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7 15:57: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學畢業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經濟論文基本特征:經濟論文是指一般在論述上具有經濟價值的文章.這種文章的特點,就在于它的主題必須緊密地聯系著國民經濟總體。其語言的運用也必須符合經濟活動客觀規律的要求而不是違反經濟規律,經濟規律是客觀存在的,它跟自然規律有不同的地方。自然規律并不要求人的活動才能起作用,而經濟規律卻要通過人的活動才能起作用。人們在行動中運用經濟規律,常常是以認識經濟規律為基礎的把人們的行動化為書面語言,即形成了經濟論文這種文章形式。正確地表達社會主義各種經濟規律,是寫作經濟論文的核心問題。
經濟論文分宏觀和微觀兩種.宏觀經濟論文以整個國民經濟活動作為考察對象和寫作對象。提高宏觀經濟效果,主要靠改革經濟管理體制調動人的積極性和提高企業的生產技術以及經營管理水平.
寫作經濟論文需要注意它本身的一些基本特征:
1.科學性.即必須符合經濟活動的客觀規律,在理論上有指導意義;
2.政策性。即必須符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
關鍵詞:經濟學專業;財務管理型;本科生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搖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5-0212-02
厚基礎、寬口徑培養人才曾是大多數高校追求的共同目標,也曾是被高等教育界普遍認同的一條人才培養的“鐵律”。然而,筆者多次參加校企合作論壇,與用人單位接觸后發現,用人單位普遍希望高等學校改變寬口徑人才培養的思路,壓縮不必要的課程,針對企業實際培養企業崗位設置所需的相關人才。
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尺度歸根到底是來自于社會。社會對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依據主要是高校畢業生能否很好地適應國家、社會、市場的需求。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民營經濟逐步發展壯大,成為吸納社會勞動力的主要力量,也是本科教學型經濟類高校大學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方向。這對高校經濟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式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民營企業機制靈活、機構精簡,往往要求一人身兼數職。因此用人上要求知識結構多樣化。同時,相當一部分民營企業規模較小,無力承擔較高的人力資源投入,因此用人上還要求有較強的解決問題的專業能力,即“拿來就能用”。
在經濟學專業畢業生需求的社會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社會需要具備經濟學綜合知識的高端人才?,F實的困境是,經濟學專業的大學生進入社會時因為沒有必備的基礎技能,尤其是財務技能,因而在就業時無法準確定位自己,用人單位尤其是民營企業也認為經濟學專業畢業生不如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專業學生。然而,到了一定層次后,市場營銷、財務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就遇到了缺乏扎實的經濟學綜合知識的瓶頸,無法上升到高端人才序列。為使以理論見長的經濟學專業本科生畢業后具有實務動手能力,培養方案設計時應改革經濟學教學內容,增加財務管理、會計方面的課程比重,提出了財務管理型經濟學專業建設方向。為使經濟學專業的理論功底不因加入財務管理課程而減弱,我們提出本科生導師制培養模式,課內不足導師彌補。為此,我們提出了經濟學專業改革的“財務管理型經濟學專業人才本科生導師制培養模式”。
一、改進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
“財務管理型經濟學專業人才本科生導師制培養模式”以“財務管理型經濟學人才”為自己的培養目標。“財務管理型經濟學人才”作為復合型人才,在堅實的經濟學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擁有豐富的財務管理學知識,為未來能夠成為企業管理團隊中的財會專家奠定了基礎?!柏攧展芾硇徒洕鷮W人才”應具備未來財務總監應具備的能力:制度設計能力、戰略執行能力、價值創造能力、風險規避能力。與之相適應的知識結構包括:管理學、經濟學、金融學、法學、數學、會計學、財務學、審計學、外語和人文知識,具備應有的社交能力。
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決定著所培養人才的質量?!柏攧展芾硇徒洕鷮W專業人才本科生導師制培養模式”要求改革傳統的“理論型”、“宏觀型”經濟學人才培養方案,緊跟學術和實務前沿,構筑動態的“財務管理型”人才培養方案。在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管理學、經濟學、經濟法、稅法等專業和專業發展課的基礎上,逐步設學科入門指導、專業研究方法入門、專業案例研究、ERP軟件操作、ERP沙盤模擬實驗、稅務籌劃、管理咨詢、財務分析、風險管理、財務危機管理、資本運作、資金籌劃、公司治理、智力資本會計、作業成本管理、反傾銷會計等專業知識與管理知識結合的選修課程,以此增強學生的職業實務技能。
二、開展本科生導師制
