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4 16:15: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學科德育教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3月4日,北京市召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座談會。據悉,北京市將制定并實施《中小學德育三年行動計劃》,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課堂。這項計劃將以弘揚和培育北京精神為重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統籌今后三年北京中小學德育工作。在開設德育骨干課程和學科德育課程的基礎上,開設《中華傳統文化》《志愿服務》《北京精神》三門地方課程。今年,北京將啟動校園文化建設工程,支持和引導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并在三年內推出500所中小學校園文化示范校。
(來源:《人民日報》2012年3月5日)
上海:學科德育引爆課堂革命
自2005年以來,上海在全市中小學開展“學科德育”實踐。德育主陣地開始從課外轉向課堂,融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在“教育回歸本源”的理念指導下,上海根據中小學各門學科的知識特點及其本身所蘊含的德育資源,編制了涵蓋中小學全部21門學科54個學段的學科德育實施意見,為每一學段、每一門課程實施學科德育提供了理論支撐和操作建議。
“學科德育”在上海的中小學課堂引爆了一場“靜悄悄的革命”,語文、歷史等人文社會學科注重“以情育人”“以史育人”;物理、化學、地理等自然科學學科注重“以理育人”;音樂、美術等藝術學科注重“以美育人”,教材中隱含的、固有的育人內容被挖掘出來,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無縫對接,潛移默化滲入學生心頭。老師們“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上海許多學校還建立了各學科綜合教研的機制,教師共同研究和開發教案。
(來源:新華網2012年2月28日)
中山:啟動“學雷鋒再出發做修身勵志好少年”萬人行
2月13日,中山市教育局在石岐中心小學隆重舉行“學雷鋒再出發―做修身勵志好少年”萬人行動的啟動儀式。本次活動在全市各鎮區教辦,市直屬學校還各設立了1個分會場。
近幾年,我們重視學科教學的德育滲透,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重視提高教育工作者在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意識和現代德育意識。
學科德育滲透,關鍵是各級行政領導,基礎是教師。要使教育工作者能按《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學德育大綱》、《小學德育綱要》的精神和全日制中小學各學科教學大綱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自覺地“離德育于學科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之中”,必須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德育滲透意識,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意識,現代教育教學方法、技術手段、環境的意識。為此,要組織教育工作者認其學習《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學德育大綱》、《小學德育綱要》和各學科教學大鋼等。通過學習和討論,使教育工作者從培養跨世紀人才和社會主義建設者、接班人的高度,學科教學是德育工作最有效最經常的地位,來,認識學科德育滲透的重要意義,認識現代教學方法、技術手段,優化育人環境,對學科德育滲透的重要作用,統一認識,自覺地有計劃有目標地在教學中加強德育滲透,更好地教書育人。
二、加強組織管理,制訂措施,保證學科德育滲透的正常進行,落到實處。
為保證學科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全面、正常的開展,必須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吨袑W德育大綱》、《小學德育綱要》指出,學科德育滲透,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環節。為了使學科德育滲透規范化,佛山市教委制定了《佛山市中學實施德育大綱細則》、《佛山市小學實施德育綱要細則幾把中小學的德育實施細則中有關學科德育滲透,按階段、分年級,根據不同學科特點;提出了具體要求。由于行政部門制定了措施,促使學校的學科德育滲透正常進行,落到實處。
佛山三中在學科德育滲透上做得較好。他們采取如下措施加強管理:第一,由一名副校長主管學科德育滲透工作;成立“德育的學科滲透領導小組”,專門組織、研究這項工作。第二,把學科德育滲透的教學納入《佛山三中教師崗位責任制》,作為考核教師履行崗位職責的一項重要內容,要求凡是教師,都是德育工作者。第三,編寫《佛山三中“中學德育大綱”分年級實施細則》,明確規定中學階段各年級的教育要求和任務;做到中學教育的層次化、系列化,使教師明確任務,掌握尺度,做到適度。第四;圍繞“在學科教學中如何進行德育滲透”課題,組織全校教師研討,根據各學科的特點,找出結合點,并把每章節的滲透點列舉出來,整理匯編成《佛山三中各學科德育滲透綱要》,作為教學中教育滲透的依據,使德育滲透具有一定的規范性和保持經常性。第五;組織“學科教學的德育滲透公開課、研討課”,同時請有經驗的教師上全校性的德育滲透示范課,通過聽課、評課活動;研究滲透的方法、技術手段及其與內容的有機結合,提高德育效果。第六,編輯出版《佛山三中德育滲透教案集》(各學科有1-2集),共十余本。第七,編輯出版了《佛山三中德育滲透論文集人并組織評選優秀教案與論文。佛山三中做到了有領導、機構、制度、要求、計劃、目標、總結、科研、檢查督促評比,并包含所有學科,全部文化課,使“離德育于各科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之中”深入了一個層次,邁出了新的一步。
為了及時總結和推廣佛山三中“依法治校,依織青人”經驗,1997年底,佛山市教委在三中召開了““佛山市在學?!婪ㄖ涡?,依綱育人’現場會”,佛山三中介紹了“依法治校,依綱育人”的實踐與思考,加快了學?!耙婪ㄖ涡?,依綱育人”工作的進程。
三、注意教學內容的高立意,激情感,深挖掘,促使學生進行深層次思索。
教師除重視把握基本觀點和思想方法,專題教育,知識結構及其內在聯系外,還注意教學內容的深層意義,堅持知識、能力、思想認識有機統一的教學目標。例如;在講唐朝對外關系時,講述唐代的中國,經濟、政治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有不少日本人,如阿倍仲麻呂、吉備實備、空海等到唐朝學習,但他們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而學,而是學成回國后,傳播、消化中華文化,在創建日本文化等方面作出了偉大的貢獻。中國鑒真、玄奘兩位高僧,為了弘揚中華文化,為了尋求學問,放棄較為安逸的生活條件,長途跋涉,飄洋過海;忍饑挨餓,擔受風險。這種為了求學,為了文化交流,不顧個人安危的忘我精神,值得后人敬仰。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實給人們這樣的啟示:一個國家,只有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文化發達,才會受人敬仰;唐代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的原因之一,是唐朝推行開放政策,有一個比較寬松和諧的環境;文化交流對于發展水平較低的國家和地區來說,是學習的好機會,好方法。只有善于學習,才會有所收益和進步。
