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8 16:33: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區域經濟增長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呈逐年提高的趨勢。到2003年,我國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關,整個社會實現了從溫飽向小康的轉變,人們的消費也逐漸由基本生活保障向追求生活質量的階段發展。
“夜經濟”的產生及發展
在城市,由于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白天工作壓力不斷加重,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選擇舒緩壓力的休閑性消費模式?!耙菇洕本褪窃谝归g發生的居民消費活動,它是白天經濟活動的延續,包括餐飲、購物、娛樂、旅游、休閑、健身等消費內容,以其時尚、輕松的特色成為當今都市最時髦的生活方式之一。
近幾年來,“夜經濟”在我國的發達城市異軍突起,成為最重要的消費形式之一,“夜經濟”是伴隨城市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產生的一種經濟現象,它直觀地表現著一個地區和一個國家的消費水平,并潛在地拉動生產需求。據統計,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夜間消費已經占到全天消費的50%,并還在逐步上升。以北京為例,2004年北京市全年人均消費性支出為12200.4元,其中,外出就餐為1058.6元,服裝購買為1062.5元,文化娛樂用品購買及文化娛樂服務為1141.4元。將后面幾項數據加總所占全年消費性支出的比例為26.74%,而這幾項數據屬于休閑性消費,正是夜間消費的重要消費形式。可見,夜間消費已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消費模式,拉動著城市的經濟發展,并映射出城市的文化與活力。下文以重慶市發展“夜經濟”促進區域經濟增長為例作出實證分析。
影響重慶市區域經濟增長的因素分析
(一)區域經濟的增長機制
區域經濟的增長是指一個地區生產總值的增加,增長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又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與增長相伴出現的是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的遷移和城市人口的增多,以及就業規模的擴大。
影響區域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有需求、供給、產業結構、產業布局和區際生產要素流動等,其中需求能力取決于投資和消費水平,消費是對現有產品的服務的需求,可以直接帶動區域經濟增長和發展。
(二)消費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模型檢驗
以重慶市1985~2005年消除價格因素后的平均每人每年消費性支出與人均GDP的數據來驗證重慶市的人均消費與GDP增長之間的關系。利用EVIEWS軟件對重慶市人均GDP和人均消費性支出做單位根檢驗,得出重慶市1985-2005年的人均GDP時間序列為非平穩的時間序列,消除價格因素后的平均每人消費性支出時間序列亦為非平穩的,同時也說明他們至少是一階單整的,因此再對他們做格蘭杰因果檢驗。
格蘭杰因果檢驗表明: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滯后期數為2時,重慶市的人均GDP與平均每人消費性支出互為因果,這表明重慶市的平均每人消費性支出促進了重慶人均GDP的增長,同時人均GDP的增長也影響了平均每人的消費性支出。當滯后期數分別為1、3時,人均GDP的增長是人均消費性支出變化的原因。
(三)“夜經濟”消費成為引導重慶區域經濟進入新增長周期
模型檢驗結果表明,擴大重慶居民消費是拉動重慶區域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夜經濟” 所帶來的消費增長已成為一股新的力量,不僅迎合了重慶的城市文化、人們的消費需求,更體現出了重慶近年來的經濟發展水平。自2003年以來,重慶平均每人在外出用餐、購物、文化娛樂服務等方面的消費性支出已經占到全年消費性支出的20%以上,可見,重慶人的消費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逐漸由傳統的消費方式轉變為追求生活品質的休閑性消費,在重慶發展“夜經濟”具有良好的現實條件?!耙菇洕彼鶐淼膴蕵贰⑿蓍e、健身等消費形式有望成為經濟轉型時期新的主導型消費熱點,使經濟進入新的增長周期。
重慶“夜經濟”的現狀及發展對策
(一)重慶“夜經濟”的發展現狀
“夜經濟”的繁榮是一個城市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結果,重慶近兩年經濟的高速發展促進了“夜經濟”的迅速發展。以解放碑、沙坪壩、楊家坪、觀音橋為核心的夜市經濟正在不斷發展成熟。以解放碑為例,作為重慶的CBD,解放碑云集了重慶大部分的外資企業和優勢企業,商業氛圍濃厚,同時吸引了眾多品牌百貨的入駐,與本地百貨業融合形成了一個檔次落差有致的商業購物環境。加之聞名的“八一路”美食街的餐飲業態的有機補充,以解放碑為核心的特色化商圈已初具規模。2004年渝中區人均GDP率先突破3000美元,為解放碑夜市經濟的成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也成為重慶“夜經濟”的領軍力量。因此,以購物、餐飲、健身為主題的夜市經濟成為解放碑夜間主要的消費內容。
“夜經濟”的興起為重慶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外來百貨業態的相繼入駐吸收了大量的下崗失業人員。近兩年來,北京華聯、銀泰百貨、美美時代百貨、王府井百貨等進入重慶,上萬失業人員再次就業,一定程度上對重慶社會經濟的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另外,目前重慶夜市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小私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下崗失業人員開始經營餐飲、服裝、小飾品等行業,走上了再就業的道路。
(二)打造重慶特色“夜經濟”的途徑
首先構建以解放碑中心商圈為核心,以常規餐飲、休閑餐飲與特色餐飲為主要內容的解放碑中心商圈夜市,是啟動與拓展重慶“夜經濟”的最好選擇。首先建立起一個完善的管理機構,充分整合解放碑、南濱路、朝天門的餐飲資源。例如,解放碑“八一路”好吃街的地下層有部分空閑,且和第一層的美食經營有一定的脫節,應該一方面開發利用閑置的空間,提供更多的商機,形成一個整體的經營規模。另一方面調整好吃街里面原有商家的經營業態和經營方式,逐步建立起一個適合24小時消費的經營形式,使現有的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夜市的形成,在以餐飲業帶動“夜經濟”發展的同時,購物休閑娛樂成為進一步帶動“夜經濟”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由餐飲業夜市帶動而起在解放碑的夜市中心基礎上,擴大夜市的規模和范圍,實現夜市空間上的擴展。首先,將朝天門納入夜市工程,這就需要加強對朝天門休閑娛樂資源的整合,利用江邊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可以引進一些時尚的戶外娛樂運動,健身運動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群和個性人群。再聯合南邊的南濱路,將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的長江索道作為整個夜市工程的新亮點,中高消費層次的人群也被納入到這個經濟圈中,不僅使三者間的資源得到充分的發揮利用,他們之間產生的巨大聯動效應會形成一個更大范圍聚集效應以解放碑食品購物夜市為核心的餐飲、購物、休閑、娛樂、健身、旅游于一體的大規模夜市,“夜經濟”的規模效應也將得以充分顯現。
政策的支持。政府應該在進入條件、占地與管理費用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與優惠。比如:改變政府對每個區開放多少露天夜市的數量限制,凡符合規定要求且經營管理規范、衛生達標的餐飲企業都可以申報;減免企業經營露天夜市的占地費、管理費等;取消企業“圈地”經營露天夜市的限制等等。
參考文獻
1.王樹春,柳欣.開拓津門夜經濟,打造天津經濟新的增長點.環渤海經濟瞭望,2005年第7期
2.張敦富.區域經濟學原理.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
摘 要:產業集群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眾多相互關聯的企業和機構通過縱橫交錯的網絡關系形成的空間集聚體。為了證明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本文以成都龍泉汽車制造產業集群為例,對產業集群銷售收入、產值利潤與生產總值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成都龍泉汽車產業集群對當地的經濟增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產業集群;經濟增長;成都龍泉
一、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增長的研究概述
