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1 16:53: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低碳經濟綜述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低碳經濟的概念。魯賓斯德教授對于低碳經濟的解釋被廣泛認同,他指出“低碳經濟(LOW-CARBON ECONOMY)是指在市場機制的基礎上,通過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推動提高能效技術、節能減排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開發和運用,從而實現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綠色經濟模式”。低碳經濟是通過較少的自然資源消耗獲得較多的經濟產出,它是一種可以創造出更高的生活標準和更好的生活質量,同時促進人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模式。
(二)低碳經濟的實質。低碳經濟的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也是經濟發展方式、能源消費方式以及人類生活方式的一次變革。
低碳經濟包括四個內容:(1)低碳經濟是涉及經濟、環境、社會的綜合性問題;(2)低碳經濟是對于高污染、高排放、沒有約束的碳密集的化石能源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的高碳經濟而言的;(3)低碳經濟主要包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4)低碳經濟是針對碳排放量來講的,目的是為應對氣候變化、解決人類生活、企業生產過程中過多的排放CO2等溫室氣體而引發的地球生態圈碳失衡而進行的自救行為。
二、低碳經濟國內外相關文獻綜述
(一)國外文獻關于低碳經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歷史上CO2的排放量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或者CO2的排放量與人均收入之間的關系。Schmalesee(1998)、Galeotti(1999)證實了人均收入和CO2的排放量呈倒“U”型曲線。Grubb(2004)等通過對早期英國的研究得出,在工業化初期,隨著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均CO2排放較高,但是經過這一階段之后二者之間的關系就顯得較弱。Treffers(2005)等學者對德國GHG排放量的減少進行了探討,他們認為政府采用一定的措施可以實現GHG排放量的減少與經濟的較快發展。Wara(2007)認為,清潔發展機制不僅被看作全球的碳交易市場,而且能被看作是一種補貼和政治機制,因為它在實現政治目標方面是最有效的。
(二)國內學術界對低碳經濟的相關研究,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第一類文獻主要是關于碳排放權分配問題。王偉中、陳濱(2002)等認為,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排放權分配應當遵循人均排放權分配原則和效益原則。潘家華(2003)考慮到除了以國際公平為原則的碳排放權分配,發展中國家站在人文發展的角度,堅持人均排放權分配原則。何建坤、劉濱(2004)指出,碳排放權分配應堅持“一種產權、兩次分配”原則。由于歷史和現實的諸多原因,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碳排放水平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差異,發達國家人均碳排放量明顯高于發展中國家,所以碳排放權分配必須堅持以公平為主的原則,在公平原則和碳排放“產權”界定清楚的基礎上,各個國家可以通過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進行排放權的二次分配,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陳文穎、吳宗鑫(2005)等考慮到以“一個標準、兩個趨同”的原則來進行碳排放權的分配。溫室氣體排放中的公平問題是國際氣候談判中的核心問題,考慮到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無論是歷史水平還是當前水平都遠高于發展中國家,我國應當堅持人均分配原則,以保障自身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基本權益。
第二類文獻主要是關于我國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途徑和對策。謝軍安、郝東恒、謝雯(2008)認為,發展低碳經濟應該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架構發展低碳的社會行動體系,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推進節能減排,注重對低碳技術的創新和研發,從而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韓雪梅、劉歡歡(2009)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煤炭凈化比重、充分發揮碳匯潛力以及加強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四個方面闡述了西部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實現途徑。任奔、凌芳(2009)結合低碳經濟發展的國外經驗和我國現狀建議選取一定的城市作為低碳經濟發展的示范區或者實踐園區,讓其發揮示范帶頭作用,推進節能建筑、節能交通等示范工程。孟德凱(2007)從中國利益出發,指出我國可以從清潔發展機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碳匯三個方面來促進低碳經濟發展。朱四海(2009)認為,發展低碳經濟的關鍵在于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根據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通過降低人為碳通量、開展碳預算、發展低碳技術、能源結構轉換促進人類社會能源利用方式的改變。付允、馬永歡、劉怡君、牛文元(2008)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次論證了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得出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對策為:節能優先;化石能源低碳化;激勵低碳技術研發以及建立我國的碳排放權交易機制。鮑健強、苗陽、陳鋒(2008)從低碳產業、低碳農業、低碳工業、低碳城市和碳匯五個方面指出了多層次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路徑。盧小祁(2009)認為,通過農村低碳化建設、城市低碳化運營以及工業低碳化發展是將南昌建設為綠色花園城市的新型途徑。宋德勇、盧忠寶(2009)指出,目前各國低碳經濟政策的側重點為:低碳能源政策、低碳技術政策、低碳產業政策、低碳消費政策,四種低碳經濟政策都是以鼓勵和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主的。
