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反思
時間:2023-07-30 10:08: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反思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2001年7月,我國頒布并實施了《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這是我國基礎音樂教育改革的重要標志。在這項重大的改革中,從事基礎音樂教育的教師承擔著不可替代和義不容辭的義務與責任,他們是開展基礎音樂教育改革、實施“新課程標準”要求的主要力量。高師音樂教育是基礎音樂教師培養和培訓的主要渠道,高師音樂教育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基礎音樂教師素質的建構。在新課標實施多年的今天,研究高師音樂教育如何適應“新課標”要求下的基礎音樂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的音樂教育人才、適應基礎音樂教育市場的需求、改變傳統專業化的培養觀念,以及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教學策略等,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一、當前中小學音樂教師教育質量現狀
1.教師音樂專業知識不全面、知識結構失衡。調查中我們發現,有的教師畢業時由于受所學專業及愛好的限制,在音樂的某一領域很有特長,或在聲樂方面、或在器樂演奏方面、或在理論方面有較深的造詣,但偏科現象比較突出;還有的音樂老師在音樂教育教學、音樂教育心理學、新課程標準方面的知識明顯不足,對國內外教育思想及相關學科知識特別是姊妹藝術知識、藝術之外的文化知識、民族民間音樂知識等方面明顯薄弱,知識結構失衡,不能更好地勝任一線教育教學工作。
2.音樂教師專業基本技能和教學技能參差不齊。調查結果表明,部分音樂教師雖然具有基本的音樂理論和技能,具有某方面的音樂專業特長,但實際教學水平卻很有限。如在與教師交談的過程中,一位教師這樣告訴我們:“一支歌,我能唱好,能處理好換氣、換聲、聲帶的控制及高低音的處理,但是如何讓學生學會這種方法、讓他們更好地掌握這方面的技巧,我卻不知道用什么教學方法”。
3.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在音樂教育中的運用與普及程度不夠。音樂作為融知識傳授、技能培養、人文素養、審美情趣為一體的學科,掌握、運用多媒體方法進行教學是非常必要的。然而調查表明,有60%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從來沒有用過多媒體教學方法進行音樂教學,有27%的教師也只是在上公開課時偶爾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而平時很少或根本不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方法。這說明現代信息技術方法在中小學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普及,一些教師還不能夠熟練地運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
4.音樂教育的專業化傾向違背了基礎音樂教育的規律。在音樂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上,由于受師范專業教育的影響,重教師的講授,輕學生的主動參與;重知識技能的訓練,輕對音樂的鑒賞與理解;重教學的結果,輕教學的愉悅過程;重音樂課程的輔德價值,輕音樂課程的審美價值,從而漠視音樂教育在開發潛能、培養創造力、完善人格及美化人生等諸多方面的獨特作用,也導致了在音樂教育教學實踐中,音樂課程審美性和藝術性的喪失。
5.教師不能很好地把握、運用新課程標準。在當前實際教學中,很多音樂教師對新的課程標準理解得不透徹,也不知道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而只是過分地強調學生學習的結果,忽略他們對音樂體驗的過程和參與態度。教師在評價學生的音樂成績時,主要是看他們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與水平,即僅僅重視音樂基本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而忽視對學生音樂感受力及表現力的培養。
總之,大多數音樂教師都具備一定的音樂專業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和一定的教育實踐經驗,基本能夠根據課本的要求安排、組織一些音樂活動。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一些音樂教師在知識結構、能力水平、教育教學觀念及教學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而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當前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定位不準,即在培養目標上與現行的中小學音樂教育要求還沒有接軌。
二、反思目前高師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1.師資隊伍高技能化的培養模式。音樂師范院校教育分科過細、專業性過強。當一些已畢業或在讀的師范生被問及所學專業時,大部分回答的是:我學的是鋼琴專業、我學的是聲樂專業,而很少有人說我學的專業是音樂教育。從上面的問答,可以看出,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概念還不是十分清楚,也比較模糊,這和我們音樂師范教育專業化的培養是分不開的。其結果就是淡化了音樂師資隊伍的教育職業意識,形成重技能、輕理論、片面追求單一技能提高的學習導向,培養出的部分教師專業技能單一,知識面較窄,導致教師人文素養和知識結構的嚴重失衡。這與音樂教育對教師教學素質全面化的要求是相悖的。
2.課程設置和內容比例等不盡合理。在課程設置上,過于強調音樂學科本位,門類過多,追求單科課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窄、專、深的課程體系,從而使課程之間缺少橫向聯系,缺乏互相滲透和整合,課程結構比例失調。只注重專業知識,忽視綜合文化知識,就會使文化課程形同虛設,無法起到真正提高文化素質的作用,導致學生的人文素質較低。這種以專業音樂院校教育模式辦師范音樂教育的做法,難以適應中小學音樂教育的迫切需要,而與學生將來就業要求不相符合的發展趨勢無疑也是對學生前途的一種誤導。
3.教學沿用專業院校的方法,沒有師范院校特色。在教學中,由于高師音樂教育存在著向專業音樂院??待R的現象,使學生在專業思想和專業知識的要求上偏離了師范院校音樂教學目標的方向。他們只重視對選修、主修課,及唱、奏技巧的學習,而對其他科目的學習不重視,致使學生從事音樂教育的實踐能力較弱,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4.為基礎教育服務的觀念不牢固,不能與音樂新課標的需求相適應。高師音樂教育存在著嚴重的與基礎音樂教育相脫節的現象。高師音樂教育忽視來自基層中小學音樂教師的聲音,沒有及時地調整和改革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為培養適應“音樂課程標準”要求的優秀音樂教師創造條件。特別是在課堂教學、課外輔導、節目編排等方面的能力及相關知識的掌握,與基礎音樂教育的要求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畢業生到了教學崗位后才發現,由于在學校所學知識和所掌握的能力不夠全面,而無法勝任基礎學校的音樂教學工作。由此可見,高師音樂專業教育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基礎音樂教育發展的瓶頸,直接影響著基礎音樂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和教學質量與水平,影響了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和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
三、高師音樂教育改革的幾點構想
1.發揮高師音樂教育的引領,建立以地方高校為依托的音樂師資培訓基地。作為音樂教師培養基地的地方高校,應在當地各市縣建立培訓基地,積
極干預中小學和社會音樂教育,發展非全日制成人音樂教師教育,為當地在職中小學音樂教師提供有效的業務培訓。對中小學音樂教師除了在專業理論、技巧上進行培訓外,還要開設音樂教育學、音樂心理學、音樂教法等有關課程。結合實際,采取案例教學法、問題教學法、課堂調查法等更直觀、更生動、更具思辨性的教學方法,讓學員在觀察、體驗中增長教學經驗,在評價、質疑中反思各種教育現象,在調研、討論中將教育理論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使其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步提高。通過熟悉教材、分析教材、課例研究,加深在職教師和“準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充分發揮地方高校對當地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引領和指導作用。
