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4 16:15: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常見法律法規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企業;法律法規;管理能力
一、前言
隨著經濟、文化以及科學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社會的發展進程也在不斷推進。在知識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的影響和帶動下,企業法律法規的管理工作無論是在管理方式還是在管理理念上,都被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企業法律法規管理工作能力的高低有時能夠直接影響甚至決定企業開設經營的整體運作是否能夠有序進行。如何才能更好地加強企業法律法規的管理能力,就成為了相關工作人員的重點研究內容。
二、我國企業法律法規管理工作的發展現狀
法律法規的建設和管理工作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各大中小型企業繁瑣的管理工作中較為主要的管理環節。一個企業法律法規相關事物內容管理水平的高低有時能夠直接影響甚至決定這個企業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中占有一席之地、獲得長足穩定的發展。我國是依法治國的法制社會,對法律法規相關事務進行管理也是我國各大中小型企業嚴格遵循國家依法治國基本理念的象征。經過多年以來不斷的借鑒學習和實踐探索,石油勘探企業在法律法規相關事務內容的管理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由于我國相關工作以及技術人員對企業法律法規相關事務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研究經歷的時間較短、經驗尚淺,在管理工作實際開展的過程之中,不可避免的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和弊端現象。管理機構的配套設置不夠健全、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個人素質有待提升以及管理工作協調方面的局限性等,都是我國石油勘探企業法律法規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最為常見和突出的矛盾現象。
三、加強企業法律法規管理能力的有效措施
1.法律法規工作的開展立足石油勘探業務與基層在職員工
石油勘探企業法律法規相關事務的管理工作與律師事務所以及各種類型法律機構在開設經營過程中涉及到的法律事務的管理有很大的不同。通過提供適當的法律意見和建議最大限度的保障企業日常生產、銷售以及經營活動的有序開展是一個企業、尤其是石油勘探企業對法律法規相關事務內容進行監督和管理的最終工作目標。
因此,企業內部負責法律法規相關事務內容管理工作的工作人T如果想要更好地提升和加強石油勘探企業法律法規管理的工作能力,就要將相應法律法規工作的開展最大限度的立足于企業自身業務經營與發展的實際情況之上。與此同時,以石油勘探企業工作于基層前線的在職員工作為法律法規管理工作的主體針對對象。必要時,負責法律法規管理工作的相關工作人員還可以對企業在職員工進行不定期的法律事務培訓,為提升企業法律法規管理工作開展的效率和質量提供強有力的前提保障。
2.建立健全符合石油勘探企業運作特點的法律事務管理機構
除了準確掌握石油勘探企業法律法規工作開展的立足點之外,企業內部負責法律法規管理工作的相關工作人員如果想要更加直接有效的加強石油勘探企業法律法規管理的工作能力,就必須建立健全能夠全方位符合石油勘探企業運作和發展特點的法律法規相關事務管理工作的核心機構。法律事務管理機構經營規模較小、在企業內部發揮的作用以及占據的發展地位較為低下等,是在當今社會發展進程之中石油勘探企業法律事務管理機構建設和運營過程中最顯著和突出的問題和弊端現象。個別的石油勘探企業甚至目前為止尚未建立完善的法律事務管理機構,與其相對應的法律法規事務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可想而知。
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在石油勘探企業內部,根據具體法律法規事務管理工作涉及到的法律事務難易程度的不同,為相應的法律事務管理機構設立不同的管理層次。各個管理層次之間法律事務管理機構的協調運作將最大限度的實現和保障石油勘探企業法律法規事務管理水平的顯著提升。
3.保障法律事務管理工作的高層次、全方位發展
最后,石油勘探企業負責法律法規事務管理工作的相關工作人員如果想要更好地提升企業自身法律法規相關事務的管理能力,就必須全面保障石油勘探企業法律法規相關事務的管理工作朝高層次、全方位的方向發展。
企業內部法律法規工作管理工作的展開要以最終實現石油勘探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為最終工作管理目標,嚴格遵循相關法律條款的規定。將企業法律法規相關事務的管理工作變成能夠有效幫助石油勘探企業高層管理人員作出正確發展決策的輔助工具,并為企業日常生產經營中的一系列活動提供相應的法律意見。只有相關工作人員以事實為最終依據、以法律為管理的準繩來開展自身的管理工作,才能最終實現法律事務管理工作的全方位發展。
四、結論
企業法律法規的管理是在企業整個管理和運作眾多工作內容之中較為關鍵和主要的環節。加強企業法律法規管理工作的工作能力,是在當今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以及社會整體發展進程不斷推進的帶動和影響下產生的發展趨勢。只有企業負責法律法規建設與管理工作的相關工作人員能夠真正認識到提升法律法規管理能力的重要性,才能全面貫徹落實正確的管理理念,最終實現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徐祖華. 加強企業法制建設的幾點思考[J]. 中國商貿,2013,08:59-61.
