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5 16:32: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學數學教育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數學;素質教育;價值
中圖分類號:G63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1)06-00-01
現在我國數學教育面臨許多困境,如在數學知識方面,我國只強調學好從事現代化生產和進一步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而忽視了現代社會中每一個公民適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在面臨這樣的困局時,我們的數學教育也急切的需要從傳統的數學教學向現代數學素質教育轉變。
一、何為數學素質教育
我國著名學者、數學家嚴士健教授曾強調說:“數學將成為21世紀的每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的素養、知識和技能的一個必備的重要組成部分?!贝苏Z折射出數學素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個人的數學素質,是指在先天的基礎上,主要通過后天的學習所獲得的數學觀念、知識和能力的總稱。人的數學素質是人的數學素養和專業素質的雙重體現。
數學素質有以下四個表現特征:1.是數學意識,即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分析和表示各種事物的數量關系、空間關系和數學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識和良好的數感,進而達到用數理邏輯的觀點來科學地看待世界;2.是數學語言。數學語言作為一種科學語言,它是數學的載體,通用、簡捷、準確的數學語言是人類共同交流的工具之一;3.是數學技能。數學的作圖、心算、口算、筆算、器算是數學最基本的技能,而把現實的生產、生活、流通以至科學研究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形成解決問題的數學建模的技能。④是數學思維。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抽象、概括、歸納與推理等形式化的思維以及直覺、猜想、想象等非形式化的思維,都是數學思維方法、方式與策略的重要體現。
二、數學素質教育的價值
(一)數學的智育教育價值
數學教育是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其核心是思維能力的培養。1.訓練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概念形成、數學證明、命題探索都可以訓練學生的抽象能力。數學中抽象邏輯思維通過數學語言符號而使概括公式化、抽象形式化和數量精確化,這些特點為訓練邏輯思維提供了恰當的形式和途徑;2.提高思維的精確性和嚴密性。教師通過數學教學逐步實現提高學生思維的精確性與嚴密性,形成廣泛遷移,養成盡可能用定量來精確表述認識問題,嚴密周到地思考問題的思維品質;3.訓練探索性思維能力。數學是訓練探索性思維能力的最好素材,數學解題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探索性的過程,探索成功的要領。
(二)數學的德育教育價值
所謂數學的德育教育價值,是指數學在形成和發展人的科學世界觀、道德色彩和個性特征所具有的教育作用和意義。數學的德育教育價值首先體現在通過數學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數學家的輝煌成就:古老的十進制記數法與籌算、八卦中的二進制、墨經幾何、勾股術、中國剩余定理、極限術、楊輝三角等等,許多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在現代數學中還閃耀著光輝。這許多豐富的資料無不是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題材,它是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質,增強民族凝聚力與進取心的強大精神力量。
三、以數學素質教育目標進行教學改革
數學素質教育是現代的教育。全面發展的教育,身心發展的教育及挖掘個人潛能的教育。要培養較高的數學素質,就要在教育思想觀念、教學方法上有更大創新,使教育教學方法為全面提高數學素質而服務。
1.教學方法改革應以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為出發點,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中心,突出教學的發展性和雙邊性,教學方法改革過程中應貫穿啟發和探索精神以利學生智力發展。如可采取啟發、引導發現和延伸求異等方法,多切入點教學。數學方法從實質上說是教與學相統一,這種統一是辯證的,但要強調學生是學習主體這一實質。我們的教改要研究改進教的方法,更要以注重學生學的方法為主導思想。
2.數學教學方法改革要有先進的科學理論做依據,注重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原則。數學教學方法的實踐性和科學性很強,沒有理論指導,光憑熱情是不行的。教學方法改革必須從現代教育科學、心理科學、生理科學及當代先進科學理論和方法體系中尋求改革的依據,作為教學改革的理論基礎。教改一貫的方向是建立新的對實現教學目的更有效的方法體系。注重教學方式或程序的變革是必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是要在實際教學中形成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原則,只有以思想和原則為準繩,以基本方法為主體,通過對基本方法的組合、分析并構建適合具體課堂的教學結構模式,教學方法改革才能有更為廣闊的適應環境。
3.數學教法改革要注意教學的整體性。現行中學數學方法改革中最大弊端就是把教法改革孤立于其它教學改革之外,這是很片面的做法。上海育才中學提出:讀、議、講、練,教學生活,又逐步性進行了適合這種教學性的課時改革,把傳統的45分鐘課堂變為60分鐘的大課堂和30分鐘小課堂,收到很好的效果。從客觀上看,教學方法改革是多因素參與的系統工程,它與教育體制、教育內容、教育思想、教育手段的改革都有密切聯系,教法改革只有融進這些因素才能見成效。
【關鍵詞】中學數學教育;創新能力;研究實踐
新課改為中學數學教學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中學數學教師必須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創新意識。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潛在的創新意識,有利于數學教師完成傳統應試教育的變革,由此培養中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現代中學學教育工作的重點。
一、中學數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意義
在中學數學以往的教學方式中有許多不足之處,例如以下幾點:首先,在傳統數學教學方式中,整學期的所有數學教學環節都是緊密關聯的,每節數學課堂之間呈現相互依存的關系,不能脫離任何一節教學。其次,在以往的教學方式中,教師教課,學生做筆記,兩個主體間在課堂是無交流,該模式不利于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最后,以往的教學模式中重視完成教學任務,在教課過程中教師需要把重點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負責學習知識,課堂時間結束后,數學學習也隨之結束,這是數學教學質量始終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由此,數學教師需要重視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改善傳統教學模式的現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以及促M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在實際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具體思路
首先需要在數學課堂中營造學生喜歡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的課堂參與,并積極與數學教師展開互動,這有利于在課堂上實現對于學生自身創新能力的培養。其次數學教師應該改善以往的教學方式,更新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利用科學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這有利于更全面的提高學生自身的穿心能力。最后注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學生主體之間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方式不同,由此更需要理論聯系時間,組織學生自行進行思考,保證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才有利于提高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