又如;在講香港失而復得的歷史時,教師講述自從17世紀以來;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一個科技的高速發展期。與時俱進的則國運興隆,抱殘守缺的則江河日下。中英兩國相碰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當時英國因工業革命成功而成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而中國則因閉關鎖國而停滯不前。在這背景下;兩國相遇必以中國失敗告終。百多年來,志士仁人,都沒有忘記收回香港;以圓振興中國的理想。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決定收回香港時,中英的相對國力已倒過來,所以在整個談判中基本上是中國定調。失而復得,正是這種力量對比變化了的結果。它給人們三大啟示:改革開放是強國之本;歷史潮流,不能抗拒,包括科技迅猛發展的歷史大潮;上一個世紀的較量,是物質力量的較量,下一個世紀的較量,將是知識力量的較量。
又如,音樂教師在教唱《南泥灣》、《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等歌曲時,介紹歌曲產生的時代背景,歌詞的含義,旋律的欣賞等方面進行德育滲透。教師講解:1943年春節,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的秧歌隊到了南泥灣,看到了三五九旅的指戰員,用勤勞的雙手,使南泥灣變成了莊稼遍地、牛羊成群的陜北江南,學員們深受教育;向三五九旅英雄們獻上了新編的秧歌舞《桃花籃》?!赌夏酁场肪褪沁@個秧歌舞的插曲。在教唱時,教師后發學生用學過的表現音樂的手法,用領唱、齊唱的方法,通過優美的旋律;描繪陜北江南美景,禮贊勞動模范的功勛。前半段是兩個優美柔婉的柔情性長句,用領唱方法;后半段用齊唱,同時在前奏部分和后半段的節奏跳躍部分,加民族打擊樂來烘托歌曲,產生歡快愉悅的氣氛,使學生既得到音樂美的享受,又凈化心靈;陶冶情操,提高素質。由于學生了解歌曲的時代背景、內容;再哼上優美動聽的旋律,感情上會產生共嗚。
四、挑戰二十一世紀,隨時代前進,努力運用現代教學方法、技術手段,教書育人,提高學科德育滲透的實效性。
在此,以歷史學科為例。佛山市中學歷史學科開展了“方法、手段、內容、目標與德育實效性”的教學實驗,我市歷史教師稱之為“促成‘觀念內化’的教學實驗”或“知識、情感、能力、理論與思想認識有機結合的實驗”。我們運用整體性觀點和綜合性方法,緊緊把握住促成“觀念內化”的教學方法、手段、環節及其總和,處理實驗變量及其各種因素。這包括四個變量(方法——體現“學為主體,教為主導”指導思想的啟發式教法,或“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思維能力為主要目標的啟導式教法;”技術手段——多種傳播媒體(含多媒體計算機)的綜合運用;內容——知識結構、圖式及其內在聯系的教學;目標——知識、能力、思想認識的有機結合的教學),四個因素(知識、情感、能力、理論)和十個方面或環節(教綱、考綱、教材、教學目標、方法、技術手段、練習考試、評講、評價、課外活動——的有機結合,把握其總和。并加強歷史室、電教室的建設。它促使佛山市中學歷史教學走向“四個轉變”(即“變知識灌輸為主的教學”為“啟發導學式的能力型為主的教學”;變“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為“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指導思想的啟發教學;“變傳統的講解、板書、掛圖等手段的教學”為“傳統媒體手段與現代媒體手段,含多媒體計算機手段優化組合的教學”;“變單一的班級課堂教學”為“班級課堂、歷史室教學和課外活動相結合的教學”),力求達到“二個五要點”(①知識、情感、能力、理論、思想認識有機結合;②在“整體、主體、現代、優化、深層”上體現學科的德育滲透),改變“五點狀況” (學科思想教育的隨意性、零碎性、局部性、表層性和說教式),在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與教學方法,建構能體現學生認知主體作用、能達到知識、情感、能力、理論與思想認識有機結合的新的教學模式上,有新的突破,提高了德育實效性,回答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中學歷史教學”的若干問題,回答了“教學方法、技術手段、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與德育實效性”的若干問題。(《促成“觀念內化”教學的實驗報告》獲1997年廣東省中小學教育創新成果三等獎,1997年《德育報》中小學德育論文一等獎,廣東省中學歷史教學優秀論文二等獎,該《實驗報告》刊登在《中學歷史教學》1998年第7期)
佛山三中《以學科教學為主渠道積極開展德育滲透的研究和買踐活動》一文,介紹了生物、英語、地理、語文、歷史、物理、數學等學科教學,在“構建教育框架,明確目標、內容、步驟,把握住結合點”和“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等方面,加強德育滲透的研究和實踐,進一步發揮學科
教學的德育功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的經驗。五、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學生的學習態度興趣、情緒情感、求知需要、毅力恒心、自信心甚至性格,或多或少受到學習方式方法的影響。在一定的學習策略指導下培養、形成的。而好奇心、求知動機、進取性格、豐富的情感、創新的意向、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較高的自信心等,都是激勵學生學習的動力因素,是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的重要因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的訓練,“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潤物細無聲”,并持之以恒。講究方法;采用激勵法,如目標激勵、興趣激勵、競爭激勵和榮譽激勵等;采用識別法和排除法,如感情障礙、情緒障礙、思維障礙、語言表達障礙、文化、環境的消極影響等的識別與排除;采用調節法等,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堅毅等品格。
關鍵詞:德育;校本課程;德育校本;德育校本課程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4-0061-02
一、引言
德育校本課程是指學校在國家和上級有關教育部門規定開設的課程以外,在國家和地方頒布的德育課標指導下,對本校學生需求進行科學評估,充分利用學校及當地社區的德育資源,以學校教師與學生為主體,借助相關人員力量,選擇、改編或新編適合于對本校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政治、心理品質教育的教材或活動,并納入學校正式教學計劃的德育課程。國內各中學開發出來高質量的德育校本課程并不多。比較有影響的有上海行知中學“真人教育”系列;上海金山中學的“模擬家庭”系列;青島第三十九中學開展“德美體”;天津市南開區教育局構建了學科德育,在地方和校本課程中發展學科德育,編寫了《學科德育的理論與實踐》、《德育課程優秀教案100例》、《德育活動集》德育校本書籍,供全區內的學校使用。當前國內多數學校對開展德育校本課程開發的認識不足,也不知道如何開發,開展系統德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就更少了,質量也不高,本文對如何開發德育校本課程進行探討,為各級中學開展德育校本課程開發提供借鑒。