關鍵詞:物流立法;缺陷;完善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2年3月2日
一、我國現行調整物流行業的法律體系概述
通過近些年的飛速發展,我國的物流業已初具規模,但同時我們也能看到,相應的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改還沒有跟得上發展的腳步,導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部專門的、統一的物流法,常見的調整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規都分散于關于物流各個環節中,也就是說目前并沒有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體系?,F行的有關物流的法律法規可分為以下三類:一是法律。在由國家制定的現行法律之中,直接為物流或與物流有關環節制定的有鐵路法、海商法等;二是行政法規。可以歸納為公路、鐵路、水路、航空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海港管理暫行條例、公路管理條例、航道管理條例等涉及物流的行政法規,以及關于發展聯合運輸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發展國內集裝箱運輸的通知等;三是由中央各部委頒布的部門規章。其中包括有關于商品包裝的暫行規定、商業運輸管理辦法、鐵路貨物運輸規程、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協定,關于加強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促進運輸企業發展綜合物流服務的若干意見等。
我們可以看出,以上現有各類物流法律法規的制定,雖然基本上能維護目前物流業的經濟秩序,但是仍然不能滿足物流業快步發展的需要,在實際操作和管理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尤其在加入WTO以后,我國承諾將在未來的一定時間內逐步開放物流服務行業的所有市場,屆時建立全資擁有的經營機構和分支機構的國外物流公司將出現,我們面臨的壓力也是顯而易見的。我國的物流發展特別是現代物流的發展剛剛起步,其中體現出的市場管理的不完善,可以看到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部門的約束;另一方面還要面對地方經濟保護壁壘。這樣一來,當我們面對國外物流企業時,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和統一的規定,我國企業將用哪個標準來迎接挑戰呢?因此,為了解決物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想要快速健康地發展物流業必須盡快構建一個完善的物流法律體系,從而規范物流發展中的無序現象,這就成為了我國物流發展中面臨的一個迫切而首要的任務。
二、物流立法的價值分析
(一)物流業缺乏系統而專門的法律規定?,F代物流在服務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部分。在時代的大步發展環境下,現代物流的發展要求打破行業與區域的限制,建立開放的大市場。而目前,我國所執行的有關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規從內容和行業管理上分散于陸海空運輸、消費者保護、合同管理以及各部委分別制定的有關規程和管理辦法,這些基本都是在不同時期、由不同部門針對不同問題制定的,形成分散、多頭的局面,所呈現出來的雜亂無章的狀態即能體現出目前缺乏物流行業系統專門的法律規定。除此之外,現今直接具有操作性的物流法律法規層次較低且法律效力不大。
綜合來看,我國直接具有操作性的物流法律法規多由中央各部委或者地方制定頒布,存在規范性不強、缺乏法律責任的制約作用的缺陷,其中不少內容與國際慣例相悖,對于調整各物流主體之間的相互關系不利,對物流主體行為的制約作用也很有限。從完整性上來看,不少物流關系沒有法律法規加以調整和規范,物流業仍有不少法律還未涉及到的方面。
(二)規范物流行為需要專門的法律規定。我們可以分拆為若干個單行法律來管理和調整大多數物流行為,但相應的,拆分后的各種行為卻缺少相應的綜合性的法律依據。向第三方供貨是由供貨商通過物流企業完成的,其中的關系不能簡單歸結為一種關系或者運輸關系,在運輸過程中也不會是單一的方式,可能綜合了公路、鐵路或其他多種方式,這些都需要相應的法律規范。原本是一個系統資源的物流業,管理權限被劃分為若干個部門,但是卻沒有一個部門或機構統籌協調物流管理。沒有做好梳理,就導致了一方面降低了物流效率,另一方面分割的物流體系阻礙著對物流的整體規劃,制約了物流產業的社會化進程。
(三)現代物流業的高速發展與現有物流法律法規滯后的現狀不能適應?,F存的法律法規還有從過去計劃經濟體制環境下沿用下來的,是根據當時的情況制定的,現在已經表現出規制內容過時,適用范圍有誤,法律空白、交叉等問題。雖在當時對于推動物流業的發展起過積極作用,現在已經難以適應目前市場經濟環境下物流的發展。目前,物流業存在和發展依據的管理體制、經濟體制、市場環境等都與以前大不相同,再考慮到我國加入WTO以后物流國際化發展的需要,急需修訂、補充甚至部分地廢止。物流法律體系從技術上普遍缺乏對物流實踐的具體指導和調整作用,宏觀調控能力和微觀約束能力不足。這樣的物流法律制度現狀不能適應物流業迅速發展的新形勢,就會阻礙其快速發展。
(四)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護需要專門的法律規定。物流業的發展,產生了很多全新的關系需要相應法律規范的調整,隨著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建立一個完善的現代化物流體系,才能展現出網上交易低成本、高效的特征,保證網絡購物的順利完成。物流經營人在從事物流業務中所面對的法律關系有很多方面,包括與顧客,即服務對象的關系;與信息技術服務商,即物流信息系統的設計維護者的關系;還有與分包方,即物流供應鏈實體服務提供者的關系。在此間出現問題之后,各層次法律法規中規定的賠償限額、免責事由、責任期間、損害賠償的確定等方面的規定也存在較大差異。現有物流法律法規之間不協調,涉及眾多部門,如果各部門協調溝通不夠,就會存在法律法規互相矛盾的現象,導致物流各環節和各功能之間的關系難以整合,不利于形成行業優勢推動我國物流業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
三、物流行業專門立法的必要性
一個法律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必須保持歷史的繼承性和連續性,在編制制訂新法律法規時,要充分考慮并注意銜接和協調現有的法律法規。國外的物流產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和完善,從對物流認識研究的逐漸探索過程中積累了很多成功經驗,摸索出了適合物流發展的規律。諸如出臺在某種程度上減少國家對運輸業的控制的政策法規,推動更接近于自由市場的運輸業發展,從而發揮了物流業的整體效應和實現供應鏈的一體化管理。這種規律可以說是發展物流業需要遵循的原則之一。我們在完善法律法規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遵循與國際公約、國際慣例接軌,還要注意及時修正,配合國家立法規劃,以適應和維護國家法律體系總體的統一。
