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9 08:42: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免疫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復制缺陷型鼠IL-3重組腺病毒的構建和鑒定 劉林,羅成基,袁良平
云芝多糖增強巨噬細胞M-CSF的表達與分泌 龐戰軍,陳瑗,周玫
膽固醇缺乏對Jurkat細胞周期調控蛋白表達的影響 周東明,糜漫天,許紅霞
原發性IgA腎炎與HLA-DQB1等位基因遺傳多態性的研究 許玲娣,范麗安,陳楠
2型糖尿病人血清腫瘤壞死因子的變化 黃敬澤,王健,張門,豈珍
SLE血清新喋呤、細胞間粘附分子-3、Kappa、Lambda輕鏈和輕鏈比值的研究 王蘭蘭,劉鋼,李立新
造血干細胞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Fas水平的變化 王魯群,馬曉星,孫凡盛
梅毒病人外周血T細胞亞群特點的探討 李碧清,阮光萍
地高辛標記的cDNA探針檢測GM-CSFmRNA表達 王亞平,王勇,鄭敏
重組HLA-B-0702·75-84融合蛋白誘導同種移植免疫耐受的實驗研究 汪澤厚,朱錫華
一種新型IgM高效膜親和色譜柱的制備 葛常輝,周冬梅,皺漢法
間接ELISA法測定大腸桿菌DH5α菌體蛋白含量的實驗研究 鄧瑞春,白云秀,張明偉
抗哇巴因抗體及抗前海蔥苷原A抗體的制備及其應用 李素琴,符云峰,盧振敏
抗人血管生長素噬菌體基因工程單鏈抗體的初步制備 張宏斌,江悅華,王捷
CHAK:一種新型的免疫殺傷細胞 成軍,楊守純
重組人GM-CSF/IL-3融合蛋白(G3)的分離純化 黃昕,邱宗蔭
凋亡相關基因產物Fas和bcl-2蛋白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 賀青卿,單禮成,范西紅
食管癌患者血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變化的初步研究 李健,唐芙愛,牛正先
C5a受體(CD88)在急性肺損傷中對PVEC-PMN粘附特性的研究 呂鳳林,朱錫華
人DAF的分離純化及結構與功能的初步研究 鄒強,朱錫華
腫瘤源性CTL表位研究進展 王立順,李杰,朱迅,WANG Li-shun,LI Jie,ZHU Xun
血小板生成素對腫瘤的雙重作用 趙建增,ZHAO Jian-zeng
HIV疫苗的研究策略及其進展 鄭紅,朱錫華,ZHENG Hong,ZHU Xi-hua
T細胞受體疫苗的研究與應用 李杰,于春雷,李一,LI Jie,YU Chun-lei,LI Yi
樹突狀細胞與腫瘤疫苗 王蒙,粟永萍,WANG Meng,SU Yong-ping
樹突狀細胞的免疫治療進展 袁良平,艾國平,粟永萍,YUAN Liang-ping,AI Guo-ping,SU Yong-ping
艾滋病疫苗的研究 張應玖,金寧一,沈家驄,ZHANG Ying-Jiu,JIN Ning-yi,SHEN Jia-cong
新型免疫抑制劑霉酚酸酯的作用機理及臨床作用 王三斌,郭坤元,WANG San-bin,GUO Kun-yuan
鼻粘膜相關淋巴組織的研究進展 舒翠莉,高杰英,SHU Cui-li,GAO Jie-ying
腸道粘膜免疫的構成與功能 艾國平,粟永萍,程天民,AI Guo-ping,SU Yong-ping,CHENG Tian-min
粘膜免疫佐劑:腸產毒性大腸桿菌不耐熱腸毒素(LT)研究進展 李文建,鄒全明,LI Wen-jian
人抗動物抗體對免疫學分析的影響 張志斌,ZHANG Zhi-bin
細胞粘附分子在創傷后的表達變化和意義 姚元章,李磊,YAO Yuan-zhang,LI Lei
雙特異性單抗異聚體促進紅細胞清除循環致病原 王海濱,郭峰,WANG Hai-bin,GUO Feng
巨噬細胞在炎癥消散中的作用 李文軍,李二紅,楊宗城,LI Wen-jun,LI Er-hong,YANG Zong-cheng
肺表面活性蛋白A在免疫炎癥反應中的作用 肖燕,崔社懷,XIAO Yan,CUI She-huai
系統性紅斑狼瘡與細胞因l子的臨床探討 靳淑玲,王北寧,JIN Shu-ling,WANG Bei-ning
定點突變技術的研究進展 張浩,毛秉智,ZHANG Hao,MAO Bing-zhi
檢測差異表達基因技術的研究進展 金慧英,房德興,JIN Hui-ying,FANG De-xing
外加電場固定液相分子快速斑點免疫分析 鄒靜
人心肌肌鈣蛋白T膠體金免疫層析法的建立 李志梁,錢洪津,焦保明,姜朝新,陸青,王素華
抗槲皮素抗體的研制 姜玲,章文才,柯云,馬湘濤
噬菌體隨機肽庫的應用 李華,朱錫華
肝癌患者血清TGF-α的水平及臨床意義 揭育麗,梁偉娟,趙玉蘭
免疫抑制劑加雄激素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陳力軍,李桂梅,蔣莎義,高飛,李春,劉新英
火箭電泳法檢測人血漿a1-抗糜蛋白酶 尹曉娟,李為明,奚敏,邱荊安
系統性自身免疫病患者抗核抗體的分類測定 齊為民,郭力,姜南燕,劉樹林
細菌防護液對60Co γ射線照射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 徐書顯,張鳳云,王常有,王忠海,趙進沛,趙娟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水平與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變的觀察 徐軍,羅南萍,邢萬佳,黃厚斌,楊道理
視網膜母細胞瘤中Fas/FasL表型的檢測及意義 孔令非,劉正國,趙耀武,銀平章
可食性轉基因植物疫苗的免疫學特性研究 李晉濤,吳玉章
腫瘤抗原MAGE-A3研究進展 賈正才,吳玉章
基于DC的腫瘤疫苗 倪兵,李艷秋,吳玉章
新型腫瘤疫苗研究現況及進展 溫居一,張健,張積仁
肽疫苗修飾研究進展 耿淼,吳玉章
樹突狀細胞疫苗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作用 汪灝,李艷秋,余佩武
幽門螺桿菌疫苗免疫機制的研究進展 郭紅,鄒全明,趙嘵晏
幽門螺桿菌中性白細胞激活蛋白的研究進展 周永寧,徐采樸
幽門螺桿菌的CagA和VacA的致病機制及其臨床意義 梅峰,周志華,凌娜佳,陳維佩
蛋白質結構預測的方法學評述 林治華,吳玉章
基于小鼠肥大細胞瘤P815模型的腫瘤免疫學研究進展 趙建平,吳玉章
超抗原與自身免疫病 李亞斐,朱錫華
超抗原和核轉錄因子 姚勝,梁華平,姚詠明
免疫耐受的研究進展 章波,粟永萍
HLA-G與免疫耐受 范連慧,吳雄飛
樹突狀細胞在移植免疫耐受誘導中的作用 陳希煒,鄭峻松,吳軍
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研究概況 葉晟,韓本立
異種胰島移植的免疫耐受誘導 劉全達,何振平,蔡志民
IL-2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陳希煒,羅高興,黃文華
HLA-G--母胎界面的一個免疫耐受分子 劉霞,吳玉章
趨化因子SDF-1 對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的作用 孔佩艷,郭朝華,羅成基
衰變加速因子(DAF)與異種器官移植免疫 葉華虎,姜恒,魏泓
作者單位:300162 天津武警醫學院
通訊作者:葉路
【關鍵詞】 免疫學; 學習方法
免疫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具有理論性、強抽象性及難懂等特點。如何將抽象深奧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是免疫學教學改革的中心環節之一。通過教學實踐,筆者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免疫學學習方法?,F總結如下。
1 免疫學學習方法的探索
1.1 免疫學學習中學生思維訓練的探索 免疫學學習的核心是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從而提高學生自身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理解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訓練的目的是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因素,從根本上解決學員的學習動力。思維訓練的關鍵在于有序地引導學員學會用腦,悟出思維之道。在教學方法上應選擇好免疫學教學中思維訓練的著力點。其學科思維訓練的特點在于將專業知識融于思維訓練之中。通過有效的思維訓練讓學員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要防止學、思的脫節,不應單純去教思維方式方法,而是教知識、學知識和培養思維能力的融合,相得益彰。
