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3 16:08: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骨折圍手術期的護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2-0126-01
跟骨骨折是最常見的跗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1],75%為關節內骨折。對于移位的關節內骨折,切復內固定被證實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平均優良率達70%~92%。但術后創口延遲愈合、創緣壞死、創口感染發生率較高,如何有效改善內固定術后的創口愈合是廣大骨科醫護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2],而術前術后的局部軟組織腫脹及術后的切口滲液是導致術后切口并發癥的重要因素。所以規范圍手術期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我院自2009年8月起對跟骨骨折手術的患者采用一套規范圍手術期護理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入自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接受本院規范圍手術期治療的患者,共28足,男19足,女9足;年齡20~75歲,平均33.9歲;閉合性損傷在 24h 內手術,開放性損傷在傷后12~18d手術。均行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術。
1.2 術前護理
1.2.1 心理護理 向患者介紹手術方法,功能鍛煉及康復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與問題,以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使其在平靜的心理狀態下接受手術,主動配合手術和康復功能鍛煉,提高手術成功率。
1.2.2 腫脹護理 抬高患足 15~20cm ,以利于靜脈血液及淋巴回流,減輕或早消除腫脹。遵醫囑給予消腫藥物,如20%甘露醇或(和)七葉皂苷鈉靜脈滴注,以利于水腫消退。早期局部冷敷,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血,使破裂的小血管及時凝固止血,減輕腫脹。對嚴重的肢體腫脹,要警惕骨筋膜室綜合征發生,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生處理。如出現張力性水泡,可先將液體抽吸,待皮膚皺褶后再行手術。
1.2.3 術前準備 ①術前檢查: 擇期手術的患者,術前進行血、尿常規、出凝血時間,肝、腎功能及血電解質、輸血前五項、胸片、心電圖等檢查,全面分析判斷患者對手術的耐受能力,根據患者全身情況必要時備血以便術中、術后使用。②皮膚準備: 術前用溫水浸泡傷足, 2 次/ d ,30min/次,以清除皮膚表面污垢。術前 1d 剃凈手術范圍內毛發,修剪趾甲,清潔術區皮膚;③胃腸道準備: 手術前禁食8h , 禁飲水4~6h;④ 其他: 吸煙的患者, 告誡其在術前1 周戒煙,術后更要避免主動或被動吸煙。遵醫囑術前應用抗生素,以預防手術后感染發生。
1.3 術后護理
1.3.1腫脹護理 用糠枕頭或支架將患足墊起抬高,略高于心臟,以促進靜脈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減輕肢體的腫脹;坐位時避免傷足下垂,在病情允許時,盡早開始患肢活動,也可以使用理療,促進水腫的消退。
1.3.2 疼痛的護理 跟骨骨折常疼痛較劇烈,術后常攜帶陣痛泵,應告知患者注意事項,防止扭曲受壓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如頭暈、惡心、尿潴留等。指導患者作深呼吸運動,聽音樂、看電視分散注意力,必要時遵醫囑給予鎮痛藥物。
1.3.3 預防感染 ①增強患者的體質,及時治療貧血、營養不良誘發傷口感染的疾病,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②注意患者的全身情況,對術后體溫持續過高者,考慮傷口有感染的可能,立即報告醫生,及時處理;③注意觀察傷口的情況, 傷口疼痛的性質是否改變,有無紅腫、波動感。對傷口污染或感染嚴重者,根據情況拆除縫線敞開傷口, 及時給予換藥保持傷口清潔干燥, 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避免醫源性感染。
2 結果
本組28例中,5例出現切口邊緣部分壞死經換藥處理后治愈,無切口感染現象發生。其余患者切口無切口滲液、皮膚壞死現象發生均甲級愈合出院。