根據物流產業自身特點,物流法律法規調整對象不像民法、商法等那樣相對獨立,制定物流法律法規會涉及到與民法、商法、國際經濟法等的協調。就目前來看,國內現有的與物流直接或間接相關的法律法規文件已經在不同層次上形成了有機整體,如果簡單的從基本法律體系中直接分割出獨立的物流法部門分支,會與已有的民商法等法律部門重疊或者矛盾,導致立法資源浪費。我國物流業要統一管理,可以制定有利于物流業發展的試行政策,在實踐當中再進行完善,待到發展到一定水平后再上升為法律,即“物流法”。在此試行期間,加緊完善現代市場經濟下物流運行的基本原則,避免跨部門物流法律體系的矛盾或重復,避免產業內部沖突;同時在利用WTO規則、國際慣例的基礎上,針對不同情況,修改相關已有法律法規,使其與之相協調,并清理已不適時的法律法規;對各單行法律法規之間的層次結構進行梳理疏通,使之形成結構嚴謹的法律法規框架。這樣,在時機成熟時,就可以更容易實現法律的順利銜接和實施。
主要參考文獻:
1.1監督人員總體數量不足,專業素質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目前,全省開展中醫或中西醫結合科等相關中醫診療活動的機構有19589家,占94.80%為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及個體醫療機構,而從事中醫監督工作的監督員僅有268名,人均監管73.09家機構;另外,縣(區)級衛生監督機構人員少,從事中醫監督工作的有85%為兼職監督員。地域廣,被監管對象多,監督人員數量不足及中醫藥知識欠缺成為嚴重制約中醫藥監督工作深人開展的瓶頸。
1.2監管水平和手段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和創新
目前,全省的中醫藥監督還僅僅處于初級階段,監管內容側重于對綜合、中醫醫療機構及基層醫療機構執行中醫藥政策的核實和核查,以及針對一些數據而進行的簡單統計分析,監督項目較為簡單,監管水平和手段處于較淺層面,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各項中醫藥監督內容和監督指標,探索技術性監管手段和長效監管機制,不斷提高中醫監管水平和監督執法手段。
1.3監管對象差異性大,監督執法依據不夠充分
隨著近年來國家對中醫藥工作的不斷重視,而醫學發展進人發展壯大時期,現有的中醫藥法律法規不能緊跟發展的需要進行調整和完善,使中醫監管工作面臨許多問題,很難從現行的《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等法律法規層面進行限定和界定,極難做到依法查處,嚴重制約了中醫監督執法工作的推進。此外,由于中醫藥的特殊性以及中醫辨證論治的思維方法,導致中醫藥不能夠按照西醫的一些法律法規進行監督管理,如中醫執業人員范圍、中醫醫療機構的診療科目、一些醫療技術方法的應用以及中醫養生與中醫醫療的界定等問題。中醫藥方面法律法規的缺失,規章制度不完善,給中醫監督執法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和障礙,不利于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2建議
2.1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體系和監管指標體系
針對目前中醫監督中遇到的一些常見間題,如中醫執業范圍與執業類別、中醫養生保健是否屬于中醫診療活動等問題,建議從國家決策層面盡快制定相應的法規標準,從法律法規層面明確界定相關內容。同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從國家層面制定出臺中醫監管方面的監管指標,明確中醫監管的具體內容和職責范圍。
2.2加強中醫監督隊伍建設
在現有衛生監督體系框架下,進一步加強中醫監督隊伍建設。加大對衛生監督人員中醫藥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力度,通過舉辦中醫藥專業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培訓,一方面加深監督執法人員對中醫藥行業特點的理解;另一方面加強監督執法人員對中醫藥相關法律法規的掌握,提高衛生監督人員的中醫藥執法水平。
2.3加大政策保障和經費支持
目前,各級衛生監督機構普遍存在經費缺口大、執法設備短缺等問題,中醫監督體系建設過程中上述問題依然不可避免。建議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中醫藥管理部門從政策層面研究解決牽涉到中醫監督隊伍和監管服務中的相關問題,完善中醫監督機構網絡建設,建立和完善鄉鎮中醫監督組織,保證中醫監督服務能落到基層。同時,不斷增加中醫監督體制建設經費,逐級配置各種執法設備。
2.4加強科研創新和監管手段創新
加強中醫監督隊伍的科研創新能力,不斷探索拓寬中醫監督內容和監督指標,逐步在更深層面開展中醫監督工作。此外,還要在技術性監管手段和長效監管機制方面做必要的嘗試和創新,不斷提高中醫執法監管水平和手段。
2.5加強中醫監督宣傳工作,營造執法監督氛圍
依托報刊、網絡、電視等新聞媒體和舉辦中醫服務醫療機構相關負責人培訓班等形式,大力宣傳法律法規,強化責任意識,營造良好的中醫服務監管工作氛圍。
2.6與衛生監督工作相互融合、相互借鑒,共同促進
關鍵詞:教師的教育語言;違法;界定;矯治
中圖分類號:G45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2)05-0028-02
筆者在本院學生去農村實習前,布置了一項調查作業:調查農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不當語言的使用情況。實習結束后,共收取了316份學生調查作業,學生在作業中記錄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不當語言的使用情況。經統計發現,在教師教育教學中存在大量不當語言的使用情況,尤其以男性教師、語文教師、數學教師和班主任使用不當語言的情況最為普遍。通過對教師不當語言使用情況的整理匯總,筆者認為,不能再以教師不當語言來界定,而應該從教師的教育語言合法性的角度來考察教師的教育教學語言。
一、界定教師的教育語言違法行為的必要性
在學生的調查作業中,教師使用“你真是個廢物”、“你說你還是人不”、“這點題都錯”、“你再不做操,我就抽死你”、“你有病呀,發什么呆呀”、“笨死你了”、“有人養,沒人教的東西”等等這些侮辱、辱罵和威脅性的語言最為普遍和常見。上述語言的表述已經不再是教師的批評教育語言,教師的這種語言行為已違反了教育法律法規的規定,應屬于教師的違法行為。還有就是教師刻薄、諷刺和挖苦性的教育教學語言行為也比較常見。
