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對采購管理的認識與理解
時間:2023-07-27 15:57: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對采購管理的認識與理解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建筑企業;物資采購;管理;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 C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采購成本通常會要占到工程建設總成本的50% 左右,而且種類繁多、技術性強、工作量大,物資采購工作略有失誤,就有可能會影響到石化建設企業工程的質量、進度與費用。可以說采購管理工作的好壞與否直接關系到石化建設企業的利潤與信譽
一、強化石化建設企業物資采購管理的必要性
1、強化物資采購管理,規范采購行為,是石化建設企業應對建筑市場激烈競爭的必然選擇。
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建筑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化,石化建設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日趨激烈,低價中標使建筑企業臨著巨大的經營壓力。石化企業必須不斷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核心競爭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而物資采購與工程成本密切相關, 既是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更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關鍵。材料成本占工程成本的比例普遍高達60%-70%,是工程成本支出的大項,是成本控制的重點。這就要求施工企業必須重視和加強物資采購管理,抓住控制材料費支出的關鍵環節,通過“ 降價節支”向流通領域要效益,才能增加企業積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為企業強化物資采購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環境和內在動力
傳統的計劃經濟時代,屬于短缺經濟,物資采購活動局限于固定的指令性計劃模式,主要生產資料通過指標進行分配。料源渠道單一,物資價格執行國家統一目錄價,物資部門根據每年的施工任務申請指標是物資采購活動一項主要內容。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物資需求和供給都發生了重要的變化,生產資料得到了極大豐富,買方市場逐步形成;施工企業所需原材料品種更加繁多,數量也迅速增加。同時伴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資產經營責任制的實行,建筑企業物資部門擔負的職能不僅僅是保證供應,還必須緊緊圍繞降低材料采購成本,強化成本意識開展工作。物資部門只有強化責任意識,制定科學的采購方案,規范采購行為,才能從紛繁復雜的市場信息中為企業篩選出質優價廉的合格產品。
3、強化物資采購管理,推行陽光采購工程,也是加強物資隊伍廉政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物資采購作為選擇供貨商的一種決策權,容易滋生暗箱操作、人情采購、吃回扣等個別消極腐敗現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物資隊伍的形象。因此,強化物資采購管理,增加采購過程的透明度,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就成為物資部門加強自身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石化建設企業物資采購中存在的問題
1、一是對市場經濟規律的特點和市場風險缺乏深刻認識, 忽視了當前市場法規尚不夠完善、市場運行尚不規范、監督管理尚不到位的客觀實際,在物資采購過程中上當受騙。二是簽訂物資采購合同不符合《購銷合同法》的規定,使企業遭受損失。三是計劃管理不周密,物資采購量超出合理的物資消耗量,形成庫存積壓,造成浪費。四是物資采購歸口管理不嚴,采購權分散,采購環節多,造成采購成本加大。五是物資采購運作不透明、暗箱操作,物資采購人員暗吃回扣。六是物資采購人員以次充好、抬高進價,或偽造進貨發票和進貨原始憑證、虛列進貨,或涂改發票和進貨原始憑證、以少報多,或虛報冒領采購費用、謀取私利。七是在采購中沒有進行整體的量、本、利分析,只考慮所采購物資的價格因素,而忽略了其他因素,沒有采用最佳采購方式,造成采購整體費用高。八是缺少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決策,企業缺少中長期物資采購計劃。
2、缺乏一套切實有效的、責權利相結合的物資材料管理體制。企業在為每個責任部門下達物資材料成本目標的同時,要賦予該部門相應的權利,做到權責的有機結合;同時,還必須定期對工作實績進行考評和考核,并同經濟利益緊密掛鉤,以調動各部門在物資材料控制方面的主動性。而現行的施工項目管理體制,沒有很好地將責、權、利三者結合起來沒有形成完善的物資材料管理系統。
3、缺乏細致的物資成本預算和控制分析。周密細致的物資材料成本預算,輔之以科學的材料成本費用分析,是企業控制物資材料成本的依據和促進企業挖掘潛力、節約消耗的重要手段。形成物資材料成本分析和控制緊密結合的反饋制度, 一方面可以做好獎懲工作,使物資材料指標完成好壞與經濟效益相聯系;另一方面可以將分析結果應用于今后的材料管理中,吸取經驗教訓。而目前施工企業普遍缺乏工程科學的計劃組織,前期準備工作嚴重不足,導致物資材料成本預算脫離實際。
三、加強物資采購管理的措施
1、提升物資采購管理質量首先必須對采購管理工作加深認識
雖然說幾乎所有的石化工程施工企業的管理者大都不否認采購管理對企業成本的重要性,但依然有部分企業的管理者把市場營銷、施工管理等做為主要的方法和措施,以期提高企業的收益。還有的企業或項目管理者在重視工程的質量、進度與結算工作的同時,卻忽視了采購成本的控制工作,甚至將采購管理片面地理解為只要花的錢越少就是越好,根本談不上對采購模式與策略改善的重視,對于采購監控工作的實際運行效果也不甚了解。當然了,對于其它方面的管理工作也很重要,但施工企業的管理者應當在重視其它方面的工作的同時,對于物資的采購管理有一個清醒而明確的認識。要認識到,想要從根本上改變采購管理,通過節省企業采購成本,提升利潤率,不能僅從形式上改變采購管理模式,企業或項目管理者必須要從公司戰略上重視采購管理,對采購成本控制與管理要有長期、整體的規劃與控制措施,再將其分解成詳細工作計劃分解給相關部門去執行,同時切實加強控制與監督措施,也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的物資采購發揮出其應有
的作用,為企業利潤的提升做出供獻。
2、堅持歸口管理、批量采購,是強化物資采購管理的重要前提
市場經濟的發展,買方市場的形成,為物資采購提供了廣闊的選擇機會,為企業降低采購成本創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 但同時也出現了“ 多頭采購”、“ 分散采購”等現象。從石化建設企業整體利益出發,堅持歸口管理、批量采購,是企業實現降價節支的重要前提。分散的小批量的單項采購,不僅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資金,而且難以爭取到生產企業給予的優惠政策,導致企業的采購成本增加;集中批量后,企業的采購活動只需一次即可完成,在市場采購中處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不僅能夠獲得生產企業的批量差價,而且為開展招標采購等競價活動奠定了基礎。此外,堅持歸口管理、批量采購,也是符合管理系統工程理論的思想和方法的。分散采購和多頭采購,企業內部與流通市場多層次和多環節的接觸,使企業的管理跨度增大,難以形成全局觀念,造成顧此失彼;同時由于企業內部多環節對資源的競爭,也易造成原材料價格的上漲。
3、加強培訓,提高采購人員業務能力。
采購不僅是購買東西的簡單行為,它更是一門專業技術。采購人員應熟悉業務,具有能滿足工作要求的業務素質。具體包括:掌握業務合同的談判、簽約的程序和方法;掌握企業采購政策和與采購、采購質量控制有關的書面程序并能在工作中認真貫徹執行;了解供應商的情況,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及其它信息技術;具有考慮綜合成本的頭腦,能充分領悟整體供應鏈的要求;具有扎實的專業技術知識,具有與采購貨品有關的技術、質量等專業知識,包括理化特征、檢驗和判定質量好壞的標準和方法等。
4、建立良好的溝通體制是物資采購管理降低成本的前提
建立良好的溝通體制是創造和提升企業精神和企業文化,完成企業管理根本目標的主要方式和工具。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創造出一種企業獨有的企業精神和企業文化,使企業管理的外在需求轉化為企業員工自在的觀念和自覺的行為模式,認同企業核心的價值觀念和目標及使命。而企業精神與企業文化的培育與塑造,其實質是一種思想、觀點、情感和靈魂的溝通。沒有溝通,就沒有對企業精神和企業文化的理解與共識,更不可能認同企業共同使命。在采購中需要用到外部溝通, 外部溝通是通過公共關系手段,利用大眾傳媒、內部刊物等途徑,與采購直屬、政府職能部門、周邊社區、金融機構等,建立良好關系,爭取社會各界支持,創造好的發展氛圍;把理念系統、行為系統、視覺系統進行有效整合,進行科學合理的傳播,樹立良好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的知名度、美譽度、資信度,為企業騰飛和持續發展提供好的環境。
5、實行歸口管理, 集中批量訂貨采購
