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5 16:32: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師勞動教育的特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思政教育;勞動教育;服裝設計專業
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勞動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將思政教育融入勞動教育中,能夠將知識與實踐進行結合,鼓勵學生更加積極地開展勞動。
1勞動教育的意義
(1)加強合作交流。在集體勞動課程開展的過程中,學生為了完成集體的勞動目標會更加努力地學習,因此勞動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合作交流意識,并且嚴格按照課堂秩序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展開導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不同學生具備的特征進行合理分組,并且確定每一組的組長,學生在接受課堂反饋的過程中,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和提出疑問。學生在這種小組學習合作中更積極投入,更樂意地參與其中,更珍惜這樣的小組學習合作方式,通過小組協作進行小組學習,并徹底檢查問題,以解決現有的教學問題。學生在反復的問題討論和實驗過程中,充分利用科學知識和材料,建立有序的合作分工,在相互激勵中不斷完善相應的知識體系結構,最終追求驕傲和榮譽,克服問題解決中的困難,以促進自主學習,從而提高學習質量[1]。(2)促進動手實踐。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如果缺失了勞動教育,也就失去了實踐的重要含義,一些學生參與勞動的過程其實也是知識形成的過程,能夠促進學生開展動手實踐。值得教師注意的是,在開展勞動教育時需要推進高階思維的形成,而不是一味地將實踐作為勞動教育的唯一途徑,否則會失去實踐學習的重要價值。因此,在開展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運用勞動實踐來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并將這些問題折射到學習中。例如,在進行教學分類的過程中,一些學生不知道如何劃分不同的知識點,也不知道分類背后的依據是什么。因此,教師在合理分類時可以增加一些實踐性的模擬情境,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形成科學分類的意識[2]。(3)累計問題經驗。勞動教育涵蓋了很多方面,在進行高校勞動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開展動手實踐不是為了實踐而實踐,而是希望學生通過實踐產生價值。開展勞動教育能夠幫助學生結合自身的勞動經驗更好地學習,充分發揮教育的真正價值,使得學生意識到勞動的過程其實也是解決問題及經驗累積的過程。學生在勞動教育活動中,通過經歷和學習形成經驗、技巧、方法等,最終能夠解決各類問題,確保學習的多樣性,培養思維創新能力、意義認知建構能力[3]。
2思政教育元素在勞動教育中的融入與創新應用
(1)創設勞動情景。作為高校服裝設計專業教師,應當注重教材的重要作用,而教材作為教學的重要依據及重要資源,在文化傳承及知識傳遞等各個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尊重教材,并且創造性地完成教學目標,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有關勞動教育及思政的相關資源,充分發揮當下勞動教育及思政教育存在的價值。通過圍繞教材例題創設相應的情境,除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充分落實高校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功能。同時,教師應從勞動教育這一角度出發,對教材進行探索,并且創造性地對教學資源展開利用和挖掘,延伸課堂教學內容,確保課堂教學質量[4]。在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服裝設計專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專業特征,將軍隊文化及企業文化貫穿于專業教學中,以校企合作項目、畢業設計項目的各項措施作為重要的載體,最終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深度融合,在勞動教育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理想信念。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宇航服、戰訓服等類型的服裝進行項目探究,最終融入愛國教育及勞動教育。(2)打造師資隊伍。想要推動服裝設計專業勞動教育更加專業化,應當建立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及教學水平的師資隊伍。在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的背景下開展服裝設計專業勞動教育,應當結合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特點,采用“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在為學生傳授專業技能的同時,也應當加強理論實踐教學,增強學生對勞動的責任感及使命感。同時,服裝設計專業可以在校內選擇一些具有相關教學背景的教師擔任課程講師,也可以對外聘請一些具有較高職業素養及實踐經驗的勞動教育傳遞者,如勞動模范等,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構建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師資隊伍,從而確保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根據教學規律設計多媒體課程,收集數據,逐步完善學生的思維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思維、練習等教學聯想,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正逐漸從被動傾聽轉變為主動學習,在校企合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深入挖掘勞動教育及思政教育元素,圍繞品牌文化及畢業生案例等多項內容出發,使得服裝設計專業課程教學融入文化教育,強化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3)開展教學評價。首先,素質教育要求服裝設計專業勞動評價機制更加關注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從而達到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綜合素養得以提升的最終目的。故而,服裝設計專業勞動教學評價的目標構建不能過分依賴傳統評價體系,而是應敢于挑戰,突破原有評價體系的桎梏,將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創新與創造、合作與共享等目標設定其中,立足“教”和“學”兩個基本點制定綜合性評價目標體系。其次,教師主導下的教學目標體系構建不能只拘泥于勞動知識的建構,應充分了解學生勞動學情,預設教學目標,并預測教學目標達成度[5]。教育事業是人的事業,有著強烈的人文關懷底蘊。因此,服裝設計專業勞動教學評價的建立也應是動態發展、有機生成的。服裝設計專業勞動教學評價應從對服裝設計專業的人文關懷和美育情感培育出發,從服裝設計專業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出發,把美育能力視為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子設計到教學評價中,構建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評價體系。首先,評價的因子設計必須體現學生持續發展的特征,如合作、自我管理、美育創造力等內容;其次,評價措詞要彰顯服裝設計專業學生持續提高的特點,如“不斷改進”“學會使用”“持續提升”;最后,評價的標準要符合服裝設計專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美育培養規律,不能出現“揠苗助長”式標準[6]。(4)開展提問教學。高校勞動學科內容具備較強的綜合性,蘊含豐富的知識量,其教學的有效性對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思政課堂上實現有效提問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教師科學合理地設置問題,在教學問題的設計中,教師需要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等合理設置相應的問題,使課堂提問環節得以發揮其積極作用,為后續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起到有效推動作用。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需要深入發掘教材內容并圍繞重難知識點作相應的知識延伸,根據學生整體的學習水平及知識理解能力,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并設計相應的問題,促進師生共同思考、共同進步。此外,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還需要注重連貫性,問題的設計要注意前后的密切聯系,實現由淺入深,引導學生逐漸理解問題背后所揭示的課程內容。此外,教師需要關注思政學科所具備的較強抽象性而給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記憶帶來較大難度,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活動,教師設置問題內容時可從現實生活入手,引導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結合現實生活展開深入思考,加強學生對學科學習的感知力。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勞動教育,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服裝設計專業勞動項目,并且自覺維護勞動的成果,在專業教育推進的過程中,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使專業教育能夠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同時,將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勞動教育,能夠堅定學生的專業志向及勞動信念,努力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艷.特教中專學校課程思政教育的研究與實踐:以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為例[J].化纖與紡織技術,2021,50(6):138-139.
