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5 16:32: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發展農業的重要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農業循環經濟; 新農村建設; 發展模式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1)04-0046-02
1 引言
發展和保護之間有矛盾,也有統一。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時期,如何利用農業循環經濟來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農村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找一條新路子,既實現農村社會經濟的繁榮,也保護好農村的青山綠水。通過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既改變了農村的村容村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同時也實現了農村發展的可持續性,這對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小康社會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2 發展好農業循環經濟的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目的就是為農民朋友們提供一個好的生活環境,以期逐步綜合農村與城鎮之間的差距,這種差距不僅是生活水平,也包含了居住環境。而我們提倡的農業循環經濟恰是以農業資源的再生循環,通過資源的循環利用,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甚至不污染來保護環境,將農村農作生產時留下的秸稈、動物糞便轉換成再生資源,將本來可能視為污染物的東西轉變成寶貴的生物資源,使得農業生產物每個階段的生產物都進入了循環系統,從而實現了“生產資源―農作物產品―廢棄物―資源”的綠色農業系統。通過這樣的生態循環,既節約了能源,又美化了農村環境,這樣的農業循環體統將會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中充分體現它的重要性,也將會成為建好新農村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2.1 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有利于農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從外部環境改善農村的村容村貌。在農業循環經濟大力發展的同時,農業產品也會相應的升級換代,農民收入也會相應的增加,農民生活的幸福指數也會提高,這一系列過程的實現都符合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初衷,達到了通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來促進進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來增加農民收入從而從根本上改善農民的生活狀態。
2.2 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它增加了農業生產的過程,增多了產業化的節點,從而增加了用工的需求,擴大了農村的就業需求,這樣可以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問題,讓農民不用離開家就可以就業,從另一層面解決了農村空巢老人的贍養問題,解決了農村留守兒童越來越突出的問題。綜合來講,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不僅擴大了農村人口就業難的問題,也解決了農民外出務工而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
2.3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實現農業資源有效保護和利用。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它是遵循“零污染、零排放”的原則,一是農業資源得到了最大休的利用,節約了資源,二是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實現“零污染、零排放”,從而對農村環境不會造成破壞,保護了環境,保護了業資源,實現了農村環境的美化目標,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使農村環境更加美化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3 循環農業產業化與傳統農業產業化的區別
3.1符合生態農業的要求是循環農業產業化的一大基本特征。也就是說,可以通過增加科技投入,促進農業的專門化生產和規?;\作,為贏得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最優結果創造條件。
3.2循環農業產業化提倡產業集群化、多樣化,主導產業要和其他產業共同發展,它強調了進一步增強生態系統穩定性的重要性,特別是要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來降低生態環境的外在風險。
3.3循環農業產業化是以實現社會資源環境協同發展為基本切入點。
3.4循環農業產業化生產環節必然要經歷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的良性互動過程,生產的末端盡可能地減少形成廢棄物的可能性,而僅有的廢棄物也要通過多級利用實現再一次減量化,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資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4 循環農業產業化新模式的構建路徑與實施途徑
循環農業產業化新模式,即市場主導、要素優化組合和資源保護型的三種實施途徑。循環農業產業生產可以充分利用種植業、畜牧業、漁業將其每個生產節點的產生物進行消化,最大程度地實現資源再利用。目前在農業循環經濟產業中主要有以下這些模式:
4.1 綠色的種植業工程。通過種植綠色果蔬,可將生產出來的綠色無污染產品直接投放市場;可將生產出來的綠色無污染產品制成動物飼料;可將種植業進行科學規劃,結合目前觀光農業的發展,以種植業帶動農業觀光旅游業的發展。
4.2 養殖業工程。通過種植業生產出來的綠色飼料,規?;剡M行養殖業的開發,在充分消化種植業所生產出來的產品時,可以生產出綠色的養殖業產品,這也正好順應現代生活對綠色養殖業產品的需求。
4.3 沼氣開發工程。種植業和養殖業必將產生出一定的廢棄物,這些廢棄物恰好是沼氣生產最好的資源。將種植業的廢棄物和養植業所產生的動物糞便轉化成沼氣,一是解決了生產過程中的能源問題,也為這些廢棄物的處理找到了去處,也為新農村的建設帶來了一個潔凈的環境。
4.4 循環模式的建立。在沼氣生產中產生的沼液和養殖業中的動物糞便,這可是種植業所需的養份。通過這樣的“種植業―養殖業―沼氣生產―種植業”的產業循環,不但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同時發展無污染、無公害的生態循環農業產業。
5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對建設新農村重要性
5.1 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注重循環體系的建立,通過建立循環農業體系來提升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實現農業發展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的經濟體系。
5.2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實現農業生產各個節點的技術措施完善,可實現農業生產規范化、長遠化和資源再生化。
6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面臨的困難
發展農業循環型經濟,實現農業生產的循環可持續發展,實現農村村容村貌的改觀,從而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在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過程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加以解決。
6.1 思想觀念的改變。只有從思想上對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有了一個長遠的認識,從根本上接受了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理解了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認同了這樣的可持續發展農業的先進理念,循環農業經濟體系才能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才能順利的進行推廣利用。
6.2 從教育培訓上進行加強。要真正實現循環農業經濟的實施應用,沒有一支過硬的農業科技推廣隊伍是不行的,只有從教育培訓上找突破口,通過一定的示范帶動,才能打消農民的顧慮,能通過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來實現農民脫貧,實現農村全面小康。
6.3 加強政府資金投入力度。因農業循環經濟是一個周期比較長,見效慢的產業鏈,在短期內老百姓很難看到收益。這就要求地方政府要加大財政扶持的力度,要最大限度地發揮財政支農資金的支持,并且要完善相信的政策法規,建立系列的長效機制,在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上給予政策引導。政府也可通過出臺政策的辦法,落實試行農業產業化大型龍頭企業專項貸款制度的新舉措,并且通過放寬和規范農業龍頭企業的貸款條件和年限,擴大信貸的規模,努力采取“封閉運行與專項放貸并行”的辦法,確保農業循環體系運行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
農業循環經濟是一個周期長、見效慢的系統工程,我們政府只有從思想上給予引導,從政策上給予傾斜,從資金上給予支持,這條路子能能夠走下去,也才能很好的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 鄭彩云,龍和,王小慈.發展循環經濟優化新農村資源環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5).
