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7 15:57: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物流工程供應鏈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物聯網;智能物流;供應鏈管理;決策能力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8029
隨著我國物聯網智能物流供應技術的不斷發展,其物流公司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這就使物流公司對物流供應鏈管理技術要求越來越高。由于物聯網的智能物流供應鏈管理質量直接對物流公司的經濟效益造成較大的影響,同時,物聯網的智能物流供應鏈管理水平影響著電子商務信息的傳遞質量。因此,做好物聯網的智能物流供應鏈管理工作顯得非常重要,從而保障物聯網信息傳遞及時、信息交換準確。進而保障我國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
1 物聯網對智能物流供應鏈的影響
隨著我國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提升,其給我國物流工作提供了很大的物流供應信息傳輸空間,從而使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前景更大更遠,并使其物流產業發展朝著更加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并且,物聯網智能物流供應技術能將每個產業中的同類資源進行物流資源信息集中化,從而實現同類資源信息橫向整合。同時,物聯網智能物流供應技術能對每個物流產業中的物流資源進行專業化物流信息采集,從而實現物流資源信息的分層整合優化,進而實現物流產業中物流資源的縱向整合[1]。物聯網的智能物流供應鏈管理是將在此供應鏈上的企業制造商、企業批發商、企業運輸商以及企業零售商所供應的物流資源,進行物流資源、物流資金流進行信息整合,從而對企業物流供應鏈信息進行決策管理,進而使管理決策過程更加方便快捷。其物聯網的智能物流供應鏈管理,體現在同步化信息共享、優化企業供應鏈以及供應鏈可視化等方面。因此,本文將對以上物聯網的智能物流供應鏈管理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
11 同步化信息共享
物聯網的智能物流供應鏈管理目標為信息同步化與信息共享,并且在物聯網智能物流供應過程中,對物流供應鏈中的物流資源進行資源追蹤。同時,向物流供應鏈中所有企業進行實時的物流資源信息傳遞,并保證其物流資源信息的準確性,從而避免物流資源信息失真的情況發生,高效的進行物流資源信息傳輸,能對物流市場需求進行準確的預測,從而減少各物流企業的庫存量[2]。
12 管理過程優化
在物流供應管理過程中要優化企業供應鏈,并將傳統供應鏈管理中物―人―物的模式轉變為物―物模式,進而使企業物流供應鏈得到優化。在物流供應物與物的供應傳輸模式運轉下,能提高整個物流供應的供應鏈效率,同時能降低管理人員進行物流管理工作時的出錯率,從而實現物流供應運行中物與物之間的直接傳輸,并對物流供應過程中的物流資源進行實時監控與追蹤管理[3]。
13 供應鏈可視化
在物聯網的智能物流供應鏈管理過程中,以物聯網為基礎的供應鏈能夠實現可視化。其物聯網智能物流供應鏈在網絡運行中,可對物流中的每一個產品進行產品物件標記工作,相當于對資源產品貼“標簽”,其“標簽”內容為此資源產品的產品信息與互用性信息,從而使供應鏈管理人員通過“標簽”內容便可對物流資源產品進行識別,進而使物流資源供應鏈實現網絡內部企業資源信息共享與交換,實現零透明度供應鏈管理,保證了供應鏈管理的公開化[4]。
14 網絡無縫化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其顧客的個性化需求也隨之提升。這就使網絡無縫化工程要進行不斷地提升與完善。同時,為了滿足顧客的個性化需求,物流資源供應企業必須提升資源供應速率,并保證資源供應的靈活性與變通性。但由于這種資源供應模式,使資源供應的管理成本提升。因此,應采用智能型供應鏈網絡,從而提升資源供應信息交流、資源資金流以及資源供應的控制水平,并使企業選擇最為正確的資源供應路線,進而減少企業庫存量。同時提高企業產品資源的運輸效率,從而實現物流資源供應鏈的物流資源再造。
2 基于物聯網構建智能物流系統
傳統的物流資源信息管理系統只能對各個企業的物流信息進行采集整合,不能對其有用的物流資源信息進行采集提取,致使對物流資源信息管理程度較低?,F如今,基于物聯網的智能物流供應鏈系統會大大提升物流資源的信息采集速率與有效信息提取速率,從而保障物流資源供應運行的高效率與高穩定性,進而使物聯網的智能物流供應鏈管理工作能高效率的進行。同時,通過物聯網智能物流供應鏈,企業能對物流資源信息進行快速采集與提取,從而能提高物流供應鏈管理的決策能力與決策效力,進而提升物流資源供應信息的準確性,并能快速的對市場做出供應反應。物聯網的智能物流供應系統是通過物流資源信息流動進行信息采集,同時通過運用現代物流運輸配送技術、物流信息技術、信息自動化技術以及物流資源系統集成技術等,尤其是現代物流運輸配送技術,其可通過物流信息優化與物流資源可控化對物流資源信息傳輸全過程進行信息合理采集與信息提取,從而保障物流供應鏈管理質量與物流供應鏈管理水平。
21 整體工作流程
物聯網的智能物流供應鏈管理工作是基于物聯網RFID 的物流管理系統進行的,并通過幾個物流系統處理服務器對智能物流供應系統中的物流供應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其中ONS處理服務器主要對物流供應系統中物流資源產品IP進行獲取分析,PML處理服務器對物流供應系統中物流資源產品的各種原始信息進行采集整合,同時通過物聯網的智能物流供應中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將企業管理系統中收集到的物流信息進行分析,從而進行企業管理決策。
22 系統功能分析
通過對物聯網的智能物流供應鏈系統進行功能分析,其物聯網智能物流供應鏈系統運用EPC/RFID技術,并在實際物流供應配送中對物流資源的生產運輸環節與存儲銷售環節進行物流資源供應配送,其物流供應鏈上的企業生產批發商以及運輸零售商通過物聯網智能物流供應系統,對其供應鏈上的產品進行動態追蹤,并能對市場需求迅速地做出反應,從而降低企業產品的庫存量,進而提升企業經濟效益[5]。同時要結合互聯網中的系統信息,并實施企業產品生產銷售管理與庫存運輸管理工作。
3 結 論
現如今,物聯網的智能物流供應技術處于技術初始階段,但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提升,其物聯網的物流供應管理運行模式將不斷完善與成熟,從而實現物聯網物流供應智能化可視化管理,進而提升物聯網物流供應管理質量與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周敏,師源,徐禎煒,等基于物聯網的供應鏈管理應用研究[J].價值工程,2010(26):123-124
[2]戴定一物聯網與智能物流[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0(8):122-123
[3]甘勇,鄭富娥基于EPC技術的物聯網在供應鏈的應用[J].商場現代化,2013(16):332-333
[關鍵詞] 供應鏈管理;材料供應;物流
[中圖分類號] 40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024(2008)08-0059-03
[作者簡介] 周盛世,青島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物流管理;
牟 青,青島理工大學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物流管理;
房慶軍,青島理工大學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物流管理。(山東 青島 266520)
一、建筑企業供應鏈管理研究內容
