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31 16:39: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村資源資產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健詞: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體系;建設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forest resources evaluation in of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longnan municipal forest resources based on the brief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valuation in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institutions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ersonnel, puts forward the evaluation system in forest resources, establish and perfect appraisal institution, with the employees of the training requirements; And to intensify the forest resources asset-like management and so on.
Key words: forest resources; Asset appraisal; System;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S757.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森林資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資源之一,是生物多樣性的基礎,是重要的經濟資源和生態環境資源,森林資源產評估是社會資產評估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學科。它不但包括了一般資產評估的理論和技術問題,而且包括了森林資源性資產本身特殊的生長變化規律及經營技術、調查技術等,既涉及到林學的知識,又涉及到經濟學和法學的知識,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具有政策性、規范性,綜合性、專業技術性,時效性,客觀公正性和權威性,責任性和風險性。
隴南市是甘肅省的重點林區之一,境內近40%的土地為森林所覆蓋,林地面積廣闊,林種資源豐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以森林資源資產為對象的轉讓、抵押貸款以及合資、合作,股份經營等經濟行為越來越多,對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要求也日益迫切。
2、隴南市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現狀
隨著林業產業經濟的不斷發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法制的日趨完善,對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隴南市的森林資源資產評體系還沒有建立,還不能適應這一發展要求。
2.1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技術規程制定相對滯后。全市沒有相應的管理機構,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更無相應的政策和技術規范可以指導。全市也還沒有制定統一規范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技術經濟參數,相關的林業經營數表也不能完全適應評估工作的需要。
2.2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專業機構缺乏。依據隴南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自身需要,部分縣成立了改革試點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但尚未作資質認定,僅能從事一些森林資源資產價值的咨詢性工作,其組建方式和運行模式是林改產物,很不規范,且不具有專業獨立性。
2.3復合型專業人才缺乏。根據評估對象和目的不同,森林資源資產評估人員除具備一般的資產評估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外,還需要系統的林業基礎知識,如對立地條件、地理因素等的把握,同時要熟悉林業生產經營過程,掌握林業的方針政策,這樣的復合型人才在目前在隴南從事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業務人員之中之又少,成為了制經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工作的重要因素。
2.4森林資源資產交易尚未完善,資產化管理不健全
隴南市的林業改革發展與全國先進地區相比相對滯后,造成了森林資源資產市場規模小,發展不完善,資產化管理不健全。森林資源市場存在著一些違反“公開、公正、公平”三原則的行為,導致有關的民事、刑事案件時有發生。
3、加快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體系建設的建議
3.1完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相關法規政策
當前,我國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管理采取政府監管下的行業管理模式。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工作要依法依規,根據產權變動的方式,對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應遵循的原則、管理部門的權限以及評估機構等進行規范。應盡快制定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法規和管理辦法,建立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師制度和評估制度,建立健全評估體系,為森林資源流轉提供規范性的制度平臺。同時,要切實加強對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工作的管理,進一步規范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行為維護所有者、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進一步深化林業經濟體制改革,促進森林資源資產商品化經營的發展。為規范隴南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行為,促進林業產業更好、更快地發展,建議盡快出臺《隴南市集體林地流轉管理辦法(草案)》、《隴南市林地管理辦法(草案)》,與農村信用聯合社銜接出臺《關于農戶林權抵押小額貸款業務的指導意見》《隴南市農村信用社農戶林權低押小額貸款管理辦法(草案)》等相關法規。
3.2建立專業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
目前,隴南市僅有部分縣成立了改革試點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尚未作資質認定。因此,理順和規范當前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其資質十分必要。另外,應盡快將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工作納入評估工作體系,按規范重新審核或設立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評估機構資質可分為甲、乙、丙、丁4級,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評定,并確定每一級的評估業務范圍。全市應有1個甲級評估單位, 2個乙級評估單位,縣(市)應有丙級評估單位和若干丁級評估單位,形成覆蓋全省的評估網絡。
3.3加強培訓,積極培養評估從來人員