[2] 任平,周介銘,曾永明,張果.基礎于新農村建設視角的循環經濟發展評價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
[3] 永耀輝.論農村循環經濟的發展[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0(1).
關鍵詞: 農業循環經濟;農業可持續發展;機制;對策
循環經濟是以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農業循環經濟,就是把循環經濟理念應用于農業系統,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和產品生命周期中減少資源、物質的投入量和減少廢物的產生排放量,實現農業經濟和生態效益“雙贏”。我國農業發展現狀,要求我們必須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構建適合農業循環經濟健康發展的社會機制,從而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我國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緩解農業資源約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國農業資源稟賦較差,總量雖然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目前,我國淡水資源嚴重不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1/4,并且水資源的時空分布與人口、耕地分布狀況極不協調,長江以南地區總水量多而耕地少,長江以北水資源少但耕地多,在我國的華北和西北地區,干旱少雨,嚴重缺水。我國人均耕地不足1.5畝,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全國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人均耕地0.8畝臨界值的縣(區)達666個,占全國縣(區)總數的23.27% 。我國森林資源不足,人均占有量只有0.12公頃,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6。就是這樣緊缺的農業資源,由于不合理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使得它們日趨減少。因此,在目前這種狀況下,靠大規模增加資源投入來滿足農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是不現實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發展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的循環經濟。
2.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從根本上減輕農業污染、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趨勢并未得到根本扭轉,環境污染狀況日益嚴重。據統計,全國受“三廢”污染的耕地約2186.7萬公頃,約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16%。特別是鄉鎮企業,由于設備簡陋,工藝落后,技術含量低,導致在生產過程中未經處理就直接把“三廢”排放到農田,成為農業生態環境的最大危害。此外,在農業生產中,一些農用化學物質,如農藥、化肥、農用薄膜、化學除草劑、作物生長劑等,由于長期不合理的使用或過度使用也造成了農業生態環境的惡化,直接威脅到農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惡化,水土流失,沙漠化面積擴大,草場退化,森林生態系統質量下降,生物多樣性逐漸消退或消亡,生態安全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只有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推行清潔生產,從源頭上解決污染問題,將經濟社會活動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和生態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才能以最少的資源消耗,最小的環境代價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從根本上化解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
3.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以人為本、實現農業和農村可持續發展的本質要求。我國現行的農業是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和低效益的粗放型農業,在這種模式下的農業,環境被農業生產者當作資源自由獲取和廢棄物自由排放的載體,其結果導致生態惡化和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給人類的健康帶來極大的損害。人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我們加快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要,是為了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條件,使他們能夠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潔凈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和生活。而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改變農業生產者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緩解和消除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壓力,改變農村“臟、亂、差”面貌,改善農村衛生環境,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從而實現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二、機制滯后:我國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主要障礙
作為一種根本不同于傳統農業的新的發展模式,農業循環經濟對一個國家的社會發展機制提出了新要求,它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動、農業生產者的積極參與以及公眾的熱情支持,而恰恰是在這幾個方面,我國還存在許多問題。
1.政府推動機制紊亂。循環經濟的運行機理表明,政府是發展循環經濟的主導和驅動力量,循環經濟發展得比較好的國家,基本上靠的是政府不遺余力地推動,在這方面,我們還有不小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制定一部完整的循環經濟法律法規,使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無法可依。第二,政府各個部門對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中央政府還沒有指導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和推進計劃,地方各級政府有關規劃也不明確。第三,各級政府在綜合運用財稅、投資、信貸、價格等政策手段,調節市場主體的行為,建立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有效政策機制等方面還存在嚴重不足。第四,技術開發和推廣應用不夠,缺乏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業循環經濟技術支撐體系。第五,政府各部門協調合作不順。第六,農業循環經濟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還需大力加強。正因為如此,我國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實際成效并不大,與我們的期望值相比差之甚遠。