集中批量采購是實現降價節支的前提, 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它具備分散采購無法比擬的優勢。由于采購批量大, 供應廠家便于合理安排生產,降低單位生產成本, 供需雙方互惠互利。盡管施工企業有點多面廣、分散管理的特點, 但物資采購歸口物資部門進行, 才能為實現集中批量打下基礎。物資部門對工程物資統一采購、供應管理, 使采購批量加大, 采購成本降低, 實現規模效益。物資部門歸口負責采購產品的控制和管理, 并進行檢查指導、監督和考核。
6、規范物資招標采購程序
物資招標采購是規范采購行為、保證采購產品質量、降低采購產品成本的重要方式。招標采購是通過投標者之間的充分競爭, 使招標人能以較低的價格和較高的質量、較好的服務獲得設備或材料, 可以防止的產生, 有利于采購的公平和公正。企業在招標采購中, 應按國家的招標投標管理辦法執行, 履行國電公司、省級電力公司制定的招標管理制度。并根據相應的管理制度, 結合實際情況, 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物資招標采購管理辦法及招標采購流程。對限定金額以上的物資必須通過招標方式進行采購, 確實不便招標的, 則采取議標方式。電力施工企業的物資采購招標主要以邀請招標方式為主, 邀請的廠家在每年的合格供方名錄中選定。設立招標領導小組及評標專家庫, 紀檢審計部門參與并監督, 評標專家根據投標廠家的報價、技術水平、業績、售后服務等情況評定出合同談判單位的先后順序。在招標過程中, 各評標專家負責評審, 招標領導小組負責定標, 紀檢部門全程監督, 中標結果進行廠( 司) 務公開, 做到評定分離, 且招標中投標商的入圍、評審、定標全過程均有人監督, 真正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避免暗箱操作, 盡最大可能地降低采購產品的價格。
7、對采購權力進行監督約束,實施網絡化管理,是控制采購成本的重要監控措施。
監督約束包括兩方面:管理者對采購人員的監督和采購人員之間的互相監督。采購環節要形成預防為本、制約到位的監督保障機制。首先,建立廉潔采購獎懲責任制。明確責任,嚴格考核,增強采購者的管理意識和廉政意識,對采購中嚴格遵守采購管理制度、節約多、采購質量最高的采購人員給予一定的物質及精神鼓勵;對采購決策失職或有不廉潔行為者則予以責任追究,鼓勵節約采購成本,提高采購質量,推動廉潔采購。其次,堅持監督部門監督與群眾監督相結合,使監督公開化、經?;?、制度化、通過建立制度,開展企業采購效能監察,讓監督部門全程參與到采購活動中,加大事前監督力度,做到防患于未然;發現違紀違法問題及時查處,并將查處結果公諸于眾。
8、將先進的科技手段應用到采購部門
電子商務將成為21 世紀的新的商業模式, 信息技術已經成為采購專業的基本工具, 企業應加強采購管理軟件系統的開發, 利用軟件系統進行信息的存儲、執行、交換; 利用計算機軟件系統的聯網操作, 實現采購部門各個環節如倉庫、項目部材料站之間及相關部門如財務部門、技經部門信息共享; 利用數據庫查詢并且借助計算機與供應商保持聯系; 利用網絡資源, 在互聯網上尋找更符合條件的采購機會。采購部門應熟練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 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
結束語
物資采購管理工作是一項涉及經濟、法律和政策的系統工程,只有從思想上給予足夠的重視,從體制上改革物流管理方式,從制度上建立完善的約束,從硬件上投入相應的建設,才能建立起一套適合鐵建施工企業特點的物資采購管理體系,實現“管理形式制度化、項目采購集團化、采購工作標準化”,實現物資采購的最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夏炎.強化鐵路建筑施工企業物資采購管理的思考[J].鐵路采購與物流,2009(3).
關鍵詞:后勤管理;現代管理技術;采購管理
在后勤管理中既可保證實體經營的高效率,又可保證資金投資處于嚴謹的管理制度的控制下,從而實現高效采購。本文提出了如何完善后勤管理的建議。
一、明確后勤采購管理的宗旨,改變目前的行政管理風格
服務是后勤工作的宗旨,后勤管理的目標也要體現在服務上。牢固樹立服務觀念,是由后勤工作的性質決定的,因此必須強化服務意識,實現優質服務。后勤是提供服務工作,是衣食住行等事務性工作,貫徹的仍是黨的教育方針,服務的是師生員工,保障的是各項工作的有序運轉,發展的是事業,因而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熱點。強化服務意識,實現優質服務,既是后勤工作取得領導和員工理解支持的必要條件,也是獲得社會承認,在市場經濟的競爭環境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所在。在后勤工作里要融入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必須沖破傳統模式的思想禁錮,擺脫計劃經濟的束縛,根除傳統的封閉性、福利性帶來的弊端。為了提高服務質量,應充分了解需求,改進服務手段,優化服務質量,開發服務項目,做到以滿意率為第一需要,而且還必須樹立正確的義利觀。后勤雖然具有產業屬性,但它不完全等同于社會企業。因此,在后勤社會化改革中,必須堅持義利兼顧的原則,既不能只講經濟效益而不講社會效益,也不能只講社會效益而忽略了后勤的持續發展。當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發生矛盾時,應堅持“先義后利”。在后勤經營活動中還應“得利思義”,充分認識到大家需求就是后勤的市場,只有良好的服務才能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后勤以服務為宗旨,屬于公共事業,但并不能完全按照機關的行政管理體系運作,必需把企業化運作和政府采購監管相結合,達到管理高效,公平合理兩個目的。目前后勤實行的行政管理組織結構和管理風格與后勤內部推行的企業化管理相矛盾,后勤內部應參照現代企業采購管理制度建立科學嚴謹的組織結構,逐步改變目前的行政管理風格。管理機構應該建立統一完善的政府采購管理體系,加強對后勤管理的監控和評估。
二、借鑒先進的管理制度,應用現代管理技術
后勤管理戰略的制定、組織機構的設置、人力資源管理、績效考核與評估,供應商關系管理等方面應按照先進管理的理論逐步完善。目前后勤實體實行的管理制度缺乏科學的成本的核算、績效評估、以及定量分析考核。管理成本偏高,實際效率不高。與績效相關聯的資產管理、財務管理、設備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
在后勤實體內部,推廣集中采購,建立完善的企業管理體系;要建立專門的管理機構,無論是后勤實體自籌資金還是撥款,都應強化績效的報告制度,保證公開、公正、公平,接受監督反饋,加強對總辦后勤處和后勤實體管理的監督。還應推廣使用管理信息系統,擴展系統功能,透過信息技術整合后勤內部各實體或實體內部各分支機構資源,改造后勤管理流程。
三、建立健全采購組織和制度
1、加強政府采購基礎工作
目前政府采購范圍還很窄、規模偏小、目標單一,有些采購行為還不規范,觀念還跟不上形勢發展要求,管理隊伍素質偏低和工作效率不高,基礎管理松馳、操作不盡規范,影響政府采購工作的全面性和時效性。這些問題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采購制度的聲譽,阻礙了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對此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在自身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加大宣傳力度,把人們的思想統一到政府采購制度中來。
2、規范采購行為
重點是采購招投標的程序。建立健全采購運行機制,要完善采購預算編制制度,建立供應商和社會中介機構的資格管理制度,堅持以公開招標為主要采購方式,實行集中采購與分散采購相結合的組織形式,嚴格遵循政府采購程序,硬化對政府采購活動的法律約束
3、完善采購監督體系
要建立專門的負責采購管理的機構,形成財務、紀檢監察、審計及其他有關部門共同配合的監督機制,要建立供應商投訴制度,有效發揮供應商對政府采購活動的監督作用、要強化政府采購透明度建設,廣泛接受社會監督。
4、建立采購執行人員資格管理制度
要制定采購執行人員從業準則和崗位標準,建立培訓和考核制度,提高思想水平和專業技能,逐步做到政府采購執行人員持證上崗,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政府采購管理隊伍。
四、建立完善的后勤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1、明確后勤從業人員素質要求
(1)才能方面要具備:價值分析能力、預測能力、表達能力、專業知識
(2)品德方面要具備:臨財不茍得,敬業精神,虛心與耐心
2、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重點是加強人員招聘、績效考核、選拔晉升制度,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標準與制度,改革目前單純的干部行政考核及任命體制。
3、利用市場機制,改變人事制度弊端
就是要求后勤部門的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依據市場規律進行配置和經營,實行靈活的市場配置,改變人事制度弊端,相對弱化行政權利配置,讓市場機制在人力資源配置中起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
4、引入競爭機制,優化人員結構
從社會企業引進具有現代企業管理經驗和采購物流專業背景的復合型人才,把后勤實體自身培養與直接從社會引進有豐富經驗的管理人才結合起來。對一些不能適應崗位要求或根本上不了崗的富余人員要考慮妥當的辦法安置職工,同時,后勤企業有一定比例的下崗分流人員,可增加現有職工的緊迫感和愛崗敬業精神。
5、建立培訓機制
實行全員培訓是人力資源總量增加、質量提高、組織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培訓,能全面提高職工的素質,后勤部門應從發展的戰略眼光上把培訓制納入后勤發展規劃中,制定有效的制度和措施。
五、小結
