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30 10:09: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新能源經濟專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中國能源經濟發展;教學;體會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11-0104-02
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物質基礎和重要的戰略資源。21世紀以來,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是擺在人類面前的一道難題。我國目前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以及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能源分布不均衡等特點進一步加劇了我國能源與環境問題的嚴重程度。因此對能源問題的關注已不能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更需拓展到經濟層面,即如何利用經濟手段開發、利用能源,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就顯得極為重要。特別是我國能源經濟專門人才的嚴重短缺影響了我國能源戰略的制定。為了能夠彌補這一不足,我國批準設立能源經濟專業。江蘇大學于2011年開始對外招生?!爸袊茉唇洕l展”是為該專業低年級學生開設的一門選修課,屬于基礎知識課程,[1]目的是幫助學生比較全面的了解能源經濟所包含的的內容,特別是各方面最新的前沿動態,拓寬學生的視野,同時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程打好基礎。
“中國能源經濟發展”作為新開課程,不可避免地存在教學經驗不足、教學資料缺失以及教學評價不高等問題;同時由于該課程屬于專業選修課程,本身又存在學時少、內容廣、學生重視度不夠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在經過兩年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本文將從課程開設意義、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系統總結并優化。
一、課程開設意義
隨著我國對能源問題的高度重視,能源經濟與相關學科的交叉融合以及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能源金融、新能源開發、能源政策等內容層出不窮,發展迅速。為此,必須全面了解能源經濟發展狀況?!爸袊茉唇洕l展”課程共計32學時,屬于認知課、基礎知識課程,開設學期較早。開設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我國能源經濟發展現狀及學科前沿。一方面,了解能源經濟發展現狀將會拓寬學生視野,引領學生進入能源經濟這一領域,并幫助學生發現各自的興趣所在;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初步了解能源經濟專業,以及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并為高年級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開設“中國能源經濟發展”這一課程不僅必要,而且非常有意義。
二、先進的教學理念
作為一門前沿性課程,其內容需要依據發展現狀及趨勢不斷更新,因此需要教師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加以支撐。較為成熟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者的知識不是天生帶來的,也不是老師或學校給予的,而是本人主動建構的。[2]說明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建構知識。由于學習過程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因而有助于培養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動機,開發學習者的批判型思維,這種學習理論非常適合這門基礎知識課程的要求。因此,本課程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作為指導思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踐創新能力。本課程在遵循“寬視野、開放式”原則的基礎上,改變傳統“填鴨式”教學方式,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教師角色由“教”向“導”的轉變,即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意識。
三、豐富、前沿的教學內容
1.豐富的教學內容
能源經濟內容涉及能源與經濟增長、能源市場與價格、能源供應與需求、能源效率與節能、能源環境與健康、能源保障與安全、能源政策與建模等等,內容廣泛。由于課時有限,教學不能面面俱到,而需要有所側重。因此本課程將采用專題式教學方式,分為六個專題對能源經濟的發展和政策進行介紹,包括能源發展、節能減排、新能源開發、能源價格、油電價格機制、資源稅收。教學內容會依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包括但并不限于以上內容。另外,通過向學生介紹相關學術期刊(如Energy Policy、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等)、專業網站(國際能源署、國家能源局等)以及研究機構網站(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等)等作為教學內容以外課外閱讀或學習的補充資料,能夠較好地將教學內容應用到實際,從而培養實踐創新型人才。
2.前沿的教學內容
為了實現課程設置的目的,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熱情,在內容設置上需要抓住學科前沿,及時更新最新研究動態。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一方面來自于最新學術性專著或期刊,一方面來自于媒體,包括網絡媒體、電視媒體。如在聯合國氣候大會召開之時,中央財經頻道記者對大會的跟蹤報道;在召開股東大會之時,記者關于“新能源與中國機會”對股神巴菲特的采訪;關于美國、歐盟對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雙反”調查的報道等等這些時效性很強的事件都可作為課程的教學內容,并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討論過程有助于學生集思廣益,互相啟發,培養學生的表現力、判斷力;互動模式的課堂討論還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創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專業選修課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最新科研動態的傳遞及學習和科研方法的引導,[3]這就要求教師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完成教學過程。
1.教學方法
本課程采用開放式、案例式、參與式的教學方法。開放式教學指教學內容來源廣泛,不局限于教材,可以來源于圖書館資料或互聯網。學生通過查找、組織學習資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知識的處理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激發學習興趣,了解相關學科前沿。案例式教學指將實時發生的事件搬進課堂,幫助學生了解新發事件的來龍去脈,增強學生對事件的處理能力。如我國出現的“煤炭壓港現象”,是能源供應與需求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反映,就可作為教學案例搬進課堂。參與式教學指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多元協作性的參與方式展開教學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過程的主導。[4]學生通過組建學習小組,就能源經濟發展的某一領域,自己組織教學過程。如有的學習小組以能源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出發點,向同學們介紹了能源經濟的發展趨勢及就業方向,不僅同學們比較感興趣,而且為同學們今后的職業規劃提供了參考。參與式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多渠道的解決問題路徑,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2.教學手段
在教學手段上,使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和手段,采用多媒體教學來增強教學效果,擴大課堂教學信息量。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形象、易于理解等優點,可以讓學生的頭“抬起來”融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即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雖然多媒體教學具有不可比擬的優點,但是傳統式教學手段也不可忽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以達到課堂教學目的。如在講解新能源專題核能時,內容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在介紹給學生知識要點后,選取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的《走近科學》欄目中的《解惑核輻射》節目作為講解內容的補充,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
考核環節作為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之一。長期實踐證明,此環節可有效促使學生復習和鞏固所學知識,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不僅可用來作為評定成績的依據,也是檢查教學效果、改進和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5]“中國能源經濟發展”作為低年級的專業選修課,了解學科前沿的課程特點決定了需要采用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考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束縛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考查,對于本課程是不適合的。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采取了平時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將對學生出勤、課堂提問、課堂討論發言等的考查作為平時成績。期末考核,在選取給定范圍內任一題目完成課程論文的基礎上,以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為主題完成一份報告,并在課堂上以學術會議形式進行報告和答辯,并與同學進行討論,用以考查學生分析問題、運用知識的能力,作為該課程的期末成績。兩種成績經過加權求和作為最終的課程成績。學生在完成論文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明確研究的問題,然后確定研究思路,最后通過查找相關資料并整理歸納,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該過程有助于學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六、結語
“中國能源經濟發展”作為新興專業――能源經濟專業的學科前沿選修課,涉及內容廣泛,同時具有很強的理論性、應用性和時效性,目前還沒有關于該課程的專門教材。隨著國內外能源經濟的發展,課程內容需要不斷作出更新調整,避免內容陳舊過時,教學方法也需要不斷改進完善。該課程應以培養多方面復合型人才為目標,通過更新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從而拓寬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為我國能源戰略的制定提供合格的專業型、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群偉,葛世龍.對我國能源經濟課程體系設置的探討[J].能源技術與管理,2011,(5):161-163.
[2]何克抗.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97,15(5):74-81.
[3]劉忠,鄒淑云.專業選修課《新能源發電技術》的教學研究與實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20(1):185-186.