2.農業生產者發展循環經濟的動力機制亟待加強。這主要表現為:第一,農業生產者內在動力不足,對循環經濟的責任感和認同感不強,在生產過程中廢棄物未經處理隨意排放,浪費了可利用的資源,污染了環境。第二,農業生產者發展循環經濟的技術力量不足。第三,農業生產者發展循環經濟的資金缺乏,融資渠道不暢。
3.公眾參與機制不健全。這主要表現為:第一,我國相關法律對公民參與的權利、責任以及具體程序的規定不明確。第二,由于信息閉塞,公眾的知情權沒有得到充分尊重,造成他們對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社會參與意識淡薄。第三,中國缺乏像西方發達國家那樣的非官方的綠色環保組織,使得政府和公眾之間的溝通少了一些必需的中間環節,極大地影響了公眾的參與熱情。
三、機制創新:推進農業循環經濟,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1.優化政府主導的宏觀調控機制
(1)建立和完善農業循環經濟的法律法規體系。目前,除了認真貫徹執行《節約能源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等已有的法律法規外,還應加快循環經濟立法,使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有法可依,同時,還應注意立法的質量,使該法律的可操作性強,用它來規范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2)合理規劃,整體協調。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自然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差異較大,為此,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不可“一刀切”,應因地制宜、合理規劃,既要考慮整體布局,也要考慮本地特點,揚長避短,趨利避害。
一、現狀與問題
近年來,雖然全國農業產業化經營得到一定發展,但大部分縣的發展水平依然較低,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以井陘縣為例,這些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思想認識不夠到位。對于農業產業化關乎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全局性和方向性認識不足,對農業產業化經營在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中的重要性、必要性認識模糊,對新階段、新形勢下發展農業經濟的方向不明,對農民持續增收的路子不清。習慣于傳統的農業模式,跳不出就農業抓農業、就生產抓生產的圈子。對開發市場,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貯運等增值環節重視不夠。
(二)小而散、弱而低的問題依然突出。目前縣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整體發展水平處于起步階段,企業數量少,規模小,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弱,輻射面小,帶動能力弱,科技含量低,經營水平低。井陘縣在探索標準化生產新路子的同時,初步形成了紅小豆、中藥材、脫毒甘薯、冷水魚、奶牛、柴雞等農業產業,涌現出金柱奶牛養殖場、南溝設施蔬菜等十大農業典型。但該縣現有龍頭企業存在的共性問題是,現代科技要素比較少,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上的技術含量普遍不高,對農產品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產品附加值低。由于缺少在國內外市場上有影響力的名、特、優產品,導致企業市場競爭能力和帶動農戶能力不強。
(三)企業布局不夠合理。由于缺乏對全縣優勢資源及縣城特色產業的科學論證,缺乏對市場前景的調研分析,企業結構趨同和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依然嚴重。由于每個企業沒有“亮點”,缺乏“賣點”,形成產品結構雷同,低水平競爭比較突出,不僅限制了企業本身發展,也難以形成產業特色優勢和產品規模優勢。目前該縣現有龍頭企業以養殖業居多,尤以養豬業比較突出,有的鄉鎮甚至多達幾十個,而加工蔬菜、畜產品、干鮮果、糧食等農產品的企業卻寥寥無幾。
(四)利益機制不夠健全。該縣的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利益聯結機制目前尚未真正形成,基本上處于簡單的市場買賣關系。雖然部分企業與農戶簽有訂單,但雙方履約率不高,彼此缺少誠信,掣肘扯皮,經常出現糾紛,裁決難度很大,從而導致龍頭企業與中介組織和農戶之間難以形成比較穩定的“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關系,難以形成抗御市場風險的合力。
(五)管理體制不夠順暢。隨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發展,客觀上要求農業生產、加工、銷售必須形成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但現實存在的問題是農業的產、加、銷諸環節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不同程度存在著國家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甚至出現部門利益私人化的現象,導致部門之間難以協調配合,甚至力量相互抵消,不能使政府的扶持政策落到實處,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企業在發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制約了企業的健康發展。
(六)產業基礎不夠牢固。受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的影響,農業產業基地普遍存在著規模小、規范化程度低和標準化水平低的突出問題,導致生產出來的農產品難以實現由產品到商品的穩步跨越,形成了農產品質量差、商品率低、生產效益低。同時,造成企業加工成本高、附加值低、利潤低的連鎖反應,影響了企業收購乃至加工農產品的積極性。
二、思路與對策
