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30 10:09: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化學體系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效率;有效性
中學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和基礎階段。它不僅能為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有關專業奠定基礎,也能為畢業生參加工作,解決處理一些實際問題打下基礎要想大面積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必須從初中抓起,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入手,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起,引導學生突破初中化學課時少、任務重、內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極易混淆等矛盾,幫助他們過好基本概念關,實驗操作關等,使他們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開發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靈活運用化學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筆者結合多年工作實踐中的一些做法談點體會。
1激發興趣,注重創設教學情境
興趣是求知的巨大動力,發明創造的源泉。興趣的培養在于誘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因勢利導,引導他們及時排除不利于發展學生認識興趣的因素。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掃除學習中的障礙,喚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能積極主動自覺地學。學生剛接觸化學,開始會對化學頗有些興趣,尤其對化學實驗更感到有意思。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和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突破初中化學知識的分化,使原有的、暫時的興趣轉變為穩定的、持久的興趣。我們要結合教材中的實例進行講解,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化學用語是國際通用的語言,是國際上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結構和變化規律的一種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使學生理解化學學習的重要性,并提高他們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以利用生活體驗,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國際學習科學研究領域有句名言:“聽來的忘得快,看到的記得住,動手做更能學得好?!币虼?,在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利用學生的生活體驗,創設各種動手操作的情境,盡可能讓學生的手、眼、腦、口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知識的內化過程,既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知識的掌握,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動手能力。利用矛盾沖突,創設教學情境,也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
另外,在課堂中創設某種情境,把問題隱藏在情境之中,將會引起學生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興趣。教學情境的創設在課堂中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瘜W教學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的的、靈活多樣地創設教學情境。通過討論,學生的思維活躍,氣氛熱烈,情緒高漲,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同時教學氣氛達到。
2注重實驗,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思維
我們知道,初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多地依賴于形象識記能力。注重實驗教學,就是最好的形象識記過程,也是學生養成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思維方法的最好手段。為此,教師就要努力為學生創造動手實驗的條件,成立化學實驗興趣小組,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完成一些簡單的家庭小實驗。經過我們多年的試驗,這種方法非常有效。真正讓學生感到化學有趣,樂意學。提高了學生的智力、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思維方法。從而鍛煉學生動腦、動手、動筆、動口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新知識的積極性,逐步讓學生養成理論聯系實際認知科學的思維方法,也對學生進一步學習更深的化學知識奠定了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堅實的基礎。
3注重運用多媒體課件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多媒體網絡進入課堂后,將學生帶進了一個聲、像、圖、文并茂的新天地,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中,利用課件演示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共同參與教學過程,突出重點,化解難點,使學生在最佳的情境中學習。多媒體演示可以將靜態圖示轉變為動態圖示,把微觀問題宏觀化,把抽象問題形象化。筆者在進行教學時,經常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這樣的直觀效果,學生既易理解又易掌握。
在化學教學中,有些化學實驗有一定的危險性,而且實驗中如果有錯誤操作,就可能會發生意外事故。這些只靠教師講解其錯誤原因以及錯誤操作所帶來的危害,不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如果用實驗來證明,可能會造成危險。這時,多媒體課件演示就顯示了它明顯的優勢。
總之,如果我們廣大教師從教學過程的每一環節做起,精心選擇、組織、安排、優化教學過程,那么教師業務素質與學生整體素質會同步提高,最終大面積、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的教育教學目標就會實現。
4精講多練,提高教學效率
