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30 10:08: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環境設計概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環境設計概念分析
環境藝術設計的概念始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那時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室內設計系為了模仿日本,把院系的名稱改成了環境藝術設計。隨后,全國很多設計院校都相繼改名。一時間改名稱成了時尚,幾乎沒有人進行冷靜的思考。有很少數的專家覺得改名不妥當,站出來進行呼吁但并沒有人聽取,幾年以后,那些主動改名的人也覺得不妥。
在我們國家,環境藝術設計就是室內裝飾、裝修設計、室內外設計以及建筑裝飾等。雖然叫法不一樣,但是,內容是一樣的,都是以建筑為中心進行的裝飾與設計的活動。其區別就是室內與室外,因此,可以看出室內的設計叫法也不合適,具有一定的限定性,就是沒有把室外裝飾設計包含在內了,這樣就會導致建筑以外立面與小環境的設計為主,使得設計在施工的過程中出現互相干涉的問題。除此之外,從狹義的角度來說,環境藝術設計的叫法也不是太貼切,環境藝術基本把地球表面的所有地面環境都涵蓋了,所以,環境藝術設計與室內設計在進行表達時,要以建筑內外的設計為中心。實際情況證明,室內外裝修設計主要表達的就是設計的內涵。目前,大專院校要解決設計名稱,就應該要把混亂不一的叫法進行統一。
二、現代環境設計理念分析
我們生存的環境雖然有很多人為的疆界,但是,我們的世界還是一個整體。大家共享同一片海洋,同一片天空。人類不斷進化的過程,也是用人類的力量對理想的生存環境進行構造的過程?,F代的環境設計具有綜合性,也是人類居住形態的體現?,F代的環境設計要把人與自然的關系完整地演變過來,是人類不斷發展進步的表現,特別是作為高級動物的人對自然與環境主動地產生影響的過程?,F代環境設計的提出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大到與整個人居環境的系統規劃相關,小到與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場所的營造相關?,F代的環境設計活動中有很多種分工,然而,分工不代表分家,任何對環境進行的設計都不能與整體人居環境脫離開來,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現代的環境設計工作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包括城市的設計,景觀的設計,園林的設計,還有建筑與室內的設計等。現代的環境設計師也算是一個通才,不但要具備專業的知識與技能,而且還要有較深的藝術與文化修養,每一種審美情趣要健康,就要建立在完整的文化結構上。當然,還有一個因素是與設計師藝術修養有緊密的關系的,就是設計師自身的藝術觀,并且需要與藝術手段互相結合在一起?,F代環境設計對各門藝術的展現起到很好的幫助,可以使其在一個共享的空間中展現,任何一名設計師,都要有較高的溝通能力,把全部的熱情投入到設計活動中去,協調并解決所有與人們生存環境質量有關的問題。所以,與其它藝術類別相比,現代環境設計師是一名系統性的協調人員。
現代的環境設計是二戰后新興的一門學科,在歐美受到很大的關注,也是在20世紀商品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科學與經濟、藝術相結合的產物。它把審美功能與實用的功能結合在一起?,F代環境設計具有很大的范圍,并且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是環境藝術工程的空間規劃,也是藝術在構想方案中的綜合計劃,不但包括環境與設計的計劃,裝飾與空間的計劃,還有構造與造型的計劃,色彩與材料的計劃等。
三、現代環境設計中有關傳統藝術的應用
文化形態語言的元素要在現代環境設計藝術領域中去尋找,并且要與現代的科學技術觀念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使精神層面得到提高。我們國家傳統文化的元素在環境藝術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主要方法如下:一是用形,在現代藝術的有名有實中直接應用傳統的圖形,它不是簡簡單單的照搬與堆砌,而是把傳統的文化與新的載體進行重新的結合,進而創設一種新的視覺語言環境。直接的使用是一種全新的概念,也是積極表現的一種,它需要把環境與工藝考慮進去,一定要與這些因素互相配合,使用最佳的組合才能把圖形的價值增大,把其獨特的韻味表現出來。二是用意,在我們國家許多的古代建筑以及室內藝術裝潢中,人們對于含蓄的呈現手法比較習慣,無論是外部的形態設計還是室內的空間布局,都會選擇較為適合的陳設與圖案,要想使文化內涵更加豐富,就要把這些特定的環境融合進去。在現代的環境設計藝術中,比較多地通過環境的構成與組成方法來體現環境本體以外的精神。三是形神并舉,對于傳統文化的審視需要用全新的現代審美的觀點,只有對傳統的文化有了充分的理解,才能把神延續成意,使傳統文化在現代設計中有更好的發展。對于我們國家的傳統來講,線條不只是長度與方向,厚重感更加重要,它把力量與速度表現了出來,使東方與西方文化間的對話得到促進。我們國家古典的詩詞在現代環境設計藝術中就得到形神并舉的應用,并且這也是最好的表現形式,在環境設計藝術中結合詩詞,會讓環境設計藝術更加富有詩情畫意,把精神的構想通過現實的三維空間設計藝術得以實現,就像美麗的夢境一樣具有非常獨特的魅力。
四、結語
在人類社會不同的發展時期,設計所具有的方向與使命是不一樣的。人們對大自然的索取是帶有掠奪性的,工業的公害與人口的惡性膨脹給環境帶來嚴重的污染,造成生態的危機。為了改善人類的生存狀況,人們只有把設計作為一種希望,通過各種設計從宏觀的角度使環境得到有效的改善,使創造出來的社會環境更具有更高的文化價值。所以,在現代以及未來,設計會走向城市,走向民眾,它也一定會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的結合在一起。這是毋庸置疑的,對環境進行改善,對環境進行創造,也是21世紀全球人類文化活動的一個重點,所以,人們都應該高度重視起這一問題,并為此付出實際的行動,為環境改善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1] 陳小藝.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基礎知識[M].環境出版社, 2013.