2.高師音樂教學模式應呈現多元化。高師音樂教育專業要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想,建立適合基礎音樂教育發展的教學模式。具體地說,一是在課堂教學中,要多創造機會讓學生進行自我講解、相互輔導、共同提高,使學生在邊做、邊學、邊練的過程中掌握知識。要致力于把音樂教學作為各種感性體驗、探索、發現和認知的手段,從而挖掘和培養學生的內在潛力和綜合智能。二是專業教師應到基層學校去掛職鍛煉,這樣有助于了解基礎音樂教育,了解當前中小學需要什么樣的音樂教師。三是要采取多種途徑和形式,走出校園,組織學生參加教育實習和教育觀摩實踐,參加社會上組織的一些有意義的音樂實踐活動,進而培養學生適應社會需要的能力。四是要把專業教學內容與情境相結合,把教育原理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進行情境教學、案例教學,讓學生從入校學習開始,就面臨作為一個未來基礎教育的教師所應接受的種種挑戰,在思想上牢固樹立起作為一個現代合格的人民教師的專業思想。
3.以適應基礎音樂教育需要為出發點設置音樂專業課程。在課程地設置和安排上,必須有明確的指導思想,既要考慮適合培養中小學音樂教師的需要,又要考慮到未來的發展;要針對“新課標”內容中的四大“教學領域”和學生實際,以及學生將來從事的職業與社會發展的現狀來設置課程。要改革不適應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教學內容和形式,突出學生學習領域內容的整合性和綜合性?;A音樂教育應多以活動課為主,要適當增加一些應用型技能課的時數,如即興伴奏、樂隊編配常識、舞蹈編導等,以豐富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內容、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課外藝術活動的組織能力。
4.高校音樂教師要轉變和更新教育觀念。新的教育觀念是推動教學創新和改革的基礎,具備新的教育觀念、新的教育方法和新的教育技術,是新時期高等師范院校音樂教師素質的主要標志。高等師范院校音樂教師應徹底改變那種把音樂教育僅僅當做傳授音樂知識與技能的狹隘眼界,真正把音樂教學作為自主學習、交流和探索音樂藝術的過程。要注意搜集教育信息,了解代表時代特點的教育教學觀念、研究成果和教改思路,要主動更新現有的專業知識,改進陳舊的教學方法,以適應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5.立足中小學音樂教育的需要,體現師范性。高等師范院校的音樂教育專業要堅持師范音樂教育的培養目標,專業教育教學要緊緊圍繞基礎音樂教育的要求進行不斷的研究,及時對學科建設、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等進行合理的調整,做到教育教學能夠適應基礎音樂教育及合格基礎音樂教師的要求,真正體現出“師范性”,并在實踐中找出與基礎音樂教育要求的差距,從調查中了解基礎音樂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明確高師音樂專業教育教育教學的改革方向,制定具體措施,使高師音樂教育教學真正服務于基礎音樂教育,成為基礎音樂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堅強后盾。
6.積極構建新的教育實習模式。教育實習是高師音樂專業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高師音樂專業教學目的、體現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培養合格基礎音樂教師的重要環節;是提高學生實際教學能力的重要手段;是高師音樂專業“師范性”的象征。針對目前高師音樂專業在學生即將畢業的前一學期安排僅一次實習的方式,對此,要積極地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革,即要將學生的教育實習安排在學生入學到畢業學習全過程的始終。包括教學基本功訓練、教育調查、教育見習、模擬教學、教材教法研究、教學實踐、教育實習等活動,還包括課內教育實習與課外教育實習、校內教育實習和校外教育實習、有形教育實習與無形教育實習相結合的教育實習方式。這些實習方式以其“長期性”為最大特點,可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盡早地進入教師角色。如果這種實習方式能夠真正在高師音樂專業教育教學中實施與推廣,將對基礎音樂教師隊伍的建設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7.培養學生多媒體網絡教學能力。隨著時代的前進,多媒體和網絡的發展為教育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改革,還要培養學生把傳統技能與現代教學技術融為一體、協同互補以及應用開發利用CAI教學課件等能輔助教學的信息技術處理能力,通過電腦網絡學習音樂的邊緣學科知識,為未來基礎音樂課堂教育教學的現代化技術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8.充實、完善教材體系。針對目前教材中缺乏對我國民族、民間音樂內容介紹的問題,要鼓勵高師音樂教師在新課標的引領下,結合基礎音樂教育教學實際對現有教材進行拓展與整合。要充分利用本地區的各種音樂教育資源,建設富有地方文化特點和校本特色的音樂課程。不斷地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和培訓,使教材能更適合基礎音樂教育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孫榮達,從中小學音樂教師素質談音樂教師繼續教育[J],四川音樂學院學報,2001,(3)
關鍵詞:高師 音樂教育 教育實習 反思
高等師范院校音樂教育專業作為培養音樂教師的搖籃,對我國音樂教育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育實習作為該專業必修課程對于就讀該專業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及其職業發展尤為重要。當從一種校園走進另一種校園時,所帶給實習生的已不僅僅是環境的變化,更多的是一種學術知識與音樂教學實踐所交織在一起的映射在實習生本人身體上、精神上的一種所謂真正的“音樂教育”的體驗。體驗之中所引發的一系列的未曾謀面或者似曾相識的教學問題、教學知識以及各種自身的不足與感觸都是實習者所要學習的。音樂教育實習對于音樂教育學習的研究生來講應該從更高層次的視覺出發來獲取“知識”,也許更多的是一種從理念上去反觀現實中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利與弊,以此為自己的學習探索來指明理論上與實踐上的方向。筆者通過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及其觀察從以下三方面著手提出對于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在教育實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的反思。
一、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學生應處理好音樂教育理論知識與教學實踐的關系
音樂教育實習過程中,實習者真正的踏入講臺,是一番有別于書本上所描述的或者講臺下自我練習的實踐,雖未脫離傳統的教室實踐的模式,但作為一名“教師”給予實習生的尤其是長期生活在“學生模式”的實習生來說,比在理論上的學習所獲取的能量要踏實充足的多。當理論性的知識與教學實踐中所遇到的一連串的境況問題相碰撞時,大多數實習生便會在第一時間出現所謂的“大腦空白”的反應,這應該是缺乏實踐的大學音樂教學的詬病。因此,在扎實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如何將其應用于實踐教學之中并通過學生的反饋來獲取自己關于音樂教學的各種信息仍是實習生們所要真正解決的問題,當然對于高校的音樂教育工作者而言這必然也是一個大問題,在此不再多討論。在實踐教學中實習者會發現自己理論知識的缺乏,沒有方向感,對音樂教育這個大學科的疑惑會更加強烈,音樂教育哲學、音樂教育學、課程教學論等相關學科的知識欠缺對每一位實習生來講都是很大的難題,在實踐中以上理論知識的匱乏則表現出了狹隘的教學認識觀,如對教學目標的認識僅僅完成此目標即可等等。殊不知音樂教育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力量所肩負的力量,其實在音樂教學課堂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斥著諸如此類的意味,如何理解他,這是高校音樂教育工作者的重任與音樂教育學習者所應反思的。
以上理論與實踐交織所引申出來的教育實習中的問題是值得大家來思考的,筆者將其歸為以下三點:
(一)音樂教育理論知識(音樂教育哲學、學科理論及其相關文化知識、技能)學習的匱乏是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詬病,學習者應該加強此方面的學習,以此才能為實踐指明方向。
(二)教學實踐過程中如何在已有的理論支持下有效地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并不斷反思自己的音樂教學。
(三)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與理論知識相出入的教學情境等實際問題如何去反思指正。
二、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學生應處理好教師與學生角色轉換關系
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已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在音樂教學中對于每一位實習生來講,這確實是一個新的問題。面對音樂教育界所倡導的各種音樂教育新理念以及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新氣象(包括課改之后的教材、教學要求等)以及日益發展的音樂教育學術爭議,每一位音樂教育實習生都應該以新的眼光來看待音樂教學,學生自然是首要“問題”,作為教師的“我們”與作為學生的“他們”這種主體間性的一元關系如何在教學中有效地合理安排成為很多實習生頭疼的大事,往往一開始出現現象最多的是教師很怕學生,學生也怕教師,這種緊張不自在的感覺在很多實習生眼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接下來的變化也許更多的是教師可能會變得和藹或者越來越嚴厲,甚至在有些實習生身上還會出現對學生的懲罰等問題,對于實習生來講這雖是一種現象,但音樂教學中應該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每一位實習生都應該在認清自身位置的前提下,以一種文化傳承者的姿態來進行教學與學生溝通。這種教學關系的建立不單單是單向的教師傳授學生的流動,而是雙向的,教師在以教師的姿態向學生傳授音樂文化知識的同時也應以一種學習者的姿態來接受學生所反饋給自己的一系列的音樂信息符號。這種雙向的音樂教學不僅會排除以上所出現的音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弊端現象,而且從文化的角度來闡釋了主體與主體之間一元論的音樂教育的哲學思考,同時也將音樂知識與文化緊密結合,以此從更深層次的理念來推動中小學音樂教學。但往往這在音樂教育實習生的身上很少能反映出的。這不僅僅是實習生本人的問題,更多的重任在于高校音樂教育工作者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時如何讓學生在潛意識間樹立這種文化姿態,以此來推動這種高校與中小學教育的銜接。由此引發的反思筆者僅提及以上所述。
三、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學生音樂教育教學意識的淡薄
此點之所以放之最后來描述,在于筆者在實習過程中深深感受到這不僅僅存在于音樂教育專業的實習生中,在許多以從事中小學音樂教學的教師中這種現象仍存在。許多實習生不知道音樂教育專業是“干什么的”,盲目的學習,盲目的實習,自上個世紀末一直至今,音樂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自身“上講臺”與“上舞臺”的問題一直普遍存在于我國的高校音樂教學中,至今仍大有人在,當學生對這種關系迷惑不清時,自然對音樂教育到底“干什么”更是不清楚,音樂教育教學意識自然更是淡薄,實習過程中,這種問題便表現的更為突出。“藝術師范教育培養的學生主要不是上舞臺,而是上講臺,這一點是藝術師范教育專業與專業藝術教育的分水嶺”。①音樂教育實習生應該在明白自己“上講臺”的基礎上,認真的學習關于音樂教育的相關知識體系及其它的相關音樂文化知識的自我學習,同時應注重自己的實踐教學,以此來充實。而教育實習自然為學生實習提供很好的平臺。只有在明確目標學好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為實習打好基礎,同時做到此點,實習生們還會從生活中體驗音樂教學的樂趣而不是煩躁。做到此點,實習生們會以此來反思教學實踐,向著科研型教師的方向無意識或潛意識的出發。由此可見音樂教育意識的重要性,仍然如上述兩點所陳述的一樣,高校音樂教育工作者責任重大。
以上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以音樂教育實習者的角度所反思的實習過程中所遇到的主要的三點大問題,以此三點為出發點,望對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實習及其音樂教學實踐有所啟示,并希望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學生能夠在此過程中感受音樂教育過程中文化傳承的魅力,以新的姿態做好自己,為我國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綿薄之力。
關鍵詞 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 現狀與反思
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告訴我們,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不僅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階梯,也是人類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而音樂教育造就了人的審美能力,是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發展健康和諧的音樂教育,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適應的先進精神文化基礎,是建設和諧社會目標實現的必要條件。而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在整個國民教育體系中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是建設農村和諧文化的前沿陣地。而目前我國農村音樂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師資建設等各方面都相對滯后,嚴重制約了農村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筆者想針對目前農村中小學音樂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
1.1 教學思想觀念落后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質教育并沒有從根本上轉變大多數鄉村中小學教師和領導的教學觀念。不少學校仍把各種統考分數作為評價教師和學生的唯一標準,而且很多農村基層學校領導對音樂教育教學知之甚少,認為音樂課只是一門輔修課,與升學無直接聯系,在學校教育中可有可無。所以,忽視音樂教學,用數學、語文等“主科”搶占音樂課的現象在農村大有市場。另外,一些學校對教師的考核與學生升學考試成績掛鉤,音樂課不統考,音樂老師也就沒有成績,就成了教師中的落后分子和下崗的對象,甚至有的音樂教師干脆改行。這不僅破壞了音樂課的整體教學,打擊了音樂教師的授課積極性,還造成了音樂教師流失,遏制音樂教學水平發展。
1.2 音樂教師素質低在鄉村中小學音樂教師師資力量中大部分是當地的民辦教師。他們很少受過正規的音樂教育,又缺少接受音樂培訓的機會,缺乏必要的音樂素養,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當大的缺憾。教師音樂素質低,是造成目前鄉村中小學音樂質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視對音樂教師的培養和繼續教育,是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一個有效途徑,也是加強和提高鄉村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根本性措施。
1.3 對音樂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學條件差,缺少相關設施。由于長期以來農村經濟落后,財政收入困難,地方政府在教學上的投入很低,在音樂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要發放教師的工資都很困難,更別說升級音樂教學設施,引進優秀的音樂教師了。有的地區由于對音樂教學的不重視,即使有音樂教學設備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學中,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評比;有的學校沒有獨立的音樂教室,教學條件得不到保障;有的學校缺少音樂教學所必需的多種教學設備和相應的音響、音像資料,甚至連音樂教材的配套磁帶都沒有。這樣對于音樂教學的開展是很不利的。
