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3 16:08: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統計學實驗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統計學;教學改革;融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5.078
1專業基礎課教學現狀分析
專業基礎課是高等院校設置的為專業課程學習奠定必要基礎的一類課程,它往往在一個專業的課程設置中起到承前啟后作用,是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必須的重要課程,專業不同,將設置不同的專業基礎課。同一門課程也可能成為多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以統計學為例,它是一門關于數據的收集、整理、顯示和分析、解釋數據的方法論學科。對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來說,在校學習和畢業后的工作中,都會涉及到很多社會經濟方面的數據,也會涉及到一些大數據分析。因此,統計學一直是經濟管理類本科專業的核心課程和必修的專業基礎課之一。通過統計課程的學習與培養,希望學生能掌握統計學科的基本思想,并將其用于不同學科背景下的數據分析,形成數據統計分析的思維方式,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現有教學模式基本解決了專業基礎課將理論課教師與實驗課教師分離的問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的分離問題。但這還未能實現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完整統一。以經濟管理類專業基礎課《統計學》為例,主要表現在:目前的統計學理論教學材料與實驗教學材料仍然相對獨立,缺乏統一的知識體系。然而,作為一門工具性和應用性極強的學科,統計理論與統計實驗二者本應該是屬于同一知識體系下的兩個不同教學環節,但因為歷史原因,統計理論的發展相對比較成熟,而統計實驗卻相對滯后,因此形成二者獨立存在。一個突出的特點是,理論課學習的知識和方法不能恰當地在實驗課中得以實施和訓練,實驗課的訓練未能與理論課同步進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專業基礎課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統一的問題,還必須有能將理論課和實驗課統一一體的教學材料。因此本文探討專業基礎課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材料融合模式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并以統計學為例,提出總體的融合方案、融合模式,為其它專業基礎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2統計學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材料融合方案設計
2.1整合統計學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目標
統計學是處理數據的一門科學,通過收集數據、處理數據、分析數據、解釋數據并從數據中得出結論的科學。統計研究的是來自各個領域的數據,統計方法是適用于所有學科領域的通用數據分析方法,只要有數據的地方就會用到統計方法,比如政府部門、學術研究、日常生活、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等。而今,人類已步入大數據時代,知識總量急劇增長。大數據給企業運營、政府管理和科學研究等都帶來了革命性變革。大數據對統計學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順應時展,統計學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而在統計學教學改革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現有教學目標的調整。在以往的教學中,通常把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孤立開來,其教學目標也不統一。大數據時代使得統計學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密不可分,因此,需要整合統計學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的教學目標:通過統計學理論課和實驗課的教學,培養學生扎實的定量分析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使學生掌握統計學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論、基本方法以及運用統計軟件處理數據的能力,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準備必要的統計知識和統計技能。基本內容要求:描述統計重點培養學生統計資料收集、整理、綜合能力;推斷統計重點培養學生進行統計抽樣、運用樣本信息對總體進行參數估計、假設檢驗、方差分析以及統計回歸等能力。同時,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掌握一至二種統計分析軟件,培養學生運用統計軟件處理數據、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2構建統計學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知識體系融合架構
為解決現有統計學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分離的問題,需要從教學資源的融合著手,目前在大部分院校的統計學教學中,理論課教學和實驗課教學由同一老師完成,這從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二者的融合。但是,由于在教學中使用的理論教學材料和實驗教學材料相對獨立,老師很難將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有機結合。從筆者多年統計學教學經驗看,要較好地解決二者的分離問題,得將統計學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知識體系融為一體,各章內容構架設計:引導案例、基本理論和方法、軟件功能模塊、實驗案例、思考練習題、實務操作題?!耙龑О咐敝饕从骋恍┥鐣洕鸁狳c問題,其目的是引導學生認識本章將涉及到的統計知識;“基本理論和方法”主要介紹經典的統計理論和統計方法,也可以介紹一定的前沿理論和方法;其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統計知識,了解前沿統計理論方法;“軟件功能模塊”主要介紹本章實驗需要的軟件功能模塊,其目的讓學生熟悉軟件功能及基本操作;“實驗案例”主要是結合本章的理論方法給出一至二個案例,介紹如何進行數據處理和數據分析,其目的是讓學生能根據實際問題,運用相應的軟件模塊,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思考練習題”主要是體現統計基本理論和方法的練習題,其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練習掌握統計的基本知識;“實務操作題”主要是給出一兩個案例,要求學生課后運用軟件處理和分析這些實際問題,其目的是讓學生能根據實際問題選擇相應的軟件功能模塊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
關鍵詞:生物統計學;教學效果;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6-0182-02
Study on Improving Teaching Efficience on Biology Statistics
Fang Ming et al.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ilongjiang August First Land Reclamation University,Daqing 163319,China)
Abstract:Biology statistics is an fundamental professional classes in lif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and very important status in agricultural practice.However,current teaching methods existed many problems.Therefore,the article reformed three aspec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est so as to improve class efficiency and teaching effects.
