學生的親戚、鄰居等用過的廢舊電池收集起來。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通過一個個學生來影響家庭及周邊生活圈,這種影響不可小視。通過活動,學生也接受了教育,同時也起到了環境保護的效果。目前,在一些發達國家和我國的有些管理比較規范的大城市已經做到了垃圾的分類回收。我國也要加快建立健全回收體系,只有這樣,才能跟上目前我國日益嚴重的環境危機的需要。
一、環境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環境經濟學科的產生與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并引起社會普遍關注是分不開的。自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以來,在追求經濟增長的驅使下,人類對自然環境展開了大規模的前所未有的開發利用。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出于戰后重建家園的強烈愿望,一些工業化國家一味追求經濟的快速增長,表現出了空前的增長熱潮。雖然在極短的時期內,人類創造出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但同時,在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中,大大加劇了對耕地、淡水、森林、礦產的消耗,引發了深重的環境災難,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危害和不利影響。僅20世紀50~60年代的“公害”事件就曾使成千上萬的人直接死亡。可以說,這一時期的環境問題與農業社會時期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不僅直接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健康,而且嚴重削弱了自然環境系統對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支持能力,給人類未來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這種嚴峻的環境形勢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公眾的環保意識空前高漲,環境運動在發達國家開始蓬勃發展,一大批社會有識之士也加入到宣傳環境保護的行列之中,最著名的莫過于1962年女生物學家萊切爾·卡遜(Rachel.Carson)寫的科普著作《寂靜的春天》引起的轟動。該書描繪了一幅由于農藥污染所帶來的可怕景象,驚呼人們將會永遠失去“明媚的春天”。該書的問世,對公眾的環境意識施加了重大影響,在世界范圍內引發了人類對環境與發展前景的關注。與此同時,學術界也開始對環境問題進行科學意義上的探討。從20世紀50年代起,生物學、化學、地理學等自然科學開始對環境問題進行科學探索,主要是從技術的角度提出了環境污染的嚴重后果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案,取得了比較重大的進展。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經濟學者開始運用現代經濟理論與經濟學分析方法對環境問題進行重新思考,探討環境與經濟的相互關系、環境問題產生的經濟根源以及解決環境問題的經濟途徑等課題。同時發現傳統經濟理論對環境問題認識的兩大失誤在于,一是低估了環境負外部性對市場經濟運行的廣泛影響。僅僅把外部性當做市場經濟運行中的一種偶然、個別的現象,而忽視了在大規模開發與利用環境資源過程中外部性是一種無處不在的普遍現象這一事實,因而產生了嚴重的環境后果。二是傳統經濟理論片面強調GNP作為衡量社會發展與進步指標的作用,而忽略了GNP增長所付出的環境代價。對環境問題的經濟分析不僅使環境研究有了一個重要的新的分析視角,同時也進一步拓展了經濟學的研究領域。在嚴峻的環境現實面前,越來越多的經濟學者開始關注環境問題,這意味著環境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經濟學分支學科的客觀條件正在逐步成熟,隨著大量的有關環境經濟研究成果如各種關于環境問題的學術研討會、期刊、教科書等的迅猛增加,環境經濟學終于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形成,并且隨著環境現實的發展變化與人們對環境問題認識的不斷深化而得以迅速發展。其發展軌跡實際上沿著兩個方向同時抑或交替地向前推進,一是微觀環境經濟分析的不斷深入,二是宏觀環境經濟分析的不斷拓展。
微觀環境經濟分析主要是在新古典框架內探討環境問題的經濟根源、治理途徑以及與環境治理相關的費用效益分析方法與環境價值評估技術等內容。按照新古典經濟學的觀點,環境問題的經濟根源在于環境資源配置上的市場失靈以及政府干預產生的政府失靈。最初對市場失靈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外部性理論上。所謂外部性是指經濟活動中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或私人收益與社會收益的不一致現象,有負外部性與正外部性之分。前者是指私人成本小于社會成本的情況,而后者則是指私人收益小于社會收益的情況。一般認為,環境問題主要是由于負環境外部性所致。譬如工廠向外排放廢氣對空氣造成的污染雖然損害了周圍地區居民的利益,卻往往并沒有因此而承擔相應的成本,而是將其直接轉嫁給社會。這樣一來,工廠就沒有動機減少廢氣排放,從而造成空氣的過度污染。下圖簡單描述了這一情形。圖中P代表完全競爭市場產品價格,MPC代表廠商生產的邊際私人成本,MSC代表廠商生產的邊際社會成本,由于廠商并沒有考慮污染排放給他人造成的損害,因此邊際私人成本要小于邊際社會成本。廠商按照利潤最大化原則生產時將會生產Q單位的產量,此時邊際私人成本等于邊際私人收益。但如果按照社會利益最大化原則生產,廠商只應該生產Q[*]關水平產量,此時社會邊際成本與社會邊際收益一致。顯然,由于廠商沒有考慮生產的負外部性,生產水平超過了社會最優生產水平,從而產生過度污染。