1.4 音樂教材內容偏深現在的有些音樂教材與農村中小學的教學現狀不相適應。教師教起來吃力,學生學起來費勁。甚至許多教師限于自身音樂水平不高,無法教授五線譜等樂理知識,學生也對此不感興趣,致使音樂課缺少系統性、多樣性和豐富性,從而破壞了音樂教學的整體,晦澀難懂的教材內容也成為提高學生音樂水平的瓶頸。
2.改變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對策
2.1 更新教育觀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改變當前農村小學的音樂教育狀況,首先黨政教育主管部門和音樂教育工作者要轉變觀念,把農村小學音樂教育放在提高我國全民素質的高度,有長遠的教育眼光,將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這一變革,大力倡導音樂教育的新理念;建立正確的教師評估機制,徹底消除“正課”與“副課”的偏見,把音樂擺到與其他學科同等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來,讓農村中小學的音樂教育正常有序地開展起來,讓音樂課成為中小學教學內容的一個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
2.2 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穩定和加強農村學校音樂教師師資隊伍建設,是農村音樂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保障。它對學校的其他教育教學工作也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是提高中小學音樂教育質量的首要問題。因此首先要有效合理地利用現有師資,要充分發揮現有師資的長處,為他們的能力發揮創造良好的環境;其次,面對農村音樂教師素質低下的情況,學校應該加大對兼職教師的專業培訓力度,充分發揮業務能力較強的教師的帶動作用,通過走出去學,請進來講等多渠道,提高教師音樂素質修養及課堂實踐等藝術,達到音樂教師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音樂教育;教師;能力水平;教育能力
一、引言
教育本身是一種創造性的的思維活動,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最好教的是書本上的“死知識”,學生只需死記硬背就能掌握,但往往效果也是最差的;而最難教的則是“教學教法”,如同一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花最少的時間精力,學會最多知識的方法。因為“教學教法”要受到人、時間、地點等各種條件因素的影響,它本身就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對一個教師教學能力也是一種綜合性的考察。它需要教師對所學知識進行融會貫通,把知識和最合適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很多人在教師職業生涯初期往往會感到不適應,并且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從師范生到教師,角色上的轉變讓很多年輕教師的職業心理和專業技能都準備不足,剛工作就給年輕教師一個下馬威。
二、工作競爭壓力
1.音樂教師的專業能力
音樂教師的專業能力,指的是他們在從事音樂教育專業的工作中必須掌握的技能,它包括:演奏,演唱,作曲技術理論,創編樂曲和歌曲,合唱指揮,音樂歷史等。根據教學對象的不同,音樂教育教師的專業能力要求在各級單位中也是不同的,包括:高校音樂專業教育、高校非音樂專業音樂教育(俗稱選修音樂課)、中小學音樂教育、幼兒園音樂教育等單位。在各級單位中,中小學音樂教師隊伍最為龐大,在音樂教育領域中也最為重要,下面就以中小學音樂教育為例,教師在工作中必須加強的專業能力。
為了扮演好這個角色,中小學音樂教學中,除了正常的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音樂教師的教學內容。因此,這就要求中小學音樂教師具備一定的專業功底,這些內容包括:堅實的基礎音樂理論知識,精準的視唱,視奏能力,系統的和聲知識和作曲能力,分析音樂作品和音樂表現的能力,合唱團和樂團和指揮能力,音樂史知識,舞蹈表現能力等等。只有具備這樣的專業知識和能力,音樂教師才有可能在課堂內完成歌唱教學,音樂欣賞,閱讀樂譜,音樂理論,樂器演奏;在課外活動組織輔導好合唱隊、合奏隊、舞蹈隊,有效的組織策劃好一系列的集體性的音樂實踐活動。
2.音樂教師的教育能力
(1)良好的課堂教學組織能力。組織教學包括以下三點: 組織自己的課堂行為;組織自己的講授;組織學生的活動。作為一名合格音樂教師應該做到對每一個教學環節胸有成竹,能將文化知識、音樂專業技能和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巧妙融合,實施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去;其次能夠對教學中的各種復雜或突況有較好的應變能力,自始自終貫徹自己的教學要求,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利用音樂激發其形象思維以達到音樂教學的目的;最后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學生的能力,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正確的判斷,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2)精湛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在學生眼中,音樂教師充滿個性,音樂教師的見解應該富有想象力,相比其他學科老師能夠更加吸引學生。加上音樂教師優美的語言能激發學生的激情和力量,有時幽默的語言也能使學生在愉悅中接收教育。
(3)科學研究能力。教學科研活動是揭示教學規律的創造性活動,它能促進教師的教學工作向更高層次發展。音樂教師在具有豐富教學實踐的基礎上,不斷了解同行的工作情況,在同行間相互交流探討,并總結歸納出自己的教學經驗,不斷探索教學規律,并隨著時間的推移才能讓自己的教育能力有著長足的進步。
三、教育對象年齡的變化
(1)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是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的統一;聚合思維是把問題所提供的各種信息聚合在一起得出一個正確答案;發散思維是沿著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樣性的思維。在音樂教育中,應盡量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多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
(2)最大發想象力限度地幫助學生發展自己的想象力。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要營造一種激的氛圍,以提供學生一個自由創作的空間;而這種氛圍的創設,是需要教師有較強的創作能力的。
(3)調動學生的創新興趣。音樂本身就能讓人產生興趣,音樂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一點。使學生通過音樂教育對音樂和音樂以外的事物產生興趣并探索認知它們。要引起學生的創新興趣就需要教師的引導,用什么方式引導、得益與否,這就需要音樂教師的創造能力了。
四、教育制度的改革
1.音樂教師的聽賞能力
音樂聽賞能力是音樂教師自身專業素養的積累與提高及施教的基本前提,作為一種職業標準,對音樂教師聽賞能力的要求就不能僅僅停留在純感性層面,需要教師將系統的專業知識與其他豐富的人文知識同訴諸感性的音響表象在更高的層面上得以整合,進而達到對音樂文本的多層次的理解這一境界。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應多從音樂的作品風格、結構進行理性的總結分析。
2.音樂教師的反思、評價能力
音樂教師在具備了專業能力、教學能力等“基礎設施”后,對其提出的更高要求便是教師的反思、評價能力。音樂教師的反思、評價能力實際上是對自我能力的總結和充實的能力。這種能力簡單說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多去發現研究問題,課后多做總結,不僅要去研究學生的問題,而且還要多從自身上尋找原因,通過長期的經驗積累,摸索到一套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例如,我們經常會碰到課堂上學生唱不準音、旋律走調、節拍合不上等諸多問題。有些學生缺乏良好的聽辨能力,有些學生有音樂感覺但不能精準的表達音樂,兩類學生屬不同性質,前者少數人后者多數,對這兩類學生就要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訓練。