二、德育校本教材開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改革德育工作現狀的需要。傳統的德育教育與學生的實際反差大。德育的“政治化”、“成人化”,德育目標“高、大、全”,德育主題錯位等等,影響了德育目標的正常實現,德育工作沒有充分發揮出應有的“育德”功能。
2.調動了老師參與德育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由原來德育課程的被動執行者,轉變為積極參與課程的設計者、執行者、評價者。調動了教師參與德育工作的熱情、信心、積極性、主動性。貼近學生實際,學生參與程度高,有利學生個性發展。德育校本課程有利于充分發揮學校、社區、獨特的人文、自然資源特點,創建有特色的學校,培養有創造性的獨特個體,接近了學生的實際情況,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寓于豐富多彩的德育校本課程中,調動了學生參與德育的主動性和參與性,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
3.是整合學科教學和德育工作的需要。學校教育與教學沒有整合一致,學科教學與德育工作要求不協調的現象普遍存在,抓德育的只抓思想品德教育,不注重發揮學科教學的育人作用;抓教學的往往只管知識傳授,不重視學科教學德育滲透。
三、德育校本教材開發的組織與管理
成立德育校本教程開發管理機構。分管德育的副校長為負責人,德育主任為具體組織者和管理者,年段長為實施者,教研組長為協助者,成立德育校本培訓、開發管理體系。德育處負責制定德育校本教程開發計劃和實施方案,明確德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內容、考核、評價。管理課程開發的資金、編寫進度、開發課程的先后順序、審核與評價,對課程的實施與考核等。德育校本課程編寫流程。專家指點德育處撰寫課程綱要評審修改分配任務編寫討論修改審查印刷實施評價。
四、開發德育校本課程,提升學校德育工作的效益
1.開發校園文化的德育校本課程,激發學生愛校情結。通過立足于校園文化之上的德育校本課程建設和學習,營造學校的校園文化,傳遞學校的辦學理念,傳承學校的優秀傳統。開發以校園物質環境為素材的德育校本課程,激發學生以校為榮的愛校情節。如《校園建筑歷史變革》、《校園植物探秘》等。以校園輿論文化環境為素材的德育校本課程,如設置內容豐富的專欄櫥窗、學生電視臺以及廣播站。如我校廈門集美中學是著名華僑陳嘉庚先生創辦的學校,“誠毅”校訓,是嘉庚精神的精髓體現。以“誠毅”和“嘉庚”為主線開發系列的德育校本課程。如《“誠毅”校訓與集美校友》,《嘉庚建筑》、《陳嘉庚與教育》、《嘉庚與華僑辦學》等。開發以校園制度為素材的德育校本課程,培養學生的習慣養成。校園制度包括教學管理制度等各種規章制度,教師和學生的行為規范,學校的運行機制、管理模式、制度紀律等。優秀的制度文化,可以培養師生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和嚴謹求實的治學精神,形成優秀的品行和價值觀念,凝結成一種在代代師生中薪火相傳的文化傳統,培養出高質量的優秀人才。開發德育校本教材,如《學生手冊》、《班主任工作手冊》等。
2.開發學科滲透德育的德育校本課程,潤物細無聲中沐浴德育教育。開發各學科中蘊涵的德育功能,尋找德育和學科教學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目標的融合點,實現學科教育與德育的無縫隙連接。以教務處為組織者,教研組長為執行者,挖掘各學科中的德育素材,開發學科中滲透德育的校本課程。既可以在學科的具體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也可以編寫德育教材,如《化學史與批判精神》、《哲學與延安精神》、《青少年性心理與性生理教育》、《中國歷史中的民族英雄》、《感懷哲學》、《歐美文化差異分析》等。
3.開發地方德育校本課程,激發學生愛我家鄉的情感。地方德育校本課程是挖掘學校所在地的風土人情、人文地理、風俗、文化、地理等知識,開發出適合本地區特點的地方德育校本課程。如少數民族居住集中地區,可以開發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校本課程,如《藏歌》、《藏文化》,《侗歌飛進校園》、《蘆笙飛歌》、《民族服飾》、《民族體育運動》等。
4.開發品德修養類的德育校本課程,培養學生的公民素養。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開發適合學生的品德修養類的德育校本課程,提升學生人文品質,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培養學生與人合作和進行交流的能力,健全學生的人格。如《禮儀手冊》、《人際交際》、《職業規劃》、《交通安全教育》、《形體健美》、《中西方美術欣賞》、《藝術與審美》、《插花藝術》、《剪紙藝術》等。
5.開發系列活動類的德育校本課程,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學校有計劃地開展月系列活動。如感恩月、民族精神月、藝術月、科技月、體育月、讀書月等等。感恩月系列活動,以“感恩”為主線的情感教育,如“感謝父母養育我”、“感謝老師培育我”、“感謝他人幫助我”、“感謝社會關愛我”、“感恩自然賜予我”;藝術月系列活動,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如“書畫專場”、“舞蹈專場”、“十佳歌手”評比、“相聲、小品”專場、“棋類專場”等等。
6.開發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德育校本課程,在體驗中提升道德素養。利用特定的節日或活動為契機,開發德育校本課程。如清明節,祭掃先烈;端午節,紀念文化名人等?;顒尤缌x務勞動、植物、參觀訪問、社會調查、青年志愿者、服務敬老院等。通過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提升接受教育,提升修養。
因此,開發德育校本課程是提升德育效益的有效途徑,通過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評價等,使德育教育活動生活化、真實化、校本化、趣味化、人文化,為學生今后的生活、工作的繼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社會培養更多的修養好的建設人。
參考文獻:
[1]丁蓓.中學德育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論文摘 要】當前,中職學校主題班會活動存在形式主義傾向、主題缺乏自身特色、教育效果缺乏后續評價等問題。要切實提高主題班會在中職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增強其實效性和可操作性,應在制度層面和操作層面進行創新,制訂完善的主題班會制度,開展精品主題班會活動,建立主題班會后續評價機制。
主題班會是中職學校實施德育工作的重要陣地,是班主任管理班級、學生展示自我和鍛煉的平臺。但是,目前中職學校主題班會普遍存在內容不具體、缺乏創新、缺少特色、德育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如何充分發揮主題班會在中職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培養出德才兼備的技術人才,這是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課題之一。