目前,國內很多學者對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分析,并且用實證和計量的方法來論證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根據產業集群理論,諸多學者認為產業集群的形成有利于區域經濟增長。Martin & Ottaviano(2001)認為產業集群的形成有利于減少成本,因此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增長。周兵、蒲勇?。?003)運用EVIEWS統計軟件,以西部人均GDO占全國人均GDP的比值為被解釋變量;西部交通運輸設備制造產業集群內的企業數、職工人數、固定資產凈值、工業總產值、稅前利潤與全國的比值為解釋變量作線性回歸。通過變量之間的自相關性、擬合度分析,刪除了固定資產集聚指標,得出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增長正相關。涂山峰、曹休寧(2005)基于索洛模型來研究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他們認為產業集群有利于形成區域品牌,區域品牌增加了集群內企業的無形資產,這些無形資產可以提高區域人均資本存量,根據古典增長理論,人均資本增長可以提高人均產出。因此產業集群的區域品牌效應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朱智文(2007)以紹興縣紡織業產業集群為例,對東部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增長進行定量分析。他運用SPSS統計軟件,以GDP為被解釋變量、紡織業集群總產值為解釋變量對1996年―2005年的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得出紹興紡織業產業集群總產值增加1個單位,紹興縣的GDP增加0.288個單位。由此表明紹興紡織業產業集群對區域經濟增長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輰?、謝攀(2009)對浙江省、陜西省產業集群區域經濟效應進行計量分析,得出產業集群和經濟增長正相關,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重視產業集群,提高產業集群的核心競爭力。
從這些學者的研究結果來看,他們普遍認為產業集群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增長,并且產業集群對區域GDP的貢獻程度較大。本文主要通過EVIEWS統計軟件來驗證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
二、龍泉汽車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
(一)產業集群形成前后的比較分析
上述表格是從2002年到2013年的統計數據,其中包含成都龍泉的GDP、GDP增長率、形成汽車產業集群時集群內企業數量、汽車產業集群的增加值、汽車集群產值利潤和汽車銷售收入。
從2002年到2006年,成都龍泉尚未形成汽車及其配套企業產業集群,此時,龍泉的GDP以每年10億左右的速度平穩增長;GDP增長率也保持在14%左右;汽車產業集群的產值利潤和銷售收入為0。
2008年,龍泉初步形成擁有整車、主機和關鍵零部件的汽車產業集群,GDP為218.71億元。2008年的GDP比2006年增長了104億元,GDP的增長率提高到18%,汽車產業集群內產值利潤為10.4億元、銷售收入為35億元。
從2008年到2013年,龍泉汽車及其配套企業產業集群基本形成,其中汽車及其配套企業達到2013年79家。形成完整的產業集群后,龍泉的GDP的增長非常明顯,年GDP增長值大于100億元,汽車產業集群內產值利潤和銷售收入也在突飛猛進。
根據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形成汽車產業集群后,龍泉的GDP出現大幅增長。GDP增長是衡量經濟增長的重要指標,但只根據數據分析還不能得出汽車產業集群的形成確實促進了當地的經濟增長。
(二)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增長的計量模型分析
成都龍泉汽車制造廠從2006年初步建設,在2008年初步形成了產業集群雛形,由于某些年份數據的缺失,因此只能對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據進行研究分析。在我國,衡量經濟增長的重要指標是GDP,要分析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增長的關系,用汽車產業集群內產值利潤、銷售收入分別與GDP作線性回歸分析。
回歸分析表明:龍泉汽車產業集群銷售收入增加1個單位,龍泉GDP增加0.698104個單位。因此,龍泉汽車產業集群對當地經濟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回歸分析表明:龍泉汽車產業集群產值利潤增加1個單位,龍泉GDP增加4.754349個單位。因此汽車產業集群內產值利潤對GDP的貢獻程度較大,產業集群的發展有益于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
在2012年和2013年這兩年里,龍泉的GDP在成都市各個縣及五個區的比較中已經排到了第一位,最主要的原因是龍泉汽車產業集群帶動了當地經濟快速的增長。通過對成都龍泉汽車產業集群對當地GDP貢獻值的分析研究,龍泉汽車產業集群形成以前,當地的GDP增長特別緩慢;在集群形成后,GDP增長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汽車產業集群內產值利潤總額也在大幅增長。當地的GDP值增長大幅提高,主要得益于汽車產業集群。
三、結論
產業集群是現代經濟布局的一種重要的形式,可以將相互聯系的企業聚集在一起,產業集群被認為是經濟增長的助推器。集群內的企業之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各個企業之間專業化程度高,這樣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交易費用,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促進了區域的經濟增長。
(一)產業集群促進區域經濟增長
成都龍泉汽車產業集群主要坐落在成龍大道,現在已有較為成熟的產業集群包括一汽大眾汽車產業集群、沃爾沃汽車產業集群等,這些大型產業集群的入住,使當地汽車產量在2010年為10.17萬輛、2011年為15.31萬輛、2012年為37.5萬輛、2013年為73.2萬輛。這些汽車的銷售收入使成都龍泉GDP大幅提高,而GDP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指標,因此通過龍泉的汽車產業集群的形成前后對GDP的貢獻值可以看出,汽車產業集群促進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達到了產業集群的規模經濟優勢。
(二)產業集群促進當地就業量的增長
產業集群不僅得各個企業之間達到了高度的聚集和精細的專業分工,而且可以促進就業量的增長。汽車及其配套企業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比如汽車的零部件企業增多,需要更多的勞動投入,也就增加了就業崗位,使當地的就業量大幅上升,促進就業規模。就業量的大幅上升,不但可以穩定當地的經濟,而且可以使當地的人均GDP快速增長,從而帶來當地經濟的快速增長。
(三)產業集群促進城鎮化的發展
城鎮化是指伴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社會活動中農業活動比重下降,非農業活動比重上升的過程。衡量城鎮化的指標可以用地區非農人口與總人口的比值來比較。如果這一數值越大,表明城鎮化程度越高;如果這一數值較低表明城鎮化程度低。
隨著龍泉汽車產業集群的發展,當地的土地絕大部分已經變成了工廠,農村耕地不斷減少,絕大多數的農業活動也隨之消失,當地的勞動人口主要都在當地的汽車及其配套企業中從事相應的工作,增加了當地農民的就業,促進了城鎮化的進程。城鎮化是現代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人口在城市中聚集會產生顯著的規模經濟效應,使私人和公共投資的平均成本和邊際成本大幅度降低,產生更大的市場和更高的利潤。隨著人口和經濟活動向城市的集中,市場需求將會迅速增長和多元化,這會促進專業化分工,從而進一步提高經濟的效率,促進經濟的高度發展。
(四)產業集群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區域競爭力是指經濟區域有效地吸引和配置資源,生產出比其他競爭對手更多產品、占領更大市場份額,以實現區域經濟持續增長。產業集群可以產生較大的區域競爭優勢,首先是因為產業集群的高度聚集降低了交易成本;其次是高度聚集的產業集群可以不斷地吸引更多企業進入集群內,從而擴大集群的規模。產業集群內企業之間優勝劣汰,促使各個企業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使集群內的企業競爭力不斷加強,形成內在穩固的產業集群。內在穩固的產業集群可以有效地進行專業分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降低其生產產品的成本,生產出來的產品在同類型的產品市場上具有極強的競爭力。成都龍泉的汽車產業集群聚集程度很高,汽車及其配套企業都在一個距離很近的空間高度聚集,在這個聚集體中,有汽車各個部件的生產廠商,具有汽車生產的完整產業鏈,這樣的生產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當地生產出來的汽車產品在同類型市場上的競爭力。
由于產業集群是高度集聚的,使集群內企業之間的專業分工精細,縮減了企業之間的交易成本;企業之間形成的完整的產業鏈,提高了企業生產效率;內在穩固的產業集群可以吸引更多同類型的企業進入集群內,這樣可以促進就業量增長等。在這些因素的推動下,勞動生產率提高,生產成本降低,就業量大幅提高,對當地的經濟發展具有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因此,產業集群發展程度的高低與當地經濟增長是密切相關的,正是由于成都龍泉的汽車產業集群的發展程度較高,使當地GDP年增長率不斷的提高,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 邁克爾?波特.國家競爭優勢[M].華夏出版社,2002:140.
