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3 16:08: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當代文學思潮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現當代文學思潮史的在敘述模式上,一直是先進行理論,后進行創作,該思維模式就是指,文學史家對某個時期的文學創作理論進行研究,掌握該時期文學創作的特點,在此情況下繼續文學史的闡述。另外,現當代文學史還有另一個思維模式,就是先思想后形成,說的就是文學史家在文學史敘述的過程中,覺得文學創作工作主要是由兩個方面的內容所構成,即文學形式、思想主體。因此,在現如今,現代文學史的敘述工作,該思維模式一直對現代文學史造成巨大的影響。為此,當文學史家進行文學創作時,存在固定的幾種思維,第一,社會背景與文學理論緊密相連,前者可決定后者;第二,文學理論、主張、創作在同一時間形成,第三,文學創造建立在文學理論的基層上,而文學創作的形式,完全取決于文學史家的思想。進行文學創作時,文學創作者,首先對作品做全面的分析,掌握作品的主要思想、人物特征等,最后再對其中的藝術價值進行分析。文學界在80年代得到人們的重視,并有重寫文學史的歷史事件,即便如此,具有價值的文學作品卻少之又好,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先理論后創作,先思想后形式這樣一個固定思維模式的影響,該思維模式忽略了文學作品本身的特殊性,文學作品已經轉變成為獨立存在的個體。
二、重構現當代文學思潮史的有效方法
1.認識到文學思潮史重構的必要性
我國現當代文學思潮史進行重構,首先要使人們對文學思潮史具有一定的認識度,掌握中國文學思潮史發展中存在的特點,并對認識到文學思潮史構建的必要性。在重構的過程中,分析古代文學思潮的發展歷程,并結合當代文學思潮的情況,進行重構,保證現當代文學思潮史重構工作順利開展,現代文學思潮史重構,建立在古代文學思潮史、當代文學思潮史的基礎之上,為現代文學重構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使我國現代文學思潮史重構工作得到良好的發展。認識到現當代文學思潮史重構的意義,了解到文學思潮史在發展中具有長期性、整體性兩大特征,為此,在文學思發展中,要將文學思潮史質量放在第一位,對現代文學思潮史重構工作給予大力支持,鼓勵當代人積極參與到文學思潮史的重構工作當中。
2.進行文學思潮分類工作
文學思潮史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社會背景的影響,每一個時期的文學思潮都具有該時期的特點。在傳統的文學思潮史研究中,通常是從時間的角度出發,對文學思潮史進行研究,理清文學思潮的脈絡。但是,該研究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從時間出發進行研究,會受到歷史事件的影響,將文學思潮史與歷史事件聯系在一起,導致文學思潮史演變成為社會思潮史。在現當代文學思潮重構工作中,為了預防此類問題的出現,在文學研究上要做改變,不再采納以時間為線索的研究方式,應對文學思潮做分類,根據文學思潮本身的特點進行劃分,該分類是文學思潮本身的一種類別區分。此分類方法,可將文學作品的整體結構進行優化,將文學思潮按照專題分類,分類處理后,文學思潮內在邏輯更加清晰明了,有效預防社會思潮混入到文學思潮史當中。
3.文學思潮史重構符合發展規律
現當代文學思潮史的重構,需要符合發展規律,并兼顧著各種思潮,現代文學思潮分為三類,人性、社會以及審美,這三種文學思潮在現代文學思潮史的重構工作中具有重大意義。兼顧文學思潮,去除時間化,避免文學思潮受到時間的制約,但是,并不可完全將時間概念所摒除,而是在文學思潮的敘述當中,對時間意識做適當的調整,使用互見性的敘述方法?,F代文學思潮史重構需要兼顧人性、社會以及審美這三類思潮,并順應文學思潮史的發展規律?,F當代文學思潮史的重構,保證其符合文學思潮史的發展規律,意思就是在文學思潮重構過程中,要全面認識到文學思潮史的發展規律,確?,F代文學思潮史重構順應思潮史的發展規律,另外,還需要對現當代文學史重構工作的實際情況走分析,結合實際情況,順應思潮史發展規律的同時,提高文學思潮重構的質量。
其實應該在肯定經濟對文學藝術發展的決定作用的同時,注重從文化、哲學、宗教、社會心理及科學等諸多環節來探討外國文學史的流變,并要特別突出強調文化因素的作用。西方文學與文化互為依存,密不可分的。西方文化從特質上來看屬于酒神文化、太陽神文化。這種文化從源頭上根源于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古希臘先民是個海上“商業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促使古希臘初民形成了樂觀、自由、活潑、個性解放的性格特征和文化心態。這種民族心態表現在文學上,就形成熱愛生活,以人為本,執著現世,無視來生,積極進取,勇于追求的文學精神。
而這種人文精神滋養了整個西方的民族文化,使整個西方文學史始終貫穿著人生價值觀念和人學母題。外國文學課程的教學目的,不僅僅是了解單一的國別文學發展的線索、閱讀作品,做一些例行的賞析,而是承擔著教育人、引導人的神圣責任,通過對異域文化在感知世界、認識人生、表達情感、價值取向等方面的學習與比較,從更高層面上感知異域文化,發展、完善、提高在本民族文化傳統基礎上形成的人生觀、價值觀、文化觀。文化和文學本來就是互相滲透、互相依存的兩個重要方面。我們應該強調文化因素的作用,教會學生在漫長的文學史中去體會文化的傳承,特別注意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與文學融為一體,使學生在學好外國文學知識的同時,提高其文化素養,達到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目的。
