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思考
時間:2023-07-27 15:57: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思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農村經濟;鄉村振興戰略;措施與策略
1對農村經濟發展產生阻礙的因素
1.1基礎結構設施建設力度薄弱
隨著社會現代化的逐步發展,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A設施設備有了明顯的改善,例如:重修了鄉村道路,更好地連接了城鄉的溝通,開辟了嶄新的銷售方式;引進了新的機器設備,減少了對人工勞動力的使用,縮短了產物的產出時間等等,但其機械化的投入力度還是相對比較匱乏。支持地方農業發展的基礎資金是有限的,將農業發展逐漸趨于機械化,也不僅僅是依靠政府部門的支持就可以達到預期效果的,最終,還是需要依靠從事農業的工作者從根本思想意識出發,進行思路的轉變,才能真正地對農業發展形成有利條件。很多發展相對落后的區域,基礎設施的建設已經逐漸老化,未能給予及時地更新處理,導致農作物的產量也相對降低,對農業經濟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而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并非僅依靠政府的支持,人們過于依賴政府,未能從自身出發去創新改革,最后可能對農村經濟的發展產生影響。
1.2產業結構因素
近年來,我國政府對于農村的發展極其重視,因此了很多惠民政策,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完成。但是在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過程當中,我國各地區的農業發展卻存在供求關系不平衡的情況,這也導致很多農產品的供給未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所以這些類型的農產品需要從國外進口。但是某些農產品卻出現滯銷的情況,無法進行出口,而內需也無法解決這些農產品的銷售。這種農業領域供求關系及其不平衡的情況無法推動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經濟貿易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農村產業結構的模式已經不能跟上時展的步伐,也無法滿足新時代環境下的社會需求。因此,我國農業產業結構需要進行一定的改進,比如要更加多樣化,才可以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當中如魚得水,面對各種各樣的突況,可以做到從容不迫。這樣一來就可以解決在當前形勢下,我國農產品在全球化市場當中的地位低下的情況,進而可以穩定我國農業產業的波動。也可以減少因為價格的不穩定性,農民每年耕種的時候傾向去種植經濟屬性較高的農產品的狀況,從而使我國農業未來的發展的穩定性可以有著大幅度的增加。
1.3科技創新因素
農業科技創新及推廣和農業經濟發展效果間息息相關,通過科技發展帶動農村經濟,幫助鄉村振興戰略的宣傳和推廣。現階段,我國農業科技創新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經濟發展及推廣工作中,農業科技成果較不普及,農民對農業科技的認知度還不高,在農業的建設中使用機械的概率小。農村科研成果轉化及推廣的難度大。與此同時,我國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十分匱乏。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匱乏會直接影響到我國農業科研的成果,同時也會影響科研類機構的運行。從整體的情況來看,具有博士學歷的研究人員在農業科研機構人員總數的比例相對較低,而且這些科研人員隊伍當中,青年學術帶頭人以及創新骨干力量不足。與此同時,我國農業科研人員還存在非常嚴重的人才流失的問題,這對于農業相關科技的發展工作而言帶來了消極的影響,同時也會對國家農業產業經濟建設工作造成制約。
3鄉村振興戰略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
3.1深化改革進程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程是當下最為緊迫的工作任務,在面對著新形勢、新任務,我國主線應該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主體內容,總要求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去積極探索一條現代農業產業的體系。這也是我國農業發展過程當中所面臨的全新的課題。深化改革進程,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找到恰當地適合農村發展的手段,促進農村經濟的長遠發展。除了選擇恰當的種植生產地區,我們還應當根據當地的實施情況進行規劃和統籌,合理的劃分,充分利用農業思維,將植物種在最恰當的土地上,制定科學的統籌方案幫助農民和農村企業獲得最大化的經濟利益。加大對農村的科技投入和經濟投入,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來支撐整個農產品的產業體系。其次是要加快農村產業化的集群發展,促進有關產業的融合,地方政府也要按照相關的國家文件的要求,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集群發展。最后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的農業產業體系,如把農產品與互聯網結合起來,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使農產品可以在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宣傳,從而解決創新成果推廣滯后的弊端。
3.2推進協調發展
在促進農村產業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我們必須遵守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所以相關部門要完善法律制度,在農村產業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營造一個法律環境。《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這個理念非常明確地提出來了加強對城鄉統籌的協調和推動,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我們就需要將鄉村社會資源,經濟資源以及政治資源進行統一的規劃,幫助城鄉由原來的分割獨立的情況轉變成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經濟結構。要相關政府機構加快制定有關振興鄉村的法律條文,同時也要完善與這些有關的配套的制度。因此,政府部門要快速地完成對農業產業經濟有關的法律條文的評估,對其中與農業產業經濟不相適應的法律條文進行清理或修訂,使有關法律條文能夠適應農業產業經濟發展。通過對相關法律條文的解讀,政府出臺相應的補貼政策,加大對大中型農村企業的補助,促進相關企業人員在當地的落戶。充分地發揮農村企業的作用。通過農村企業的規模擴展之后對人才的需求來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增強對政策的貫徹于落實,將政策細化,使鄉村振興過程當中,可以真正的為農村產業體系的構建提供有章可循的法律條文,建立一個與農村產業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法制環境,幫助農村居民建立富有地方特色的農村企業,通過政府對企業進行扶持,扶持過后的企業,多余的資金投入到對社會的幫助之中。這樣的幫扶模式可以幫助鄉村企業取得更加長遠的發展,促進鄉村振興[2]。
3.3加大投入力度
想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合理制定發展規劃,就需要改革創新來促進鄉村發展。這無疑也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我們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當中,毫無疑問會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和麻煩。因此,在我們推進鄉村振興,還有滿足廣大群眾的需求時,必須要結合農村實際的發展狀況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相關文件要求,在農業產業經濟發展中,要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積極探索符合科學的對策。要想真正實現科技振興以及推動農村地區的經濟效益的提升,那么給予科技創新工作以及人才培養工作足夠的重視,具有很高的必要性。從農業科技創新的角度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重點針對技術人員進行創新能力的培訓工作,可以整體提升示范基地以及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域的建設效果。
鄉村振興,文化為魂。鄉村文化振興為鄉村振興走訪座談各地干部群眾和文化專兼職人員,實地查看農村文化設施建設,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對全市加強農村文化工作、推進鄉村文化振興進行了調查和思考?,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農村文化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群眾對精神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對發展農村文化的要求越來越高,農村文化整體呈現出昂揚發展之勢。宜城市農村文化發展當前主要表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以廣場舞為引領的群眾文化活動自發興起。這幾年,廣場舞以其簡便易學、門檻低易組織、娛樂性和健身性兼而有之等特點,為廣大婦女所接受,迅速從城市傳向農村,成為我市農村群眾文化生活的一個最大亮點。目前,全市227行政村(社區)村村都有跳廣場舞的。有的鎮(辦)每個群眾居住相對集中的地方都有。鄭集鎮初步統計,全鎮有80余支廣場舞隊伍。廣場舞的興起讓農村干部群眾看到了農村文化活動的魅力,也激發了農村群眾進一步開展文化體育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玩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等不少傳統節目也在群眾的期盼中走上了舞臺,健身器材開始遍布農村大小廣場,健身步道在經濟條件較好的鎮(辦)推出,農村(街區)公園建設也提上一些鎮(辦)村的工作日程。群眾文化生活不斷興起,地方順勢而為,形成了一個亟待蓬勃發展的局面。
2、文化體育活動設施建設不斷跟進。按照省有關文件要求,宜城市10個鎮(辦)文化站已全部更名為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中心設有圖書閱覽室、教育培訓室、多功能活動廳,鎮(辦)政府所在地都建有文化活動廣場,面積一般都在500平米以上。227行政村(社區)也按要求把村里原有的農家書屋改造成了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都設有圖書閱覽室,還增設了電子閱覽室、文化娛樂室。大多數行政村已經在村級辦公場所附近修建了村級文化活動廣場;有的鎮(辦)不僅實現了廣場的全履蓋,還在自然村落、人口相對集中的地方興建了廣場;有的鎮(辦)在修建村級文化活動廣場時,還在附近增設了文體設施、兒童娛樂設施,大大豐富和方便了群眾的文化生活。
3、農村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成為自覺。在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快速融入城市文明的今天,留住鄉愁、留下記憶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保護農耕文化、保護農村傳統文化的自覺在全市不斷增強。行動較快、影響較大的有,流水多次舉辦過民俗文化節,劉猴爭資千萬在胡坪村打造民俗博物館,流水歐集村正在籌建農耕文化展覽館等等。其他的,有的自發對傳統村落、古寨、古居及其他文化古跡進行清理和保護;有的主動對本地傳統文化劇目進行發掘和繼承;有的積極對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申報和傳承;更有不少地方始終在思考,如何把村名文化、村組地名文化、村里歷史人物、村里歷史事件等等這些特有的傳統文化,融入到當今農村社會生活中,去展示、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去涵養、教化人們。
4、農村文化產業逐步發展。文化作為一種產業來發展,一般需要與其他產業進行嫁接,以帶來更多的經濟價值。宜城市農村文化產業發展最早的是農家樂,是以農村飲食文化相結合的產業,其中,小河高康、南營萬洋、雷河鄂西等地較為有名。后來,又有現代農業與傳統農耕文化相結合,產生的采摘園、種植園等等。文化產業發展到現在,更多的則是與旅游休閑相結合。在這方面,我市最為典型、最有成效的是近兩年發展起來的醉美鶯河。其他,如鄢城宋玉墓,王集龐居洞,流水歐樂寨、馬頭寨、松林寺,劉猴堂子、尹氏宗祠,小河萊公山,板橋少數民族特色村等等,都還在規劃和建設中。而劉猴的石圣山,雷河的郭家臺,孔灣的夫子崖、萬壽寺等等,也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有待成為開發的對象。
二、全市農村文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盡管宜城全市農村文化建設現在處在一個向上發展的重要階段,但實際上問題更多、困難更大、矛盾更突出,更需要解決問題,更需要正確引導。
1、群眾文化活動單一,參與群體單一。當前,農村最活躍、最健康的群眾文化活動就是廣場舞。這個活動從自發興起到一枝獨秀,既有其自身優勢,也反映出農村留守婦女的需求,更說明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缺乏。婦女的廣場舞能夠興起因為開展起來很容易,而開展其他活動往往會因活動場地、活動器材以及安全、環境等方面因素而受到制約?,F在看,宜城市農村大多數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其主要娛樂方式仍是抹牌賭博;年輕人農閑時主要靠看電視、上網打發時間,有的追劇,有的上網玩游戲,有的手機玩微信、玩抖音;一些留守孩子更是沉溺手機,既耽誤學習又傷害身體。所以,總體上,全市農村群眾文化活動還是非常缺乏、非常單一的,迫切需要基層有組織、有目的地來加強群眾文化建設,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