[2] 孫子健.應用美學[M].遼海出版社,2013.
在現代景觀環境設計中滲透中國傳統園林意境結構不僅能夠使傳統文化得以保留和發揚,同時還能夠使其與現代文化實現緊密結合。本文在分析了中國傳統園林意境結構的概念及基礎的前提下,對現代景觀的特點進行了綜合闡述,并最終對現代景觀設計中中國傳統園林意境結構的應用手段展開了分析,目的在于使現代景觀環境設計水平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關鍵詞:
現代景觀環境設計;中國傳統園林;意境結構
中國傳統園林設計過程中存在很多優秀理念值得借鑒,將其意境結構應用到現代景觀環境設計過程中對于設計水平的提高十分有利,同時也能夠使傳統與現代充分結合,進而為人們帶來更好的美學體驗。對現代景觀環境設計中中國傳統園林意境結構的應用的分析能夠使兩者的結合更加充分,無論對園林設計領域還是對人類而言都具有重要價值。
一、中國傳統園林意境結構概念及基礎
(一)中國傳統園林意境結構概念。
中國傳統園林意境結構主要指不同的園林設計效果所帶給人的不同感受以及園林與人之間的動態關系。一直以來,對意境的表達都是中國傳統園林設計的主要目的這一[1]。傳統園林的設計強調以自然美為主,但受種種因素的影響,在堅持自然美的同時,人文美也需要有所滲透。根據園林作用的不同,其所體現的人文美會存在很大區別。以中國古代的皇家園林為例,設計過程中不僅體現了自然美的因素,同時也體現了皇家富麗堂皇的人文美因素[2]。相對而言,私家園林便會表現出另一派景象。人文美的差別是導致園林意境存在不同的主要原因,中國傳統園林的意境結構即體現著時展的特點,同時也寄托著人們美好的愿望。
(二)中國傳統園林意境結構基礎。
中國傳統園林意境結構的生成基礎主要包括生理基礎、心理基礎以及審美基礎三方面內容:首先,園林意境結構的設計與符合人類生理發展的特點,這是保證其能夠被人們所觀賞,進而實現其功能的主要因素。其次,不同的意境結構設計能夠帶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在設計過程中,一定要以心理基礎為出發點來實現。最后,園林意境結構的設計要符合不同層次人的審美需求,這也是中國傳統園林意境結構設計的一大基礎。
二、現代景觀環境特點
現代景觀環境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人文以及生態兩方面,具體如下:
(一)人文特點。
現代景觀的人文特點體現在對以人為本的理念的堅持這一方面。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的重視程度開始逐漸提升,在此基礎上,以人為本的理念逐漸被提出,并得到了人們的重視。就目前的情況看,以人為本的理念已經滲透到了建筑等各個領域當中,現代景觀環境同樣需要體現這一理念,這是其人文特點的主要表現。
(二)生態特點。
根據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要求,各行各業在運行過程中都必須保證能夠實現環境的保護以及資源的節約兩個目的?,F代景觀設計需要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基礎來實現,在具體設計過程中,要時時刻刻關注環保問題,同時還要盡最大程度避免資源的浪費,這是現代景觀設計生態特點的主要體現[3]。
(三)時代特點。
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對景觀環境設計的要求也會有所變化,因此現代景觀環境設計中中國傳統園林意境結構的應用一定要體現時代的特點,要使設計成果能夠符合現代人們的要求,達到與時俱進的標準,才能使應用水平得到保證。對于現代景觀環境設計人員而言,認識到這一特點非常重要。
三、現代景觀環境設計中中國傳統園林意境結構的應用
為將中國傳統園林意境結構滲透到現代景觀環境設計過程中,使兩者能夠充分的結合,可以通過以下手段來實現:
(一)吸取傳統優秀理念。
中國傳統園林意境結構存在很多值得借鑒的設計理念,對此,現代景觀環境設計過程中需要加以借鑒[4]。中國傳統園林設計中對人生理、心理以及審美特點的重視便屬于現代景觀環境設計過程中必須借鑒的幾方面內容。例如:在對城市公園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便需要注意上述三點問題。城市公園的功能主要在于為人們提供休閑與娛樂的場所,其服務人群年齡跨度較大,即包括年輕人,同時也包括老年人群,為保證景觀環境設計能夠與人的生理特點相符合,在對臺階等進行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需求,這樣才能使景觀環境設計效果達到更好,同時也才能體現以人文本的重要理念。
(二)體現時代文化發展特點。
現代景觀環境設計中不能刻板的照抄照搬中國傳統園林意境結構,要體現時代文化的發展特點,才能更好的滿足現代人的需求?,F代景觀環境設計中,要加入現代的元素,同時還要體現不同城市的不同文化特點,這是保證設計效果能夠得到大多數人的接受的主要途徑。例如:在對西安的景觀環境進行設計時,一定要體現出其古都的特點。
(三)滲透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要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滲透到現代景觀設計過程中,使其設計效果能夠在中國傳統園林意境結構的基礎上有所提升。在對樹木進行種植的過程中,為提高其成活率,進而避免樹苗被浪費,需要選擇與城市的環境相適應的樹種,同時在樹木的成長過程中過程中,還應從其特點出發,指派專門的人員對其進行一系列的培育過程,以確保其能夠健康成長,從而在改善城市形象的同時,也達到可持續發展理念對環境保護以及資源節約的要求。
結語
綜上,中國傳統園林意境結構中對人的生理、心理以及審美特點均較為重視,在現代景觀環境設計過程中,需要延續這一優秀設計理念,與此同時,為使其能夠體現現代化的發展特點,還必須將時代的文化滲透到設計過程中,使其能夠達到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要求,這樣才能使現代景觀環境設計水平得到提高。簡單的說,現代景觀環境設計中中國傳統園林意境結構的應用要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這是改善設計效果的重要途徑。
作者:王俊 單位: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
【參考文獻】
[1]王湘昀.中國傳統園林意境結構對現代景觀環境設計的啟示[D].湖南大學,2005.
