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如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時間:2023-08-01 16:53: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如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縣域生態文明建設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對維護生態系統平衡和保障社會經濟系統的協調性具有重要意義,縣域生態文明建設中要重點解決觀念、規劃、科技創新、發展與保護、機制和投入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以保障縣域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有序、健康、有效地推進。
關鍵詞 :縣域;生態文明;建設;發展
一、縣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環境污染、能源匱乏等問題也隨之而來,可以說生態文明建設對于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中國夢具有特別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同時,黨的十精神也為縣域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明確了方向??h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我國的土地超過90%分布于縣域,縣域人口又占全國人口的70%以上,自然資源也大都分布于縣域,這就決定了縣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和全局性作用,因此縣域生態文明建設又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
二、縣域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縣域生態文明觀念淡薄
我國縣域民眾的生態意識和相關知識水平還都處于較低的水平,由于受經濟發展水平、消費水平、教育程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人們的生態觀念、環境保護意識、可持續發展觀念總體上不強,生態文化、生態教育發展較為落后,不符合建設生態文明的需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普遍落后于城市,工業化、現代化的進展步伐相對于城市較慢,又由于人口和生產力的分布較分散,致使人們對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壓力等問題感受不是那么強烈,還存在較為依賴政府的特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滿足眼前利益,短期效應還在左右著許多人的決策,隨意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仍舊屢禁不止,對于縣域生態文明建設的緊迫性和重要性缺乏正確認識,縣域生態文明及道德觀念還很淡薄。
2.整體統籌不足,長遠規劃欠缺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目標,任重而道遠。而我國縣域生態文明建設現狀是:迫于政績考核和經濟發展的壓力,一些基層政府為完成招商指標而招商,降低門檻,引進技術含量低,高消耗、高污染的企業,沒有形成產業鏈;又出于稅收的考慮,對這些企業不進行嚴格監管,于是縣域內空氣、土壤、河流污染日益嚴重;為追求GDP 增長,缺乏科學規劃的盲目過度開發,耕地、濕地、森林、礦產等自然資源銳減;農民為追求短平快的經濟收益而過度使用農藥、化肥、地膜,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農產品污染日趨嚴重,生態系統失衡,難以恢復。這些問題的存在,無不說明在縣域生態文明建設中,政府保障機制中整體統籌,科學規劃制定與執行的欠缺。
3.縣域生態文明發展與保護矛盾突出
縣域產業大多規模小、散亂分布結構不合理,與許多自然保護區、生態濕地等重要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存在一定矛盾;灘涂養殖、風電等項目的規劃和發展,港口建設及臨港產業布局與海洋功能區劃存在一定的沖突;各種休閑度假村、山莊、農家院的亂建亂設嚴重影響了青山綠水自然生態;經濟要發展,要不斷加大投入和產出,但縣域諸多項目卻存在產業層次低、環境風險高的特性,發展與保護長期處于此種狀態之中,如何協調好兩者之間的矛盾,確??h域生態文明的良好發展將成為首要問題。
4.縣域生態保護與建設投入不足
我國大多縣域經濟基礎薄弱,自我發展能力低下,國家投資不足,地方匹配資金和群眾自籌能力有限,導致治理標準低,綜合配套差,進度慢,生態文明建設的效果不理想。在開展生態環境建設上,搞“面子”工程,造成勞民傷財,給生態環境建設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生態環境的不斷遭到破壞,嚴重制約了經濟社會發展,繼而阻礙了生態文明建設。
三、縣域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與對策
1.培育生態文化理念
生態文化是一種價值理念,不是自然產生的,需要長期的培育。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導向作用、媒體的宣傳作用以及學校的教育作用,通過相關政策的完善、課堂上列為重要的教學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惠民活動等等,力爭多渠道、多方式、多角度的加大宣傳力度,逐漸轉變縣域民眾的生態文明理念,弘揚生態文化,讓人們意識到保護自然環境就是保護自身身體健康,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更加重視節約資源、生態環境保護。只要讓生態文化理念逐步滲透到每個單位、家庭和個人,在縣域民眾心里生根發芽,徹底轉變觀念,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發展與環保雙贏,才能更好更快地促進縣域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
2.科技創新謀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實現最重要的途徑是依靠科技創新,只有以科技為指導,才能科學的分析出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和條件、路徑和模式、重點和難點、前景和風險,比如如何節約不可再生資源、開發新能源、如何提高縣域有限的人均資源利用率,如何開發生態農業等等。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一個好的生態環境能有效提高人的生存質量,從而進一步促進人的科技創新;反過來,只有科技成果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得到廣泛應用,才能真正地推動自然環境的改善,實現對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依存。在縣域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中,我們應該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創新能力,全力推動現代技術與傳統技術不斷結合。