2、文化產品流于形式,文化服務需改進。文化部門送電影、送戲下鄉活動開展較為正常,但多由于影片質量不高、群眾需求不大、放映場地有限等,觀看人員始終十分稀少;農家書屋在改為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后,由于圖書不多、更新不及時、群眾讀書需求少、位置不便利、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絕大多數人都認為農家書屋基本處于閑置狀態;架設到村組的“村村響”群眾反映一年到頭也難得響一回。這些問題說明上級文化部門對群眾真正的文化需求了解不夠,提供的服務與日益興起的廣場舞等活動對接不夠,沒有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用到回應群眾需求上,用到改進服務方式上。在廣場建設上,有的部門對廣場位置、廣場面積、建設標準提出的要求不切實際,不利于把廣場建到人群相對集中的地方,不利于廣場小型化,不利于建設多個小廣場。還有的部門認為體育器材、文體設施應配給學校,對村級文體設施配套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導致一些村至今還沒有可供群眾娛樂的文體設施。
3、改革后的鎮、村文化服務部門功能缺失,指導管理缺位。鎮級文化站改為綜合文化體育服務中心后,定性為民辦非企業,經費缺乏,人員核減為2—3人;工資除站長與綜改辦簽定合同達每年2.8萬元外,其余人員一般每年在1.5—2萬元之間;不少同志還肩負有包村駐點等工作任務,平時難以集中精力抓好農村群眾文化工作,指導督促服務跟不上,落實上級文化政策沒有力度。村一級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因實為農家書屋改建,原本少有人管,現在設立不久,大多數村對其職責、任務、分管領導、具體管理人員未予明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幾乎沒有運轉,同樣在農村群眾心目中沒有什么位置。
4、農村文化隊伍建設不夠,文化人才稀缺。由于經費缺乏、平時少有人重視,全市農村文化隊伍建設嚴重滯后,除個別鎮(辦)稍有組織外,其他根本沒有自己的宣傳隊伍。待到全市有大的宣傳任務和比賽活動時,大多鎮(辦)只得利用群眾自發創辦的廣場舞隊臨時培訓后拉出來上場。同時,農村文化人才也十分短缺,特別是一些專業人才急需要發掘和培養。調研了解到,近幾年,市里只舉辦過一次太極拳培訓班,且時間太短,只有一個星期,僅學了點皮毛,回來后根本不能組織指導其他人學習。全市廣場舞的指導員大多也是自己先跟著電視、電腦學習,爾后再培訓隊伍的。王集龐居村拿出的傳統劇目二人轉、黃梅戲等等都是自學自編自演的。在一些農村傳統文化劇目的傳承上,急需要更多的年輕人來學習,但實際愿學的人非常少;有些村會的人都六七十歲了,再沒人學可能就要失傳。
5、農村文化政策在基層落實不夠,發展機遇沒抓住。主要是中央的一些文化政策在基層落實不夠好,農村文化發展的良好機遇沒有抓住。比如,前些年我市在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中,因未達到中央提出的“三館(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標準而錯失機遇,近年又提出了創建省級示范區,仍然因未達標而失去機遇。這兩年,在鎮文化站人員配備上,如按上級文件要求,應實行縣聘鄉用,每站不少于2人;現在只有鄢城落實到位。并且,政策還要求各地免費開放“三館一站”,財政納入預算進行補貼,其中撥給鄉鎮的每鎮(辦)國家補2.5萬元,地方配套2.5萬元。實際上宜城市從2017年才開始執行,且只把國家補貼的2.5萬元撥給了鄉鎮,作為專門文化費用;而大多數鎮(辦)并沒有把這筆費用撥給文化部門使用。
6、農村傳統文化傳承難,留住難。在農村文化工作被邊緣化的今天,尤其是慣有的文化意識的缺乏和工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農村傳統文化的傳承非常難。一是一些地方傳統文化劇目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多因耗費精力大、起不到養家糊口作用等而少有人學。如,劉猴鄧沖村的《麒麟送子》(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孔灣鐘崗村的《五馬破曹》(傳統劇目)等至今沒找到合適人選。二是群眾接受到的傳統民風民俗教育少、了解不多,農村多年活動開展少,經濟不活躍,外出打工多,對傳統文化的宣講更是缺少陣地、缺少平臺,農村有什么風俗、有什么習慣,不少年輕人完全不清楚。三是傳統村落保存少,原有建筑格局被打破,古建筑保留少,器物發現少,原汁原味的農耕文化得不到有效保護。劉猴云臺村有一地叫娘娘臺,臺前有一大片花櫟樹林,每天早上娘娘臺上就云霧繚繞,村子由此得名;后來由于沒有人保護,花櫟樹林被砍掉后,這一現象就一并消失了。四是因文物保護意識淡漠,保護措施不力,致使一些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遺跡遭到破壞。如流水余棚村的古景“赤山夕照”損毀非常嚴重,歐集村的古跡“一碗水”也被人為損壞。此類現象還多有存在。
7、農村文化產業打造難,扶持難。宜城市不少地方發展農村文化產業主要還是盯著文化旅游產業。但發展到現在,除了流水的醉美鶯河,還有些旅游休閑價值,還有些經濟效益,給群眾帶來了些好處。但我們了解到,鶯河的質量和檔次并不高,農耕文化元素東拼西湊的很多,景區規模小、占地面積小,但就是這樣一個景區,現投入在千萬元以上??梢姡l展這樣的文化旅游產業,資金壓力會很大,規劃能力、設計水平、建設檔次還不一定跟得上來。這也是流水歐集、馬頭、劉猴錢灣等一些地方,雖然具有一定的資源卻一時難以發展起來的原因。但還是感到,這些產業始終沒有邁開步子或者沒有起步,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與宜城市產業發展方向、旅游產業謀劃布局、領導戰略決策力和政策扶持力度等等有著較大的關系。
8、農村文化產業思路不開闊,創新意識不強。說到農村文化產業,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農村文化旅游產業,多數還是離不開傳統文化資源的利用;而實際上許多與農村生活息息相關的農家餐飲、農家庭院、農家房屋、農家器物、農耕用具、農村種養殖、農村典型人物、農村生活環境、農村傳統編制、農村特色產品制造等等,其實都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都可以貼上文化標簽,都可以打造成農村文化產業。但是這些年來,除了梅緣農資今年舉辦過“十泉食美”稻香節、把稻米貼上了文化標簽外,其他的幾乎沒有這方面的創舉。這說明在大家思想當中還沒有這方面的概念,還沒有認真思考過,也沒有行動過??梢?,大家發展文化產業的眼界還不寬,思路還是狹隘的;要么說明大家缺乏積極作為的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還在等著天上掉下餡餅。
三、全市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的幾點建議
結合調研了解到的宜城市文化建設的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主要就下一步市里如何高點定位、科學謀劃、有力推進鄉村文化振興戰略實施提幾點建議:
1、正確認識,科學決策。要充分認識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性。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是五大振興之一,必不可少,不可或缺。因為文化振興是振興的魂,只有有了魂,鄉村振興才能形神兼備,才有靈氣,才有內涵。否則就是單調的發展,不是真正的振興。作為決策者,不可只談發展,不談振興,必須思考振興之魂,必須融文化于發展。其次,要正確認識文化的性質和特點,認真學習、研究、掌握鄉村文化建設的規律和特殊性。文化是多元的,文化是寬泛的,文化是獨特的,文化是包容的,文化又是系統的;如何把握,如何推進?對決策者來說,更是一個難題,但不是無解這題。決策者唯有據實而行,科學施策,精準發力,才可能取得突破,才可能有所成效。
2、總覽全局,統籌謀劃。長久做好鄉村文化振興工作,不僅要站在鄉村振興的高度去對待去推進,還應站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高度去謀劃去落實。既要綜合考慮農村文化與農村產業、農村人才、農村生態等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問題,還要考慮農村文化與農村教育、與農村人口、與農村經濟、與農村社會治理、與民族團結等其他工作如何銜接、如何照應的問題??傊?,是希望市級層面有一個考慮周全的、涉及方方面面的鄉村文化振興的總盤子;既有長期的、總體的、具有指導意義的規劃,又有近期的、可操作的實施辦法。同時,也建議每個鎮(辦)、每個村都研究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或規劃。比如,鎮里、村里有什么文化資源,都一一擺出來,哪些需要發掘、哪些需要傳承、哪些需要作為文化元素、哪些需要展示、哪些需要打造成產業,要有所思考、有所打算;沒有文化資源的,有什么創新的點子、想做些什么文章,也要擺出來,也要進行謀劃。這也可以讓領導摸清大家的底子,摸清大家的思路,便于通盤考慮,科學謀劃,合理部署,統籌推進。
3、把握重點,著力推進。全市鄉村文化振興既包括群眾文化活動的振興,也包括傳統農耕文化的振興,還包括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振興等,內容多,頭緒多,困難多,問題多。建議從解決問題、積極引導出發,重點抓好兩方面工作。一方面是要切實抓好當前的農村群眾文化活動,解決好群眾的所需所盼;另一面是要切實推進農村文化產業發展,尤其應在文化旅游產業上力爭實現更大突破。農村群眾文化活動要圍繞群眾需求,著力引導各地建好村級群眾文化活動廣場和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活動場地和文體設施,理順農村文化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落實好中央文化政策和上級有關要求。對文化旅游產業,市級領導要真重視、真發展,要拿在手中,用好政策,用好資源,重點扶持,重點打造,力爭形成品牌,形成亮點,全力追趕周邊縣(市)。
,走訪座談各地干部群眾和文化專兼職人員,實地查看農村文化設施建設,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對全市加強農村文化工作、推進鄉村文化振興進行了調查和思考。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農村文化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群眾對精神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對發展農村文化的要求越來越高,農村文化整體呈現出昂揚發展之勢。宜城市農村文化發展當前主要表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以廣場舞為引領的群眾文化活動自發興起。這幾年,廣場舞以其簡便易學、門檻低易組織、娛樂性和健身性兼而有之等特點,為廣大婦女所接受,迅速從城市傳向農村,成為我市農村群眾文化生活的一個最大亮點。目前,全市227行政村(社區)村村都有跳廣場舞的。有的鎮(辦)每個群眾居住相對集中的地方都有。鄭集鎮初步統計,全鎮有80余支廣場舞隊伍。廣場舞的興起讓農村干部群眾看到了農村文化活動的魅力,也激發了農村群眾進一步開展文化體育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玩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等不少傳統節目也在群眾的期盼中走上了舞臺,健身器材開始遍布農村大小廣場,健身步道在經濟條件較好的鎮(辦)推出,農村(街區)公園建設也提上一些鎮(辦)村的工作日程。群眾文化生活不斷興起,地方順勢而為,形成了一個亟待蓬勃發展的局面。
2、文化體育活動設施建設不斷跟進。按照省有關文件要求,宜城市10個鎮(辦)文化站已全部更名為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中心設有圖書閱覽室、教育培訓室、多功能活動廳,鎮(辦)政府所在地都建有文化活動廣場,面積一般都在500平米以上。227行政村(社區)也按要求把村里原有的農家書屋改造成了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都設有圖書閱覽室,還增設了電子閱覽室、文化娛樂室。大多數行政村已經在村級辦公場所附近修建了村級文化活動廣場;有的鎮(辦)不僅實現了廣場的全履蓋,還在自然村落、人口相對集中的地方興建了廣場;有的鎮(辦)在修建村級文化活動廣場時,還在附近增設了文體設施、兒童娛樂設施,大大豐富和方便了群眾的文化生活。
3、農村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成為自覺。在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快速融入城市文明的今天,留住鄉愁、留下記憶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保護農耕文化、保護農村傳統文化的自覺在全市不斷增強。行動較快、影響較大的有,流水多次舉辦過民俗文化節,劉猴爭資千萬在胡坪村打造民俗博物館,流水歐集村正在籌建農耕文化展覽館等等。其他的,有的自發對傳統村落、古寨、古居及其他文化古跡進行清理和保護;有的主動對本地傳統文化劇目進行發掘和繼承;有的積極對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申報和傳承;更有不少地方始終在思考,如何把村名文化、村組地名文化、村里歷史人物、村里歷史事件等等這些特有的傳統文化,融入到當今農村社會生活中,去展示、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去涵養、教化人們。
4、農村文化產業逐步發展。文化作為一種產業來發展,一般需要與其他產業進行嫁接,以帶來更多的經濟價值。宜城市農村文化產業發展最早的是農家樂,是以農村飲食文化相結合的產業,其中,小河高康、南營萬洋、雷河鄂西等地較為有名。后來,又有現代農業與傳統農耕文化相結合,產生的采摘園、種植園等等。文化產業發展到現在,更多的則是與旅游休閑相結合。在這方面,我市最為典型、最有成效的是近兩年發展起來的醉美鶯河。其他,如鄢城宋玉墓,王集龐居洞,流水歐樂寨、馬頭寨、松林寺,劉猴堂子、尹氏宗祠,小河萊公山,板橋少數民族特色村等等,都還在規劃和建設中。而劉猴的石圣山,雷河的郭家臺,孔灣的夫子崖、萬壽寺等等,也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有待成為開發的對象。
二、全市農村文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盡管宜城全市農村文化建設現在處在一個向上發展的重要階段,但實際上問題更多、困難更大、矛盾更突出,更需要解決問題,更需要正確引導。