運用外部性理論來解釋環境惡化的原因實際上來源于庇古的思想。庇古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經濟學》一書中就對此進行了分析,只是當初環境問題尚不突出,因此也就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罷了。不僅如此,庇古還提出了糾正外部性的辦法——對引起外部性的活動征稅或補貼(后者適用于正外部)。庇古稅也因此成為環境經濟學家們為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開出的最早的經濟藥方??雌饋?,外部性理論已經對環境問題進行了比較完美的分析,但很快人們就有了新的發現,這源于科斯1960年《社會成本》一書的發表。由科斯等人創立的產權理論為人們對環境問題的經濟分析提供了新的工具。按照產權理論,環境問題的根源不是由于市場缺陷而是由于環境資源產權的不明確所致。哈丁(Hardin1968)關于“公地悲劇”的研究最能說明這一點。其大意是,在中世紀英格蘭的一些農村地區,有供社區成員放牧的公地。當時做出這項制度安排的可能性原因有二。一是草地的細分存在困難,二是牲畜的食草范圍難以控制。然而,社區成員為了從公地上獲取最大利益,競相增加牲畜頭數,結果導致公地上出現過度放牧現象,進而造成公地退化,甚至毀滅的悲劇。經濟學家們以公地悲劇為例說明如果沒有排他性產權安排,必然會導致環境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因此,產權學派開出的治理環境藥方是明確環境資源的產權,然后讓市場來決定環境資源的配置。按照“科斯定理”,只要交易成本為零,不論產權界定給誰,市場都會實現最優資源配置的效果。產權理論并不是對外部性理論的替代,而是進一步豐富了經濟學家們對環境問題的解釋。在這兩種理論的指導下,經濟學家們提出了以直接管制、征稅、排污權交易等各種途徑來解決環境問題的政策。由于環境治理必然涉及到治理成本與治理收益兩個方面,因此,費用效益分析這一基本的經濟學分析方法也自然被用來進行環境政策分析。環境經濟學家認為,環境治理的目標并不是環境質量越高越好,因為隨著環境質量的逐步改善,進一步改善環境的成本會越來越高,而相應地環境改善所帶來的效益則會越來越小,因此,從經濟效率的角度來分析,最優環境質量目標應是在環境治理的邊際成本與邊際收益相等的水平上。環境經濟學家們進一步發現,不同環境政策手段的效率與成本是不一樣的,如何以最小的成本來實現既定環境目標也是環境經濟學要研究的重要內容。與費用效益分析密切相關的是對環境資源的價值評估問題。因為環境資源本身是非市場交易產品,其價值不可能通過市場自動表現出來,也正因為如此,市場對環境資源配置才會失靈。所以,為了給環境資源“定價”,一系列環境價值評估方法如意愿調查法、旅行成本法、享樂價格法、生產函數法等也成了環境經濟學不斷探索的新領域。公共選擇學派的興起為人們探討環境問題提供了又一個新的理論武器。以198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布坎南為代表的公共選擇學派重新審視了政府的性質與作用,將“經濟人”概念進一步延伸到那些以投票人或國家人身份參與政治或公共選擇的人們的行為中,即承認政府追求的也是某種特殊利益而不是全民利益,政府也有失靈的情況。公共選擇學派的這一理論同樣被環境經濟學家們應用于對環境問題的分析,指出政府失靈也是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之一。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政府政策沒有糾正現行環境市場價格與實際價格的偏離,二是一部分經濟政策甚至人為地扭曲了市場價格,如不適當的資源補貼價格政策。當然,指出政府失靈也并不是完全否認政府在環境管理中的作用,甚至排除政府對環境問題的干預。環境經濟學家的觀點是,解決政府失靈的關鍵還是在于提高決策當局對環境問題的正確和全面理解,以及制定出可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當然,這也有賴于經濟學家們提出更好的理論解釋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微觀環境經濟分析主要遵循古典傳統,從資源的角度對環境問題進行探討,使經濟學在解釋與解決環境問題上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但人們也同時開始意識到環境問題的惡化與經濟規模迅速擴大是分不開的。因此,很有必要從宏觀的角度來探索環境系統與經濟系統之間的相互關系,揭示其相互影響的內在規律,并從宏觀上提出協調環境與發展的戰略措施。這也是宏觀環境經濟分析面臨的主要任務。傳統宏觀經濟理論主要討論國民收入增長與就業問題,宏觀經濟政策目標主要包括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與國際收支平衡。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宏觀經濟學并沒有把環境問題納入其討論范圍。但是隨著與經濟增長相伴隨的環境問題的越來越嚴重,宏觀經濟理論與環境與經濟之間的相互影響開始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無論是宏觀理論模型還是應用模型的研究都試圖表明宏觀經濟發展與環境是怎樣相互影響的以及環境與能源政策是怎樣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等問題。當然對于這些問題的宏觀分析可以應用很多不同的模型,如一些模型包含了很多描述環境方面的方程,而有些則包含很少這類方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梅多斯等人受民間國際研究機構羅馬俱樂部的委托,就當前的增長趨勢與未來人類困境關系進行研究,經過兩年多的研究,他們于1972年提交了一份名為《增長的極限》的研究報告。該報告建立了一個精心設計的以電子計算機模擬計算為基礎的世界模型。模型包括決定全球經濟增長和人類未來的五個基本因素:人口增長、糧食生產、工業發展、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并得出了“如果世界人口、工業化、污染、糧食生產以及資源消耗按現在的增長趨勢持續不變,這個星球上的經濟增長就會在今后100年內某個時候達到極限,最可能的結果是人口和工業生產能力這兩方面發生頗為突然的、無法控制的衰退或下降的可怕結論?!对鲩L極限》的發表,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了關于人類增長前景的大討論,也標志著環境問題開始正式納入宏觀經濟理論模型的分析之中。隨著人們對增長認識的不斷深入,在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思想。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對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的發展”。這一思想很快被納入宏觀經濟分析模型之中,使宏觀環境經濟分析有了新的發展。可持續發展戰略也促使人們開始反思傳統反映經濟福利指標GNP的合理性。一些經濟學家提出了如何建立把資源退化、環境破壞等影響因素包括在新的國民收入指標或者稱為綠色國民收入指標的問題。隨后,這一問題也開始逐步成為宏觀環境經濟分析的一部分。戴利在1991年發表的《避免不經濟的增長》一文中提出了經濟學家應該研究最優經濟規模的觀點,從新的角度探討了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此外,對環境問題的宏觀經濟分析也逐步擴展到國際維度,如國際貿易與環境的相互影響、全球氣候變暖的經濟分析以及全球環境問題的共同治理等問題都可以用新的宏觀經濟模型進行分析。
