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7 15:57: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村的發展趨勢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農村勞動力;轉移;特點;趨勢
1.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特點分析
為了更好地對當前農村勞動力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就需要對勞動力轉移的特點進行必要的了解。具體來說,當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特點主要可以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1以青壯男性為主
農村勞動力轉移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其一,自耕地偏少,收入來源單一;其二,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其三,奔向城市,以求發展。當前的農村勞動力大部分都接受過初中以上的教育,整體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樣其對于生活的需求層次也在不斷提升。由于外出打工從事的勞作不定性比較大,且農村家庭也需要有人照料,故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主要以青壯男性為主。
1.2主要流向東部地區
東部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更高,能夠提供的工作崗位也更多,這就吸引了很多省市的農村勞動力來謀求生計和幸福,這雖然更有利于東部的社會經濟建設,但是其對于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情況而言,則十分不利。
1.3轉移行業低層次
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情形:一個方面就是地域上的前移,即將此地的行為轉移到彼地,這樣做主要就是為了獲取更高的收入;另一個方面就是內容上的升級,有些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有限,其勞動類型也受到很大的局限,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的勞動內容難以得到提升,通過前移能夠從事更具深度的工作內容。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勞動力的前移以工業、建筑業、餐飲行業等密集型產業為主,而在一些高端產業的轉移上則比較少,這樣就使得農村勞動力難以脫困。
1.4缺乏必要的組織
當前很多農村勞動力的前移都是在前人的介紹下進行的,有組織的轉移比較少,當然也有些地方基于自身的情況,做出了勞動力前移的主張,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沙縣的人口,以沙縣小吃為突破口,帶動了當地大量農村勞動力的前移,并且演變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組織化的職業介紹型的轉移能夠提高轉移成功路,且其穩定性也比較好,不會造成轉移勞動力大量的成本支出。而靠人介紹往往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這樣就很難保證其成功率。
1.5轉移不徹底
農村的勞動力往往需要從事相應的農業勞動,而在農閑的時候可以外出打工,以改善家庭的生活條件,增加額外的收入,這就決定了農村勞動里轉移并不是很徹底。轉移勞動力往往是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其不但肩負著養家、維持生計的重任,還有家庭幸福、農業耕作的考慮,故而其不可能一門心思在城里進行務工。除了所掙得的錢財會轉移到農村,其也必須定期或是階段性地回到家中,以維持家庭和農村的勞作。
2.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發展趨勢
我國改革開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進行了一系列的經濟體制改革,當前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形式逐漸豐富起來,具體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2.1家庭經濟的發展
隨著農戶的資產積累的成熟,其具備了一定的生產技術經驗以及必要的資金,這樣其就能夠通過承包土地來發展家庭經濟,在市場經濟逐漸成熟的今天,這種經濟發展形式可以讓農戶更便利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更好地進行投資,農林牧副漁各個行業其都可以涉獵,此外,還可以興辦家庭工廠或是其他相關產業,這樣就能帶動更多人就業,實現我國經濟的更好發展。
2.2鄉鎮企業
農村有著十分豐富的資源,且隨著當前資金籌集渠道的成熟,可以開辦具有當地特色的鄉鎮企業,這樣就能更好地通過非農產業帶動更多的農戶就業,免去了家庭兩地分離的困境。具體來說,鄉鎮企業可以是個人創辦,也可以是集體經營,或是采用股份制的方式來組建,無論哪種方式,都能更好地發揮農村勞動力的價值,更好地帶動新農村的發展。
2.3打工就業
農村勞動力總量非常豐富,實現勞動力就業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為此,我們就需要開展市場經濟下的新興打工就業形式。以往就業的時候,往往呈現出低層次的就業趨勢,這樣對于農村的長遠發展是十分不利的,為此就需要對農村勞動力進行培訓,使其在能力和素質上有所提升,這樣才能增強其市場競爭力,更好地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去。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充分調動那些經驗豐富,且具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工,使其成為其他農村勞動力的培訓師,這樣就能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3.改善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對策