1、群眾文化活動單一,參與群體單一。當前,農村最活躍、最健康的群眾文化活動就是廣場舞。這個活動從自發興起到一枝獨秀,既有其自身優勢,也反映出農村留守婦女的需求,更說明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缺乏。婦女的廣場舞能夠興起因為開展起來很容易,而開展其他活動往往會因活動場地、活動器材以及安全、環境等方面因素而受到制約。現在看,宜城市農村大多數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其主要娛樂方式仍是抹牌賭博;年輕人農閑時主要靠看電視、上網打發時間,有的追劇,有的上網玩游戲,有的手機玩微信、玩抖音;一些留守孩子更是沉溺手機,既耽誤學習又傷害身體。所以,總體上,全市農村群眾文化活動還是非常缺乏、非常單一的,迫切需要基層有組織、有目的地來加強群眾文化建設,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
2、文化產品流于形式,文化服務需改進。文化部門送電影、送戲下鄉活動開展較為正常,但多由于影片質量不高、群眾需求不大、放映場地有限等,觀看人員始終十分稀少;農家書屋在改為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后,由于圖書不多、更新不及時、群眾讀書需求少、位置不便利、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絕大多數人都認為農家書屋基本處于閑置狀態;架設到村組的“村村響”群眾反映一年到頭也難得響一回。這些問題說明上級文化部門對群眾真正的文化需求了解不夠,提供的服務與日益興起的廣場舞等活動對接不夠,沒有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用到回應群眾需求上,用到改進服務方式上。在廣場建設上,有的部門對廣場位置、廣場面積、建設標準提出的要求不切實際,不利于把廣場建到人群相對集中的地方,不利于廣場小型化,不利于建設多個小廣場。還有的部門認為體育器材、文體設施應配給學校,對村級文體設施配套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導致一些村至今還沒有可供群眾娛樂的文體設施。
3、改革后的鎮、村文化服務部門功能缺失,指導管理缺位。鎮級文化站改為綜合文化體育服務中心后,定性為民辦非企業,經費缺乏,人員核減為2—3人;工資除站長與綜改辦簽定合同達每年2.8萬元外,其余人員一般每年在1.5—2萬元之間;不少同志還肩負有包村駐點等工作任務,平時難以集中精力抓好農村群眾文化工作,指導督促服務跟不上,落實上級文化政策沒有力度。村一級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因實為農家書屋改建,原本少有人管,現在設立不久,大多數村對其職責、任務、分管領導、具體管理人員未予明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幾乎沒有運轉,同樣在農村群眾心目中沒有什么位置。
4、農村文化隊伍建設不夠,文化人才稀缺。由于經費缺乏、平時少有人重視,全市農村文化隊伍建設嚴重滯后,除個別鎮(辦)稍有組織外,其他根本沒有自己的宣傳隊伍。待到全市有大的宣傳任務和比賽活動時,大多鎮(辦)只得利用群眾自發創辦的廣場舞隊臨時培訓后拉出來上場。同時,農村文化人才也十分短缺,特別是一些專業人才急需要發掘和培養。調研了解到,近幾年,市里只舉辦過一次太極拳培訓班,且時間太短,只有一個星期,僅學了點皮毛,回來后根本不能組織指導其他人學習。全市廣場舞的指導員大多也是自己先跟著電視、電腦學習,爾后再培訓隊伍的。王集龐居村拿出的傳統劇目二人轉、黃梅戲等等都是自學自編自演的。在一些農村傳統文化劇目的傳承上,急需要更多的年輕人來學習,但實際愿學的人非常少;有些村會的人都六七十歲了,再沒人學可能就要失傳。
5、農村文化政策在基層落實不夠,發展機遇沒抓住。主要是中央的一些文化政策在基層落實不夠好,農村文化發展的良好機遇沒有抓住。比如,前些年我市在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中,因未達到中央提出的“三館(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標準而錯失機遇,近年又提出了創建省級示范區,仍然因未達標而失去機遇。這兩年,在鎮文化站人員配備上,如按上級文件要求,應實行縣聘鄉用,每站不少于2人;現在只有鄢城落實到位。并且,政策還要求各地免費開放“三館一站”,財政納入預算進行補貼,其中撥給鄉鎮的每鎮(辦)國家補2.5萬元,地方配套2.5萬元。實際上宜城市從2017年才開始執行,且只把國家補貼的2.5萬元撥給了鄉鎮,作為專門文化費用;而大多數鎮(辦)并沒有把這筆費用撥給文化部門使用。
6、農村傳統文化傳承難,留住難。在農村文化工作被邊緣化的今天,尤其是慣有的文化意識的缺乏和工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農村傳統文化的傳承非常難。一是一些地方傳統文化劇目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多因耗費精力大、起不到養家糊口作用等而少有人學。如,劉猴鄧沖村的《麒麟送子》(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孔灣鐘崗村的《五馬破曹》(傳統劇目)等至今沒找到合適人選。二是群眾接受到的傳統民風民俗教育少、了解不多,農村多年活動開展少,經濟不活躍,外出打工多,對傳統文化的宣講更是缺少陣地、缺少平臺,農村有什么風俗、有什么習慣,不少年輕人完全不清楚。三是傳統村落保存少,原有建筑格局被打破,古建筑保留少,器物發現少,原汁原味的農耕文化得不到有效保護。劉猴云臺村有一地叫娘娘臺,臺前有一大片花櫟樹林,每天早上娘娘臺上就云霧繚繞,村子由此得名;后來由于沒有人保護,花櫟樹林被砍掉后,這一現象就一并消失了。四是因文物保護意識淡漠,保護措施不力,致使一些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遺跡遭到破壞。如流水余棚村的古景“赤山夕照”損毀非常嚴重,歐集村的古跡“一碗水”也被人為損壞。此類現象還多有存在。
7、農村文化產業打造難,扶持難。宜城市不少地方發展農村文化產業主要還是盯著文化旅游產業。但發展到現在,除了流水的醉美鶯河,還有些旅游休閑價值,還有些經濟效益,給群眾帶來了些好處。但我們了解到,鶯河的質量和檔次并不高,農耕文化元素東拼西湊的很多,景區規模小、占地面積小,但就是這樣一個景區,現投入在千萬元以上??梢姡l展這樣的文化旅游產業,資金壓力會很大,規劃能力、設計水平、建設檔次還不一定跟得上來。這也是流水歐集、馬頭、劉猴錢灣等一些地方,雖然具有一定的資源卻一時難以發展起來的原因。但還是感到,這些產業始終沒有邁開步子或者沒有起步,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與宜城市產業發展方向、旅游產業謀劃布局、領導戰略決策力和政策扶持力度等等有著較大的關系。
8、農村文化產業思路不開闊,創新意識不強。說到農村文化產業,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農村文化旅游產業,多數還是離不開傳統文化資源的利用;而實際上許多與農村生活息息相關的農家餐飲、農家庭院、農家房屋、農家器物、農耕用具、農村種養殖、農村典型人物、農村生活環境、農村傳統編制、農村特色產品制造等等,其實都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都可以貼上文化標簽,都可以打造成農村文化產業。但是這些年來,除了梅緣農資今年舉辦過“十泉食美”稻香節、把稻米貼上了文化標簽外,其他的幾乎沒有這方面的創舉。這說明在大家思想當中還沒有這方面的概念,還沒有認真思考過,也沒有行動過??梢?,大家發展文化產業的眼界還不寬,思路還是狹隘的;要么說明大家缺乏積極作為的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還在等著天上掉下餡餅。
三、全市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的幾點建議
結合調研了解到的宜城市文化建設的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主要就下一步市里如何高點定位、科學謀劃、有力推進鄉村文化振興戰略實施提幾點建議:
1、正確認識,科學決策。要充分認識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性。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是五大振興之一,必不可少,不可或缺。因為文化振興是振興的魂,只有有了魂,鄉村振興才能形神兼備,才有靈氣,才有內涵。否則就是單調的發展,不是真正的振興。作為決策者,不可只談發展,不談振興,必須思考振興之魂,必須融文化于發展。其次,要正確認識文化的性質和特點,認真學習、研究、掌握鄉村文化建設的規律和特殊性。文化是多元的,文化是寬泛的,文化是獨特的,文化是包容的,文化又是系統的;如何把握,如何推進?對決策者來說,更是一個難題,但不是無解這題。決策者唯有據實而行,科學施策,精準發力,才可能取得突破,才可能有所成效。
2、總覽全局,統籌謀劃。長久做好鄉村文化振興工作,不僅要站在鄉村振興的高度去對待去推進,還應站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高度去謀劃去落實。既要綜合考慮農村文化與農村產業、農村人才、農村生態等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問題,還要考慮農村文化與農村教育、與農村人口、與農村經濟、與農村社會治理、與民族團結等其他工作如何銜接、如何照應的問題??傊窍M屑墝用嬗幸粋€考慮周全的、涉及方方面面的鄉村文化振興的總盤子;既有長期的、總體的、具有指導意義的規劃,又有近期的、可操作的實施辦法。同時,也建議每個鎮(辦)、每個村都研究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或規劃。比如,鎮里、村里有什么文化資源,都一一擺出來,哪些需要發掘、哪些需要傳承、哪些需要作為文化元素、哪些需要展示、哪些需要打造成產業,要有所思考、有所打算;沒有文化資源的,有什么創新的點子、想做些什么文章,也要擺出來,也要進行謀劃。這也可以讓領導摸清大家的底子,摸清大家的思路,便于通盤考慮,科學謀劃,合理部署,統籌推進。
3、把握重點,著力推進。全市鄉村文化振興既包括群眾文化活動的振興,也包括傳統農耕文化的振興,還包括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振興等,內容多,頭緒多,困難多,問題多。建議從解決問題、積極引導出發,重點抓好兩方面工作。一方面是要切實抓好當前的農村群眾文化活動,解決好群眾的所需所盼;另一面是要切實推進農村文化產業發展,尤其應在文化旅游產業上力爭實現更大突破。農村群眾文化活動要圍繞群眾需求,著力引導各地建好村級群眾文化活動廣場和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活動場地和文體設施,理順農村文化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落實好中央文化政策和上級有關要求。對文化旅游產業,市級領導要真重視、真發展,要拿在手中,用好政策,用好資源,重點扶持,重點打造,力爭形成品牌,形成亮點,全力追趕周邊縣(市)。
走訪座談各地干部群眾和文化專兼職人員,實地查看農村文化設施建設,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對全市加強農村文化工作、推進鄉村文化振興進行了調查和思考?,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農村文化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群眾對精神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對發展農村文化的要求越來越高,農村文化整體呈現出昂揚發展之勢。宜城市農村文化發展當前主要表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以廣場舞為引領的群眾文化活動自發興起。這幾年,廣場舞以其簡便易學、門檻低易組織、娛樂性和健身性兼而有之等特點,為廣大婦女所接受,迅速從城市傳向農村,成為我市農村群眾文化生活的一個最大亮點。目前,全市227行政村(社區)村村都有跳廣場舞的。有的鎮(辦)每個群眾居住相對集中的地方都有。鄭集鎮初步統計,全鎮有80余支廣場舞隊伍。廣場舞的興起讓農村干部群眾看到了農村文化活動的魅力,也激發了農村群眾進一步開展文化體育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玩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等不少傳統節目也在群眾的期盼中走上了舞臺,健身器材開始遍布農村大小廣場,健身步道在經濟條件較好的鎮(辦)推出,農村(街區)公園建設也提上一些鎮(辦)村的工作日程。群眾文化生活不斷興起,地方順勢而為,形成了一個亟待蓬勃發展的局面。
2、文化體育活動設施建設不斷跟進。按照省有關文件要求,宜城市10個鎮(辦)文化站已全部更名為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中心設有圖書閱覽室、教育培訓室、多功能活動廳,鎮(辦)政府所在地都建有文化活動廣場,面積一般都在500平米以上。227行政村(社區)也按要求把村里原有的農家書屋改造成了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都設有圖書閱覽室,還增設了電子閱覽室、文化娛樂室。大多數行政村已經在村級辦公場所附近修建了村級文化活動廣場;有的鎮(辦)不僅實現了廣場的全履蓋,還在自然村落、人口相對集中的地方興建了廣場;有的鎮(辦)在修建村級文化活動廣場時,還在附近增設了文體設施、兒童娛樂設施,大大豐富和方便了群眾的文化生活。
3、農村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成為自覺。在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快速融入城市文明的今天,留住鄉愁、留下記憶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保護農耕文化、保護農村傳統文化的自覺在全市不斷增強。行動較快、影響較大的有,流水多次舉辦過民俗文化節,劉猴爭資千萬在胡坪村打造民俗博物館,流水歐集村正在籌建農耕文化展覽館等等。其他的,有的自發對傳統村落、古寨、古居及其他文化古跡進行清理和保護;有的主動對本地傳統文化劇目進行發掘和繼承;有的積極對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申報和傳承;更有不少地方始終在思考,如何把村名文化、村組地名文化、村里歷史人物、村里歷史事件等等這些特有的傳統文化,融入到當今農村社會生活中,去展示、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去涵養、教化人們。
