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2 16:18: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支柱產業的概念和標準
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不同的經濟目的,選擇支柱產業有不同的立足點。比如從發展的角度看,支柱產業就應該是創造GDP多的產業;從財稅的角度看,支柱產業就應該是創利稅多的產業;從就業的角度看,支柱產業應該是吸納勞動力多的產業;從資產的角度看,支柱產業就應該是擁有資產最多的產業。
支柱產業不是靜態的一成不變的。資本主義初期,紡織是支柱產業,到中期支柱產業則變為鋼鐵、汽車、石油,到現代,電子、信息、高新技術產業則成了支柱產業。
所謂標準則是支柱產業基本特征的量的描述,是做出最終決斷的依據。具體標準有一般標準和相關因素兩個方面構成。
(1)一般標準有三個數量指標。
一是生產率上升率標準。以一定的生產率增長值來反映產業的技術特征。在一定時期,產業的生產率增長快,生產成本相應也下降快,經濟效益就比較好,因而加快發展生產率增長快的產業就能較快提高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
二是收入彈性標準。表示人均國民收入每增加一個單位時對某一產品需求量的變化額。收入彈性大于1,說明隨著收入增加,需求增加更快;收入彈性小于1,說明隨著收入增加,需求增長慢于收入增長。顯然,隨著人均國民收入的增長,收入彈性高的產品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將逐漸提高,選擇這些產業重點發展,符合市場法則,有助于產業結構演進。
三是產業關聯度標準。反映特定產業在投入產出上對其他產業的前、后向關聯程度。影響力系數和感應度系數大于1的產業才有能力促進和帶動所有相關產業發展。
(2)相關因素。
例如:社會狀況-政治安定、法制健全和社會公平;人口素質-平均年齡、受教育程度、體質、信仰、風俗習慣等非經濟因素;技術創新能力-包括整個地區宏觀的和產業內微觀的科學技術水平、研發能力;基礎產業條件-交通運輸、物流、郵電通訊等;資金保障體系-投資融資渠道、資金籌措方式等;現有產業優勢-區域內規模較大、效益較好、市場占有率較高的產業。
二、建筑企業被廣泛稱為支柱產業
綜合歸納各方意見,稱建筑業是支柱產業的主要理由是:
一是市場前景好。我國長期形成的需求結構的偏差,造成了建筑業的低收入彈性,隨著住房制度的改革,這一狀況已經開始扭轉。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生產用房和公共設施不斷增加,第三產業也很快發展起來,產生對各種樓宇的旺盛需求。再加上新型鐵路、公路、機場、橋梁、碼頭和各種現代化設施的建設任務,使建筑業發展獲取良好機遇。
二是向高級技術發展。建筑業屬于中等層次的技術水平,是連接高、低技術的紐帶,同時對推動產業向高級化技術發展有重大作用。
三是產業聯系廣泛。我國建筑產品成本中,70%是材料消耗,建筑材料近80多個大類、2000多個品種、3萬多個規格。它可帶動建材、冶金、化工、石油、森林、機械等50多個相關產業,而室內裝修、家具陳設等也是它的附屬產業。
四是強大的勞動力吸納能力。建筑業產業投資少而就業量大,從而可充分發揮我區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
五是打入國際市場的潛力。建筑業具有打入國際市場的比較優勢,不僅可以賺取外匯,而且可以帶動機電設備和原材料的出口,一舉數得。
三、如何成為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
1、加快建筑業組織結構調整。我國建筑業組織結構不合理的局面一直未得到徹底改變
針對目前現實狀況,應充分利用市場競爭機制和政府宏觀調控手段,有重點地培育出一批科研、設計、施工、咨詢服務等綜合能力強的大型企業,通過規模優勢、集約使用資金能力、技術開發能力和承包能力,推動企業向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方向發展。在減少大型企業數量的同時,相對擴大中小型企業數量,促使其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2、大力開展建筑技術創新。建筑業與其他各行業相比,現有的總體創新水平相對不高,科技貢獻率低于全社會平均水平
為了使建筑產業從依靠增加人力發展生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變成為領先科技進步的智力密集型產業,必須加大力度,在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方面有所突破。除了必須制定建筑產業發展科技規劃和技術政策,完善建筑技術開發及其推廣應用的體制機制之外,還必須千方百計地讓企業成為科技投入、科技活動和科技應用的主體,其中最關鍵的是企業能否自覺加大對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倡導企業以建筑節能為重點,圍繞"四節"開展創新,實現突破。在建筑設計、施工、咨詢以及各項管理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既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又有中國特色的質量、環保和安全管理體系。建筑企業都應在指定期限內通過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和安全、環保認證。
3、激勵人的積極性,全面提高人才素質。要根據建筑企業的特點,采取有效措施激勵人的積極性
促進人才流動,改變人才選拔方法,打(下轉第92頁)(上接第90頁)破終身制。堅持精兵簡政,裁減冗員,優化人員結構。學習國外,更要總結自己。積極參與并組織開展國內外技術交流,提高建筑企業管理人員與技術工人的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注重中華民族傳統建筑技藝的傳承,加強特殊工種技工的培養。積極探索穩定高技術管理人才的任職制度和分配制度。吸引國內外各類建筑專業技術人才。
4、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所謂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又稱企業核心能力
他是指企業組織中的積累性知識、特別是關于如何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整合多種技術、并據此獲得超越其他競爭對手的獨特能力;核心競爭力是建立在企業核心資源的基礎上;是具有創新特征的企業技術、產品、管理和文化等綜合優勢在市場上的集中反映。縱觀世界知名的企業,它們最突出的共同特點,是在各自的主營業務領域都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形成了以技術創新為核心,業務支撐力大,產業關聯度高,市場互補性強,資源相對集中以及"人無我有、人有我精、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產業優勢。目前,國內眾多的建筑企業技術水平檔次差距不大,技術特點、特色不明顯,普遍在同一層次上競爭,這就更需要依據企業自身現有條件,挖掘有形和無形的優勢資源,通過創造和光大自己的特點和特色,逐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5、用現代管理科學技術改造各項管理工作
進入信息時代以來,現代管理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日新月異。建筑業必須跟上時代,適應變化,對電子商務、信息管理、網絡通訊等等,要加強學習,舍得花錢進行裝備和建設,創造條件使之為我所用。比如,建筑業屬現代服務貿易領域,但又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產業,電子商務在建筑業的應用還剛剛開始。為盡快實現經營管理模式轉變和推進企業管理上的創新,應積極嘗試建立與電子商務相適應的企業組織結構,通過網絡進行生產、經營以及協調與管理,及時準確地獲取更多經營情報,又快又好地進行項目的全過程運作。在這個過程中,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也要相應加快信息化建設,為用現代管理科學技術改造全行業的各項管理工作提供支撐。
根據可持續發展的原理,構建以人為本的經濟發展,需要將人作為資源實施的主體,發揮人的主管能動性,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力資源開發是以人為本的資源開發方式,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手段,但是人的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對于社會經濟發展而言,人力資源是社會經濟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力資源開發與社會經濟發展具有相互作用,人力資源的再生產能夠推動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將物質資料再生產與人力資源開發相結合,能夠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做好人才和勞動市場一方面有利于勞動力的合理流動。隨著粗放型經濟向集約型經濟轉變,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都將發生巨大變化,社會勞動力必然會在各地區、各生產部門、各企業之間流動。要做到勞動力的合理流動,除國家宏觀指導之外,還要有勞動力市場來提供勞動力的供求信息,并使勞動力供需雙方直接見面,締結勞動契約。另一方面有利于勞動力與生產資料按有效的比例實行結合。