3 討論
對于移位的跟骨骨折應用外側切口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是比較成熟而有效的方法,然而跟骨骨折術后傷口及其周圍軟組織并發癥的發生率仍居高不下。切口并發癥的發生固然有其解剖原因,以及醫護人員無法左右的其他原因,例如黃俊五等報道的損傷的暴力強度、骨折類型,糖尿病、吸煙等[3];也有醫護人員可以控制的原因,例如術前護理,手術方法的選擇,手術時機,手術技巧,注意術后引流、抗生素的應用,尤其是切口的護理、早期功能鍛煉等,我們的實踐表明規范圍手術期治療及護理對跟骨骨折術前腫脹消退有積極的作用。患者接受規范圍手術期治,患肢抬高和主動功能鍛煉有利于血液的回流,進而利于消腫??梢悦黠@縮短術前腫脹的程度和時間,從而有利于手術操作復位,有利于降低術后創口并發癥。
由于跟骨被跟周筋膜緊密包繞,骨折后出血、水腫致軟組織張力增高,手術治療容易導致皮膚壞死、延期愈合及感染等發生率升高,導致不良后果。有報道跟骨骨折手術治療皮緣壞死發生率為10%~50%。而術后切口引流不暢時,切口內易瘀血形成血腫,血腫形成是引起切口感染、皮緣壞死的主要原因,保證引流通暢,防止血腫形成,是預防切口感染、皮緣壞死的關鍵。術后嚴密觀察切口,盡早發現切口有滲液情況,給予采用切口暴露,保持創口干燥;外涂碘伏消毒液,保持創口清潔,防止細菌感染;小烤燈照射改善局部循環是術后治療護理的重要措施。本組患者皮緣壞死率為22.3%,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總之,手術前、后的石膏臨時固定、脫水、消腫、抬高患肢、足趾主動功能鍛煉等規范治療有利于跟骨骨折病人患肢腫脹的消退,結合術后嚴密觀察及時處理切口滲液,對術后創口延遲愈合、皮緣壞死、創口感染有良性的作用,可取得滿意的療效。我們認為,在跟骨骨折的治療中,應當象重視骨折一樣重視軟組織,盡量做到術前對骨折和軟組織情況進行仔細評估,并進行規范可行的治療,更不能忽視手術前、后的規范護理,從而降低跟骨骨折治療中的并發癥。
參考文獻:
[1] 俞光榮,燕曉宇.跟骨骨折治療方法的選擇[J].中華骨科雜志,20106,26(2):134-141
關鍵詞:粗隆間骨折;圍手術期護理;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3-0218-02
粗隆間部位的骨質為松質骨,隨著年齡的增長或發生營養不良時,這部分骨質會變得疏松、脆弱,在下肢突然扭轉或受到較大的外力沖擊等情況下易發生骨折[1]。由于局部肌內組織多,血供豐富,骨折后一般可形成良好的愈合連接,但愈合緩慢,患者易發生褥瘡、墜積性肺炎、和泌尿系感染等并發癥[2]。臨床上對于此類患者多在其治療骨折本身的基礎上,配合全面的圍手術期護理,以保證患者骨折愈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本文對65例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綜合的圍手術期護理,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以供參考和交流。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取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間收治的65例粗隆間骨折患者,其中男31例,女34例,年齡39~76歲,平均年齡58.6±12.3歲;EVANS分型:Ⅱ型23例,Ⅲ型25例,Ⅳ型20例,15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病因:35例摔傷、25例交通事故傷,5例墜落傷。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即給予患側肢體皮牽引或骨牽引,根據患者骨折情況,在連續硬膜外麻醉情況下,采用麥氏鵝頸釘固定或滑槽加壓鵝頸釘固定,術后給予常規激素、抗感染等對癥支持治療。
2 結果
本組患者1例(1.54%)發生墜積性肺炎,經積極治療后治愈,本組患者住院時間21d-78d者平均45.6±12.5天,所有患者出院時X線檢查結果顯示對位對線良好。
3 護理
3.1 術前準備
3.1.1 術前評估:粗隆間骨折多為老年或高齡患者,患者由于機體各器官功能老化,對手術耐受能力較差,而且老年患者多合并有各種心臟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基礎疾病,圍術期易發生心臟驟停、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或臟器功能衰竭等嚴重并發癥。因此,術前,我們首先需對患者做好肝腎功能檢測、心肺功能測定及各種術前常規檢查,以評估患者整體情況,制定護理計劃,并對患者手術風險性做出初步評估。