一、主題班會在中職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在中職學校的諸多德育工作形式中,主題班會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首先,通過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班集體成員可以進行更廣泛的思想交流,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其次,學生在主題班會上的交流、討論和對活動的參與,有利于鍛煉他們的組織能力、思辨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素質。最后,主題班會可以有效彌補學科素質教育的不足。中職學校教育大綱里的德育課,受學科本身的局限性和教學目標的需要,缺乏針對性和綜合性。而主題班會一般是由班主任主持召開的針對性很強的主題教育,相對于學科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實效性。換句話說,具有較強針對性、經過精心設計及妥善組織實施的主題班會的德育功能優于以說教為主要形式的學科德育課,它具有自身的獨特優勢和不可替代性。
二、當前中職學校主題班會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主題班會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從筆者所了解的大多數中職學校開展的主題班會情況來看,其德育功能優勢并沒有得到很好地發揮。綜合起來,當前中職學校主題班會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主題班會存在形式主義傾向
雖然絕大多數中職學校都將主題班會列入德育工作計劃,但內容不具體,針對性較差,甚至相當一部分主題還是沿用中學的方式,主題的確立隨意性很大。在抓主題班會的落實上缺乏制度保障,從而導致班主任的重視程度不夠。許多主題班會課走形式、走過場,除了布置工作外,往往缺乏一個目的性和針對性強的班會主題,因而常出現無話可說、無事可講的尷尬局面,這樣的主題班會效果與學校的德育目標相差甚遠。其次,主題班會主要是由班主任或輔導員進行指導,學生組織實施。但中職學校的班主任或輔導員多是年輕教師,存在著經驗不足,沒有系統學過心理學、教育學的缺陷,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對主題班會的認識模糊,難以對主題班會進行精心設置和科學有效的指導。再次,中職學校生源學習基礎較差,紀律性不強,表現欲望較弱,參與積極性不高,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都較欠缺。在班主任沒有重視,會前沒有做過精心準備時,主題班會往往流于形式,效果差強人意。
(二)班會主題缺乏自身特色
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核心是成人教育。中職學校的大部分學生畢業后面臨的是就業。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的主流模式要突出以就業為導向,其德育形式要以提升職業素質和能力為主線。這也就需要有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適應職場、如何適應社會和如何適應變化的外部環境的主題班會。因此,中職學校的班會主題必須緊緊圍繞培養學生如何做人的德育上來,具有符合中職學校德育特色。但是,中職學校的許多主題班會沒有根據自身的特點來設計班會的主題,主題班會沒有特色。學生對這樣的主題班會是持不歡迎態度的。
(三)教育效果缺乏后續評價
學生德育工作具有長期性特點。學校應周密考慮主題班會的目的性和功效性,把轉化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視作主題班會的最終目的。因此,一個主題班會結束后,應該對其進行效果評價。甚至可以說效果評價應該是主題班會最為重要的一環。但目前很多學校的主題班會重視的是班會課的活動過程,對于主題班會的作用和效果缺少應有的評價機制,從而導致主題班會上熱熱鬧鬧,會后卻平平淡淡。由于沒有對主題班會作事后評估,從而也就使得主題班會的實效性大打折扣。
三、對策和建議
要切實提高主題班會在中職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增強其實效性和可操作性,解決以上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在制度層面和操作層面進行創新,使主題班會真正能夠在制度上有保障,在操作上切實可行,在實踐上受歡迎有效果。
(一)制訂完善的主題班會制度
要使主題班會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抓好制度建設是前提。學校必須結合德育總體目標,制訂符合本校實際和中職生實際的主題班會制度,從制度層面來保證主題班會的正常開展和取得實際成效。
1.制定主題班會明確的主題。學校除了在教學課程的安排上保證有主題班會課的時間,還要在主題班會內容上有明確的主題。應針對中職學校不同階段的學生,設計不同的主題的班會??傮w來說,可以根據三個年級分為三個階段。一年級是第一階段,對于新進入中職學校學習的學生來說,一方面,剛剛到一個新環境,很多學生是第一次真正第一次離開父母獨立生活,自理能力、環境適應能力較差;另一方面,據筆者問卷調查,很多學生對讀中職學校的目的不明確,絕大多數學生缺乏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這一年的主題班會重點就是以如何提高自理能力、環境適應能力、與人相處能力,以及明確學習目的,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等來設計主題。新生進校一年后,進入第二階段。這一階段主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主題班會應以培養學習怎么學習和鍛煉自己為重點,以引導學生樹立集體榮譽感、團隊意識、參與意識、自強自信的心理、積極向上的心態為主題,使他們形成職業興趣,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三年級是第三階段,學生面臨就業擇業難問題,此階段的主題班會應以加強就業創業教育為重點,圍繞就業面試、頂崗實習、如何創業等方面設計主題。如可以讓學生暢談面臨經歷、邀請往屆畢業生做就業創業報告,請就業指導老師做就業創業講座、模擬面試場景等方式開展主題班會。學校要召集經驗豐富的學生管理人員和班主任,制定切實可行、主題明確的班會主題,使主題班會有明確的目標和針對性。
2.制訂獎懲分明的主題班會考評制度。一是學校應定期不定期對主題班會開展情況進行抽查,確保主題班會正常開展。二是對主題班會的設計方案或教案進行檢查,并評出優秀主題班會方案或教案進行獎勵,激發班主任對開好主題班會的積極性。三是對學生進行調查訪問主題班會效果。
(二)開展精品主題班會活動
主題班會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內容和組織實施環節。也就是說取決于主題班會內容必須豐富,實施環節必須緊湊,操作必須科學合理。主題班會課是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一種課堂教學方式,它具有其他課程教學的一些共性,其中包括它具有其他課程一樣的可復制性。鑒于當前大多數中職學校班主任隊伍年輕教師多、兼職班主任多的情況,開展精品主題班會活動是提高主題班會成效的一個可行途徑。