3.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綠色循環生態產業
優化產業結構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核心問題。優化縣域經濟產業結構,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科學確定縣域主導產業,形成產業集群,發展產業間的循環生態經濟,推進農業現代化。
綠色產業既包括環保產業的內容,也包括傳統產業的綠色化,以及區域經濟社會的綠色化。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資源是人與環境的中心環節,資源保護與節約是生態文明建設、生態保護和修復的目的。它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重要載體,也是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
4.健全生態文明建設機制體制
“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是十報告中有關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一條。生態文明的建設機制不完善是制約縣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因素,完善生態文明的建設機制應從縣域的實際情況出發,構建科學合理的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促進縣域生態文明建設健康發展。健全生態文明建設的公眾參與機制、產業化機制、生態環境法律體系、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政績考核機制等等,要加大制度創新力度,通過加大投入、科技引領以保障縣域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有序、健康、有效地推進。課題編號:
L13BZZ007。
參考文獻:
[1]王青云.縣域經濟發展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2]鐘明春.生態文明研究述評[J].前沿,2008(8).
【關鍵詞】四化同步 五位一體
“四化同步”——十報告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2011年底,全國城鎮人口已經達到6.91億,城鎮化率首次突破50%關口,表明我們已經告別了以鄉村型社會為主體的時代,進入到以城市型社會為主體的新時代。正是在此基礎上,十提出了中國特色的“四化”目標,而且對于四化之間的關系,也作了深刻準確的描述。其一,“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這既是提高經濟效率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工業經濟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必將為工業化插上騰飛的翅膀,工業化無疑又是信息化的堅實基礎。其二,“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這是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特征。工業化是城鎮化的經濟支撐,城鎮化是工業化的空間依托,推動工業化與城鎮化良性互動,既為工業化創造了條件,也是城鎮化發展的內在規律。其三,“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這也是中國農村發展的大勢所趨。沒有農業現代化,城鎮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沒有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也會失去依托目標,廣大農民向何處去就會成為一個大問題??傊八幕钡耐絽f調發展,為我們勾勒出一幅現代中國又好又快發展的宏偉藍圖。
“五位一體”——十報告指出:必須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過去,我們提出我國現代化建設要實現“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同步推進。黨的十將經濟建設等“四位一體”再加上“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五位一體”,進一步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領域和范圍,豐富了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這就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標志著我們黨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規律、自然資源永續利用規律和生態環保規律的認識進入了新的境界。十提出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經濟發展、政治民主、文化先進、社會和諧的社會,又是生態環境良好、人與自然和諧的社會。這為我們描繪出一個全新的人與自然和睦共處、和諧發展的美好世界。
報告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美麗中國”這一全新表述,緣于“五位一體”的全新部署。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建設美麗中國不可或缺的基礎。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并列,“五位一體”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變化,執政黨將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國家意志的戰略高度,將生態環境保護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這一部署體現了執政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深刻把握,體現了執政理念的不斷完善。
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狀態。是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一種新的人類文明形態。既包括尊重自然、與自然同存共榮的價值觀,也包括在這種價值觀指導下形成的生產方式、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吧鷳B文明的核心是人與自然和諧”。生態文明不是單純的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問題,而是要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