如果僅有生產資料由市場調節,而勞動力不由市場調節,就難以實現二者的一定技術構成比例,結果不是生產資料浪費,就是勞動力浪費。第三,可促使勞動力素質得到提高。通過勞動力市場,讓勞動者了解勞動力的供求狀況,可推動勞動者不斷學習知識和技藝,提高自身素質,適應市場對勞動力的需要??茖W發展觀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理論,根據科學發展觀來看,社會經濟的發展既依賴于人的發展,又需要以人的發展為目的,人力資源能夠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資源基礎,同時也是經濟發展的目的之一。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能夠體現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從而滿足人類對于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需求,體現了人的發展的需求,與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相適應。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強調人的主管能動性,將人的發展作為社會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基礎,與唯物史觀相適應,我國的發展歷程是以群眾為基礎的社會生產方式。將人力資源作為第一資源,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能夠促進我國社會轉型,將以農業工業發展為主的發展方式進行升級,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
2人力資源開發對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作用
2.1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前提之一
對于經濟發展而言,人力資源開發能夠解放生產力,提升人類的主觀能動性,提升人力資源的開發力度,能夠對人的要素進行有效利用,合理配置資源利用效率。當前正處于知識經濟的時代,人力資本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全球化的發展要求將人力資源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最大限度的開發資源,形成人力資源的開發動力,能夠提升資源等生產要素的日意遞增,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為了提升人力資源的開發力度,需要采用以下的方式進行人力資源開發利用:①培養員工的自我開發意識,增強員工的職業素養與職業技能是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內容,為了提升人力資源開發力度,需要將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相結合,從而促進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②培養管理者對人力資源開發動力,并且形成習慣,通過對人力資源進行可持續開發利用,能夠推動社會經濟的可持續化建設與發展。
2.2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動因
為了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化發展,轉變經濟發展理念與模式,將自然、社會、人類發展等因素納入到經濟發展之中,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提升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人力資源開發能夠提升人員素質,通過教育、培訓進行人力資源開發管理,能夠聚集人才、提升勞動者素質,從而發揮人才資源的能動性,對于社會經濟轉變帶來效益。人力資源開發能夠對社會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提供動力,提升社會經濟發展效益。
2.3合理收入分配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促進作用
目前,我國居民收入的主要問題是收入差距過大。國際上通常用基尼系數來反映個人收入差距,合理區間為0.3-0.4。0.4-0.5表示收入差距過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據國家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基尼系數已達到0.5,達到了非常危險的境地。收入差距的不合理對經濟的發展產生極大的不利影響,首先,收入差距過大影響社會的穩定,產生“仇富”心理,從而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影響經濟的發展。其次,收入差距過大影響需求結構,進而影響經濟增長。居民收入水平決定其消費水平,財富過度集中,會造成大部分低收入的居民消費水平低下,國內有效需求不足,使得國內需求對于經濟增長點貢獻率下降,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這進一步制約了經濟的增長。
2.4轉變社會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保證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為了提升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推動產業升級,對于人力資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需要轉變人力資源開發方式,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從而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人力資源的開發力度與社會經發展具有緊密的關聯性,全球化人才與綜合性人才能夠提升企業的資源效益,從而優化經濟結構。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當前產業結構不合理,為了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提升產業結構轉型,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因此需要優化人才結構,加快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結構,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力度,從而為社會經濟的轉變提供保證。
3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人力資源的影響
3.1對人員素質的影響
經濟轉變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經階段,經濟轉變能夠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從而推動從業升級,促進社會經濟科學合理的發展。經濟轉變對于人力資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力度,將人力資源開發理念與社會經濟轉變結合,使社會經濟的發展更加和諧。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強調人自身發展的持續性,人是社會經濟的主體,人類的消費水平、生活方式對于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提升社會經濟的價值,需要從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向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從資源消耗、環境破壞等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方向進行轉變,實現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經濟轉變過程對于人員流動、結構調整與人員轉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提升人力開發力度。
3.2對人力資源開發力度的影響
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對于人力資源開發力度具有重要的影響,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需要加強人力資源的開發力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經濟轉變需要科技進步與產業機構的轉變,因此需要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力度,充分利用人力資源,提升人才素質。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需要將經濟發展目標與人力資源開發相結合,采用多種方式提升人力資源,通過教育、培訓等方式進行最低層次的人力資源開發。通過教育與培訓進行生產性資源的開發,能夠使企業員工等人力進行培訓與管理,能夠提升職員對企業的生產相關知識的認識;加強農民對農業工業化的認識,能夠提升農民對工業化的認識。結合生產性資源的開發,通過引導與社會再分配消費性資源,將人作為人力資源的開發主體,通過生產與消費的均衡發展,從而推動消費性資源的開發,促進經濟發展需求結構的轉變。做好文化教育與政策規范,推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對于社會經濟發展而言,人的全面發展能夠調動人的積極性、自覺性與能動性,因此采用文化教育與政策規范全面發展人力資源,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對于人力資源開發而言,三個層次的研究開發是人力資源與社會經濟相互作用的過程,通過不斷深化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能夠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人的創造性,保障人力資源的個體和集體素質和能力的開發的實施力度。
