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5 16:32: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金融資產減值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金融資產;減值;會計;對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的全球化、網絡化、信息化使得我國的金融市場開始逐漸發展壯大,金融資本開始了在世界范圍內的自由流動。而且市場經濟條件使得金融市場瞬息萬變。企業在這嚴峻的市場中面臨的風險也是大大增加,金融資產隨著社會經濟而不斷的發生起伏,金融資產時時刻刻都面臨著減值的危險。那么,什么情況下就可以判定金融資產減值呢,究竟有哪些界定和判定的因素呢?金融資產減值引起了相關學界的大力討論和關注。
一、金融資產概述
金融資產,也就是經營資產的對稱。單位或個人所擁有的以價值形態存在的資產,是一種索取實物資產的無形的權利,是一切可以在有組織的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易、具有現實價格和未來估價的金融工具的總稱。金融資產通常指企業的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應收賬款、應收貸款等。金融資產的最大特征是能夠在市場交易中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遠期的貨幣收入流量。不能將現金、存款、憑證、股票、債券等簡單地稱為金融資產,而應稱之為金融工具,金融工具對其持有者來說才是金融資產。投資者在市場上購買金融工具時總是會考慮到它能給自己帶來的權利和義務,能給自己帶來怎樣的收益率。
二、金融資產減值概述
(1)何為金融資產減值。金融資產減值是指金融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低于其賬面價值,金融資產減值是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對其賬面價值的糾正。金融資產減值之后要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定,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對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以外的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應當計提減值準備。當然,對金融資產減值的確認是一個比較繁瑣的內容,而且也不能隨意的就判定減值,減值判定的因素中有很多并沒有很明確的界定,很多時候都是依靠人為的主觀判定,這就使得金融資產減值的確認變得比較復雜。當確認減值之后,對減值的計量就更加復雜了。雖然新會計準則對金融資產減值的各個方面都有了新的比較明確的規定,但是仍然還是有一些比較模糊的界定,計量起來比較復雜。(2)金融資產減值的原因分析。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原因很多,而且不同類型的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原因會有所不同。比如說:持有至到期投資由于到期日和金額是固定的,但是在這么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中,誰也不能預料會發生什么事情,比如說:尚未到期時,債務人破產、債務企業發生了嚴重的財務困難、債務人違約等情況都會使得持有至到期投資不能或不能完全收回金額,這就發生了減值。另外,社會環境、政策變化、市場變化、重大自然災害等都會對某些金融資產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說,企業在金融資產的投資中一定要特別注意,要分析每一個可能發生減值的因素,做出最正確的投資決策,促進企業的發展。
三、金融資產減值的會計分析
(1)公允價值的確定。公允價值就是在市場公平交易中買賣雙方確定的價格,這是判斷金融資產是否減值的重要因素。現階段下我國對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的判斷上采用市場價格和估價兩種方式來進行判斷。很明顯,估價的方法中存在著很大的主觀性,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因此并不能說是一個比較準確的價值。估價一般是用在那些沒有明確報價的金融工具上。因為我國的市場機制和價格機制還不成熟,這樣在估價時衡量的標準也就比較少了,估價中就會不太準確。(2)資產減值的客觀依據。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會有一些客觀的依據,主要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第一,債務人發生了嚴重的財務困難,該金融資產無法在活躍市場繼續交易。第二,債務人違合同條款,如償付利息或本金發生違約或逾期等。第三,債權人出于經濟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慮,對發生財務困難的債務人作出讓步。第四,債務人很可能倒閉或進行其他財務重組。第五,無法辨認一組金融資產中的某項資產的現金流量是否已經減少,但根據公開的數據對其進行總體評價后發現,該組金融資產自初始確認以來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確已減少且可計量,如該組金融資產的債務人支付能力逐步惡化,或債務人所在國家或地區失業率提髙、擔保物在其所在地區的價格明顯下降,所處行業不景氣等。第六,債務人經營所處的技術、市場、經濟或法律環境等發生重大不利變化,使權益工具投資人可能無法收回投資成本。第七,權益工具投資的公允價值發生嚴重或非暫時性下跌。(3)金融資產未來現金流量計量。計算金融資產未來現金流量主要有三個因素:資產預計使用壽命、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資產預計折現率。對于現金流量的計算上很多數據資料是無法獲得的,這樣就給計量帶來了許多麻煩,而計量資產未來現金流量是資產減值計量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也是確認資產是否減值,減值的具體情況的重要標準。由于計量中很多數據獲取的困難,使得企業在做資產減值計量時有了比較大的隨意性,這樣不利于相關部門對企業的運作進行規范的管理,不利于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四、金融資產減值會計的完善對策
(1)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因為金融資產減值的計量中有很多主觀因素在里面,那么就需要會計人員要有較高的職業素質,盡量能站在較為客觀的立場上進行計量。首先是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的提高,當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更加豐富、知識面更加廣闊時,思考問題時也就比較全面,看問題也能比較深刻。其次是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養的提高。如果會計人員沒有一定的職業素養,在進行金融資產減值的計量時為企業未來的發展考慮而進行一些虛假數據的上報,這樣就不利于市場經濟的有序競爭和健康發展了,應該站在客觀的立場上進行計量。(2)完善金融資產減值的操作程序。新會計準則對金融資產減值的操作程序有一定的完善,相較于以往的會計準則而言,新會計準則中有了很多的明確計算的方法和要求,要求企業每年都要進行一次計提,計提不能駁回,但是,還是存在一些漏洞。那么,在新時期里,相關部門要發現新會計準則的漏洞,針對現實情況進行分析,對企業金融資產減值的操作程序進行相應的完善處理,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3)加強監督。金融資產減值的確認、計量中有很多都是依靠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來進行的主觀判斷,那么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盡量減少企業進行利潤操作的情況,相關部門要對這一過程進行審計監督,督促企業在正常的程序范圍內進行進入資產減值的確認和計量,不要為了企業的發展而進行一些違規操作。其次是企業內部的自我監督,企業要積極配合國家的相關法律規范,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促進市場經濟的有序運行。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金融資產也是在不斷的增多。在金融資產的管理上國家也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隨著社會形勢的不斷變化和人們思想意識的變化,市場經濟將會越來越難管理。市場經濟要想正常健康的運轉下去就需要企業、政府、學界等的支持,需要社會各界都做出自己的努力,從各個方面來規范市場經濟活動。金融資產減值是市場經濟發展中必然會出現的情況,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金融資產也在這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發生著變化,在發生減值時,企業要根據相關規范來進行會計處理,規范自身的生產經營活動,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轉。