優化教學體系,豐富文學史的文化因素優化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效果。外國文學囊括了中國以外的全世界所有國家民族的文學,面對這樣浩繁的內容,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處理不好,就很難收到好的教學效果。按照傳統的教學觀念,就整個外國文學的發展史而言,古代是起點,近代是重點,現當代是難點。歐洲近代文學成就尤其突出,是重點講授的部分,而現當代文學卻作為選修課來講,顯然不是教學重點。至于東方文學就更不入流了。
這種傳統的教學內容往往偏重于西方,并且厚古薄今,遠詳近略。作為專業基礎課,教學內容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系統性,這對學生學習知識,形成技能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但如果在教學中忽視現當代重要的研究成果和文學思潮,就會使學生對西方20世紀以來的現實主義文學和現代派文學知之甚少,對新的文本解讀方法也很陌生,影響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廣闊學術視閾的形成。因此,在外國文學教學改革研究中,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精選和優化勢在必行。在講授歐洲近代文學的同時,要增加對20世紀文學的講授。
[關鍵詞]我國現當代文學;民俗學;聯系
一、民俗與文學之間的關系
對文學的起源,文學界的說法不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文學的發生與民俗產生是息息相關的。文學與民俗密不可分,它們是一種相依相存、互相融合的關系。學術界雖然觀點不一,但無論秉持怎樣的主張,文學界對民俗活動是文學起源的土壤這一點是十分認可的。從原始社會開始,我們的祖先就不斷在創造,他們出于本能的對宇宙的畏懼、敬仰,也在歷史車輪滾動中創造了豐富的鬼神文化,并由此出現了宗教活動,宗教活動是最基本的民俗活動和文學活動[。]。"周易的出現,就是最早民俗與藝術交融的作品與載體??梢哉f原始初民的宗教活動其實就是一種文學活動。宗教巫師就像文學的歌手,比如說,少數民族哈尼族在每年的-月會有一個特別的民俗活動來祈求上蒼下雨,以求來年的豐收。人們在呼喚谷魂的過程中,創造了"叫谷魂歌。,這個宗教儀式不斷沿襲至今。在那些傳達情感的民俗活動中,文學的內容和樣式更讓人神往。文學工作者創作出來的文學作品常常取材于各種民俗活動,并在其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創造出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文學作品。因此幾乎可以斷言,民俗與文學是二者合一、相生相伴的。民俗作為文學的中介和淵源,可以說,文學和民俗是相互交融、滲透的,沒有民俗這片土壤,文學也就得不到蓬勃的發展,反之,沒有文學,民俗也很難得到繼承和發揚。它們之間密不可分,相互依存。%五四科學的發展與現代工業的崛起之時,"自然%現代$"科學
二、民俗在文學中的滲透
民俗作為一種集體文化,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除自然環境和文明發展之外,民俗不屈服于權威的人或者事物。因此幾乎可以斷言民俗是客觀存在的,它具有絕對性和永存性。在某個群體中生活的所有人,都將接受到民俗活動、民俗文化的洗禮,并且但凡人,在自然環境中就必須遵守一定的民俗習慣和行為模式。尤其是隨著的開展,人們開始覺醒,在文學工作者的創作意識中也自覺滲透了民俗學藝術,正是因為民俗學藝術的滲透,文學作品才算真正融入底層,被廣大讀者所認可。沈從文、廢名等京派作家創作出來的文學作品中所富有的民俗學藝術和內涵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作品中對于鄉風民俗的描寫,在有意挖掘民俗文化的同時,更對鄉風民俗寄予深刻內涵。比如說沈從文先生在他的"邊城里面描繪了一幅幅詩情畫意的畫卷:鄉村的自然風光、淳樸的風土人情等等。青山綠水,小橋古塔,在我們看到民風民俗文化底蘊的同時,對比都市工業文明的喧囂,從文學民俗學視角也看到了沈從文先生致力構建的精神家園以及深邃幽遠而寧靜淡泊的鄉土意境。獨特的民俗文化通過文學作品得以展示,同時獨特的民俗學藝術和內涵也得以呈現。文學作品中所展示的民俗生活的本質,往往體現在對獨特現象的描繪之中。北京的胡同、茶館店鋪、下層市民、幽默的京片兒,是老舍筆下的老北京特色;古樸的河上柳、靜謐的竹林、古道熱腸的人物,這是廢名創作的江南水鄉世界;小酒店里的曲尺柜臺、茴香豆、戴著卷邊氈帽的古樸鄉民,這是魯迅描繪的江浙農村。此外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個體與個體、群體與群體、民族與民族、種族與種族之間的沖突,從表象來觀察似乎只是生存于自然環境中一些偶然的生活事件的觸碰導致的,而我們究其根本,是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行為范式等因素影響的必然事件。[]在我國現當代眾多文學作品中,這種文化民俗沖突也是十分常見的。巴金先生創作的"家。春。秋等,其內容不乏對中國傳統的%宗族本位文化***雷雨也是如此。民俗文化在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中的大量存在,本質上是民俗文化傳統對文學的深入影響。這種影響培養了作家創作民俗文學心理,也確定了文學創作者的個人價值取向,最終決定了作家筆下人物的民族心理和價值取向。某些經典作品的題材之所以能夠被廣泛應用,被拍成電影,皆因作品中的民俗文化、民俗活動符合現實生活。張藝謀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就是出自蘇童的作品"妻妾成群。、妻妾成群里面的妻妾們,她們為爭寵,為奪取家庭地位,勾心斗角,用盡一切手段,在明顯的家族本位文化以及舊社會民俗價值取向的引導下,進行了極其壓抑、令人窒息的抗爭。魯迅筆下的"祝福是年關將近,請福神獻福禮的祈福習俗,在當地,祝福是一種祈福儀式,這是江浙一帶所獨有的古越風俗,帶有明顯的地域味。而作品中的寡婦祥林嫂被認為是不祥之人,碰祭器貢品是大忌,因此她決定去土地廟捐門檻,試圖通過這種宗教民俗儀式來改變不詳之身。這些情節不僅是民俗行為模式的外在表現,也是民俗文化深層價值取向的內在體現。正是民俗文化的多層滲透奠定了"祝福這一小說的文學價值基礎。