例1:某小學五年級一女生學習不好,喜歡打扮,教師在課堂上批評該學生:“你長得又矮又丑,再怎么臭美也嫁不出去,有臭美的工夫,放在學習上好不好。”
例2:一次數學小測驗后,一個學生得了28分,教師在全班批評他說:“你就長著豬腦子,根本就不是人腦子,考試得這么點分活什么勁呀,我要是你,干脆從樓上跳下去死了算了,還給國家省水省糧食,給你父母減輕負擔。”教師使用如此刻薄的語言,不僅嚴重違反了教師的職業道德,而且也違反了教育法律法規的規定,同時也顯示出教師自身修養的欠缺。
關于教師的教育教學批評性語言問題,已有被傷害的報道。如重慶某學校教師汪某侮辱學生“你連坐臺資格都沒有”導致學生自殺的事例就是很好的說明。從我院學生實習調查的情況來看,教師的教育教學語言使用的合法性問題還未引起廣大教師的足夠重視。關于教師的教育教學語言的使用問題,有的稱之為教師語德問題,有的稱之為教師語言暴力,還有的稱之為教師語言軟暴力,但是目前還沒有將教師語言的使用置于法律的層面加以討論。
筆者認為,只有將教師的批評性語言置于法律層面加以討論,才可以明確什么是教師批評教育性語言,什么是教師違法性語言,這不僅可以使教師知道應該如何做,而且更重要的是還應該使教師知道不應該如何做。教師語言違法同樣是教育違法行為,同樣應該承擔教育法律責任,只有這樣才可以規范教師的用語,使教師約束自己的教育教學語言,做到依法執教,實現依法治教。
二、教師的教育語言違法行為的界定
1 界定教師的教育語言違法行為的法律依據
法律約束公民個人的行為主要體現在法律規范的要求上。法律規范可以分為授權性規范和義務性規范。授權性規范是法律關系主體有做出或者不做出某種行為的權利和自由的法律規范。義務性法律規范分為命令性法律規范和禁止性法律規范。命令性法律規范是規定主體必須做出某種行為的法律規范,即主體必須承擔某種積極作為的義務,如果主體沒有做出某種行為,就構成違法,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禁止性規范是規定主體不得做出某種行為的法律規范,即主體必須承擔不作為的義務,如果主體做出某種行為,就構成違法,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我國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語言合法性要求,主要體現在教育法律法規對教師言行的禁止性規范要求上,即要求教師不得做出某種言行,如果教師做出了教育法律法規禁止的言行,就違反了教育法律法規,構成了違法。
2 界定教師的教育語言違法行為的教育法律依據
我國教育法律法規對教師言行規范的要求,主要表現為命令性規范和禁止性規范。命令性規范通常表現為教師義務的規定,禁止性規范通常表述為教師“不得”進行的行為。討論教師語言違法行為主要從教育法律法規禁止性規范上來加以衡量。
我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钡谌艞l第一款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薄吨行W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學校教師應當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和工作紀律,不得侮辱、毆打、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痹诘胤叫詶l例上,《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不得有侮辱、誹謗、歧視、恐嚇、貶損等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言行。”《廣東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幾所教職員工應當關心愛護未成年人,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體罰、變相體罰未成年人,不得嘲諷、辱罵、恐嚇、貶損或者以其他方式歧視未成年人?!逼渌鞯氐奈闯赡耆吮Wo條例一般也將侮辱、辱罵、歧視學生等行為規定為禁止性的規定。
從上述教育法律法規看,如果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語言違反了上述規定,就構成了教育違法行為。
3 教師的教育語言違法行為的界定
根據教育法律法規的規定,教師的教育語言違法行為可以定義為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中對學生使用的侮辱、誹謗、嘲諷、辱罵、歧視、恐嚇和貶損等損害學生身心健康的語言行為。
首先,教師的教育語言違法行為以違反教育法律法規禁止性規定為前提。如果沒有法律法規的明確規定,則不屬于教師語言違法行為。如“這次考試,我們班就你考的最次,拖了我們的后退,下次你要努力呀”,“我講了這么多次,你怎么就不懂呢”,這些語言不屬于歧視和貶損性的語言,不屬于教師語言違法行為。
其次,必須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對學生使用的語言。教師的教育語言違法行為特指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中對學生使用的語言,如果不是在教育教學管理中對學生使用了侮辱、誹謗、嘲諷、辱罵、歧視、恐嚇和貶損等語言,不屬于教師的教育語言違法行為,應受其他法律和道德規范的調整。
再次,教師必須使用了侮辱、誹謗、嘲諷、辱罵、歧視、恐嚇和貶損性等語言,而這些語言應以社會一般公眾的理解來界定,不存在教育教學管理特定環境中的理解問題。比如單獨使用“你真傻”和“你真笨”時,不屬于侮辱性語言,只是教師否定性評價,但當說“你就是傻子”和“你就是笨蛋”等就構成了侮辱性的語言。
最后,如果教師的教育違法語言行為已損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這屬于教師的教育語言違法行為的后果。因教師的教育語言違法行為造成身體損害是顯而易見的,但對學生造成的心理損害具有隱蔽性和持久性,無法進行定量的衡量,而教師教育語言違法行為對學生造成的主要傷害是心理損害,能影響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進心,能造成學生心理壓抑與恐懼,因此教師的教育語言違法行為不應以造成的結果來衡量,這屬于違法上的行為犯,即只要教師實施了教育法律法規禁止的語言行為,就構成了教師語言的違法行為。
4 教師的教育語言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教師應當為教育語言違法行為承擔法律責任。教師的教育語言違法行為法律責任包括教育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對于教師多次存在教育語言違法行為或者經教育不改的應承擔教育行政處分;造成了學生身心損害的,應承擔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觸犯刑律的,還應承擔刑事責任。
