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小學德育最基本的方法
時間:2023-07-31 16:39: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德育最基本的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德育 實效 分析 思考
學校德育工作必須注重實效,是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但在實施德育工作過程中我們很多老師辛辛苦苦,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了很多工作,而取得的實際效果甚微,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困惑。
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為解讀困惑,筆者只就多年的工作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思考:
第一,要考慮是否把德育教育工作做虛了,要變“虛”為“實”。
首先,要深刻認識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讓德育有實實在在的內容。如:做人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學做人最主要的是抓好人的日常行為規范教育,通過對學生實實在在培養、訓練,促進學生改變精神面貌進而實現學風、校風的轉變。做人教育是長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我們發現學生的言行舉止出現不少問題,要扭轉學生的不良行為不是簡單地學習一些條文規定、開會講一講就可以的,而應當通過目標明確、具體的訓練,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就需要實實在在的工作促其良好習慣的養成,不要錯過中小學階段的最佳時期,要教育學生知道行為規范的每一條的要求是什么、為什么這樣要求、應該怎么做。這都是具體的、看得見的、抓得住的,只要堅持下去,良好的行為習慣就可以養成,良好習慣一經養成,將終身受益。
其次,要從學生實際出發,考慮學生年齡階段的不同特點,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行為能力,適時提出進行什么教育、教育要求和教育方式,才能產生實效。
第二,要考慮德育教育是否遵循了教育規律,切忌“高”“大”、“空”。
德育工作和教學工作一樣,應該從最基本、最簡單的內容與要求開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這是德育工作規律,也是教育工作規律,不能有“隨意性”、“盲目性”,不能搞“頻道常換”,更不能“運動式”、“一刀切”、“成人化”及教育內容與要求的“高”、“大、“空”。對學生提出的要求過高,學生做不到,等于沒用,只能落空,要求要從最低層次開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因此,為避免高、大、空現象,要做到以下三點:
1.我們的教育內容與教育要求要符合學生的行為能力。
2.我們的教育內容與要求是一個從最基本的要求開始,由淺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動態發展過程。我們應認真遵循這條德育工作最基本的規律。
3.要研究并掌握不同教育階段教育內容與教育要求的“度”。德育作為一項育人的系統工程,應建立自己科學、穩定的內容體系。
第三,要考慮工作是否對路,切忌空洞說教。
德育即品德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個性心理品質教育。德育,是國家教育方針中規定的“諸育”之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就是教師有目的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活動。做好德育工作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對象,懂得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對學生實施教育絕不能脫離他們的年齡特點、思維特點、接受能力,就是說要因人而異,工作要對路子。工作對路,可以一分勞動一分收獲,可以事半功倍,否則德育的實效就會大打折扣。另外,空洞的一味說教、訓斥,容易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產生心理障礙,離心率上升,還容易對老師產生“黔驢技窮”的心理定勢,因而降低老師的威信。由于不對路子,很難達成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四,要考慮教育內容、方法是否適應新的教育形勢,要符合時代要求。
1992年底,剛出任福建省教委主任僅3個月的郭榮輝同志明確地提出了中小學德育要在實效上下功夫,在全省中小學開展了一項加強基礎文明的教育活動。
首先,省教委對不同年齡、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社區文化環境的中小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判斷、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等狀況,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在調查的近3000名學生中,有60%的學生顯示出不誠實傾向;52%學生很少或從未干過家務事;25%學生很不情愿參加學校組織的勞動;26%學生受挫能力較弱;90%學生社會責任感不強等。中小學生道德狀況不容樂觀。
1993年6月,福建省教委召開專題研討會,提出了以加強基礎道德教育和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為突破口,分年級實施不同德育內容的要求,改變過去那種從小學到大學一個目標、一種模式、一個方法的一般化作法;按郭榮輝的話說,就是扎扎實實地教育中小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培養健康向上的基礎道德,最終升華到理想信念、政治覺悟上。。
為了使基礎道德教育貼近學生,更富有實效;福建省教委頒發了《福建省中小學道德教育實驗指導綱要》,確定了“自尊、自愛、誠實正直、勤勞儉樸、助人為樂、保護環境、愛國愛鄉”等20條德育品質綱目及其實驗操作的細則,并在全面部署的基礎上,分兩批選定140所中小學作為全省道德教育首批試點校。
與此同時,福建省教委在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上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1995年3月頒發了《關于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若干具體要求》,從生活自理、家務勞動、生活儉樸、吃苦磨練和孝敬父母等五個方面分別對學生、家長和學校提出了針對性、操作性強的要求。如要求小學生每天應做15分鐘以上、中學生應做30分鐘以上家務勞動;上學不能帶礦泉水、易拉罐及其它零食;學生參加春、秋游及校外活動,小學中年級、高年級、初中、高中學生應分別步行3公里、5公里、 8公里、10公里以上;長輩生病時,要主動問候,端茶送藥,看電視不與長輩爭頻道等。這些要求,雖然細小,但具體明了,便于檢查測評。