總之,無論在國家范圍內還是國際維度內,宏觀環境經濟分析在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環境問題、對環境政策的宏觀經濟影響進行評估、分析能源戰略及其對環境與經濟的影響以及分析國際環境問題中的合作與斗爭等方面都有著重大意義。最基本的宏觀經濟模型如內生增長模型已經拓展到自然資源開發、污染排放以及氣候變化等領域的分析,宏觀經濟理論正在并將繼續對環境政策產生重要影響。這些理論模型,對于正確理解經濟與環境的相互關系是很有裨益的。
論文摘 要:對初中學生加強環境教育日益重要。對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可以通過環境主題活動法、問題教學法、比較法、探究法滲透環境教育。
在環境問題日益成為公眾話題,環境保護日漸成為社會共識的今天,中學生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環境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師的課堂講授,還應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與豐富多彩的活動結合起來,才能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和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對此,筆者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對初中地理教學中環境教育的滲透方式進行了探索。
一、通過環境主題活動法滲透環境教育
環境主題活動就是以環境主題為中心,讓學生參與認識環境、愛護環境及保護環境的活動。這種環境主題活動主題鮮明、目的明確。既可在初中地理課堂上實施,也可在課外單獨進行,形式靈活;它和課堂內容聯系緊密,又有很強的實踐性;所需的時間可長可短,有利于教學的安排,教學效果良好。當然,一個好的環境主題活動的設計不僅要選好主題,考慮活動的依托形式和部分組成,還要遵循環境教育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使環境主題活動更有成效。
環境主題可以細分為多個方面的內容,如認識環境、環境保護、環境教育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使環境主題活動在中小學環境教育中得到了廣泛的影響,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環境意識。
二、通過問題教學法滲透環境教育
問題教學法是教師通過提供給學生一個個有爭議的環境問題,這些問題最好與當地環境有關,讓學生親自參與調查,收集資料,并就獲得的相關材料和初步確定的解決措施進行討論,以使學生得到環境技能方面的訓練、環境知識的豐富和環境意識的提高。環境爭議問題不僅可以由教師提供,教師還應鼓勵學生獨立從事他們自己選擇的問題的調查。
問題教學法之所以受到教師的歡迎,其主要原因就是這一教學法能培養學生若干的必要技能,而這些技能又是實現環境教育目標必須的過程。如識別環境爭議問題的技能;分析爭議問題和以一定方式調查爭議問題的能力;確定最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的能力和執行行動計劃的能力。
三、通過比較法滲透環境教育
環境問題具有區域性與差異性,不同的區域存在著不同種類、不同程度的環境問題。環境問題的這種特性決定了在環境教育中用比較法較為適用。比較法是邏輯思維方法的一種,通過比較可以突出某一區域環境問題的本質特征,深化對環境問題的科學認識,有助于形成正確的環境觀。在環境教育中,比較法又具體包括縱向比較法、橫向比較法。
1.縱向比較法
可以比較某一區域不同時期的環境問題及治理狀況。如講我國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早可追溯到古時,那時,由于用火不慎,大片草地、森林發生火災,生物資源遭到破壞,使它們不得不遷往他地以謀生存。早期的農業生產中,刀耕火種,砍伐森林,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
2.橫向比較法
可以比較同一時期不同區域的環境問題。如結合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比較我國東部和西部環境問題的差異。東部由于生產力水平高、人口稠密、城市化發展迅速,主要的環境問題有資源開發過度、水污染、大氣污染、水土流失、城市垃圾嚴重等;而西部氣候惡劣、人口稀少、生產力水平低,主要問題有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低、森林面積銳減、沙漠化現象嚴重等問題。這樣既可說明經濟與環境問題的關系,又可以明確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應同時考慮、統一規劃。傳統的以資源的高投入和環境污染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發展和人類生活水平提高的發展模式是不可取的,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四、通過探究法滲透環境教育
地理探究式課堂教學,就是以探究為主的初中地理教學。具體地說它是指教學過程是在地理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討問題的機會,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多樣的解難釋疑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活動。地理探究式課堂教學特別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力圖通過自我探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為其終身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