五、結束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音樂教育研究與研究方法就是“事”與“器”的關系。因為,音樂教育研究方法既是音樂教育學科發展的前提,也是音樂教育研究得以成功的保障,其對規范和指導音樂教育領域的研究起著重要作用。音樂教育理論研究的深度和水平,特別是音樂教育理論研究的創新程度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有著本質的聯系,研究方法的有效運用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擴展音樂教育研究的論域。同時,研究方法還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音樂教育的研究成果是否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和推廣性。
《中國音樂教育》(以下簡稱《中》)雜志作為國家級音樂教育期刊,在我國音樂教育研究領域具有廣泛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其刊載的學術論文既是我國音樂教育學科研究狀況的重要反映,也是音樂研究者自身學術研究能力的集中體現。因此本文試圖對其2007年刊發的論文在研究方法的運用方面進行元分析,以使我們獲得關于我國音樂教育領域研究方法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的重要信息,并針對研究方法在我國音樂教育研究的運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改進建議,以促進本領域研究方法的改進與完善,從而進一步提高我國音樂教育研究的水平。
二、研究方法與過程
1 研究方法
選取《中》2007年1至12期刊發的所有學術論文(外文翻譯除外)作為樣本,總計160篇。根據論文的題目和原文,采用內容分析法,將160篇文章從研究方法的類型、研究領域等方面進行數據記錄,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統計分析,并利用Excel 2007統計工具對所獲數據進行整理和統計,以保證研究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2 概念界定
有關音樂教育的研究方法,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有著不同的劃分。本研究借鑒徐輝等人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現狀及分析》中的歸納,將研究方法界定為“定性與思辨”和“定量與實證”兩大類。其中定性與思辨研究是指采用經驗總結、哲學思辨、邏輯分析的方法進行的相關研究。其特點是:從材料來源看,大部分材料是采用他人研究成果或從書刊中獲取的,材料的引用與分析帶有較大的隨意性、習慣性、自發性;從研究工作空間看,絕大多數屬于“書齋式的研究”,即坐在書桌邊、在圖書館中進行的研究;從研究方式看,主要是通過個人悟思、哲學分析、文獻概括、歸納演繹等思辨的方式進行;從研究成果的性質看,大多是感想式的、思考性的、哲學性的、主張式的或指示性的。定量與實證研究主要是指對原始材料進行收集及系統的實證性分析,主要采用實地或現場的調查訪談、量化分析、客觀性的語言陳述等手段,其具體包括觀察方法、調查方法、個案研究、數學分析、實驗方法、多學科方法等。
三、研究結果
1 研究方法的總體運用情況
統計表明,在160篇論文中,采用定性與思辨研究方法的論文有150篇,占總數的93.75%;運用定量與實證方法的論文10篇,僅占總數的6.25%。
2 具體研究方法的運用情況
關于具體研究方法的使用情況,如表2、表3所示,在采用定性與思辨研究方法的文章中,屬于感悟性思辨的論文比例最高,占此類論文的93,33%;在定量與實證方法的運用方面,使用調查方法的文章居多,占此類論文的80%。圖1、圖2是對研究結果的直觀呈示。
四、思考與建議
盡管我國音樂教育領域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獲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對于揭示音樂教育教學規律、改進音樂教學質量、提高音樂教育決策的科學化水平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同時也出現了一批高質量的研究論文和優秀作者,但是,總的來說,目前音樂教育研究的現實仍不容樂觀。要進一步提高我國的音樂教育研究水平,還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和改進。
1 提高對研究方法的重視程度和規范意識
科學的研究方法與過程是科研論文的重要內容,體現著學術研究的嚴謹性,同時,也是研究者得出科學的研究結論的重要保障。在此次調查過程中,筆者注意到一些運用定性與思辨研究方法的論文帶有明顯的經驗陳述或工作體會的色彩,其在論文邏輯推理的嚴密性和研究技術與方法的規范性方面還有待提高。作為一種特殊的認知方式,思辨指的是在較高層次上對實踐與問題給予關注,通過概念分析、邏輯演繹等方式獲得認識,其問題的提出、分析與解決,均體現一種嚴謹的邏輯安排和因果關系。如獲至寶果僅僅依賴意念上的主觀思考,其研究結論是不會有足夠說服力的。因此,音樂教育研究者在運用定性與思辨方法時應注意提高思辨的抽象性、概括性及理論分析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同時,有部分采用定量與實證研究方法的論文,在問題設計、調查對象選取及信效度檢驗等方面存在著技術性的失誤。實證研究作為一種方法論體系,擁有其自身的哲學思想和一套完整的技術操作程序,包括提出假設-概念化-操作化-選擇適當的方法一搜集資料一證實、證偽研究假設等。為了使音樂教育領域的研究結果更加客觀可信,研究者應對定量與實證研究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予以重視,采用科學嚴謹的研究方法,以加強結論的可信度和有效性,這是提高音樂教育科學化水平的一條重要途徑。
對研究方法的理解與使用是一項重要的學術素養,而這種素養的訓練和養成一方面依賴于學術共同體的制度性規范,另一方面也有賴于學術研究者的自覺意識。廣大音樂教育研究者應自覺樹立科學觀念,積極提升自身的科學研究素養,遵循科學的研究方法與規范,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獨立的學術品格挖掘音樂教育領域學術創見的應用價值。這對提升我國音樂教育科研水平,規范音樂教育研究方法與過程,解決音樂教育實踐中的具體問題以及增強國際學術交往中的話語權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2 掌握并運用多元化的音樂教育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結果還表明,目前,在我國的音樂教育研究領域“重定性輕定量、重思辨輕實證”的研究取向比較明顯。同時,在具體研究方法的選擇上,研究者的論文多以感性思辨法和調查方法為主,其他研究方法則少有涉獵,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我國的音樂教育研究者比較缺乏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意識。
現代學科演變的趨勢表明,一門學科僅采用單一的研究方法已經不足以充分地把握其研究對象,而往往需要采用幾種不同的研究方法從不同的視角對研究對象進行研究。音樂教育研究的特殊性、復雜性、動態性及各種研究方法的互補性更是決定了我們需要采用多層次、多方面、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因此,音樂教育研究者在重視定性研究方法的同時,不應忽視各種定量研究方法的運用,應將定性與定量方法加以有機結合,根據研究對象的性質和特點,靈活地利用各種方法,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反映和揭示音樂教育的本質與規律,這將使音樂教育領域的研究更加科學化、精確化,同時也更具有實踐意義和應用價值。研究者還可以借鑒其他相關學科的概念框架、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如將哲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系統科學等領域的研究技術和方法引入音樂教育研究領域,這些相關學科特有的、成熟的學術規范,可以為音樂教育學科知識的產生提供方法上的借鑒,也可以豐富音樂教育的學科內容,使音樂教育的
研究方法更加多樣化、綜合化和現代化,從而拓展音樂教育領域的研究視野和研究空間,促使更多研究領域和研究課題的誕生。
3 中小學音樂教師應努力成長為研究型教師