Key words:Biology statistics;Teaching effects;Teaching efficience
生物y計學是高等院校農學、動物科學以及生命科學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生命科學的快速發展、大量數據的涌現使得生物統計學重要性日益凸顯,但是在課堂教學實踐上存在嚴重問題,筆者在課堂實踐中感受到,傳統的“滿堂灌”授課方式在生物統計學中教學效果不好,因此,本文針對生物統計學課程目前存在的問題,從課程基本理論、實驗、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進和完善,優化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1 改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1.1 完善課程資料,豐富課堂活動 學習“生物統計學”課程需要具備一定的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與數理統計知識,對于農業大學普通本科生來說,由于在大一階段學得不夠詳細深入,學起來難度較大。教師在黑板上寫滿數學大公式,枯燥乏味,學生數學基礎差,聽不懂課,缺乏課堂互動,久而久之,教師授課缺乏動力,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教師需要在授課風格、內容、學習方法等多方面做必要的調整[1]。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調本門課程在生產和科研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學生意識到課程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其次教師需要重視課件的質量。課件要求生動、形象的展示教學內容,需要突出教學重點,在教學方法、版書設計等方面精心設計,精心準備上課資源,包括PPT、論文、Word和Excel、SPSS 等。要讓課件的內容富有新鮮感,將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起來。講解內容需要具有詳細的操作步驟,能夠促進學生理解和操作。
1.2 推薦簡單實用統計軟件,簡化繁冗程序 目前統計學上國際通用的軟件包主要有SAS、SPSS等,功能強大;但針對農科院校的本科生而言,難以理解,而且是英文界面,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圍繞教學目標逐步展開學習。研究者向學生推薦EXCEL,它基本能滿足本科教學的需要,操作簡便,建議在教學中推薦使用。
1.3 教學手段和方式方法的多樣化 在課程講授中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對于統計學基本理論,以講授為主,講清楚基本概念,說明其意義及應用條件。對于統計分析方法,引導學生運用數理統計原理探究問題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統計思維能力[2]。對于以文字敘述為主且容易理解的內容,指導學生自學,組織課堂討論,以學生為主體,可以使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增強,培養學生總結歸納和表達的能力。在授課過程中更多地創造機會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老師多提出問題,讓學生與教師多進行良性互動,可以使學生的文字及口頭表達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每次授課結束后,布置一定量的課后習題,督促學生及時復習所學知識,從而對所學內容得到鞏固和提高[3]。
2 優化實驗內容,注重培養學生操作能力
生物統計學實驗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基本理論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理論課上的講授和練習后,學生基本全能掌握所學內容,但練習的內容與實踐相脫節,所以實驗課的內容以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綜合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課前,教師將要求學生熟悉實驗內容[4]。上課時,學生根據內容上機操作學習,要求學生書寫操作步驟,教師現場進行答疑,課后教師認真批閱電子版的實驗報告后,再將學生的問題、成績及評語反饋給學生。若實驗中學生出現共性問題,教師則先將問題給學生講解清楚再進行下節課的學習。通過師生之間的不斷交流,教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有利于教師不斷調整教學方法及進度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通過各種相關的教材、網絡、學院科研成果等方面的積累,收集大量的案例數據,建立富有學科特色的案例素材庫,將實驗內容與專業實驗相結合,促進科研成果向教學資源的轉化,豐富生物統計學的實驗內容。教學內容的增加,開闊了學生視野,很多學生通過查閱文獻,根據實驗室條件,選定因素、水平可以獨立設計試驗和進行數據處理[5]。
3 改革考試方式
考試能夠直接反饋教學效果,《生物統計學》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理論知識和綜合應用兩大部分,考試主要圍繞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兩個方面展開[6]。準確反映學生對于《生物統計學》的掌握程度。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的比例應調整為5∶5,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的比例調整為3∶7或4∶6,降低考試的偶然誤差。增加命題的多樣化,重點考察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考察軟件操作等方式來測試學生對統計知識的運用能力。
由此可見,本研究針對生物統計學課程實踐性、應用性強的特點和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取了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緊密結合、強化軟件應用教學、制作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改革考核方式以及建設開放式數量分析實驗室等多種措施,增強了學生學習生物統計學的興趣,進一步培養了學生運用生物統計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在今后的生物統計學實驗教學中,教師需要與時俱進,根據教學和科研需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采用先進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考核手段,使學生積極、快樂地學到知識,培養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自學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呂敏芝,林樹茂,何蘭花,等.生物統計學教學改革實踐與體會[J].中山大學學報論從,2007,27(4).
[2]葉子弘,崔海峰,陳 春,等.生物統計學課程“能力素質培訓計劃”的構建及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0):6268-6269.
[3]張強,張建平.生物統計學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2,15(6).
[4]丁雪梅,張曉君,譚智敏,等.生物統計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4.
[5]朱香萍,李楨,張庭榮.信息時代《生物統計學》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農業網絡信息,2008(2).