【山東大學與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合作共建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月30日,山東大學與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合作共建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揭牌儀式在濟南舉行。山東大學副校長陳炎表示,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是山東大學與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多年來合作開展工程實踐教育結出的豐碩成果;依托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豐富的資源優勢和山東大學優良的辦學傳統,這次合作必將會成為校企之間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典范;希望中心盡快成為雙方的教學實習基地、科研研發基地、成果轉化基地與就業孵化基地,成為國內一流的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形成系統化的人才培養經驗,共同為創建中國特色的工程教育培養模式作出貢獻。(山東大學)
【國家能源主動配電網技術研發中心在北京交通大學正式成立】3月20日,由北京交通大學牽頭,許繼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電力公司,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共同申請的“國家能源主動配電網技術研發中心”成立。各單位將加大投入,力爭用3—5年時間將研發中心建設為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主動配電網人才培養和國際交流中心、重大科學問題的研究中心、重要裝備的孵化中心和低碳理念的宣傳中心,為中國的主動配電網發展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和技術支撐。(北京交通大學)
【國際電力高校聯盟成立暨首屆研討會將在上海電力學院召開】5月31日-6月2日,國際電力高校聯盟成立暨首屆研討會在上海電力學院召開。國際電力高校聯盟簡稱E8及ADEPT,是由上海電力學院倡導并得到國外7個國家7所以電力為特色的大學的積極響應,首批8個國家8所電力高校共同組建的。E8國際電力高校聯盟將致力于促進聯盟高校間的深入交流與合作,發揮電力高校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提升電力高校在行業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上海電力學院)
【沈陽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入選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月3日,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公布“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56號),沈陽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繼2011年被評為遼寧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后,又被評為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至此,沈陽工程學院31個本科專業已有2個成為國家級本科重點建設專業,5個成為遼寧省重點建設專業。(沈陽工程學院)
【“天津大學—惠生能源化工聯合研發中心”揭牌】6月6日,在惠生控股集團總部舉行了“天津大學—惠生能源化工聯合研發中心”揭牌儀式。中心成立之后,惠生工程(中國)有限公司將分期向天津大學支付合成氣制乙醇新技術持續開發及其他雙方共同確定的能源化工新技術開發的研究經費,持續時間為5年;中心的首要目標是要開發成功具有國內領先地位的合成氣制乙醇成套技術,并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技術推廣,同時在合作雙方共同認可的能源化工前瞻性新技術研發上處于領先地位,在未來幾年內成為我國能源化工領域重要的聯合研發中心。(天津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新能源研究院“生物燃氣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通過認定】6月13日,北京市科委對中國石油大學新能源研究院“生物燃氣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進行了專家評審,實驗室順利通過審核,成功獲得認定建設?!吧锶細獗本┦兄攸c實驗室”結合中國石油大學優勢學科,以服務北京建設為目標,共定位三個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廢棄物處理產沼氣、農林廢棄物處理產沼氣和沼氣高值綜合利用。(中國石油大學)
【浙江大學能源與動力實驗教學中心正式獲批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月25日,教育部正式發函《關于批準北京大學化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等500個實驗教學中心為“國際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通知》,浙江大學能源與動力實驗教學中心正式獲批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浙江大學能源與動力實驗教學中心是“十一五”期間C9高校中唯一獲批的能源與動力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經過10余年的建設,浙江大學能源與動力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在實驗教學理念、實踐教學體系、實驗教學方法、實驗教材、實驗設備和實驗室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系統地改革與探索,已經表現出鮮明的特色。(浙江大學)
【中山大學與中國廣核集團共建“核電安全聯合研發中心”】7月6日,中山大學與中國廣核集團在深圳大亞灣核電基地共同簽署了《合作共建“核電安全聯合研究中心”合作協議》。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中國廣核集團—中山大學核電安全聯合研發中心”,分別在深圳和珠海建設兩個核電安全研發實驗室,繼續深化雙方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協作發展。(中山大學)
【東北電力大學成功獲批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7月10日-11日,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批準,東北電力大學被確定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為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東北電力大學)
【上海市唯一能源領域重大科技攻關計劃在上海交大成功驗收】7月11日,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關計劃“煤基多聯產(IGCC)成套技術研究”課題驗收會在上海交通大學召開。驗收專家組認為,科研團隊出色地完成了項目要求中的各項任務:在國內率先建立了IGCC系統匹配及穩態性能預測分析、動態特性仿真平臺;對采用合成氣的IGCC系統壓氣機/渦輪通流改造方案進行了分析;自主研制了合成氣雙旋流非預混燃燒室,在設計技術上有所突破;探索了燃燒中低熱值燃料時熱聲振蕩產生的機理及合理的燃燒組織形式,為中低熱值燃氣輪機燃燒室改型設計及自主研發提供了理論依據。該課題對煤基多聯產IGCC系統的成套關鍵技術進行了研究,所獲得的研究成果已得到部分應用,為建立我國自主的IGCC設計及研發平臺奠定了基礎。(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電力學院國家級新能源電力系統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獲批】7月29日,教育部公布了“十二五”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名單,上海電力學院“新能源電力系統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榜上有名,這是該校第一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心的獲批是上海電力學院在新能源電力系統實驗教學建設方面的階段性成果,中心將以此為起點,對接國家能源戰略和智能電網建設,建設成多層次、強特色、重應用的“新能源電力系統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上海電力學院)