提出生態文明建設,是基于2個原因。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越來越突出的資源環境制約,已經到了不進行生態文明建設不行的階段;另一方面,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于良好生態環境有了越來越強烈的需求。
對于如何建設生態文明,首先必須轉變生產方式。全面促進資源節約,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嚴格控制開發強度,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同時,要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最突出的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污染防治力度,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
其次,是轉變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改變一些傳統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改變奢侈消費、劣質消費等習慣。
[關鍵詞]生態文明 土地整治 措施
[中圖分類號] F301.2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4)-1-177-1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環境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自從美麗中國概念的提出,各地都在積極加強生態文明的建設,保護環境,加強生態建設是關系到我國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舉措。土地資源是環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的生態價值十分巨大,當前我國的土地資源在利用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利用生態文明建設的契機,加強對土地資源的整治,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以土地的綜合整治手段作為土地資源的重建或者恢復的關鍵,對于提升人們的生活環境,推進美麗中國的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土地的綜合整治包括很多內容,土地整治過程也必須要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滿足生產能力、生態環境、經濟等方面的可持續發展。
1生態文明與土地綜合整治相關概念
1.1生態文明建設與土地綜合整治之間的關系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生態文明的要求越來越高,給人類的生產生活營造一個清新、潔凈、舒適的環境,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土地的綜合整治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其目的是為了通過整治提高土地的承載能力,為生態文明的可持續發展和建設提供一定的空間。土地的綜合整治是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出發點。兩者之間的關系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生態文明的建設離不開對土地的綜合整治。因為土地資源作為一種重要的、普遍的生態資源,必須要對其進行科學、系統的規劃和整治,才能保證生態平衡,同時,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由于一味地追求發展,有一些建設用地,導致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因此,要通過土地的綜合整治,加強生態環境的建設,科學合理的土地整治還可以增加土地數量,以此可以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一些資金缺口進行彌補。第二,通過對各個區域的土地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各種生態問題進行分析,找到出現問題的原因,可以針對具體的問題和成因進行生態環境的改善以及生態文明的建設。通過對具體的土地問題的整治,可以提人們的生活環境,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改善當前的土地格局,實現各種資源的有機整合,并且還可以保護原生生物群落以及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2土地綜合整治的任務
土地的綜合整治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進行整治的過程中,要不斷優化土地的利用格局,提高利用率,并且加強與土地生產有關的各種行業的發展,促進百姓的收入增加,同時又要兼顧生態環保的原則,進行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土地的綜合整治面臨任務較多,歸納起來有幾個方面。第一,要將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經濟的發展相結合,通過有效的土地整治,優化土地的布局,可以有效地對土地資源進行利用,節約土地資源,為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多的空間。第二,要擔任修復生態環境的任務。對土地的綜合整治中,要對當前造成環境污染的各種土地進行生態性的重建和恢復,以恢復土地本來具有的生態功能,比如對水土流失的防治。第三,要創新具體的土地整治技術,由于土地資源與周圍的很多其他資源,如土壤、水、大氣等都是息息相關的,因此進行土地綜合整治的過程中,要創新相應的工藝體系,在保證發展和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加強對土地資源的利用。
2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如何加強土地綜合整治
土地綜合整治對生態文明建設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土地整治過程中要結合生態環保的理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樹立土地綜合整治的相關理念。首先要樹立生態環保的理念,土地資源與周圍的其他資源都是息息相關的,相互聯系和制約的,因此在具體的整治過程中要處理好土地與其他資源之間的關系,在治理過程中也要貫徹環保的理念。其次要樹立法制的觀念,在具體的政治過程中,要加強法律的約束性,依法進行土地的綜合整治,不能肆意而為。第三,要利用信息化進行土地整治。在土地整治過程中,要樹立信息化管理的觀念,利用各種先進的信息化的手段進行各種資料的收集,建立相關的數據庫,提高土地綜合整治的效率。最后,在整治過程中,要尊重群眾的意愿,當前很多土地的所有權還是農民,因此在土地整治過程中,要讓村民參與進來,保證他們的主體性。