1.建筑企業經營管理理念與價值觀的一致性研究。建筑經營管理理念是以合同作為主導,根據建筑工程可分為長期合作關系與特定項目的合作關系,長期合作關系關注點在于雙方的合作目標與項目績效,面向特定項目的合作則關注各方合作與互惠的連續性。無論是長期合作關系項目還是特定項目,供應鏈管理理念強調的都是戰略伙伴關系與聯盟,打造強有力的建筑供應鏈,需要達到合作、雙贏的企業在經營管理理念與價值觀上的一致性。
2.滿足生產需要的建筑企業供應鏈管理研究。建筑企業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預制構件、組件,依據批量運送、批量生產、照單組裝等供應鏈的類型細分,尋找各自供應鏈的上下游企業,下游企業其需求是生產導向型的、穩定的精細生產,而在其下游,需求是變動的、柔性的。關注供應鏈和施工現場的銜接面,對施工現場采用價值流程分析與供應鏈重組,解決諸如待料、征地拆遷、變更、與各類利益人的糾紛等導致窩工、停工等相關問題。
3.施工過程中資金保障對供應鏈的影響研究。保障建設資金,防止工程施工過程中拖欠工程款問題,已有不少學者對此進行過研究。但單純從資金流視角對建筑供應鏈的探討文獻很少,更多的是抓住供應鏈是價值鏈的實質并從提升價值、降低成本的角度來考慮,在伙伴關系的構建中,信譽與支付受到廣泛關注。我國每年拖欠民工工資絕大多數產生在建筑行業。因此,資金保障與合理的支付體系似乎十分棘手,建設部推行工程保證擔保制度,已收到一定成效。
4.基于信息流的供應鏈管理。信息正越來越成為決策的重要資源,建筑供應鏈中的信息類別繁多,而建筑所涉及的關鍵作用在不同的建設階段也不同,他們對信息關注的焦點、程度;信息的獲得、處理、轉移的態度各異。建筑項目的管理常常圍繞成本、時間、質量來展開,作為信息的接受者、決策者或溝通者,信息的有效流動影響了項目的這三個目標的順利實現,在復雜的建筑項目中,需要有清晰的模型來理解信息流動的路徑。
5.建筑企業供應鏈管理的風險研究。建筑項目周期長,資金及勞動力密集,涉及的利益主體方多,風險防范的難度大,影響了其績效的改進與提高。建筑供應鏈的項目風險管理、知識管理框架,構建了面向項目管理流程和信息的模型,強調在風險管理中可共享的知識驅動型方法,以及定義通用的風險術語,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特定項目的風險條目、風險轉移和應對措施。
二、建筑企業供應鏈的構建
根據建筑業經營活動的特點,從建筑項目生命周期的角度給出建筑供應鏈的定義:建筑供應鏈是指以業主對建筑項目要求為目標,從業主產生項目需求開始,經過項目定義、項目融資、項目設計、項目施工、項目竣工驗收交付使用、維護等階段,直至改建擴建,最后拆除的這一系列建設過程中所有涉及的有關組織機構組成的功能性網絡鏈結構。
三、建筑企業供應鏈管理的實現途徑與方式
1.ERP在建筑企業中的應用。企業資源計劃(ERP)是一種以市場和客戶需求為導向,以實行企業內外資源優化配置,集客戶、市場、銷售、計劃、采購、生產、財務、質量、服務、信息集成的現代企業管理思想和方法。ERP以“平衡供需”為目的,能使主要業務流程集成化和自動化,能共享數據和業務活動結果,從而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企業的生產能力和反應速度,降低成本,形成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其核心管理思想主要體現在對整個供應鏈資源進行管理的思想,精益生產、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事先計劃與事中控制的思想。
建筑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行業特點,一切從實際出發,實施企業資源計劃。現在的市場競爭激烈程度也是有目共睹的,企業必須看到:資源的有限性同建筑企業擴展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是長期存在的,解決好二者之間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各個企業面對社會的壓力都非常大,要想有效地管理企業,必須實施企業資源計劃。
2.綠色供應鏈管理在建筑企業中的實施途徑。綠色供應鏈管理理念一般認為它是一種在整個供應鏈中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效率的現代管理模式,它以綠色制造理論和供應鏈管理技術為基礎,涉及供應商、生產商、銷售商和用戶,其目的是使得產品從物料獲取、加工、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過程中,對環境影響最小,資源利用效率最高。綠色供應鏈將環境因素融入到整個供應鏈中,目標是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降低整個生產活動給人類和環境帶來的危害,最終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最優化。綠色供應鏈的內容包括:綠色設計、綠色采購、綠色生產、綠色包裝和運輸、逆向物流。
(1) 實施供應鏈系統各環節的綠色設計。供應鏈有關各方應密切合作,不僅包括設計者和制造商,還要包括供應商和材料專家,即在多方之間充分溝通、信息共享、協作的基礎上共同進行綠色設計。實施綠色設計,改善和保護社會生態環境,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這一戰略計劃的實施必將使企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提高企業的聲譽和產品的競爭力,最終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 供應鏈系統企業實施綠色材料工程。綠色材料的使用,要求供應鏈上各節點企業的密切合作,制造商與供應商應就綠色材料展開廣泛的探討,制造商應就材料的供應提出綠色要求,并積極參與到供應商綠色材料建設中,有條件的可提供培訓和技術上的支持,與供應商緊密溝通、協作,共同樹立“環境成本”觀念。加大對具有污染性材料的限制和抵制力度,從生產源頭給予消滅,在流通領域給予取締,確保綠色材料、節能環保型材料工程的實施。
(3)樹立供應鏈系統企業綠色營銷觀念。企業實施綠色營銷,向消費者宣傳綠色消費理念,展示企業綠色文化,引導綠色消費潮流,讓消費者了解企業所進行的環境努力。供應鏈系統企業生產的產品要符合綠色環保要求,保證生產的產品無添加劑、無防腐劑、無污染,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企業的這一行為必將增強消費者對企業產品的知名度、滿意度和忠誠度,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企業綠色形象。
(4) 實現供應鏈系統綠色物流。 實施綠色物流既可以大大減少廢物的產生,又可以降低成本。設計逆向物流運作模式,并保證其暢通,做到綠色回收,實現再使用、再循環。
3.關聯供應鏈管理應用。供應鏈管理在縮短產品開發周期、降低庫存周轉率、降低運輸成本等方面表現出突出的優越性。面對我國日益嚴峻的資源與環境的雙重約束,要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繼續沿襲傳統經濟發展模式,資源將難以為繼,環境將不堪重負。為此,國家呼吁節約型社會的構建,倡導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原則的可持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關聯供應鏈是指在考慮資源環境與經濟雙重的情況下,供應鏈核心生產企業之間具有生產廢棄物在利用關系的兩條或兩條以上供應鏈組成的網絡。
可持續發展要求人們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環境效益。21世紀人類面臨著更為嚴峻的生態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企業如何合理利用有限資源,保持適度增長和持續發展,而建筑企業也不例外,關聯供應鏈管理是經濟績效與資源環境績效雙贏的有效管理模式,是一種系統性發展戰略,這也是建筑企業供應鏈管理發展的一個方向。
四、建筑企業供應鏈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