3.3充分就業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促進作用
充分就業,是指包含勞動在內的一切生產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價格參與生產活動的狀態。凱恩斯于1936年提出充分就業時認為,如果“非自愿失業”已消除,失業僅限于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和自愿失業的話,就是實現了充分就業。如果以數值來衡量,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當失業率為4%~6%時,社會經濟就處于充分就業狀態。充分就業是經濟增長的目的和基礎,其作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內生因素,對經濟增長具有支撐作用,存在著主動性影響。這可以從生產、消費等方面進行分析:從生產角度來看,充分就業促進經濟增長是由就業主體———勞動力這種特殊商品具有獨特的使用價值決定的。勞動力能夠提供勞動,從而能夠創造價值,從而成為社會財富的源泉和經濟增長的支撐力量。從消費角度來看,充分就業促進經濟增長是由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決定的。充分就業可以增加勞動者的收入,提高社會購買力,刺激消費需求,加快商品流通速度;而消費可以創造出新的生產需要,促進投資增加,為生產提供動力和目的,從而拉動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經濟結構和內涵都發生了質的飛躍,在轉變過程中勢必會造成結構性失業和摩擦性失業,同時對于我們這樣勞動力大國來說,集約型經濟的形成,高科技手段的大范圍使用,會使就業矛盾凸現。這就要求在經濟轉變過程中,要注重充分就業的政策的制定,同時充分就業政策的制定,應以政府為主導。
3.4對人力資源利用效率的影響
經濟轉變能夠提升就業機會,轉變就業方式,從而提升人力資源利用效率。經濟轉變過程中,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大大提升自動化程度,對于高新技術行業的人員需求越來越多。同時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能夠促進專業分工的細化與產業聚集,為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拓展空間,從而提升人力資源的利用效率。
4結語
一、加強公路運輸經濟管理的必要性
在當前經濟市場的迅速發展下,傳統的經濟體制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發展與完善。公路運輸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結合著經濟市場進行改革與完善,只有這樣才能符合當前社會的發展趨勢,才能更好的跟上經濟的發展步伐。由此可見,完善公路運輸管理是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形式,在其加強的過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公路運輸經濟管理在改革實施的過程中,其核心在于滿足當前社會的生產需求,換而言之,公路運輸經濟管理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實際需求,也是經濟市場發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產物,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完善,在實踐管理的過程中,必然要隨著社會發展而加強、完善。其次,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公路運輸作為當前經濟管理改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經濟發展與公路運輸之間有著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聯系,良好的公路運輸是經濟發展的核心保障,而經濟發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公路運輸的穩定發展。由此可見,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加強公路運輸經濟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公路運輸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俗話說“要想富,先鋪路”,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公路運輸的重要性,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對我國各地間的區域聯系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公路運輸與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其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其核心基礎在于公路運輸,表現較為突出的在于內陸地區以及經濟不發達地區。作為整個交通運輸的主干線,公路運輸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我國相關工程項目的建設及發展,且隨著高速公路的建設成為我國交通運輸行業中的“領頭羊”,由此不難推出,公路在當代國民經濟發展中有著基礎性的作用。其次,在公路運輸發展的過程中,對公路周邊區域的經濟發展只有直接影響。面對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一些經濟不發達地區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其核心在于完善公路建設,推動該區域與其他地區的聯系。一個地區在發展區域經濟的過程中,公路網的狀況將直接影響著當地的經濟發展;完善的公路建設,能夠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再次,在發展地區經濟的過程中,良好的公路運輸能力,能夠更好的吸引外資,帶動地區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以此來加強該地區與周邊地區的經濟往來。此外,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公路運輸發展也在很多成都上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最后,完善公路運輸與經濟發展在構建和諧社會主義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且作為當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基礎,公路運輸能夠有效的推動人們的日常生活,滿足人們生活中各種物質需求,同時能還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強地區與地區之間的聯系,為促進建立和諧的公路交通體系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市場經濟體制下公路運輸經濟管理的改革措施
公路運輸經濟管理的應用于發展,在符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的同時,還跟上了時代的發展步伐,在我國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其改革措施實施的過程中,需要相關部門結合著我國社會的實際發展狀況,有針對性地對其完善,使其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統一的整體。針對市場經濟體制下公路運輸經濟管理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完善公路運輸管理
完善公路運輸管理,是實現公路運輸經濟管理的核心所在,同時也是確保公路運輸經濟管理順利實施的重要依據。在當前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過程中,傳統的公路管理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由此就需要相關部門能夠結合著我國公路的實際發展狀況,制定出科學、完善的運輸管理政策,以此來促進公路運輸的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成本管理與控制