三、教師的教育語言違法行為的矯治
1 完善教育法律法規和學校規章制度
目前我國已經實施的教育法律法規都對教師的行為作了禁止性的規定,但在法律責任中,對教師違反教育法律法規禁止性規定的法律責任則規定得比較籠統,同時也導致了地方性教育法規由于缺乏上位法律的規定,對教師違反禁止性法律規范的規定不夠明確具體,因此應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推進依法治教中提出的完善教育法律法規的要求,修訂教育法律法規,進一步明確教師禁止性規定和相應的法律責任。
同時還要按照《綱要》要求,大力推進依法治校。學校要建立完善的符合法律規定的、體現自身特色的學校章程和制度,做到依法辦學,從嚴治校。學校要制定教師行為規范,明確規定教師不得使用的教師用語。
2 提高教師法律意識
一是提高教師的教育法律知識水平,使其做到依法執教。通過對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法律知識的學習,提高教師的教育法律認知水平,使教師知道如何執教,使教師知道不應如何執教,以消除教師的語言違法問題。
二是幫助教師樹立兒童平等權利觀。我國民法規定,公民從出生之日起就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就具備了一個成年人所應具有的民事權利,其民事權利就應得到保護而不被侵犯。教師不應僅把學生看成是一個孩子,而應把他們看成一個自然成長的公民,尊重他們的人格權。對學生批評教育和管理,應在尊重學生人格權的前提下進行,不能以對孩子負責的名義,侵犯學生的人格權。
關鍵詞:工程造價;常見問題;對策分析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建筑行業在我國的作用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建筑業在作出巨大的貢獻的同時也面臨著各種機遇和挑戰。由于建筑業本身存在一些弱點和缺陷,隨著競爭激烈化其存在的問題也變得嚴峻了起來。因此要保障建筑業持續穩定的發展,針對其存在的現狀和問題作出適當的調整和應對是十分必要的。
二、工程造價的概述
所謂建筑工程造價,具體就是指在進行某一項工程項目的建筑當中,所消耗的所有的成本的總和,它主要包含了設備費用、材料費用等。對于大部分的建筑工程而言,其建設的周期較長,且規模宏大。而工程造價貫穿其始終,所以進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其對于整個項目的控制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工程造價具有以下四個特點:第一,建筑工程造價存在差異性。首先,由于每一個工程在整體或者局部、細節等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差異性,所以針對每個項目的工程造價,相應的也應該存在差異性。其次,因為地域和經濟發展的不同,工程造價也會出現一些不同。第二,隨著社會的發展建筑工程的造價會越來越高。第三,建筑工程造價具有層次性。第四,造價具有多變性。由于每一項工程可能建筑周期較長,所以在整個建筑期間材料、設備等方面的價格也會有所浮動,這些因素都會對整體的造價造成一定影響。
三、建筑工程造價現狀
首先,由于建筑行業的競爭激烈,導致建筑工程的造價趨于不合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建筑行業的發展也越來越快,從事相關工作的人越來越多。針對目前激烈的競爭和有限的市場,一些企業為了投標成功,不顧實際的造價需求而不斷的壓低承包價格。這樣的競爭方式不但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而且容易造成市場秩序混亂。
其次,工程造價管理觀念落后。目前我國的建筑行業對于工程造價的管理觀念還比較落后,管理的手段也不夠合理。雖然我國正在逐漸降低政府對于建筑工程造價的影響力,同時市場機制也在不斷的完善,但由于市場固有的弱點和缺陷決定有的時候還是需要政府進行調節。而在政府的調節當中往往由于對工程造價管理觀念的落后,從而導致一些政府盲目的使用行政手段,最終在一定程度之上影響了其真實性。
四、建筑工程造價常見問題
(一)法律法規不健全
雖然目前針對工程造價方面已經有了不少的法律法規,但隨著經濟的發展這些法律法規逐漸開始無法滿足發展的需求,所以我國在這方面的法律法規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針對目前法律法規不健全部分進行合理科學的修訂和增訂,以保證其有效的指導和規范。
(二)對于前期工作重視不夠
建筑工程造價具有全程性,但在實際的工作當中非常容易忽略項目的前期工作。對于工程造價的管理控制應該包含投標到完工這個整體的過程,而目前大部分的企業都將重心主要放在施工中的工作之上,反而忽視了前期工作。如果前期工作做的不夠到位,則容易為之后的施工留下隱患,從而影響整個工程的正常有序開展。
(三)市場作用弱化
目前我國主要實行的是將宏觀調控和市場調節相結合的政策,但在實際的操作當中卻往往由于政府干預過大,市場調節作用相對弱化,從而影響了工程造價的公平性。同時由于市場作用弱化,政府作用加強使得一些政府人員、盲目壓價等,導致我國的建筑工程造價缺乏公平的競爭機制,定價也不夠合理,在一定程度之上也對其造成了諸多不利影響。
(四)人員素質不高
由于工程造價的全程性和對整個項目的影響巨大,所以相應的對于工程造價的管理人員的要求也較高。然而目前的工程造價師人員構成當中,普遍存在學歷不高、經驗不足等問題。部分的造價師出自專科,甚至有的企業直接選擇非專業人士從事工程造價工作。所以目前的基本問題就是大部分的造價師的綜合素質跟不上發展的步伐,無法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從而影響我國建筑工程造價的規范和企業的發展。
五、應對策略
目前的建筑工程造價當中存在的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企業的整體發展,所以針對這些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
(一)健全法律法規
為了保障建筑行業的相關利益,同時規范工程造價的操作,就必須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使其有法可依。首先針對一些在建筑工程造價當中還沒有的法律法規應該加以補充和增訂,加強法律法規對于建筑工程造價的規范和指導作用。其次針對已經不適應其發展的條款應該及時修訂,保障其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之下對于工程造價的有力監管,促進其健康快速發展。
(二)提高對前期工作的重視度
建筑工程的前期工作對于工程造價的有效管理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在新時期新經濟的大環境之下,建筑行業應該提高對前期工作的重視度。做好建筑工程的前期工作,不僅是保障項目正常有序進行的基礎,而且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和花銷,從而降低工程的造價,提高企業利潤。除此之外也要加強對項目工程施工階段的設計管理,保障工程造價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三)增強市場作用