目前發展農業產業化工作的指導思想已經明確,即以國內外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農業結構調整為重點,以農業“三增”為目標,以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為動力,以強化龍頭企業建設,強化優勢產業開發,強化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為途徑,積極實施“一化促兩化”的產業發展戰略,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貢獻率。筆者認為,為了實現上述思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必須認真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強化思想認識,切實提高對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要用長遠性、方向性的發展戰略眼光來認識農業產業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突破小農經濟思想束縛,跳出傳統農業的思維制約,實現從單一生產過程向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服務的跨越;要克服計劃經濟體制弊端,由“條塊分割”、“行業制約”變為按市場需要集合多種生產要素;要糾正各種“左”的思想影響,打破行業所有制,融資界限,實現生產要素按現代化方式的優化重組;要按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需要,重新構筑農村經濟模式和實現途徑;要清除不適應市場經濟的陳舊觀念和思維定勢,創新體制與機制,達到指導農業經濟實現新的突破,從而真正形成全社會重視農業產業化,支持農業產業化,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格局。
(二)強化龍頭企業建設,傾力培育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排頭兵”。要充分認識龍頭企業的作用和意義,積極發揮龍頭企業對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當前,必須傾力培養和扶持一批高起點、大規模、帶動力強、外向型的重點龍頭企業,切實克服縣級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帶動力弱、輻射面小的現狀。要念好、用好政策經,切實做到按政策辦事,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按龍頭企業發展的要求辦事,使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要積極深化農業企業改革,使企業真正做到產權清晰、責權明確、政企分開、科學管理,建立具有法人治理結構的現代企業制度。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一些大型工商企業介入農業領域,充分發揮其帶動力強、高效益、強輻射、外向型的優勢。把大戶經營引入農業產業化領域,利用大戶機制增加龍頭企業發展的活力,增加龍頭企業的數量,擴大龍頭企業的規模,提高龍頭企業的效益。對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大戶,要從政治上肯定,政策上扶持,經營上幫助,環境上放松。要培養一支高素質的“龍頭”企業家隊伍,在借外力發展壯大本縣龍頭企業的同時,鼓勵支持縣內“能人”及工商私營企業老板投資種植加工等農業生產,逐步培育一批輻射能力強、帶動作用大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三)強化優勢產業開發,創建農業產業化發展平臺。要按照“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壯大規?!钡脑瓌t,堅持“區域種養特色化,特色種養規模化,規模種養高效化”,充分發揮區域優勢,突出特色開發,總量上水平,規模上效益,不斷提升農產品的市場份額與產品競爭力的產業發展路子。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產業規模小、規范化程度低和標準化水平低的突出問題。當前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必須放在培育壯大特色產品產業上,構筑農業優勢產品、優勢產業,發展規模生產基地和優勢區域,逐步達到產業布局調優,產業規模調大,產品質量調高,產品市場競爭力調強。為此,要做大做強產業基地建設,積極推進產業化布局,穩定農村家庭土地承包經營。
(四)強化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機制,提高農業市場化水平和農民組織化程度。要引導龍頭企業進一步完善委托生產、訂單農業、入股分紅、利潤返還等利益分配方式,密切與農戶的經濟聯系,形成更加緊密的利益共同體。要通過整頓市場秩序,規范龍頭企業和農戶的經濟關系,提高誠信程度,屬于合同契約關系的要規范合同行為,提高合同履約率,切實保護農民利益。要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堅持“民辦、民管、民營、民受益”的原則,不斷增強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凝聚力和經濟實力,發揮其對農戶產前、產中、產后的各項服務職能,同時也要監督龍頭企業按合同辦事,維護農民的利益。行業協會要在市場準入、信息咨詢、價格協調、規范經營行為、調解利益糾紛、行業損失調查等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切實維護和保障行業內農戶和企業的合法權益。
(五)加強領導,搞好協調,形成發展農業產業化的強大合力。首先,要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農業產業化經營。要堅定不移地解放和發展農村先進生產力,把適應市場經濟要求、聚集多種生產要素形成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作為先進生產力的典型去關心、支持和發展;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產業化方式發展農村經濟,以產業化經營方法領導農業和農村工作;要靠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民的收入,更好地實現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其次,要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指導好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產業化經營是農民群眾在農村改革發展實踐中的創造。因此,在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必須充分尊重農民和龍頭企業的意愿,尊重他們生產經營的自。生產什么、生產多少,怎樣生產經營,都要由農戶和龍頭企業自主決策。龍頭企業與農戶利益聯接機制的選擇,也必須尊重農戶和龍頭企業的意愿。各級黨委、政府的責任是宣傳、引導、服務和支持,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隨意干涉。在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尤其要尊重農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允許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侵犯農民的權益。
一、生態農業的發展意義
(一)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生態農業的發展