3.1.2 心理護理:患者對手術害怕、恐懼、擔心預后,護士應與患者及家屬積極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況,并講解手術相關情況,安慰鼓勵患者,以使患者能以積極的心態的面對手術。
3.1.3 積極治療基礎疾?。簩Ω哐獕夯颊邍栏窦訌娧獕嚎刂?,適當用藥使其維持在正常范圍,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指導患者有效咳嗽或霧化吸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糖尿病患者嚴格控制飲食,并使用胰島素治療,以控制血糖水平,總之,使患者病情穩定,利于手術進行。
3.2 一般護理:保持病房內通氣良好、適宜的溫濕度,并保持病房安靜,為患者創造良好的休息環境,保證患者有效的睡眠時間。
3.3 術后護理
3.3.1 護理:術后常采取被動,不能活動。護士應協助患者或指導其家屬定期為患者變換。變換時需根據患者骨折情況采取合適,如四肢骨折者,需抬高下肢約20cm,以利于四肢靜脈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減輕水腫或疼痛[3]。變換時,護士應動作輕柔,避免加重骨折。
3.3.2 患肢護理:保持髖關節、膝關節及踝關節功能位,髖關節和膝關節屈曲15°,髖關節外展30°,踝關節背伸90°,足尖向上?;紓饶_穿橫板鞋,維持外展內旋位約4周左右。
3.3.3 嚴密觀察傷情:密切觀察傷口滲血情況,患側肢體溫度、血液循環及腫脹等情況,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3.3.4 功能康復護理:術后早期穿“丁”字鞋使患肢保持輕度外展中立位,采用皮牽引2周,作X線檢查評估患者骨折愈合及對位情況,恢復良好者可盡早進行功能訓練,首先膝關節屈伸,然后髖關節小范圍屈伸,同一動作避免反復長時間練習。術后6周在家屬或醫護人員的協作下進行負重練習,然后向站立、跨步等練習過渡,輔助拄拐。練習過程應循序漸近,避免過度練習造成骨折處斷裂等并發癥發生[4]。
3.4 防止并發癥
3.4.1 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手術、出血等刺激在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統的同時,可通過啟動內源性凝血系統使機體血液呈現高凝狀態,術后48h內極易形成靜脈血栓,應將患者抬高,囑患者適當活動患肢或被動按摩,使用抗凝藥。
3.4.2 預防褥瘡:保持床單干燥整潔,平整無渣, 2-3h翻身1次,采用50%酒精對骨骼隆突處按摩,勤擦身,更換干凈衣服。
3.4.3 預防墜積性肺炎:肺部并發癥的發生不僅影響患者早期活動進行康復訓練,而且往往是致命的,因此,囑患者做深呼吸、有效咳嗽、擴胸運動,每l-2h做1次。術后第ld經在醫生允許的前提下,抬高床頭或取半坐位。對于長期臥床活動較少的患者,每2h翻身的同時拍背1次,必要時進行霧化吸入。
3.4.5 預防泌尿系并發癥:囑患者多飲水保證每日尿量在1500ml以上,女患者采用新潔爾滅沖洗外陰,每日2次。
參考文獻
[1] 孟冬梅.老年粗隆間骨折圍手術期護理[J].西南軍醫,2010,3(12):360-361
[2] 劉艷,馬珍珍,朱小珊.粗隆間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J].當代護士(??瓢妫?,2010(12):27-28
[中圖分類號] R473.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8-198-01
近年來,隨著手術及內固定物的進步,對移位的脛骨平臺骨折多主張手術治療,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其中,加強手術前后的護理對患者的康復有至關重要的作用[1]。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脛骨平臺骨折患者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齡16-71歲,平均35.6歲;閉合性損傷27例,開放性損傷11例。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Ⅰ型14例,Ⅱ型14例,Ⅲ型2例,Ⅳ型2例,Ⅴ型3例,Ⅵ型3例。
1.2 治療方法 病人在腰硬聯合麻醉下或連續硬膜外麻醉下進行手術,手術時間一般為傷后5h至8d內進行。
2 結果 術后隨訪6個月-3年,所有患者骨折均解剖復位,骨折未出現移位、塌陷,療效評定按照EWALD膝關節功能評分標準,90-100分32例,80-89分6例。
3 護理
3.1 術前護理