(2)在土地整治過程中要因地制宜。對不同的地區進行土地整治,要根據當地的具體實情采取相應的措施。比如對西部地區,由于當地的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沙漠化現象比較嚴重,因此在土地整治中的重點是對生態環境進行修復和保護,而在中東部地區,大多以農田為主,對土地的集中整治重點應該放在農田的整治方面,將農田與生態景觀的功能相結合。這是在全國大范圍內進行土地整治的一個原則。在每個具體的地區,進行土地整治時,應該要加強對城市邊緣區的土地的利用,除了具有保障人們生活的功能之外,還應該加強土地的其他功能,如熱島效應、雨洪管理、休閑娛樂等;而在遠離城市的區域,則要考慮到土地的水土保持、生態多樣性、鄉村旅游休閑等,而且不同的地區要結合當地的特色進行土地整治。比如對于利用型的城市,要加強土地的旅游休閑功能的開發,對以農業為主的地區,要加強對土地的農業價值的開發,多種植農作物。
(3)在土地整治過程中,不斷創新整治技術。土地整治的目的是為了促進生態文明的建設,因此在土地整治過程中,要結合生態文明的理念,不斷創新整治技術。比如盡量少使用混凝土,確保土壤中的各種微生物的生活環境;如盡量減少使用大型機械的頻率,保護土壤的熟化層、物理性質等,在土地整治過程中要對土壤進行歸集保護,返填一般使用人工或者小型的農機。
3結語
土地綜合整治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當前的土地綜合整治面臨的任務還比較嚴峻,為了不斷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的水平,在加強土地綜合整治的過程中要結合生態的理念,進行因地制宜地整治。
參考文獻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思想政治教育、低碳經濟、大學生活
一、將低碳經濟納入社會主義總體布局的必然性分析
(一)低碳經濟時代來臨的政治背景
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钡囊螅€進一步論述了生態文明,并就當前緊迫的環境問題,提出“生態文明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當代大學生是我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如何大力加強對他們低碳意識的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帶動生態文明風尚在全社會的形成和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的牢固樹立,對于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低碳經濟時代來臨現實需要
節能減排,是目前社會人人必須為之努力的工程。從當前的經濟社會“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難循環”的“三高一低難循環”發展方式來看,節能減排問題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困擾著我們。那么,低碳對我們的生活到底產生哪些重要的作用?我們距離真正意義上的低碳生活又有多遠?為此,我們通過網絡、“問卷星”和短信的方式隨機調查了5000名在校大學生,了解大學生低碳生活意識和他們對低碳生活方式的認知度和參與情況,從而宣傳和倡導大學生養成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從我做起。
(三)、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中低碳經濟的現狀
中國公眾生態意識如何?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今年公布了“環保民生指數”, 其中中國公眾的“環保意識”總體得分為 42.1 分、“環保行為”、“環保滿意度”得分分別為 36.6 分、 44.7 分, 三項指標均“不及格”。大學生作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者,中國建設者的生力軍,更應該在中國公眾的生態意識總體較低的現狀下,主動承擔起責任和義務,宣傳低碳的生活方式,并起到全社會榜樣教育的先進帶頭作用。
(四)、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是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現階段,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我國宣傳和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和最廣泛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文明教育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時代的發展需要,也是當前我國生態文明意識宣傳教育的最佳現實途徑。
二、生態文明中低碳經濟建設的基本途徑
(一)生態文明建設的經濟層面
2.1.1、我國應轉變經濟增長模式。
低碳經濟是由生態建設自身的特殊功能所決定。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低碳生活:我國現在的經濟一直保持著平穩快速的發展,但同時也伴隨著高消耗、高污染和資源環境約束問題,尤其是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極低,環境容量不容樂觀。提高公眾的現代生態意識,加速從物質社會向生態社會轉變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最重大挑戰。
2.1.2、我國應加強各級政府對低碳建設的財政支持
當前我國走的是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不能如同以前一樣,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應當加強對低碳技術的投資,應用先進的方法來替代和改進能源的消耗。那么,就需要各級政府運用先進的理念來投資低碳設施,比如說:太陽能,風能,水能等,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1.3、我國應加強技術引進工作
我國不僅應該發展高鐵向世界水平看齊,如何節能減排的技術利用工作也應加大力度。采用先進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在高校內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發展循環經濟,提高節能、節水、節材的資源整合,建立起資源節約、環境;少污染型的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體系。要從長遠的角度考慮,相信小投資必定帶來大回報。
(二)生態文明建設的文化層面
2.2.1、加強宣傳教育力度
首先是憂患意識。在當前,環境、資源、人口等生態問題日益嚴峻的形勢下,生態意識教育最基礎部分就是幫助人們真正了解生態環境問題的嚴重性,使公眾樹立憂患意識和生態危機意識。