3.1改善鄉村條件
為了更好地促進農村勞動力的建設,就需要加緊實現城鄉一體化,加強在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上的建設力度,這樣才能更好地提供農村人口更好地受教育條件,改善其生活品質,使得相應的資源獲得更好地配置,這樣對于當前的城鄉二元結構就能很好地破除,從而為鄉村的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也正是因為如此,政府應該在這方面加強支持力度,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來加強農村的基礎設施假設,改善當前農村的社會公共服務,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農村物質文化生活的發展。
3.2發展現代農業
若是鄉村臨近城鎮的話,應該依托有利的地理位置,發展現代農業,這樣就能帶動更多的勞動力回鄉創業。為此,政府已更改加強相關的扶持力度,在農業設施化、產業化上下功夫。完善向前的土地制度,使農村的土地要素得到真正的激活,加強土地市場的流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規?;洜I,更好地轉變農村的生產方式,更好地提高農村的經濟效益。此外,還可以將農村設置成城市的功能配套,生活涵養區,這樣大量的項目就可以在鄉村進行,不但包括觀光、休閑,還包括度假、旅游等,待相關設施和產業得到完善之后,勞動力回鄉就業、創業的熱情將會更加高漲。
3.3加強教育培訓
素質能力低下是當前農村勞動力面臨的一個主要的問題,為了更好地解決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就需要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教育培訓,提高其相應的素質和技能,使其成為新生代的農民,這樣就能使其就業層次得到提升,這樣就能有效地增加其收入,使其更好地謀求自身的幸福。(作者單位:四川財經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 發展趨勢 優越性
一、會計信息化的主要特征
會計工作信息化是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會計模型進行重構,并在重構的現代會計基礎上建立技術與會計高度融合的現代信息系統。
1.信息化
會計信息系統是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通訊等現代技術構建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核心子系統,是構建會計信息化的技術基礎和信息平臺。
2.開放性
隨著Internet和電子商務的日趨成熟和發展,在會計信息化條件下,數據處理高度自動化,會計信息資源高度共享。通過Internet可以使會計信息系統和企業內外有關系統實時交換數據,相互獲取信息,會計信息系統將不再是信息孤島,它將逐步成為開放的系統,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
3.智能化
會計信息系統是一個由人、電子計算機系統、網絡系統、數據及程序等有機結合的應用系統。它不僅具有核算功能更具有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所以會計信息系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模擬手工方式的“傻瓜型”系統而是一個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統,具有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點。
4.多元化
信息收集多元化:在經濟社會一體化、數字化、網絡化的基礎上會計信息化系統通過對企業內外各個機構、部門的信息接口轉換廣泛接收貨幣形態的信息和非貨幣形態的信息。其信息渠道更加寬敞、信息量更大。
二、會計信息化的優越性
1.農村經營管理決策的優越性
農村內部會計工作實施信息化處理之后,減少了會計核算環節中人為因素的影響,使會計處理工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提升,而計算機對數據的高速處理,則使會計處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整體提升,農村內部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與真實性因此而更有保障會計人員利用信息化系統,對會計報表中的相關信息進行匯總、整理及分析,并以相應的數據信息的形式,對農村的現狀進行直接反映,使農村內部管理層及決策者可以根據會計信息對農村戰略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進行評估,進而對農村經營管理決策進行優化與調整,使農村的經營管理決策更加科學、合理。
2.會計信息化在財務管理中的優越性
農村的會計信息化是財務管理信息化中重要的一類,它不僅可以進行會計核算,還可以用作財務監督、財務預測和財務分析,為形成真實、完整的其他經濟信息奠定堅實的基礎,使財務管理突破時間、空間的局限,讓信息傳遞更快捷、開放、靈活。
3.基于會計信息化的財務會計流程中的優越性
根據會計核算軟件數據接口標準設置憑證、賬簿和報表的數據結構,按照會計核算軟件基本功能模塊正確地進行數據輸入、處理和信息的輸出,逐步實現了會計記錄的電子化、無紙化和標準化。簡化會計核算流程,消除不增值環節,構建財務業務一體化流程。應用流程再造,消除編制記賬憑證等非增值環節,借助網絡信息技術財務和業務部門的信息實時傳遞和共享,減少數據的重復處理打破順序化業務流程,實施“事件驅動”。
4.在會計的組織方面產生的優越性
在互聯網上,可以建立網絡化會計信息處理系統,對經濟業務的處理實現了高度自動化。會計處理系統能自動采集相關的電子原始憑證和數據,并按設定的會計處理方法和流程,自動進行業務處理,生成電子記賬憑證,然后自動登賬,隨時可以根據需要,生成會計報表,還通過預測決策系統對會計信息進行分析。此外,會計信息處理系統通過農村與外界的互聯實現實時溝通,農村與外界發生的經濟業,可通過一種互聯網交易結算卡或是信用結算卡等,自動地將有關的交易內容即時輸入到農村的會計處理系統互聯網內了。這將會對傳統的會計組織產生影響。