實驗課上,老師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訓練,可使學生更能體驗到認真觀察和詳細記錄實驗過程中,所發生的實驗現象對于最終分析求證問題的重要性,并不是通過再三向學生強調觀察問題的重要性,而是讓學生在親臨觀察客觀事物中體驗到觀察的重要性。實驗課培養了學生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實驗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對實驗課學習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改變了以往重理論學習,輕實驗學習的學習態度。
1.2 免疫學學習中的問題解決型學習 問題解決型學習是以“發展知識的運用能力”為目標,它是一種問題解決,問題定向,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這種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支持者。在這種學習環境中,學習定向優于教授定向[1]。開展的“問題解決型”學習方法的研究,旨在培養學生的正確思維能力和日后實際工作能力,創造出創新型人才成長的環境,把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寓于專業課學習的環節中。具體做法是應用實際事例進行問題解決型學習。在每次授課前出1~2道思考題,思考題的范圍在深度上緊扣前次和本次課所要學習的內容,在廣度上前后聯系。思考題多為應用實踐題,目的是將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在釋疑中授予學生正確理解問題的學習方法,通過解決相關問題,進一步加強知識的轉換和記憶。同時問題解決型學習,亦可促使師生同步提高。
1.3 免疫學學習中學生學習心理與學習方法的探討 注重免疫學學習中,學生學習心理及學習方法的探討和研究,使教師在對學生學習心理有充分認識的基礎上,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改進免疫學課程教學,有助于提高免疫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筆者發現,學生學習免疫學的心理問題,主要有學習適應性問題、學習興趣性問題以及學習主動性問題等。其教師的教學方式要重點突出“教”的輸出與“學”的輸入相融合[2],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其學生的學習方法應從感性認識入手,最終深化為理性認識。只要這樣才能將深奧的免疫學理論知識,轉化為能被學員理解和吸收元素,最終加以掌握。
1.4 不同培養目標的授課學員免疫學學習內容的改變 為適應武警部隊建設的需要,近年來本校先后開設了營區醫學、救援醫學、預防醫學以及護理士官等專業,面對不同層次、不同生源、不同培養目標的學員,免疫學作為基礎醫學的一門主干課程,如何根據這些特點進行學習,從而保證教學質量,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這是免疫學學習中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針對營區醫學、救援醫學、預防醫學的免疫學教學,以強化本學科系統理論知識為學習內容,注重學科的交叉發展及知識更新,力求做到基礎與臨床及預防實踐緊密結合。針對護理士官等??茖哟蔚拿庖邔W學習,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礎知識為主線組織學習內容,適時與臨床實踐相結合,設置好教學情景,深入淺出。
2 免疫學學習方法創新的實踐效果
免疫學作為飛速發展的機能學科,其自身特點是理論深奧、機理復雜,專業知識橫向面廣縱向面深,相互交錯形成復雜的網絡知識結構。專業理論通常是概念中富含概念,用定義來解釋定義,抽象難懂不易理解。要想學好免疫學,核心是要解決好學生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一旦學生的學習思路跟不上或出現思維上的誤區,必然導致學生產生對免疫學學習的惰性心理,使免疫學教學無法順利進行。針對以上原因,在免疫學學習中必須著力于學生的思維訓練,采取有組織地引導學生領悟和運用各種思維方式去學習免疫學知識,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思維訓練的目的是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因素,從根本上解決學員的學習動力。通過免疫學學習方法的創新,學員們普遍認為接觸免疫學專業領域后,對免疫學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對學習免疫學不再有過多的畏難情緒。學員們不僅能夠入門,理清思路,而且還敢于思考問題和發現問題,學員的自學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主要表現在對臨床免疫出現的問題,善于發表自己的見地。通過參加老師的科研活動,熟悉并了解一些實際工作方法,為今后獨立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會強,邸寶華,王逸濱,等.免疫學教學中自主性學習模式的實踐.檢驗醫學教育,2006,13(3):15-16.
【摘要】理論免疫學用數學的方法來研究和解決免疫學問題,以及對免疫學相關的數學方法進行理論研究的一門科學。隨著高通量方法和基因組數據的出現,理論免疫學從受體交聯和免疫原理、Jerne的相互作用網絡和自我選擇等經典建模方法開始向信息學、空間擴展模型、免疫遺傳學和免疫信息學、進化免疫學、分子生物信息學和表遺傳學、高通量研究方法和免疫組學等方面轉變。
【關鍵詞】免疫學, 理論;數學模型;生物數學
Advances of theoretical immunology
JIN Yan
(Basic medical college, Liaoning Universt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ONING Shenyang, 110032,)
【Abstracts】Theoretical immunology is to develop mathematical methods that help to investigate the immunological problems, and to study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n immunology. With the advent of high-throughput methods and genomic data, immunological modeling of theoretical immunology shifted from receptor cross linking, Jerne interaction networks and self-non self selection, toward the informatics, spatially extended models, immunogenetics and immunoinformatics, evolutionary immunology, innate immunity and epigenetics, high-throughput research methods and Immunomics. Immunology, Theoretical; Mathematical Models; biomathematics
理論免疫學[1](Theoretical Immunology)是指用數學的方法來研究和解決免疫學問題,以及對免疫學相關的數學方法進行理論研究的一門科學。理論免疫學是免疫學與數學交叉的邊緣學科,也稱數學免疫學(Mathematical Immunology),是生物數學的一個分支。由于免疫現象復雜,從免疫學中提出的數學問題往往也十分復雜,需要進行大量計算工作,因此從近年興起的復雜系統研究的角度來講[2],理論免疫學也稱復雜免疫學(Complex Immunology)。理論免疫學的任務就是揭示免疫系統運行的規律和機制,及其病理機制。數學模型(Mathematical Models)和數據分析是理論免疫學的主要方法,計算機是研究和解決理論免疫學問題的重要工具。
