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4 16:15: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青少年傳統文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青少年德育;策略
前言:
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容包羅萬象,豐富多彩,其中不僅包括了幾千年來的歷史人文,還包括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以及高尚品質,是中華文明無上價值的具體體現。因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當代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有利于傳統文化的繼承發揚,還能激發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本文首先介紹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青少年德育的重要意義,之后提出了幾點具體的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1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我國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1.1激發我國青少年的愛國情懷:國家統一的概念貫穿了我國幾千年的歷史,愛國情懷自然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內容。愛國主義教育是青少年德育的重點,因此,在青少年德育教育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對于當代青少年的愛國情懷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我國的歷史中,熱愛祖國的事跡比比皆是,例如,投江殉國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南宋詩人文天祥以及我國現代科學家錢學森等等。古往今來,愛國注意情懷已經貫穿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通過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可以使青少年的愛國情懷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從而實現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1.2提升當代青少年的思想境界:青少年的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標就是使青少年的思想境界得到切實的提升。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飽含許多優秀的精神品質,通過此類精神的滲透可以使青少年的思想受到滌蕩,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例如,“百善孝為先”“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蘊含都是止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品質,能夠引導青少年在生活實踐中主動踐行優良品質,促進青少年價值觀正確成長。
1.3促進青少年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的形成:青少年時期是人們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通過適當的引導促進青少年正確人生價值觀的發展十分重要。而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可以對青少年人生價值觀的成長產生良好的影響。
2基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青少年德育教育策略研究
當前階段,我國的青少年德育教育仍舊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現在過度重視智力教育,輕視德育教育、青少年對于德育教育缺乏興趣、德育人員缺乏專業知識技能以及缺乏德育教育實踐活動幾個方面,針對這些問題,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青少年德育教育中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強化言傳身教,加強傳統文化的培養:在生活實踐中,與青少年接觸最頻繁的就是他們的父母,因此,在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中,父母所發揮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踐行不僅可以促進傳統文化的繼承發揚,還能在言傳身教中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青少年德育教育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應該注意自身的言行,從而為孩子做好模范帶頭作用,通過耳濡目染逐漸使青少年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念。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推動民族不斷前進的不懈動力,以此,父母注重優良的精神品質的灌輸,切實的提升青少年的思想境界。
2.2充分利用資源家加強針對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德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對于青少年的德育教育的落實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是德育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集中體現,因此應該結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為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環境。此外,通過德育實踐活動的開展還可以有效的激發青少年的參與積極性。例如,可以經常組織青少年到社區的敬老院或是孤兒院開展實踐活動,這是我國尊老愛幼良好品質的有效體現,通過再長期的實踐活動中可以使青少年將踐行優良傳統文化當成一種習慣,促進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2.3營造良好的校園的與環境,加強德育教育的實施力度:學校是開展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場所,因此,通過良好德育氛圍的構建可以使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從而實現德育教育的有效開展。對此,學??梢灾v中華游戲傳統文化滲透到學校的日常管理之中,以此為依據制定學生行為規范,對學生的言行進行適當的約束。同時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也要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通過一些生動的寓言故事以及名人事跡推動傳統文化的普及。再如,學??梢詴r常以“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踐行良好道德品質”為主題開展德育教育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提升德育教育水平的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在我國青少年德育教育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家庭、社會以及學校三方面的積極配合,通過生動有趣的實踐活動以及言傳身教,逐漸加強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與認同,真正的實現青少年道德水平與思想境界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道升,吳福雷.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青少年德育策略[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2:42-44.
[2]胡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德育價值及實現策略[J].中國高等教育,2016,17:34-36.
[3]顧丹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當代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啟示[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4,12:5-6.