發展低碳經濟不僅有利于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而且能夠在發展中均衡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減少環境污染,同時也有利于我國在面臨氣候變化的形勢下,提升應對能力。發展低碳經濟是中國實現跨越式發展和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路徑。
三、低碳經濟的經濟學分析
(一)低碳經濟的理論淵源。低碳經濟概念的出現與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兩大主題密不可分,它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新變革。自2003年英國政府能源白皮書首次提出“低碳經濟”概念以來,低碳經濟正成為各國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保障未來能源安全的重要路徑。低碳經濟的出現必然有著經濟學原理作為其重要的理論支撐,下面將從經濟學的視角對低碳經濟所涉及到的理論進行總結:
1、可持續發展理論。低碳經濟首先讓人們聯想到的就是可持續發展理論?!八笕祟愒诎l展中講究經濟效率、關注生態和諧、追求社會公平,最終達到人的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新的生存方式,這種生存方式不但要求體現在以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為主的環境生活領域,更要求體現到作為發展源頭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去。它包括經濟、生態以及社會可持續發展三個方面的具體內容,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就是考慮“代際公平”和“代內公平”。
2、資源環境產權理論。發展低碳經濟與環境資源產權理論密不可分?!爱a權的建立實際上是不同社會成員之間對資源權利的界定、保護和行使,關鍵在于相互間的排他性。當資源的稀缺發展到一定程度,資源的相對價格提高,從而使建立排他性規則所費的成本低于可能帶來的收益時,人們才有建立該資源產權的激勵”。
3、排污權交易理論?!毒┒甲h定書》中所規定的三種履約機制即:聯合履行、排放貿易以及清潔發展機制都是實現并且推動低碳經濟的全球范圍內的碳排放權交易機制?!芭盼蹤嘟灰资且环N基于市場的環境管理政策,它將環境承載力作為一種稀缺性的資源通過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進行優化配置”。
4、市場失靈理論。市場失靈是指:市場對于商品和服務的有效配置缺乏效率。由于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價格沒有反映環境的稀缺性,許多環境的市場價格實際上是零,糾正市場失靈的方向應該從經濟組織的建立和政府的干預上入手。
5、政府失靈理論。政府失靈理論是指政府做出的決策影響了經濟效率,阻礙了資源的優化配置。發展低碳經濟需要政府相關人員對國際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國家低碳經濟政策能夠有較好的了解。
(二)低碳經濟的經濟學內涵。實踐當中有必要從低碳所涉及的經濟學內涵進行研究,以下筆者嘗試從四個方面對低碳的經濟學內涵進行了分析:
1、“脫鉤”理論角度。將物理學當中的“脫鉤”概念引入到社會經濟領域,為發展低碳經濟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懊撱^”理論主要用來分析經濟發展和資源消耗之間的“解耦”關系的。評價低碳經濟的主要標準不是單一的看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減少,也不是單一的看經濟發展狀況,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長速度可以大于、等于以及小于經濟的增長速度(后兩者為理想狀態)。由傳統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向低碳經濟轉型是指:經濟增長與溫室氣體排放量(主要為CO2)之間關系不斷從“耦合”到“脫鉤”的過程?!懊撱^”:是指用較少的物質消耗生產出較多的經濟社會財富,它反映出經濟增長與物質消耗并非同步變化。脫鉤指數用來衡量脫鉤指標,具體表達式為:
其中,DRt為脫鉤指數,EP為環境壓力變量,DF為經濟驅動力變量,它表示一段時間內環境壓力變量的相對改變與相關經濟驅動力變量的相對變化的比率。運用脫鉤指標可以較好地檢驗某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政策的有效性,并且能夠找出造成脫鉤的原因,從而為國家制定靈活的脫鉤政策提供依據。
2、環境庫茲涅茨曲線角度。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KC)假說能夠表明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的趨勢。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會隨著經濟的增長、人均收入的增加而持續地遭到破壞,只有人均GDP達到一定水平的時候,生態環境污染反而會隨著人均GDP的增加而下降,人均GDP和環境保護呈倒“U”型關系。
3、科斯定理角度。高排放、低效益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外部不經濟導致市場失靈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解決環境問題可以從科斯定理入手??扑苟ɡ碇该?“在交易費用為零和對產權充分界定并加以實施的條件下,外部性因素不會引起資源的不當配置”。
4、國際經濟學角度。國際經濟合作是不同國家政府、企業及國際經濟組織之間為了共同的利益,通過競爭與協調,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側重在生產領域中,以生產要素移動和重新組合配置為主要內容而開展的經濟協作活動。發展低碳經濟就是建立在國際相互依賴基礎上的重要國際經濟合作形式,通過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加強其在國際間的流動,通過國際間的貿易,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實現碳排放權全球內的最優化配置,最終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
(作者單位: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分行)
主要參考文獻:
[1]World Bank,2003.Capacity Building for the Kyoto Protocol(Workshop Report).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2003.