關鍵詞:生物統計學;精品課程;教學改革
一、引言
隨著生物科學的發展,只有定性的結論已不能滿足實踐的需要,實現生物科學結論定量化是人們長期追求探索的目標;生物統計學是生物學科定量化的重要分析理論與方法,生物統計學是生物學科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素質,與生命活動有關的各種現象中普遍存在著隨機現象,大到森林陸地生態系統,小至分子水平,均受到許多隨機因素的影響,表現為各種各樣的隨機現象,而生物統計學正是從數量方面揭示大量隨機現象中存在的必然規律的學科。因此,生物統計學是一門在實踐中應用十分廣泛的工具學科,它是生命科學各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對后續生命科學課程學習和生物科研有重要作用。
同時,生物統計作為數理統計在生物學領域的應用,是教學難度較大的一門課程。因此,在生物統計學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針對各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因材施教,更新教育理念,加強實踐訓練,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進行改革和大膽探索。
二、二十一世紀對生物統計學課程的重新定位。
(一)新世紀對生物統計學課程提出的新要求。
二十世紀上半葉農業和遺傳統計學首先獲得了發展,在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生物統計學、統計流行病學、隨機化臨床試驗學已經成為攻克人類疾病的一個里程碑。這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顯著提高了人類的期望壽命。
21世紀人類基因組,基因芯片等實驗科學產生出的巨量數據,需要新工具來組織和提取重要信息。
將數據轉化為信息需要統計理論和實踐方面的洞察力、技術和訓練。
未來的生物統計學將會與信息技術密切結合,較少側重傳統數理統計,而會更多注意數據分析,尤其是大型數據庫的處理。生物統計學越來越不同于其它數學領域,計算機和信息科學工具至少和概率論一樣重要。
(二)生物統計學對大學生素質培養的作用。
生物統計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通過樣本來推斷和估計總體,這樣得到的結論有很大的可靠性但有一定的錯誤率,這是統計分析的基本特點,因此在生物統計課程的學習中培養了一種新的思維方法———從不肯定性或概率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和分析科學試驗的結果。
生物統計學是通過個別的試驗研究得出其一般性結論,屬于歸納推理的范疇。但其有別于簡單枚舉法和科學歸納法,是一種或然性歸納推理或者概率歸納推理。在生命科學的研究中絕大多數涉及到的是隨機事件,因此,生物統計學不僅是試驗設計與統計方法的教學,更重要的還是大學生思維方式的培養,這對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很有必要。
生物統計學包括試驗設計和統計方法兩個有機聯系的組成部分。通過試驗設計的教學可提高大學生設計研究課題試驗方案的能力,使之明確課題的研究目的、試驗因素與水平以及試驗設計方法等方面的內容。通過統計方法的教學除讓學生弄清各種統計方法的內涵外,還需要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選擇最適合的統計方法,以揭示資料潛在的信息,達到研究的最終目的,從而提高大學生科學研究素質。
三、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
(一)加強電子課件及網絡平臺建設。
生物統計學是應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原理研究生物界數量變化的學科,而概率統計的理論和思維方法對本科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加之課程學時的減少(由原來的60-70學時,降到現在的40學時左右),如何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入門,并使學生在了解概率統計思想的基礎上,掌握常用統計分析方法的應用及使用條件是課程的教學難點。為此,我們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了與教材配套的課件,通過在課堂上把抽象內容形象化與直觀化,收到了良好教學效果。建設了一個生物統計學教學網絡支撐平臺,現有課程簡介、教學大綱、師資力量、授課教案、電子版《生物統計學》教材、課程錄像、實習指導、在線測試題、參考文獻、其它教學資源等欄目,免費向全校師生開放。
(二)將多媒體教學優勢與學生的認知規律有機結合,用較少的學時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具有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觀化的特點。
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將多媒體這些特點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相結合,多媒體教學就可能會帶來一些弊端諸如:(1)內容多,幻燈片變換快,由照本宣科變為照屏宣科,為新的“滿堂灌”;(2)課件圖片多,內容以展示為主,缺乏啟發性;(3)教學內容常用滿屏的方式顯示(即所謂“死屏”),老師照著屏幕上的內容給學生講解,失去了傳統教學方法,老師邊講邊板書能給學生留下比較深刻印象的特點,缺乏吸引力。
而多媒體在教學中只能充當工具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將多媒體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觀化的特點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緊密結合在一起。在制作課件時,采用啟發式教學方式,精煉教學內容,模仿傳統教學書寫板書的過程,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采用逐字、逐句、逐段顯示教學內容的動畫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老師仍然保持傳統教學方法的教姿教態,在授課的過程中與學生保持互動,根據學生在課堂上接受知識的能力,掌握屏幕上顯示內容的速度,必要時輔以板書進行講解。這樣做既發揮了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又充分照顧到學生的認知規律,在內容沒有縮減,學時減少近三分之一的情況下,仍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長期堅持教育教學方法及教學規律的研究。
生物統計學的理論基礎是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從這個層面上講,它有非常濃的數學味道,但是它又有別于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生物統計學更主要強調的是概率論及數理統計的思想和方法在解決生命科學中一些具體問題的應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存在一個“度”的把握問題,如果將概率論及數理統計的原理講得太多,一是學時不允許,二是學生難以消化,得不到好的教學效果;如果只注重方法的講解,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會誤入亂套公式的歧途。經過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重點掌握統計方法的功能與用途,方法與步驟,防止各類方法的誤用,淡化定理的證明與公式的推導。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采用“保干削枝”,即在學時減少很多的情況下,將一些次要的統計方法去掉,也要保證有足夠的學時講授理論分布與抽樣分布、統計假設測驗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掌握生物統計學中所蘊含的概率論及數理統計的思想精髓,從而避免學生亂套統計公式。