雖然從上個世紀中期,數學模型已經開始應用于免疫學,但傳統的模型大部分是基于微分方程[3]、差分模型和元胞自動機(Cellular Automata)[4]。這些傳統模型以少數成份(一種受體和一種抗原,或兩個T細胞群之間等)參與的簡單動力學為主要研究內容。直到2000年,人們才開始對免疫學的復雜性進行數學建模。隨著高通量方法(High Throughput Methods)和基因組數據(Genomic Data)的出現,理論免疫學開始轉向信息學(Informatics)方面[5]。與分子免疫學的生物信息學(Bioinformatics)分析一樣,當前免疫學研究中與復雜性有關的主要研究目標大多集中在高通量測量計劃和系統免疫學(System Immunology)或免疫組學(Immunomics)計劃。在數學模型水平上,分析方法也從以微分方程為主的簡單系統轉向廣泛應用Monte Carlo模擬(Monte Carlo simulations)。這種向更多分子和更多計算的轉變態勢與復雜系統涉及的所有研究領域出現的轉變極為相似。同時,理論免疫學中另一個重要轉變是,人們關注焦點從對外源性的適應性免疫系統的轉向更多考慮固有免疫系統的平衡。
1理論免疫學經典模型
免疫學是生物學的一個領域,很早就認識到了數學建模和數學分析方法的作用。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數學模型已經應用于免疫學的不同領域,例如:抗原-受體的相互作用、T和B細胞群動力學、疫苗接種、生發中心動力學、病毒動力學和免疫系統對病毒的清除[6]等?,F在的許多免疫學原理和觀點都是數學模型的結果。
1.1 受體交聯和免疫原理
受體交聯[7-9](Receptor Cross Linking)和免疫原理(Immunon Theory)是由Alan Perelson提出、Carla Wofsy作了進一步分析。這個原理根據的事實是,低價抗原不能激活B細胞,而高價抗原(即抗原擁有多個重復基序)即使在抗原密度非常低(3-4目)的情況下也能夠激活B細胞。Sulzer和Perelson[10-13]據此發展了這個理論和數學模型并提出,抗原能夠聚集B細胞受體,從而激活B細胞。這個結論是B細胞免疫的基礎之一。
盡管數學模型對免疫學發展的貢獻的例子還有很多,但是免疫網絡(Immunological Networks)的概念和自我選擇(Self-Non Self Selection)問題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1.2 Jerne的相互作用網絡
假設受體庫(Receptor Repertoire)是滿的,即受體庫中每一個分子都有其相對應的受體,并且這些受體可以特異性地與其它受體相互作用。Jerne據此提出免疫調節網絡[14](Regulatory Immune Networks)的存在??乖せ畹牧馨图毎僧a生新受體,這些受體對于其它淋巴細胞來說是抗原,等等,以此類推。這個網絡的概念對理論學家來說很有吸引力,特別是在提出神經網絡(Neural Networks)中的認知行為(Cognitive Behavior)概念之后,提出了更多的免疫網絡模型[15][16]。有人用元胞自動機和布爾網絡(Boolean networks)建立大尺度行為(Large Scale Behavior)模型,有人用常微分方程(ODEs)來建立自身調節網絡模型(Local Regulatory Networks)。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Jerne網絡學說逐漸失去了興趣,其主要原因是Jerne網絡學說的理論模型和實際的實驗證據沒有很好的相關性。
1.3 自我選擇
調節性網絡實際上是理論免疫學中自我選擇這個大課題的一部分。假設表達自身反應性受體的淋巴細胞被機體清除(陰性選擇)。大多數陰性選擇可能是由于中樞性耐受(Central Tolerance)所導致的(T細胞在胸腺,人和小鼠的B細胞在骨髓)。陰性選擇機制失敗可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人們通過多種途徑對自我選擇展開研究。有人從分子的角度和基于特殊的選擇機制來研究,而有人則建立了更為復雜的模型,例如Polly Matzinger的危險模型[17][18](Danger Model)和Irun Cohen的侏儒模型[19-27](Homunculus Model)。這些模型都是想反映真實的復雜系統,盡管僅通過檢測免疫系統的成分,人們是無法接近問題的實質,但是他們的嘗試拓寬了我們的視野。直到今天,關于獲得和打破(自身免疫性疾?。┠褪艿耐緩剑矝]有一個公認的解釋。
2理論免疫學的現代模型
理論免疫學的模型和問題現在正逐漸向分子理論免疫學方向發展。這種理論方向的演變與大量基因組全序列的檢測、分子生物學工具的巨大進展、高通量測量技術的發展、空間分布(Spatial Distribution)作用的測量和建模能力的發展等實驗技術的發展是分不開的。同時,計算機處理能力和建模技術的發展也是影響現論免疫學的重要因素。
2.1 Immsim、Simmune和其它復雜模型
免疫學中,最大膽的嘗試可能就是建立一個免疫系統的系統模型。第一個建立這樣模型的嘗試是上世紀80年代由IBM公司Philip Seiden開發的IMMSIM模型[28-31]。其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計算機上進行免疫應答試驗。IMMSIM采用了克隆選擇原理的基本觀點,認為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獨立地識別抗原,免疫細胞被競爭地選擇,以產生更好的識別抗原的克隆種類。IMMSIM模型的基礎是空間擴展的元胞自動機,它用位串(或比特流,Bitstrings)代表受體、抗原和MHC分子的可變性。到目前為止,抗原和受體多樣性的位串表示方法已被許多其他研究者[32,33,34]所采用。IMMSIM包括了適應性免疫系統的所有主要成份:CD4和CD8 T細胞、B細胞及其相應的受體,MHC Ⅰ類和Ⅱ類分子和一些細胞因子。但是IMMSIM模型仍然是對免疫系統的粗略描述。因此,人們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其它的開發。
第一個較有影響的是由Martin. Meier-Schellersheim開發的Simmune[35-36]。這個系統嘗試建立一個足夠寬廣和復雜的平臺,從而能夠對免疫學的任意實際過程進行模擬。它不僅是一個特殊模型,更是一個建模技術或語言。
還有應用了Monte Carlo模擬[37-38]或稱免疫模擬(Immunosi m)、狀態圖[39](State-Charts)等多種數學模型,試圖涵蓋免疫系統所有可能細節并建立動力學模型。在這個方向上,最有影響的是Sol Eforni的模型。此模型嘗試提供胸腺空間擴展動力學的完全模擬,并以此來研究細胞選擇[40]。這些綜合模擬的優勢在于他們涵蓋了當前免疫學的所有細節。但是這些模型也有缺點,他們過于復雜,因此對于所觀察到的動力學變化,我們無法充分理解其原因及模型對參數變化的敏感性。
2.2 空間擴展模型
從分子水平上講,免疫學復雜系統分析的最大進展是細胞內分子定位[41](Molecule Localization)測量技術。免疫突觸(Synapses)的發現就是利用了該技術。人們建立了多個細胞膜動力學模型,用來解釋突觸的形成以及突觸的分子動力學。細胞膜動力學模型也應用于B細胞。這些模型中,有的是假設一個固定的細胞膜在二維晶格上(2D Lattice),有的假設一個自由漂浮的細胞膜[42-44]。另一個研究方向的是受體動力學,以及受體與其它細胞膜成份,比如Src家族激酶和脂筏[45](Lipid Rafts),之間的相互作用。目前此領域的所有模型都是以廣泛的數值模擬(Numerical Simulation)為基礎的。
空間擴展模擬的另一個領域是生發中心動力學的模擬。經典模型主要采用ODEs來描述一或兩個總體的均勻動力學[46](Homogenous Dynamics),而現代模擬主要應用Monte Carlo模擬[47-49]來研究多空間擴展或者均勻總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但是也有一些是采用ODEs。
2.3 免疫遺傳學和免疫信息學
不同基因組的排列和不同等位基因的序列使免疫遺傳(Immunogenetic)數據庫得到了全面的發展[50-51]。免疫遺傳數據庫IMGT儲存了多個物種的T和B細胞受體基因序列(B細胞H鏈和T細胞β/δ鏈的V、D和J基因,L鏈/α鏈/γ鏈的V和J基因)。該庫也包括了最新的MHC分子的基因序列(包括經典和非經典的)。另外,IMGT數據庫還包括了大量的淋巴細胞受體重排序列。
這樣龐大的數據庫是伴隨著免疫信息學(Immunoinfor matics)工具的大量發展而建立的。其中包括用于junction分析[52]、免疫基因對準(Immunogene Alignment)以及系統發育的工具[53-55]。所有這些工具的基礎都是將生物信息學理念應用于免疫學。免疫遺傳數據庫日漸顯現的重要性表明,免疫學建模逐漸向基因化方向轉變。
2.4 進化免疫學