今年來,隨著城鄉一體化不斷推進,導致工業用地和城市用地不斷的擠占農業用地,造成我國的耕用土地不斷的減少,我國雖然是農業大國,但是人均耕地面積卻不超過0.1公頃,水資源不到全球水平的40%,農業土地資源十分匱乏,加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不少地區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上的發展。導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態問題越來越嚴重。造成我國農業發展中社會的自然生態和經濟發展中出現難對等發展的情況。近幾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農村產品的需求發生了變化,要求吃到綠色、安全、無公害的農產品。因此,推動農業的綠色發展、無公害發展、循環發展是順應農業經濟發展的趨勢,怎樣努力走出一條代價小、公害少、效益好、可持續的發展之路也是越來越多農業工作者關心的問題。
(二)加快傳統農業發展的變革
現代農業經濟在發展的同時一些弊端也逐漸顯露,如大量的生態資源被損耗且沒得到合理的運用,還造成了嚴重的生態污染,隨著這些問題的加劇也制約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對農業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很多難以彌補的損失。要在保證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最大化的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可將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都綜合納入農業經濟發展的評價體系中,由于經濟發展與環境發展的不同步轉化為同步發展。
(三)生態農業發展是以人民的利益為根本
民以食為天,經濟的發展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其目的是為了保證百姓的生活水平,讓人民群眾的人生活水平一天天的提高,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的溫飽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對食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在是滿足于過去的“吃飽”,更要求食品營養豐富、無污染、無公害?!币虼?,我們必須下大氣力解決傳統農業發展的弊端,將新型的生態農業的發展效率,推動傳統農業的改革進程,以實際行動為人民謀取福利。
二、生態農業的發展特點
(一)綜合性的發展農業經濟。
(二)生態農業強調生態系統的綜合發展,利用傳統農業的經驗將農業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發展。
(三)多樣性的發展農業經濟。
(四)我國土地面積遼闊,南北氣候、地質條件等都存在顯著差異,將農業生物的多樣關系加以利用,可以起到促進多種農作物同時發展。如云南農業學家朱有勇將糯稻和抗病雜交稻間種植就可以防止稻瘟病。減少了農藥的使用,在西北不少農民將向日葵種植在石榴園,避免石榴對害蟲的侵害等。節約成本的同時促進了不同種植物的多樣發展。
(五)高效性的發展農業經濟。生態農業的發展的保證了對自然資源的最大利用率,例如對飼養動物糞便的再利用,降低的生產成本,提高的經濟效益,也減少通過化肥肥料等化學用品對種植物帶來危害,生產更多綠色食品。
(六)可持續的發展農業經濟。農業生態的發展建立在資源的循環使用上,如有人在自己的山雞飼養場里同時也養殖蝸牛,讓蝸牛吃葉子,雞吃蝸牛,雞的糞便作為葉子的養料等,建立一個循環的生物圈,減少人工飼料和化學品的使用,最大程度的提高的產品的安全性,滿足了人民對綠色產品的需求,也帶來了經濟效益。
三、怎樣做好生態農業的發展
(一)多展開宣講,增強農民對生態農業的了解
有些農民的生態安全意識比較薄弱,對農業的種植停還停留在傳統的思維里,對發展生態農業的概念模糊。因此,使農民明確發展生態農業的理念是生態農業發展的基礎。通過各種媒介大力宣傳發展生態農業會帶來怎樣的經濟效益,能帶來什么實際性的好處以及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如各地的村委及宣傳部可以定期的組織農民定期開展交流會議,交流彼此間種植的心得與經驗,此時宣傳員可以分享幾個成功的案例進行正面的刺激和鼓舞,提高農民發展生態農業的興趣和積極性。各個公社也出黑板報,宣傳生態農業發展對農業發展的重要性,闡述生態農業發展與經濟發展間的關聯,對環境保護的影響等。樹立農民對農業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意識,積極從綠色品產業的開發與經營。其間,應定期的向態農業人員、勞動者普及相關的知識,提高勞動者的綜合素質,為國家培養出一批懂科學、會管理、善經營的高素質農民,達到提高農民整體素質的目的。
(二)發展生態農業需改善生態環境
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就是要保護好生態資源和自然環境,首當其沖的就是污染防治工作。目前最大的農業污染來自于農藥、化肥等,污染范圍廣且治理難度大。因此,在對生態農業的宣傳工作中要用各種科學實驗和示范方法,引導農業減少對化學農藥的使用,增加對有機化肥的使用率。完善相關的法律措施,建立完善的農業生產環境的檢測體系。對高污染,高消耗的企業進行淘汰,對已造成的污染貫徹誰污染誰治理原則。
(三)推進農業領域的科技發展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生態農業是由現代農業技術裝備、系統工程研究方法、生態學原理等元素像結合的綜合農業模式。生態農業的發展離開了科技的發展就像魚離開了水,無法依存。在對傳統經驗進行總結的基礎上,還需要不斷對現有技術進行優化、組合。在對生態農業的發展中,敢于積極采用與之配套高可行性新技術。推動農業科技的大力發展,如清潔生物再生能源的開發、農業廢水分散治理及循環利用、無機物復合肥料、污染地生態恢復等,現代科技發展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發展的需求又促進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四)生態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
效利用和環境的友好保護為主要特征,以最小的成本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在我國,循環經濟正逐漸應用到農業建設方面,在借鑒傳統農業經驗的基礎上,將經濟學和生態學的原理應用在農業生產活動中,結合先進的技術和現代管理手段,建立起了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1】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科學的、最大限度的利用農業資源和環境條件,實現我國農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2.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勢在必行
2.1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必要性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現當今我國的農業資源和生態問題都比較突出。先來看農業資源方面,我國人口密度大、人均資源貧乏,土地和水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礦產資源的人均資源更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再來看生態問題,由于農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70%,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化肥、農藥、農機具等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和大氣的污染,另外迅猛發展的養殖業產生的畜禽糞便排入河中造成水污染,總體來看,農業污染比較嚴重。目前,中國農業和農村發展中面臨的生態問題亟待解決,傳統型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嚴重威脅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循環型農業經濟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2.2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重要性