[2]張小喬.中國傳統造園手法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2.
在現代社會中,室內環境設計與人們的生活關系越來越密切,不敢是家庭還是辦公室,都離不開合理的室內環境設計。為了減輕人們的生活和空間壓力,舒適和輕松的現代簡約風格居室室內環境設計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現代室內設計中。在對現代簡約風格居室室內環境設計定位和具體要求進行探討之前,我們首先應該對現代簡約風格的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
現代簡約風格設計的概念
簡約風格室內環境設計的主要思想概念就是簡約主義,簡約主義最早可以上溯上上世紀初期。作為西方現代主義藝術的重要流派之一,其一直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不斷變化?!吧俣稚佟笔呛芏嘣O計師和學者所認為的簡約主義核心內容。簡約主義誰崇尚簡化,無論是原材料還是照明亦或者色彩等各種設計元素都最好簡化到不能再簡化為止是最好的。因此,很多簡約主義設計在設計元素上極其含蓄內斂,沒有絢爛和繁瑣的設計元素,都是以少和簡取勝。簡約主義風格設計從概念上來說就是一種對繁瑣與復雜加以摒棄的設計,在設計風格上追求簡潔和明了。人們對簡約主義目前的定義是以后總對事物最本質價值尋找的思想,通過對空間布局的比例設計達到化繁為簡,能夠很好的剔除阻礙人們欣賞的元素,讓空間和形式以最簡單直接的面貌展現在人們的眼前。現代簡約風格的重要設計理念是細膩、精準、簡單,通過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設計將簡樸的淋漓盡致將材料等最最原始本真的狀態表現出來。
現代簡約風格居室室內環境設計定位和具體分析
現代簡約風格在居室室內環境的設計定位上主要是讓身在其中的對象能夠獲得一種不被環境包圍的解放和釋然,使人與家具等環境要素脫離空間的概念實現和諧相處?,F代簡約的居室環境不能是濃妝艷抹過于花哨的,而應該以寧靜利索為主。在用色的定位上雖然不是說只采用一種顏色,但通常來說主題顏色最好要少之又少,至于點綴顏色最好不要“喧賓奪主,只需要在整體設計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就好。至于裝飾材料最好是天然的,無需過多的修飾和艷麗的色彩,整體的設計以橫平豎直為主,對材料的本體加以還原?,F代簡約風格居室室內環境設計中大理石、花崗巖等天然石材和天然木材是比較常用的,這些來自于自然的材料,能夠更好地拉近人與材料及自然地距離,使空間環境更加親切和極簡。根據現代簡約風格設計的概念和定位,室內環境設計具體可以從以下要點入手。
1.客廳的設計要點
客廳是居室中招待客人和日常休閑生活的主要區域,對整個居室環境有很大的牽制作用。其家具擺放設計應該以人流方面為主,盡量使其顯得更加開闊。在現代簡約風格下,客廳必須盡可能低簡潔大方,但大氣中還應該透露出一些家庭的溫馨。在背景顏色搭配上可以選擇米黃色,裝飾上則可以選擇黑色胡桃木等,這樣能夠顯現出更加多元化的審美觀,使其空間環境更加活潑一些??蛷d的墻壁裝飾應該以簡約為主,可以裝飾少量的裝飾畫,根據主人喜好選擇的裝飾品能夠使主人心情更加愉悅。在色彩和比例的選擇上,應該著重整體的協調,盡可能地規劃出一個全家人都喜歡的居家風格,這樣才能讓客廳成為全家人都喜歡的聚集場所。
2.臥室的設計要點
臥室主要以睡眠為主,所以在設計上應該著重其睡眠功能的發揮,充分滿足用戶睡眠功能的要求。在房間比較充裕或者客廳較大的條件下,為了使臥室空間更大,可以拆除臥室原有的衛生間。不管怎么說,臥室是人們從工作學習狀態進入睡眠狀態的過渡場所,在設計上必須要讓人感受到溫情和休閑以及舒適、愉悅等氛圍。再對臥室的美化過程中,應該巧妙地選擇暖色調的色彩和光影效果,也可以加入一些單色的綠化點綴和織物裝飾,使臥室空間環境既具有穩定性又具有相對獨立性,將各種干擾因素減少到最小,保證居室主人能夠感受到臥室的休息和睡眠氛圍。
3.餐廳的設計要點
餐廳作為吃飯的場所,其總體布局應該結合整個房間的流通空間、使用空間和工作空間等要素,將這些要素完美結合起來,共同創造出一個和諧的整體。餐廳的設計首先應該與家人接待客人和家人與客人方便用餐相符合,其次還應該對審美與藝術價值進行追求。從空間設計的原則來說,餐廳在總體的平面布局上沒有一種必須的真理和必有的規律可遵循。但是基于現代簡約風格居室室內環境設計的理念,餐廳內部的設計應該從其空間面積出發,家具的樣式應盡量簡潔、顏色應該以淡雅為主,過于復雜的樣式和顏色只會給人一種擁擠和繁復雜亂的感覺。
0 引言
3DMAX是美國Autodesk公司推出的三維設計軟件,它涉足的領域有建筑和室內設計、工業和家具設計、園林設計、影視動漫設計、虛擬現實構造等眾多領域,而且越來越頻繁地應用于環境設計中的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和實景動畫等領域。
3DMAX是一門與環境設計專業課程的應用相關的計算機類設計軟件,同時也是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這里面不僅包含到的環境空間知識量不僅大,而且對設計的表達效果要求較高。無論是環境室內效果圖,還是環境建筑、景觀設計效果圖,3DMAX強大的功能和靈活的操作性都是實現設計創造力的最好選擇。因此,對于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3DMAX軟件更是課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教學內容。目前很多國內高校在環境設計課程建設上強調以學科體系為中心,以傳授系統的理論知識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而以專業系統知識和邏輯為導向,以知識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的這種教學模式在3DMAX課程教學中,學生很難將抽象的三維概念與實際具體的案例相對應,那么課程最終導致學生無法正確理解和掌握空間的知識。最后導致理論和實踐相脫節,所以以這樣的傳統環境設計課程常規標準進行授課,很難達到對學生空間想象力的培養,更別說達到課程的預期效果,讓學生在最終的效果圖表達上達不到專業的要求。那么如何能夠針對3DMAX軟件和環境設計教學的特點開展好這門課程的教學活動,同時還能引導學生對空間想象力思維的發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程的教學質量,就成為課程實際應用與調整的關鍵。