[2]葛彥,傅海洪,呂冬云,等.“服裝結構與工藝”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紡織科技進展,2021(6):63-64.
[3]李仙娥,劉躍強.勞動教育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性及其路徑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16):66-68.
[4]王新剛,郭宏洋.中高校思政課中勞動教育的教學效果提升問題研究:以統編人教版教材為例[J].現代教育科學,2021(6):102-107.
[5]梁杰,肖揚偉.新時代紅色家書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堂的邏輯與路徑[J].新疆職業教育研究,2021,12(3):1-6.
其實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就已經為我們作出了回答。他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連續發表了《學做一個人》(1925年)、《中國鄉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926年)、《行是知之始》(1927年)、《教學做合一》(1927年)、《在勞力上勞心》(1927年)、《手腦相長歌》(1931年)等文章。在這些文章中,陶行知先生就明確指出:舊的教育與社會、實踐人為地割裂開來,其最大的弊端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使讀書人“心里想和口里念,而手不做”,成了用腦不用手的半殘廢;教師“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學生“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對這種教育,陶行知一方面強烈地反對,并號召要革書呆子的命;另一方面指出實踐是理論的源泉,理論是實踐的總結與指導。他的口號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蓢@的是,時隔這么多年的今天,我們的教育依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變。鏡頭一:十來個高中生打掃幾個平米的包干區,往往在聊天、追逐、打鬧,幾分鐘的事,半個小時還完不成。鏡頭二:每到周末高中住校生回家時,往往是大包小包的,里面裝的大部分是臟的衣服、鞋子甚至是襪子。鏡頭三:走進一間學生宿舍,一股臭氣撲鼻而來,被子不疊、衣服亂放……這些現象應該不是個例,而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必須引起我們基礎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筆者認為,陶行知先生所闡述的豐富、精湛而又實際的勞動教育思想,對我們當前的高中生勞動教育有很大的啟示。
一、加強勞動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勞動需要心理,增強教育的可接受性
陶行知先生在勞動教育過程中非常重視對學生進行目的性教育。他認為:“勞動教育的目的,在謀手腦相長,以增強自立之能力,獲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勞動者之甘苦?!蓖瑫r,他力主手腦并用,在勞力上勞心。1931年,他在《手腦相長歌》中寫道:“人生兩個寶,雙手與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毕壬倪@些有關勞動教育的目的和意義的闡述,是一種全新的思想,對當時青少年的勞動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為我們當前中小學生勞動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F在的高中生對待勞動教育問題普遍存在著茫然感和不知覺性,存在著怕苦、怕累、輕視厭惡勞動的思想情感。雖說原因很多,但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對勞動教育的目的認識不清。因此,我們必須在這個方面加大教育的力度。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就勞動教育的目的、意義進行討論,把勞動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作為專題,以主題班會、團隊活動等形式來進行教育,激發學生勞動的需要心理,以達到自覺接受教育的效果。
二、寓教育于具體的勞動之中,以勞促教
毋庸諱言,當今高中生勞動教育的一個嚴重弊端,就是在教育過程中忽視了“做”,這與陶先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思想是完全相悖的。“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其特別強調學生要在“做中學、做中教”,而關鍵是“做”。陶行知先生認為“過勞動的生活便是受勞動的教育”。他所辦的學校,學生入學后,都必須參加生產勞動。如曉莊師范學生上午大部分時間是學習、閱讀,下午主要是從事具體的勞動。包括建校勞動、美化學校環境、從事工農業生產勞動、學生自我服務勞動等。這給我們現在的勞動教育一個很大的啟發,那就是——勞動教育必須在勞動中進行。任何脫離具體勞動的勞動教育都是紙上談兵,收不到預期的效果。當然,時代不同了,在勞動的內容上應有所區別。我們現在主要是要求學生進行一些自我服務的勞動和學校公益勞動。比方說,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一般性的勞動技能的訓練、交流和競賽,如疊衣服、釘紐扣、整理內宿、植樹、公共衛生的打掃等。
三、教師身體力行,以“行”取勝
勞動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勞動教育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培養學生勞動意識,鍛煉學生勞動能力。本學期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開展了勞動教學工作:
一、學習《大綱》,提高認識
秋季開學初,我們組織學習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勞動課教學大綱》?!洞缶V》指出:勞動 教育是貫徹落實我國社會主義教育方針的主要內容之一,勞動教育是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全日制小 學開設勞動課,是向小學生有計劃地進行勞動教育的主要途徑。它對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學會勞動技能,在德 、智、體諸方面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學習,找出差距,老師們認識到:不認真地進行勞動 課教學,學生就無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也就沒有正確的勞動觀念和良好的勞動習慣,更沒有熱 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健全組織
我們成立了勞動教研組。聘請責任心強、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為組長,兩位青年骨干教師為副組長,教研組成員有各班班主任和勞動科任教師。教研組在開學初制定了切合實際的教研計劃,和語、數主要學科一樣 ,同等對待,督促教師制定并落實教學計劃,使之做到目的明確、重難點突出,進程安排合理。在教研計劃中 規定,其中要檢查勞動備課和作業;每個科任教師必須執教一堂觀摩課,從中評選出優質課,期未進行考試、 考核和總結。
三、落實常規
抓好勞動課教學的關鍵是課堂教學。我們把住備、教、輔、改、考五個教學環節,使勞動課教學同其 它學科一樣,有條不紊地進行。
教研組嚴格督促科任教師先備課后上課,不備課不得進教室。按照教研計劃,本學期我們組織了各年級7人次勞動觀摩課,老師們普遍重視了勞動課的實踐性,如廢物利用手工品制作、折紙模型、烹飪,師生共同操作,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好。調動了積極因素,深化了教學改革,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四、走出教室
除開課堂教學外,我們還重視對學生進行公益勞動教育。學校與社區、敬老院保持聯系,定期上門服務,受到好評。
近幾年來,由于我們加強了勞動課的教學管理,重視實踐,使學生既學會了一些勞動的基本知識,掌握了 勞動的基本技能,培養了正確的勞動觀,又美化了校園,創造了良好的教學環境,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
勞動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接手擔任四年級的勞技教學工作。一學期以來,要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勞技教學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現將本學年勞技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勞技學科在學校教學中次科,因此學生的基礎也比較薄弱,普遍不感興趣。為了糾正這一觀點,提高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認識,我先從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入手,通過對身邊環境的感觸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進一步了解到學生的思想現狀,以及一些學生的知識缺陷所在,逐漸摸清了每個學生的基本特點。接著,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努力營造一個的良好氛圍,使學生從思想上逐步扭轉對勞技的枯燥印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最后,我利用各種機會,經常給不同層次學生以成就感,讓每一位同學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2、認真鉆研業務,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業務上,不敢以多年教學的豐富經驗自居。積極利用各種機會,學習教育教學新理念,鉆研教材教法,堅持不懈地進自我充電,以提高自己的業務理論水平。課堂上,把學到的新課程理念結合實際,
努力貫徹到課堂教學中去,以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與同事們一起探討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從中,更是感受到了學無止境的道理。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的作用,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效率,我們要與時俱進,堅持不懈地學習探究教學新理論新實踐。
二、取得成績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在平時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不以師長自居,盡量與學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誼,努力關愛每一位學生的成長。與學生多談心,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與生活上的各種困惑。同時,面對個別調皮的學生,也實行嚴格要求、正確導向的辦法,讓他們樹立起正確的榮辱觀。面對各層次的學生,既要關愛大部分學生,又要面對個別不守紀律的搗蛋分子實行嚴格要求。
關于裴斯泰洛齊勞動教育的思想,理論界有許多探討,不過很少有論文從勞動教育的精神內涵的視角論述裴斯泰洛齊的勞動教育思想。其實,在裴斯泰洛齊的勞動教育思想中,無論是勞動教育的意義,還是勞動教育的內涵與目的,抑或是勞動教育的路徑,都充滿了豐富的精神意蘊,賦予了勞動教育以精神內涵。其意圖是培養兒童“腦、心、手”的基本力量,給予兒童以智慧、力量、信仰和愛,提升兒童的精神境界,促進兒童人性的發展。本文就此作些學理上的探討。