三、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民俗學藝術
文學和民俗之間的關系雖然是緊密相連的,但是顯然不是所有的文學作品都蘊含豐富的民俗學藝術,我們只能說文學民俗化是所有文學創作者的自覺追求。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學作品都能做到民俗化。從某種角度來說,作品是否民俗化可以作為文學作品氣質和魅力價值永恒度的衡量標準。
(一)文學作品民俗文化背景
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至今,涌現了不少文學思潮,但是不論是尋根文學思潮、鄉土文學思潮,還是其他的文學主張,其本質都是對文學民俗化的追求、對生活深層文化背景的認可、對民俗鄉風是文學作品的培育基礎的認可。
(二)人物塑造中的民俗學藝術
民俗文化作為一種民族集體文化,它體現了不同民族不同的心理性格特征,以及民族集體思維模式。因此現當代文學中但凡出現對人物的塑造,不可避免地要對人物進行民俗化定位。文學創作者只有對人物形象民俗化,才能更好地把握在歷史角度上的人物特征,加深對人物的理解和透析。比如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藥中的華小栓得了肺結核,當時社會環境、制度、醫學條件導致華老栓愚昧地用人血饅頭替兒子治病,通過對陋俗的描寫,鮮明地刻畫了舊中國民眾的麻木心理和典型看客本質,反襯出時代背景下人物的悲慘與孤獨。
(三)審美意境的民俗化構成
優秀的民俗化作品,抓住了民俗的形、神特點,便達到了民俗藝術最佳的審美意境。審美意境的民俗化構成,首先是民俗環境和人的民俗化行為的和諧統一。魯迅先生的"阿H正傳就是很好的例子。阿H軟弱無知、封建固執的性格是后天的環境所形成的,他的生活環境是偏僻愚昧、思想封建的未莊,阿H無力從行動上改變貧窮困苦的命運,他在無望中創造了所謂的精神療法。此外,對反抗的懵懂和無知也是阿H悲劇人物形象的必然結果[,]。此外,就是通過描寫民俗寄托情感的審美意境。莫言,中國首位也是唯一一位諾貝爾文學獲獎者,他是中國當代文壇閃耀的巨星,他的很多作品民俗學色彩就十分濃厚,不僅蘊含著一種精神,而且還有一種無形的號召力量,那就是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所帶來的思想的傳承,可以說,民俗化也是一種文化意識,是一種民族的心理狀態。
四、結語
文學當中的民俗學藝術具有極其重要的文學審美價值,文學民俗化應該是文學創作者不斷追求的目標。文學創作者應該意識到民俗藝術對于中國文學的重要性,達成%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參考文獻]
[1]劉麗華3民俗文化與小說的人物塑造論’世紀初鄉土小說對現實主義文學的貢獻[5]3科技創新導報
一、更新教學理念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育的功能將更多地從傳授現存知識和培養現有技能轉向培養學生不斷學習的能力,以使學生獲得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途徑與方法。教會學生學習,將是現時代教育的主旋律”[1]要培養學生的終身受益的多種能力和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方法,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也應具有靈活性,建構互動而開放、動態而靈活的探究式文學教學理念。
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現行主流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師講生聽”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雖然有利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有利于教師對“文學史”和“文學思潮”等知識的系統傳授,也有利于教師組織和監控整個教學活動的進程。可是這種教學模式過分強調教師的“教”,比較封閉、缺少彈性,缺乏師生互動,從而使學生成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和灌輸對象,學生“學”的主體性就不能很好地體現出來,學生綜合能力的開發就受到限定。為此,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人本”思想,我們擬建構“師-生”協作式的教學模式,即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和學生以平等的地位進入知識場域,在師生互動協作、學生與學生合作中合理利用開掘教學內容和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創設對話式、活動式和探究式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能利用各種教學環境要素,有利于加強實踐教學和進行素質拓展,使學生成為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教師則成為學生知識建構的協作者;這種模式還可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教學相長。