【華北電力大學攜手劍橋大學成立全球可持續發展中心】9月12日,“劍橋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中心”在華北電力大學成立。該中心以全球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立足于國際領先技術,開展綠色電力的科學研究,對于我國能源結構調整而言意義重大。中心建設著眼于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領域中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戰略性、前瞻性科學研究,對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攻堅克難,力爭在節能減排等方面取得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和科學突破。(華北電力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首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新能源電力系統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通過認定】9月29日,科技部正式發文,華北電力大學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申報的“新能源電力系統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經過主管部門遴選和推薦,科技部組織專家評議和研究,最終獲得認定,這是該校首次獲批建設該類中心?!靶履茉措娏ο到y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的認定,將進一步促進華北電力大學相關學科的國際交流,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增強自主創新的科研能力,促進研究中心真正成為技術領先、人才聚集、示范引領的國際化平臺。(華北電力大學)
【上海交大參建的“上海核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成立】10月,上海市科委公布了2013年度“創新行動計劃”上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項目名單,由上海交大與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共建的上海核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成立?!吧虾:穗姽こ碳夹g研究中心”將依托已有的兩個聯合實驗室,開展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合作交流、人才培養等工作,完成熱工水力及安全技術研究領域、核電材料研究領域的建設任務,為我國核電工程技術的開發和試驗驗證提供硬件平臺。(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電力學院成功申報上海綠色能源并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月,經上海市科委相關部門初評、答辯、復評,上海電力學院電氣工程學院申報的“籌建上海綠色能源并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項目成功獲得上海市科委立項資助,成為電氣學院首個牽頭負責的省部級研究基地。上海綠色能源并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將以技術成果的推廣為導向,努力擴大綠色能源集電系統優化的工程應用范圍,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繼續積極突破行業關鍵技術,完善研發公共服務平臺,推進綠色能源利用,為學院一流學科建設、學校內涵發展助力。(上海電力學院)
【北京交通大學“主動配電網大數據分析與處理創新引智基地”獲準立項】10月14日,教育部和國家外國專家局《關于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2014年度建設項目立項通知》(教技函[2013]50號)。根據通知,北京交通大學姜久春教授牽頭負責的“主動配電網大數據分析與處理創新引智基地”正式批準立項?;匾劳斜本┙煌ù髮W信號與信息處理國家重點學科和國家能源主動配電網技術研發中心,以主動配電網、大數據計算與分析方面若干重大技術為牽引,建立信息支撐平臺,實現配電網運行實時動態優化、主設備監測以及保護的智能化。(北京交通大學)
【“非能動核能安全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在華北電力大學揭牌】10月27日,華北電力大學舉行“非能動核能安全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暨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華北電力大學副校長孫忠權表示,“非能動核能安全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的揭牌,是華北電力大學尤其是核科學與工程學院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是組織高水平核工程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人才、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標志著學校在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參與北京市創新體系建設中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也標志著學校在新興學科建設上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對于推動華北電力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工作有著重要意義。(華北電力大學)
關鍵詞 新能源產業 融資
新能源產業是關系能源安全、經濟安全、生態安全的戰略性產業,也是一個市場潛力大、經濟效益好、成長性高、關聯度強的新興產業?!〗┠陙恚魇∫試倚履茉纯萍汲切掠酁辇堫^,著力構建和培育起了光伏太陽能、核電、風能、生物質能、節能減排設備制造等多門類的新能源產業體系,催生了一批以光伏太陽能產業為代表的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極具競爭力的新興產業,為江西省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探索科學發展新路子、加速實現江西崛起奠定了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
一、新能源產業融資的現狀
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還處在一個起步階段,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但是,融資難一直是制約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投融資矛盾尤其突出。目前,江西新能源產業融資以間接融資為主,直接融資為輔;直接融資中又以政府扶持為主,銀行、風險投資以及民間資本投入為輔。
(一)不完善的資本市場導致融資渠道單一,融資效率低下
首先,在總體設計上,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的投資品種還不夠豐富。備兌權證、股指期貨目前還沒有推出,以至金融期貨、期權等衍生產品還處于空白狀態,結構性缺陷明顯。
其次,在資本市場的結構建設上,我國缺乏與不同經濟發展層次相適應并且能夠反映股份經濟本質要求的多層次的市場體系和市場結構。目前我國現有的滬、深兩大交易所,在組織體系、上市基準、交易方式和監管機構方面幾乎完全一致,這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個特例。而滬、深兩大交易所所組成的主板市場,由于上市門檻較高,將充滿生機和活力而又最需要融資的中小企業擋在證券交易所的大門之外。因此,在資本市場組成體系中,我國還缺乏為新能源等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的二板市場。
此外,為退市公司和未上市公司的證券流通做服務的三板市場最近雖已推出,但掛牌數量過少、成交量也不大,在我國這些場外市場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另外,我國資本市場的金融工具創新能力不強,相比發達國家而言有著較大的差距。
(二)缺乏配套政策,無法調動社會投資者的積極性
新能源政策主要以政府的產業扶持政策為主,缺乏保障投資者利益的相關法律法規、缺乏專門的金融制度設計、缺少完善的市場融資保證體系等配套政策措施,無法吸引大量社會資本加入可再生能源產業投資,使得投資者投資積極性不高,從而減少了新能源產業的資金來源,使其資金需求無法得到完全滿足,阻礙了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首先,風險來自于國家政策的不明確。由于未來技術發展方向的多元性,目前來自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是不明確的。中國新能源與節能領域的技術發展規劃滯后,政府缺乏對新能源與節能技術成果轉化與工程化的宏觀調控力度。一種新技術出現后,當投資商投入進去后,另外的一種新技術又會突然生成,有可能對前面的新技術產業投入形成很大的沖擊,風險就會由此而產生。其次,由于新能源行業投資的周期較長,通常在10-15年,這種時間跨度的延長無疑會增加收益的不確定性。另外,新能源的研發的初期投入較大,并且這種投入本身對技術研發就具有較高的風險性。種種風險的存在,會使許多的投資企業顧慮重重,但是中國目前缺乏相應的風險保障機制,這對新能源行業的融資形成了嚴重的阻礙作用。
(三)企業內部因素阻礙融資
四大銀行的國有屬性,使得國家可以在對新能源企業的放貸上作出政策性的傾斜,但我國從事新能源產業的一般都是中小型民營企業,銀行貸款集中度較高,商業銀行傾向于采“大客戶優先”策略,中小企業融資舉步維艱。一般來說,中小企業規模比較小,經營不規范抗風險能力差,償還銀行貸款的能力較弱,發展前景亦不容樂觀,對于講究經濟效益的銀行來說,也不傾向于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加之從事新能源產業的中小企業往往擁有的是技術等知識產權,卻普遍缺乏抵押資產,而銀行等主流融資渠道則普遍采取抵押貸款模式,這直接導致了行業內90%的企業都面臨著融資難題。