1.建筑企業供應鏈管理中應解決的問題。
(1)材料供應商延遲供貨與質量缺陷。材料供應商的表現如何,將直接影響到供應鏈的性能。建筑工程施工所用的建材品種多、數量大,包括混凝土、鋼材、磚石、木材等大宗的建材以及各種裝飾材料。因此,材料供應與采購是建筑企業供應鏈管理的關鍵環節。由于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材料供應商并非都能在保證期內準時提供材料。機器故障、上游供貨商推遲供貨、供應商與采購方的糾紛等諸多因素都可能導致延遲供貨。
(2)施工網絡進程與物流配送銜接偏差。一方面,不可抗力的產生諸如暴雨、洪水、臺風等異常氣候條件及難以預測的自然災害,甚至突發事件等不確定因素將對整個供應鏈產生影響。施工材料配送的可靠性是決定企業所需庫存及按時竣工的決定性因素之一,而物料發錯地方、未預料到的不利地質條件、現場操作事故導致的人員傷亡以及其他各種質量事故等都將導致施工過程的臨時中斷。
另一方面,受時間和空間控制的物流配送過程是供應鏈管理的瓶頸。供應鏈鏈式結構的特點是構成物流配送運輸中延遲問題的實質。在鏈式結構中,誤差逐級向上逐層傳播并疊加放大,偏差與不確定性也將成倍增加。物流配送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不確定性,同時不確定性也在物流配送過程中傳播,如交通事故、交通堵塞、道路維修導致交通改線等偶發事件將導致供應時間延遲,而延遲的累計效應將導致交貨期的不確定,它直接影響施工進程和交付時間,從而影響客戶滿意度。
(3)上下游之間需求信息的不對稱。需求信息難免存在偏差,需求信息的不確定可能帶來不準確的市場預測。供應鏈上每一節點的企業只根據相鄰節點企業的需求信息確定自己的采購計劃和庫存并進行生產,需求信息的偏差會沿著信息流方向逐級放大。于是,處于供應鏈源頭的物料供應商得到的需求信息與市場需求信息之間有很大的出入。供應鏈兩端需求信息總體偏差的量級要比其間相鄰兩節點的偏差量級大得多。建筑企業涉及面大,其供應鏈相對復雜,信息經過供應鏈的傳播,供應鏈上每個環節附加給信息流一個系統誤差,誤差不斷放大造成信息失真,不確定性隨之產生。此外,下游客戶喜好的易變性會引起不規則的購買傾向,其需求的不確定性以及上游供應商不準確的市場預測等都將帶來供應鏈管理中的不確定。
2.應對措施與方法。供應鏈的網狀鏈式結構決定了不確定性的存在,針對系統中各不確定性因素的相對影響,研究如何降低甚至消除供應鏈管理中這些因素。
(1)確定合理與科學的庫存量。第一,建筑施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應保持一定的庫存,具備足夠的庫存維持量是應對不確定性的一項保險措施。不確定在供應鏈中的傳播是復雜的,而現在還沒有能精確計算出生產過程中庫存量應有大小的方法,因此,目前建筑企業只能按傳統方法依賴于經驗決定材料庫存量。此外,建筑企業必須正確評估企業當前庫存量,才能做到對材料的供應量心中有數。第二,供應商的下游客戶應跟蹤收集并認真分析其上游供應商供應延遲的一些數據,如供應的平均延遲及準確性能等,從而有助于決定庫存。第三,在供應方與采購方之間建立良好順暢的信息溝通渠道,使材料供應商能夠共享總承包企業的信息,從而提高供應商的應變能力,減少信息失真造成的不確定性。采購部門作為供應商與生產部門聯系的紐帶,應協調供應與生產的關系,盡量選擇專業采購人員進行采購,采取集中采購與分散采購相結合的方式,從而盡可能地降低不確定性。最后,從戰略的角度選擇合適可靠的供應商。多頭采購易增加不確定性產生的可能,因此,應盡量采用較少的可靠的供應商,這樣有利于雙方建立穩定長期的合作關系,質量亦有保證。
(2)建立工程物資采購供應信息化系統。即將電子信息技術引入供應鏈管理,使供應鏈上的原材料供應商、物流運輸公司、施工企業、客戶方及相關業務合作伙伴在信息共享的基礎上進行協同工作。通過信息共享及快速傳遞,使上家獲得下家需求信息的原始來源,提高預測精度,使之能對客戶需求變化進行快速反應,保證決策的可靠性,提高供應鏈的運作效率,避免需求信息逐層傳遞造成的信息延遲和信息偏差累計效應造成的庫存浪費。同時,對各種變化造成供應鏈的不確定性進行及時的跟蹤,做好計劃與預測。通過建立透明的、共享的信息系統,使建筑企業內部各部門、施工過程各工序之間保持準確、快速、可靠的信息交流,避免信息失真造成不確定的影響。加強物質技術基礎設施的建設作為硬件保證,將企業內部供應鏈與外部供應鏈以及用戶集成起來,形成一個集成化的供應鏈網絡。要求總承包企業與供應商、分包商建立良好的戰略關系,從而能有效地組織自己的生產,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方式滿足合作伙伴的生產需求。
(3)優化供應鏈結構,提高供應鏈管理效能。精簡優化供應鏈,消除冗余環節,盡可能使流程合理化,加強供應鏈節點企業間的聯系與合作。安排充足的提前期;優化運輸路線,采用便捷可靠的運輸工具和路線;加強運輸過程的實時跟蹤控制和及時信息反饋;選擇地理位置適宜的供應商,減少材料運輸過程中產生不確定的可能;選擇第三方物流,將部分業務外包給專業物流公司;從戰略的觀點考慮降低不確定性,對施工過程實行全面質量管理,采取一定的激勵或獎懲措施,使施工生產過程更加可靠。
參考文獻:
[1]楊耀紅.建筑企業供應鏈管理研究[J].經濟師,2005,(3).
[2]劉北林.供應鏈與第三方物流策劃[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5.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物流管理;教學改革;實踐平臺
供應鏈管理是進入21世紀后企業適應全球化競爭的一個有效途徑,是一種新的管理模式。2005年1月美國物流管理協會(CLM-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正式更名為供應鏈管理專業委員會(CS CMP-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成為全球供應鏈管理時代來臨標志,供應鏈管理思想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專業人士所了解并應用。為了適應這一全新管理思想對社會人才的需求,國內高校包括物流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工商管理、企業管理等相關專業紛紛開設了供應鏈管理及物流管理等方面的課程。然而,由于課程開設較晚,與課程建設相關的基礎條件有限,還沒有形成一套適合該課程特色的教學方法。本文結合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以下簡稱信管專業)的培養模式,闡述了在本專業開設供應鏈及物流管理課程的一些新的教學方法。
一、信管專業供應鏈及物流管理課程的任務及要求
“供應鏈及物流管理”是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一門專業限選課程。課程以一種新的管理模式――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為研究對象,系統介紹供應鏈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實現原理、功能構成、解決方案及應用技術,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型、應用型課程。其任務是讓學生能夠結合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研究企業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管理與運作,合理、有效地組織供應鏈中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活動,通過反饋的信息流、物料流及信息流,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綜合物流管理及供應鏈管理素質,使學生掌握供應鏈管理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理論,具備供應鏈管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與手段,引導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新的理念、新的視點對供應鏈管理進行認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綜合能力。