在公路運輸建設的過程中,加強公路建設成本的管理與控制,能夠在保障公路建設質量的同時,還能確保公路投入使用后產生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實行全面預算管理,也是公路運輸經濟管理改革中的基本措施。在加強公路成本管理與控制的過程中,編制工程施工預算,其核心在于完善施工項目的成本管理,并結合著公路工程的實際施工狀況,使工程預算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全面、完善,在建立責任、權能、利益相結合的基礎上實現各責任單位的預算體系,使其在原有的基礎上通過監督、激勵及分配等功能,完善施工企業內部存在的管理問題,同時完善施工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在公路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工程的預算成本也在一定基礎上反映出公路施工企業的平均成本水平。在整個公路建設計劃成本建設的過程中,是指結合著公路工程建設的各個環節,根據計劃期內的相關資料,由相關人員在實際成本發生前預先編制出人工費成本控制計劃、材料成本控制計劃、機械設備成本控制計劃、管理費用成本控制計劃、臨時工程費用成本控制計劃。在公路工程實際施工中,每一項公路項目都需要專業人員進行精心的預測,并在項目開工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并本著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精心選出合適的施工方案,嚴把施工原料關,在確保工程施工質量的同時,還能從根本上減少工程的成本投入,為其今后的投入使用奠定基礎。
(三)積極應用現代技術,提高管理水平
在完善公路運輸經濟管理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著網絡計算機的優勢,促進信息整合。且在當前的公路管理中,多數公路已經使用了現代電子工程設備,在提高管理質量的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公路運輸管理,為其今后的發展做好了鋪墊。
(四)將經濟管理與行政管理相結合
公路在建設的過程中,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長以及施工環節多等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公路建設的成本投入。除此之外,與其他工程管理不同的是,基于公路的社會性、公共性、規模性、非營利性以及不可替代性,在建設的過程中具備投資大、回收慢以及經營風險高等特點。由此就需要政府相關部門能夠在公路建設的過程中,對其進行相應的技術指導與管理,并賦予特定企業的壟斷經營權,在符合公路運營發展規律的同時,還能體現出政府宏觀經濟的目標要求。
交通運輸結構優化在交通運輸業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交通運輸結構優化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其調整必須按照相應指標要求,從根本上保證交通運輸結構處于合理狀態。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交通運輸業受到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交通運輸業自身的技術經濟特點對其結構調整同樣產生一定的影響,通過對交通運輸方式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在交通運輸技術經濟特點確定的情況下,影響交通運輸結構主要是外因,外因主要為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交通運輸技術經濟特點變化同樣會對地區交通運輸結構演變產生影響,我國交通運輸業進行區位劃分,其主要可分為華北、華中、華南、華東、東北、西北、西南等七個一級運輸區域,按照區域性劃分對每個地區的交通運輸宏觀指標進行核算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國交通運輸結構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十二五”階段我國重點需要對區域交通運輸結構進行調整,完善交通運輸結構,促進交通運輸業全面發展。
?藎區域交通運輸結構影響因素分析
區域交通運輸結構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果對其進行歸納,主要可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因主要是指交通運輸的外部環境因素影響,其主要包括經濟狀況、自然條件、生產關系等。內因主要受到交通運輸內部經濟技術特性影響。從自然條件角度看,自然條件的因素直接影響到交通運輸項目的投入要素,自然條件好的交通運輸項目投入要素比例較低,自然條件差的交通運輸項目投入要素較高,自然條件還會影響到交通運輸業對國民經濟的運輸需求結構,從我國的特點看,由于我國人口多、幅員遼闊、地形、地貌變化比較大,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因此國民經濟的發展對交通運輸結構會有更高的要求,交通運輸結構只有全面發展才能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從交通運輸業發展的特點看,自然條件因素直接影響到交通運輸方式的需求,交通運輸優勢的充分發揮也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從微觀角度分析,自然條件會對交通運輸結構產生重要的影響,“十二五”階段我國需要認真研究自然條件對交通運輸結構的影響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的交通運輸結構調整計劃,對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經濟與交通運輸存在緊密的聯系,經濟狀況主要是由工業化程度和經濟發展總水平決定的,經濟發展狀況可以劃分為若干階段,處于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產業結構、生產力發展水平、產業布局不同,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會導致貨流和產品特征不同,因此無論從宏觀角度還是從微觀角度,運輸結構都存在明顯的階段性。處于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人們的消費結構和生活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因此運輸供給與運輸需求之間結構變化處于相同狀態,所以在經濟運行的不同階段,運輸供給與運輸需求之間存在對應性關系。供給最終的目的是滿足需求,有什么樣的需求必須要有什么樣的供給,只有如此才能促進交通運輸業的平衡、協調發展,“十二五”階段我國交通運輸業發展必須要處理好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關系,從根本上調整好交通運輸結構,促進交通運輸業全面發展。
從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狀況看,每一個發展階段都要經歷從單一化發展模式向多元化發展模式的轉變,運輸方式從原始的運輸方式向現代運輸方式轉變,技術層次從低級階段不斷向著高級階段方面轉變,這些方式方法的轉變與科技進步有著緊密的聯系,科技可以給交通運輸發展帶來直接性影響和間接性影響,從直接影響角度看,科技可以促使新的交通運輸方式的出現,同時促使運輸裝備的性能改進及運輸結構的改善,交通運輸在科技的帶動下,各種運輸方式相互作用協調發展。從間接性影響角度看,科技進步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促進新興產業的崛起,新興產業的發展對交通運輸需求會產生根本性的變化,因此交通運輸結構會隨著交通運輸需求的變化而產生變化,交通運輸業發展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只有在各種因素作用下不斷調整交通運輸結構才能促進交通運輸業處于健康穩定的發展狀態,“十二五”階段我國科技會不斷發展,對交通運輸業會產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我國交通運輸結構應與科技發展協調起來,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促使兩者相互協調同步發展。
?藎我國交通運輸結構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交通運輸綜合網絡和基礎設施建設步入一個新的階段,運輸結構失衡和運輸能力不足等狀況有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是交通運輸在我國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還處于薄弱環節,需要進一步提高交通運輸各方面的發展水平,才能適應“十二五”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通過對我國交通運輸的宏觀評價指標進行系統化分析可以看出,我國交通運輸結構發展處于不平衡狀態,交通運輸業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存在不平衡,只有從根本上解決交通運輸結構問題,才能建立符合區域交通運輸發展需要的交通運輸體系,才能實現交通運輸需求和供給的平衡。我國交通運輸在能源利用、運輸供給、區域合作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協調、不銜接的地方,不能適應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只有從根本上解決當前交通運輸結構問題,才能促進交通運輸業全面協調發展。