[2]潘家華,莊貴陽,陳迎等.英國氣候變化政策:通過激勵機制促進低碳發展[N].中國環境,2006.1.27.
[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Z].2008.
【關鍵詞】 低碳;能源;經濟
當今世界,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氣候問題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全球氣候變暖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為應對不斷惡化的環境問題,世界各國期望通過國際合作來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從1992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到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到2007年的“巴厘島路線圖”再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協議》,這些國際協議或者公約證明了人類已經認識到了氣候變化問題的嚴重性,并期望通過國際合作積極尋找應對氣候變化的良方,在全球范圍內尋求一種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毒┒甲h定書》為通過國際合作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開了一個好頭,但是美國以承擔減排義務影響本國經濟發展為由而拒簽,使得《京都議定書》遭受嚴重的挫折,國際談判在解決國際氣問題上舉步維艱。在此背景下,英國于2003年提出了低碳經濟這一概念。這一概念一經提出就立即成為經濟學界乃至整個社會的熱點名詞,由此引發了對低碳經濟研究的熱潮。世界各國都開始紛紛探尋發展低碳經濟的途徑,向低碳經濟轉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對于低碳經濟的含義,迄今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說法,目前低碳經濟被廣泛引用的定義是英國環境專家魯賓斯德的闡述,“低碳經濟是一種正在興起的經濟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場機制基礎上,通過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創新,推動提高能效技術、節約能源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和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的開發和運用,促進整個社會經朝高能效、低能耗和低排放的模式轉型”。
Yoichi Kaya教授在IPCC的一次研討會上的報告中提出Kaya恒等式,通過一種簡單的數學公式將人口、經濟、能源消費等因子與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聯系起來,具體表述如下二氧化碳排放量二人口x人均GDP x單位GDP能源消耗量x單位能耗排放量Davis等分析了美國1996―2000年能源強度和碳排放強度下降的原因,認為能源結構調整不是主要原因,天氣變化才是主要原因。Greening等采用Divisia Index De Composition的方法對10個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成員國家的生產部門、貨物運輸、居民們終端服務部門、私人交通的碳排放強度進行了分析,認為生產部門能源強度下降是其 碳排放強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時能源價格等一些因素也會對碳排放強度有很大的影響;貨物運輸部門碳排放強度的增長主要是受交通模式向碳密集型模式轉變的影響,燃料價格及對購買交通工具征稅等措施都不能有效的減少能源消費;居民終端服務部門的終端能源消費結構、發電的燃料構成、能源強度對碳排放強度下降的影響各不相同,但是終端用能方式對其下降卻是起了相反的作用;私人交通部門能源強度的下降對碳排放強度下降的影響較大,但是未來僅僅依靠降低能源強度的政策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可能還是不夠的。
關鍵詞:低碳經濟風險投資分析預測
一、引言
“低碳產業”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產業。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低碳經濟”、“低碳技術”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低碳技術涉及電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門以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等。正是因為“低碳產業”的可持續性優勢,走向低碳化時代是大勢所趨。一直以來,人類對碳基能源的依賴,導致CO2排放過度,帶來溫室效應,對全球環境、經濟,乃至人類社會都產生巨大影響,嚴重危及人類生存,這比經濟危機更為可怕。解決世界氣候和環境問題,低碳化是一條根本途徑,也是人類發展的必由之路。2007年12月3日,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為全球進一步邁向低碳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繼此之后,“低碳產業”在世界范圍內開始普及,低碳行業的公司企業也像雨后春筍般涌現,不少投資者見其發展迅猛頻頻將手中的資金投向該行業,其中不乏大型的機構投資者。
二、低碳經濟模式研究文獻綜述
在《低碳經濟的若干思考》一文中作者闡釋了低碳經濟的內涵和發展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發展勢態。并指出近年來我國在調整經濟結構、發展循環經濟、節約能源、提高能效、淘汰落后產能、發展可再生能源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在對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確實進行預測和分析后,作者提出了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相關措施。