參 考 文 獻
[1]尹峰.金融資產減值及其會計處理芻議[J].科技創新導報.2010(18)
[2]南召鳳.新準則下的金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4)
【關鍵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資產減值;公允價值
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及減值概述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十八條規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通常是指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以及企業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的金融資產??晒┏鍪劢鹑谫Y產應按取得該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和相關交易費用之和作為初始確認金額?!镀髽I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的確認和計量》規定,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對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以外的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應當計提減值準備。對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貸方應該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或可供出售金額資產減值準備)科目;同時,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因公允價值暫時性下降形成的累計損失,也應當予以轉出,計入當期損益。已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上升時,對于已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債務工具,在隨后的會計期間公允價值已上升且客觀上與原減值損失確認后發生的事項有關的,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晒┏鍪蹤嘁婀ぞ咄顿Y發生的減值損失,要通過權益轉回,不得通過損益轉回。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
下面舉個關于可供出售權益工具的會計具體處理:例,2009年5月1日,A公司從股票二級市場以每股19元(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0.50元)的價格購入B公司發行的股票4000000股,占B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的5%,對B公司無重大影響,A公司將該股票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2009年5月10日,A公司收到B公司發放的上年現金股利2000000元。2009年12月31日,該股票的市場價格為每股16.00元。A公司預計該股票的價格下跌是暫時的。2010年,B公司因違反相關證券法規,受到證券監管部門查處。受此影響,B公司股票的價格發生下挫。至2010年12月31日,該股票的市場價格下跌到每股10元。2011年,B公司整改完成,加之市場宏觀面好轉,股票價格有所回升,至12月31日,該股票的市場價格上升到每股13元。2011年5月10日,A公司將所持有的B公司全部出售,當天的市場價格為每股14元。假定2010年和2011年均未分派現金股利,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該公司的賬務處理分錄為:
(1)2009年5月1日購入股票。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74000000(18.5×4000000),應收股利2000000(0.5×4000000);貸:銀行存款76000000(19×4000000)。(2)2009年5月10日收到現金股利。借:銀行存款2000000;貸:應收股利2000000。(3)2009年12月31日確認股票公允價值變動。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0000000(2.5×4000000);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0000000。(4)2010年12月31日,確認股票投資的減值損失。借:資產減值損失34000000;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0000000;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24000000(6×4000000)。(5)2011年12月31日確認股票價格上漲。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2000000[(13-10)×4000000];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2000000。(6)2011年5月10日,出售B公司股票。借:銀行存款56000000(14×4000000);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2000000,投資收益6000000;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74000000;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2000000;貸:投資收益12000000。
由上述賬務處理可以看出:在2010年12月31日,A公司計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34000000元,其中既包含2007年當年股價下跌的損失24000000元(按2010年12月31日的公允價格10元減2009年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16元計算得出),又包括2010年以前因公允價值下降計入“資本公積”的損失10000000元。使得2010年當期計提的減值損失金額大于實際發生的減值損失金額。在2011年5月10日,A公司出售B公司股票,當期損失投資收益6000000元,其中既包含2011年股價變動的收益4000000元(按2011年5月10日的公允價格14元減2011年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10元計算得出),又包括了2010年因公允價值回升,通過權益轉回的投資收益,從而造成2011年當期的投資收益金額大于實際發生的投資收益。
參 考 文 獻
關鍵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公允價值 資產減值
《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對于金融資產與金融負債的分類、確認及計量等方面進行了規范,企業會計準則講解又對各種金融資產的確認與計量作出了較為具體的詮釋與規范,本人經過認真研究發現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減值會計處理存在諸多疑問
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否需要考慮減值