與B細胞重排受體多重序列的測量一樣,多細胞生物中免疫基因的不斷積累,使免疫系統發育學(Immuno-Phylogenetics)得以快速發展。目前研究的主要焦點是適應性免疫系統的起源。適應性免疫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通過隨機基因重組以適應新病原體。很明顯,在軟骨魚類(Cartilaginous Fish)分化之前,適應性免疫最早出現于有腭脊椎動物(Jawed Vertebrates)。然而,這樣一個復雜系統起源的來源還不清楚。T細胞受體結構域(Receptor Domain)和B細胞受體結構域之間的相似性、RAG1和RAG2分子(RAG1和RAG2可起到隨機連接基因的作用,又稱重組激活基因)在重排過程中的關鍵作用及其物理性相鄰(Physical Proximity),使許多研究者認為,淋巴細胞受體重排的起源是轉座子(Transposon)橫向轉移到原始免疫受體(Primeval Immune Receptor)中。這個領域中使用的主要工具是系統發育分析(Phylogeny Analysis)及其相關的所有數學模型[56]。
另一個系統發育概念和方法的應用是B細胞的體超變異[57](Somatic Hyper Mutations,SHM)分析。在生發中心反應過程中,通過活化誘導胞嘧啶脫氨酶(Activation-Induced Cytidine Deaminase,AID),B細胞的受體基因發生超變異。隨著克隆性增殖,B細胞受體基因平均每分裂一次就發生一次超變異,導致突變克隆的產生。這些克隆表現為微進化(Micro-Evolution),可以很容易地在實驗室中研究。對B細胞系統發育樹(Phylogenetic)以及它們與其它因素關系的分析,比如老化和自身免疫疾病,也已開始研究[58]。
2.5分子生物信息學和表遺傳學
在分子生物信息學(Molecular Bioinformatics)和表遺傳學(Epigenetics)的研究過程中[59],隨著分子信息研究水平不斷提高,在免疫學中應用模型水平的精細程度也不斷提高。免疫學的一個特殊方面是需要將信號轉導(Signal Transduction)與基因重排結合起來建?!,F已建立了不同條件下的B和T細胞內的基因重排過程和淋巴細胞信息轉導的模型[60-61]。從分子角度來講,另一個重要的分子建模是在抗原提呈給T細胞之前,對抗原處理過程的分析。
2.6高通量研究方法
免疫學是典型的、以免疫假說和免疫原理為基礎的研究領域。免疫學是最晚轉向以數據為基礎的、目前已在其它生物學領域中應用的高通量方法。近5年,在這一領域已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這些進展是依靠來自生物學其它領域的經典基因表達的自適應和定位技術[62][63],以及針對免疫學的新技術的發展取得的。免疫學領域主要依靠實驗手段,但實驗所取得的結果卻是應當屬于理論免疫學的范疇,并且與復雜科學密切相關。
在基因重排過程中應用熒光原位雜交技術[64](FISH techniques)來定位基因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對免疫學來說更具有針對性的研究進展。這些測量手段使我們在研究基因重排過程中,能夠確定受體不同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
另一個對免疫系統來說具有針對性的工具是抗原芯片(Antigen Chips)的發展。這些芯片可同時測量B細胞對成百上千種抗原的應答,并提供整個免疫系統的系統表達[65]。在這類分析中使用的主要數學工具是聚類方法(Clustering Methods)。
2.7 免疫組學
目前,在理論免疫學中,最璀璨的研究領域可能就是新產生的免疫組學。這個年輕的學科已經擁有了自己的雜志《immunomic research》(省略)。免疫組學的主要目標是全方位地研究免疫系統[66][67]。這個領域采用實驗與理論相結合的工具。免疫組學目前正在研究的項目有:全部T細胞抗原決定基檢測;全B細胞抗體庫的定義及其在不同情況下的變化方式;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關的所有基因位點的檢測。這個新生領域的成果還有限,但是在不到10年內,免疫學建模將會從基于預定假設(Predefined Hypotheses)的理論問題研究轉向對免疫系統受體和靶目標充分認識的、具有針對性的建模。
當前,理論免疫尚處于探索和發展階段,許多方法和理論還很不完善,它的應用雖然取得某些成功,但仍是低水平、粗略,甚至是勉強的。許多更復雜的免疫學問題至今未能找到相應的數學方法進行研究,還有一些免疫核心問題還存在爭議。這就需要未來的醫學工作者具備更多的數學知識,對免疫學和數學都有更深入的了解,這樣才有可能讓免疫學研究更多地借助數學的威力,進入更高的境界。
參考文獻
[1] 漆安慎, 杜嬋英. 免疫的非線性模型. 上海: 上??萍冀逃霭嫔? 1998:iv.
[2] Raina S. Robeva, James R. Kirkwood, Robin L. Davies, et. al. An Invitation to Biomathematics. 北京: 科學出版社, 53-129.
[3] 馬知恩. 種群生態學的數學建模與研究. 安徽: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 5-40.
[4] 陳蘭蓀, 孟新柱, 焦建軍. 生物動力學.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9: 77-177.
[5] 李濤. 計算機免疫學. 北京: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4: 147-203.
[6] 陸征一, 周義倉.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4: 58-73.
[7] A. S. Perelson and C. DeLisi. Receptor clustering on a cell surface. I. Theory of receptor cross-linking by ligands bearing two chemically identical functional groups. Math. Biosci. 1980, 48:71.
[8] A. S. Peielson. Receptor clustering on a cell surface. II. Theory of receptor cross-linking by ligands heaiing two chemically distinct functional groups. Math. Biosci. 1980, 49:87.
[9] A. S. Perelsoii. Receptor clustering on a cell surface. III. Theory of receptor cross-linking by multivalent ligands: descriptioii by ligand states. Math. Biosci. 1981, 53:1.
[10] Perelson, A. S., and C. DeLisi. Receptor clustering on a cell surface. I. Theory of receptor cross-linking by ligands bearing two chemically identical functional groups. Math. Biosci. 1980, 48:71110.
[11] Perelson, A. S. Receptor clustering on a cell surface. II. Theory of receptor cross-linking by ligands bearing two chemically distinct functional groups. Math. Biosci. 1980, 49:87110.
[12] Perelson, A. S. Receptor clustering on a cell surface. III. Theory of receptor cross-linking by multivalent ligands: description by ligand states. Math. Biosci. 1981, 53:139.
[13] Perelson, A. S. Som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receptor clustering by multivalent ligands. In Cell Surface Dynamics: Concepts and Models. A. S. Perelson, C. DeLisi, and F. W. Wiegel, editors. Marcel Dekker, New York. 1984, 223276.
[14] N. K. Jerne. Towards a network theory of the immune system. Ann. Immunol. (Inst. Pasteur), 1974(125C), 373-389.
[15] Coutinho A. "The network theory: 21 years later". Scand. J. Immunol. 1995, 42 (1): 38.