二、不斷豐富教學方法
要建構“師-生”協作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必需要不斷運用和創造各種新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增加教學過程中的互動,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所有的教學方法的使用,都要根據教學和對象和教學的客觀條件進行選擇。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選擇要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究精神為目的,從而解決學生學得“被動”和學得“無趣”的問題。
為了實現文學課教學的目的,即“不僅僅在于教給學生文學知識,更在于使學生獲得文學審美能力、文學想象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盵2]為了培養應用型人才,就要重視實踐性教學方法。教師要把握好教學進度,在課堂上注重學法和文本解讀法的指導,并進行示范性的文學分析與闡釋。
有許多論者對一些很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了諸多實踐和探究。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妨借鑒和綜合使用這些方法。在讀圖時代,影視文化大行其道,學生對文本閱讀比較淡漠,這是不爭的事實。使用影視與文本互讀法,不僅可以創設師生對話的可能,也可以促進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作家故居的實地考察、就近進行當代作家采訪等。講抒情性的文學,如詩歌、抒情散文等,朗誦法可以使學生融入教學情景。講敘事性的文學,如戲劇、小說等,可以使用講評書的方式,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小說改編和表演;表演既發展了學生的個性,也有利于建立對話式的教學態勢。這樣既可以給學生“新”的感覺,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讓學生在讀、講、編、演的過程中,通過文本與作者發生思想情感的交流,能激發學生的文學想象力和再創造力。
三、變革教學評價機制
要建構“師-生”協作式的教學模式,還需要變革現行的較單一的教學評價機制。在教學評價機制的改革中,要不斷建構起過程化、多樣化、靈活化的評價機制。
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學界有關重寫文學史的討論便從未停止。盡管當代文學能否成史迄今仍存有爭議,但通過對文學現象的刪繁就簡,當今的文學史家業卻已然構筑起了一個相對自足和穩定的文學譜系,并以評論、專著和教材的形式重構了我們關于當代文學的基本知識。然而,經由文學史寫作所建立起來的文學譜系,能否恰切反映歷史的真實?它是否真如文學史家所言,是“一個連續性的文學鏈條”?事實上,當我們在今天重新檢視中國當代文學史時,就會發現這種“連續性的文學鏈條”僅僅還原和解釋了文學史事實的某個側面,而潛隱于文流之外的種種邊緣話語,卻均在當下的文學史敘述中付之闕如。那么,文學史家究竟是基于一種怎樣的理論認知建構起了當代文學的文學譜系?
一
在解釋當代文學的歷史流變時,文學史家通常認為,一種文流的興起是此前各種文學流派和思潮綜合作用的結果。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文流之間,始終存有一種或隱或顯的連續性線索?;谶@一認識,他們確信任何一種文流皆有其譜系學意義上的源頭,“從文學到文學”的闡釋框架庶足以解答某種文學現象的歷史由來。這顯然是一種本質主義的歷史觀。本質主義者相信任何事物都具有惟一性的永恒本質,現象本身只不過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切入本質的途徑,而透過現象揭示事物的惟一本質,則是本質主義者的天然使命。有鑒于此,作為本質主義者的文學史家,在對文學現象的觀察中便具有了一種整體性的文學史觀,他們對于文學本質(文學規律)的提煉,即表現為對文學史中連續性概念的尋求,其結果便是對紛繁蕪雜的文學史現象進行了某種規律性的整合。但問題在于,這種以先驗的本質主義思維整合文學現象的做法,卻不幸印證了反本質主義者的某種真知灼見,即“小說根據虛構的事實描寫真實,歷史搜集事實組合虛構”。與小說家對真實的尋求不同,文學史家并不缺乏對各類史料的知識考古,但在總結和提煉規律的過程中,作為本質主義者的文學史家便會暴露出虛構文學譜系的敘述意圖。關于這一點,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略芯唧w說明,他認為“歷史的首要任務……是研究文獻的內涵和制訂文獻,即:歷史對文獻進行組織、分割、分配、安排、劃分層次、建立體系、從不合理的因素中提煉出合理的因素、測定各種成分、確定各種單位、描述各種關系”。歷史(文學史)寫作成為歷史學家(文學史家)對文獻的“組織”與“分配”。