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8 16:33: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語文的學習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小學 語文 自主 合作 探究 學習方法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21-
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實施素質教育,貫徹《語文課程標準》,全面培養小學生人文素養、科學精神、創新意識,生存、生活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實現語文現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下面我就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同語文課型的可行性談談看法。
一、講讀課文中的實踐
小學語文課程中講讀課文占有首要的位置,所選課文兼思想性、藝術性、人文性、知識性等為一體的經典文。教學時,教師要積極、靈活、大膽地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小學生在掌握語文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同時,注重全面素質與創新精神的培養;在注重語言基本功訓練的同時,讓小學生掌握學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比如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可以緊扣“自主――探究――實踐”的學習方式進行設計,放手讓小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思考,在積極探究中獲得思想啟迪,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整個學習過程可分四步進行:(1)初讀課文,理線索。教師引導質疑,激發學文情趣;學生自讀,整體感知。(2)自主學習,談感悟。其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情真意切,適合學生自己去體會,去領悟,進行自主學習,以發揚民主,弘揚個性。老師采用抓段落,談感悟;抓句子,談感受;抓品讀,促感悟的方法,給學生時間讓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說“喜歡”,講“原因”,揮灑自主學習之精妙。讓其反復閱讀,細品深味,再合作學習,討論交流,那美的韻律、美的語言、美的生命、美的行為、美的情感……回蕩在學生之間,升華在學生心中,彰現了合作學習之奇妙。讓其自選自讀自悟,小組過關,班里競賽,顯現了自主與合作學習之功力。(3)主動探究,悟“環保”?!而B的天堂》不僅文質兼美而且寓意深刻,聯系生活做環保教育更表現出呂老師生活即課本的現代教育觀。(4)綜合實踐,練“能力”。讓小學生搜集材料練“查閱”;學寫解說詞練“習作”;學做導游練“交際”,無不是在講讀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學會搜集、運用、交際,小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獲得意想不到的知識與本領。
二、閱讀課文中的操作
閱讀課文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占有相當的篇幅,是對講讀課文的鞏固、補充、延伸,旨在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為根本任務。教學時主要是讀,即泛讀和精讀,隨機而用。教學時,教師要自覺幫助小學生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運用默讀、朗讀、速讀、跳讀等閱讀方法進行重認識性、理解性閱讀(低年級),重評判性、創造性閱讀(中高年級)。教師應注重發展小學生的主體性,應當在小學生主動求知的興趣激發、主動求知的方法和能力習得、主動求知的探索精神的培養等方面做好文章。具體的做法可以是:(1)營造民主氛圍。讓小學生進入主體角色,培養其主體意識,形成師生、生生之間的伙伴型合作關系,以樹立小學生學習的自尊、自信、自強、自立、自主的意識,便于自主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2)創設活動情境。A、還小學生活動的時空。教學時,充分給予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以個體學習為主進行自主學習,讓小學生親身參與到發現知識的過程中,使教材貼近生活,激發學習動機,激起求索熱情,切切實實地去閱讀,自學未知的知識,直接感受與吸收課文語言,實現真情體驗、真情交流。B、還小學生選擇的權利。遵循天性,遵從差異,從培養興趣的角度著重,讓小學生自選自學方法、自學形式,或圈點、或查寫、或操練、或簡畫、或剪貼、或隨筆、或眉批,自搜、自解、自思,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實施自主性學習。C、還學生一個展示的機會。教師要利用閱讀課文以活動促發展。如,游戲活動、課堂即興表演、實驗操作、朗讀競賽、小博士答辯、課后沙龍、答記者問等形式可讓小學生興趣盎然,樂學、愛學、會學,事倍功半地完成了閱讀課文教學。(3)發展創新思維?!疤岢鰡栴}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閱讀課文教學時,教師應善于培養小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要關注小學生的異象,診視小學生的反常,異象即標新,反常即創新。采用引導質疑、合作探究使小學生在學文中收獲意想不到的成功和體驗。
三、課外閱讀中的應用
《標準》十分重視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并分學段分期規定了相應的課外閱讀量,重視語文積累。這是對語文課堂教學的一種有益拓展。因而,教師要定位于學前指導,學中幫助,學后促進的角色,給小學生充分的自由和自主,從培養其濃厚的閱讀興趣出發,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幫助學生豐富語文知識,積累語文技能,美化語文素養。我認為不妨嘗試以下方法:(1)提一個目錄供您選;(2)提一個時間表供您讀(背);(3)供一個機會讓您說;(4)供一個平臺讓您演。而且,學生課外閱讀不要局限于配套教材《自讀課本》,可以擴展到中外古今諸方面的有益讀物;不要局限于書本,可以擴展到網上;不要拘泥于家校,可以擴展到圖書館、文化超市。學習方法應以自主性學習為主,進行合作交流,也可以設定專題,鼓勵小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如是,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以讀好書行動,樹讀書好意識,成好讀書習慣。讓全體學生身心愉悅地走進課外閱讀,在激情中學語文、用語文。
四、語文實踐活動中的嘗試
關鍵詞:小學語文 探究性學習 方法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6-0217-01