[2] 周兵、蒲勇健.一個基于產業集群的西部經濟增長實證分析[J].數量技術經濟研究,2003(8):143―146
[3] 惠寧、謝攀.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1)
關鍵詞:品牌;區域經濟;增長機制。
觀察世界和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區域品牌與區域經濟發展存在著一種正向關系,這種正向關系表現在:區域品牌較好的地區其區域經濟發展的也較好,反之,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往往落后。一個國家或地區擁有的強勢品牌越多,市場競爭力就越強,則所創造的國民財富就越多,區域經濟發展與區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關的[1]。
一、文獻綜述。
波特(1998)認為,區域品牌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產物,產業群是區域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征。產業集群可以提高企業的生產率,獲得交易成本、外部經濟和創新等方面的競爭力。因此,區域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隨著區域經濟效益的提高,區域品牌效應凸現,提升區域品牌就勢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進一步指出一個國家的成功并非來自某一項產業的成功,而是源于國家內部眾多的產業簇群,區域品牌可以帶動一個產業簇群,帶動區域周邊地區的發展。
關于區域經濟發展和品牌之間的關系,這方面國內已有許多研究。孫宏杰(2002)認為,區域品牌包含的兩個要素中的第二個要素品牌效應,往往代表著一個地方產業產品的主體和形象,對本地區的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過對“溫州現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設區域品牌的好處以及溫州建設區域品牌的經驗。陳方方(2005)強調,地域品牌有識別、搭載、聚集、刺激的經濟效應。何鐵(2005)指出,品牌是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吳程或(2005)認為,區域品牌可以增強區域的核心競爭能力,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有效途徑,能夠形成地域分工與產業分工的有效結合,是農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動力量。武躍麗(2005)認為,區域品牌比單個企業品牌具有更持續的品牌效應,更強大的吸引力,在對外宣傳和區域經濟發展中能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肖志明(2009)從品牌帶動來研究區域經濟增長問題,通過晉江品牌帶動經濟增長模式,找到品牌帶動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關系,為其他區域通過品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以促進地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可見,國內外學者對區域品牌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進行了大量研究,區域品牌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在聯系以及區域品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機制研究至今還沒有系統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發揮品牌帶動機制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問題更應展開清晰、徹底的研究。所以實施品牌戰略,推動經濟發展已成為時展和經濟轉型的緊迫要求,構建品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機制是提高國際競爭力,振興民族經濟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
“機制”一詞的含義為[2]:事物在內因與外力共同作用下發生變化的原理及其表現形態。區域品牌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機制是區域品牌形成過程中和形成后產生的一些變化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內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區域經濟得到發展。同時,區域經濟發展又反過來影響區域品牌,使區域經濟和區域品牌共同持續發展。
1.區域品牌的內在帶動機制。
(1)外部規模帶動機制。
外部規模經濟理論首先由著名的經濟學家馬歇爾在1890年提出,后經克魯格曼等學者的完善而得到發展。外部規模經濟理論認為[3],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行業規模較大的地區比行業規模較小的地區生產更有效率,行業規模的擴大可以引起該地區廠商的規模收益遞增,這會導致某種行業及其輔助部門在同一或幾個地點大規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規模經濟。通常由產業集群形成的區域品牌企業中,多數的企業規模比較小,內部規模經濟難以觀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斷外部化和專業化生產的深入,各個企業的生產都集中于某個特定的產品和特定的經濟環節,產品和服務可以同時滿足其他廠商的需求,區域品牌的外部規模經濟也就顯現出來。相對于內部規模經濟,外部規模經濟對于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間集聚帶動機制。
大量中小企業在大城市的近郊區或中小城市(鎮)集聚成群,空間上的接近使經濟活動高度密集。從硅谷到中關村,從底特律汽車工業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業的發展,從娛樂業、金融業、釀酒業、冶煉業到高科技產業的集聚,都是因為有某種或某些優勢資源的存在,這些優勢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如農產品、礦產資源、水陸交通的便利)、人文資源和社會資源,人力資源和政治資源等,這些資源是企業集群在某地誕生的個性化條件。另外,空間集聚不僅帶來生產上的外部經濟性,而且還產生智力與管理外溢。例如:對于集聚的企業,即使自己不進行科研開發,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隱性知識外溢帶來的好處,如:由于大學或科研機構的集聚使當地企業技術進步比其他地區的企業更快,從而獲得競爭優勢,使區域品牌企業獲取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好處。
(3)整體優化帶動機制。
整體優化效應是指群體內各組織由于增長上的協調而產生的收益。區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區域品牌是一個天然的區域創新系統,在某一區域的機構集中能夠形成一個共享的文化與學習區域,產生一個學習與知識傳播的網絡,積淀豐富的社會資本,從而促進區域系統的創新能力提升和技術進步。如作為高技術集群區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識密集、流動的高質量勞動力、鼓勵冒險并容忍失敗的氛圍、開放的商業環境、產學研的互動、政企與非贏利機構的合作、專業化的商業服務機構、高質量的生活等特點而被譽為“技術進步的源泉”。
2.區域品牌的外在帶動機制。
(1)關聯帶動機制。
區域品牌形成的基礎是產業集群,產業集群一般都有一個主導核心企業,通過該主導核心企業的衍生、裂變、創新與被模仿而逐步形成產業集群區域品牌。一個區域有某個領域的產業或企業出現,隨即與之相互關聯、相互競爭的原材料、零配件供應、產品制作、銷售渠道甚至最終用戶就會在空間分布上不斷地趨向集中,匯集于區域的各企業,通過合作與交流,尋求規模經濟,尋求互動式學習和創新,尋求在產業價值鏈上新的機會和更有影響力的競爭位置。
(2)擴散帶動機制。
區域是一個復雜的開放系統,它與區域外圍之間通過雙向聯系來獲取自身發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勞動力和技術,同時也為其他區域提品和服務。區域品牌的建立和發展,同樣會形成對原材料、零部件及輔助產品等的較高需求,從而刺激相關部門的建立及生產規模的擴大,促進本地區經濟的增長[4]。
3.不同類型區域品牌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帶動機制。
(1)由特色資源、技術工藝形成的區域品牌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帶動。
地理氣候、地貌條件和文化特質、傳統工藝是很難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區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獨特的地理、氣候優勢,或是因為悠久歷史的特色技術工藝,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龍井茶、景德鎮陶瓷、蘇州刺繡等。在特定區域內,基于當地獨特優越的自然條件和悠久的人文環境或特色技術工藝,圍繞某一主導產品或產業的生產活動為基礎,經過長時間的發展,逐步樹立起來能代表本地區特色的品牌。這種具有特色競爭優勢企業空間聚集形成本地化的產業氛圍和產業綜合競爭力,它們是地區經濟持續增長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陽毛尖、福建安溪“烏龍茶”和“鐵觀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這些地方借助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進茶產業發展,并通過區域品牌效應在市場上實現品牌對產品的增值作用。
(2)由產業集群形成的區域品牌的帶動機制基于產業集群的區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區位特征、資源共享特征),使區域內企業獲得市場優勢、創新優勢,形成區域品牌的特色和競爭優勢。這種具有特色和競爭優勢的品牌企業空間聚集形成本地化的產業氛圍、產業品牌和產業綜合競爭力,這是其他區域很難模仿的。這些具有特色的產業對區域經濟的貢獻往往具有乘數效應,他們是地區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 三、發揮品牌效應,推動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1.樹立用品牌引領經濟發展的理念。
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導。我們對于世界經濟強國的了解和認識大都是從品牌開始的。
通過波音、通用、微軟、可口可樂、沃爾瑪,我們進一步認識了強大的美國;通過奔馳、西門子,我們認識了德國;通過三星、現代,LG、了解了韓國。同樣,這些國家對世界經濟和市場的滲透、占有和壟斷,也是通過這些品牌實現的。正是因為認識到了品牌的好處,他們高度重視品牌戰略,許多國家把品牌戰略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始終把打造品牌作為謀求長遠發展的企業戰略,堅持不懈地圍繞自己的品牌來提升產品質量,培育企業文化,提供優質服務,推進自主創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響力,這一切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因此通過實施品牌戰略、推動產業升級,逐步形成產業龍頭、產業鏈條、產業集群,樹立用品牌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2.搭建用品牌整合資源的平臺。
品牌的基礎是企業和產品,引導企業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重視品牌的培育和研發,加大品牌創新推廣的投入,不斷開發出掌握核心技術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適應市場需要的品牌產品;對于企業現有的品牌應該進一步鞏固提高,使其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同時鼓勵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的生產企業通過收購、兼并、控股、聯合等多種途徑進行品牌重組,加快生產要素向名牌企業聚集,著力打造區域經濟的旗幟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業為龍頭,以標準化生產為重點,進一步提升品牌規模效益,把現有品牌進一步做大、做優、做強,鼓勵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門,爭創中國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業現有品牌的價值和影響力,通過授權生產、授權經營、連鎖經營等方式,實現快速的品牌擴張、規模擴張、市場擴張。如吉林化纖“白山”牌商標被認定馳名商標后,大力推進商標許可使用,帶動了相關企業的發展。因此,廣泛深入地開展品牌建設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設的公共平臺,為充分發揮優勢品牌對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奠定基礎,繼而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3.整體優化區域資源,奠定區域經濟持續發展基礎。
區域品牌存在的價值在于它在市場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實質就是將區域品牌放在目標顧客心目中給它一個獨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區域鮮明的品牌個性。[6]由于空間差異的客觀存在,每個區域的稟賦是不同的,每個區域的優勢也各有千秋,因此區域要根據自身的優勢準確定位。區域定位的基礎是區域最具優勢的資源,優勢資源是區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區域品牌的培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持續性的過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規模性、低消耗、可持續性的特有資源才是優勢資源。在培育區域品牌選擇重點產業時,我們一定要選擇那些建立在可持續性的優勢資源之上且具有發展潛力、競爭優勢明顯、產業關聯度高的產業重點扶持。
4.發揮品牌效應,推動企業迅速發展壯大。
品牌之所以對任何企業都具有吸引力,是因為它的品牌效應。產品品牌的聲譽一旦樹立起來,就會通過消費和流通領域的傳播,迅速擴大產品的影響力,贏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的青睞。只要產品質量信譽不受損害,它的影響力及其經濟效果就會長期持續下去,以至延續幾代人的時間,并且品牌的信譽可以由一種產品放大到一組產品,產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為企業甚至地區的形象,由此帶來的經濟效果也起到了乘數作用。由于品牌產生的擴散、持續和放大效應機制,刺激市場需求,能給企業帶來一連串的利益。市場營銷學認為,當品牌被公眾認可后,就成了一種載體,在此基礎上,利用其品牌效應,將其做強做大,形成品牌企業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經濟。
總之,只有通過積極培育區域品牌、全國品牌乃至國際品牌,才能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產品占據國內外高端市場才成為可能,由此可見,發揮品牌市場帶動作用是振興經濟,提高國力的必經之路[7]。
參考文獻[1]馬志強。區域形象—現代區域發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孫日瑤。品牌經濟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48.
