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8 16:33: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共藝術的基本概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公共藝術;雕塑基礎;空間基礎
一、傳統的雕塑專業
雕塑是傳統美術學院下一門主要的藝術形式,其主要是以空間造型為主要手段,創作三維空間中的藝術品。傳統的雕塑專業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專業院校中,對于雕塑的學習時間是最長的。一般本科藝術類學習是四年制,而雕塑專業的學習則是五年制。傳統雕塑專業的學習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其特性決定了我們無法在短時間內掌握和學習,甚至是熟知這門藝術形式。
二、公共藝術的認知
公共藝術作為一個新興的“詞匯”出現在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美國政府為了推行藝術“百分比”計劃,在城市建設中規定百分比的藝術計劃,使得公共藝術有了雛形。公共藝術的概念從上世紀末傳入我國,2013年教育部正式把公共藝術專業作為二級學科建立。1.公共藝術的基本概念公共藝術、無論在西方還是在都是一個難以說清的概念。在早期的公共藝術研究中,往往是對公有空間的藝術為研究對象,這和公共藝術的誕生有著密切的關系。很多人認為公共藝術就是城市雕塑,是壁畫,是空間藝術設計,其實我們是無法將其對等的。公共藝術無法被認知為如雕塑、油畫、環境設計這樣的獨立的一種藝術形式,其實它是多種藝術形式的集合,主要集中在空間之中,根本上是一種觀念的建立。因此對公共藝術無論作何種概念解釋,我們對其無法否認的一定是存在于空間之中的。2.公共藝術與雕塑雕塑我們說是一種傳統的藝術形式,其誕生跟隨與人類之初,是人們對空間進行造型的一種藝術形式。其特點在于空間、體量這些都是必須滿足于空間之中的,而非繪畫藝術一般可存在于私密空間或者個人之中的。因而雕塑的這一特性使得其成為公共藝術的主要藝術表達形式。在公共藝術觀念剛剛傳入國內的時候,我們對公共藝術的研究很多都集中在對城市雕塑的研究。所以我們說公共藝術和雕塑是一個交叉和包容的關系。
三、《雕塑基礎》課程的新角色
公共藝術專業作為新專業的建設,其基礎體系的建設對于教學而言也是全新的。雕塑特性使得其作為公共藝術中的一種主要的藝術形式,其對空間的研究和思維是公共藝術基礎研究中所必須的。1.《雕塑基礎》課程的改革初探《雕塑基礎》做為課程設置,在公共藝術專業下,其經歷了9周的課時,6周的課時以及現在的5周課時,其課時量的安排在不斷的減少。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難提高。作為公共藝術專業的學生而非傳統雕塑專業的學生,他們進入這一課程之后,對泥塑的認知幾乎為零。同時在沒有經歷較深入造型訓練的學生,實質是很難進入到雕塑的空間造型中的。在學科體系的建設與摸索中,我們也發現了這一問題,對《雕塑基礎》課程的設置課時數的減少,本身就在于對該課程的重新定義。作為公共藝術專業的《雕塑基礎》課程學習不應該是和傳統雕塑的學習一致。公共藝術專業的《雕塑基礎》課程學習是應該有針對性的,對公共藝術中雕塑這一主要藝術形式認知的一個基礎,而非學習雕塑。2.《雕塑基礎》課程改革與實施基于對《雕塑基礎》課程在公共藝術專業下得重新認知,其作為對一種藝術形式的基礎認知,而非技能學習,《雕塑基礎》課程的改革得以實施。對于該課程的設計轉向了意識培養、審美培養以及基礎空間造型培養三個方面。首先針對意識培養。從公共藝術專業的認知中,我們將公共藝術之初的認識更多的置于公有空間之下,還是從觀念上理解在公共社會中的公共性藝術,無論從何種概念對公共藝術的理解,公共藝術都將是置于環境之中,而這樣的環境可以是一個空間,社區甚至是一個城市。在空間中討論藝術形式將是公共藝術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雕塑基礎》課程的第一任務即是培養學生對空間的認知理解。其次針對審美培養。審美是每個藝術學生的修養培養,也是一個學生在藝術設計上是否能夠有獨特性的關鍵。而審美也有本身的不同之處。在二維平面空間下得審美與三維立體空間下的審美也有著明顯的區別。學生在學習之初是很容易混淆這兩者的。雖然審美是一個個性與情趣,以及個人綜合素質的一個集中體現,三維空間中得審美認知則復雜得多。形式,空間分割以及材料都是三維空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A空間造型培養,是根據傳統雕塑專業而衍生的培養方向。無論是如何的基礎體系培養,在認知和理解的基礎之上,能夠進行應用才是訓練的更本目的。原有的課程泥塑訓練分別被替換成了泥塑造型、空間體塊造型和材料造型三個部分。泥塑造型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對傳統雕塑這一藝術形式的完整過程有一個基礎認知,學生通過兩周的泥塑訓練,進行泥塑的空間造型,了解和認知傳統雕塑如何從概念、圖像轉換到空間的過程。了解基本方式之后學生將泥塑轉換成為空間體塊造型。在這個階段學生可以充分的發揮想象,運用不同的體塊和組合方式,對前一階段的泥塑進行空間重塑,這一過程中,學生能較好的理解空間造型的方法以及空間組合的方式,同時也避免學生在短時間內無法完全進入泥塑這種傳統雕塑學習的尷尬。在后一階段的材料造型的訓練中,學生將更加廣泛的對空間進行重組,通過應用不同的材料與方法,使得對空間多樣性,空間正負的理解更加深刻,對空間的理解得到充分的訓練,同時也較深入的理解雕塑空間與公共空間的關系。
四、《雕塑基礎》是公共藝術專業的空間基礎
關鍵詞:城市發展;公共藝術;發展現狀;策略
一、引言
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促進了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正朝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方向進步和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時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所以城市發展過程中加強生活環境的改善以及整體形象的提升才能保證其更加符合人們的居住需求。公共藝術作為我國文化建設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新型藝術,其在城市發展中的應用對改善城市整體面貌、提升城市活力以及凸顯城市個性文化有著重要作用。比如說邯鄲、北京等具有文化底蘊的文化名城,公共藝術在城市文化建設過程中就可以作為一個最佳的載體,通過公共藝術將城市的文化形象以及魅力展現在人們眼前。
二、公共藝術的概念及發展現狀
(一)公共藝術的基本概念
我們通常所說的公共藝術實際上就是指在公共場所用來向人們傳遞藝術內涵的一些藝術品,公共藝術所包含的種類有很多,比如說雕像、噴泉、城市標志、紀念碑以及美術作品等。除此之外,一些現代化的媒體作品,如攝影、裝飾品、觀賞物、拼圖等也可以作為公共藝術。公共藝術最先在20世紀60年代起源于美國,在起始階段,人們主要將相關的藝術品放置在美術館中進行展覽,然后在相關政策的扶持下才開始在公共空地上進行展示,長久發展下去就逐漸形成了公共藝術。同其他的藝術形式一樣,公共藝術同樣能夠給人們帶來極大的視覺盛宴,通過其本身的藝術形態使人們的藝術內涵在潛意識中得到升華。但是當下許多人單純地認為公共藝術只是一種裝飾品或者藝術展覽品,這種觀點明顯是不全面的,公共藝術除了能夠作為裝飾物以及藝術展覽品,同時還可以依靠其優美的物質形態進行人文藝術的表達。在現階段的城市建設過程中,公共藝術在城市中的應用和發展主要用來進行城市文化的宣傳以及公共精神、集體合作精神的傳播,公共藝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與城市的發展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二)我國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現狀