要盡快將森林資源資產評估人員資質認定納入管理范疇,逐步清理規范森林資源資產評估人員的職業資格工作,培養一批適應市場經濟和林業發展要求,具有良好職業素質的注冊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師以及大批評估員。同時,結合林業行業的實際情況,對資產評估人員分期、分批、分層次地進行繼續教育培訓,以提高森林資源資產評估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針對部分評估人員法律意識、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淡薄的現象,建議建立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從業人員誠信檔案,記錄其所受獎罰行為,接受社會監督。
3.4規范森林資源資產交易市場,加強森林資源資產化管理
森林資源資產經營周期性長,需要長期、連續地投入生產經營資金,這些投資不能隨時變現,而且通常在很長的時間后才能得到回報,因此,要使林農手中的森林資源能及時變現,必須組建森林資源交易市場。建議政府加強引導,在《森林法》規定的范圍內,盡快出臺有關森林資源市場管理方面的相關法規,規范市場主體行為,限制各種不正當的市場秩序,并引導林農自愿結成新的林業經濟合作組織進行市場交易。
當前,擺脫林業資源困境的根本出路是對國有林業資源實行資產化管理,即森林資源資產的產權管理和有償使用、會計核算、資產轉讓及評估管理。對森林資源資產從價值上進行評定估算,有利于對森林資源資產化管理,從而進一步盤活森林資源資產的存量,科學地經營利用森林資源資產,維護所有者權益,防止國有森林資源資產的流失,實現國有森林資源資產的保值、增值。
(1)張秋虹,張緒成,對當前我國森林資源資產價格評估機構認定考量[Eb/OL],經濟時評,2009,
(2)霍振彬,王宏偉,我國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現狀分析[J].中國資產評估,2007(6):23-26
(3)王宏偉,霍振彬,趙建平,對《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技術規范》若干問題的探討[J],林業資源管理,2009(2):31―34
對584戶農戶和98位專業人士的問卷分析表明,在問及“是否需要開展農村土地資產評估?”問題時,有近70%的農戶及88%的資產評估專業人士回答需要。這一問題同時也被另一問題所佐證,在“您認為開展農村土地資產評估重要嗎?”問題中,有近80%的農戶和95%的資產評估專業人士回答很重要。調研數據表明,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農村土地資產評估的重要性,開展農村土地資產評估已成為時展的潮流。
1.1建立農村土地市場,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農村土地市場得到逐步發展。一方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農村土地既是一種資源,又是一種資產,以土地為主要內容的農業資源必將進入市場,參與流通和交換;另一方面,國家鼓勵農村土地市場建立和發展。2003年3月1日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標志著國家對農村土地流轉市場放開,隨后黨和國家相繼一系列法律政策,鼓勵引導農村土地市場的建立。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涉及土地估價的問題越來越多,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出讓、租賃費用計算,農村土地抵押貸款、耕地復墾價值計算,新農村建設中住房置換價值確定等,使得農村土地資產評估變得日益重要。調研數據顯示,53.25%的農戶參與農村土地流轉,占被調查農戶一半以上,表明忠縣已存在農村土地流轉市場,67.81%的農戶愿意流轉土地,他們普遍認為,在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的條件下,土地流轉不僅不會威脅到他們的生存安全,還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財產性收入。具備合理的農村土地價格是確保農村土地合理流轉的首要條件。目前,我國農村土地交易價格混亂,缺乏一個明確、統一的土地評估標準,因而這種市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從長遠來看,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農村土地市場的健康發展。黨的十指出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健全現代土地市場。健全現代土地市場,應加快發展農村土地市場,建立健全農村土地資產評估體系,開展農村土地資產評估。一方面,有利于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價格是市場的靈魂,按照價值規律建立農村土地資產評估體系,有利于促進我國農村土地資產流動,引導土地從低效率經營者流向高效率經營者,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我國農村土地規?;?、現代化、產業化發展。另一方面,有利于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我國城鄉土地資產市場的二元特征明顯,主要表現為:土地產權城鄉二元、土地價格城鄉二元、土地市場城鄉二元、土地用途城鄉二元、土地規劃和管理城鄉二元。開展農村土地資產評估,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土地資產評估標準,有利于建立“同地、同權、同價”的城鄉土地市場,促進土地資源在城鄉間的合理、有序流動,促進城鄉土地市場一體化發展。
1.2完善征地補償制度,保障農民合法權益據調查,63.18%的農戶認為我國現行征地制度不合理,73.97%的農戶對我國現行征地補償標準不滿意。黨的十指出要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農村土地是農民發展的經濟資源,是農民從事生產與維持生計的固定資產,也是農民最主要的財產。顯化農村土地資產、盤活農村集體經濟、保障農村土地平等入市、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是實現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的有效途徑,是農民產權權益的經濟實現形式。然而,在農村土地資產化過程中,作為弱勢群體的農民其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據《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2007~2011年,農村家庭財產性收入占總收入的比率最低(表2)。由此可以看出,在農村土地資產化過程中,土地并沒有發揮其增收的功能,農民的財產權益受到了侵犯。一方面,我國現行的征地補償制度損害了農民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土地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采用“產值倍數法”的計算方式,并且規定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之和不得超過該土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產值的30倍。這種政府壟斷和干預的土地補償機制并沒有以市場機制為基礎,農民缺少話語權,導致土地補償標準偏低,嚴重扭曲了土地真實價格,最終損害了農民權益[5,6]。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根據土地市場價格進行補償,被征地的人員在獲得公平交易后自謀生計。結合國際經驗及遵循市場主體平等、利益均衡的原則,開展農村土地資產評估是完善我國征地制度的前提條件。農村土地資產評估有利于實現“按價征地”和充分保障失地農民權益。另一方面,我國農村土地交易中,交易價格大多是由雙方自行協商或由農村基層組織協商確定的,缺乏科學依據,作為弱勢群體的農民,其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開展農村土地資產評估,引入第三方專業的資產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對交易土地進行評估,給出獨立、客觀、公正和科學的評估價格能有效維護農民的權益。