二、教學組織及教學方法探析
1.課程內容的組織
課程內容的組織策略采用“認識運用評價構建”的技術路線,從了解供應鏈及物流管理的基礎知識入手,逐步深化,最終達到靈活應用的水平。
(1)認識供應鏈及物流管理。了解供應鏈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及基本構成,理解全球經濟一體化條件下供應鏈管理、物流管理對企業經營及,國民經濟的影響。充分認識到供應鏈管理思想對企業特別是我國中小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2)供應鏈管理的計劃、組織與控制。理解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供應商管理、采購管理、庫存管理、運輸及配送管理、訂單與客戶關系管理、生產物流管理、銷售管理等方面的組織方式與控制策略。進一步了解一體化戰略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以及構建供應鏈管理的艱巨性。
(3)供應鏈管理評價。分析供應鏈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的構成,供應鏈環境下的多贏機制與價格策略,供應鏈績效報告等。
(4)構建企業供應鏈系統。在Internet環境下,探討企業供應鏈管理系統的解決方案,利用軟件開發技術及其他信息技術構建企業信息化――供應鏈管理系統。
2.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上靈活運用案例分析、互動游戲、角色扮演、模擬實訓、實地調查、企業供應鏈調研與策劃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努力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實踐技能和社會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全面發展。
(2)教學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網絡教學等現代教學技術和教學手段。充分運用交互式、討論式、啟發式、案例討論、模擬仿真等教學手段,逐步建立及完善校內網絡課程學習網站,包括課程資源、在線實訓、在線交流和在線測試等欄目,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豐富的參考資源。
三、信管專業的教學深化
該課程在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學生的教學中,除了運用上述的教學方法外,還應該結合本專業的培養特色,繼續深化教學體系改革。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是一所電子信息類高等工科院校,在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建設過程中,一直把培養學生掌握企業信息化知識,掌握企業信息系統構建與開發作為計算機技術、數據優化與融合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技術交叉融合的方法之一。為此,2007年秋,在校教改基金的扶持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進行了“供應鏈及物流管理教學實踐平臺研發”的項目建設,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在教研室老師及信管專業高年級學生的共同參與下,開發了基于B/S結構的供應鏈及物流管理教學實踐平臺,系統使用Microsoft公司的SQLserver 2000和Borland公司的JBuilder 2006 Enter-prise等開發工具,采用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進行系統的程序設計。系統實現了采購管理、供應商管理、訂單管理、分銷管理、客戶關系管理、倉儲管理、運輸及配送管理、實驗教學管理等系統功能。
供應鏈及物流管理實踐教學平臺的開發和應用,有效地豐富了供應鏈及物流管理的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精講、演示、提問、提示、研討、評析”相銜接的新課堂教學體系。精講就是簡要介紹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背景,明確提出培養訓練要求;演示是教師不但要向學生剖析系統實現的基本思路及技術要點,還要向學生演示關鍵步驟和環節;提問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去接近、發現、解決問題;提示是結合在實踐中的具體問題,要給予同學必要的提示;研討是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及時收集共同性的問題并討論,以達到總結和強化的目的;評析是對學生的實際操作進行恰當的、有效的分析和評價,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提出補充分析。緊密結合以上6個環節,給學生營造一種主動探索性的學習環境,改變學生按圖索驥,完成任務了事的被動模式。通過系統的有序組織,規范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實現由知識到技能,再到素質的轉化。
關鍵詞:綠色物流 綠色制造 綠色供應鏈管理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增大,生態環境保護也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共同重視的問題。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綠色消費走進人們的生活并開始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影響,消費者的需求也從以關心自身健康與安全為主轉移到以關心自身健康和安全與關心環境改善并重。1992年,第27屆聯大決議把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以此推動世界環境保護工作的發展。與此同時,以預防污染和持續改進為基本思想的ISO14000開始實行,企業要想參與國際競爭,就必須符合ISO14000的要求,獲得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在這種情況下,以集成的思想整合整個供應鏈環境管理的綠色供應鏈管理理論應運而生。
一、 綠色供應鏈管理的概念
1、供應鏈及供應鏈管理的概念
供應鏈(Supply Chain)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絡結構模式,供應鏈的每個成員稱為供應鏈的節點。更加確切的說,供應鏈是描述商品需―產―供過程中各實體和活動及其相互關系動態變化的網絡。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在滿足服務水平要求的同時,為了使系統成本達到最低而采用的將供應商、制造商、倉庫和商店有效的結合成一體來生產商品,并把正確數量的商品在正確的時間配送到正確的地點的一套管理方法??梢哉f,供應鏈管理是以客戶為中心,強調企業之間的合作,重點在于采用系統化的方法來降低整個供應鏈的成本,使傳統的企業向擴展型企業(Extended Enterprise)發展,其實質在于集成化管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消除信息孤島,實現信息共享[1]。
2、綠色供應鏈與綠色供應鏈管理的概念