一、勞動教育的意義
(一)勞動教育是促進“腦、心、手”基本力量發展的重要手段
“腦、心、手”是裴斯泰洛齊用來表達兒童身心和諧發展的三種基本能力或才能。所謂“腦”是指兒童在思想和精神方面對事物的思考和作出理性判斷的功能,關涉兒童的思考、語言、想象、感受和記憶。所謂“心”是指兒童道德情感和良知活動,既包括兒童的自由、信仰、感激和愛的情感,也包括領悟美和善、追慕道德標準?!笆帧笔侵笍氖聦嶋H活動和職業勞動的能力。裴斯泰洛齊“心目中的手是指人的實際行為,想到的是手的熟練和體力的結合,加上健全的理智和愿望與富有成效的行動的結合”[1]146?!澳X、心、手”構成了兒童身心和諧發展的著名的“三元論”,這三個力量的統一標識著兒童的和諧發展。離開了任何一個方面,或者孤立地發展任何一種才能,都有可能損害兒童身心的和諧發展和毀壞兒童天性的平衡。各種力量的發展僅僅依靠兒童的理智或道德是不夠的,還必須重視“手”的作用,只有讓兒童自己動手才能實現能力的發揮?!耙驗榧寄芡獠康捏w力基礎的自然進程,同技能內部的智力基礎的自然進程是完全吻合的。因而,體力與心靈的培養要和智力的培養達到和諧一致,愛和信任的順乎自然的教育手段以及思維能力的教育手段同技能順乎自然的教育手段統一起來。這樣我們的各種力量達到了平衡,這種平衡生動地證明我們本性的統一,由這種統一產生一種凝聚力?!盵2]353因此,合乎自然的教育必然要求兒童“腦、心、手”并用,唯有如此,才能“教孩子們純潔地感受,正確地思想,全面掌握知識,并在生活中養成持久不變的習慣。只有生活的力量,才能每時每刻激活和攫住我們的存在和我們的全部力量”[2]301。
(二)勞動教育是實施全面和諧發展教育的重要途徑
在裴斯泰洛齊看來,勞動教育是實施全面和諧發展教育的重要途徑。德育、智育和體育的實施都離不開勞動教育。就德育而言,德行的培養是以兒童的勞動為基礎的,教育者必須探索出有助于這種行為培養的初步教學方法,并以此為出發點,促進德行的培養,使人類履行人生義務和責任所需要的那些能力與身體活動的靈活性都得到發展。智力教育的基礎也是勞動。因為勤奮地勞動可以確保和加強兒童各種力量的平衡,而這種力量的平衡又是一切正確的判斷和純潔的思想產生的土壤。在勞動中,兒童的嚴肅工作能使兒童的精神高度集中,不斷地思考問題,獲得真理。裴斯泰洛齊“把體力上緊張的手工勞動看成是智力教育和培養接受真理的最重要的基礎?!盵2]326兒童的體力發展更是離不開勞動。因為“只有通過自己思考,思考能力才得到培養;只有通過自己想象,想象力才會增強。這同樣適合于手藝,只有手派上用處,才會變得靈巧;只有使勁,身體才會強健?!盵1]102
二、勞動教育的內涵與目的
(一)勞動教育的內涵
根據裴斯泰洛齊的觀點,勞動教育是教育者根據兒童的身心特點實施勞動,使勞動與教育結合、體力與腦力結合,從而達成培養和舒展每個兒童內在的人性,提升兒童的精神境界,促M兒童“腦、心、手”和諧發展的活動。其核心意蘊在于:(1)勞動與教育結合。勞動不是純粹的體力活動,而是富有教育意義的,能使兒童通過勞動一方面獲取知識技能,另一方面發展聰明才智,喚醒兒童內在的尊嚴感,使他們的“腦、心、手”三種力量和諧發展。對此,裴斯泰洛齊作了生動的詮釋:“我必須為那些被我帶到家里來的孩子們尋找工作和進行工作教育,不僅如此,我還想到在他們的工作中通過他們的工作,要溫暖他們的心靈并發揮他們的才智?!疫€關心他們的心靈,心靈是其身心崇高中心,凝聚著才智和藝術的所有品質中最純潔和最高貴的部分。”[2]160(2)勞動教育滲透“愛”。如前所述,“心”包括兒童的信仰和愛等情感。裴斯泰洛齊認為,教育和教學的本質是行動和生活本身,而不是語言。只有當教育和教學通過實際行動和實際生活彰顯“愛”時,這種教育和教學才是理想的和最佳的教學。對此,他在《林哈德與葛篤德》中對主人公格呂勒菲和葛篤德的教育行為作了詮釋:他們“竭盡全力喚起孩子們對于日常的家庭生活產生純潔的感情,但他們并不僅僅采用空洞的話語和說教,而是一方面使孩子們習慣于永不間斷的勞作,一方面不斷啟發他們產生一種興奮的、自由的、開朗的和充滿愛的思想。這一切還要與攫住他們心靈的、在他們心里喚起高尚和純潔的感覺及可以生動地保留下去的事件聯系起來?!盵2]324
(二)勞動教育的目的
1.培養兒童的基本能力和力量
裴斯泰洛齊認為,人的成長離不開各種力量的支撐,他指出:“人通過他生活環境中偶然的機會受到培養,人通過技藝和意志的培養受到教育。”[2]208基于這種人的成長與各種力量的關聯的認識,他認為,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無論他們處于何種社會地位,勞動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的基本能力和力量(即腦、心、手),而非傳授知識和技能。而“發展人的內在力量,不得不利用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教育辦法,從而使其得到人的品德、家庭幸福、工作能力,直到能實現社會上的需要。因此,領導和鍛煉,使人都有各人的工作能力,把每個人塑成適用的模型,使人人長于勞作,并能勝任愉快,那么,他在世界上才能得到快樂,生活才有保障?!盵3]
2.提升兒童的精神境界,培養兒童的人性
在裴斯泰洛齊看來,因為“人必須在思想和行由戲從信仰和愛的狀態中發展和培養自己,他要通過教育真正純化自己和充實自己。腦、心和手的力量也是按照這一神圣的規律發展的。從這一規律中產生出人性,即產生出真正的充實生活。公共和私人生活的教育藝術,必須服從這一神圣的規律,當腦和手服從于深化的心靈力量時,人才能得到暫時的和永久的幸福。”[2]329因此,無論是心靈教育、精神教育,還是體力教育,其目的在于服務于兒童人性的培養?!斑@三種力量的教育目的,在于通過信仰、愛、真理、正義、勞動和手藝的協調,滿足人的要求并使人純化。換句話說,協調三種基本力量的教育目的在于人性。”[2]328總之,勞動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兒童的人性,促進兒童高級的精神天性的發展。
三、勞動教育的實施路徑
(一)勞動教育心理學化