(四)密切跟蹤生命科學發展的前沿動向,探索生物統計學解決前沿問題的理論與方法。
統計學在生物學中的應用已有長遠的歷史,許多統計的理論與方法也是自生物上的應用發展而來,而且生物統計是一個極重要的跨生命科學各研究領域的平臺?,F在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與生物信息學的蓬勃發展,使得生物統計在這些突破性生物科技領域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課程建設中,隨時注意納入生物統計學在前沿領域研究應用的內容,增強課程的活力,提高教師和學生面向生物產業主戰場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加強實踐教學,注重學生能力培養。
生物統計學要不要開實驗課,怎樣開實驗課,一直存在爭議,在此認為生物統計學不僅應該開設實驗課,而且還要將實踐教學的重點放在計算機技術和統計軟件的應用上,讓學生不僅掌握統計方法,而且加深對原理的認識,獲得就業或升學的必備計算機統計技能,提高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一)開展統計軟件的實習,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素質。
20世紀20年展起來的多元統計方法雖然對于處理多變量的種類數據問題具有很大的優越性,但由于計算工作量大,使得這些有效的統計分析方法一開始并沒有能夠在實踐中很好推廣開來。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誕生與發展,使得復雜的數據處理工作變得非常容易,所以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技術,通過計算機軟件將統計方法中復雜難懂的計算過程屏障起來,讓用戶直接看到統計輸出結果與有關解釋,從而使統計方法的普及變得非常容易。在課程體系改革中,各課程的教學時數與達到培養目標所需完成的教學內容相比還是不足的。為此,可以通過標準的統計軟件的教學實習來達到以點帶面,擴大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素質。
為此我們建立了一個專用于實習教學的生物統計電腦實驗室?,F共有50余臺電腦,并連接到校園網。實驗室配備有指導教師,負責對上機的學生答疑。除按教學計劃進行的正常實習教學外,實驗室還對優秀學生免費開放,鼓勵他們結合教師的科研活動,應用所學生物統計學知識,學習新的生物統計學知識,掌握應用計算機解決生物統計學問題的技能。
(二)全方位、多層次的實踐教學。
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必須將本課程的實踐教學活動延伸到課堂教學外,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實踐教學。
在原綿陽農專期間,主要在作物育種、作物栽培、動物營養等課程實驗與實習中,根據相關內容加入了試驗設計方法以及數據統計分析的相關內容。
組建了西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以后,由原來的單一農科專業變成了理、工、農三大學科均有專業的格局。雖然專業的學科歸屬不同,但有一點是相通的,其內涵均屬于生命科學的范疇。以科學研究的方法進行劃分,均屬于實驗科學。
掌握正確的實驗設計方法,從不確定性數據中挖掘事物的客觀規律,是實驗科學工作者必備的技能。因此,我們將原來只是在農科專業上延伸實踐教學的作法推廣到全院的所有專業,結合實驗課教學的改革,對發酵工藝學實驗、植物細胞工程實驗、食用菌實驗、微生物學實驗等課程的內容全部或部分改為用生物統計學指導學生自主進行實驗設計,把過去單一的實驗流程、樣品觀察或檢測實驗改變為試驗條件的優化試驗,提出在不同條件下對樣品測定的比較試驗設計、單因素試驗設計、多因素試驗設計、正交試驗設計、均勻試驗設計,對試驗結果要求學生使用統計學的方法對進行分析和討論,最后得出最佳試驗條件。
這樣的實驗教學改革起到了一箭雙雕的作用,從專業基礎課或專業課的角度看,改驗證性實驗為設計型、綜合性實驗,增強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從生物統計學角度看,將課程的教學實踐延伸到課程外,彌補了學時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學生將自己學到的統計學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知識得到很好的內化。
此外,在學生課外科技活動中指導學生選用正確的實驗設計和數據的統計分析方法,提升科技作品的檔次;在畢業論文(設計)中要求學生采用恰當的生物統計學方法進行設計與分析,寫出高質量的畢業論文(設計)。
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訓練了學生的統計思維能力,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掌握生物統計學這一工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了學生學好用好這門工具的信心,提高了學生從復雜的生命現象中挖掘事物客觀發展規律的能力。
精品課程是集科學性、先進性、教育性、整體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優秀課程。作為精品課程的載體,應具有一流的教師隊伍、一流的教學內容、一流的教學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學管理等特點。與之相比,我們在生物統計學精品課程的建設上,才剛剛起步,今后還要在教材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加大力度,將生物統計學建設成體現現代教育教學思想、符合現代科學技術和適應社會發展進步的需要、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深受學生歡迎的一門課程。
參考文獻:
[1]何風華,李明輝。生物統計學多媒體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綜合),2004,25(6):25~27
[2]洪偉,吳承禎,陳輝,等。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學科、隊伍建設與科學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04,6:50~51.
[3]崔相學。提高學生統計分析素質的實踐與探討[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6(2):67~68.
[4]鄧華玲,傅麗芳,孟軍,等。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的改革與實踐[J].大學數學,2004,20(1):34~37.
[5]張紅平,李利,明道緒,等。培養學生正確的統計學思維[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04,22(s):56~57.
關鍵詞:生物統計學;精品課程;教學改革
一、引言
隨著生物科學的發展,只有定性的結論已不能滿足實踐的需要,實現生物科學結論定量化是人們長期追求探索的目標;生物統計學是生物學科定量化的重要分析理論與方法,生物統計學是生物學科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素質,與生命活動有關的各種現象中普遍存在著隨機現象,大到森林陸地生態系統,小至分子水平,均受到許多隨機因素的影響,表現為各種各樣的隨機現象,而生物統計學正是從數量方面揭示大量隨機現象中存在的必然規律的學科。因此,生物統計學是一門在實踐中應用十分廣泛的工具學科,它是生命科學各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對后續生命科學課程學習和生物科研有重要作用。
同時,生物統計作為數理統計在生物學領域的應用,是教學難度較大的一門課程。因此,在生物統計學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針對各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因材施教,更新教育理念,加強實踐訓練,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進行改革和大膽探索。