提高教學效率是現代教學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必須是在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教學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認識過程。就初中化學課來說,我們主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關鍵在于教師的啟發和引導。它除了要求教師自身極淵博的知識,較強的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還要在課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還應了解掌握學生,結合學生暴露的問題,瞄準學習目標,深入準確、畫龍點睛地講。要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激發思維,擴大密度,使他們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思維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實踐證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通過精講多練,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還可使課堂教學目標集中,有利于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大面積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5總結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師的永遠追求,我們要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下,以學生發展為本,吸取傳統教學的成功經驗,轉變教學模式,講究方法策略,精心進行教學設計,用心調控教學過程,精講導學、巧問誘思,真正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相信這樣的課堂教學會取得重要的收獲。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化學;創新型;教學方法
初中化學教學應該積極采用創新型教學方法,開展以生為本的教學方式,通過人性化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因此,在農村初中化學教學中開展創新型教學是當前初中化學教師應該深入研究的課題。
一、改善傳統教育教學觀念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化學教學對化學教師與學生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即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新課改的提出也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創新思維,要改善傳統教育教學觀念,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方式,注重創新型教學的實施,這樣才能成為一名順應時展的優秀教師。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化學教師應該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灌輸式教學方法枯燥無味,學生必然不會接受,改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打造具有良好學習氛圍的化學情境,將化學知識融入教學情境中,這樣的化學教學才會更加生動有趣,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還能夠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好地學習知識與掌握知識。例如,在教學“碳酸的性質”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先展示一個實驗給學生看,用一個燒杯盛一定量的鹽酸,再將一個雞蛋放在鹽酸中,結果雞蛋在鹽酸中“跳起了舞”。學生看到此番景象都顯得非常驚訝,利用這么一個小的實驗,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帶入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感受奇妙的化學世界。教師要順勢要求學生探索,想想為什么會出現這樣一個“景象”,學生為了尋求答案都愿意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最后,教師要趁熱打鐵,引導學生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好奇心轉移到教學任務和控制目標上來,還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實現初中化學高效課堂。
三、以生為本,彰顯化學特性
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當前各個學科課堂教學中比較盛行,在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推動下,能夠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梢妭鹘y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當前的初中化學教學,我們倡導創新型教學方法的使用,教師可以利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初中化學課堂的主人,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化學概念”相關知識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學生周圍的化學現象來講解這些化學概念,如銅制品一旦時間放得過長,表面便會逐漸生出一層銅銹。食物一旦過了保質期,食物表面也會出現發霉的現象等,通過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些化學現象來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化學在我們生活中的真實性,學生才能了解到學習化學的現實意義。
四、加強互動,促進理論知識生活化
教、學、做這三者有機結合便是教育教學的最高境界,將此作為初中化學創新型教學方法的基本指導思想,筆者認為可以表現在這些方面:(1)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化學問題、分析化學問題、解決化學問題;(2)要求學生在化學實驗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深入理解化學的原理,分析化學的現象,從而掌握化學知識。(3)教師要善于建立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在和諧關系的推動下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環節,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才能進一步挖掘學生的潛能。例如,C2H5OH+3O22CO2+3H2O,4P+5O2=2P2O5以及CH4+2O2CO2+2H2O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完全利用化學理論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例如,利用這些化學方程式的原理可以制作清潔燃料,也可以用來制作煙霧彈等。化學知識不僅用于工業,也用于日常生活,可見化學學科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