《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四十條明確規定“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對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以外的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應當計提減值準備?!保陔S后的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和第四十八條分別規定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
也就是說雖然都是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是不必考慮減值的,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卻必須在一定情況下考慮減值,其原因僅僅是由于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了當期損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被計入了所有者權益。這種對于以同種計量模式計量而公允價值變動處理結果卻不同的做法本身就有待探討,卻又由此引發了考慮減值與不考慮減值的巨大差異。
本人認為,作為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各資產項目的會計計量與核算方法在原則上應當是統一的,即不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應當計入當期損益,而且它也應當和其他各項能夠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一樣,在資產負債表日不需要考慮減值,完全可以根據公允價值變動的結果在調整資產賬面價值的同時計入當期損益。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合理性的質疑
(一)為什么不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
《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四十條明確規定了“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應當計提減值準備。”,而在后面幾條的相關具體描述中卻刻意回避了“減值準備”這個詞匯,即使像企業會計準則講解這樣的權威解讀資料在相關案例中也沒有使用“××資產減值準備”科目?!镀髽I會計準則——應用指南(2006)》對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規定是“資產負債表日,……,確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按應從所有者權益中轉出原計入資本公積的累計損失金額,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本科目(公允價值變動)”。
除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外,其他所有應考慮減值問題的資產,在確認減值損失并計提減值準備時的會計分錄都是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準備”科目,只有該資產例外,在確認減值損失時借方計入當期損益而貸方卻轉出“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并沖減原資產賬面價值。
(二)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減值處理合理性的質疑
《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四十六條和前述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的相關規定告訴我們,應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的減值金額計入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而《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又告訴我們“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生的減值損失,不得通過損益轉回。”,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又具體規定了可供出售權益工具公允價值恢復的會計處理為“借記本科目(公允價值變動),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也就是說企業持有的符合條件的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生減值后,在一定條件下其價值是可以恢復的,但是確認減值損失時應計入損益,而價值恢復時卻要通過所有者權益。如此處理的合理性,筆者實在不敢茍同。無論從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一貫性要求出發,還是借鑒其它資產減值恢復的會計處理,確認減值和價值恢復的會計處理都應當是同步的。即如果確認減值損失時計入了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那么資產價值回復時的正確會計處理也應當是沖減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
(三)可供出售債務工具減值處理合理性的質疑
《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四十六條,關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金額確定的規定是“該轉出的累計損失,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攤銷金額、當前公允價值和已計入損益的減值損失后的余額?!?,而對于可供出售債務工具減值金額的計算并沒有給出具體的說法,反倒是企業會計準則講解通過案例給了我們一點提示:
本案例實際上是比較簡單的,由于債券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都為3%,所以2006年12月31日可以按照當日公允價值和期初攤余成本直接計算減值損失金額為200 000元(800 000—1 000 000),而如果債券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不同,再計算減值損失金額恐怕就沒有這么簡單了。也就是說該案例無論計算資產減值損失金額還是計算資產價值恢復金額,都是用資產負債表日公允價值減去當日債券的攤余成本,并不是真正反映公允價值的差額,這就從根本上違背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計量原則。筆者認為,絕不能將“攤余成本”和“公允價值”兩種截然不同的計量模式對同一資產項目同時使用,不但增加了會計處理的難度,也未必就能切實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綜上所述,筆者建議取消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的認定,采用與其他以公允價值計量資產一樣的會計處理方式,資產負債表日按公允價值變動情況調整資產賬面價值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不考慮資產減值。而如果必須接受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計提減值這一特殊規定,也必須采用與其他資產計提減值相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即將確認的減值損失金額計入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并同時計提減值準備,而不是直接沖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賬面價值。
參考文獻:
[關鍵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公允價值 攤余成本 金融資產減值
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否需要考慮減值
《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四十條明確規定“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對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以外的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應當計提減值準備?!?而在隨后的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和第四十八條分別規定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