關鍵詞:傳統文化;青少年;價值觀;培育路徑
教育部于2014年4月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確定了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要求分學段有序地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1]。中小學加強對青少年的傳統文化教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化創新,成為國家層面培育青少年價值觀的重要舉措。
1傳統文化教育對培育青少年價值觀的意義
傳統文化隱含著積極的價值觀。價值觀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追求,又滲入多種多樣的價值理想,并規范著人們的行為。價值觀是由一系列價值原則組成的,相互關聯的價值原則構成了文化的價值系統。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系統主要包括“愛人”的人道原則、“修己以安人”“尚同”的群體原則、“義以為上”的道義原則、“謀道不謀食”的理性追求、“內圣”“外王”“善”等品質要求[2]。青少年自覺接觸與內化傳統文化,就會潛移默化接受價值觀的熏陶引導,為正確價值體系的形成奠定堅實根基。價值觀發展需要傳統文化引領。文化對青少年具有建構作用,學生接受什么樣的文化教育,就會相應地具有什么樣的價值觀,然后在生活、學習中就會用什么樣的理念、原則來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3]。因此,應該充分利用傳統文化的育人功能,從青少年的人生理想的高度出發,通過傳統文化的教育,逐步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認識水平,鼓勵青少年以傳統文化中的正面人物為榜樣,學習別人的長處,在生活中自律自強。傳統文化所體現的民族精神、哲學思想、倫理道德、理想信仰、是非觀念,能夠成為大學生的價值標桿,使其朝健康、積極的方面發展。如傳統文化中彰顯的“愛人”原則,可以塑造青少年人道主義精神;“修己以安人”的精神可以在實現個人內在價值的基礎上促進社會整體的穩定和發展,培養青少年的責任意識;“尚同”思想可以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意識、集體意識等。
2當前傳統文化教育存在的問題
雖然中小學校已經開始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并且青少年的傳統文化素養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教育方式有待改進、教育內容需要整合,實施途徑與社會影響方面仍有諸多問題有待克服。
2.1教育內容的整體性、系統性不足
當前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存在內容不成體系,與青少年生活結合不緊密的問題。傳統文化教育不僅要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重點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家國情懷教育、社會關愛教育和人格修養教育,還要著力完善青少年學生的道德品質,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養[1]。語文、數學、思想品德、歷史、地理、書法等學科都可通過相應內容增強青少年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比如,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有關傳統文化的內容主要涉及漢語言文學、愛國主義和革命戰爭傳統、文學藝術、歷史人物和事件、物質文化遺產和民俗節慶等方面。從表面上看,內容的設置似乎很全面,但呈現在每冊教材中的內容卻顯得支離破碎,學生在學完一個階段之后對所學內容的認識僅限于選文本身,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比較零碎,難以從整體上理解把握。以七年級上冊教材為例,課本選文涉及《世說新語》《論語》《禮記》《西游記》《伊索寓言》《韓非子》《淮南子》及古代詩歌等內容。研讀這些具有經典意義的文獻,對于青少年學生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但雜亂無章的內容不利于系統地學習傳統文化,難以形成價值觀培養的合力。
2.2教育途徑單一
學校傳統文化教育重知識講授、輕精神內涵。隨著傳統文化熱的出現,中小學紛紛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成為傳播弘揚傳統文化的主渠道,在相當大程度上為青少年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奠定了基礎。相對而言,語文學科對于傳統文化的弘揚與繼承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目前語文課堂中的傳統文化內容的教學依然停留在經典誦讀的階段,沒有深入到文化內涵深刻把握的層面。教師對經典古詩文的教學內容的通常做法是,在講完知識點后便要求學生讀讀背背。這種教學方式用來應付考試是無可厚非的,但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影響卻比較小。這樣的教育只是讓學生學到了一些知識,短期內背得了一些課文,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影響逐漸淡化。社會上的傳統文化教育形式重于內容。近年來,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傳統文化知識競賽類電視節目,比如中華好詩詞、成語大賽、漢語聽寫大會等,確實營造了推動傳統文化傳播的氛圍,但參與人數有限、實際效果有限,同經典誦讀一樣還不足以使青少年自覺深入傳統文化精髓。因為絕大部分青少年的絕大部分時間在學校接受教育,觀看此類節目的機會不多,另外對青少年的吸引力也不夠,很難讓他們保持學習傳統文化的持久興趣。
2.3影響有限
傳統文化由于自身特點在對青少年的影響方面容易受到其他類型文化的沖擊。傳統文化中,作品不僅年代距今較遠,作品產生的文化背景、作者的生活環境和當時社會的經濟水平都與現代社會有較大的隔閡,導致傳統文化容易受到其他類型文化負面沖擊,影響有限。如今網絡文化、電視文化等發展迅速,網絡小說、網絡游戲更能吸引青少年的眼球,課余時間青少年更傾向于選擇這類娛樂方式。這些“快餐文化”視覺效果強烈,輕松愉快,能滿足青少年的獵奇心理,但是其內容較少涉及傳統文化,自制力不強的青少年往往容易沉湎于此。另外,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度較低。網絡、電視媒體、書刊報紙等被現實利益所迫,對傳統文化的部分涉及較少,全社會關心支持傳統文化教育的合力有待形成??傮w來說,社會導向不利于引導青少年主動關注傳統文化,不利于形成弘揚傳統文化的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下,傳統文化引導青少年價值觀發展的功能將會削弱不少,因此需要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結合實際情況探索出解決的辦法。