5.會計信息化對農村的運營和發展的優越性
范圍的變化擴展了農村信息化管理范圍。通過高起點的會計信息化系統對農村的整個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突出了流程化管理的會計信息化,涵蓋范圍遠遠超出了過去電算軟件的范疇化。功能點上帶來的變化從源頭模塊化控制功能更強大。經過多年的發展,財務軟件目前已經具備了很好的核算功能,但是還未能從源頭有效地控制,出現數據問題往往是事后才能發現。而會計信息化由于其工作原理是以業務流程為導向,因此各種發生的財務數據能夠與各項業務行為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財務角度或從業務角度都能夠快速進行相互跟蹤。業務流程更加規范,有助于內部控制水平的提升,縮短了業務轉換為財務信息的時間,保證了財務信息的合理、真實、準確,對規范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為快速反應和管理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三、我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一、新農村建設與鄉村生態旅游的互動發展
(一)新農村建設與鄉村生態旅游的關系
1、新農村建設為鄉村的生態旅游提供了發展的平臺和機會。
新農村的建設從2005年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開始提出這個概念,到2012年十對新農村建設的深化,說明新農村的建設一直深受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因此我國對新農村的建設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地增大,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政府一直給予資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對于新農村建設中的緊張局面得到了有效地緩解作用。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鄉村的基礎設施的完善為幸存的生態旅游提供了有利的環境條件。新農村建設的不斷地深入為鄉村的生態旅游提供了有力地科學技術和制度上的保障,在鄉村的旅游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2、鄉村生態旅游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鄉村發展生態旅游可以有效地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生態旅游的發展直接受益的是當地農民,在發展生態旅游中農民可以通過推銷生態農產品,加盟生態旅游項目等方式增加收入。在發展生態旅游的過程中,可有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和文化水平。鄉村的生態旅游建設可以把生態文明的先進理念傳遞給農民,提高農民對生態旅游的認知能力,從而提高農民的整體素養。鄉村的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可以有效的改變農民以土地為生的傳統理念,促使農民產業的變革,增加農業經濟的增長方式,也可以在農民中形成生態文明的良好風尚。
3、新農村建設與鄉村生態旅游融合發展。
我國廣泛的群眾基礎條件為新農村和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提供有力的基礎條件。鄉村的生態旅游的發展成為了我國未來旅游業的發展方向,它為三農問題的有效解決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有利于促進農村的經濟建設。農村的旅游資源將豐富,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源支持,也有效地調整了農村的產業結構,有效地減緩了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問題,為農民致富增加了新的途徑和發展的契機。
4、鄉村生態旅游開發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旅游業的本質是服務產業,是文化產業的分支。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需要文化基礎的有力的支撐,農村文化的開發有利于推動鄉村文化的發展,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文化建設方面的支撐,而且也有利于農村形成新的文明風尚。發展生態旅游也可以有效地促進農民的經濟意識和服務意識,進而成為文明衛生的公民。鄉村的生態旅游的建設可以有效地促進農村生存環境的改善以及村容村貌的改變。旅游對于環境衛生的要求有利于改變鄉村的風貌,建設文明的新農村形象,推動衛生條件的改善以及整個村莊的建設和發展。所以發展鄉村的生態旅游業、改變了新農村建設中千村一面的傳統面貌。
(二)新農村建設與鄉村生態旅游融合發展的理論基礎
1、系統理論。
在新農村建設和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過程中,有著系統的指導理論,它們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系統理論將新農村建設和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融為一體,強調兩者的平衡與協調,注重兩者之間的整體發展。第二個方面是把握兩者而發展之間的切合點,強調新農村建設與鄉村生態旅游建設中相互之間相互調節。第三個方面是新農村建設與鄉村生態旅游建都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因此必須注意兩者發展過程中的變化,要根據不同的環境和發展的條件進行因地制宜的改變。
2、城鄉一體化理論。
該理論要求從整體上看待新農村建設和鄉村生態旅游的建設,并從整體上把握兩者之間的關系以及發展的結果。在發展的過程總,逐漸的縮小城鄉之間的差異,努力改善農民的生存環境以及居住條件,加快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進程,推進農村在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保障等方面向城市一體化進程方面發展的進度,實現農村的城市化進程。