也就是說雖然都是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是不必考慮減值的,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卻必須在一定情況下考慮減值,其原因僅僅是由于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了當期損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被計入了所有者權益。這種對于以同種計量模式計量而公允價值變動處理結果卻不同的做法本身就有待探討,卻又由此引發了考慮減值與不考慮減值的巨大差異。
本人認為,作為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各資產項目的會計計量與核算方法在原則上應當是統一的,即不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應當計入當期損益,而且它也應當和其他各項能夠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一樣,在資產負債表日不需要考慮減值,完全可以根據公允價值變動的結果在調整資產賬面價值的同時調整當期損益。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合理性
1.為什么不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
《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四十條明確規定了“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應當計提減值準備?!?而在后面幾條的相關具體描述中卻刻意回避了“減值準備”這個詞匯,即使像《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06)》這樣的權威解讀資料在相關案例中也沒有使用“××資產減值準備”科目?!镀髽I會計準則――應用指南(2006)》對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規定是“資產負債表日,……,確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按應從所有者權益中轉出原計入資本公積的累計損失金額,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本科目(公允價值變動)”。
除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外,其他所有應考慮減值問題的資產,在確認減值損失并計提減值準備時的會計分錄都是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準備”科目,只有該資產例外,在確認減值損失時借方計入當期損益而貸方卻轉出“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并沖減原資產賬面價值。筆者實在想不出這么做的理由,難道是將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留下的隱患?
2.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減值處理的合理性
《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四十六條和前述《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2006)》的相關規定告訴我們,應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的減值金額計入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而《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四十八條得規定又告訴我們“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生的減值損失,不得通過損益轉回?!?《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2006)》又在191頁具體規定了可供出售權益工具公允價值恢復的會計處理為“借記本科目(公允價值變動),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也就是說企業持有的符合條件的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生減值后,在一定條件下其價值是可以恢復的,但是確認減值損失時應計入損益,而價值恢復時卻要通過所有者權益。如此處理的合理性,筆者實在不敢茍同。無論從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一貫性要求出發,還是借鑒其它資產減值恢復的會計處理,確認減值和價值恢復的會計處理都應當是同步的。即如果確認減值損失時計入了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那么資產價值回復時的正確會計處理也應當是沖減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
3.可供出售債務工具減值處理的合理性
《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四十六條,關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金額確定的規定是“該轉出的累計損失,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攤銷金額、當前公允價值和已計入損益的減值損失后的余額?!?而對于可供出售債務工具減值金額的計算并沒有給出具體的說法,反倒是《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06)》通過案例給了我們一點提示:
本案例實際上是比較簡單的,由于債券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都為3%,所以2006年12月31日可以按照當日公允價值和期初攤余成本直接計算減值損失金額為200 000元(800 000―1 000 000),而如果債券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不同,再計算減值損失金額恐怕就沒有這么簡單了。也就是說該案例無論計算資產減值損失金額還是計算資產價值恢復金額,都是用資產負債表日公允價值減去當日債券的攤余成本,并不是真正反映公允價值的差額,這就從根本上違背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計量原則。筆者認為,絕不能將“攤余成本”和“公允價值”兩種截然不同的計量模式對同一資產項目同時使用,不但增加了會計處理的難度,也未必就能切實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由于“實際利率”和“攤余成本”本身就不能保證客觀公允。實際上,如果完全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無論資產減值損失金額還是資產價值恢復金額都應當是期初、期末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當然要扣除到期利息對公允價值的影響。
三、結論
綜上所述,筆者建議取消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的認定,采用與其他以公允價值計量資產一樣的會計處理方式,資產負債表日按公允價值變動情況調整資產賬面價值和當期損益,不考慮資產減值。而如果必須接受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計提減值這一特殊規定,也必須采用與其他資產計提減值相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即將確認的減值損失金額計入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并同時計提減值準備,而不是直接沖減資產賬面價值。同時,既然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計量,那么也應當以公允價值為基礎計算確定減值損失金額和后續的價值恢復金額。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2006.