能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能否占據有利的市場地位,能否持久地保持競爭優勢,是企業成功的關鍵所在,也是企業成功融資的關鍵所在。而目前我國新能源企業大都研發能力弱,技術水平比較落后,缺乏市場競爭力,這是新能源企業融資難的重要內因。此外,可再生能源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新能源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內部管理不完善,資信水平較低,對各種融資渠道認識不足、運用不充分等問題也是阻礙其融資的重要因素。
二、江西新能源產業融資的戰略選擇
(一)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國內外的經驗表明, 沒有政府的支持, 新能源不可能迅速地發展。新能源是新技術, 仍在成長發展階段, 需要扶持。參照發達國家設立新能源政府管理機構的經驗,設立新能源發展局專門從事新能源發展規劃和發展政策研究,在我國現行體制下,設立專門的機構賦予相應職權才能較快促進該產業的發展。借鑒國外發展新能源的經驗,建立新能源發電價格的補償機制,建立新能源產業化建設的保障體系,全方位、多角度促使新能源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與此同時,要重點研究建立節能和可再生能源基金的可能性,集中部分排污費在部分地區出臺試點制度,該基金可以委托或授權國有投資公司管理,支持河北風力發電、太陽能、垃圾生物發電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另外,為支持新能源產業,對于國有企業投資新能源的土地可以作價出資入股,減少企業資金投入壓力。
(二) 加大直接融資力度,促使融資方式均衡發展
國內直接融資相對于發達國家市場是很落后的,股權投資這一塊、新金融這一塊相對更弱,國家有關部門正著力研究怎么樣健康的加快發展。我們應充分利用股票市場融資,優先支持符合新能源發展要求的企業上市融資。鞏固和發展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成果,繼續深化股票發行體制的市場化改革。進一步發展主板市場,積極探索發展創業板市場,構建場外交易市場,逐步形成各層次市場間有機聯系的股票市場體系。同時積極穩妥地發展債券市場和期貨市場,對與新能源發展相關企業的債券融資予以政策鼓勵和支持。通過發行債券與發行股票相結合,債券期限長短相結合,債券利率固定與浮動相結合,創新債券品種,豐富投資產品,滿足新能源產業的各類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對外部資金的性質、籌資成本、風險規避的客觀需求。加快設立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具體投資領域包括:扶持中小新能源企業發展、加強新能源產業的薄弱環節建設乃至促進新能源產業的規?;l展。
(三)創新新能源產業投入機制
截至目前,國外已有多個國家建立起節能與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基金通常來源于電力附加費、污染稅等,基金規模通常占到零售電量的1%一4%。而我國目前沒有任何一個省份建立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這不僅不利于新能源產業的迅速發展,而且也不利于新能源產業新技術與新成果的市場轉化。新能源項目建設需要土地,但土地價格持續上漲增加了資本投入,攤薄了投資收益,在電價不到位的情況下,極大影響了新能源投入的積極性,因此,江西省應在現有土地政策下進行調整,允許土地轉增國有資本,減少投資商的投資壓力,集中資金開展建設。此外,支持新能源發展的投入體系尚未建立,所有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嚴重制約了河北省新能源產業的健康發展。
新能源行業的發展需要先進技術、專業人才和雄厚資金,僅靠江西省的自身力量和現有基礎,新能源產業很難取得突破性進展,應該積極創造良好的市場氛圍與優惠的政策環境,學習和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借助外力,以優惠的政策、開放的市場以及豐富的資源和良好的環境,采取多種形式、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引進技術、人才和資金。
(四)加大銀行對新能源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加大對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能源行業的資金投放。銀行應選擇新能源產業中實力較強、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企業,給予適當的信貸支持,并從信貸額度、審批環節等方面給予傾斜。
銀行可針對新能源企業的特點進行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的創新,加大對新能源產業的扶持力度。對產業鏈中輻射拉動作用強又需巨額資金支持的重點新能源企業,商業銀行可采取銀團貸款模式加大信貸支持。增大對新能源項目的貸款額度,使銀行共同分擔風險,提高綜合收益率。完善新能源產業貸款擔保機制,幫助新能源企業解決貸款擔保難的問題,保證資金的融通。銀行之間還可以通過組建銀團貸款,既避免了單個銀行貸款過于集中的風險,消除了中小法人金融機構“對單戶企業貸款不得超過其資本總額的10%” 規定所帶來的制約影響,也可以緩解銀行的資金缺口。金融機構既要支持有實力有市場前景的企業,也要切實防范貸款風險。對于一些雖然名為新能源產業企業,但其自身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產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場前景不樂觀的企業,金融機構要謹慎發放貸款。
(五)吸收風險資本投資
首先,應建立起我國真正獨立的二板市場,降低新能源企業公開上市門檻是風險投資退出的最佳渠道。雖然深交所已經推出了中小企業板塊,為風險投資的發展了提供退出出口,但由于中小企業板塊實際上仍附屬于主板,上市條件甚至治理機制等與主板市場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使得新能源企業很難通過中小企業板融資。我國應以此為基礎,積極積累經驗,盡快建立起真正獨立于主板市場的二板市場,以便投資于新能源等相關高新技術企業的風險資金能快速退出。
其次,應進一步完善產權交易市場,仿效其它國家證券交易所仍保留的最初始的柜臺交易方式, 繼續發揮柜臺交易的標準低、監管少、交易靈活的優點。并針對新能源行業的風險投資特點,發揮管理層作用,降低柜臺交易的交易成本,提高效率,為風險投資退出提供一種比較適合的交易方式。
再次,應建立“破立清算”的退出渠道,針對目前企業破產清算復雜、費時、費力問題,調整政策,改善新能源風險企業的清算條件,使得風險資本即使在投資新能源項目失敗的情況下,能通過破產清算獲得一定補償,不至于血本無歸,虧也能虧個明白。
最后,應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通過兼并與收購的方式投資新能源項目,進入新能源領域,促進新能源經濟的發展。同時通過相應政策促進新能源行業內部開展兼并或股權回購,提升新能源企業股權資本的流動性。從而使得新能源經濟中的風險資金有更多的退出渠道。
參考文獻:
[1]陳芳平,李靜.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策略[J].中國科技縱橫,2010(2).
[2]丁秋琴,史小麗.從發達國家新能源產業發展策略看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J].新財經(理論版),2010(9).
[3]黃金圓,張毅蕾.金融支持新能源產業的調查與思考――以景德鎮市為例[J].中國市場,2010(40).
[4]張亮.我國節能與新能源行業的融資模式[J].發展研究,2009(7).
[5]申文豐.金融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調查與思考[J].華南金融電腦,2010(9).
作者簡介:
夏蘭(1971-),女,南昌工程學院經貿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產業經濟學。
李亞云(1980-),女,陜西寶雞人,碩士,南昌工程學院講師。
基金項目:
>> 新時期我國汽車金融發展現狀與對策探析 地方性綜合型本科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地方性本科院校植物學課程體系改革的設想 我國地方性英文報紙發展瓶頸與對策 地方性高職院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發展現狀淺析 淺談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安全教育管理的現狀與對策 新時期我國城市報紙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展望 新時期我國環境監測的發展現狀及對策 新時期我國新能源經濟發展現狀的分析 地方性財險公司發展現狀 我國民辦本科院校發展現狀分析 我國地方行業特色院校發展現狀研究 我國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結構與改革策略 試析地方性本科院校應用型學科實踐教學改革的現狀和意義 我國地方性體育媒體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關于西部地方性師范院校改革與發展的思考 新時期我國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現狀與對策 淺談地方性本科院校音樂專業“三個一”工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我國護理院校本科層次學生護理道德教育的發展現狀及啟示 新時期我國室內環境檢測的發展現狀及對策探討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3]關于啟動“蘇大課程2014―3I工程”項目申報建設工作的通知.蘇大教字〔2014〕113號.
[4]黃俊杰.通識教育評鑒的必要性與局限性.高教發展與評估,2012,1.