蘇教版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課程要求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努力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同時,新形勢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應符合現階段小學生的心理需求,為此,教師應摒棄模式化的教育觀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努力將教學課堂向受學生們歡迎的方向邁進。因此,在新課程標準下提升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努力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與效率,已經成為教師們急需解決的問題。
教師作為探究式教學課堂的引導者,其任務是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并充分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自己去獲取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做到能夠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通過自己的探究,將問題解決。小學生作為語文探究式課堂教學的主體,應在教師的引導下明確要探究的問題,擴寬自己的探究思路,與同學和教師一起對探究內容進行交流、討論,并對探究結果做出總結。筆者根據其多年的教學經驗,認為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方面,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 造教學意境,引發學生自主思考
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有助于促進學生無意識心理活動的參與,并能夠減輕和消除他們的心理壓力,充分挖掘出其內在的潛能,使其進入良好的語文學習心理狀態。同時,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激發起學生們對于知識的求知欲望,因而更能夠啟迪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問題,去探究問題。通過教學情境的營造,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學生們的主人翁意識,進而提升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與熱情,使教學質量與效率獲得較大程度的提高。例如在學習《》這篇文章時,筆者為了能夠讓學生對這個人物形象有個充分的了解,引導學生去回憶那種曾經被火柴或蠟燭灼燒的感覺,并讓學生閉上眼睛去想象持續處于這樣的一種狀態會是一種什么感覺。之后對在烈火中一動不動的情節進行了重點描述,并提出“為什么能夠在烈火焚燒之痛中一動不動”的問題,由學生們帶著這個問題去自主探究學習。
2 多加引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新課標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進行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與學生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由被動式學習方式轉變成主動的探究性學習。該種學習方式的目的不在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獲得相應問題的標準答案,而在于讓學生在這個探究過程中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并引導他們用自己所學知識對問題做出相應的分析與判斷,從而將問題解決。例如在學習《小壁虎借尾巴》時,可以先讓學生做好預習,之后在課堂讓他們提出問題,并對他們提出的問題進行相應的補充,如小壁虎為什么會借尾巴?都向誰借了尾巴?這一連串的問題不僅會提升學生對于這篇文章學習的興趣,還會增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使他們真正投入到自主探究性學習當中去。
3 引導小學生開展探究活動
對于小學生而言,雖然這種探究式學習方式不具有科學研究的嚴密性,但通過這種探究,可以引導他們對于已學知識的“再發現”,從而引導他們掌握一些教科書以外的知識,并且能夠將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使他們的學習技巧與手動操作能力獲得相應的提高。小學語文不僅蘊含著豐富的文化,還承載著一定的創新因素,探究性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小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在開展探究活動過程中,為了避免活動流于形式化,應盡量將小學生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問題作為探究對象,如:“為了幫助災區小朋友該付出哪些行動”、“如何保持校園清潔”、“零花錢怎樣花才有意義的調查”等課題。在該活動的具體開展過程中,應首先讓學生寫出課題探究的意義,并讓他們借助圖書館、網絡等學習工具來收集有關資料,并提出自己的意見與建議,以小論文的形式對探究過程進行結論。通過這樣的課題探究,不僅可以豐富小學語文教學內涵,還可以提升小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與團體協作能力。
4 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與信息化的不斷普及,教師應充分借助現代化多媒體手段來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電影、電視、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等往往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外界條件,從而充分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該種現代化的教育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傳統意義上的“黑板+粉筆”式的教育模式,能夠以色彩豐富的動態影像來充分調動起小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興趣。這種將學生都比較喜歡的影像、立體聲結合起來的教育模式能夠真正做到圖文并茂,將學生帶到一個身臨其境的境界,能夠很好地激發起他們對于學習的熱情,從而促進他們的自主探究性學習,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筆者通常將教材內容制作成多媒體動畫,并對教材提到的人物形象進行配音。學生在課堂上不僅注意力非常集中,還會踴躍提出一些很具有創新性的問題,在多媒體播放完之后還會積極思考,積極去聯想與實際生活中相關的內容。這種影音并茂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充分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他們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學中的兩大基礎學科之一,在教學地位中十分重要。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其中不少教師運用體驗學習模式,但也暴露出部分問題。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體驗學習做深入探討,并且提出部分有效的教學方法,希望對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體驗學習 探討