什么是低碳經濟,為什么要發展低碳經濟,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條件如何,怎樣發展低碳經濟。《低碳經濟研究綜述》一文就中國如何既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與氣候保護的一般規律,順應發展低碳經濟的潮流和趨勢,同時立足于中國的基本國情和國家利益,尋求長期和短期利益的均衡的角度對中國發展低碳經濟進行了分析,旨在引導中國低碳經濟邁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同樣是對低碳經濟的研究,《低碳經濟與環境金融創新》一文跳出了低碳經濟本身,將低碳經濟與環境金融聯系起來,從環境金融的角度,總結了國內外研究與實踐經驗,探討了環境金融創新的各種途徑,并針對我國實際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作者就低碳經濟的背景下如何實現環境金融的創新提出了一些見解,對低碳經濟和環境金融的相互促進做出了貢獻。
在《中國的低碳經濟選擇和碳金融發展問題研究》一文中,作者提出低碳經濟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面對低碳經濟時代的要求,我國必須盡快構建與低碳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碳金融體系,包括金融市場體系,碳金融組織服務體系和碳金融政策支持體系幾大方面。作者支持目前中國碳金融的發展只能說是初露萌芽,發展相對滯后并存在諸多問題。
對低碳經濟的相關文獻進行研究和綜述后,低碳經濟的發展是大勢所趨,但如何科學地發展低碳經濟,如何將低碳經濟同其他行業合理的結合,如何引導投資者正確地投資于低碳行業,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研究的是低碳行業的風險投資,通過對目前低碳行業風險投資的分析及預測,希望能科學地引導低碳行業的發展。
三、低碳經濟模式下的風險投資現狀分析
“低碳經濟”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及其誘因不斷地為人們所認識,不止是煙霧、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也已被確認為不爭的事實。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是國際社會應對人類大量消耗化學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氣候災害性變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種轉換新概念,實質是解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低碳經濟定義的延伸還含有降低重化工業比重,提高現代服務業權重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內容;其宗旨是發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本特征的經濟,降低經濟發展對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的影響,實現經濟活動中人為排放二氧化碳與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動態平衡,維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減緩氣候變暖的進程,保護臭氧層不致蝕缺。廣義的低碳技術除包括對核、水、風、太陽能的開發利用之外,還涵蓋生物質能、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等領域開發的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它涉及電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車等多個產業部門。
當前世界面臨的一個最大的環境問題就是全球氣候變暖,而其原因正是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F在人們已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并且已開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進程。工業正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一個重要來源。而想要減少工業排放二氧化碳,發展低碳行業無疑是一種解決之道。低碳行業泛指任何以低碳排放或者致力于減少碳排放為特征的行業,如可再生能源發電、核能、能源管理、水處理和垃圾處理企業。這個行業是符合保護自然的規律的,因此具有很光明的前途。在2009年的金融危機中,低碳行業產值不降反升,表明這個行業正是一個很有潛力的行業。
哥本哈根會議雖然未能達成成果,但低碳環保風潮已經在風投之間勁吹。正如前面對低碳行業的分析,低碳經濟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主要特征,以此為中心衍生出較多的投資主線,主要包括:節能、減排、清潔能源領域。中國現在很多新的產業都跟這些領域有關。而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將發展方向往這些領域方面靠攏。經歷了金融危機后的風險投資再度熱了起來;而比風投更熱的,則是低碳經濟。根據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CVCRI)對556家風投機構的調查顯示,2009年VC對能源環保領域共投資了35億元;VC投資的項目中,每10元錢中就有1.1元投向了能源環保領域。在很多的風投機構看來,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既屬于產業政策扶植范疇、又對經濟周期不敏感,這種低碳行業特殊的特性也是迎來風投廣泛關注的原因。