從《中》刊發論文的作者信息中我們可以發現,在音樂教育研究者隊伍中,中小學音樂教師占有相當比例,其研究素養和能力對我國音樂教育領域研究的整體水平具有重要影響。但目前,部分中小學音樂教師存在科研能力和素質偏低的問題,這既制約了音樂教師個體專業化的發展和學校音樂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也不能滿足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新課改要求教師應做到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八^研究型教師,是指在具有多元知識結構和嫻熟教學技能的基礎上,還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樂于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地探索教育規律和教育方法,并能自覺運用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提升自身的專業化水平”的教師。這說明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和教師專業化發展,要求中小學音樂教師改變傳統的職業角色,由過去單純的教育教學實踐者,轉變成為教育教學的實踐者和研究者。從這個角度來說,開展教育科研應該是中小學音樂教師的一項重要職責和基本要求。中小學音樂教師從事教育科研活動,既是培養學者型、科研型和專家型教師的客觀要求,也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因此,激發中小學音樂教師從事教育科研的動機和意識、提升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教育科研的素質無疑是當前中小學教育工作的重要問題。這首先需要音樂教師自身加強對教學科研重要性的認識,利用一切機會學習和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不斷增強科研意識和問題意識,將研究成果從教學實踐中梳理及表述出來。同時,教師培訓機構在教師專業成長過程中也起著重要作用,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積極組織教師培訓,提供相應的研究資源和專業引領,確保音樂教師能運用正確的研究方法從事教學科研活動,且不斷組織音樂教師進行科研成果交流,為音樂教師終身學習搭建廣闊平臺。
[關鍵詞]農村音樂教師 教師專業發展
新課程的頒布與實施猶如一道春風,推動我國音樂教育事業迅速向前發展。但是,由于我國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廣大農村地區音樂教育發展仍然緩慢而滯后。音樂教師作為音樂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專業水平直接關系著音樂教育的發展,因此,要促進農村音樂教育發展,就必須關注農村音樂教師專業發展。
一、農村音樂教師專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村音樂教師專業發展現狀不容樂觀,主要問題如下:
1、專業知識貧乏、單一
長期以來,農村地區由于音樂師資的缺乏,很多音樂教師是兼帶音樂課的其它課程教師,他們中很多人沒有受過正規的音樂教育,音樂專業知識非常貧乏。另外,農村音樂教師學歷普遍偏低,而農村條件的限制使他們缺少接受專業音樂培訓的機會,因而在音樂素養,音樂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技巧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缺憾。在面對新課程、新教材的要求時,他們往往感到力不從心。另外, “重技藝輕理論”、忽視音樂理論和音樂教育理論知識的掌握的現象也很突出,導致了一些教師專業知識單一。由于沒有理論基礎作為教育教學的支撐,這些教師教學時往往照搬音樂教案,在教學中缺乏自己的思考,其結果是經驗無幾,專業發展不盡人意。
2、專業能力欠佳
音樂教師的專業能力包括音樂教學能力和綜合能力。由于音樂專業培訓費用較貴,農村音樂教師們經濟能力有限,使得許多教師較難獲得優質的在職培訓,這影響了他們的專業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他們的專業能力欠佳。筆者調查還發現多數農村音樂教師很少讀教育理論書籍,用他們的話來講:教育理論是紙上談兵,對教學實踐沒有什么用處,讀了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另外,許多農村音樂教師們教學時很少在教學中進行音樂教學研究。在這種按部就班、機械循環的教學過程中,他們的音樂教育教學能力提高極為緩慢。
教師的溝通交往等綜合能力也直接關系著教師的專業發展。筆者發現一些農村音樂教師由于交往溝通能力不強導致他們的音樂課堂成為放任型和沖突型兩種不良課堂。在放任型課堂里音樂教師任由學生的喜好來選擇音樂教學內容,比如學生喜歡聽流行音樂,音樂老師就把播放流行音樂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新課程的要求成了一句空話,教師的專業發展更是無從說起。而在沖突型課堂里,教師缺乏與學生的良好溝通使得音樂課堂成為教師和學生沖突和對立的“戰場”。這種不良的師生人際關系導致音樂教師們自我效能感下降,職業倦怠顯現,很多音樂教師逐漸敷衍教學,得過且過,專業發展因此停滯不前。另外,教師的溝通交往能力也體現在教師與同事的溝通中,良好的溝通能力使他們相互學習,汲取經驗,這顯然有利于教師們的專業發展。
3、專業信念有待加強
教師的教育信念是指教師自己選擇、認可并確信的教育活動觀,它反映的是教師對教育、對學生以及學習等的基本看法。⑴教育信念作為沉淀于教師心智中的價值觀念,總是以一種無意識的經驗假設控制著教師的行為(教師行為往往是其教育信念的實現和表現)。⑵長期以來,音樂課程在農村是副科地位,許多音樂教師看不到自己職業的價值而缺乏堅定的教育信念,這影響了他們的工作情緒,使他們無心在教學過程中學習、積累經驗,因此難以獲得專業發展。還有很多音樂教師沒有認識到音樂教育的本質是什么,他們認為音樂課只是唱唱歌、聽聽音樂、教教識譜。更有些教師認為農村孩子音樂基礎差,新課程的要求在農村無法實現,因此對音樂課程改革采取消極看法。在這種錯誤的專業信念指引下,這些音樂教師不是積極思考如何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專業能力,而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復著過時、錯誤的教學法,這種錯誤的教育信念導致他們的音樂課堂教學背離了新課標的要求,也阻礙了教師們自身的專業發展。
二、促進農村音樂教師專業發展的對策
個人層面
1、 堅定教育信念
教師的教育信念與他們的專業發展密切相關。因此,音樂教師們有必要理解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和價值從而堅定自己的教育信念,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教育事業中,并視教學為生活中的樂趣,充滿熱情、心情舒暢地進行專業學習并在教學中思考、研究,這種滿懷激情的工作狀態有助于音樂教師們的專業發展。另外,農村音樂教師們需要對音樂教師專業有正確的信念,以指導個人努力的方向。例如,他們應該明白音樂教師應具備怎樣的專業素質,以及如何擁有這些專業素質;面對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要求應如何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以滿足音樂教學的需要;面對農村簡陋的教學條件,音樂教師需要增強哪方面的專業知識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等等。音樂教師正確的教育信念對他們的專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2、學會正確歸因
音樂教師能否對農村音樂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正確歸因也影響著他們的專業發展。一些農村音樂教師將農村音樂教育落后歸因于所在地區條件差、環境差,學校音樂設備缺乏,學生音樂素質差等外部因素,在這種錯誤歸因下,他們認為自己在這樣的教學條件下很難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就算學習了先進的音樂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在這種環境中也運用不了,于是怨天尤人,失去了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和在工作中積累經驗、反思、學習的主動性。如果音樂教師們認識到音樂教師專業水平與農村音樂教育發展緩慢密切相關,就能激發他們的責任心,從而思考如何通過提高自己專業水平來改進音樂教學。因此,正確歸因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農村音樂教師們的專業發展。
3、利用網絡資源
農村教師常年工作在農村地區,發展空間相對狹隘,信息閉塞,與外界的聯系較少。信息技術的跨時空性將為農村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便利,也為農村教師與其他地區教師架起了溝通的橋梁。⑶網絡信息的快速傳遞讓農村音樂教師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到音樂藝術的學術動向和前沿的教學思想,這有助于他們更新觀念,跟上本專業的最新發展,激發專業學習的沖動和愿望。另外,網絡上豐富的學習資源如網絡課堂、網上期刊雜志報紙、各種音樂網站等等都可以成為農村音樂教師們提升專業水平的好幫手,網絡的快捷方便也彌補了農村地區交通不便以及外出培訓費用貴帶來的農村音樂教師進修難的問題。
4、堅持教學反思