[16] Campelo F, Guimares FG, Igarashi H, Ramírez JA, Noguchi S. "A Modified Immune Network Algorithm for Multimodal Electromagnetic Problems". IEEE Trans. Magnetics2006,42 (4): 11111114.
[17] Polly Matzinger and Galadriel Mirkwood. In a fully H-2 incompatible chimera, T cells of donor origin can respond to min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s in association with either donor or host H-2 typ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1978(148): 84-92. [18] Matzinger P. The danger model: a renewed sense of self. Science 2002; 296: 3015.
[19] Cohen IR, Young DB. "Autoimmunity, microbial immunity and the immunological homunculus." Immunol Today 1991; 12(4):105-10.
[20] Cohen IR. "The immunological homunculus and autoimmune disease," in Molecular Autoimmunity, ed. Talal N., Academic Press, USA 1991, pp.438-453.
[21] Cohen IR. "The cognitive paradigm and the immunological homunculus." Immunol Today 1992; 13(12):490-4.
[22] Cohen IR. "The meaning of the immunological homunculus." Isr J Med Sci 1993; 29(2-3):173-4.
[23] Cohen IR. "Kadishman’s Tree, Escher’s Angels, and the Immunological Homunculus," in Autoimmunity: Physiology and Disease, eds. Coutinho A, Kazatchkine MD. Wiley-Liss, Inc.1994 pp.7-18.
[24] Cohen IR. "Peptide therapy for Type I diabetes: the immunological homunculus and the rationale for vaccination." Diabetologia 2002 Oct;45(10):1468-74.
[25] Gonzalez G, Montero E, Leon K, Cohen IR, Lage A. "Autoimmunization to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a component of the immunological homunculus." Autoimmun Rev. 2002 Feb;1(1-2):89-95.
[26] Cohen IR. "Immune system computation and the immunological homunculus." MoDELS 2006, in O. Niestrasz et al. (Eds). Springer-Verlag, Berlin, pp. 499-512, 2006.
[27] Cohen IR. (2007) "Biomarkers, self-antigens and the immunological homunculus." J. Autoimmun., 2007 Dec;29(4):246-9.
[28] Roberto Puzone, B. Kohler, P. Seiden, Franco Celada: A Discrete Models of Cellular/Humoral Responses. ACRI 2000: 117-125.
[29] Roberto Puzone, B. Kohler, P. Seiden, Franco Celada: IMMSIM, a flexible model for in machina experiments on immune system responses. Future Generation Comp. Syst. 2002, 18(7): 961-972
[30] Stefania Bandini, Franco Celada, Sara Manzoni, Roberto Puzone, Giuseppe Vizzari: Modelling the Immune System with Situated Agents. WIRN/NAIS 2005: 231-243.
[31] Stefania Bandini, Franco Celada, Sara Manzoni, Giuseppe Vizzari: Modelling the immune system: the case of situated cellular agents. Natural Computing 2007, 6(1): 19-32.
[32] De Boer, R.J. and A.S. Perelson (1994) T cell repertoires and competitive exclusion. J. theor. Biol. 169, 375-390.
[33] Perelson, A. S.1989. Immune network theory. Immunological Reviews 110, 5-36.
[34] Sulzer, B., De Boer, R.J. and A.S. Perelson (1996) Crosslinking reconsidered. I Binding and crosslinking fields and the cellular response. Biophys. J. 70, 1154-1168.
[35] Meier-Schellersheim M, et al. Key role of local regulation in chemosensing revealed by a new molecular interaction-based modeling method. PLoS Comput Biol. 2006;2(7):e82.
[36] M. Meier-Schellersheim, G. Mack. SIMMUNE, a tool for simulating and analyzing immune system behavior. 1999 cs.MA/9903017.
[37] Meyer-Hermann M.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germinal center morphology and affinity maturation. J Theor Biol 2002;216:273300.
[38] Kleinstein SH, Singh JP. Why are there so few key mutant clones? The influence of stochastic selection and blocking on affinity maturation in the germinal center. Int Immunol 2003;15:871884.
[39] Efroni S, Harel D, Cohen IR. Toward rigorous comprehension of biological complexity: modeling, execu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thymic T-cell maturation. Genome Res 2003;13:24852497.
[40] Efroni, E., Harel, D. & Cohen, I. R. 2003 Towards rigorous comprehension of biological complexity: modelling, execu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Thymic T cell maturation. Genome Res. 13, 24852497.
[41] Alexandros Pertsinidis, Yunxiang Zhang, Steven Chu. Subnanometre single-molecule localization, registration and distance measurements. Nature, 2010 466(7), 647651
[42] Nudelman G, Louzoun Y. The role of lipid rafts in cell surface BCR antigen binding dynamics. EMBC 2004.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6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43] Nudelman G, Louzoun Y. Cell surface dynamics: the balance between diffusion, aggregation and endocytosis. Syst Biol (Stevenage) 2006;153:3442.
[44] Chakraborty A. How and why does the immunological synapse form? Physical chemistry meets cell biology. Sci STKE 2002;2002:PE10.
[45] Li QJ, et al. CD4 enhances T cell sensitivity to antigen by coordinating Lck accumulation at the immunological synapse. Nat Immunol 2004;5:791799.
[46] Kesmir C, De Boer RJ. A mathematical model on germinal center kinetics and termination. J Immunol 1999;163:24632469.
[47] Kleinstein SH, Singh JP. Toward quantitative simulation of germinal center dynamics: biological and modeling insights from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J Theor Biol 2001;211:253275.
[48] Meyer-Hermann M, Beyer T. Conclusions from two model concepts on germinal center dynamics and morphology. Dev Immunol 2002;9:203214.
[49] Meyer-Hermann ME, Maini PK. Cutting edge: back to ‘‘one-way’’ germinal centers. J Immunol 2005;174:24892493.
[50] Lefranc MP. Nomenclature of the human immunoglobulin kappa (IGK) genes. Exp Clin Immunogenet 2001;18:161174.
[51] Bromley SK, et al. The immunological synapse. Annu Rev Immunol 2001;19: 375396.
[52] Monod MY, Giudicelli V, Chaume D, Lefranc MP. IMGT/JunctionAnalysis: the first tool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immunoglobulin and T cell receptor complex V-J and V-D-J JUNCTIONs. Bioinformatics 2004; 20(Suppl.):I379I385.
[53] Ruiz M, Pallares N, Contet V, Barbi V, Lefranc MP. The human immunoglobulin heavy diversity (IGHD) and joining (IGHJ) segments. Exp Clin Immunogenet 1999;16:173184.
[54] Ruiz M, et al. IMGT, the international ImMunoGeneTics database. Nucleic Acids Res 2000;28:219221.
[55] Lefranc MP, et al. IMGT, the international ImMunoGeneTics database. Nucleic Acids Res 1999;27:209212.
[56] Mehr AJ, Ardakani MJ, Hedayati M, Shahraz S, Mehr EJ, Zali MR. Age-specific seroprevalence of hepatitis A infection among children visited in pediatric hospitals of Tehran, Iran. Eur J Epidemiol 2004;19:275278.
[57] Kleinstein SH, Louzoun Y, Shlomchik MJ. Estimating hypermutation rates from clonal tree data. J Immunol 2003;171:46394649.
[58] Eason DD, Cannon JP, Haire RN, Rast JP, Ostrovd DA, Litman GW. Mechanisms of antigen receptor evolution. Semin Immunol 2004;16:215226.