本科生的在校課時是有限的。當財務管理類課程占據了大量的課時后,原有的經濟學理論課的課時勢必減少。為避免“財務管理型經濟學專業”變成“財務管理專業”,我們認為,應該通過兩個方面的努力來解決這一矛盾。一是加強多媒體授課頻度,提高授課效率,減少各科的課時。二是課內不足課外彌補,對于可以通過自學的基礎性、理論性科目,盡量采用本科生導師制這一教學模式來進行知識的傳授。本科生導師制的引入不僅能有效夯實低年級學生的理論功底,也有助于這些學生進入高年級后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跟隨導師亦步亦趨地掌握實務技能。這就是我們所稱的實務導師制。實務導師制保證學生通過各種方式與導師聯系,隨時解決學校學習與實務前沿的結合問題。實務導師可以不定期、以不同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包括實習性指導、業務性指導以及創新性指導。實務導師制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務工作相結合,對所學的專業形成感性認識。學生可以應用專業知識協助實務導師做一些具體工作,協助解決一些具體業務問題以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
同時為保證教學質量,應在培養計劃中設創新學分,鼓勵本科生導師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參與各類經濟管理方面的競賽,開展“競賽教育”?!案傎惤逃币环矫娲龠M參賽本科生的知識結構得以整合、優化,理論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使導師及時了解所指導學生的水平,完善導師對學生的培養。
三、管理與運行機制的改革
本科生導師制的導師同時也是學生社會實踐、畢業論文的指導教師。學生畢業論文選題與導師的科研課題結合,培養本科生科研能力,使本科生的畢業論文成為導師課題的子課題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與優秀率。導師應在學生入學之初,為所指導學生講授專業研究方法入門,為本科生做好“寫”的準備。在各科的課堂教學中,應推廣“設問式”教學,改革以書本為主的灌輸式教學?!霸O問式”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對所學的專業知識、專業相關知識和非專業知識的整合和遷移,鍛煉學生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充分發揮管理會計、課程綜合設計等課程的知識整合作用。管理會計使學生利用會計學和財務管理知識為企業的管理活動服務,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課程綜合設計是將學生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專業相關知識和非專業知識進行整合,使學生成為真正的“雄鷹式人才”。日常教學管理中應開展教風、學風調查與反饋,保證“教”、“學”關系良性發展。每學期開學第三周與第十四周進行教風學風反饋,能夠及時發現教學問題、解決問題,保證和促進“教”、“學”關系良性發展。為“財務管理型經濟學專業人才本科生導師制培養模式”的有效實施奠定良好的教學互動基礎。
四、結語
本科經濟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外乎服務地方、聯系行業、面向全國,培養滿足社會多元化需求的適應新世紀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發展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強,并具有較強學習能力、交流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精神”的高級復合型人才。為了尋找適合該目標的培養模式與途徑,解決高校大眾化教育引發的種種問題,比如,經管類專業的畢業生對社會的感性認識不足,不能正確認識自身在社會中地位和價值,對專業工作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弱,對工作崗位的動手能力較差等;我們結合經濟學學科的特點與定位設計了“財務管理型經濟學專業人才本科生導師制培養模式”。該模式以經濟學本科專業為對象,以“財務管理型經濟學人才”為培養目標,以開設學科入門指導、專業研究方法入門、專業案例、課程綜合設計等課程和增設創新學分等為主要內容的培養方案改革,實行本科生導師制,推廣“設問式”教學方式,開展競賽教育?!柏攧展芾硇徒洕鷮W專業人才本科生導師制培養模式”相對于只注重專業知識傳授的經濟學人才培養模式,更注重在專業意識、專業思維和專業職業技能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的管理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寫作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快速融入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培養真正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在低年級時,以本科生導師制來培育經濟學專業學生的“寬口徑”。在高年級時,以“財務管理型”定向深化經濟學專業深度,并通過實務導師制促進人才培養應無限接近真實的市場環境。如此,“財務管理型經濟學專業人才本科生導師制培養模式”促使一專多能不停留于淺嘗輒止的“全才”,解決了人才培養寬口徑與專業深度的矛盾,并使人才培養無限接近真實的市場環境。
經濟管理學專業主要課程主要課程:西方經濟學、宏觀經濟管理、產業政策、投資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經濟法、國際貿易、國際金融、財政與稅收。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西方經濟學、宏觀經濟管理、產業政策、投資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經濟法、國際貿易、國際金融、財政與稅收、基層崗位頂崗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經濟管理學專業就業前景