4、農村文化產業逐步發展。文化作為一種產業來發展,一般需要與其他產業進行嫁接,以帶來更多的經濟價值。宜城市農村文化產業發展最早的是農家樂,是以農村飲食文化相結合的產業,其中,小河高康、南營萬洋、雷河鄂西等地較為有名。后來,又有現代農業與傳統農耕文化相結合,產生的采摘園、種植園等等。文化產業發展到現在,更多的則是與旅游休閑相結合。在這方面,我市最為典型、最有成效的是近兩年發展起來的醉美鶯河。其他,如鄢城宋玉墓,王集龐居洞,流水歐樂寨、馬頭寨、松林寺,劉猴堂子、尹氏宗祠,小河萊公山,板橋少數民族特色村等等,都還在規劃和建設中。而劉猴的石圣山,雷河的郭家臺,孔灣的夫子崖、萬壽寺等等,也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有待成為開發的對象。
二、全市農村文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盡管宜城全市農村文化建設現在處在一個向上發展的重要階段,但實際上問題更多、困難更大、矛盾更突出,更需要解決問題,更需要正確引導。
1、群眾文化活動單一,參與群體單一。當前,農村最活躍、最健康的群眾文化活動就是廣場舞。這個活動從自發興起到一枝獨秀,既有其自身優勢,也反映出農村留守婦女的需求,更說明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缺乏。婦女的廣場舞能夠興起因為開展起來很容易,而開展其他活動往往會因活動場地、活動器材以及安全、環境等方面因素而受到制約。現在看,宜城市農村大多數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其主要娛樂方式仍是抹牌賭博;年輕人農閑時主要靠看電視、上網打發時間,有的追劇,有的上網玩游戲,有的手機玩微信、玩抖音;一些留守孩子更是沉溺手機,既耽誤學習又傷害身體。所以,總體上,全市農村群眾文化活動還是非常缺乏、非常單一的,迫切需要基層有組織、有目的地來加強群眾文化建設,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
2、文化產品流于形式,文化服務需改進。文化部門送電影、送戲下鄉活動開展較為正常,但多由于影片質量不高、群眾需求不大、放映場地有限等,觀看人員始終十分稀少;農家書屋在改為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后,由于圖書不多、更新不及時、群眾讀書需求少、位置不便利、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絕大多數人都認為農家書屋基本處于閑置狀態;架設到村組的“村村響”群眾反映一年到頭也難得響一回。這些問題說明上級文化部門對群眾真正的文化需求了解不夠,提供的服務與日益興起的廣場舞等活動對接不夠,沒有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用到回應群眾需求上,用到改進服務方式上。在廣場建設上,有的部門對廣場位置、廣場面積、建設標準提出的要求不切實際,不利于把廣場建到人群相對集中的地方,不利于廣場小型化,不利于建設多個小廣場。還有的部門認為體育器材、文體設施應配給學校,對村級文體設施配套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導致一些村至今還沒有可供群眾娛樂的文體設施。
3、改革后的鎮、村文化服務部門功能缺失,指導管理缺位。鎮級文化站改為綜合文化體育服務中心后,定性為民辦非企業,經費缺乏,人員核減為2—3人;工資除站長與綜改辦簽定合同達每年2.8萬元外,其余人員一般每年在1.5—2萬元之間;不少同志還肩負有包村駐點等工作任務,平時難以集中精力抓好農村群眾文化工作,指導督促服務跟不上,落實上級文化政策沒有力度。村一級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因實為農家書屋改建,原本少有人管,現在設立不久,大多數村對其職責、任務、分管領導、具體管理人員未予明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幾乎沒有運轉,同樣在農村群眾心目中沒有什么位置。
4、農村文化隊伍建設不夠,文化人才稀缺。由于經費缺乏、平時少有人重視,全市農村文化隊伍建設嚴重滯后,除個別鎮(辦)稍有組織外,其他根本沒有自己的宣傳隊伍。待到全市有大的宣傳任務和比賽活動時,大多鎮(辦)只得利用群眾自發創辦的廣場舞隊臨時培訓后拉出來上場。同時,農村文化人才也十分短缺,特別是一些專業人才急需要發掘和培養。調研了解到,近幾年,市里只舉辦過一次太極拳培訓班,且時間太短,只有一個星期,僅學了點皮毛,回來后根本不能組織指導其他人學習。全市廣場舞的指導員大多也是自己先跟著電視、電腦學習,爾后再培訓隊伍的。王集龐居村拿出的傳統劇目二人轉、黃梅戲等等都是自學自編自演的。在一些農村傳統文化劇目的傳承上,急需要更多的年輕人來學習,但實際愿學的人非常少;有些村會的人都六七十歲了,再沒人學可能就要失傳。
5、農村文化政策在基層落實不夠,發展機遇沒抓住。主要是中央的一些文化政策在基層落實不夠好,農村文化發展的良好機遇沒有抓住。比如,前些年我市在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中,因未達到中央提出的“三館(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標準而錯失機遇,近年又提出了創建省級示范區,仍然因未達標而失去機遇。這兩年,在鎮文化站人員配備上,如按上級文件要求,應實行縣聘鄉用,每站不少于2人;現在只有鄢城落實到位。并且,政策還要求各地免費開放“三館一站”,財政納入預算進行補貼,其中撥給鄉鎮的每鎮(辦)國家補2.5萬元,地方配套2.5萬元。實際上宜城市從2017年才開始執行,且只把國家補貼的2.5萬元撥給了鄉鎮,作為專門文化費用;而大多數鎮(辦)并沒有把這筆費用撥給文化部門使用。
6、農村傳統文化傳承難,留住難。在農村文化工作被邊緣化的今天,尤其是慣有的文化意識的缺乏和工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農村傳統文化的傳承非常難。一是一些地方傳統文化劇目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多因耗費精力大、起不到養家糊口作用等而少有人學。如,劉猴鄧沖村的《麒麟送子》(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孔灣鐘崗村的《五馬破曹》(傳統劇目)等至今沒找到合適人選。二是群眾接受到的傳統民風民俗教育少、了解不多,農村多年活動開展少,經濟不活躍,外出打工多,對傳統文化的宣講更是缺少陣地、缺少平臺,農村有什么風俗、有什么習慣,不少年輕人完全不清楚。三是傳統村落保存少,原有建筑格局被打破,古建筑保留少,器物發現少,原汁原味的農耕文化得不到有效保護。劉猴云臺村有一地叫娘娘臺,臺前有一大片花櫟樹林,每天早上娘娘臺上就云霧繚繞,村子由此得名;后來由于沒有人保護,花櫟樹林被砍掉后,這一現象就一并消失了。四是因文物保護意識淡漠,保護措施不力,致使一些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遺跡遭到破壞。如流水余棚村的古景“赤山夕照”損毀非常嚴重,歐集村的古跡“一碗水”也被人為損壞。此類現象還多有存在。
7、農村文化產業打造難,扶持難。宜城市不少地方發展農村文化產業主要還是盯著文化旅游產業。但發展到現在,除了流水的醉美鶯河,還有些旅游休閑價值,還有些經濟效益,給群眾帶來了些好處。但我們了解到,鶯河的質量和檔次并不高,農耕文化元素東拼西湊的很多,景區規模小、占地面積小,但就是這樣一個景區,現投入在千萬元以上。可見,要發展這樣的文化旅游產業,資金壓力會很大,規劃能力、設計水平、建設檔次還不一定跟得上來。這也是流水歐集、馬頭、劉猴錢灣等一些地方,雖然具有一定的資源卻一時難以發展起來的原因。但還是感到,這些產業始終沒有邁開步子或者沒有起步,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與宜城市產業發展方向、旅游產業謀劃布局、領導戰略決策力和政策扶持力度等等有著較大的關系。
8、農村文化產業思路不開闊,創新意識不強。說到農村文化產業,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農村文化旅游產業,多數還是離不開傳統文化資源的利用;而實際上許多與農村生活息息相關的農家餐飲、農家庭院、農家房屋、農家器物、農耕用具、農村種養殖、農村典型人物、農村生活環境、農村傳統編制、農村特色產品制造等等,其實都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都可以貼上文化標簽,都可以打造成農村文化產業。但是這些年來,除了梅緣農資今年舉辦過“十泉食美”稻香節、把稻米貼上了文化標簽外,其他的幾乎沒有這方面的創舉。這說明在大家思想當中還沒有這方面的概念,還沒有認真思考過,也沒有行動過。可見,大家發展文化產業的眼界還不寬,思路還是狹隘的;要么說明大家缺乏積極作為的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還在等著天上掉下餡餅。
三、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的幾點建議
結合調研了解到的農村文化建設的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主要就下一步如何高點定位、科學謀劃、有力推進鄉村文化振興戰略實施提幾點建議:
1、正確認識,科學決策。要充分認識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性。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是五大振興之一,必不可少,不可或缺。因為文化振興是振興的魂,只有有了魂,鄉村振興才能形神兼備,才有靈氣,才有內涵。否則就是單調的發展,不是真正的振興。作為決策者,不可只談發展,不談振興,必須思考振興之魂,必須融文化于發展。其次,要正確認識文化的性質和特點,認真學習、研究、掌握鄉村文化建設的規律和特殊性。文化是多元的,文化是寬泛的,文化是獨特的,文化是包容的,文化又是系統的;如何把握,如何推進?對決策者來說,更是一個難題,但不是無解這題。決策者唯有據實而行,科學施策,精準發力,才可能取得突破,才可能有所成效。
【關鍵詞】 蘇商 經濟轉型 品牌戰略 品牌強省
一、蘇商品牌戰略現狀與存在問題
中國近代工業史上,作為浙商、潮商、徽商、晉商等五大商幫之一的蘇商,在榮宗敬、榮德生,楊宗濂、楊宗翰,周舜卿,薛南溟,唐定謙、蔡緘等人“實業救國”號召的引領下,掀起了振興民族工商業的熱潮,從1895年到1911年,“蘇商”共有218家工礦企業,資本總額4252萬元,占全國新辦民族工業的50%,產業涉及絲綢、棉布紡織印染,糧食、茶葉種植加工,日用化工等,培育出一批如“福新面粉”“申新紡織”等令國人自豪,與洋貨抗爭的民族品牌。
1978年,我國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的歷史性變革,無疑為“蘇商”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鄉村工業蓬勃興旺,資本市場逐步解禁,一代“新蘇商”如雨后春筍,迅速成長壯大。據統計,截至2009年,全省共有各類“蘇商”企業近百萬家,幾乎涵蓋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年創造地區國民生產總值34061億元,貿易遍及世界各國。
如果說,當今中國是巨大的世界工廠,那么“蘇商”就應當是這個工廠的核心車間或中堅力量。經濟增長年均12.6%,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進出口總額4000億美元,年銷售過百億的企業超100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49%,世界排名500強的企業,有381家在江蘇落戶。一組組數據足以說明其發展勢頭異常強勁。但是,在這些驕人業績的背后,仍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視的實質性問題,那就是“蘇商”的品牌戰略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金融風暴席卷全球,由于國際市場疲軟,“蘇商”企業遭受了巨大的沖擊。出口訂單銳減,產品交貨期縮短,使得生產力急速膨脹的外貿企業不堪重壓,尤其是服裝紡織業普遍開工不足,超過半數的企業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殘酷的現實,給“蘇商”敲響了警鐘。
著名營銷學家拉里?萊特曾經精辟的指出“擁有市場比擁有工廠更為重要,而擁有市場的唯一辦法是擁有占統治地位的品牌”。事實上,“蘇商”恰恰就缺少這些占統治地位的品牌。據相關資料顯示:江蘇經濟總量雖已穩居全國第二,但自主品牌的擁有量只能屈居第五,大量的“蘇商”企業均屬加工型廠家,主要靠承攬加工配套產品或生產貼牌產品生存。由此產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蘇商”生產的產品遍布全球各地,市場上卻很少看到江蘇的品牌,“蘇商”企業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卻只能獲得微薄的加工費。尤其是風險來臨時,“蘇商”的境況最慘、最悲壯。付出與收入不相符,風險與收益不匹配。為什么?只因為“蘇商”品牌在市場中并沒有完全立足,“蘇商”企業不同程度的受制于人,沒有話語權。由此可見,僅有“世界工廠”的美譽是不夠的,“蘇商”必須要有自主的品牌,能贏得消費者,在市場上叫得響的品牌。
論及“蘇商”品牌戰略現狀,有幾個普遍現象令人擔憂:其一,只有工廠,沒有品牌。為數不少的企業家們,任勞任怨的“為他人作嫁衣裳”,長期滿足于加工承攬,生產貼牌產品,至今不去設法改變這種被動局面。其二,有品牌,卻沒有品牌的經營理念。一些企業只把品牌當作普通的商標名稱,品牌的定位不準確,品牌策劃、品牌管理、品牌維護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保障機制。其三,品牌質量不高,在市場上叫不響。據相關資料顯示:江蘇全省共有品牌注冊產品數十萬件,但其中擁有省級和國家級的名牌產品不足800個,產值僅占全省規模以上企業比重的25%。
造成“蘇商”企業品牌戰略現狀滯后的原因是復雜的,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
主觀方面:因為“蘇商”企業很大成分上是家族式企業,企業家們多數是由新式農民轉化而來,文化層次不高,傳統意識濃厚,對品牌在市場中的作用缺少足夠的認識。
客觀方面:一是眾多“蘇商”企業是由改革開放初期的鄉鎮工業、村辦企業演化而來,底子薄、基礎差、人才缺乏,而品牌建設需要長期的資金、技術支持,經營者能力有限。二是我國改革開放實踐時間較短,而品牌的確立需要長期的文化積淀和市場考驗。三是政府主管部門監管不到位,市場假冒偽劣商品屢禁不絕,企業維護品牌成本過高。四是社會消費者盲目崇拜外來貨,對本土品牌缺少情感與忠誠度,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蘇商”品牌戰略工作的實施。
二、蘇商品牌戰略應具備的幾種理念