“教育心理學化”是裴斯泰洛齊提出的著名命題,它不僅適合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而且也適合于勞動教育。他力圖使勞動教育心理學化。也就是說,要按照兒童的本性和發展規律實施勞動教育,他所理解的本性指的就是兒童的心理活動及其規律。首先,應了解兒童的天性,這是勞動教育成功的前提。他說:“孩子具有人的自然天性的一切資質,只是還沒有得到發展而已,如同未綻開的蓓蕾,蓓蕾一旦綻開,所有的花瓣都會舒展開來,人的教育亦如此。對人的天資必須仔細觀察,只有調動這些天資才能確保成功。”[2]232其次,勞動教育要符合心理學的規律。他認為,心地高尚又受過教育的人如果能以知和行的能力作基礎,就能掌握所有的能力。不過,人類所必需的智慧、知識和能力都不是自發產生的,需要教育和訓練。這種教育和訓練應當是循序漸進的,其方法“適合于人類本性又符合心理學規律。與之相同,要想培養人類的技能,我們也要有一個牢固的教育機制,這個機制要遵循教學藝術的普遍規律。我們可以依據這些規律,設計一系列由簡單到復雜的訓練,使兒童逐漸得到教育。經訓練之后,這些兒童必然在每一方面都會獲得日益成熟的技能?!盵4]139再次,勞動教育要素化。這是勞動教育心理化的具體體現。它要求勞動教育要從人類最簡單的體力活動開始?!斑@些簡單的體力活動包括打擊與搬運、刺戳與投擲、拖拉與旋轉、繞圈與擺動等。上述活動可能存在區別,運動形式或合或分、運動幅度或大或小,但卻包含一切日?;顒拥幕疽兀舶ǜ鞣N職業中復雜活動的基本要素。這些基本活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們要根據心理學規律安排兒童在早期接受這些訓練,單項訓練和綜合訓練都是如此。我們也要注意,這些基本的四肢訓練必須與基本的感覺訓練相一致,與思維訓練相協調,也要與數字訓練和形狀教學保持同步。”[4]139
(二)勞動教育生活化
“勞動教育生活化”是裴斯泰洛齊勞動教育的重要原則,意在勞動中通過生活教育去激發兒童的信仰和愛。他認為,在生活中教育人是一個真理。這種教育是通過行動而不是說教實現的。為此,他在勞動中給兒童機會、激勵、示范和鼓勵,使兒童在實際的愛的行動中受到愛的教育。他運用生動的教育方式把許多人遭受困難、痛苦和貧困的事實介紹給兒童,引導兒童過真正的愛的生活。《林哈德與葛篤德》中的葛篤德盡管貧窮,擁有的東西不多,但由于她擁有愛和力量,她對兒童的教育便是具有意義的,也是崇高的?!八f的每句話,不僅僅作為一句話在起作用,而且是來自于她的生活,同孩子們的生活交織在一起,所以是作為萌芽留在孩子們的靈魂之中。她的教育藝術就是她的生活,他們的藝術教育完全產生于他們的實際生活。她的每句話都充滿力量。孩子們理解他們的母親指出的一切,非常自然,好像早已印在心上似的。她并不是通過教育給孩子們灌輸什么,而是發展他們早已具有的能力?!盵2]304-305她力圖使勞動教育生活化,因為她深深地意識到教育教學的基礎不是教學法,也不是書本,而是生活本身。因此,她教育孩童是通過對日常生活范圍內的知識的傳授開始,知識的獲取是在生活教育中實現的?!八秃⒆诱f話,并不是為了達到教孩子說話和傳授某種知識這個唯一的目的,而是采用語言手段使實際生活(生活每天帶給他們各種看法和經驗)變得生動活潑?!盵2]303裴斯泰洛齊還強調起居室的勞動和生活教育作用,認為它是人民文化的基礎,真正滿足兒童本性的需求。兒童的腦、心、手之所以能感性的結合,并能服務于生活,是起居室勞動和生活教育的結果。如果教育者要杜絕貧窮的根源,幫助勞苦大眾在道德、精神和體力方面獲取自制力,就必須對他們的起居室施加影響。
(三)勞動教育與“愛的教育”結合
勞動教育與“愛的教育”結合是裴斯泰洛齊勞動教育的重要路徑。它的意義在于:首先,愛是兒童本性統一的核心,是認識、能力和行為集中的神圣中心。它能使兒童的智慧和行動的力量達到高度融合和統一,使人成為真正的人。對兒童而言,“心靈的力量,即信仰和愛,如同支持樹木生長的根,它有從土壤里吸取營養供給各基本部分的力量。”[2]206其次,愛是勞動教育的基礎。因為,無論是父母照料兒童的每個行動,還是兒童在家務勞動中的順從,都是由信仰和愛發展而來。正因為如此,格呂勒菲和葛篤德“從早忙到晚,就是為了取得孩子的信任和愛。在每一時刻,在每一種場合,他們愛孩子,關懷他們,幫助他們。他們深信,只有對要干的事敢于負責的人,而且充滿愛的人,關懷他人的人,隨時準備為需要他的人服務的人,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盵2]324-325再次,愛是勞動教育追求的目標。在裴斯泰洛齊看來,愛不僅是勞動教育追求的目標,也是勞動教育的主要原則。他指出:“一個人通過由他和他的愛所喚起的內心和外部活動,不遺余力地追求他所愛的目標,于是就養成了與其活動相協調的智慧活動,愛幫助我們將智力和良心付諸我們的一切行動,于是就得到我們的見識和仁愛認為值得我們努力追求的那些東西?!盵2]303
勞動教育與“愛的教育”結合的途徑是:(1)實施愛的教育。母親必須給兒童以鼓勵和愛,“因為從來只能是愛喚醒愛,而且也只能從信任贏得信任,母親自己心靈上的回響必須在孩子的心中引起共鳴。只要愛和信任一旦在孩子的心中扎下根,母親的第一義務就是盡自己的能力,給孩子的愛以鼓勵,使之不斷增強和高尚。”[2]253(2)建立實驗學校,使愛和其他力量相結合。為了達到這一點,裴斯泰洛齊建議,“應該深入研究人的本性如何按照自己的法則發展各種力量,本性如何按照更高的法則把各種個別的力量同各種力量的整體配合起來。因此,要建立實驗學校。實驗學校向孩子們單純地和全面地教授發展智力和體力的手段。每個受過這種教育的孩子也能在兄弟姐妹中間發揮這些得到發表的力量和訓練過的能力。父母們也不僅能夠成功地促進教育孩子的內在本質,即發揮心靈的力量、信仰和愛,而且也能夠成功地在起居室內練習外部的技能。”[2]219-220(3)讓起居室成為愛的教育的場所?!霸谄鹁邮疫@塊圣地,人的各種力量在發展過程中仿佛自然地建立起平衡,并保持平衡。因此,如果教育應該真正幫助人民,要使外在的人的認識、能力和活動同人性內在的、永恒的和神圣的本質相適應的話,教育藝術就必須對家庭生活的純潔性施加影響?!盵2]218在受到內在本質(力量、信仰和愛)的影響下,兒童會在勞動中強壯、興奮、增加活力和受益,這是充滿信仰和“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運用的必然結果。用裴斯泰洛齊自己的話說就是:“經驗每天使我深信,倘若人們以一種純潔的毫不利己的愛心同窮人交往,為了教育他們,即使是微弱的努力也會結出果實,如果缺少愛的話,則關于國民教育、人民的福利和關心窮人最耀眼的設施都是建立在沙灘上的。經驗一再向我證實,愛心即使很少,也是強而有力的;毫無憐愛之心,即使是強者的力量也會分崩離析?!盵2]161
(四)勞動教育直觀化
在裴斯泰洛齊看來,直觀教學不僅適合于智慧教育,也適合于勞動教育。因為在勞動教育中,兒童會經常與實物打交道。因此,父母和教師都應把生活中的直觀對象誘人地、生動地呈現在兒童的感官跟前,給予兒童有益的影響?!芭囵B直觀能力的基本手段,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心理手段,通過這個手段以激發培養直觀能力的欲望,通過保留和激發對直觀事物獲得的印象,以教育孩子?!盵2]361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事物可以以多種多樣的形象出現,通過兒童的心理活動,成為影響兒童智慧、人性發展的重要手段。