1.3規范農村土地流轉行為,加強農村土地資產管理農村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過程必然導致農村土地流轉[7]。由于我國農村土地市場發展滯后,缺乏政府的統一管理,土地流轉大多是流轉雙方私下協商交易,導致流轉行為不規范,在流轉中容易產生欺行霸市、倒買倒賣等投機行為,而土地流轉的投機性又導致了農村集體土地資產的流失和農地非農化。加強農村土地資產評估有助于確定合理的土地流轉價格,建立農村土地市場價格體系,規范農村土地流轉行為,促進農村土地合理流轉。土地既是一種重要資源,又是一項重要財產,推進農村土地資產評估有助于加強國家對土地的宏觀管理,為國家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第一,有助于提高耕地保護質量。我國實行了世界上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制定了包括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在內的一系列制度?!吨腥A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明確指出“非農業建設經批準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占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與所占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钣糜陂_墾新的耕地?!遍_展農村土地評估,建立農村土地價格體系是促使我國耕地管理向數量質量雙重管理轉變的重要依據。第二,有助于加強國家對農村土地的監測。加強農村土地資產評估,有助于摸清全國各地農村土地生態質量(包括數量和質量),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有助于測算我國農村包括土地在內不動產的價值總量。第三,有助于指導農村土地開發整理。應用農村土地資產評估成果,有助于合理確定土地開發整理的重點區域、區域土地開發整理潛力及應采取的措施,提高農村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編制的科學性。
2推進農村資產評估面臨的主要挑戰
2.1農村土地制度供給不足通過調研,筆者發現,絕大部分的資產評估專業人士認為制約我國農村土地資產評估發展最主要的障礙是農村土地制度供給不足。一方面,我國農村土地資產評估在國家層面上制度設計較少,又缺少相應層面的法律制度或規章制度,導致土地資產評估缺乏科學性,無法形成正常的市場價格表達機制,造成農村土地資產價格扭曲;另一方面,現行的農村土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農村土地資產的評估。根據地價理論,土地價格是土地所有權壟斷而產生地租的資本化。因此,推進我國農村土地資產評估首先應加強我國農村土地產權制度建設。目前,我國農村土地產權制度存在嚴重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農村土地產權模糊,產權模糊將不利于產權主體形成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并最終損害了分配機制[8];第二,農村土地產權不穩定,主要表現為土地承包期及農民對所承包土地的不穩定性,不利于農民對土地進行長期投資,阻礙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的建立;第三,農村土地產權不完整,土地使用權具有的轉讓、出租、抵押等權能受到法律法規的限制。正是由于殘缺的土地使用權,才導致了土地使用的隨意性以及土地流轉的困難性。姚洋[9]認為土地使用權的有效轉讓,能夠使得土地使用權具有邊際產出拉平效應與交易收益效應,從而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此外,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制度和市場制度供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農村土地資產化。農村土地流轉制度供給不足主要表現為:流轉主體的障礙、流轉權利的限制、流轉規則不明。農村土地市場制度供給不足主要表現為:農村土地市場體系不完善,農村土地市場管理機制缺乏。
2.2評估方法技術體系不健全現代估價方法體系的建立是基于一套固定的政策構架及市場環境假設,其常用的方法包括收益還原法、市場比較法和成本核算法。現代評估方法并不完全適用于中國國情的農村土地資產評估市場。一方面,中國農村土地市場是一個不完全的市場,國家政策對農村土地的收益影響較大,預期收益成為一個難以預期的變量,導致現有估價方法需要重新考慮標準化變量的誤差問題;另一方面,我國農村土地資產獨特的產權性質和保障功能決定了農村土地資產評估方法設計需要更多的考量。市場比較法。市場比較法是指在求取一宗待評估土地的價格時,根據替代原理,將待估土地與較近時期內已經發生交易的類似土地交易實例進行對照比較,并依據后者已知的價格,參照該土地的交易情況、期日、區域以及個別因素等差別,修正得出待估土地的評估日地價的方法[10]。運用市場比較法所求取的價格與市場價格最吻合。但是,由于我國農村土地市場不健全,流轉交易價格不規范,缺乏參照性。因此,在農村土地市場體系尚未完全建立的情況下,不宜采用市場比較法。成本核算法。成本核算法是以開發土地所耗費的各項費用之和為主要依據,再加上一定的利潤、利息、應繳納的稅金和土地增值收益來推算土地價格的方法。成本核算法一般適用于新開發土地的估價,在農村土地資產評估中應用范圍有限。例如,運用成本核算法對在農村地理條件惡劣地區開墾的一塊貧瘠土地估價,由于投入多,估價高,這就與市場比較法、收益還原法所評估的結果相差甚遠。收益還原法。收益還原法是在估算土地在未來每年預期純收益的基礎上,以一定的還原率,將評估對象在未來每年的純收益折算為評估基準日收益總和的一種方法。目前,學術界大都形成共識,認為收益還原法是目前我國農村土地估價中最適宜的方法。但是,收益還原法中待估地的年總收益、還原利率等參數因子很難確定,阻礙了收益還原法在實際中的應用。針對農村土地資產評估方法,62%的重慶市資產評估專業人士認為農村土地資產評估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參照城鎮土地資產評估的原理和方法進行。還有部分人士認為,鑒于農村土地的多樣性及各種類型土地本身的特性,在開展農村土地資產評估時應采取分類評估的方法,建立分類評估技術路線。他們認為,農用地評估可以采用收益還原法、成本法,建設用地評估可以采用市場比較法。此外,沈秀峰等[11]認為,在測算農地價格時應根據農地流轉方向進行不同的估價,農地轉農地,則只需要測算其經濟價值,農地非農化,應測算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而不同價值估價時所選擇的評估方法應不同。
2.3土地市場服務體系不健全完善的市場服務體系是保障我國農村土地資產評估順利開展的有利外部環境條件。目前,我國農村土地資產評估體系尚未建立,配套服務設施不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缺乏專業的資產評估機構和專業的資產評估人員。以重慶市為例,重慶市國土資源房屋評估和經紀協會是重慶市主要從事土地資產評估的自律組織。通過對該協會及資產評估專業人士調研得知,目前該會從事土地資產評估工作的專業評估機構,其業務范圍大多集中于城市土地,很少涉及農村土地,有從事農村土地資產評估的專業人員則更少。在我國被政府認可的具有評估資格的專業人員有注冊資產評估師、房地產估價師、土地估價師,國家并沒有從法律層面上明確我國農村土地資產評估主體。2)缺乏市場中介組織。一方面農民獲取資產評估市場信息的渠道較少,中介組織有利于搭建起資產評估需求方與評估方的橋梁,加強評估雙方信息互通,促進農村土地資產評估工作的開展,進而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強對資產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的監督管理,保障需求方利益,保護農民權益。3)缺乏政府對農村土地資產評估的有效管理。由于農村土地資產評估處于新生事物發展階段,政府對其管理處于探索階段,導致部分地方缺乏有效管理,主要表現為農村土地資產評估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監督管理缺失、出現過分干預現象等。
3有序推進農村土地資產評估的政策建議
3.1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保障農民合法土地權益黨的十報告明確提出,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依法保障農民合法的土地權益是貫徹落實黨的十方針的基本要求。加強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保障農民合法土地權益的根本途徑,主要途徑有:一是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權能。一方面,通過法律制度的建設,按物權理論規范我國農地承包經營權制度,賦予農民完整的承包權權能;另一方面豐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形式。地方政府要在不改變農地用途,不損害農民利益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各種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模式。二是依法保障農民宅基地用益物權。通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實行宅基地有償使用制度和允許宅基地有條件轉讓,制定宅基地流轉制度,建立合理健康的農村宅基地流轉市場,徹底打破城鄉二元分割的土地利用機制,推動城鄉協調發展,依法保障農民的宅基地使用權和收益權,保護農民利益。