隨著人們對城市文化建設重視程度的不斷加深,公共藝術也逐步受到人們的重視,城市文化建設過程中公共藝術的應用范圍變得越來越廣,公共藝術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呈現出一種從無到有、從少到多以及從粗到精的趨勢,并且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研究和開發自身獨特的公共藝術,從而最大程度地體現自身的藝術特色以及城市魅力。相對于之前公共藝術只是作為個人行為的現狀,現階段城市發展中的公共藝術逐漸被大眾人民接受和傳承,公共藝術中參與的人越來越多,并且其性質逐漸由早期的商業性和實用性轉變為人文性以及文化性。公眾群眾通過對公共藝術的分析和研究,其審美水平得到極大地提高,城市的公共藝術建設及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然而,我們在認識到公共藝術帶來的優點的同時也應該正視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弊端。雖然公共藝術在當下的城市建設中其發展速度以及形式都得到極大地改善與轉變,但在這一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粗制濫造、抄襲模仿的公共藝術開始出現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這些低劣公共藝術產品的出現與城市的文化發展不相協調,從而嚴重影響了城市的文化建設。公共藝術與城市文化建設不協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不足,公共藝術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作為保障,經濟水平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會阻滯公共藝術的發展;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對公共藝術建設及發展的意識不夠清晰也會成為公共藝術發展的阻礙。城市規劃者對公共藝術建設和發展的意識不足容易造成城市發展中所使用的公共藝術大多是模仿以及復制所得的,城市居民對公共藝術的形成及發展沒有參與權,造成城市公共藝術發展滯后的現狀。
三、我國城市公共藝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城市公共藝術在發展過程中容易出現不均衡的狀態
通過工作人員的研究和調查我們可以知道,城市公共藝術發展過程中的首要問題就是其發展存在不均衡的狀態,城市公共藝術發展不均衡可以分為地域發展不均衡、自身發展不均衡兩個方面。城市公共藝術地域發展不均衡主要是指各個城市之間的公共藝術在經濟水平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下發展程度各不相同,一些城市的公共藝術比較新穎和時尚,能夠作為城市的亮點體現城市的特色及藝術魅力,而一些城市的公共藝術的發展程度卻比較薄弱,對城市本身的文化建設以及經濟發展難以起到促進作用。另外,公共藝術的地域發展不均衡主要表現為其主要在地級市中推廣和發展,在一些縣城或者鄉鎮滲入和發展程度都比較小。第二,城市公共藝術自身發展不均衡主要體現在現階段的公共藝術建設主要通過環境建設來實現,對公廁、城市標志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重視程度不足,造成城市公共藝術發展過程中缺乏統一性和全面性。
(二)城市公共藝術在發展過程中缺乏規范性以及系統的規劃和指導
城市公共藝術發展過程中需要有科學規范的規劃和指導,通過短期目標以及長期目標等的確立來逐步實現公共藝術的全面建設和發展,但同時要注意其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共同目的都是實現城市公共藝術的全面發展。但是在現階段的城市公共藝術發展過程中,城市領導者并沒有對其進行規范系統的規劃和指導,造成其在發展過程中缺乏統一的管理,公共藝術發展及建設的過程中藝術性和科學性嚴重缺乏。即使一些城市建立了相應的體系作為公共藝術發展的指導,但是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并沒有得到貫徹實施,城市公共藝術發展中缺少規范系統的規劃和指導也造成了粗制濫造、抄襲模仿現象的出現,使城市的公共藝術發展存在種種不足。
(三)城市公共藝術發展過程中公眾的參與積極性不高
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需要人民大眾的廣泛參與,并且其與大眾的生活、學習以及工作息息相關。但是目前城市的大眾在公共藝術發展過程中卻沒有清楚地認識到公共藝術的重要性,對公共藝術建設和發展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再加上部分群眾的審美能力以及文化修養不足,即使參與到公共藝術的建設和發展中來也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對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并沒有起到明顯的推動作用。
四、如何促進我國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
(一)城市公共藝術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充分應用當地的人才資源
一個城市公共藝術發展的最重要保障就是具有充足的人才資源,這也是實現公共藝術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但是從我國整體上分析我們不難發現,我國目前優秀的公共藝術人才相對于國外來說并不充分,在實現公共藝術發展的過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阻礙。因此,城市文化建設者在進行公共藝術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充分應用當地的人才資源。首先,公共藝術發展過程中應該通過舉辦學術交流或者藝術培訓的方式為眾多的公共藝術人才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學習取長補短,對當地的公共藝術建設和發展起到完善和推動的作用,并且還應該鼓勵當地公共藝術人才加強對其他城市人才之間的交流和合作,通過相互之間的切磋完善自身的創作能力,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本地公共藝術的發展。其次,城市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公共藝術人才的培養,在平常的生活中多給他們提供鍛煉和提升的機會。比如說一些城市的藝術學院中專門培養公共藝術的人才,對于這些在校學習的學生,學校可以通過設計比賽的形式鍛煉學生進行公共藝術設計的能力,比賽過程中一些優秀的作品也可以直接在實際的公共藝術發展中進行推廣和應用。這種策略不僅能夠通過鍛煉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使之在以后的城市公共藝術發展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本地的學生對自身文化了解更深的優勢也決定了其公共藝術的設計更能與本地文化相結合,設計出的公共藝術更能體現城市的藝術特色,彰顯城市的文化魅力。
(二)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應與城市的規劃相結合
城市公共藝術在發展過程中與城市的規劃相結合能夠保證公共藝術實現與城市生活的緊密結合,更能體現城市的發展現狀以及藝術特色。比如說在河北邯鄲的公共藝術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其主要就是在城市規劃以及設計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并且通過與城市規劃的結合形成了一套“六區、九帶、多節點”的發展布局。相對于普通的公共藝術發展格局而言,這種發展局部更加全面地實現了邯鄲公共藝術的發展。除此之外,公共藝術在發展的過程中還應該綜合考慮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在保護城市環境的基礎上發展城市的公共藝術。
(三)城市公共藝術發展過程中應該深入挖掘其本身的傳統文化
城市公共藝術在發展過程中深入挖掘本身的傳統文化并與之相結合,一方面能夠對其本身的傳統文化進行弘揚和發展,另一方面還能夠加快城市公共藝術的建設和發展。特別是對于一些傳統的文化古城,其傳承的文化精神和氣息一直為人們所熟悉,公共藝術與其相結合能夠更加容易被大眾接受和認可。城市公共藝術發展時可以通過與傳統藝術和文化的結合進行新景觀的規劃,建設更多的景觀節點,使公共藝術逐漸滲入到人們日常的生活之中。五、結語綜上所述,城市的公共藝術建設和發展對促進城市的文化建設、構建生態文明城市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公共藝術更加貼近于人們生活的特點也決定了其更能體現當地的人文氣息,能夠向外界更加形象地展示城市的文化氣息和底蘊,對建設一個極具藝術特色以及人格魅力的城市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作者:張磊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參考文獻:
[1]王歡.城市公共藝術“公共性”實現方法研究[D].中南大學,2013.
[2]吳嘉振.論城市文化建設和公共藝術策略[J].建筑與文化,2011,08:112-114.
[3]李枝秀.關于公共藝術與城市公共空間的探討[D].南昌大學,2005.
[4]睢建環.公共藝術初論[D].天津大學,2005.
關鍵詞:公共藝術教育;跨元性;交互性;實踐性