勞動教育直觀化的具體路徑是:首先,通過直觀教學,培養兒童的興趣。這是直觀教學的首要原則。教師應堅持用物件而不是用詞語教學,要經常讓兒童觀察實物,并在此基礎上說出該事物的名稱,這會使兒童牢記事物的感性印象和名稱,引發兒童對實物的持久的興趣。其次,通過直觀教學,養成兒童思考的習慣。在勞動教育中,一方面要使兒童獲取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也是最為重要的方面,就是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即對所觀察到的事物進行思考并在思考后才說話的習慣。再次,實施問題教學。教師不要對實物詳盡介紹,不要長篇大論地說教,而應該向兒童提出相關事物的問題,讓兒童自己尋求答案和糾正錯誤。這樣可以喚起兒童的注意力。不過,所提問題應盡可能簡短、清楚、易懂,這有利于兒童觀察事物和回憶事物,知曉實物的性質。
綜上所述,裴斯泰洛齊的勞動教育思想是系統而深刻的,蘊含豐富的精神意蘊,對目前我國的勞動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富有啟示價值。
參考文獻:
[1]布律邁爾.裴斯泰洛齊與當代教育[M].顧正祥,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
[2]布律邁爾.裴斯泰洛齊選集:第二卷[M].尹德新,組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4.
一、要重視小學生自我服務的勞動意識和能力習慣的培養
勞動意識即愛勞動,主動參與承擔勞動的思想觀念;勞動能力即會勞動,掌握了勞動基本技能技巧。我認為,小學生勞動意識就是衣食住行等“自理”的思想觀念。即勞動意識和能力要求就包括了勞動觀念、勞動技能、勞動情感和習慣幾個基本方面。
1.加強自我服務的勞動教育是克服當前小學生懶惰毛病的需要
“現代戲劇之父”易卜生告訴后人:你的最大責任就是把你這塊材料鑄造成器?!耙粋€會生活的人才會工作”。
當前有不少小學生“四體不勤”,懶惰成性,既沒有勞動意識 ___“不愿干活兒”,也缺乏勞動的技能和習慣___“不會干活兒”,簡單的家務勞動、常規的值日勞動,都沒有達到起碼的要求。
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個方面:
首先,家庭教育失當?,F在的小學生幾乎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裕,家長嬌慣溺愛,真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學校教育也有失責之處。首先是素質教育落實不全面,重教學、輕德育;其次是評價機制有問題,要成績、不要勞動意識、能力。
俗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種現象不解決,將直接影響下一代人的全面健康成長,還會影響國家繁榮富強。因此作為學校,作為家長,要高度重視孩子們的自我服務的勞動教育。
2.自我服務的勞動教育是提升孩子覺悟、發展孩子智力的需要
教育家說過:“孩子的才能和天賦的起源在他們的指尖上,形象地說,從他們的手指淌出涓涓細流,匯成創造思想的源泉。”換句話說,不動手不利于動腦。
3.自我服務的勞動教育是培養孩子具有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的需要
一個人只有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才能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孩子自己洗的衣服穿起來才格外小心在意,自己打掃的教室怎舍得亂丟垃圾……勞動將使孩子逐漸樹立起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熱愛勞動果實、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4.自我服務的勞動教育是促進意志品質形成的需要
勞動習慣的形成過程也是意志形成的過程。例如:每天早晨起來自己疊被子,自己打掃臥室,沒有堅持的意志力是不可想象的。再如自己洗衣服、擦鞋子、倒垃圾、刷廁所等勞動,沒有不怕臟、不怕累的品德是不行的。勞動不僅鍛煉了孩子動手能力,而且也可以使孩子從中受到意志品質形成教育。
二、要善于培養小學生自我服務的勞動意識和能力
1.多鼓勵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愛勞動首先是孩子情感生活的范疇。只有當勞動給孩子帶來快樂時他才渴望先勞動。勞動的快樂越深刻,孩子就越珍惜自己的榮譽,越清楚的在勞動中看到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榮譽。”比如北方冬季部分高年級的小學生和老師一起戳操場的雪,學校廣播站一表揚,孩子們鍬鏟齊舞,象玩兒似的,活兒一會兒就干完了。勞動的快樂是強大的教育力量,這種力量能使孩子認識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
2.真尊重
中華傳統美德就是勞動最光榮,任何勞動都是值得尊敬的。父母和教師都能尊重勞動和勞動者,就會影響孩子的勞動觀。如果孩子看到師長都很尊敬地和保姆、快遞員、清潔工打招呼,就使孩子明白一切日常的平凡的勞動在我國都是受尊敬的。
3.肯放手
在小學生自我服務勞動中,不能包辦。班主任和家長們認為“孩子小,大人干就行了?!被蛘哒J為“學習就夠累的了,只要學習好就行了?!边@是不對的,要想改變孩子對勞動的態度,老師、家長必須放手讓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干,可以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安排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
4.講漸進
家務勞動和值日勞動有難有易,開始不要讓孩子做復雜勞動,應該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提出較高要求。
5.勤訓練
要想培養孩子會勞動,就應該讓孩子有自己的一份勞動任務,如鋪床、縫扣子、熱飯、洗小件衣物,關教室走廊燈、準備和整理上學用具等,讓孩子反復訓練,循序漸進。