2月24日,由清華大學電機系與江西省電力科學研究院聯合成立的“低碳電力技術聯合研究中心”在清華大學電機系舉行揭牌儀式。江西省電力科學研究院院長吳越,清華大學科研院副院長王治強、電機系主任閔勇共同為中心揭牌。中心以清華大學電機系的科研成果為源頭,依托江西省電力科學研究院的產業化和二次研發能力,重點針對應用于電力系統全生命周期、全過程的低碳電力技術開展研究。在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方面,中心致力于形成具有重要推廣應用價值的原創性的關鍵技術與軟件系統等產品,旨在將中心建設成為我國低碳電力技術領域的重要研發基地。(清華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與南方電網、中國廣東核電集團簽約合作
3月7日,華北電力大學與南方電網公司在北京簽署校企合作框架協議。南方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趙建國,華北電力大學黨委書記吳志功、校長劉吉臻共同出席簽約儀式。雙方在簽約儀式前進行了會談,共同探討了電力能源發展形勢和電網領域科技創新情況,并就校企合作相關問題深入交換意見。趙建國說,當前南方電網進入新一輪發展的關鍵時期,對科技創新能力、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期待雙方開展持續深度合作,爭取解決電網重大技術問題,為我國電網領域的科技創新作出更大貢獻。劉吉臻說,這次校企合作是貫徹“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舉措,雙方共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共同發展的合作平臺,合作的空間很大,可做的事情很多,為今后校企全面合作開創了嶄新模式。根據協議,雙方主要在科技項目合作和重大項目聯合攻關、人才培養和引進、人力資源共享、實驗室等科研基礎條件共享等方面開展合作。另訊,3月9日,華北電力大學與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華北電力大學校黨委書記吳志功,校長劉吉臻,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賀禹出席簽字儀式。雙方表示將共同推動校企合作再上新臺階,共同致力于核電專業人才培養,為保障國家核電事業健康穩步、安全高效發展提供堅實的技術和人才保障。(華北電力大學)
中日名企與天津大學聯手推進超導電纜實用化
3月16日,日本昭和電線控股株式會社會長富井俊夫,中國富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建沂率代表團一行6人訪問天津大學,雙方就共同推進超導電纜實用化、共建產學研超導聯合實驗室等合作事宜達成共識。天津大學在工程、技術領域具有較強實力,學校的自動化、建工等學院在智能電網、微電網、海上風力發電等方面的研究居于國內一流水平。富井俊夫表示,昭和電線控股株式會社選擇了在天津這一人才濟濟、重視尖端技術的重要城市,與富通集團共同建立超導電纜系統的研發基地。他希望依靠天津大學在人才、技術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有關機構一起,努力使天津市成為全球率先實現超導電纜實用化的地區之一,同時進一步推動天津市的智能化發展。王建沂說,天津大學是推動國家進步、學術進步的重要力量,富通集團希望與天津大學簽署框架協議,緊密結合學校的科研優勢,成立產學研超導聯合實驗室,以加速超導電纜的產業化進程,為國家的能源、安全領域作出貢獻。他同時表示,富通集團計劃對天津大學的優秀學生提供獎、助學金支持,并希望雙方在人才培養上有進一步的合作。(天津大學)
“十三五”規劃建議指出: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術創新,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水能、地熱能,安全高效發展核電。加強儲能和智能電網建設,發展分布式能源,推行節能低碳電力調度。有序開放開采權,積極開發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氣。改革能源體制,形成有效競爭的市場機制。推進交通運輸低碳發展,實行公共交通優先,加強軌道交通建設,鼓勵自行車等綠色出行。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提高電動車產業化水平。提高建筑節能標準,推廣綠色建筑和建材。主動控制碳排放,加強高能耗行業能耗管控,有效控制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重點行業碳排放,支持優化開發區域率先實現碳排放峰值目標,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實施循環發展引領計劃,推行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園區循環式改造,減少單位產出物質消耗。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和再生資源回收的銜接,推進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
洋洋灑灑數百字,囊括范圍非常廣泛,足以顯示國家治理環境、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的決心。
在學者的眼中,新能源正處在即將全面爆發的前夜。從2008年金融危機后興起的新能源革命,其發酵的速度超出各界的想象,就裝機而言,預計2020年我國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將分別達到3.5億/千瓦、2.4億/千瓦、1.5億/千瓦;就經濟性而言,隨著技術進步,清潔能源經濟性和競爭力不斷提高,有望在2020年左右超過化石能源。2014年我國風電發電成本約為0.37-0.45元/千瓦時,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約為0.68-0.8元/千瓦時左右,2020年預計太陽能發電降至0.3元/千瓦時左右,將低于火電的成本,那么屆時,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等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單純從經濟學看,新能源使用成本逼近傳統能源成本,是判斷新能源革命全面爆發的一個重要標志和臨界點,那么當下風電的發電成本已經可以和火電媲美,太陽能發電成本也在以每年10%的速度下降,新能源汽車的成本也在逐步向傳統汽車成本靠攏。種種跡象都在表明,新能源引發的變革正在來臨。下面我們將從新能源備受關注的幾個方面來分析這場變革,并試圖分析央企在其中的作用。
太陽能發電:能源革命的導火索
在11月6日的國際能源變革論壇上,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發表了名為“全球能源互聯網及中國電力轉型之路”的演講。他高調提出,到2020年,我國光伏發電成本可能降至0.3元/千瓦時。
0.3元/千瓦時這個價格一旦實現將比火電更有優勢,目前火電發電成本(包括環境成本)已超過0.5元/千瓦時,而且還在不斷上升;而另一方面,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每年以10%的速度在快速下降。太陽能發電價格一旦接近火電價格,太陽能發電大規模替代火電的革命就會全面爆發。因此,按照這個判斷,“十三五”期間將是中國新能源革命全面爆發的期間。
在成本下降的同時,裝機的猛增也可以體現出這場革命的必然性。到2014年,風電裝機9637萬千瓦,光伏電站2605萬千瓦,比2000年分別增長了282倍、1475倍。2000―2014年,全球風電與太陽能發電量合計年均增長28%,我國年均增速達50%。數據顯示,太陽能的發展速度甚至已經超過了前幾年在中國發展最迅速的風電,雖然裝機總量還不可同日而語,但增長速度卻是驚人的。
新能源的發展,“十一五”應該是個邊界線,2006年起始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開始起步,但當時太陽能(光伏和光熱)都不足以引起重視。2007年之前,中國只是世界上光伏制造業國,目前中國一躍成為世界光伏應用大國。據《我國光伏產業2014年回顧與2015年展望》披露的數據,2014年我國硅片產量達到38吉瓦(GW),同比增長28%。我國硅片產量達到近88億片,約占全球76%。2014年我國光伏并網裝機量在10.6GW,占全球容量的四分之一。累計光伏裝機量為26.52GW。其中,分布式光伏發電超過5GW。
如果說市場決定需求,那么價格決定市場。在“十三五”期間,太陽能發電價格一旦如同劉振亞預期的接近、甚至低于火電價格,那么太陽能發電大規模替代傳統火力發電將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中國將會真正進入一個太陽能時代。2014年在環保等因素作用下,火電發電量首次出現下降。2014年社會總用電量5.5萬億度,據有關機構預測,到2030年中國社會用電量將會達到11萬億度。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2014中國可再生能源展望》,到203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可由目前的13%提高到26%。如果光伏發電成本大幅度下降,203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可能會超出這個預測,能夠達到30%到40%。這意味著未來中國將會有一個3萬億度的光伏發電市場。