法國思想家盧梭提出“做中學”,這一理念同樣適用于藝術教育實踐。隨著時代的發展,經典教育理論也需要順應新的時代精神,藝術教育必須跨越橫亙在各傳統藝術門類之間的藩籬,尋求跨元發展;而藝術媒介的更新與迭代,也同樣呼喚著藝術教育實現交互性體驗。歸結到藝術教育的核心,實踐才是所有教育手段所要達成的目標。傳統型的學校課堂教育為學生提供的往往是較為機械刻板的教育模式,將學習的過程簡化為“理論中來,理論中去”。中國教育雖然日益重視實踐教學環節的設置,也注重考核教師在課程中是否注入了實踐環節,但其考察的指標往往只涉及“是”與“否”,以及時間長度的統計考核,而忽略探究實踐教學的成果和循環再利用,即“做中學”到了什么?由“做”而形成的階段性成果如何反哺至教育過程,再成為“學”的第一手資源?當我們身處21世紀,教育越來越重視“因材施教”,立足于信息資源唾手可得的當代以及可見的未來,藝術教育機制必須改變以知識單向傳授為主的魍辰逃模式。而相較于普通全日制學校藝術公共課程的普及性,學生的課外培養則更能表現靈活性、平等性以及可持續發展性。少年兒童時期是處于知識學習、創造力培養的關鍵時期,在公共藝術教育平臺,可創造一個較為理想的學習環境:在這里,感性認知、理性歸納判斷二者統一;觸摸、觀察、模仿事物;和同伴合作、交流;在教師的面對面指導下拓展思維創造力。
中國的公共藝術教育平臺一般依托于區縣文化館、群眾藝術館、少年宮等事業單位機構,其次是圖書館、博物館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的各項公共藝術教育活動,一般的運營方式則是依靠政府撥款,公共藝術教育單位內部組織設計教育產品或對外購買公共藝術教育產品。而在美國,根據筆者在美國東部、中部、南部城市的走訪調查經歷,公共藝術教育活動主要由各區、縣、市的圖書館和博物館承擔,美國的圖書館和博物館并非國有性質,一般為私營,由公益事業基金會、企業、私人提供資金贊助,向社會免費提供公共服務。由于資金來源不確定,即使是像紐約公共圖書館這樣的大型機構,也會因為資金短缺向社會募集捐助。正因為如此,美國各公共教育機構都著力于提高文化產品質量,進而提升社會影響力,塑造機構的品牌效應,從而吸引更多的贊助資金。
2015~2016年,筆者重點考察的是美國公共藝術教育場館。這些公共文化藝術平臺根據各自的展品特色,結合外借展品,按季規劃相關的公共藝術教育產品,根據面向人群的不同年齡層次和文化背景,注重從多層次、多角度以及多形式來展開,在具體工作中充分體現了跨元性、交互性、實踐性的統一。
1 跨元性:藝術門類雜糅的教育情境
美國的公共博物館、藝術館為強化公共藝術教育效果,相當注重各藝術門類的綜合作用,他們并不劃分藝術門類之間的界線,而是鼓勵少年兒童盡情探索各藝術門類之間微妙的聯系。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地理學家Henry Fairfield Osborn在其著作中指出:“自然并不僅僅是真,同樣還有美,表達自然之美和自然之真這兩者必須攜手共進。因此我們需要藝術家加入我們的行列?!盵1]他認為美術、音樂、戲劇以及裝置藝術家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情境設計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無疑,Henry所說的“藝術家的加入”,是指各藝術元素的跨元整合,可服務于自然科學的展示教育活動。
以自然科學教育為己任的博物館尚且如此注重藝術門類的跨元合作,更不必說其他藝術博物館。以費城巴勒斯藝術博物館為例,該館開展的公共藝術教育活動,就注重多感經驗的情境設計。博物館力圖在公共藝術教育領域引領年輕一代的審美觀念,打破單一的藝術欣賞模式,激發他們全方位的藝術體驗。他們的做法是不拘泥于藝術形式,回歸最基本的感官體驗。在“非洲藝術探索專列”這一項目中,該館設計了如下課程:演奏樂器,完成制作一張非洲地理拼圖,聞香料,編辮子,讀書,運用木質面具,看舞蹈,聽首歌,感受真正的材質,組裝家具。在官方網站的介紹文字中,清晰地標明:“這一教育活動的根本目標是凸現‘人’與‘地點’是如何塑造藝術的?!盵2]原本該館陳列的非洲藝術品散落于場館的各處,無法構成自洽的整體。該館將所有的展品(或仿制品)組織成一個整體的場景,展現非洲原始部落的生活樣貌。兒童和少年們在參與過程中充分體驗了非洲土著居民的物質、文化及藝術生活,教育意義更為深遠。
對于費城巴勒斯藝術博物館藝術教育的開展方式,我們不難理解,當公共藝術教育平臺致力于構建一個或多個兼具各藝術門類的教育情境時,其教育產品更具開放性。
2 交互性:公共藝術教育的沉浸式體驗
在現代藝術的歷史進程中,藝術品鑒賞的常規范式在逐步改變。以往,藝術家和藝術品展示機構更注重架上藝術的基本特征,畫框、護欄造成了展品和觀眾之間的距離感,兩者之間形成不可逾越的“第四堵墻”。伴隨著現代藝術觀念的引路,“交互性”成為現代藝術的全新元素及特征,與此同時,這也悄然改變了公共藝術教育的固定思維。兒童在這種全新藝術媒介“游戲”中體驗了何為“交互性”,當他們理解了現代藝術之后,更容易從“交互性”這一角度去理解現代藝術,而年長的藝術觀眾可能還需要更多的適應時間。毫無疑問,豐富且開放的公共藝術教育設計背后是藝術觀念、現代公共藝術教育的基本策略。
紐約MOMA現代藝術博物館作為世界現代藝術旗艦級展館,在其現代工業設計品區,放置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娛樂影音藝術器材以及與之配套的游戲影音軟件。在相應展區內,人們可以體驗各年代不同版本的電子游戲產品,他們體驗游戲產品就是新媒體藝術完整傳達的一個過程。這改變了大家的傳統觀念:“展覽”一詞仿佛意味著觀者需要隔著玻璃墻觀看展品,但在一個游戲藝術“展品”面前,唯有觀者與展品親密融合,進行深度體驗,才能完成其“展覽”的實際過程。MOMA現代藝術館除上文介紹的游戲展區,在各個展區均注重以交互的方式來引導觀眾對現代藝術的認知。
紐約切爾西畫廊區擁有數量眾多的當代藝術家架上藝術作品,但是藝術的“交互性”體驗同樣是重要的主題。日本藝術家yoko ono的裝置藝術展提供了一個實驗平臺,打碎的白瓷片、細麻繩、膠水――這就是藝術實驗場的全部。觀眾必須親身進入實驗場,參與藝術創作,才能理解藝術家創作的本意。藝術家并沒有告訴他們該如何做,但觀眾自發地拿起膠水和麻繩,對瓷片加以拼貼和捆綁,組成形態各異的作品,這是觀眾與藝術素材的一次深入交互體驗。隱身其后的藝術家看似并未呈現“現成”的藝術作品,但他啟發觀眾去“發現”這一藝術展的真正主題:“彌合”――人們在面對破碎的瓷片時,無一例外地選擇“彌合破碎”,并在這其中體會到“彌合”之難。在該藝術展中,由“交互”帶動“創作”,再由“創作”點燃“發現”的火花,這火花既點亮了作品本身,也使觀眾在交互中有所頓悟。這似乎是公共藝術教育和現代藝術觀念傳達的完美結合。
3 “實踐性”:公共藝術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藝術館、博物館的展品是公共藝術教育不可多得的資源,相比于學校的教育,實踐性也是其優勢所在。如果沒有開展實踐性教學,則一切將是空談。如何將經典藝術展品“變活”,成為生動的借鑒對象,才是公共藝術教育的生命力所在。美國公共藝術教育機構憑借對于藝術史的深度了解,持續開發一系列藝術實踐課程,通過和中小學校的對接,吸引學生參加工作坊形式的藝術實踐課程。
各藝術場館配備館員教師,為各個年齡層次的學生提供教學。各藝術場館的學生研習中心則常年開放實踐課程,學生可以隨到隨學,隨到隨練。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城市夏洛特明特藝術館也附設設備齊全、場地開闊的“學生藝術教育中心”,館方挑選藝術家案例,并指導學生從模仿入手,進行創作實踐。例如:由美國畫家Romare Howard Bearden創作的抽象畫作品《灰貓之夜》。這幅作品之所以被選為范例,是因為作品以線條、色塊單純的動物形象為主,學生易于模仿創作,而畫面中出現的道具均為日常生活中所常見的器皿。為幫助學生理解,畫作旁的幾排支架上放置了色彩鮮艷的廚房用具,學生可在其啟發下動手組接、拼貼藝術作品。模仿也并非藝術教育的終極目標,最終目的是要啟發學生舉一反三,實現藝術創作的自我激勵。
美國納什維爾市立藝術館附設的“馬丁藝術學習中心”以隔間劃分了不同的藝術主題:“光與影”“色彩”“動畫”“空間中的物體”等主題。如果僅以概念的方式出現,必然是枯燥乏味的。以“抽象主義”模塊為例:主辦方采用了對比式的方法,在幫助學生理解藝術基本概念的基礎上,給出了實踐方案:以配圖展現了茶壺、玻璃瓶、剪刀三樣物品在寫實、簡化、夸張三種不同繪畫手法之下的不同形態。學生可以此為例,變換創作手法,在實踐中理解抽象主義的發展脈絡,并自然地進行藝術創作。
不難看出,美國公共藝術教育平臺擺脫了灌輸思維,和傳統課堂教育相比,更倚重展館的地點、內容優勢,靈活機動地開展教學實踐。
4 中美比較
公共藝術教育在中國是尚未充分開發,但卻是充滿無限活力的領域?!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形成體系開放、機制靈活、渠道互通、選擇多樣的人才培養體制?!惫菜囆g教育代表著教育體系中的“社會”一環,有力銜接學校與家庭,形成教育資源的有機整合與互動,并成為不容忽視的文化藝術教育陣地。21世紀以來,我國城市居民對公共精神產品的需求和關注急劇增加。公共精神產品不僅僅包含各類在公共場所展示的藝術作品和藝術活動,同時也包括公共藝術教育――建立包容性及凝聚力兼備的社會文化場域,培育大眾的藝術審美經驗和創新能力,并承擔區域和民族的文化傳承任務。公共藝術教育作為公共精神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體現著社會公平和公共資源的有效配置,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具體實施面。