3.2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健全農村土地資產評估體系目前,我國城市已形成比較完備的土地資產評估體系,而農村土地資產評估工作還處于試點階段,尚未全面開展。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土地資產評估體系,健全農村土地資產評估體系,主要措施有:一是培育專業的農村土地資產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保障農村土地價格的科學性、統一性和合理性;二是加快完善農村土地資產評估的基礎性工作,盡快建立全國性的農村土地分等定級;三是探索農村土地資產評估方法,建立具有全國性指導意義的評估技術路線;四是建立農村土地資產評估中介機構,建立資產評估信息服務平臺和仲裁調解機構;五是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資產價格體系。
一、三市統籌城鄉發展的主要做法
(一)注重規劃引領
三市十分注重編制城鄉總體規劃,通過規劃指導,促進城鄉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協調。蘇州市按照城鄉一體化全覆蓋的要求,推動工業、農業、居住、生態、水系等重大專項規劃實現城鄉對接,全市初步形成以蘇州市區中心區中心城市為核心,5個縣級衛星城市為樞紐、10多個中心鎮為基礎,以及1200個農村新型社區的四級城鎮規劃體系,23個先導區初步形成城鎮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和生態建設規劃“四規融合”的規劃體系。嘉興市以“大嘉興”理念全力推進“1+X”村鎮規劃布局,并將“1”和“X”作為“1640”現代化網絡型大城市基礎性節點來培育。2011年,按照“1640”網絡型大城市發展要求和功能定位,強化“1+X”鎮村規劃布局與“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市域總體規劃和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的有機銜接,進一步優化完善,基本形成了“44+309”的現代新市鎮和城鄉一體新社區布局。杭州市堅持“城鄉一張圖、全市一盤棋”,完善城鄉區域規劃體系,著力培育5個中等城市、以中心鎮為基礎培育20個小城市、以規模較大的行政村為基礎培育200個左右中心村。
(二)統籌城鄉產業發展
三市把提升農村產業發展水平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內容。蘇州市一直把“富民強村”、增加農民的收入作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現代農業“生產、生活、生態、生物”的基本功能定位,創新農業發展載體,加快現代農業“園區化、合作化、農場化”建設,全市建成萬畝以上現代農業園區23個,千畝以上現代農業園區78個,高效農業面積199萬畝,設施農業面積40萬畝,建設國家、省級、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43家,年銷售總額1600億元。嘉興市一方面注重加強城鎮工業、商業功能區建設,著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另一方面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大力發展生態高效都市型現代農業。杭州市通過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范化建設,積極培育新型現代農業經營組織,帶動農民增收致富。通過打造風情小鎮、美麗鄉村精品村、現代農業綜合園區等平臺,注重從經營農業到經營村莊的轉換,積極發展鄉村旅游、農家樂、農業旅游等農村新的經濟業態。
(三)統籌城鄉土地利用
推進城鄉土地制度創新是三市城鄉良性發展的關鍵。蘇州市推動土地“三集中”,努力促進工業企業向規劃區集中,因地制宜,推進“退二進三”、“騰籠換鳥”;農業用地向規模經營集中,鼓勵農戶間規范自由流轉,推動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設,發展規?,F代農業;農民居住向新型社區集中,換房進城進鎮,或就地集中居住。實行“三置換”,集體資產所有權、分配權置換社區股份合作社股權;土地承包權、經營權通過征地置換基本社會保障或入股換股權;宅基地使用權置換城鎮住房,或者直接進行貨幣化置換。通過置換機制,建立土地資源增值收益共享效益,實現“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股份化”,最終保障了農民的長期收益。近年來,通過“三集中”、“三置換”,蘇州全市可置換出發展用地70多萬畝,存量土地挖潛將會為轉型發展帶來巨大的活力。嘉興市著力開展了“兩分兩換”工作,按照“土地節約集約有增量,農民安居樂業有保障”的總體要求,將“宅基地與承包地分開,搬遷與土地流轉分開,以承包地換股、換租、換保障,推進集約經營,以宅基地換錢、換房、換地方,推進集中居住,轉換生活方式”。通過“兩分兩換”改革試點,目前嘉興市土地節約集約效果明顯,以姚莊鎮為例,公寓房安置可使戶均節約土地0.8—0.86畝,節約率達到了74.2%;杭州市根據規劃目標明確小城市、中心鎮、中心村的建設用地范圍,制訂人均用地標準,提高土地利用率。堅持“盤活存量土地”原則,加大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力度,推動集體非農建設用地流轉,探索土地承包權入股參與城鎮建設項目的新路子。
(四)統籌城鄉公共服務建設
三市在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走在全國前列。蘇州市立足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切實加強了農村教育、衛生、人口、文化、體育等方面社會事業的建設提升。2012年,蘇州在城鄉低保已完全實現城鄉并軌的基礎上,實現了城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城鄉并軌。嘉興市在加快推進“兩分兩換”的同時,聯動推進就業、社會保障、戶籍制度、新居民管理、涉農體制、村鎮建設、金融體系、公共服務、規劃統籌九項改革,加強城鄉發展的綜合配套與良性互動。嘉興市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從制度層面構建了“全民社保”體系,2007年,市政府印發了《嘉興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暫行辦法》,把城鄉居民全部納入多層次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實現了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到2011年底,全市共有211.25萬城鄉居民參加合作醫療保險,其中參保農民數154.90萬人,參保率98.77%;人均籌資標準達到416元,其中各級政府補助240元,統籌區域政策范圍內住院補償率64.32%。杭州市按照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要求,大力發展社會事業,統籌城鄉管理和社會治理,加快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城鄉居民共享發展成果、品質生活和現代文明。
二、三市統籌城鄉發展的啟示
(一)思想解放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先導
思想解放的程度,決定工作的力度。三市都始終運用好解放思想這個制勝法寶,為改革創新營造寬松的環境。蘇州市在耕地保護、糧食生產、生態環保、群眾利益保護等方面劃定底線,支持區、縣在底線之上探索、實驗;對基層在底線原則之上的改革創新不定調、不干預、不設障、不打壓,鼓勵創新,寬容失敗。蘇州緊緊抓住農村改革的機遇,跨出了經濟社會發展“農轉工”、“內轉外”、“量轉質”三大步,創造了“張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園區經驗”三大法寶,實現了鄉鎮企業、對外開放、民營經濟發展三大跨越。嘉興市在全國率先實現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全國率先組建農村經濟組織聯合會,在全省率先建立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同時,鼓勵各鎮因地制宜,大膽改革、多模式推進,形成了“七星模式”、“姚莊模式”、“大橋模式”等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試點格局。統籌城鄉發展是前無古人、造福人民的偉大事業,沒有現成的成熟先例可借鑒,可以說,如果沒有敢為人先、敢闖敢試、敢破敢立、大膽探索的精神,三市統籌城鄉發展不可能取得如此好的成效。
(二)體制創新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動力