本文分析了后勤管理模式,包括:明確后勤采購管理的宗旨,改變目前的行政管理風格;借鑒先進的管理制度,應用現代管理技術;建立健全采購組織和制度;建立完善的后勤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對后勤管理部門及相關單位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方豪彪.建立和完善后勤實體采購制度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91-92.
關鍵詞:采購績效;采購管理;地位與作用
中圖分類號: F25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21-26-2
0 引言
企業的采購績效管理可以對組織企業員工的日常采購行為進行良好規范和管理,同時也可以有效發揮對員工個人發展與企業綜合管理發展的良好支持作用,企業的采購績效管理在采購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有效支持企業采購的順利發展,同時該協議還可以幫助企業采購人員的采購計劃順利實施,該種較為和諧的管理結構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未來良好發展,本文就績效管理在整體采購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詳細分析。
1 企業的基本采購管理模式與企業的采購績效管理
企業的采購管理模塊可以綜合劃分為企業計劃管理模塊、企業組織模塊和企業協調模塊??梢詫ζ髽I基本管理職能進行良好管理,同時還可以有效提高企業采購績效管理水平,由此可以有效確認企業的采購績效管理水平和管理能
力[1]。企業的采購績效管理已經逐步成為了日常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的采購管理已經深刻融合進入了整體的企業進步與發展過程中,同時也開始對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各個方面產了重要的影響,所以,如果想有效提高企業的采購績效發展水平,應該從企業的采購績效管理預期基礎入手,提高關注程度和投入力度,對企業的基礎管理手段進行積極引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注重企業采購績效管理和典型案例,從企業的績效管理基礎入手,2005年整體企業才逐步開始在集團經營和管理下制定出了合理有效的績效管理策略。該企業已經逐步制定了合理的工作標準和企業采購管理條例,通過各類型管理條例和管理標準實現了企業的技術化和標準化進步與發展,同時也進一步可以有效規范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實現整體企業發展業績的有效提升[2]。
2 采購績效管理推進企業戰略實施
在企業的經營發展過程中,同時在企業的組織結構已經確定的前提下,企業的采購經營戰略發展都已經開始于整體的企業經營管理目標實現了有效結合與協調。從而形成了良好的企業經營發展與發展目標和企業經營采購計劃,企業的采購績效管理已經逐步實現了企業的戰略發展與企業的經營發展目標的分解與有效結合,同時也實現了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企業的部門員工之間的合作,對企業的采購績效評價形成了良好的管理支持與管理協助。企業的采購績效過程中企業的績效管理可以有效實現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良好落實,新發公司從2005年開始就實現了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良好創新,其中一個較為關鍵的環節就是實現了企業采購績效管理模式的良好創新發展,開始實現企業采購計劃的層層細化,同時開始將不同層次目標落實到了企業經營發展的各個環節,實現了各個部門之間的良好協作,同時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生產組織模式和采購績效考評管理模式,可以對實際員工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進行有效監督,定期對企業的采購管理人員進行績效考評,明確企業的經營管理現狀,通過各類型企業進行管理辦法實現了企業采購績效作用的良好發揮[3]。
3 采購績效管理有助于優秀企業文化的形成
企業采購績效管理對優秀企業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引導和支持作用,主要的企業績效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良好分析:
第一,可以通過樹立起企業采購績效管理在企業采購管理中的綜合地位和實際關系,同時還可以讓員工在個人發展和個人進步的過程中保持始終如一的發展目標和發展規劃。
第二,可以通過企業績效管理為企業經營發展提供良好的員工工作氛圍,構建起積極合理的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環境。通過創造一個和諧向上的企業采購績效管理模式,有利于優化采購工作環境,激勵采購員工更加積極投入到工作和發展過程中,實現企業經營發展效益的提高和企業營利服務水平的良好提升。
第三,通過企業的良好企業采購績效管理模式的建立,可以激發為整體的企業采購明確合理發展方向,同時還可以實現企業未來的快速進步與發展,讓企業可以建立并有效實施明確的企業考評績效發展模式,可以為未來的企業經營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為未來的企業績效發展營造良好進步與發展環境。
第四,通過采購績效管理在采購管理中地位明確和采購模式確立,可以為整體企業經營發展價值觀念的確立提供良好機會,同時還可以開發團隊的企業經營發展實力,實現企業采購考評的激勵作用,提高整體的員工績效合作水平和合作能力,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程度形成企業的績效考評良性競爭,同時還可以營造和諧穩定經營發展環境,建立起學習型企業發展文化。
4 采購績效管理在采購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綜上所述,采購績效管理一直屬于一個綜合性較強的系統管理體系,同時也屬于整體人力資源系統的管理核心,同時在系統管理的整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采購績效管理屬于一個整體性較強的管理系統,在整個管理系統中,采購組織實現了系統管理者與企業管理員工的全體參與和融合,通過采購管理的各個關聯環節分析可以發現,采購管理人員無論是采購系統管理理論還是采購系統管理實踐,都需要從實際角色溝通入手,明確戰略發展目標與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個人職責,同時采取合理科學的管理理念,將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進行進一步改進。應該在持續不斷的交流和溝通過程中,管理人員應該投入和幫助企業員工不斷了解采購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的采購績效管理障礙性問題應該通過合理規劃與指導來共同幫助企業員工投身到績效管理工作當中。從而進一步實現企業的未來長遠規劃發展和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進一步明確。
企業的采購績效管理屬于企業的現代化管理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發展環節,通過績效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與績效管理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的進一步明確,應該有效加強整體采購績效管理的工作效果,了解通過采購績效管理對企業的日常管理和企業的日常運作發揮的重要支持和引導作用。同時還可以實現對績效管理人員的管理規范。采購績效管理在整體的采購管理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持和引導作用,不僅僅對企業的采購工作發揮了重要影響,也同時影響到了整體企業的綜合發展,實現了企業的整體管理工作與管理戰略發展目標的制定和完善,所以,應該不斷發掘企業采購績效管理的管理時效性發揮策略,明確未來的企業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通過企業的采購績效管理來實現管理工作的整體工作策略和工作準確性的良好發揮。實現對企業經營發展的良好促進和提高。企業的采購績效管理在整體的企業績效管理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處于關鍵性地位,需要管理者提升認識和理解程度。通過企業的采購績效管理發揮對整體企業發展和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重要影響和重要支持引導作用。
5 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的采購績效管理可以在企業的經營發展過程中發揮非常重要的支持與引導作用,采購績效管理在采購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對實際企業績效管理水平提高和企業的績效管理質量提升具有重要意義。采購績效管理可以實現對企業采購管理相關工作人員的良好管理,企業的采購績效管理可以有效幫助提升整體企業管理質量和企業管理水平。企業的采購績效管理和企業的整體經營發展體系開始逐步為企業的日常經營發展帶來了有力支持,同時也進一步明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規劃。
參 考 文 獻
[1]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內審處課題組,李良宏,方振平,劉芳.人民銀行采購管理績效審計實踐與思考[J].金融經濟,2016(02):194-196.