二、二十一世紀對生物統計學課程的重新定位
(一)新世紀對生物統計學課程提出的新要求。
二十世紀上半葉農業和遺傳統計學首先獲得了發展,在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生物統計學、統計流行病學、隨機化臨床試驗學已經成為攻克人類疾病的一個里程碑。這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顯著提高了人類的期望壽命。
21世紀人類基因組,基因芯片等實驗科學產生出的巨量數據,需要新工具來組織和提取重要信息。
將數據轉化為信息需要統計理論和實踐方面的洞察力、技術和訓練。
未來的生物統計學將會與信息技術密切結合,較少側重傳統數理統計,而會更多注意數據分析,尤其是大型數據庫的處理。生物統計學越來越不同于其它數學領域,計算機和信息科學工具至少和概率論一樣重要。
(二)生物統計學對大學生素質培養的作用。
生物統計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通過樣本來推斷和估計總體,這樣得到的結論有很大的可靠性但有一定的錯誤率,這是統計分析的基本特點,因此在生物統計課程的學習中培養了一種新的思維方法———從不肯定性或概率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和分析科學試驗的結果。
生物統計學是通過個別的試驗研究得出其一般性結論,屬于歸納推理的范疇。但其有別于簡單枚舉法和科學歸納法,是一種或然性歸納推理或者概率歸納推理。在生命科學的研究中絕大多數涉及到的是隨機事件,因此,生物統計學不僅是試驗設計與統計方法的教學,更重要的還是大學生思維方式的培養,這對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很有必要。
生物統計學包括試驗設計和統計方法兩個有機聯系的組成部分。通過試驗設計的教學可提高大學生設計研究課題試驗方案的能力,使之明確課題的研究目的、試驗因素與水平以及試驗設計方法等方面的內容。通過統計方法的教學除讓學生弄清各種統計方法的內涵外,還需要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選擇最適合的統計方法,以揭示資料潛在的信息,達到研究的最終目的,從而提高大學生科學研究素質。
三、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
(一)加強電子課件及網絡平臺建設。
生物統計學是應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原理研究生物界數量變化的學科,而概率統計的理論和思維方法對本科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加之課程學時的減少(由原來的60-70學時,降到現在的40學時左右),如何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入門,并使學生在了解概率統計思想的基礎上,掌握常用統計分析方法的應用及使用條件是課程的教學難點。為此,我們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了與教材配套的課件,通過在課堂上把抽象內容形象化與直觀化,收到了良好教學效果。建設了一個生物統計學教學網絡支撐平臺,現有課程簡介、教學大綱、師資力量、授課教案、電子版《生物統計學》教材、課程錄像、實習指導、在線測試題、參考文獻、其它教學資源等欄目,免費向全校師生開放。
(二)將多媒體教學優勢與學生的認知規律有機結合,用較少的學時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具有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觀化的特點。
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將多媒體這些特點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相結合,多媒體教學就可能會帶來一些弊端諸如:(1)內容多,幻燈片變換快,由照本宣科變為照屏宣科,為新的“滿堂灌”;(2)課件圖片多,內容以展示為主,缺乏啟發性;(3)教學內容常用滿屏的方式顯示(即所謂“死屏”),老師照著屏幕上的內容給學生講解,失去了傳統教學方法,老師邊講邊板書能給學生留下比較深刻印象的特點,缺乏吸引力。
而多媒體在教學中只能充當工具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將多媒體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觀化的特點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緊密結合在一起。在制作課件時,采用啟發式教學方式,精煉教學內容,模仿傳統教學書寫板書的過程,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采用逐字、逐句、逐段顯示教學內容的動畫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老師仍然保持傳統教學方法的教姿教態,在授課的過程中與學生保持互動,根據學生在課堂上接受知識的能力,掌握屏幕上顯示內容的速度,必要時輔以板書進行講解。這樣做既發揮了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又充分照顧到學生的認知規律,在內容沒有縮減,學時減少近三分之一的情況下,仍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長期堅持教育教學方法及教學規律的研究。
生物統計學的理論基礎是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從這個層面上講,它有非常濃的數學味道,但是它又有別于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生物統計學更主要強調的是概率論及數理統計的思想和方法在解決生命科學中一些具體問題的應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存在一個“度”的把握問題,如果將概率論及數理統計的原理講得太多,一是學時不允許,二是學生難以消化,得不到好的教學效果;如果只注重方法的講解,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會誤入亂套公式的歧途。經過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重點掌握統計方法的功能與用途,方法與步驟,防止各類方法的誤用,淡化定理的證明與公式的推導。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采用“保干削枝”,即在學時減少很多的情況下,將一些次要的統計方法去掉,也要保證有足夠的學時講授理論分布與抽樣分布、統計假設測驗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掌握生物統計學中所蘊含的概率論及數理統計的思想精髓,從而避免學生亂套統計公式。
(四)密切跟蹤生命科學發展的前沿動向,探索生物統計學解決前沿問題的理論與方法。
統計學在生物學中的應用已有長遠的歷史,許多統計的理論與方法也是自生物上的應用發展而來,而且生物統計是一個極重要的跨生命科學各研究領域的平臺?,F在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與生物信息學的蓬勃發展,使得生物統計在這些突破性生物科技領域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課程建設中,隨時注意納入生物統計學在前沿領域研究應用的內容,增強課程的活力,提高教師和學生面向生物產業主戰場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加強實踐教學,注重學生能力培養