1 3DMAX課程在環境設計專業中教學現狀
環境設計專業的基礎類課程主要都是建筑的室內外相關的設計課程,而這些課程的最終表達方式都與3DMAX密切相關,所以對于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3DMAX不光是一門專業課程,也是一樣設計效果模擬工具。很多高校在環境設計專業課程上還是采用以專業系統知識和邏輯為導向,以知識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的這種教學模式。很難將抽象的三維概念與實際具體的案例相對應,無法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體系。如果按環境專業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課時安排上,3DMAX課程在理論與實踐教學中偏重理論,那么結果就是沒有充足的時間來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在教材選用上,如果選用3DMAX軟件專業性較強的教材,那么結果就是沒法按照環境設計專業的特點去選擇性教學。這樣學生在應用的時候無法和專業知識相結合,學習的積極性得不到提高。在教學重點上,如果教師把大部分的時間都安排在基礎建模和模型材質處理的練習上,那么就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模糊了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學重點,最后不能讓學生很好地理解環境空間構成的方式和方法,導致學生對環境空間認識的簡單化和表面化。而現在的高校因為3DMAX在環境設計專業中室內外空間效果圖表現是相對出色的,所以在專業教學中對計算機輔助類軟件3DMAX越來越重視,卻完全忽視了對于學生環境空間構成思維的培養。而三維空間能力的培養是環境設計專業最基本且重要的內容,如果掌握不好,在學習環境設計專業的過程中會走彎路。從而在教學中沒有做好學生對空間想象力的培養,那么如何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如何利用3DMAX培養學生良好的空間想象力及設計創新性。成為環境設計專業3DMAX教學中必須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2 環境設計專業中的空間想象力
空間想象力的概念是指不能直接觀察到的客體,通過人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綜合,想象其具體形狀的一種能力。而在環境設計專業教學中,空間想象力也是將二維平面設計轉化為三維立體設計的一種能力。一般在專業的課程安排上,學生最先學習和掌握環境空間的平面構成,而空間想象力的表現就在于:通過對環境平面構成的了解,在頭腦中構成研究對象的空間形狀和簡明結構,并對實物進行相應的分析求解,并在頭腦中進行相應的思考,最后轉化為環境的實體三維構成。環境設計專業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研究空間形體,所以對于空間想象力的培養在環境設計專業中尤為重要。
3 如何引導學生空間想象力的培養
3.1 空間想象力培養的基礎
空間概念的形成是空間想象力培養的基礎,如果掌握不好在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習中很難形成系統的思維模式。一般的環境設計專業中,作為基礎設計類課程的工程制圖和效果圖表現技法讓學生學習了正投影的基礎知識,這樣學生在學習3DMAX的時候能正確并且清楚地認識視圖的控制區域,在進行操作的時候,能夠在3DMAX的前視圖、頂視圖、左右視圖以及透視視圖中快速地來回切換來進行操作。對空間轉換有清楚的認識。環境設計主要是以空間的結構和變化的形式來作為設計的基礎。在設計中能夠對環境空間的形象、結構上做到推陳出新,空間結構有變化,有對比,這是環境設計的基礎。
3DMAX與現在市面上其他三維類軟件相比,最大的優點就是操作的便利性,界面設計的合理性,而且界面上的工具按鈕圖標設計能讓使用者馬上明白按鈕的實際功能,使用的時候可以同時輸入精確的數據,并且根據設計的深入逐漸添加細節。以上幾點對于剛剛接觸的環境設專業的學生尤其是缺乏空間想象力的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整個軟件設計根據使用者的操作習慣來逐步更進,在創造三維空間模型的過程中更好地培養了他們的空間感和尺度感。有助于學生空間想象力的培養。
3.2 空間想象力培養的教學方法
在環境設計專業中,為了更直觀地了解設計意圖,通常會通過三維空間效果圖的視覺手段來虛擬實際效果。而根據環境設計專業軟件類課程的特點,很難形成以知識為中心,教師為主體的課程模式。所以應該擺脫學生的知識體系來源依靠教師為主體的這種單一的方式,換成以教師為導向,學生自主學習的互動模式。而制作三維空間效果圖需要學生在二維圖紙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空間的維度,所以對學生的三維空間的想象力有著較高的要求。
在平時課題學習中,除了引導學生對一些簡單的基礎體的三維建模練習,最常用的教學方式是臨摹一些優秀作品,在臨摹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這是什么類型的空間,這種類型的空間特征有哪些,如何表達某種特定類型空間等問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對加強自己的設計靈感的培養。