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體驗就是用心靈與身體去經歷和感悟,體驗是學習語文知識的需要,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動力,能夠使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輕松愉悅,讓學生在溫馨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和掌握語文知識,同時還能夠提升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體驗學習的重要分析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體驗式學習方法,指的是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師的指導下,運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主動學習、親自體驗、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這種語文體驗學習方法的主要特點是,讓小學生能夠自主地體驗和感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充分運用已有的語文知識和生活體驗,通過體驗或感悟的方式獲取和掌握新的語文知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以學生廣泛的自主閱讀為主要實踐方式,幫助學生廣泛地接觸語文材料,親自嘗試,參與實踐,獲得真實的心理體驗,從而深刻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體驗到學習語文知識的樂趣,認識到語文知識的價值。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體驗學習的有效對策
1.創設情境,在活動中體驗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驗比較少,并且認知能力有限、思維能力有限,在學習語文知識時會遇到較多的困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具體的教材內容,在語文課堂上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有親身的體驗與感受,從而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把語文課文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給學生。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石榴》教學時,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展示具體的石榴樹、樹葉、石榴花和石榴果實等,也可以把石榴果實直接帶到課堂上,讓學生親自觀察石榴,體驗語文課文中的內容,使學生加深對語文課文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2.聯系經歷,在聯想中體驗
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已經有一定的生活經歷,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聯系實際生活,運用學生在具體生活中的相似經驗,幫助學生進行想象和思考,在具體感知的基礎上獲得情感體驗。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說勤奮》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根據語文課文中司馬光和童第周事例,讓學生明白“勤奮”的重要性,在學習和生活中只有一直勤奮,才能夠有所作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自身的學習過程中,找到相關經驗,也能夠勤奮刻苦學習,并且把這種“勤奮”體驗轉到語文課文學習中去,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3.創造環境,在實踐中體驗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體驗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有些體驗無法在現實語文課堂上具體呈現,也無法在想象與虛擬中實現。另外,所有形式的語文體驗學習都離不開學生的親身實踐。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具體的語文教材內容,創造體驗環境,讓學生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體驗學習語文知識,不僅能夠增強小學生的感性認識,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一株紫丁香》教學時,教師可以直接帶領學生去野外或者是公園去觀察紫丁香,讓學生親自接觸紫丁香,從而能夠更好地體驗語文課文內容,學習和掌握語文知識,并且體驗或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4.深入文本,在探究中體驗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離不開對語文課文中字、詞、句、段、篇的理解和探究,閱讀語文課文的時候,要探究其文本美,通過語言形式來直接感受文章內容。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文章中的語言,體驗課文中的具體內容,感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或獨特的人生體驗。這就要求學生重點理解和分析語文課文中的每個字、詞語、句子和段落等,在探究過程中體驗學習。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青蛙看?!方虒W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課文中青蛙與蒼鷹的對話以及青蛙與松鼠的對話進行重點分析理解,體驗松鼠教給青蛙的方法,探究做事情要講究正確的方法,才能夠實現目標。
三、總 結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運用體驗學習方法,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與需求,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學習和掌握語文知識,讓學生在體驗中豐富情感,在體驗中獲得語文知識,從而提升自身的語文學習成績,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效率也能夠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洪嶺.淺談小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J】.求知導刊,2015(03)