我國是農業大國,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第一,有利于“三農”問題的解決。解決“三農”問題最有效的途徑就是發展和完善農業循環經濟,通過減少對農業資源的消耗和對農業生態環境的破壞,增加資源的可用量。第二,有利于減輕資源和環境的壓力。農業循環經濟實現了農業內部層次物質、能量的相互交換,使農業生產環境得到改善。第三,有利于解決農產品供需之間的矛盾。通過對農產品進行初、深加工解決農產品供給對初級農產品有限需求之間的矛盾。第四,有利于農業生產結構的優化。發揮區域優勢,開發出適合區域發展的循環經濟模式。第五,有利于提高農產品的質量。農業循環經濟提高了農產品的生態標準和安全性能,從而增強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3. 我國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幾種模式
3.1生態綠色農業發展模式
生態綠色農業發展模式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根據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等原理,通過先進科學技術的而運用建立起來的多層次、多功能、多結構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這種發展模式的目標是生產無公害綠色農產品。依據我國南北地區氣候的差異性,各地區開發出了不同的生態模式,北方地區利用沼氣、太陽能、大棚等養殖牲畜,牲畜的糞便又可作為沼氣池的肥源和種植業的有機肥,提高了養殖業和種植業的綜合效益。南方地區則利用地區優勢,實施“三結合”工程,使沼氣、廁所和豬舍有機結合起來,高效利用農業資源。西北地區因地制宜,以農帶牧、以牧促沼、以沼促種植業,成功開發出了牧、沼、糧、草、果五配套的生態模式。
3.2四維立體集中化發展模式
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在發展農村循環經濟的實踐中,我國設計出了“四維立體集中化”發展模式。四維是指農業資源、農業環境、農業以及人文科技這四個子系統。在具體的農業生產活動中,以農業資源為基礎、農業環境為目標、農業生物為保障、人文科技為條件,四維集中,共同構建農業生態系統。目前我國存在丘陵山地立體、庭院立體、水體立體以及農田立體這四種高效農業結構。開發立體農業,集約經營有限的土地資源,充分發掘各項農業資源的潛力,緩解人口與土地之間的矛盾,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與此同時,利用科技力量增強土地的生產力,提高農業環境的質量,生產出安全綠色的農產品,實現生態和經濟的“雙贏”,促進現代農業的和諧發展。
3.3都市休閑消費型發展模式
“都市休閑消費型”發展模式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而興起的一種新型農村循環經濟模式。這種模式是以游客觀光消費為目的旅游經營活動。利用都市化或城郊或農村范圍內的自然環境、田園景觀及農業設施,為游客提供觀光旅游的場所和服務,向游客宣傳和普及農業文化知識。通過科學的規劃和設計,這些生態景觀集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一方面改善和保護了自然生態環境,另一方面還具有強大的經濟功能。除此之外,“都市休閑消費型”發展模式還具有豐富人民精神生活、促進了城鄉文化交流的文化功能和社會功能。
1.1循環經濟中物質循環的實現首要靠智力資源的開發和人力資源潛能的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良性循環和物質資源的良性循環互動,既是循環經濟發展的要求,也是循環經濟發展的動力。實施農業循環經濟是農業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也就是使農業增長由原來的依靠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發和大量消耗轉到依賴科技開發和人口素質提高上來。農民是農業循環經濟的主體。加強農業人力資源的開發,大力培養和合理配置具備循環經濟理念和操作能力的各類專業人才,全面提高農民的思想觀念和科學文化素質,是實施循環農業、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和關鍵。
1.2農業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與傳統農業經濟相比,農業循環經濟的不同之處在于傳統農業經濟的流向形式是單向的,即“資源———農產品———廢棄物排放”,其特征是高開采、低利用、高排放。農業循環經濟倡導的是一種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它要求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農業資源———農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其特征是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農業循環經濟是循環經濟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它和其它子系統之間存在著互相依存的共生共進關系,它要求協調農業生產要素(包括自然資本、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之間的發展關系,統籌處理農業資源利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中的各種相互關系問題,將農業大系統的經濟活動過程有機結合成一個資源產品消費廢物資源的經濟循環鏈。只有農業生產要素協調共進,才能促進社會、經濟與自然環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2.農業循環經濟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2.11991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在荷蘭召開的農業與環境國際會議,發表了著名的《丹波宣言》,比較完整的闡述了農業可持續發展思想,按照《丹波宣言》中的定義,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指以農業生產要素的合理利用、農業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為目標的高效、低耗、低污染的農業發展模式。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保護資源與環境。實施農業循環經濟,在資源的利用上,通過立體種植,強化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可通過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和利用生物之間相生相克原理,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和化學物質的輸入。