3傳統文化培養青少年價值觀的路徑
文化作為促進國家發展的軟實力,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傳統文化作為國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實有繼承和發揚的必要性。為解決當前傳統文化教育存在的問題,應當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3.1優化傳統文化教育內容
其一,應該發揮學校教育的導向作用。修改課程計劃、增加傳統文化課時比例,在課程內容和教材編寫、教學內容處理等方面拓展傳統文化知識素材。如語文教學需要改變教材的老套路,結合課文教,以教材為中心拓展課程資源,挖掘析出課文中的傳統文化因素[4]。其二,要綜合考慮學科教學中傳統文化內容的整合。要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教育內容譜系,通過主題教學等方式,把一定范圍內的傳統文化知識整理出來并系統化,聯系生活實際安排,以提高學習興趣。同時鼓勵青少年學生參與整理過程,主動學習傳播傳統文化。其三,將傳統文化有效融入課程體系。這種體系需要具有四個特征,即內容要有豐富性、體現基礎性、編排要有序列性、在內容與現有課程體系結合上增強靈活性[5]。同時,鼓勵青少年課外閱讀《先秦諸子選讀》《中國文化經典研讀》《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等作品,豐富傳統文化知識,拓寬個人視野。
3.2拓寬傳統文化教育途徑
為更好地促進青少年價值觀的發展,應結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傳播弘揚傳統文化。如,可利用青少年愛讀故事書、愛玩網絡游戲、愛看電視的特點,編寫一系列解釋詳盡、通俗易懂的故事書、生動有趣的漫畫書、以傳統文化為題材的動漫、網絡游戲等供青少年選擇,寓教于樂,達到用傳統文化塑造價值觀的目的。北京妙音動漫藝術設計有限公司制作的120集動畫片《中華弟子規》,主要通過優秀動畫視頻和電化教育課程的反復播放實現宣傳教育的目的,取得了良好效果。各門學科教學要各有側重。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把目前推薦背誦、閱讀的選文作為必讀篇目,大力落實新課標中對學生古詩文閱讀能力的要求[4]。其他學科要在知識傳授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課外還可以多開展以傳統文化為主要內容的講座、學科人文作品展等活動,學生參加傳統文化教育越認真,則越容易受傳統文化價值觀的影響,越會按照傳統文化倡導的原則來接人待物。此外,還應鼓勵教師、家長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榜樣,盡可能地多與青少年一起閱讀傳統文化經典,并就其內容進行討論,讓青少年深入其中,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逐漸提高道德水準,學會做人的道理。
3.3增強傳統文化教育影響
學校應營造“德高為范”的良好氛圍。教師必須明確身上肩負的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和塑造學生正確價值觀的義務,主動學習傳統文化知識,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提高文化底蘊,悉心幫助青少年調適心理。其次要組織在職教師進行培訓,集中學習傳統文化知識,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督促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增強教育的時效性。同時,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當中應體現傳統文化因素,引導青少年從生活中學習傳統文化,潛移默化中教會學生棄惡揚善,求真務實。社會傳統文化教育應無處不在。要讓青少年在零碎的時間無意識地學習到傳統文化知識,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比如在廣告牌上放上孔融讓梨、程門立雪的故事,讓青少年在放松的環境下被短小的故事吸引,不自覺地以故事中人物為榜樣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還可以通過電視、網絡播放弘揚傳統文化的知識講座、宣傳片、公益廣告等,幫助青少年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養他們熱愛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感情。傳統文化是我國文化寶庫里一顆璀璨的寶石,青少年是祖國八九點鐘的太陽,讓青少年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培育正確的價值觀是一件一舉兩得的好事。應引導青少年在學習的黃金時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習習慣,與經典同行,自覺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在學習過程中“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焉”,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修身養性,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和繼承者。
作者:王婉珍 李學 單位:湖南科技大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N].中國教育報,2014-04-02(03).
[2]張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康曉光,王瑾.學校中華經典文化教育對小學生價值觀及行為影響實證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0(6):30-35.
關鍵詞:傳統文化 青少年 道德教育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領域的空前革新不僅轉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甚至包括價值觀、思維模式以及道德觀念也都在原有的本質上產生了巨大的改變。特別是心性尚處發育階段的當代青少年更是在這場聲勢浩大的變革中受到巨大的沖擊。改革開放的新時代背景,客觀上促進并及時更新了青少年思想道德觀念的發展。而光怪陸離的社會狀態與新舊體制過渡之際所產生的矛盾摩擦等問題在主觀上又無不對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一定的誘惑(如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這都極大阻礙了道德觀的形成。