經濟管理專業主要面向在職從業人員,培養能勝任各級政府經濟管理部門工作和企事業單位實際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制度的深入改革,加入WTO后與國際慣例接軌步伐的不斷加快,經濟管理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及組織所認識,企業決策者開始認識到運用經濟管理知識來管理公司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損失。經濟管理的人才無疑成為了許多企業追逐的對象。在今后20年中,中國所需要各類管理人才,而其中經濟管理類人占到相當大的比例。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
經濟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需要扎實專業知識,可以前往金融機構、各大企業、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等從事相關的職位,具備一定工作能力的話,相信也是可以在經濟學領域發展的很不錯的。畢業生們需要好好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才有可能覓得理想的工作。
經濟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從事的工作崗位有:證券、基金、信托、銀行、市場營銷、經濟預測和分析、對外貿易、管理類等等。畢業生也是比較適合報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這是一個熱門的專業,比較吃香。
經濟管理專業就業方向無論是本科畢業,還是碩士畢業,經濟學專業類的應屆生總體上的就業方向有經濟分析預測、對外貿易、市場營銷、管理等,如果能獲得一些資格認證,就業面會更廣,就業層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特許財富管理師(CWM)、基金經理、精算師、證券經紀人、股票分析師等。
從事行業:
畢業后主要在房地產、互聯網、金融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1 房地產;
2 互聯網/電子商務;
3 金融/投資/證券;
4 新能源;
5 建筑/建材/工程;
6 其他行業;
7 計算機軟件;
8 貿易/進出口。
從事崗位:
畢業后主要從事網絡推廣專員、文案策劃、財務總監等工作,大致如下:
1 網絡推廣專員;
2 文案策劃;
3 財務總監;
4 財務經理;
5 銷售經理;
6 會計;
7 出納;
【論文摘要】我國大學生就業問題是伴隨高等教育大眾化與高等教育擴張而出現的,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關于大學生就業形勢的探討或研究紛至沓來。
一、勞動力市場理論與大學生就業
賴德勝應用勞動力市場理論,從城鄉兩個勞動力市場的研究出發,分析了我國大學生就業的難題在于城鄉勞動力的轉換成本、解聘成本和戶口成本等,其中,“在我國城鄉勞動力市場的分割特性使得城鄉之間的工作轉換成本很高,這其中工作接受成本與工作離開成本是次要的,主要是與原單位的交易成本很高”?!按髮W畢業生就業難是相對的,具有轉型性和結構性,在某些城鎮地區特別是高校比較集中的大中城市,他們有相對過剩的跡象,但在廣大農村地區和西部地區,他們則是絕對不足?!?/p>
二、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與大學生就業
李琪應用供求理論(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信息經濟學中信息不對稱理論及政治經濟學中的資本有機構成理論來分析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她指出,勞動力市場分割為主要勞動力市場和次要勞動力市場,大學畢業生一般會選擇進入勞動力供給持續增加的主要勞動力市場而使他們的就業競爭變的激烈,降低就業率;利用信息不對稱理論(市場失靈理論)指出,大學生對企業信息的不完全獲得使得50%大學生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利用資本有機理論指出,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以及信息社會的到來,勞動密集型產業部分逐步向資本密集型產業轉型,其結果是,化工、建材、醫藥、電子信息等專業大學畢業生相對來說就業機會增加,紡織工業、食品加工工業等專業大學畢業生就業則顯的就業困難了。
劉洪銀依據北京大學“高等教育規模擴展與勞動力市場”課題組所做的大學生就業調查,通過實證分析法得出結論: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產生既源于就業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源于供給方面的就業意愿與就業能力不足,還源于市場的運行效率低下。其理論分析也依據人力資源開發、市場供求和市場失靈的不完全信息展開。
三、其他理論與大學生就業
徐州工程學院院長沈超從總量失衡和結構失衡的角度分別對就業進行了理論分析。在做總量失衡分析時,他首先也是通過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分析就業,其過程和李琪所做的分析研究是一致的;沈超利用費爾浦斯等經濟學家提出的職業搜尋理論把大學生失業歸咎于大學生的預期保留工資偏高于實際的市場平均工資,偏高的保留工資會使大學畢業生拒絕諸多的工作機會,增加尋找工作的時間,導致當年就業率降低;依據篩選理論指出,畢業生提供的信號可分為強信號與弱信號。一般而言,學歷、專業、學校品牌、性別、是否黨員、獲獎情況以及體態相貌等都屬于強信號;而工作能力、性格特征、人際交往、思想品質等屬于弱信號。這便導致對弱信號有更高要求的雇主尋找合適人選的時間增加,也使大學生就業的過程增加,在短期內表現為大學畢業后不能盡快就業。在做結構失衡研究時,作者也是通過勞動力市場分割和人力資本的理論進行的解釋,其中,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與李琪所研究仍然一致;其對人力開發理論的應用是,大學生現在為了避免將來轉行所導致的專用人力資本的損失,在初次就業時往往對專業性太強的行業選擇的比較慎重,使得大學生在這些行業中的就業呈現出供給不足的現象。