JeremyHall認為,綠色供應鏈[2](Green Supply Chain)是指從社會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出發,引入全新的設計思想,對產品從原材料購買、生產、消費,直到廢物回收再利用的整個供應鏈進行生態設計,通過鏈中各個企業內部部門和各個企業之間的緊密合作,使整條供應鏈在環境管理方面協調統一,達到系統經濟與環境最優化。由此可以看出,綠色供應鏈比傳統供應鏈更注重于資源消耗的最小化,更注重對環境影響的最小化。
與綠色供應鏈相對應,綠色供應鏈管理(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也是在傳統供應鏈管理理論上的進一步深化。綜合大部分學者的觀點,可以認為,綠色供應鏈管理是供應鏈管理技術在綠色制造中的具體應用,是一種以綠色制造理論和供應鏈管理技術為基礎,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效率的現代管理模式。綠色供應鏈管理的最終目標是對環境的負作用最小, 資源利用率最高。綠色供應鏈管理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在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同時注重對環境的保護,強調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從某種程度上說,綠色供應鏈管理是綠色制造與供應鏈的學科交叉。因此,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就不能忽略綠色制造。
二、 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的意義
哈佛大學教授 Nazli Choucri 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企業想要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中有效發展,它就不能忽視日益明顯的環境信號,繼續像過去那樣經營……對各個企業來說,接受這一責任并不意味著經濟上的損失,因為符合并超過政府和環境組織對某一工業的要求,能使企業減少物料和操作成本,從而增強其競爭力。實際上,良好的環境行為恰似企業發展的馬達而不是障礙?!笨梢哉f,這段話深刻地揭示了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的意義。通過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能充分滿足現在和將來的越來越高的綠色消費需求,同時通過減少物料成本和操作成本,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以此形成高于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從而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并取得長足發展。當然,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還具有明顯的社會價值。具體地說,企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意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提高供應鏈的客戶滿意度
供應鏈管理追求的目標是滿足客戶服務的要求,檢驗供應鏈管理績效的最終指標是客戶滿意度。可以說,不能有效滿足客戶服務要求的供應鏈,是即將消亡的供應鏈,是終將要被取代的供應鏈。隨著社會對環境的重視和人們知識水平的提高,綠色消費將從時尚消費走向大眾化,成為人們消費的基本標準。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將大大提高供應鏈以客戶導向為中心的意識和能力。同時,通過對綠色產品由定制向大規模定制生產方式的轉變,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先行企業可以利用自己獨家掌握的第一手資料,及時掌握市場動向,有效運用延遲策略,提高定制化產品的銷售比重和準時交貨訂單比例,在提高提高客戶滿意度的同時,也提高了供應鏈的敏捷性,從而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
2、 加強供應鏈各節點間的合作
供應鏈管理要求各節點企業之間應建立起新型的合作伙伴關系,提高整個供應鏈的經營效率,實現對客戶需求的快速反應??梢哉f,供應鏈管理關注企業之間合作機制的研究,以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企業之間的合作能否有效進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利益分配,即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利益分配如何進行。供應鏈合作伙伴利益的分配往往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合作產生的利潤如何在成員企業中分配,二是因合作而導致的共同費用和風險如何在成員企業中分攤[3]??梢哉f,如何公平地進行分配利潤、分攤費用和風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供應鏈各節點企業合作的緊密程度。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為公平解決此問題提供了一個絕好的契機和方法。因為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將以生產綠色產品為中心,從根本上重新設計和構建供應鏈,各節點企業所需的投入和所承擔的風險,將有一個全新的預測和規劃,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利益分配可以以此為依據,最大程度上實現公平化。
3、 有利于供應鏈取得競爭優勢
美國著名的供應鏈管理專家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曾說過:“21世紀的競爭不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有利于供應鏈取得新的競爭優勢。比如,有利于企業品牌建設,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企業信譽,贏得客戶的信任,從而贏得市場;有利于企業降低成本,如通過綠色物流強調的小投入、大物流模式,節省經營成本,拓展企業利潤空間;有利于企業繞過綠色壁壘,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等等。
三、 實現綠色供應鏈管理的有效途徑
供應鏈管理涉及的領域雖然很廣,但可以歸納為兩大方面,即物流管理和制造管理。因此,要實現供應鏈管理的綠色化即綠色供應鏈管理,應從這兩個方面,即從綠色物流和綠色制造兩方面進行著手,綜合考慮,認真落實。需要注意的是,實施綠色物流管理和綠色制造管理,一定要以實施綠色營銷為前提。
1、 實現綠色物流
我國2001年出版的《物流技術》對綠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的定義為:在物流過程中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實現對物流環境的凈化,使物流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實施綠色物流的直接原因是綠色供應鏈管理的要求,根本原因是為了滿足客戶綠色消費的需要。 綠色物流的行為主體主要是生產企業和專業物流公司。生產企業,尤其是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是實施綠色物流的最直接和積極推動者。如果把節約原材料稱為“第一利潤源泉”,提高生產率稱為“第二利潤源泉”,實施物流管理稱為“第三利潤源泉”,那么,就實施綠色物流給企業帶來的利潤和降低的資源消耗來說,完全可以將其稱之為“第四利潤源泉”.