區域交通運輸結構存在一系列問題,基礎設施總量不足是我國交通運輸業結構優化過程中面臨的第一個重要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交通運輸業已經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但是由于我國人口多、幅員遼闊,現有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還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無論從運網密度角度看,還是從整個世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狀況,我國還處于落后狀態,我國的公路、鐵路、民航在總量和平均密度方面都落后于歐美等國家。從區位角度看,西部地區公路網技術含量低,行車條件差,綜合實力較低,很難滿足西部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笆濉彪A段我國需要加強對西部交通運輸業的投入,從根本上優化交通運輸結構。
從我國交通運輸業發展的總體狀況看,各區域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發展不平衡,通過對區域之間的大通道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大通道存在明顯不足。西南、西北等區域高速公路得到快速發展,但是從初始狀態看,交通運輸流量較少,而華北、東北、華東區的路網建設速度與經濟發展速度存在不協調現象,社會經濟發展加快,但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速度跟不上經濟發展的速度,交通運輸業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會經濟發展,對整個國家經濟發展不利?!笆濉彪A段我國應該不斷調整好交通運輸結構,從根本上保證交通運輸業更好的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服務。
?藎區域交通運輸結構優化的措施研究
從區域狀況看,由于區域經濟狀況、自然條件、國家政策傾向不同,區域交通運輸的發展水平也存在很大的不同,當前我國地區之間交通運輸結構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各區域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區域交通運輸結構存在不合理現象;不同交通運輸方式在各個區域的優勢沒有很好的發揮。
“十二五”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依然需要保持一定的速度、質量和效益,為了促進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必須加強區域間的合作,把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促使各區域交通運輸結構協調發展,實現不同區域之間構建合理的交通通道,把交通運輸系統整體結構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問題是我國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所面對的重要問題。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主旋律的把握,是新聞傳媒與社會經濟之間相互促進的必經之路。[1]發展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前提要素,經濟的和諧發展是發展國家經濟效益的保障性因素。市場經濟的活躍度是社會發展情況的主要衡量指標。市場經濟的分配不均是公民之間利益糾紛產生的主要原因。在和諧社會的構建過程中,與人有關的因素成為了發展過程中的核心要素。從科學發展觀的有關內容來看,全面協調可持續成為了我國在國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則。和諧社會的經濟發展目標是從多方面入手進行建設和完善,是促進經濟環境、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發展的重要措施。科學發展觀的全面性和協調性要求我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設過程中,要對各個方面的發展進行協調。發展的可持續性可以被看作是經濟發展模式的合理性的主要表現。高污染、高能耗的發展模式已經不再適合國家未來的發展需求。[2]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新聞媒體需要對現代社會的真實情況進行反映。信息宣傳和傳播任務是新聞傳媒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承擔的主要任務,對和諧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從新聞傳媒的發展情況來看,維護公平正義、堅守社會道德,是新聞宣傳工作最基本的要求。
二、和諧社會經濟發展與新聞宣傳的共生關系
(一)和諧社會經濟發展對新聞宣傳工作的支撐作用
新聞傳媒是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重要連接紐帶。新聞傳媒的宣傳導向作用對我國社會的發展方向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在新聞宣傳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新聞傳媒需要對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重要性的、具有代表性的信息進行播報。[3]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在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環境下,新聞媒體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互聯網行業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以微信、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已經成為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要載體。和諧的社會發展環境可以為新聞傳媒的資金因素和資源要素提供一定的保障。信息產業的蓬勃發展,也可以為新聞傳播工作提供更為廣闊的信息發展渠道。因而,和諧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對新聞宣傳工作的支撐作用主要體現在技術層面和社會大環境方面。
(二)社會經濟對新聞宣傳工作發展的制約作用和引導作用
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是傳媒業的整體水平的主要影響因素。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與新聞傳媒業的發展水平之間存在著一種正相關性的關系。[4]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生產力水平是新聞傳媒的發展速度和發展規模的主要影響因素。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可以為新聞媒體和新聞宣傳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基本條件。自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社會生產規模的擴大,生產分工的細化和生產部門之間聯系的強化,讓人們開始對社會環境的變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信息進行關注。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速,讓信息加工條件和信息采集條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為了使產品的生產成本、交換成本和流通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工廠開始向道路交通較為便利的地區集中,這就為工業城市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對新聞傳播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從我國新聞傳媒業的發展歷程來看,受眾市場、資本市場、廣告市場和新聞來源市場在相關報紙媒體的新聞宣傳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5]從社會的發展歷程來看,市民階層是在社會經濟充分發展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一個社會階層,他們可以為報紙媒體提供一個廣闊的讀者市場;市場經濟繁榮,可以為新聞媒體提廣告市場;城市生活所表現出來的豐富和多元化特點,為社會新聞、文體娛樂新聞提供了來源市場;資本市場的發展,則為新聞傳媒提供了投資市場。于是,新聞來源、讀者群體和投資市場成為新聞宣傳工作的基本要素。這樣,從社會整體的角度來看,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經濟實力成為了新聞傳媒業的發展速度和規模大小的主要影響因素。改革開放來,我國專業財經媒體的紛紛創建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改革開放初期創刊的《市場報》可以被看作是我國當代財經類傳媒的開端。20世紀80年代末創刊的《中華工商時報》等刊物則是國家出于經濟體制的改革需要而創建的財經傳媒,其后《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國際商報》等報紙和廣播電視財經頻道的出現,讓財經媒體在專業信息傳播中的作用得到了進一步強化。進入新世紀后,《21世紀經濟報道》《經濟觀察報》《第一財經》和在互聯網興起以后所出現的一些門戶網站、新聞網站中的財經證券頻道,成為了宣傳財經新聞的重要載體。傳媒的產生與發展,是市場經濟全面推進的產物,也是在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過程中產生的。