歷時3個月、訪問了556家風險投資機構后,民建中央下屬的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CVCRI)得出結論:2009年中國VC/PE市場募資、投資規模均逐步回升,迎來了復蘇和發展。CVCRI指出,由于經濟的復蘇和創業板的推出,2009年下半年的投資熱情增加。上半年投資案例數為229個,占總案例數的38.10%,投資總額為120億元,占全年投資總額的40.43%;而下半年的投資案例數為372個,明顯高于上半年,投資金額也占到了全年投資總額的59.57%。另一個可以觀察到的現象便是低碳能源環保行業的崛起。據CVCRI數據,2009年風投對能源環保的投資項目數為99項,總金額為34.99億元;僅次于狹義IT行業的135項和43.29億元,成為繼傳統行業、狹義IT行業之后的第三受寵行業。另外更加值得關注的就是556家風投機構將能源環保行業評為了最具投資價值行業。其次是醫藥保健和消費服務行業;而傳統產業、狹義IT則甚至沒有進入前十名。2009年度風險投資總額為315.34億元。除此之外,不少風司也對低碳行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中國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總裁王一軍表示低碳經濟是大勢所趨,而核心則在于節能減排和發展新能源。以我國過去走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來看,節能減排在技術、推廣等領域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中國對石油的需求日益增長也在驅使著新能源的發展。
對于“兩高六新”的公司,即具有成長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經濟、新服務、新農業、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業模式的公司,是風投關注的重點,而這些特點也是低碳行業所具備的?;谏鲜鰧Φ吞夹袠I前景的分析,對于低碳行業的風險投資無疑成為了一個熱點話題。但凡是投資都存在著風險,眾多的投資者在投資低碳行業之前也會對該行業的眾多上市公司進行綜合評估,通過行業數據和公司相關的各方面指標選出最具發展潛力和盈利能力的公司進行投資。
在對低碳行業風險投資概況進行綜述之后,從投資價值的角度將低碳行業和其他行業進行比較,圖2是2009年統計的最具投資價值行業分布情況,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低碳能源和環保列居首位。
四、低碳經濟模式下的風險投資前景預測
前面通過對低碳行業的風險投資數據和圖表的分析,低碳經濟模式由于其得天獨厚的可持續發展潛力受到了投資者們的青睞。風險投資是眾多投資方式的一種,風險投資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權益投資,投資者們為了獲得公司上市和退出時的高額收益,還要為初創期的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前面說到了低碳經濟模式的可持續性發展優勢,這一點是風險投資決策時的一個主要決策因素。所以,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風險投資者涉足低碳領域,既促進了低碳行業的高速發展和繁榮,同時也為風險投資者提供了一片全新的投資領域。由于低碳經濟是一種綠色經濟,不僅促進了經濟的高速發展,同時也為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所以,在今后幾年中政府必將會持續出臺相關政策推動低碳經濟在我國的發展,這些政策也將為投資者的資金進入低碳領域敞開了大門。綜上所述,在未來幾年里,風險投資與低碳經濟模式的結合將是投資領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基金項目: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08EYA002)]
參考文獻:
1.馮之浚,周榮,張倩.低碳經濟的若干思考[J].中國軟科學,2009(12)
2.王仕軍.低碳經濟研究綜述[J].開放導報,2009(5)
3.任衛峰.低碳經濟與環境金融創新[J].上海經濟研究,2008(3)
關鍵詞:低碳經濟;經濟學理論;經濟價值;
1、引言
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技術及產業已經成為了新的趨勢。但是,關于低碳經濟的研究當前還處于一個初級階段,很多理論及方法并不是非常完善,基于此,對低碳經濟的理論基礎及其經濟學價值的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本文對這方面的研究進行綜述,對于這一工作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2、低碳經濟的內涵
低碳經濟代表了一種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的發展模式,提出這一概念的主要目的在于幫助我們更好的應對氣候的變化以及確保能源的安全,以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低碳經濟來說,其實質在于創建更多的能源清潔機構、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及發展更多的低碳產品、低碳技術以及低碳服務,使經濟發展和溫室氣體的排放出現一個統一的局面。要想做好這一工作,最為關鍵的是加強技術的創新以及制度的創新。
在低碳經濟中,其具有經濟性、目標性以及技術性這三個特征。具體來說,經濟性主要是指低碳經濟的發展要遵循經濟機制及經濟原則,不得出現因發展低碳經濟而導致人們生活條件下降的情況。目標性則是指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保持在穩定的水平上,使其不會給人類的生存及發展帶來不利影響。至于技術性則是指我們應通過技術的創新和進步來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傮w來說,低碳經濟有低碳技術、低碳產業、低碳能源、低碳管理以及低碳城市這5個要素構成。
3、低碳經濟的理論基礎