其次是主體意識。目前中國公眾環保意識和行為總體上都不盡人意,主要是公眾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意識不強的反映,生態文明建設不被重視。應該從大學生抓起。
2.2.2、增強全民生態憂患意識
“生態道德是一切環境素質的第一素質?!惫裰挥芯邆淞松鷳B善惡,生態良心,生態正義和生態義務,公民素質中的生態素質才算完備。應當加強此方面的教育。日本近期遭受了地震的危害,全球頻發的環境問題提醒全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
2.2.3、加強生態文明意識的重要性
將生態文明意識教育作為全民教育、全程教育、終身教育,是提升全民生態文化素質的重要戰略手段。中華文明的凝聚力將生態文明意識串穿每個公民的終身學習進程。
(三)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層面
2.3.1、實現消費方式的生態化。
提倡節約型消費,改變“一次性消費”和“類一次性消費”,以及其他揮霍性、浮華性、鋪張性、新奇性、體面性、排場性、闊氣性的不適當的消費觀念和行為。
2.3.2、努力實現人口良性發展。
在優生優育的方針的基礎上,控制人口基數,提高人口質量,把沉重的人口負擔轉變為人力資源優勢。
三、讓每一個大學生都自覺養成低碳生活方式
隨著大眾生態意識的提高,在當今能耗巨大的情況下,大學生如何實行低碳生活,向社會公眾做出新的榜樣,是現在面臨的一大新課題。
3.1、 號召全國大學生參與低碳生活
在問卷調查中,我們發現僅有4%的大學生對碳排放很關注,不僅自己努力減少碳排放而且向他人宣傳;9%的大學生認為碳排放關系到地球氣候惡化影響,且正在采取行動減排;76%的大學生覺得有必要為減少碳排放貢獻力量,卻沒有采取行動;11%的大學生不認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與自己有關系。
其實,低碳革命勢在必行,低碳革命已經開始――從政府機構到民間組織,從企業到個人,都將被深深卷入其中。調查中,100%的大學生認為政府、高校、社區、環保團體、媒體都應為低碳生活展開行動。低碳生活其實貫穿了我們的衣食住行,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能為節能減排貢獻一分力量?!暗吞忌睢笔紫忍岢环N環保意識,對于我們大學生來說,首先是一種心態,有句俗語說得好:“態度決定一切?!?/p>
3.2、選擇高效低能耗日用品
通過網上調查顯示,中國每人年均排放量為2.7噸。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做飯、取暖、用水、用電、乘坐交通工具等不可避免地會伴隨著二氧化碳的產生。對于每位普通人來說,如何用直觀、易操作的方式了解自己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了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呢?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選擇更環保的方式生活和工作。在教室和宿舍我們應該注意隨手關燈;在有選擇的時候,使用高效節能燈泡之類的高效低能耗產品。據能源部門測算,使用高效節能燈泡代替傳統電燈泡,能避免4億噸二氧化碳釋放;電視、電腦不用時及時切斷電源,既節約用電又防止插座短路引發火災的隱患;購買當地生產的食品、果蔬,能減少因為長途運輸貨品帶來的額外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多爬樓梯,少乘電梯,少坐一次電梯就可以減碳2~6公斤,盡量少用一次性用品,等等。
“生態環境惡化已成為全球性最重大最急迫的問題,我們應大力發展循環農業、低碳農業和清潔農業,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減少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中國老科協副會長、農業分會會長宋樹友在會上表示。
據了解,近期,我國生態建設投資總額達到2388億元人民幣,占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1.30%;2007年,全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達3387億元,是1981年25億元的135倍;全國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467.5億元,是1981年的272倍。
然而,當前中國的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生態環境惡化也成為全球性的問題。大氣、水、土壤等環境污染加劇,大片森林消逝退化,水土流失加劇、水資源危機凸顯,土地沙化荒漠化不斷擴大,已引發酸雨危害加重、生物多樣性銳減、全球氣候變暖等系列問題。
宋樹友指出,建設生態文明要有三“發展”:發展循環農業,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生態保護與農業發展良性循環的經濟模式;發展低碳農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能源消耗、保護生態環境;發展清潔農業,控制環境污染,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關鍵詞:生態觀;美麗中國;生態文明
2012年11月召開的黨的十,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擺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位置。美麗中國是我們黨創造性地回答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關系問題所取得的最新發展。怎樣正確對待和改造自然界,如何建設美麗中國,生態觀無疑為我們提供了重要啟示。
一、生態觀及“美麗中國”思想概述
(一)生態觀的主要內容
認為,人與自然的辯證統一關系是自然觀的核心內容,不僅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是導致資本主義社會環境惡化的根源,還提出了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思想,為我們今天“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可行的、科學的方法和途徑。
首先,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認為,人是由自然界進化而來的,是先有的自然界而后才有人和社會。人與自然界是相互聯系、彼此制約的,人類生存發展離不開自然界,自然就是人存在的物質基礎。
其次,勞動是連接人與自然關系的中介。認為,連接人與自然關系的主要環節是“勞動”。勞動不僅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基礎,也是人與自然實現物質交換的中介。我們必須承認人的勞動只是整個自然界自然循環的一環,決不能超越自然生態的限制,而應該順應自然的客觀規律,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最后,資本主義制度是生態危機的最終根源。馬克思在贊嘆資本主義制度創造出的巨大生產力的同時,也注意到了經濟發展背后所付出的慘痛的環境代價。因此,馬克思旗幟鮮明地指出了資本主義制度導致的生態危機,而且必須從制度入手――資本主義制度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二)美麗中國的內涵