一、金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方面的目前現狀
第一,企業持有過期的貸款、投資、應收款項的金融資產減值。計算持有至到期的企業投資、企業貸款和企業應收款項的攤余成本及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如果其攤余成本低于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那么就確認是金融資產減值損失。
第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在兩方面情況下可以確定為減值損失,一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發生了比較大幅度的下降;二是對于各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思考,公允價值發生了比較大幅度下降趨勢為長期性而非暫時性。所以,對于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是否發生減值,主要判斷方式是對金融資產的允價值進行觀察,看其是否持續下降與其下降的周期來進行判斷。
第三,交易性金融資產。在出現公允價值變動的情況下需要對應做出會計處理,然而交易性金融資產卻在持有期內對計提資產減值毫無準備。
二、金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方面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企業財會信息不可靠問題。金融資產減值會計理論基礎是決策有用觀,那么這會導致金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方面對于會計計量屬性過于重視,而忽略了企業財會信息的可靠性。同時,會計計量屬性對于企業財會信息的正確性影響較大。
第二,利潤采用減值準備進行操作問題。
一是金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方面對于金融資產減值跡象的判斷不具有操作性。金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新準則對金融資產減值的跡象明確規定,其中包括:融資產減值外部跡象與融資產減值內部跡象。融資產減值的外部跡象是外界知道的融資產減值;融資產減值的內部跡象,是外界未知的融資產減值,比如:陳舊過時、實體已損壞、被閑置、重組、終止等。
二是金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方面遇到計提范圍差異性客觀現實形成的利潤操控空間。金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新準則對于減值準備的計提范圍進行了擴大,其適用于企業的固定資產、企業的無形資產和對企業分公司或者子公司、企業聯營等的投資和除一些特別規定以外的其他資產進行減值的處理。然而對于企業存貨、企業建造合同資產、企業生物資產和企業金融資產的減值,金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相關準則設立了特別的規定的從其規定。也就是說新金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準則只是規范了企業長期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問題,企業流動資產的減值問題沒有得到有效的規范。
三是金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方面的計提方法不合理。按照會計準則,企業金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采用按照單個存貨項目計提,相對于數量繁多、種類繁雜、單價較低的被定義為存貨。并且可以根據存貨類別計提存設定貨跌價準備;這與在同一區域內的生產和銷售產品系列息息相關,具有相同、類似最終用途或者目的,很難與其他項目分開計量存貨。因此,可以合并提存貨跌價準備。
第三,可收回金額計量問題。
一是確定金融資產銷售價格和處置費用的問題。確定金融金融資產凈價的主要因素有:銷售價格和金融資產處置費用,但是在企業會計制度與相關會計準則中對于這方面的內容沒有明確的定義。
二是對于金融資產的使用到結束期間產生的現金流量內容、評估、折現率沒有很好的進行規劃,所以對于金融資產的使用價值評估難以進行。
三是財務會計制度不完善問題。在企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金融資產的持續使用不產生基本獨立于其他金融資產,所產生現金流量的現金流入時,無法評估計單個金融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一般情況下只能夠按照金融資產所屬的現金產出單元確定可收回金額,這與企業會計制度中規定的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減值準備應按單項項目計提背道而馳。
三、金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方面的改進意見
第一,建立完善的制度管理機制。
建立完善的制度管理機制能夠遏制企業通過金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調節企業既得利益,同時,應明確貨幣時間價值引起的金融資產減值變動不得轉回減值損失。
第二,企業內部財務流程的規范性和財務人員自身素質的教育。
建立企業內部完善的采購-庫存-銷售,財務收支進銷存,規范企業財務流程,提高財務人員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及時將出現的財務資產問題進行反饋,保證企業資產安全,提高企業投資和決策的能力。
第三,強化相關主體的法律責任及加強審計監管力度。
國家財政部門要及時的對企業的會計行為進行設計和監管,對于發現會計造假行為立即指示,并對其進行處罰。如違法情況較為嚴重,追求相關當人事法律責任。捍衛會計法律威懾力。
四、結語
關鍵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資本公積;公允價值變動
隨著全球經濟的增長,我國會計政策也在不斷的完善。在有關企業會計準則中詳細明確的定義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有關會計處理。雖然此項會計準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會計信息的準確性,但在實際實施中仍存在缺陷,讓一些企業有機可趁。在市場中呈現頻率較高且沒并有市場價格的金融資產應該劃別為哪類金融資產,完全由領導者的目的和金融資產的分類前提決定的。