五、u價體系創新
初中化學評價體系的創新主要體現在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評價體系,采用“多元化的學習綜合評價體系”,這種評價體系主要能夠全面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而有針對性地采取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來進行評價,不是只以學習成績為指標,在人性化的評價體系中更加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因此,初中化學應該切實落實“多元化的學習綜合評價體系”,針對不同的學生找到不同的評價方式,肯定他們每一次的進步。
總之,初中化學教學中創新型教學方法的應用,絕對不能只是一句“空話”,而需要初中化學教師真正將其落到實處,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更新教學觀念,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關鍵詞:思維導圖; 初中化學; 概念教學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化學科目是既有意思又復雜的,有意思在于學生對新科目的好奇,而復雜則是在接觸化學后,面對各種各樣的化學概念,學生感覺無從下手,每個知識點都是獨立的,不能將它們融會貫通。在傳統的化學概念教學中,教師往往借助死記硬背的方法向學生們灌輸化學概念,這樣學生難以深化化學概念理解,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信息加工與問題解決工具,近幾年來日益受到教師們的追捧。在初中化學概念的教學中引用思維導圖,不僅能幫助化學教師的改良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能夠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逐步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一、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概念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是運用思維導圖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而不是一味的將書本內容灌輸給學生,造成學生學生效率低下,學習積極性不高。那么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建構初中化學知識系統,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構建以小節為對象的初中化學知識體系
“小節”代表著某個單元或者知識點的完結,是構建知識中最具體、最小的部分,它既是最基本的又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在講完本課的知識點時,應該注意運用思維導圖進行總結,再將各個知識點充分的聯系起來,使其系統化、結構化。以《碳和碳的氧化物》為例,運用思維導圖對本小節進行構建化學知識體系,根據本單元的知識點我們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物理性質: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描述實驗現象;實驗室制取方法:實驗室中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解釋實驗現象,書寫正確的化學方程式;這些看似散亂但有相互聯系的知識點,在以往的化學課題中,基本上是化學教師的重中之重,每次都會反復強調,課后反復聯系,然而在進行初中總復習時,總會被學生所忽略,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利于思維導圖,在課堂中在使用思維導圖形式的板書形式,幫助學生找到相互關聯的關鍵詞,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板書構建中,及時發現和糾正學生的容易混淆的概念點,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 構建以專題為對象的知識體系
在以專題為對象的知識體系主要用于復習階段,運用思維導圖對某個專題進行具體知識歸納整理建構知識體系,通過這種方法,學生能夠通過思維導圖將學習過的化學知識點進行梳理,不僅能夠加深對知識點的理和學習,而且能夠培養學生自身的接收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也能夠通過思維導圖改良自身的教學方式,通過對某一專題的知識建構,將相聯系的概念都匯總,整理為一個系統的知識網絡,這樣既能提高教學質量,又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在腦海中形成一幅清晰具體的化學概念知識結構網。
教師運用思維導圖構建化學知識體系,就是將普通的化學概念學習階段升華為系統學習階段,使學生將單一的化學知識概念,轉變為具體的、系統的知識網絡,這充分體現了教學改革的思想,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作用,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初中化學教學中實施思維導圖應該注意的問題
思維導圖作為一門新的學習工具,通過對知識點的梳理建構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由中心概念將外散出成千上萬個支點,每一個支點都是與中心概念的一個連接點。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化學教學中,是有利于教師的日常教學和化學復習。但是在日常的初中化學教學中實施思維導圖應該注意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1.基礎知識掌握牢固
扎實的基礎知識的掌握是實現順利思維導圖的基礎。只有以牢固的基礎知識作為依據,在面相關聯的知識點時 ,才能夠將它們關聯起來,解決相關的問題,明白在解題過程中,需要運用到那些定義、公式等。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自然界的水》時,可將課題1“水的組成”,將上個單元學習的《我們周圍的空氣》中的課題2“氧氣”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僅學習了新的知識,又能夠將前面學習過的知識點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小型的知識網,幫助學習復習記憶。
2.善于聯想和類比