三、中學數學教育中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一)利用情景教學法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目前先進的教學方法是創設情境教學法,它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較而言,更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創設情境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熱情,為學生日后數學的學習打下基礎。在以往的教學方式中,教師組織學生對數學公式進行死記硬背,這造成學生大腦右腦接受教育過度,使學生的右腦始終處于壓抑的狀態,影響學生的創造才能。此時將情境教學法運用到數學教學中,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開發學生的右腦,有助于學生創造力的發展。情境教學能夠刺激學生的想象能力,使右腦變得更加興奮。由此數學教師在可楊中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的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
傳統的教學方式早已磨滅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導致部分學生對數學產生抵觸的情緒。多媒體技術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與網絡信息技術等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的教學新手段。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數學的教學中,它可以成為中學數學教學的得力助手。它能夠將教學內容直觀生動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它有利于最大化的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把有關數學內容信息在課堂中向學生進行展示,利用形象化、多樣化圖像代替原本無聊的數學知識點。使學生對學習數學內容產生興趣,提高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而且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無疑為中學數學教學錦上添花,使學生能夠自主數學知識進行學習。數學教師需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介紹中學數學教材內容,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內容健康高尚的數學教學。
(三)聯系生活實際并利用科學的指導方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中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需要數學教師的積極引導與自主學習才能夠養成。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把數學知識投入生活實踐的過程中,把數學的理論知識滲透于日常生活中,讓學生把身邊發生的事與數學知識聯系在一起,使學生能夠積極對周圍的事物進行思考觀察。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生活,開展與數學有關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學習數學的趣味性,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對于中學數學教材中第十七章第一節勾股定理知識的講解,數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思考周圍是否存在有關直角三角形的建筑物等,并使其尋找數學答案,這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數學課堂中,然后教師應該舉出相關的數學例子,并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指導,有利于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
(四)優化數學的教學流程
在實際的中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明確自身屬于傳授與引導的位置,根據每個學生于教學內容的不同,對數學的教學流程進行優化。對于學生數學知識結構進行完善,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增強創新能力,有利于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積極鼓勵學生提問,它是學生對于學習思考的表現,每個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不同,問題也不同,有利于促進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也可以創設有關數學的情境進行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自身的創新意識;除此之外,數學教師應該豐富課堂形式,增加課堂的活動,使學生能夠在課堂活動的思考中提高創新能力。
四、結束語
傳統的中學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現代教學,因此教師需要利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產生興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習成績,為我國未來的科學事業的發展培養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白改平.以美國數學教學為例談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數學通報,2004(4):17-18.
[2]楊惟建.基于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0,30(6):71-72.
論文摘要:高師數學學科教學論課程存在著重理論性、輕實用性的傾向。事實上數學的概念、定理、公式都是對實際生產、生活的高度抽象,它們有理論性的一面。也有實踐性的一面。因此師范生要有一定的數學實臉經歷以及數學實臉的教學經歷。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引入適當的數學實驗,重視數學的直觀基礎,有利于突破數學“抽象難學”的心理障礙,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
1問題引出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引人適當的數學實驗,重視數學的直觀基礎,一方面有利于克服中學生的數學學習長期在一種抽象的思維狀態中進行,突破數學“抽象難學”的心理障礙,以增強中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另一方面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有利于提高中學生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能力,使得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落到最基礎的位置。由于我們沒有很多的數學實踐與實驗的經歷,因此在師范生從事數學試教與教育實習時,我們提倡從數學案例教學人手進行適當的數學實驗活動,取得一定的經驗。
2數學實驗教學的實踐與認識
2. 1數學實驗可以使抽象的數學變得直觀,使數學理論找到它們的現實基礎
案例: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的教學中,可以借用物理中的“力的合成”設計一個演示試驗,試驗如下:
圖甲:表示橡皮條GE在兩個力F, ,凡的共同作用下,沿著直線‘C伸長了EO這樣的長度。
圖乙:表示用一個力F在橡皮條上,使橡皮條沿著相同的直線伸長相同的長度,力F對橡皮條產生的效果跟力F, ,凡共同產生的效果相同。
通過這個演示實驗,彌補了課本抽象地引人向量加法平行四邊形法則的缺陷,將向量加法和高一物理中力的合成聯系起來,使學生對向量加法的理解更具有直觀性,明白了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的現實基礎,認識了向量在實踐中的廣泛應用。
2.2數學實驗可以讓我們的學生從做中學,以突破教學難點
案例:學生在新學“兩直線異面”這個概念時,往往會和“兩直線平行”混淆,對“不同在一個平面內”的“不同在”理解不清,在教學中,引人實驗操作:
(1)提出問題:(i)空間中的兩條直線除相交和平行兩種關系外,有沒有其它情形?