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
(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的會計分錄
已經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若下一個期間的公允價值會提高,應在借方登記“資產減值損失”,同時在貸方登記一級科目“其他綜合收益”,“可供出售金融Y產”和二級科目“減值準備”。反回對沖時,應在借方登記一級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二級科目為“減值準備”,同時在貸方登記“資產減值損失”。
(二)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
如果分類是債券投資,應在借方登記一級科目“銀行存款”和“其他綜合收益”,同時在貸方登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和“投資收益”,二級科目為“成本”“公允價值變動”“利息調整”“應計利息”。如果分類是股權投資,應在借方登記一級科目“銀行存款”和“其他綜合收益”,同時在貸方登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和“投資收益”,二級科目為“成本”“公允價值變動”。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的資產減值損失應作為企業正常損益處理,下面具體舉例予以說明。
(三)例題
(1)2009年12月31日,丁公司支出價款1000萬元(含業務費用)購入A公司在同一時間發行的4年期,面值為1500萬元的公司債券,票面利率5%,分期付款,本金在最后一年里面償還。若將此債券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實際利率10%。
解:根據題意,在2009年12月31日,應當在借方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和其二級科目“成本”,金額為l,500萬元,同時登記貸方賬戶“銀行存款”1,000萬元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及其二級科目“利息調整”500萬元。
(2)由于經濟環境的惡劣,其2010年底公允價值為850萬元,A公司預計是暫時下跌。
解:在借方登記“應收利息”75萬元(15005%),登記一級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及其二級科目“利息調整”85萬元,同時在貸方登記一級科目“投資收益”100萬元(100010%)。在借方登記一級科目“銀行存款”,其金額為75萬元,同時貸方登記“應收利息”75萬元。此時,債券的賬面價值為1000加上25等于1025萬元,公允價值變動為850減去1025為萬元。由此,在借方登記會計分錄“資本公積”,二級科目為“公允價值變動”,金額為175萬元,貸方登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二級科目為“公允價值變動”175萬元。
(3)在2012年底,債券的公允價值下跌為700萬元,但仍可支付當年利息。丁公司猜測,如果A公司繼續采用當前的管理模式,不提高效率,可能會導致其公司公允價值會繼續下降。
解:在借方登記會計科目“應收利息”75萬元,一級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和二級科目“利息調整” ,其金額為27.5,同時,在貸方登記會計科目“投資收益”102.5萬元。在借方登記一級科目“銀行存款”,其金額為75萬元,同時貸方登記“應收利息”75萬元。此時,債券的公允價值變動為700減去850減去27.5等于―177.5萬元,確認此變動的減值損失為177.5加上175等于352.5萬元。由此,在借方登記會計分錄“資產減值損失”,金額為352.5萬元,貸方登記會計科目為“資本公積”,二級科目為“其他資本公積”,金額為175萬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二級科目為“公允價值變動”177.5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352.5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77.5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75
二、金融資產分類的問題
(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核算的合理性分析
當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時,根據目前規定的原則,應在借方記“資產減值準備”,同時在貸方登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資本公積”,二級科目為“其他資本公積”。根據會計的嚴謹性原則,應當通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會計科目核算,計提減值準備的損失。因為減值不是資產價值的實際減少,不能對該賬面價值進行直接改變,應當在借方登記以及會計科目“資產減值損失”,同時在貸方登記一級會計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新的企業會計規定增添了理解的難度性。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轉回的分析
將債券和股票縱向比較時,股票等權益類工具發生減值時計入資產減值損失,會計處理: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可供出售權益工具與可供出售債務類工具發生資產減值時,都計入“資產減值損失”賬戶,但在轉回減值損失時,賬務處理卻不同。
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轉回會計處理解決辦法
(一)保持資產減值準備方法的一致
當出現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計提減值必須計提損失的情況時,采用與其他資產科目計提減值相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可供出售金融產減值準備
(二)權責發生制和配比原則