這其中自然有著歷史學家(文學史家)作為一個本質主義者所特有的思想迷思,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當代文學史寫作已在事實上構筑起了一個以文學譜系學為表征的文學史神話。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文學史中的那些連續性概念,“不連續性的概念”反而“在歷史學科中占據了顯要位置?!鼻∪缒承┱撜咚?,倘若沉迷于以時間為線索的現代性整體敘述中,諸如八十年代文學之類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就會被簡單處理:“在這樣的敘述中,汪曾祺的小說常常必須‘單列’;高曉聲‘陳奐生系列’之外的小說就不被重視;如果只把韓少功、王安憶、賈平凹的小說歸屬到‘尋根文學’,他們的非‘尋根’創作也常常被忽略。”類似的不連續性顯然會破壞文學史家精心構建的文學譜系。實際上,為了使事件的連續性顯現出來,文學史家會主動回避、抑制和消除那些不連續性概念。汪曾祺等小說家在文學史中的曖昧身份,只不過是文學史家對于史料進行“組織”和“分配”的結果。而對文學史家來說,再沒有什么比反本質主義者的挑戰更加令人痛心的事了:因為反本質主義者對歷史邊緣性話語(如不連續性概念)的重視,必將摧毀他們構筑起來的文學譜系。而文學譜系學這一“歷史形式”,又偏偏在文學史家眼中是“歷史”本身的代名詞——在本質主義的迷思中,文學史家也許并不關心“史實”這一歷史內核,反倒對文學譜系學這一“形式”念念不忘。倘若這一歷史形式被抹殺,那么也就意味著一個由文學史家組合而成的知識共同體面臨解體,畢竟反本質主義的文學史觀,勢必會釜底抽薪般地揭示出當代文學史寫作的某種“虛構”本質。那么,這一知識共同體究竟是如何建構起來的?它對當代文學史事實進行組合虛構的敘述意圖又具有怎樣的理論考量?
二
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新啟蒙運動的逐步興盛,在當代文學研究界也出現了一個以歷史批判為主旨的“啟蒙共同體”,其成員關于當代文學史的寫作大多都傾向于對文化專制主義的反撥。正是基于這樣一種主觀的啟蒙訴求,八十年代的文學史家在描述當代文學的基本知識時,往往以啟蒙主義的激進風格展開論述,隱含其間的知識分子主體性意識,以及學術之外的思想追求,無疑會在滌蕩文化專制主義的過程中,模糊、歪曲甚至是篡改了當代文學的知識建構。對他們而言,求善的啟蒙訴求似乎遠大于求真的知識學原則。為改變這一學風,一些研究者適時提出了“純文學”的概念。
“純文學”的提出,與學界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重寫文學史的呼聲有著直接關聯。如何將文學從知識的譜系中單列出來,如何在文學史內部尋求當代文學的發展規律,已經成為了一批學院派文學史家的共同目標。在他們看來,當代文學已經深陷各類知識的包圍,只有在與其它知識的不斷區分中,只有在歷史過程中不斷分析和建構文學自身的知識譜系,“純文學”才有可能被表述出來。確切地說,這種理論期待其實已經隱含了八十年代文學史家對于中國當代文學學科合法性的某種現代性焦慮。在經歷了八十年代的文化啟蒙之后,九十年代以來的文學界迫切需要一種科學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希望通過本質主義的科學概括,提煉出當代文學的歷史規律。倘若真能尋求到這一規律,那么“中國當代文學”就不再是一個從屬于政治或歷史的文化附屬品,它會因為這種內在的規律性特征而獨立于其它知識,并且在一種自足的文學譜系中獲得當代文學學科的合法性品格。由是觀之,不論是“純文學”概念的提出,還是對當代文學學科合法性的現代性焦慮,均能證明文學史家已經具備了某種相似的文學史觀,由此形成的知識共同體,自會在“組織”與“分配”文學史材料的同時,發揮其構筑文學譜系學的敘事意圖。
從時間上來看,當代文學界這一知識共同體的形成大致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這個知識共同體的哲學基礎是本質主義,方法論兼具社會學和文學譜系學,同時也將文學的現代性問題等同于文學的學科合法性問題。在這一知識共同體中,作為當代文學史寫作中最具影響力的幾位文學史家,洪子誠、於可訓和陳思和諸位先生將其文學史觀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概論》和《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等書中予以了詳盡表述。盡管這些論著對文學史材料的理解、對作家作品的闡釋均代表了當前文學史寫作的最高成就,但毋庸諱言的是,其文學史觀卻受到了本質主義思想的深刻影響。在他們描畫的文學譜系中,中國當代文學成為了一條綿延不斷的歷史河流,即便是某些斷裂的文學現象,也能在他們的整體性敘述中尋求到歷史源頭。文學史家的寫作,與其說是為了再現奔騰不息的文學主流,倒不如說是對文學河床的重建。那些邊緣性的文學支流,以及諸多不連續性的文學潛流,也只能在他們預設的文學河床中各尋其道。
以八十年代的小說史為例,在這一知識共同體對各類創作現象進行“組合”與“分配”的整體性敘述中,八十年代小說的文學譜系已具有了一種獨立于其它知識的現代性品格。傷痕、反思、尋根直至先鋒小說的文學譜系,不僅串聯起了當代小說的歷史主流,而且也在現代性的時間敘事中自成一脈。在這一文學譜系中,傷痕小說的興起,是新時期初中國作家“”記憶的整體呈現,也是“五四”新文學中批判現實主義精神的回歸;而反思小說的緣起,則是傷痕小說家憤怒情緒的理性升華;至于尋根小說,無疑得益于此前反思小說對文化問題的持續叩詢。相較之下,在解釋先鋒小說這一明顯斷裂的文流時,文學史家對其歷史源頭的追溯便顯得十分謹慎,但不論是現實主義文學多元論,還是文學現代性的實驗論,都不能掩蓋這一知識共同體的整體性文學史觀。他們確信,正是因為此前小說潮流對文化專制主義的反撥,才在文學內部催生了一種非政治化、反理想主義和反英雄主義的現代性文化,而這種現代性文化既促成了先鋒小說的出現,也預設了先鋒小說的美學風格。就此而言,先鋒小說的形成恰是自傷痕小說以來中國文學追求現代性的結果,這一文流與文學史家“預期的‘世界化文學’的想象是一致的?!被谶@一認識,文學史家在討論先鋒小說的現代主義因素時,便格外看重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影響。因為只有彰顯這一異域文學的影響力,才能充分提煉出八十年代小說致力于追求文學現代性的歷史規律,也唯有這一規律,才能構筑起從“傷痕”到“先鋒”這一八十年代的文學譜系。