當然,探究式學習方式在地理環境教育中是有其特定的對象內容的,通過師生共同努力能夠解決或部分解決的問題,才適合于探究式學習。例如,在學習“巴西熱帶雨林的危機”這部分內容時,通過探究討論有關環境保護問題,深化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在上課時,筆者讓學生就“亞馬孫流域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問題”“熱帶雨林的開發和保護不力所引發的全球性環境問題”進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初中地理教學中環境教育滲透方式還有很多,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我們要積極進行探索,這樣就可以發揮初中地理課堂的教育功效,收到好的環保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255-01
我國人口基數大,資源短缺且分布不均、環境污染較嚴重是目前影響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障礙,在這樣的形勢下,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將更加緊迫,保護環境將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碍h境規劃與管理”課程是環境工程和環境科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涉及經濟學、生態學、地理學、系統學、社會學及計算機科學等相關領域,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如何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環境規劃與管理的相關理論和技術方法,并能熟練運用于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培養他們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就業和社會的需要,將是值得探討的問題。通過多年的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教學經驗和相關文獻表明:實行改革要符合新形式教學需要,在教學計劃安排、教學模式、教學考核上進行探討,適應環境工程專業發展的需要。
一、調整教學計劃,提高教學效果
“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內容豐富,包括環境質量評價、環境生態學、環境經濟學、環境法規、數學模擬等相關專業知識,這些知識理論性強,掌握這些理論有利于對環境規劃與管理理論知識的理解。“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在做教學計劃安排時需要考慮和這些理論課程之間的銜接關系,做好教學計劃的相應調整,其中有些主干課程如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課程,環境規劃與管理里涉及的相關內容也較多。從環境專業整體計劃出發,“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可以與其他專業課同時開設,一般安排在第6學期,也可以放在第7學期前半學期,這樣學生獲得相應的專業理論技能和所必需的理論內容,具備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分析環境問題能力,從而達到較好教學效果。
二、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首先,適當調整教學內容,有利于基本理論的掌握和理解?!碍h境規劃與管理”課程內容第一部分為基本理論,如“人-地系統理論”、“復合生態理論”、“空間結構理論”、“循環經濟理論”、“環境承載力理論”,授課時如果按照書本進度講授理論,學生學起來就會顯得枯燥無味,理論內容掌握不透。在進行教學計劃安排上,可以將這些理論穿插在后面章節內容講解,結合實例進行分析,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理解理論,激發學習興趣。同時,因時間和課時原因,結合專業需求有些理論可以重點講解,有些理論可以讓同學們自學,這樣精選理論內容,強化應用知識。
其次,簡化技術方法,強化應用。對環境規劃與管理中所涉及的數學方法,如回歸預測方法、系統動力學方法,總量控制技術方法如數學規劃法,可持續發展評判方法如生態足跡法,環境規劃與管理決策方法,這些技術方法幾乎是模型構建起來的經驗公式,調整部分內容在水環境、大氣環境規劃中進行講授,在講授課程時可以簡化模型,利用實踐應用實例歸納講授,在實際環境規劃與管理中進行分析,加強應用與理解。
對于不同專業根據學科方向要求,有些理論和技術方法可以進行有選擇的講授,以突出學科特點,講授課程理論內容時對其基本概念和理論,貫徹少而精原則。選擇具有普遍意義和較高實用價值的環境規劃與管理技術方法和主要理論為教學重點。比如對城鄉規劃管理專業來說,環境規劃與管理的重點內容結合土地資源規劃、生態規劃、城鎮規劃的應用進行講解。同時,為了更好的適應環境專業就業和人才的需求,拓展知識面,加大與交叉學科的聯系,科學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分量和進度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
三、加強案例教學,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
案例教學是通過實際案例或專題的講授、分析和討論,使學生掌握有關專業知識技能,學會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環境規劃與管理”是一門綜合性專業課,包括環境影響與評價、環境預測、數學建模、水污染控制、大氣污染控制、固體廢物綜合治理、土地資源、生態規劃等相關知識,具有很強的現實經濟與文化背景。對教師而言,按照書本內容進行講解,不利于理論和技術方法的理解,如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分析,將書本內容在實例分析中體現出來,這樣學生既學會了分析方法,又掌握了案例內容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
(一)案例選擇是教學別要注意的問題。教師在備課時可以選擇自己科研項目和和科研成果,或結合當今社會熱點的實際環境問題進行分析,將書本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基礎理論與工程實際相結合,把干癟、抽象的東西轉化為生動、具體的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能力。
(二)圍繞重點內容分析實際環境規劃與管理問題,提出規劃與管理方法。剖析典型實例如何應用書本理論,對學生了解實際環境規劃與管理問題起因、分析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大有幫助。所選實例應是人們關注的熱點環境問題,學生會更感興趣。介紹實例時,注重分析相關環境管理方法、措施,將相關類型問題進行歸納,指出某些原理和方法的使用或誤用。