[59] Gay NJ, Gangloff M, Weber AN. Toll-like receptors as molecular switches. Nat Rev Immunol 2006;6:693698.
[60] Mehr R. Modeling the meta-dynamics of lymphocyte repertoires. Arch Immunol Ther Exp (Warsz) 2001;49:111120.
[61] Mehr R, Edelman H, Sehgal D, Mage R. Analysis of mutational lineage trees from site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Ig gene diversification in rabbits and chickens. J Immunol 2004;172:47904796.
[62] Argyropoulos C, et al. Mining microarray data to identify transcription factors expressed in naive resting but not activated T lymphocytes. Genes Immun 2004;5: 1625.
[63] Choi YL, et al. DNA microarray analysis of natural killer cell-type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 of granular lymphocytes with purified CD3-CD56? fractions. Leukemia 2004;18:556565.
[64] Singh N, Bergman Y, Cedar H, Chess A. Biallelic germline transcription at the kappa immunoglobulin locus. J Exp Med 2003; 197:743750.
[65] Quintana FJ, Hagedorn PH, Elizur G, Merbl Y, Domany E, Cohen IR. Functional immunomics: microarray analysis of IgG autoantibody repertoires predicts the future response of mice to induced diabet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4;101(Suppl.): 1461514621.
[66] Lauwerys BR, Wakeland EK. Genetics of lupus nephritis. Lupus 2005;14:212.
【關鍵詞】 自身免疫性肝??;臨床特點;免疫學特征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機體自身免疫反應過度造成肝組織損傷,出現肝功能異常及相應癥狀體征的一組疾病[1]。為提高自身性免疫肝病的診斷率,現回顧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8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臨床資料,總結其臨床及免疫學特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8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自身性免疫肝病的診斷標準,其中男性9例,男性73例,年齡33-58歲。排除酒精性或中毒性肝病、遺傳代謝性疾?。é?胰蛋白酶缺乏癥、Wilson病和遺傳性血色病、鐵、鐵蛋白及血清銅藍蛋白水平異常患者)。排除病原學檢測HCV、HDV、HAV-IgM、HEV-IgM、抗TTV檢測陽性者。PSC6例,AIH38例、PBC23例及AIH-PBC15例。PBC的診斷以2000年美國肝病學會(AASLD)指導建議為準,AIH診斷參照2002年美國肝臟病學會發表的AIH診療指南,重疊綜合征的診斷參照Joshi等文獻。PSC的診斷參照Mayer標準。另選取我院同期進行體檢的40例健康人群為對照組,其中男性4例,女性36例,年齡30-55歲,其與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年齡、性別方面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分析方法 對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隨訪6個月-48個月,回顧性分析其發病或初診至確診的時間、臨床、生化、免疫及以及治療反應。
1.2.2 自身抗體檢測 抽取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正常體檢組的清晨、空腹12h、肘靜脈血2-3ml裝于專用抗凝管混勻,1h內以3000轉/min離心10min分離血漿,置-20℃冰箱保存,用于抗核抗體(ANA)、抗平滑肌抗體(SMA)及抗線拉體抗體(AMA)的檢測,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進行操作。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1.5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頻數描述,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
2 結 果
2.1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主要臨床特征 AIH、PBC、AIH-PBC多見于女性,PSC多見于男性。PSC的常見臨床癥狀為黃疸和皮膚瘙癢,詳見表1。
2.2 自身免疫抗體檢測 自身免疫性肝病組患者的用于抗核抗體(ANA)、抗平滑肌抗體(SMA)及抗線拉體抗體(AMA)的陽性率顯著高于正常人(P
2.3 診斷情況 82例患者中PBC首診正確診斷率為13.0%(3/23),從發病到確診平均時間為38個月,AIH診斷率為7.9%(3/38),從發病到確診平均時間為46個月,PSC診斷率為16.7%(1/6),從發病到確診平均時間為31個月。AIH-PBC的診斷較為困難,常被誤診為單純PBC或單純AIH。
3 討 論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組免疫介導的、以肝臟為靶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S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及其重疊綜合征(AIH-PBC)[2],常伴有黃疸、發熱、皮疹、關節炎等肝外癥狀[3],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自身免疫性肝病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特別是近十年來對其重視度有顯著的提高。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又是控制疾病進展的關鍵[4]。PSC、AIH、PBC、AIH-PBC的病因、臨床表現、組織學變化等相互交叉而又各不相同,診斷和鑒別診斷十分困難。本研究結果顯示,AIH、PBC、AIH-PBC多見于中年女性,PSC多見于青年男性。AIH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黃疸和乏力,均有80%以上的患者有此類癥狀。PSC臨床表現以瘙癢較為典型,顯著高于其他各組(P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診斷通常可通過血清生化檢驗、肝組織學檢驗、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抗體檢測的結果判斷[4]。自身免疫抗體檢測方面,AIH、PBC的ANA的抗體陽性率較高,顯著高于其他兩組及對照組(P
綜上所述,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不同分型之間各有特點,自身抗體檢測在其的鑒別診斷中能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朱燁,孫貞,楊再興,等.自身免疫肝病患者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現代免疫學,2007,27(6):504-506.
[2] 利方,鄭山根,周萍.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體檢測及臨床意義[J].免疫學雜志,2009,11(2):125-127.