上海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國際型大都市,起著領頭羊的作用。就本人在上海市嘉定區、普陀區、長寧區的考察發現,上海各區縣的文化館承擔著重要的公共藝術教育產品開發以及輸送功能,由于社會需求量增大,他們也積極采取產品外包的方式運作。近些年來,國內一線城市的公共藝術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各區縣藝術館、文化館場館硬件設施的完善程度和公共藝術教育產品的積極開發層面展現出令人驚異的發展速度。然而,文化館作為國有型事業單位,如何在市場中尋找到愿意把追求商業利益最大化放在第二位,把社會公益放在第一位的民營企業或團體,卻是一個難點。過于依賴政府撥款,這些公共藝術教育機構的競爭意識也尚顯不足,而且在觀念層面還存在過于保守的傳統教育思維。
反觀的美國公共藝術教育,他們在硬件條件上并不具備絕對的優勢力量,換言之,假以時日,我國依托強勁的經濟實力實現彎道超速并非難事。但是在教育觀念更新和教育機制的細節設置環節,我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這恰是美國公共藝術教育的核心競爭力所在。通過對美國公共藝術教育的一番初步探尋,筆者認為美國公共藝術教育理念較為全面地考慮到人文精神價值觀引導,以及對少年兒童人文藝術綜合素B的全面培養?!翱缭浴薄敖换バ浴币约啊皩嵺`性”充分體現了美國公共藝術教育的開放、包容與靈活的機制建設成果,這應當成為中國加以借鑒的部分。
參考文獻:
【關鍵詞】環境藝術;空間;功能與形式;環境
前言
環境藝術是為滿足人類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建造適合于人的生存,有益于人的活動,并具有一定藝術氛圍或藝術意境的物質空間的現代整體藝術學科。研究建筑內部空間組合與分隔及家具、陳設諸要素的造型藝術,稱之為室內環境藝術。而研究建筑外部空間限定與組織及建筑、綠化、小品諸要素的造型藝術,稱之為景觀環境藝術,或室外環境藝術。
一、既熟悉又陌生的環境藝術空間
人們每時每刻都生活于環境空間之中,也知道空間指的是什么含義。但是,若從的角度來探究環境藝術空間,又會感到它的概念是那樣復雜與陌生。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空間”本身的非直觀性造成的。環境實體部分,因其具有直觀性,很容易被人關注、認識和熟悉。相反,環境空間部分,看不見、摸不著,容易被人忽視,相對顯得陌生。二是因為人們對造型藝術空間的知識了解和認識的局限性造成的。通常來講,學生認識造型藝術的空間知識,大多從繪畫、攝影的二維平面空間開始;之后是雕塑的三維實體(占有性)空間;最后到建筑、園林的四維(內空體)空間。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在這個認識過程中,越復雜的“空間”概念,越需要專業知識的支撐和理性思維的參與方能把握。未經過相關專業知識訓練的人很難認識和掌握復雜的四維,甚至是具有“多維特征”的環境藝術空間。
人們通過視覺和觸覺就能夠直接感覺環境實體??墒牵h境空間印象的獲得,如果僅僅依靠某些感官是無法完成的,它是建立在形狀、大小、方位、距離等一般知覺之上的高一級的綜合知覺。要想全面認識和把握環境空間的特征,通常還要調動人的一些理解能力。因此人們對實體的感覺和認識要先于空間,易于空間,而對環境空間的感覺和認識則后于實體。
傳統高等藝術教育中的造型藝術,如繪畫、雕塑和工藝美術等,是通過視覺和觸覺,就能夠直接欣賞到實體審美對象。它們運用的空間特征比較單純,而且作用也次于實體藝術形象,人們多習慣于對實體形態的審美關注。新興的環境藝術學科,主流誕生于傳統造型藝術院校,是高等藝術教育中傳統工藝美術形態向現代藝術形態轉型期的新專業學科。其辦學方法還處在探索和完善階段,當新的體系尚未確立之前,舊的造型藝術觀念、模式必然還會占有極大的優勢。
目前還有些環境藝術,依賴于工藝美術現成的體系和評價標準,甚至還會使用繪畫和雕塑的審美標準來評價環境藝術的好壞,習慣于傳統造型藝術的空間意識,而對環境藝術獨特而重要的空間本質特點,則認識不清或重視不夠。實踐中往往把直觀的環境實體形態,如地面、墻壁、天花板等圍合空間的界面或空間的“外殼”,以及雕塑、壁畫、植物、水體等環境小品和公共設施,作為指導和評價的主要對象。反而將提供人使用的環境空間場所,棄之于腦后,忽視它的存在。將環境藝術教與學的焦點,過分地集中于空間界面的造型裝飾或環境藝術品的創造上。淡化了空間功能的探尋及空間整體藝術意境的學術研究,空間意識滯后于實踐。造成用表面化的“裝飾裝修”,代替深層次“空間藝術”的一些不良弊端。
一般人對造型藝術空間的了解,僅僅涉及繪畫、手工美術或雕塑小品等二維、三維造型的基本概念。如何欣賞建筑與園林藝術?解讀建筑、園林和城市環境的空間美學價值的知識十分欠缺。然而,進一步探究環境藝術空間特征時,我們發現它比傳統意義的造型藝術,如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和建筑的空間概念復雜得多,也并非是各門類造型藝術空間簡單的累積之和,它的特征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表達準確的,它是現代整體藝術的新型空間概念,因而令人感覺陌生與難懂。
二、建筑空間與環境藝術空間
建筑藝術是人造環境的“主體”或“骨架”部分,它與環境藝術的關系最密切。建筑的空間比其他造型藝術復雜得多,它屬于三維限定性空間,并具有四維的特性,人是在“內空體”中通過運動覺和視覺把握對象。布魯諾?賽維(BRUNO ZEVI)曾經為我們生動地描述了建筑空間的特征,他說:“建筑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進入其中并在行進中來感受它的效果。”“建筑的特征――使它與所有其他藝術區別開來的特征――就在于它所使用的是一種將人包圍在內的三度空間‘語匯’。”應該講這種空間特性,不僅僅是建筑藝術的特性,也正是整個環境藝術的特性。其實,除了建筑以外,室內、展示、園林和城鎮規劃等,與環境空間相關聯的造型藝術,無一不使用這種空間“語匯”。從個體的室內、庭園、廣場、道路等場所,到龐雜的城鎮都市群體形態,無一不是能夠包圍人和物的“內空體”空間。布魯諾?賽維進一步的論述更加肯定了整個環境藝術具有的這種空間特性,他說:“如果說建筑物內部的空間是由六個面所圍成(地板、天棚和四面墻),這并不意味著由五面而不是六面圍成的空場,如(無蓋的)庭院或公共廣場――就不能同樣有效地數作空間了”,“……所有城市的空間只要視線被遮擋,不管用的是石砌墻還是成行的樹木或護岸,都呈現了我們在建筑空間中所感到的同樣特征”。日本著名建筑師盧原義信曾說過:“由建筑師所設想的這一外部空間概念,與造園師考慮的外部空間,也許稍稍有些不同”,“……即把整個用地看作一幢建筑,有屋頂的部分作為室內,沒有屋頂的部分作為外部空間考慮。所以,外部空間與單純的庭院或開敞空間自然不同?!边@就是說,建筑所研究的空間,還不能完全等同于環境藝術探討的空間。鄧慶堯在其著作《環境藝術》中指出:“環境藝術是多學科互助的系統藝術,環境藝術是多門類并存的關系藝術?!庇纱丝芍?,環境藝術的空間構成之復雜多樣、表現形態之豐富多彩是任何一門傳統造型藝術都不能企及的。它是以建筑藝術空間為“主體”,再綜合其他造型藝術的空間特征,整合形成的新空間體系。
三、環境藝術的真實空間美
筆者認為,要探究環境藝術的空間規律與特征,尋覓與之相適應的方法,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對這門新興藝術的審美特征――獨特的時空美,進行深入的解讀與研究,并區別它與其他傳統造型藝術之間的異同。環境藝術使用的是豐富復雜的空間與時間綜合“語匯”,創造的是真實立體的空間形象??v使環境空間由各種實體物質要素限定構成,可是誘惑視覺的形、色和材質等,并不是環境藝術審美的主要對象。反之立體真實的空間藝術形象,才是其他造型藝術不具備或無法比擬的藝術特征,真實空間美是環境藝術與其他造型藝術最大的區別。
結語
環境藝術是多門類造型藝術并存的、新興的關系藝術。它將傳統的建筑、園林、雕塑、壁畫、廣告等各門類藝術,多層次、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創造整體空間藝術氛圍與意境。在目前的環境藝術實踐中,仍然比較多地存在著“重實體、輕空間”,片面地重視環境實體表象,而輕視環境空間功能和環境空間藝術意境的思想意識。這種片面、落后的錯誤思想意識,誤導了環境藝術的方向及評價標準,嚴重影響和阻礙著的健康發展。因此,強化環境藝術的空間意識,正確認識環境藝術的空間特征,已經成為一個勢在必行、不容忽視的研究課題。
參考文獻:
[1](意)布魯諾?賽維著,張似贊譯.建筑空間論.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2](日)盧原義信著,尹培桐譯.外部空間.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5年.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空間意識建筑空間傳統造型藝術