對于高校教育來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才是人才培養的最高境界,而設計類的人才培養的重點是如何把教學從單一的形式法則的復制變為學生設計能力的培養,變為設計類創新性設計教學。最好的方法就是專題構成教學。專題構成教學的實施實際就是設立一個有意義的教學專題,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一起探討并完成。在讓學生先理解并掌握了基礎3DMAX建模和空間的基礎結構后,根據課程規劃中空間建模的學習內容設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主題創意性作業。如給定一個已知尺寸的自由空間,設定一個主題性商業或文化展示空間,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創意,任意的完成空間三大基面的設計建模。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有助于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同時又可以加深學生對空間想象力的能力培養。在課堂上通過各種專題性教學互動,促進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創意性思維的發展。靈活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賦予學生的思想更大的自由度,并有益學生空間想象力的發展。
4 結語
一、教學中理論部分的梳理
理論學習是專業課學習的基礎,我們在課程設計中需要讓學生了解課程的主要內容、作用、流程以及重要性,強調與其他課程的不同之處。學生需要規劃課程學習的時間表,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實踐。環境設計中理論的教學主要包括概況、發展方向、當今社會設計潮流、設計原則、設計中需要考慮的外部因素、如何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特殊設計等設計理念。教師在講授理論知識時應誘導學生關注地域文化及其設計,并要求學生對地域文化進行總結。例如,筆者在講授商業空間設計原則中的地域性設計時,就著重講授了黑龍江城市規劃的歷史及各地方地域文化對城市商業空間的影響,分析了東北地區的氣候特點,并讓學生全面搜集相關的氣候人文資料。在理論講授這部分主要是讓學生理解在環境設計中加入地域文化的原因,掌握地域文化脈絡。
二、專業設計
專業設計是設計的實踐階段。設計課題應選用教師的科研課題,或各地區舉辦的賽事,也可是大學生的創新項目,學生可以根據個人傾向選定課題。選題內容以開設的專業課程為主,如基于綏化市商業街展開的地方文化景觀規劃設計。
三、方案討論
專業設計和方案的討論在時間上是并行的,可以同時進行。教師和學生針對選定地域展開有關地域性格和文化的討論,也可以擬定其他主體進行討論。如討論哈爾濱冰雪文化、冰雪文化載體、綏化寒地黑土文化等,在討論之后根據選定的具體文化方案進行實地考察以收獲原始的資料。
四、實地考察
實地調研是環境設計實踐中收獲直觀資料的環節。在調研之前學生對環境設計的認識,多為概括的、理論性的,對地域文化載體的認識也是模糊的,無法對其準確的定位。通過考察調研,學生可以明確地認識實地場所,增強學生對環境設計場所空間的認識、加深學生理解地域文化在環境設計作品中的作用。因此,課程可以根據相應的主題展開考察調研。調研應圍繞討論的具體內容,針對環境設計作品的細節、形態、功能、材質、使用方式等方面進行切入設計。也可從空間設計的使用者角度,對其年齡、作息規律、經濟狀況、生活習慣等進行考察。地域文化的調研可以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考察、深入訪談等方式收集資料,要求學生對所定目標區域的環境及環境設計設施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考察,并總結出全面的資料分析,評估鎖定地區具體使用者的需求及滿足需求的客觀條件。如筆者曾組織學生到哈爾濱中央大街了解中央大街建筑的特色以及保護建筑的措施,帶領同學們梳理其形成的歷史文脈,了解中央大街的成因。并對江邊一帶進行遠足調查,體驗江邊文化。并進行問卷調查,采訪本地人和外地游客,總結對哈爾濱城市的印象及對哈爾濱文化和環境設計作品的感受和評價。
五、匯總分析調研報告
實地調研通常會發生走馬觀花、不具有實際意義的情況。如果不積極改正,則就失去了實地調研的意義。所以,在課程調研開始之前就應明確調研的主要內容以及調研匯報的具w要求。實地調研的成果展示需要我們明確調研分析的內容和書面要求,提交書面的調研報告,并制作PPT,把圖片和文字結合在一起,以小組或個人的名義,講解調研報告,為后期的方案講解打好基礎。教師和同學需要在地域文化方面對學生需要提出更多的問題,讓演講者回答如何解決文化載體的問題。該環節要求學生評價調研作品,提出對地域文化的個人見解,要求在調研報告中體現出用于環境設計的文化元素,并讓全班同學論證其可行性。通過調研、研討、匯報,以提高同學們定位地域文化的水平,認識地域文化在作品中體現的作用,為后期的設計提供重要的設計素材和設計方向,調研分析是提煉地域文化的過程,也是設計公司開展方案設計工作的課堂實踐表現部分。
六、設計展開
通過實地考察我們為設計定下了基本的基調和概念。設計展開就是將設計概念付諸實現的過程,將思維轉換為具體產品呈現在人們面前。在設計過程中,地域文化被學生提煉形成設計元素,整合元素進行方案設計,制作多種優選方案、最后完善方案,設計出效果圖、施工圖,也可以根據課程設置制作相應的模型。概念設計是學生在設計中充分發揮想象力的體現,需要學生手繪草圖,并分析草圖取長補短,敲定最終的設計草案。最終方案需要完善景觀部分,我們把它叫做擴初設計;室內部分為深化方案階段,即優化設計方案的形態、功能設計、結構設計、細節設計、交互設計、色彩搭配等。然后根據繪制方案的表現圖制作展板,把制作方案通過PPT匯報給大家,如果涉及到模型設計則要對模型進行最后的調整,以深化確定最后的模型展示形態。
環境設計作品的實現依托于設計的展開,也是地域文化元素在環境設計作品中直接的體現。通過設計作品,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地域文化在環境設計作品中的體現形式及設計手法。同時這也是教師培養學生設計能力的集中體現。在最終方案中如何體現地方文化內涵是設計的焦點。設計作品的最終目的是檢驗作品的試金石,它把提煉本土文化、把地域性設計元素融入環境設計作品中,以實現環境設計作品的功能及傳承地域文化作為目標。如:在家居設計中,有一名學生選用鄂倫春族的民族元素,設計了一系列的室內軟裝配飾,這即是從地方文化中汲取營養的表現。再如綏化地區有興和朝鮮族鄉,學生通過實地考察朝鮮族鄉的生活生產方式,提煉其文化符號進行餐飲空間設計,并結合現代韓國流行文化創作出墻體彩繪。墻體彩繪的形式并不以原有鮮族的圖案紋樣進行繪制,而是對其進行了二次創作,繪制出當下韓國流行的鳥叔騎馬舞、韓國歌舞組合等圖案,這些都是室內裝飾彩繪的繪制素材,讓人們在享受朝鮮美食的時候還能體驗鮮族文化。