3.1.1 心理護理 因脛骨平臺骨折多見于青壯年,因此,骨折的恢復,功能的恢復,外觀的不畸形,都直接影響到病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受傷后,病人往往焦急不安,思想負擔較人,對愈后顧慮大。因此術前應為病人做耐心細致的解釋,詳細說明手術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取得病人的理解及配合,在生活中給予關心、理解與安慰,消除護患之間的隔閡,使病人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2]。
3.1.2 患肢妥善固定,并適當抬高 固定措施可選石膏托或脛骨結節骨牽引,患肢注意保暖,防止微血管收縮影響血供;閉合性骨折宜腫脹減輕后手術,一般為傷后5-10d。
3.1.3 膝部腫脹處理 本組6例受傷后膝部腫脹明顯,給予25%甘露醇250ml靜脈滴注,每日2次,并加抗生素應用,同時抬高患肢,5d后水腫明顯消退。
3.1.4 術前功能鍛煉 患者取仰臥位,主動下壓膝關節,保持大腿肌肉收縮狀態5s,放松5s,每組10-20次,4-5組/d。為術后順利完成康復計劃打好基礎[3]。
3.1.5 加強合并癥的處理 復雜脛骨平臺骨折手術創傷大,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合并癥,加強營養,使其盡快耐受手術。
3.2 術后護理
3.2.1 一般護理 術后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與切口出血量。脛骨平臺手術創傷大、切口長且在關節附近,術后易出血,應予心電圖監護儀監測血壓、心率、呼吸等變化。還需注意觀察患肢末梢血運、足背動脈搏動、皮膚溫度、感覺、運動、疼痛等情況,注意有無神經損傷、深靜脈栓塞等并發癥,一旦發現及時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3.2.2 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 術后注意觀察患肢末梢血供,皮膚感覺,疼痛等情況。由于手術創傷,長時間臥床及患肢制動等因素,患者血液黏稠度變高,易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既指導家屬從踝關節向膝關節擠壓腓腸肌,使肌肉處于被動活動狀態,促進血液回流。同時使用速避凝2050-4100u皮下注射,1次/d,共3d。
3.2.3 護理 患膝彈力繃帶適度加壓,保持膝關節屈曲5°或伸直0°,抬高患肢20°,膝下墊軟枕以利于靜脈回流,減輕患肢腫脹。嚴禁肢體外旋[4]。
3.3 康復護理
3.3.1 早期康復護理 麻醉消失后即主動行踝關節的背伸跖屈,環轉足趾的屈伸,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鍛煉,每次活動用力至最大程度,堅持5-10s后放松,每天活動3-4次,每次3-5min,以達到有輕微肌肉酸痛、疲乏感為宜,同時為患者作肌肉按摩。鍛煉時先慢后快,逐漸增加活動范圍直至120o,以患者能耐受不影響下次鍛煉為準[5]。一般術后3-5d即可逐步進行無痛的主動屈伸患膝,亦可在CPM機輔助下進行患膝的被動鍛煉。
3.3.2 中期康復護理 手術后8-21d,在早期康復護理的基礎上,鼓勵患者進行股四頭肌力量訓練,即平臥位主動收縮股四頭肌,每天120次左右。在訓練早期,患者常不由自主的產生膝關節的微動,護士一手托患者膝下一手托其足跟,在不引起疼痛的情況下協助其慢慢屈膝;仰臥位懸吊運動。指導患者仰臥位,雙手抱膝使髖屈曲90°,肌肉放松,踝關節自然下垂,5-10min/次,2次/d。
3.3.3 后期康復護理 術后6周開始不負重的主、被動關節活動,如進行固定自行車練習強化肌力練習。術后3個月開始膝環繞、跳上跳下、側向跨跳、跳繩等練習,直至全面恢復各項運動。
4 討論 脛骨平臺骨折是創傷外科中很常見的一種骨折,治患者術后功能恢復,除了與手術操作有關外,圍手術期的護理尤其康復的護理,直接關系到患者的預后。應當運用現代的整體化護理模式,根據患者的心理、社會、精神方面等個體差異等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調動患者的積極性,通過各種方式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護理重點是術前重視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鍛煉,術后加強病情觀察,注意引流管護理,同時進行早期功能訓練,以促進患肢功能早日康復。本組中例經做好解釋和指導工作,對患者進行心理康復護理,早期開始主動功能鍛煉和CPM鍛煉,并掌握鍛煉時的注意事項對于促進脛骨平臺骨折患者康復、提高了療效。
參考文獻
[1] 華利亞.脛骨平臺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醫正骨,2003,15(7):62.