一、青少年道德精神的中存在的問題
(一)心理素質普遍較差
現在大多數青少年都是獨生子女,因為養尊處優地集萬千寵愛與一身,所以在面對人生道路上的阻力(學習壓力、成長煩惱等)時,有一絲半毫的打擊,便會產生極強的挫敗感,仿佛整個人生就此崩塌,喪失對任何事物的積極性,甚至質疑人生,質疑世界。一旦不能得以及時正確地引導,便很容易陷入錯誤評價的模式中而無法自拔,長此以往,將會大大影響他們的身心發展。
(二)缺乏寬容心
現在的青少年因為過于依賴父母或整個家庭,養尊處優的生活模式助長了他們好逸惡勞的心性,不僅缺乏高尚的生活情趣,甚至就連最基本的禮儀意識都喪失得一干二凈。生活一味追求奢靡,消費一味追求排場,著裝一味追求新奇時尚,污言穢語不絕于口、拉幫結派形同地痞、人際交往唯我獨尊,全然不知寬容、尊重究竟為何物。
(三)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和理想抱負
目前,中學生普遍存在著厭惡學習、回避學習的現象。課堂上學習,不是無精打采便是睡覺走神;課下復習,不是借鑒抄襲就是捉刀;甚至就連周期考試,徇私作弊現象都屢見不鮮。他們不僅不為此而羞愧難當,反而還以僥幸逃脫監考而自視榮耀。這些學生,不僅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和積極向上的追求,就連最基本的榮辱觀都混沌不清。他們視學習為負累,渾渾噩噩地走過場,長此以往,將直接釀成整個社會道德觀“走下坡路”的惡果。
(四)不懂感恩,誠信意識淺薄
無論是面對父母苦口婆心的批評還是教師好言良語的教導,許多學生不僅不感恩圖報,反而厭憎煩躁。抱怨多過體諒,叛逆勝過順從,缺乏換位思考和設身處地的意識。他們行為做事不守誠信,態度輕浮,好像浮萍一般不能腳踏實地。
二、強化傳統文化教育工作
(一)豐富道德教育的內容,優化道德教育的過程
1.對于道德教育體系的健全與實踐工作的改進,其首要任務就是豐富道德教育的內容。以“大德育”觀念(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尚群愛國的功德意識、以禮待人的仁愛傳統等),來繼承和弘揚道德教育,進而緩解青少年德育內容泛政治化和脫離生活化的現狀。
2.發揚孔子在德育中把德育作為核心和本質的德育思想。德育首位思想,并非強調德育要比智育、體育、美育等位高一等,而是其他教育都應共同承擔起德育的功能,都應該把培養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品質放在首位。
3.優化德育過程是提高德育實效性的關鍵。首先,青少年的道德認知要提高,教師要正確地引導他們在把握社會道德規范涵義與社會意義時從理性角度出發看問題,以社會道德規范作為要求自身道德認知的準則和奮斗目標,從而更好地為道德觀念與道德意志的發展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二)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于一體的完備道德體系,有機利用家庭和社會所具備的德育功能
1.學校、家庭以及社會是影響青少年成長的三大主要因素。而就當下道德教育的形式來看,其核心地位主要停留在學校教育中,家庭與社會的教育功能卻被完全排除在外。鑒于學校的教育管理趨于封閉式,所以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并不能得到實際性的驗證。
2.作為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家庭是人生最初的教育啟迪的地方。良好的家庭環境,不僅影響青少年的個性發展,而且有助于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良好形成與確立。相比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則更具感染性和長期性,家庭教育為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啟蒙作用。
3.道德教育的發展是多樣化的,尤其是作為人們日常生活集聚地的社區,不僅發揮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載體的重要作用,而且還是提供道德品質形成的實踐平臺。良好的社區人文氣息與生活環境,將一定程度地影響著青少年身心與道德的發展。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忽視了社區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相比于學校教育,社區教育是全民教育和終身教育,社區教育內容具有多樣性、開放性和多元化的特點,要充分發揮起社區大眾媒體的力量來促進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良好形成。因此,新時期開發與孔子德育資源的利用,只有在學校的主導教育、家庭的正面教育、社會的輔助教育三項的有機結合中,才能創立一個整體育人體系。
(三)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優化德育環境
孔子道德觀念中,道德品質的培養最重視環境的熏陶。校園作為青少年生活與成長的主要環境,承擔著德育發展的重要載體作用,所以對這一實踐環節必須做到高度重視。明確地說,學校文化建設當隸屬于德育實體的構建范疇。
道德教育絕非觸摸不及的口頭形式,而是一個堅實架構且內容豐富的實體。所謂實體,即是實際行動,用看得見摸得著的行動來發揮校園德育的建設,去展示德育的重要地位。新時期繼承和弘揚孔子德育的精華,需要加強學校文化建設。
1.重視校風建設,以有效地發展教風和培養學風,規避一切有損于個人以及他人道德品質的行為,形成對師資力量具有凝聚力、對學生具有規范和引導、對社會具有模范表率等作用的良好校風。
2.多開展形式多樣、內容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將傳統文化與興趣活動有機融匯于一體,開展具有鮮明特色且吸引力強的主題教育活動。為鞏固道德文化的深入性與持久性,以校報、??约靶葟V播、電視為媒介,在日常生活中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根除一切有害文化和腐朽思想傾向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李延.論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缺位淺談[J].科學與財富,2012(02).
[2]李蘇.談傳統文化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響[J].大舞臺,2010(08).