四、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其他研究
國內關于本命題的相關研究還有:孫宏的《勞動力市場分割對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影響》,文中從兩類勞動力市場主要勞動力市場和次要勞動力市場的特征出發,指出大學生偏愛主流勞動力市場卻不得不涌向次要勞動力市場的事實,運用勞動力市場的劃分模式,對我國大學生就業市場及其復雜性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研究,并從微觀和宏觀兩個層次提出了就業對策。李永東、張婷婷的《當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教育經濟學分析》指出我國勞動力市場現實的二元劃分以及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都是影響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因素。馬金艷、李娟的《淺談大學生就業市場中的供求問題》從就業市場的供求關系入手,分析了這兩個因素是如何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周世學、陳士俊和鄧蓓共同撰寫的《關于大學生就業的經濟學分析》,文中從經濟學的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出發,通過勞動力市場分析指出,大學生不是過剩而是過少,就業難只是經濟轉型過程中就業結構變化而產生的客觀現象。王厚義、黎金鳳的《大學生就業難的經濟學分析和對策》從需求規律和供求規律的角度解釋了高校擴招以來就業問題漸漸進入困境的原因。郝劍琴、王文奎的《強化人力資源社會配置緩解就業難結構性矛盾》選取了西安市2007年第一季度人才招聘會為基本樣本,結合多方面進一步調查訪問,通過對大學生人力資源市場配置存在的問題及其啟示的定量與定性分析,提出只有在相應的政策引導下和相關的社會服務的基礎上,增進招聘單位和求職者之間的認識與溝通,協助招聘單位完善人力資源政策,幫助求職者調整擇業方向,才能真正推動大學生人力資源朝向合理的社會化配置方向邁進。吳宏偉、張國棟的《人職匹配理論在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應用》將個體獨特的人格特征和能力特點與社會某種職業相關聯,以求達到人與職業之間的合理匹配。另外值的一提的是,羅育超在他的《基于管理學歸因理論的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一文中,巧妙的應用管理學的歸因理論,也對我國的大學生就業形勢進行了有效的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議。關大學生就業的研究還有很多,不再羅列。
五、綜述
通過調查發現,大學生就業一般是以文獻研究法和理論研究法為主,使讀者對大學生就業難的成因有了以個大致的了解,并對所使用的理論進行了必要的介紹和分析,在此基礎上,研究者再提出對策或是政策建議。從總體上看,隨著近些年來大學生就業問題逐漸已經成為社會的熱點問題,關于大學生就業的理論研究文獻更是相繼出現,論文和專著都呈現發展的勢頭,研究也開始更深入,更細致,更向實用性發展。從研究方法上看,一般采用文獻研究、理論分析法,這是必不可少也是最常見的,另外,問卷法和個案研究法也較多的被采用以獲取一些一手的數字信息。從內容上來看,主要是研究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性的成因,盡管許多文章一致性的提出了結構性失業的問題或是結構失衡,可是現存的研究卻鮮有直接從大學生專業對比的角度來分析研究大學生就業問題,鮮有去細細的分析各個專業的大學生就業現象,因為有一個顯而易見的事情是,并不是所有專業的大學生都存在就業難的問題,就業難是一個局部問題,只不過這個局部的“面積”大了一點。
參考文獻
[1]李琪.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的經濟學分析[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7(05).
[2]劉洪銀.大學生就業的人力資源市場分析[J].山東紡織經濟,2007(06).
[3]沈超,宋言東.我國大學生就業失衡現象的經濟學解析[J].教育發展研究,2007(11).
[4]潘士元,林毅夫.中國的就業問題及其對策[J].經濟學家,2006(1).
[5]厲以寧.我國中長期就業理論與對策[J].北京大學學報,1981(06).
但同時出現的一種矛盾的現象是部分學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就業不景氣,很多該專業畢業生從事與國際貿易根本沒有關系的工作,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根據筆者的實踐工作和教學工作經驗,認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課程體系上未能根據社會經濟形勢的發展及時調整和更新,從而使本科生培養工作暴露出許多弊端。
1.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1.1 課程結構過于專和窄,即專業主干課方向偏專,專業選修課過窄。
在專業主干課方面,大多數高校專業主干課基本為國際貿易、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實務、跨國經營與投資等課程,專業課程過分偏重于國際貿易領域,國際經濟領域的課程偏少;在專業選修課方面,專業選修課的面過窄,選修課程不僅數量少,而且涉及的課程也主要涉及國際貿易領域,缺乏區域性研究課程,也缺乏培養學生語言表達和溝通、人際交往與中外文化風俗知識等方面的課程。學生可以選擇的余地小,縮小了學生的知識視角,削弱了該專業畢業生未來的工作適應能力。除此之外,專業主干課與專業選修課之間的內容交叉現象也較嚴重,大大影響了教學效果。