(i i)是不是空間中的任何兩條直線一定可以在同一平面內?
(2)分組實驗,自我探索:要求學生以筆為“直線”,同桌兩人為一組、進行分組實驗,探索問題結論。
(3)對探索的結論師生共同分析,解答疑難。
這正如陳重穆先生說的:教學中不要從概念出發,要從實際出發,先要去“做”,做了再歸納,簡稱“先做后說”,在課堂中堅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實驗,探究結論,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2. 3數學實驗能培養中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空間想像力
案例:數學分組實驗課“長方體的截面研究”。具體操作如下:
(1)實驗準備:每位同學準備長方體空盒子一個,剪刀一把;
(2)分組,布置課題:以4一5位同學為一組,從不同的角度截去長方體,探討長方體的截面情況;
(3)記錄實驗結論并附圖;
(4)師生共同總結討論。
“截面問題”是立體幾何的一個難點,通過這節實驗課,有效地突破了空間想像力這個障礙,探究出了長方體的截面的種種情況,同時也提高了同學們的空間想像力,其實,空間想像力的提高首先就在于多觀察實物、模型,并根據實物、模型畫出其空間圖形。
數學實驗能夠使數學研究性學習活動變得豐富多彩
數學研究性學習活動是數學學習的必要補充,數學研究性學習活動要有較好的效果,必須加強數學活動的趣味性、挑戰性及實用性,數學實驗因其內容靈活機動,直觀性、實用性均較強,是數學研究性學習活動較理想的一種形式。
案例:
研究性學習課題2:圓錐形線的光學性質及應用。
要求研究小組分五步加以完成:(1)閱讀高二(上)課本材料,并進行討論。(2)設計一個演示實驗驗證其中一個結果。(3)利用數學方法對結果加以證明。(4)設計一個利用圓錐形線的光學性質的小模型或構想。(5)呈交研究報告。
研究性學習課題2:正多面體的制作。
要求研究小組利用硬紙制作出所有的五種正多面體。
學生在饒有興趣地完成這些課題的同時,對所學知識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操作性的實驗,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得到了加強,也培養了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和科學研究的良好素養,同時小組性的活動也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2. 5創設思維實驗,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案例:(習題分析)定義在(一1,1)上的函數f(x)滿足:
對第一問,同學根據奇偶性及單調性的定義可以很快推出f(x)為奇函數及單調減函數,對第二問,大部分學生感到束手無策,不妨”,導學生實驗,取幾二‘時,問題變為將式專)化為
明很容易得出,在解決了第二問后,第三問就迎刃而解;面對一時難以作答的問題,不妨從最簡單的情形、最特殊的情況開始實驗,探索出一般的結論,這是思維的起點。
3幾點思考
(1)數學實驗教學正在逐漸被重視,有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加以運用,但數學和物理、化學相比,畢竟不是一門純實驗科學,抽象性和思維性較強,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它主要起輔助教學的作用,不能為實驗而實驗,必須實驗操作與思維相結合,目的是培養創造性思維。
初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目標、戰略、指導方針和許多重大政策措施。對基礎教育,《綱要》指
出:“基礎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必須大力加強。”要求在90年代“全國基本普
及義務教育(包括初中階段的職業技術教育);大城市市區和經濟發達地區積極普及高中階
段教育?!边€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
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辦出各自的特色。普通高中的辦學體制和辦學模式要多樣化。”我國中小學屬基礎教育,是
發展高等教育的奠基工程,也是提高勞動者素質的重要階段。當前,我國中小學教育改革已
深入到學科領域,根據《綱要》精神,積極推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改革,培養適應21世紀我
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是各科教學的共同任務。
數學是中小學教育的重要課程,是科學技術的基礎,也是當今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在改
革方面的敏感學科。這不僅因為數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有廣泛應用,在高新科學技術領域
不可須臾離開,而是它為我們理解和適應信息社會提供了一種強有力的工具。為此,面對
21世紀高新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對人才素質的高要求,積極而穩妥地改革我國中小學數學教
育,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是一項十分迫切的任務,應積極進行探索研究,設計合理方案、
進行實驗。
小平同志關于“三個面向”的指示發表后,十多年來,各盛市中學數學教學研究會圍繞中國
教育學會中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提出的:中學數學課程、教學、學習、計算機輔助教學、
評價”五個方面的研究課題,進行了扎實的實驗、探索和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今后我們
數學教學研究會應該在已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立足現實,展望未來,從我國國情出發,
借鑒外國對我有益的經驗,圍繞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把研究工作推向一個新水平,為我國
中學數學教育深化改革,做出應有的貢獻!