經濟全球化,科技進步,使得商品市場的競爭由傳統的供求競爭、價格競爭轉變為品牌競爭。大衛?奧格威認為“品牌是一種錯綜復雜的象征,它是品牌屬性、名稱、包裝、價格、歷史、聲譽、廣告方式的無形總和,品牌同時也因消費者對其使用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經驗而有所界定”。由此可見,品牌的內涵極其豐富,競爭是全方位的。所以,在制定和實施品牌戰略過程中,應當具有以下幾種現代經營理念。
1、產品經營與品牌經營同步進行的理念
“蘇商”企業往往重視產品經營而忽視品牌經營,因為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產品經營似乎更便捷、更直觀,而且投入少,見效快。因此,在傳統的經營理念中,“蘇商”企業的生存往往是靠加工、銷售產品,發展方式是粗放式的擴大生產規模。他們認為品牌只是產品的名稱,并不重要。實際上,企業營銷產品的同時,也存在著營銷品牌的行為,企業產品的質量、服務、信譽、文化等諸多因素,最終都將沉淀、并積累于品牌之中,而品牌對產品具有反作用力,一旦市場認可了某種品牌,它將轉化為生產者的榮譽感與責任感,消費者的信任感與忠誠度,能為企業提高質量水平,減少營銷成本,增加附加值,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
2、短期利益與持久利益統籌兼顧的理念
品牌的確立往往需要漫長的培育與不斷地驗證,一個成功的品牌要靠幾代人的積累。如杰尼亞西服一套能賣出13萬元,是經營者堅持品牌經營近百年的結果。路易?威登皮包售價過萬元,緣于其制造專業化、規范化的運作與品牌維護。而“蘇商”企業大都由鄉鎮企業演變而來,或是鄉鎮企業的復制品。企業家首先考慮的是謀生,缺乏長遠的戰略思考,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過分重視眼前效益,對品牌建設熱情不高,熱效不長,使得一些原本有發展前景的品牌中途夭折,令人痛惜。因此,企業在考慮短期生存利益的同時,也要著眼于持久發展的利益。
3、企業文化與民族文化互為促動的理念
品牌也是一種文化,企業的創新、創牌更離不開文化,“蘇商”企業應當正確處理企業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有了社會民族文化的底蘊,品牌才有了根。有了企業文化的特質差異,品牌才能有自己的立足之本。現實中,有的企業往往片面強調企業文化,忽視了民族文化,最終只能曇花一現。也有的企業只追逐民族文化,忽視了企業文化,結果長期混同于一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品牌的存在價值??梢?,只有使這兩種文化交叉互容,才能有品牌的健康發展。
4、企業功德與社會公德相互溶合的理念
品牌是為企業利益最大化服務的,但這種最大化的利益是通過為消費者服務、為社會服務實現的,所以任何品牌必須首先符合社會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消費者在注重品牌直接利益的同時,也應當關注社會公德、公共環境等相關因素,如產品的生產與消費對環境造成污染,用工形式與員工待遇缺少人性化,經營者見利忘義,沒有社會責任感等,往往會使得品牌黯然失色,為社會與消費者所拋棄。
三、蘇商品牌戰略應整合三方資源
“蘇商”品牌戰略的制定與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應當充分整合企業、政府、社會三方資源,致力打造和諧的內外部環境。
1、“蘇商”企業
企業是實施品牌戰略的最基本要素,它既是品牌的承載者,又是直接受益者,品牌的創建首先要從企業做起,這就要求“蘇商”企業必須具備四項基本條件。
(1)決策者、經營團隊、全體員工必須要具備較強的品牌意識與品牌經營理念。堅持將品牌視為企業的生命線,并能在企業創辦、經營、未來發展過程中予以貫徹。
(2)有一支品牌建設專業隊伍。企業可以通過培養自身的品牌專業人員或聘請品牌顧問的方式組建一支專業團隊,為企業品牌策劃、定位服務。
(3)健全品牌管理與維護的相關制度。品牌應當是企業的一種稀缺性資源,需要有計劃的管理與維護,保證其應有的品質,任何無節制的使用資源的方式都將對企業品牌造成傷害。
(4)重視品牌創新工作。品牌是動態的,不能一勞永逸,隨著社會觀念改變,科技進步,消費者的物質文化需求也在變化。因此,任何一種品牌都需要不斷創新,提高技術含量,增強其核心競爭力。
2、各地政府
品牌戰略的重要性與系統性,決定了各地、各級政府職能部門應當投身其中,通過法律、政策、公共管理與服務等,推動與保障品牌戰略的實施。
(1)培訓與指導。我國目前對許多類專業人員做出了相關的資格準入要求,如會計、工程、技術、法律等。建議應當將品牌專業人員列入其中,在對企業相關資質審核把關的同時,也對企業經營者、包括品牌專業人員做出具體的要求,并通過一定的方式培訓指導,為企業實施品牌戰略提供人才保障服務。
(2)政策、法律保障。市場上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對實施品牌戰略有著巨大的破壞作用,企業維權不但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而且往往收獲甚微。所以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不但要對企業創牌給予政策上的扶持,更應充分利用《商標法》,《專利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武器為企業保駕護航。
(3)輿論引領與監督。政府應當充分利用媒體資源,一方面發揮輿論引領作用,為實施“蘇商”品牌戰略宣傳造勢,另一方面運用輿論監督手段,對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不法商販進行抨擊,不斷凈化市場環境。
3、消費者與社會公眾意識
一個好的品牌不僅是企業的財富,也是社會的財富、消費者的財富,這就需要廣大消費者與全社會共同維護,但如今我國民眾對民族品牌的情感與認識還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一是追求品牌,但更關注價格,熱衷于購買假冒商品。二是追逐外來品牌,甚至寧愿花費高價購買“留過洋”的貼牌商品。這表現出人們一種不健康的心理,貪圖小便宜,盲目崇拜,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了民族品牌的培育、生存與發展。
其實,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民族品牌之所以立足市場、長盛不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公眾忠誠于自己的民族品牌,如韓國以開自己國家生產的車、穿國產品牌的服裝為榮,即使是最普通的日用品,也多自覺使用本土產品,客觀上造成進口商品價格遠低于本土商品仍很難打開市場的局面。
因此,培育民族的健康心理,提高社會公眾素質,形成用本土產品,愛“蘇商”品牌的民眾意識,形成自覺抵制假冒偽劣商品、支持民族工商業的社會氛圍,是推動“蘇商”品牌戰略順利實施的一項不可忽視且任重道遠的任務。
我國三十多年的改革,跨越了一些發達國家上百年的歷程,創造了中國奇跡。但是,我們仍應看到差距,居安思危,勵精圖治。我們堅信,有了“蘇商”企業、各地政府、社會公眾的共同努力,江蘇商人定能在新時期實現新的跨越,讓“蘇商”品牌譽滿全球。
【參考文獻】
(一)經營者缺乏品牌營銷意識
目前許多農業生產者經營的核心不是品牌而是農產品,缺乏品牌形象實力的營造,將品牌僅僅視同為商標,大多是注重品牌的識別功能和促銷功能,將其打造成名牌的意識不強,不能有效地開展品牌經營。許多優質特產因無注冊品牌,導致農產品土味濃,精品少,附加值不高,市場競爭優勢和價格優勢不強。
(二)農產品品牌營銷的中介組織缺失,產業化龍頭企業力量薄弱
在農產品品牌營銷過程中,農業合作社等中介組織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主要是由于中國農業生產者大多是一家一戶分散經營,東家蘿卜西家菜,生產規模小,總產量也小,沒有規模效益,從而也不利于農產品品牌營銷。但從中國的現狀來看,農業合作社等中介組織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相對滯后,以農業合作社為例,目前中國農業合作社等中介組織數量太少,規模偏小,入社農戶占鄉村總戶數的比例小,相當一批農業中介組織僅僅停留在生產或技術環節的簡單合作,成員之間的聯合多以松散型為主,農業中介組織與農戶之間的聯系不緊密,達不到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的目的,在發展產業經營,實施農產品品牌營銷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這就使得目前農產品品牌營銷缺乏真正的實施主體,很難對農產品品牌實現有效的投資、管理及維護。
(三)農產品安全質量標準體系不健全
如何打造農產品品牌,使之成為名牌,并經受住外來農產品的沖擊而長久地生存下去呢?歸根到底是想辦法提高農產品質量,而提高農產品品質的關鍵在于通過制定和實施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的工藝流程和衡量標準,使生產過程標準化和系統化,符合國家和國際市場標準。從發達國家的實踐也可以看出,農產品安全質量體系的建立健全是農產品品牌營銷的基礎。而在目前,由于中國農業生產是粗放的小生產經營,產前、產中、產后技術操作沒有統一的標準,導致農產品的品質各異,從而使得農產品品牌營銷缺乏必要的質量保證。
(四)農產品科技含量偏低
在農產品品牌營銷過程中,從種苗的培育到產品的生產,從農產品的加工、包裝到銷售,各個環節都需要相應的科技支持。雖然中國農業科技經過50多年的發展,水平有所提高,但從整體而言,農業科技進步尚無法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就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而言,發達國家已達到70%-85%,而中國僅有42%,農業科技推廣應用滯后,科技成果在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中得到推廣應用的只有30%-40%,其中真正形成規模的不到20%,而發達國家卻早已達到60%-70%。這就使得中國農產品科技含量低,農產品品牌營銷缺乏足夠的技術支撐。
(五)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產業結構趨同,競爭優勢不明顯
首先,中國農業產業化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農產品加工業落后,大多數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產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精深加工產品、二次增值產品少,高科技產品、名牌產品更少,沒有形成較大的產業規模,從而使得農產品品牌營銷沒有得到有效實施;其次,由于受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影響,中國很多區域間農業產業結構同構現象嚴重,缺乏明顯的競爭優勢,這就使得農產品品牌營銷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根基。
二、我國農產品品牌營銷的優勢
(一)特色資源優勢
中國地域遼闊,自然條件的差異使農產品的品種和品質產生巨大的差異,以資源為依托,發揮地域優勢形成名優傳統農產品,成為農產品品牌營銷的資源依托。目前一些地區根據自然條件的差異,已經初步形成了當地的名牌產品,帶動了當地農業生產的發展,提高了農民的收入。
(二)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來,特別是1999年《農業部關于創名牌農產品的若干意見》下發以來,各級政府和農業主管部門把大力推進農產品品牌營銷,發展質量效益型農業作為最佳切入點和突破口,從政策、組織、資金等方面大力支持農產品品牌營銷戰略的實施,為推動農產品品牌營銷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三、促進我國農產品品牌營銷的對策
(一)樹立品牌觀念,增強品牌意識
樹立品牌觀念、增強品牌意識是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的先決條件。農產品品牌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政府必須發揮先導作用,政府、企業,農民三位一體聯合努力開發。一是政府要轉變觀念,不斷學習,增強品牌意識,將農產品品牌戰略當作今后農村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二是針對農民品牌意識較為淡薄的問題,加強對農產的引導,幫助廣大農民改變陳舊的農業觀念,樹立農業創品牌是增加收入的重要保障思想,逐步提高農民的品牌意識,讓農民真正體會到農產品品牌效應帶來的效益,積極投身到農產品的品牌創建中去。三要加強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引導和管理,通過制定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對農產品品牌給予積極的支持,要使企業充分認識到農業創品牌是市場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關系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從而自覺地走農業創品牌之路。
(二)塑造品牌形象
美國著名品牌策略大師大衛•奧格威說:“就像人的個性一樣品牌的個性既是特殊的也是永續的”,意即品牌的個性是由一致性和識別性兩大基本要素構成的。因此,生產者如果既能在一個品牌的性格塑造中保持其一致性,同時又實現品牌與顧客的有效溝通和情感交流以達成獨特的識別特性,就可以完成其品牌的性格塑造,為產品的差異化創造有利條件。品牌形象和個性的塑造,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品牌內在形象的塑造。品牌的內在形象主要體現在產品的質量特性上。質量是品牌形象的核心,是產品的生命所在。因此,國內外生產者無不把品牌質量放在品牌營銷的首位。(2)品牌外在形象的塑造。品牌的外在形象主要體現在品牌名稱、品牌標志、品牌包裝上。著名品牌策略大師艾•里斯說:“實際上被灌輸到顧客心目中的根本不是產品,而只是產品名稱,它成了潛在顧客親近產品的掛鉤?!庇纱丝梢?品牌名稱是和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品牌名稱給人在聽覺和視覺上的感受要親切動聽。且便于記憶和突出特色。品牌標志的設計要清晰醒目、新穎美觀并富有時代氣息。包裝是品牌形象的具體化。包裝便于消費者識別品牌產品、展示品牌個性、促進產品銷售。通過包裝的造型、圖案色彩、規格、包裝材料的設計和選用,突出產品的個性,提高品牌的魅力。
(三)完善農產品質量體系,實現生產標準化,品種優化、包裝特色化
實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這是穩定農產品品牌形象的重要前提。優化農產品品種、發展特色農業,這是提高農產品品牌形象的基礎。一方面需要注意科技投入,廣泛利用基因工程等現代科技成果創造新產品,另一方面要根據消費者對無公害產品的渴求推出“綠色產品”以順應時代潮流,增強品牌的親和力。另外,還要根據各地的自然資源優勢及傳統優勢推出特色產品,增強品牌的市場吸引力,鞏固其品牌地位,并搞好農產品的加工和包裝,這是改善農產品品牌形象的重要保證。這不僅順應了消費者生活水平提高對農產品需求變化的趨勢,提高產品身價、提升品牌形象,而且還有利于農業產業鏈的延伸,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四)做好農產品品牌的命名與注冊工作