1.2 課程設置“重理論、輕實務”。
過于偏重理論課程,忽視實務課程,一些重要的實務性專業課程開設不足,造成學生知識結構不完善。通過對用人單位實際調查顯示,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并能熟練操作業務,在從事進出口業務中處于極為重要的地位。尤其對于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應屆畢業生來說,良好的專業能力素質不僅能有效縮短與用人單位的“磨合期”,較快進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壓力,真正做到愛崗敬業。目前用人單位普遍反映應屆大學畢業生動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業務素質達不到企業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壓力太大、難以適應而頻繁“跳槽”換崗。這說明我們的專業課程設置過多注重理論知識教學,而在專業深度開發課程和實戰操作課程上還相對薄弱,需要根據社會需求在課程內容、時間安排、教學方式等環節作進一步調整和完善。
隨著中國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經由原來的精英教育逐步演變為目前的大眾化教育。除了極少數國家重點高校外,其它高校培養的都是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從事的是實踐性很強的具體工作,即使有部分學生繼續攻讀學位,但今后能夠真正從事科研工作的人也非常少。然而很多高校忽視這一事實,在確定學生培養目標時,不從學校自身的辦學條件、教師隊伍結構、學生素質出發,目標貪大、求高,培養方案照抄、照搬重點高校。其結果是課程體系中,理論課程比重過大、實踐課程比重小。片面強調專業理論的傳授,而忽視專業技能的訓練。
1 . 3 課程設置中對創新能力重視不夠,培養形式相對單一而缺乏個性,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創新潛力的發揮。
創造性能力素質培養,在課程設置中主要通過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學習和訓練來實現。具體包括專業實習、學年論文、學期大作業、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課外創新實踐等。實踐教學為學生創造了開放的空間,動態的場景和發展變化的社會背景,是學生掌握課堂知識的重要載體,更是激勵和引導學生自主創新的動力和源泉。
通過調查顯示,目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創新能力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即職業適應能力、業務拓展能力、知識更新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其中業務拓展能力是核心和關鍵。要在大學四年學習期間使學生形成上述創新能力,僅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強社會實踐,加強實際業務操作訓練并從中探索其規律性。這就需要在改革與創新實踐教學環節上下功夫,從實踐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考試方法等環節入手,創造性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不僅需要有豐富教學經驗和科研能力的教授,更需要有實戰經驗的教練。但實際上很多高校由于建立課外實習學生到對口外貿企業實習困難比較大,因此在培養計劃中千方百計地壓縮、減少甚至取消校外實習,有些學校則完全用課堂模擬代替校外實習,而缺乏實戰訓練,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2.適應市場需要,重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
2.1 調整課程體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標要求的課程結構。
不僅要強調“基本經濟理論+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實務”三位一體,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門課程均要根據其在專業培養目標中的地位、作用進行整合,強調各門課的相互協調,加強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體現課程之間的主次關系、層次關系及內在聯系,以實現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課程體系的優化需要體現在廣和深兩方面。廣的方面,要做到課程涵蓋的內容能夠滿足國際貿易發展對經貿人才的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基本的經濟貿易知識,而且要了解外部商業環境和投資環境的相關知識(其中包括相應的法律、政治環境)。比如,可開設“國際貿易文化”、“國際商務環境”等課程。深的方面,要做到不僅使學生能夠較為深入地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理論的由來與演變,跟蹤國際經濟與貿易理論的最新發展,了解國際經濟與貿易的最新發展趨勢,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律與規則的最新變化,而且要注重針對性的深度的區域研究。如,關于美國這一區域的研究,應了解美國經濟、政治,美國文學,美國建筑等。因為要在經濟全球化的市場中獲勝,必須熟悉他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各方面情況。