相關的部門、人員應該要嚴格按照規定規范辦事,促進建筑行業競爭的公平性。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之下,要逐漸減少政府的作用,增強市場的調節作用,完善市場機制。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應該讓各個企業應對競爭,并且在競爭當中針對自身的弱點和缺陷進行完善。以市場為導向,結合企業具體情況和項目實際要求,制定合理的工程造價計劃。對于那些濫用私權影響公平競爭之人必須嚴厲處置,保障所有的企業在市場經濟當中公平競爭和發展。
(四)提高人員素質
針對目前工程造價管理人員綜合素質較低的情況,必須積極提高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首先針對教育方面,要求高校針對學生的專業和將來工作當中的實際需求,提高對于學生的專業培養,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其次針對企業方面,要求企業對旗下的造價管理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技能培訓,根據發展的需求和管理人員的個人情況進行相應的培訓,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高。最后工程造價相關人員本身,應該積極認 真的從各個方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抓住每一次的培訓機會,并且在工作當中不斷的總結經驗和教訓,促進自身的理論和實踐共同發展。
六、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建筑工程造價當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比如法律法規不健全、市場作用弱化、建筑前期工作重視度不夠等。針對這些問題就要求首先政府應該完善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保障建筑企業的相關利益和工程造價在規范當中進行,做到有法可依。其次企業應該高度重視工程造價的管理,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注重工程造價管理的全程性等問題。
參考文獻:
[1]梁秀英.新時期建筑工程造價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現代商業,2013,27:151-152.
[2]楊振華.建筑工程造價控制常見問題及對策分析[J].商品混凝土,2013,09:126+128.
[3]溫冬麗.建筑工程預結算常見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現代裝飾(理論),2012,03:151.
1.1曾有一位產婦說:“我在分娩時,自己很痛苦害怕,可兩位助產實習護士說說笑笑,聊個沒完,我怕她們不專心,誤了我的事,說了她們幾句,她們也很生氣”。
1.2約12.5%的實習護士因為語言使用不當,慣用專業術語引起的,使患者困惑不解,產生交流障礙,甚至誤解,影響相互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為護士與病患的糾紛埋下隱患。
1.3由于現今我國醫療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從而造成實習護士對法律法規的認識不健全,為醫療事故埋下了隱患。
2護理存在的問題
根據以上三個材料,反映出當今實習護士護理工作面臨了許多的問題,也了解了護士在護理工作中的不足。
2.1自身整體素質
2.1.1缺乏同情心,態度冷漠
同情心是人際溝通的基礎,也是人際溝通的基本原則之一,特別是在醫院,實習護士良好的同情心對護患關系的建立與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1.2需要交流的相關信息量過少
患者及家屬首先接觸的是護士,患者及家屬的心情非常焦急,迫切想知道跟住院治療相關的一系列問題,如病情、用藥、治療措施、預后、責任醫生及責任護士的姓名、業務水平等。
2.1.3缺乏過硬的專業技術
由于實習護士剛從學校出來,所以很少面對面的接觸病患。護理工作的專業性較強,在護理工作中常見到這樣的情況,盡管我們態度和藹,但對患者的疑問由于解釋得含糊其辭,操作技術不熟練等,也引起患者的不信任甚至反感,影響護患關系。
2.2對法律法規認識不全面
2.2.1護理文書存在的法律問題
實習護士初次使用護理文書時,還存在很多的不理解。如:醫護記錄不一,護理字跡潦草,陳述不詳細,護理記錄內容不準確,重點不突出以及延續性差。醫囑開具時間與護士執行時間不一致,隨意涂改,代簽名,回顧性記錄等,都使護理記錄失去真實性,完整性。這種現象為醫療糾紛埋下隱患,造成無力舉證而敗訴。
2.2.2瀆職的法律問題瀆職
實習護士在工作時嚴重不負責任,不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護理常規,違反操作規程,造成患者死亡或嚴重傷害的違法行為。如:不執行查對制度,導致患者給藥途徑不當,錯換漏輸液體。不執行巡視制度,氧氣導管不通,患者液體外滲造成肢體腫脹,患者病情變化未及時發現,使患者失去最佳搶救機會。
2.2.3侵權的法律問題
實習護士工作過程中,由于護理不當,技術水平低或工作不負責,忽視患者權益,給患者的健康帶來損害甚至死亡的差錯事故,是對患者生命健康權力的侵犯。同時,患者有權利了解所患疾病的治療及護理方案,醫務人員有義務告知患者。如:在未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就擅自進行醫療操作及某種檢查,將構成侵犯知情同意權。假如廣大醫護人員對此還不引起警覺,其危害將大大增加。
3改進措施
3.1進行崗前培訓
通過有計劃、有目標、有針對性地對新上崗護士進行崗前培訓。培養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服務意識,可以幫助她們盡快地適應新的環境,引導新護士熱愛護理專業,并按照專業標準和規范進行護理實踐,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臨床護理。
3.2提高護理服務理念
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塑造護理人員的良好形象,注重儀表、審美等綜合能力的培養,美化護理人員的言行、舉止,把以“病人為中心”的具體措施真正落到實處。同時,提高實習護士觀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被動護理變為主動護理,不斷加深對“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內涵的理解[4]。