(三)新聞傳媒及宣傳對社會經濟進步的主要影響
新聞傳媒自身具有一定的價值。由于新聞宣傳工作的功能與社會經濟現象傳播過程中的輿論導向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因而對新聞宣傳工作經濟價值的量化分析工作并不是對其最終價值進行衡量的有效方式。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社會熱點問題、焦點問題和社會大眾的需求聲音是新聞媒體關注的三大重要內容。新聞媒體對一些熱點事件的持續關注,可以讓這一事件得到有關部門的妥善處理。新聞宣傳工作是對居民生活需求進行轉播的重要方式,可以讓社會信息的傳播速度和范圍得到有效提升和拓展,從而發揮新聞媒體的引導作用。新聞傳媒的廣告傳播行為可以為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這就讓新聞宣傳工作給企業帶來的積極影響成為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從產業的角度來看,新聞傳媒業是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行業。社會民眾對傳媒產品的消費情況和企業廣告的支出情況也可以被看作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因而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傳媒產業經濟的繁榮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傳媒產業經濟的繁榮也會讓新聞宣傳工作表現出多樣性的特點。在現代經濟領域,廣告可以被看作是傳媒產業發展狀況的反映。因此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新聞媒體的廣告總額也表現出了高速增長的特點。信息溝通在社會經濟系統的整合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財經新聞宣傳對經濟信息的傳播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它可以在經濟領域對市場經濟所涉及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要素產生積極影響。新聞宣傳機制對社會經濟的熱點和焦點的傳播工作有著積極的影響。一些與社會熱點有著密切聯系的經濟報道是促進傳媒經濟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金融市場、房地產市場和收入分配問題已經成為當前人民群眾所關注的重要問題。在新聞宣傳工作中,只要新聞媒體敢于發出自己的聲音,新聞宣傳工作往往可以達到相對較好的傳播效果。針對經濟發展中出現的一些敏感問題,新聞媒體的新聞傳播工作可以發揮出信息預警的功能。在新聞信息的傳播過程中,企業也可以對經濟活動的未來進行了解和預判,進而在對自身發展戰略進行調整的基礎上,提升經濟效益。傳媒產業與地域經濟系統之間的融合,可以為某一區域的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與新聞宣傳有關的傳媒組織和一些與新聞媒體相關聯的創意組織已經在一些大城市及其周邊地區表現出了集群現象。從我國新聞宣傳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這種集群趨勢在我國也已經有所體現。對于與新聞宣傳有關的傳媒業和文化產業而言,信息流、人才流、資金流和物資流之間的交叉和滲透,是這些產業進行自主創新的動力因素。基于地緣因素的信息體系與知識因素和資源要素之間的融合,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對于文化產業而言,區域內各個產業相關要素之間的不斷作用與融合的過程,是文化產業發展中的關鍵。傳媒產業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融合,既可以為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提供一定的幫助,也可以在對區域空間的契合度進行提升的基礎上,推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6]
三、新聞宣傳推動和諧社會經濟發展的策略
(一)對新聞傳媒發展模式進行創新
新聞傳媒發展模式的創新主要設計到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新聞宣傳硬件設備的更新;二是新聞宣傳內容的創新;三是新聞傳播方式的創新。新聞宣傳工作中,媒體的硬件設施設備的更新,可以讓新聞信息的宣傳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對和諧社會的經濟傳播要求進行充分的了解,可以讓新聞宣傳在時展要求下進行內容和形式的不斷轉變。值得重視的是,新聞傳播形式是推動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化時代,互聯網是新時期新聞傳媒的重要傳播媒介,應加以有效利用和善于利用。
(二)對新聞宣傳的自身價值進行重視
新聞價值是新聞傳播活動中的重要價值。和諧的社會聲音可以為和諧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一定的輿論保障。新聞宣傳就是發揮這一保障作用的重要方式。從新聞傳媒的宣傳價值來看,它可以在借助新聞宣傳向人們傳遞多方面信息的基礎上,發揮出對普通百姓的思想進行引導和保障的作用。在對我國媒體行業的現狀進行探究以后,我們可以發現,對新聞傳媒自身價值的重視,可以讓新聞宣傳成為對各種價值進行協調的工具,這就可以有效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此,在遵循國家政策要求的基礎上,關注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就成為了新時期新聞宣傳中所要遵循的原則。[7]
(三)對平民情懷進行展示
在新聞媒體領域,平民情懷主要指的是新聞媒體在對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進行關注的基礎上,對廣大普通民眾所表現出來的人文關懷。在新聞宣傳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平民情懷是新聞媒體從業人必須秉持的工作態度。在自身利益的影響下,不同階層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求會表現出差異性的特點。在新聞宣傳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對不同階層人民的聲音的傾聽,可以讓國家未來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的自身利益。新聞傳媒是對平民階層的信息進行傳遞的重要機構,新聞宣傳工作也是對社會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進行展示的主要方式。平民情懷的展示,對新聞傳媒的長遠發展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四、結語
維護人民的利益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本出發點。新聞宣傳在滿足人民的物質需求、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基礎上,推動社會主義建設,讓人民群眾共享社會發展成果。在充分了解新聞傳媒及宣傳工作與和諧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的基礎上開展新聞宣傳工作,對和諧社會經濟發展模式的構建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作者:謝國勇 單位:萬州區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許琳.論新聞傳媒與和諧社會經濟發展的共生關系[J].新聞傳播,2016(01):110-111.
[2]孫見泰.新聞傳媒與和諧社會經濟發展共生關系探討[J].中國報業,2016(14):22-23.
[3]潘駿暉.新聞傳媒在建設和諧社會中的重要意義[J].科技資訊,2014(32):210.
[4]孫超.基于和諧社會視閾的新聞宣傳創新路徑探究[J].理論月刊,2007(09):85-87.
[5]姚江龍.論新聞傳媒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06):51-53.
