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30 10:08: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人工環境的概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情感、環境、情感與環境、環境心理學、情感觸覺
引言:
人類不斷解釋環境,解釋自己,同時也不斷利用和改造環境,維持和改善自己的生存條件。在這一過程中,人際交往、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都直接影響著人所處的環境,也影響著人類自身。研究人的情感、行為與人所處的物質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是環境心理學的基本任務。[1]重視環境與情感及行為之間的關系,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紀元前,希臘的帕提農神廟就曾運用各種手法矯正視覺錯誤。有關的理論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紀,1886年德國美術史家沃爾芬(H.Wolffin)著有《建筑心理學緒論》一書,曾用“移情論”的美學觀點討論環境和工藝品的設計問題。其后,漢斯.邁耶(H.Mayer)還打算在包豪斯中開設心理學課程。
情感是心理的直接體現,所有的心理都會通過情感的體現表露出來,人在想些什么,對事物是喜歡還是厭惡,都會通過情感直接體現出來。當然,這個事物也包括環境,或者說狹義上的事物就是環境,人對所處的環境如果喜歡,就會心情舒暢,如果討厭,就會覺得很沉悶,了解這點,對于一個環境設計師來說相當重要。一個環境、建筑、園林等功能區是否設計的成功,在于使用者對待所處環境的情感流露。
一、綜述:
心理學認為:情感是態度這一整體的一部分,它與態度中的內向感受、意向具有協調一致性,是態度在生理上一種較復雜而又穩定的生理評價和體驗。具體表現為愛情、幸福、仇恨、厭惡、美感等等?!缎睦韺W大辭典》中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同時一般的普通心理學課程中還認為:“情緒和情感都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體驗,只是情緒更傾向于個體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態度體驗,而情感則更傾向于社會需求欲望上的態度體驗?!盵1]
環境分為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自然環境,通俗地說,是指未經過人的加工改造而天然存在的環境;按環境要素,可分為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地質環境和生物環境等,主要就是指地球的五大圈――大氣圈、水圈、土圈、巖石圈和生物圈。人工環境,通俗地說,是指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經過人的加工改造所形成的環境,或人為創造的環境。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區別,主要在于人工環境對自然物質的形態做了較大的改變,使其失去了原有的面貌。[2]
1.情感的概念、情感與環境的關系
我們已經了解情感在心理學中的具體定義,對于設計師來說,我們接觸的對象的情感更趨近于對社會需求欲望上的態度體驗,也就是他們對所接觸的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他們所接觸的客觀事物,正是我們所改變的人工環境,那么我們能不能簡單認為環境藝術專業所需要定義的情感的概念就是客觀人群對改變的人工環境的態度體驗呢。如果這樣定義,那么我們所需要解決的問題便能迎刃而解了,在做環境設計的時候,我們在人工改變環境的同時,所需要考慮的最多的就是改變過的環境使使用者本身所產生的態度體驗。
當然,不同的人對待環境的態度體驗是不同的,在不同時期,同一個人對待環境的態度也會有所不同。這需要我們設計師充分思考,做到類的劃分,不同功能的人工環境,所需要側重的情感因素也有所不同,這就像辦公場所、娛樂場所、休閑場所、公共環境等不同的功能區,使用者有所不同,當然態度體驗也會有所不同。當然,有些環境需要專一的功能,是需要環境去改變人得態度體驗的,就像辦公場所,我們不能搞的像是休閑場所一樣,太愜意的話,使用者的態度體驗便會像是散步一樣,緩慢悠然,辦公效率就會下降,這對于辦公來說是不能達到其功能區的作用的,當然也不能搞的太壓抑,如果環境壓抑,使使用者對環境產生厭惡態度,辦公效率也會是那樣的結果,所以,辦公場所的環境設計需要有張有弛,既不能太放松,也不能太壓抑,簡約明快的現代辦公設施配合一些辦公室的溫室綠植在適合不過。娛樂場所功能的劃分更是千變萬化,不同的情感,對待不同的娛樂場所,我們需要考慮的情感因素更是制約環境設計的重要條件,這需要我們把握使用者的情感的態度。娛樂,最終需要的結果是放松,如果我們以放松的情態去尋找誘因,答案會很簡單,以娛樂誘導情感態度的放松,環境能夠改變,我們需要在人工環境中加入的元素是自然、親近、暖色調、舒適還有什么,我想每個人都會知道,元素還有很多,將所有元素或者是特定的元素運用進娛樂功能區,能正確的引導使用者的態度體驗,這樣的環境設計也會是優秀的,成功的設計。
2.情感與環境之間的轉換
我們并不能通過情感去改變環境,但是卻能夠轉換,這個轉換就是設計的全過程,站在環境的享用人群的角度,透過他們的情感,去換位思考一下,我們做環境設計需要在環境中融入怎樣的情感才能達到與享用人群的共鳴。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唯物世界,周圍的環境都是真實存在的,我們怎么通過情感去改變他們?答案是我們設計師的雙手。我們要把大眾的情感因素轉換成為環境,需要我們設計師的雙手去完成,這是設計的過程,也是一個創造美的過程。這就是情感向環境的單項轉換;那么怎么把環境轉換成為情感呢?其實在大眾享用環境的同時,這個過程已經就是環境向情感的轉換了,只是轉換成為喜悅的情感,就需要我們設計師在環境中運用美學知識,充分美化改造環境,達到人與環境的統一,情感和環境的轉換才能完成。
二、情感與環境:
1.情感在環境中的體現于運用
“情感”這個詞更多的時候是被人們理解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發生。隨著社會觀念的轉變,“情感”二字廣泛地運用于多種具象的事物中,也被人們越來越多地用來表達環境,表達空間。這是由于社會分工把我們的生活設計成為越來越多地與人工環境綁定在一起的模式,無論是工作、學習、購物或是娛樂,我們無不是在人工環境空間里;電影院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包容情感并供其觀賞、分析情感作品的場所,在一個有限的空間里給予了人們豐富的情感慰藉;紀念館、故居、祠堂、陵墓等紅色旅游,宗教場所則能自然地引導人們的思緒,使人們沉浸于往事的思考,這正是情感在環境中的體現,環境正是有了情感的融合才生機盎然,使人感動。