以實施綠色營銷(Green Marketing)為前提,大力進行物流流程綠色再造,是實現綠色物流的一種有效方法。綠色營銷,是以消費者的綠色消費為中心和出發點,力求滿足消費者綠色消費需求的營銷活動。在實施綠色營銷的前提下,采用系統化改造法,識別并消除現有物流流程中非綠色物流活動和流程,簡化和整合綠色化不明顯的流程,運用和發揮信息技術的強大作用,實現以提升物流綠色化為目標的自動化。比如,在運輸管理上,企業應選擇綠色運輸策略,開展共同配送,采取復合一貫制運輸和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在庫存管理上,要實現有毒、有害物品的有效管理;在包裝管理上,要以包裝盡量簡化、合理化、和可降解化為目標;在流通加工上,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流通加工,同時也要力求實現專業集中加工和邊角料的集中處理,處理好回收物流和廢棄物流等。
2、 實現綠色制造
綠色制造[4](Green Manufacturing)是一個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效率的現代制造模式,其目標是使產品從設計、制造、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最小,資源效率最高,并使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優化。綠色制造是世界工業發展的潮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綠色制造將越來越顯示出強大的優勢。
綠色制造的實現需要很多相關技術的支持,目前還有很多關鍵技術需要解決,如綠色設計、綠色工藝、綠色制造運作模式以及綠色數據庫等。企業要實施綠色制造,不僅要增加資金投入,推動科技創新,進而解決上述關鍵技術,還必須從提高企業自身綠色制造的意識入手,即企業要積極開展綠色營銷,并以此為指導設計和生產綠色產品。此外,綠色制造的實施還要充分借鑒現有先進制造技術的研究成果,如并行工程、大規模定制、延遲策略、精益制造等,并將這些先進的思想有機結合,同時利用制造業信息化研究成果,以信息化推動綠色制造和綠色集成制造系統的實施。當然,在此過程中,也需要政府提前建立合理的綠色制造評價體系,同時為彌補實施綠色制造的外部性,政府也需要制定并實施相應的優惠政策,推動企業在這方面的發展。
總之,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綠色需求,提高供應鏈的客戶滿意度,進而提高供應鏈的競爭力。企業應未雨綢繆,做好準備,從實施綠色物流和綠色制造兩方面積極開展和促進綠色供應鏈管理,迎接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
作者單位: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邵曉鋒,張存祿,李美燕.供應鏈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2-9.
[2] Jeremy Hall. Environmental Supply Chain Dynamics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0, (8): 66-67.
>> 供應鏈協同:基于核心能力理論的分析 基于核心能力的供應鏈競爭層次分析 基于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物流和供應鏈管理”課程教改研究 基于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培養的供應鏈管理課程改革 基于供應鏈的乳品核心企業網絡營銷應用探析 基于核心企業的供應鏈風險應急策略研究 核心企業基于供應鏈的包裝運作 基于供應鏈管理的成品住房開發模式 基于內部供應鏈的企業競爭情報開發 基于供應鏈匹配理論的糧食供應鏈設計策略探討 基于供應鏈協同的營銷渠道管理策略探析 基于供應鏈的市場營銷渠道資源整合策略探析 基于供應鏈視角的廈門物流產業集群發展策略探析 基于供應鏈金融的新型銀企關系探析 基于物聯網的供應鏈管理優化探析 基于供應鏈的物流成本管理探析 基于供應鏈的物流企業成本控制探析 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供應鏈管理課程教改設計 基于內部質量故障及返回策略的供應鏈協調及風險分擔 基于供應鏈管理的VMI增值策略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侯淑霞,鐘敏.基于供應鏈管理思想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11(6)
[3]王忠偉,龐燕.物流管理本科專業國際化教育課程體系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2(12)
[4]張敏,吳映萍,羅婧.物流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以惠州學院為例[J].物流科技,2012(12)
[5]麻黎黎.基于“三出三入”校企特色合作方式 探索實踐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體系改革[J].物流科技,2010(4)
【基金項目】廣西區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C類課題(2011C0143)
【關鍵詞】建筑企業;供應鏈管理;不確定性;研究
對于供應鏈管理而言,其作為典型的橫向一體化工商管理思想,強調的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養,而且要求與供應鏈內的所有企業加強戰略合作,以此來充分利用內、外資源,實現供應鏈體系中的各參與方共贏。
1、供應鏈管理不確定性
對于建筑企業而言,供應鏈管理過程中存在著很多不確定性,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不確定因素,即建材供應商、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物流配送,以及上下游信息存在著出入,具體分析如下:
1.1建材供應商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建材供應商的品質直接關系著供應鏈的功能健全、有效與否。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通常會用到大量的建材,比如鋼材、混凝土以及木材和磚石等建筑材料,同時還會用到一些裝飾材料,所以建材供應、購置,成為供應鏈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實踐中,由于客觀原因的影響,比如運輸延誤、物料生產不到位,建材供應商無法保證在合同期內準時供應建材,機器故障、合同糾紛以及上游供貨商供貨遲延等,都是導致供貨遲延的影響因素。