環境藝術設計是為滿足人類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建造適合于人的生存,有益于人的活動,并具有一定藝術氛圍或藝術意境的物質空間的現代整體藝術設計學科。研究建筑內部空間組合與分隔及家具、陳設諸要素的造型藝術,稱之為室內環境藝術設計。而研究建筑外部空間限定與組織及建筑、綠化、小品諸要素的造型藝術,稱之為景觀環境藝術設計,或室外環境藝術設計。由此可以認定,提供人們生活使用的環境空間,與限定環境空間的環境實體要素,以及環境空間與環境實體的營造法則,即成為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研究的根本和核心課題。就環境而言,空間與實體是構成它的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兩個方面。而就環境藝術設計目的來論,其造型活動的核心,則主要是創造能夠包容人的“內空體”空間環境。所以空間是設計的主體,人是設計的主角。
意大利著名建筑理論家布魯諾·賽維(BRUNOZEVI)曾說過:“掌握空間與知道如何去觀察空間,是了解建筑的鑰匙。”我們將這一論斷推廣到整個環境藝術設計教學領域也是正確的。因而,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應該從環境空間的認識與掌握開始,教學指導思想中必須重視和強調空間意識的培養。
然而,環境藝術設計是多門類造型藝術并存的、新興的關系藝術。它將傳統的建筑、園林、雕塑、壁畫、廣告等各門類藝術,多層次、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創造整體空間藝術氛圍與意境。環境藝術“空間”的含義與表現形式,已經遠遠超出了任何一門傳統造型藝術,或者稱為空間藝術的概念,比以往任何一門造型藝術的空間都更為復雜、更難被人們所理解。在目前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實踐中,仍然比較多地存在著“重實體、輕空間”,片面地重視環境實體表象,而輕視環境空間功能和環境空間藝術意境的思想意識。這種片面、落后的錯誤思想意識,誤導了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方向及評價標準,嚴重影響和阻礙著教學的健康發展。因此,強化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空間意識,正確認識環境藝術的空間特征,已經成為一個勢在必行、不容忽視的研究課題。
一、既熟悉又陌生的環境藝術設計空間
人們每時每刻都生活于環境空間之中,也知道空間指的是什么含義。但是,若從教學的角度來探究環境藝術設計空間,又會感到它的概念是那樣復雜與陌生。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空間”本身的非直觀性造成的。環境實體部分,因其具有直觀性,很容易被人關注、認識和熟悉。相反,環境空間部分,看不見、摸不著,容易被人忽視,相對顯得陌生。二是因為人們對造型藝術空間的知識了解和認識的局限性造成的。通常來講,學生認識造型藝術的空間知識,大多從繪畫、攝影的二維平面空間開始;之后是雕塑的三維實體(占有性)空間;最后到建筑、園林的四維(內空體)空間。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在這個認識過程中,越復雜的“空間”概念,越需要專業知識的支撐和理性思維的參與方能把握。未經過相關專業知識訓練的人很難認識和掌握復雜的四維,甚至是具有“多維特征”的環境藝術設計空間。
人們通過視覺和觸覺就能夠直接感覺環境實體??墒?,環境空間印象的獲得,如果僅僅依靠某些感官是無法完成的,它是建立在形狀、大小、方位、距離等一般知覺之上的高一級的綜合知覺。要想全面認識和把握環境空間的特征,通常還要調動人的一些理解能力。因此人們對實體的感覺和認識要先于空間,易于空間,而對環境空間的感覺和認識則后于實體。
傳統高等藝術教育中的造型藝術,如繪畫、雕塑和工藝美術等,是通過視覺和觸覺,就能夠直接欣賞到實體審美對象。它們運用的空間特征比較單純,而且作用也次于實體藝術形象,人們多習慣于對實體形態的審美關注。新興的環境藝術設計學科,主流誕生于傳統造型藝術院校,是高等藝術教育中傳統工藝美術設計形態向現代藝術設計形態轉型期的新專業學科。其辦學方法還處在探索和完善階段,當新的教學體系尚未確立之前,舊的造型藝術教學觀念、教學模式必然還會占有極大的優勢。目前還有些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依賴于工藝美術現成的教學體系和評價標準,甚至還會使用繪畫和雕塑的審美標準來評價環境藝術設計的好壞,習慣于傳統造型藝術的空間意識,而對環境藝術獨特而重要的空間本質特點,則認識不清或重視不夠。實踐中往往把直觀的環境實體形態,如地面、墻壁、天花板等圍合空間的界面或空間的“外殼”,以及雕塑、壁畫、植物、水體等環境小品和公共設施,作為指導教學和評價教學的主要對象。反而將提供人使用的環境空間場所,棄之于腦后,忽視它的存在。將環境藝術設計教與學的焦點,過分地集中于空間界面的造型裝飾或環境藝術品的創造上。淡化了空間功能的探尋及空間整體藝術意境的學術研究,教學空間意識滯后于教學實踐。造成用表面化的“裝飾裝修設計”,代替深層次“空間藝術設計”的一些不良教學弊端。
現行小學、中學美術課程,以及藝術設計類高考的備考科目中,均沒有針對四維造型藝術空間知識的學習內容。一般人對造型藝術空間的了解,僅僅涉及繪畫、手工美術或雕塑小品等二維、三維造型的基本概念。如何欣賞建筑與園林藝術?解讀建筑、園林和城市環境的空間美學價值的知識十分欠缺。然而,進一步探究環境藝術空間特征時,我們發現它比傳統意義的造型藝術,如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和建筑的空間概念復雜得多,也并非是各門類造型藝術空間簡單的累積之和,它的特征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表達準確的,它是現代整體藝術設計的新型空間概念,因而令人感覺陌生與難懂。
二、建筑空間與環境藝術空間
在藝術辭典或美學書籍中,繪畫、雕塑、攝影、建筑和工藝美術統稱為“造型藝術”或“空間藝術”。誠然各門類的造型藝術均離不開“空間”的特征,并且都會在環境藝術之中呈現出來。但是,它們各自的“空間”概念卻不盡相同。
繪畫的“空間”是平面二維的,盡管畫面所表現的內容可能是三維,甚至四維的空間。但人與畫面為靜態相對,僅憑視覺觀賞。雕塑的“空間”是立體三維占有性空間,是以三維實體占據空間,本身并不能產生空間,人只能從外部環繞欣賞它,雕塑形體與觀眾分離,人在形體外面以視覺或觸覺感受它。工藝美術的“空間”與繪畫、雕塑的基本相同,主要是平面二維和立體三維的。
建筑藝術是人造環境的“主體”或“骨架”部分,它與環境藝術設計的關系最密切。建筑的空間比其他造型藝術復雜得多,它屬于三維限定性空間,并具有四維的特性,人是在“內空體”中通過運動覺和視覺把握對象。布魯諾·賽維(BRUNOZEVI)曾經為我們生動地描述了建筑空間的特征,他說:“建筑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進入其中并在行進中來感受它的效果?!薄敖ㄖ奶卣鳌顾c所有其他藝術區別開來的特征——就在于它所使用的是一種將人包圍在內的三度空間‘語匯’。”應該講這種空間特性,不僅僅是建筑藝術的特性,也正是整個環境藝術的特性。其實,除了建筑設計以外,室內設計、展示設計、園林設計和城鎮規劃設計等,與環境空間相關聯的造型藝術設計,無一不使用這種空間“語匯”。從個體的室內、庭園、廣場、道路等場所,到龐雜的城鎮都市群體形態,無一不是能夠包圍人和物的“內空體”空間。布魯諾·賽維進一步的論述更加肯定了整個環境藝術設計具有的這種空間特性,他說:“如果說建筑物內部的空間是由六個面所圍成(地板、天棚和四面墻),這并不意味著由五面而不是六面圍成的空場,如(無蓋的)庭院或公共廣場——就不能同樣有效地數作空間了”,“……所有城市的空間只要視線被遮擋,不管用的是石砌墻還是成行的樹木或護岸,都呈現了我們在建筑空間中所感到的同樣特征”。日本著名建筑師盧原義信在《外部空間設計》中,也指出建筑外部環境空間是由地面和豎向界面兩個要素構成的,比起建筑室內少了一個頂面要素。建筑是人類用自己的力量獲取空間的藝術創造,自然成為最能讓人了解和認識到空間的造型藝術。我們運用這一學科知識,推而廣之,就能認清環境藝術設計的主要空間特征。
從環境藝術整體來看,單純憑借建筑模式還不能完整地解讀這門構成因素和表現形態極其復雜的現代藝術設計的空間“語匯”。盧原義信曾說過:“由建筑師所設想的這一外部空間概念,與造園師考慮的外部空間,也許稍稍有些不同”,“……即把整個用地看作一幢建筑,有屋頂的部分作為室內,沒有屋頂的部分作為外部空間考慮。所以,外部空間與單純的庭院或開敞空間自然不同。”這就是說,建筑所研究的空間,還不能完全等同于環境藝術探討的空間。鄧慶堯在其著作《環境藝術設計》中指出:“環境藝術是多學科互助的系統藝術,環境藝術是多門類并存的關系藝術?!庇纱丝芍?,環境藝術設計的空間構成之復雜多樣、表現形態之豐富多彩是任何一門傳統造型藝術都不能企及的。它是以建筑藝術空間為“主體”,再綜合其他造型藝術的空間特征,整合形成的新空間體系。
三、環境藝術的真實空間美
筆者認為,要探究環境藝術設計的空間規律與特征,尋覓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對這門新興設計藝術的審美特征——獨特的時空美,進行深入的解讀與研究,并區別它與其他傳統造型藝術之間的異同。環境藝術使用的是豐富復雜的空間與時間綜合“語匯”,創造的是真實立體的空間形象??v使環境空間由各種實體物質要素限定構成,可是誘惑視覺的形、色和材質等,并不是環境藝術審美的主要對象。反之立體真實的空間藝術形象,才是其他造型藝術不具備或無法比擬的藝術特征,真實空間美是環境藝術與其他造型藝術最大的區別。