3.3強化法制意識,增強法制觀念
組織護理人員學習有關法律法規,請法律專業人員來院辦講座,把學到的法律知識和具體案例相結合,加大管理力度,規范護理行為,對已出現的護理差錯進行分析,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防忠于未然,就能杜絕或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
3.4加強學習,規范護理文書的書寫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規定:“護理記錄屬于病歷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币簿褪钦f,護理記錄也將同病歷一樣,作為法庭證據加以采納。護理人員應從執法的高度,提高對護理記錄的認識,對護理文件書寫遇到的新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規范護理記錄。
3.5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增強法制觀念
在臨床工作中,護士必須做到懂法,明法,遵法,明確自己在工作中的法律責任,充分認識到護理行為時刻都受到法律的制約,嚴格遵守各種法律法規及部門規章制度的各項操作規程,盡量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
3.6履行告知義務
患者同意是醫療護理侵權行為的必要條件,是醫療護理行為合法性的前提。因此,護士應將每項操作的目的,風險因素告知患者和家屬,特殊治療,護理,檢查,應征得患者的同意,必要時履行簽字手續。這既是尊重患者的權力,也是護理自我保護的需要。
《物流法規》是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能了解、掌握物流企業設立及經營過程中涉及到的一些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與學生日后的工作是息息相關的,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這門課程的教學存在多方面的問題,課程設計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內容繁多復雜,教師難以取舍
現有的教材主要按照物流業務流程發生過程中涉及到的一些法律法規安排內容,如物流倉儲法規、物流包裝運輸法規、物流保險法規等。重點介紹兩個部分的內容,一部分是物流的基本業務知識。另一部分是該業務涉及到的法律法規問題。由于物流業務流程較多,每個業務流程的操作過程也比較復雜,單是基本業務知識這塊內容已經比較繁瑣,每個業務還需要深入學習其涉及到的法律問題,教學的任務無疑非常重,而這門課程作僅僅作為專業基礎課,學時一般為36學時,相對較少,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會面臨重點講述業務流程還是法律規則、選擇哪一個業務流程的及其法規作為教學重點等問題的困擾。
(二)內容比較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物流業務流程注重標準化、制度化,每一個營運環節都有較為復雜的操作流程,法律法規更是追求嚴謹,不同的情況適用不一樣的法律條款,這兩個方面的涉及到的知識內容都很多,并且都是條條框框,顯得枯燥乏味,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且涉及法律法規問題,教學過程中很難有效利用到物流專業的實習、實訓設備,教師也面臨“應該怎么教”的問題。每個高職院校的教學環境不同,以上兩個問題是大部分教師開展《物流法規》教學需普遍需要面對的和解決的,除此之外,不同學校的教學條件、學生學習法律存在“畏難”心理,缺乏專業課程教師、課程考核方式不合理、教學方法不一樣也會給課程教學帶來其他一些困難和挑戰。
二、就業導向對高職《物流法規》課程教學改革的引領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是教育部在《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中明確提出的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式,近10年來,這一指導思想對我國高職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起到了關鍵作用?!段锪鞣ㄒ帯愤@門課程將就業導向理念融入到教學中,作為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對于課程明確教學目標、有效選擇教學內容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一)明確能力培養作為首要目標
“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理念注重培養學而生的職業能力,屬于典型的能力本位教學觀(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簡稱CBE)。該教學觀念由美國教育學屆提出,在歐洲發展成熟,目前,CBE是世界上職業教育發達國家廣泛采用的一種教育模式,受到很多教育專家、學者的青睞?!段锪鞣ㄒ帯肥且婚T跨學科的課程,既有法律理論,又有專業知識,是法律規定和專業知識的融合。要適應就業導向的要求,就必須把學生能力的培養作為首要教學目標,通過教學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具體而言,應該結合物流企業的需求對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培養學生法制意識,切實提高學生運用法律法規解決物流企業經營過程發生的各種法律問題的能力。相對于傳統教學方式,這也是就業導向對物流法規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選擇實用性強的教學內容
在“就業導向”理念影響下,《物流法規》的課程定位必須改變,這門課不再是一門介紹物流業務和物流法律法規的理論課程,而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法制觀念,提升法律運用能力的課程。教師應該從實用的角度出發,把握住物流企業設立和經營過程中面臨的重點法律糾紛與問題,圍繞這些問題的解決進行課程的整體設計,通過教學與實踐讓學生掌握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內容的選擇以實用為主要導向,按照知識夠用為主的原則,將物流企業經常發生的法律問題作為教學重點,重點學習和訓練,發生機率低的法律問題及相關知識作為次要內容,減少教學課時或者安排學生自主學習。