3、乘數效應理論。
該理論在新農村建設與鄉村生態旅游建設中出現了乘數效應。鄉村生態旅游的乘數效應的出現使得產業之間的結構合理化發展,并且能夠在新農村建設和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過程中,增加新的產業的發展,這種帶動作用讓新農村建設中的產業出現了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二、新農村建設與鄉村生態旅游融合發展模式分析
(一)構建理念
新農村建設與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都以可持續發展觀為基礎理念。鄉村生態旅游建設將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融入其中,充分利用農村的生態環境,開發農村的生態資源的建設。開發生態的體驗和教育的功能,保證游客的各種生態需求。鄉村的生態旅游的發展推動了新農村的建設,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貫徹在新農村的建設當中,為新農村的鄉村的生態旅游的發展占到了一個有力的切合點。
(二)新農村建設與鄉村生態旅游融合發展的方法
1、生態旅游建設要惠及所在社區的農民。
發展生態旅游和新農村建設最重要的是要惠及當地的農民,以農民的利益為出發點,使得農民得到最大的利益。在這一過程中,要將農民作為建設的主體,作為服務的主體以及開發的主體,最后發展為利益的主體,享受發展的成果。在發展鄉村旅游的同時要兼顧農村的現實條件:農村的生產結構單一,剩余勞動力多等方面的問題,推動旅游業的發展讓廣大農民通過參與鄉村旅游業的建設過程中,實現有效的就業。要保證農民參與旅游發展的報酬的保障,直接增加農民的收入,讓農民充分參與到生態旅游的建設當中,讓農民可以利用生活資料來通過旅游經濟來轉化為生產資本,進而促進農民增加收入。在旅游業和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不斷地加強農民的思想的引導,豐富農民的精神生活。提升農民的精神境界,利用本土的風俗文化為生態旅游和新農村的建設注入新的觀念和良好的風尚。
2、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突出地方的特色。
鄉村的生態旅游可以滿足人們的文化活動和精神審美活動,提高農民的文化品位。我國農村的旅游資源豐富,規模宏大,而且品種多樣。因此在發展生態旅游的過程中應當突出鄉村的自然風光的優勢和特點,開發具有當地特色的生態旅游業,從而滿足旅客的審美需求。以生態旅游為發展的中心,結合鄉村的生態旅游資源,達到兩者之間的充分的整合,以旅游業的發展引領當地的新農村建設。充分發揮鄉村生態旅游中環境的重要作用,構建具有當地特色的鄉村生態旅游發展模式,建設鄉村的旅游品牌,發展品牌效應,從而提高生態旅游的知名度。
(三)新農村建設與鄉村生態旅游融合發展的模式
在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的過程中,往往出現鄉村的旅游資源單一,開發力度不夠導致地區相對貧困的狀態,因此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把發展鄉村生態旅游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帶動企業的發展,讓村民參與其中,建立起新農村建與鄉村生態旅游融合發展的模式。
三、新農村建設與鄉村生態旅游建設融合發展的保障
(一)加強政府的主導作用
在新農村建設和鄉村生態旅游的融合發展過程中,政府起著重要的決策作用。政府在發展的過程中為新農村建設和生態旅游的發展提供相應的配套政策,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規范化的市場和規范化的制度管理。政府要協調好新農村建設與鄉村生態旅游兩者之間的關系,引導旅游業向精品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也要保障新農村的建設穩步前進。
(二)做好科學的規劃
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要遵循一定的環境規律,在開發農民村旅游資源的過程中應當做好合理的規劃和設,處理好兩者發展之間的規劃,同時也要滿足農民的發展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作出合理的發展規劃,發揮當地的特色,推動農村的建設在合理化的軌道上向前邁進。在對旅游資源的開發過程中,要尊重地區的差異以及發展的規律,對產業進行民缺德定位,對當地的旅游資源進行設計開發的同行,應當尊重當地的民風民俗,結合市場的需求以及市場的發展趨勢,增強開發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使得鄉村的生態旅游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三)做好環境建設
關鍵詞:新型農村 合作醫療 存在問題 發展趨勢
改革開放37年來,我國農民的生活得到高速提高,農村的合作醫療得到了高速發展,2002年10月,我國為加強農村衛生工作,保證農民的身體健康,加大投資力度,“逐步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合作醫療制度”。發展到2010年時,據資料顯示,我國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發展,已經具有了質的飛躍,從數量上,已經可以覆蓋我國的廣大農村居民,。農村的合作醫療的實施,可以為提高農民健康,使廣大農民享受到醫療保障,這是我國小康社會建設目標,也是我國如何提高農村醫療的保障水平,為廣大農民的健康服務,是當前也是今后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