為使日常行為規范訓練常抓不懈,福建省教委還堅持把這項工作作為基礎道德的具體表現貫穿于中小學生日常生活、學習、游玩、待人接物等各個方面,并探索了學校、家庭、社會行為規范的內涵。確定了學生進校、離校、集會等校園規范,起床、就寢、用餐等家庭規范,行路、購物、游覽等社會規范。以體現德育工作近一點、小一點、實一點的精神。
通過幾年來堅持開展中小學生基礎道德和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福建省中小學德育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推動了中小學德育的系統性研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廣大德育工作者以開展中小學生基礎道德教育和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為契機,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形式、內容和方法,使德育研究從自發走向自覺,從單一走向系統,形成了濃厚的理論研究氛圍,為德育改革提供了近100萬字的理論和實踐經驗。
性;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1―0038―01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響,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和實踐,以形成他的品德和自我修養能力的教育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是一項面廣、量大、時間長的艱苦細致的工作。掌握課堂教學滲透德育的方法,是教師“教書育人”的最基本的素養之一。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意義及重要性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是學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途徑。通過課堂教學滲透德育,教育者能夠引導學生掌握系統的科學知識、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以及社會主義的道德規范,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形成他們的道德觀念,奠定他們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基礎,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小學的課程和教材,都是按照教育目的精心設計和選編的,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認識價值、發展價值和教育價值;充分挖掘利用這些因素,有利于“整體育人”,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由于通過課堂進行的德育,是建立在掌握科學知識和認識事物發展規律上的,經過了學生自己的思考與領悟,所以培養的思想品德是自覺的、穩固的,而且課堂教學是一種組織得十分嚴密的活動,有明確的目的、任務、內容和一定的進度,需要教師和學生集體嚴格遵守一定的要求、制度和紀律,自覺調控自己的行為;教師在態度、作風、言行等方面的示范,學生按一定的規范進行“自律”,這些都有助于培養學生各種良好的品德和風尚。
二、德育滲透的途徑
1. 課堂講授中滲透。課堂講授是學科教學滲透德育的主要方法,各科教學前,必須深入備課,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識內容,又要對教材內在的教育因索深入體味;授課時應力求熔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智力開發、思想教育于一體。
2. 課堂訓練,作業和試題中滲透。學生在學科學習中要接觸大量的作業、練習、試題,這是向學生滲透德育的重要渠道。各科教師在編選作業、練習和命題時,要注意增強思想性,發揮其教育功能。如,語文課在選取閱讀練習的文章,給作文的材料、試題素材時,必須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選取有教育意義的文章或片斷,使學生在訓練中受到思想教育。
3. 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滲透。如,有計劃地開展“熱愛家鄉”演講比賽,自辦小報選展、書畫展,學科知識競賽等多樣的學科活動,并組織學生調查家鄉改革的變化。通過這些活動,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擴展學生知識視野,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同時,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促進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4. 在教學的日常性活動中滲透??迫谓處熢谡n堂管理和與學生的日常接觸中,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隨機教育,以自己的儀表態度、言談舉止和處事待人,發揮表率作用,要求學生遵守日常行為規范,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良好的學風、意志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進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一、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剛經歷了幼兒園的學習,各個方面都還不能很好適應。所以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走進學生的生活,關心學生的實際情況,經常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從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呵護中健康成長。
首先,教師在每學期開學的時候,與班級里面的學生進行溝通,并對每個學生做一次思想教育工作,使學生可以在開學第一天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教師把班里愛玩的那些學生叫到一起,給他們做思想工作,認真詢問他們喜歡的課是什么,不喜歡的課是什么,再分析他們喜歡和不喜歡的原因。另外,詢問他們希望任課教師以什么樣的方式來教學,來吸引他們的興趣。對于班里面的學困生,老師需要用心關愛他們,用真誠去感化他們,走進這些學生的心靈深處,并及時解決他們遇到的難題,幫助他們走出學習的困境。其次,教師要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使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各方面情況,從而積極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使學生可以端正學習態度,促進教師的高效工作和學生的有效學習。