(1)生態環境的自然之美
大自然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條件,也是美麗中國建設不可或缺的物質條件。美麗中國是一種以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及可持續發展為基本宗旨的生態倫理形態,它體現著科學發展之美。因此,“北京乃至全中國都能夠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讓孩子們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之中,這也是中國夢中很重要的內容”[1],更是美麗中國的美中要義。
(2)生態文化的人文之美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自古崇尚“和諧”文化。和合文化是中華民族思想的精髓,如今建立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美麗中國的建設離不開中國傳統的和合生態文化。
(3)社會生活的和諧之美
美的生活會讓人趨于至真至善。和諧的社會環境不僅有利于維護和創造美好的環境,有利于全民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更有利于美麗中國的實現。建設美麗中國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促使廣大人民的生活變得更加和諧美好的過程。
二、生態觀與“美麗中國”思想的關系
(一)生態觀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理論和方法論指導。
首先,生態觀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理論支撐。生態觀的主題及核心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他從哲學層面上指出建設美麗中國的前提,即重新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努力促進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這與建設美麗中國的最終目標是一脈相承的。由此可見,生態觀在如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這一問題上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其次,生態觀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優質的方法論。在看來,所有不尊重自然,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的行為都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因此,為了人類全面發展,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和把握自然界的客觀規律,促進人與自然的持續和諧。從方法論的角度看,建設美麗中國就是將自然看成人類的親密伙伴,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實現人與自然的持續和諧發展。
(二)美麗中國豐富了生態觀理論
從生態哲學的角度來看,美麗中國建設注重的是生態文明建設與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建設的相互聯系及融合,體現了生態哲學有機整體的思想;美麗中國所強調的尊重自然規律、保護自然環境的生態文明理念,以及“五位一體”的戰略布局,在實踐中充分體現了辯證的生態哲學思想;美麗中國注重將環境資源的自然再生產和社會再生產相結合,使經濟社會能夠健康、良性發展,為人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和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資源基礎,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生態價值觀。因此,我們可以說美麗中國所蘊含的生態哲學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自然觀理論。
三、生態觀視域下美麗中國建設的措施
1、確立生態文文明理念。生態文明意識既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美麗中國建設的思想基礎。轉變傳統的生態價值觀,樹立科學的環境價值觀,培育正確的生態意識,是以經濟健康發展、人民生活富足、生態運行良好為顯著特征的美麗中國對其公民的基本要求。所以在美麗中國建設進程中,應確立正確的、科學的生態文明價值觀,加強公民的生態素質教育,培養民眾的生態思維,提升公民的生態素養。
2、建立生態文明制度體制?,F階段,雖然我國環境法體系已基本建立,但是為了更好地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應大力推進政府管理機制改革,主動將環境質量納入公共服務領域、并加強各級政府的環境質量綜合考核,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要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重構環境立法體系及完善基本制度建設,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3、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美麗中國必須轉變傳統的不符合客觀自然規律的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廣循環經濟和生態產業,積極促進可再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走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為全面建設美麗中國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4、改變生活生產方式。建設美麗中國,要改變以往的不合理的、不符合自然和社會客觀發展規律的生活方式,積極倡導綠色消費、提倡低碳生活,建設節約型社會,形成符合美麗中國要求的綠色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 2014年11月10日,在APEC歡迎宴會上的致辭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李世書.生態學的自然觀研究{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
[6]李學林,鄭亞婭.生態文明建設與循環經濟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9)
[7]張洪生,金巍.創新的力量――美麗中國建設路徑探析[M].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4.