要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重要意義,可以通過強化課堂理論教育、營造濃厚德育文化育人氛圍、開辟獨具特色的網絡專欄、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等途徑,以增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目前,我們之所以如此重視加強青少年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教育教學,是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資源,承載著文化內涵,孕育著先輩們的思想精髓,傳遞著育人價值,與現代德育具有內在的契合性,對于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和人格品質修養能力,具有重要的啟示借鑒與現實意義。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
數千年來,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中華傳統文化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和思想孕育的結晶,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鮮明的育人功能,具有永不褪色的民族特色和時代價值,它們所蘊含的優秀品質和崇高理念,往往代表著當前社會的主流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具有引導、凝聚、促進和激勵青少年向善、求真、至美的功能。大力挖掘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青少年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和道德意志具有強大激發和推動作用,有利于青少年走向社會助力其成長成才。
由此可見,傳統文化既作為一種無形的強大驅動力量,為各種德育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同時又作為道德文化的有機構成,成為青少年健全人格與道德素質養成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在學校德育工作過程中,加強青少年中華傳統文化觀的教育和培養對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可以激發青少年主動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促進忠、孝、仁、信等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和轉化,自覺掌握有關中華歷史文化道德知識,有力地推動道德認識與道德意識轉化為個人道德信仰與道德行為;
其二,可以規范和調節青少年的道德行為,促使青少年養成講道德、遵道德、守道德行為習慣,促進青少年自愿自覺地去履行道德信念和道德義務;
其三,可以激勵青少年不斷去追求高尚的道德行為目標,傳播道德文明,實現人生理想價值,以此來達到自身的充實完善。因此,在學校德育中加強青少年傳統文化觀教育,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史、院史、學科歷史和杰出人物史等傳統文化資源,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內在關聯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青少年德育教育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主要體現在功能上的契合、內容上的契合、載體上的契合。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德育理念、德育內容、德育方法,而德育又是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二者都具有育人功能、導向功能、凝聚功能,包括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教育等。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育人導向功能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重要啟迪。理想信念是指人們對某種事物抱有堅定的相信,對某種事物篤定的追求,從而不斷實現目標。人不能沒有信念信念,沒有理想信仰的人就等于沒有靈魂,就等于失去精神支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在無數有識志士艱辛跋涉和不斷探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尋找國家富強途中積淀傳承下來的精華部分,蘊含著從諸子百家到新中華成立再到改革開放新時期的英雄人士的理想信念。青少年思想、道德、人格、品質等素養的形成離不開理想信仰的支撐,也離不開傳統文化的熏陶和侵染。例如,在儒家文化中有“克己、禮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文化觀念,都可以納入到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范疇。中華傳統文化中“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奮發進取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命力之所在,是其基礎、源泉,可以不斷激勵和推動青少年孜孜不倦地追求心中之理想目標。
2.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囊括的愛國主義內容為當代青少年德育教育提供重要借鑒。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推動中華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發展和完善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們共同進步的精神支柱。從中華優秀傳統的古代教育家孟子“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的愛天下之寬廣胸襟,到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憂國憂民精神,再到杰出的思想家顧炎武具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高度責任感的宏論以及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忠報國情懷和堅貞不渝品格,岳飛“以身許國,何事不敢為”的英雄主義精魄,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感,等等,這些無不體現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愛國主義精神品質。對于我國傳統文化資源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精神,我們應大力予以開發、挖掘、整合進而增強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倡導的躬體力行為加強青少年倫理道德教育提供重要示范。強調自我的反躬自省、身體力行和親身體驗,是中華古代社會的重要傳統,而且形成了豐富的人格道德教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道德榜樣示范作用,從孔子老子提出內省修養方法和見賢思齊的帶頭作用,到職業領域方面要求青少年積極倡導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奉獻社會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職業道德,再到家庭方面要求青少年主動倡導尊老愛幼、勤儉持家、團結鄰居、男女平等等家庭美德,在學校要積極提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尊敬守法等個人品德。這些基本德育規范和行為準則要求都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有所體現,比如,社會公德方面儒家文化強調“仁者愛人、惻隱辭讓、富貴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理念和思想,都滲透了人們如何做人做事的倫理思想和道德精神。像這些思想理念,對加強青少年倫理道德教育具體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青少年道德教育相結合的現實路徑