三
關鍵詞:小教大專 現當代文學課 教學研究
師范院校是培養教師的重要基地。小教大專培養的學生將來是小學階段的骨干教師,在大專階段的教學中。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如何處理好“大”與“小”的關系?!靶 本褪且怀雠囵B小學師資的特點,“大”就是要使畢業生具有大專水平,因此培養大學??瞥潭刃W師資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不同于一般的師專和中師。而對于中國現當代文學課來說,它又不同于一般的中文專業課,它應有其獨有的特點,以適應小學教師培養目標的需求。因此,在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的教學中如何充分體現小學教育專業的特點,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小教大專現當代文學課教學進行了初步性的探討。
一、小教大專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當前所面臨的問題
(一)學生素質和自學能力較差。
小教大專普遍存在的現象是生源較差,兇五年制??频匿浫》謹稻€很低,只有少數優秀的學生因家庭貧困等原因成為五年制??频膶W生,這樣就造成了小教大專學生素質較差、底子薄的現象。而現當代文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和自學能力,在課外自覺閱讀大量的文學作品,初步具備對作品的賞析、閱讀、分析能力,而這些對于小教大專的學生來說根本不具備。
(二)教學方法、手段相對保守、陳舊
目前,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的教學體系、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手段都處于相對保守、陳舊的狀態。在教學觀念上,缺乏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與強化基本技能訓練的明確認識: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主體,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地位;在教學過程中,過多地注重知識積累,而忽視學生的能力培養:而教學方法則基本上是“滿堂灌”,忽視實踐環節,不重視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在考試考查中,依舊偏重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能力的測試沒有放在應有的位置上。
二、小教大專中國現當代文學課教學探討
(一)因材施教,精心選擇授課內容。
對于小教大專生來說,除了具備基礎的理論知識和文學史知識外,應注重培養對問題的思辨能力以及分析、鑒賞和創作文學作品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上應簡化思潮論、流派論和作家論等內容,側重展開對作品的閱讀和批評。以重點作家的作品深入分析來示范,對其生平及作品閱讀分析提供必要的前人研究成果的資料,對陳舊落后的觀點,以最新的研究成果來替代。
對于課時所限及教學深度和廣度的要求,筆者在教學中還精選講課專題,對重點作家作品的選擇,更多考慮作家的代表性,尤其是在新時期有了新認識的作家。同時要注意不同體裁的作品分析。同一體裁的作品也要根據不同的藝術風格來設置精講的關節點,比如同是小說教學,魯迅的小說定位在“解析阿Q”上,茅盾的小說定位在《子夜》宏大的結構上,而沈從文的小說定位在散文化和鄉土風格上,做到每個精講課各有側重,各有方法。
(二)傳授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在小教大專的教學中,傳授必要的知識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較強的自學能力。而在傳統教學中,任課教師包攬備課、講課、輔導、批改作業、考試等五個環節,學生只是機械地聽和記,最后形成了上課記筆記、考試背筆記的不良學習習慣。這種教學方式過分重“教”:而忽略了“學”,因此,我們應努力使學生變被動的學習為主動的學習,使他們具有主動構建自己知識能力結構的自主性,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指導作家作品的分析方法
在小教大專階段,學生的自學尤為重要,而學生往往對大專學習手足無措,這就要教師進行指導、傳授和啟發。我們教師的課堂講授在注重指導性、啟發性、示范性的前提下,更要注意使學生明白教師是怎么分析的。為什么要這樣分析,從而讓學生掌握方式、方法,獲得獨立獲取知識的學習能力,所以教師對作家作品及各種文學現象的分析要強調怎樣著手分析、講思路、講方法,使學生通過聽課獲得的是一種能力,學到的是一種本領,有效地貫徹“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思想。比如介紹一個作家藝術風格的形成時,教師可指導學生從這位作家所處的環境、生活道路、個人氣質、文化教養、審美情趣等方面分析講解,并且在課下布置學生運用此方法來分析其他作品,寫出讀書筆記。如講完“解析阿Q”就布置“解析高覺新”、“解析祥子”,講完舒婷的《致橡樹》就布置分析其他朦朧詩的代表作品,使學生學會方法,舉一反三,能自己獨立閱讀鑒賞文學作品,這樣的上課就不再是“滿堂灌”了,而是真正意義上的講和導。學生離開了教師之后,面對其他的作家作品,也完全可以自己獨立賞析、評價,真正具備了獨立學習的能力。