再者就是博物館設計,綏化安達、青岡武警支隊的榮譽室設計,就充分體現了安達的地方文化。青岡有名人馬玉祥,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的原型就是馬玉祥,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為榮譽室設計了馬玉祥的雕塑作品。同時為了傳承英雄基調,充分挖掘安達作為牛城的地域文化,為榮譽室設計充分挖掘設計素材。
七、總結評課
在課程結束前,要對課程進行總結。安排本專業教師對每個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或安排學生進行互評?;ピu以講標的方式進行,臺下安排學生做評標。重點放在地域文化的體現上,讓學生講解設計中加入地方文化元素的方式,以使設計作品符合設計的功能性原則,讓使用者有全新的使用體驗。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是實踐環節的重要外在體現。
八、結語
引言
在現代設計中,隨著經濟的發展、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周圍的環境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人們不僅僅僅滿足于使用功能,也逐漸注意審美評價,在追求美感的同時,也逐漸注意到設計對于環境氛圍烘托,意境營造的重要作用。設計也不僅僅停留在滿足人們使用功能的層次上,設計師通過有意識的設計,巧妙利用設計形式語言,使越來越多的設計在滿足使用功能與審美要求的前提下,進而營造一種氛圍與意境,為使用者勾勒出一幅具有指向性的“畫卷”,并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在本文中,主要選取形式語言的象征性符號作為研究的主要對象,以環境設計中的作為研究載體,總結在環境設計中體現形式語言象征性符號的方式與設計手法,為設計師在進行環境設計中的意境烘托與氛圍營造提供方法的支持與幫助。
一、環境藝術設計與形式語言的象征性符號概念
1.環境藝術設計概念
環境藝術設計是通過藝術的設計處理方法,將建筑內外的空間界面及環境進行設計整合的一門綜合性的藝術類學科。環境藝術設計通過對空間進行分析與整合,通過藝術設計手法,對空間組織界面進行藝術處理,運用自然光、人工照明、家具、飾物的布置、造型等設計語言,以及植物花卉、水體、小品、雕塑等的配置,使建筑物的室內外空間環境體現出特定的氛圍和一定的風格,來滿足人們的功能使用及視覺審美上的需要。
2.設計形式語言的象征性符號概念
在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在進行有意識的空間設計與塑造的過程中,通過色彩、材質、造型等各方面的傳達設計思想,形成設計語言與風格。在設計語言中,包括概念性、裝飾性與功能性的詞匯語言,以及指向性的、肖似性以及象征性的符號語言。通過多種形式語言與設計手法的融合使用,以達到具有較高審美水平的空間設計形式,營造較好的空間環境氛圍。本文中,主要總結與分析了象征性符號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方法。象征性符號是指在造型與樣式等設計中與某種意向發生關系,與指代對象之間有象征意義。通過專業的設計手法,對符號進行提煉與分析,以表達設計師所傳達的思想,營造具有一定象征意義的空間意境,使設計可以通過符號的形式,表現在環境藝術設計的具體設計中。在符合大眾審美的前提下,更設計更具有前瞻性。
二、象征性符號在環境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1.展示文化內涵與特質的象征性符號
在設計的不斷發展中,對于環境的理解與設計已漸漸不再單以“功能至上”的原則去指導設計。在現代化社會的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新材料、新技術的發明與應用為設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在對于設計與空間營造的過程中,通過對空間的理解與設想進而打造具有不同屬性的環境空間,體現出不同的文化內涵與特質。在許多的室內空間中,人們希望通過一些具有象征性的飾品或造型裝飾,營造特定的意境氛圍。在象征性符號的應用過程中,主要通過對材質、顏色與造型的設計與變化,進而使人們在進入空間后,產生相應的聯想,達到營造特定氛圍的目的。
2.寄托美好愿望與憧憬的象征性符號
在設計中,許多設計也寄托著人們美好的愿望與憧憬,尤其在許多紀念性的環境設計中體現較為突出。通過針對設計對象進行分析,確定設計意向與指代對象,通過符號造型提煉,材質變化等藝術設計處理方法,使設計對象具有象征性含義,并具有寄托美好愿望的屬性。印第安地區的希望燈塔,使用當地巖石用以搭建五個圓環,象征著篝火,周圍坐凳進行精確布置,以此來紀念印第安領地人們原始的生活與狩獵場景。
3.營造空間特定氛圍的象征性符號
在許多具有神學與宗教學屬性的空間設計中,如教堂、寺廟等,在選用顏色、材質等方面,其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在古代,皇家用朱紅色與黃色象征著皇家至高無上的權利,用斗拱的層級、開間的數量象征著森嚴的等級制度與皇家神圣的地位?,F代,設計師通過人工照明、自然光線、尺度與體量、雕塑與裝飾等來進行空間內的疏密、虛實、遠近的交替對比設計,使人在進入空間后有莊嚴神圣的感覺。
三、結論
[關鍵詞]環境設計;實踐教學;思考
近年來,高等教育不斷發展,而其中藝術類專業的設置幾乎遍及不同類型的高等院校。呈多元化的局面盛況空前。由于報考環境設計專業的生源眾多,社會市場需求很大,就業前景很好。環境設計專業本科畢業生的能力要求大多數都體現在對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上,缺少實際項目的運作經驗,因而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這些都說明了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存在著許多不足,所以對現行的環境設計專業教育模式我們應該給予重新認識與思考。