聯想和類比都是思維導圖的基本要求,根據已知的化學知識點將剛剛學習的化學知識點利用聯想的方法相關聯起來,化學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各個部分的知識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在復雜的化學問題中,利用已知的化學知識對問題進行適當的簡化,由此推導出正確的答案。在化學問題解答的過程中,初中化學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對問題進行解答,通過對問題的觀察、分析,根據題型和相關條件、結構、圖形聯想到與之有關的概念、公式等相關的問題的知識點解法,不斷簡化,建立相似點從而找到問題的解題思路。如在學習《碳和碳的氧化物》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相關知識點時,我們可以根據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的相關化學性質,將它們的特性、制取方法、實驗結果進行對比,再與我們前面所學的氧氣的制取、水的組成相聯系,梳理成一個中型的知識網絡。這樣從知識分支點推出中心概念,逐步了解初中化學知識的網絡構造。
初中化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中所包含的化學概念涵蓋了所有單元,作為初中化學教師幫助學生們建構初中化學知識網絡,掌握概念學習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初中化學概念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思維導圖的運用,巧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深化概念理解,掌握化學概念的本質內涵。
參考文獻
[1]楊凌:概念圖、思維導圖的結合對教與學的輔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2]江勝根:化學概念圖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化學教育,2003年04期
關鍵詞:新課程;初高中化學;銜接
初中化學和高中化學的內容有很大的差別,對學生的要求也不一樣,教師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做好初高中教學的銜接。
一、初高中化學教學目標及知識體系的差別
初中化學知識體系和高中化學的知識體系有著很大差別。準確把握初中化學知識體系和高中化學的知識體系將有利于高中化學的學習。初中化學主要是從生產、生活實際出發,對日常遇到的一些化學現象進行學習與探究;通過化學實驗手段對學生進行化學基礎知識的教學,因此初中化學的知識體系不是很系統和完善的。教材著重于從感性認識到總結歸納到理性認識這一條構建初中化學知識體系。高中化學則以實驗為基礎,以基礎化學理論為指導,加強對化學知識體系的構建,探究化學的基本規律與方法,加強了化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同時,密切聯系生產、生活,尋求解決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化學問題的方法。教材著重于從“生活實際化學實驗化學原理問題探究方法化學規律”來構建高中化學知識體系。
二、高中化學教學和學習方法的銜接與指導
初中化學的教學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識水平及初中化學做為入門學科的限制,較多地采用灌輸式的講解方法。進入高中時,教師要抓住學生生理從少年向青年轉變,學習心理自“經驗記憶型”被動接收知識向“探索理解型”主動學習知識的轉變時期,在教學方法上則應更多地采取啟發式,啟發、激發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所學內容。倡導個性化學習和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意識,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培養自主學習、有意義學習,采用非指導性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情感為基調,教師只是促進者,學生自我發起、自我評價,培養科學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養成良好的思維和學習習慣;教師要適時地進行激勵性的評價,創設積極的、開放性的課堂學習情境。
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主要是記憶、重現、簡單模仿。這種較為機械、死板的方法不適應高中注重能力及創新的要求。高一教師有責任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使之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學習方法的正確與否是決定能否學好化學的重要一環。
初三學生剛接觸化學一年就深入到了高中,可以說絕大多數的學生僅僅處于化學的入門階段,還有相當部分學生甚至還沒有入門。而此時又面臨從初中到高中學習方法的轉換,學生的壓力和困惑是極大的。因此在剛開學的第一月,應該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培養。如果有精力的話,最好是進行面對面的輔導,進行單獨的引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學習方法和學習信心的培養。特別要讓學生對自己有信心,不能放棄對化學的學習。當然,信心是來源于成功體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嚴格把關,絕對不講那些難度很大的題,盡可能地對知識進行淡化處理,要求絕對不能拔高,寧愿在后半期再對前面知識進行深化,也不要在前半期將難度弄的太高,否則,學生是絕對無法建立學習信心的。只有當他們在學習中體驗到了成就,有了成就感之后,才有可能建立起學習的信心,才有可能愛上學習,否則,只會讓絕大多數的學生厭倦對化學的學習。
三、強化課程資源意識,切實做好課程資源開發與建設的銜接
大力開發與利用化學實驗室資源。實驗歷來是化學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化學新課程更加突出了實驗探究的地位,因此,任何時候都要十分重視化學實驗室課程資源的作用。一方面,學校要積極創設條件,完善實驗設備,優化實驗配置,加快實驗室建設與發展;另一方面,教師要積極探索適應新課程要求的化學實驗教學改革,通過開放化學實驗室、開發微型實驗、組織家庭小實驗等方式,延伸學生進行化學實驗的時間和空間,不斷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充分發揮化學實驗室這一常規課程資源的教學效益。加快信息化課程資源的開發。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化學教學,將改變學校課程資源的結構,為課程資源的優化提供有利條件。將信息技術整合于化學課程之中,既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與技能,又有利于發展學生搜集信息、篩選信息和傳遞信息的能力。因此,學校和教師在充分運用幻燈、投影、錄象等常規媒體的同時,要有計劃地開發并整合廣播、電視、視聽光盤、網絡等現代教學媒體的優勢,逐步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信息化課程資源,借助互聯網、局域網、校校通等網絡環境,實現資源共享,推進化學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建設。
以上有關高一年級與初中教學各方面的銜接問題,應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在教學實踐中要重視其內在聯系,特別是要寓學習方法指導于課堂教學中,能力培養要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學教學大綱[M].北京:人
民教育出版社,2002,(04):1-38.
[2]褚松蒲.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的若干問題[J].化學教育,1999,(09):20-
22.