關鍵詞:耦合作用;時空結構;ERE復合系統;武漢城市圈
中圖分類號 F291.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4)05-0145-08
經濟-資源-環境(EconomyResourceEnvironment System, 簡稱ERE)發展是當今世界人地關系的焦點問題,其耦合程度關系到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水平,相應耦合協調機理研究受到學術界(地理學、生態學、系統科學、經濟學等)和決策界的廣泛關注[1]。
國外學者對于ERE系統耦合研究起源于19世紀末,從英國學者霍華德的“田園城市”構想[2],到環境經濟學、資源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等學科理論體系的建立,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系統的相互作用關系研究領域不斷深化、成果不斷涌現,形成理論與實證、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研究范式:①研究方法上,大量計量模型涌現,如基于生態經濟學角度的通用平衡模型、環境經濟決策與多目標規劃模型、區域計劃多方案模擬模型[3-5],基于資源經濟學角度的環境-資源-經濟一體化核算體系(SEEEA)[6-7]。②研究內容上,從全球-區域的宏觀領域到城市內部的微觀領域,集中于不同區域類型、經濟發展水平的生態環境效應辨識,以城市-區域尺度研究為主。從經濟-生態環境相互作用角度,美國環境經濟學家Grossman和Krueger提出著名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KC)假設[8]。從經濟-資源相互作用角度,美國生態學家 Brown M.T.和意大利生態學家 Ulgiati S.提出了能值可持續指標(ESI)[9]。從經濟-資源-環境相互作用角度,Slesser M.系統研究了區域資源與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環境污染之間的相互關系[10]。
國內學者于20世紀70年代開始了ERE系統的耦合協調發展研究,以區域PRED系統為主要研究對象,集中在協調發展的理論闡述和定量實證兩方面。理論研究上,方創琳等揭示了城市化與生態環境的動態耦合關系,運用耗散結構與生態需要理論,建立二者耦合協調的基本定律[11]。馬世俊構建了城市-生態系統論,揭示社會、經濟、自然三個亞系統的相互作用機制[12]。實證研究上,主要包括國家或省區等大尺度[13],集中于資源環境脆弱的西部地區[14]和社會經濟發展迅猛的東部沿海地區[15],以及單個城市等小尺度[16],主要關注資源型城市的產業升級與續接,對于城鎮群體中尺度空間的研究力度相對薄弱[17-18]。
當前,國內外研究空間尺度多集中于“廣域”(國家或省區)和“城域”(城市內部)范圍,對于都市圈(群)的實證研究有待加強,研究對象多探討社會經濟與資源、社會經濟與環境相互耦合作用關系,社會經濟-資源-環境三系統耦合作用研究不多見?;诖?,以武漢城市圈為例,建立ERE系統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耦合-協調相互作用模型,定量分析都市圈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系統相互耦合作用的時空結構,以期為中國“兩型”都市圈空間協調發展提供理論借鑒和實踐指導。
1 研究方法
1.1 構建評價指標體系
2.1.1 耦合度發展曲線表現為S型,呈動態螺旋上升態勢
整個耦合度時序曲線先上升,再下降,后上升,總體劃分為緩慢上升(1978-1989年)、緩慢下降(1990-1999年)、快速上升(2000-2012年)三個階段(圖1)。耦合度整體呈上升趨勢,由拮抗型逐漸發展到磨合型階段,社會經濟在高速發展的同時,日益重視資源節約、生態修復、環保投入等,資源環境系統不斷優化,整個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系統不斷由無序向有序演化,系統在漸變中不斷躍遷至良性發展態。
2.1.2 緩慢上升階段(1978-1989年)
武漢城市圈ERE系統耦合度的時序變化呈緩慢上升狀態,其變化幅度由0.35持續上升至0.54,耦合特征從拮抗型發展到磨合型。期間,經濟體制不斷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社會經濟發展逐步開放搞活,進而為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提供支持,整個圈域ERE系統耦合發展表現出社會經濟引導性特征,即系統的耦合優化取決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2.1.3 緩慢下降階段(1990-1999年)
武漢城市圈ERE系統耦合度的時序變化呈緩慢下降趨勢,從1990年的0.53,逐漸下降到1999年的0.37,整個圈域ERE系統從磨合型下滑到拮抗型。十年里,社會經濟整體上呈高速發展,甚至呈現“泡沫狀”,不斷突破資源環境的承載力,資源浪費、生態衰退和環境污染日益突出,促使這一時期的ERE系統耦合度的時序變化呈緩慢下降趨勢。
2.2 ERE系統協調度的時序變化
2.2.1 協調度整體呈劇烈波動變化態勢
1978-2012年30多年里,ERE系統協調狀態不斷優化,整體上呈上升趨勢,社會經濟-資源-環境逐漸呈良性發展趨勢,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快速上升階段(1978-1983年)、停滯不前階段(1984-1995年)、劇烈振蕩階段(1996-2003年)、波動上升階段(2003-2012年)(圖1)。
2.2.2 快速上升階段(1978-1983年)
六年內整個ERE系統協調狀態除1982年外,整體呈快速上升態勢,協調度由最初0.54迅猛增長到期末的0.89,由勉強協調迅速上升到良好協調態,表明了改革開放對ERE系統協調態的優化驅動作用。這一時期整個城市圈ERE系統仍處于和諧上升態勢,但存在像1982年劇烈沖突引致的協調態“突變”現象。
2.2.3 停滯不前階段(1984-1995年)
武漢城市圈ERE系統協調度的時序變化大體呈緩慢下降態勢,協調度由1982年的0.89緩慢下降到1995年的0.78。但這種緩慢漸變下降累積的結果便是整個圈域協調態發生質變,由起初的良好協調態跌至中級協調態。一定程度反映出,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資源環境承載力不斷下降,資源約束和環境掣肘日益突現,整個圈域ERE系統不斷呈退化態勢。
2.2.4 劇烈震蕩階段(1996-2003年)
1997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武漢城市圈ERE系統協調度時序變化出現劇烈振蕩,系統協調態在優質-良好-中級-初級-勉強-瀕臨協調態間等級跳躍,整個圈域社會經濟、資源和環境相互作用強烈,協調關系變化劇烈,系統極不穩定和平衡,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的協調作用在波動中急劇下降,1999年跌入波谷(0.42),盡管政策調控力度不斷加大,使得若干年份圈域ERE系統協調至優質協調態(1998年的0.91),但仍然無法有效阻止整個圈域ERE系統不斷退化。
2.2.5 快速上升階段(2003-2012年)
