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5 16:32: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低碳經濟時代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低碳經濟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及高效益等特征,其能夠以較少的能源消耗來獲取更大產出的新型經濟發展模式。生態旅游則屬于低碳流放,即是在旅游過程中有效的實現低能耗和低污染,是環保旅游的一種深層次體現,同時也是一種以生態文明可持續性和可持續性旅游為基礎的一種旅游模式。因此基于低碳經濟的視角來發展生態旅游,這對我國旅游經濟的提升及環境保護的實現將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低碳經濟時代生態旅游內涵
隨著當前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所帶來的能源和生態問題越來越嚴重,這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制約影響。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與環境問題之間的矛盾日益惡化,在這種情況下提出低碳經濟的概念,即通過利用技術、制度和觀念等的創新來減少經濟發展過程中對自然資源的消耗量,從而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低碳經濟時代生態旅游是一種新型的旅游形式,即采用低碳的旅游方式來實現旅游區內的節能減排,從而提高旅游產業的升級及全面提升旅游業的整體效益。當前對于生態旅游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在生態旅游中更強調旅客在旅游過程中保證原有生態的完整性,即通過旅游生產低碳化、旅游消費低碳化及旅游產業低碳化來促進低碳經濟時代旅游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低碳經濟時展生態旅游的措施
低碳經濟是當前世界各國共同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手段,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目的。低碳經濟實質是通過有效運用各種先進的技術來促進產品的低碳開發和維持全球的生態平衡。低碳經濟作為一種經濟發展模式,在低碳環保理念下發展旅游產業,打造綠色出行、綠色旅游,不僅可以實現旅游成本的節約,而且有利于能源消耗量的降低,更好的促進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在當前低碳經濟時展生態旅游,需要及時轉變現有的旅游模式,扭轉一些不良風氣,加強旅游智能化發展,提高運行的效率,同時將節能減排技術全面引進旅游產業中業,降低碳消耗量,從而形成全產業鏈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政府需要加大力度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在當前低碳經濟時代,在旅游中應樹立低碳出行理念,將低碳環保用到實處。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在加大支持的力度,在做好宣傳教育的同時,還要通過制定相關的政策,做為生態旅游的支持和引導,做好各方面的規劃和協調工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政府部門需要制定完善的低碳旅游的發展目標,做好對旅游企業、旅游景區和旅游者的引導工作,利用低碳旅游的理念來達到旅游過程中低能耗及低排放的目的。同時還要創建和發展綠色環保旅游企業,使旅游企業能夠充分的利用新能源,從而實現節能減排的目的。環保部門還要加大宣傳力度,做好示范工作,以此來改變傳統企業發展觀,在旅游地開發低碳環保景區,使旅游者能夠自覺增強環保意識。
構建管理制度,規范低碳旅游發展。為了促進低碳經濟時代的生態旅游的發展,需要構建低碳發展經濟戰略,從而促進低碳化生態經濟的發展:
構建低碳經濟的組織機構與戰略規劃,為了實現生態旅游的低碳化,需要以旅游行政管理機關以及旅游相關協會為主體,從而構建多層次的旅游發展組織結構,將減排的目標層層分解,并且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從而全面落實節能減排的目標,促進旅游產業的發展;
采用低碳認證制度,對旅游景區內的旅館、娛樂以及交通運輸等產業實行低碳認證,并且采取嚴格的評定分級,保證旅游產業消費符合低碳標準。同時需要選擇低碳產品,提升旅游企業的低碳意識,不斷的推進旅游產業的低碳標準建設,從而實現旅游消費、旅游運輸等旅游產業的低碳化建設,為低碳經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加強教育宣傳,引導低碳旅游消費。低碳時代的生態旅游的低碳發展,首先需要以低碳意識的推廣為前提,從而對生態資源進行重新評估,充分發揮生態資源的重要作用,更好的發揮出生態資源的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在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旅游消費是旅游產業的重要構成部分,應該采取多種方式,不斷的推進低碳旅游消費,從而減少消費過程中的能源消耗,促進旅游經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低碳經濟;陶瓷;節能減排
1前 言
令世界矚目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之后,環保理念及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節能、新材料的應用等都成了當今世界的熱門話題。剛剛開幕的中國2010上海世博會上,就利用了大量低能耗、可再生資源及環保型新材料,如用廢棄牛奶盒制作的2000把嘉賓座椅、用再生紙制作的節目單、節目冊和手提袋、低能耗音響和LED大屏、清潔無煙焰火等,所有這些,無不向人們昭示著低碳經濟時代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為迎接低碳時代的到來,中國政府曾高調宣布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此舉意味著將對高耗能產業展開新一輪大整頓,對于高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大的陶瓷行業來說,無形中又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
2陶瓷生產的低碳化
有關專家表示,廣東發展低碳經濟,制造業是重點,只有實現了制造業的低碳化,廣東低碳經濟發展才有堅實的基礎。而要實現制造業的低碳化,一要創造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碳產業技術;二要盡快出臺低碳經濟發展路線圖等的實施原則和操作細則;三要積極開展低碳試點示范,爭取在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取得率先突破;四要更新人們的生活觀念和消費觀念,形成綠色消費的生活氛圍。
事實上,實現陶瓷生產的低碳化是完全有可能的,從資源方面,我們可以更多的采用廢棄物資源來代替天然資源,或者減薄拋光磚的厚度以降低礦物資源的消耗;從燃料來說,也可以采用節能減排技術,包括提高窯爐保溫的效果、余熱利用等,還可以更多地采用清潔能源以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