當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出現減值時的虧損必須在會計上進行確認時,以前已經確認的并計入當期所有者權益的虧損的不需要結轉。如此方便了會計處理,不會出現減值損失較大而對本期損益產生影響,符合配比原則。由于相關會計企業準則的一致性,可以債務工具與權益工具會計方法處理相同: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四、給予企業的建議
(一)明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定義
首先,了解企業擁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原因和擁有時間??晒┏鍪劢鹑谫Y產需要在較長的時間內收獲股利,利息收入。如果持有時間需要超過一個會計周期,是非流動資產類。
(二)權益和損益之間不能相互動
目前,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會計科目的累積變化可以從權益轉入損益。某些企業在處理會計分錄時,將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對利潤的影響拖延至有利潤調節需求的會計區間,利用公允價值累積變動而形成的利潤調整前后期的利潤。
(三)建議企業采取自我管理的會計政策
企業是市場組成中最重要的部分,企業選擇的會計政策受國家,所有者,債權人,經濟環境以及企業自身的管理。企業應正確的選擇有利于提高企業利潤和企業形象的會計政策。
五、結論
根據目前頒布的有關政策,企業按照金融資產的區進行核算,從而減少可比性,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計入資本公積,在企業的資產中有實際不存在金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和計提減值準備的會計方法不同,會使得企業報告中的凈利潤數額不能精準的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的經濟活動成效。
參考文獻:
[1]《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引用日期2015-09-21].
[2]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3]周愛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核算方法的缺陷及改進[J].考試周刊,2013.
[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轉回處理探析[J].財會通訊,2012.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05-10-28[引用日期2012-09-12].
[6]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核算和披露問題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楊模榮,2008.
[7]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全面趨同路線圖:征求稿[S].2010.
[8]王琴.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和盈余管理[J].財會通訊,2012.
[9]2012注冊會計師,會計,(打印版)第二章,百度文庫.
關鍵詞: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資產減值;會計核算
中圖分類號:F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30-0066-02
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在極大程度上實現了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新企業會計準則總體上貫徹了資產負債觀的思想,這表明中國會計準則的制定由收人費用觀向資產負債觀過渡。資產負債觀的思想在金融資產有關的準則中有所體現。
1.適度采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新會計準則體系中,對公允價值的應用采取了適度和謹慎的態度,其適用范圍比國際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適用范圍更窄一些、限制更嚴一些。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總的采用公允價值的方法,只是有關交易費用的處理略有不同。在金融資產后續計量中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持有至到期投資采用后續成本計量。除交易性金融資產外的其他金融資產要考慮資產減值。而在收入費用觀下,更多的是采用歷史成本計量。這主要是因為收入費用觀下,收益確定的關鍵是正確地確認收入、費用以及收入和費用的恰當配比。收益表是最重要的報表。
而資產負債觀下,會計收益是指一個會計期間資產和負債(不包括業主投資和派給業主款)價值增減變動的差額,更加側重于資產負債表。
2.部分體現全面收益的思想。傳統收益的計量采用的是收入費用觀。在收入費用觀下,首先按照實現原則確認收入和費用,然后再根據配比原則,將收入和費用按其經濟性質上的一致性聯系起來確定收益,因此收益=收入-費用。此時資產負債表是為了確認與合理計量收益的中介,成為利潤表的附屬。在資產負債觀下,企業的收益是企業期末凈資產比期初凈資產的凈增長額,而凈資產又是由資產減去負債計算得到的,因此收益=期末凈資產價值-期初凈資產價值-投資者投入+向投資者分配,利潤表成為資產負債表的附屬產物。資產負債觀采用了全面收益的觀點,即收益中包含了已實現收益和未實現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將會使企業資產增加,收益增加。而傳統收益強調已經實現收益,不包括未實現收益。在金融資產核算中,交易性金融資產如果公允價值變動后,一方面增加交易性金融資產,一方面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這損益是未實現的損益,但是會在利潤表中體現,這是全面收益的一種體現。關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雖然也是用公允價值后續計量,由于其持有的目的不同,其公允價值變動這一未實現收益不能進利潤表,而是直接進資產負債表中資本公積,這不能體現全面收益觀,但是在出現減值的時候,有關資產減值的損失要進利潤表,并且把前面進資本公積的未實現收益也轉到資產減值損失中進利潤表,所以總的來說是部分體現全面收益觀。