環境中的情感因素很多,我們在設計的過程中首先必須滿足環境對人體尺度和人文尺度的把握,使之和諧,也就是環境對于感覺和觸覺的滿足。這兩者的和諧則表現為一種“人與物,物與環境,物與文化”之間的和諧,人是環境空間的行為主體、使用主體和審美主體;環境是人類所處的自然和社會環境即生活空間的綜合。充分思考人與物之間橋架的情感因素,運用這些情感因素作為方向的指引,設計才能正確的運行。
2.情感是環境設計的來源
“人之初,性本善;習相近,性相遠?!比松鷣砭阃?,思考問題、審美、情感等等后天的個性是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形成的;筆者個人認為沒有改變不了的情感因素,只有改變不了的時間,時間使人對于某些情感因素形成了習慣,久而久之便覺得很難去改變了,這就是時間的力量和惰性的可怕。然而我們會發現,不管我們是不是個性截然不同的兩個人,也許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不一樣,也許我們對待情感的態度不一樣,但是我們總能找到一個情感的出口,作為換位思考的橋架,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想去感受面對的人的情感;因為我們生來情感就是很接近,很相像,所以即使后天你是什么職業,或多或少,我們能夠有共通的審美,共通的愛好,這是情感的魅力,也是情感的語言。
情感有一種具象的表現形式是人文。人文具有多種包涵,最重要的是環境、建筑的地域性,建筑(人工環境)無不生長于特定的地域中,不同的地域文化會造就不同的建筑形態和空間風格,地域文化涵蓋很多,包括它的地域特征、生活方式、民族文化、地形地貌、氣候條件、建筑材料等地方性因素,地域文化往往烙印在區域人群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中,使得建筑(人工環境)的空間布局、使用方式、建筑特征都不相同。在這種種人文表現中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左右著建筑(人工環境)風格,設計時,能夠充分學習,利用這些地域文化,人文特點,設計作品才能更深入人心,切近生活。這也更能說明一個事實,情感是環境設計的來源。
三、滿足環境對不同情感的需要:
1.情感的不同
人類環境社會有多重層次組成,甚至包括一些寵物,因為他們也是社會環境組成的一部分,所以要劃分情感層次就多種多樣了:趨性情感、剛性情感、彈性情感、知性情感、理性情感幾種。趨性情感是一種最簡單的價值評價方式,很低等的生物只能對具有單一物理化學特性的價值關系進行評價,并產生一種選擇傾向――逃避或趨近,或者以光為標準,或者以熱為標準,或者以水為標準,或者以土為標準等。因此,趨性情感已經形成了對于單因素價值的選擇傾向,因而也稱之為“單因素情感”。彈性情感是一種較為復雜的評價方式,動物能夠通過一級或若干級的條件反射來感知和學習多種價值關系的變化,并靈活調節情感反應的強度,使之與價值關系的變化相對應。彈性情感已經形成了對于可變性價值產生可變性的選擇傾向,因而也稱之為“可變性情感”。知性情感是一種多樣化的評價方式,較高等動物能夠區分各種各樣的有利事物和各種各樣的有害事物,從而形成多種形式的情感。知性情感已經形成了對于多樣性價值產生多樣性的選擇傾向,因而也稱之為“多樣性情感”。理性情感是一種最高級的評價方式,人類借助于語言對各種價值關系進行歸納與抽象,并形成相應的價值形象或價值概念,再對價值形象或價值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全面地、準確地、辯證地認識各種價值關系的內在本質與規律性,從而形成具有多價值層次的、辯證統一的、高度理性的情感。當然這只是客觀地去劃分情感的層次,對于理性情感來說,同為人類的種群,各種各樣的民族文化培育出各種不同的情感,每個家庭因為教育的細節變化,人生感悟的不同,情感因素也會有細小的差異。從年齡階段來說,不同年齡段的人群,思考、感受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情感也不一樣,面對不同的情感,要不同對待,這是我們做好設計的前提。
2.個性化環境與容納性環境
個性化環境和容納性環境是我對于環境設計的我們總結出的兩個詞匯,或許不太確切,但是我覺得已經能夠說明一些問題。個性化環境是指什么環境呢?比如一個小女孩的臥室,自己做過布置,放置了很多自己喜歡的東西,布娃娃、貼圖、掛鐘、圖書等等個性元素,這樣產生的一個充滿個人情感的空間,我將之稱為個性化環境;容納性環境,我們區別于個性化環境對待,可以簡單的認為它是一個公共空間,能夠容納多種不同情感因素的空間環境。但是,容納性環境卻不能簡單認為是公共環境,我們要將它與公共環境區別對待,容納性環境是從情感角度劃分,它是指能夠承載多種情感,風俗文化,民族特點的環境,適合用于國際間的環境設計的劃分方式。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場覺;營造
引言
所謂“場覺”,是人對環境的直接感受與當時心境共同作用而演化出來、激發出來的感覺。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場覺”主要指的是人置于某一環境中的感覺,往往還有一種超乎諸感覺的體驗,是在各種微妙信息共同作用下所產生的豐富而又復雜的綜合感受。隨著人類物質文明的不斷發展,對環境的適應和追求已不再僅僅局限在功能性和使用性上面了,進而追尋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統一及人在環境中的良好體驗的精神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通過藝術的設計、創作的手段,渲染出一種氣氛,引發出一種意境,創造出具有文化內涵和精神需求的環境,以激蕩人的感覺和心境。由此,對環境藝術設計中“場覺”的營造已然成為設計從業者應著重考慮的重要課題。也是一個環境藝術設計作品是否成功的標準之一。
1環境藝術設計的概念
“環境藝術設計”從廣義上講,是人類在適應環境、不斷改造環境的過程中將自己的審美觀念和審美需求有目的的、理性的、有規劃的注入環境并滿足人類心理、身體需要的實踐活動。要了解其概念,應從三個方面進行解讀:第一,環境。行為學上的環境主要指人類賴以生存的、從事生產、生活的外部客觀世界,主要分為自然環境、人工環境和社會環境。從設計角度講,環境主要指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所處的各種空間場所。第二,環境藝術。它不是純藝術的欣賞,是人創造的,并藝術化的生存于環境空間,始終與使用性、功能性、工程技術結合在一起。人類在改造環境時進而把審美需求作為滿足條件,由此環境藝術也是一門集使用功能與藝術審美功能為一體的藝術學科。第三,環境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是通過藝術設計的手段與方式對室內外環境進行規劃、設計的一門多學科綜合的實用設計藝術。環境藝術設計作為現代設計藝術學科的一種,它的設計風格的形成、發展都與建筑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環境藝術設計始終圍繞著建筑來展開。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既邊緣又綜合的學科,它由多學科交匯而成,包括建筑學、規劃學、園林景觀學、心理學、環境行為學、設計美學、人類工程學、宗教學等方面。其研究對象主要包括兩類:一是建筑以外的人類聚居室外環境的設計;二是對建筑內部空間的二次空間劃分、功能分區、立面設計、陳設、軟裝等設計,稱之為室內環境設計。