(三)根據講授案例重難點,講授過程中采用討論與提問相結合方式。比如在教學中圍繞城市固體廢物綜合整治規劃,教師講授重點、難點、疑點,結合城鎮綜合整治規劃與管理典型案例,提供調查的背景資料,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鼓勵學生與學生間、學生與教師間進行規劃模式、管理方法的辯論,通過比較綜合得出最佳整治方案,熟練運用規劃與管理理論,如空間結構理論、復合生態理論、環境承載力理論。討論時教師注重啟發規劃理論的運用,進行“畫龍點睛”式的引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注重考核方法,提高綜合應變能力
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理論性、系統性、綜合性較強,環境問題因為多變性,分析問題時不同角度就會有不同的解決結果,亂套用原理公式得不到理想結果。為提高綜合應用能力,擴大就業面,其考核方法應根據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問題的多方面分析結果??己朔绞娇梢砸詫嵗治鰹橹鞯拈_卷考核,也可以課程大作業或課程設計的方式進行考核。使學生真正掌握有關環境規劃與管理的方法、解決措施,提高分析技能。
關鍵詞:環境問題;科技進步;非對稱性;環境庫茲涅茨曲線
中圖分類號:X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04(2008)01-0011-07
自然原因和人類因素均能導致環境問題(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但從可控性和緊迫性來說,我們應更加關注人類因素造成的環境問題――人類活動作用于自然界并引發自然界產生不利于人類的環境效應即自然界對人類的“報復”問題。弄清這種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及其機制,是有效解決環境問題,實現經濟與環境雙贏結果的重要前提。然而,到目前為止關于環境問題的探源研究,幾乎都忽視了“科技進步非對稱性”這一重要因素,至今未能取得公認一致的科學性結論。本文擬在分析環境問題探源研究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環境問題產生的“科技進步非對稱性原因說”,并基于此提出解決我國環境問題的對策。
1 環境問題探源研究存在的問題
20世紀60年代以來,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引發了環境問題的探源研究,到目前為止已經形成了諸多流派或觀點,但最有影響的是“經濟發展原因說”和“科技原因說”。
1.1 “經濟發展原因說”及其存在的問題
在環境問題探源研究中,基于對現實的直覺,人們很自然地把視線聚焦在經濟發展上,因而“環境問題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問題首先成為環境問題探源研究的主題和焦點,而其研究成果則首推“零增長理論”和“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假說”。
1972年羅馬俱樂部發表了震撼世界的著名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The Limits to Growth),提出了“零增長”對策,因而被稱為“零增長理論”。它認為環境污染等問題是經濟增長造成的,因而主張經濟“零增長”。盡管《增長的極限》一書喚起世人對環境問題的高度關注,使環境問題越來越成為各國所認真考慮的中心課題。但其“零增長”的主張則被認為由于不符合人類社會發展所固有的特征和規律而遭到不少未來學家、經濟學家、自然科學家等的強烈反對,也幾乎不被各國政府所接受。
“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假說”是非常值得玩味的理論成果,它認為環境污染與經濟增長的長期關系呈倒u型走勢:在經濟發展的初期環境污染或破壞會隨經濟的增長而加重,當經濟發展到某一水平時環境污染或破壞程度達到最大,而后經濟繼續發展,環境污染或破壞卻隨之下降,環境質量逐漸變好。
環境污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倒u型關系最早是Grossman和Krueger在1991年研究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環境影響時提出的。1992年Shafik和Bandyopadhyay在為世界發展報告做背景研究時對EKC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證實了其倒u型關系這一結論,并借用反映經濟增長與收入分配之間倒u型曲線關系的庫茲涅茨曲線來描述環境質量與經濟發展的之間的這種倒U型曲線關系,因而被稱為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簡稱EKC)。
EKC假說提出后,其結論受到學界激烈的爭論和質疑,從而引發了檢驗性實證研究和應用研究的熱潮。10多年過去了,國內外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許多優秀成果,國內的這種研究至今熱度不減。然而,大量的實證研究卻表明,環境污染與經濟增長之間不僅存在倒u型曲線關系,而且也存在著正u型、N型和同步等多種其他曲線關系。顯然,這種具有多種不同結論的研究,不僅影響其學術價值,關鍵的是它并不能為實現經濟與環境雙贏問題提供有效的理論指導。因為在EKC假說及其支持者看來,環境惡化也好改善也罷,都是經濟增長造成的,因而決策者很難依據這樣的結論來制定經濟與環境雙贏的兩全之策。若再把正u型、N型和同步等關系的研究結論考慮進去,那就更加劇了“理論”指導的混亂,更陷決策者于左右為難之境地了。
EKC的國別或區域研究也試圖預測正在惡化之中的環境質量逆轉的拐點,即經濟增長達到多高水平,環境質量才會發生持續能行的好轉。但是,這里又存在一個問題,即EKC假說及其檢驗研究存在著一個隱性假設,即“經濟發展始終是可持續的”或“不存在生態閾值”。實際上,任何地方的環境承載能力都是有限的,都存在一個特定的生態閾值。環境污染或破壞一旦超過“生態閾值”,就會導致環境災難,導致經濟可持續發展條件的喪失。而在EKC拐點之前環境惡化程度就超過“生態閾值”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并且我們目前還很難確切地知道一國或一地的“生態閾值”處于何位,因此,預測EKC拐點的意義也就大打折扣了。