二、立足小事,進行德育
學生的一言一行體現著學生的整體素質,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時候,指導學生從最基本的小事做起。常言道“不以善小而不為”,也就是說最細小的事情可以完全體現出一個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時候,首先要加強校紀校規的教育,即班主任每周給學生進行一次班會活動,在班會中首先給學生強調校紀校規的重要性,要求學生從自身做起,培養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做一個講文明、講衛生、講道德、遵守紀律、勤奮學習的新時代小學生。其次,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里面的各種宣傳欄和講文明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使學生積極參加這種教育性的活動,一方面可以拓寬學生們的知識視野,另一方面可以強調學生榜樣的作用,從而影響小學生的實際行為,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另外,教師在德育中要發揮自身的示范作用,教師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處處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從而形成群體效應去影響學生行為,為德育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便利。
三、課內課外德育相結合
課堂教育是學生受教育的主要途徑,是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獲取技能與方法、提升自身道德素養的重要場所。而適當的課外德育也是學生接受教育、提升自身道德素養的重要途徑。所以在現階段德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課內課外的學習中接受德育,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4-0141-01
結合數學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是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新課標下小學數學必須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它可以避免“應試教育”帶來的重智育輕德育的不良影響。因此,將德育中的學習目的的教育,學習習慣教育和辨證啟蒙教育等內容在貫穿在數學教學之中,通過德育教育來提高學生思想素質,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本冊實驗教材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滲透:
一、結合數學教材內容的豐富性,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
依據數學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因素,數學教材上的插圖,用數學知識和一些數目材料都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容,比如,小學數學課本上就繪有反映科學技術和四化建設成就的大型電子計算機,太陽灶,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南京長江大橋等圖畫,而這些圖畫又一般是與應用題結合在一起的,既具體又形象,很有說服力。通過對這些內容的生動講解,就能使學生感到祖國的偉大和社會主義的優越,受到了愛祖國受社會主義的教育。
二、結合數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建設中的廣泛應用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
為祖國、為人民而學習是學生努力學習的一種外部動力,但從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識規律來看,單給他們講這樣的大道理是收效不大的,因為他們受理解能力的限制,所以,可以根據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一切活動,包括衣食住行等都離不開數學這一事實,也可利用數學應用廣泛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密切聯系實際進行基本知識教育,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實際意義。如學習計算時,設計買賣情境進行引入,當發現學生在計算時出現錯誤,就向學生講清出錯就會給生產和工作帶來巨大的損失,學習時間單位的認識時,先向學生說明時間的重要性。如對軍事家來說,時間就是勝利,對教育家來說,時間就是知識,對醫學家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對農民來說,時間就是糧食等,讓學生知道時間對各種人都有著各自的重要性,教育學生學會珍惜時間學習,又如,在用數學教學中,選用的題材也盡量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像做好事,綠化種樹,節約用水,用電,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積極鍛煉等事例。這樣把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實際,工農業生產和祖國建設聯系起來。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中產生興趣,從而萌發了為祖國的強盛和為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學習的動機,激發出學好數學,會用數學的熱情。
三、結合數學教學的常規性,培養良好習慣
良好習慣的培養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應當在教學中嚴格要求學生,抓住一切時機,反復進行訓練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3.1 注意培養學生專心聽講的習慣,專心聽講是學生理解知識的重要前提,上課時應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培養自控能力,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受外界干擾,不開小差,不搞小動作,認真聽講,積極探索,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3.2 認真書寫作業的習慣,作業時必須嚴格訓練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書寫整潔規范,圖畫符合要求,審題認真全面,計算耐心仔細,并能自覺養成檢查驗算的習慣,