2、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閱讀是學習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必備條件,閱讀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然而許多學生只是背筆記以應付考試,而不是通過閱讀來體味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意蘊。所以,教師在開課之初就可給學生列出課外閱讀的書目,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要讓學生把課外閱讀作為自己學習、生活的需要,督促他們多讀好的作品,通過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習慣。教師還要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教師要創造性地指導學生閱讀,要指導學生根據教學需要學會選讀,重要作品學會精讀,泛讀篇目學會略讀。為快速積累知識學會快讀,初步嘗試對比閱讀,提倡多角度、有創意地閱讀,從而有效地提高閱讀能力,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轉變教學模式,多種教學手段并用。
改變過去一個人、一支筆、一本書的“灌輸型”教學模式,除教師講授以外,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配合課堂教學。一是通過教學課件充實和拓展教學內容,凸顯該課程教學內容本身所具有的形象性、情感性、藝術性、審美性的特點。多媒體教學能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培養學生的形象感和抽象思維能力,突破教學重點、難點。二是組織學生觀看根據現當代作家的作品改編的影視片、戲劇表演等,并引導學生談改編的得失,開展分析評述,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賞析水平。這樣,不僅拓展了教學內容,增強了內容的直觀性,而且教師與學生的積極互動。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視聽愉悅中更深切地感覺到現當代文學作品雋永的意蘊。三是大力開展第二課堂。針對傳統教學中學生學習被動接受,積極性不高的弊端,我們設計并實踐了以興趣帶學習的教學活動,即成立話劇團,開展現當代詩歌朗誦會等活動,增強學生對經典作品的審美感受力,使學生在興趣中增長知識,在思考中培養能力,在實踐中提高素質。
(四)加強思想品德和審美教育,突出面對小學的培養目標。
從小教大專學生的年齡來看,他們是未成年人,從小教大專的培養規格上看。他們是師范教育專業的學生,思想素質應放到最重要的地位,對于未來從事小學教育的小教大專生來說,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審美情趣如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從學生最感興趣、最能開啟他們思路、最能撥動他們心弦的地方人手。聯系作家創作思想及文學思潮、文學風格的演變,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來觸感共振,從而進入較高層次的審美狀態。把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有機地融合在我們的現當代文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逐步形成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以及積極的人生態度、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在現當代文學教學中,加強和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既可提高教育質量,又可優化教學效果。
(五)變革考試方式,側重學生能力考核。
后現代主義的小說作品是一個矛盾邏輯的產物,追求的是真實的虛構和冷漠的抒情。后現代主義小說在矛盾對撞中產生,在矛盾中發展,故意以麻木冷漠的態度,裸地向閱讀者昭示小說作品純屬虛構。而在后現代的詩歌創作中,詩人常常采用反諷的手法,將自己的思想和文化進行含蓄化地表達,欲揚先抑的創作手法對讀者形成了明顯的感覺沖擊力。由此可見,后現代主義的文學創作,就是通過矛盾對立的統一結合,打破有形與無形的傳統界限,將其糅合在一起,在矛盾碰撞與火花激蕩中將作者的感情加以宣泄,并將這種感覺和思維模式借助文學的途徑傳遞給讀者,傳遞給世界大眾。他們大聲地向世界宣示,這世界沒有什么可以不用文學手段表達的,文學并非清高地獨立于世,而應該是和人們的現實生活真真切切地聯系在一起的。后現代主義文學的創作與傳播徹底顛覆了人們對傳統文學表達的認識,擴大了文學創作的領域和范疇,創作的形式也有了較大的突破。美國作家馮尼格在其小說作品《絕佳的早餐》中,直接采用圖畫這一畫面感最強的方式,將作品中難以言表的思想內容進行表述,拓展了讀者的思維空間,引發讀者的無限遐想。小說家庫夫在《臨時保姆》中,將小說的要素進行了劃分和打亂,108個獨立的片段單元使得小說的內容更為抽象,卻產生了一種意想不到的表達效果,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片段進行欣賞等等。這就是后現代文學藝術家們創作的手法和技巧,在他們心中,藝術無所不在,無所不能。他們將文學的藝術表現形式進行了更為廣泛的闡述和發展。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冷漠孤獨的法國新小說和充滿嘲諷意味的美國黑色幽默小說。