一、建立教學體系,實現教學實踐科學化
在學科發展中,設置環境設計專業的藝術院校、建筑院校、農林院校由于自身原已具有相近專業的基礎,又以相關學科優勢背景為依托,因此構成了各具特色的環境設計教學體系。但是,我國高校環境設計專業的設置從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開始至今僅有約二十年的歷史,由于其理論研究的滯后,當下教材的龐雜,導致了廣大學生甚至教師觀念上的含混不清。因此只有以科學探索的精神、客觀理性的思考,才能相對全面地理解環境設計的概念,才能相對科學地制訂教學大綱,才能不誤人子弟。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科概念,廣義地講是環境的“藝術設計”。因此必須要清楚環境設計與建筑學、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等相關專業是怎樣的一種關系。因為上述相關專業的許多知識內容也同樣是環境設計專業所要掌握和應用的。另外,作為交叉學科的環境設計又有自己的主要研究領域與設計方向。目前,國內環境設計專業在教學上基本分為室內設計與景觀設計兩大部分。環境的“藝術設計”確切地說是以理性為基礎,是理性與感性相統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存在著功能、技術、藝術三種因素,三者之間的關系始終是一種不可分割的整體思考。其中功能問題是第一性的,技術問題是實現功能的必要基礎。但是最后統統都要落實到具體的、實實在在的感知形態,藝術的形象。也就是說功能、技術在設計思考中一直處于顯性狀態,都可以找尋相對應的依據,因此也相對容易把握。但唯有藝術是最后的制高點,最不易把握。因此在環境設計專業教育中強化藝術的基礎訓練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但這種藝術知識的強化絕不是靠素描、色彩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這種知識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在繪畫與設計之間、在具體與抽象之間,是依托大腦的創造性,調動手的積極性,達到最優化的效果??梢?,建立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需要在教學中不斷積累,逐步使教學實踐科學化。
二、人文素養對實踐教學具有的作用
至于人文素養,指接觸和從事環境設計專業的人應有的品質。具體來說,具有人文素養的人,一言一行都能體現出一種人文精神?,F代人文精神更是力圖克服“工業經濟時代”出現的種種異化,特別是人類為追求財富和利潤而淪為機器和技術的奴隸,為謀求最大物質利益導致的人類文明的畸形發展,為人類自身的方便和幸福而導致的環境污染和破壞等。不管哪個時代,人文精神總的歸指是要在捍衛人類價值和尊嚴的同時,謀求人類長遠利益。人文精神與藝術能力相結合,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生發出一種涵蓋二者又超越二者的高級素質。按照環境設計藝術教育觀,在考慮藝術課程目標時,不能僅僅瞄準藝術能力和人文素質,因為任何藝術能力和人文素質的形成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定的關系中生成和發展的。正如國家《環境藝術課程標準》中指出的,像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分、空氣、陽光、土壤和特定的生態環境一樣,藝術能力也有其生成環境。古今中外無數事實證明,不管是一個人的幼年時代,還是整個人類的早期,不僅其說、唱、舞、畫等活動相互融為一體,它們還與人自身的日常生活、情感表達等緊密聯系。正是在這種自然融合狀態中,藝術很自然就學會了。基礎教育階段的長期藝術教學實踐證明,這種脫離了學生日常生活、情感、文化和認識的分科式藝術教育,使學生的藝術能力失去了生成環境,有鑒于此,環境設計藝術課程也要像新的《藝術課程標準》規定的那樣,從以下三個維度還原學生藝術能力的生成環境。第一,歷史的維度。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大致出現了早期偏重模仿生活與再現生活的藝術,近代偏重表現情感的藝術,現代和后現代偏重表達文化認同和多元文化的藝術,以及由歷代科技新發現激發而成的藝術。既然每一種藝術都各有特點和來歷,學生就有必要和有權利去了解這些藝術的生成環境,從中得到啟發。第二,現時的維度。除了歷史的聯系外,藝術課程還必須與學生的真實生活、情感、文化和科學認識密切聯系,力圖在聯系中實現其藝術能力的自然發展,如通過與日常生活經驗聯系發展其感知能力,通過與個人興趣和情感表達聯系發展其創造能力,通過與自身及作品文化背景聯系發展其鑒賞和評價能力,通過與科學發現聯系發展其想象能力等。第三,能力的維度。藝術課堂涉及感知、創作、反思等三種主要活動和能力,而這三種活動和能力在人的藝術學習中是貫通一體、相互聯系的。感知為藝術創作提供材料,創作又會反過來提升感知,使感知的東西更鞏固和成熟。反思主要針對感知和創作的過程和結果,又反過來對感知和創作提供指導和方向。遺憾的是,傳統藝術教育經常把三者人為割裂,使之無法相互支持和強化。環境設計藝術教育則自覺地把這三種主要的藝術活動聯系起來,使它們成為相互補充和相互支持的整體,使藝術學習變得更容易和更快速。總之,正是出于這種使藝術學習回到其應有的生態環境的考慮,藝術課程才舍棄了培養孤立的藝術能力的傳統目標,把藝術與生活、情感、文化、科學的聯系以及在這種聯系中形成的綜合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作為新的追求目標。
三、藝術與生活對實踐教學的重要意義