如通過利用沼氣,減少對森林的破壞,從而在經濟效益提高的同時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還可通過資源的綜合利用、短缺資源的代用,資源的循環利用等節能減耗和節流開源,實現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延緩資源的枯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2.2循環經濟要求在全社會范圍內減少資源和能量的投入,在部門內部生產過程中推行清潔生產,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同時把一個部門產生的廢棄物作為其他部門的生產原料,實現各部門之間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共享,從而達到污染排放的減量化或零排放。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自然也需要與國民經濟其他部門交換資源與能量,最終形成整個國民經濟社會體系全面發展的、整體、和諧的循環型社會。農業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所以在農村推行循環經濟是整個國民經濟社會體系全面發展循環經濟、建立循環社會的關鍵性的基礎,發展循環經濟有利于推動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迫切需要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3.1農村和生產發展離不開循環經濟。農業循環經濟首要的是節約,有效地利用與發揮農村土地、水源、森林、土特產等資源,以最小的資源投入和高的利用率,拓展生產范圍、生產品種、發展多種經營。農業循環經濟不但促進糧食增產增收,而且通過資源的循環利用,大力拓展和延長產業鏈,進行家庭產品的深加工與再增值,以使農民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和利益。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布局離不開循環經濟。要大力發展二、三產業,不斷拓寬農民的就業門路和生產領域。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經濟,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龍頭企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實行產銷一體化經營,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不斷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都需要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因此,畢節地區在新農村建設中,必須把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抓,用循環經濟理念規劃新農村建設。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途徑和重要載體。
4.農業循環經濟在畢節地區的模式與實踐
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是加強對農業循環經濟模式的探索,在一、二、三產業之間推行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在農業內部推行農業循環經濟模式。畢節地區在注重借鑒傳統農業的同時,積極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手段,通過對農業生態經濟體系有針對性的技術設計、管理和實施,創造出了多種富有成效的循環農業模式,并取得了明顯成效。
4.1以沼氣為紐帶的各種農村庭院生態農業模式。近年來,畢節地區每年都以2.7萬口以上的速度發展沼氣能源建設,以沼氣為紐帶,發展農村庭院生態農業,形成了“豬———沼———果(蔬)”、“豬———沼———糧”等模式。這些模式的主要形式,就是運用生態學物質循環原理,把蔬菜、林果種植、養殖、加工等與沼氣池、改廁、改廚有機配套,使整個過程實現有機物的綜合利用,變廢為寶,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的綜合效率。“戶建一口沼氣池,圈養2—3頭豬,種好2—3畝菜(果)”,利用農作物秸桿作豬飼料,產生的豬糞便進入沼氣池發酵產生沼氣,沼氣可以作為能源,沼液、沼渣可以作為農作物的肥料,產沼氣剩余的糞便直接堆肥用作肥料,這樣就形成了農產的良性循環系統。
4.2生態農業示范村模式。生態農業是農業循環經濟的一種應用形式。生態農業的實施,優化了農村經濟結構,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帶動了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和綠色食品的發展,成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成功模式。如金沙縣巖孔鎮板橋村,通過沼氣建設項目,積極發展循環型立體生態農業,探索出了以“豬———沼———糧”、“豬———沼———果”、“豬———沼———魚”、“豬———沼———菌”等模式并存的立體生態循環經濟的路子,走上了人與自然、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的良性循環軌道。該村216戶,共建沼氣池240口,全部實行“一池三改”,普遍推廣了“三沼”綜合利用。利用沼液、沼渣培植葡萄、生產食用菌,養豬、養魚。經過試驗和推廣,葡萄等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2006年全村葡萄種植面積已經發展到350畝,平均每戶1.6畝,產量達60萬公斤,產值170萬元,僅此一項該村人均收入達1740元以上。板橋村還通過舉辦葡萄節等活動,發展以“農家樂”為主要形式的旅游業。近年來,板橋村每年的旅游人次均在2萬以上,純收入在20萬元以上。生態農業的發展,促進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為促進農業和旅游業之間產業鏈的延伸,實現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業結合起來的觀光農業奠定了基礎。
4.3綠肥種植及轉化利用模式。這種模式以土地為基礎,以沼氣為龍頭,大力發展綠肥種植和家畜養殖,形成以農促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的配套發展和生產良性循環系統。如織金縣通過該模式發展農村循環經濟,形成了綠肥———培肥地力———種植———養畜———沼氣———種植等的循環農業模式,既可培肥地力,減少化肥施用量,達到改良土壤,提高農作物產量,實現種植業的可持續發展,又可將之轉化成優質飼料,延長產業鏈,增加養殖收入,同時還為發展沼氣提供原料。2005年全縣綠肥綜合利用面積22萬畝,加工草粉約7萬噸,利用鮮綠肥或草粉養豬21萬頭,養牛6萬頭,在此基礎上,緊緊抓住沼氣建設這個龍頭,延長產業鏈,使以沼氣工程的推廣形成的農村循環經濟取得了較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4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是根據區域布局優化與分工優化的原則,以區域資源優勢為導向,以特色農產品和主導產業為中心,打通第一、二、三產業之間的聯結,通過建立健全區域生態整合機制與產業共生機制,實現區域社會經濟增長與生態保護的動態均衡。如金沙縣以板橋村為中心的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就是重點探索壩區型循環農業經濟的發展方向,該示范園區包括西洛鄉金槐村、中心村、大水植物園、綠健牧業公司、惠馨果業公司、巖孔鎮光明村、板橋村、冠香坊調味品公司、金沙縣大水酒廠等。通過充分利用區位優勢,整合項目、資金、資源等,在生產布局上注意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引導人、財、物等要素向該區域聚集,著力構建以支柱產業為支撐,特色優勢產業為依托,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的特色經濟體系。示范園區匯聚了板橋葡萄、回沙酒、惠馨果品、綠星牌畜產品、冠香坊調味品等品牌,形成了雙低油菜、優質米、特色蔬菜等兩高一優農業,推廣了水稻寬窄行兩段育秧、油菜育苗移栽、玉米單株定向、烤煙麥肥分帶輪作,形成規模釀酒、批量生產調味品、無公害生產蔬菜和有機養殖畜產品和機械化作業等現代農業技術。