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我國各級教育都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對于初中化學學科來說,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并在此基礎上改進教學策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成?檳殼拔夜?初中化學教學的主要方式和目標。
一、初中化學的核心素養
初中化學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在化學學科中最具學科本質的素養,現階段我國的化學核心素養主要有以下幾個:
(1)宏觀辨識和微觀探析。在化學學習中,學生要有全面整體的意識,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去探索和分析問題。
(2)變化觀念和平衡思想。初中化學要培養學生從發展的角度看待事物的生長變化規律,掌握平衡思想。
(3)證據推理和模型認識。初中化學要培養學生按照證據進行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模型的基本認識。
(4)實驗探究和創新意識?;瘜W實驗是化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培養學生實驗探究的方法和創新意識是初中化學教學的重點。
(5)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初中化學通過實驗教學等來讓學生認識到科學探究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基于初中化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
1.從核心概念出發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教學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注重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從化學的核心概念出發,積極引導學生構建化學知識體系。傳統的化學教學中,教師采取的是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通常就是讓學生死記硬背一些化學概念、特性、反應、公式等,很多學生都沒有真正理解這些內容,致使學生對化學知識掌握不夠透徹。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把教學重點轉向對化學核心概念的講解上,讓學生真正理解這些化學核心概念,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構建化學知識體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會整合知識,找出現在所學知識和之前學過的知識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形成正確的知識表征,從而圍繞可遷移的化學核心概念構建化學學科知識體系。例如,教師在講解“氣體制取、檢驗、凈化”的有關教學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利用對比的方法學習記憶有關氣體的性質、用途、制取方式等內容。拿我們非常熟悉的為例,它們都是我們生活別常見的氣體,無論是在性質、功能還是制取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關聯,既有共同點又有不同點。教師可以在講解二者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自己總結歸納出O2和CO2的相關性質和原理,找到二者的聯系和區別,并在頭腦中形成系統的核心知識體系,進而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效率和水平。
2.轉變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我國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學習的狀態,這種被動學習不利于學生培養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學生充分地發散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因此,在培養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下,初中化學教師要積極的開動腦筋,設計出吸引學生參與興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具體的化學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例如游戲教學法、實驗教學法、問題情境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方式在化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可以最大程度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提高化學學習興趣,增強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新課導入時,可以先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一小段化學實驗視頻,讓學生觀察視頻中的化學實驗現象,然后提出幾個小問題,讓學生觀看完回答。這種問題引導式的教學方式可以充分的激發學生的思維,啟發誘導學生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同時還能檢驗學生對之前知識學習的掌握程度,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化學實驗教學,并且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些化學實驗。具體來說主要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先簡單的給學生介紹一下將要做的化學實驗的相關注意事項,明確實驗目標,以及可能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之后讓學生根據步驟一步步進行試驗,最后觀察實驗結果,總結實驗規律。對于一些比較難或者步驟比較多的實驗,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做一遍示范,然后讓學生分組合作共同完成實驗。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關鍵詞】中學;化學;知識銜接
備受關注的《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于2011年正式出臺。其在探究性教育方面的突破和實驗比例增長等方面所做的改革著實讓人們眼前一亮。但是同時新課標也為廣大初中化學教師在初高中知識銜接方面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新的挑戰。初高中知識有機、有序的銜接,對構建完整科學素質教育體系至關重要。這一點只需對初高中化學教學內容和教學特點進行簡單的比較就能略窺一二。