[2] 周霞.改良雙鋼板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護理[J].當代護士,2007,學術版(11):14-15.
[3] 羅寶鳳,林麗芳.關節鏡輔助下微創治療脛骨平臺骨折32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4):52-53.
關鍵詞:胸腰椎骨折 截癱 圍手術期 護理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人66例,其中男46例,女20例,年齡17~68歲,平均40歲,均為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癱,完全性截癱12例,不完全性截癱54例。受傷至手術時間4~72小時,脊柱骨折類型:壓縮型骨折15例,爆裂型骨折37例,骨折脫位型14例;單節段骨折42例,多節段骨折18例,跳躍性骨折6例。
1.2 手術方法簡介 手術均在氣管插管全麻下進行,患者取俯臥位,以骨折部位為中心背部正中切口,顯露至骨折部上、下各一節段,于其左右側各打椎弓根螺釘,安裝連接棒,適當撐開后固定,椎板切除減壓,清理椎管內的碎骨塊。
2 護理方法
2.1 術前護理 焦慮、恐懼、悲傷是患者普遍存在的問題。術前應積極同患者及家屬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向病人及家屬解釋手術的必要性,從不同角度講解手術方式和術中麻醉情況,以及術后的康復知識,使病人在心理上有充分準備,能夠配合手術,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胸腰椎骨折病人往往合并有其它內臟器的損傷,術前應認真監測生命體征的變化,評估有無腹痛,皮膚顏色及肢體溫度改變,評估尿量、尿色,以掌握病情變化。需對神經損傷情況全面了解,鼓勵患者做擴胸、深呼吸運動預防術后肺部感染,防止感冒。向患者作必要的術前指導,一般常規檢查、血常規、凝血功能、血型、感染四項,心電圖、備血、備皮,術前通知禁食12小時、禁飲4小時以及手術時間,取得患者配合。
2.2 術后護理
2.2.1 生命體征觀察:持續監測患者心電、血壓、血氧飽和度及心率的變化。負壓引流液觀察:嚴密觀察負壓引流液的量、顏色、性狀,注意引流管有無堵塞,確保引流通暢,并防止逆行感染,引流液24小時少于50ml時,可拔除負壓引流管。如果引流液多,24小時超過400-500ml,色淡,質稀薄,則可能有腦脊液滲漏的發生。本組2例患者分別于術后12小時和17小時,出現負壓引流量>400ml,色淡、質稀薄等腦脊滲漏的情況,經拔除負壓引流管,切口多層敷料加壓包扎,取頭低位等措施,3天后腦脊液滲漏停止,患者未出現頭痛、頭暈等不適情況。其他病例術后48小時內,均順利拔出引流管。
2.2.2 脊髓神經功能恢復情況觀察 術后定期觀察雙下肢感覺、運動及大小便的情況,與術前進行對比[1],并動態觀察其變化。
【關鍵詞】頜骨骨折;圍手術期;護理
頜骨骨折多發生于交通事故,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由于頜骨是人體面部較突出的部分,故其在外傷發生后出現骨折的情況時有發生。骨折發生后常有腫脹、疼痛、麻木、出血、咬頜關系紊亂,影響口腔功能導致張口受限等臨床表現,故做好圍手術期的護理至關重要。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手術治療頜骨骨折70例,效果顯著,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70例,男47例,女23例,年齡3~60歲,骨折的原因全部為交通意外傷,骨折類型為上頜骨骨折45 例,下頜骨骨折21例,上下頜骨均有骨折 4 例,均在全麻下行頜骨骨折切開復位加牙弓夾板固定術,其中1例行氣管切開,經及時治療及精心護理,均治愈出院。