在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能夠“生存”已是很多家電企業苦苦追求的目標了,因為在企業外部,同行之間的價格戰不斷吞噬著廠商的利潤;在企業內部,人力成本費用持續地上升,企業組織體系漸漸不能適應行業發展需求。廣大家電廠商唯有深耕挖掘自身企業潛力才能抵御行業當下的困境。
而對于家電行業來說,原材料成本能占到商品總成本的60%~70%,原材料采購在成本控制、保障生產、內部各業務單元間協同、上下游供應鏈企業的戰略合作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做好采購管理,就成為當下家電企業突破行業發展困境的有效途徑。
本文以C公司為例來談談家電企業采購管理所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策略,希望能給業內人士帶來啟示。
C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家電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老牌廠商。該公司的采購模式比較原始,仍然處在與供應商詢比價格簽訂單階段,這與當今家電業注重供應鏈的利益分享及訂單快速反應的理念背道而馳,此采購模式已嚴重不能滿足C公司的戰略發展要求C公司的采購管理為整個公司的運營帶來哪些影響?這些影響又在哪些方面產生制約?
順藤摸瓜 痛點在哪里
C公司的采購模式可謂是非常傳統、簡單的。即其采購部一直沿襲以拉動采購的管理模式進行運作,圍繞確定采購需求、供應商詢價、議價、下訂單、跟蹤訂單、跟蹤交期、收貨、付款等流程進行采購日常工作,其并未與現代的供應鏈采購相融合。
對于絕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講,一般都采用和C公司相類似的采購原則,這種模式有正反兩方面的影響。早期,企業在生存階段,管理的方式都比較原始和簡單,也沒有形成團隊。原始的采購管理方式確實適應資金、人員、規模有限的初級階段,一旦企業進入規模化發展,傳統采購模式的弊端也逐漸暴露。
這種粗放式的采購體系已不能適用行業發展,具體存在的問題突出有如下幾點。
1.訂單按時交貨率低。
在C公司的供應商中,部分供應商的管理理念較為落后,對需求方的交貨及時性、準確性以及整個供應鏈運行效率的重要意義并未深刻理解。
其次,供應商生產運作模式落后,致使在生產計劃、加工、運輸等任何一生產環節出現問題,導致無法保證交貨及時性。交貨不及時,等于喪失了市場銷售機會,更別說搶占市場,已經有不少經銷商反映由此所帶來的訂單和銷售流失。直接影響整個供商鏈條、包括資金周轉。
2.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模式導致采購成本增加。
由于C公司的產品線較為豐富,根據訂單進行牽引讓各部門進行配合,致使采購管理常進行小批量多品種的采購工作,增加了采購人員的工作強度。
這也對供應商交貨期提出了較為嚴格的時效性要求,造成供應商無法進行相應的預測和配送計劃,同時也會造成供應商多品種小批量的送貨,使得相關系統成本增加(物流費、倉儲費、倉庫檢查、收料費用等),間接造成采購成本的增加,雙方在其中都沒得到好處,不利于公司與供應商間的戰略合作。
3.采購流程問題,容易滋生腐敗。
在營銷部門下達采購訂單后,采購人員根據訂單需求,在SAP系統導出物料需求,采購員再根據物料與多家供應商議價確定供貨。若在多家供應商能按時按量供應物料的前提下,C公司采購分配管理流程不明晰,采購分配比例由采購員確定。采購員按照平時供應商的價格、服務、交期等評判標準來分配采購比例,但主要評判還是以價格為主導。
但對于供應商來說,在淡季他們為了分攤固定成本而低價競單,在旺季供應商則會先滿足于利潤較高的客戶,導致交貨不及時或不接單,對C公司的生產配套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同時也傷害雙方的戰略合作關系。另C公司并無制定物資采購比例的相關管理辦法,采購員分配訂單權利過大,容易滋生腐敗,引起采購員與供應商串通的可能性。實際上,不僅C公司出現這樣的現象,同樣的問題也存在絕大多數的家電企業,成為理順供應鏈中的“毒瘤”。
4.采購員專業素養急需提高。
由于采購員每天都在處理日常事務,在C公司采購流程中常發現采購員不熟悉業務知識而盲目聽取供應商建議,導致成本增加,甚至對物料特性及功能了解甚少,這樣的情況難以提升采購人員的管理水平。
5.采購信息系統落后。
每天清晨,C公司的采購人員都要依據銷售部門下達的生產訂單需求,在電腦系統中將物料需求導出,針對每個生產訂單,采購員都必須手動制定物料分配表。這對大型的生產企業來說,每天都有繁多的生產訂單要下達,采購員必須重復的做同一件事情,導致采購員整體效率降低,更無從在采購專業知識方面取得突破。
6.管理層不重視采購管理的戰略作用。
很多家電企業的管理層非常重視市場端的銷售,認為銷售才是生產型企業的利潤源泉,往往忽視了采購的重大作用,采購只要將采購成本下降1%,就可以給公司帶來5~8%的利潤增加。事實告訴我們采購管理就是向管理要利潤。所以采、研發、銷售三者是企業實現戰略目標最為關鍵的因素。
7.呆滯物料使公司經營遭受巨大損失。
采購部門根據生產計劃制定出的物料需求,與多個供應商對所需要的物料展開詢價及議價工作,然后將物料份額對供應商進行分配和執行,最后是跟進物料到廠的進度并及時將物料入庫,待生產使用。但是每年C公司都有大量積壓物料進行處置外賣,變現后取得的收入僅為原值的50%不到,對公司增強盈利水平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追根溯源 為何“不通”
1.原始管理模式帶來的弊端。
C公司仍然運用原始的以銷定產的管理模式,即通過銷售部門確定客戶的需求匯總后,下訂單給采購組織進行生產活動。C公司缺乏銷售與運營計劃體系的協調,內部銷售部門、采購部門與生產部門缺乏有效的銜接跟溝通,無法提前做好與供應商的物料預測計劃,往往會出現供應商無法按時按量交貨的情況。
2.C公司對采購的地位認識高度不夠。
該公司認為采購主要職責就是保證采購價格低、為生產齊套保駕護航,但并未將采購部放到與營銷、研發部同等重要的位置。采購是整個供商鏈條中基礎的一環,也是重要的一環,其是產品生產成本和品質的保證。
3.采購管理流程制度缺乏系統性梳理,各業務部門缺乏有效的銜接。
C公司在《采購分配管理辦法》、《物料標準化管理辦法》、《訂單需求預測管理辦法》等并未制定有效流程和制度,給公司帶來諸如滋生腐敗、降低系統效率、產生大量積壓物資、交貨及時性降低、物料通用性差、增加管理費用等問題和風險。公司化運作需要制度化,與“團伙”和“團隊”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4.C公司各部門間缺乏及時的溝通,導致采購物料過多,產生大量的積壓物資。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深化,企業采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愈加明顯,采購管理觀念落后,造成企業采購成本居高不下,嚴重制約了企業的持續發展。為此,分析了目前我國企業采購管理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而提出了加強采購管理的措施及建議。
關鍵詞:
采購;管理;降低成本
采購是企業運營活動的起始環節,也是生產成本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國的生產企業采購成本一般占到總成本的70%左右,而世界上發達國家是50%左右。從而看出,我國企業采購成本占總成本比例遠遠高出國外發達國家。有研究數據表明,如果某企業采購成本占其總成本的60%,那采購費用每下降1%,利潤上升的幅度卻相當于銷售額增加12%~18%所帶來的影響。所以采購管理是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加強采購成本的管理,是企業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務。