1.學校組成以年級為單位課題小組,策劃出操作性強、實用性強、內容豐富、特點鮮明、學生感興趣的主題班會,由組織能力好、教學經驗豐富的班主任上示范課,全體班主任進行觀摩,然后把它在全校各班推廣。實施精品主題班會一是可以提高主題班會質量;二是可以提高班主任組織主題班會能力;三是可以利用集體智慧,減少班主任從找主題到寫方案及組織實施過程的精力和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2.組織優質主題班會評比活動。通過組織各年級、各系、全校等各個層級的主題班會評比活動,以評促教,扭轉“要我上好班會課”的局面,營造出“我要上好班會課”的環境氛圍。
3.做好精品主題班會課件的編輯整理。精品主題班會課件是集體或單個班主任教師智慧的結晶。做好精品主題班會的方案或教案或課件的收集和整理,有條件的話盡可能匯編成冊,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資源,推動主題班會上水平上臺階。
(三)建立主題班會后續評價機制
主題班會的效果是開展主題班會的根本所在,學校建立主題班會后續評價機制,抓好主題班會的落實。一是通過對主題班會后一段時間內學生的觀察,對效果作出評價。二是與家長保持聯系,抽樣調查學生在家后的表現和反應,通過家長的反饋信息獲知班會效果。三是把主題班會獎勵與年終考核掛鉤,激發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趙學坤.積極發揮主題班會的作用[J].機械職業教育,2001(3)
[2]申愛霞,陳霞.試論利用主題班會實現班級教育目標[J].伊犁教育學院學報,2005(6)
[3]郭招秀.主題班會在中職生德育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2010(5)
一、工作目標
(一)學生培養目標:
六學年:重點用《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嚴格要求學生,教育學生遵守紀律、維護學習、生活秩序,為自己和他人創造良好的學習、成長環境,認真糾正違犯規章制度的不良行為和習慣,養成遵守紀律、講究衛生、勤奮學習的良好習慣。
七學年:重點進行禮貌待人、孝敬父母、尊敬老師等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和教育。在學校的特色工作的基礎上爭創特色班級;
八學年:重點進行誠實守信、熱愛勞動、艱苦樸素、克服困難等正確信念與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和教育。加強監管,平穩向畢業班過渡
九學年:進行前途理想教育,使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力爭保持穩定,特別是較差的班級保證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順利送走本屆畢業生。
(二)班級管理目標:
根據學校的特色德育工作及各學年學生的不同情況,學校相應提出不同的要求,以形成各有特色的班級文化建設氛圍,促進命名班,示范班的形成。
(三)德育隊伍目標:
1、班主任的基本功達標率:通過培訓、考核,班主任基本功達標優秀率達到30%。良好率達40%,基本勝任率達30%。
2、按照市教育局要求班主任每學年與家長的接觸面達100%。
3、對待進步學生通過幫教轉化率達到95%,明顯轉化率達50%。
4、政教處人員加強學習、培訓與交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使政教處的活動開展條條有序,在工作檢查、監督、評比中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盡可能在班級間創造比、趕、超的良性競爭氛圍。
5、加強全體教師的師德建設
加強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開展塑師魂,正師風,講師德活動,建立全員德育的思想,樹立為人師表的典范作用。要求教師在授課時根據學科的內容和科學,適當地選擇德育內容,有機地加以滲透,使學生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中受到教育。通過交流、研討、反思,提高教職工的德育能力;
二、主要工作:
1、加強對學生思想教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政教處和學生會加強對各班級紀律,衛生的監管檢查??荚u做到準確、透明、本學期,我們在對學生扣分的同時,采取加分的辦法鼓勵學生的服務意識,如:主動撿垃圾、看到不文明行為主動制止、拾金不昧等給班級加分。并定期在廣播中給予表揚。以在校園中樹立良好的風尚。
2、加強班主任工作的管理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核心,班主任隊伍的強弱在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本學期政教處按照《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對各班班任進行檢查,使班主任管理和考核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及時召開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和班主任工作座談會。完善班主任博客,實現學校教育與家庭、社會之間的無限溝通、我們將特別關注青年班主任的成長,通過班主任工作日志,交流、培訓等方式提高他們的能力。開開展班主任優秀案例的評選活動,提高班主任的德育水平、進一步落實班主任家訪制度,班主任每學期對班級學生的家訪率要達到40%以上,對學習、生活有困難的學生家訪率每學期不能少于50%,同時提倡任課教師適當對學困生、待進步學生進行隨訪。
3、做好校本培訓工作
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大德育觀,強化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識。按照新課改確立的“三維目標”,隨堂聽課,檢查教案,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使“無痕跡教育”在課堂上充分體現,努力達到“門門都是無痕德育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目標。以集中培訓和自學實踐等多種形式,滲透教育學、心理學原理,教育教學法規等,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結合學校特點制定符合本校學生特點的校本課程體系,切實發揮德育課程的引領作用、
4、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積極推進規范化心理健康教育,配備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充分利用網絡媒體,增進師生、生生的溝通,不斷提高和完善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重點工作:
本學期加強對學生常規工作的管理,學生的儀容儀表,紀律衛生工作將是本學期的重點。從學生儀表、文明習慣、學習習慣、勞動習慣等多方面入手,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養成教育,樹立良好的班風、學風,營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環境。
結合素質教育要求,繼續引導全體教師提高對轉化待進步學生工作的認識,全面加強轉化后進生的工作力度。班主任教師和任課教師共同分析待進步學生類別,確立幫教對子,通過輔導、談話、家訪等多種形式,提高幫教效果,待進步學生轉化率要在80%以上。