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重要意義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發展,是經濟發展的結果,也是社會主義農村發展的必然選擇,它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的作用舉足輕重。在改革開放初期,市場經濟的發展,刺激了一部分人逐利是圖,在有的醫院中由于管理問題。使一些醫院以經濟效益為目標,激化了醫患之間的關系。這種現象導致了盡管不缺醫不少藥,但是農民看病難的現象,仍在困擾著農民,已經成成為廣大農民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盡管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城市化的推進,許多農民進入城市打工,但解決好農民醫療,使農民能夠在疾病面前得到治療的保證,保證廣大農民的身體健康,仍然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也是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也是我國醫療改革的方向,這是小康社會目標實現的需要。在對合作醫療的研究過程中,已經證明,這是新時期社會發展的選擇,是縮小城鄉差別的舉措。由于農村合作醫療,在我國廣大農村的實施,體現了政府對廣大農民健康的保證,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不僅可以保證農民治病,而且能夠解決農民的貧困和疾病,這是由于在農村,疾病和貧困是孿生兄弟,于是疾病必然導致出現貧困。但如果有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保證,這樣就可以使農民在患病的時候,可以及時得到國家提供的醫療費用,這種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不僅可以減輕農民治病難的困境,減輕了農民經濟負擔,同時也是國家為縮小城鄉差別的一種舉措,顯然,農村合作醫療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農村合作醫療的現狀和問題
我國農村地域廣闊,由于經濟發展不平衡,在我國農村各地,新型農村醫療發展的現狀和問題各具有特殊性。
l、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現狀
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合作醫療得到發展,廣大農民從開始的不理解,到積極參加和歡迎的思想轉變,經歷了不同的兩個時期。廣大農民認識到,國家和個人投資,加大了發展新型農村醫療的經濟投入,解決了“農民治病難”問題。通過新型合作醫療,使風險基金、門診統籌基金、住院統籌基金和大病醫療補償基金,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有些地區,雖然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但這些農戶種有一部分農民常年外出打工,常年生活在外地,這與農村合作醫療的要求,難以在戶籍所在地意外的醫療機構就診,使一些農民還在觀望;另一個問題是,對于補償受益群體目標,一方面主要覆蓋基層縣、鄉(鎮)級基本醫療需求患者,再一方面,重點針對重病、大病等,這些患者需市級以上治療,花費的醫療費用也比較多。
2、新型農村醫療制度存在的問題
新型農村醫療制度對廣大農民來說是一件大好事,但好事也需要好辦,由于傳統的思想做怪,有些農戶認為自己健康,不用治病,對參加新型農村醫療不積極。
(1)政策宣傳不到位問題。由于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政策不了解,使一些農民由于不理解,還在觀望,即使一些農民對農村合作醫療有些了解,但也只是一知半解,具體的詳細內容大多數并不了解。由于農民獲知的渠道狹窄,了解的內容有限,使農民采取觀望態度,因此,要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府必須做好的宣傳工作,這是基層人民政府的責任。
(2)醫療報銷異地轉移問題。由于很多農民外出務工,這就出現了參加農村醫療的農民,因為不在當地的醫院就診,而參加醫保的農民,在醫院治療時的結算,又只能在參保地區進行。因此,給農民在異地看病,增加了很大的困難,即使回到參保地可以報銷,報銷藥費的比例又較低,又存在報銷范圍的問題,使農民感到很大的不便。
(3)新農合工作人員問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員的編制問題,是決定制度實施的保證,但目前,一部分地區仍無法形成自己的隊伍,只能依賴借用鄉鎮衛生院人員,造成鄉鎮報賬中心工作人員多頭管理和管辦不分的事實。
三、農村合作醫療的發展趨勢
l、加大宣傳力度的措施
地方政府有責任對農民進行宣傳,醫院要針對病人及家屬宣傳。從宣傳方式上,不僅要用文字宣傳,還要搞農村合作醫療的專題活動,要深入基層了解情況,要向農民加強宣傳力度宣傳時間的選擇上,各級政府要考慮農民在外務工的現實情況,要安排適當的時間,如在假期和農忙時節要加強宣傳力度,及時傳達最新的政策信息。
2、合理解決異地就醫難的措施
要盡快解決農民異地就醫難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應從農民的情況考慮,對外地務工者詳細登記,如果農民在異地就醫后,要利用農民返鄉的機會,方便快速的在當地醫保單位報銷,給農民方便。
3、簡化報銷程序的措施
提高農村合作醫療服務水平,在簡化程序上下功夫。對農民患者報銷資料,要保證提前告知需要報銷的方法。要積極為患者提供統一的服務大廳,為農民患者提供最佳服務。加強對新工作人員的培訓,使工作人員能夠掌握最新的政策動態;熟練業務知識,加強提高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關鍵字:農村污水 處理設施 現狀 展望
中圖分類號:U664文獻標識碼: A
目前,我國的農村建設和發展速度不斷地加快,在發展的過程中高速發展趨勢的農村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也將更加引起重視,就我國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重要性和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相應措施做了詳細的分析和探究,使污水的處理工藝走上高效低耗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成為我國水處理技術研究和應用領域越來越備受關注的問題。
一、農村污水處理對于環境保護工程的重要性