6.巧幫帶
教給小學生正確的生活自理方法。
一方面教師設計好專題生活講座或播放單項勞動視頻;另一方面是家長身教言教隨機給小學生們講一些關于生活自理的方法,指導小學生做自我服務的勞動。
三、學校培養小學生自我服務勞動教育的策略
1.制定科學的培養計劃
在構思學校德育工作計劃時,必須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勞動要求,將小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工作科學納入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
2.采用有效的活動載體
啟用好德育“三板塊”――開學教育周、班隊會、精品活動。
良好的活動載體是實現小學生自我服務勞動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
在精品活動設計上要拓寬培養渠道,開展豐富多彩的競賽活動。
一是開展小學生生活技能競賽活動,如舉辦“小能人比武會――制作水果拚盤”、“誰有一雙小巧手――科技作品比賽”;二是開展優秀勞動班級評比和爭當“校園環境小衛士”活動;三引導小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競賽活動――開展年級“環保時裝秀”、班級“今天我當值日生”、家庭“做爸媽的好幫手”。
3.家校合力并與信息技術相融合
在家庭自我服務能力教育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家長的觀念、教育方式是影響幼兒能力好壞的重要因素。作為孩子生活、學習的第二主要場所――幼兒園,它的自我服務教育又是如何開展的,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否符合新綱要中的“科學、合理”的思想,是否與家庭教育相一致呢?本研究著重分析我園中班自我服務能力教育的實施現狀及發展方向,尋求一條科學、合理、全面的,并對家庭勞動教育具有指導意義的自我服務教育途徑,豐富幼兒園勞動教育課題內容。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觀察法,從幼兒一日生活中自我服務的內容、時間、強度以及教師的引導方式等方面進行觀察、分析、研究,并以此為依據,對我園4~5歲幼兒的自我服務教育提出指導性建議。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發育,4~5歲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幼兒從入園開始,自我服務的內容包括入園自己換鞋、擦拭桌椅,課間入廁、洗手、收拾玩具,午睡時穿脫衣服、整理床鋪,進餐時分發、收拾碗筷,離園整理活動室等也包括活動中自己整理教學具等。行為的內容很廣泛,貫穿一日生活,從集體活動、盥洗、進餐、午睡、游戲、儀表等方面鍛煉幼兒的自理能力。時間共約45分鐘,基本符合4~5歲幼兒所能承受的勞動強度。有的班級增加了照料動植物的環節,引導幼兒從為自身服務延伸到為自己的物品服務,勞動的內涵不斷豐富,孩子的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幼兒園4~5歲幼兒的自我服務教育仍存在一定問題,直接或間接影響幼兒的自理興趣和能力。
首先,從教師這方面看,教育方式呆板,不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教師通常會用“應該、不能、要、不要”等命令性的詞語告誡孩子,這些冷漠的、帶著距離的內容幾乎不能感染孩子、或喚醒孩子一起行動的欲望。沒有內在的動力激發,也就毫無行動可言。
其次,從活動安排方面看,教育內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脫節。時常會出現教學活動中教孩子擦桌椅,平時卻不聞不問的怪現象。這不僅說明教學內容的設計缺乏生活性、操作性,也反映出教師的日常教育能力不足,意識不夠突出,將幼兒自我服務教育的最佳契機白白丟失。
再次,從孩子的表現來看,絕大多數幼兒缺乏堅持性,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自覺性嚴重不足,往往需要教師的反復提醒。當然這種現象與孩子的家庭培養有一定關系,但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幼兒園的教育實施力度不夠,孩子還沒有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和生活習慣。
最后,從家園聯系方面看,部分家庭對孩子太過溺愛,包辦代替,與幼兒園的教育不一致甚至相矛盾。長此下去,造成了許多孩子懶惰、任性,甚至出現“兩面派”等個別現象。
四、指導和建議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從教學機制、班級管理等方面綜合考慮,提出以下建議:
(一)合理安排幼兒一日生活環節,將自我服務教育內容滲透到幼兒的實際行動中去。
教師應具備隨機教育的思維和能力,不斷強化鞏固生活習慣、行為常規。扎扎實實做好每一個環節,不放松,不懈怠,讓孩子自始至終都在正確的指導下、融洽的集體氛圍中進行行為練習,確保孩子的每一項操作技能都能扎實掌握。
(二)教師應遵循習慣養成的規律,分析多種影響因素,選擇正確科學的教育方式,逐步引導幼兒學會獨立自主。
首先,充分發揮榜樣的引導示范作用。運用正面或反面的榜樣為幼兒樹立正確的行為方式,寓淺顯的道理于具體的事例中,引起幼兒模仿。
在幼兒的生活周圍,榜樣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發生在幼兒身邊的,也可以是文藝作品中的,可以是同伴的榜樣,也可以是成人的榜樣。教師可以通過故事講述或情境表演的形式,也可以讓幼兒參與到游戲中,在角色交往中體驗學習,還可以開展以大帶小活動。如可以帶中班幼兒去大班參觀哥哥姐姐是如何安靜、愉快地進餐的,激發幼兒學習模仿的興趣。必須注意的是,要求幼兒做到的,教師自身必須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例如,教師一再強調自己的東西自己收拾,保持整潔??墒墙處熥约旱霓k公桌上總是亂糟糟的,堆滿了書本、教學具等東西:教育孩子吃東西前要洗手,可教師經常放下鈴鼓就拿起勺子裝飯盛湯……不難想象,在教師如此的“言傳身教”下,班上的孩子能養成講衛生和愛整潔的好習慣嗎?