即將跨入的2l世紀,是信息社會,也有人稱之為計算機時代。信息社會經濟和社會發展有
賴于高新科學技術和高的人才素質。適應信息社會的到來,我們培養的人要與信息社會的發
展相適應?,F在在校的中小學生是下世紀初葉和中期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力軍。用什么思
想去教育他們,用什么樣的數學知識去武裝他們,是需要認認真真考慮的問題。信息社會預
示著“數學所處理的是科學中的數據、測量、觀測資料;是推斷、演繹、證明;是自然現象、
人類行為、社會系統的數學模型?!边@意味著信息社會對人們所需要的數學知識和能力,提
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更新觀念,從中學數學的教學目的、要求,教學內容的選取,合理教
材結構的建立,以及教學方法的改革諸多方面進行研究。我們研究會提出的五個方面的研究
課題,共41個細目,作為今后幾年研究的重點。希望各盛市中學數學教學研究會組織廣大
中學數學教師和教研人員進行探討研究,取得積極成果。
下面就我國中學數學課程教材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作些介紹;對中學數學課程教材改革若干
問題,提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面向21世紀深化我國中學數學教育改革(二)
一、我國中學數學課程教材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我國的普通中學分為初中和高中兩個階段,均
屬基礎教育。前者為義務教育階段,后者為基礎教育的高層次。初中,已從1993年秋季開
始執行國家教委制訂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試用)》,并同時使用
根據新大綱編寫的初中數學教材。這份大綱是歷時五年多在廣泛調查研究和實驗的基礎上制
訂的。根據義務教育的性質任務,精選了社會對數學的一般需要和學生就業實際需要的最基
本、最有用的代數、幾何和統計初步等的知識。以及與學習其他學科相配合的知識,適當拓
寬了知識面,降低或減弱了某些知識的理論要求,使課程教材內容有利于提高全體學生的數
學素養,體現義務教育的宗旨。根據大綱編寫的初中數學教材,重視能力培養、數學思想方
法訓練和形成學生的良好個性。
從整體來說,《大綱》和據此編寫的教材基本適應我國現階段初中義務教育的需要。
初中數學課程教材有待改進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有的傳統內容,如代數中的式和數的運算,
可進一步考慮精簡或降低要求;有些應用較廣泛的數學工具和方法,如向量、變換、概率統
計等應適當加強,需要探討為學生所能接受的方式教給學生,或用它來處理傳統內容。在應
用數學意識和聯系實際方面應適當加強,在知識呈現方面,如何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形成過
程應作改進,以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在實際中的應用,初中平面幾何,就現行教材而言,
一些繁難的證明題嫌多,而且今后很少用到,有的題目要求偏高,應進一步加以提煉。
現行高中數學課程教材,是在1978年課程教材的基礎上經1983年和1990年兩次調整后的
內容。
1990年,根據國家教委《現行普通中學數學計劃調整意見》修訂頒布的《全日制中學數學
教學大綱》(修訂本),又進一步將所列內容分為“必學”、“必馴和“任馴三類,并明確規定
“必學”內容為“會考”與“文史類高考”命題范圍。這樣,經兩次調整,將1978年課程
教材中的行列式與線性方程組、概率、邏輯代數、微積分初步等教學內容,有的作了精簡,
有的改為“選學”,而“選學”內容由于高考不考,形同虛設,從而使我國中學數學課程教
材又回歸到以傳統教學內容為主、缺少近現代和應用較廣泛的數學知識,內容顯得陳舊、知
識面窄,加以在教材結構和內容呈現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不適應我
國經濟、社會發展對培養人才的需要。
現在國家教委正在研究與義務教育相銜接的高中數學課程教材調整方案,并組織力量研究制
訂新的高中數學教學大綱,將分階段逐步提高我國高中數學教育水平,并分層次和不同要求
進行科學安排。
二、改革中學數學課程教材需要探討的問題這里,先引用兩份資料。其一,根據1993年《中
國教育事業統計年鑒》所載統計資料,我國普通中學的初中,大部分在農村。l993年我國農
村初中學生數約為城市的3.5倍,縣鎮初中學生數約為城市的1.4倍;兩者相加,約為城
市學生數的4.9倍,近5倍。高中則是另一種情況。城市高中學生數約為農村的1.8倍,
縣鎮高中的學生數約為農村的2.7倍;兩者相加,約為農村高中學生數的4.4倍。
當年,城市、縣鎮和農村初中畢業生為11341743人,升入普通高中的僅有2283351人,約為初
中畢業生的五分之一。當年,高中畢業生為2317127人,升入高校本科和專科的為924000
人,約占當年高中華業生的五分之二 。(上述統計資料,均未包括升入職業技術學校、函授
大學等)上述情況,到本世紀末和下世紀初將有所變化,變化快慢,取決于多方面因素。應
積極創造條件,努力促進變化快一點,以利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面向21世紀深化我國中學數學教育改革(三)
其二,有資料表明,我國中學數學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已為世界各國所公認,1992年“教育
進展國際評估組織”IAEP發表的報告,在21個參加數學測試和科學測試的國家和地區中,
我國13歲學生數學答題正確率為80%,名列第一。但在科學測試中,成績卻位居第15位,
處于下游狀態。
上述兩份材料,啟發我們考慮中學數學課程教材改革,一要從我國國情出發,立足現實,展
望未來,積極穩妥地進行改革,二要繼承和發揚我國數學教育基礎知識的教學扎實,幾何、
代數的訓練要求嚴格,解題訓練較多等長處,研究我們的不足,如數學教學與其他科學聯系
不夠等,加以改進。
下面提出中學數學課程教材改革需要深入探討的幾個問題。
(一)改革不適應社會發展的教育思想。歷史經驗表明,數學教育的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
方法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而這種變化在一定時期又應具有相對
的穩定性。這里談兩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即將跨入的21世紀,隨著數學和其他科學技術的發展,從總體來說,對學生的數學
素養的要求越來越高。這方面已有很多著作和文章在更廣泛和深度上有所論及,不再重述。
為了迎接21世紀的挑戰,我國中學數學教育,一方面要在基礎知識、基本訓練方面為學生
打下堅實基礎;另一方面,要著力培養學生具有探索和創造精神,具有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