波思納認為,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他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因此,音樂教師要獲得專業發展就必須進行教學反思。教師的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個人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對象,對其中的教學行為教學現象和教學問題進行審視分析探討研究從而最終解決問題并促進自身專業發展的過程。⑷教師們在教學反思中能提高自我覺察水平和自我專業意識,從而看到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專業上的欠缺,激發專業發展的主動性,最終促進專業發展。
學校制度層面
1、完善教學設備
農村學校音樂教學設備嚴重不足:沒有專門的音樂教室、缺乏與音樂教學配套的圖片音響資料,甚至連教學用的樂器都不能保證的“簡陋”條件成了農村音樂教師們順利進行教學的攔路虎。在這樣的教學條件下,一些教師養成了得過且過,敷衍教學的習慣。因此,學校通過完善教學設備來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一方面能讓音樂教師們感受到學校對音樂課程的重視,增強了他們專業學習的信心,另一方面也便于音樂教師們開展教學研究,在實踐中獲得專業成長。
2、為教師減負
許多農村音樂教師在教學音樂課程的同時還兼有其他課程,他們往往要備好幾種不同的課。有調查顯示,一學期平均每周課時在16節以上的農村音樂教師多達50%,另外還要組織課外活動、為節日編排文藝節目。繁重的工作讓一些音樂教師即使有心想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也感到力不從心。因此,農村音樂教師們的專業發展需要學校的支持,需要學校為音樂教師們“減負”,讓他們專職于音樂課程的教學,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來學習“充電”、進行教學反思和研究,從而不斷豐富和更新專業知識,提高教學能力。
3、為音樂教師培訓進修提供財政支持
音樂課在農村中小學是可有可無的課程,學校常忽視了音樂教師們的培訓,音樂教師培訓進修費用一般由教師個人承擔。但許多農村教師家庭負擔較重,加之音樂專業培訓所需費用較貴,培訓進修所帶來的經濟負擔嚴重影響了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積極性。因此,學校有必要把教師專業發展所需經費列入專項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之中,為農村音樂教師專業成長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激勵他們沿著專業化方向發展。
4、完善年度考核機制
筆者調查還發現,許多農村中小學在教師年度考核中更多地關注形式化的東西,比如學生考試分數、升學率、教案、出勤率等,而那些上進好學的音樂教師在年終評比時并沒有更多優勢,這造成了“學與不學一個樣”的局面,成為音樂教師們專業發展的消極因素。因此,教師專業發展必須納入年終考核評價機制之中。學校應每學年對不同學歷、不同職稱、不同學科的教師分別提出專業發展要求,制定符合他們實際的專業發展規劃,并在學年末對教師們的專業發展計劃完成情況進行評估,并把評估結果與年終評比密切結合起來,使那些自覺提高專業水平的教師得到精神和物質上的滿足,促進教師們專業發展的積極性。
5、構建學習型校園文化
構建學習型校園文化能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營造人人愛學習的校風,以提升教師們的專業水平。具體形式如下:1)網絡培訓。學校利用網絡為平臺,為教師們播放教育理論專家和教學名師的學術報告、各種專業課的教學視頻、特級教師的觀摩課錄像,并要求聽課教師記聽課筆記、寫課后感。2)閱讀和論文撰寫。學校每學期為全校教師制定“讀書規劃”并要求教師們寫讀后感和撰寫論文,將讀書筆記完成情況與情況與年終評比密切結合。3)教學教研活動。按不同專業分組,采用集體備課、平行研究課(即一課多講)等校本研修的形式,為教師提供更多合作和學習的機會,形成濃厚的團體合作的教研氛圍。并定期就教師在教學過程遇到的難點、重點進行討論,讓每個教師暢言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教學機智,互相交換意見,互相啟迪,經驗共享。
審視當前農村音樂教師專業發展現狀,我們可以看出農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面臨著很多問題。農村音樂教師專業發展需要農村音樂教師們自身的高度重視,也需要學校政策和制度為他們的專業發展排憂解難,提供良好的專業發展環境。我們相信,農村音樂教師專業發展了,農村音樂教育質量一定會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葉瀾等,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北京:北京科學教育出版社2001,第231-232頁
[2]陳向明,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發展的知識基礎[J]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1)
[3]張進良,何高大,信息技術支持下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10,(5)
[4]謝友明,論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兩條途徑[J] .教育探索,2005,(5)
[5]馮宇紅,指向專業發展的農村教師文化建設探析[J] .教育探索,2011,(2)
[6]Jacobson, Wayne.Learning, culture, and learning culture.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1996-47
作者簡介
有機會在這里與大家交流,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談起教育教學,在座的各位都是行家里手。在此,謹將自己任職骨干教師以來的工作情況以及點滴心得體會匯報于下,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師德方面:
始終自覺以一個骨干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嚴于律己,從各個方面樹立教師的良好形象。
生活中,遵紀守法、孝敬父母、善待鄰舍;工作中,精心備課,課堂精致,與同事愉快相處,對學校真心維護。把熱愛學生、熱愛本職工作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以教師職業道德為準則,自我奮斗目標與學校發展目標統一,以關注學生素質的培養和個性發展為核心,做“學生喜歡、同事支持、領導放心的教師”。并做到時時刻刻,事事處處。
二、育人方面:
堅持愛心育人,身正為范。曾經做過一學年的班主任,后因身體原因脫離了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愿意蹲下身來聆聽學生的心聲,甘做學生的朋友、師長。關注教育中的細節,關注學生的心理,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全面了解、研究、評價學生,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開發校內外課程資源,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培養學生有自主、合作、探究的習慣,反思學習過程和自我評價的習慣。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全心全意的教育好學生。
三、教學方面:
1、潛心教學研究,有明確的專業發展目標。
以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的理念指導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有教育教學改革的決心與行為。能依據新課程的理念與要求,實施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教后能夠進行理性反思,將教學方法、技能看成是一種藝術,時刻以研究的眼光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積累豐富的教育理論和學科知識,能把握所教教材內涵,掌握教學規律,體現教學個性,把構建高效音樂課堂作為自己每天的教學目標。我的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目標:基礎型教師——經驗型教師——研究型教師。
2、奮斗目標明確,教學改革愿望強烈。
不循常規,敢想敢做,既關注自身的發展,又關心事業的創新。對自己,抓課前鉆研教材,學情分析,充分做好課前準備;抓課堂教學效果,抓課后反思,問題研究。對學生,抓良好習慣培養;抓基本能力訓練,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在平時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可能和空間。努力在課堂教學、學生管理、學生素質提高、班級管理等方面有所創新。
3、創新教學模式,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