其次,加強行為練習。除了在自然生活環境中幼兒每天所進行的自我服務練習之外,教師可以定期開展一些勞動競賽。如疊衣服比賽、擦桌椅比賽、疊被子比賽等等,讓幼兒通過競爭的激勵手段,達到強化鞏固的目的。
利用生活中隨機創設的環境對幼兒進行教育,會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戶外活動后,許多幼兒將衣服脫下胡亂堆在一起。教師抓住時機,引導幼兒觀察,“這么多衣服堆在一起好嗎,為什么?”讓幼兒體驗雜亂、煩躁的情緒,從而激發幼兒產生整理衣服、并放在固定的地方的欲望,無形中又接受了一次勞動意識和技能教育。
行為練習還可以滲透到游戲中。例如在手工區提供鞋樣,讓幼兒練習系鞋帶;在娃娃家放置一些娃娃的衣服,孩子們可以幫娃娃穿脫衣服、扣鈕扣、拉拉鏈等。而且游戲區的環境更加自由、寬松,孩子們興趣倍增,更容易體驗成功的喜悅。
最后,寬容對待,及時鼓勵和表揚幼兒的正確行為。教師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孩子的言行舉止。孩子的能力發展總是存在個體差異。對于自理能力強的孩子,教師通常給予更多的關注,偏偏是那些不愛動手、習慣較差的孩子,教師似乎總缺乏耐心。為什么不能以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他們呢?孩子的表現固然有自身與家庭的影響,但在幼兒園中,他就是你的教育對象,你的教育職責所在。在孩子取得點滴進步的同時,教師應給予及時地肯定。這種肯定可以是精神的,比如微笑、親撫:也可以是物質的,比如小紅花、小印章。其中教師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印章的圖案,小手獎給愛清潔、講衛生的幼兒,小碗獎給飲食習慣好的幼兒,小花送給會收拾玩具的幼兒……教師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周評與隨機評比相結合,達到集體教育與個別指導并重的目的,不斷促進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發展。
(三)家園配合很重要。
由此引發我的思考:而今中國一大批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低下,如此進入充滿競爭的21世紀,將會慘遭淘汰。尤其是當今農村小學生的勞技教育已成了一個被遺忘的角落。如何針對農村實際,對小學生加強勞技教育呢?
1.學習討論,明確意義,形成共識
我們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文件及《勞動課教學大綱》,并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廣大教師深刻地認識到:第一,不愛勞動的學生并不是天生懶惰,而是“日久成習”,要培養學生真正愛勞動的習慣,要給予熱情地引導、及時地鼓勵、不懈地督促。第二,廣大教師要以身作則,不要讓學生為自己做事,如打掃辦公室、批改作業等。有時還要帶頭勞動,實踐證明教師親自參與學生一起勞動,能空前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第三,切忌將勞動當作一種懲罰手段用在學生的身上,如犯錯之后罰擦黑板、擺桌子、掃地等,因為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情感。
勞技教育缺少了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為一方面家長可以在生活中隨時隨地指導學生進行勞技訓練,另一方面家長還可以督促孩子們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培養學生愛勞動的感情。我們通過家長學校舉行家長教育講座等,讓學校和家長形成共識:學生參與勞動,不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愛惜勞動果實的品質,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在勞動中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使雙手更加靈巧;不僅有助于鍛煉身體,增強體質,而且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品質,懂得尊重老人、孝敬父母、關心他人、幫助別人。
2.重視勞動課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勞動課是對學生進行勞技教育的主陣地,在每學期初,學校就要求教師根據大綱要求制訂教學計劃,并認真組織落實,保證做到:勞技課,課表上有位置,行動上不被占擠。另外還要求廣大教師根據教材的知識點和編排特點,組織實施教學,提高每堂課的教學質量。首先,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好奇心理和興趣的不穩定性,挖掘每課內容和思想內涵,創設勞動教育的愉快氛圍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思想感情,樹立勞動觀念。如在手工制作時,播放一支精選的音樂,營造一個和諧的音樂氛圍,讓學生隨著優美的旋律進行實踐操作。其次,加強先進導向,進行技能指導。教師在課前先制作幾個精致的手工制作,讓學生進行觀賞,激發學生渾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動手愿望,然后,指導其手工方法,讓學生自己操練。再次,展示勞動成果,讓學生體會勞動所帶來的快樂,從而樹立勞動最光榮的思想。
3.開發課外勞技教育的渠道
結合農村的實際,努力開辟課外勞技教育的渠道,讓學生到廣闊的天地里去體驗生活,從學習體驗中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樹立艱苦奮斗、熱愛勞動的思想。在實踐中,我們力爭做到勞技教育的五個結合:
與自我服務勞動相結合要求學生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保持自己學習環境、生活環境的整潔和美觀,培養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勞動技能,如教育學生自己削鉛筆、包書面、整理書包、洗手洗臉、剪指甲、訂鈕扣、系鞋帶、穿衣服、鋪床疊被等。
與學校服務勞動相結合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集體的思想。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值日勞動、大掃除勞動,讓學生為美化校園、美化班級出力。如擦窗掃地、布置教室、植樹澆花、沖洗廁所等。
與家庭服務勞動相結合讓學生幫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讓其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個成員,應該關心家中的事,做好父母的小幫手,培養孝敬父母長輩的美德。如:洗衣做飯、掃地洗碗、買菜購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