【2】劉秀珍.淺談作文教學中的點滴體會【N】.四平日報,2015(03)
【3】陳玉芬.小學生作文指導策略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
【4】曹佩.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探索【J】.學周刊B版,2015(01)
【5】康開明.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對策【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09)
【6】曹佩.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探索【J】.學周刊,2015(2)
【7】楊秀玉.淺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 赤子(上中旬),2015(06)
關鍵詞:語文教學;銜接;初中一年級
一、中小學語文教學銜接的概念
解決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銜接問題,首先要分析與語文課程銜接有關的概念?!般暯印本褪侵甘挛镏g的相互連接。而在教育領域更多地是用在課程組織的定義中,在教育界并無統一的界定。按照Tyler的觀點,課程組織有兩個重要原則:連續性及順序性。連續性是在學習者經驗中反復強調的要素;順序性是學習者的發展不斷增加廣度和深度。課程組織中的“銜接”體現了教學過程中連續性及順序性的結合。筆者認為,中小學語文教學銜接指在小學高年級與初中一年級這兩個學段中有效建立連接點。
二、中小學語文教學銜接的現狀
中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較為嚴重的脫節現象。每當新學年開始,從事多年的初一語文教師會發現相當一部分小學畢業生進入初中以后對語文學習感到不適應。例如在課堂上對教師教法的不適應;教材難度的增加,使學生學習起來感到吃力;科目增多,任務繁重,語文學習的時間相對減少。
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這個問題一直不能被教師重視,有的初一語文教師認為銜接是可以自然完成的,沒有什么過渡不過渡、銜接不銜接的問題,認為沒有什么研究意義?;蛘哂械某跻徽Z文教師雖然也肯定中小學之間需要銜接,但由于自己的能力和精力有限,沒有切實可行的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最終未能使六年級學生進入初一后縮短或消除“銜接”教學中的“滯留期”。
三、研究中小學語文教學銜接的意義
研究中小學語文教學銜接,旨在提高初一語文教師的銜接意識,給初一語文教師提供一些銜接的對策。希望能對初一語文教師的教學有預警、提醒的作用。提高初一語文教師教學的針對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從而有效地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
初一語文教師的行為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教師關注了學生語文能力銜接中的問題,實施有利于學生語文能力發展的教學行為,并能付出更多的關心和耐心來及時的幫助學生,就能使學生的各種不適應障礙得到緩解,進而幫助學生順利的渡過銜接期。學生若在初中起始階段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就能很快地適應節奏快速和任務繁重的初中語文學習生活,進而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提高,并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
四、影響中小學語文教學銜接的因素
1. 教材未貫通。
中小學教材的內容,在語文知識上難易跨度較大。小學語文教材后面附有生字表,利于學生檢索。生字、生詞的難度相對較小,每課的平均生字詞數量不超過10個。初中語文教材里有些新課的生字詞能多達30多個,并且不太常用的字詞以及難寫的字也有很多。中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也不一樣。小學教材每單元的篇目不多,而且每篇文章的篇幅不超過四版。小學的文章大部分淺顯易懂,趣味性較強,學生喜歡學習這些文章。而初一語文教材文章較長而且閱讀難度增大。
2.教法未貫通。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涉及到的是生字詞等基礎知識,閱讀理解的較少,所以教學時偏重機械記憶和形象思維。而且小學科目少,相對語文課時較多,教師講課的速度一般較慢,可以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對講課的內容而言,小學語文教師上課更注重形式,存在信息量不大的問題??墒沁M入初中以后,初中語文教材的內容較深,知識點增多,思維難度增大。而且由于課時緊,語文教師講課的速度一般較快,課堂容量大,許多知識只能一帶而過。這就使得一部分學生由于信息量增多,消化不良,跟不上初中的語文學習。
3.學習方法未貫通。
在小學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一般都是教師安排好時間,被動的學習??墒沁M入初中以后,科目增多,相應地學習語文的時間也少了,教學時重理解記憶、抽象思維,這就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動腦要多,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應大大加強。而且中學學習具有更大的靈活性,要求學生自主安排學習時間,主動學習。于是,在這個轉型的過程中,相當多的學生出現了問題。一部分學生不能適應中學的學習環境,進入中學以后,絕大多數仍在沿襲著小學語文的學習方法,并沒有及早地認識到中學語文與小學語文的差異性。
五、中小學語文教學銜接的對策
1. 教材銜接的對策。
作為初一語文教師,要研讀語文課程標準和教材。要認真了解小學高年級和初中語文教學的內容、目標和要求,找出中小學課程標準和教材中的異同,從宏觀上對初一銜接教學的內容和要求有整體的認識,課程標準對教學起指導性作用,只有充分理解課程標準,才能更好的找到幫助學生適應這個過渡階段的方法。
2. 教法銜接的對策。
作為初一的語文教師, 在學生剛升入中學這個過渡時期, 語文教學應適當降低難度, 放慢教學進度, 采取半扶半放的教學方式, 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環境, 幫助他們接受新的教師以及新的教學方式。初一語文教師要延續小學語文教師常用的教學方式,根據小學畢業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進行分層次的教學,選擇一些生動、趣味性強、學生喜歡的語言材料,在課堂上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和學習進度,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在課堂上進行互動交流。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有效方法