2環境藝術設計中“場覺”營造的重要性
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提高,由人對環境的適應和改造,慢慢發展為對環境的精神盼求,也不再局限于生活的實用性。滿足基本生存、生活的需要為第一需求,而努力追求生活質量和精神最大愉悅則是第二需求。一個好的環境設計應該是既能滿足基本需要,又能滿足精神愉悅,強調兩者的緊密結合。環境藝術設計不是工業化的、機械的、無情的工業產品,而是需要把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放在第一位,強調人與環境的交流、人與大自然的交匯,這也是中國傳統審美的重要思想。
2.1身體需求
人類改造大自然的過程中最初主要以身體需求為主要需求,人在建筑空間內對“場覺”的感受主要集中在空間給身體的空間圍合感以及家具用品對觸覺的綜合感受。滿足身體的安全性、舒適性是景觀設計的基礎設計。當人之于室外空間,身體需求會隨著環境的變化,產生集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覺于一身的綜合感受,并且已超出身體需求,向心理需求推進。
2.2心理需求
當人的感官作用于環境時,通常會有視覺、聽覺、嗅覺、觸覺上的感應。視覺作為感受最靈敏、最準確的感官,會在第一時間感受環境所帶來的視覺享受,在此同時其他感官也會提供對同一環境的感覺體驗。在多種感官體驗的綜合作用下,以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場覺”感受,使人的在心理上達到精神愉悅、心理升華的審美高度。
3環境藝術設計中“場覺”營造的方式
3.1自然與人工相結合
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通常情況下是以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存在于大自然中。國人一直把自己視為大自然的一部分,與環境息息相通。在儒、釋、道三家文化特征的相互補充下,均主張人與自然建立密切聯系,將實有之“象”與個人玄想世界相統一,營造出精神愉悅的“場覺”。中國傳統古典園林。中國園林就是把自然的美與人工的美高度結合在一起的,人工環境與自然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在對環境的設計過程中可以采用人工造景、框景、借景的方式來營造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達到完美結合,如杭州西子湖畔,雷峰塔所在夕照山,山是堆成的山,湖亦是圍成的湖,然而夕照山與后面的自然山脈融為一體,宛若天成,幾乎看不出人工痕跡。夕照山的存在為西湖的景致增加了層次,豐富了大環境的自然景觀,而夕照山及高聳的雷峰塔則成為了西湖借景的對象。夕照山在夕陽下落之時,山水交相輝映,人置于此等景致不乏有無我相忘的“場覺”感受?,F代建筑景觀設計,自然環境經常被引入室內環境,將室內環境室外化的設計將成為一種現代設計理念,美國設計師賴特設計的“流水別墅”就是將周圍環境引入眼簾,把潺潺流水引入聰耳,聽著水聲、看著流水,此情此景,一種超乎諸感覺的“場覺”必然來襲。
3.2秩序與變化相統一
環境藝術設計是集藝術美、技術美、工藝美于一身的綜合藝術形式的設計實踐活動,這種綜合必須緊緊依靠環境諸要素秩序的、有效的構建在一起。第一,秩序。對于環境要素的組織、編排,應重視秩序中的有序設計,沒有秩序的編排、組織往往容易產生混亂,環境的整體性、協調性受到影響。如北京故宮的設計建造,從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兩翼的文華殿、武英殿等東西六宮的設置,布局嚴謹有序,人置于其中,身臨其境,感其威嚴壯闊的“場覺”感受。第二,變化。變化是環境藝術設計的重要品格理念。沒有變化就不能滿足對感官的刺激,感官刺激基于變化的強弱、敏感度都會對感官產生不同的刺激效果。唐代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描述“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勾心斗角,盤盤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強調了阿房宮建造布局的秩序性和依地勢起伏而建的變化性,兩者相互統一,營造一種在秩序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有秩序的“場覺”感受。
4環境藝術設計中“場覺”營造的實踐意義
4.1提升設計品位
設計品位是一種標準,也是一種觀念。品味之于環境藝術設計,強調景觀與建筑環境給人“場”的感受,這種“場”往往是設計師應該關注的設計環節。一個環境設計作品的成功與否不在于只完成基本使用功能,應更多關注在使用過程中的精神愉悅性,這也是衡量環境藝術設計作品是否具有一定品味的標準之一。在具體“場覺”營造實踐時,如何提升環境藝術設計的品味是值得我們關注的重要課題。
4.2關注以人為本
這個問題歷來被設計研究者所關注,在這里主要談一下人在景觀與建筑環境中的身心需求.第一,在景觀、建筑環境中人是使用主體,一切圍繞人來展開,人的使用需求和心理需求是景觀藝術設計必須考慮的關鍵因素,缺乏人文關懷、人文氣息的設計作品是空洞的、毫無價值的。人在景觀和建筑環境中體驗到的“場覺”感受是人對自然環境的直觀綜合感受,通過環境的“場覺”營造實踐,我們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人的感官作用于環境所產生的諸類感覺是建立在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的基礎上,人離開了環境,對于“場覺”的營造就無從談起。
5結語
本文圍繞“場覺”的營造來展開論述,無疑給了廣大設計師一個嶄新的理論概念,這個概念將為今后的景觀設計實踐提供一定參考依據?!皥鲇X”的營造研究是對當前環境藝術設計現狀的重新理解,前人雖有實踐體現,但并未受到關注,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只是一筆帶過?;诖?,對“場覺”營造的研究是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
參考文獻:
[1]李硯祖.環境藝術設計的新視界[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01):01-02;05-19.