以生命教育為中心,開展法制安全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安全、法制、國防意識、、圍繞法定節日、重大紀念日,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體活動、
四、特色工作:
1、大力推行“學生行為習慣自選超市”工作,總結上個學期施行的情況,本學期政教處加以完善內容和考核辦法,在達到學校對班級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各班自選行為習慣示范班標準,逐步形成班級特色。達到每一個班級都有各自的特色。并作為對班任工作的重要考核內容之一。
2、無人監考班工作,加強對學生的教育,進一步宣傳“四自”教育理念,使每一名同學都能夠意識到成為無人監考班的一名學生無尚的光榮,也是自尊、自強、自治得到發展的最有力的見證。使我校的無人監考班隊伍得到補充和進一步的壯大。
3、對班級進行命名,用榜樣的力量來時刻鞭策自己,是我校的特色,學校將繼續鼓勵各班級進行命名。對要求命名班級遞交申請,要求凡申請命名的班級,必須有主題班歌、班訓有配套的班級主題教育文化。學校考核合格后將進行授牌。
2022年關于小學德育工作計劃精選范文 一.工作目標:
全面貫徹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以《小學德育綱要》《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相關文件精神為指導,以“做一顆真的種子”為目標,以《外國語小學學生行為規范》與“八禮四儀”要求為標準,進一步豐富德育內涵,創新工作機制,突出實踐環節,提高德育實效,鞏固德育工作特色,充分發揮德育在促進學生成長和推動學校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培養具有:天下情懷、自主行走、健體樂心、廣聞博見、多才多藝素養的未來學生。
二.工作舉措:
1.優化德育評價體系。學校德育評價體系將走出學校的大門,與社會實踐充分結合,將改變以往的單向評判監督方式,充分發揮學校、家長和學生各方力量,帶動家長和學生自身的自主參與,不僅記錄和評價學生在學校中的行為表現,也將對學生在社會日常生活中的行為進行記錄和引導。學校將研發《“真的種子”成長記》成長手冊,研制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新的德育評價體系以“做一顆真的種子”為目標,以《外國語小學學生行為規范》與“八禮四儀”要求為標準,包含思想品德、道德行為、個性心理品質和能力三個方面,涉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日常行為規范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等內容,引導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讓每一個孩子都獲得情感認同,使得評價真正成為每個學生健康成長的助推器。
2.加強德育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發揮德育工作的整合功能,增強全體教師的育人意識和育人能力。加強與團市委、局教育科等上級管理部門的溝通聯系,積極組織優秀班主任、德育處工作同志參與德育共同體建設,參加主題講座、專題學習等,提升管理水平。
繼續開展好新老班主任“一對一,手牽手”師徒結對工作,加強對青年班主任的培養和提高,通過交流、參觀、學習、培訓,不斷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以評選“優秀班主任”為契機,弘揚先進,發揮優秀使班主任的示范、輻射作用。
3..繼續完善德育課程建設。整體謀劃國旗下講話安排,豐富內容和形式,實施班級負責制。明確晨會主題教育重點,提高教育效果。加強德育學科課程管理。《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等對照課程標準,開齊開足課時。整合調整原有德育課程,制定習慣養成課程、成長禮儀課程方案,加強指導,提高教育效果,關注過程性資料的積累。
4.健全三結合德育社會網絡體系。開展家庭教育專題講座,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育人觀念和教育方法。發揮班級家長委員會,校級家長委員會作用,弘揚正能量,為學校的改革和發展服務。家長督學、家長義工活動正?;?、制度化,接受家長監督,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營造合力教育的氛圍。
5.強化德育實踐活動。開展豐富的主題活動,創造讓學生終身難忘的記憶。結合學雷鋒日、勞動節、兒童節等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創新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提高活動效果,讓節日文化給學生留下難忘的記憶,成為我校的一個德育品牌。
精心組織好每月一次的中隊觀摩活動,提高活動質量。有針對性的開展系列德育體驗實踐活動。學校將針對學生的需求和學校培養目標制定德育體驗實踐活動計劃,積極開展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區和德育活動基地,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
6.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健康指導中心作用,積極開展生存、生命教育活動。依托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建好隨班就讀學生、后進生、留守生、單親家庭生檔案,落實教育幫扶措施,多方位開展團體輔導課、心理沙龍等教育活動,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情緒、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學會學習和生活,學會和同伴及家長友好相處。
2022年關于小學德育工作計劃精選范文 本學期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按照教育局和學??傮w工作計劃的要求,緊緊圍繞《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及《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結合當前德育工作的新形勢,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
一、端正思想,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作為一位教師我很清楚,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育觀直接影響自己的教學方向、教學方法等。所以,我先從自己的思想入手。做到”端正思想,教書育人,為人師表?!?/p>
二、加強教師自身修養,提高自身道德境界
1、加強自身學習:關心國家大事,認真抄寫政治筆記。努力學習教育科學理論,提高履行師德修養的自覺性。學習優秀教師的模范事跡,在心中確立崇高的師德榜樣,升華自己的師德境界。時刻以教師高尚的道德修養嚴格要求自己。
2、同事間相互借鑒,共同提高。在一個學校里,教師之間善于相互學習、借鑒,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對于教師更好地開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師德修養是大有益的,因此,與同事之間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良好校園工作環境。