在農村化加快的進程中,農村的各類資源利用也在不斷的增多同時造成了生活的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農村原有的設施已經不適應于現有的農村規模,進行農村的污水處理對于農村良好環境的建設及長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污水處理能夠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污水處理能有效的遏止水的浪費行為,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在污水的處理的過程中,將污水中含有的各種寄生蟲和微生物進行了必要的處理,有效的避免了造成的二次污染,經過水污染的處理,污泥作為肥料進一步的促進農作物等的生長,這是一種再生資源的利用過程,目前來看,進行污水處理的費用還是比較高的,進而會導致我國的污水處理還不能達到一定的水平
2、污水處理能力逐漸的發展成農村發展水平的象征。當今世界發展的重要主題是生態環保,生態環保是農村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一個農村的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是以經濟的水平來衡量,經濟的快速發展能帶來農村面貌各方面的改變,從而帶來各種基礎建設的投入,現代化農村的建設中,農村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的方面是污水的處理,更是體現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3、環境保護工程的具體實施是污水處理。污水處理是環保理念,同時污水處理是促進人與社會和諧健康發展的發展理念。污水處理是經濟發展的長遠目光能獲得更大化的社會效益,環境保護工程是建立在長期的社會發展的需要之上的,落實環境保護工程存在許多的問題以及觀念上的困難,那么進行農村的污水處理就是對環境保護工程的實施和體現。
二、農村污水處理對環境的影響
農村污水處理對環境的影響是多樣的,對生態有一定的破壞作用,農村污水會破壞原有的生態系統,噪聲的影響,農村污水處理不僅影響周圍的居民的生活,強噪聲的工作環境更對操作人員的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產生損害,并可導致耳聾。再就是氣味的影響,由于農村污水中含有氮、硫、氯、磷等污染物,當廢水在污泥池等地方腐殖發酵產生如氨氣和二氧化硫形成惡臭的氣味,對生活在其周圍的居民造成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當今社會物質文明高度發達,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些惡劣影響無疑是急需解決的。
農村污水處理產生污泥也是一個很大的污染源,通常情況下污泥含量大約為污水處理量的1%~2%,然而要達到的不是一個小數目,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對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產生惡劣的影響,對居民的生產和活帶來危害,同時中污染中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和寄生蟲等,處理不當會對居民以及動植物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危害,農村污水處理對沿線居民的生產和生活產生很大影響,污水處理沒有達到一定的排放標準會使得收納排水的水體遭受嚴重的污染,超標帶對沿線居民的生產和生活很不利。
二、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現狀分析
1.農村污水處理工作的重要性及迫切性。隨著城鎮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口的增加,城鎮的污水排放量不斷增加,由于缺乏必要的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一同排入水體,使得絕大多數農村的水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成為區域性水環境的重要污染源頭。農村污水治理已成為我國水污染控制的重點,對它的治理問題呀迫在眉睫。
農村污水污染體現在直接污染了農村自身的生態環境,還嚴重的造成區域性環境的污染,對整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十分不利的,經濟發展以犧牲環境利益為代價,所以農村污水處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和迫切的,所以需引起足夠的重視。
2、對農村污水設施項目的基本情況。農村污水設施項目建設基本情況并不容樂觀,在其質量和數量上都不能達到一定的標準,根據《“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的要求,到2015年縣城的污水處理率平均要達到70%,建制鎮的污水處理率平均要達到30%。截止2010年底縣城和建制鎮的實際污水處理率與預計的目標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國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還需進一步的發展和推進。
3、廢水所產生的的沖擊負荷較大。廢水所產生的的沖擊負荷較大是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對環境污染較大的企業會將廠房選擇在農村,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實際生產中這些工業企業未嚴格執行有關生產廢水預處理的規定,將高濃度的工業廢水排入農村的下水道,這對農村的環境危害是十分明顯的,再加上農村污水處理廠正處于建設初期規模較小,承受污染物負荷沖擊的能力較大,在一定程度上企業用這種方法降低生產的成本嚴重影響了農村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
4、運行成本較高。農村污水處理出現運行成本較高的問題,農村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均按標準執行,執行標準時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很多項目由國家直接劃撥經費建設,因為運行成本太高,所以在建設中的建設經費難以達到標準,直接影響了工程的建設質量,有些工程的實際運行水量低于設計的水量,還有不少失望工程不及而終了。很多農村的污水處理設施都需不斷的降低成本,更有益推廣和發展。
三、農村污水設施項目存在的一些問題