[2]史明.景觀藝術設計[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8(04).
[3]周鵬.試論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理念[J].中國農學通報,2009(24):398-402.
關鍵詞:綠色建筑;建筑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綠色建筑設計的概念和特征
1.1綠色建筑設計的概念
所謂"綠色建筑"是指規劃、設計時充分考慮并利用了環境因素,施工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最低,運行階段能為人們最大限度地提供健康、舒適、低耗、無害空間,拆除后又對環境的危害降到最低的建筑。因此,"綠色建筑"可以理解為在建筑壽命周期內,通過降低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減少各種廢物的產生,實現與自然共生的建筑。是指以消耗最小的能源、資源與環境損失,換取最好的人居環境的建筑。綠色建筑能為人類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工作、居住、活動的空間,同時能實現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響環境。它是實現“以人為本”、“人- 建筑- 自然”三者和諧統一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二十一世紀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1.2綠色建筑設計的特征
(1)綠色建筑一定會考慮到對社會和自然資源的節約和合理利用,這也是確定其是否為綠色建筑的重要標準。能夠確定人和資源的合理關系,運用最科學的設計方法,將環境中的各種自然能發揮利用,不僅有利人的健康,也節省了大量資源的開采;
(2)綠色建筑對于環境保護的表現十分突出,從一開始的規劃,到最終的報廢拆卸過程,都要有綠色理念的支持,應當注意環保工作的最終開展,對土地資源進行充分利用,選擇污染小的成分作為材料;
(3)綠色建筑倡導人的感覺舒暢,并且沒有危險,它強調人的主觀感受受到保護和關注,在室內設計中,以安全為重要出發點,并且要包含充分的光學和風流等因素。對此類建筑進行規劃設計時也要根據其理念特征來展開行動,將能夠體現綠色建筑對人的關注,對環境的親近和保護的思想展現出來。
2.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
2.1整體及環境優化原則
建筑應作為一個開放體系與其環境構成一個有機系統,設計要追求最佳環境效益。建筑要體現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態環境的關心和尊重,主要表現在保持當地文脈,保護歷史人文景觀,重視建筑場地對地形、地勢的利用,加強建筑對當地技術、材料的利用,加強綠化,減少環境污染,用獨特的美學藝術讓建筑體現時代精神。
2.2簡單高效發展的原則
綠色建筑應體現對能源的節省,盡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加大智能化設計,廣泛利用電子通訊和信息技術,要有預見性地研究建筑與社會發展的互動關系,做到近期規劃與長遠規劃結合,為擴建和建造留有余地。
2.3健康舒適的原則
綠色建筑應保證建筑的適用性,體現對用戶即人的關心,增強用戶與自然環境溝通,讓人們在健康、舒適、充滿活力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主要體現在創造良好的通風對流環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數,保證室內一定的溫、濕度,創造良好的視覺環境及聲環境,建立立體綠化系統凈化環境等。
2.4因地制宜原則
綠色建筑強調要因地制宜,不能照搬肓從。例如:對于獨立式、建筑密度小,分布范圍廣的建筑而言,利用太陽能發電、供熱(水)、供暖都較為可行;而對于密集型的高層建筑來說,就是將建筑物所有的外表面都裝上太陽能集熱板或光電板,也不足以提供該樓所需的能源,因此,多采用現成的城市熱網。
3.現代綠色建筑設計的策略
作為設計師,需要做的所要關注的就是:如何在國家的良好政策下,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通過合理的優化的設計,實現建筑的綠色化。
3.1基地策略
基地環境的整體組織與利用是一個項目的首要考慮,因其決定著建筑小環境的質量及其大環境的關系協調。
例如:霍普金斯設計的英國諾丁漢大學朱比麗分校,其設計重點是13, 000平方米的線性人工湖,使其成為有機的緩沖體,將新建筑與郊區住宅連接起來,對于整個城市則成為一新的“綠肺”。在這一水體的設計上,人工化被盡量避免,而試圖營造一種人工的自然平衡:通過建筑邊緣的水渠對雨水進行自然的回收利用。通過培養水生動植物去帶動水體的生態循環,從而減少人工保養費用等。另外,通過沿湖廊道的設置,自然的將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銜接起來,互相滲透。在營造自然環境的同時,另一方面就是如何通過建筑的空間組織,有效的利用這一環境資源,這是最基本的生態設計手段,也是最有效簡單易行的。在考慮優化朝向與視野的基礎上,主要的教學建筑朝向西南主導風方向,以獲得最大的對風源與日照的利用;同時,通過中庭的設置,在建筑內形成“風道”。夏季時,主導風經過湖面得到自然的冷卻;在冬季時,靠近住宅區的樹林則成為有效的風屏障。
3.2采光通風策略
采光是影響人工環境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可以將其分為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兩種方式。采光的低能耗策略就是在人工照明與自然采光之間形成一種平衡,即盡量減少人工照明,而充分利用自然光。對于自然風的利用是體現可持續性與生態設計的另一重要方面。有效的自然通風可以創造一種清新自然的人工環境,同時減小依靠機械通風的能耗。
例如:諾曼.福斯特在改建德國議會大廈的設計中,議會大廈的圓形穹頂對大廈的采光照明和通風設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的核心是一個稱之為“光線雕刻家”的倒錐體光反射裝置,錐體上的反射板可以將水平光線反射成柔和的漫射光,照亮整個議會大廳。在天氣晴朗的日子,白天絕大部分時間都不需要人工照明。此外,一個360度轉動的舌形遮陽板裝置可根據一天內太陽高度角的變化而旋轉,以遮擋過強的陽光照射和刺眼的光線。夜幕降臨時,這一過程會顛倒過來。錐體上的反射板將大廳內的燈光反射進玻璃穹頂,穹頂變成了美麗的燈塔,也達到了減少人工照明的目的。
3.3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策略