統籌城鄉發展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三市都十分注意體制機制創新。蘇州在村鎮規劃布局改革、農村土地流轉和產權制度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統籌就業改革、農村新社區管理服務等方面,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改革的整體效應明顯。實施“三置換”,促進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股份化、股份市場化,走出一條富民強村之路。嘉興創新實施以“兩分兩換”推進“兩新”工程(推進現代新市鎮和城鄉一體新社區建設)的同時,堅持“十改聯動”,包括充分就業、社會保障、戶籍制度、新居民服務、涉農管理、村鎮建設、金融體系、公共服務、區域統籌等,著力把嘉興建設成為體制機制較活、統籌水平較高、帶動作用較強的統籌城鄉發展先行區。杭州市圍繞區縣(市)協作、產業發展、中心鎮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土地綜合整治、“三江兩岸”生態景觀保護與建設、農村文化建設七項重點工作,細化和出臺了41個配套的政策性文件,在財政體制、盤活建設用地、培育新型產業、強化區縣合作等方面做了大膽探索??梢哉f,體制機制創新為三市城鄉統籌發展贏得了廣闊的空間,加快了三市城鄉一體的步伐。
(三)維護農民利益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關鍵
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歷史的創造者。在統籌城鄉發展中,三市都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增強全體市民的主人翁意識,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如蘇州、杭州市通過媒體發動群眾獻言、獻策,向全市人民征集意見和建議。一些政策的出臺、城市建設規劃的實施等,也首先征求群眾的意見。這一系列活動使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的工作深入人心,提高了全市干部群眾參與改革、發展的積極性。嘉興市在發展農村經濟中注意依靠群眾,始終讓農民唱主角。七星鎮在“兩分兩換”過程中堅持農民自愿,自我選擇,最大限度維護農民利益。七星鎮江南新家園社區農民集中住居,集中管理,通過“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和社情民意“雙聽”互動會制度等相關工作,不斷提升社區管理和服務水平。一切為了群眾,維護農民利益使三市城鄉統籌發展工作贏得主動,也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加大基本建設力度,提升農村發展條件
基礎設施落后是制約農村發展的瓶頸,必須提高新農村基本建設投入力度,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不斷促進城鄉基礎設施有效對接和社會事業均衡發展。一是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加強農村公路和橋梁建設,進一步改善村莊內部交通及出行條件;加大教育經費的保障力度,繼續推進農村學?;A設施和基礎能力建設;完善農村基本醫療衛生體系的建設,確保每個建制鄉鎮都有公辦二級醫院,每個行政村都有達標衛生室。二是大力推進重點中心鎮建設,積極適應農村人口適度向鎮級集中,科學確定城鎮性質和發展方向;注重挖掘城鎮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的特色,打造一批充滿魅力的中心鎮;加大工業區建設力度,扶持主導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培育提升特色農業,為中心鎮的發展提業支撐。三是大力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采取多種集中居住區建設模式,成片實施土地整治和開發;按照統規統建或統規自建等方式有序推進,嚴禁規劃外建房;尊重農民意愿,推行多層、聯排或院落式建筑;積極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組織新型農村社區的建設和管理。
加強改革創新力度,提升農村發展動力
推進農村改革,創新體制機制,是做好農村工作、統籌城鄉發展的動力源泉和基本保證。一是創新農業經營機制,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不斷完善流轉價格與農產品價格掛鉤的增長機制;穩妥推進“村改居”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建立農民持股的農村社區股份合作社;鼓勵支持農民在自愿基礎上入股發展農村集體股份合作經濟組織,逐步實現農村資源的資產化、資本化和股份化。二是創新土地使用管理制度,積極探索集體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大幅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穩妥開展農戶宅基地流轉試點,探索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和跨村組置換機制;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規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和農村土地綜合整治。三是創新農村金融制度,加強財政對農業融資擔保和貸款風險擔保的補償,鼓勵為農服務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速高于全部貸款平均增速;繼續發展農戶小額信貸業務,建立健全農業擔保和再擔保體系,總結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民住房“一權一房”抵(質)押貸款試點經驗,有序擴大試點范圍。
加大調整結構力度,提升農村經濟效益
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品種單一、產銷不對路,農產品的質量不高、競爭能力不強,是當前城鄉居民收人差距的根本原因。所以,當前必須調整農村產業發展結構。一是科學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有序引導農村產業集聚發展,推進基本農田規模化經營、機械化生產;大力發展特色高效產業,2015年前每個縣培育一個產值過50億元的產業,每個鄉鎮分別建成一個市級農業特色產業園區;推進生態養殖小區建設,實行規模定點、集中圈養;推進鄉鎮工業整合,新建工業項目全部進入縣區工業園區、鄉鎮工業集中區;大力發展商貿流通、休閑觀光等農村二、三產業。二是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大力推進以基地為重點、以標準化為主線的新型農業生產模式,盡快形成“一鎮一品”產業格局;全面優化農、林、養等產品,培育綠色安全的品牌農產品和加工產品;堅持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培大做強龍頭企業,提升農業發展水平和農民收入水平。三是提高農產品流通水平,推行“生產基地―配送中心―連鎖超市(店)”流通模式,加快形成鮮活農產品連鎖配送物流中心;充分發揮供銷社、合作社和行業協會在農產品流通中的作用,組織農民和生產經營戶積極開辟農產品市場;大力推進“農超對接”、“農校對接”、“農企對接”,促進產銷銜接。
農村金融,即與農業經濟發展具有密切關系的資金融通體系和相關活動的總和。就資金流動取向看,農村金融不僅包括農村范疇的資金融通,也涵蓋農村與外部體系的資金融通。因此,廣義上的農村金融體系包含了直接借貸、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三類資金融通組織和活動。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農村金融是農村市場體系的核心和主導力量,在根本上決定了農村市場經濟發展的程度,表現為農村金融體系在農業資源配置方面的先導、運載和杠桿效應。具體體現:一是農村金融具有資源整合和聯結功能,不僅是農業基本生產要素和內生資源的聯結手段和分配途徑,而且已構成農村再生產的基礎條件和必要保障;二是金融市場的完善為農村商品、勞務和要素市場的形成和擴展提供了可能,促進了農村社會分工和專業化生產――兩者相互依賴、相互作用并日益強化,共同提升了農村商品化水平,這對處于轉軌過程中的中國農村經濟意義重大;三是就金融業本質職能看,它既可以集中閑散資金,形成可用于投資的儲蓄,又能夠通過規模效應提高投資效率,從而促進農村產業資本積累;四是在利率機制作用下,進入金融市場的資金可獲得較高收益,從而促進整個農村社會乃至外部資金的配置效率;五是對于農村企業和農戶來說,借助金融市場而獲取的信貸資金,能夠支持其從事更多產業的投資或更大規模的生產。