我國國內已建農村污水設施項目基本上是按照按現行的針對農村的相關規范和標準進行設計和建設的,具體的建設方面通過科學的研究及分析。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規模小水質水量變化大。由于農村的工業布局、地理位置以及經濟狀況不一樣,因而水質和水量變化很大,因此設計絕不能簡單的依靠農村污水處理和廢水處理的經驗。
2、技術和管理人員的缺乏。技術和管理人員缺乏也成為在實際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常規二級處理是已建農村污水處理廠采用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的運營管理比較復雜,要求對污水的處理系統的相關工作人員有一定的技術要求,在實際上農村往往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當實際的處理水量或者水質出現波動時,污水處理系統不能相應地進行調整運行參數。并且還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假使設備出現了故障,那么就難以及時進行必要的維修,沒專業人員進行指導,最終導致污水處理達標排放的難度較大的問題。
四.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展望
單純的按照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標準進行會非常容易出現諸如污水處理占地面積過大,影響土地的合理利用,增加建設的成本,運行的費用高和增加管理的難度等問題,這些問題不適合農村的發展需要,農村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應符合農村的特點,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發展,明確農村污水處理工程建設的階段性目標是非常重要的,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具體的可以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而定,結合區域發展的特點,最出合理的規劃。農村污水處理工程中工藝技術也是非常的重要的,找到最適合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發展的方式方法。保障農村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監管非常重要,同時必須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是通過加強對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培訓,達到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的效果,所以說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將會更加有益于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長遠發展。
我國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還是需要不斷地努力和完善,在發展過程中進一步的克服存在的問題,在技術上和管理上更加完善,結合我國的實際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技術政策、法規及標準,并指導我國農村污水處理工程的設計建設和運營。
參考文獻:
[1]杭世珺.農村污水處理工程設計的反思與建議[J].給水排水,2004
河北省地處華北北部,環繞津京臨渤海,2005年GDP為10116.6億元,在全國位居前10名,為投資驅動型經濟,市場化總指數為6.39,全國排第10位,因此在華北地區具有代表性。
一、購買力分析
河北省在GDP突破千億元大關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總體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唐山、石家莊、秦皇島、廊坊四市,人均GDP在1萬元以上;第二層次是其余各市,人均GDP在6000元~10000元之間,2005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22.9億元,同比增長15.8%,是歷年最高水平。從以上數據看河北省的購買潛力和購買能力總體較高。1999年——2003年GDP平均增長率為11.68%,2004年1——11月農村地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8.6億元,同比增長15.2%,但從變化趨勢看2000年以后,零售總額增長率基本在10%稍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開始減弱。城鄉的消費差別沒有根本改善,城鄉購買力差距較大,農村購買力增長緩慢,
2003年人均純收入2881元,人均現金支出1820元,增長15.9%;按恩格爾系數40%計算,每個農民食品支出大約在800元左右,其他支出主要發生在居住,增加4.13%,醫療增加7.44%,服裝和家庭設備分別減少2.76%和0.44%,再加上生產消費支出,可以看出農民的消費結構和消費水平沒有根本性改變和提高,支持高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不是農村而是城市,因為熱點商品銷售有餐飲、旅游、文化娛樂等服務型消費,教育、休閑、娛樂的支出加大,住房、汽車、通訊、餐飲等熱點商品銷售活躍。1-12月份,全省限額以上貿易業16種主要消費品14增2降,其中通訊器材類增長115.9%,增幅居各類商品之首,家具類增長43.1%、汽車類增長34.3%、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24.6%、金銀珠寶類增長22.7%、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22.0%、化妝品類增長21.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1.7%。消費結構的逐步升級帶動了建筑裝潢、家具、空調、彩電相關服務行業發展,顯然這與農民的消費支出不相吻合,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傳統消費仍占農村消費的主導地位。