在品牌命名中,要做到簡單易讀,便于記憶,最好能暗示農產品的品質和效用,給人印象深刻,能產生豐富聯想,盡量少用籠統的產地品牌。至于品牌標志,更應該賦予更多內涵,獨特新穎有創意。同時要入鄉隨俗,不能與當地文化法律法規有沖突。2001年12月1日起實施的新商標法規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經濟組織對其所生產、制造、加工、揀選或者經銷的產品,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可以向商標局申請產品商標注冊。這就是說,我國農民今后不論是否具有法人資格,都可以為自己經營的農產品申請注冊商標。這無疑為農產品商標的發展提供了法律支持。
(五)制定向名牌農產品傾斜的優惠政策
農業名牌的創立和發展關鍵是要有一批實力雄厚、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目前在全球排名前10位的大企業里,有4家是以農業為基礎的龍頭企業集團,他們是全球最有名的農業名牌企業。因此,政府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前提下實行扶優扶強向農業名牌傾斜的政策,有利于大型龍頭企業創立和發展農業名牌。具體優惠政策可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稅收優惠。要實行低稅率、減免稅和稅后返還政策,放水養魚。二是信貸扶持。可通過農業發展銀行優先提供低息、貼息貸款。同時鼓勵商業銀行實行類似政策。三是財政支持。要優先安排有關項目投資、優先列入技改計劃、資本結構改革試點、優先安排債轉股。四是優先批準上市融資、優先授予自營進出口權。五是加大行政、法律和輿論保護力度,堅持不懈地打擊假冒偽劣行為。
(六)采取品牌延伸方式,不斷拓寬品牌范圍,建立和完善品牌體系,豐富品牌農業的發展內涵
隨著各種生產經營主體市場意識的增強,品牌與商標已經從最初所賦予的識別功能和促銷功能向信息傳遞功能、價值功能、形象功能的綜合功能轉變。而不同的消費者對品牌功能的需要往往不同。為了進一步拓展市場,必須圍繞核心品牌,建立健全品牌體系,增強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其主要的措施就是通過品牌延伸方式來拓展品牌范圍,向消費者提供同一品牌多種不同功用和形象的產品。雖然品牌延伸是當前知名企業常用的發展戰略,但對于農業企業來說,引入品牌經營的理念,采取品牌延伸方式來推進品牌農業發展,還有較長的路要走。為此,應該借助于工業化中的品牌經營思想,在進行品牌設計時,將保持品牌核心價值和個性的一致性作為品牌延伸的關鍵。如農產品的綠色功能、消費功能和安全功能等,都是農產品品牌延伸和發展品牌農業過程中必須注意的重要方面。
(七)加大農業技術創新,強化農業科技對品牌價值的增值能力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農產品品質,不僅是樹立農業品牌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本質需要。從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形成過程看,由品種研制,到良種選育,再到產品生產和后序的加工、包裝等各個環節,都離不開科技支持。而現代農業發展中,來自于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的支持作用越來越大,尤其是圍繞綠色農業、有機農業以及產品加工的發展,開創了許多新興的科技領域,為新的產品品牌的形成創造了良好的技術條件。近些年來,我國依靠優勢人才資源和科研院所及大專院校的雄厚技術,為品牌農業的培育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如有關無公害蔬菜、農產品生產技術的科研成果日臻成熟并大面積應用。但仍需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與支持力度,努力構建一個從農業生產、加工到營銷的技術創新體系,集成開發和重點示范一批農業重大關鍵技術,攻克一批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農產品加工、保鮮中的重大技術難題,建立健全農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不斷增加品牌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提升農產品品牌價值,推進品牌農業快速發展,促進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
參考文獻:
[1]呂志明.農業創品牌要謹防六大誤區[J].經濟論壇,2001(5):10-11.
[2]姚正國.集聚優勢打造品牌[J]..江蘇農村經濟,2007(12):39.
[3]霍商.培養農產品名牌是振興湖北省農業經濟的必由之路[J].生產力研究,2004(4).
[4]白光,馬國忠.農業品牌產品的質量安全[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7.
[5]陳燕,覃家君.實施農業標準化提高農產品競爭力[J].湖北農業科學,2004(1):15-17.
[6]耿罡.中國農產品企業品牌戰略分析[D].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12.
[7]黃金火,黃文軍.我國農產品品牌營銷探析[J].青海社會科學,2007(5):38-42.
[8]王策之.關于農產品品牌的思考[J].農業經濟,1999(9).
[9]李道和,李君.農產品品牌營銷策略[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
[關鍵詞]科學精神;旅游管理專業;研究生教育
一旅游管理專業研究生教育中培養科學精神的重要性
(一)科學精神的內涵
國內外對“科學精神”這一概念進行的專門探討并不少見。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快速擴大,大學生的科學精神問題引起了不少關注,例如秦元海、趙一鋌、吳薇、張瀟等多位學者都曾分別對科學精神進行了理論闡釋[1-4]。雖表述略有差異,但基本都認同“質疑、求真、思考和創新”等核心內涵??偨Y前人研究結果,可以認為科學精神在本質上是對待問題的一種態度和精神信念,面對具體理論學說與現實問題時表現為“不盲聽盲從、不唯師、不唯書”,而是依靠理性思考形成自己的見解或創新方法。這種敢于質疑和勇于創新的精神是與一個人的創新能力強弱緊密相關的。就旅游管理專業而言,能抓住旅游行業的特殊性,針對其具體現象和問題能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與反思,敢于在前人基礎上不斷探索創新的態度與信念,即為旅游領域中的科學精神。這是推動旅游科學和旅游實踐不斷取得進步的核心力量。
(二)科學精神與旅游創新能力的互動關系
科學精神首先是指不盲目崇拜權威、敢于質疑和創新的精神;其次是這種精神會促使一個人勤于思考,逐步形成理性創新的潛在能力。懷疑精神驅使我們去發現問題,但只發現問題是不夠的,還需要進行思考和創新,探尋改進措施、方法和途徑。完成一次懷疑與創新,就是科學精神的一次發揚與體現。創新能力也就是在這樣的實際活動中反復磨煉而逐漸得到增強的。就旅游行業從業人員而言,科學精神與旅游創新能力的互動邏輯關系更加明顯。由于旅游管理專業是尚不成熟的新興專業,無論是社會實踐發展,還是學科發展,都處于摸索和不斷創新改進的階段。長期以來,從本科到碩士教育層次,國內旅游高等教育長期呈現出“供需錯位”現象,即畢業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旅游企業招聘者總在抱怨找不到理想的人才。面對旅游專業畢業生就業時出現如此“相?!钡默F象,高校不應一味埋怨當前的旅游企業過于挑剔,而應在人才培養方面適時做出自我調整,培養學生具備適應社會需求的能力和實踐創新潛力。在旅游行業,實操經驗與技能是就業基礎,而旅游創新能力則是從業者的發展潛力。旅游專業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目標就是培養具有旅游行業實踐創新能力的高級管理人才。而要實現增強其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目標,首先就必須培養和強化其科學精神。
二旅游管理專業研究生教育中強化科學精神培養的緊迫性
(一)就業狀況反映出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缺乏就業競爭力
隨著我國旅游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旅游管理專業已經升級演變為更多、更貼切行業實踐需要的細化專業。然而從社會現實看,旅游管理本科和碩士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并不太理想。由于這些畢業生對本專業認可度并不高,自認為缺乏明顯的從業競爭優勢和職業發展前景[5],所以大多數旅游專業畢業生選擇跳入其他行業就業[6,7]。與此同時,卻有大量的非旅游專業學生投身旅游行業工作,例如外語類專業學生考取外語導游證,比旅游專業學生做外語導游更具有競爭力;還有一些經濟管理類專業畢業生也紛紛在旅游行業就業,他們的從業表現和旅游專業畢業生相比并沒有太大差距。總之,旅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反映出旅游專業的專業技術壁壘并不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比較優勢并不突出。這在一定程度上是與旅游專業學生缺乏突出的創新能力分不開的,而創新能力的形成和強化則必須以強烈的科學精神為支撐。旅游專業研究生教育的重點任務在于增強其旅游創新能力,進而提升旅游就業競爭力。顯然,以提升旅游創新能力為培養目標,首先就應塑造和強化學生的科學精神。
(二)旅游行業實踐迫切需要具備科學精神的從業者
進入21世紀后,我國旅游業取得了長足發展。近幾年更是日新月異,主要表現在:一是從國務院、原國家旅游局和相關部門下發的多項文件可以看出政府在持續不斷地為旅游業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持;二是旅游消費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國家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國內旅游人數已經超過50億人次;三是旅游企業集團并購行為頻現,其他行業領域的企業也紛紛進軍旅游業,旅游競爭日趨激烈;四是各地方政府重視旅游業已經成為常態,不重視旅游業則是非常態。目前是政府主導驅動旅游業成為熱點、旅游市場消費成為熱潮、旅游企業跟進形成熱流。雖說我國旅游業發展在總體上是“形勢一片大好”,但具體到微觀,國內眾多旅游企業經營并不十分景氣,可以說是“宏觀報喜、微觀報憂”。例如在酒店業、景區游覽業中占多數的中低等級企業的經營狀況并不理想,而收益良好的主要是占少數的高等級酒店和旅游景區。造成這樣兩極分化的狀況說明我國大多數中小型旅游企業缺乏旅游競爭力,而缺乏競爭力的關鍵在于缺乏創新型人才。在這樣的旅游業發展環境下,從國家到地方,再到各旅游企業,都迫切需要具有科學精神的時代“弄潮兒”,需要大量具有旅游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
(三)旅游理論與實踐的深入結合急需更多具有科學精神的專業人才
在旅游實踐飛速發展的同時,理論學界也在不斷涌現新思潮新理論。這些新名詞、新理念、新理論都是與旅游實踐相結合,在實踐基礎上產生的創新和發展。例如旅游遮蔽效應、產業融合理論是在旅游實踐基礎上的理論總結;文化創意旅游理念是將創意產業、創意思維在旅游領域中的運用;智慧旅游是在智慧技術支撐下,將智慧城市理念在旅游業中的運用,并衍生出智慧酒店、智慧景區等一系列新理念;而“旅游+”理念則是在“互聯網+”實踐基礎上提出的;當前在全國范圍內推進的全域旅游發展戰略更是對旅游業發展整體升級的模式創新。然而這些新理論都還不夠成熟和完善,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階段。要充分發揮旅游理論對旅游實踐發展的指導作用,就客觀需要更多具有科學精神的專業人才進行深入探索和創新。
三旅游管理專業研究生教育中的科學精神培養思路
在旅游管理專業研究生教育過程中,應把培養科學精神放在首位,在培養方案上以職業化、能力化和專長化為導向,在課程設置上注重實踐教學的數量與質量,在課堂教學上注重解決旅游實踐問題能力的提升。
(一)培養方案層面的科學精神培養總體指向
高職高專類旅游高等教育具有明顯的職業實操化導向,而旅游本科和碩士教育則需要注重旅游實踐應用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從社會實踐狀況看,旅游管理研究生畢業生需要一定實操技能基礎,更需要較強的思考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方案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總體規劃,是實現專業教育目標的戰略性總綱,指導著課程設置、教學過程等具體問題。在培養目標上,旅游管理專業研究生教育應更加重視科學精神培養,努力培養出有創新頭腦的“思考者”,而不是簡單的被動“執行者”。在培養方案中,在素質、知識和能力培養基礎上,需要注重對學生就業觀念和價值觀的引導,提升其對旅游行業的認可度,減少流向其他行業就業的可能性[8]。在旅游管理專業研究生教育過程中,應圍繞培養學生在旅游領域中的科學精神為目標,以增強旅游創新能力為主線,使學生從專業學習中不斷獲取專業優勢感,進而愛上旅游行業。
(二)專業課程設置上的實踐導向
要增強學生的旅游創新能力,首先必須增強其專業實踐應用能力。專業課程是對培養方案的具體化落實,是專業教育的內容框架。由于不同旅游類院校的培養目標定位略有不同,所以在特定培養方案指導下設置而成的專業課程體系也必然各有差異。但在設置專業課程的整體思想上,都需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為導向,考慮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旅游實踐應用與創新機會。一方面應設置更多貼近旅游社會現實的實踐類課程,另一方面在同一課程的教學環節上,應加大實踐教學環節的比重,為學生提供更多解決旅游實踐現實問題的機會。
(三)專業教學過程中的科學精神培養