環境設計教育把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真實生存環境作為藝術學習的最初點。在它看來,藝術學習只有與日常生活連接,才能汲取和擴展藝術想象和藝術創作的素材和靈感,不斷提高藝術能力和豐富內在情感,而只有在這一前提下,才能用藝術的眼光觀察生活,用藝術的形式表現生活。具體說來,環境設計課程必須積極引導學生對周圍環境和日常生活事件認真觀察、聆聽和反思,感受其聲音和圖像的節奏、秩序、結構、韻律,不斷發現其變化的規律和形式的奧秘,以提高個人的生活情趣和審美感受,使自己不斷得到自我超越。這一點對于低年級兒童同樣適用,因為兒童對藝術的認識和研究常常是來自他們對周圍生活和環境的觀察。他們第一次接觸的藝術、地理、歷史和政治,往往就發生在自己的周圍。既然兒童自然地感興趣于周圍發生的事情,當他們的藝術來自這些學習領域時,就會容易得多和順利得多。所謂人文意識一般應該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一般環境設計專業學生特有的“交流情結”。但凡人的文化達到一定層次,進入一定的精神境界,必然常有感動或感悟。而對環境設計專業學生來說,一旦得到某種感動和感悟,往往不是個人獨享,總要化為一種與他人交流的沖動,促使其將這種感動表達出來。由于這種“交流情結”深深扎根于人們渴求表達個人之感悟或感動的需要,或應和他人之感動或感悟的需要,有時是出于對“自我”感悟的再確定和想同他人共享某種高峰體驗的需要,所以對于強調師生對話、人與藝術交流和人與自然交流的美育來說,尤其重要。第二是環境設計專業學生特有的“繼承和發揚情結”。凡進入一定思想境界的環境設計專業學生,都不會隨時間之流盲目向前,而是不時地靜下心來,對“時間”和“歷史”進行思考,有時表現為一種尋根意識,尋找源頭的目的不是要回到過去,而是要在一個流動不停的時間之流中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依托、自己的視點和自我的依據。熟悉歷史和傳統以便超越之,是這一情結的普遍表現方式之一。很顯然,這一情結是重視歷史傳統的美育工作者的基本素養。第三是“批評的情結”。這種情結源自于人類對理性的追求。對多數環境設計專業學生來說,反思、思維和批評,是用來證明自己之所做、所說和所寫的意義的,最終是為了確定自己生命的價值與意義,進一步改造自身的生存環境。很明顯,哲學思考是實現這一情結的最佳方式。雖然各種哲思考都能對實現這一情結做出貢獻,但唯有美學才能為我們提供如何享受和評價的標準。很顯然沒有這一基本批評素養的人是無法從事美育的。第四是“創新情結”。不斷創新、不斷變化、不斷脫俗、不斷進入新的領域和境界,是環境設計專業學生最根本的因素和特質。環境設計專業學生之“文化修養”的最突出標志,就是能否做到不斷吸收迄今為止人們所說出的和寫出的最好東西,使自己不斷發展,不斷完善,以達到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經常從事藝術欣賞和創造,無疑是實現這一情結的最佳領域。
四、突破傳統嘗試工學結合的教學改革
隨著世界網絡時代的到來,環境設計專業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挑戰,新的設計思潮、新的設計理念和新的設計手段要求對環境設計人才的培養有新的培養方式。提出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專業特色,必須依靠先進靈活的教學方法和大量的實踐教學內容來貫徹專業知識。為提高學生的理論應用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應該利用項目制教學法,設計一種可視的、操作性較強的教學過程。第一,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學過程中有計劃地安排同學到實地測量,實地參觀學習、繪圖,把課堂教室搬進工地,在實地訓練中應用所學的理論知識,有針對性地圍繞實際施工項目開展理論教學。利用實際工地的學習環境,這樣不僅能推動學生學習專業技能與知識的動力,還能激發學生對專業理論認知的興趣,以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第二,聘請校外專家、資深設計師作為外聘教師參與一定的課堂教學,與學生進行知識傳授與交流,有答疑、主講、多媒體講座、現場會、國內外專家交流等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既有研討課,又有講授課,還有現場課,靈活的教學更有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學習互動性的建立。第三,建立校外實訓基地,訂單式的培養模式,為企業培養實用性專業人才。近年來我系先后與多家裝飾公司簽訂了校外實訓基地教學協議,引導學生與有經驗的設計師對接,利用課余時間和節假日到公司工作,參與公司實際項目的現場測量和繪圖。學生進入企業后,學習的教授主體呈雙向互動態勢,即學生與企業優秀設計師的學習互動,學生與實習教師的學習互動,學生在企業崗位上很快就與設計師熟悉了,便開始了溝通、學習。這樣,教授主體擴大了,知識儲備增加了,學習的機會也增加了,對學生而言這是優勢,對學校而言也是件好事,師資的外延擴大了。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環境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方面,應確立能力本位的質量觀,以能力為本為主體,而不是學科本位,突出實踐、技能、技術,以知識的應用構建課程體系,學生的認知過程也是以能力為本原則來設計實施的。鍛煉同學的實際工程設計能力和手繪表達能力,動手機會增加了,學習興趣也隨之增加,專業技能也得到了鍛煉。
參考文獻:
1.武東風.提高高校環境設計專業的應用能力.現代裝飾(理論),2015.9
2.武東風.高校環境設計教學的思考.現代交際.2015.10
3.英浩.環境設計專業課程與教學改革.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1
4.龐杏麗.高校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特色探究.大眾文藝,2017.1
5.趙琳,郭惠超.高校環境設計教育中實踐教學的開展.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6
6.李連影.動態瀏覽在環境設計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黑龍江科學,2016.5
7.陳穎,楊蕾.當代環境設計專業教學方法研究.現代裝飾(理論),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