具有把紛繁復雜的自然現象和社會行為等轉化為數學問題加以論證和評估。前者有我們的長
處,又是后者賴以發展的基礎;而后者是今后的發展趨勢,我們在這方面有所不足,今后應
大力加強。
這就要求中學數學教育要改變單純知識傳授而忽視應用的舊觀念,要把傳統有用的數學基礎
知識同應用較廣泛的新知識和方法融合在一起,建立新的教材結構。
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
其二,中學數學教育要從“應試教育”轉向提高全民族素質的軌道,努力做到把升學和全面
提高教學質量統一起來。多年來,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應試教育”思想一直困擾著有些學校
的廣大師生,增加學生負擔。例如高中三個年級的數學課程,提前一年結束,剩下的時間圍
繞模擬高考試題、進行高難度的題型訓練,大搞題海戰術,以應付高考,爭取跨越“獨木橋”。
初中升高中有的地方也仿效高考的辦法,余波所及,有的小學也不平靜。這種“應試教育”
思想幾經批判,也沒有解決,或者說在某個時期表面上解決了,實際是“越演越烈”。這有
來自社會的壓力,也有教育內部的壓力,這里不多談。根據我國現實情況,初中畢業生升入
高中和高中畢業生升入大學的畢竟是少數,多數學生要就業,而且出路是比較廣闊的?,F在
應該下決心把中學數學教育從“應試教育”轉向提高全民族素質的軌道上來。否則,勢必使
我國中學數學教育沿著錯誤的軌道形成惡性循環,有礙提高學生數學素養,不利于面向21
世紀人才的培養。
面向21世紀深化我國中學數學教育改革(四)
(二)改革不適應社會發展的課程教材內容。信息社會對數學知識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為使中學數學教育與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關鍵在于改革不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課程教材內
容。我們中學數學教學研究會針對我國現行中學數學課程教材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五個方面
研究課題中,有關課程教材的研究課題有11項。如教學內容的選定、組織、重點的確定應
當用什么思想和觀點指導;新教學內容如離散數學、集合邏輯、概率統計、向量、微積分等
在中學進行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傳統數學教學內容的精癬提煉與改革,特別是幾何教學
的改革;數學應用與應用數學;能否用一種統一的綜合結構取代代數、幾何分科;數學課程
評價的理論與實踐等。這些問題的研究,要切實從本國的生產和科學技術發展的現狀和趨勢,
從培養人才的需要出發;要充分考慮大多數學生和教師的水平及設備條件;要研究良好的教
材結構;要根據學生就業和升學的不同需要,研究課程的類型與水平,統一性與區別化???/p>
之,要想想需要與可能進行可行性改革論證。
(三)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課程教材的分段和銜接。當前,我國普及小學教育和普及初中教
育并存。因此,數學課程教材,各自作為獨立教學階段,完成一 定教學任務。到本世紀末,
我國將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從發展看,小學作為獨立教學階段的意義將發生變化。小學
階段的課程教材將作為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教材的組成部分。為此,中小學數學課程教材相銜
接的問題及合理教材結構的建立應及早進行研究和探討。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保證中學數學教育深化改革的關鍵黨的以來,由
于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采取多種措施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已使我國中學數學教師隊伍政治和業
務素養有了很大變化和提高,保證了義務教育順利實施,使我國初中數學教學獲得大面積豐
收。高中的數學教學也取得較好成績。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各地區的情況有不少差異,同
時教師隊伍又處在新老交替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在有些地區還相當繁重,
應當從政治、業務修養和實際教學能力兩個方面加強對教師的培養和提高。另外,有一種情
況也值得研究,即在教師授課的安排上,有的地方把教學水平比較好的教師安排在最后年級,
名曰“把關”。數學學科的系統性很強,前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訓練不扎實,就直接影響到
最后一個年級的教學?,F在有的“把關”教師用很多時間很大力,氣進行查漏、補缺工作,
費時費力,實非良策。這恐怕也是“應試教育”思想另一種表現,需要研究改進。
編者按:綠色教育理念認為,教育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生命價值,改善學生成長的環境,促進學生和教師的可持續發展。在綠色教育的理念下衍生出的“綠色課堂”,以學生為本,用發展的眼光評價學生,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什么是理想狀態中的“綠色課堂”,如何構建“綠色課堂”?北京師范大學課題組在綠色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進行了中學數學綠色課堂改進的行動研究。其中,數學綠色課堂教學評價是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本期《特別關注》欄目特別呈現課題組《中學數學綠色課堂評價標準》的指標構建,以及從基本要求、關注學生、數學本質、動態生成和追求創新等各個維度對綠色課堂的理解,以饗讀者。
數學課堂教學一直是國內外數學教育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其中,追求高質量的數學教學是數學課堂教學研究的源動力。綠色教育理念認為,教育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生命價值,改善學生成長的環境,促進學生和教師的可持續發展[1]。為了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實現學生和教師的可持續發展,在綠色教育理念的指導下,課題組進行了中學數學綠色課堂改進的行動研究,并形成了基本的課堂改進策略,構建了中學數學綠色課堂教學框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4]。數學綠色課堂教學評價,是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茖W的數學綠色課堂教學評價指標的構建,不但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需要,更是促進學生、教師全面、可持續發展的需要[5]。