EKC研究把經濟發展作為影響環境問題的變量,在大方向上也許是可取的。因為很明顯,人類的經濟活動對當今環境惡化負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責任”。如果處于惡化之中的環境問題能夠得到最終解決的話,那也只能是發生在未來。一般而言,未來的經濟一定會比現在有所發展,EKC假說好像就反映了這種現象。
但是,EKC假說及其有關研究將環境惡化或改善簡單而籠統地歸罪或歸功于經濟發展是有問題的,不僅僅是因為它不能對環境問題的解決提供什么能動積極的對策,更重要的是它并沒有揭示出問題的本質。關于“環境質量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的研究得出不一致的多種結論本身,實際上就已經是對EKC假說的一種否定,同時也是對“環境質量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本身的否定。其實已有學者認為,EKC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是虛幻的、經不起推敲的或可能是錯誤的。
EKC假說及其檢驗研究大方向是對的,但卻錯在它的方法上:①籠統地把經濟發展水平與環境污染程度相關聯,是一種從外部考察“經濟一環境”系統的“黑箱”方法,這種方法缺乏分析性,短于深刻性,因而難以揭示環境污染發生的內在根源與機制。②不適當地采用了類比方法。目前的EKC檢驗研究,多是利用不同國家或地區的面板數據,這是典型的類比方法。這種方法比較適合于像天體演化等自然現象的研究,而將它用于社會問題的研究就會降低其結論的普適性。因為同類社會現象的同質性遠比自然現象為差。比如,發達國家當初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而今天的發展中國家已經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借鑒了發達國家過去的教訓,顯然不會走至少不會完全走發達國家的老路。而采用國際面板數據進行類比,實際上是把發達國家的過去與發展中國家的今天的情況等同化了,這樣的類比研究其結論的普適性是難以保證的。
西方經濟學用“外部性說”或“市場失靈說”等來解釋環境污染產生的經濟原因,但這并不是環境問題的直接原因或根本原因。因而它所提出的“外部性內部化”的政策措施,在解決環境問題的效果上也是非常有限的。
環境污染或環境質量演變的路徑,并不籠統地決定于經濟發展本身,而是有著經濟活動背后的某種深層次原因。
1.2 “科技原因說”及其存在的問題
直接從人類經濟活動所依仗的科技手段上探求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可能更深刻一些?!翱萍荚蛘f”正是從“環境經濟科技”的關系來追溯環境問題產生根源的,這比之直接從經濟發展的結果來追溯環境問題產生原因的“經濟發展原因說”深入了一步。
但是,到目前為止的“科技原因說”也存在著明顯的問題:①這類研究幾乎停留于思辨性的論說,雖然具有一定的哲學深邃性,但卻損害了這類研究的實證性和科學性。②這類研究多是著眼于科技進步“雙刃劍”帶來的負面結果而非針對作為原因的科技進步的結構和功能。由于這類研究把環境污染或破壞籠統地歸罪于科技進步,因而導致像《增長的極限》的作者和其他一些學者據此否定通過科技進步改善環境的可能性。
實際上,環境問題探源研究的積極意義,在于為現實地解決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問題而非單純地消除環境問題提供理論依據和路徑指南?!翱萍荚蛘f”籠統地將環境污染歸因于科技進步,并最終否定科技進步對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作用,是不足取的。因此,“科技原因說”有待于向“科技結構原因說”發展,向實證研究深化。
2 環境問題的人類根源:科技進步非對稱性
科技進步是人與自然或經濟與環境之間的橋梁。因此,從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視角看,科技進步不僅應該具備生產力功能,而且也應具備環保功能。環保也是生產力,而且是長遠的生產力。但是,傳統的經濟學多從生產函數――“產出=f(資本,勞動,時間)”來理解科技進步,認為當產出的增加大于勞動和資本投入的增加時,就發生了科技進步。這種經濟視角的科技進步觀,僅將科技進步的功能限于經濟,割裂了經濟系統與生態環境的天然聯系,缺少大系統眼光和歷史眼光。
人類科技進步活動構成地球的科技圈,它不斷地改變著經濟圈(遍布全球的經濟活動)的方式、內容、強度和規模。經濟圈對生態圈的沖擊會引起一定的生態環境效應。人類經濟活動的環境效應或效果決定于功能不同的各種類型的科技進步力量的對比。而自18世紀歐洲產業革命以來愈演愈烈的環境問題正是由不斷被強化的科技進步非對稱性所導致的。
2.1 科技進步的類型與功能
自18世紀產業革命以來,科技進步在變遷中分化出A、B、C三種類型。
A型科技進步是一種具有開發和生產功能而客觀上卻容易造成環境問題的科技進步。它能為其實施者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為經濟增長做出貢獻,但又會由于實施不當或實施規模過大而造成環境問題。
B型科技進步是一種具備環境治理和環境優化功能的科技進步,屬于環境科技進步的范疇。其實施能為社會帶來環境效益和遠期經濟效益,有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C型科技進步是一種環境友好型的兼有經濟功能和環保功能的“綠色”科技進步,如清潔生產技術、循環經濟技術等等。它被用于經濟活動而不會對環境構成負面影響(或對環境影響很小)。但它會通過科技進步的替代效應(以C型科技進步替代A型科技進步)減輕環境污染。
2.2 科技進步的類型與科技進步非對稱性
18世紀工業革命以后,科學技術獲得了非對稱性的進步,即A型與B、C型科技進步在內容、水平、速度和實施規模上不相匹配、不相適應:A型科技進步由于受到特別重視而得到有力的推動和規?;瘜嵤?;而B、C型科技進步則往往不被重視而較少得到推動和實施。其結果是,前者在水平、成果數量和實施規模上都占有絕對優勢,而后者則處于絕對劣勢的地位。我們把A型與B、C型科技進步的這種不匹配現象稱為科技進步非對稱性。
科技進步非對稱性一般表現為:①在科學進步方面,人類非常重視如何利用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的研究和認識,這種研究和認識活動貫穿于整個人類社會發展歷史,帶來了相對豐富的知識積累和創新;而對人類經濟活動可能帶:來的對生態環境的損害及其機理的認識要被動和落后得多,這方面的知識相對貧乏。②在技術進步方面,人類在A型技術的研發投資、成果產出及成果推廣應用規模等方面遠遠甚于B型和C型技術。
我們可以用A型與B型科技進步各項指標(如R&D投入、科研人員數量、成果數量、成果轉化率及擴散規模等)之比即A/B來衡量科技進步非對稱性的程度。該比例越大說明科技進步非對稱性程度越高,反之越低??萍歼M步非對稱性是反映科技進步的經濟功能與環保功能比例失調的指標。當A型科技進步一花獨秀時(如工業革命后很長時間)科技進步非對稱性就日趨嚴重;而當B型科技進步所占比重上升或(和)c型科技進步替代A型科技進步時,科技進步非對稱性就會降低(見圖1)。