作為青少年德育主陣地的學校來說就是要轉變德育觀念,樹立現代德育理念,可通過課堂教育、校園文化、網絡媒體、社會實踐等途徑,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來提高青少年思政針對性實效性。
1.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教材內容和課堂教學中。常態化思想道德教育必不可少,但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可根據學校教育教學實際情況,充分挖掘本地傳統文化資源,如組織學校專家、教授、學者編寫有關帶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教輔教材,讓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進入課堂;編寫一些與《中學思想品德課》、《青少年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課程相匹配的校本傳統文化資源教學案例集。
在教學中,可努力采取多種教學手段,特別是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將中華五千年燦爛輝煌的傳統文化圖文并茂、立體化、多層次地展示于學生面前,便于學生銘記于心,使得抽象的文化理論知識轉化為一種形象生動和易于學生接受的知識體系;同時,要理論聯系實際,把系統教學與專題教育結合起來,把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體驗感悟教學結合起來,推動中華傳統文化資源教育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青少年頭腦。
2. 積極營造以優秀傳統文化為主的校園德育文化氛圍。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是加強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有效載體和重要陣地。通過課余文化活動舉辦對青少年實施思想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學生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純潔思想,對青少年道德品質形成和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為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可舉辦各種以傳統文化教育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通過博物館之春、讀書、講故事和“發現身邊美”學生微電影作品展播、尋找身邊道德榜樣了解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脈絡;通過舉辦傳統文化進校園大型詩歌朗誦競賽活動,讓學生更加全面了解和感受中華文明的浩瀚和瑰麗;可邀請傳統文化領域德行高尚、治學功底深厚、對傳統文化經典了如指掌的文化名家和傳承人等進校園、進課堂,聘請或邀請非物質文化傳承者開展講學講座;通過開展主題班會、撰寫心得感受讓學生在濃厚的校園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和豐富的物質文化氛圍中受到浸潤和感染。
3. 開辟網上網下傳統文化等網絡德育教育專欄?,F代社會是一種網絡媒體時代,青少年是使用網絡媒體的主流群體。除了利用校園廣播、校報、電視、宣傳櫥窗等傳統大眾媒介形式外,還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巨大傳播作用,以網絡文化為載體,把傳統文化資源廣泛傳播開來。充分利用好現有全國傳統文化資源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工程、數字圖書館等網絡數字文化的數據資源成果,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網絡傳播,把經典名言、膾炙人口語句制作適合互聯網、手機、微信微博等新興媒體傳播的傳統文化精品佳作。可在校園網上開辟中華經典資源庫專欄,開設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欄目,通過手機、QQ、微信、論壇等現代媒體技術形式,使學生隨時可登陸網站查詢或閱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語錄、名人事跡和禮儀禮節禮貌知識等,同時還可在網上發表個人心得,從而形成網上網下青少年傳統文化價值觀教育的強大合力,擴大傳統文化育人功能的范圍。
關鍵詞: 大學生 傳統文化 傳承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一、研究提出的現實依據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1]。這是在省部級主要干部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從這段講話可以看出,從中華民族獨特的“民族性”出發,強調中華傳統美德創造性轉化的重要性――“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1]。
根據目前的研究走向,在整合并研究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山東青年政治學院作為研究個案,具有兩個層面的效果:一方面,尊重并凸顯學院作為地方性政治院校的教育特色。山東青年政治學院作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肩負著團干部教育培訓和普通學歷教育的雙重使命,所以學院具有政治性和學術性兩種氣質。優秀的傳統文化如何被青少年接納并傳承,其前提條件就是青少年真正從思想意識上引起高度重視,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動員和開展正是學院特長。另一方面,實現了學院各種資源的優勢互補。山東青年政治學院以文化建設為保障,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學院內部不僅設有專門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動態的“青少年研究中心”,而且有以傳播為己任的“文化傳播學院”,這兩種資源相結合將發揮巨大潛能。
二、建構符合青少年認知模式的教學管理體系
在對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模式分析的基礎上,在高校范圍內對他們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和知識傳授,需要對現有的課程設置和學分分配進行調整,這是保證傳統文化通過課程的方式傳遞給青少年最直接、最高效、最簡單的方式。這部分包括三方面內容。
(一)完善課程體系,切實推進弘揚傳統文化的課程建設。
根據學院人才培養方案,對課程體系進行調整,增設傳統文化的選修課程,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進行科學認知并在這種認知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專業選修課程設置需包括兩種課程結構體系,一種是專業限選課程+專業任選課程,另一種是專業方向模塊課程+專業任選課程。既然專業選修課在開設時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學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設相對自主的、有側重和針對性的選修課程,使與傳統文化有關的課程有機會得以講授、探究和傳播,成為青少年了解并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
(二)調整學分評定機制,提高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度與參與度。
在全校范圍對學生成績和評價機制進行調整,用學分、獎品、獎項等獎勵機制鼓勵學生圍繞傳統文化開展各項活動。如學生參加“國學達人”、“古文經典朗誦”、“我愛詩詞”等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各種活動,并獲得名次和獎項,則適當調整對應的學分比例,并在學院內部進行表揚和表彰,從而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度和積極性。這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有力措施。