一、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
現代數學教育理論認為,數學教學評價主要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6],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又要關注他們數學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又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的變化[7]?;趯鴥韧庖延械臄祵W課堂教學評價和教師專業素質研究的分析[8],結合對綠色教育和數學綠色課堂的理解,我們確定了標準研制的“一個理念,兩個基本點”的指導思想和四條基本原則。
“一個理念”是指“教育要尊重學生和教師的生命體驗,遵循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讓學生和教師在充滿生命力的課堂中,實現生命價值的提升”[9]?!皟蓚€基本點”是指:一要基于我國數學課程標準,評價的理念、內容和方法要與之相符;二要基于北京市石景山區中學數學教學實際,不但要符合石景山區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實際,還要注意促進和引導其發展。另外,我們還確定了四條基本原則。第一,評價指標的制定要兼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科學性是指評價指標的描述要清楚、確切,涉及的概念、術語和理論要科學,能反映數學課堂教學的本質與內在規律,同時要符合數學課堂教學的客觀實際。可操作性是指評價指標的操作程序和測量變量的可觀察、可判斷和可測量。第二,評價指標的內容要兼顧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學生是數學學習活動的主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數學教學的終極目標。但是,基于中學生的身心特征,教師有效的預設、啟發和誘導等教學行為同樣不可忽視。第三,評價方法要兼顧定量和定性結合。定量評價方法可以提高可操作性,但是會忽略課堂教學的細節;定性評價方法可以實現人性化的考量,但會一定程度上降低可操作性。只有將二者有效結合,才能更為有效地實現評價目的。第四,評價功能要重在診斷和改進。總之,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功能主要有:導向、激勵、預測、鑒定、診斷、改進、考核、反饋和管理等。結合行動研究的目標和石景山區數學教育實際需求,數學綠色課堂教學評價的功能應重在診斷和改進。當然,其他幾個功能也是不可忽視的。通過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診斷,促進個人反思,汲取他人建議,從而改進數學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基本過程與方法
國內外研究表明,無論是“自上而下”的理論演繹,還是“自下而上”的經驗歸納,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只有采取二者相結合的方法,才能獲得既科學又便于操作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
利用文獻分析法和要素分析法,我們首先構建了較為寬泛的數學綠色課堂評價標準的基本要素。通過對國內外70多個數學課堂評價標準進行深入的比較和分析,結合數學綠色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分析,形成了“四維27項”的較為寬泛的評價標準。其中,“四個維度”是指“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關注學生和情感交流”。在此基礎上,對102位數學教師、7位教研員和12位數學教育教學專家進行了問卷調查(α信度系數為0.953)。結果表明,只需要6個綜合因子,就能反映原變量包含信息的89.42%。根據各主要成分的教學含義,結合數學教育教學專家建議,得到主因子的命名:關注學生、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師生可持續發展、教學設計和數學本質。另外,教研員和數學教育教學專家訪談結果表明,數學綠色課堂教學評價體系要具備以下兩點:(1)傳承性。在突出綠色教育理念的基礎上,綠色課堂教學評價要和石景山區以前使用的課堂評價標準銜接,以便于教師和其他評價人員理解和使用。(2)發展性。除了使用量表評價外,還需要增加定性描述和改進建議,以更好地實現診斷和改進功能,促進教師有效反思和專業發展?;谏鲜鼋Y果,對6個維度進行了分解和組合,形成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情境創設、教學組織、教學方法、關注學生、課堂文化和教學效果”和“定性描述+改進建議”兩部分構成的“八維20項”《中學數學綠色課堂評價標準》(初稿)。
為了進一步檢驗《中學數學綠色課堂評價標準》(初稿)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課題組在石景山區三所學校進行了一個學期(2012.1—2012.9)的旨在試用、研討和優化指標體系,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行動研究??傮w來看,關于《中學數學綠色課堂評價標準》(初稿)的研討建議,初、高中數學教師,教研員和數學教育專家達成五點共識:(1)評價指標維度需要精簡,一般不超過5個。(2)指標內容相關專業術語需要精確化,不要太寬泛。(3)要突出數學綠色課堂的基本特征。數學綠色課堂教學要求相對較高,關于數學教師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比如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科學等可以合成一項,要重點突出綠色課堂對學生和生命價值的關注、充滿生命力的和諧課堂文化和中學數學教學特色等。(4)評價指標的定性描述和改進建議部分需要保留,可以更好地促進教師個人反思,改進課堂教學,實現專業發展。(5)綠色課堂教學評價旨在改進課堂教學,促進師生可持續發展,最好實行等級評分制,而不是分數評分制。