[3]劉陽。中國品牌[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愛華。區域品牌與產業集群互動關系中的磁場效應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5]王秀海,區域品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機制研究[D]。碩士論文,2007∶5.
關鍵詞:FDI集聚 區域經濟增長 區域聚集度
20世紀90年代以后,外商直接投資和對外貿易開始在我國有了飛速發展,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外商直接投資(FDI)與中國區域經濟增長的關系逐漸成為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問題。
一、相關研究回顧
傳統的新古典增長理論認為,外國直接投資僅增加了資本積累,因而只能對短期經濟增長產生影響。政策性變量對經濟增長也只能產生短期作用,因此,任何鼓勵FDI的政策都是短效的。而自巴羅和薩拉伊馬丁提出內生經濟增長理論以來,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FDI同樣可以推動經濟的長期增長。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及近年來外商直接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國內外眾多學者都對外商直接投資和中國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過研究和分析,實證研究證明:FDI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特別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FDI對經濟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本文的重點是把注意力放在FDI在中國各個省份的集聚狀況與我國31個省份經濟增長的相關性上,通過具體的指標來說明FDI的集聚對我國區域經濟的增長產生了巨大的貢獻。
二、FDI在我國的區域分布現狀――呈現非均衡發展的狀況
我國自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吸引FDI的數量和金額迅速增長,FDI在我國經濟增長中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外商投資企業實際上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總量增加的情況下,我國吸收FDI的地區分布呈現出非常明顯的非均衡特征:
1.從區域分布看,我國的外商直接投資明顯呈“東高西低”的基本格局。FDI主要集中在我國的東部地區,西部地區較少且變化不大,但FDI對中部地區的投資增長速度明顯加快。
2.從省際差異來看,FDI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沿海發達省份,發達省份之間亦呈現出波動變化,西部地區各省劣勢明顯。在對外開放初期,外商投資的重點地區是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即使在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外商投資亦不平衡。隨著FDI流入的增多,投資的地區結構開始發生變化,其特點是投資環境改善進展快的省市,外商投資不斷增加,其在全國外資總額中占的比重明顯提高。
3.在東部地區內部開始出現FDI的重新布局。FDI正從傳統的珠江三角洲向長江三角洲及環渤海經濟圈轉移,反映了FDI對區位要素需求的升級。統計數據顯示:20世紀90年代至2002年,FDI在珠江三角洲的比重已從41.87%逐步降低至21.49%,降幅達49%;而同期FDI在長江三角洲的直接比重從9.94%上升到33.25%。
三、FDI集聚對區域增長的貢獻分析
在這一部分我們將從全國31個省份的FDI分布狀況入手,在業績指數、人均指數和地均指數三個基礎指標的計算基礎之上,來測算FDI的非均衡分布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1.業績指數(PI)
聯合國貿發會議采用業績指數的方法來測度不同區域利用外資的能力已經被國內外學者和研究機構廣為采用。業績指數PI(Performance Index),是指在一定時期內, 該省外資的流入量占全國外資流入量的比例除以該省GDP占全國GDP總量的比例。絕對值比較忽視了不同地區經濟規模的差異。通常,一個省份經濟規模越大(根據GDP衡量),吸收的外資就越多。采用業績指數的計量方式,消除了經濟規模不同的影響。如果指數值等于1,表明該省占全國外資的比例與其占全國GDP的比例相等;指數值大于1,表示該市吸收了相對于其GDP規模而言更多的外資;指數低于1,可能由于競爭力低下等原因,外資流入低于應該達到的數量。
2.人均指數(PPI)
沈坤榮(2001)的研究認為,除了市場容量、勞動成本、市場化水平等因素外,人力資本存量是影響外資區位選擇和投資規模的重要因素。人力資本存量越大,則吸收的外資水平越高。為了克服人力資本存量的影響,筆者設計了外資人均指數這一指標。外資人均指數是指一定時期內,該省外資流入量占全國外資流入量的比例除以該省總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
計算公式為:
PPI=該地區人均FDI/全國人均FDI=(FDIi/FDIw)/(HRi/HRw)
PPI――外資人均指數(Investment Per-Person Index)
FDI――外商投資
HR――人力資本存量
(其中下標i表示第i個省份;w表示全國)
如果指數等于1,表明該省外資占全國外資流入的比例與其占人力資本存量的比例相當;指數大于1,表示該省吸收的外資相對于該地區的人力資本存量規模要大, 該省內企業資本密集度較高;若指數小于1,則表明該省引進外資的競爭力較弱,與該省所擁有的人力資本存量不相當,該省存有大量的富余勞動力。人均指數消除了勞動力資源的影響,反映各省份利用外資的成就。
3.地均指數(PAI)
土地面積是各個省份一個主要特征。從土地與資本的配置角度出發,對吸引外資水平的差異進行指數運算,得出外資地均指數。外資地均指數是指一定時期內,該省外資流入量占全國外資流入量的比例除以該省的土地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比例。
計算公式為:
PAI= 該省地均FDI/全國地均FDI= (FDIi/FDIW)/(LA i/LAW)
PAI――外資地均指數(Investment Per-Acre Index)
LA――土地面積 (Land Area)
(其中下標i表示第i個?。粀表示全國)
如果指數等于1,表明該省外資占全國外資流入的比例與其占土地的比例相等;指數大于1,表示該省吸收的外資相對于該省的土地資源要大;若指數小于1,則表明該省引進外資的競爭力較弱,與其土地資源不相稱。地均指數克服不同省份的土地資源約束,來反映各地區利用外資的成就。
4.綜合指數(SI)
業績指數、人均指數、地均指數只是剔除了單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如果要同時消除經濟規模、人力資本、土地資源的影響,則須計算綜合指數。其公式為:
SI=(PI*PPI*PAI)1/3
綜合指數是在業績指數、人均指數和地均指數的基礎上進行加工的,同時克服了各個省份三大具體特征。這樣,不同省份的外資利用成就可以直接進行橫向比較;同一省份在不同時期利用外資的成就也可以進行縱向對比,把握外資利用能力的動態變化。
根據1986-2004年的《中國區域經濟統計年鑒》和《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進行計算,可得出1986-2004年中主要年份的各個省份外資綜合指數。
5.外資區域聚集度指標
外資區域聚集度是描述外商投資在區域內形成聚集程度大小的指標。外資聚集度高, 意味著外商投資的較大份額相對集中在區域內很少的幾個地區,各區域利用外資的能力差別很大;聚集度低,則說明外商投資在全區域內分布比較平均,各區域利用外資的能力比較均衡,差別小。即
RADt=STDEVt /AVERAGEt
RADt――第t年聚集度(Regional Agglomeration degree)
STDEVt ――第t年全國31個省份綜合指數的標準差
AVERAGEt――第t年全國31個省份綜合指數的平均值
為了對全國FDI的聚集分布有更清楚的了解,筆者將把全國的31個省份進行區域劃分。這樣通過東、中、西部的比較會使我們的視線變得更加清晰。
我們可以看出FDI的分布情況,FDI在西部的分布是最不平衡的。在三個區域中,中部地區的各個省份FDI分布相對較為平衡,處在0.4-1.0這個區間徘徊。而東部地區的FDI聚集度波動也是很大的,在1992年由于改革開放政策的全面實施,聚集度的指數出現了大幅上揚,達到了1.8左右,說明在1992年前后東部的FDI分布不均的狀況最為突出。
上面我們分析了FDI的聚集狀況,其實FDI的分布不均與三大區域GDP的增長率之間有著很多相似的波動狀況。這一點只要根據兩者的變化趨勢既能判斷。說明FDI的集聚對于GDP的增長是起到重要貢獻作用的。
因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還有很多,有些因素在用數據描述中會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對于FDI的集聚對區域GDP增長的具體數值的測算還有一些難度,但上面的三大基礎指數和綜合指數及聚集度的測算已經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FDI的集聚對與經濟的增長是存在著正相關關系的。
[參考文獻]
[1] 桑秀國,利用外資與經濟增長――一個基于新經濟增長理論的模型及對中國數據的驗證.管理世界. 2002.9:53-63
[2] 沈坤榮,耿強.外國直接投資、技術外溢與內生經濟增長.中國社會科學.20 01.5:82-93
[3] 陳浪南,陳景煌.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經濟增長影響的經驗研究[J].世界經濟,2002,(6).