二、后現代文學的發展與消費趨勢分析
西方后現代主義是繼現代主義之后,于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受社會的現代性影響,主要是西方社會進入后工業化時代所形成的產物。其鼎盛時期是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受這一思潮影響,在西方當代文學中又形成了存在主義文學、荒誕派戲劇、新小說、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元小說、魔幻現實主義、投射詩、具體詩、語言詩等在內的不同文學流派。存在主義最早興起于法國,其后擴展到整個歐美;荒誕派戲劇和新小說最早也是始于法國,繼而漫延到整個西方文學界;“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源于美國;魔幻現實主義則由拉丁美洲開始,繼而影響到整個世界文學;具體詩產生于德語國家和拉美國家,而語言詩則興于美國;元小說的興起地域要廣得多,包括英國、法國、美國以及阿根廷等歐美國家。借助于全球化的力量,這些形成于歐美的西方后現代主義創作思潮很快就影響到世界各個民族的文學,并在東西方文學之間形成了相互碰撞、影響和滲透。后現代文學的藝術消費已經不僅僅滿足于文學本身的價值和意義,而是將消費對象逐漸鎖定于文學的附加值上面。這種消費模式雖然并沒有改變文學作品的使用價值,但卻經過包裝加工,大大改變了其內在的價值。人們就是借著此種消費方式,來提升自我的存在感和認同感,強調自我或社會地位的確認和證明。當今社會,所有的社會消費或者說經濟消費,特別是文學的消費,都有一種欲望性消費的趨勢,追求的是沒有內涵的,膚淺的快餐文化,更強調的是一種身體或精神上的暫時性的獲得和壓力釋放。
三、對后現代主義文學的消費現狀的反思
文學對于人類自身來講何以如此重要?隨著時代的變化,存在多種不同的解釋。但是,無論有多少種解釋,文學所具有的基本意識形態價值、審美價值和文學意義都是無法被抹殺的。文學的后現代性是當代世界各民族文學發展進程中的共同特征,是全球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屬于文學共生與發展的產物。同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樣,歐美后現代文學的藝術消費趨勢具有典型的時代特征,是整個世界經濟和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所必然產生的產物,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逆轉性。首先,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后現代文學創作方法的多元性,使世界文學呈現出各個流派多元發展的態勢,進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文學與各國文化的交流。其次,受高科技發展的影響,網絡文學的發展必定是利大于弊。雖然網絡文學是對精英文學的化解,但網絡文學的快捷性和娛樂性可以加快人與人之間思想交流的速度,在當代人快速與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中,網絡文學對后現代文學的傳播具有積極意義。第三,電子和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雖然是對紙質圖書市場和印刷業的極大沖擊,但是,圖像式和網絡式的文學作品對于人們的視覺可以產生更加強烈的沖擊力并以更加快捷的傳遞方式傳遞給讀者和觀眾。因此,以圖像和網絡形式出現的后現代文學,新穎的表現形式無疑為文學的發展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空間。一方面歐美后現代文學消費的產生和發展,對世界文化的傳播交流和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唯有消費才有發展,這是眾所周知的不二定理。消費將原本高處不勝寒的,只屬于貴族階層欣賞的文化,向社會底層的文化素養不高的民眾展開了雙臂。在這里,無論高深還是膚淺,無論庸俗還是高雅,所有的文化、文學內容都被打碎打亂,并重新柔和形成了一種可以被所有階層都欣賞和喜歡的文化形式。同時,歐美后現代文學的藝術消費對于人類文明的傳承和發展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歐美后現代文學的消費也不可避免地帶來消極的影響。首先、人們對于文學的創作,需要濃厚的文化積累和創作靈感的碰撞,同樣,文學的修養也要經過一定時期的累加和積淀。但是隨著消費趨勢的大行其道,直接就導致了文學作品的程式化生產,追求的是快速,以滿足消費者對快餐文化的需求。以迎合大眾,追求庸俗膚淺的商業化過程,對于文學的價值提煉和積淀是非常不利的,偏離了健康、積極的方向。歐美后現代文學的藝術消費趨勢對于人們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文學讀者來講,進行了消費至上,甚至拜金主義的價值觀輸出,從而攫取了大量社會財富。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