3.3 注意培養學生敢于正視困難,戰勝困難的學習精神,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請教時,不馬上給他們講解,而是鼓勵他們重新審題思考,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直到獨立解決問題為止,從而增強了學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培養了獨立思考,敢于挑戰困難的精神。
四、本冊實驗教材的德育滲透措施
數學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參與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識和能力,而且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進而奠定發展更高素質的基礎。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能力是數學教學要達到的重要目標之一。本套實驗教材總體設想之一是:系統而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嘗試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可以理解地簡單形式,采用生動有趣的事例呈現出來。據此,在本冊實驗教材的"數學廣角"單元中,安排了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的教學。這些數學思想方法不僅有著廣泛的應用,而且是今后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例如,集合思想是數學中最基本的思想,學生在開始學習數學時就開始運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等量代換是代數思想方法的基礎。同時這些數學思想的引入為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教材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活動,初步感受數學思想方法的奇妙與作用,受到數學思維的訓練,逐步形成有序地、嚴密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同時使他們逐步形成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與欲望,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五、在實踐中錘煉學生德育素質
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同時也是德育的重要途徑。教師要讓學生在實踐中既增知長智,又培育品德,錘煉操行。首先要堅持不懈地抓好數學作業的訓練,培養學生嚴格認真的學習習慣。布置作業數量要適當,要求要嚴格,并要通過對作業認真地批改和講評,幫助學生克服不良的學習習慣,養成嚴謹認真的處事態度。其次要有意識地設置疑難,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精神。除一般作業訓練外,經常適當地給學生另外出一些難度較大的綜合性思考題,并引導學生正確解答,促使其養成知難而進、勇于攀登的鉆研習慣。第三,要加強學具操作與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實踐活動相結合,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無論什么課型,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都應盡量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同時,還要盡可能地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課外實踐活動。
1擺在首位,做到心里
傳統的德育教育方式,我們往往是保守著狹隘的課堂教育觀,將施教的場所僅僅局限于教室,把課堂教學簡單片面地理解為教育行為的全部,學校教育呈現出一種說教式的、十分明顯的封閉化趨勢,德育教育的成效還不能令人滿意。因此,必須把德育教育工作擺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為主導,切實把德育工作做到學生心里。組織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引導學生從事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實有效。
2走進學生,人文關懷
人文關懷就是要以人為本,要把關懷作為德育的內在要求,去關注學生的個體性,關注學生的情感世界,關注學生的生命。人的思想道德品質,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這人的德性形成的一個基本規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說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別是現在的思想已駛入了現代的快車道。小學生耳聞目染,其思想認識也已變得逐漸復雜起來。如不能及時的,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工作、勢必造成社會危害。我們的做法是:讓德育走進學生的心靈,巧抓機遇,充分利用“節日慶典,晨會,校班(隊)會,國旗下的講話,宣傳欄,黑板報,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時機地加強對小學生的思想教育。讓學生在實踐中,把道德認知自覺地轉化為道德行為。例如:在“母親節”來臨之際,我們在學生中開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學生為父母制作了一張生日賀卡,有的學生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學生為父母做一頓可口的飯菜。表達出了他們對父母養育的感激之情。同學們在實踐活動中,提高了思想認識,凈化自己的心靈。
3教師——從我做起
法國大文豪雨果說過: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靈魂。教師要做好學生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用師德規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也要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納入自己的條例,因此自老師眼睛監督同學行為的同時,還有幾十雙眼睛注視著自己,老師們做事嚴謹的態度,一絲不茍的精神,說到做到的品質對學生其實更是一本可以研讀的書。記得剛當班主任的時候,我們班級的晨讀紀律一直不好,教室里總是不安靜,干什么的都有,我便試著用各種方法讓學生把早晨的寶貴時間利用好,可是雖然紀律好。學習效率卻不高。這個問題困擾我很長時間,一天,我在辦公桌前學習業務,突然眼前一亮,我可以把我的講桌變成我的學習桌,從此開始,講臺上多了我的筆記,我的學習,不出兩天,同學們也拿出書來學習了,漸漸的,孩子們已經養成了習慣,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們都會“自習”了。我突然想起一句話:身教勝于言傳。看著孩子們的小臉,心里真的是幸福! “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崩蠋熞欢ㄒ谌雽W生的生活,時而把自己當學生,得到學生的信任,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去感受無盡的快樂和幸福。