2.3 環境問題與科技進步非對稱性
科技進步非對稱性與環境問題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因果關系:環境問題=f(科技進步非對稱性),如圖2所示。
這種關系表明,科技進步非對稱性是環境問題產生的人類根源。
由于到目前為止各國尚未曾設計和采用反映科技進步非對稱性的有關分類統計指標,這使我們難以用相關數據對“環境質量一科技進步非對稱性”相關性作數理方面的實證分析。但是,我們也完全可以用科技進步和環境問題演變的歷史事實,對環境問題與科技進步非對稱性的因果關系作出令人可信的定性實證分析或檢驗。
在更早以前,科技進步和環境問題并不突出,而自18世紀以A型科技進步為主要內容的歐洲科技革命開始,情況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A型科技進步單打獨進,催生出了工業化,并使“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大,還要多”,但是,由于缺乏B型科技進步的匹配作用,因而A型科技進步給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英國造成了越來越嚴重的環境污染(主要是煤污染),城市環境的污染成為工業革命最具災難性的后果之一。阿?湯在19世紀80年代就曾斷言,產業革命的煙霧所帶來的破壞要多于創造,保羅?霍根也曾指出,“自18世紀中期起,自然界受到的損害比整個史前時代造成的損害還要大”。20世紀30年代以后,石油科技進步(也屬A型科技進步)又在煤污染的基礎上給環境帶來石油污染。治理煤污染和石油污染的B型科技進步尚未跟上,到20世紀60年代后,化工技術尤其是有機化工技術(仍屬A型科技進步)的問世和大規模應用,又為環境平添了一種全新的化學污染。多重污染的疊加,使環境問題雪上加霜,最終促成了20世紀30年代一60年代環境公害事件的大爆發。18世
紀歐洲產業革命以來的200年,是歐美和日本A型科技進步獨領(科技進步非對稱性加劇)和經濟大發展的200年,也是環境退化加劇和全球氣候變暖的200年。
日趨嚴峻的環境問題終于激怒了人們,20世紀60年代,在發達國家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環境保護運動”。以此為契機,B型科技進步開始有了良好的勢頭,部分學者也認識到技術進步非對稱性問題的存在。70年代以后,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B型科技進步逐步催生出“第零次產業”――環境產業,“環境友好型”的C型科技進步也逐步得到重視。此后不少發達國家科技進步非對稱性狀況得到某種改善,從而其環境惡化狀況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和改善。
但是,全球環境問題至今依然沒有被遏制住,其原因依然是科技進步非對稱性在作祟:①雖然B型科技有了長足的發展,但A型科技進步速度更快。②某些發達國家通過貿易途徑將污染產業和危險廢物向國外轉移,削減了本國A型技術的應用規模,改善了本國科技進步非對稱性和環境惡化狀況,但卻惡化了引進國的科技進步非對稱性和環境。③雖然原有科技進步非對稱性得到了某種程度的緩解,但同時又有新的科技進步非對稱性問題的產生。知識經濟中的科技進步非對稱性給人類帶來了新的環境問題。A型高科技進步給世界帶來了電子垃圾、電磁波的輻射、基因污染和基因安全、納米技術的安全性、電子信息污染等問題,而相應的B型高科技進步并未能及時為我們提供相應的污染治理手段。新老環境問題的疊加使全球環境問題更加復雜和嚴峻。
綜上所述,科技進步非對稱性及其演變是環境問題產生和演變的背后根源,當然它也是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KC)倒u型走勢的成因:在EKC的左半部,環境污染之所以趨重,是因為在經濟發展的初期,經濟增長增長所依賴的是非對稱的科技進步。而在EKC的右半部,環境問題之所以會得到改善,則是由于人類逐步自覺或不自覺地遏制或糾正科技進步非對稱性的結果?!碍h境污染一經濟增長”的N型、同步和u型等曲線關系也是相應領域科技進步非對稱性演變的結果。
實際上,按照科技進步非對稱性理論,無論在經濟發展的初期,還是經濟發達期,只要我們能夠使A、B、C各種類型的科學技術按其功能匹配地發展,就會避免陷于經濟增長與環境惡化并存的“怪圈”之中,實現人與自然或經濟與環境和諧發展的夙愿。
3 影響科技進步非對稱性存在和演變的因素
如何才能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遏制或糾正科技進步非對稱性呢?這主要與影響科技進步非對稱性存在和演變的因素有關。
3.1 科技進步成本效益反差律
在A、B、c三種類型的科技進步中,存在著較大的成本反差和效益反差。
一般而言,在科學進步方面,人們對正面或正向的問題的認識總是容易一些,而對其逆向或負面問題的認識相對較難,比如:①數學上的加法、乘法、乘方等正向運算相對比較容易,而其逆運算的減法、除法和開方等相對較難;②弄清技術應用的負面效應的機理或規律也往往比弄清技術應用的正面效應的機理要困難和費時。如人類對煤、石油等作為能源應用時所導致的污染現象及其規律的認識(B型科學進步)要比對煤、石油等可作能源使用及其機理的認識(A型科學進步)要難得多。因此不難理解:人類從發現酸雨現象到真切地感受和認識到酸雨的危害,竟然經歷了一百多年。生態學、環境科學(屬于B型科技進步)在A型科技進步導致環境問題達100多年之后才誕生和發展起來的。即使到今天,人類對環境自凈能力、環境污染及其危害機理等尚未認識清楚。
科學研究只是為解釋或理解客觀現象提供了一種模型,而要解決實際問題還要進行艱難的技術開發,也需要更多的投入。同樣,在技術進步方面,由A型技術進步到B型技術進步,再到c型技術進步,其難度或投入是遞增的。例如,一般能源(如化學能、水能、風能等)技術均屬A型科技進步,人類沒有費太大的功夫就掌握了??煽睾司圩兡茉词莾α烤薮蠖沂智鍧嵉哪茉?,人類如能突破和掌握這種技術(c型科技進步)將會給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帶來無限光明,但是這太難了。
難,往往意味著技術高,意味著費事耗時,意味著開發成本和初期使用費用高,但也很可能意味著成本下降空間大,意味著長期經濟效益好;難,導致C型高科技進步滯后,但是,一旦獲得突破,人類就會受益無窮。然而,遠水解不了近渴,一般而言,“理性的”人類在作選擇時往往不會舍近求遠或舍易求難,而是會先易后難。因而科技進步演變的規律大致會是:A型技術進步在先,爾后是B型技術進步跟進,而最終人類將以C型技術進步為主導――這時人類將進入可持續發展的極度發達的新時代。同時,這也是科技進步非對稱性產生、強化和向著改善的方向演變的重要原因之一。