一、初高中化學知識的有效銜接勢在必行
初中化學的教學內容相對較少,大部分知識都是感性直觀的,整體上來說課堂教學的過程時間利用率低。新版初中化學教材的內容更側重于教學的主題性。為了激發學生們對化學課程的興趣,常常用實例引入新課程的內容,強調了化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同時降低了課程的難度,相應的削減了一些化學技能方面的要求和知識點。這些改變對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方面的價值不言而喻,但隨之而來的也割裂了原本完整的化學知識體系的聯系。反觀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難度大,內容多,理論性、系統性明顯增強,教學節奏也隨之加快。不僅在知識面上全方位的拓展,而且更講究邏輯性,也更加抽象,與初中化學的特點形成鮮明對比。盡管高中化學的學習內容與初中階段前后相繼,一脈相承。但是初中化學的學習過程更多的是依賴識記、再現、模仿等方法在解決學習的問題。而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這種死記硬背學習方法效果就大打折扣,難以應對。再加上新課標對初中化學難度一再降低,嚴重的拉大了初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難度差距,在不少方面出現了脫節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如若延續舊有的教學方式,學生們掌握的內容很可能一知半解,只停留在于初中課本上的一些結論的生搬硬套,產生狹隘的認識。例如:誤以為只有CO2能讓石灰水混濁,只有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H前面的金屬能與酸發生反應。這些在初中階段先入為主形成的錯誤認識很可能變得根深蒂固,與高中化學的新知識形成嚴重的沖突。毫不夸張的說,到了高中階段,此類沖突對于一些原本在化學學習方面就感到吃力的學生來說,極易造成他們思維混亂,徹底挫傷其在本學科的積極性,導致厭學。對于這個棘手的問題,教師們最好的做法是,通過推行銜接式教學,徹底打通人為設置的初高中學科內壁壘,使學生形成一個開放延伸式的穩定概念。進而清晰認識到: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不是僅且只有CO2,使AgNo3生成沉淀的也不只是鹽酸和可溶性氯化物,水的成份除H2O還有其他組成,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H以后的金屬也有可能和酸發生反應等等。
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初高中化學知識銜接的問題,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如若無視這些問題,不去切實解決初高中知識的對接之間的這類矛盾,不久的將來,學生們將不可避免的遭遇化學學習上的瓶頸,面臨課程梯度上的巨大落差,令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舉步維艱。
二、如何實現初高中化學知識的有效銜接
推行初高中化學知識銜接式教學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至少要進行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互相配合下方能顯現出較大的成效。
(1)苦練內功。要實現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將初中、高中化學知識無縫對接,教師們首先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苦練內功。要反復推敲講授方法,精心安排教學內容,積極參與高中化學教師的教研活動,踴躍參加觀摩學習、廣泛聽取校內外同行的公開課程、潛心摸索化學教學規律,全力尋求初高中化學銜接的契合點。初中化學課教師要全面了解學情,以學生為中心,有的放矢,把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都落實在學生身上。全力以赴的激發培育孩子們的求知欲和學科興趣,以全新的視野高屋建瓴的把學生興趣的培養納入教學的全程。
(2)實施分層施教。為不同層次學生制定不同要求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感到這個目標不是遙不可及,只要努力跳一下確實能夠得著。在實現基本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層教學,夯實基礎。在過往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時常會遇到化學基礎好的學生 “吃不飽”,基礎偏弱的學生又“吃不消”的問題。所以在具體教學操作中,要注意到學生的這種差異性與多樣性。在滿足多數學生的普遍需要,也應該關注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立足“雙基”的同時兼顧優秀學生的需求,開展針對性更強的個性化教學,著重化學思維和學習方法的教授。教學重心要始終的向更注重化學學科本質規律和內在聯系高中階段靠攏,培養學生持續學習能力。
(3)適度拓展教學內容。教師在對化學基本概念的講解過程中做適當引申,在描述實驗現象的同時闡釋內涵原理。例如:在通過化合價教授學生學寫化學式時,可以把高中階段物質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引入教學,既有助理解,又便于記憶,明晰的讓學生理解根據化合價列化學式的原理,也為高中階段原子結構的學習埋下伏筆。通過日積月累,逐步把學生散落在大腦中的零星知識連線織網形成體系,全面加強化學知識之間的聯系。
(4)培養學生自學習慣。“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勤于預習的習慣,預習不能徒有其表,形同虛設,要真正落到實處,講求預習針對性。通過預習使學生在新授課中找到“熟悉感”,鼓舞學習勁頭,提升聽課效果,節約授課時間,為知識的進一步拓展創造可能。通過先學后教,讓學生們各自做好身心準備,對下一次課的教學任務做到心中有數,注重對學生習慣養成的教育。自學,不但有助于學生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還會讓他們受益終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次成功的預習遠比任課教師苦口婆心的耳提面命妙趣橫生的講解更有成效。
(5)評價激勵。課堂上沒有真正的差生,只有獨特的個性化差異。教師運用信任激勵、期望激勵、評價激勵等激勵手段和肢體語言暗示、標志暗示等暗示方法,讓學生在精神上感受到這種微妙的契合,建立自信,產生進一步學習的愿望。
縱觀初中化學教學,廣大教師應該更多的站在整個中學階段的化學教育全局的高度上全面考慮學生未來學業發展需要,統籌兼顧,有序銜接。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化學的啟蒙階段,在這一時期未雨綢繆,為孩子們未來的化學學習打好基礎,做好與高中學習的銜接,一定會功在當下,益處無窮!