3低碳時代陶業新課題
中國建筑陶瓷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引起世界的廣泛關注,作為全球最大的建陶生產國,無論在產量、研發、配套產業等方面都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與此同時,陶瓷行業對資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也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陶瓷的傳統生產方法必須消耗天然礦物資源,消耗煤炭、石化能源,同時排放出高溫煙塵、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因此,通過技術更新,實現陶瓷生產低碳化的目標就成為科技工作者在新形勢下的新課題。
3.1 節能減排實現低碳化
據統計,2009年我國瓷磚的產量近60億平米,約占世界的三分之二,消耗了大量資源和能源的同時,對環境也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國家有關部委正聯合大力淘汰落后產能,陶瓷工業通過技術升級而促進產業升級的步伐也將加快。
陶瓷產業的污染主要來自燃料和生產流程中,從這兩方面著手研究新型節能技術與開發相關產品是切實可行的。以新中源集團為例,采用節能新技術后,每年可以節約9000t標準煤,大約占全年總能耗的30%。在生產工藝的改進方面,新中源集團研發的無機合成板材不需要燒制,直接利用廢渣等材料制作,不僅可以降低能耗,也可以充分利用廢物,起到節能環保的雙重效果。
以規格大、質量輕、厚度薄、節能環保等為特色的大規格建筑陶瓷薄板,由于使用了創新工藝,該產品在保持傳統建陶各項性能的同時,將厚度削減至傳統瓷磚產品的三分之一,單位面積建筑陶瓷材料用量可降低50%以上,節約60%以上的原料資源,降低綜合能耗50%以上。
瓷磚生產過程中會產生諸多的固體廢料,如何循環再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排放,無疑是低碳經濟繞不過的坎。如利用拋光環節產生的廢渣開發輕質保溫瓷磚;將次廢品進行深加工作為主打產品的配套產品;將無法再加工的固體廢料作為水泥磚等建筑產品的粗骨料、添加劑等,都是降低碳排放的可行之舉。
隨著能源價格的上漲和節能環保觀念的深入人心,很多企業都推出了節能減排新技術,加快了對能源、資源利用最大化的節能減排步伐。佛山市節能技術服務中心從企業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的類型占總投入比例分析:投入資金最大的是窯爐改造項目,占67.57%;其次為余熱余壓利用項目,占13.08%;電機系統節能占8.27%;能量系統優化占5.08%;節約和替代石油占5.85%。2008年平均每噸墻地磚產品綜合能耗為264.68kg標煤,與2007年的278.4kg標煤相比,節約能耗4.9%。
佛山陶瓷清潔生產產學研聯盟研發的“陶瓷行業清潔生產共性技術”,解決了陶瓷行業在余熱利用、粉塵和廢氣處理、廢渣處理等五方面的關鍵共性技術。其中,“輥道窯余熱管屏式梯級利用”技術已在新明珠、歐神諾、金意陶、強輝陶瓷推廣應用,綜合節能達到15%,相當于每條生產線每年可節約標準煤900t;“固體廢料循環利用技術”已在溶洲建陶工廠外墻磚生產中得以應用,瓷磚中廢渣摻入量達到70%。此外,內墻釉面磚拋光廢渣利用也突破瓶頸,廣東宏陶陶瓷有限公司的“陶瓷拋光廢渣循環利用新技術”項目,在內墻釉面磚生產中使用18%的瓷磚拋光廢渣等作為原料獲得成功。
3.2 開發低碳產品
近年來,建陶企業不斷在新產品研發上突破傳統思維模式,開發出低碳產品讓人耳目一新。
(1) 瓷磚薄型化
目前市面上的大規格陶瓷磚厚度一般都在10mm以上,大規格瓷片也在10mm左右,而大規格拋光磚厚度則超過14mm。如果瓷磚厚度由10mm降到8mm,按目前我國墻地磚60億平米年產量計算,瓷磚減薄了20%,則每年可節約原料2400~4000萬噸,同時每年的綜合能耗可減少約102億kg標準煤,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非常可觀,瓷磚的薄型化將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2009年行業標準《建筑陶瓷薄板應用技術規程》和《陶瓷板》國家標準的相繼實施,也從政策角度向行業傳遞了陶瓷磚薄型化已成為一種趨勢的信息。
薄磚是對瓷磚進行適當“瘦身”,讓瓷磚減薄。在不影響瓷磚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將瓷磚厚度減少到6~10mm,從而降低瓷磚在生產制造中對資源、能源的消耗量,減少運輸成本,同時還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荷載,實現環境友好。薄磚利用現行的生產設備及工藝便能生產,其在理化性能方面與普通瓷磚沒有太大的區別,可以替代目前的瓷磚產品,廣泛應用于建筑裝飾。
陶瓷薄板是一種利用全新工藝生產的陶瓷類裝飾材料,它與“陶瓷磚”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厚度最薄的還不足3mm,對資源的消耗不到陶瓷磚的一半,碳排放量自然大為降低。蒙娜麗莎是國內陶瓷薄板的先行者,一經推出,就在行業內引發了一場節能減排的風暴;此外,還有海棠企業推出主打低碳牌的BOBO薄板。陶瓷薄板在吸收現有陶瓷生產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優化產品結構,在現有傳統陶瓷機械的基礎上,實現全面創新與升級,目前已經能實現大規模產業化。從國內外瓷磚的發展方向來看,大規格薄板將是陶瓷低碳的重要途徑。
(2) 瓷磚輕質化
瓷磚的減輕不僅可以通過減薄來實現,還可以通過改變瓷磚的內部結構來實現。目前輕質磚是采用陶瓷生產廢料為主要原料,通過加入特殊的發泡材料,在高溫下燒制而成的一種具有陶瓷性能、比重在1.5g/cm3以下的新型裝飾材料,有的比重甚至在1g/cm3以下,如蒙娜麗莎的QQ板,比重只有0.7~0.95g/cm3,可以漂浮在水面上。這種輕質磚不僅因為質量輕能有效減輕建筑物的荷載,更由于其比重小和多孔結構而具備隔熱、隔音、吸附等特殊的功能,特別適合于建筑物的內外墻體裝飾,且節能降耗,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輕質新型建材與同類產品相比,單位面積建筑陶瓷材料用量降低50%以上,節約60%以上的原料資源,降低綜合能耗50%以上。經國家建筑材料測試中心檢測,主要性能指標如平均吸水率、破壞強度、平均斷裂模數、抗沖擊性均達到或超過國家相關標準,可廣泛應用于建筑外墻裝飾工程、商業空間裝飾工程、家庭空間裝飾等,還可以作為防火、隔音、隔熱等場合的功能材料,應用于車站及會議室等場所的天花系統及墻壁,長期保持穩定的防火、隔音、隔熱功能。2009以來陸續面市的輕質磚包括歐神諾的輕質磚、晶立方及蒙娜麗莎的QQ板等產品,在拋光磚的廢渣循環利用上取得了突破。
(3) 利用廢渣生產陶瓷
如今越來越多陶瓷企業加入到利用廢渣生產陶瓷產品的行列,看中的是廢渣利用的成本優勢,目前陶瓷原礦價格每噸達70元,而陶瓷廢渣的收購價每噸僅25元,加上精加工費用,廢渣變成生產原料每噸成本才50元。用這種廢渣做成的輕質磚和保溫磚,預計比普通外墻磚價格高20%左右。由于使用廢渣生產的產品得到中高端樓盤、重點建設工程使用客戶的認同,甚至反映質量更好,無疑是對廢渣利用的充分肯定。廢棄物的回收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資源,也減輕了對環境的危害。