以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在建筑使用能耗中的所占比例或基于現狀建筑CO2排放平均水平上的減排貢獻率來定義太陽能建筑,是符合當今社會和技術的發展現狀。太陽能熱水器的研究和生產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產業,太陽能光發電,太陽能供熱水,太陽能采暖,太陽能制冷空調,太陽能通風降溫以及可控自然采光等高新技術也逐漸走進了建筑設計中,還有風能發電,生物物質的高效清潔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前能源緊張的現狀,并為將來的多種綠色能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基礎性的支持。
例如:現在住宅屋頂上的太陽能熱水器的普及,使建筑的運行成本有所降低;太陽能光發電板在一些節能建筑上的使用,農村大沼氣池的建設,都是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設計,使用中的利用。
3.4水資源的利用策略
雨水的收集和污水的處理回收利用是建筑節水的有效措施,通過低技術的建筑處理及后續工種的配合,收集的雨水可用于澆灌,用于景觀水景,改善了建筑的生態環境。污水的回收利用是建筑內的洗漱污水經有特殊設備的凈化處理后,再用于沖廁,或者澆灌等。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和雨水收集利用及灌溉技術的應用,使水資源利用最大化。系統可以長期穩定運行,且節省投資,運行費用低。
4.結束語
綠色建筑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體現綠色平衡理念,通過科學的整體設計,集成綠化配置、自然通風、自然采光、低能耗圍護結構、太陽能利用、地熱利用、中水利用、綠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術,充分展示人文與建筑、環境及科技的和諧統一。綠色建筑具有選址規劃綠色合理、資源利用高效循環、綜合措施有效節能、建筑環境健康舒適、廢物廢氣排放減量無害、建筑功能靈活適宜等六大特點,不僅可滿足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資源的消耗最為經濟合理,對綠色環境的沖擊最小。所以綠色建筑已經是現在建筑設計中的主流了。參考文獻:
——題記
“城雕顯現出一種在當代城市文化中獲得其存在意義上的態勢,傳統慣性的力量的要素逐漸被重組或消解,當代中國城雕已初步顯現出現代城市文化歸屬感?!雹俪鞘械袼?,是城市美化的主要形式所在,具有其他藝術無法取代的作用。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水平的象征,它對城市面貌的美化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具有其他文化無法替代的作用。
建筑物的社會功能性之一就是提供給人類生存的物質和精神空間,對于城市雕塑來說,它的客觀屬性更多地被賦予精神內涵的品質,很多大型紀念性城市雕塑給予人們的并不比紀念性建筑少,在建筑所圍合的某些公共交流空間中(如文化廣場、城市廣場等),建筑與雕塑的社會性和文化性更顯出一種互補關系:建筑為雕塑確定一個場所,而雕塑的精神則充盈了建筑圍合的空間,各自為對方提供文化上的詮釋。比起建筑來,雕塑的另一個特性是可移動性,室內的架上雕塑一旦移至室外,架上雕塑就可能成為城市雕塑,其個體文化性隨之轉化為社會文化性。因而城市雕塑必須承擔起社會的責任和道德,其精神的輻射面常常會涉及周圍的建筑,某些建筑因為雕塑的存在,而不得不做出退讓,在互補的同時互為作用。建筑兼有使用功能和作為藝術形態的審美功能,雕塑通常因僅具有審美功能而歸屬于美術學科。當建筑空間結構的形態注重以形式美感來折射建筑的文化內涵時,建筑與雕塑就相差無幾了。②由此可見,建筑更多地受到環境空間和心理行為的影響,而城市雕塑則更多的是影響環境空間和心理行為。城市雕塑的特殊性,它必須與城市、建筑和空間構成以及與文化形態緊密相連。建筑與雕塑藝術都可看作是在自然景觀基礎上的再創作,所以,更應重視建筑與雕塑之間的互融性,彼此構成具有綜合的視覺效果和歷史、文化地域的特征。
對雕塑藝術語言的準確把握,對設計中的作品和置放的環境二者空間形象的直覺反映,并巧妙地融合,恰到好處地把握到一個切入點,這對環境中的雕塑主題設計成功與否是個關鍵。“城市雕塑的創作設計必須從空間環境出發,它不僅是為人們營造一道視覺藝術的風景線,一個適宜的活動空間,同時還必須作為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的組成部分,達到協調與統一。”③也就是說環境空間的結構性質,具備魅力的環境雕塑作品,不能脫離環境因素,必須使每一個進入所在環境的人都沉浸于文化氛圍之中,感受到藝術氣息和整體環境的內在聯系所帶來的視覺美感,陶冶公眾美的情操,培養和提高大眾的審美情趣和文化素質。司徒兆光在創作《郭沫若》時,把銅像設計在30厘米的磨光貼面紅色花崗巖石板上,遠看仿佛擺在草地上。這也是考慮到故居的庭院環境,不宜置于高臺上,考慮的是雕塑與觀者之間的情感關系。這種潛在于客觀環境中的歷史文化、風土民情、風俗習慣等與人們的精神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直接決定著一個地區城市街道的風貌。作為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環境雕塑與建筑、綠化共同創造出反映人們良好生活質量的生活環境,環境的藝術語言是朦朧、概括、象征性的。許正龍認為城市雕塑藝術對空間環境中人們的行為產生影響是間接的、潛移默化的。正因如此,在雕塑的創作中他總是強調雕塑設計的隱喻性、象征性和個性化的特點,以期讓人深思作品,反復琢磨,而非就事論事地表現某種單一的具體內容,以此增加環境與雕塑的可讀性內容,通過材質美、手工美、肌理美、環境美的創造共同傳達個體的、連續性的、有意味的設計意識。雕塑的藝術語言,可以是鮮明的、具體的。因此它能賦予環境以鮮明確切的思想性,用形象來突顯環境的主題,這種顯現不是簡單膚淺的說明,而是要通過藝術家加以升華,創造并賦予藝術感染力。王克慶談到創作《和平少女》在選擇適合的環境時提到:作為城市室外雕塑,需緊密配合環境進行創作,不僅研究選點和作品的形體及姿態,還研究了日本長崎和平公園的光線節奏及人流視覺效果等方面的課題。為了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我們在室內進行泥塑創作時,燈光照明盡量按照和平公園的環境的光線進行設計。安裝之前我們要用小樣探索光線的效果,最后才確定雕塑安裝的方位……④城市雕塑比起建筑和環境藝術小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立性,其完整的藝術性更容易表達人的思想和情感,緩解現代城市的躁動不安,進行文化上的交融,以彌補建筑師在建筑作品的藝術創作中所受到的工程技術的約束。城市環境由自然生態環境和人工環境構成,在自然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城市越來越重視人工環境的建設和開發,環境建設與開發的優劣,其藝術性是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而城市雕塑則是評價指標的一個部分,雕塑與建筑同為人工材料筑成,但雕塑能夠弱化現代材料的冷漠感,從純藝術中提升出來的城市雕塑,在城市環境藝術中,成為其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環境空間中的城市雕塑,受到環境的制約。