[8]陳曉輝.“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培育探析[J].生態經濟,2013(8)
[9]曾建平.中國夢與美麗中國[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
論文關鍵詞 生態文明 法律生態化 生態補償 公眾參與
生態文明的建設和環境法治保障機制的健全,是解決生態危機、調控生態關系的重要舉措。生態文明的建設歸結為人類與自然關系和人類社會內部關系的處理。如何處理好這兩大基本關系,由“兩大對抗”轉為“兩大和諧”,已成為21世紀決定人類命運的最大課題。衰退的地球和巨大的社會鴻溝,使人類不可能在社會對抗的基礎上實現與自然的和諧,因為地球有限的資源和空間已不能承受對抗性社會不斷加劇的沖擊;也不可能在與自然對抗的基礎上實現社會和諧,因為資源枯竭和環境惡化會摧毀社會和諧的基礎。生態文明的建設和環境法治保障機制的建立,已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一、生態文明內涵
“生態”一詞源于古希臘字,最早由德國生態學家恩斯特·海格爾(ErnstHaeckel)于19世紀60年代提出。一般認為,生態就是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與存在狀態。
對于文明,《周易》里說:“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痹谖鞣秸Z言體系中,“文明”一詞來源于古希臘“城邦”的代稱。實際上,文明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成果,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狀態。
由此,所謂生態文明,指人類遵循自然生態規律和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及以環境為中介的人與人和諧相處,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指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指人類用更為文明而非野蠻的方式來對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關系的理念與價值取向。
生態文明的崛起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后進行的一次新選擇。生態文明的建設,是我國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而環境法治作為一種環境治理方式,環境法治建設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生態文明建設急需破解的法律難題
環境生態危機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制約經濟發展和影響社會穩定的直接因素。生態文明建設是解決環境生態危機,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人與人關系的一種文明建設活動。當前,在這一過程中,急需破解的法律難題主要有:
(一)環境法律生態化問題
環境生態危機仍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的環境時代已悄然來臨。傳統法律都是建立在“人類中心主義”的基礎之上,在對待代內關系和代際關系時存在著偏差和失誤。傳統環境立法目的是以保護人類的根本利益為核心,而且主要關注的是當代人的利益,對后代人的利益以及自然的利益卻很少關注,并且沒有體現生命物種之間的代內公平和代際公平。在執法和司法領域也都是以保護人類利益為核心展開的,人類給予自然的道德關注幾乎為零。
為了應對環境生態危機,傳統法律不可避免將遭遇生態化的沖擊和挑戰,迫使環境法律變革的推進。而促進環境法向生態法的方向發展,逐步實現中國環境法律生態化,就是以一種積極姿態來應對環境時代挑戰的方式,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保障過程和環境法律完善的過程。
(二)生態補償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國家一直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缺位,導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嚴重,經濟利益和生態利益嚴重失衡。這種失衡和扭曲的局面,不僅阻礙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而且破壞了地區之間以及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和諧,因此,必須構建生態補償機制,以便平衡經濟利益、生態利益和社會利益,促進經濟、生態和社會的協調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很多地方,尤其是礦業城市,是以犧牲公民的生存權、健康權、環境權為代價來獲取經濟的高速發展的。這種發展模式的后果就是生態環境的破壞和公民利益的損害,最終失去依托環境發展經濟的潛力。因此,構建生態補償制度,有利于改善環境質量,保護公民利益,保障公民相關權利。
(三)公眾參與監督問題
生態文明建設中,我們面臨著環境利益和其他利益的沖突、代際之間環境利益的沖突、整體環境利益和局部環境利益的沖突。這些環境利益的沖突不僅影響生態文明建設,而且會導致社會的沖突和失衡。而公眾參與監督機制的引進和完善為環境利益沖突的解決和生態文明建設注入了新鮮血液。因為公眾參與監督機制是由社會公眾民主決策、共同確定科學的發展范式,有利于形成社會認同的環境目標,其為平衡各方利益、各種利益提供了正能量。