用心上好每一堂課,認真做好教后札記,研究教學案例評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體現教學個性和教藝美感。靜心撰寫教育隨筆,記錄對教育教學的感悟及其成長經歷、有效促進學科發展。每學期提供2節高質量的有特色的研討課或公開課,上學年已經在校內執教了兩節公開課,即初一年級的唱歌課《DOREMI》和初二年級的欣賞課《廣東民歌欣賞》。為傳承京劇文化魅力,構建校園文化特色,讓京劇藝術走進孩子們心中,兩年來我在我的初一、初二課堂上循序漸進的開展了傳統知識普及《京劇基礎知識欣賞》,激起了學生的研究學習興趣,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并且曾在課外活動時間排練了男生、女生的現代京劇聯唱、表演節目。
四、教科研方面:
(一)關注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動態和趨向,學習教育理論專著。
立足自我專業發展和學校事業發展,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學習相關理論和專業知識,把握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內涵,指導教學創新。做到了平時多讀書,讀好書,多一些知識的積淀,形成比較強烈的教科研意識。主動提高自身專業水平,使自己真正成為引領、推進新課程的帶頭人。
1、勤——時時處處皆學習。
俗話說:夜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我始終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力爭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師。2008年10月學習《音樂新課程改革理論》并寫成心得。2008年12月學習《中學音樂優秀教學設計》并寫成心得。2009年3月與全校的名師骨干教師一起赴青島學習“高效課堂”,寫成了《在探索中前行,在反思中成長——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高效課堂教學的反思與對策》一文,后又聯系自己的教學實踐寫成了《音樂課有效教學行為》的反思。2009年5月赴北京參加“全國校園合唱指揮研修班”,回來后寫了學習心得。2010年2月正值寒假期間,我靜心拜讀了《你能成為優秀的教師》一書,從這項山東省中小學人文教育研究與實踐成果中學習了成為名師的6大職業素養和49個細節,閱讀中一次次被書中多位名師的肺腑之言所打動,同時被書中多位名師所闡述的教育哲理深深折服,寫成《做優秀的音樂教師》讀后感。2010年7月,參加全縣教師暑期培訓,寫了總結《音樂鑒賞與作品分析之感想》。2010年9月觀摩第二輪立標課后寫了心得體會。2010年12月寫了學習《中國教育報》的總結。
2、廣——博采眾長。
讀書使我心靈充盈,眼界開闊,為汲取營養,提升自己,我制定了學習計劃,并按照計劃,自主學習了《中國音樂教育》、《中小學音樂教育》、《初中音樂新課程教學法》、《新課程教學問題解決實踐研究》、《中小學音樂教師手冊》、《中學音樂教師人文素質培養》、《奧爾夫學校音樂教材入門》、《中小學音樂教育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每月有計劃的撰寫業務理論筆記及教學隨筆多篇,提升自己的理論高度和實踐深度。尤其是在我今年生病養病的幾個月時間里,忍著病痛,我把《中國教育報》、《人民教育》進行了細致的研讀,為自己“充電”,或做批注書寫自己的靈感,或做摘抄記錄自己的感想,感覺受益匪淺。
3、深——讀原著,明精髓。
學無止境,“學,然后知不足”。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學習,把書籍作為我進步的階梯。認真研讀、學習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鄭杰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你能成為優秀的教師》、《與優秀教師同行》、《與名師同行》、《骨干教師成長的秘訣》等專業書籍,從專家學者身上吸取理論精華,充實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
4、用——學以致用。
做有心人,多觀察,多思考,善于積累,勤于動筆。將自己的隨思隨想化為文字,積極投稿報刊雜志。2008年撰寫論文《論音樂教育在學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發表于《現代教育報》教師周刊,2009年撰寫論文《以音樂為本實施初中音樂新理念》發表于國家教育部主管的《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刊物,2010年撰寫論文《改變教學方法打造高效音樂課堂》發表于國家教育部主管的《教育學》刊物。
2009年撰寫論文《談談音樂欣賞課教學》在“感動中國——2009年全國第三屆音樂教案、論文大賽”中獲三等獎;2009年創作歌曲《我把祖國愛心窩》在“感動中國——2009年全國第三屆新創歌曲、歌詞大賽”中獲二等獎并發表收錄于《感動中國——建國六十周年優秀原創音樂作品精選》一書。
(二)積極參加教育教學研討,不斷總結教育教學經驗。
在各級教研活動中發揮輻射、示范作用。發展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思維能力,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引領本學科教師推進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深入課堂聽本學科的課和其他學科的課,從中不斷汲取營養,全力推進學科建設,打造強勢學科。提出本學科教育教學的改進方案,向學校及相關部門提出關于教學工作的合理化建設性意見,為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獻計獻策。
(三)充分利用網站資源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實現自我成長。
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每學期精心制作多個教學課件,并有效地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去,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利用網站資源與其他教師進行網上教研課改交流,達到資源共享,帶動學??蒲泄ぷ鞯拈_展,促進自身業務能力的提高。
五、專業技能方面:
積極參加專業技能實踐鍛煉,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忘不了與學校部分老師參加的2008年春節文藝匯演文化廣場展演健身操,展示了錦秋中學老師們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也忘不了與全校老師一起拼搏2009年“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博興教育系統合唱比賽,喜獲二等獎,展現了錦秋人的積極豪邁。更忘不了與錦秋辦事處的全體職工一起參加縣委宣傳部組織舉辦的“慶祝60周年及我縣躋身全國經濟百強”大型廣場歌詠比賽,榮獲二等獎。并且珍惜和積極投身于全縣教育藝術團的每次排練和演出。
六、取得的點滴成績:
2008年9月被評為博興縣首批“骨干教師”,2009年10月被評為“濱州市藝術教育優秀輔導教師”,2010年3月入選全縣學科中心教研組成員,2010年9月被評為“博興縣第七批初中音樂學科教學能手”,2010年12月被評為“濱州市第七批教學能手”。
七、不足和改進:
1、認真開展教育教學實踐和教科研課題,出經驗,出成果。
幾年來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的特長優勢,通過開展學生問卷調查,我選定開展的校本教研課題是《京劇推廣進校園》。計劃三年內完成課題研究,做好課題研究報告、教學案例等,每學期完成1—2篇具有較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3000字左右),力爭每年有1—2篇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推廣先進經驗,傳播新的教育理念,宣傳和推介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動學校的藝術教育發展。
至今還未完成研制校本教材,正在末期整理之中。未嚴格按教學科研的規定深化過程研究,整理出相關的數據、資料,提供有理論高度和實踐深度的研究報告,總結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2、用心積累學校的藝術教育成果,用愛打造精彩獨特的藝術作品。
學校藝術人才的培養和藝術成果的積累需要課外活動時間的打磨,需要日積月累和堅持不懈,課外活動開展需要常態化,才能保證兩年一屆的全市、全縣中小學藝術節節目精彩紛呈。
3、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達到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