并且,太陽能發電產業將會帶動光伏裝備業、材料、軟件、科研等相關產業群的發展。太陽能產業屬于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也屬于產業高關聯度產業。光伏發電產業鏈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和節能環保五大領域,直接帶動玻璃、鋼鐵、塑料、物流等85個相關產業,對實體經濟和就業的拉動作用明顯。如果按照上面測算的3萬億度的光伏發電市場詳細算筆賬,以8元/度計算,將會有一個24萬億元人民幣的巨額投資市場。平均每年有1.6萬億元的投資。如果說未來十五年24萬億元是對新能源發電直接投資,按照投資乘數效應,其直接和間接帶動市場的將是這個投資的數倍。
不僅僅如此,光伏移動性特性,會催生各種各樣的太陽能終端產品,如隨時可用的太陽能多媒體、太陽能帳篷、太陽能傳真機、打印機等太陽能辦公用品;太陽能電磁爐、烤箱等家庭用品;太陽能服裝、系列用品??傊?,會像空氣一樣,哪里有用品需要,哪里就可以有太陽能產品。太陽能廣泛使用,將會成為自多媒體之后,把社會推向另一個移動能源的新時代。
如此長的太陽能產業鏈條,如此大的市場蛋糕,必然涉及企業甚多。其實,央企已經深入到整個產業鏈條的每個環節謀篇布局。
國家電網公司,不僅僅是太陽能發電的收購主體,也是傳輸主體,隨著我國成為世界第一電力大國,國家電網也成為全國發電規模最大、太陽能發電增速最快的電網,無論是我國還是世界,發展勢頭都比預期更快更迅猛。除此以外,國家電網企業本身也有新能源分子公司,并且國網電科院等旗下三家科研機構都有龐大的新能源研究團隊,我國最初的諸多新能源示范試點工程也是由國家電網公司來引領示范??梢?,國家電網已經成為新能源發展的主力軍,另外,南方電網也在自己所轄范圍內積極布局。
第二家不得不提到的公司是中國節能環保集團,這家在國資委央企榜上排名53位的企業是唯一一家以節能減排命名的央企,也是最早進入太陽能發電的企業之一。起初,“十一五”期間太陽能發電剛剛起步時,中國節能的太陽能公司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只是隨著五大發電集團和其他具有雄厚實力的央企加入進來搶灘市場,很快這家實力中游的央企開始被超越。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節能確實在太陽能發電的發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此以外,國電集團、大唐集團、華電集團、華能集團、保利集團、中國核電、中廣核集團、兵器裝備集團、長江三峽集團、中航工業集團、中海油等等也都提前布局,開發太陽能業務的央企不下數十家。
看中這塊蛋糕的并非只有央企,作為中國最大的民營投資公司、企業界的新貴――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民投),自2013年成立以來也大力進軍太陽能領域,2014年8月,中民投就與寧夏簽署合作協議,在新能源等領域支持寧夏經濟轉型升級;2015年4月,中民投在寧夏投資150億元計劃建立2GW光伏發電項目。
風電:五大發電集團獨占鰲頭
如果說太陽能是后來者,那么風電才是新能源最初的領軍者,并且,直到現在,風電仍是裝機量最大的新能源之一。國家能源局官員透露,“十二五”期間我國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取得突出成績,截至2015年上半年,全國風電累計并網規模達到1.05億千瓦,預計年末將達1.2億千瓦。
其實,“十一五”和“十二五”是風電起步和發展的關鍵期,或許數據可以說明問題:“十一五”期間,新能源發電裝機年均增長37%,其中風電增長尤為迅猛,2010年裝機容量是2005年的32倍;2014年中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2335.05萬千瓦,同比增長45.1%,累計裝機容量1.1476339億千瓦,同比新增25.5.%,并且,2014年風電新增出廠吊裝容量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
風電興起時正值中國碳排放受到詬病的關鍵期。當代我國正處于快速走向工業化過程中,大規模制造業形成對能源的巨大需求,當然,也會因此造成環境受到污染,致使我國成為世界環境與危機壓力最大的國家,這種巨大壓力反轉過來也就成為我國創新的內在動力。具體為:一是能源環境危機壓力,是推動中國必須創新的時代大勢形成的壓力。二是中國正處在產業結構的重大轉型時期,轉型壓力迫使中國許多企業紛紛向新能源新興產業找出路。三是我國具有西方發達國家沒有的追趕動力。
2000年后,西方發達國家人均能源消耗與排放達到峰值進入零增長階段,而我國的峰值是在2030年。有分析稱,在“十三五”期間,亟須調整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思路,要大幅度提升新能源革命的戰略地位。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走向經濟新常態的轉型升級,不是單純傳統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而是新能源革命帶動新興產業的增量升級與傳統產業存量升級的“雙重轉型升級”。所謂存量結構的優化戰略,使目前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支柱的傳統產業面臨著從低端向高端,從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從高能耗向生態化轉型升級。而增量的結構深化戰略,是新能源革命引發生的一系列新興產業,在目前雖然不能成為國家財富創造的主體產業,但這些具有巨大潛在成長力的產業,卻是引領中國未來經濟增長新產業,需要國家高度重視與培育。
中央企業是我國新能源開發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央企業把發展新能源產業作為促進傳統能源企業轉型,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充分發揮其在技術、人才、裝備、管理等方面的獨特優勢,有效帶動了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截至2010年年底,央企新能源發電裝機合計約3700萬千瓦,占全國新能源裝機總量的66%。
2015年10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了《關于完善陸上風電、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政策的通知》(討論稿),政府擬執行風電、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逐年下調的價格機制,具體為:若相關新能源項目整體收益水平明顯偏高的情況下,政府將研究適當降低上述標桿電價;風電一類資源區電價將從2015年的0.49元下調到2020年的0.38元,累計降幅22.4%;四類風資源區電價將從2015年的0.61元下調到2020年的0.52元,累計降幅14.8%;光伏發電一類資源區將從2015年的0.9元下調到2020年的0.72元,累計降幅20%;三類風資源區將從2015年的1元下調到2020年的0.9元,累計降幅10%。
對于風電,無疑,五大發電集團是第一批搶灘風電的贏家。
1993年成立的龍源電力依靠國電集團成為最早介入風電領域的企業,當前龍源電力主要從事風電場的設計、開發、建設、管理和運營。其實,龍源電力有自己獨特的優勢,當初五大集團拆分時將新能源資源全部劃歸國電集團所有,而這些資產也就成為了龍源電力的初始資產。2009年12月10日,龍源電力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全球發售24.64億股H股,凈集資額人民幣177億元,成為央企中第一家IPO上市的新能源公司,并且融資力度空前,以至于香港媒體稱之為“龍源電力颶風襲港”。
除了龍源電力,國電集團旗下還有聯合動力這張王牌,已成為從風機制造企業到全球領先的風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2013年,聯合動力以148.7萬千瓦的新增裝機容量迅速晉升為全國新增裝機容量亞軍,成為國內雙饋式風電機組制造的領軍企業。目前,聯合動力的風機產品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已形成涵蓋1.5兆瓦(MW)、2兆瓦、3兆瓦、6兆瓦四大平臺的整機產品。截至2014年年底,聯合動力累計裝機容量已達11381兆瓦,裝機臺數超過7000臺。
緊步國電后塵的要數大唐發電集團,大唐新能源成為第二家IPO(港股)央企新能源板塊,大唐的風電板塊起步也較早,選址在風力資源豐富的內蒙古,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15年上半年大唐新能源實現新增裝機301.5兆瓦,高于2014年全年新增裝機 197兆瓦,并計劃2015年全年新增投產規模1.1吉瓦(GW)。
除了國電和大唐發電,華電、華能、國家核電等企業也經過多年經營,出現了中電國際等一批優秀的新能源公司。然而,十多年來風電的棄風限電問題一直未能解決,這也成為其發展的掣肘之處。尤其是西北地區,限電已是這里風電企業的常態了,甘肅省的風電開發主力是五大發電集團旗下的新能源公司,各家的裝機量均超過百萬千瓦。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1-9月份這五大發電集團的風電棄風限電比例均超過40%,其中最高為54%,最低42%,同比增幅都在20%以上,最高達41.9%。
新能源汽車:跨界新寵
相比太陽能和風電,無疑新能源汽車迅速成為新寵。