正所謂“環境制約雕塑,雕塑充實環境。它們之間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雕塑起著凝縮維系空間的作用,并作為人與環境交流的媒體”。⑤雕塑的尺度、色彩、材質、形體以及所表達語言的抽象或具象性,都與城市的地域性、民族性、民俗文化藝術性有著直接的關系,而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筑和雕塑忠實地記錄了城市的這些特性,記錄了人類生態環境的演變和人工環境的興衰。因此,城市雕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城市空間環境對它的認可。城市雕塑與環境如此緊密地結合,也是雕塑與環境獨立個性的協調統一。雕塑的作用,從整體文化角度而言,是與其他社會行為交織在一起的,是一種個體參與、社會承認的創作行為。因此,雕塑家的創作不應是對環境的強加,也不應是對歷史概念和歷史形式的重復。
城市雕塑與環境的關系是復雜的,我們應該在交流、實驗中求變,在探索和繼承中擴大視野,適應變化,使環境因雕塑而得到一個理想的定位。
注釋:
①張堅.中國當代城市雕塑文化屬性的理論思考.雕塑,1998(1):6.
②郭瑞本.雕塑·建筑·環境——論城市雕塑的整體和諧.雕塑,1997(4):6.
③于美成,鄒廣天,李大為.當代中國城市雕塑警言.雕塑,1998(2):7.
④王克慶.參加和平紀念像的創作體會.美術研究,1985(4):55.
⑤許正龍.走出雕塑的誤區——有感于當前雕塑的現狀.美苑,1996(4):64.
參考文獻:
[1]梁思成.中國雕塑史.百花文藝出版社,1997版.
一、人居環境學發展原則
依據吳良鏞院士所著的《人居環境科學導論》,我們可以得知人居環境的概念及其構成。引用其書中觀點,人居環境,是人類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與人類生存活動密切相關的地表空間,是人類在大自然中賴以生存的基地,是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場所。而人居環境科學就是圍繞地區的開發、城鄉發展及諸多問題進行研究的學科群,它是聯貫一切與人類居住環境的形成與發展有關的,包括自然科學、技術科學與人文科學的新的學科體系,研究對象即是人居環境。
1、人居環境的框架及原則
人居環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環境研究以滿足“人類居住”的需要為目的。就內容而言,人居環境包括五大系統:自然系統、人類系統、社會系統、居住系統、支撐系統。其中,“人類系統”與“自然系統”是兩個基本系統,“居住系統”與“支撐系統”則是人工創造與建設的結果。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和諧與矛盾共生,人類必須面對現實,與自然和平共處,保護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決矛盾就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
對于人居環境的建設大概有幾個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態的意識;與經濟良性互動;發展科技;重視發展整體利益;與藝術的創造相結合等。
2、人居環境學的系統性
人居環境學是涉及人居環境的有關科學。與“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學”等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總的來說,它們都以環境為研究對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圍、內容、與側重點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涉及的是具體的科學技術問題,全球變暖、臭氧空洞的產生等,而人居環境科學關心的則不僅是如何把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的理論和方法引入人類聚居形態,對五大系統的各個層次的人工與自然環境的相關內容均應引入到規劃中去,用以提高環境質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圍。
人居環境科學是一個學科群,人居環境科學是發展的,永遠處于一個動態的過程中,其融合與發展離不開運用多種相關學科的成果,特別要借各自相鄰學科的滲透和展擴,來創造性的解決繁雜的實踐中的問題
二、景觀設計原則
景觀設計雖然是建立在環境藝術設計概念之上的設計門類,但它所蘊涵的內容卻涉及到美、建筑、園林和城市規劃四個方面。景觀設計最通俗的解釋就是美化環境景色,可以說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間的視覺形象為主要內容的藝術設計。這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環境系統設計,它的環境系統是以園林設計所涵蓋的內容為基礎,設計概念是以城市規劃設計總攬全局的思維方法為主導,其設計系統是以美術與建筑專業的構成要素為主體。
1、景觀設計的人性化原則
景觀設計要做到“以人為本”的人性化原則,就要求設計者必須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齡結構、職業、生活、工作習慣、生理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設計。目前我國許多居住區內園林綠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這一點。比如:有的樓盤用綠地做隔離帶,卻忽視了人們生活的方便,兩分鐘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幾分鐘,導致許多人直接從綠化帶穿過,破壞了綠化;有的居住區綠化設計沒有把殘疾人的行為考慮進去,給殘疾人的出行帶來不便;有的居住區沒有為老人和幼兒開辟專用活動場地;有的居住區景觀設計粗糙,沒能真正、準確地創造人們所需環境。
根據奧斯卡?紐曼所作的人們行為活動與城市形體環境關系的研究,認為人的各種行為活動要有相應的領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間、半私密性空間、半公共空間及公共空間構成的空間體系設想。運用在居住區園林環境設計中,就是要按照人們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動內容,適當地進行區域的劃分,以適應不同年齡層、不同興趣群和不同文化層的人們開展社交和活動的需要,既要有綜合的集中空間,又要有適合集體和個人的分散性活動空間,空間類型盡可能豐富,以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需求。