1.三種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比較。交易性金融資產在活躍的市場上有報價且持有期限較短,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初始入賬價值包括買價,不包括交易費用,其交易費用計入當期損益。買價中包含有已經宣告但尚未發放的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應單獨作為“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關于購入時包含的應收債權,其他兩種金融資產處理方法一樣。
對于持有至到期投資,企業應設置“持有至到期投資”會計科目,用來核算企業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價值。此科目屬于資產類科目,應當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資的類別和品種,分別“成本”、“利息調整”、“應計利息”等進行明細核算。其中,“利息調整”實際上反映企業債券投資溢價和折價的相應攤銷。初始計量時以取得時的公允價值和相關交易費用之和作為初始確認金額。按該投資的面值,借記本科目(成本),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利息調整)。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持有意圖不明確,也就是說,不能確認持有期限是長期的還是短期的,如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的股票、債券和基金等,如持有意圖不明確則列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初始確認時,應當按其公允價值以及交易費用之和入賬。對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股票,則其初始確認為:買價和交易費用;對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債券,則成本反映面值,差額計入“利息調整”,其中含交易費用。
2.三種金融資產的后續計量和減值比較及評價。交易性金融資產后續按公允價值計量,資產負債表日,其公允價值變動一方面增加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一方面計入當期損益。對于后續收到的除購買時包含的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外的,應計入當期損益。交易性金融資產不考慮計提減值準備。
持有至到期投資按攤余成本后續計量,并采用實際利率法,攤銷利息調整。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利息收入,計入投資收益。期末攤余成本等于期初攤余成本加上投資收益減去每期現金流入,或者等于面值加減未攤銷的折溢價。如果發生減值準備,其攤余成本等于面值加減未攤銷的折溢價再減去減值準備。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后續也是按公允價值計量,但是公允價值變動計入所有者權益。除非公允價值下價幅度較大等出現減值的,計入資產減值損失,原計入資本公積的因公允價值下降形成的累積損失,應當予以轉出,計入當期損益,進入利潤表中。值得注意的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的債券,除按公允價值后續計量,由于初始計量時有利息調整要攤銷,所以后續計量中要按攤余成本和公允價值比較后,差額計入資本公積或資產減值損失。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時,假定前面沒有公允價值變動,那么該資產減值一方面計入資產減值損失,一方面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減值后攤余成本等于原攤余成本減去減值后的金額。下一期間的利息調整和投資收益就是按減值后的攤余成本進行計算。
舉例1,2005年1月1日,甲公司按面值從債券二級市場購入乙公司的債券1萬張,面值100元每張,票面利率3%,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每年末支付利息,到期還本。
2006年,乙公司因投資決策失誤,發生嚴重財務困難,但仍可支付利息。2006年12月31日,該債券的公允價值下降為每張80元。甲公司預計會繼續下跌。假定實際利率為3%。
分析:2006年減值的會計分錄為:
借:資產減值損失20萬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20萬
2007年應確認的利息收入=(期初攤余成本100萬元-發生的減值損失20萬元)*3%=2.4萬元
借:應收利息3萬
貸:投資收益2.4萬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6
這種處理方法是會計準則講解以及CPA例題中的方法,本文認為符合會計理論的要求。因為資產減值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發生了變動,同時這種變動已經在損益表中體現出來,所以在資產減值后計算利息收入時,應考慮的攤余成本是減值后的金額為基礎計算。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非減值性的公允價值變動時,同樣假定前面沒有資產減值。那么在公允價值變動后如何計算利息調整和投資收益,這在會計準則講解和CPA例題中沒有出現,通過比較不同的會計輔導書的例題,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有的認為和上述例題發生減值后一樣處理,也有以下的處理方法。把除減值外的公允價值變動不考慮在攤余成本計算之內。
舉例2,2005年1月1日,甲公司按面值從債券二級市場購入乙公司的債券1萬張,面值100元每張,票面利率3%,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每年末支付利息,到期還本。
2006年12月31日,該債券的公允價值下降為每張95元,該下降為暫時性的。假定實際利率為3%。
分析:2006年公允價值變動的會計分錄: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5萬
貸: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5萬
2007年應確認的利息收入=期初攤余成本100萬元*3%=3萬元
借:應收利息3萬
貸:投資收益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