然而,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學術界對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一直持懷疑乃至否定態度。1973年,羅納德 I.麥金農和愛德華 S.肖的“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改變了這一傳統認識。他們的研究證實,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落后恰是因為金融市場不發達,即“金融抑制”,必須通過“深化金融(Financial Deepening)”才能破解困局。在不健全的金融市場中,扭曲的配置機制會導致資金流向擁有“特權”但并不具備較高利用效率的利益集團,而大量急需資金的中小企業卻被排斥在金融體系之外,只能借助于“內源性融資”。有限的資金和良好的投資機會相互分離,必然抑制經濟發展活力,導致技術創新與經濟增長能力低下,農村資本積累也舉步維艱。
國內學者也就金融市場與農業經濟發展的關系進行了深入探討。談儒勇等人的實證研究證實,中國金融市場發育與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這就說明我國金融市場發揮了推動農村發展的作用,而農村金融中介體的成長速度也將直接影響未來農村實體經濟的增長。曹嘯、吳軍的定量研究表明,基于格蘭杰檢驗的金融業的確構成了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原因。但是,這種作用機制的發揮主要在于金融市場數量上的擴張,而非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提升。這一方面解釋了中國經濟增長的“粗放”特征,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國金融市場發育還處于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農村則尤為明顯。
二、農村金融體制變遷軌跡
建國以來,我國農村金融體制演變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初始、發展和逐步成熟階段,整個過程表現出明顯的“路徑依賴”特征。
(一)改革開放以前的農村金融體系
1978年以前,農村金融活動基本上由中國人民銀行獨家壟斷,這是因為人民公社體制下農村對金融服務的要求相對單一,幾乎沒有市場化的信貸行為,因此并不存在對商業化銀行的大量需求。
盡管在1958年之后,我國仿照蘇聯金融體制建立了農業合作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但很快就被關閉,后者甚至歷經三次成立、三次撤銷。地處基層的農村信用社則基本上偏離了合作經濟組織職能,大部分時間里成為中國人民銀行的派出和辦事機構。1958年以后,人民公社接管農村信用社的具體業務后,信用關系不復存在,資金使用十分混亂。1977年,國家將其與銀行營業所合并,至此農村信用社正式改變了原有屬性,成為官辦銀行??傊?,改革之前高度統一、以行政管理為主的農村金融體制是特定制度環境下的產物,反映了集權計劃經濟對現代金融市場活動的排斥和壓制。
(二)改革開放以后農村金融體系的初步形成
1979年3月,國務院批準恢復中國農業銀行建制,在全國范圍內自上而下地建立了多層級的分支機構,并授權其管理農村信用合作社。中國農業銀行的業務廣泛,不僅辦理一般的農村存、貸款業務,而且負責鄉鎮工業、農副產品收購以及供銷合作社的信貸支持。上世紀90年代初,國家還成立了農村信托投資公司,部分發達地區還出現了多種類型、機制靈活的鄉鎮金融服務機構和合作基金會,在農村商品經濟推動下,民間信用由“互”演變為“贏利性”。與此同時,農村社會性集資、商業和消費信用也蓬勃發展,由此形成了在中央銀行領導下,以中國農業銀行為主導、農村信用社為基礎、其他金融服務機構為補充的層次分明、較為完善的農村金融體系。盡管從總體上看,這一時期的農村金融水平還比較低下,但對改革初期的農村經濟復蘇和產業轉型提供了必要的資金支持。
(三)20世紀90年代初期啟動的農村金融體系深化改革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步入深水區,自1992年起,再次啟動了農村金融體制深化改革戰略,其主要內容:一是全面改組農業銀行,將其轉為商業型銀行;二是1994年,正式成立農業發展銀行,專門承擔政策性金融服務職能,其主要業務范圍包括:籌集和配置農業政策性信貸資金、財政性支農資金撥付,以及面向農業的政策性金融服務等;三是1996年,國務院頒布《關于農村金融改革的規定》,旨在推動農村信用社的獨立化、商業化改革,恢復其“合作制”性質,并逐步將其改造為由農戶入股、由農民自主管理、為參股農戶服務的合作型金融機構。
經歷此輪改革后,農村金融機構實現了專業化分工協作,業務范圍重疊度明顯降低。農村信用社居于最基層,主要提供農戶小額貸款服務;中國農業銀行作為國有商業銀行,承擔鄉鎮企業發展資金、農業生產資料貸款等綜合性信貸任務;農業發展銀行則重點服務于糧食、農副產品生產領域,提供糧食收購資金和區域性農業開發貸款。在整個農村金融體系中,農村信用社覆蓋范圍最為廣泛,與農民關系也最為密切,因此成為農村金融服務的主力機構。
三、農村金融體制變遷的績效考察
(一)農村經濟金融化水平穩步提升
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推進,農村金融化程度不斷提高,表現為金融資產總量增加、結構改善以及金融相關率上升等。
就農村金融資產總量來說,1978年至2002年的24年間增長了119倍,達到35936.59億元,且內部各項資產額呈均衡、穩定增長態勢。在農村金融資產內部結構變化上,農戶個體儲蓄和持有現金量實現了與經濟發展同步的增長速率,逐漸成為農村金融資產的最大占有主體。這一方面表明農戶個體資產的迅速增加,另一方面證實了這一群體對農業經濟和農村金融化所做出的貢獻十分巨大。另外,在資產金融化、證券化的催化下,農業上市企業逐漸增加并呈穩步增長趨勢,2002年市值總額達到824.8億元,占農村金融資產總量的2.3%。
金融相關率(FIR=金融資產/GDP)是評價經濟金融化程度的優選指標。改革開放以來,農村金融相關率迅速提高,1978年、1986年、1993年、2002年的農村FIR分別為29.6%、62.4%、117.9%和223%,年平均增長率為7.7%,這主要源于農村金融資產的擴張速度遠高于同期農村GDP增速。農村FIR快速增長的動因,既包括農村經濟穩定發展、農民收入增長,也有金融體制改革效益釋放以及農民財富的資產化等因素。但是,與同時期的國內FIR相比,農村FIR指標又明顯偏低,這說明在金融化發展速度和水平上,農村經濟與整個國民經濟相比是嚴重滯后的。從表1可以看出,這種差距還在不斷擴大。
(二)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績效整體偏低
改革開放以來,部分發達地區的農村金融需求得到了基本滿足,如蘇南地區,不僅存貸款總量和金融機構效益實現持續性高速增長,其信貸資產質量和抗風險能力也不斷提高。但就全國范圍來看,農村金融服務能力與需求之間的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不斷擴大,嚴重限制了農村經濟的持續增長能力??傮w上看,我國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績效是低下的,體現在兩方面。
一方面,農村金融體系未能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資金需求。從名義總量上看,1981~2003年,農業投資總體上呈增長趨勢,但缺口巨大?!鞍宋濉逼陂g,農業投資年增長率甚至出現下降態勢,經歷短暫上升后又陷入徘徊,至1997年達到最低值(-8.71%)。進入新世紀后,農村投資有所好轉,但依然沒有恢復到前20年的平均增長率(16.25%)。資料表明,自20世紀90年代起,資金缺乏已成為制約農業基礎建設和鄉鎮企業發展的“瓶頸”,農村金融體系日益成為制約農村經濟增長的主導因素。
另一方面,農村金融機構的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國內外相關研究表明,在1978~2003年的經濟轉軌時期,由國家主導的農業信貸體系在加強農業投資方面缺乏足夠的動力和效率,此外政府面向農村的政策性信貸供給不足,干預措施的力度和效果均不明顯,造成農村金融部門配置效率總體上較低?;陲L險意識和贏利需要,自1996年起,農村金融機構普遍調整貸款結構,涉農比重大大降低,大量資金流向城市和非農部門。2003年,農村信用社的小額涉農貸款覆蓋面僅為25%,大多數農戶的資金需求未能及時得到滿足。
(三)農村金融體系功能異化