拋光工藝中拋下來的廢渣最初呈現各種片狀,有大有小,若將其粉碎成粗砂大小顆粒,再研磨成粉,就可變成制造原料。一片厚10mm的拋光磚,一般約需拋掉0.6mm的厚度,拋光廢渣約占6%。專家估計,若按我國每年建筑陶瓷產品總重量為1億噸計算,含固體廢料在內的陶瓷廢料近千萬噸,其中拋光廢渣超過300萬噸。目前中國建筑能耗的排放量已經達到25%,而在同樣的溫差下,用陶瓷廢渣制成的保溫磚的隔熱性能是普通瓷磚的四倍。由于本身可以使建筑節能,而制作的原料又有一大部分來自廢渣,保溫磚的生產過程和產品本身都符合了低碳經濟的要求。
3.3 實施低碳認證
低碳產品認證,是以產品為核心,在產品的整個生產和銷售的鏈條上,都采取低碳的過程和模式,以最低的能耗生產出最優質的產品來。低碳產品認證是政府用半強制化的政策措施推動企業以創新為手段,努力開發低碳產品技術;以產品為導向,引導全社會消費者向低碳的生活模式轉變。對產品進行低碳標準的認證,該認證將在產品包裝上有低碳環境的標識,以此大力推動國家的產業轉型和升級及快速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近幾年來,英國、歐盟國家、日本、韓國等國家都已進行了很多產品的低碳認證。2004年,德國有環境標志的產品就已達4000多種,占全國生產產品的30%以上,日本有環境標志的產品達2500多種。由此可見,實施低碳認證將是適應低碳經濟時代的一個迫切需求。
關鍵詞:低碳經濟;營銷模式;生態環境
為了保證人類社會的整體進步,聯合國在《21世紀議程》中明確提出了制定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性,同時,在后續的相關文件和條例中提出了低碳經濟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結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相關要求,可以加深對低碳經濟的相關內容的理解。技術上的創新、產業升級、管理制度的創新、清潔能源開發技術的突破等方面,客觀地表現了低碳經濟對于不同國家整體的發展的積極作用。結合低碳經濟的相關理念,通過采取相關的措施能夠降低人們對于石油、煤炭等非再生資源的依賴程度,為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帶來有效的戰略思想。企業在開展自身社會經營活動的過程中,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也需要意識到生態效益的重要性。
1低碳營銷模式的內涵與衍生
1.1低碳營銷模式的內涵
根據聯合國最初提出的有關低碳經濟的相關理念,能夠發現低碳營銷模式的內涵主要是強調企業在進行社會經營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注重環境保護,利用制度或者技術等方面的創新,減少能源消耗,為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做出必要地貢獻。低碳營銷模式突出了環保的理念,通過相關的措施使得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做到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之間的平衡,間接地提高了企業綜合的市場競爭力。
1.2低碳營銷模式的衍生內涵
企業在市場競爭的過程中,將低碳經濟理念通過有效的方式融入到了具體的經營活動中,增加了自身整體的經濟效益。在此基礎上,企業的低碳營銷模式的衍生內涵主要是指相關的經濟活動的有效開展,不僅要保證生產效益的增加,也需要做好相關的環保工作,減少對于環境安全的影響。同時,更加強調了如何提高資源的最大利用率,激發消費者的綠色需求。以相對合理的成本支出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將低碳營銷模式放在戰略高度方面,以綠色營銷的方式刺激人們的消費。這種營銷模式的衍生內涵更加強調了企業的生產流程、生態環境建設、消費者的綠色需求之間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平衡才能夠達到效益最大化的最終目的。這對企業的戰略投資帶來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2發展低碳營銷的必然性
低碳經濟最初只是一種科學的理念,具體的實現需要經歷一定的過程。但是,隨著各國對于生態環境的重視,低碳經濟的模式已經遍及了全球各個國家的不同行業。企業為了保持長久的生命力,獲得更大的市場競爭優勢,主動地采取低碳營銷的方式開展各種經營活動。發展低碳營銷不僅適應了時代的要求,也是企業綜合實力提升的重要舉措。這種營銷方式運用的必然性主要體現在:①適應了當前形勢整體的發展要求。做好低碳營銷的相關工作,需要企業通過采取相關的措施達到低碳經濟的整體要求。制度上的創新、技術上的突破等手段,都是企業低碳營銷模式的具體體現。低碳經濟的理念改變了人們對于生態環境的片面認識,促使企業在開展營銷活動的過程中必須突出低碳經濟的相關特色。當前形勢影響下,消費者環保理念的增強,客觀地決定了企業利用低碳營銷的方式開展相關的經營活動的必要性;②適應了全球經濟環境穩定的相關要求。結合當前全球經濟環境的整體發展狀況,資源的短缺是制約各個國家發展的客觀影響因素。為了保證生態環境的安全穩定性,不同的國家利用低碳經濟的相關法規約束企業的投資活動。而企業采取低碳營銷的模式擴大自身的經營范圍,整體上與全球經濟環境穩定的相關要求是相吻合的;③適應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利用低碳營銷的方式拓寬自身的業務范圍,在滿足時代要求的同時突出自己的經營理念,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有效手段,充分地發揮出了低碳營銷模式的巨大作用,不僅有利于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為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優勢的增加帶來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3低碳營銷模式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3.1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得到一定的控制
通過采取低碳營銷方式,企業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采取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使得溫室氣體的排放強度得到了一定地控制。資源的大量消耗,使得溫室氣體的排放逐漸地加大,間接地為環境安全帶來了嚴重地威脅。而企業利用低碳營銷模式的作用開展自己的業務活動,減少了資源的消耗,降低了環境污染的幾率,使得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得到了一定地控制。
3.2化石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增量驚人
低碳營銷模式在推廣的過程中,時刻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其中,由于化石燃料燃燒使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斷地增大。嚴重威脅著整體的生態安全。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為環境質量加強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這些由于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所帶來的影響,間接地為企業低碳營銷模式的應用帶來了機遇,客觀地體現出了低碳營銷的適用性。