“時間戰”與“汗水戰”已經難以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尤其對于語文這門基礎學科而言,更需要教師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隨著現代教學的發展,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能也明顯的體會到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教學方法,而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通過將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運用于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值得教師深思。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緊跟現代教學發展的步伐,在實際的教學中不斷思考如何更好的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并積累了一些經驗,在此與大家分享。
一、有效進行紀律管理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隨著現代教學的不斷發展,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積極的將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運用于課堂教學,尤其新課改過程中提出了很多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教師更是將注意力集中于通過有效教學方法的應用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當然,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運用于課堂教學,是能夠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但是,影響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因素除了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技巧之外,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而言,本人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課堂紀律也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
自制力差是小學生的一個特點,在課堂上教師如果不能有效的對課堂紀律進行管理,學生就會出現交頭接耳等各種小動作。學生的小動作不僅影響了學生本人有效進行知識點的學習,而且也影響了其他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學習。如果教師能夠對學生的紀律進行有效管理,那么,將能夠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好的集中于課堂教學,進而使學生更好的進行知識點的學習,使語文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效。
二、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與技巧
為了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新時期的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有效掌握知識點,而且要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與技巧,進而在有效的學習方法與技巧的引導下,使學生更加高效的進行知識點的學習。就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與技巧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教師更多的將注意力集中于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教師在小學階段沒有對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與技巧引起重視,際上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產生了不良影響,一方面小學生沒有掌握有效的語文學習方法與技巧,對小學生有效進行語文學習產生了不良影響,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注重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與技巧,對學生以后有效進行語文學科學習也產生了不良影響。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與技巧,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進而也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三、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新時期的教學中為了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積極的與學生進行互動,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人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就注重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發現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對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很大幫助。一方面,師生之間的互動有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的,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對提升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也有很大幫助。例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大聲作答,整個課堂教學氛圍變得十分熱鬧,教師的教學激情與學生的學習激情都十分高漲,自然課堂教學變得十分高效。
另一方面,通過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對學生更加有效的掌握語文知識點也有很大幫助。教師如果單純的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學生就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如果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知識點講解的過程中,能夠積極的與學生進行互動,便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去理解知識點。尤其學生在學習知識點的過程中遇到思維障礙,通過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能夠使學生及時消除疑惑,自然學生的學習就變得更加高效。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對學生有效進行語文學科學習,對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新時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對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引起重視。