提高我區GDP含金量是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2010-2015年《中國經濟周刊》及旗下智囊機構中國經濟研究院連續6年了《31省份GDP含金量排名》,其中:2009-2011年我區居最后1位,2012-2013年超過,2014年超過天津,居倒數第2位。而同期我區人均GDP始終保持在第5或第6位,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在第9位或第10位,農牧民人均純收入保持在第15或第16位。不可否認,GDP含金量評價有待進一步完善,但這一數據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我區經濟發展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既涉及國民收入分配機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粗放問題,也有產業結構不合理和城鄉居民收入來源單一問題;既有城鎮化發展不充分問題,也有富民考核機制創新不足問題。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發展中加以關注,妥善處理,才能更好地實現我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一、圍繞民生改善和社會管理創新,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為切入點,建立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的長效機制。一是健全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完善最低工資和工資支付保障制度。二是完善居民、企業和政府資源開發利益分配機制,試行資源作價入股、征地拆遷補償入股等資源開發利益分配機制。三是健全和規范二次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階層和弱勢群體的收入,調整過高收入,建立紡錘形分配結構。四是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清理規范工資外收入,嚴格規范非稅收入,打擊和取締非法收入,調節壟斷行業收入。健全支付和收入監測體系,大力推進薪酬支付工資化、貨幣化、電子化。
二、圍繞著力調整產業結構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以藏富于民為導向,夯實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基礎。一是切實落實好自治區《產業結構調整規劃》《關于加快推進服務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服務業發展若干政策規定》等規劃和政策,為我區服務業發展提供政策保障。二是抓好服務業支柱產業的培育,重點推動現代物流園區、科技創業園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等建設;整合文化旅游資源,打造文化旅游產業;大力發展農牧業服務業和家庭服務業。三是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的相關政策,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
三、圍繞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一是構建新型城鎮化體系。統籌推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按照國家“呼包鄂榆”城市群總體布局,積極打造以呼包鄂為核心,與京津冀城市群銜接的城市群。積極培育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以赤峰、通遼中心城區和烏海、臨河、集寧、錫林浩特、海拉爾為重點,大力發展城市經濟,提升競爭能力。重點發展巴彥浩特、霍林郭勒等縣級市區(縣城)和少數重點中心鎮,吸引鄉鎮企業向城鎮集中。二是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推進農村牧區人口市民化進程。深化戶籍、就業、土地流轉等領域改革,逐步放_城市戶口限制,促進城鄉人口合理流動,確保進城農牧民享受市民同等待遇。把農民工納入流出地和流入地免費就業培訓的范圍,提高就業能力。建成覆蓋城鎮常住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在編制城鎮發展規劃、制定公共政策、建設公用設施等方面,統籌考慮農牧民工對基本公共服務的需求,重點在農牧民工子女義務教育、享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方面放開限制,切實保障農牧民工的合法權益。
四、圍繞增強發展活力和動力,以全面深化改革為抓手,拓寬城鄉居民收入來源。一是增加農牧民經營性收入。健全農畜產品價格保護制度,穩步提高農畜產品最低收購價,完善大宗農畜產品臨時收儲政策。著力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大力發展農村牧區專業合作和股份合作,培養新型經營主體,支持適度規模經營,加大對農村牧區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投入,促進產銷對接和農超對接,使農牧民合理分享農畜產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培育發展農村和牧區旅游,使農牧民在農牧業功能拓展中獲得更多收益。二是拓寬農牧民財產性收入來源渠道。推進農村牧區產權制度改革,探索農村牧區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股份化的有效實現形式。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建立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實現“兩種產權、一個市場”。積極探索賦予農民房屋完整產權,使農民在房屋出賣、出租、抵押、繼承等流轉中增加財產性收入。三是健全農村牧區補貼制度。建立健全農牧業補貼穩定增長機制,增加農機購置補貼規模,完善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新增農業補貼向糧農和種糧大戶傾斜。探索實施涉農企業就業補貼政策,鼓勵各類涉農企業和涉農經濟組織充分吸納農牧民就業。四是理順和創新促進城鎮居民財產性收入增長機制,通過制度創新與完善,讓居民財產能夠通過適當途徑轉化為資本,為居民擁有財產性收入創造更為完備的市場條件。
(作者單位:發展研究中心)
相關鏈接
改善民生問題是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衡量經濟發展程度和經濟實力,不只是看GDP指標,首先應看民眾收入的多少,生活質量的高低,以及“幸福感”的高低。
2010年,《中國經濟周刊》在全國范圍內尋找以人為本的新的經濟發展衡量指標時,北京大學中國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楊開忠提供了“單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計算公式:“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人均GDP”,得出的數值相當于當地的GDP含金量,即居民的幸福指數。此后5年的“31省份GDP含金量排名”均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和高度評價,該指標也因此沿用至今。
(財政局黨委書記 )
各位領導,同志們:
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代表縣財政局在會上就支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發言,不妥之處請各位領導和同仁批評指正。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加快推進新時期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戰略部署,是提升縣域經濟整體實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快推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提升農民幸福指數的重要手段。財政局作為政府重要職能部門之一,應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們一定要認真履職履責、充分發揮職能,做好我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重要推手。
一、我縣村級集體財政支出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矛盾
雖然我縣村級集體經濟財政支出總量占財政支出比重較高,但與我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仍不相符,還遠遠不能滿足我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需要。我縣是一個農業大縣,全縣農村人口占總人口80%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影響和制約著全縣的整體經濟發展。從當前現狀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支出總量不足。作為一個擁有百萬人口的農業大縣,我縣農村集體經濟財政支出在總量上是遠遠不夠的,很大程度上依賴上級專項資金和轉移支付,所以,做大做強財政“蛋糕”依然是我們肩上不可推卸的重擔,我們要勇挑重擔,不辱使命,把做大做強我縣財政“蛋糕”、切實增強我縣可用財力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二)支出結構不優。在支出結構上,還有許多不科學、不盡合理的地方,在資金分配上比較分散,有遍地開花、收效不佳的現象。在統籌資金上,我們一定要有集中財力辦大事的意識,不能有做老好人的現象,礙于情面,把資金到處給一點;不能把建設的資金拿來吃飯;不能強投入、輕管理,導致重復建設。