專業課程教學是對專業教育的貫徹實施。旅游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應用性,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抓住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側重點,注重培養和提升學生發現問、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管是進行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教學,任課教師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具體手段上都應積極發動學生參與教學,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教師必須相信并做到“Lessismore”,即教學重點不在于講解多少內容要點,而在于能否啟發學生進行質疑與思考,推進其參與到教學問題當中,重點在于使學生掌握思考問題與創新改進的技能與方法,以此增加教學吸引力[9]。在課堂教學中必須使學生逐漸形成質疑和思考的習慣,在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逐步提升創新能力??傊?,旅游管理專業研究生課程教學應貫穿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同時使其增加專業自信心以及對行業的認知度和認可度。
四基于科學精神培養的旅游管理專業研究生教學實施路徑
課堂教學是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構建知識體系的具體化落實,是培養和強化科學精神的核心環節。以增強學生的旅游創新能力為驅動力的課堂教學應在培養學習習慣、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三方面得到體現。
(一)培養形成勇于質疑和勤于思考的習慣
就旅游業而言,無論是實踐發展還是理論研究,在很多方面都比以前進步很多,但同時也在很多方面表現出“新興與不成熟”的特點。例如近年興起的智慧旅游概念正在逐步滲透到酒店、景區、旅游交通等領域,但其理論研究還不成熟、不成體系,而且實踐應用也是在部分地區、部分企業的探索性應用。對于這些不成熟的旅游業新概念新理念,還有大量的理論發展與實踐運用空間。這需要更多的專業人士投入其中,探尋當前的不足,不斷對其優化。從心理學視角看,習慣是行為的持續強化和慣性表現。質疑和思考一旦形成習慣,就會持續產生創造力。反過來,隨著創新能力的增強,也更容易產生質疑和思考的習慣。作為具有活躍思維的年輕人,學生只要勤于思考,就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靈感和創造力,此類例子不勝枚舉??傊诼糜喂芾韺I研究生教育中必須著重培養學生形成敢于質疑和勤于思考的習慣,在逐步強化科學精神的過程中增強其旅游創新能力。
(二)在理論教學中拓展質疑和創新空間
理論教學是旅游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也是增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對旅游管理專業研究生而言,他們不僅需要知道“是什么”,還必須明白“為什么”。但這并不是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充分條件。在進行旅游理論教學時,教師需要對學生客觀闡釋現存理論學說及其爭議,鼓勵和引導學生去質疑和思考這些理論的適用性,例如“有什么限制性條件?有何不足?還有哪些改進的余地?”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線索,思考“從哪些視角和路徑去思考和嘗試創新”,幫助學生拓展思考空間。通過參與式、互動式、討論式理論教學,對現存理論舉一反三,讓學生形成勇于創新的意識,這才能進一步激發其創新潛能。
關鍵詞:經濟民族主義;俄羅斯東部;經濟開發戰略
中圖分類號:F15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0961(2009)06-0040-04
一、引言
俄羅斯東部地區主要包括西伯利亞聯邦區和遠東聯邦區,與我國東北地區毗鄰。在蘇聯時期,該國政界人士秉持追求地區發展平衡的政治理念,憑借行政手段來降低以列寧格勒(圣彼得堡)為中心的傳統工業區在全蘇經濟中所占的份額,推動生產區向東部的轉移。這種漠視國內差距(domestic disparities)而一味抑制競爭以強行拉齊各個地區的生產和生活水平的做法,反而導致空間低效(spatial inefficiency)的愈演愈烈。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向市場經濟轉軌的探索之旅即告開啟。盡管俄有希望通過尊重市場作用、發揮競爭機制來求取效率、促進增長的決心,但對市場和競爭的錯誤理解與實踐卻造成其國內各地區在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方面的差距不斷拉大,而此前一直因循指令經濟模式來保持人口密度和經濟密度的東部地區所面臨的形勢尤顯艱困。
與俄羅斯在外交方面的定位波折相契合,它的經濟政策在轉型過程中也經歷了先以西方為師、重視歐洲到“重新發現”亞洲的思路調整。師法西方表現為對西方經濟發展模式的機械模仿,主張俄羅斯經濟轉型必須遵從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而這種一邊倒政策的“集大成者”就是“休克療法”(shock therapy)。這劑追求快速、整體的私有化猛藥,非但未能使俄羅斯經濟轉型“畢其功于一役”,反而使得俄羅斯經濟在20世紀90年生全面衰退,人民生活水平隨之驟降。而這種激進改革雖然落幕,但其催生出一批利用私有化改革,通過尋租行為來廉價攫取原國有資產從而實現財富極大化的財團企業和特權階層。從葉利欽時代直至今天,結合政治權力與壟斷資本的工業財團仍然對俄羅斯經濟政策走勢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而之所以回望亞洲則是立足于俄羅斯的地緣現實。從表面來看,這源于俄羅斯早已有之的傳統思潮――“歐亞主義”,主張該國具有既不同于歐洲也區別于亞洲的超然性,是為“歐亞俄羅斯”。歐亞主義投射于俄經濟政策層面而形成的主要訴求包括該國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緣優勢,善于搶搭歐亞經濟快車,以實現本國經濟振興的“左右逢源”。然而,雖然歐盟是俄外資與技術輸入的最大來源,但北約和歐盟東擴給俄加諸的安全環境壓力,以及俄在嘗試與歐盟進行一體化經濟合作時所處的劣勢地位,使得它意識到“不能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加強與亞洲國家的經濟聯系是分攤風險的必然選項。而最重要的是,俄擔心其東部地區的長期積弱會威脅到該國的邊疆穩定,當地如果淪為“地緣經濟真空”地帶,勢必危及俄地緣政治利益及國家安全。再加上以中日韓等國組成的東北亞地區所煥發出的經濟活力以及亞太地區的經濟一體化趨勢,也使俄看到了借助于外部力量來解決東部地區經濟和社會問題的希望。而東部地區本身在自然資源和科技實力等方面的原有基礎也使其具備一定的合作誘因。由此,在經過幾年的籌備醞釀之后,俄羅斯政府于2007年4月提出了東部地區開發戰略。而開發政策的落實重點正是謀求推進俄羅斯東部地區與東北亞乃至整個亞太地區的經濟一體化合作。
由上觀之,無論是哪一項經濟思路,究其實質,皆為俄羅斯“國家利益至上”思維的呈現:國家利益是經濟活動的首要目標,經濟活動必須為國家的建設目標和整體利益服務,亦即經濟民族主義。而俄羅斯為此所采行的政策手段也反映出它擺脫了“休克療法”所推崇的經濟自由主義做法,而改用為發展型國家(developmental states)所成功實踐的政府對經濟的積極干預這一手法,這些政策與戰略皆帶有強烈的經濟民族主義色彩。本文從俄羅斯東部地區的開發戰略來進行經濟民族主義政策對一體化的尺度效應分析,正是因為以這一地區為鏡,可以管窺三類地理尺度(geographic scales)上的地理單元,(geographicunits),亦即地方尺度(10cal scale)上的區域(area),比如一個國家內部的省或州;全國尺度(national scale)上的國家(country);以及國際尺度(international scale)上的地區(re-gion)。通過分析經濟政策是如何作用于各類地理單元來探究其對致力于促進發展的一體化努力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具體來說,俄羅斯東部地區開發戰略既是俄羅斯本國東西部區域平衡發展政策的組成部分,又是俄羅斯東部地區和中國東北地區在全國尺度上開展一體化合作的政策推手,同時也是俄羅斯融入東北亞乃至亞太經濟~體化大潮的政策試驗。而俄羅斯的經濟民族主義訴求對這三個地理尺度上的一體化都產生了愿景良好卻實效有限的尷尬效應,毗鄰優勢的發揮仍然面臨諸多“瓶頸”。本文將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來對此加以分析,進而探尋對于一體化進程更具助推作用且行之有效的政策選項。
二、地理尺度效應的衡量基準:3D模式
經濟轉型或發展的地理維度(geographic dimensions)是指密度(density),距離、(distance)和分工(division),它們分別是人文地理(human geography)、自然地理(physical geog-raphy)和政治地理(political geography)的表征,構成了地理尺度效應的衡量基準。本文取這三個概念的英文首字母縮寫,將它們統稱為“3D模式”。其中,密度這一維度主要有助于分析經濟政策對地方尺度的效應,具體表現為人口密度和經濟密度。所謂人口密度(population density),指的是在一定時期內一定單位面積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數,用以表示人口分布的密集程度。而經濟密度(economicdensity)則用來反映一定時期內一定單位土地面積的總產出,其值等于GDP與土地總面積的比值,是檢驗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指標。地方尺度的衡量通常在國內的一省或州之中進行,關注的是城鎮與農村的經濟發展和布局。而在區域這一地理單元之內,物理距離相對較近,文化和政治因素所導致的分工差異也較小。善用密度維度的政策挑戰在于能否做到利用市場力量以鼓勵集中(eoneentra-tion),并促進城鎮與鄉村居民在收入水平上的趨同(conve-rgenee)。距離維度則主要與國家這一地理單元密切相關。這一維度具體表現為經濟活動集中的主導區域(leadingareas)和落后區域(lagging areas)之間的距離。善用距離維
度的政策挑戰在于能否幫助企業和工人縮短其與人口密度和經濟密度高的區域的間隔。這就有必要依靠制度建設來增強勞動力流動性,通過基礎設施投資來降低運輸成本。分工維度對于國際尺度的地理單元互動而言最具分量。從全球范圍來看,生產集中于少數地區的態勢十分明顯,這之中表現最為亮眼的是西歐、北美和東亞地區。在這幾個地區,分工較為細化,專業化程度較高,由市場力量推動的一體化進程明顯快于其他地區。盡管從直觀來看,距離維度更能說明世界市場的準入條件。但是國境的不可滲透性和通貨與管制的差異是比距離遠近更為難以突破的一體化藩籬。國際分工的強化有助于縮短差異,進而提升一體化的發展水平。
地方尺度、全國尺度和國際尺度這三個地理尺度都揭示了區位與繁榮之間的關聯性。它們共同蘊含一個潛在問題所形成的內在張力:人員在此地,生產在彼地。不同地理位置對于吸引人員和生產的速度與效果差異,決定了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的地理差距。而3D模式中的每一維度,恰是衡量地理尺度效應的基準工具。
三、3D模式視域中的俄羅斯東部開發戰略
(一)俄羅斯東部地區:三個地理尺度的凝結地
從地方尺度上來看,俄東部地區的城市化程度有限,人口密度和經濟密度本來就不高。自從向市場經濟轉軌以來,大量人員向更宜于生產的俄西部遷移。從全國尺度上來看,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遠東和外貝加爾地區產品的75%輸入俄中部地區和獨聯體國家,而2000年,由于運輸價格和能源價格的上漲,俄東部地區的對外經濟活動幾乎停滯了,有3/4的產品是用來滿足本地區需求,對俄中部地區的供貨縮減到10%。從國際尺度來看,其與毗鄰的中國東北地區的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也呈現快速發展的勢頭。從2001年起,俄東部地區的經濟增長勢頭重現。中國東北經濟區對俄貿易整體快速躍升,激增幾十個百分點,而直到2007年前后,中方在中俄貿易中一直處于逆差積累之中。中國已占俄羅斯東部地區外貿總額的28%。此外,俄還一直尋求密切同韓國和日本的經濟聯系,希望搭上東北亞經濟快車進而融入亞太一體化經濟。
(二)主觀構想:俄羅斯東部開發戰略的具體內容
在普京總統任內,俄羅斯日漸重視西伯利亞與遠東的開發,試圖依托該地區的自然資源、科技實力和交通設施來深化與東北亞乃至亞太地區的一體化合作。從2000年年底到2007年8月,俄羅斯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圍繞東部大開發的戰略構想,并進行了必要的制度準備。其中包括,制定《關于西伯利亞長期發展的構想》,修改和補充《1996-2005年和2010年前遠東與外貝加爾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聯邦專項綱要》,成立遠東和外貝加爾地區發展問題委員會,以及批準了聯邦專項綱要――《2013年前遠東與外貝加爾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綱要》。由此,俄羅斯東部地區開發戰略系統啟動。概言之,這套方略力求通過與東北亞諸國的合作來建設和改造俄羅斯東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秩序。這種地區發展政策借鑒了外向型經濟體的做法,其主旨在于推動出口貿易和吸引外部投資。結合該地區富含的大量自然資源和能源,利用外資的力量來建立更多與能源開發和輸送相關的基礎設施成為這套方略的重中之重。
(三)客觀實際:俄羅斯東部開發的3D“瓶頸”
從密度維度來看,自蘇聯解體以來,本就地廣人稀的東部地區又遭遇了人口大量流失,工業企業未能適應經濟轉軌的新形勢而導致生產滑坡、經營狀況惡化。而從1989年到2004年,幾乎所有的新企業都選擇了最為接近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區位,以便于融入世界市場。
從距離維度來看,俄羅斯廣袤的東部地區與相對富庶發達的西部地區之間相隔的自然距離,自不必贅言。甚至有西方專家認為俄羅斯東部地區發展的唯一障礙就是其與本國主導區域的遙遠距離,這也說明了東部很難通過與西部經濟一體化來縮短發展距離,達到區域平衡。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俄羅斯政府積極從東北亞地區尋找經濟合作機會的根源,指望由外力來促成內部的平衡。而俄羅斯東部地區雖然與中國東北地區毗鄰,但是在交通運輸方面仍然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距離維度的問題依然存在。
從分工維度來看,俄羅斯東部地區仍然在相當程度上保留了蘇聯時期所奠定的技術和工業基礎。但是在經濟轉型期,俄羅斯這個昔日超級大國的衣缽繼承者在對外貿易方面呈現出“第三世界化”的趨勢??肯驓W洲和東北亞國家出售能源來賺取外匯成為彌補本國財政赤字的重要收入來源。俄東部地區原有的產業優勢一無發揮空間;再則,當地惡劣的自然地理條件使得能源資源的開采很難在短期內快速收效,須不斷投入大量資金,改進技術條件才行。