2術前護理
2.1加強心理護理頜骨骨折發生后,常出現面部畸形,口腔黏膜損傷,進食困難,甚至會明顯損害面容,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精神創傷和痛苦,繼而對生活喪失信心。護士首先要主動接觸患者,用真誠、和藹的語言關心體貼患者,了解其心理需求,及時與家屬聯系給患者更多關注,保護和尊重患者隱私,以康復患者現身說教的方法增強其信心,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者信任,主動配合治療及護理。
2.2術前準備術前3 d指導患者使用復方氯已啶漱口液漱口,術區常規備皮,術晨禁食水,其他術前準備同外科護理。
3術后護理
3.1全麻患者按全麻護理常規護理
3.2呼吸道護理患者由于頜骨骨折易導致口底、舌根部水腫,全麻氣管插管后導致喉頭水腫,如處理不及時出現窒息。保持呼吸道通暢,嚴密觀察呼吸情況,及時吸出痰液。氣管切開者按氣管切開術后護理常規護理。
3.3病情觀察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由于患者頜面部腫脹、張口受限、咬合不良、術后感染、不良愈合等并發癥[1],故返回病房后應給予心電監護,并注意口腔內傷口滲血情況,術中用拉鉤拉開兩側唇角致使口唇破潰的占90%,遵醫囑用金霉素眼膏涂抹患處,保持創口干燥,如果發現問題立即通知醫生及時處理。
3.4飲食護理根據口腔頜面部損傷患者的特殊性,對飲食質量和種類也有特殊要求[2]。頜骨骨折患者常由于張口受限,局部傷口疼痛等原因,不能咀嚼食物,特別是做牙弓夾板固定者,食物只能從牙間隙吸入,為了促進傷口的愈合,要特別重視食物的調制,全麻清醒后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溫涼流質飲食5~7 d,如雞蛋湯、肉湯、水果汁、魚湯等加速組織速度,增加機體抵抗力[3]。以后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用流質、半流質、軟食或普食等。
3.5口腔護理由于患者缺乏正常咬合功能,口腔的機械
性自潔作用減弱,特別是頜間結扎固定后患者,污物更易積存滯留,有助于細菌的生長繁殖,容易引起污染,影響骨折愈合。清潔口腔可減少口內致病菌,降低口腔異味,促進傷口愈合[4],所有的患者我們均采用口腔沖洗法,需2人操作,一人用一次性注射器吸漱口液注入患者口腔,一人用吸引器將吸引管伸入患者口腔吸出液體,2人同時操作,吸引器壓力不宜超過0.04千帕,動作輕柔,重復操作3~5次。
3.6功能鍛煉及康復指導頜骨骨折固定時間長短應根據骨折類型、受傷程度、患者年齡等因素決定,一般為4~6周,頜間牽引4周后教育患者開始活動練習張口,張口度以達到三橫指為正常,避免發生顳頜關節強直、張口困難及骨質疏松。教育患者出院后繼續功能鍛煉,保持口腔清潔,避免進食硬的食物,定期來院復查。
參考文獻
1印德明.下頜骨骨折治療的近期并發癥分析.口腔醫學,2003,23(4):251.
2趙佛容.口腔護理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384.