3、在學生中樹立榜樣作用,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要做到。處處做學生的表率,一身垂范,嚴格要求,以自身的道德素養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學生。
三、家校聯系,齊抓共管
除了平時在校請家長面對面互相交流外,互相溝通,共同關注學生的學習以及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質、德育素質的養成,幫助家長營造家庭教育的良好環境。
四、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教師和工人的工作性質不一樣,工作成果也不一樣。工人如果不認真生產,那么他們生產出的可能只是一個兩個劣質產品,而教師如果不小心的話,培養出的學生不只可能是成績不好的差生,還有可能是危害社會、危害人民的社會敗類。所以,在教學中我很注意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2022年關于小學德育工作計劃精選范文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針對我校實際情況,創新性地開展德育工作,使學校德育工作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結合,探索更適合學生年齡與身心特點、更適合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舉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實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強化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為重點,不斷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實效性,形成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參與的德育模式,力爭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二、工作目標
1、強化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2、通過各種教育活動,使學生學做真人。
三、工作重點
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對班主任隊伍,尤其是年輕班主任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班主任老師的理論水平和管理水平。教會班主任科學、合法、合情、合理、有效的進行班級管理。
2、常規管理工作常抓不懈。通過對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檢查評比,促進班級建設。充分發揮全員育人的作用。利用班校會時間上好形式新穎、主題鮮明的班會課,教導處將采取“推門聽課”的形式抽查各班班會情況。
3、繼續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中。通過主題班會、演講、廣播、板報宣傳及各種小型文體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進取的精神及審美意識。
4、通過形式不同的家訪,促進老師、家長、學生之間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梁。利用社區資源對學生進行教育,辦好家長學校,形成教育的合力。
四、具體工作
(一)加強德育隊伍的建設,營造全員育人氛圍
1、加強校園德育環境建設。要花大力氣建設好一支堅強有力的班主任隊伍和全員抓德育的工作隊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本學期將繼續實行值班領導、值班教師和值周學生的檢查制度,做到隨時、隨地、隨人、隨事地對學生進行教育。
2、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樹立責任意識。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年級組長是年級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加強班主任、年級組長之間的聯系。本學期實行班主任培訓制,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崗位職責、工作條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評估激勵機制,堅持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公正、客觀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勵班主任主動認真地開展工作。開好每月兩次的班主任例會,針對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成績及時提出批評或表揚。本學期將開展班級管理經驗交流會,達到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目的。
3、充分發揮團隊工作的作用,擴大班干部的影響。團員、班干部在學生中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他們應該是同學的榜樣。要定期對團員、班干部進行培訓,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帶動更多的同學一起進步。
(二)常規教育常抓不懈
1、抓好行為規范教育。通過對學生集中進行行為規范系列教育,強化訓練,培養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過具體的強化訓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組織活動、管理評價,逐步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為“我應該這樣做”,使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自覺的行動,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讓學生終身受益。以德育處、年級、班級管理為一體,形成一個良好的校風。加強值班領導、值班教師和值周學生常規檢查反饋、督促作用,使常規管理達到精細化。
(三)抓好文明禮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教育
1、以校園禮儀為重點,上好“文明禮儀第一課”。通過舉行校園禮儀風采展示、”手拉手、一幫一”等一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加強學生文明禮儀規范教育。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培養學生文明禮貌的習慣,傳承中華民族的美德。
2、結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進一步規范學校升降旗制度,建立新學年開學典禮上好“愛國主義教育第一課”制度,并結合清明節、勞動節等重大節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