低碳經濟的提出和發展并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以傳統的經濟學理論作為基礎,結合生態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氣候經濟、資源環境經濟學,在構建低碳經濟理論的初步設想中,又涉及到了很多經濟學模型和理論。正是有這些理論上的支持,才使得低碳經濟的發展具有更強的科學性和客觀性。以下將對低碳經濟的理論基礎進行具體的分析:
3.1低碳經濟的理論依據
首先,針對生態經濟、綠色經濟以及循環經濟,它們都屬于三高一低往三低一高進行轉變的模式,也就是從高消耗、高排放、高投入以及低效率往低消耗、低排放、低投入以及高效率轉變,這一點和低碳經濟是一致的,而且這四種經濟形勢都表達了經濟活動應遵循生態規律這一理念,雖然研究的角度是有區別的,但本質上來說,低碳經濟屬于生態經濟的范疇,可以說是其他三種經濟形勢的一種發展,基于此,生態經濟、綠色經濟以及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有著巨大的聯系。
其次,對于氣候經濟學,它和低碳經濟的關系更為密切,氣候經濟學主要通過對氣候的變化進行考察,探尋氣候和經濟的關系,而低碳經濟則是主要探尋溫室氣體排放和經濟變化之間的關系。這兩者可以說內涵是一致的,僅僅是表述方法的問題,也正因為此,當其低碳經濟理論的發展也主要是以氣候經濟學作為基礎。
第三,至于資源環境經濟學,主要是對經濟活動與環境之間物質交換的規律進行探索,進而確保經濟活動不僅能夠獲取最佳的經濟效益,還能夠獲取最佳環境效益。對于低碳經濟來說,它和資源環境經濟學之間研究內容的交叉比較嚴重,很多低碳經濟理論的發展都存在著借鑒和參考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現象。
3.2低碳經濟理論的構建
當前低碳經濟的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方面:首先,利用傳統經濟學中的實證分析等基本方法進行分析,比如邊際分析、結構分析、彈性分析、結構分析、總量分析、均衡分析等;其次,通過對相關學科的某些分析方法進行借鑒,將其應用到低碳經濟研究之中,比如波及性分析、效益-成本分析、成本有效性分析、碳足跡、碳貿易、碳權和碳金融、碳循環等;最后則是使用制度學分析方法,這主要是因為當前的全球變暖主要由一些國家排放的溫室氣體過度導致的,影響卻覆蓋了其他的國家,這和經濟學中的外部性效應的延伸有一定類似,加之氣候本身具有全球公用品的屬性,因此,借用制度經濟學中公共物品的相關研究可以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一定的靈感。
由于低碳經濟理論的構建過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比較多,針對不同的研究角度所涉及的模型也非常多,本文很難對其進行一一贅述,這里僅以低碳經濟研究中政策評估階段的模型為例對其進行分析。
在政策運行的過程中,政策評估屬于一個重要的環節,是我們進行政策調整的依據,也是確保政策科學化的保證。依據評價目的及著眼點的不同,我們可以把政策評價模式分為效果模式、職業化模式以及經濟模式這三類。其中,效果模式又包括附帶效果模式、目標達成模式、綜合評價模式、無目標評價模式、利益相關者模式以及顧客導向評價模式;經濟模式有可以細分為生產率模式以及效率模式這兩類;至于職業化模式,主要的著眼點是評估的執行者,較為典型的就是同行評議。
在政策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我們主要使用綜合指數法進行總評分的計算:設指標層中的第i個指標在總目標中的權重值是Wi,評分是si,那么對于政策最后評價的總分S是:
其中,假如S大于0,則說明政策是積極的,具有一定的成效,而且S值越大則表示政策的實施效果越強;假如S小于0,則代表著政策效果為負面的,我們應及時的對政策進行改進。另外,應用這一公式我們可以對政策各項指標進行評價,根據其得分對其效果及內在原因進行分析,這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政策的去向。
4、低碳經濟的經濟學價值
4.1提供國際經濟合作困境的解決思路
在以往的經濟發展中,國際間經濟合作的主要經濟理論有傳統經濟理論以及新國際貿易理論。從這些理論來看,國際經濟合作對于經濟效益是有利的。但是如果從生態效益方面分析則可以看出國際經濟合作則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應,這主要是因為經濟發達國家在將一些技術制造環節轉移到欠發達過程時由于欠發達國家的技術及能源結構較為落后,很可能出現資源過度開發、二氧化碳過度排放等問題。針對這種現象,傳統經濟理論尚沒有有效的途徑來避免這種問題。而低碳經濟則提出了碳交易、碳貿易等國際經濟合作方法,對于解決這一困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4.2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模式的理論基礎
傳統的經濟模式由于缺乏對于生態環境的關注,使得生態系統的平衡性出現了問題,甚至已經影響了人們的生存和發展。另外,當前的很多國家一味的強調GDP,也加重了這一問題,因此,可以說經濟發展亟需一種新的模式。而以生態經濟、綠色經濟以及循環經濟等為基礎的低碳經濟具有很廣的涉及領域,其研究的內容又主要是如何解決全球變暖問題,本質上是對經濟發展模式進行革新,這對于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非常有利。
4.3對消費方式的轉變起到引導效果
消費是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因此,倡導低碳經濟可以提升人們的環保意識,使人們在生活消費中對低碳經濟提供更多的支持。這對于改善當前過度開發的問題有很強的改善效果,基于此,低碳經濟對消費方式的轉變將起到引導效果。
4.4為解決環境問題拓寬了途徑
解決當前的環境問題僅僅靠道德上的約束是沒法實現的。真正的途徑應該沖法律約束及利益引導方面出發,而低碳經濟中碳交易、碳貿易以及碳關稅等辦法可以作為我們的具體解決途徑。
4.5對相關經濟學研究起到了豐富的作用
當前的低碳經濟中,很多概念還不是很完善,但是這方面的研究已經對相關經濟性研究起到了很強的指導和啟發效果,未來隨著低碳經濟研究的深入,相信將會給相關經濟學研究起到更多的影響。
5、結語