在霧霾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似乎很快就引起了共鳴。進入11月份,沈陽PM2.5爆表達到1400的高值,隨后,11月9日,沈陽市政府網站上就了《沈陽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15-2020年)》,意味著沈陽將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此次推廣的車型以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為主,鼓勵將淘汰的黃標車更新為新能源汽車。日后,新增的公務車,除特殊需要外,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沈陽新增的公交、出租、物流和環衛車輛中,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將不低于30%。到2020年,沈陽將完成1萬輛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目標,同時進行配套電網建設和改造,預計建設充電站120座、充電樁7200個。
沈陽并非個案,全國各地的新能源風愈刮愈烈,消費者的熱情度也劇增。從新能源企業的大賣就可見端倪。從已公布的2015年9月數據來看,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高速增長2.2倍,創今年來最高水平。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2.1倍和2.2倍。具體來看,9月中國口徑新能源汽車產量33720輛,產量首次超過3萬輛,同比增長2.1倍,環比上升33%。9月產量環比增加8278輛,主要是由于EV(電動汽車)客車環比上升65%,EV乘用車環比上升43%。在各分類車型中,9月純電動專用車同比增長最多,是去年同期的17倍。
在消費者熱情的推動下,央企也從未停止行動,東風汽車、中國國航、國藥集團、中國普天四家央企聯合推廣新能源汽車項目,東風汽車公司已有機場場內工作用車、機組通勤車和藥品城市物流車等三種車型交付中國國航和中國醫藥集團試運行。其中,5輛藥品城市物流車已累計行駛3000公里,與傳統能源物流車相比,節省費用約30%,并實現零排放。
據悉,這四家央企共同推進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是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創新舉措,也是對新能源汽車運營模式的一次新嘗試。自該專項啟動以來,四家央企通過建立三個層次的推進機制(每月一次的工作推進會、每季度一次的專項負責人聯席會和每半年一次的負責人聯席會),充分發揮各自領域的優勢與特點,在新能源汽車規?;茝V應用、商業模式探索、充換電基礎設施網絡建設、運營服務管理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不斷取得新成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模式。
其實,早在2010年,由國資委牽頭16家中央企業組建的電動汽車聯盟就成立了。據了解,聯盟成立后主要是在資源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和產能配合等方面做好協調工作,旨在共同發展電動汽車。參與聯盟的車企為一汽、東風、長安汽車三家,其他央企包括東方電氣、兵器裝備、南車股份、中海油、中航科工、國家電網、中石化、南方電網等。這16家央企被劃分為三個專業委員會,包括“整車及電驅專業委員會”、“電池專業委員會”和“充電與服務專業委員會”,因此不同的央企發起單位將會承擔不同的“任務”。一汽集團、東風汽車公司、長安集團、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及中國南車集團組成“整車及電驅專業委員會”;中海油、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中航工業集團、中航科技集團、中航科工集團組成電池專業委員會;而國家電網、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南方電網、中石化、中石油、中國保利集團則承擔充電與服務專業委員會的職責。
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培育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十三五”規劃建議重點指出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提高電動車產業化水平。分析人士認為,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被賦予穩增長使命,而在目前能源環保問題日益突出,年底50萬輛推廣目標及推廣應用工作即將到期的背景下,政策有望持續加碼。首先,充電國標、燃油消耗量管理辦法、鋰電升級工程、充電設施建設財政獎勵辦法、充電設施專項規劃、充電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等將陸續出臺;其次,首批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有望2016年初放開。并且,新能源客車有望成為繼高鐵和核電之后又一出口亮點。
國家如此的大手筆,除了傳統車企看到了希望外,隨著新能源汽車迅猛發展,與新能源汽車相配套的充電站正成為一種新興產業,各種資本正競相進入該領域。尤其是三大石油公司和兩大電網企業顯得尤為積極。
石化企業認為其優勢在于自有加油站的網絡布局。中石化宣布以北京作為突破口進入充電站行業。中石化旗下北京石油分公司已與北京首科集團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了北京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將主要利用中石化現有面積較大的加油、加氣站改建成加油充電綜合服務站。
而在此前,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以及中海油等能源央企在短短幾個月時間都已宣布進軍電動汽車充電站領域。擁有電源和輸配電優勢的電網企業和擁有網絡優勢的石化企業正成為充電站投資的兩路大軍,以分搶充電站未來龐大市場。并且,國家電網公司提出將在國網范圍內27個?。▍^)市全面推進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擬建公用充電站75座、交流充電樁6209臺以及部分電池更換站。以一座充電站投資300萬元計算,僅75座充電站就需投資22.5億元。其實早在2006年,國家電網就開始在山東、杭州、上海進行電動汽車充電站試點,直到國家電網上海公司投資建設的國內第一座具有商業運營功能的電動汽車充電站――漕溪電動汽車充電站順利建成。據了解,目前國家電網正加快與各地方政府合作,以加快充電站的建設進度。同時,國家電網還欲將電動汽車(包括充電站)作為未來智能電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希望能借助大量電動汽車,實現電網調峰調頻。
而南方電網則借深圳這一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城市,已在2009年12月建成首批兩座電動汽車充電站,合計134個充電樁,其充電容量總計達2480千伏安,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電動汽車充電站。按照規劃,僅深圳就將建設各類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樁)12750個,可見,南方電網的手筆也不容小覷。
上述列舉的只是新能源的一部分重要內容,新能源的范疇很廣,還有生物質能、水能、地熱能、天然氣、頁巖氣、煤層氣等等,不要小瞧這些對大眾來說不太熟悉的術語,它們拼湊在一起將要發揮的能量勢必會引發一場大變革。新能源革命是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應對新能源革命需要戰略思維大轉型,需要從改革開放以來的學習追趕戰略向自主創新的引領戰略轉型。我國要在新能源革命中實施自主引領戰略,這不是自傲,而是我國自身發展內在需要,同時也基于我國的現實優勢。因為,當代中國只有通過新能源革命才能從根本上化解走向工業化過程中遇到的諸多難題和危機。而這場革命著實需要引領者,那么重擔自然會放到肩負著國計民生的中央企業身上,幸好,央企看起來已經從容地布好局,畫好藍圖了。
能源變革中的央企優勢
其實,這場由新能源引發的變革早就開始了,而且央企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新能源革命成功了,是中國與世界的雙贏。所以,中國以自主創新引領新能源革命,既是中國發展必須抓住的新戰略機遇,也是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大國,必須擔當的責任。央企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確實在發展新能源產業方面有一些顯著優勢,歸納起來有如下幾點:
第一,央企具備資金實力。不可否認,新能源產業不管是風電,還是太陽能,抑或是新能源汽車,都是技術密集型產業,也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尤其是初期,需要大量的投資,進入的門檻也較高,就投資風險而言也是明顯高于傳統能源產業的。況且,央企雖然先入為主,起初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有太多的不確定性的風險。而在未知的行業開發新技術,成本是高昂的,沒有足夠的資金實力根本無法實現。所以,央企具備資金實力的優勢,對發展新能源非常有利,事實也證明,國電龍源、大唐新能源、華能新能源等一批企業的經營成功并如愿上市正是體現了央企這一優勢。
第二,背靠集團,統一管控的優勢凸顯。可以看出,新能源板塊在央企中均由獨立的分子公司承擔,而且多為新成立的分子公司,而這些分子公司與市場上的其他單打獨斗的企業相比就有了集團這棵大樹,背靠大樹好乘涼,確實,集團化的運作優勢確實可以給這些新能源公司帶來足夠的全方位的支撐。不僅僅是戰略和技術、資金,還有管理和經營模式上,與一家剛剛起步的新公司相比,央企的這些新能源分子公司更容易盡快進行公司運作,盡快步入正軌。
第三,央企的自主創新和研發實力較強。新能源需要新技術,開拓新領域,一切都是新的,這些“新”不僅僅只靠充足的資金,還需要技術,需要自主創新,需要核心的人才團隊,需要大力打造其核心競爭力。而央企的優勢就是有自己的直屬科研機構,比如國家電網公司旗下就有電科院、能源研究院等三家科研機構,實力龐大,甚至國家也把一些技術攻堅的課題放在央企的科研機構來完成,對于政策動向也是先期了解,因此,這對于央企發展新能源來說更為便捷。
關鍵詞:能源管理與審計;教學改革;能耗監控
作者簡介:楊涌文(1981-),男,江蘇無錫人,上海電力學院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講師;
劉青榮(1978-),女,山東煙臺人,上海電力學院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14-0048-02
“能源管理與審計”課程是上海電力學院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節能與能源管理方向的主要專業課之一,是由多種技術學科相互交叉、滲透而形成的一門綜合性課程,所涉及的技術領域比較廣泛。從動力、供能設備,到建筑能源,再到經濟學的平衡及審計領域,橫貫理科、工科、文科三個大類。如何通過有限的課堂教學使學生掌握課程內容、保證教學效果是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對課程進行了基于校園能耗監控平臺的教學改革。本文對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學改革內容及初步成果展開了探討。
一、教學目標及現狀分析
“能源管理與審計”是一門結合上海電力學院能源特色,適應當今節能行業需求的課程,主要以培養目前節能行業急需的高技術應用型人才為主。因此學生知識能力結構應是具有較強的理論基礎知識和實際應用、創新能力。課程內容具體包括能源管理與審計概述,燃料與電力節能基礎知識,建筑、企業節能潛力分析,能源審計,能源管理與審計應用分析,節能項目投資分析,合同能源管理,能源平衡分析,能源賬單與低碳營運等相關內容。
在之前兩年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課程建設基本完善了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及知識體系,但仍存在許多不足。首先,熱能工程學生的知識培養體系以理工科為主,對經濟學理論知識及分析方法沒有系統的學習過程。因此要求學生在2個學分的綜合課程中熟練掌握能源審計及能源經濟性分析方法有一定困難。其次,由于本課程內容較多,需要大量的理論介紹課時,因此案例教學課時較少,實踐教學缺乏平臺,課后計算分析類作業不足,導致學生對課程缺乏主動性,學習效果一般。針對以上不足,根據上海電力學院校園能耗監控平臺的建設進展,提出結合校園能耗監控平臺進行課程教學改革。
二、校園能耗監控平臺介紹
上海電力學院是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教育部推動的“高等院校節約型校園建筑節能監管平臺示范建設”的第三批試點高校。自2011年至今,已完成楊浦校區及浦東校區總計80棟30多萬平方米建筑的水、電、氣等能源的樓宇計量工程,建設了上海電力學院校園能耗監控平臺,平臺界面如圖1所示。平臺實現了能耗的分項分類計量、能耗數據實時監測、圖表顯示、自動統計、節能分析、指標對比、數據上傳等功能,實現了重點用能區域空調、照明系統的精細化管理,并針對上海電力學院分布式能源及新能源方向的發展要求實現了逆潮流的發電量監測,使校園電網內的發電用電數據集中在一個平臺上。由于該平臺實時采集校園內各類建筑及設備的發用電數據,并形成歷史數據庫,在服務學校后勤管理部門能耗管理統計的同時,可用于實踐教學,對開設能源或節能課程的學校是很好的實踐教學平臺。該平臺建立在學校公共校園網絡上,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教師可以通過如圖2所示的權限用戶界面給學生發放非控制權限的二級用戶賬號,學生可以在校內自由登錄平臺,讀取實時及歷史數據進行分析研究。
三、課程教學改革方案
根據課程及平臺建設情況,提出以下教改方案。
1.教學內容的變更
“能源管理與審計”課程可以分為能源管理、能源審計及節能技術三大塊。以往的教學完全參照書本,內容相對空乏?,F在,將這三塊內容與校園實際相結合,例如利用平臺數據及圖表對校園能源管理模式、綜合實驗樓的能源審計、圖書館中央空調的節能技術等實際問題展開分析探討,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實際,學生可以就近觀察、就近思考。
2.考核機制的改革
課程采用卷面成績+課題成績的考核機制。期末成績由卷面成績(60%)、課題成績(30%)、平時成績(10%)三部分組成。其中課題成績是根據小組課題發表評分和報告完成情況決定。首先,教師采用點名冊順序或自由組合的方式在班級內劃分出多個小組,一個小組4-6個人,小組內自由選出組長,每個組獨立完成一個課題。之后,教師給出5-6個課題范圍供每個小組選擇,提出課題要求并進行背景分析,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作為參考。然后,學生根據課題要求進行深入研究,每兩周和授課教師做課題進度匯報及交流。最后,在期末進行課題匯報,按照國際會議發表的模式,7分鐘PPT報告,3分鐘答疑。教師組織各組組長對各小組的課題進行評分,根據評分結果平均出課題發表得分。教師根據課題報告完成情況做小幅調整,得到最終的課題成績。對于個人的課題成績,課程為了防止“大鍋飯”現象的出現,提出了組員貢獻度的模式。例如一個5人小組,每個組員初始貢獻度為1,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組長可以根據組員的工作情況進行調整,貢獻大的組員貢獻度可調整為1.05~1.2,貢獻小的組員相應調整為0.95~0.8,最后所有組員貢獻度總和仍保持為5。這樣的考核機制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建立團隊意識,提高其協作能力。
3.采用高自由度的探索性課題研究
本課程摒棄了傳統的驗證性課題研究,采用給出大致范圍,學生自由選擇方向擬定探索性課題的方式,由于課題結論未知,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由探索。課程初步設計了貼近課程內容的以下幾個范圍供學生選擇:
(1)校園能耗分析。根據校園能耗監控平臺歷史采集數據庫,對校園的年度總體能耗進行分析,計算能耗指標,如能源消費總量,生均電耗、水耗及標準煤耗、單位面積電耗、水耗及標準煤耗等。通過指標可以明確校園總體用能現狀,并對各樓宇作能耗對比分析。
(2)樓宇初步能源審計。學生選擇校內一定規模、功能復雜的樓宇,如圖書館、綜合實驗樓、食堂等。如圖3所示,根據平臺的實時監測及歷史數據,對樓宇的水、電、氣進行能源平衡及節能對比分析,明確樓宇能耗現狀,找出能量損失的原因、潛力,明確節能途徑。
(3)校園節能技術分析。對校園內涉及的節能技術,例如建筑圍護結構節能、照明節能、空調節能、電梯節能、供熱節能等進行研究分析。提出具有節能潛力的建筑、設備改造方案或管理方案,并根據“能源管理與審計”課程中的技術經濟分析法及全生命周期分析法對方案進行全面評估。
(4)校園能源管理制度研究。能耗監控平臺建設完成后,校園的能耗及節能管理從粗放型向精細型發展,因此必須研究更全面、更細致的校園能源管理制度。學生作為校園能源的主要使用者之一,通過觀察和調研,對校園建筑、設備各方面提出能源管理措施,并結合原有條例,制定新的校園能源管理制度及能源報表。
(5)樓宇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發電研究。上海電力學院校園應用了微型燃氣輪機、微型內燃機、微型燃料電池、光伏發電、風電發電等樓宇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通過校園能耗監控平臺,學生可以選擇一種技術根據課程知識研究技術的可行性、可靠性、經濟性等,并探討供配電匹配的樓宇能源結構問題。
四、結束語
通過對本課程的教學改革,學生上課、課題研究的積極性及團結協作能力得到改善,教學效果有較大提高。學生愿意主動和授課教師進行課間和課外的交流,改善了師生關系,有助于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引導學生發展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
本教學改革方案不僅適用于上海電力學院“能源管理與審計”課程,也適用于已經建成或即將建設校園能耗監控平臺的百余所高校的相關專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參考文獻:
[1]尹洪超.企業能源審計與節能技術[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