基于上述建議,對《中學數學綠色課堂評價標準》(初稿)進行了優化,形成了包含基本要求、關注學生、數學本質、動態生成和追求創新等“五維16項”的中學數學綠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其中,“基本要求”維度包括教學目標制定、教學內容處理和教學方法選擇等一般數學課堂要求,保證數學課堂的科學性。“關注學生”維度包括關注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數學學習態度、興趣和習慣的培養,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數學自學能力的培養和關注學生差異等五項。“數學本質”維度包括教師設計高水平的數學任務,展現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體現數學知識的聯系性,注重數學思想方法和活動經驗的積累,運用信息技術有效促進數學知識理解等五項。“動態生成”維度主要包括內容的生成、方法的生成和情感的生成等三項。“追求創新”主要包括教學設計的創新和教學實施的創新等兩項。
三、《中學數學綠色課堂評價標準》特征分析
與傳統數學課堂評價指標相比,《中學數學綠色課堂評價標準》較好地凸顯了數學教學特色,具有較為鮮明的現代數學教育特征,符合國際數學課堂教學發展趨勢??偟膩砜?,中學數學綠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具有五大特征。
1.中學數學綠色課堂首先必須是科學的課堂
“科學性”是綠色教育提倡的四大教學理念之一,也是實現中學數學綠色課堂的重要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為學生創設健康成長的生態環境,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吨袑W數學綠色課堂評價標準》的“基本要求”維度就是從教學目標的確定與表達、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處理、教學方法的組合與優化等方面對中學數學課堂的科學性進行評價。
2.中學數學綠色課堂要關注有效數學活動的設計
弗萊登塔爾的“再創造”表明,數學學習的最本質特征就是通過“數學化”做數學的過程,即教師要指導和幫助學生在從事數學活動的過程中,實現基于個人知識經驗的“再創造”過程。總的來看,在數學課堂中,學生從事的數學活動有兩大類:水平數學化活動和垂直數學化活動?!吨袑W數學綠色課堂評價標準》就非常關注對“有效數學活動的設計及效用”的評價。首先“數學本質”維度關注教師設計的數學活動——數學學習任務的質量以及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數學知識理解的效度;其次,關注數學活動能否有效體現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及其聯系性,以及是否滲透了基本的數學思想、豐富了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等。
3.中學數學綠色課堂要重視以數學思維能力為基礎的數學能力的培養
林崇德教授認為,思維發展是學生智力和能力發展的核心。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是數學教育價值的重要體現之一?!吨袑W數學綠色課堂評價標準》非常重視學生以數學思維能力為基礎的數學能力的培養與發展方面的評價。“關注學生”維度首先強調要關注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與發展。數學思維能力一般包括抽象思維能力、推理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等。在此基礎上,還要評價數學課堂教學是否關注數學問題解決能力,數學學習態度、興趣和習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數學自學能力的培養等。最后,在上述培養過程中,評價標準還強調了要關注學生的差異,不能一刀切。
4.中學數學綠色課堂要體現生成性教學
動態生成是中學數學綠色課堂“尊重學生生命價值”的本色表現,主要表現為內容、方法和情感等三個方面的生成。中學數學綠色課堂教學就是在教師精心預設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內容、方法和情感等方面的動態生成過程中,煥發生命活力,通過數學化活動,學習“活數學”,而不是傾聽和記憶冰冷的數學結論?!吨袑W數學綠色課堂評價標準》主要從內容、方法和情感等三個方面考查教師是否能夠積極利用相關資源,促進數學教學的動態生成。
5.中學數學綠色課堂要追求創新性教學
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是實現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吨袑W數學綠色課堂評價標準》主要從教學設計創新和教學創新兩個方面評價數學課堂教學的創新性。教學設計的創新主要表現為數學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能夠基于學生基礎和相關資源,進行創新性教學設計,以更好地實現“四基”教學目標。教學實施的創新主要表現為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結合數學教學內容和班級學生實際情況,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基于該標準的近兩年的行動研究表明,基于個人反思,借力同伴互助,通過數學教育專家、數學教研員和同伴的教學研討,能夠促進學生和教師的共同發展。通過“五個維度”的分析和評價,數學教師能夠明確個人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優點和不足,結合別人的改進建議,通過個人反思,獲得豐富的教學活動經驗和優秀的改進方案。
參考文獻:
[1]楊叔子.綠色教育: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交融[J].基礎教育,2004(1).
[2]綦春霞,李文,李孝誠.綠色教育觀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進——基于3所初中項目校數學課堂教學現狀的反思[J].中國教師,2012(9).
[3]綦春霞.讓數學綠色課堂提問煥發生命的色彩[J].中國教師,2011(1).
[4]李孝誠,綦春霞.從“為創新設計教學”到“為教學設計創新”——對“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教學設計的反思與改進[J].數學教育學報,2012(2).
[5]Bright, G.W. & Joyner, J.M. Classroom Assessment in Mathematics: Views from a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Working Conference[M].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98.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陳彪,許安富,邱華全.新時期優秀教師的基本素質[J].中國教育學刊,2011(S1).