3.3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面臨巨大壓力和困難
由于大多數機動車輛在使用的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是非可再生資源,導致溫室氣體排放量始終維持在一種較高的層面上,間接地加大了環境的承載壓力。同時,由于低碳經濟所涉及的技術還未真正地走向成熟的階段,導致這種理念在推行的過程中面對著很多的困難??刂茰厥覛怏w排放意味著需要更多較為先進的技術,也需要相關的行業擁有更多成熟的管理機制。但是,當前形勢影響下,這些方面的工作無法真正地落實到位。因此,在未來很長的時間內,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依舊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困難。
3.4發展低碳經濟與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面對不容樂觀的環境形勢,我國在相關的政策中提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也強調了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需要及時的調整工作思路,注重生態環境的綜合效益,客觀地體現出了保護環境的先進理念。而發展低碳經濟,不僅要求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碳排放量,實現經濟效益的增加與生態環境保護相一致的最終目標。同時,也需要提倡消費者在實際的生產生活中做到綠色消費。這些方面的相關內容客觀地體現出了發展低碳經濟與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
4低碳營銷模式的實現路徑
4.1在全社會形成低碳消費價值觀,滲透低碳發展思想
為了使低碳營銷模式能夠真正地應用到實際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全社會所有的消費者與相關的企業能夠間接地形成低碳消費價值觀在具體的行為中慢慢地滲透低碳發展思想。這樣的舉措能夠使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真正地將有關發展低碳經濟的相關工作落實到位,為低碳營銷模式的實現帶來積極的推動作用。
4.2建立綠色核算體系,通過相關措施引導低碳消費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將低碳理念逐漸滲透到自己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建立綠色的核算體系。這種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客觀地體現了企業的生產機制是否符合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對于企業生產過程中的相關行為提供了必要地指導,促使企業在提高自身綜合競爭力的過程中能夠充分地考慮到低碳經濟的重要性。同時,社會各行業在運用低碳經營模式開展社會經營活動時,應該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引導消費者進行低碳消費,為自身的品牌效應推廣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4.3從產品低碳化出發,利用企業部門連接作用同步推進低碳生產和低碳消費
低碳營銷模式是社會各行業未來發展的重點,實現該目標需要生產企業能夠從產品低碳化出發,通過不同部門之間的相互作用同步地推進低碳生產和低碳消費。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使企業未來的生存競爭中能夠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將低碳營銷模式的相關工作真正地落到實處。
5對低碳消費觀念的推廣思路
5.1社會輿論宣傳
低碳消費觀念的逐步實現需要一定的時間,需要社會不同的生產企業或者管理部門能夠做好有關低碳經濟的相關工作。利用社會輿論宣傳的方式,能夠使低碳消費觀念深入人心。主要在于:①社會輿論的影響范圍廣,覆蓋面大,能夠為消費者的綠色消費觀念帶來積極的引導作用;②社會輿論宣傳能夠使所有的消費者真正地意識到低碳消費的重要性,為低碳消費理念的推廣打下堅實的基礎。
5.2相關政策支持
低碳消費的實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企業在做好低碳經濟的生產作業中,需要考慮自身的成本費用。這也客觀地決定了相關的管理部門需要制定和推行更多的政策,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只有這樣,企業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才能生產出更多的綠色產品,進而使更多的消費者能夠真正地樹立低碳消費觀念。政策的支持是保障企業開展低碳消費經營活動的有效措施。
5.3一系列制度建設
為了擴大低碳消費觀念的影響范圍,需要充分地發揮出制度建設的作用。通過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的制度,能夠使生產企業和消費者更好地約束自身的行為,為低碳營銷模式的實現帶來積極的影響??茖W合理的制度是低碳消費觀念推廣的可靠保障,是關系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做好制度建設的相關工作,能夠為低碳消費創造有利的環境,促使更多的消費者能夠真正地做到低碳消費。
6結語
通過制定相關的措施體現出生態環境建設的理念,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企業將自身的生產效益與生態效益緊密地聯系起來,在滿足消費者實際需求的過程中,做好維持自身與自然生態平衡的相關工作,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同時,低碳消費觀念的推廣需要通過相關的措施進行積極的引導,使人們能夠從本質上意識到低碳消費的重要性。
作者:宋春雷 李冰 單位:佳木斯大學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國;低碳經濟;對外貿易
中圖分類號:F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5-0103-02
一、低碳經濟對中國對外貿易意味著巨大的挑戰
面對日趨嚴重的氣候變暖問題,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世界范圍內向低碳經濟模式的轉變必然會引發國際貿易領域的新調整,貿易大國和貿易弱國的雙重身份使我國對外貿易在低碳經濟背景下首當其沖。
(一)發達國家在低碳領域的具體行動直接阻礙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2007年,英國政府成立碳基金,向企業推廣使用碳標簽。碳標簽是指將產品生命周期中溫室氣體排放進行量化,以標簽形式告知消費者,鼓勵其選擇低碳產品。英國Carbon Trust 調查顯示,50%的消費者希望了解所購買產品的碳足跡??梢灶A見,加注了碳標簽的商品更易進入國際貿易領域,即碳標簽正從公益性標志變成商品的國際通行證。由于我國國內落后的技術水平,生產過程中會排放較多溫室氣體,在出口目標市場上不具有競爭優勢。更令人擔憂的是,低碳型生產方法需要較高的研發投入和較長的研發時間,短期內難以實現突破,我國產品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在國際競爭中處于劣勢。