2002年末,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武漢城市圈”發展戰略,城市圈域城際分工和合作日益緊密,社會經濟發展日益科學和可持續;2007年末,武漢城市圈獲批“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加快,自主創新和體制改革日益深入,資源利用水平不斷提高,環境保護力度持續加大,生態文明意識日漸增強,整個圈域ERE系統協調發展度逐漸走向良好、優質協調狀態。
3 ERE系統耦合作用的空間分異規律
3.1 ERE系統耦合度的空間分異
3.1.1 空間差異不明顯,整體耦合水平不高
2012年,縣域(其中地級市鄂州市和縣直管市仙桃、天門和潛江視作縣域看待)ERE耦合度空間差異較小,圈域ERE系統耦合作用強度保持低水平態勢。縣域絕大部分耦合度數值集中在0.37-0.50之間,極差不足0.2,空間分異系數僅0.122,耦合度區域分布呈類正態分布(耦合度較大和較小的空間單元比例很小),整體耦合作用水平不高,耦合等級集中在磨合型和拮抗型發展階段,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的相互作用強度不大。
3.1.2 等級規模呈“串形”,形成相對連片的空間板塊
耦合度等級較集中,全部為磨合型(10個)和拮抗型(32個)兩種,其他耦合等級缺失,呈現“串形”結構,表明武漢城市圈總體產業結構層次較低,以外延型增長為主,產業結構和布局多雷同重復,在資源耗用、環境影響、經濟增長方面具有很大相似性;兩大類型空間分布相對集中,以拮抗型為主。其中,拮抗型縣域廣泛分布連片,形成拮抗型基底空間,而磨合型縣域分布較零散,呈跳躍式展布于孝感、黃岡、黃石和武漢四市局部地區(圖2)。
(3)拮抗型優質協調型:咸安區、江夏區、蔡甸區、武穴市、東西湖區、赤壁市等6個縣域。六個縣域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發展水平普遍偏低,三者協調程度處于優質
狀態。社會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資源環境賦存豐富,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耦合作用不夠強烈,處于良好協調水平,但這種協調共振狀態建立在較低的社會經濟、資源和環境系統發展水平基礎上(表2);
(4)拮抗型良好協調型:浠水縣、大悟縣、嘉魚縣、黃梅縣、新洲區、通城縣、漢南區、紅安縣、蘄春縣、安陸縣、羅田縣、江岸區、崇陽縣等13個縣域。以上縣域社會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資源環境賦存豐富,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耦合作用不夠強烈,處于良好協調水平,但這種協調共振狀態建立在較低的社會經濟、資源和環境系統發展水平基礎上(表2);
(5)拮抗型中級協調型:通山縣、口區、江漢區、武昌區。四個縣域社會經濟、資源、環境三個系統耦合度較低,協調度位于中等水平,表現為拮抗型中級協調(表2);
(6)拮抗型初級協調型:陽新縣、漢陽區、黃陂縣、洪山區和麻城市。五個縣域社會經濟、資源、環境三個系統發展水平明顯滯后于圈域其它城市,社會經濟發展嚴重滯后,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處于弱關聯作用和初級協調態(表2);
(7)拮抗型勉強協調型:漢川區、鄂州市、潛江市、天門市和仙桃市,這五個區域社會經濟、資源和環境發展水平較低,其中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資源發展處于較低發展狀態,環境發展水平相對較高,整個ERE復合系統整體不夠協調(表2)。
4 結 論
(一)認識到鄉鎮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從政策上支持民營經濟的發展
眾所周知,鄉鎮民營企業在促進農民就業,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鄉鎮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政府部門應該提升對于發展鄉鎮民營經濟作用的認識,從戰略角度,制定一些列的政策來促進鄉鎮企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如:在發展的過程中,對于鄉鎮企業實施必要的金融支持,搭建鄉鎮民營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的良好平臺,在土地審批,證照辦理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優惠措施,制定出符合當地民營經濟發展的可操作性比較強的政策措施等等。在民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還應當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政治和輿論環境,形成人人謀劃發展、戶戶積極創業的良好社會氛圍。另外還要積極的制定一些優惠的措施,促使鄉鎮民營企業上規模、上水平、上檔次的發展,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在發展中建立企業集團,幫助企業了解和完善現代企業發展制度和人才招聘制度,引導企業向著農產品深加工、農產品電子商務,第三產業、環保產業等朝陽產業發展,鼓勵民營企業投資中小型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促進農村地區社會經濟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二)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更加深入的推進改革開放
隨著時代的發展,政府的主要職能已經從管理轉變為服務。為民營企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已經成為了鄉鎮政府工作中的重要內容。目前在一些地區的鄉鎮政府中還存在政企不分的情況,這種職責不分的情況一旦蔓延,就可能會產生錢權交易,還可能產生嚴重的腐敗問題,不利于企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工作中,鄉鎮政府在為民營經濟發展搭建良好服務平臺的同時,還應當積極的推進改革開放,一方面改革原有政策中不利于企業發展壯大的措施,給企業的發展營造寬松的社會經濟環境;另一方面還要實施投資環境的優化,實施走出去、引進來的工作方案,引進一批環保達標且投資數額較大的龍頭民營企業,帶動本地其他企業的發展。
(三)改革財政金融制度,為民營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
鄉鎮民營企業往往規模小,人員少,企業發展處在初期階段,這使得企業在銀行融資的過程中容易遇到很多困難。銀行為了最大限度的規避風險,往往選擇那些規模大,發展較為成熟的企業進行放貸,而對于處于起步階段的鄉鎮民營企業往往不夠重視,這無疑加大了鄉鎮民營企業的融資難度,所以,資金也就成了民營企業發展的瓶頸。因此,改革現有的金融制度,使其向鄉鎮民營企業傾斜,讓它們有足夠的資金發展就顯得特別重要。一方面,政府應該盡快的建立中小企業的投資擔保的機構,支持鄉鎮民營經濟的起步創業。另外要積極協調銀行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助力中國鄉鎮民營企業的發展,設計一些適合小微企業發展的信貸產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獲得健康和可持續的發展,為鄉村的小康和整個國家的共同小康做出金融企業應有的貢獻。
二、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