5.發展畢節地區農業循環經濟的政策思路
5.1深化認識,轉變觀念。加快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必須把發展觀統一到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上來。一是要把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作為加快畢節地區農業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的重大舉措,作為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實現現代農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二是在發展思路上,要徹底改變重開發、輕節約、重速度、輕效益,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忽視資源消耗和環境保護的傾向,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和盡可能小的環境代價,取得最大的經濟產出和最少的廢物排放。三是注重培養廣大農戶的環境意識和參與能力。要大力開展環保教育,提高農戶的環保意識、綠色消費意識,加強對農業循環經濟的相關技術的培訓,加強對無公害農產品、有機農產品、綠色農產品的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對發展農業循環經濟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
5.2推進實施農業循環經濟模式的體系建設。農業循環經濟按其地域、行政區劃、產業、功能等的不同有著不同的模式,模式設計有著不同的類型,因此,應根據各地條件確定農業循環經濟的主要類型、模式及其主要目標、任務和重點解決的問題。要根據畢節地區“十一五”規劃要求,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加快制定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規劃,并進行效益預測和規劃可行性分析,提請專家審定,并組織力量付諸實施。畢節地區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一是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二是模式帶動,技術集成,建設與管理并重,工程與政策并重;三是綜合治理,整體提高,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種養加全面配套,經濟、生態和社會三大效益協同提高。
5.3大力推進農業循環經濟的技術創新。一是重點研究推廣優質高產、高效的作物新品種和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配套技術,水土保持、提高土壤肥力、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等技術;無污染、無公害或減少環境污染的農業生產技術;減少資源消耗的節地、節水、節肥、節能、節本農業生產技術。二是加快各類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建設,發展綠色、特色產品,推廣農業標準化生產,實施農業品牌戰略,加快建設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引導農民科學用藥,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和農藥的利用效率,通過種植綠肥、桔桿還田,積極防治農業源頭污染,努力培育耕地的持續產出能力。三是加快現有農業科學研究和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制、整合,使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及當地農民的實際需要。
“互聯網+農業”主指農業信息化的全面發展,包括生產前、后的信息對接與銷售環節等的信息化發展。本文先對農業信息化的發展現狀進行探討,通過研究探討農業資源對接及資源信息化同農業的信息化發展之間的因果關系而得出發展農業資源對接領域信息化的重要性,并對發展農業資源對接信息化提出相應的決策建議。
1 “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業信息化發展現狀
通過“互聯網+農業”的定義可以知道,農業信息化的發展可以分為3部分:農業上游的農業資源的信息化;農業中游的生產種植信息化和農業下游的銷售信息化。由于農業生產種植同樣涉及到技術種子等農業資源,所以此處論述將農業資源信息化與生產種植信息化統稱為農業資源對接信息化,將農業信息化分為2部分進行論述。以下為具體內容:
1.1 農業資源對接信息化現狀
農業資源對接領域的信息對稱與否同農業綜合資源配置效率的高低有不可分割的關系。農業綜合資源配置效率高則反映農業資源對接領域的信息流通快速,范圍也廣,同時其信息化的程度也高。反之亦然。故分析我國的農業綜合資源配置效率對分析農業資源對接領域的信息化可提供依據。據張樂等人研究分析,華東與東北地區一個是發展迅速、信息化水平高的沿海地區,一個是素有“中國糧倉”之稱的農業種植基地,二者都擁有發展農業信息化的基礎和優勢。而中西南部發展相對落后,信息化水平低,且可種植土地面積小、土質差,故而農業資源的相關信息就滯后、不對稱,所以造成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由此可見,由于農業地區間的發展程度與信息化的水平存在差異,因此對于農業資源配置效率也就有高有底。
1.2 農產品銷售環節信息化現狀
互聯網銷售農產品種類多樣化。由于農產品的特殊性質,所以之前農業物流就成了農業信息化發展的最大障礙。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冷凍鏈和航空運輸的發展,使得對各種難以存儲的農產品運輸成為可能。通過互聯網平臺,各地人民都可以輕松買到之前不易買到的新鮮水果。比如西北地區可以在冬季購買南方的椰果香蕉櫻桃等水果,而且價格較當地而言是便宜實惠,物流運送最晚也在48h之內到達。至于其他一些奇珍異果及肉類等食品都可以通過互聯網運送到尋常百姓家。
2 農業資源對接信息化對農業信息化的影響
縱覽全局,農業信息化范圍廣、內容多,農業資源對接信息化也屬其一;細究其里,從上游的農業資源到下游的農產品銷售,這一條產業鏈上的環節彼此連系相互影響。故而農業資源的信息化對農業信息化的發展必有影響。農業資源所包含的勞動力、資源、經濟投資等都是生產種植農產品的直接影響因素。假使某地勞動力短缺而資源充足,其他地方卻勞動力過剩資源匱乏,若沒有信息流通來對此種現象進行優化的資源配置,這不僅會造成資源的浪費,還會因為農產品產量低下而影響農產品銷售,進而農民收入減少,信息化的配置及知識就會相應落后,從而進入惡性循環,最終勢必會阻礙農業信息化的進程和發展。
3 發展農業資源對接信息化的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