2009年,美國眾議院通過了《清潔能源和安全法案》,授權政府從2020年起對因拒絕減排而獲得競爭優勢的國家的出口產品征收碳關稅。鑒于發達國家先進的低碳技術水平,碳關稅的提出對其產品出口幾乎沒有制約,碳關稅實質上為針對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壁壘政策。如果碳關稅真正實施,中國將成為主要納稅國。根據GTAP8.0數據庫模擬求解計算,當歐、美、日同時征收碳關稅時,中國進出口額將下降2 412百萬美元,貿易條件惡化0.324%,對我國貿易將產生相當不利的影響。
(二)發達國家借口全球變暖問題加重中國的減排責任
近年來,國際輿論普遍將中國定性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我國因此被推上減排的風口浪尖。但深入分析中國如此高碳排放的原因,就會發現中國被賦予了過多的減排責任。據聯合國報告,從1850年開始計算,美國與西歐溫室氣體排放量分別占全球的29%和27%,而中國不到8%。但發達國家無視其擠占發展中國家未來發展空間的事實,試圖讓處于工業化中期的中國承擔巨大的減排壓力。國際貿易使得生產和消費分離,而目前碳排放測算采取“生產者責任體系”,我國排放總量中出口隱含的碳排放比例較高,如果除去這部分碳排放,我國的碳排放水平要低于很多發達國家。最后,發達國家將本國的夕陽產業(大部分為高碳排放生產線)轉移出去,然后通過進口滿足本國發展需要,因而將相當多份額的碳排放巧妙地轉嫁到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如果發達國家一味對中國的高碳排放進行責難,實際上是有失公允的。
二、中國應對低碳經濟浪潮席卷全球的策略
(一)理性對待低碳全球化
盡管短期來看低碳經濟給我國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帶來巨大挑戰,但其作為一種具有包容性增長的生產方式,與中國經濟轉型、貿易升級具有相當大的切合性。通過進口低碳產品來降低高碳產品的生產規模能有效推動我國走上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經濟效益好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在進口先進低碳產品后,如果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摸索、了解和吸收國際先進技術,直至能夠用較低的損耗產出較多的高質量產品,不失為一條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捷徑。
(二)推進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長期以來主要以代工、接包等加工貿易“低環嵌入”全球產業價值鏈,在國際分工中處于低端位置。為增強我國在低碳經濟時代的國際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促進我國產業由高碳向低碳模式轉型,推動其向“微笑曲線”的兩端發展。為完成產業轉型升級,企業和政府要共同為低碳化助力。為改進現有生產工藝、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企業可以向外轉移勞動、資源密集型產業,集中力量開拓知識、技術密集型等符合低碳要求的產業。另外,企業可以通過投資發達國家技術公司、并購目標企業等方式整合利用其成熟的技術、完善的管理體系和豐富的創新資源,解決我國產業升級急缺的高端要素問題。由于低碳排放屬于經濟外部,單靠企業進行自主自發的調整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必須發揮政府的作用。政府應建立健全相應的科技制度和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支持產學研聯盟進行協同創新,加快突破一批基礎性、公共性技術難題,逐步減輕我國低碳產業受制于國外知識產權的狀況。此外,政府可以通過財政補貼等手段加大對低碳產業的扶持力度,使競爭優勢向低碳產業集中。
服務業被稱為“綠色產業”,為走上低碳道路,中國應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我國要建立多渠道、多層次服務人才培養體系,引導高等院校設立與服務貿易相適應的學科,開展專業教育。為保證服務貿易持續發展,我國要在借鑒發達國家立法經驗的基礎上,建立健全符合本國經濟發展的特色法律法規。此外,我國可以將20世紀90年代承接全球制造業轉移的成功經驗運用到此次服務業國際轉移中,加大與發達國家的合作力度,推進服務業和低碳經濟的良性互動。
當前,美國、歐盟等我國主要的貿易伙伴均設立更為隱蔽的貿易壁壘保護本國產業,通過碳關稅及其他非關稅壁壘來抵消我國產品的競爭優勢。而短期內我國現有的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仍對出口商品結構具有剛性約束,出口商品結構調整以適應低碳要求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向低碳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如果我國過分依賴美國、歐盟等市場,妥協于以碳排放名義新設的貿易壁壘,那么低碳產品的缺失就會使我國對外貿易受到嚴重打擊。因此,我國應積極開拓新興貿易市場,尤其是那些與我國發展進程相近、對進口產品設置較低低碳技術門檻的發展中國家,為我國對外貿易的持續發展創造機會。
(三)參與低碳規則的制定
碳關稅、碳標簽這類單邊貿易措施已偏離最初的減排設想,而成為發達國家打壓發展中國家經濟與貿易發展的籌碼。以美國、歐盟為首的發達國家試圖借助低碳經濟浪潮創造新的競爭優勢,制約發展中國家在能源、勞動力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從而將在“高碳經濟”發展道路上高速前進的廣大發展中國家遠遠拋在身后。為維護國家利益,我國要積極參與相關氣候問題談判和低碳規則制定。首先,我們要明確闡述發達國家借由氣候問題要求發展中國家犧牲發展權來減排的危害,為低碳模式對我國經濟、貿易帶來的不利影響爭取緩沖期,保證我國由高碳模式向低碳發展平穩轉型。其次,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我國可以向發達國家表明:就全球減排溫室氣體協議而言,如果沒有發展中國家充分參與,任何協議都不可能真正有效。同時,我國要與廣大發展中國家聯合,通過集團方式增強與發達國家談判的力量,為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對外貿易占據戰略制高點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參考文獻:
[1] 施用海.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J].國際經貿探索,2011,(2):4-6.
[2] 黃亦薇.低標簽、碳足跡:我國國際貿易持續發展的新門檻[J].現代商貿工業,2011,(1):11-13.
[3] 謝守紅,薛紅芳,等.低碳經濟與國際貿易轉型研究綜述[J].世界地理研究,2013,(2):159-164.
[4] 陳武,李云峰,等.中國低碳發展的國際比較:世界貿易格局[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7):86-89.
[5] 葉華光.低碳經濟與對外貿易的互動機制探討[J].環境經濟,2010,(5):54-59.
[6] 董展梅.我國出口貿易的低碳化發展探討[J].經濟問題探索,2011,(9):153-156.