低碳經濟的研究對于改善當前的環境現狀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進隊其理論基礎進行了簡要的綜述,并在大的層次上對其經濟學價值進行了探討,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深入?;诖耍覀円訌娺@方面的學習和探索,借鑒更多的相關經濟學理論,使其更好的應用到低碳經濟之中。
參考文獻
[1] 曹海霞,張復明. 低碳經濟國內外研究進展[J]. 生產力研究. 2010(03)
[2] 渠慎寧,郭朝先. 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國碳排放峰值預測研究[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0(12)
關鍵詞:低碳經濟 風險投資 分析 預測
一、引言
“低碳產業”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產業。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低碳經濟”、“低碳技術”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低碳技術涉及電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門以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等。正是因為“低碳產業”的可持續性優勢,走向低碳化時代是大勢所趨。一直以來,人類對碳基能源的依賴,導致co2排放過度,帶來溫室效應,對全球環境、經濟,乃至人類社會都產生巨大影響,嚴重危及人類生存,這比經濟危機更為可怕。解決世界氣候和環境問題,低碳化是一條根本途徑,也是人類發展的必由之路。2007年12月3日,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為全球進一步邁向低碳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繼此之后,“低碳產業”在世界范圍內開始普及,低碳行業的公司企業也像雨后春筍般涌現,不少投資者見其發展迅猛頻頻將手中的資金投向該行業,其中不乏大型的機構投資者。
二、低碳經濟模式研究文獻綜述
關鍵詞:低碳經濟;國際貿易規則;影響;對策
一、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
(一)國際貿易規則內容的拓展
低碳經濟快速發展對國際貿易規則的首要影響,表現在發達國家借助自己相對成熟的新能源應用體系,利用相對先進的產業技術,在國際貿易的各項經濟活動中將低碳概念與國際貿易聯系起來,比如,目前衍生出的如“碳標簽”“碳關稅”“碳國際標準”等。這些新型低碳概念的背后,實際上是將一些欠發達國家、尤其是在碳減排方面相對滯后的國家,排除在外,從而實現其提高本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維護國際貿易經濟利益的目的。
(二)促使新興產業的產生與發展
《京都議定書》中明確提出了“排放權交易”,這個概念促進了新興產業的產生和發展。“排放權交易”允許無法完成減排任務的國家從已經完成減排任務的國家購買碳排放權。這樣實際是把碳作為一種新型的國際貿易商品,使其在國際貿易中扮演一個重要角色。由此會催生各國對低碳經濟發展的強烈訴求,從而推動本國產業結構升級、提高效益降低能耗。
(三)導致國際貿易格局的新變化
現階段,國際貿易低碳化首先將推動改變人類能源體系,傳統的化石能源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和環境污染,會逐漸被更加環保、更加清潔的新能源替代。其次是低碳技術和清潔能源應用體系在發達國家發展相對更加成熟,這也成為他們制定國際貿易規則、維護國際貿易競爭先進地位的工具,長期領先欠發達地區。
二、我國的應對措施
(一)創新發展低碳技術
當務之急是要大力發展低碳技術,加大對新能源技術開發、應用的投入,為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提供必要的技術基礎保障。制定合理的低碳技術發展路線,短期目標應以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主,長期目標則要著眼于氫能、核能、風能和太陽能等一系列低碳清潔能源的技術研發。通過不懈的努力,努力做好自主創新,另外是善于借鑒發達國家先進經驗,積極吸收他們的研究成果,構建我國自主的新能源開發應用體系。
(二)構建低碳貿易發展機制
我國作為人口大國,理應在全球能源體系革新、推動全球環境保護中承擔重要責任。當前,我國已經積極參與到全球氣候變化談判和全球環境治理,承擔責任和義務,爭取在國際碳交易和碳金融體系的應有利益,包括碳金融產品的定價權和交易權。這些權益的取得,需要我們積極倡導,聯合有共同利益訴求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參與到國際碳交易、碳金融和碳標準規則的制定中來,努力謀求低碳思維下國際貿易規則制定話語權,從而保證在新的國際貿易規則下參與國際貿易競爭占有一席之地。
(三)優化低碳產業結構
相比發達國家高技術、高精尖、高附加值產業而言,我國處于國際貿易產業鏈的低端,對資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較大,在低碳貿易中處于劣勢地位,成為發達國家設定貿易壁壘的受害者。對此,我們應充分認識到調整出口產業結構、增加技術創新和提高產品附加值的緊迫性。通過實施有針對性的財政政策和出口退稅政策,加大對低碳產業出口產品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國內繼續推進科技創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動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努力實現環境與資源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四)大力開發低碳能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總量飛速發展,但伴隨經濟發展的同時是對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尤其是在我國其他能源相對匱乏的情況下,煤炭長期在我國能源體系和工業生產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大量的煤炭消耗,給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污染。因此,在低碳經濟成為未來主流的情況下,我國亟待開發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加大綠色能源體系的構建和推廣應用力度,如風能、核能、太陽能,降低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的消耗,為低碳能源的推廣應用提供廣闊的空間。