生物統計學要不要開實驗課,怎樣開實驗課,一直存在爭議,在此認為生物統計學不僅應該開設實驗課,而且還要將實踐教學的重點放在計算機技術和統計軟件的應用上,讓學生不僅掌握統計方法,而且加深對原理的認識,獲得就業或升學的必備計算機統計技能,提高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一)開展統計軟件的實習,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素質。
20世紀20年展起來的多元統計方法雖然對于處理多變量的種類數據問題具有很大的優越性,但由于計算工作量大,使得這些有效的統計分析方法一開始并沒有能夠在實踐中很好推廣開來。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誕生與發展,使得復雜的數據處理工作變得非常容易,所以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技術,通過計算機軟件將統計方法中復雜難懂的計算過程屏障起來,讓用戶直接看到統計輸出結果與有關解釋,從而使統計方法的普及變得非常容易。在課程體系改革中,各課程的教學時數與達到培養目標所需完成的教學內容相比還是不足的。為此,可以通過標準的統計軟件的教學實習來達到以點帶面,擴大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素質。
為此我們建立了一個專用于實習教學的生物統計電腦實驗室?,F共有50余臺電腦,并連接到校園網。實驗室配備有指導教師,負責對上機的學生答疑。除按教學計劃進行的正常實習教學外,實驗室還對優秀學生免費開放,鼓勵他們結合教師的科研活動,應用所學生物統計學知識,學習新的生物統計學知識,掌握應用計算機解決生物統計學問題的技能。
(二)全方位、多層次的實踐教學。
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必須將本課程的實踐教學活動延伸到課堂教學外,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實踐教學。
在原綿陽農專期間,主要在作物育種、作物栽培、動物營養等課程實驗與實習中,根據相關內容加入了試驗設計方法以及數據統計分析的相關內容。
組建了西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以后,由原來的單一農科專業變成了理、工、農三大學科均有專業的格局。雖然專業的學科歸屬不同,但有一點是相通的,其內涵均屬于生命科學的范疇。以科學研究的方法進行劃分,均屬于實驗科學。
掌握正確的實驗設計方法,從不確定性數據中挖掘事物的客觀規律,是實驗科學工作者必備的技能。因此,我們將原來只是在農科專業上延伸實踐教學的作法推廣到全院的所有專業,結合實驗課教學的改革,對發酵工藝學實驗、植物細胞工程實驗、食用菌實驗、微生物學實驗等課程的內容全部或部分改為用生物統計學指導學生自主進行實驗設計,把過去單一的實驗流程、樣品觀察或檢測實驗改變為試驗條件的優化試驗,提出在不同條件下對樣品測定的比較試驗設計、單因素試驗設計、多因素試驗設計、正交試驗設計、均勻試驗設計,對試驗結果要求學生使用統計學的方法對進行分析和討論,最后得出最佳試驗條件。
這樣的實驗教學改革起到了一箭雙雕的作用,從專業基礎課或專業課的角度看,改驗證性實驗為設計型、綜合性實驗,增強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從生物統計學角度看,將課程的教學實踐延伸到課程外,彌補了學時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學生將自己學到的統計學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知識得到很好的內化。
此外,在學生課外科技活動中指導學生選用正確的實驗設計和數據的統計分析方法,提升科技作品的檔次;在畢業論文(設計)中要求學生采用恰當的生物統計學方法進行設計與分析,寫出高質量的畢業論文(設計)。
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訓練了學生的統計思維能力,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掌握生物統計學這一工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了學生學好用好這門工具的信心,提高了學生從復雜的生命現象中挖掘事物客觀發展規律的能力。
精品課程是集科學性、先進性、教育性、整體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優秀課程。作為精品課程的載體,應具有一流的教師隊伍、一流的教學內容、一流的教學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學管理等特點。與之相比,我們在生物統計學精品課程的建設上,才剛剛起步,今后還要在教材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加大力度,將生物統計學建設成體現現代教育教學思想、符合現代科學技術和適應社會發展進步的需要、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深受學生歡迎的一門課程。
參考文獻:
[1]何風華,李明輝。生物統計學多媒體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綜合),2004,25(6):25~27
[2]洪偉,吳承禎,陳輝,等。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學科、隊伍建設與科學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04,6:50~51.
[3]崔相學。提高學生統計分析素質的實踐與探討[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6(2):67~68.
[4]鄧華玲,傅麗芳,孟軍,等。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的改革與實踐[J].大學數學,2004,20(1):34~37.
針對“生物統計學”課程的特點和現狀,近年來,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建設、考核方式等多方面進行了實踐和探索,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1.合理編排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我校本科教學計劃調整后,“生物統計學”課程安排在第三學期,周學時為2,共36學時。學生在之前已學習了“高等數學”等公共課程,“植物學”、“動物學”等專業基礎課程,與本學期同時學習的還有“生物化學”。為適應生命科學的發展和對生物學人才的培養,我們按照“強化基礎、突出重點、注重應用、通俗易懂”的原則合理設計安排教學內容[1]。在課堂講授時,我們盡可能把抽象的統計學原理與生命科學的前沿或學生們感興趣的事例進行結合,并引導學生從專業知識的角度對統計分析的結果做出科學的判斷和合理的解釋,這樣一方面使學生感受到生物統計學與生命科學的各專業都是緊密聯系的,另一方面學到的統計分析方法和試驗設計原則也可以指導學生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作為應用性極強的課程,我們在課堂授課時一般不過多討論數學原理,而主要偏重于統計原理的介紹和具體分析方法的應用。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數內,對涉及到的數理統計知識多是“拿來主義”,對于一些公式,通常只進行概念上的介紹和公式上的簡單推導,對有些較復雜的統計公式則只給出公式,并不要求學生掌握具體的推算過程,其目的是讓學生對統計學原理和統計分析方法有較全面的了解。在章節內容上,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刪減,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比如講授方差分析一章時,以單因素數據資料的分析為例,重點介紹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數學模型和分析步驟,對于二因素數據資料的分析則啟發學生根據其基本原理和數學模型進行推理,多因素數據資料的方差分析則只介紹基本原理,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實現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本位的教學理念。