[4]王成岐,張建華,安輝.外商直接投資、地區差異與中國經濟增長[J].世界經濟.2002,(4).
[5] 魏后凱.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經濟研究.2002.4:19-2.
京津冀區域是我國重要的三大經濟圈之一,它在不足3%的國土面積上實現了全國近四成的生產總值,彰顯了其重要的經濟地位。2014年,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作為重大國家發展戰略被再一次強調,提出實現京津冀區域的協同發展是促進區域發展機制創新的需要,是合理協調人口資源環境配置的需要,是構建環渤海和新型首都經濟圈的需要,是現階段十分重大的國家性經濟戰略。(文中數據均來自國家統計局統計年鑒)
【關鍵詞】
京津冀;經濟增長;現狀
京津冀區域位處東北亞和亞太經貿圈的核心區域,囊括北京和天津兩大直轄市,位于環渤海地區.是北方的經濟結構調整中心,在我國經濟拓展方向上具有重要的樞紐地位,占據了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
北京,作為京津冀發展中的的中心城市,是集合了教育、文化、政治以及國家的交流中心,與此同時,也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相關政策條款發展方向的決策中心。在地里位置上東南方和天津相接,其余部分為河北省所環繞。一共有14 個市轄區以及兩個縣,北京市共有 317個縣鄉鎮級區,總面積達16410.54平方公里。
天津,是我國的第三大城市,是我國直轄市。地處于環渤海經濟圈的核心,我國近代工業起源于天津,東與渤海相鄰,北與燕山北京相接,與北京相距120公里,天津市的總面積為 11917.3 平方公里,擁有153公里長的海岸線,陸線邊界長達1137.48公里。
河北省的地轄面積面積達18.88萬平方公里。下轄的地級市共有11個,石家莊是河北省省會。目前,河北省正致力于聯合進行港口、公路、鐵路、機場等一系列交通設施投資和建設,聯合開展區域水資源的保護以及合理利用、設立了系列環境保護和重大生態建設項目,積極拓展河北省的行業和企業之間的經濟貿易和技術合作。
1 城市發展情況
北京的教育工作是全國發展最好的地區,截至 2012 年 8 月,北京市現共有 89 所普通高等院校,它是全國高等學府的聚集地,聚集了國內數量最多的著名院校。 天津的教育綜合實力也在不斷增強,2012 年末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 1417 所。其中,普通高校 55 所,普通高中202所,初中317所,小學 843 所,在校學生總數達到 970058人。河北區域各項社會福利事業也在逐步完善,到 2012年,河北省具有本科在校學生622629人,具有??圃谛W生546167人,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率也在逐年提高。(表1)
1.2 城市建設發展情況
數年間,京津冀地區的發展非常迅速,截至2012年,北京現有建成區面積為1268平方公里,常駐人口為2069萬人;天津現有建成區面積為72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從2007 年的1115萬人增長到 2012 年的1413萬人;河北地區現有建成區面積從2007 年的1738.9擴大到 2012 年的,到2012年常住人口已達到7288 萬人。從上表中各地區差異可以看出,天津市的戶籍人口密度最高,達到2782人每平方公里。
2 經濟增長情況
2.1人均生產總值情況
京津冀發展的 5年以來,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北京、天津和河北區域增速基本上都達到了兩位數百分比以上的速度,北京地區從 2008 年的64491元上升到 2012 年的87475元,天津地區的生產總值5年來近乎翻倍,河北地區 2012年的地區生產總值比 2008 年增加了13598元,京津冀區域總體的生產總值所占全國比重也是逐年升高,僅次于長三角區域,與珠三角地區基本上持平并且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
2.2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總額情況
在進出口總額方面,從2000年到2010年,北京地區進出口總額由776847萬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7447913萬美元,增長為原來的10倍,天津地區從2000年的1369289萬美元增加為2012年的 7743452萬美元,河北地區每年都保持不同比例的增加,到2012年增長為1775182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情況從2000年到 2012 年逐年增加,增長比率基本呈平穩增加態勢。
【參考文獻】
[1]陳冬.京津冀城市進化與區域經濟增長差異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12.
關鍵詞:新經濟地理;經濟一體化;區域差距
一、 引言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取得了快速的增長。1978年~2010年,中國取得了年均9.89%的增長速度,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然而,隨著經濟體量的持續變大,一些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如經濟增速放緩,區域差距擴大等。(1)經濟增速放緩。從2010年以后,除2011年以較高9.5%的增長以外,其他年份均小于8%,2012年~2014年經濟增長分別為7.7%,7.7%和7.3%。(2)區域差距依然巨大。從2014年的GDP總量上來看,國內生產總值第一的廣東省為6.78萬億元人民幣,而僅為920.83億人民幣。從人均GDP來看,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天津,北京和上海,排名最后三位的分別為云南、貴州和甘肅,其中排名第一的天津為105 231元,而排名最后的甘肅為26 433元,兩者相差3.98倍!在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下,中國政府通過“對內深化改革,積極進行區域經濟一體化,對外加大開發力度,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其目的就是使得中國經濟在時間維度上維持穩定增長,在空間維度上形成合理的分布。因此,從理論上理解區域經濟一體化對經濟增長、區域差距的影響就顯得十分必要。
從本質上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就是微觀主體的區位選擇問題。因此需要關心的是,當區域一體化政策實施后,經濟活動的主體將會如何選擇自己的區位?經濟活動不同的空間分布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是什么?在這一過程中,與經濟增長相生相伴的區域差距又是如何變化的?對這些問題回答的好壞是政府在區域一體化進程中能否制定合理的區域政策,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而新經濟地理學(New Economic Geography,NEG)是一門解釋經濟活動空間分布的理論,以新經濟地理學理論為切入點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將會有助于我們更好的了解經濟活動的空間變化規律。因此,本文論述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1)闡述新經濟地理框架下主要模型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經濟增長與區域差距關系的研究;(2)新經濟地理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解釋;(3)總結和建議。
二、 區域經濟一體化、經濟增長與區域差距的關系:基于新經濟地理模型
1. 靜態模型。最初的新經濟地理模型旨在解釋區域一體化發生后,經濟活動在空間變化規律以及由產業分布的變化而導致的區域差距,其現實背景就是歐盟的產生。Krugman和Venables(1990)最初的模型就是解釋當區域一體化發生后,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產業是如何在空間上進行變動的。模型中企業的區位分布是由聚集力(Agglomeration Forces)和分散力(Disperse Forces)的相對大小來決定。模型中的作用力主要表現為三種:市場接近效應、價格指數效應和市場擁擠效應。聚集力主要體現在市場接近效應和價格指數效應,即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工業企業傾向于選擇市場規模大的發達地區,因為這樣可以實現自身的規模經濟,同時生產接近大市場還能節省運輸成本;另外,在企業集中的地區其生活成本也低,因為企業數量多的區域生產的工業種類和數量自然就多,需要從外地輸入的產品種類和數量就少,從而承擔的運輸成本就小,于是產品價格相對便宜。市場接近效應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定位于大市場,而越來越多的企業在一個地區集中時,這個地區的價格指數又進一步下降,從而使得更多的制造業人口遷移到本地區。而分散力主要體現在由市場擁擠效應。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一方面,企業較多的地區競爭更加激烈,激烈的競爭使得企業為獲得生產要素支付更高的價格,從而降低企業的利潤,進而促使其轉移至邊緣地區以降低生產要素價格。區域一體化化程度(模型中的運輸成本和交易成本)對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大小至關重要。當區域一體化程度比較低時,經濟系統的分散力大于聚集力,各地區的經濟活動保持對稱分布狀態。隨著一體化程度的提高,聚集力和分散力都開始下降,但分散力不聚集力下降得更快,這樣就存在當一體化程度達到某一臨界水平時,聚集力大于分散力,進而導致經濟活動的聚集。