1目前企業采購管理存在的問題
1.1采購制度形同虛設
目前,我國很多企業采購制度的建立不科學、執行過程中也缺乏有效監督。具體表現:缺乏嚴密的市場調查分析、采購隨意性較大、采購論證、評審不到位、假招標、不簽訂合同或不認真執行合同、采購驗收不嚴、賬實不符,收取回扣等等。雖說有的企業建立了完善的采購制度,但是執行過程中卻沒有按章辦事,從而給采購人員提供了暗箱操作的溫床,“有法可依”和“有法不依”兩種現象并存,以上種種,都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采購成本,影響了企業的長期發展。
1.2采購人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
我國對于采購管理的認識和研究起步晚,對采購人員的培訓,普遍流于形式化,一部分采購人員對與采購有關的法律法規、行業制度學習掌握不透徹,對采購政策不敏感,分析產品市場信息的能力不夠強,對廠商信譽和物資的質量把握不準,對本企業生產工藝流程不是很熟悉,在日常工作中,缺乏與生產,管理,技術研發等部門的溝通,不能掌握及時的庫存變化,隨經驗和方便盲目進行采購,甚至存在有些采購人員意志力薄弱,抵擋不住金錢的誘惑,在價格和商品質量上把關不嚴,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
1.3部門之間信息溝通不暢
企業各部門缺乏整體意識,只關注本部門的眼前工作,生產車間只重視生產是否順利進行,產量是否提高,銷售部則關注產品的銷路是否順暢,銷量是否達到要求,而不注重觀察庫存的變動情況,倉庫管理部門只關注庫存的收發和保管工作,并不關注采購決策和銷售決策,各部門各自為政,閉門造車。所以當市場需求發生波動,企業只能通過增加或減少存貨來對應,結果是,不是造成庫存的積壓,浪費了資源;就是導致庫存不足,錯失良機。
2企業加強采購管理,降低成本的對策
2.1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完善基礎性工作,實行內部審計
企業要制定完備的采購制度,如《招投標管理辦法》《物資集中采購制度》《采購人員工作守則》等。健全完善的采購制度,為采購部門組織并實施采購工作提供了充分可靠的政策性依據,使采購人員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據可查。采購管理制度一旦確定,不折不扣的執行,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這是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
2.2加強采購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
在職業道德培養方面:采購人員在日常采購工作中往往面臨很多誘惑和考驗,如:收取好處費、收取回扣或乘采購之機游山玩水等等。采購人員若放松警惕,一時疏忽,就可能不自覺掉入供應商的溫柔陷阱而不能自拔。作為一名優秀的采購員,一定要有足夠的智慧和毅力,不貪圖個人小利,不受對方物質利益的吸引,經得起考驗,潔身自愛,大公無私,克己奉公,始終把企業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在專業知識培養方面:要求采購人員有一個廣闊的知識儲備。要求采購人員要掌握我國與采購有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和價格政策,熟悉掌握本單位的規章制度,需要具備市場經濟、招投標、財經、稅收、合同,以及計算機和談判等方面知識,擁有良好溝通協調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能熟練操作計算機常用軟件,并能通過各種渠道及時收集采購商品市場的信息,分析市場變化趨勢,準確把握市場動態。二是注重人才專業技能的培養。傳統方式是通過“以老帶新”方式培訓年輕的員工,在日常采購活動中,資深采購人員通過言傳身教把豐富的實戰經驗傳授給年輕員工,發揮‘傳、幫、帶’的作用。這種培養方法是比較經濟、實用、可行的,能夠使新的采購人員在短時間迅速進入角色,發現問題能及時得到解答,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彎路,能積累實踐經驗。對采購人員的培訓還可以請專業機構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外包專業化培訓的優點是:更全面、更系統、更科學。當然,外包式培訓也會增加企業費用支出,但是,支出和他們未來為企業創造價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當今國外發達國家非常重視采購人員的培訓工作,
2.3加強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優化利用企業內部資源
企業是個龐大的系統,有若干部門和車間,任何部門和車間的運轉都離不開材料物資的消耗,由于各部門所申報物資的種類和數量眾多,采購的任務愈發變得瑣碎和繁重,加之各個車間都配有相應的庫房,物資分散存放,容易造成資源不能有效的利用。合理的整合與利用資源,可使閑置和過剩物資得到及時充分利用,加快物資的流轉,避免浪費,能降低企業采購成本。實現資源的整合與利用措施如下:首先,標準化生產。各部門使用的物資統一標準和規格后,可使采購同種同規格物資數量的增加,從而采用批量低價采購策略,降低采購成本,同時簡化了采購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其次,集中采購。就是把企業不同部門需求的物資,按照種類或供應商進行合并,最大限度地整合部門需求,形成規模效應,進行集中采購。再次,倉庫電算化管理。將計算機應用軟件運用到管理中,庫房管理系統增加部門庫房管理數據庫,凡是在倉庫管理系統的部門,都要及時公布多余的庫存信息,進行信息共享,加快了各部門信息溝通,使得閑置物資能夠有效利用,減少庫存,杜絕浪費,降低采購成本。
2.4建立采購績效評估管理機制和獎懲制度
首先,采購績效考核與評估的關鍵在于制定一套客觀、有效的、能夠充分展現采購績效、對考核對象有指導作用的指標體系。通過對采購人員進行績效評估,可以讓每個采購人員清楚自己的優點和不足,肯定優點,改進缺點,促使采購人員不斷提自身的能力,為今后的工作起到良好的導向和警戒作用。其次,選擇合理的采購績效評估方法。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特點而定,常用評估方法有專家評定法、管理人員評定法和同類型企業的橫向比較法。無論選擇何種方式,目的都是要確保企業采購績效考核系統的正確有效實施再次,企業實施獎懲制度,激發采購人員的積極性。獎懲制度的制定,一定要遵循科學,講求合理,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做到真實、公平、公正、誠信地進行考核,使采購人員真正實現多勞多得,做到功有所獎,過有所罰,激勵工作積極性,有效減少浪費,減低采購成本,增加企業利潤空間,從而使企業效率大幅度提升。在制度的執行過程中,企業領導要以身作則,起到模范帶頭作用,能堅持原則,不能,,厚此薄彼,嚴格執行制度,才能達到預期效果。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采購管理作為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顯得尤為重要,采購成本的多少,直接影響產品的成本和企業利潤,因此正確理解和運用現代采購管理方法,能夠減低產品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何悅.對加強采購管理降低企業成本的對策思考[J].西部財會,2016,(05):58-60.