2、景觀設計的生態持續性原則
人居環境學是以人工環境和自然環境相結合的綜合構成,它是尺度不一、形式不一的綜合構成。人們的生活與人工環境之密切不難理解,但與自然環境的密切性卻往往受到忽視。上個世紀最后一位偉大的人文主義者——芒福德,指出:如果環境文化已經深入人心,我們的審美觀念就不會只停留在一些風景名勝震撼人心的地貌上,而應該同等對待大地的每一個角落,還必須強調綠色空間不僅是為了游憩和觀賞,更重要的是為了人作為自然的一貫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
關鍵詞:教學過程概念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8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3-0223-01
1 直接觀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讓學生直接觀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綜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形成概念的內涵。如學習溫帶落葉闊葉林這一概念時,學生觀察校園里梧桐樹的樹葉形狀并和一些松樹進行對比,同時思考其深秋至冬天的情況,樹葉會脫落。這樣,學生對落葉闊葉林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就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
2 抓關鍵詞
表達概念內涵即地理事物本質特征的往往只有幾個詞語。我們教師要幫助學生抓住關鍵詞,分析疑難點。如“河流侵蝕地貌”是河流在流動過程中,破壞并掀起地表物質,形成的地貌。那破壞并掀起就是理解的關鍵了,和“河流堆積地貌(搬運能力減弱并沉積)”就有了明顯的不同。這兩個概念一個 是破壞一個是沉積.
3 歸納法
對內容較多、表述較長的地理概念進行歸納、提煉,分層次、多角度去理解。如自然資源的概念,完整的表達是“人類直接從自然界獲得并用于生產和生活的物質與能量”。如果對這一句話進行歸納、轉換,就是下列的兩個屬性:
自然屬性:客觀性,天然存在,沒有經過人類加工。
經濟屬性:有用性,在當今技術條件下能用于生產和生活。兩個屬性缺一不可。這樣一轉換,自然資源的內涵就一目了然。
4 類比法
明確了單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后,為了能達到準確運用的目的,還必須搞清概念間的幾種關系。
4.1近似概念
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氣中水汽凝結降落到地面這一現象。不同點是降水指從云霧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態和固態水,而降雨即從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狀液態水??梢?,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僅指液態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氣候特征時,如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種補給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兩者不可調換。
4.2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比如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寒流和暖流、可再生和非可再生性等等,指出他們的所謂矛盾、差異,就可以準確的理解掌握 。
4.3包含關系的概念
地理環境、社會環境、城市環境三個概念,都表示人類生存的環境。但地理環境是以人類為中心的環境;社會環境是人類在自然環境基礎上通過長期有意識的社會勞動創造的人工環境;城市環境是人類對自然環境干預最強烈的地區,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擁擠是最大的特點。可見三個概念中,內涵最豐富的是城市環境,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環境。再比如: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容量等等。
4.4概念的廣義和狹義
關鍵詞:綠色建筑;節能設計;生態設計 ;策略;可持續性
Abstract: The author summarized a common strategy for a number of energy-saving design, and brief described the design strategy combination with the final architectural form organic,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sustainability and ecological building design practice.Key words: green buildings; energy-saving design; eco-design; strategy; sustainability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綠色生態是人類探索的永恒命題。今天這個問題尤為嚴重,工業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全球生態遭到破壞,多種污染日趨加重,人類賴以生存的礦物燃料大面積開采和消耗,能源危機不斷加劇。
城市及河流被污染、土地沙漠化、廢棄物排放已經成了環境惡化的大問題,河流被污染,這些情況在很多地方觸目驚心,即使發達國家德國也不例外,德國用25年才恢復過來。德國電廠旁邊水被污染了,經過30年時間才恢復到現在的狀況。即使發達國家要恢復一個地區原來的生態都要花大量的時間和資金,更何況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