從區域一體化不斷深化對過程來看,由于在靜態模型中,生產要素都是事先給定的,因此在長期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模型中沒有明確表示經濟增長的變量,模型中經濟一體化程度(由運輸成本下降導致的商品市場一體化程度的提高)、經濟增長與區域差距的變化過程具體如下:由于區域一體化程度的提高(運輸成本下降),聚集力和分散力都發生下降,但分散力不聚集力下降的更快,這就存在運輸成本的某個臨界點,當運輸成本低于突破點時,聚集力大于分散力,產業的聚集過程開始,工業企業逐步流向另一個地區,兩個地區工業企業數量也就不再相等,最終形成核心-邊緣結構。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增長對兩個地區來說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以企業數量和實際工資來衡量經濟增長的話,(從整體和局部來進行分析)核心區域會隨著一體化程度的提高出現經濟增長(企業數量增加),同時核心區的實際工資也會提高,實際工資的提高主要通過兩個途徑:一是由于運輸成本的下降,消費其他地區的產品的價格下降而導致的實際收入的提高;另一個是由于核心區企業數量的增加,消費者消費其他地區產品的種類減少而導致的價格指數下降,從而使得實際工資提高。而邊緣區則會發生經濟衰退(企業數量減少),同時由于消費外地產品數量的增加,實際收入將會下降。在這個經濟發展過程中也伴隨著區域差距的變化,在運輸成本從無窮大降低到零的過程中,兩地區消費者的實際收入差距會呈現出現增加后減少的倒U趨勢。這與新古典經濟學中的倒U結論一致,這說明在政府同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來發展經濟過程中,必然會導致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而且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先富地區與落后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會不斷擴大,只有在經濟一體化程度較高時,全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收入差距也會不斷縮小。這個模型本質上解釋的是初始有差異的兩個地區進行一體化過程中,經濟活動進行區位選擇的過程以及這個過程中地區收入差距的變化規律。但模型沒有說明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兩個地區初始的差異?隨后Krugman(1991a)修改的假設說明了在即使在兩個區域完全相同的情況下,也能最終出現經濟活動集聚的狀態。其作用機制就是勞動力流動而形成的自我強化的作用效用。此后,不同的學者基于不同的現實條件對模型進行修改,如把制造業工人的流動改為實物資本的流動就形成了自由資本模型(Footloose Capital Model,FC模型)以及把制造業工人修改為自由企業家就形成了自由企業家模型(Footloose Entrepreneur Model,FE模型)。從本質上來說,靜態模型的修改并沒有改變區域經濟一體化影響經濟增長和收入差距的結論,即在區域一體化過程中區域差距先增加后減小的倒U的變化規律,完全一體化后,區域之間不存在永久性差異。
2. 動態模型。從本質上來說,靜態模型的經濟增長只能通過價格指數的下降來體現,而非真正意義上的GDP的增長,因此在隨后的發展中模型中增加的動態模塊,由Baldwin(1999)提出來的資本創造模型(Constructed Capital Model,CC模型),與CP模型不同的是,CC模型中生產要素的存量沒有提前給定,其經濟增長是通過資本的折舊和創造來反映的。模型中引入了資本形成和資本折舊這兩個新的變量。創造新資本的條件是資本價值大于等于資本創造成本,其中資本價值的確定是由資本長期收益流的現值來確定。只要資本價值大于創造成本,新資本就會不斷會被創造出來,在長期,資本的價值與創造成本相等時,資本存量不再增加,經濟增長也就停止了。對于初始條件相同的兩個區域,貿易成本在一定范圍內,經濟活動是對稱分布的。只有當貿易成本下降到足夠低的時候,其中一個區域獲取初始優勢,對稱均衡將會被打破。在一段時間變化后,所有的工業企業將會集聚到一個區域。同樣,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增長地區獲益,而蕭條地區受損。平均價格指數下降,全國實際收入將會上升。如果初始區域規模不相等,這個轉變過程會更快,盡管局部均衡也可能發生。
顯然,在CC模型中,經濟增長和區域差距是相互作用的:區域差距具有增長效應(區域差距的擴大,區域增長率將會提高)以及在區域差距擴大過程中,發達地區變為增長極,而另一個地區則淪為塌陷極。這樣,與新古典增長理論不同的是,發達區域將會比落后地區的經濟增長更快,這與Myrdal(1957)的循環累積的概念是一致的。然而,一旦經濟活動全部聚集到一個區域,那么經濟增長將會停止。但此時,如果一體化繼續推進,邊緣地區的實際收入將會由于進口價格的下降而得以提高。這也意味著全國實際收入的提高。但與靜態不行不同的是,即使區域間完全一體化后,兩個地區的收入差距依然存在,即存在永久性的收入差異。從長期來看,如果貿易成本不變,則區域差距的程度不會對經濟增長形成影響。在CC模型提出后,不同學者對資本創造的過程進行了修改微觀機制的描述,形成了全域溢出模型(Global Spillover Model,GS模型)和局部溢出模型(Local Spillover Model,LS模型)。模型中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含義也更為豐富,不僅有商品一體化程度的變化,也有知識溢出程度的變化。從經濟增長方面來說,LS模型的典型特征為經濟增長受到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的影響。其決定變量就是兩個維度的一體化程度。當經濟系統處于分散狀態時,如果知識溢出程度很低,則創新成本很大,因此經濟增長率低,但隨著貿易自由度的提高,企業開始慢慢集聚,當所有產業集聚到一個區域的時候,其區域內的溢出程度會非常高,因此創新成本會大大減小,從而提高資本增長率。這就告訴我們在區域間知識溢出程度很低(如通信技術落后等)時,可以通過經濟集聚來提高經濟增長速度,使得經濟進入 “快車道”。從區域差距方面來說,LS模型中不同的區域一體化路徑對區域差距的影響也不一樣。如果一體化中僅僅降低交易成本(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減小市場分割等),那么最終會促使經濟發生核心邊緣結構,經濟會完全集聚到一個地區,從而加大區域差距;但如果同時降低交易成本和知識溢出成本,這樣就可以避免經濟的完全集聚。實際上,擴大知識溢出政策可以導致經濟活動的分散。如當經濟需同中貿易自由度和知識溢出系數都為中等水平的時候,如果區域一體化中等貿易自由度不變的情況下,提高知識溢出水平就可以把經濟系統從核心邊緣結構轉變為對稱結構,從而減小區域差距,當然這個過程中也會降低經濟增長率。因此,從區域一體化過程來看,政府的政策其實是在經濟效率和社會公平中權衡。如果形成核心邊緣結構,則區域間存在永久性差距,且核心地區的福利高于邊緣地區。但從時間維度上來看,邊緣地區與一體化化之前相比福利是否提高,其不僅取決于一體化程度的大小,而且還取決于消費者制造業支出份額的大小。隨著一體化的與此同時在最新的新經濟地理研究中,更多的是從企業和勞動力異質性方面來進行解釋經濟活動的空間差異以及由此帶來的經濟增長和區域差距的關系(Okubo et al.,2010;Fallah et al.,2011),這種異質性之間互相作用關系(異質性的企業和異質性的勞動是在空間上匹配問題)將是新經濟地理學研究的重要方向。
三、 NEG模型對中國區域經濟增長、區域差距的解釋
1978年以來,中國通過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手段,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從理論上來說,這兩項政策分別對應著國內區域一體化程度的提高和國際一體化程度的提高。按照新經濟地理模型的預測,在一體化過程中,具被更好的市場可達性(Market Access)的沿海地區將會聚集更多的產業,因此沿海地區也會得到更強勁的經濟增長。改革開放以來,從制造業的分布來看,陳秀山和許瑛(2008)研究表明,中國29個制造業行業中僅有9個行業存在擴散效應,1996年~2005年中國工業化過程中,制造業的空間結構整體表現出核心-邊緣分化過程。從沿海―內陸的經濟活動分布來看,根據《世界銀行發展報告2009》,中國的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正如模型所預測的那樣,內陸和沿海地區已經形成了明顯的核心邊緣結構。中國經濟通過空間集聚實現了快速增長,1978年~2007年的三十年時間里,中國GDP的年均增長率高達9.8%。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經濟的平均增長率3.0%的速度,創造了令人關注的中國模式。
這種空間非均衡的經濟發展也使得區域發展差距被不斷的擴大。按照不同的尺度空間,這種差距可以分為沿海與內陸之間的差距,東部、中部和西部之間的差距、城鄉之間的差距。從2014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來看,排名前四的省份分別為廣東、江蘇和山東,全部為東部沿海城市,而排名最后的四個省份分別為寧夏,青海和,都是來自于西部大省份,其中排名第一的廣東省GDP是排名最后的的73.64倍。從總體上看,中國的區域經濟發展,基本上符合新經濟地理學理論的預測,即隨著在工業化初期,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推進和地區間基礎設施的改善,區域間的差距并沒有縮小,反而促使經濟活動向東部沿海地區的進一步集中。當地區間的運輸成本從高到低,運輸成本與產業聚集之間確實存在著“倒U型”關系,隨著運輸成本由高到低, 經濟出現分散到集聚、再擴散的過程。根據文玫(2004)的研究顯示:在1993年~1994年中國工業依然位于倒U型曲線的左方,即這段時間區域發展差距是單向擴大的,隨著交易和運輸費用的進一步下降可能會促進制造業在地域上進一步聚集。當把時間維度加長后,區域差距的變化就體現出模型所預測的那樣呈現倒U變化的規律。徐召元和李善同(2006)的研究表明,區域差距在20世紀90年代呈擴大趨勢,2000年~2004年區域差距擴大有所減緩,而2004年收入擴大趨勢開始明顯減小,2004年也是大部分學者認同的區域差距變化的拐點。因此,新經濟地理模型對中國的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經濟增長以及收入差距的變化有著很好的解釋力。
四、 結論和建議
本文從新經濟地理的理論出發,回顧了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經濟增長與區域差距這一對變量的變化。在現有的理論中,隨著區域一體化推進,空間經濟過程的變化是非單調的,這直接影響了區域經濟增長與區域差距的變化。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運輸成本的不斷下降),經濟活動的分布規律是分散―集聚―再分散的過程。經濟增長與區域差距也隨著經濟活動不同的空間分布而發生“倒U型”的變化規律。這種規律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很好的解釋力,但隨著一體化程度進一步的推進,政府應該更加注重一體化手段的多元化。按照新經濟地理動態模型的預測,貿易一體化和知識程度一體化都會引起經濟活動空間分布的變化,不同的是前者的提高傾向于使經濟活動的集聚,而后者的提高會使得經濟活動分散。而通過貿易一體化使得經濟起飛后,區域一體化程度的深化會改善欠發達地區福利水平,如果這個時候采取加大貿易壁壘或市場分割的手段來進行干涉的話,反而不會提高欠發達地區福利。此外,在深化一體化的過程中,政府需要從提高貿易一體化轉移到提高要素流動和提高知識溢出一體化層面上來,以保證經濟穩定增長的同時,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希偉,陶永亮.經濟集聚與區域協調[J].世界經濟文匯,2011,(32).