[2]李建龍.企業采購績效評估原則[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4,(01):76-77.
[3]國機集團采購管理研討會在一拖召開[J].農機市場,2013,(10):61.
[4]劉興元.淺議如何降低采購成本[J].遼寧經濟,2016,(03):94-96.
[5]鄔偉.強化物資采購管理,降低企業采購成本[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05):53-54.
關鍵詞:采購項目;績效案例;審計評價;啟示
一、審計背景
采購管理工作一直是人民銀行加強內部管理,服務于央行業務的一項重要工作,特別是集中采購項目,是單位財務資產管理的重要內容,是崗位廉政和風險防控的重要部位,是確保央行各項業務順利運行的一個基本保障,也是容易引發腐敗事件發生的一個節點。為規范采購行為,提高采購資金使用效益,防范資金風險,營造規范、嚴密、風清氣正的采購管理環境,更好地服務于央行治理,提高項目資金績效管理水平,我們將采購管理納入重點關注的審計內容,同時對運行的過程和績效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為提高采購管理績效水平,需要盡快形成一個完整的評估框架體系。盡管我們在審計實踐中可以獲取集中采購管理應具備的完整、準確、實時特征,但還不具備可擴展的功能特征,我們本著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方式制定原則和標準,一是合理選取目標值,既考慮當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又要兼顧長遠利益;二是處理好播種與收獲的關系,同時還要通俗易懂。為實現上述目的,我們選取個別地市級機構進行解剖麻雀式的績效審計實踐。
二、審計指標的確定及嘗試
按照采購邏輯我們對采購環節進行了逐項梳理,結合各個環節的工作狀況篩選出最合理、最適用的績效指標,運用多目標決策,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評價指標體系,在具體指標體系設計上結合實際工作,對采購過程中所反映的業績和效果進行評定,評價指標重點遵循如下原則:一是系統性。設計采購管理內部控制、采購管理2個一級指標,項目管理等12個指標,45個三級指標。二是可操作性。設計指標盡可能滿足人民銀行采購工作實際,通用易懂,可以衡量,借鑒了澳大利亞國家審計署官方發表的單一來源采購審計報告中的一些思路,在合規性審計的基礎上,將績效和合規審計相結合,指導審計人員對具體指標評價具有可操作性。我們針對三級指標編制了解釋。三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其中定量指標按照量化成度劃分評分等級標準。采購績效審計評價是依采購項目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為評價標準,對各單位在采購過程中所反映的業績和效果進行評定。
(一)技術指標
暫定為采購資金節約率、項目完成率和合規率三項指標,這是經過調研后確立,對審計對象具有一定指導作用。
1.經濟性指標。一是固定原則,這個指標具有持續性和連續性;二是可實現性原則,目標值制定要合理,在現有的采購內外環境和條件下,必須經過努力完成。經濟性指標:審計期采購資金節約率=(采購計劃額-實際支付額)/采購計劃額。
2.效率性指標。一是完整、精確性原則,指標值可操作,并得到確認。主要是人員效率和成本指標。二是可行性原則,杜絕虛假數據和信息,使其具有權威性。效率性指標:集中采購項目合規率=(集中采購各類項目數量-不合規各類項目數量)/集中采購項目數量。
3.效果性指標。低成本原則,確保各單位以最低成本機會取得最佳的評估效果,全面和普遍體現管理的具體定義。效果性指標:集中采購項目完成率=(集中采購項目數量-未完成項目數量)/集中采購項目數量。
(二)績效審計的嘗試
采購是收集、評估、選擇、確認、等價交換的過程,加強采購業務工作規范化,提高采購績效管理效能,已成為央行內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經濟性。從遵循的原則性看,經選取的計劃采購數據是部分本審計單位經過層層上報,有據可查,具有合理性。從相關性來看,編制的的集中采購計劃,既著眼于資金當前和未來的工作需要,也滿足了集中采購管理辦法規定的限額標準;從可行性看,制定的方案,達到采購完成率的標準;節約資金總額數字較為可觀,節約率普遍較高;確定的各項采購方案選取的資源分配較為合理。經審計某機構計劃集中采購資金與實際采購相比較節約資金數額較大,占比12%,實現了少花錢,多辦事,提高了績效管理水平。
2.效率性。被審計單位從可實現性上保證了最低成本獲得最佳評估收益。從審計過程看,某機構27個集中采購項目,審計過程中提取的數據真實,獲取合理,集中采購項目完成率100%。但3個項目在采購文件及合同編制基本完整存在不同缺陷,占項目的11.11%。應引起相關部門重視,特別是事權和法律部門應維護央行權益,完善相關條款。經測算某機構集中采購項目合規率89.99%
3.效果性。從審計結果看,審計期內集中采購項目全部完成,被審計單位在實施采購過程中能夠合理使用資金,滿足單位正常工作需要。從利用效果看,被審計單位在審計貨物、服務、工程不同采購種類或不同采購方式的節支情況,集中采購資金基本保證了正常辦公、維護和服務需要,某機構節約率為6.06%。
4.實現了內審增值作用,積累了績效審計經驗。績效審計為我們提供了全新的審計方式方法,通過建立科學、系統的評價指標,將傳統審計內容進行定性、定量分析,使問題的提出更具有科學性和針對性,易于被管理層所認同和接受,審計突破了傳統的合規性審計束縛,充分體現了績效審計理念,從具體指標值審計來看,采購工作的內部控制管理、操作程序、合同管理、資金使用過程監督、檔案歸集整理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其中大多屬于沿用歷史操作習慣出現的問題,有的屬于管理不善或不規范,根據審計發現及系列分析,得出被審計單位存在采購程序不盡合理,采購物品購置周期過長,評審人才庫使用結構不夠均衡等不足的結論,實現了內審的增加價值,達到了預期目標。提示了被審計單位如何“做得更好”。
三、關注績效審計發現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一)目前基層單位供應商信息庫建立的普遍不好或未建立。經審計調查,發現某機構借用政府供應商信息庫收集供應商信息共58個,全年27個集中采購項目中標的供應商均在供應商信息庫之中,登陸該系統后發現該機構是采購1個項目之后,再入庫1個項目。而基層單位這個信息庫系統各采購單位建立的不完備,自行選取電子信息樣本也各有不同,座談中被審計單位反映,基層行人員少,資源和信息有限,應由上級行自上而下統一編制信息庫并能與政府網結合,這樣能解決基層人員少,減少咨詢成本高的問題,如果能夠在央行頂層框架上建立采購供應商信息庫,會節約基層行經濟成本,降低人、財、物的消耗。