(三)建設文化實訓基地和研究中心,培養傳統文化傳承的新生力量。
傳播優秀的傳統文化,必須重視傳承新生力量的培養,接受理論與實踐的學習和檢驗。所以,建設文化實訓基地和研究中心是培養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力量的有效措施,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既能給低年級學生起到示范作用,又能向更高層次輸送優秀人才。
一方面,重視學生實踐環節,讓學生走進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館、文化園等實習單位,使其在接觸傳統文化過程中親身體驗傳統文化的博大,獲得豐富的認知經驗。學生的實踐活動有22個教學周,相當于一個學期的時間,除去理論教授和書面寫作的時間外,學生還有遠遠多于10周的實習時間。在這一過程中,學院能有意識地讓學生走進諸如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館、文化園等實習單位,相關教師能有組織地帶領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方面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認知并親身體驗,從而更有助于學生之間相互影響提高認識。
另一方面,有意識地讓學生參與學術研究,加深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理性認識。山東青年政治學院2014年成立了“地域文化研究中心”,這一研究中心主要以山東省為研究領域,對本土的文化,尤其是傳統文化進行學術研究。研究中心,可以設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傳統文化研究分中心,使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為帶動。這一嘗試,意在讓學生介入教師的學術研究領域,不僅能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水平,而且能間接培養一批以傳統文化為研究方向的學生。這些學生日后可能會成為各大高校古代文學、文獻學、語言文字學等專業的研究生,成為接力傳統文化學術研究、傳播和傳承歷史任務的新生力軍。
三、統籌全局,協調權衡多元力量的綜合作用
正如前文所述,調整課程設置、評價體制及建設實訓基地和研究中心,這些舉措都能有效解決青少年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問題,但要均衡二者的對應關系,還得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
關鍵詞:文化沖突 青少年 核心價值觀 民族文化
一、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傳統文化的現狀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我們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國的傳統文化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逐漸地被邊緣化。
我們有許多節日,這些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我們民族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可是,有著豐富內涵的傳統節日卻在全球化的今天被邊緣化。我們的傳統節日正在被簡化,傳統節日的氣氛正在被淡化。
我們的青少年正在被西方的圣誕節、情人節、感恩節吸引著,似乎對于他們來說,傳統節日遠遠比不上洋節來的時髦,遠遠比不上洋節來的有意義。過西方的節日在我們青少年眼里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用進口的東西似乎也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的一種追求。我們吃的是麥當勞、肯德基,穿的、用的是迪奧,開的是奧迪,看的也是《世界末日》、《變形金剛》。甚至我們的嬰兒奶粉都崇尚進口的。生長在有著幾千年文明的古國的人們,還有多少東西是屬于我們自己的。從我們出生,接觸到的很多時候都是外來的東西,我們知道上帝,知道耶穌,卻不知道,不知道女媧。
二、外來文化沖擊對我國青少年核心價值觀的影響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體系中居于主導、統領和核心地位的主流價值觀,青少年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和踐行,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諸多原因,當代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況不容樂觀。其中,文化沖突對我國青少年樹立正確核心價值觀就有很大影響。
外來文化,對于我國青少年建立大局觀,世界觀起了一定作用,他讓我們能更好地認知世界,認識我們所處的環境,也可以讓青少年接受更加先進的思想和事物。我們在接受這些外來文化的同時,卻忽略了最根本的東西——我們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被忽略導致了我國的青少年沒有了民族信仰,一味地崇洋,對自己的祖先,對自己的國家不了解,少了一份對民族文化熱愛,反而熱烈追捧外來文化,使我們的民族傳統、民族文化處于被邊緣化的尷尬地位,這對于建立我國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情操是非常不利的。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一個國家的希望,需要建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當人們的眼球都被西方的油炸食品、時尚衣服、豪華跑車以及好萊塢大片吸引時,我們的社會呈現出來的就失去了他最本質的東西,所有的一切都是別人的,吃的穿的用的,甚至受的教育,都是西方式的教育,在被這些外來文化沖擊的時候,我們的傳統文化將走向何方,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該在哪?我們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我們也有自己的中庸思想等,這些都是我們的先人智慧的結晶,我們要引以為傲,要努力學習屬于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只有這樣才能夠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的人民,才能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培養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們必須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并強調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靈魂。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是青少年階段。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希望。青少年能否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關鍵,也是我國未來社會主義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面對全球化和社會轉型引起的文化沖突對當代青少年核心價值觀形成的影響,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堅持在文化發展中的領導權,加強文化意識教育,提高學生的文化認同,培育良好的文化心態,充分發揮文化傳媒的作用,實現文化化人的目標。培養青少年的核心價值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育青少年的核心價值觀要堅持在文化發展中的領導權。
(二)培育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尊重包容中提高文化認同。