(三)支出主動權不強。由于大部分專項資金是我們通過努力向上爭取來的項目,所以在資金用途上,上級對我們都有詳細具體的要求,資金用于什么項目、撥付給誰,都有明確的規定,我們在支出主動權上不強,對資金的監管有時也出現疲軟的地方,資金的使用效益也不夠高。
二、今后的工作思路和打算
為進一步發揮財政部門職能作用,推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財政部門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創新財政資金投入方式。一是多渠道實施政府有償投入。統籌安排各項財政調度資金參與農村項目建設,擴大有償投入范圍,充分利用村級集體存量土地、山水等資源,興建農業產業化基地、農產品加工基地等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二是積極爭取專項資金支持。積極向上爭取國家各項惠農興農政策和資金,在農產品加工園區產業發展調度資金、科技富民強縣資金、科技研發轉化和推廣資金、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等財政支持企業專項資金安排使用上,村級集體企業和其它企業享受同等待遇。三是加強信用擔保扶持。制定我縣中小企業擔?;鹬С洲r村經濟發展的具體辦法和優惠政策,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納入中小企業擔?;鸬膿7秶?。四是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和引導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每年預算安排不少于100萬元建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獎勵基金,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較快較好的村和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項目予以獎勵。
(二)大力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一是支持農村公益建設。加快村級公路建設,擴大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覆蓋范圍,加強農村流通體系建設,加大萬村千鄉工程、農村綜合服務體系以及村莊整治、農網改造等實施力度,落實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資金。二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用好用活國家惠農補貼資金,加大農田水利投入,扎實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村土地整治,加快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加大民生和村級基本運轉經費投入。一是加大農村民生保障力度。落實好農村五保戶、散居孤獨救助、農村特困殘廢人救助、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村衛生室建設等財政扶持政策,加大農村民生保障力度。二是支持農村教科文事業發展。落實好廣播電視村村通和無線覆蓋工程、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補助、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農家書屋、村級文化員補助、農村電影放映補助、科技特派員科普示范助力新農村行動計劃、農村體育健身工程、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等專項資金,提高村集體經濟發展科技含量。三是提高村級運轉保障水平。落實好離職村干部養老保險補助、離職干部生活補助、農村老黨員生活補助、村干部補助、重點貧困村補助、農村稅費改革村組運轉經費等財政扶持政策,逐步將村級組織運轉財政補助經費納入縣財政基本財力保障范圍,提高村級運轉保障水平。
(四)積極盤活存量“三資”。一是充分利用農村“四荒”資源。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將國土整治、農業綜合開發、低產林改造、低丘崗地改造等專項資金,與開發荒山、荒灘、荒地、荒水等“四荒”資源結合起來,增加村集體直接掌握的資源量。二是提高農村“三資”綜合利用效益。采用以獎代補的方式,鼓勵村級招商引資,盤活閑置的校舍、村辦企業廠房、機器設備等村集體資產。鼓勵經濟條件較好的城郊或城中村,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將村集體“三資”整體入股,提高農村“三資”的綜合利用效益。三是規范農村“三資”監管機制。在村級資金和帳務委托的基礎上,全面加強村集體的資金、資產、資源的管理,建立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由鄉鎮財政集中監管、公開交易的運營機制。四是推進集體資產管護和產權制度創新。大力推進農業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和集體產權制度創新,使財政投入形成的農業基礎設施資產化、效益化,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五)強化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一是完善農村公益事業“以錢養事”新機制。進一步完善農村公益事業“以錢養事”新機制,將村集體經濟發展納入農村公益事業服務范疇。二是支持發展專業合作社。大力支持發展各種形式的專業合作社,提高專業合作社組織和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三是完善農村服務和管理體系。建立服務農村經濟發展的科技信息服務網絡,及時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供科技和信息支持。創造條件成立各村村民理事會,讓村民理事會成為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組織者和生力軍。四是加強農村人才工程建設。根據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加強農村勞動力、農村科技示范培訓,培養一大批適合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隊伍。五是做好農業保險工作。進一步做好農業保險工作,擴大農業保險覆蓋范圍,探索農戶投保和保險經辦機構市場化運作的有效途徑,建立完善農業大災風險分散機制。
(六)確保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政策和資金落實到實處。一是規范財政資金管理。加強財政資金的科學化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資金管理制度,實現財政專項資金報帳制管理與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機銜接。二是加強強農惠農資金監管。不定期組織開展強農惠農專項資金監督檢查,把管理的重點放在資金“落地”環節,防止資金截留、擠占、挪用。三是切實增強責任意識。切實增強各級、各部門“管錢”、“用錢”的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全面推行責任制管理和責任追究制度,做到項目建設有人管,資金風險有人擔。四是加大資金整合力度。加強部門之間溝通協調,加大不同渠道、不同部門資金分配環節的整合力度,盡可能地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相結合,發揮財政資金的集聚效應,集中資金辦大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同志們,我縣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需要各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和共同努力,更需要廣大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切實增強自我造血功能。我堅信,在以張書記為首的新一屆縣委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下,牢固樹立跨越趕超意識,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務實求進,奮力作為,我縣村級集體經濟一定能夠取得長足發展、不斷壯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