【關鍵詞】 尺橈骨骨折;舒適;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304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3062-02
舒適是指個人身心處于輕松、滿意、自在、沒有焦慮、沒有疼痛的健康、安寧狀態中的自我感覺。尺橈骨骨折是較常見的骨折。我院骨折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尺橈骨不穩定骨折41例,對尺橈骨骨折患者圍術期加強舒適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齡19-45歲;致傷原因:摔傷21例,車禍傷17例,砸傷3例。41例患者均為閉合性骨折,術后患肢均石膏托外固定。
12 不舒適的原因 焦慮、恐懼、石膏固定不適、缺少休息、創口疼痛、康復計劃不適應。
13 結果 經過治療和舒適護理,41例尺橈骨骨折患者解除了不舒適的因素,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患者在生活、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均有改善,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對護理工作滿意。
2 舒適護理
21 加強觀察 認真聽取患者主訴,觀察患者的面色、表情、姿勢、語言、睡眠、飲食等情況,判斷患者不舒適的程度和原因,進行針對性的護理。
22 心理舒適護理 本組患者均為意外的創傷入院,突如其來的傷害,因創傷而引起的疼痛、出血、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別人照顧,害怕手術,擔心手術是否成功和術后的生活質量,都會使患者產生強烈的心理反應,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痛苦、焦慮、恐懼、憂郁甚至憤怒的情緒。針對患者心理狀態,給予心理疏導,護理人員多巡視與患者溝通,向患者說明手術的安全性和必要性,以消除患者的顧慮。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盡可能的滿足患者的要求與需要。護士和藹的微笑,親切的安慰,及時的巡視,周到的服務,使患者達到心理舒適,從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23 社會舒適護理 積極開發患者的社會支持系統。社會支持理解為來自社會各個方面包括家庭、親屬、朋友、同事、單位等個人或組織所給予的精神上的幫助和支持。良好的社會支持對患者的恢復有積極促進作用。注意做好患者家屬的心理疏導工作,講解疾病的治療,護理措施,手術的過程等。由他們協助引導患者擺脫對傷后生活能力及經濟狀況的后顧之慮,參與制定護理計劃,使患者在整個治療和康復過程保持最佳心理狀態。同時,重視患者之間的相互幫助、情感支持、疾病交流,使患者重建自信,獲得舒適。
24 環境舒適管理,保證患者休息 舒適環境的管理是重要的護理工作。對于患者來說,適宜的聲響、光線、氣味、溫濕度能提高環境的舒適度。保持病房空氣的新鮮、清潔,每天通風2-3次,保持床位平整、整潔、干燥。休息是指沒有任何情緒壓力下的松弛狀態。醫務人員做到四輕,為患者提供安靜的環境。指導患者通過傾訴、放松、轉移等方法做好自我調節,適應環境,保證良好的休息。
25 疼痛護理 疼痛是最常見、最嚴重的一種不舒適。評估疼痛程度,提供有效緩解疼痛的措施。按醫囑使用鎮痛藥,術后使用鎮痛泵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應做好相關護理,嚴重者及時通知醫生處理。將患者置于舒適,有利于減輕疼痛,翻身時,注意保護患肢,防止因改變而引起的疼痛。鼓勵患者表達疼痛的感受,指導患者運用正確的非藥物方法減輕疼痛,如按摩、放松或聽音樂等。配合心理疏導,分散患者注意力,減輕對疼痛的敏感性。
26 飲食護理 供給充足合理的營養是增強免疫能力,促進機體康復的關鍵。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囑患者進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和高鈣食物。少量多餐,根據患者的口味來調理膳食,做到食物品種豐富,色、香、味俱全,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鼓勵多吃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新鮮蔬菜水果,以促進骨痂形成。
27 石膏外固定護理 用枕頭將患肢抬高20-30°,以利于靜脈、淋巴回流,消除腫脹。嚴密觀察患肢有無蒼白、厥冷、發紺、疼痛、感覺減退及麻木等,如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并妥善處理。警惕骨筋膜室綜合征的發生。經常檢查石膏托固定情況,有無松動,注意觀察石膏邊緣及骨隆突部位有無紅腫、摩擦傷等。