三、生態文明建設的環境法治保障機制
良好的環境法治保障機制的構建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在出現生態文明建設瓶頸和障礙因素時,能迅速從法律制度上予以保障性調整,使生態文明建設實現良好運作和最優目標。創新環境法律生態化機制、構建生態補償法律機制以及健全公眾參與監督機制,能夠從制度上保障生態文明的建設。
(一)創新環境法律生態化機制
所謂環境法律的生態化,主要指“環境法律以當代生態學為理論基礎,以可持續發展、環境公平和環境正義為價值取向,以建設和諧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生態文明為目標,越來越多地運用和體現生態系統方法和綜合生態系統管理,越來越重視用法律規范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這樣一種變化或發展趨勢。
環境法律的生態化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一是法律基本理念的生態化。將可持續發展、環境公平正義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環境法制觀作為法律生態化的基本理念,并在法律變革中起導向作用。
二是法律制定的生態化。首先,在立法內容和法律體系結構方面,注重健全和完善有關環境、資源、能源等涉及可持續發展的法律、法規,增加保護自然、生活和生態環境的法律、法規在國家整個法律體系中的比重。其次,在憲法和部門法的立法指導思想、目的、原則和內容方面,突出環境保護、生態平衡、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可持續發展等價值、理念。
三是法律實施的生態化。主要表現在執法生態化和司法生態化。執法生態化體現在:行政執法機關應該在執法理念、執法機構、執法行為和執法手段與技術等執法的各個環節體現生態化,注重保障環境和生態平衡。司法生態化體現在:司法機關應該在司法理念、司法裁判、司法程序和司法執行等司法的各個環節體現生態化,注重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協調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關系,保護生態環境。
四是法律生態化變革的推進同時需要國家政策性傾斜、法學研究方法和內容的生態化、社會公眾生態法制化意識提高、以及相關的政治、經濟配套措施等。總之,法律生態化應該在各個領域逐次展開,要以各個領域綜合性的結果來使其本身得以實現。
(二)構建生態補償法律機制
生態補償是以經濟性手段對環境與自然資源進行補償,旨在恢復生態環境,保障自然資源充分利用。生態補償法律機制則是利用宏觀調控管理政策和法律手段調整相關主體環境利益及其經濟利益的分配關系,促進環境外部成本內部化,實現環境資源有償使用的重要機制和手段。
以水資源為例,生態補償法律機制的構建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一是對現有法律體系的完善。完善《水法》,對目前已成型的《生態補償條例》草案應盡快通過法定程序出臺。省市區應盡快制定地方性的《流域生態補償條例》,就水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對生態的補償問題以基本法律的形式進行規定,主要包括水資源生態補償的主體、補償標準、補償途徑、補償對象,以及如何使用補償費,補償費的來源、對于補償費使用的監督機制等等。
二是征收生態補償費或資源稅。隨著全球資源短缺與生態危機的日趨嚴重,稅收手段已成為保護資源最主要的方式。針對我國目前水資源數量匱乏、分布不均、利用率低下的現狀,政府可以借鑒德國經驗,在個別地區試點實行水資源稅的管理。依據征收水資源稅的可行性,在試點實行水資源稅時,必須在稅基、稅收主體、納稅環節、稅率、減免稅等方面進行總體設計,保證其可操作性。
三是建立資源開發生態風險基金制度。由于水資源開發中生態環境面臨的風險有些是無法預期的,水資源開發生態風險基金的建立將這種風險轉化為了一種政府和社會承受的風險。水資源開發生態風險基金屬預防性生態風險基金,其來源于水資源開發者、地方財政收入或專項資金以及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當然,其他的各種社會團體包括環境保護組織也可以募集環境恢復生態補償基金,如發行生態補償彩票、社會捐贈等。而且基金的使用應有嚴格的條件限制。
(三)健全公眾參與監督機制
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我們正在進入一個不同于傳統社會的風險社會,社會突發性危機的不確定性、不可預見性、迅速擴散性都日益增強。在諸多現代社會風險中,環境破壞的風險逐漸得到了更多的重視,公眾參與監督機制的建立無疑是化解風險的題中之義。
公眾參與監督機制,作為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一項權利和義務,目前存在諸多弊端。諸如:法律規定過于原則和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公眾的環境權利意識、參與意識較低,參與形式單一等等。鑒于此,可從以下幾方面建立健全公眾參與監督機制:
一是明確公眾參與監督環境資源管理的階段和范圍。在環境立法、行政、執法階段,涉及專業性知識較強的階段,可以限制公眾的參與;而在其他階段則應保證公眾的知情權和環境利益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