(二)評審人員的選取不夠科學。依據《中國人民銀行集中采購管理辦法》(銀發〔2010〕21號)第十九條“總行和地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機構應建立集中采購項目評審人員庫。評審人員可適當吸收當地院校、金融機構、科研機構等部門技術專家、單位內部中級以上技術職稱人員”規定,對人力資源的利用進行了統計分析,審計人員分別對其人力資源配置和使用情況進行全面統計列表,其次對采購項目逐一列表統計篩選分析,并與人才庫使用情況進行比對。已經全部使用這個系統,并隨機抽取了相關人員,我們根據采購立項、審批、評審、驗收等環節對集中采購人才庫的抽取使用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進行了較為深入細致的梳理,該機構2014年完成集中采購項目27個,投入人力219人次,2014年抽調評審人員重復率為58.33%。有4人未被抽取,6人僅抽取1次,1人重復抽取9次,說明該庫人員使用結構不夠均衡,人力資源利用和隨機抽取不夠科學。
(三)采購的項目申請時間和設備到貨驗收時間間隔過大,周期過長,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業務部門對物資需求的保障能力。經統計測算某機構采購項目周期,檢查完成任務時限,對各類物資的采購周期進行測算,發現某機構集中采購各類物資的周期性長短不一,總行統一采購的最長周期為160個工作日,最短周期為143個工作日,平均周期為151.5個工作日;機構詢價方式采購的最長周期為181個工作日,最短周期為10個工作日,抽查19個項目,采購周期為58.74個工作日,貨物類周期最長周期為84個工作日,最短周期為10個工作日,平均周期為44.4個工作日;工程類最長周期為181個工作日,最短周期為35個工作日,平均周期為112.5個工作日。
(四)采購公示內容不夠完整,有的流于形式,不能很好的接受群眾監督,未能真正做到嚴格自律。我們對采購信息流程進行了細致梳理,發現某機構在一個完整年度完成27項采購項目,信息公示是由實施部門負責,所承辦的項目直接在人民銀行內聯網上進行公示或以打印的紙質公告在行內進行張貼。2014年度除2項公示不及時外,其它25項公示均能夠在詢價評議結束后當日在人民銀行內聯網或張貼公告的形式進行了公示,公示的內容具有不完整性,不完整率為7.41%。究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思想認識不到位和業務水平不強。一部分采購工作人員對采購內部控制、工作流程、風險隱患等認識不到位影響了單位采購工作水平的提高。其次內控制度缺失或缺乏指導效力,不利于明確集中采購領導組織機構、相關部門和崗位人員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不利于明確各項采購活動的操作流程,不利于形成“按制度流程辦事”的集中采購內控環境。未能充分發揮內控制度的指導規范功能。一些業務人員對制度學習不到位,以慣例代替制度,影響了集中采購的操作水平。集中采購具有較強的專業性,部分單位受組織集中采購業務學習培訓較少、部分人員在不同崗位兼職等因素影響,對一些操作流程的理解存在偏差,導致在實施采購、采購評審、合同簽訂、組織驗收、檔案管理等環節出現各種違規操作。
四、思考和啟示
(一)績效審計改善了雙方關系,鍛煉了審計隊伍。我們以績效管理審計為切入點,采購管理績效審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也堅定了我們繼續開展績效審計的信心。其次鍛煉了隊伍,加強了團隊合作意識,開拓了審計人員思維能力。采購管理績效審計實踐,由于審計覆蓋面廣,涉及的人員多,使審計人員接受了一次全面的審計思維洗禮。大家從有畏難情緒,到認真學習鉆研績效審計理論,再到具體審計實踐,嘗試了審計思路的轉變,突破了原有老舊的審計認知,優化了知識結構,審計人員的潛力得到進一步挖掘,綜合素質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結合工作實際,一方面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擴大績效審計范圍;另一方面熟練掌握績效審計的方式方法,增強方案和評價指標制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使評價結果更趨客觀、公正,使審計發現在審計過程中成為“審與被審”雙方的共同成果,達成共識,對提高被審計單位業務工作管理水平的發揮起到了促進作用。
(二)建議總行內審部門盡快制定一套集中采購管理績效審計評估體系。頂層框架應有精確性,精確描述集中采購管理方面完整性、實時性、可信性、相關性、可用性、可調整性,預測性、低成本等等內容,在業績指標、人員指標、管理指標、效益指標、時間指標、服務指標、信用指標等方面進行深入探求,達到一個共性的,共同認知的范疇。這是提高人民銀行集中采購管理績效和改善央行形象的有效措施,可以減少或避免利益輸送造成的腐敗行為,提高依法行政執政能力。
(三)進一步加強基層行集中采購的預算約束,嚴格考核,提高采購資金使用效率。建議總行將集中采購預算與計劃執行詳細情況納入考核體系,加大對各省及下轄各機構編制集中采購預算和集中采購計劃的審核力度,加強對年度采購預算和采購計劃執行情況的監督,要求基層單位提高集中采購預算和計劃的編制質量,積極加強績效效能管理,促進集中采購管理轉型,積極構建合適的績效評價指標,完善其持續發展的配套措施,為可持續全面開展集中采購管理評價奠定堅實有力基礎。針對車輛保險、維修、保養、加油以及電子耗材中的硒鼓、墨盒等服務和貨物項目,應該對這類物品采購項目加大授權管理力度,既考慮到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條件,商品服務貿易的可選擇性,又進一步細化采購實施程序,切實提高定向采購工作成效。針對采購供應商信息庫,建議總行集采中心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采購供應商信息庫管理網絡平臺,將政府采購監管機構、采購人、政府采購商、供應商計算機終端連接,形成全國性范圍內共享信息資源的應用信息平臺,并可附帶各種應用模塊,便于今后開展的工作。
參考文獻:
[1]采購績效埃森哲
[2]中國政府采購制度及運行機制宗芳宇
關鍵詞:采購管理 供應商 雙贏
戰略采購管理是基于與供應商建立這種“戰略合作模式”的采購管理,是以最低總成本建立業務供給渠道的過程,而不是以最低采購價格獲得當前所需原料的簡單交易。戰略采購管理充分平衡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優勢,以雙贏采購為宗旨,注重與供應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是新形勢下的采購管理新范式。
一、常規采購管理存在的問題
1.缺乏的戰略目標
部分企業往往由于經濟實力不足造成器材采購配套率差、質量較差、交付不及時。另外就是采購計劃、成本管理粗放。計劃不是由企業的銷售制定,而是粗放經營計劃,甚至有時以行政命令來確定,成本不是以總成本分解法來決定,而是由供應商的成本來決定總成本,這樣造成計劃失調,成本居高不下。
2.對國外采購方式很難適應國際慣例
由于高素質采購管理人員的缺乏,部分企業難以適應采購需要,沒有明確的采購策略。例如缺乏對采購需求分析,對供應商的扶持等;沒有培養長期供應商合作關系。例如建立供應商戰略伙伴關系,建立雙贏和激勵機制:沒有把采購管理上升到戰略性高度考慮。例如采購策略和合作伙伴的選擇評估標準應作為公司整體戰略中的一部分,新產品的開發和改善應與戰略供應商保持自始至終的合作。
3.分散采購忽略了整體利益的最大化
缺乏有效的工具和信息平臺進行采購跟蹤、評估、分析和智能化決策。造成了不少企業貨源的整體布局與配送、生產和銷售的達不到最優化配置。
所有這些問題己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阻礙,需要盡快對策,建立新的適應當前的市場經濟發展的戰略采購管理體系。