[關鍵詞]動物醫學;免疫學;教學改革
免疫學是生命科學及現代醫學領域中的前沿學科,近幾十年來發展迅猛,生物技術及新的實驗技術方法的快速發展更是促進了免疫學基本理論新成果的不斷涌現和免疫學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疾病被認為與免疫有關并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免疫學的學習和研究也日益受到動物醫學專業學生的重視。作為高等農業院校生命科學重要基礎課之一的動物醫學類免疫學,具有內容豐富、抽象復雜,涉及面廣,發展迅速的特點。本著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免疫學知識以適應將來的臨床和科研工作的宗旨,筆者在動物醫學類免疫學教學中進行了一些改革,多種教學方法統合運用,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提高了課程的教學水平,使學生更形象的理解知識,并學以致用。
一、精心設計、更新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動物醫學類免疫學系統性比較強,各個知識點比較抽象、深奧、難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困難。因此,要求教師在授課前精心設計教學內容,以學生相對容易接受的教學形式將各個章節的內容進行重組串聯。教學內容的改革是教學改革的中心,免疫學知識點多,且學科發展迅速。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給醫學免疫學領域帶了日新月異的變革,造成了現有的教科書很難跟得上其發展。以免疫學為例,免疫應答及其分子機理始終是免疫學研究的前沿性課題,近30年來對先天性免疫細胞和T、B淋巴細胞的抗原受體、抗原加工和遞呈、免疫識別、免疫細胞活化以及信號轉導進行了深入研究,迄今已發現和命名的淋巴細胞CD抗原分子超過了200余種,對其在機體免疫應答中的作用與作用機制正在深入研究。我們采取多媒體手段,將最新的研究內容和更新的科研創新點加入課堂講述中,進一步豐富了課堂內容,保證免疫學教學內容的更新、與時俱進。
二、緊跟學科前沿,開拓學生視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及時準確地向學生講述、傳遞動物醫學類免疫學的新理論和新發現,保持免疫學教材的與時俱進,也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免疫學的知識點多,且發展迅速,教材的更新遠落后于學科的發展,因此針對免疫學的重要章節,我們采取對最近幾年發表的高水平SCI期刊文章進行歸納總結的方式,向學生講解最新的研究進展,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縱向深入的理解掌握。如講述天然免疫系統時,介紹近年來重要的熱點領域———天然免疫的識別機制,介紹今年來新發現的其他類的一些同樣發揮重要作用的模式識別受體,包括識別胞內細菌等感染的NLR和細胞內的病毒RNA識別受體RIG-1和MDA5,讓學生意識到這些不同的天然免疫受體之間存在著交叉或者互補的信號轉導通路。如講述T細胞和細胞因子時,介紹最近發現的一類不同于Th1、Th2和調節性T細胞的CD4+T細胞亞群。向學生傳授了這一類T細胞亞群的發現,完善了T細胞分化的途徑,豐富了以往的Th1、Th2、Th3、Treg的T細胞亞群的種類,增進了學生對T淋巴細胞以及特異性免疫應答的進一步了解。及時跟蹤免疫學的最新研究進展和研究熱點,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的更新和補充,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注意力,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對免疫學課程的興趣。
三、強化動物醫學類免疫學實驗課教學,注重實踐及科研能力的培養
免疫學實驗課所有的課前準備工作往往由學院的教輔人員提前做好預實驗,同時協助準備實驗所需要的各種試劑和實驗材料。在實驗課堂上,教師指導學生按照實驗步驟完成實驗,并通過觀察實驗結果上交實驗報告。學生缺乏對整個實驗流程的了解也就造成了主觀上的被動,造成學生上實驗課的積極性不高,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免疫學實驗過程中,我們采取讓學生加入實驗的試劑配置和實驗材料的準備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學生動手能力,同時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在符合實驗室安全的前提下,免疫學實驗室還鼓勵學生通過查閱大量的實驗進展,進行探索性實驗設計,部分同學在探索性實驗的前期研究結果基礎上,獲得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資助。這些措施的實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對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性,使得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科研設計能力,獲得了一定的科研訓練,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的科研深造。
四、增強與其他專業課間的聯系,提高學生創新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已學的其他專業課程和免疫學緊密聯系,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做到融會貫通。以獸醫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為例,由于疫苗的廣泛應用和新型藥物的發展,一些以前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已經被消滅或者發病率大大降低;與此同時,新的病原微生物如非典型性肺炎、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和H7N9禽流感等不斷出現,很多公共衛生事件都與免疫學有密切的聯系。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及時根據變化調整、更新授課內容,及時將新穎性和實效性的最新研究內容放入課程中,使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嚴重,本教研室針對疫情的發展,從免疫學的角度進行專題講述,從流感病毒的歷史、流行現狀、臨床癥狀和預防原則等多個方面進行了介紹,向學生傳遞了流感病毒是可防、可控和可治的,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學生產生恐慌心理。
五、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考試是為了對學生所學知識點進行全面梳理,融會貫通,評定學生掌握知識的有效手段,也是檢驗教學水平和了解教學情況的重要途徑。在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探索改革的基礎上,我們制定了綜合的考核評價體系,將課程考核的改革與免疫學的知識、平日的課程考核、期末考試和實驗技能的考核結合起來,考核形式上采取筆試、開卷、閉卷、課堂提問和實驗操作技能等多樣的考核方式。開卷考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相對客觀的體現了學生對免疫學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促進了學生潛能的發揮。課堂提問問題的方式活躍了課堂氣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能夠做到提前預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實驗操作技能的方式督促了學生學習,對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也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六、結語
通過對動物醫學類免疫學教材的及時更新,免疫學實驗課教學的改進,免疫學與其他專業課間的聯系的加強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學生能更好、更快地吸收免疫學的知識,更全面地緊跟學科前沿,開拓了學生視野,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與最新的免疫學信息和知識的接軌。改革動物醫學類免疫學教學,使之適應我國高等農林院校的專業性教學,使之適應現代化畜牧養殖業的需求,對提高高等農林院校的免疫學教學質量,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都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曹雪濤.免疫學研究的發展趨勢及我國免疫學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中國免疫學雜志,2009(1):10-23.
[2]欒希英,楊玉濤,張曉姝,等.醫學免疫學教學中問題討論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西北醫學教育,2011(1):110-112.
[3]苗英慧,郭艷麗.如何在醫學免疫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高教高職研究,2011(27):204.
[4]袁桂峰.生物技術專業免疫學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11(5):404-406.
【摘要】醫學免疫學理論性強,名詞概念抽象難懂,內容深奧。我室在免疫學教學中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取得了很大的發展。
【關鍵詞】醫學免疫學;民辦高校;教學改革
醫學免疫學是醫學院校必開的一門基礎課程,這門學科理論性強,名詞概念抽象難懂,內容深奧。盡管我教研室在免疫學教學中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我們也必須清楚的認識到,民辦高校免疫學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
1 民辦高校免疫學教學現狀
1.1 民辦高校生源基礎不一
由于民辦高校在招生的時候比本科院校的分數要低,且大部分專業對于文理科生并沒有限制,因此,招至學校學生的學習能力相對來講要差,水平參差不齊。醫學免疫學是以高中生物為基礎的一門學科,機制復雜,對于沒有參加過生物科目高考的學生而言,無疑是非常困難。且應試教育下的學生僅關心的是考試是否合格,并沒有主動意識去學習,還是老師唱主角的學習模式。
1.2 高水平的師資緊張
隨著人們對身體健康日益重視,加上當醫生被很多人認為是一種“鐵飯碗”,選擇就讀醫學院校的學生越來越多,承擔教學任務的師資力量嚴重缺乏。且教師隊伍的年齡、職稱、學歷等結構不合理,不僅不能形成合理的教師梯隊,甚至不能滿足優質教學的需要。近年來,學校一直在擴充優秀的教師團隊,但由于考研、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人才流失相當多,遠遠不能滿足擴招后的要求。因此,年輕老師不得不在師資短缺的情況下應付繁重的教學任務,身兼數職,這樣教學質量、教學效果、教學任務的完成很難得到保障。
1.3 教學資源缺乏
民辦學校資金相對缺乏,教學設備等教學資源落后、老化、故障頻發。一些優良視頻、flash、圖片等不能清晰觀看,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同時,我校由于學生較多,教室上課一般是大班上課,學生信息并不能課堂及時反饋,師生互動相對較差。后排上課的學生有時由于有時部分走神沒有聽懂,跟不上老師節奏,失去信心,導致出現學生不聽課甚至逃課的現象出現。
2 民辦高校免疫學教學改革
盡管民辦高校醫學免疫學教和學都存在諸多問題,我教研室結合本學科專業的特點,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具體如下:
2.1 多元教學法激發學生興趣
大改以前的“填鴨式”教學,引入啟發式、討論式、問題式等多種教學方法。以I型超敏反應為列,教師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個現象著手:為什么有些人吃牛奶后腹瀉、腹痛?學生就會由被動的學習積極了加入到主動的學習過程中來。教學中還穿插了一些視頻、圖片和學生感興趣的資料,如: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的視頻,要求學生從這段視頻中總結超敏反應的特點。這樣的教學法使過于理論化、抽象的免疫學理論得到更形象、直觀的闡述,從而激發了學生得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PBL和CBL教學法的引入,能使學生把臨床實踐和疾病基本機理更好的結合起來。
2.2 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古人曰:“授人以魚,一食之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1] 。對于一門深奧、難懂的學科而言,其“會學”比“學會”更重要。因此,指導高效的學習方法是必要的。一是要求學生把握主線。整本醫學免疫學以免疫應答為主線,要求學生多對免疫應答這章多次理解。二是要橫向縱向比較學習。以HLA為例,I型和II型分子在結構、分布和結合分子等方面對比記憶。三是要學生多畫圖記憶。免疫學設計到體內很多分子相互作用,分子一般看不見,這就要求學生用類似結構的簡圖去記憶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四是要學生注意知識點的歸納和總結。
2.3 改進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有助于學生理論知識的升華。為此,我教研室針對本學科特點,展開以下活動:1、在學生中開展課外興趣小組。我們把學生分組,每隔一段時間輪流由各組圍繞某個即將上課主題搜集相關的有益的學習資料,交叉學習。這樣既使資料更加豐富,也使學習資料更貼近學生的接受水平。2、在學生中開展讀書活動。教研室精心選擇了課題研究相關的理論書籍以及上網查找相關理論書籍打印成冊發給學生學習,鼓勵學生采用重點內容精讀和其它內容瀏覽相結合的方法,并通過寫讀書筆記、開展讀書交流活動,促使學生學習和內化。
2.4 教學效果的評價和反思
針對民辦學校學生學習起點低、學生學習層次相差較大、學習興趣不太濃厚等特點,教師進行客觀的教學效果評價是必要的。通過有效的評價和反思,可以清楚免疫學中哪些概念難懂,哪些概念抽象,學生在哪些方面的學習是需要多遍講解以及哪些方面老師講解不到位。如:免疫學中超敏反應的學習中,老師通過課后調查就清楚學生對于超敏反應這個概念比較模糊,對于機理要反復講解,對于機理的每個環節要分解舉例才印象深刻,而最終幾種超敏反應的特點就需要通過一些病例和生活常見現象才能總結和區分。實踐證明,全方位的教學評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
總之,要解決民辦學校免疫學教學問題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民辦學校的老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和現狀,深刻分析原因,從而整理出一條適合本學校、本學科的教學方法,達到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職業教育 病原生物學和免疫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1-0104-02
一 職業教育
1.職業教育的目的
職業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應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技能的勞動者,與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職業教育側重于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
2.我校提出的培養目標和教育理念
我校辦學為專科層次三年制教育,有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口腔工藝、護理、中醫骨傷、針灸推拿、中醫、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等專業,提出“培養市場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實用型醫學人才”的培養目標,提出“送人千金,不如傳人一技”和“貼近基層、貼近臨床、貼近資格考試”的教育理念。
二 職業教育背景下的《病原生物學和免疫學》教學
1.研究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明確了本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和課程目標?!恫≡飳W和免疫學》是一門醫學生重要的和必修的醫學基礎課,主要闡述與醫學有關的病原生物和免疫學的基本內容。本課程的內容包括醫學微生物學、人體寄生蟲學和醫學免疫學三大部分。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此課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為臨床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通過學習,學生應掌握常見病原生物的生物學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則;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免疫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建立無菌觀念,學會常用病原生物標本檢查的操作技能。通過研究教學大綱,明確了課程的重難點。
2.研究教材
筆者從事過中專教育,分別使用和研究過肖運本、呂瑞芳老師主編的中專教材,都寫得通俗易懂,特別課后設置了習題集,學生能夠用來做達標訓練?,F在主要從事專科層次的《病原生物學和免疫學》教學工作,用過陳興保老師主編的第5版教材和正在使用的是肖純凌、趙富璽老師主編的第6版教材,第6版教材緊扣醫藥院校3年制教學大綱、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大綱,教學內容從形態到功能、由易到難進行編排,根據??平虒W實際刪減或增加了部分內容。??平滩呐c中專教材相比,知識難度加深但缺少了課后訓練題目。我編寫了《病原生物學和免疫學》復習提綱和《病原生物學和免疫學》習題集,以強化學生的學習。通過研究和使用教材,明確了章節的重難點。
3.研究教學方法
第一,實例引入法。通過講授一些患天花、鼠疫、霍亂等烈性傳染病僥幸康復的人不再患同一疾病引入本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因為免疫功能就存在于我們自身的實例,有利于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及積極參與教學的熱情,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第二,講授法(傳統教學法)。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講授,突出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可帶掛圖、模型等輔助教學。
第三,歸納總結法。通過教學雙方的互動,讓同學們能初步歸納本章教學內容的重點及總結本次課程在教學中的意義,提高學習效果。
第四,采用多媒體教學,擴大教學容量。在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來豐富教學手段,擴大了教學容量;這樣既吸引學生注意、激發了學習熱情,又通過直接感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第五,PBL教學法。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運用于教學中是以病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向的啟發式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教學目標。PBL教學法的精髓在于發揮問題對學習過程的指導作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醫學免疫學》知識部分,我對Ⅰ型超敏反應(過敏反應)的講解,就以青霉素引起的過敏性休克病例為導向,學生提前預習了課本上的相關內容,并查閱了相關資料,討論和回答了“青霉素引起的過敏性休克的發生機制?防治原則?”等問題,最后我對Ⅰ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和防治原則作了補充、總結。
在《醫學微生物》知識部分,講解乙型肝炎病毒知識時,我布置了“乙肝兩對半”化驗單如何看的問題,在討論中加入“乙肝大三陽、乙肝小三陽、乙肝病毒攜帶者女性孕育胎兒相關問題”,并引入醫院能否在常規體檢中做“乙肝兩對半”的檢測問題,使學生學習的知識更全面,更貼近于臨床,也學得更積極。
第六,情景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與教學內容相輔相成的具體場景,將抽象的理論知識演化成直觀內容,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
近年來,學校發生食物中毒的事件越來越多,在講《病原生物學》部分知識時,我引入“食堂工人手上有化膿性感染病灶,大家就不能吃他做的飯菜”生活實例,使學生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傷口化膿和食物中毒相關知識后續學習更感興趣。在講《醫學免疫學》部分知識時,我把抗原比作異物(非己物質),把免疫應答簡化成抗原與免疫系統之間的戰爭,把為什么乙肝疫苗要接種三次與再次應答能產生更多的抗體保護機體結合起來。情景教學法使學生更易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
4.研究學生
第一,學生為主體。我校中專學生多為沒達到當地高中錄取分數線者,他(她)們學習基礎較差,這就要求教師因材施教,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盡可能采用直觀講授法,以便于學生理解。我校大專學生層次比中專高,心智日趨成熟,就要求教學內容上加深,可探索PBL和情景教學法。在教學中,采取“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第二,護理專業為主,多專業并存。我校在校大中專生人數接近20000名,護理專業人數占80%。所以我除了研究病原生物學和免疫學教學大綱外,還研究護士和其他專業資格考試大綱,在專業教學中結合資格考試題型和內容講解。
5.研究評價體系
第一,實驗教學。實驗教學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第二,理論教學。課堂教學要理論聯系實際,應用現代化的教學媒體,組織學生進行必要的討論,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以提高教學效果。
第三,評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應通過平時的提問、理論測試、模擬實踐檢測等多種形式綜合考評?,F在我校的學生成績總評中,平時成績占20%(作業筆記10%、考勤紀律占10%),期末成績占80%;實驗成績單獨考核,與將來的實習分配掛鉤。這就使學生樹立“實踐技能和理論學習一樣重要”及“貼近基層、貼近臨床、貼近資格考試”的學習理念。
在職業教育受到國家、社會越來越重視的今天,我校如何在職業教育中走出一條“貼近基層、貼近臨床、貼近資格考試”的特色教育之路,筆者以所任教的《病原生物學和免疫學》課程教學作了探索。
參考文獻
[1]呂瑞芳.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