四、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在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出不懈的努力,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為打造高效課堂提供保障。隨著現代教學的發展,作為肩負著重要教學使命的小學語文教師,在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更多的問題。
1.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教師扎實的掌握專業知識,是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根本,當然,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對語文知識點都十分熟悉,但是這并不等于教師就能夠有效的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教師應該從更加有效的對學生進行知識點講解的角度系統、全面、有針對性的去掌握知識點,進而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引導。2.掌握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提升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掌握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技巧十分重要,尤其進入新時期,出現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與技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要結合教學實踐活動,將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技巧運用于課堂教學,進而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五、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思考
一、和諧師生關系,讓小學語文合作學放異彩
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是促進課堂教學效率快速提高的重要保障。在尊師重道思想的影響下,小學生將教師視為課堂活動中的權威,很少與教師進行交流。師生關注的缺失,讓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活動缺少一個有效的引導者。當代小學語文教師要正確認識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地位,多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尊重學生的人格,肯定學生的地位。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小學生的學習心理有著直接的影響。在組織小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小組合作活動中,及時指出一些錯誤,給予建議,并促進學生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如,在學習《烏鴉喝水》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座位鄰近的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對烏鴉喝水的過程進行總結,并交流自己對于烏鴉喝水行為的看法。教師要先面向全體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與幾位學生進行交流,然后再讓學生融入小組中進行討論。當學生與教師進行有效交流后,他們會覺得小組內的討論活動更加容易。
當學生開始討論起來,教師要對學生的小組交流活動進行觀察,發現討論熱烈的小組,要參與其中,成為聽眾與觀點表達者。對于討論程度不足的小組,教師要及時指明方向,提出一個不同的觀點,激發學生的討論欲望。總之,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下,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才能大放異彩。
二、創新合作方法,讓小學語文合作學放異彩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合作學習形式不只有一種,當代教師要具有創新精神,開拓出更多的創新合作方法,肯定小學生的能力,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合作學習選擇。創新,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小學生語文學習效率提高的重要推手。
在開發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方法時,教師可以更多地去聽取學生的意見。像在學習《小英雄王二小》的時候,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自主閱讀,之后告訴學生合作學習的目標是全面理解文章內容,感
受文章細節,讓學生提出合作學習的項目。一些學生提出小組合作表演,一些學生提出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一些學生提出小組合作劃出文章的描寫重點。教師要針對學生的需求,讓具有相同觀點的學生分成一組,在滿足學生興趣的基礎上組織合作學習,促進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效率的提高。
三、應用科學技術,讓小學語文合作學放異彩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教師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組織小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有利于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合作學習模式的優勢得到發揮。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小學生呈現小組學習的任務,并為小學生的合作學習創設一定的情境。
比如在講解《雨后》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小學生展示幾張雨后風景圖,也可以播放一段雨后的風景視頻,讓小學生在形象的學習資料面前感受到學習內容的趣味性。之后,教師可以以“雨后”作為題目,讓小學生進行寫作練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寫作素材與思路的分享。在學生討論的同時,教師為學生播放一些具有情感與意境的音樂。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有利于促進小學生合作學習活動趣味性與效率的提高,從而讓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活動有所不同,大放異彩。