二、戰略采購和常規采購的區別
戰略采購是一種有別于常規采購的思考,它與普遍意義上的采購區別是前者注重要素是“最低總成本”而后者注重要素是“單一最低采購價格”。簡單地說,戰略采購是以最低總成本建立服務供給渠道的過程,一般采購是以最低采購價格獲得當前所需資源的簡單交易。戰略采購的好處就在于充分平衡企業內外部優勢,以降低整體成本為宗旨,涵蓋整個采購流程,實現從需求描述直至付款的全程管理。二者之間的區別如下表所示。
常規采購和戰略采購模式下的主要表現
常規采購模式
戰略采購模式
注重的要素是單一最低的價格
注重的要素是最低采購總成本
缺乏考量全局的觀念
充分平衡企業內外部優勢
以產品規格為導向
以用戶為最終導向
短期合作,注重個體利益
長期合作,具備雙贏思想
關注戰術層面
關注戰略層面
雙方信息溝通不及時,不順暢
采購商與供應商互通長、短期計劃,共擔風險與分享機遇
涵蓋局部流程,無法實現全程管理
涵蓋整個采購流程,實現從需求描述直至付款的全程管理
三、戰略采購管理實施對策
一般而言,的戰略采購管理實施主要有集中采購、尋找上游供應商、優化采購流程以及統一產品和服務等四種方式。
1.樹立采購持有總成本的思想,建立采購總成本模型
總成本建模是公認的非常重要的采購技能之一,建立持有總成本模型的重要性對所有的產品都是重要的,沒有任何一個采購決策只需要單純考慮商品的采購價格。為此類決策而建的成本模型,所包含的因素不能僅限于價格因素,其中要考慮運輸費用、質量成本、庫存維護成本等。
間接費用一般包括:倉庫、運輸、以及供應商銷售人員的管理費用等;人工成本包括生產制造環節人員工資攤銷等。不同產品的持有總成本是不同的,成本構成的主要因素,也是不同的。一個有效的成本模型要抓住成本驅動因素,而不是所有的成本因素。
以上討論的是商品采購完成后,持有成本對總成本的影響。持有成本使我們能夠了解在采購價之上的一些較為明顯的成本因素,為做進一步戰略上的思考,我們還必須弄清楚由供應商控制的成本驅動因素,因為采購價仍是采購成本中最大的組成部分。精確的持有成本模型會反映這樣一個事實:所有的供應商的情況并不完全相同。例如,距離較遠的供應商其運輸費用在持有成本中,占有的很大的比重。建立供應商的成本模型對于研究整個采購成本非常重要。將供應商的所有成本分成幾個部分:直接人工、原材料、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預期利潤。除了預期利潤,大多數供應商都是愿意提供這些資料作為現場考察的一部分。
但是,個別的供應商成本結構會有些不同,了解這些差異,就會對成本驅動因素有初步覺察。例如,一個公司與另一個公司比較,直接人工成本較低,制造費用較高,則有可能說明兩者自動化程度可能不同。對于全球采購的項目講,工資水平仍然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重要因素。如果原材料成本低,供應商可能實行縱向一體化戰略,不僅僅是最后的裝配,甚至是采購原材料和運輸都在內部進行。
2.尋找上游供應商并建立和維持長期合作關系
通過擴大供應商選擇范圍引入更多的競爭、尋找上游供應商等來降低采購成本是非常有效的戰略采購方法,它不僅可以幫助企業尋找到最優的資源,還能保證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公司的水準。
為了建立并能夠維護長期的合作關系,企業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著手:
(1)建立相互的依存性和目標的一致性關系
只是相互信任是不夠的,要在對供應商能力的確認基礎上相互依賴和目標一致。
針對供應商能力的了解,是產生合作的最初動力。隨著供應商銷售量的增加,雙方依賴也明顯加強。數量是產生依賴的一種形式,是缺乏協調性的一種依賴。同樣將同種或同類產品集中到一家或兩家供應商,一是能夠是供應商數量合理化,同時也增加了對個別供應商的依賴性。
部分的供應商數量現在還不是一個非常合理的狀態,通過對能力的考察,確定需要長期合作的供應商,并在此基礎上和建立戰略采購。確定積極的目標使雙方從長期合作關系獲得最大的利益。為實現戰略合作任務,必須要考慮利潤和風險這些關鍵的商業。即使在合作關系中,也是市場購買力——供需關系在起作用。企業獲得所創價值的份額多少取決于他們獲得稀缺資源的能力大小。分這塊蛋糕首先要求每一方都能得到足夠的量以促進前面討論過的相互依賴。其次,要保證這塊蛋糕不會因為被切割而縮小。
(2)建立有效和及時的信息溝通渠道
戰略采購要求雙方應努力追尋最關鍵的利益。這些努力也促進了雙方患難與共,相互依賴,相互溝通。反過來,也極大地加強了伙伴之間相互理解和信任。溝通渠道有效性,為公司與供應商之間,建立了技術信息、生產計劃信息、質量信息等交流的平臺。在戰略合作關系中,可能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溝通和信息共享,定期召開合作策略回顧和發展會議,這些會議應該在采購方和供應商所在地輪流進行,會議的重點應該是針對如何改進共同制定的具體目標和識別未來機會等方面進行深入研討;建立高層主管的供應商會議;分享技術發展趨勢和產品計劃技術交流會,這種類型的交流會,是供應商與企業共享技術成果,致力于技術成果的的主要途徑。通過技術交流,企業與供應商分享自己的未來產品計劃,并確定如何將其與供應商的技術發展計劃結合起來。
建立跨職能小組,持續改進,管理和改進長期合作關系。跨職能小組要肩負起公司與戰略供應商信息溝通的窗口,處理和改進與供應商關系。
(3)簽訂戰略合作文件和協議
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目的之一在于保證戰略合作的約束性和長期性。尤其是當最初的參與者被調離或發生了其他人動時,尤其是高層領導的變化,是戰略合作關系將面臨最大的挑戰。事實上,很多時候由于供應商的領導層發生變動,引起對協議的重新評估并最終終止協議,導致了一個正在運作中的聯盟失敗了。
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目的之二——關注雙贏機會,尤其是在制定合作發展戰略階段。雙贏關系的核心是認識對方的需求和期望。雙方通過合作可以提高價值,而不是為了分割一個固定的市場而彼此競爭。發展合作關系要求本著雙贏的態度。當出現矛盾時,雙贏的態度要求雙方能攜起手來,共同合作,從而解決分岐。這些關系的特征是實現雙方的合作,而不是帶有敵意,導致一方成功而另一方失敗的競爭結果。成功戰略合作關系的雙方都會定期觀察市場環境,從而發現新的機會。
3.優化采購管理流程
制定明確的采購流程有助于企業實現對采購的控制,通過控制環節(要素)避免漏洞,實現戰略采購的目的,流程可采用的要素有:貨比三家引入競爭,發揮公開招標中供應商間的博弈機制,選擇最符合自身成本和利益需求的供應商;通過商務方式降低采購處理成本(、通訊、運輸等費用);通過批量合理安排采購頻率和批量,降低采購費用和倉儲成本;對供應商提供的服務和產品進行“菜單式”購買。
4.統一產品管理和服務管理
在采購時就充分考慮未來儲運、維護、消耗品補充、產品更新換代等環節的運作成本,致力于提高產品和服務的統一程度,減少差異性帶來的后續成本。這是技術含量更高的一種戰略采購,是整體采購優化的充分體現。
戰略采購是新時期采購的發展方向和必然趨勢。在企業創業之初由于采購量和種類的限制,戰略采購的優勢并不明顯,但在企業向更高層次和更大規模發展的過程中優勢會日益明顯。有遠見的企業應該在發展之初就有組織地構建戰略采購框架實施戰略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