當環境問題危及國計民生的時候,人們才開始反省自己在改造生存環境的同時打破了自然界的平衡。現在國際社會開始進行各種形式的活動來號召大家保護環境改善環境。建筑作為人類經濟生活的重要活動,更被時代賦予了強烈的使命。把綠色生命的概念賦予建筑是為了讓建筑有健康和再生的機理,使建筑與生態系統聯系起來,從而為人們提供舒適并可持續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只有健康有序的才能再生,綠色建筑作為我們倡導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活空間,基本上包括四個特征,第一節約資源,第二利用可再生資源,第三材料循環再利用和再生,第四避免向外界環境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這是四個基本的原則。我們國家公布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把綠色建筑定義為:在建筑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是綠色建筑評估規定的定義,顯然“四節一環保”是構建綠色建筑的核心體系,是我國綠色建筑事業的根本發展方向。
作為設計師,我們所要做的所要關注的就是:如何在國家的良好政策下,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通過合理的優化的設計,實現建筑的綠色化;通過閱讀一些國內外的綠色建筑設計方面的實例及相關理論,結合自己平時的工作實踐,現總結出一些在節能設計和綠色設計中常用到的策略,以供參考:
1.基地策略:
基地環境的整體組織與利用是一個項目的首要考慮,因其決定著建筑小環境的質量及其大環境的關系協調。
例如:霍普金斯設計的英國諾丁漢大學朱比麗分校,其設計重點是13000平方米的線性人工湖,使其成為有機的緩沖體,將新建筑與郊區住宅連接起來,對于整個城市則成為一新的“綠肺”。在這一水體的設計上,人工化被盡量避免,而試圖營造一種人工的自然平衡:通過建筑邊緣的水渠對雨水進行自然的回收利用。通過培養水生動植物去帶動水體的生態循環,從而減少人工保養費用等。另外,通過沿湖廊道的設置,自然的將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銜接起來,互相滲透。在營造自然環境的同時,另一方面就是如何通過建筑的空間組織,有效的利用這一環境資源,這是最基本的生態設計手段,也是最有效最簡單易行的;在考慮優化朝向與視野的基礎上,主要的教學建筑朝向西南主導風方向,以獲得最大的對風源與日照的利用;同時,通過中庭的設置,在建筑內形成“風道”。夏季時,主導風經過湖面得到自然的冷卻;在冬季時,靠近住宅區的樹林則成為有效的風屏障。
2.采光通風策略:
采光是影響人工環境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可以將其分為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兩種方式。采光的低能耗策略就是在人工照明與自然采光之間形成一種平衡,即盡量減少人工照明,而充分利用自然光;對于自然風的利用是體現可持續性與生態設計的另一重要方面,有效的自然通風可以創造一種清新自然的人工環境,同時可以減小依靠機械通風的能耗。
例如:諾曼.福斯特在改建德國議會大廈的設計中,議會大廈的圓形穹頂對大廈的采光照明和通風設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的核心是一個稱之為“光線雕刻家”的倒錐體光反射裝置,錐體上的反射板可以將水平光線反射成柔和的漫射光,照亮整個議會大廳。在天氣晴朗的日子,白天絕大部分時間都不需要人工照明。此外,一個360度轉動的舌形遮陽板裝置可根據一天內太陽高度角的變化而旋轉,以遮擋過強的陽光照射和刺眼的光線,夜幕降臨時,這一過程會顛倒過來。錐體上的反射板將大廳內的燈光反射進玻璃穹頂,穹頂變成了美麗的燈塔,也達到了減少人工照明的目的。
議會大廈的自然通風策略很有新意,夏季的新鮮熱空氣通過建筑前的花園草坪和樹林得以過濾,降溫后通過門窗開口進入側廳,經庭院進一步降溫后進入議會大庭,再經由磚拱和新建玻璃拱的兩重穹頂產生的有效正負壓差將暖空氣由上部玻璃穹頂的開口排出,玻璃穹頂倒錐,光反射裝置內安裝的通風管和熱轉換器也起到吸收排除室內熱空氣的作用。
3.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策略:
以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在建筑使用能耗中的所占比例或基于現狀建筑CO2排放平均水平上的減排貢獻率來定義太陽能建筑,是符合當今社會和技術的發展現狀的。太陽能熱水器的研究和生產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產業,太陽能發電,太陽能供熱水,太陽能采暖,太陽能制冷空調,太陽能通風降溫以及可控自然采光等高新技術也逐漸走進了建筑設計中,還有風能發電,生物物質的高效清潔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前能源緊張的現狀,并為將來的多種綠色能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基礎性的支持。
例如:現在住宅屋頂上的太陽能熱水器的普及,使建筑的運行成本有所降低;太陽能光發電板在一些節能建筑上的使用,農村大沼氣池的建設,都是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設計,使用中的利用。
4.水資源的利用策略:
雨水的收集和污水的處理回收利用是建筑節水的有效措施,通過低技術的建筑處理及后續工種的配合,收集的雨水可用于澆灌,用于景觀水景,改善了建筑的生態環境;污水的回收利用是建筑內的洗漱污水經有特殊設備的凈化處理后,再用于沖廁,或者澆灌等。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和雨水收集利用及灌溉技術的應用,使水資源利用最大化,系統可以長期穩定運行,且節省投資,降低運行費用。
5.其他策略:
在保溫隔熱的處理上,建筑外墻外保溫的處理,玻璃采用LOW-E玻璃等K值小的節能玻璃,可以減少建筑護結構的能量交換,這樣在建筑運行中節省了很大的能源消耗,同時在建筑屋頂處使用人工覆土可以減小屋頂的熱損失;屋頂種植綠色植被既增加了綠化面積又改善了生態環境。
建筑節能設計常用方法包括:外墻保溫,屋頂保溫和節能玻璃等。建筑施工圖設計要求進行節能設計,通過以上手段,計算耗煤量來判斷是否達到節能標準。在目前的施工技術水平制約下,該措施是最適宜的也是最有效的節能技術。
應該說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應用于建筑行業的技術不斷完善,建筑師也可大膽的嘗試各種方法,即基于對建筑的可持續性與生態的考慮,如何將城市景觀環境建筑與技術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創造出新的建筑形態與環境。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可持續性或生態在這里并不只是時髦的詞語和概念,它們在建筑上的實現是建立在強有力的技術研究與資金支持上的;是嚴謹科學與建筑師創造力相結合的產物;走向真正的可持續性和生態建筑的實踐也是一個不斷總結學習的過程。
參考文獻:
[1]參閱《建筑創作》, 08/2007;
[2]參閱《建筑學報》, 02-12/2006;
[3]參閱《百年建筑》; 03/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