1.環境藝術的真實空間性
工藝美術、繪畫和雕塑等造型藝術的審美形象,主要表現在實體形態方面。不可否認,繪畫和攝影等造型藝術,為了追求作品的逼真性或感染力,也努力地描繪和表現空間,寫實繪畫中應用的透視技法,即根據人眼觀物的規律,精準地描畫真實空間;攝影更能絲毫不差地記錄或還原一瞬間的空間形象。但是,不管一幅畫,畫得多逼真;一張照片,拍攝得再生動,它們終歸還是一個只能看,而不能走進去的虛擬空間?,F代科技制作的電腦三維動畫,或環型全景電影,能讓人眼感覺到畫面的縱深層次或環視四周景象,迷惑人的視聽,產生空間幻覺。但仍然是針對人的某些感覺方面制作的“虛像”,終究無法把人帶進真實的環境空間中,去感覺冷暖干濕,嗅聞芳香氣息,觸摸軟硬粗細的真實存在。
建筑是最能讓人聯想到空間的造型藝術,是人類用自己的力量獲取空間的藝術創造。建筑物包含眾多的室內空間,建筑群體組合又限定出豐富的室外空間??墒撬恼w氣勢、總體形象特征更多地是從外部獲得的、給人帶來類似雕塑體積造型的審美特征。
總而言之,只有環境藝術突出地表現了空間性審美特征。要欣賞環境藝術作品的基本條件是人必須進入其內部空間,邊走邊看,并將所有景象通過聯想組合起來,才能獲得完整的藝術形象與審美感受。試想一下,若僅僅憑借靜止的、平面的照片或圖畫,就想欣賞和感悟到北京故宮、蘇州園林、巴黎圣母院、威尼斯圣馬可廣場等藝術環境的豐富多變、生機勃勃的景致,及整體空間氣勢與空間意境,無疑是不現實的,只會落得個紙上談兵或盲人摸象的結果。再如,旅游到了麗江古城外,或者杭州西湖邊,而未能進入其內部游賞。就根本無法感悟到納西人家小橋流水、天人和諧的空間意境;也欣賞不到“天堂”般綺麗多姿的西子湖風景美,留下的只有無限遺憾。唯有當觀賞者親臨三度空間之中,調動眼、耳、鼻、口乃至全身感官,去接收周圍各種審美信息,并經過綜合聯想與理解,方能實現對環境藝術全面的認識和評價。
這種基于立體真實空間的特殊審美體驗方式,是認識和評價環境藝術特征的重要基礎,也是指導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基本原則。但是,由于受到種種因素的制約,教學中出現了對真實空間美藝術特征的認識不足,很多人往往把虛擬的設計表現效果,作為構思、設計、評價的最主要對象,其重視程度超過了對真實環境空間的注意。專業建立初期不少師生過分熱衷于手繪效果圖表現的競技,之后又沉醉于電腦的虛擬視覺世界的再現。更有甚者,幾乎把環境藝術設計課演變成了效果圖技法訓練課,或者裝飾藝術創作課來上,用評價繪畫或雕塑作品的標準來評價環境藝術設計。正如多年前布魯諾·賽維批評錯誤的建筑評論時所言:“評論家們把評價繪畫的方法擴大運用到整個造型藝術領域,這就把一切都縮減到僅有圖面上的價值?!薄斑@不僅是評論方法上的錯誤,也是由于缺乏一種哲學見解而引起的概念錯誤。”
2.環境藝術的時空綜合性
現代物理的科研成果顛覆了千百年來人類對空間的狹隘理解,愛因斯坦之后空間與時間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越來越為人們重視。由龐雜的真實物體組成,通過連續觀賞審美的環境藝術系列空間,必須以運動為基礎才能實現。這種獨特的運動觀賞方式,給它的空間藝術結構中融入了時間的因素。以空間美創作研究為主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在討論空間審美時,時間也就成為新的課題。波蘭閔可夫斯基曾經提出“四維空時連續系統”的概念,這一理論認為空間除長、寬、高三維之外,還必須加上時間這一維決定因素。這正是環境藝術區別于其他造型藝術的時空綜合的“四維空間”特殊性。
眾所周知,通常藝術專業的分類方法之一是以空間和時間作為標準。音樂、舞蹈、戲劇和電影為動態的時間藝術類型;而繪畫、雕塑、工藝美術,甚至建筑藝術,則為靜態的空間藝術類型。實際上建筑藝術和園林藝術并非單純的靜態空間藝術,在三維之外均離不開時間這一維決定因素,具有強烈的四維空間特征。以建筑和園林為母體拓展開來的環境藝術設計學科,與生俱來帶有空間與時間的綜合性藝術特征。它不同于一般繪畫、雕塑和工藝美術造型。而是呈現出復雜的、多層次的空間結構,要感悟和審美,觀賞者必須沿著一定的路線“邊走邊看”。因此,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既要以造型藝術為基礎,學習繪畫、雕塑和工藝美術等表現空間的技巧,研究建筑和園林營造空間的方法。同時,還要借鑒和吸收音樂、舞蹈等表演藝術駕馭時間的知識技能。
音樂形象是在聲音的運動中形成的,是活躍的、發展的、流動的形象。在流動的時間中音符、樂句都不停變換,形成幾乎不重復的音響,正是這些不斷變化的音響組合成了美妙動聽的音樂形象。環境藝術形象雖然是固定的,但它必須沿著一定次序排列、延伸、連續和展開。室內外環境藝術,在構思、設計、欣賞時,同樣講究前奏、過渡、和尾聲各不相同而又連續的計劃安排。研究流動的時間、運用連續的時間,成為音樂教學與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十分相似的共同規律。
3.環境藝術空間的固定性
環境藝術設計創作必須具備真實的地址,作品建立于大地上某個不能移動的空間,受制于周邊眾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這也是它區別于其他造型藝術美的一個鮮明特征。它不像大多數繪畫、雕塑和工藝美術作品那樣,可以隨意搬運到不同的地點展出。中國瓷器和秦兵馬俑可以不遠萬里漂洋過海到歐洲巡回展出;中國人也可以在北京、上海,甚至更多的城市,看到來自法國盧浮宮、意大利文藝復興的館藏繪畫和雕塑原作。但是不論是誰、身居何處,要欣賞故宮、頤和園等中國皇宮及皇家園林,或者參觀法國凡爾賽宮、羅馬斗獸場和威尼斯水城,都必須通過旅行前往目的地,才能實現審美目標。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一棟建筑、一條街道、一個廣場或一座公園,都根植于特定的空間之中,并與周圍環境保持著各種聯系,這就是環境藝術空間審美的固定性特征。
妥善處理好設計作品與周圍大環境的關系,是關乎成敗的設計原則。大環境是設計作品的背景條件,它能烘托設計作品。設計作品是大環境的精華部分,又提升大環境的審美質量。若兩者關系失調,效果就適得其反。故宮、天安門廣場的恢宏氣勢,出自于京城廣闊平原上的中軸線整體布局;圣馬可廣場優雅的藝術氛圍,得益于威尼斯水城和亞德里亞海的映襯;大理白族四合院坐西向東,是為了順應蒼山在西、洱海在東的地形地貌特征。成功的環境藝術設計作品就好似從當地“長出來”的,凸現著鮮明的地域特色,創造出引人入勝的“唯一性”景觀風貌。旅游的魅力充分顯示了環境藝術空間審美的固定性特征,并以此成為永恒吸引游人的“法寶”。
環境藝術空間的固定性特征,帶給教學的研究課題是環境整體設計意識與環境個性設計風格。當前還有些設計教學實踐中因為忽視這一空間藝術特征,導致師生無視本土文化傳統和地方環境特色研究,盲目追捧流行環境“舶來品”,過分宣揚“洋”材料和“洋”工藝。仿效抄襲,缺乏地域特色,或者脫離本地環境,違背周圍條件,孤立炫耀自我的作業。然而,稍稍考察一下實際,就會知道對于固定不動的環境藝術來講,沒有本地個性特征的環境形象,必然喪失吸引力。丑陋的環境作品因為固定不動,強迫人們觀看,危害遠遠超過普通造型藝術劣質品。實踐證明,整體意識是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基本原則,個性表現風格是藝術創造的生命之源。
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當前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必須針對其專業要求,全面深入地認識它獨特的藝術特征,加強空間意識的教育培養。師生務必突破傳統造型藝術的空間概念和習慣,從傳統造型藝術“感性”的虛擬空間感悟,轉變為現代整體藝術設計“理性”的真實空間思索。以建筑和園林為“母體”,廣泛吸納各門造型藝術的空間知識,將立體真實空間意識注入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以造型藝術為主體,學習繪畫、雕塑和工藝美術等表現空間的技巧,研究建筑和園林營造空間的方法;同時,還要借鑒和吸收音樂、舞蹈等表演藝術駕馭時間的知識技能,處理好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時空綜合屬性。重視環境藝術空間審美的固定性特征,扎根于現實生活背景,充分挖掘和應用本土歷史、地理、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鼓勵凸現鮮明地域環境特色和創造“唯一性”景觀風格的原創精神,杜絕抄襲,避免概念。拓展參觀考察、寫生勘測等實踐性教學手段,努力結合現實項目展開教學實踐。樹立全面、正確的空間意識,摒棄片面、錯誤的空間概念。
參考文獻:
[1](意)布魯諾·賽維著,張似贊譯.建筑空間論.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2](日)盧原義信著,尹培桐譯.外部空間設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5年.