三、結束語
總之,應立足當下,著眼長遠,制定符合本國國情的能源發展戰略,采取一系列措施,積極掌握主動權,在推動低碳經濟發展促進社會生態可持續協調發展的同時,使其成為優化產業升級的動力,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發展,提高國際貿易競爭力。
作者:王晶怡 單位: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工商管理系
參考文獻: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政府、企業都越來越重視經濟發展質量,低碳經濟也越來越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我國由李文虎(2003)在研究英國綠色能源戰略時最早在研究中提到低碳經濟。隨后低碳經濟成了研究熱點,越來越多的學者提出要發展低碳經濟,如莊貴陽(2007)提出在發展中尋求減排、走低碳經濟發展道路,是我國化解國際壓力且符合國情的雙贏選擇。當然,我國在處理這一問題上仍存在很大難度,需要跨越許多市場和制度障礙。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碳經濟概念和發展必要性上。隨著研究深入,研究越來越細化。齊敏(2011)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結合,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在對我國低碳經濟的概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構建了中國低碳經濟評價指標體系,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對我國30個省市區的低碳經濟發展狀況進行了實證分析。有的學者也開始關注地方低碳經濟發展研究,如張微(2011)對保定市的低碳經濟,劉艷艷(2011)對內蒙古的低碳經濟進行了分析。現在的研究已經比較豐富,但對邊遠地區的企業低碳經濟意愿研究還比較少,本文著眼于邊遠地區,以麗江,西部邊陲城市為例,來研究邊遠地區企業低碳經濟發展意愿。
2研究方法
本文通過精心設計問卷調查表,對麗江旅游企業低碳經濟發展意愿進行實地問卷調查,系統地、直接地收集資料,并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來認識麗江旅游企業低碳經濟發展意愿狀況及其規律。輔以對居民、游客、業主、以及到政府有關管理部門的訪談調查,獲取有效的第一手資料,并對各測量指標的選擇、對卷的設計和調查的開展等提出意見。本次調研的麗江旅游企業統計,見表1。本次調研預計調研企業為100家,因為種種客觀原因,最后調查企業為72家,含蓋了旅行社、旅游景區、旅游產品企業和五星、四星、三星和經濟型酒店,包括了旅游業各類企業。本次調研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問卷調查的對象為旅游企業的管理人員。先在幾家企業做了一次預調查,根據預調查的情況對問卷進行了修訂,然后開始正式調查。發放問卷80份,回收72份,回收率為90%,回收問卷有效率為100%。
3調研結果分析
3.1低碳經濟認知度調查
3.1.1低碳經濟了解程度調查
從圖1可以看出,大多數管理者都已經聽說過低碳經濟,只有14%的旅游企業還沒聽說過,但真正了解低碳經濟的企業也還比較少,只有11家,占比15%,說明低碳經濟概念已經傳播開來,但內涵還沒有大范圍的被管理者真正了解。
3.1.2低碳經濟對社會發展重要程度調查
從上圖可以看出,共有65家企業選擇了非常重要或者重要,占比90%,隨著現代低碳、環保等概念的推廣,雖然很多管理者不了解低碳經濟,但都意識到了低碳經濟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只有2家企業選擇了較不重要,沒有企業選擇不重要,2項相加占比僅3%。
3.1.3低碳經濟對企業的重要程度
從圖2反映出旅游企業管理者認為低碳經濟對社會發展非常重要,但跟自己企業聯系在一起以后,旅游管理者的態度發生了明顯變化。從圖3可以看出,沒有旅游企業認為低碳經濟非常重要,只有12家旅游企業,占比17%。大多數旅游企業選擇了一般,占比67%。有10家企業選擇了較不重要,還有2家選擇了不重要。
3.1.4低碳經濟發展關鍵作用主體
從圖4可以看到,旅游企業的管理者認為政府是推動低碳經濟經濟最重要的主體,67%的企業選擇了政府。其次是旅游企業,占比19%。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到,旅游企業進行低碳經濟的意愿不是很強,更希望政府來推動。
3.2發展低碳經濟接受度調查
3.2.1發展低碳經濟緊迫性調查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大多數旅游企業認為發展低碳經濟并不緊迫,63%的旅游企業選擇了一般。選擇了非常緊迫的只有1%,選擇了較緊迫的也只有19%,2項相加也僅為20%。還有11%的旅游企業選擇了較不緊迫,6%的旅游企業之間選擇了不緊迫??梢钥闯?,低碳經濟對于旅游企業來講還只是停留在一種概念階段,很少有旅游企業有發展低碳經濟的強烈意愿。
3.2.2在政府優惠政策條件下旅游企業參與低碳經濟意愿調查問卷提出,如果政府提供優惠政策,旅游企業參與低碳經濟的意愿。在這個前提下,旅游企業參與低碳經濟的意愿明顯升高,38家選擇了非常愿意,占比53%,28家選擇了愿意,占比39%,2項相加占比92%,絕大多數旅游企業都愿意積極參與,沒有旅游企業選擇不愿意。從這個結果可以看出,如果政府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將極大的鼓勵旅游企業參與到低碳經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