2.2 重新設計課程體系,提高實務性專業課課程比重,突出專業特色。
在長期過分強調“厚基礎”的培養目標指導下,多數高等院校的實務性專業課開設嚴重不足。認為學生只要有經濟學理論方面的基礎,專業課特別是操作性較強的實務課便可有可無,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通過“干中學”就可以厚積薄發,發揮后發優勢。殊不知,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高效的企業要求學生能迅速“上手”進入角色,發揮科班畢業生的特長,而根本不會負擔畢業生長期適應和在職培訓的高額成本。由于目前的課程體系中,財經類各專業所開設的經濟學基礎課相差寥寥,專業基礎課也區別甚微,而惟一能區別學生專業特色的實務性專業課嚴重不足,必然導致各個專業都沒有明顯的“專業”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畢業生擇業困難,或在工作中由于專業方面的“短腿”
而影響職業發展。因此,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體系中,除要有完善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和專業基礎課程外,還必須有一定數量體現專業特色的實務性專業課程。作為應用性較強的實務課必須緊跟社會經濟發展實踐和就業形勢的需要。就目前國際經濟貿易實踐發展和外向型企業的人才需求來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必需開設的實務課程有國際貿易實務、外貿英文函電、國際結算、進出口單證實務、進出口報關實務、國際物流、電子商務、國際運輸與保險、進出口商品包裝、國際商務談判、商務禮儀等。合理的課程結構應該是經濟學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實務性專業課三者之間的比例為1:1:1的關系,而不是過去那種3:2:1的關系。
2.3 加大對創新能力素質的培養力度,改變創新能力素質的培養方式,走出課堂,面向社會,開闊視野,對實踐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創新2.3.1 積極改進和完善進出口模擬操作訓練,配備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青年教師指導學生模擬訓練,讓學生在仿真國際貿易環境中體會貿易全過程,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本前提2.3.2 完善并強化國貿專業的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的組織和執行力度,鞏固課外專業實習基地,保障學生能按照教學計劃進入對口涉外企事業單位實習和訓練,通過實習單位指導老師的傳、幫、帶,積累相應的工作經驗,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要求
2.3.3 科學設置學期大作業、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社會調查等創新實踐環節。
配備有豐富教學和科研經驗的教師指導學生收集整理文獻資料、設計研究方案、掌握研究手段和調研方法,加強學生的多學科理論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的訓練,這是培養學生獨立完成課題研究和啟發創新思維的重要環節。
論文關鍵詞: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誠信
筆者多年在高校從事學生管理和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感到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他們不僅掌握了現代的科學文化,而且普遍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學風嚴謹,為人誠信。隨著就業市場形勢的變化,就業市場中一些用人單位和部分大學生不誠信現象屢有發生,且有蔓延趨勢,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一、用人單位和大學生擇業的失信行為表現
用人單位的失信行為主要表現在:一些用人單位為了吸引優秀大學畢業生,刻意地對自己單位進行全方位的失實包裝,乃至“提高”工作待遇,做出無法兌現的承諾。還有一些用人單位不按照規定的時間與畢業生簽訂三方協議。甚至有一些用人單位為了騙取畢業生的信息和研究成果,提供虛假的招聘信息??v觀如今的就業市場,用人單位無疑是掌握主動權的一方,因此,一些用人單位的不誠信行為在就業市場中產生的負面影響是很大的,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某些畢業生在擇業中的不誠信行為。
大學畢業生在擇業中的不誠信主要表現在:個別畢業生為了獲得面試機會,找到一份滿意工作,不同程度地在自己的簡歷、自薦信上“添油加醋”;還有的為了增強競爭力,涂改成績單,隱瞞不及格記錄,冒用導師的名義寫推薦信;更有甚者,為了達到用人單位的聘用條件,不惜制造假英語四、六級證和計算機考級證等證件。另外,有些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協議而不履約。
就業市場存在的這些不誠信行為所造成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它已經擾亂了就業市場,使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情況真假難分,選不到合適的人才,也使畢業生對擇業無所適從;對社會公共道德建設造成了嚴重危害;污損了大學生的心靈,使得一部分大學生意志消沉,不努力學習,一心想著弄虛作假、投機鉆營;影響了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大學生就業過程中不誠信行為的原因分析