(西華師范大學,四川 南充 637002)
摘 要:集市作為傳統農村社會發展的衍生物在農村發揮著巨大作用。隨著市場經濟向農村社會的深入和國家城市化建設進程的推進,農村集市的功能發生了變遷。從社會學功能理論出發,采用功能分析方法,對社會轉型期農村集市功能的承繼與變遷進行分析,充分發掘其正功能與負功能,顯功能與潛功能,以促使農村集市在農村社會轉型過程中充分發揮其正功能,規避其負功能,使農村集市在促進農村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更好的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關鍵詞 :農村集市;社會轉型;功能分析
中圖分類號:F32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8-0146-02
1 引言
集市在我國已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最早的集市記載見于《易經·系辭》中“庖犧氏沒,神農氏作……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記載??梢?,集市很早就對我國人們的社會經濟生活產生了影響。當前,深刻的社會轉型對農村集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市場經濟向農村社會的各個角落不斷滲入,農村集市首當其沖;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對農村集市的存在有著不小的沖擊。美國著名經濟人類學家施堅雅認為: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集市會在20世紀末不復存在[1],如城鎮一樣被固定的商店、超市所取代。但在市場經濟日益成熟的形勢下,農村集市并沒有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全部消失。那么發展到現在作為傳統農村生活和生產重要支柱的集市在社會轉型期其功能有哪些變化,是完全承繼其原有的功能還是在原有的功能上發生了新的變遷。
2 文獻梳理
關于農村集市的研究,以往主要著眼于以下幾個角度:(1)農村集市的理論:施堅雅提出了以市場為基礎的區域研究理論,認為構成中國鄉村社會基本結構單元的應該是以基層集鎮為中心,包括大約18個村莊在內的,具有正六邊形結構的基層市場共同體[2];(2)農村集市的片段研究:先生在《江村經濟》中通過對江南集鎮的簡單描述得出來農村集市存在的必要性[3];楊懋春系統的分析了華北山東臺頭村的集市,總結了集市和村莊的關系[4];(3)農村集市與政治權力關系:學者吳曉燕認為集市空間在一定層面上演化為政治實踐的場域,基層市場也成為鄉村政治研究的新領域[5];(5)農村集市發展過程:潘淑君和徐勇通過對河南農村集市產生與發展探討了農村集市的歷史演變規律[6];(6)農村集市的作用:周靜稀認為農村集市有促進農業和副業生產的發展和改善城鄉人民的生活具有重要作用[7]。通過文獻梳理發現對農村集市的作用研究也有涉及,但今非昔比,當今社會環境已發生巨大的變化;文章將通過社會學功能理論出發對轉型期農村集市進行功能分析。
3 基本概念和相關理論
3.1 基本概念
農村集市是指中國農村在固定地點進行的集中的初級貿易,主要指在商品經濟不發達的時代和地區普遍存在的一種貿易組織形式。
3.2 相關理論
社會學結構功能理論源遠流長,而其中羅伯特。K。默頓對功能主義理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默頓通過顯性功能和潛性功能這兩個概念,把社會行動的主觀動機與客觀社會后果區分開來。默頓指出,顯功能是有助于系統的調整和適應的客觀后果,這種調整和適應是系統中參與者所預料所認識的;與潛功能相關的是沒有被預料也沒有被認識的客觀后果。此外,默頓還提出了反功能的概念,用以說明制度化行動模式可能具有的減少系統調適的后果。顯功能,潛功能以及正功能和反功能的交叉分類構成了功能分析的四個最重要的基本取向,即“顯-正功能”,“潛-正功能”,“顯-反功能”,“潛-反功能”。
4 功能分析
4.1 農村集市的“顯-正功能”
4.1.1 滿足生活需求
由滿足基本生存需求向滿足更高層次需求發展。眾所周知,人類為了能夠生存具有群居的本能,群居則是為了能夠更好的生活,農村集市的出現就是為了更好的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而產生的。農村集市是依靠農村而產生的,在生產力低下的小農經濟時期,其最初的市場產品是剩余初級農產品,只能滿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而隨著現代生產力的提高,特別是我國正處在的社會轉型期,市場經濟的發展豐富了集市的產品種類,人們對集市產品的需求不再滿足于自己的生存,而是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書籍,音像制品在農村集市的出現就極大地豐富了農民的精神生活。
4.1.2 方便人們生活
由傳統的調劑余缺向專業市場發展。傳統集市提供了一個調劑余缺的場所,農民將吃不完的蔬菜、水果等農產品及農民手工生產的掃帚、農具等日用品在集市上銷售,實現了周邊村民的余缺調節;在社會轉型期,市場經濟的滲透及農民思想觀念的轉變,集市上的產品不再局限于“剩余物品”,“進貨-銷售”買賣方式的出現促進了集市的專業化發展,從而節約了生活成本,進一步方便了人們生活。
4.2 農村集市的“潛-正”功能
4.2.1 統民間文化藝術的保護和傳承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而根植于農村的傳統文化尤為突出。這源于中國傳統小農社會的生活方式,是以前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的結晶,農村集市很好的體現了這一特點。傳統的農村集市存在著眾多的民間文化藝術,比如剪紙,吹糖人,舞龍獅。社會的轉型對民間文化的存在產生巨大的挑戰。在廣大農村,很多民間藝術面臨“人亡藝息”的困境[8]。而農村集市則為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提供了“棲息之地”。
4.2.2 對城鎮化建設的推動
農村集市作為農村商品流通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的形成,在分散的、小規模的農戶與變幻莫測的大市場間建立橋梁,使其二者實現對接。同時又可以使更多的農民實現產業內容和空間載體的轉移,從而有力地推動農村城鎮化的進展。農業產業化的形成也會帶動相應第二、三產業的發展,為城鎮化的形成提供物質基礎。我國江蘇、浙江等發達地區,很多小城鎮、小城市都是在原有集市的基礎上發展建立起來的。
4.3 農村集市的“顯-負”功能
4.3.1 影響生活質量提升
市場化和專業化的發展也給集市的商品質量帶來了一定的問題。當前,農村集市中的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那些優質的農產品大都被收購到加工企業中進行再加工,流通到農村集市的那些產品則質量讓人擔憂。2010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中央文明辦等五部門曾聯合發表文件加大對農村集市經營食品的監管力度,嚴格規范農村食品經營秩序;要深入開展“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市場專項整治行動,依法嚴厲打擊“以舊翻新”、“以舊充新”等制假售假行為。假冒偽劣產品給人們帶來財產損失和人身安全威脅,不利于生活水平提高。
4.3.2 加大農村交通壓力
農村集市大都在農村主干路兩旁形成。在交通工具落后的時代這種壓力并不明顯,但在社會轉型期,經濟發展加速和人們收入增加,農村人均汽車擁有量有了大幅的提升,這種壓力逐漸凸顯。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990年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僅有554萬輛,其中私車保有量為82萬輛,占14.8%。而到2008年末,全國民用轎車保有量2438萬輛,其中私人轎車1947萬輛,私車已經占全國汽車保有量的60%左右。農村集市給當今農村本就緊張的交通進一步增加了壓力。
4.4 農村集市的“潛-負”功能
4.4.1 公共生活空間的缺失
傳統集市不僅是消費空間,更重要的是滿足相對封閉鄉村社會下公共生活的公共空間。但隨著市場經濟的滲透和城鎮化建設的發展,在農村目的理性行動越來越成為占主導地位的行動主體類型,作為其結果,鄉村社會也體現出理性化和世俗化特征。農民現在只顧打工賺錢,去集市的時間變少且目的單一,就是為了消費??梢哉f,傳統集市中的經濟功能逐漸從鄉村社會關系中獨立出來,逐漸強化,而這種強化則導致了鄉村集市公共空間的萎縮。
4.4.2 農村法制建設的滯后
社會轉型期國家進一步強調要加強農村法制建設。但農村集市中的買賣者基本是由當地的農民構成,他們的受教育程度大都較低,因此法律意識相對較淡薄。例如: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價格法等,他們對這些基本的經濟法律缺乏一定的認識,不懂得運用法律知識維護自身權益,也缺少按照市場經濟的法律條款約束自己的行為和經營活動。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競爭下,很多農村交易者采取不誠信的方式獲取經濟利益。一些農村集市發生流動銷售,偷稅逃稅的現象,減少了稅收,增加了農貿市場的無序競爭,傷害了合法經營者的納稅的積極性,給農村法制建設的完善帶來負面影響。
5 結論和思考
農村集市傳承著其千百年來的悠久歷史,在社會轉型期其功能在原有基礎上發生了一定的變遷,但如今依然對農村各方面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農村集市能方便人們的生活,滿足人們各方面的基本需求,加強人們之間的相互交流,增強社會的社會整合度;而促進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加強農村的城鎮化建設等功能需要進一步發掘和完善。同時其一些負功能在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和現代化進程加快的今天也越來越明顯,比如說食品安全沒有保障,假冒偽劣產品充斥,治安管理混亂等,都亟需解決。因此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其正功能,讓其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更好的發揮作用;同時要正視其負功能,發現問題的根源,及時加以解決,避免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參考文獻:
(1)SKINNER W G。Rural Marketing in China:Repression and Revival[J]。China Quarterly,1985.