關鍵詞:化歸思想 中學數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120-01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化歸思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學效果,在教育教學中也受到了廣大教育者的喜愛。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化歸思想的的應用比較普遍,在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素質的培養。通過化歸思想的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在學習數學上的思維能力,能夠將數學學習中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
1 化歸思想概述
化歸思想就是在教育教學中在教學過程中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這樣就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讓學生利用相應的學習技巧將所遇到的問題解決。將學生感到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化歸思想,化歸思想的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上的困難,讓學生更直觀的認識在數學學習中的問題,將抽象的知識以形象化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習的知識,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化歸思想可以讓學生在解決相應的問題時不斷的應用所學習的知識,在應用知識的過程中可以更好的將所學習的知識內化到自身的知識結構中,從而提升其教學效果。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化歸思想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所學習的知識,掌握在數學學習中知識的基本規律,爭強學生的解題能力。化歸思想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是對數學學習知識的一種高度概括,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行全面的了解,提升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思維,從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2 中學數學教學中化歸思想方法的應用
2.1 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化歸思想
在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化歸思想有助于教師更好的挖掘其中的知識。在中學數學學習中隱藏著很多的數學學習的思想以及方法技巧,但是讓學生自己學習時學生往往不能意識到其中蘊含的含義,這就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指導,在教學過程中將數學知識中蘊含的潛在知識進行挖掘,以便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習的數學知識。通過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化歸思想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涉及到的知識點:實數的相關運算,在減法教學時可以轉為為加法,除法相關知識的學習可以轉化為乘法。解方程知識的學習,方程組的相關知識的學習最后都可以轉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學習。不規則三角形以及四邊形的學習都可以轉化為三角形的知識。通過在教育教學中利用化歸的思想來進行教學,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學習的知識,從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2.2 在解題中進行化歸思想的強化
在中學數學中可以滲透化歸思想,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化歸思想的滲透,學生就會在無形中學習到相應的知識,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除了要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之外,更為重要地是能夠將所學習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理論的應用就是在解題過程中。為此,教師可以在解題的過程中給學生滲透化歸思想,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中學數學知識時會先學習到相關的理論,在學習平面幾何的相關知識時,在學習時就會先學習到相關的定理,然后在解題的過程中應用相關的理論知識達到鞏固的目的。三角形知識的學習可以內化到平行線和相交線的相關知識,其中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是學生學習多邊形內角和的基礎。在解面積的相關問題時,可以將一些不規則圖形的面積計算歸納到規則圖形的面積計算中,例如,在三角形以及四邊形的面積計算中一般都可以劃歸到三角形全等或者是平行四邊形等的計算中。在解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將不熟悉的知識化歸到熟悉的知識,從而起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3 結語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化歸思想是一種重要的解題思想,在教育教學中也被廣大的教師所應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瘹w思想的應用就是在教育教學中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習的知識,以簡單的形式將所學習的知識內化到自身的知識結構中。化歸思想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夠對學生在學習數學方面的思維能力。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可以通過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化歸思想有助于教師更好地挖掘其中的知識。中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除了要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能夠將所學習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理論的應用就是在解題過程中。為此,教師可以在解題的過程中給學生滲透化歸思想,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黃文艷.初中數學化歸思想方法的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4,13:47-48.
[2]李海智.基于化歸思想的中學數學教學研究[J].求知導刊,
2015,16:106.
新疆高師數學教育專業除繼續開設傳統的心理學、教育學和數學教學法課程外,還應增設突出教師職業技能的課程.比如中學數學課堂教學基本技能訓練、中學數學教學策略、說課與評課、教學組織與管理、數學課件制作、中學數學新課標解讀、中學數學研究型課程教學設計、數學考試與評價等,這些課程體現了師范特色,能提高學生適應中學數學新課程改革的能力,增強就業競爭力.調查列舉了二十多種加強實習(實訓)與實踐教學的措施,供調查對象進行多項選擇.有90%以上的師生認為,到中學去觀摩教學、請中學教學專家作報告、聘請中學教學名師或教壇新星進行示范教學、大學期間熟悉中學數學教材、加強微格訓練等都是提高學生實踐教學能力的主要措施。絕大部分學生和院系領導認為目前的教學雖然重視數學學科的完整性,但是卻忽視了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及與學習者的有機結合,與知識應用的銜接;教學方法缺乏靈活性,教學手段滯后,缺乏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忽視了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以及數學教育的文化價值和德育功能;課程教學模式沒有體現出針對少數民族學生的差異性.
訪談結果與分析
調查采用面談與網絡函詢的方式,征求了6位院系領導的意見和建議.多數領導認為目前新疆高師數學專業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建議增開中學數學課堂教學基本技能訓練、中學數學典型案例分析與中學數學教學設計等課程,以加強對學生師范技能的訓練.同時,要根據中學數學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修訂新疆各高師院校數學教育專業的突出師范性要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建議各學校成立由分管教學的院長、院系分管教學的領導、地方教育局局長和民族中學校長及教導主任組成雙語教師教育指導委員會,以完善實習環節,改革實習方式,加強實習管理.采用“請進來”與“走出去”、舉辦師范生技能大賽、高校與中學數學教師合作進行開發研究等方式,切實提高實踐教學效果.對教育實習的時間安排及形式,他們認為實習支教的形式雖好,但管理不到位;分散實習效果最差,應取消分散實習.十五位民族中學校長及教導主任對數學教育專業畢業生的教學能力總體感到滿意,但也尖銳地指出,今后高師數學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應更加突出師范性,教學的重點應立足于培養學生的教學技能,讓學生及早熟悉中學數學新課改教材的教法,以便學生畢業后能馬上勝任中學數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