[7] 張慶彩,盧丹,等.國際貿易的低碳化及我國外貿突破高碳鎖定的策略[J].科學管理研究,2013,(6):111-114.
關鍵詞:低碳經濟;建筑企業;發展策略
以丹麥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為標志,向低碳經濟轉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暗吞冀洕?、“低碳發展”等一系列新概念應運而生,通過低碳生產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由于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也是各行業中的耗能大戶,各國政府紛紛制定引導低碳節能建筑生產和經營管理方式的政策。在低碳經濟時代,怎樣保持建筑企業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人們愈來愈關心的社會問題。
一、低碳經濟與建筑行業關系
低碳經濟與建筑行業的關系極為密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均將建筑行業視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重點領域。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場,每年新增建筑面積為16~20億㎡,建筑消耗和能耗占了全國能源消耗的約30%,傳統的建造方式給社會帶來高能耗和高消耗的問題,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嚴重阻礙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毫無疑問,建筑行業必須加快發展低碳模式,直接或者間接地降低能源消耗,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成為低碳經濟時代的中流砥柱。建筑企業在建筑業整個行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更應該切實履行低碳經濟的職責,要制定符合時代潮流的發展策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才能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低碳經濟時代建筑企業發展策略
(一) 轉變經營理念
低碳經濟的提出導致了建筑業的理念的深刻變革,尤其是建筑產品,低碳建筑應運而生。從此人們對建筑業發展和建筑產品有了全新的認識,而建筑企業和從業人員的認知力和接受力將構成建筑業低碳經濟力形成的原始推動力。對于企業來說,要轉變低碳經營理念。經營理念是企業運作的靈魂,決定著企業的經營方針和策略,在低碳經濟條時代,如果沒有經營理念的轉變,就不可能有行為方式向適應低碳經濟要求的轉化。首先要提高低碳經營意識,必須從行業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去認識發展低碳建筑的重要性,進而提高低碳經濟意識在企業經營中的地位,并把其放在日常管理中的重要位置,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切實加以落實。其次在企業經營發展觀上,要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在開發建設項目中,以低碳建筑設計、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低碳環保建材、資源回用技術、綠化配置技術等低碳技術為主導,針對建筑物全壽命期中的各個環節,全方位體現“節能環?!钡幕纠砟睿岣呓ㄖ墓δ?、效率與舒適性水平。
(二) 優化制度管理
低碳經濟時代,建筑企業應對已有的制度管理體制進行優化,特別是環境保護方面的相關制度,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ISO系列管理體系中的ISO14000,主要是針對環境保護進行的管理制度設計,應該成為在低碳經濟條件下企業管理的范本。當前很多建筑企業都進行了ISO14000管理體系認證但在管理中并沒有實現低碳化,環?;?。這些主要是由于各管理層的執行力不足造成的,所以應該落實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結合本企業的特點,修編相應的管理文件,要根據環境保護和低碳經濟的新要求,整理修改企業相應的管理文件,并結合實際水平,重在提高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這是提高企業適應低碳經濟要求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第二,要加大相應管理制度的執行力,管理制度不能是一紙空文,要加大宣傳,貫徹,才能使其發揮出約束力。真正實現企業管理目標是施工現場,管理制度一定要貫徹落實到相應的基層班組,這是建筑企業加強管理實現經營目標的重心。
(三)變革生產方式
傳統的建造方式帶來了高能耗和高消耗,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這樣的發展方式已經很難適應當今全球經濟低碳化發展的需求。裝配式綠色建筑是工廠化生產、標準化作業、質量保證率高,符合國家節能減排和建筑工業化的發展戰略,解決了傳統建筑生產方式存在的能耗高、資源消耗大、建筑業科技含量低及生產效率低等問題,并且大大提高了建筑業的生產率,它是未來建筑業發展的大趨勢。建筑企業應以此為發展導向,逐漸變革生產方式,向裝配式綠色建筑發展,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提高市場集中度,推行企業重組、強強聯合,將設計、施工、勘察及咨詢類企業進行產業重組,形成縱向一體化完整產業鏈,逐漸向集約型、資金技術密集型邁進,真正實現建筑業的低碳化生產。
(四)踐行綠色施工
建筑企業是以項目為載體,項目是其實現經營活動的主要區域,在項目管理過程中,施工階段是碳排放的主要階段,低碳經濟時代,建筑企業必須踐行綠色施工,在項目管理上貫徹“四節一環?!钡囊?,不斷提高項目節能減排水平,確保實現綠色施工整體目標。綠色施工管理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綠色施工目標控制。建設項目隨著施工進行,必將對原先預定的綠色施工目標實現產生干擾。為了保證綠色施工目標順利實現,可以采取相應措施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控制。在實際控制過程中,可將綠色施工目標進行分解,并定期將實測數據與目標值進行比較,當發現偏離時,及時予以糾正,實現PDCA循環控制管理,將控制貫穿到策劃、準備、材料采購、現場施工、工程驗收等各階段的管理和監督之中,直至目標實現為止。
2.綠色施工現場管理。施工現場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綠色施工整體目標能否實現。綠色施工現場管理應包含的內容有:①明確綠色施工控制要點。結合工程項目的特點,將綠色施工方案中的綠色施工控制要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和交底,營造綠色施工的氛圍。②制定管理計劃。明確各級管理人員的綠色施工管理責任,明確各級管理人員相互間、現場與外界間的溝通交流方式。制定專項管理措施,加強一線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培訓。③監督實施。對綠色施工控制要點要確保貫徹實施,對現場管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詳細的記錄,分析未能達標的原因,提出改正及預防措施并予以執行,逐步實現綠色施工管理目標。
三、 結語
在低碳經濟背景下,建筑企業應審時度勢,采用低碳發展模式,做好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這是建筑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無論是戰略制定還是戰術落實,無論是現實經濟效益還是長遠目標的實現,“低碳經濟”之路是建筑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陳東平,安娜. 建筑企業低碳競爭力相關影響因素及其提升措施研究[J].中國外資,2012(12):102-103.