第一,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對就業過程中的失信行為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目前就業市場主要表現為買方市場,供大于求的總體形勢使很多學生處于被動和不利地位,為求職成功,一些畢業生想方設法弄虛作假。
論文關鍵詞:就業制度;變遷;分析
制度是人們交換活動和發生聯系的行為準則,它是由生活在其中的人們選擇和決定的,反過來又規定著人們的行為,決定了人們行為的特殊方式和社會特征。經濟學家用制度這個術語時,一般情況下指的是制度安排。制度安排的定義是管束特定行為模型和關系的一套行為規則,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不正式的。正式的制度如家庭、企業、醫院、大學、政府等等,價值、意識形態和習慣就是不正式的制度安排。高校就業制度是典型的正式制度。
高校就業制度是指國家為規范大學生就業行為,確保就業工作的有序進行,制訂的一系列直接或間接約束大學生就業的規則和程序的總稱。我國高校就業制度變遷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計劃分配階段,高校實行國家統一招生,統一分配,學生在校的一切費用全由國家承擔。第二階段——雙軌制階段,高校招生存在兩種形式,一是國家統一招生,統一分配;二是少數學生交費上學(委陪和自費生),學生自主擇業。第三階段——自主擇業階段,從1994年開始,全國高校逐步實行了本專科并軌招生、繳費上學,與之配套的就業制度實行國家政策指導,學生自主擇業。
在經濟學的角度,任何一種制度,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如“降低交易成本”,“為經濟提供服務”,“為實現合作創造條件”“提供激勵機制”,“提供保險功能”等等。本次研究是運用經濟學的理論分析高校就業制度的變遷,以及該制度結構中密切相關的戶籍制度、人事制度的變遷。
一、大學生擇業自主權的獲得——制度變遷的信息問題和激勵問題
從比較經濟制度學的理論來說,任一制度都要解決兩個問題:信息問題和激勵問題??梢园阎贫戎薪灰壮杀?本文中即為就業成本)分解為解決信息問題的成本和解決激勵問題的成本,在這樣的分解下可以很容易地說明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成本。在新制度學派看來信息成本大于零是制度變遷的第一必要條件。
“統包統分”高校就業制度是指被高校錄取的學生有干部指標,學生入學后有城市戶口,享有一定的醫療補助,畢業后由政府統一安排就業,即“統包統分,包當干部”制度。它是在當時以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的計劃經濟體制背景下形成的。在我國專業技術人才十分缺乏,以重工業發展為導向的特殊時期,使得人才集中,統一調配,保證國家重點項目建設的需要,積極地促進了老、少、邊、窮地區的經濟、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但是,“統包統分”制度在市場經濟體制時代所暴露出來的弊端越來越多。首先是激勵問題,大學生通過教育取得了人力資本,學生人力資本的投資主體是多元的(如國家、家庭、社會),國家作為當時主要的投資主體獲得了大學生人力資本的產權,而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的區別最終是以自身為載體,大學生作為人力資本的載體者是人力資本最終形成和決定人力資本數量和質量的關鍵,也是人力資本最終發揮作用的決定者。學生必須服從國家分配,沒有選擇單位的權力,學生人力資本的所有權沒有制度保證,抑制了學生和學校適應市場的積極性??忌洗髮W就獲得了就業證,由此帶來大學生的不思進取、能力不高而造成的教育浪費是一種激勵問題引起的就業成本。
激勵問題發生的成本歸根到底是由信息問題引出的。在計劃就業時代,信息成本為零,因為每個大學生都事先準確地知道畢業后將要發生的事情,國家會安排一切,沒有不確定性。而隨著社會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尤其是畢業生就業市場的發展,使學生和用人單位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和空間,當不確定性發生的時候,信息成本也就大于零,政府承擔了本應由大學生自身承擔的就業成本與日俱增,制度變遷也就產生了。
新制度學派認為:制度變遷的終極動力在于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行為?!袄U費上學、雙向選擇、自主擇業”就業制度的實施,賦予了學生擇業的權力,從制度上保證了學生人力資本的所有權,有利于個人在就業過程中獲得利益。
從1986年提出《高等學校畢業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即“中期改革方案”),直到1996年本科院校全部實行并軌招生、繳費上學、按新體制進行運作,完成“統包統分”到“自主擇業”的高校就業制度,其變遷花了十年時間,期間主要是逐步完成了把就業成本、就業壓力轉承到畢業生自身,而政府主要加強了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培育和發展畢業生就業市場、拓展就業渠道和就業門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等。
二、大學生戶籍管理制度的變遷障礙——制度變遷中的路徑依賴問題
路徑依賴最初是討論技術選擇及演化路徑的論文中提出的概念,指的是這樣一種現象:當一種技術由于某種因素被選定時,隨后的技術選擇便被鎖定在一定的開發路徑上,而這條路徑未必是最佳路徑。諾斯認為,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產生于兩個原因,一個是制度的收益遞增和網絡外部性,另一個是經濟和社會中存在顯著的交易成本。制度之所以具有報酬遞增性質,是因為它與技術一樣,具有以下四個自我加強的機制。第一,建立一個制度需要付出巨大的初始成本,而一旦建立,它的運行費用相對較低,因此,制度實施的單位成本很低。第二,制度具有學習效應。一種制度一旦建立,組織和個人就會去適應它,通過學習增強自己對現存制度獲益的能力,而這又反過來加強現存制度。第三,制度還制造強烈的網絡效應,因為它為所有的組織和個人提供共同的行動規則,組織和個人對這些規則的遵守對各方都有利。第四,制度為各方提供穩定的預期,而相同的預期又加強各方對這個制度持續下去的信心,從而這個制度果真又持續下去了。