1.2工程施工建設及物流配送
實踐中,臺風、暴雨等惡劣氣候條件,以及難以預測的災害和工人罷工等,均是影響工程建設的不確定因素。對于建筑工程項目而言,其施工建設過程一定要確保可靠性,同時這也是決定建筑企業所需庫存、及時竣工的關鍵性因素。然而,物料發錯、未預料到的不利因素以及施工現場操作不當造成的人員傷亡等們都會導致建筑工程施工臨時中斷。同時,受空間、時間的物流配送過程,也是建筑企業供應鏈管理的一個重大桎梏。就建筑企業而言,建材是主要的施工原材料;物流配送,則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利用最小成本將約定的建材和物料送至目的地。對于供應鏈結構而言,其主要的特點就是構成物流配送中延遲問題的實質,在此結構中,所產生的誤差會呈串級形式逐層向上傳播,然后疊加在一起放大,此時偏差、不確定性也隨之成倍增加。在建筑物流配送過程中,不確定性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其也在物流配送時傳播。比如,交通堵塞、事故以及道路維修等,都會造成交通改線、供應很可能會無法保證準時,因而出現了供應延遲問題;同時,延遲累計效應,會造成交貨期無法確定,這會對施工進程、交付時間產生影響,引起業主不滿。
1.3上、下游信息存在出入
由于建筑企業上下游信息存在著出入和偏差,因此需求信息表現出來的不確定性會導致市場預測出現誤差甚至完全錯誤。事實上,建筑企業供應鏈上的所有節點企業,只是根據相鄰節點企業的需求信息來確定本企業的采購計劃以及庫存,然后進行生產管理,然而一旦需求信息存在著出入或者偏差,則必然會出現逐級放大的現象。在該種情況下,供應商所得到的信息、市場需求信息,二者之間可能存在著較大的偏差。對于建筑企業而言,其涉及面非常的廣泛,而且涉及到的點也非常的多,供應鏈比較復雜,所有的信息通過供應鏈傳播以后,其上的各個環節附加給信息流系統誤差,最終因誤差放大而導致信息失真,產生了較大的不確定性。對于下游客戶而言,因個人喜好的變化可能會導致購買購買的不規范化,需求不確定性、上游供應商市場預測不準確,均會導致供應鏈管理不確定。
2、加強建筑企業供應鏈管理不確定性控制的有效策略
供應鏈網狀鏈式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供應鏈管理的不確定性,基于以上對當前建筑企業供應鏈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確定性分析,筆者認為要想有效控制和降低建筑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不確定性,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1解決建材供應商不確定性問題的有效方法
第一,建筑企業應當保持適量的庫存。對于建筑企業而言,其本身應當擁有一定量的庫存,而且還要維持建材需求量,這是有效應對供應商造成的不確定性問題的措施。對于供應鏈中的不確定性傳播而言,其具有復雜性特點,然而當前還沒有能夠精確計算生產庫存量的有效方式和方法,所以建筑企業僅能按傳統方法依賴于經驗決定材料庫存量;同時,這也是現代建筑企業解決供應鏈中變化莫測的不確定的可行方法,建筑企業一定要正確評估企業目前庫存管理的性能。
第二,對于供應商下游客戶而言,應當對上游供應商延遲數據信息進行跟蹤收集和深入分析。比如,供應平均延遲、供應準確性能等,這對決定庫存非常有益。同時,供應商、采購方,二者需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渠道,從而使建材供應商可以共享總承包企業信息,提高供應商靈活應變的能力,這對減少因信息失真而引發的不確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采購部門而言,其作為建材供應商、生產部門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一定要協調好各方之間的關系,并且盡可能選擇一些專業水平比較高的采購員購置建材。在此過程中,還應當結合應用集中采購方式與分散采購方式,以此來有效降低供應商造成的不確定性。
2.2解決建筑施工及物流配送不確定性問題的有效方法
基于企業發展戰略考慮,為了能夠有效降低實踐中存在著的不確定性,應當對該工程建設項目施工全過程加強質量管理,即實行TQC,并且制定和實施獎懲機制,從而使施工過程更加的可靠。同時,還要對供應鏈進行精簡優化,將其中的冗余環節徹底的消除掉,從而使流程更加的科學、合理,實現供應鏈各節點企業之間的有效協作。對運輸路線進行優化,并且采用便捷、高效的運輸路線和工具;通過第三方物流方式,將包裝以及運輸服務等業務,外包給可靠的物流公司,并且加強運輸過程的實時跟蹤控制和及時信息反饋。在解決因物流配送而造成的不確定問題時,建議優選地理位置優越的供應商,以減少因建材長途運輸而造成的不確定可能性。
2.3解決因上、下游信息出入而造成不確定性的有效防范
針對上下游信息偏差而造成的供應鏈不確定問題,建議建立電子供應鏈管理體系,將電子信息技術應用到供應鏈管理過程之中,從而使供應鏈上的建材供應商、施工企業以及物流公司和業務合作伙伴,都能夠在信息共享基礎上實現協作。通過加快信息共享以及傳遞步伐,使上游能夠獲得下游企業所需的信息來源,并且可以有效提高預測精確度,并且對客戶需求快速做出反應,確保決策的可行性、可靠性,同時這也是建筑企業供應鏈運作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對于避免信息逐層傳遞產生的信息延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結語:
總而言之,從建材供應商、物流配送以及上下游信息出入造成的供應鏈不確定性方面著手,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供應鏈的可靠性,對于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劉曉偉 龔玉潔 建筑企業供應鏈及其風險與防范[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1).
[2]張利娟.供應鏈管理在建筑企業中的應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4(09).
[3]劉曉偉 劉杰 郝代龍.我國建筑企業供應鏈風險管理的現狀分析[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6).