破壞容易而建立難。毀壞一件東西要比制作一件同樣的東西容易得多。同樣,環境的“破與立”也是如此。生態環境可以毀于一旦,而恢復已經惡化了的生態環境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建設或改善環境是一個非自動的需要消耗能量的有序化過程,而破壞環境是一個自動的無序化過程。可見,污染和破壞環境是經濟代價和時間代價都極高的事情,我們顯然不能再走拋開環境問題去發展經濟的老路,而是要通過改造和優化科技進步的結構與功能,使科技進步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兩個目的服務。
3.2 市場競爭機制
市場競爭機制對科技進步非對稱性具有巨大的強化作用。在市場競爭機制下,“經濟人”追逐內部的(局部的)、直接的和可預期的(近期的)經濟利益幾乎成為經濟秩序。而A型科技進步恰恰能夠成為“經濟人”們實現經濟目的的有力工具,因而A型科技進步能夠博得市場的青睞,能夠獲得“經濟人”大量“貨幣選票”的支持。B類科技進步成果的實施或應用往往因其周期長、市場效益低、反應慢而令“經濟人”人望而卻步,而且它為社會帶來的諸多“好處”對于“經濟人”來說是外部的,因此B類科技進步很難獲得與A類科技進步相匹配的物質支持和發展。
市場化的工業經濟更使人類嘗到了高經濟增長的甜頭,悟出了發展經濟的硬道理。200多年來,英國教會了人們如何進行生產,美國則使人們學會了如何消費和享受,從而把人類引向了物欲極度膨脹的非理性境地。在市場經濟中,為了發展經濟,為了能夠更多地從自然界攫取,A型科技進步常常會被推向它的頂點,這也就必然會把科技進步非對稱性推向它的極端。
市場經濟中的“經濟人”,從“個體”的角度來看,他的行為選擇可能是理性的,但從整個社會的角度看,它的行為卻表現出很大程度的非理性,因為它導致負的外部性的經常性發生,從而導致整體經濟效率或長遠經濟效率的降低。而在科技進步被經濟增長目標牽著鼻子走的情勢下,科技進步則很難在解決負的外部性問題上有所作為。
3.3 環境經濟政策
軟弱的不合理的環境經濟政策則會姑息和容忍科技進
步非對稱性的存在甚至強化,而嚴格的、合理的環境經濟政策則可以使科技進步非對稱性得到超前的遏制和糾正。
環境經濟政策是調節“經濟人”的行為、彌補市場失靈缺陷的工具。然而,目前人類控制自身的政策能力卻弱得難以與人類開發自然的技術能力相匹配。從某種意義上說,科技進步非對稱性問題主要不是人類的科技進步能力問題,而是科技進步導向問題或環境經濟政策(制度)問題。
嚴格的環保經濟政策能夠引發創新,推動科技進步尤其能夠促進B、c型科技進步,從而降低科技進步非對稱性;而且,在強有力的B、C型科技進步的支撐下,嚴格的環境保護政策能夠比較容易地得到有效的執行,因為B、c型科技進步能夠為直接消除、避免或顯著降低經濟活動的負的外部性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手段。
但是,長期以來,我們的經濟政策是強勢的,而環境政策卻是弱勢的,兩者處于極度不對稱狀態,這實際上是容忍或默許科技進步的非對稱性的存在甚至強化,從而導致環境問題的持續惡化。雖然我們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尤其在口頭上是如此,但是比起對經濟的重視,環境保護仍處于次要地位――至少在實踐上或實際效果上是如此。最近二三十年來,各國對于環境保護所要達到的水準日益嚴峻,但經濟增長卻沒有受到阻礙。在中國,經濟增長計劃可以毫不含糊地完成甚至超額完成,而環境保護目標卻可能會打折扣,如“十五”期間污染物總量削減是所有國民經濟指標中惟一沒有完成任務的指標。
經濟與環境兩種政策的非對稱性狀況之所以難以扭轉,是因為長期以來人們在感覺和認識上仍然嚴重地受制于傳統的經濟學觀念。傳統的新古典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環境與經濟是競爭關系,環境保護的機會成本太高,會對經濟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很明顯,這種觀點本身就是“經濟唯上論”。但是,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則認為環境與經濟是共生關系,他在1991年提出環境保護能夠提升國家競爭力的主張,認為嚴格的環境保護能夠引發創新,抵消成本,這不僅不會造成廠商成本增加,反而能產生凈收益,使廠商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優勢,這被稱為波特假說(Porter Hypothesis)。
傳統經濟學注重考察資源(不包括環境)的近期或短期配置效果。而從短期看,實施較嚴格的環保政策,的確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經濟增長。因為企業環保的投入資金是昂貴的,這是和企業的商業目的是相矛盾的,因而誰投資環保誰就會吃虧。
然而,可持續發展經濟學則強調包括環境資源在內的各種資源配置及其相互影響的長遠效果。適當嚴格的環保政策會使廠商從長計議,激勵其B、c型科技創新的積極性,這不僅會減少污染,同時也會由于產品質量的改善和生產成本的降低而提高生產力和產品競爭力。因此,誰積極投資環保尤其投資環??萍紕撔拢l就有可能在B、C型科技進步方面占得先機;而在消費者環保道德意識不斷提高和環境標準逐漸成為國際貿易的基本準則的背景下,誰能夠占得B、C型科技創新的先機,誰就能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誰就會贏得環境與經濟的雙重競爭優勢。美國PPG化工產品公司中國地區總經理葉維佳在回答記者“環保投入是否會給企業帶來商業回報”的問題時曾談到:“如果全社會的環境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而且,如果有科學合理的環保政策,有健全完善的環保法規法制,企業完全可以將環保成本內部化,高質量、高環保標準的產品在市場上會有很強的競爭能力,但是,必須要有給定的那些前提”。言外之意:如果環保政策科學合理,并有健全完善的環保法制――保證大家都能公平地遵守,消除執法不嚴導致的囚徒博弈中的僥幸行為,那么投資環保會帶來商業回報,不僅不會影響而且還會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顯然,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說,最經濟的環保路徑應是在環境問題出現前就積極投資環保,因為“先污染,后治理”的代價太高了。然而,如今企業在環保投資方面卻舉步維艱,這既是企業短視經濟觀念使然,更重要的還是環境政策方面的問題。嚴格而合理的環境政策和環境法制會使廠商的行為選擇與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主張保持一致。
在實行嚴格的環境政策的初期,國家應在B型科技進步方面承擔更多的責任,這將既有利于減輕企業的成本負擔,又有利于環境問題的解決,同時也給企業以明顯的環境政策趨緊的調控信號,迫使企業作長遠環境科技創新的打算。企業則可以把技術創新重心的放在推動C型科技進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