在中國,戶籍意味著對人的差別待遇,這種差別待遇幾乎滲透到生活的角角落落。例如申購經濟適用房、孩子讀書、就業機會等等。大學生入學時隨遷戶口入校,取得非農戶口身份,這項戶籍制度在計劃經濟時代形成,與當時我國畢業生分配制度中的戶口屬地原則相配套(即大學畢業生原則上回生源地工作,有條件按比例少量畢業生進大城市就業)。但是此項原則在現行高校就業工作中已被打破。
全國各大城市逐步放開了對普通高校本科(含本科)以上學歷的畢業生的落戶限制。例如,杭州市取消對本科生的進杭限制,允許本科及以上學歷者來杭先落戶后找工作。 2004年,杭州市畢業生就業管理部門不再確認“普通高校緊缺專業”,只要杭州有單位需求,取消包括杭州在內的省會及省會以下城市對大專生進城落戶的限制。在這項制度變遷中,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戶口屬地原則已經完全打破。浙江省農村經濟的發展迅速,又由于農村城鎮化速度加快,農業戶口與土地、相關經濟利益掛鉤,有相當部分的農村學生入學時并不希望再遷入戶口,因為擔心畢業時政策不配套才遷入學校。甚至有不少學生遷入學校后又后悔,要求遷回家鄉。
2002年,國家對離校前(6月底以前)仍未落實就業單位的畢業生可以延長擇業期,從當年7月1日起,延長期限兩年。學校可以根據學生本人意愿,將其戶口、檔案轉到原籍或繼續保留原就讀學校兩年,兩年內落實就業單位,可以簽發報到證,超過兩年未落實就業單位的,仍將戶籍、檔案遷回原籍。這項制度的變遷放寬了擇業期限,突現了就業制度的人性化一面,緩解了就業壓力,減少了畢業生為留戶口而草率簽約造成的違約。但是,離校后的學生戶籍管理仍留在原學校的政策,使得高校,尤其是專科(高職)院校倍感壓力。除了要管理數量逐年增加的應屆畢業生的簽約管理和就業指導等工作,往屆畢業生戶口、檔案在畢業后的兩年內的管理工作也相當煩瑣。尤其是兩年期滿后,相當多的畢業生在畢業不久后就與學校失去了聯系,學校為了找到學生本人將其戶口遷出而花費了大量的精力。
大學生戶口隨遷入校制度一直沿襲至今,是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造成的,就像之前所說“制度為各方提供穩定的預期,而相同的預期又加強各方對這個制度持續下去的信心,,從而這個制度果真又持續下去了”。學生入學時覺得遷入比不遷入更有穩定的預期,而現行的就業制度其實完全可以實現學生入學時不遷入戶口,身份證上顯示在校生的身份,就讀期間享受就讀學校城市戶口待遇。畢業生就業后,憑畢業證書、接收單位和報到證等材料直接由生源地辦理戶籍遷移手續。如果這項制度變遷完成,延長兩年擇業期的政策不再有存在的需要,高校也從長期履行的戶籍管理職能上解脫出來。
此項制度還可以解決畢業生人戶分離的問題,現行的派遣制度中,報到證與戶口遷移證地址一致才可以落戶,報到證地址同時也是檔案接收地址,也就是說一旦在城市落實就業單位,簽定就業協議,不是因為改派,則畢業生不能再要求將戶口遷回原籍。不實現檔案和戶口分離,就不能讓畢業生真正安心地跨省跨地區地異地就業,相當多的畢業生擔心戶口遷移制度對變動工作地點的限制。入學時,戶口既然仍在生源地,畢業時簽定就業協議,按就業方案派遣后,檔案可以隨寄,戶口完全可以由畢業生本人意愿決定遷或不遷。
戶籍制度的變遷一直是遲緩于其他就業制度的變遷,取消入學隨遷戶口制度,放寬畢業生就業的戶口限制,必將對緩解畢業生就業壓力,減緩高校就業管理壓力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畢業生人事制度——誘導性制度變遷分析
現代制度經濟學認為誘導性制度變遷指的是現行制度安排的變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創造,它由個人或一群人,在響應獲利機會時自發倡導、組織和實行。在經濟學的角度看來,制度,特別是所有權的變遷受相對要素價格的誘導,相對價格提高的要素的所有權將更趨于向私人占有的方向發展。
大學生包當干部的制度直到市場經濟時代才被打破,但是其人事制度的路徑依賴還是沿襲下來,畢業生人事檔案的管理制度沿襲了以前的管理辦法。隨著改革的深入,畢業生大量面向非公企業和中小企業就業,人事制度是人事制度改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的必然結果,實行這制度在人才的規范合理流動和潛能開發,促進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上有積極作用。
在人事制度出現以前,畢業生檔案管理都在有獨立人事權的單位或用人單位的人事主管單位管理,是一項行政工作,沒有利益可言。人事制度是面向被人的服務工作,因此可以理解由此產生一定的服務費用。當檔案這個要素相對價格從無到有,意味著各人事機構對它的所有權必然存在一定的爭奪。2004年春,金華市人事局向浙江省各高校發函,要求將未落實就業單位,并要求檔案、戶口派回原籍的金華地區生源畢業生一律派回金華市人事局報到,而不按以前規定的派到其下屬的縣人事局報到。從此項制度變遷上看,其發展也是符合誘導性制度變遷的特征,是生源地人事局對畢業生人事檔案管理權的一種爭奪。
2004年春,杭州市人才中心把原先只允許杭州市區生源大專生做個人委托人事的政策放寬到為外地生源應屆大專生提供此項服務,由此使得很多沒有人事主管單位、也沒有辦理過單位委托人事的用人單位與畢業生簽定了就業協議。此項制度變遷一方面是對外地生源大專生進杭人事政策的進一步放開,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到誘導性制度變遷的作用,杭州市人才中心由此獲得了更多更廣的應屆畢業生檔案人事的管理權,同時,其他各類中介人才機構也陸續獲得了具有省、市人才中心相同的人事管理權限。
畢業生檔案管理權限的爭奪,將帶來畢業生就業管理秩序的混亂,部分人才中介機構為了獲得畢業生人事所有權,簽定虛假就業協議,從而造成違約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