(2)[美]施堅雅,史建云譯。中國農村的市場和社會結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3)。江村經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美]楊懋春。一個中國村莊:山東臺頭[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5)吳曉燕。農村集市與鄉村政治研究:緣起與拓展[J]。政治與法律,2008(8):67-72.
(6)潘淑君,徐勇。河南省農村集市歷史演變規律的探討[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4):46-54.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表達方式;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 A
一、環境藝術設計分析
(一)環境藝術設計的基本概念
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新興的系統工程學科,阿納森認為“環境藝術”是與環境相關的繪畫、雕塑等藝術設計,這種理解方式無法真正體現環境藝術的本質,從廣義上講環境藝術體現在不同的層次上。環境藝術包含了城市和地區規劃、建筑設計等公共空間設計,以及景觀設計、雕塑、繪畫等藝術作品設計和室內設計等。它涵蓋了人類環境從宏觀到微觀的設計過程,也是一種人們生活的協調設計方式,對社會行為和人類行為具有引導作用,可以看成一門回歸人類生存環境的綜合藝術。
(二)環境藝術設計的基本特征
環境藝術設計不同于一般的藝術形式,它追求對人類生活環境的改善以及對審美需求的滿足?,F代環境藝術設計具有和諧性、整體性和特色性的藝術美,注重個體在整體中的核心地位,將環境因素作為藝術設計的重要條件,追求藝術設計和周圍環境的和諧,以在不同的環境中設計出不同效果的藝術作品。現代環境藝術的基本特征有: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作為一門實用性的藝術形式,在其具備服務的同時,還需要在設計過程中注重人文性,以通過作品體現人的根本利益。現代藝術的不斷發展和設計材料的多樣化,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多樣性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F代藝術設計應該體現整體性的特點,具備科學、合理、統一的設計理念。
(三)環境藝術設計理念分析
由于環境藝術設計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為了保證其價值的實現,就必須具有正確的設計理念。首先:環境藝術設計應實現可持續發展,現代設計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環境破壞嚴重,如不及時調整設計理念則影響人類的生活。其次:只有正確的設計理念下,才能實現資源的優化利用,體現其設計的整體性、多樣性。而隨著人們對景觀要求的提高,在滿足可持續發展這一設計理念的基礎上,還應滿足提高人們的視覺效果,使環境藝術設計更加人性化。通過環境的設計減緩人們的心理壓力,使環境在人們的生活、工作中起到積極的作用。最后:環境藝術設計不是單一的項目,需要多個領域共同參與,在設計過程中應征求各個行業人員的意見,實現團隊協作。
二、影響環境藝術個性化設計的因素
現代環境藝術的個性化主要體現在設計師的作品要有著鮮明的個人風格和在設計的表現手法上有著個人的獨特見解與創新,這是一個設計師主要設計理念的體現。對于設計師的主觀理念的充分突對于環境設計的整體上的把握是很重要的。但是由于過分強調主觀意識和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個性化并沒有很好的體現,本文將影響環境藝術設計個性化的因素分析如下。
(一)個性化設計易受風格化的制約
城市的很多設計往往設計的理念和風格已經成為定式,這樣使得我們的設計師在設計過程,自己個性化的東西無法發揮出來,嚴重束縛靈感的發散。另外,個性化是環境設計師對自然和對建筑設計的本能反映,為了使城市環境設計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設計師也往往會選擇約定俗成的設計理念,這樣設計師很難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個性化設計受到制約。
(二)個性化設計易受到空間使用功能的制約
設計作品的實用性是我們在在設計這個作品之前要充分考慮的問題。環境設計質量的提高和環境的使用功能是其存在的價值,但是也正是由于過分重視空間的使用功能而忽視了個性化設計的重要意義。很多設計師不能做到將兩者合理的結合,并且在兩者發生沖突時,選擇前者作為設計理念,這樣嚴重影響了個性化設計的發展。環境意識的滲透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必不可少,需要設計師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基礎上對個性化做出體現,這樣也能夠更好的體現設計作品的功能性。在同一空間,不同風格的個性化就是功能化增強的最好體現。
三、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表達
形態是造型要素的基礎,它是指城市及建筑環境空間中形態要素的表現形式。從構成形態的要素點、線、面、平面、立體、空間形態等方面提出設計的構思創意。
(一)環境藝術設計中平面構成的應用
平面構成是視覺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視覺效果,力學的原理,進行編排和組合,其構成要素為表現為點,線,面。
1.點;與幾何學中的點不同,在平面構成中是可視的不單純指點以面的形式表現點.點有大小、疏密、強弱之分,點與點的關系。
2.線;幾何學中線有位置、長短,沒有寬度和厚度.構成設計中,不僅有位置長短而且有粗細、空間、方向的變化,形成各種裝飾線形。
3.面;幾何學中面是線移動所形成的軌跡.不同的長短、粗細、方向、距離的線移動,可以形成不同的面,面的形態體現了整體、厚重、充實、穩定的視覺效果。
(二)環境藝術設計中立體構成的應用
立體構成是現代藝術設計的基礎構成之一。立體構成的過程是從分割到組合或組合到分割的過程。
首先,在室內空間結構和空間造型方面,要有機地運用立體構成的基本元素。例如矩形體空間及造型、圓球體空間及造型、圓臺體空間及造型、圓錐體空間及造型、多棱體空間及造型和不規則形體的空間及造型等。
其次,在室內家具和家電造型設計中立體構成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根據家具和家電種類及功能的需要可設計出規則和不規則的造型。
此外,在室內環境設計中的裝飾性造型也是立體構成的設計范疇。例如柱體及裝飾柱體、墻體及裝飾墻體、隔斷、屏風、裝飾小品等造型均是在立體構成的基礎上而誕生的。有關造型的材質、肌理、表面光滑度等因素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這些要素直接影響到造型的外觀美。
(三)環境藝術設計中色彩構成的應用
色彩構成直接決定著室內環境中的空間和造型的色彩。色彩除對視覺環境產生影響外,還影響人們的情緒和心理。色彩處理得當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獲得美的效果。色彩講究組合和搭配,互補色造成強烈的對比,往往會產生十分有趣的戲劇性效果。只要配置得當同樣可以達到不同凡響的效果。
結束語
環境藝術設計涉及多個學科,其既具有復雜性,又具有獨特性。我國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逐漸由實用性轉向多樣性和實用性相結合。這也是經濟發展和人們審美觀念改變的必然要求。當然,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無論從理念上,還是從設計方法選擇上、設計過程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者來說是一種挑戰,需要其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其影響因素,并由多個領域共同協作完成這一過程,這也體現了其跨學科的特點。
參考文獻:
[1]馮濤.中國傳統建筑中的吉祥文化及其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
[2]趙昆.少數民族建筑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探索[D].昆明理工大學,2013.
[3]張.論傳統民間藝術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D].河北大學,2007.
[4]楊靜.探析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創造性思維的發揮與提高[J].現代園藝,2013,0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