綜上所述,在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學得到了多方力量的支持。教育工作者要加強教學思想與教學方法的創新,利用平等的師生關系、有效的合作學習方法?,F代化教育技術組織小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策略的有效利用,會讓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大放異彩。
(1)授課內容與授課方式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育中,整體的課堂知識容量相對是比較少的,其涵蓋的知識點也并不是很寬闊,基本的教學要求側重于淺層知識面的理解和學習,思維難度并不會特別高。一旦進入中學階段,教材內容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都有所提高,這對學生的語文學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授課方式上,小學語文教師通常會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構建相符合的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相應的教學,由于課堂知識容量不高,講課的速度比較慢,學生很容易掌握住所要學習的知識。但是進入中學階段,教材內容體系的增加,使得有限的課堂之中教師必然要加快講課速度,教學方式也不同于小學階段,再加之對剛進入中學學生的學習方法、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認識不足,極其容易導致剛進入中學的學生不能夠很好地適應中學的語文教育,發生教育脫節現象,使得學習效果下降。
(2)學生特征與學生習慣
小學生課余時間較為豐富,學習任務沒有中學那么多,整體的學習氛圍都是舒適寬松的,這也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而進入中學,呈現在學生眼前的是一個陌生的新環境,學習要求高、學習任務重等問題都擺在了學生眼前,這種跨度的存在,往往使學生處于一個被動的狀態,無法很快適應新環境,跟不上中學語文教學的節奏。從學習習慣的角度來看,能夠迅速適應中學語文學習的學生必然是那些熱愛語文、語文學習積極性高的學生,這些學生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在小學語文學習中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了較高的語文素養。而如果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不對,極其容易導致進入中學后,難以適應新的語文學習環境,自然也會感到學習的吃力,隨著教學內容難度的增加,學習所遇到的困難也會越來越多,進而使得學習語文的興趣降低,造成學習成績的滑坡。
2.銜接性視野下的小學語文教育如何開展
(1)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教學觀念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指導,直接決定著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和層次。不同教育階段觀念的統一性也是衡量教育能否保持連貫的一個要素。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教學觀念是對教學活動、學生特點、學習價值最本質的認知,落后的教學觀念必然無法適應學生的發展,也無法取得有成效的教學效果。在這一點上,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自身,都應該加強與中學語文教師的交流,促進教學觀念的統一,樹立學生主體觀,實施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充分的小學語文活動中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培養小學生的良好語文素養,從整體統一的教學觀念出發,開展小學語文教育,為今后小學生邁入更高的階段打下夯實的思想觀念基礎。
(2)創新教材,拓展知識內容
知識過渡銜接的橋梁便是教學素材,而小學語文課本是教師完成教學目標的重要素材,把握好知識的銜接性要求教師有效處理教材。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有意識的注重小學語文知識內容的拓展,加強與中學語文知識的過渡。這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小學語文教師要學會利用教材,創新教學內容。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在幫助小學生完成課程目標的同時,以拓展創新的教學內容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將中學階段一些基本的有用的語文知識以拓展的方式提前引入到小學的語文教學中,從而為中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做好鋪墊。
(3)改善教學模式,構建有效課堂
小學與中學作為兩個不同的階段,語文知識的學習內容不同,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也是不同的,在小學階段,單純的依靠記憶便可掌握語文知識,而在初中的語文學習中顯然是不夠的,要想實現小學與中學語文學習的有效銜接,這就要求我們的小學課堂要轉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構建出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發展的有效課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塑造學生頑強的心理品質,使小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進而為適應中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做好過渡準備。
(4)做好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體系對于小學就階段的語文教學是有著重要意義的,小學語文能否有效實現與中學語文教育的銜接,教學評價體系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在當前的小學階段,針對小學生的語文發展性評價往往是與中學相割裂的,這既不利于不同階段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也不能夠從整體上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鑒于此種情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針對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過程建立統一的發展性評價體系,從教學和學生這兩個維度改善教學的不足幫助學生成長發展,以評價體系作為引導,使小學教學和學生的發展朝中學靠攏。
3.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