摘 要 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不可逆轉的大趨勢,這對我國傳統外貿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是機遇,關鍵是我們能夠認清現狀、恰當應對。本文從對低碳經濟及我國外貿的正確認識出發,探索了我國外經貿面對低碳經濟時代到來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 低碳經濟 國際貿易 外貿 綠色產業
低碳是指較低的溫室氣體(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排放。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本特征的經濟模式,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代表著低碳發展、低碳產業、低碳生活等一類經濟形態,是最具潛力的經濟發展方向,涵蓋了幾乎所有的產業的領域,被稱為“第五次全球產業浪潮”。
一、正確認識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
低碳經濟的實質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區域的清潔、發展促進產品的低碳開發和維持全球的生態平衡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第一,低碳經濟是世界性的革命。國際社會已經認識到,當前這種過度消耗能源資源的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發展低碳經濟,遏制氣候變暖,拯救地球家園已成為全人類的共識。低碳經濟給人類帶來的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價值觀念、發展模式、生活方式的革命。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低碳理念將滲透到我們周圍的每一個角落。
第二,在原有的勞動力、資本、技術、自然資源等要素之外,由于又要多出了一個碳要素,各國在參與國際分工過程中所擁有的比較優勢也會發生轉化。相對來說,發達國家在新能源技術上占有領先地位,因而希望通過發展低碳經濟占據未來國際市場競爭制高點,而尚未完成工業化進程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就不那么幸運了,由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粗加工比重大,耗能多,污染大,要在短時間內一下子大幅度削減碳排放量,無異于令其退出國際分工。
第三,在低碳經濟這頂大帽子下,各國對碳關稅的理解也不盡相同。許多國家特別是近些年來已然喪失勞動力成本優勢的發達國家,以限制碳排放為名征收碳關稅則有可能成為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一個號借口。2009年3月17日,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稱,如果其他國家沒有實施溫室氣體強制減排措施,那么美國將征收碳關稅,而美國眾議院在2009年6月26日通過的《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案》就包含了有關碳關稅的條款。前不久,法國也提出,從2010年開始,對在環保立法方面不及歐盟嚴格國家的進口產品,將征收碳關稅。
第四,隨著未來碳排放權交易的日益擴大,碳排放權有可能像勞動力、資本、技術、自然資源等其他要素一樣跨國流動,甚至還會更加自由地流動。由此,很可能替代一部分貨物貿易。此外,隨著碳要素附著于世界經濟的各個領域,在國際產業鏈條的不同環節上,有可能出現碳排放權的稀缺性差異,一些缺少碳排放權的環節有可能成為產業鏈上的“死結”。在這種情況下,未來的國際產業鏈條面臨著新的一輪重構機緣。
第五,低碳經濟是難得的發展機遇。發展低碳經濟我們需要克服許多挑戰,同時低碳經濟也是一座尚未開采的富礦,有待于我們好好開發。隨著低碳技術的日趨成熟和廣泛應用,低碳經濟有可能和互聯網經濟一樣,帶動全球新一輪發展,創造一個新的經濟奇跡。在這場世界性的革命中,處于世界市場最前沿的廣大外經貿企業首當其沖受到影響,需要我們未雨綢繆、及早應對。
二、我國外貿及低碳經濟發展現狀
我國傳統對外貿易發展模式是出口導向型,出口商品以勞動密集型為主。我國出口產品集中在低技術、高耗能、高污染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上。這些出口項目在推動地方經濟增長、擴大就業的同時,也以跨國投資形式將大量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環境污染密集型、能源耗費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中國。
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煤炭消費所占比重約為7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0個百分點。據統計,我國現在每百萬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美國的3倍,德國的5倍,日本的近6倍。我國一噸煤產生的效率僅相當美國的28.6%,歐盟的16.8%,日本的10.3%。高投入、高消耗必然帶來高污染和低效益。而我國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人均儲量分別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86%、1.02%和6.34%。目前,中國已近1/3的國土被酸雨污染。
三、我國外貿應應對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的策略分析
面臨勢不可擋的低碳經濟時代,我國的這種外貿方式顯然是不可持續的,這就需要我們順應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及時調整外貿策略。
第一,發展低碳經濟。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是關鍵因素,政府主導和企業參與是實施的主要形式。中國發展低碳經濟要立足國情,充分利用節能減排與“低碳經濟”發展之間的協同關系,建立與低碳發展相適應的生產方式、消費模式和鼓勵低碳發展的政策、法律體系和市場機制。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中國外貿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調整目前技術含量、環保標準和附加值都比較低的出口產業結構,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在保持出口貿易適度增長的同時,更加重視優化出口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哭D變出口增長方式來承按全球經濟增速下滑壓力。同時要充分認識到勞動密集型產業在一定時期對緩解就業壓力仍具有較大的作用,抓住服務業市場開放的契機,充分挖掘高素質人力資源創業優勢,提高我國服務貿易在出口貿易中的比重。
2.積極推進綠色產業的發展,鼓勵企業開展綠色技術創新,推行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綠色消費理念在國外特別是發達國家的消費者中已經形成,說明國際綠色消費品市場上存在很大的開拓空間。國內企業應密切重視國際標準,尤其是國際環境標準的動態演變。從長遠看,通過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證可以引導企業按照綠色要求改進產品種類、生態設計、生產工藝和生產過程,推動企業的管理走上標準化,規范化和國際化,促進企業經營由粗放型向集約可持續型轉變。
3.強化企業和國民的環保意識。健全我國對外貿易與環境相匹配的法律法規體系。近來,發達國家采取了更為隱蔽的綠色貿易壁壘來實現對本國弱勢產業的保護。由于中國在環保方面意識薄弱,造成1/3產品生產與國際接軌仍存在一定差距,綠色貿易壁壘在短期內限制了中國產品出口空間的擴大,降低了出口增長的速度,給出口企業造成了很大壓力。所以我們政府和企業都要轉變傳統觀念,強化環境保護意識。國家要繼續完善環境立法,以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可持續生產和貿易的順利實施。
第二,加快建設自主營銷網絡。這次金融危機給我們的教訓就是,我們的企業在國際上缺少話語權,不能直接與國外消費者對話,即使我們的產品再好,利潤還是由掌握渠道的國際采購商賺取了,因此我們要加快建設自主營銷網絡,通過在境外設立貿易公司、專賣店,通過并購、參股獲取產品銷售渠道,建立起直達終端客戶的產品“銷路”,搶占低碳時代的話語權。