綜上所述,俄羅斯東部開發戰略如果真要行之有效,必須充分意識到上述的3D"瓶頸”,切實從化解這些問題的角度人手。但是,在開發戰略的具體實施過程中,俄羅斯經濟民族主義的政策傾向反而成為更大的發展“瓶頸”。
四、俄東部開發戰略中的經濟民族主義傾向對一體化的尺度效應
按照經濟地理學的觀點,俄經濟活動在地理分布上的失衡格局極為明顯。相對于西部地區而言,東部地區在俄經濟版圖上處于邊緣地位。俄東部地區的工業基礎建立于全國經濟一盤棋的計劃經濟時代,而東部的主要經濟使命是為西部中心地區提供能源。隨著俄經濟朝市場化方向轉軌,這種格局日漸趨近于保羅?克魯格曼(PaalKrugman)所建構的“中心一邊緣模型”(CP Model)。這個模型的內在邏輯在于空間集中(spatial concentration)的自我強化,揭示的是一種以彼此間聯系為基礎且不斷自我強化的經濟聚集。也就是說,企業必然希望將它們的生產定位于最大的市場,以此來節省運輸費用與遠距離銷售等其他各項成本。然而,市場規模取決于當地擁有多少企業。而企業是否選擇進駐的依據在于當地的常住居民數量以及他們的收入水平。反過來,企業數量的多寡又決定了當地能提供多少工作崗位。而就業狀況的優劣又是當地居民選擇留守還是遷移的主要考量。
從地方尺度來看,俄東部地區的特點可以簡要概括為如下三點:地廣、人稀、資源豐富。在計劃經濟時代,該地區從企業數量、居民數量和收入水平以及經濟規劃與部署等,都受控于中央行政指令。遠東地區就是國家財政重點支持的地區,居民的工資、津貼和住房等政策都相對優厚,而這種發展局面在轉軌時期已難以為繼。由于體制束縛與氣候等自然條件的限制,俄東部地區的日用消費品自給率很低,該地區的進口商品大多數為日用生活品和輕工產品。計劃經濟時期圍繞資源開采而形成的重工業布局在相當程度上推動了該地區的城市化發展。即使在農村中也有約三分之一的居民并非農業人口,這也限制了當地的農業發展水平。乍看起來,經濟民族主義傾向對地方尺度上的區域單元所施與的效應并不顯著,但回溯歷史,依然可以發現一些痕跡。自有人口統計
以來,俄東部地區就處于勞動力稀缺的狀態。十月革命之后,蘇聯政府加速向該地區移民以進行資源開發。而在斯大林主政時期,當地所建立的一些勞動營,就是主要由“被清洗分子”組成,而猶太人等少數民族也被強制遷至此地??梢哉f,東部地區在蘇聯時期的開發戰略就已經具有了民族主義色彩。
關鍵詞:農業機械自動化;發展現狀;未來前景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一體化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同步實施,我國農業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此同時,勞動力成本提高也推動我國農業發展逐漸朝著機械化和自動化的方向轉變,尤其是現代信息化社會的不斷發展,以信息自動化和自動控制技術為支撐的各種農業機械設備和機電產品也已經逐漸深入應用到我國農業發展中來,形成了體系化的農業發展模式,對于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提升我國農業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價值。隨著現代控制理論和自動化技術的持續發展,我國農業機械設備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斷提升,結合當前的發展現狀對農業機械化未來的發展前景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1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發展的必要性
1.1有利于解決農村地區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大多數青壯年人群都離開城市涌向城鎮謀求更高水平的生活,導致農村地區青壯年勞動力嚴重不足,在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業發展規模的同時,也不利于推動我國農村地區經濟水平的提升。而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國對農產品產量的需求十分巨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水平的提升,一方面,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的應用能夠有效解決農村青壯男勞動力不足的問題,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另一方面,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的應用也能夠提高我國農業作業效率,有效降低由于勞動力因素帶來的成本較高問題,有效提升我國農產品的品質,對于推動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解決勞動力不足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1]。
1.2有利于推動社會的發展進步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日益提高,生活觀念也在發生著十分深刻的變化,人們開始追求高質量的產品,與此同時,生產者對于提高勞動的生產力以及增加勞動舒適性的要求也逐漸提升。從世界范圍來看,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也使我國的農業生產面臨著日益嚴重的競爭壓力,急需要通過改善農產品生產條件以及降低成本等方式來獲取較高的經濟效益,在這樣的發展環境下,通過使用農業機械化和自動化設備能夠有效促進我國農業行業的發展,進而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2]。
2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的發展現狀分析
2.1農業機械及裝置的自動化控制水平
在我國農業機械化設備和裝置的應用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八種自動化設備:1)聯合收割機。該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既能夠實現收割高度的自動化控制,也能夠結合稻麥的生長高度,自主控制行駛的速度和方向,感應收割區域和未收割區域,從而形成自動化運轉,保障農業機械化水平。2)插秧機。該設備的自動化尾插秧部件,能夠通過對部件的水平控制在轉彎時自動提取插秧部件,并形成自動化減速過程,進而完成自動供苗上苗。3)拖拉機。農用拖拉機廣泛使用的油壓式機械調節系統裝置和電子三點連接式調節裝置都能夠提升拖拉機的自動化控制水平。4)移栽機。移栽機內部自動化水平的實現是通過自動供苗塑料裝置以及自動移栽裝置構成的,其中傳動鏈式自動移栽裝置的應用能夠有效保障系統的自動化運行。5)挖掘收獲機。該機器自動化控制是通過挖掘深度自動調節裝置和自動感應石塊及篩選裝置來完成的,從而完成在農業生產中的土壤翻面等工作環節。6)施肥播種機。施肥播種是農業生產中的關鍵一步,對勞動力的需求量十分大,利用自動化裝置例如計數器和感應器等裝置能夠實現自動施肥和播種,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最大程度節約勞動力要素成本。7)噴霧機。該設備的自動化主要是能夠根據噴霧時的風向、風速以及作業速度等自動調節噴霧流量,同時也能夠結合農作物的種類自動調節噴灑密度,自動感應雜草的位置。8)干燥機。該裝置能夠通過自動功能調節熱風溫度裝置的運行來保障發生事故時在第一時間切斷物料供給,從而避免過多供給影響農作物的穩定生長[3]。
2.2無人自動操作農業機械裝置
無人自動操作農業機械裝置能夠結合農作物種類和土壤的基礎特性,以及對天氣狀況的自動感應來收集信息,例如可以結合土壤的硬度差異來自動區分已作業區域和未作業區域,還能夠利用傳感器來感應已收割區域和未收割區域。此外,自動化的噴霧機和收割機等都能夠實現田間作業,減少對勞動力的使用需求。另外,在農業機械化設備中還存在固定式的機械設備,例如全自動谷物干燥機和全自動分選機等都能在固定模式下發揮作用,從而保證農業生產過程的順利開展。
3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的發展前景分析
機械自動化是制造業和自動化技術的融合領域,在我國的發展經歷了較為漫長的過程,隨著我國信息技術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機械自動化也逐漸應用到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中來,在農業方面的應用尤為明顯,因此,結合機械自動化在我國農業的應用現狀進行展望,對于豐富和優化我國農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3.1朝著多元化和協調化方面邁進
農業機械自動化是當前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是一門融合了多項科學技術的交叉學科,這一領域融合了計算機科學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自動化技術等多個方面的專業技術,在農業機械設備的應用及創新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在自動化運行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不同專業的技術優勢,在農業生產環節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促進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現階段,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制造行業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在產品設計、生產制造以及銷售和運營方面都呈現出各自獨立的狀態,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個行業之間的交叉和融合勢必要對自動化設備進行創新應用和升級改造,而這種相互獨立的狀態既無法對農業機械化設備進行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改造,也無法將改造的設備直接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去,甚至于一些產品設計者也無法直接了解農戶的設備使用需求,進而無法對產品進行針對化的設計和創新,因此,針對這一問題,在農業機械自動化的發展中應當主動實現機械設計、設備制造生產以及生產銷售環節的一體化開展,形成緊密結合的發展趨勢,實現我國工業和農業協調發展,共同朝著多元化和協調化的方向邁進[4]。
3.2向著智能化和互聯網方向發展
我國信息社會的深入發展使得各行各業的信息化應用水平不斷提升,對智能化的需求也不斷提高,農業機械自動化行業發展在追求高速、高效和高精度的基礎上也隨著社會發展步伐逐漸向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發展,這就要求在機械設備的制造和運行過程中要利用科學技術來實現勞動力和機械設備的深度融合,在提升設備運行效率的同時確保自動化精密度水平的有效提升。首先,在機械加工的過程中要將設備的生產過程與智能化技術進行緊密結合,在相關信息技術的應用下,設備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能夠對各種運行條件作出及時的響應,從而結合不同的作業情況形成科學合理的反饋,實現作業效率的有效提升;其次,在農業機械設備制造生產目標來看,要求機器能夠充分做到像人一樣思考,即實現智能化運行,這樣一來既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目標,也能夠生產出符合人類發展需求的商品,對于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設備向數字化邁進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價值;最后,在智能化的方式應用下,對設備生產工藝的時間也需要進行有效的縮短,同時也要保障農業機械設備的作業精度,確保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在農產品種植和維護過程中的智能化應用和開展,對于推動我國農業和工業現代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3.3朝著環境友好型和綠色化趨勢發展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我國經濟社會和農業發展也在朝著綠色化的方向邁進,因此,在這一社會發展形勢下,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的生產和應用也應當朝著環境友好型和綠色化的趨勢發展,任何設備的制造和應用應當建立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基礎上,政府也應當加大對農業機械自動化生產和應用過程中的廢棄物排放管控力度,對于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要嚴格制止。機械自動化制造設備的綠色化要求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也在不斷提升,這就要求在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的設計和制造過程中要嚴格遵循綠色設計理念,將綠色制造、綠色加工以及綠色應用貫穿在綠色設計始終,嚴格按照國家出臺的相關設計和應用標準執行,從生產工藝作為起始點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推動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的及時更新換代,實現農業機械制造朝著綠色化的方向發展。
3.4重視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提升,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為了推動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的創新化發展,需要加強對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深化人力資源改革,以專業人才的隊伍建設為出發點,采取強有力的人才培養政策和措施來推進機械自動化專業的人才引進工作。同時還要加強在職人員的專業素質培訓,通過學習先進的專業技術和應用理念來激發行業活力,實現人力資源在創新型社會的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