關鍵詞:傳統物流管理;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轉變
一、傳統物流管理和現代供應鏈管理的基本內涵
1.傳統物流管理
對于物流而言,其是相當于商流來講的,以傳統物流的渠道為出發點,商流具體指的是從制造商、批發商最終到消費者的運輸流程,簡而言之,傳統物物流主要介于制造商與批發商間的儲運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商品的流通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物流企業的配送與運輸渠道,進而形成了配送制、代銷制度等。同時,設置了不同的級別,達到了多級化管理的效果。在物流中心,構建了專門化的物流配送服務體系,近年來,由于民營物流企業和外資物流企業不斷的發展與壯大,對傳統物流企業造成了沖擊,導致傳統物流企業發展的速度降低。
2.現代供應鏈管理
當前,現代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發展模式,該管理模式將供應鏈一體化理論作為基礎,因為擁有比較穩固與扎實的理論基礎,將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管理為主要目標,通過供應鏈構建較好的伙伴關系,將客戶的需求作為重要的市場導線,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管理,從而促進物流企業的長足發展。
在管理期間,一定要保證物流供應鏈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此外,所存在的競爭力利用供應鏈網絡,確保產品和服務能夠在恰當的時間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在管理時采取的是比較優質的營銷渠道,企業通過正確的定位市場目標,對各項資源予以綜合性分析,使得客戶能夠獲得相應的產品與服務。在現代供應鏈管理當中,需要合理的運用第三方物流管理,確保企業以最少的成本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
二、傳統物流管理和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的主要區別
通常情況下,和傳統物流管理相比較,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和其相比更為趨向于整合,將物流活動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在企業管理過程中,采取的戰略決策需要結合企業群所依賴的供應鏈。同時,針對于庫存管理,傳統物流管理認為庫存是一定的,然而現代供應鏈管理卻認為庫存管并不是必須需要的,以這個管理理念作為出發點,庫存管理主要是起到平衡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二者的差異性。和傳統物流管理相比,物流供應鏈管理將信息化、集成化和社會化等作為發展的目標,采用綜合性管理方法對物流企業的發展進行統籌,保證物流企業的各個環節以及功能均得到有效發揮。
三、傳統物流管理向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轉變的主要路徑
1.⒖突需求作為導線
目前,社會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將多元化作為目標,在此環境下,現代企業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實際運營期間對資源加以整合,需要由傳統物流管理向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轉變,所以由傳統物流管理向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轉變的階段,將管理與維護客戶的關系作為重點。
由此表明,將客戶需求作為導線是傳統物流管理向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轉變的主要路徑,因為客戶需求是物流企業的源動力,由于服務的對象有所不同,并且服務的要求各有差異性,所以物流企業要結合客戶的基本需求制定可行性的服務方案,在對服務方案進行細化過程中,從客戶的需求為切入點,根據整體的管理供應和生產等過程,對于各個環節均體現了該管理模式的理念與價值,繼而組織比較重要的物流供應鏈。同時,以物流企業本身競爭力方面為出發點,使得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增值物流供應鏈,促進物流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2.加大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力度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現代信息技術在物流供應鏈管理中應用已經成為普遍現象,現代信息技術成為了新時期物流發展的主要技術支撐。在傳統物流管理向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轉變期間,會運用到數據庫系統、POS系統和EOS系統,其對推動Extranet和Intranet商務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外,也促進了第三方物流的發展,也確保物流工作的開展更為便捷。因此,在現代供應鏈的連接與形成階段,物流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實現對目前供應鏈管理模式的改造與優化,而且在促進物流發展的前提下,也產生了企業物流外包的現象。通過利用降低成本的方式,使得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及核心競爭力得到提高,促進了生產方式與產業結構得以轉變,針對于物流發展當中的配送方面,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形成了第三方,從而加快了傳統物流管理向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轉變的進程。
3.整合和優化企業內部與外部的資源
根據當前物流行業發展的趨勢,對于新時期的物流競爭而言,供應鏈競爭成為了關鍵內容,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其是物流企業發展的趨勢,尤其是實施合理的生產管理與物流管理。目前,物流企業在發展時,如果企業只是注重切身的利益,合作伙伴的利益失去,付出代價盲目的追求“零庫存”,若采取此種發展模式會導致整體供應鏈的競爭優勢失去。因此,物流企業在由傳統物流管理向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轉變時,要聯合各個節點的企業,將產品與管理等管理有機的聯系起來,轉變觀念,物流企業間相互合作和聯合,通過整合和優化企業內部與外部的資源,從而促進物流企業的供應鏈競爭力得到提升。
4.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與物流管理體系
由傳統物流管理向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轉變時,在物流整合時需要的信息,供應鏈節點企業要和其他企業相互分享,并且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與物流管理體系,是傳統物流管理向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轉變的主要路徑之一。結合企業發展的基本需求,在信息系統平臺的支持下,使得大量的數據更為完善,數據采集和分析環節也越發健全[4]。物流企業為了面向客戶,要構建物流數據信息平臺,確保平臺具有便捷性與安全性。總之,為了保證傳統物流管理向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轉變更加順利,通過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與物流管理體系,結合客戶的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確保信息資源達到高度共享,物流企業的業務更加完善,從而使得市場競爭力得到提升,也為傳統物流管理向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轉變具有科學性。
四、結束語
在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物流企業在經營與發展過程中,為了確保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必須對物流管理模式加以創新,進而推動物流企業的有序發展。當今,物流已經步入了供應鏈管理時代,物流企業之間競爭也發生很大的改變,從根本上講,供應鏈物流管理模式和傳統物流模式有很多的區別,尤其是前者在成本和規模上具有很大的優勢,供應鏈管理效率和物流企業間的競爭有著密切聯系,由傳統物流管理向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轉變,對加快物流行業發展的發展進程具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建鑫.傳統物流管理向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的轉變分析[J].電子商務,2015(10):45-46.
[2]馬倩.傳統物流管理向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轉變的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5(22):121,123.
[3]李巍.傳統物流管理向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轉變的思考[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38(7):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