參考文獻
[1] 劉知新.化學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關鍵詞】初中化學 教學 生成性 教學資源 捕捉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156-02
一、初中化學教學中生成性教學資源的概述
初中化學教學中的生成性教學主要是根據教師在課程前的教學設計的基礎上,對課程教學期間出現的種種變化靈活更改授課內容的方式,生成性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更加高效地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學主要目的,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知識點。生成性教學為了能夠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在授課前對于課程教學的目標制定是靈活多變的,教學過程中也不會被提前的教學設計所影響,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掌握知識點情況,對于教學過程及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最終促進教師與學生的共同進步。然而,在當下的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比比皆是。所以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對這些問題加以及時的處理,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能夠對錯誤進行及時的整改,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對問題處理過程進行一定的感悟,不僅幫助學生增加了成性的教學方法,而且還有效增強了其解決問題的能力。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出現問題時老師能夠沉著應變,其教學能力也相應地得到了提高。對于這些教學過程中錯誤問題的處理,還能夠有效增加課程的趣味性。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分配具體的工作任務,學生根據任務來執行化學實驗,實驗開始前應先進行一定的猜想,當判斷出正確的實驗結論后,應當對錯誤的信息進行糾正和更改。通過這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學生可以實現對錯誤教學資源的捕捉,進而更有效的提升自己。例如,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教師可以給學生分配任務,然后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猜想,學生根據教學任務的具體內容,進行化學實驗,然后來驗證其預先的猜想是否正確。在這樣的教學流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有效的激發,并且學生在自主尋求答案的能力上也會得到顯著的增長。
二、初中化學教學中生成性教學資源的捕捉
1.在化學教學中有效激發生成性資源。在具體的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當堅持民主的教學方式,保障整個課堂教學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下開展。當教學環境相對輕松時,學生的內心想法才能夠很好的展露出來。教師對于學生存在的誤區要有耐心的進行說服,細致地給學生進行講解,并對其掌握知識點的多少進行評價。當學生的想法錯誤時,教師應當從多角度對學生進行引導。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成性教學資源捕捉這一環節中,學生出現的錯誤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課程資源,教師要學會珍惜學生的錯誤,引導學生從錯誤中吸取經驗和教訓,進行自我再創造,這同時也是豐富教師教學實踐的一種有效方法。
2.教師自身還應當有扎實專業的知識體系做支撐。對于存在的生成性問題應當及時解決。對于初中化學教師而言,應當不斷拓寬其自身的知識面,不斷對其自身的知識體系進行更新,這樣即使面對學生提出來的一些疑難問題,教師也可以從容應對,不會因為拒絕回答而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一般能提出問題的學生通常都是能積極進行思考并會舉一反三的優秀學生,面對這種積極思考學生的提問,教師更應該重視,幫助其更好地進行化學課程的學習。
3.教師在針對問題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對生成性資源進行積極的捕捉。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最直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辦法就是引導學生能夠自主地發現問題,并通過自身的滲入思考對問題加以解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有效鞏固自身的知識結構,實現對知識的鞏固和溫習。對于初中化學教師而言,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加以積極的引導,鼓勵學生進行大膽質疑,最終有效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在化學課堂上,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的方式,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自主探尋答案,以此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在這一環節中,實現對新舊問題的交替解決,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不斷地深化,這就是利用課堂教學對生成性資源進行捕捉。
4.積極開展化學實驗,加強對生成性教學資源的捕捉。與一般課程所不同的是,化學課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通過化學實驗實現對生成性資源的捕捉是極其有益的。初中生在化學實驗過程中,對于對其感官器官的運用,不斷強化對知識的感知,通過化學實驗實現對新舊知識的交替認識,實驗中產生的疑惑也能及時地加以解決。初中化學實驗的綜合性較強,實驗過程中對學生的操作能力是一種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和觀察能力也都能得到極大的提升。這對于強化學生的化學知識結構體系有著極大的幫助,對于教師而言,也是其捕捉生成性資源的必要手段。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化學課程教學中,課程不應該是封閉的,而是應當更具有創造性和開放性。這一過程需要教師進行妥善的控制,實踐證明,越是活躍的課堂風味,越需要教師強有力的引導,同時教師也能對知識點進行有效的控制,繼而更好地開發利用生成性資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