二、交易成本分析
市場經濟條件下做市場的是企業而不是政府,企業能否把農村市場做大、做好,還取決于企業究竟需要花費多長時間、多少成本去占領農村這塊容量很大的市場,因此農村市場的交易成本是制約農村市場的重要因素,由于物價、地理和心理三大因素使得農村市場的交易成本高于城市。
首先是物價因素,2003年以來物價水平在高位徘徊,2004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升4.4%,特別是前三季度,價格總水平持續攀升,最高月份達到6.3%,是近年來漲幅最高時期,上漲較多的是食品類、居住類和農業生產資料類。高價格必定降低本來就不高的農村市場購買力,企業要想實現一定數額的交易量必然要付出高昂的交易成本,例如,越是低收入階層對價格越敏感,而且價格彈性較大,但是降價就意味著企業利潤空間降低。另外在高價格環境下企業要促成交易就要加大溝通支出,企業在城市的溝通手段往往不適合農村,許多國內大品牌企業進軍三四級市場時不考慮其產品所針對的目標消費人群,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地迷戀廣告。然而,打完廣告后會發現,三四級市場消費者對廣告的敏感和認知率要遠遠低于大中城市。
其次相對分散的市場分布灘薄了農村市場的購買潛力,農村市場看似水很深,但這指的是總量,不是任何地方風吹草低都能現牛羊。
四、五級市場的差別不比
二、三級市場小,在縣級市場差別非常大,終端網點的規模和促銷差距很大,因此加大了分銷成本,特別是在交通不發達的地區,
四、五級市場很難取舍,集化效果較好的鄉鎮具有相當的購買力;自然村的差距就更大,人口達到五千人以上,相當于城市的一個社區,有的則不足一千人,而與縣、鄉(鎮)或其他自然村距離比較遠,做這種市場難度很大,同時必須付出高成本。一般來說,在縣城設立辦事機構是各大品牌廠商的底線,以前三株,紅桃K等企業曾在鄉鎮設立辦事機構,但都失敗了,原因是超過50%的專賣店年銷售不能平衡其店面及人力成本的分攤。
第三是心理因素,由于地理分布廣泛,農村消費者購買心理和行為差異很大,以吸油煙機產品為例,工薪階層占30%左右的縣具有一定的購買力,但鄉鎮和農村幾乎沒有市場。因此,企業很難進行集中市場運做和差異化市場運做,如果采取無差異市場營銷,企業成本降低,但又不能滿足需求差異較大的農村市場;如果采取目標市場營銷,目標市場又如雞肋,特別是
三、四級市場,消費行為的“跟風”特征明顯。三四級市場并不是一波清水,縣城的背后是鄉鎮,鄉鎮背后是更廣闊的農村,對于習慣在城市精耕細作的企業來說,農村市場尤其深不可測。因為農村每天都在迸步,這種進步包含著消費心態和市場空間的多重變化,可謂是“早一步死,晚一步遲”。
三、發展趨勢分析
以上分析了農村市場的不利因素,但從河北省的發展趨勢看華北農村市場正處在轉型時期,仍蘊涵巨大商機,主要表現為一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方針指導下和“三農”政策的支持下自2005年下半年農民純收入持續增長,2005年農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82.3億元,同比增長15.2%,農村家庭消費開始向千元、萬元級消費品邁進。與此同時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規范市場的法規制度。
其次,城市化發展速度加快,人口和產業的極化作用逐漸顯現。河北省目前城市化水平為33.51%,按國際預測標準,已步入快速發展階段。如果以國外處于同等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長1.5%的速度來計算,在未來20年內,河北省城市化水平有望達到60%左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勢必改變農村的人口狀況,其結果是購買力和消費結構的根本改變。
眾所周知,原來海寧的很多行政村是沒有路的,如果說有,也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一到了雨天,泥濘不堪,根本無法穿行。而現在,全市公路總里程達到了630多公里,通村公路水泥混凝土“硬化率”達到了100%,真正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尤其是望著公路那川流不息的公交車,你一定以為產生了錯覺。因為人們會自然地把公交車與城市聯系在一起。而海寧近兩年來,一共投入3000多萬元資金,購置空調車191輛,實現了村村通公交,路路有公交?!?二、環境極大改善
提到農村,不少人都用“臟、亂、差”三個字來形容。是啊,在環境方面,城市與農村的反差太大了。而現在的農村,通過開展“小康示范”和“百村整治”工程,新增綠化36.3萬平方米,拆除危舊房屋22.7萬平方米。同時農村組建了“保潔隊”,垃圾集中處理覆蓋率達到了100%?,F在已經有10個行政村并省政府命名為“全面小康示范村”。通過村莊的整治,農村的環境得到了有效地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日益提高,縮短了與城市之間的差距?!?三、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前,農村的住房還基本以土房、磚房為主,至于電器嘛,如果裝了廣播,已經是極為高檔了。而現在,一幢幢“小洋房”“小別墅”撥地而起,整齊、美觀、大方。里面的設施齊全,空調、彩電、電腦,這些“奢侈品”也走入了農家。真可以說是農村、城市一個樣?!?四、精神生活的充實
原先的農民,似乎整天以勞作為主,而現在的由于解放了生產力,他們有了空閑時間,也很多人投入到了文化活動之中。目前全市182個行政村,村村建起了文化活動中心。特別是2005年以來,以農村文化活動年為載體,籌辦首屆農村文化藝術節,組建業余文體隊伍近600支,這一系列活動極大地豐富了農民精神生活,加快了城市文明向農村的延伸?!?五、效益農業讓農民增收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農村發展趨勢逐漸顯現。農業生產已從傳統農業粗放經營,向特色農業、效益農業轉變?;ɑ?、苗木、水果、特色水產等綠色產業逐步成為農業主導產業,形成具有區域特色、規模競爭優勢的新的農業產業體系。如今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8000元,生活水平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六、生活保障的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