28 康復鍛煉護理 復位固定后即可開始功能鍛煉,初期可練習上臂和前臂肌肉舒縮活動,做用力握拳、充分屈伸手指的動作。兩周后,開始進行練習患肢肩肘腕諸關節活動(開始階段可在健手幫助下進行),頻率和范圍逐漸增加。但禁忌做前臂旋轉活動。4周后練習前臂旋轉及用肘推墻動作,使兩骨折端產生縱軸積壓力。7至9后,如X線顯示骨折已臨床愈合,即可拆除外固定,充分鍛煉各關節功能。
3 小 結
舒適護理滿足了患者的基本需要,豐富了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服務內涵。舒適護理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會上達到愉快狀態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通過分析尺橈骨骨折患者圍術期產生不舒適的原因,發現焦慮、恐懼、缺少休息、創口疼痛、石膏固定不適、康復計劃不適應等是患者不舒適的主要因素。我們在開展整天護理過程中始終貫穿著舒適護理,并且滲透于每一項護理行為過程中,對患者實施心理、生理、社會全方位的舒適護理,減輕了患者的疼痛,最大限度地滿足其安全、自尊、愛與歸屬的需要,并使患者在接受護理服務過程中充滿了信心和希望,提高了手術成功率、減少術后并發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我科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股骨骨折病人138例,年齡65~98歲。男性78例,女性60例,其中股骨頸79例,粗隆34例,股骨中段35例。我們著重注意術前宣教、皮膚準備、術后病情觀察及有針對性的康復功能訓練,通過護理干預、幫助,使患者度過手術的危險期,原發病無加重,未發生護理并發癥,效果滿意?,F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 術前準備
1.1 評估全身情況 配合做好各種輔助檢查,全面了解患者的全身情況,包括心、肝、腎、內分泌、血液、營養等系統功能的狀態。
1.2 心理護理 針對各種疾病做好健康宣教,如高血壓病,本組患者合并高血壓76例,應囑患者要按時吃降壓藥,定時測血壓,避免情緒過于激動。糖尿病,本組患者合并糖尿病35例,應告訴患者血糖高不利于手術的愈合,要控制飲食,按時吃降糖藥,降低血糖。同時術前要向患者及家屬交代手術的必要性、危險性、預后效果、可能發生的并發病以及術后恢復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使患者認識到手術的必要性,同時也有風險,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以取得患者與家屬的信任和配合。
1.3 皮膚準備 術前應剃除毛發(包括),剃毛時注意不能刮破皮膚,因皮膚破損或感染是造成術后傷口感染的潛在因素之一,若關節置換術后出現感染,將導致手術失敗。備皮時還應特別注意老年人皮膚松馳、皺折多,一定要徹底清洗手術部位。
2 術后護理
2.1 病情觀察 術后對患者的Bp,P、R、SaO2嚴密監測。注意觀察傷口的出血量及滲血情況,以防發生失血性休克。術后1~2h內出血量應在200~400ml,若術后10~12h內持續出血量超過1000ml則需引起重視,及時通知醫生處理。因高齡、高?;颊吒髋K器的儲備功能減弱,反應遲鈍,慢性疾病多,對手術的應激能力差,術后出現病情變化的可能性大,故護士應提高警惕,除按時監測生命體征外,還應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情況,并經常詢問病情。2.2 指導正確的翻身方法 手術當日可以向患側翻身15~20°,身下墊軟枕。術后第1天可將床頭抬高30~50°,取半臥位。術后第2~3天可翻身側臥。①向術側翻身,伸直術側髖關節,以保持外展中立位,胸前和身后可墊軟枕;②向健側翻身,在術后2~3周。健腿在下略彎曲,伸直術側髖關節,兩腿之間必須墊軟枕,以防讓患肢過度內收引起假體脫位。
2.3 術后功能鍛煉
2.3.1 術后第1天 教會病人股四頭肌靜力性收縮練習,將膝關節伸直,使下肢肌肉用力,然后放松肌肉的舒縮鍛煉,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
2.3.2 術后第3天 開始膝關節及髖關節的屈伸活動,并由被動逐漸向主動過渡,運動時以不引起明顯的疼痛為度。
2.3.3 術后1周 膝關節可完全屈曲,髖關節允許屈曲
2.4 飲食指導 嚴格執行飲食醫囑,術后的飲食因人而異,因病制宜。囑患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纖維素,富含多種維生素的食物。每日均應進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可少量多餐,多飲水。高齡患者由于年齡大,鈣質流失嚴重,形成骨質疏松,還應適當給予補鈣,如喝牛奶、豆漿等。不宜吃得過飽,不宜吃過甜、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糖尿病患者應選用優質蛋白飲食,如動物食品中的奶類、禽蛋類、水產類的蛋白質營養價值高,利于保護腎臟。
3 討論
3.1 老年人骨折后長期臥床,缺乏功能鍛煉,勢必造成骨質疏松和骨組織修復能力失常,從而出現股肉萎縮、關節功能差,甚至出現關節僵硬或攣縮,因此康復鍛煉應越早開始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