4重在實踐,體驗過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視德育,把德育置于一個特殊的崇高的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們的做法是“重在實踐、體驗過程”做到“三個結合”。即“以人為本”與“依法治?!跋嘟Y合;“課堂教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校內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廣泛開展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增進感情,獲得友誼。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大家和諧共處、互相幫助、互相尊重,互相諒解,從而形成良好的校風。我們認為:要使學生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所理解并產生強烈的情感。但這僅用專業知識育人是不夠的。德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是學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必須緊扣時代脈搏,緊跟時代步伐,不斷的注入新鮮血液,才能真正發揮“德育養德”的育人功效。
一、目前中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教條化。
在目前的中小學德育教學中,存在著教育內容教條化、書本化的缺陷。在一些學校里,德育教師簡單地以德育課本為教學內容,照本宣科,讀過了事,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再去拓展選擇更多更好的教學內容,從而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學校甚至沒有專門的德育教師,而是由主課教師兼任,德育課上成了語文數學課,連最基本的教學內容都保證不了。
2.教學方法形式化。
在不少學校的實際教學中,還存在著德育教育方法形式化的問題,即不注重實際收效,單純注重形式,今天這樣的活動,明天那樣的活動,不強調活動的內容和目的,只看重活動的形式。這樣做就是空擺花架子,對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并沒有多大的幫助。
二、如何搞好德育教育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搞好德育教學工作。
1.正確分析目前德育教育環境的變化。
學校是一片凈土,學生走進來,獲得了良好的教育,但當他在校門之外接觸到了老師沒有講過的社會現象時,他就可能
會迷失方向。幫助他們撥開云霧的就是我們德育工作者。學校教育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我們的學生最終是要走向社會并在社會中生存的。
正如我們每天所體會到的,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整個國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邁進使得整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的德育教學也要時刻注意社會環境的變化,結合環境的變化來調整德育課的教學重點。我們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社會上新出現的種種現象,不論的好的現象還是不良現象都要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使得學生們在這樣一個多變的社會里能明確是與非,能堅定自己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如果我們脫離社會環境來搞德育教育,學生們就會對很多社會現象認識不清,甚至不能判斷它們的對與錯,這樣的德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實際意義,無疑是很失敗的。
2.德育教育內容要深入并細化。
學生的品德修養不是每周幾節的德育課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天一天,日積月累,慢慢形成的。德育教育應該遵循養成教育的原則,不求急求快,而是從點點滴滴開始,從細節入手,逐步深入地培養學生的優秀品德。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要注意將德育內容分解開來,將它們滲透到學生每日的學習生活中,從“小”處著眼,告訴學生“勿以善小而不為”,使優秀的品德轉化成良好的行動,真正成為學生自身素質的一部分。另外,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我們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德育教學的重點就應該不同。在解決共性問題的基礎上注意解決個性問題,真正做到差異教學,這樣才能有效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德育素質。尤其是對一些比較調皮的愛惹事的學生,耐心而細致的德育教育尤其顯得重要。我們不能從心里忽視或鄙視那些所謂的“壞”學生,而是要相信,良好的德育教育完全可以幫助他們成為一個好學生。
3.注重方法的實效性。
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我們德育教學的方法要緊密結合其內容進行,不能貪圖形式上的漂亮而忽視其實際效果。
德育教學可以有很多方法,比如課堂教學、德育基地教學、電化教學、學校與家庭協同教育等等。在引導學生對事物明確認知時,我們可以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在強化學生某一項品德時,我們可以帶學生去德育基地,通過感性認識來加強學生的品質修養;對于比較抽象的內容,我們可以借助于電化教學的手段;而對于需要學生日常養成的部分,則可以與家庭教育協同進行??傊?,采取適當的方法可以使教學效果大大優化,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問題。
4.注重德育目標的長效性。
中小學是學生成長中最為重要的階段,學生人格的養成、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都會在這一階段完成。我們今天培養的品德將會伴隨學生們的一生,將會為他們日后的做人做事打下品格修養的基礎。因此,我們在制定德育教學目標時,一定要注意目標的長效性,萬萬不可有短視傾向、功利傾向。短視化的德育教學會對學生的言行產生誤導,會混淆學生的是非觀,會使學生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模式相背離,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有害無利。惟有長效性的教學目標才能真正顯現出德育教學的價值來,才能保證學生身心的長久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