2.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根據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并重,對學生“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3],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學相融。問題導入法。在課堂講授時,我們注重問題的創設。提供氛圍,啟發學生發現問題并思考如何解決問題[4],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則成為學生的協作者。例如,在方差分析一章講述時,以單因素數據資料為例[1],讓學生思考如何進行多組平均數之間的比較。有的學生會提出,可以采用之前學習過的兩個樣本平均數假設檢驗的分析方法對多組數據進行兩兩的比較,而這又引發了一些新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這時,我們引導啟發學生將所有的數據資料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將數據的總變異按照其變異來源剖分成處理引發的變異(組間變異)和試驗誤差引發的變異(組內變異),并利用反映變異特性的方差這一統計量來表示組間變異和組內變異的大小,進而采用檢驗對其二者的差異進行顯著性檢驗,由此和學生共同推導出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步驟。這樣,既讓學生理解了方差分析的原理和應用,也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比法?!吧锝y計學”中有很多概念都是成對出現的,其相應的公式也有著許多形式上的共同點,這就為我們進行對比法講解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例如標準差與標準誤、直線回歸系數與直線相關系數、樣本平均數假設檢驗的檢驗及檢驗等[1]。對比法講授,既可以幫助學生記憶公式,也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公式的含義和具體應用,做到舉一反三。演繹法?!吧锝y計學”中有很多公式是前后聯系的,存在公式的變形,運用演繹法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公式的來源和內涵。例如變量的標準化公式,對于服從正態分布的變量進行標準化轉換的公式(u=x-μxσx)是核心,在理解這個公式含義的基礎上,對于各統計數(平均數、平均數差數、頻率、頻率差數、成對數據差數等)進行標準化轉換的公式自然也就推導出來了,從而避免了對這些公式的死記硬背。板書與多媒體課件并行。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在教學實踐中多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授課。多體媒體課件集文字、公式編輯、圖形、色彩、動畫于一體,既可以插入圖片和例證,也可以實現公式推導的逐步展現,圖文并茂,色彩豐富,省去了板書所占的時間,可以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增加教學內容,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4]。同時,傳統的板書不能完全放棄,在講授過程中,適時穿插板書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聯系已學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以多媒體教學為主,板書為輔,注重將這兩種教學方法進行有機的結合。
3.加強實驗教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吧锝y計學”是一門應用學科。我們在理論教學的同時,安排了18個學時的實驗課,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將課堂理論知識加以應用并學會常用統計學軟件的使用。生物統計學實驗課在生命科學學院信息學實驗室利用電子教室系統進行,教師在主控機上邊講解邊操作,學生可以在自己的計算機上觀察到具體的執行過程,之后可以自己進行相應的操作,然后以電子文檔的形式提交實驗課作業。通過實驗課教學,一方面使理論知識密切聯系實踐,真正提高了學生的應用能力;另一方面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在實驗課中學生不僅鞏固了統計分析知識,而且利用計算機來分析數據也為相關專業課實驗數據的分析奠定了基礎。在運用計算機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時,學生們也深刻意識到,盡管統計學軟件功能強大,但必須對相關的統計學知識有一定的認知和理解,才能更好地使用這些軟件,由此也進一步激發了學生課堂學習的動力。
4.課程資源的立體化建設。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注重加強課程資源的立體化建設。以教材為中心,我們編寫了與科學出版社《生物統計學》(第四版)配套的《生物統計學學習指導》,對每一章的內容都配套了目的要求、內容提要、難點評析、例題解析、習題解答和自我測驗[5],以供學生在課下進行學習和知識的擴充。同時,“生物統計學”是河南師范大學校級網絡課程,學生可以通過瀏覽網頁進行課程內容學習。在網絡課程中,每章均示出了重點、難點,便于學生自學或復習掌握;同時,網絡課程中豐富生動的圖表資料及實例分析也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關鍵詞:眼科學;實驗課;案例教學法;效果
眼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臨床醫學專業,其涉及眾多的醫學概念和方法,眼科學教學方法的革新在近年來層出不窮[1],而眼科學實驗課卻鮮有介紹。案例教學法(CaseStudyBasedLearning,CBL)是近年來國內外經常采用的臨床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培養及提高現代醫學生的能力,是許多教師普遍推崇的教學方法。CBL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組織學生對案例的閱讀、查閱、思考、分析、討論等一系列的活動,教授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及原理,加深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2],CBL已經廣泛地在國內外的高等醫學教育中應用[3]。根據目前我校眼視光學學生的現狀和教師多年的教學經驗,結合現有教學條件和資源,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在實驗課中應用了CBL,取得了良好效果?,F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我校眼視光學90名學生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40名,女50名,年齡19~22歲。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5名。實驗組中男22名,女23名,對照組中男18名,女27名。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研究方法對照組應用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法(LBL),實驗組應用CBL教學法,實施地點為我校附屬眼科醫院實驗室。1.2.1LBL教學法:單純應用課堂講授的方法,即教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教室中聽課,配以臨床上的圖例進行講解,隨即讓學生在實驗課中實施。