(三)培育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高揚主旋律中引導文化心態。
(四)培育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有效發揮文化傳播的育人功能。
文化沖突對青少年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它的出現,既為我國的教育改革和文化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我們應該認清所肩負的歷史使命,以積極的心態來迎接這些挑戰,堅持在文化發展中的領導權,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1]馬明.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構建的理論思考和探索[J].科學教育研究,2006.2
[2]潘知常,林瑋.大眾傳媒與大眾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張凡迪,范立國.我國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現狀與展望[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11.1
關鍵詞:中國傳統工藝美術;青少年美術藝術思維;傳承與保護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具有十分鮮明的民族風格和顯著的地方特色。從客觀角度講,它已經成為了我國造型藝術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結構組成,不僅把工藝美術本質體現的淋漓盡致,而且在審美高度和實用性方面表現出了很高的水平,顯示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值得青少年認真學習和傳承。
一、青少年美術教育的現狀及藝術思維培養的重要性
1.青少年美術教育的現狀
美術教育的本質是培養青少年的藝術思維。從一般意義上講,美學教育充滿想象力和情趣,同時,由于其本身是藝術性很高的學科,因此,只有在教育內容和方式上注重藝術性,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會在藝術世界里提高自身素養,達到美術教育的目的。對于目前的青少年美術教育而言,很多教育機構教育方式一味的注重新內容,而忽視了從已經沉淀的傳統工藝精粹中汲取和挖掘。這對提高青少年美術素養,乃至提升全民美術素養均十分可惜。
2.青少年美術藝術思維培養的重要性
美術與藝術的關系十分緊密,如果沒有藝術,那么世界上就沒有美術,而如果沒有美術,這個世界上的藝術也是不完整的。青少年要形成正確的美術價值觀和素養,需要社會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要進行創造性的美術活動,就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和審美水平,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使自己的美術活動具有創造性。因此,無論是審美觀,亦或是美術細胞,均是藝術思維的重要體現,而青少年階段是培養思維能力的重要階段,必須加以重視,完善培養方法和內容,使青少年在該階段獲得最大的提高。
二、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藝術設計的關系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藝術設計的關系是既有區別也有聯系的,在青少年美術培養中只有把握兩者的關系,教育培養體系才會更為豐富。1.現代藝術設計與現實文化生活是密不可分現代藝術設計與現實文化生活對現代藝術設計造成的影響無處不在。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當時社會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是現代藝術設計的基礎,人們在進行藝術設計時,會不由自主的按照他們自己從自己所處社會與傳統中得來的豐富的經驗對其他存在的事物進行藝術創作。因此,從這個角度講,傳統與現代是相對的概念,是某個時代社會文化和審美觀念的具體表現。2.現代藝術設計離不開對傳統工藝美術的繼承與革新對傳統工藝美術進行繼承是現代藝術設計另一個需要。一個人不遵循任何的傳統,宣稱自己能設計最前衛的藝術是不可能的。任何的藝術設計及創造它會受到現實中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傳統的藝術思維,無論這種影響是顯性還是隱性的,均會對藝術創作過程產生影響。3.現代人文意識的回歸潮流迫切要求對傳統工藝的再認識傳統工藝的再認識受到人文意識的回歸潮流地推動,需要進行繼承與創新。不可否認,現在的設計師比古代的設計師在設計上有著很多的便利條件,但人們意識上回歸是無法僅僅通過作品手段上的豐富可以代替的了的,設計師只有在藝術創作上融入傳統藝術,敢于回歸,創作的設計作品才會格調高雅,讓受眾感覺到與之相應的意境。例如,香港鳳凰衛視的臺徽,借鑒了中國傳統藝術中“喜相逢”圖案,反映出一種厚實的帶有民族文化底蘊的特征,而鳳鳥兩兩相對,旋轉翅膀富有動感,體現了圓滿、吉祥,繁榮的美好寓意。世博會上中國館的設計,將中國元素充分地融入設計中,采用極富中國建筑文化元素的紅色“斗冠”造型,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已經逐漸融入到了現代藝術設計之中。因此,傳統文化及傳統工藝美術中的創作方法對我們就至關重要了,需要認真揣摩。
三、傳統工藝在青少年美術教育中的實踐與融合
傳統工藝有著自己的深厚藝術積淀,形成了有差異性的美學概念和審美體系。傳統工藝所具有的文化底蘊與特點是現代藝術教育所不能及的。因此,在青少年美術教育實踐中,應注重傳統工藝在青少年的美術教育結合,改變傳統的美學設計遭受寒流,市場不景氣的現狀。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方面出發,使青少年教育和學習更好地融入傳統工藝。
1.長期保留工藝特色專業
在眾多專業中選擇一些特殊專業進行開設,進行小班制教學,以克服生源不足的管理難題。教育機構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出發,對傳統的美學形式進行改革和變化,根據市場需要確定不同的專業,根據市場的需要隨時調整招生。通過現在的部分教育機構的實踐結果,這種方式對于繼承和融合傳統工藝符合實際情況。
2.與各類特色的學科相結,貫徹學習日常
傳統工藝美術教育由于與現代化藝術融合上缺乏創新,很容易在目前的學科體系中形成邊緣化學科。針對這種情況,一方面可以將傳統工藝美術教育巧妙結合于其他各類受學生喜歡的各類特色學科,以此使思維理念和模式融合貫穿于其他重點基礎學科,以及現代美術教育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最終達到傳統工藝美術教育的培養和融合目的,但是,同時又能指導青少年思維創新、強化藝術體驗教學。例如,將民間戲曲工藝畫融入青少年美術教學中,激起學生更多的學習興趣。
3.第二課堂與傳授工藝的組合
教育機構積極與各個工藝大師進行合作,共同建立工作室,大師手把手教學生進行藝術創作,形成一大批平臺來幫助大家保護傳統,回歸傳統,在學習與體驗中領略到文化獨有的特點和魅力。通過傳統工藝實踐與實際教育的結合,能夠受到學生的很好反響,對于提升美術素養和創新思維能力有較好的幫助。例如,某學校定期邀請省級傳承人葛建民講述了龍塢彩燈的歷史、傳承譜系、花燈制作技藝,并和位學生一起開展了實踐、體驗活動,在青少年學生中反響很大,很多學生逐漸對傳統工藝產生了濃厚興趣。
4.開設研修班提升專業素養
學院積極與各個組織和機構合作,為他們培養人才,挖掘傳統文化的市場價值和獨特魅力,并在優秀青少年中選拔各種優秀人才,以各種豐富的形式培養傳人,與民間的各個大師共同發揚傳統文化,為新形勢下工藝人才的培養進行了有益嘗試和探索。結語總的來說,傳統工藝美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結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質。在青少年美術教育中不應該只著眼現在,而是該在現實的基礎之上,更加努力的汲取傳統文化中的營養,把現代藝術與傳統藝術結合起來,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藝術的教育方式。
作者:盛欣 單位:中國美術學院上海設計學院
參考文獻:
[1]陸君玖.持久保護與融合創新傳統工藝美術在現代設計教育體系中的實踐與思考[J].上海工藝美術,2012(3).
[2]郛秋曉.當代青少年美術教育的創新思維培養[J].求知導刊,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