第三,科技興貿。低碳時代的競爭,說到底是低碳技術和技術應用的競爭,杭州在低碳領域擁有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外經貿企業,如西子奧的斯的節能電梯實現了“上樓用電,下樓發電”,最大節能可達70%,產品遠銷海外,但更多的企業仍處于粗放型、高能耗的發展階段,我們要切實抓好研發、技改和自主創新工作,開發低碳產品技術,應用低碳生產模式,擴大產品出口。
第四,品牌制勝。在低碳時代,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也需要低碳品牌來集中體現,外經貿企業要進一步加大自主出口品牌建設力度,以創建自主出口品牌為龍頭,在產品創新、產業升級、管理優化等方面求突破,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出口競爭力,打造一批低碳時代的產品品牌、企業品牌。
第五,開展環境外交。通過轉變政府職能為中國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內外環境。在國內,要綜合運用財政政策、金融政策和產業政策,支持各產業部門順利過渡到可持續貿易發展模式上來。在國際,要通過開展與各國政府間的談判,積極倡導自由貿易,參與雙邊和區域經濟合作,并深入推進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擺脫“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地位,樹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為實現互利共贏戰略而努力,從而為中國企業的對外經濟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參考文獻:
[1]蔡林海.低碳經濟――綠色革命與全球競爭大格局.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關鍵詞:低碳經濟;農業經濟;發展方式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05-000-01
低碳經濟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其根本是為提高能源有效的利用率。低碳農業經濟也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低碳農業是指農業的生產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走高效、生態、有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當前我國農業是完全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礎之上的,化肥、農藥作為農業發展的支柱,雖然為解決人們的糧食問題做出過巨大貢獻,但是,化肥、農藥的高消耗與高污染不僅破壞了土壤的有機構成,更是直接威脅到食品安全。因此,在低碳經濟時代下,農業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入到低碳農業經濟、脫石油農業經濟的時代。本文就對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選擇途徑展開探討。
一、實現循環農業經濟的發展
我國具有顯著的人、地矛盾,農業生產效益不高且污染嚴重,想要在有限資源的條件下保證人口成活且實現經濟的發展,必須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的實現與發展。循環經濟是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循環農業是一種新型的發展模式,是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完善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形成低排放、低耗能、低投入以及高效率的一種節約型增長方式,通過“農業資源農業產品農業廢物再利用”的循環機制,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平衡的相互協調。
二、實現后現代農業經濟的發展
想要提高農業產出,除了應增加投入之外,還要提高效率。確保投入量與資源供應量的平衡、適應環境承受力。我國農業發展更側重于對后者,也就是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這也是資源節約,協調農業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三者的最佳選擇。當前發展現代農業的基本思路為:利用現代化的物質條件裝備農業,借助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改造農業,采用現代化產業體系來提升農業,進一步提高農業的機械化、水利化與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促進農業效益、競爭力的提升。轉變農業經濟的發展方式,建設現代化農業的過程也就是不斷發展農村生產力的一個過程,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過程。
三、實現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
生態農業是指在依據經濟學、生態學原理的基礎上,借助于先進的農業技術,一邊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一邊將各種現代化的生產技術有效的結合到農業發展中去,并最終實現人類生存與自然環境協調的發展體系構建。生態農業經濟屬于實現農業生產良性循環的一種生產方式。我國當前農業的發展雖然正是以經濟效益為重點的農業工業化前期,但,由于人均資源短缺的問題,已經對農業產出造成了極大壓力,愈來愈凸顯出農業生態的問題。基于此,必須要對農業生態合理化的問題加以重視,選擇適當的生態農業模式,在借助行政立法的作用下,加速我國農業發展的生態合理化轉變。實現生態農業的發展,可以將我國諸多土地資源都充分的利用起來,起到有效減少裸地面積的作用,避免誘發嚴重的水土流失、荒漠化問題,預防洪澇、沙塵暴等災害的發生。另外,轉變為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方式,還可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拓寬農民就業渠道,增加農產品出口。
四、實現有機農業經濟的發展
土壤作為一個天然的儲碳庫,通過某些相應的方法加以土壤固碳便可以實現對溫室氣體總排放量月1/4的抵消,其最簡便也是最易行的方法便是促使有機農業的發展。有機農業是在依據生態學原理與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在生產過程中不提倡使用化學合成的化肥、飼料添加劑或者是農藥等物質,在以有機物質自我循環的前提下,通過借助天然植物性農藥以及物理法、生物法等病蟲害防治手段,構建作物輪作體系,在利用動物糞肥、秸稈還田等舉措加以保持養分循環、土壤培肥等等,促進農業穩定、持續的發展。有機農業將農業經濟系統納入到了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中。促進有機農業經濟的發展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恢復,可減少由于農藥、化肥的使用而造成的環境污染,提高農產品質量,尤其是可以保護生物多樣性。
五、實現休閑農業、旅游農業的發展
在低碳經濟時代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就要向著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農業,進一步促進農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開發集生活、生態、生產于一體的多功能產業。農業一方面有食品保障的效用,另一方面還具有觀光休閑、生態保護的諸多效用。就都市農業來說,不僅具備生產功能,而且加以開發還能將其更多的功能發揮出來。都市休閑農業的發展可以解決當前工業化社會中人際關系冷淡、壓力大等諸多問題。實現休閑農業、旅游農業的發展更是可以為人們提供接近于自然的生態環境,滿足人們與城市生態親近的要求。實現休閑農業、旅游農業的發展可進一步促進新農村的建設、有效改善生態環境,推進城鄉統籌發展。
六、結束語
在低碳經濟時代下,要求農業經濟的發展必須要加以轉變,在發展環境友好型農業、資源節約型農業以及開發使用新能源等多種途徑下,提高對高碳農業的依賴,鼓勵低碳農業的發展,以此來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閆麗.低碳經濟時代轉變農業經濟發展途徑的措施[J].中國電子商務,2014(18):215.
[2]高美玲.低碳經濟時期河南省綠色農業經濟的創新發展探討[J].農業經濟,2012(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