[2] 許召元,李善同.近年來中國地區差距的變化趨勢[J].經濟研究,2006,(7):106-116.
[3] 文玫.中國工業在區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經濟研究,2004,(2):84-94.
[4] 陳秀山,徐瑛.中國制造業空間結構變動及其對區域分工的影響[J].經濟研究,2008,(10):104-116.
[5] Okubo T.,Picard P.and Thisse J.,The spatial selection of heterogeneous firms.Journal of Intenational Economics,2010,(82):230- 237.
關鍵詞:區域經濟增長;技術創新;內生性;聯立方程;市場化指數;人力資本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101(2017)02-0101-05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現仍處于高速增長階段,但是也應該看到,過去的發展建立在依托投資、依賴資源、粗放型發展的基礎上,這種非可持續發展方式必然會阻礙經濟長期持續穩定的發展。熊彼特[1]指出創新是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新能夠促進經濟增長,他從經濟與技術相結合的角度,探討了技術創新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認為技術創新能夠解釋經濟周期的現象。傅家驥[2]指出技術創新是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手段,是實現經濟持續增長的手段,在國家經濟增長過程中持續發揮技術創新效應。已有研究充分表明技術創新對區域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區域經濟增長與技術創新之間本質上是一種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內生增長關系,因此,研究區域經濟增長與技術創新的內生性顯得尤為重要,既能探究技術創新和區域經濟增長在彼此中的地位,又能為政府的宏觀調控提供決策依據。
一、文獻回顧
已有文獻分析了技術創新的影響因素。Blomestrome[3]認為FDI能帶來技術創新所需要的人力資本因素,并且對技術創新有顯著的正效應。Huang[4]實證分析了墨西哥、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證明FDI對東道國的技術創新并不存在顯著的正向效應。Pomer[5]利用內生增長模型,認為FDI對發展中國家具有技術溢出效應,能夠保持經濟的持續增長。Borensztein[6]等指出FDI技術溢出效應取決于發展中國家當地的人力資本水平。Breton[7]運用動態的索洛模型分析日本1969―1997年人力資本對人均GDP的影響。鄭世林[8]等測算了物質資本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力度,得出1978―2004年貢獻度達到80%。潘云文[9]測算了1990―2011年技術進步對山東省經濟增長的貢獻。陶愛萍[10]等建立了知識溢出與產業集聚的互動機制,運用聯立方程模型檢驗了知識溢出與產業集聚之間的相互關系,并根據實證結果提出應促進產業集聚與知識溢出的良性互動。黃清煌[11]等人基于2001―2013年中國30個省級面板數據,構建聯立方程組模型實證分析環境規制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提出分地區環境規制與經濟數量效應無差異,環境規制的經濟增長質量效應具有明顯的分區域特點,王潤泉[12]等運用聯立方程模型實證分析了子女教育期望與城市定居意愿之間的內生關系,陳得文等[13]運用GMM三階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1995―2008年中國空間集聚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李靚等[14]基于1990―2013年的時間數列數據,分析了蔬菜零售價格的形成因素。
筆者以選取2003―2014年中國省域面板數據,依據內生增長理論,構建區域經濟增長與技術創新的聯立方程模型,實證分析區域經濟增長與技術創新之間的內生關系。
二、模型建立和變量選取
關于技術創新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研究很多,目前大多采用單一方程研究,如面板數據、時間序列數據等單一方程模型,對互為因果關系的變量研究不足,無法解釋內生性變化。
聯立方程模型則是通過把一組變量聯合決定的另一組變量組合在一起進行測量,以便解決單一方程中因變量和自變量之間部分無法解釋的關系,在聯立方程模型中,有兩個或更多的方程組成,每個方程的被解釋變量互為其他方程的解釋變量,在聯立方程模型中,估計其中一個方程的參數時要同時兼顧其他方程的參數,充分利用不同方程之間的聯動信息,與單方程相比,更具有良好的統計特性。
區域經濟增長與技術創新之間互為因果關系,即區域經濟增長影響技術創新的水平,而技術創新又影響著區域經濟增長,其簡約表達式為:
E=f(F,XE)F=g(E,XF)(1)
其中,E代表區域經濟增長,F代表技術創新,XE表示影響區域經濟增長的相關要素,XF表示影響技術創新的相關要素。
根據美國數學家柯布(C.W.Cobb)和經濟學家保羅?道格拉斯(PaulH.Douglas)建立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為研究區域經濟增長的一般模型,其形式如下:
Y=AKαLβZθeμ(2)
其中,Y表示區域經濟增長,A代表技術進步,K為資本存量,L為勞動要素,α、β分別為資本存量和勞動要素的投入產出彈性系數,Z為影響區域經濟增長的控制變量,μ為隨機干擾項。
兩邊取對數,得到如下模型:
lnY=lnA+αlnK+βlnL+θlnZ+μ(3)
筆者建立的具體聯立方程模型如下:
lnPGDPi,t=αi,t+β1lnKi,t+β2LNLABORi,t+β3lnFDIi,t+ β4lnOPENi,t+β5lnPAi,t+β6lnMIi,t+εi,tlnPAi,t=ωi,t+φ1lnFDIi,t+φ2lnRDi,t+φ3lnPGDPi,t+ φ4lnLi,t+φ5lLnMIi,t+φ6lnSi,t+ζI,T(4)
⒖家延形南祝筆者選取固定資本存量、勞動力、外來資本、市場開放程度、技術創新、市場化程度作為影響區域經濟增長的主要解釋變量,選取外來資本、研發經費、區域經濟增長、人力資源水平、經濟結構作為影響技術創新的主要解釋變量。各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如表1所示。
變量PGDPi,t用來衡量第i個地區第t個時期的區域經濟增長水平,表示區域人均GDP,采用平減指數進行處理。變量Ki,t用來衡量第i個地區第t個時期的固定資本存量水平,筆者采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來測度固定資本存量水平。變量LABORi,t用來衡量第i個地區第t個時期的勞動力投入水平,筆者采用從業人員數來測度勞動力投入水平。變量FDIi,t用來衡量第i個地區第t個時期的外來資本投入,筆者采用實際利用外商投資額來測度外來資本投入水平,根據各年的匯率折算成人民幣。變量OPENi,t用來衡量第i個地區第t個時期的市場開放程度,筆者采用人均進出口貿易總額來測度區域開放程度。變量PAi,t用來衡量第i個地區第t個時期的技術創新水平,筆者采用專利授權量來測度區域技術創新水平。變量MIi,t用來衡量第i個地區第t個時期的市場化程度,筆者采用樊綱等根據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非國有經濟的發展、要素市場的發育程度、產品市場的發育程度和市場中介組織的發育和法律制度環境測算。變量RDi,t用來衡量第i個地區第t個時期的研發投入水平,筆者采用R&D經費內部支出來測度區域研發投入水平。變量Li,t用來衡量第i個地區第t個時期的人力資源水平,筆者采用人均受教育年限來測度區域人力資源水平,人均受教育年限是指某一特定年齡段人群接受學歷教育的年限總和的平均數,其中,文盲半文盲人均受教育年限為0,小學為6、初中為9、高中為12、大專及以上為16。變量Si,t用來衡量第i個地區第t個時期的經濟結構,筆者采用第二產業占比重來測度區域經濟結構。
三、模型估計
1. 方法選取。聯立方程模型的估計方法主要分為單方程估計法和系統估計法,具體又可分為普通最小二乘法(OLS)、間接最小二乘法(ILS)、工具變量法(IV)、兩階段最小二乘法(2SLS)、三階段最小二乘法(3SLS)。筆者采用三階段最小二乘法計算,首先對每個方程進行2SLS估計,根據前兩步的估計,得到對整個系統的擾動項的協方差矩陣估計,因此,對整個聯立方程進行廣義最小二乘法(GLS)估計。該方法是2SLS和SUR的結合,既考慮了方程內的聯立偏差問題,又考慮了跨方程的相關性,具體步驟為:第一階段,用OLS法估計簡化式方程,求內生變量的估計式;第二階段,將所求內生變量的估計值代入結構方程,運用OLS得到參數的2SLS估計量;第三階段,用廣義最小二乘法求結構參數的估計量。估計結果如表2所示。