1.2.2CBL教學法:廣泛收集國內外有學習思考價值的實驗課資料,選取有典型代表意義的各種臨床相關疾病材料,組織相關教師充分論證及篩選,取其有精華和有深刻內涵的材料,發現其中所隱含潛在的臨床問題,精心整編成適合眼科學實驗課CBL的教學材料。以案例為導引,讓學生閱讀、查閱、思考、分析、討論,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并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1.3教學效果評價設計針對LBL和CBL兩種教學模式的學生問卷,問卷內容包括加強團隊協作、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參與意識、激發學習興趣。在實驗課程結束后進行調查,分析學生對兩種教學模式的認可程度。通過臨床技能操作考試,評價學生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在疾病診斷、治療中對于基礎理論知識及基本概念的應用能力,分析評價兩種教學模式的遠期效果。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考試成績,采用t檢驗分析實驗組和對照組成績的差異,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分類變量資料采用χ2檢驗進行分析,P<0.01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考試成績比較實驗組眼科學期末試卷考試平均成績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臨床技能操作考試中實驗組學生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2兩組學生對學習效果的應答比較采用無記名方式,共發放問卷90份,收回90份,回收率100%。兩組學生在調查問卷中應答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尤其在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激發學習興趣方面的差異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2。
3討論
關鍵詞:統計學課程;應用能力;多維教學策略組合
0 引言
統計學是一門研究現象數量關系的方法論科學,是21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學科之一。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統計已經成為人們認識客觀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如同自然科學離不開實驗方法和數學方法一樣,社會科學也離不開社會調查方法和處理數據的統計學。從1992年國家教委把統計學列入財經類專業主要核心課程以來,查看相關院校有關專業的課程設置,凡經濟、管理類專業大都把統計學作為專業基礎課[2]。對經管類學生來說,構建統計學知識整合思維,需要“數學知識+經管類知識+統計學知識+計算機應用知識”四大支我素融合形成合力。而如何有效地融合各類知識源,整合統計學教學內容,成為當前統計學教學中需要不斷探索和研討的問題。
1 基于PBL-LBL的課堂講授策略
本文認為應采取PBL與LBL相結合的方法開展理論課的教學。比如在搭建統計學整體知識譜系的“框架結構”、展示多層次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聯時,運用傳統LBL法最為清晰、明了。同時LBL法對課程疑點、問題興趣點、反例和變式的講解,也有助于幫助學生克服自學中的畏難情緒,有助于形成有效的PBL-LBL閉環。而若講授具體的統計方法及運用,如抽樣技術、多元統計分析、非參數統計等,則可運用PBL與LBL相結合的方法。在教師講清基本原理并設置情境案例后,讓學生針對問題自主探尋答案,并充分參與分析討論。而對一些容易理解的內容,如描述統計,可完全采用PBL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并通過相互討論、相互提問的方法進行學習。
2 基于建構主義的立體化多層次課后作業策略
(1)封閉式作業題與開放式作業題
封閉式作業題就是傳統的課后緊跟式作業題,這類題型適用于理論較復雜的統計方法。對于推斷統計和多元統計的典型知識點,通過經簡化分解的封閉式作業題的演練,有助于學生形成對方法關鍵特征的典型認識。而與PBL緊密相連的就是開放式作業題,這種題目的“開放式”在于:答案的開放性,即答案不唯一,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情境的開放性,即以現實經濟問題為數據源和研究背景;結構的開放性(結構不良),即需要學生自主識別問題結構和解題思路。這種題目一般在每章課前布置一題,要求本章結束后提交作業。例如“數據收集”這章可要求學生設計構思一個調研方案,自選題目、自定調查方法、自擬調查問卷,并盡量在學校范圍內實施調查,調查后再針對數據特點進行回收整理?!皶r間數列分析”這章可要求學生尋找一個真實的時間數列,分析其演化規律并對未來趨勢進行一定預測。這種設計的目的是讓每一道開放式作業題都依托一個學生感興趣的實際聚焦點,將所學的統計方法作為其思考工具,判斷分析并解決這個實際背景中的相關問題。
(2)綜合式項目作業題
在課程學習完緒論部分之后,可以讓學生自行設計,采用“項目任務”驅動的方法完成一項整體課程綜合作業,期末作為課程考試的一部分予以提交。即針對統計工作四階段“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分析/推斷”這一思維主線,在教師典型實例演示的基礎上,由學生收集數據資料形成項目任務,并運用統計學原理后續各章中的統計方法加以分析。這種做法有助于強化學生對課程主要線索的把握。如聯系“數據收集”一章取得的調查資料,可計算平均指標、相對指標、可變構成指數,并進行相關與回歸分析和時間序列預測等。
3 基于應用性操作的實驗教學策略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統計學已從過去的Book statistics向二十一世紀的Computer statistics發展。計算機及計算機網絡的普及,使統計學的教學重點由統計計算方法轉向了統計軟件的應用實踐。對于經管類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統計學重在應用。而據統計,經管類專業統計學課程的實驗課時量比重一直較低(在15%以下)。這與西方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美國高校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比例一般為3:1,英國為2:1。因此適度加大實驗教學學時,并充實完善實驗教學內容,是保證學用緊密結合的有效途徑?;诖?,在運用PBL-LBL講授策略時,對于理論教學中各種統計方法的講解,只要明確其基本統計思想、計算的原理、正確的應用條件以及如何正確解讀計算結果就可以了,大量復雜具體的計算可交由計算機去完成。
4 基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考試策略
對于傳統閉卷考試,為增強其實用性,建議加入實踐操作內容的卷面考核和統計結果分析的考核。同時實行教考分開,建立統計學標準試題庫。試題庫有助于統一考試標準,脫離任課教師自訂標準、自擬試卷、自己評分的模式,從命題這一源頭環節減少測試誤差。試題庫的建立需要依據課程主要線索,將課程內容分解為若干知識單元,按照知識單元在整個課程領域的重要性、教學時數比重及各知識單元對學生后續學習的保留和遷移價值,合理分配各單元考察目標間的比例關系,形成命題雙向細目表。然后收集和編制各種試題組成試題庫。需要說明的是匯編統計學試題庫不是試題的簡單組合,從命題到實測到評分均有一套嚴格的制度,這其中每個環節都需要整個統計學課程組反復的推敲和磋商。在統計學試題庫的基礎上,再通過計算機進行選題,組編試卷。
5 結語
本文運用建構主義理論和協同理論,通過建立“講授-作業-實驗-考試”一體化的教學組合策略,探索形成統計學課程“點-線-面-場”相協調的教學體系。即形成以知識點為基-課程脈絡為綱-統計綜合作業為面-實驗操作與理論學習相結合的面向應用能力培養的四維場教學體系,以最終實現理實結合、考學互促的教學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