3、感恩教育。本學期繼續開展感恩教育活動,感恩就是要從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身邊的人開始,對給予自己關懷和幫助過的人應抱有感激之心。通過主題班會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學會關心、學會做人。
(四)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抓好各年級學生管理
學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特點,根據學生的特點,抓好學生不同階段的管理和教育,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因此,本學期要求各年級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合理安排活動,制定循序漸進的德育養成程序,以培養學生的競爭及誠信自立的意識。
(五)加強班級建設。
1、要求班主任老師根據年級、班級的具體情況,充分利用每一節班會課,認真設計班會內容,寫好教案,多講身邊人,身邊事。教導處要利用主題班會、推門班會課等形式進行檢查,并把評比結果列入對班主任的評價中。
2、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樹立班級形象,爭創班級特色。
3、以活動為載體,在班級、年級中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榮譽感、集體感。在班級中開展做文明事、說文明話、爭當文明學生的活動?;顒又幸o更多的學生參與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
(六)提高學科德育滲透功能
關鍵詞:中學語文;創造性思維;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1-1297(2012)08-0103-01
一 師生平等,突出主體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素質化的課堂教學結構中,師生應該是平等的。教師對學生既是長者,又是朋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要相信學生的能力,要給學生有陳述意見,質疑問難的時間和權力;同時,學生也要尊敬老師,尊重教師的勞動。在接受教師啟發,引導的同時敢于發表不同的意見,但是,課堂的主人究竟是誰?從理性上誰都不懷疑學生的主體作用,實際中,我們的一些教師仍然是手捧教案,(當然,這絕不是否認備課的重要性)像節目主持人那樣,主學生按照教師設計的框架,按部就班,一問一答, 40 分鐘看來頗熱鬧,其實學生無半點“自由”,相反,課上得不理想,責任還在學生“配合”得不好,怪學生“啟而不發”。然而學生為主體,但主體是不能恩賜的,主體必須要有會學的本領。這就需要教師有意識地潛移默化地將這些本領傳授給學生。在教學中我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的“發現交流”理論,在課堂教學中實施“自控程序,發現交流”的教學方法。按“感知——理解——評價”將其分為“導入初讀、精讀、深讀、總結”幾個環節,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強化這些程序,使之為學生所掌握,并能運用這些程序自己進行學習,進行發現交流,教師精講、重點點拔,釋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 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努力建立現代課堂教學模式
教育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課堂教學活動是最經常、占用時間最多、涉及面最大、內容最廣泛的活動,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學校明確規定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運用素質教育的六大策略,即學科德育策略,分層遞進策略,精講精練策略,運用現代媒體策略,自主發展策略,愉快教學策略;要在課堂教學中盡量減少低效甚或是無效的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同時不斷總結推廣課堂教學改革成果,探求最優化的課堂教學模式。
1.加強集體備課活動,發揮教學力量的群體優勢。學校要求備課組每周至少要集體備課一次,并堅持“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不允許不寫教案上課或備課馬虎,只備教材,不備學生、不備教法的現象。
2.教學內容方面,要求教師重視基礎知識、基本規律,重視獲得知識、結論的發現和推導過程,不要求面面俱到。
3.教學模式方面,要求教師把傳統的應試教育的課堂模式改革成為現代的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努力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給學生以更多的自讀、自學、自主的方法和機會,增強學生自我發展意識。同時要求教師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重視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在教學方法上采取啟發式和討論式。
三 教師要善于設置疑問,激發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善于質疑,富有啟發的提問,會引起學生探新導因的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從生活中提出新穎有趣的問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積極的思維,這就叫“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引起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常常從“疑”“趣”“情”這三個字上考慮。所謂“疑”,即給學生造成一個疑點或懸念,以激發動機,使之成為推動學習的內在動力:所謂“趣”,即是增加趣味,以活躍思維;所謂“情”,即用生動活潑的情節或故事感染學生,引起共鳴,使師生共同進入“角色”。置疑激趣使學生的智力得到了充分的開發和培養,也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 開展素質化的課外閱讀活動
課外閱讀功能很大,可以豐富詞匯,提高讀寫能力,開拓視野,擴大知識面,吸收信息,儲存信息,豐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先,我們要徹底摒棄那些為了應試而進行的立竿見影式大量課業訓練,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對學生加以閱讀指導,以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提示閱讀方法,教給學生制作卡片,摘錄,寫讀后感等,逐步養成自覺進行課外閱讀的習慣.其次,要為學生選擇適宜的課外讀物,舉行各種讀書活動.如:佳句佳作欣賞會、故事會、詩歌朗誦會、書簽制作演等。
五 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