2. 結果分析。區域經濟增長方程的估計結果表明:(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市場開放程度有顯著的推動作用,根據表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彈性系數為0.359,市場開放程度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彈性系數為0.2。(2)技術創新對區域經濟增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技術創新能夠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擴大對外貿易,優化產業結構升級,從而促進經濟增長。技術創新每增加1%,區域經濟增長水平將增加0.376%。(3)實際利用外商投資、從業人員數、市場化指數對經濟的增長效果均顯著,但作用都為負。FDI對區域經濟增長水平的回歸系數為負,表明我國以市場換技術策略并未成功,中國仍難掌握真正的核心技術,外資投入行業講求高回報,主要集中在金融以及制藥、金屬、通信和媒體等行業;從全國層面來看,由于從業人員中以勞動密集型人員居多,這些人員并未對區域經濟增長水平起到正向的促進作用,從業人員數量相對過剩,技術人員較少,因此,并未像技術創新一樣對區域經濟增長起到顯著的促進效應;目前我國市場經濟地位仍未獲得歐美國家確認,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市場化程度還不夠高,市場化改革進行需進一步完善,在一些不發達省份,經濟中非市場的因素仍占有重要比例,政府主導應進一步向政府引導轉變。
技術創新方程的估計結果表明:(1)從全國層面來講,研發投入、市場化程度、第二產業占比、人力資本程度在促進技術創新水平上有重要的作用。研發經費的投入、人均受教育水平能帶來技術創新水平的提高,這符合理論和實際情況,人均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研發水平的提高;市場化指數與技術創新同向增加,表明技術創新需要一個相對自由的環境,競爭力度的擴大會促使技術研發的自發進行,是保障和維護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的重要條件;伴隨著產業結構的變遷,第二產業總產值占比對技術創新的彈性系數為0.508;外來資本無形當中能夠帶來技術的轉移,同時對我國的研發水平帶來一定程度的提高,從而促進當地的技術創新,每增加1%,技術創新水平會增加0.117%。(2)區域經濟增長對技術創新水平的影響不顯著??紤]中國地區經濟之間的非均衡發展,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我國區域經濟增長與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對東、中、西部模型進行單獨分析,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獨特的空間特性,筆者采用傳統東、中、西部之間的區域劃分,東部為北京、天津、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北、遼寧、海南;西部為四川、重慶、甘肅、青海、寧夏、貴州、新疆、廣西、山西、云南、;中部為湖北、湖南、江西、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安徽、河南。
從表3回歸結果中可以看出,在東部地區區域經濟增長貢獻因素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市場開放程度、市場化指數呈現正效應且效果顯著;從業人員、技術創新表現為負效應,很可能的原因是從業人員數量較多質量卻參差不齊,從業人員不僅包括科技研發人才,也包括技術含量低的工作崗位人員,另外,專利授權既包括國內申請者,也包括國外申請者,專利授權后要么是轉化效率偏低,要么是專利在國外使用,與國內市場形成競爭關系;FDI表現為負效應且效果不顯著。技術創新主要是靠區域經濟增長、市場化指數;人力資本和經濟結構表現為負效應;FDI、研發經費投入對技術創新效果不@著。
中部地區區域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技術創新,從業人員、市場化指數呈現出負效應,FDI和市場開放程度為負效應且作用不明顯。中部技術創新主要依靠FDI、研發投入、人力資本、市場指數,區域經濟增長對技術創新表現為抑制作用。
西部地區區域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市場開放程度,從業人員表現為負效應,FDI、技術創新、市場指數不顯著。FDI、研發經費投入、人力資本對西部技術創新的影響存在顯著效應,區域經濟增長對技術創新起反作用。
從東、中、西部區域總的結果來看,結合技術創新對區域經濟增長系數與技術創新的散點圖(見圖1),可以看出,技術創新對區域經濟增長作用存在倒U型關系,從三個區域經濟增長對技術創新的作用來看,結合區域經濟增長對技術創新影響系數與區域經濟增長的散點圖(見圖2),區域經濟增長對技術創新水平呈現倒J型關系,各分方程的各變量回歸系數相差較大,與東部地區相比,人力資本對技術創新有利,中部略大于西部,這可能是因為隨著人均受教育水平的增加,人力資本素質提升到一定階段,即達到臨界值之后,人力資本的增加會阻礙技術創新水平,這也表明人力資本對技術創新存在著門檻效應;中、西部經濟結構對技術創新的影響比東部影響較強,表明第二產業占比大的地區,技術創新提升越快。FDI對技術創新的影響力沿著東―中―西部遞減,表明存在著技術追趕效應;西部研發投入對技術創新的增加效果最為明顯,彈性系數大于中東部。
四、結論及建議
通過實證分析發現,技術創新對中國區域經濟增長有顯著的正向效應,且存在倒U型關系,區域經濟增長對技術創新的發展可能存在門檻效應,中西部目前還未達到拐點,因此,東部呈現顯著的促進效應,而中西部暫時為抑制效應。從整體上來講,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最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次之,最次是市場開放程度,市場化指數對技術創新的貢獻最大,依次是人力資本、FDI、研發投入和經濟結構。鑒于此,結合東、中、西部發展的差異性,相應對策建議為:首先,就全國層面來講,以企業為技術創新主體,加強研發經費投入,加強專利保護制度,促進專利成果的轉化,保障技術創新的可持續發展;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勢頭;以“一帶一路”為突破點,保持與區域合作發展態勢;減少政策干預,力爭擴大市場經濟程度;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轉型;合理利用外資,有意識地引導外資進入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領域,協調國外先進技術轉移到國內。其次,從區域層面來講,區域經濟增長對技術創新具有門檻效應充分表明,中西部應加快經濟增長速度,縮小與東部之間的差距,當經濟增長達到臨界點時,中西部將對技術創新起正向促進效應;當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一定程度時,將不再增加技術創新產出,現階段中西部應進一步提高人口素質,擴大區域受教育水平,使人才數量趕超東部,東部則應進一步提高人才質量;西部應厘清政策和市場分工,加快非國有經濟的發展,提升市場化指數水平。
參考文獻:
[1]約瑟夫?熊彼特.經濟發展理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145-148.
[2]傅家驥主編.技術創新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76-83.
[3]Blomstr?im M,Persson H. Foreign investment and spillover efficiency in an underdeveloped economy:Evidence from the Mexic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J].World Development,1983,11(83):493-501.
[4]Huang C.,Teng K,Tsai P.. Inward and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poverty:East Asia vs. Latin America[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10,146(4):763-779.
[5]Romer.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71-102.
[6]Borensztein,Gregorio,Lee. 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8,45:115-135.
[7]Breton T R.Human capital and growth in Japan:Converging to the steady state in a 1% world[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 International Economies,2015,(36):73-89.
[8]世林,張宇,曹曉.中國經濟增長源泉再估計:1953-2013[J].人文雜志,2015,(11):30-40.
[9]潘云文,李慶軍,于莉娟,曹玉美.山東省科技進步貢獻率的測算及對策研究[J].科學與管理,2013,(6):79-83.
[10]陶愛萍,李青釗.產業集聚與知識溢出的交互作用:基于聯立方程的實證檢驗[J].華東經濟管理,2016,(3):77-82.
[11]黃清煌,高明.環境規制對經濟增長的數量和質量效應――基于聯立方程的檢驗[J].經濟學家,2016,(4):53-62.
[12]王潤泉.子女教育期望與農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基于全國7個城市調查數據[J].農業技術經濟,2016,(3):7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