(三)設計職業情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更多采用模擬法庭、案例教學、情境訓練、法律實踐等方法,將學生在從事物流行業過程中可能會面對的重要法律問題搬到課堂上來,這是學生所關心的問題,學習的主動性會加強;使用這些教學方法,教學形式也變得豐富多樣,不再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得到有效提高??偟膩砜?,使用“就業導向”理念作為《物流法規》課程的教學指導思想,改變課程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選擇的方向,改變教學方法,對于課程教學普遍存在的教學內容選擇和學生學習興趣低下等問題也具有積極的緩解作用。
三、基于企業需求的課程教學項目重構
從就業市場的角度看,企業的需求實質上就是企業對學生的職業能力要求,是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段锪鞣ㄒ帯氛n程要達到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教學目標,就應從物流企業的法律需求出發進行設計,改變傳統章節式教學,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基于物流企業的工作過程,實施“項目導向,任務驅動”式教學。
(一)物流企業的法律需求探討
1.需要具備法治意識的工作者
從理論上探討,物流企業作為行業企業的一種類型,它的經營過程是離不開法律法規的,物流企業招聘也必然會提到法律素質的要求,然而筆者進行了一個物流企業法律人才招聘需求調研發現,絕大部分的物流企業在招聘人才的時候并沒有提到法律方面的要求,無論是基層的物流業務人員還是高層的物流管理者,企業普遍關心的物流專業能力及管理溝通能力,僅有個別企業在行政管理崗位提到了法律素質要求。這跟其實際需求是不一致的。這里可能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物流企業主的法律意識單薄,不重視法律法規。另一方面,物流企業經營過程中涉及到法律相關的問題一般都比較重大,一旦發生法律問題,需要用到法律人才,更多的企業考慮的是聘請法律顧問或者律師,而不是具備法律素質的一般員工。從這點上分析,物流企業對于一般工作者的法律職業素質要求不是太高,作為普通素質具備法治意識就可以到物流企業工作了。因此我們把在設計課程的時候,要把法治意識作為重要的能力培養目標。
2.需要解決業務糾紛的管理者
從物流企業的業務經營流程來看,無論在哪個經營環節,物流業務糾紛是最常見也是最有可能發生的,如貨物運輸過程中就經常會有逾期交付、誤交付、貨物運輸損毀等問題和糾紛的發生,這是物流行業的特點。企業圍繞合同的簽訂、履行發生了糾紛,往往都會通過協商進行解決,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使用法律途徑。這就對企業的工作人員尤其是管理者的法律素質提出了要求,如何運用法律法規知識去跟合作方溝通,使用有效的方式來解決糾紛,這是物流從業者需要具備的一項重要能力,也應是《物流法規》課程應該重點的培養學生職業能力,而物流各項業務都可能發生糾紛,因此教學項目可針對不同業務的特點設計,覆蓋物流業務的主要流程,使學生能較為全面掌握物流法規的行業應用。
(二)基于物流企業法律需求的教學項目設計
從培養物流專業學生法制意識和提高法律知識應用能力的教學目標出發,圍繞物流企業需要具有法制意識的員工和能解決業務糾紛的管理者這兩大需求,《物流法規》課程設計需把握住兩個原則:一是教學重點側重物流合同履行與法律糾紛的解決。二是教學方法使用“項目驅動,任務導向”,結合物流企業的主要業務流程,分模塊教學。課程可分成五個模塊:第一模塊:法治意識培養;第二模塊:物流企業設立與注銷;第三模塊:物流爭議糾紛解決;第四模塊:物流企業經營法規;第五模塊:模擬法庭實訓;其中第四模塊是重點,每個模塊設計若干工作任務,使學生能完整了解物流企業業務流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初步掌握這些問題的解決途徑與方法。
四、就業導向下的課程微課開發探討
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式,對促進課堂教育的改革、在線教育開展、推進教育公平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從歐美國家開始傳播開來,微課、慕課,正在深刻地影響著傳統教育,成為教育改革發展的一個方向。
(一)《物流法規》課程微課開發的思考
關于微課的作用,微課能否取代傳統課堂理論界有不同的觀點,支持者認為微課短小、多樣化,適應學習者的不同需求,將成為未來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有學者認為微課存在缺乏互動、無法拓展教學內容等缺陷,僅僅只能作為傳統課堂的一個補充。從現實情況來看,微課雖然短小靈活,但有其不足,要取代傳統課堂有一定難度,可以作為教學改革的一種方式,輔助課堂教學,豐富課堂內容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興趣。具《物流法規》這門課程,也需要微課在教學改革中發揮作用,但微課開發也面臨一些困難。首先是制作成本高。雖然有許多專家指出制作微課使用手機和簡單的軟件就行了,也確實有教師能這樣把微課做出來。但在現實中,簡單制作出來的微課往往比較粗糙,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許多學校聘請專業視頻制作團隊來操作,雖然制作出了一批優質的微課,但這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且僅限于一些有資金投入的精品課程。市場上,專業團隊拍攝一節微課的費用不菲,對普通教師而言,為了一門普通課程去花費大量資金拍攝微課并不可取。其次是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高職教師教改、科研任務都比較重,許多教師還要承擔學生管理工作,一門課程需要開發的微課數量很多,且為了提高學習效果,每一節微課的教學過程都需要進行精心的設計,這無疑要耗費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制作好的微課還面臨重新修改和更正的問題,也會給教師帶來工作壓力。再次是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影響微課的水平。不同教師有不同的專業背景,制作出來的微課質量不一,電子信息類相關專業的教師還好一些,其他不太相關專業的教師就需要重頭學起,必然限制微課的制作水平?!段锪鞣ㄒ帯氛n程教師大多具有物流管理、法律相關專業背景,微課制作技術難度相對較大。因此,《物流法規》課程微課開發不能盲目進行,需要把握適用、適量有效利用等原則。
(二)《物流法規》課程微課開發的幾個原則
1.適用原則
《物流法規》微課應該是為課程教學服務的,即根據課程整體教學項目的設計,圍繞法制意識培養、物流糾紛解決等重點問題來開發,確保每一節微課的內容都對提升學生的法制意識、法律運用能力有幫助。
2.適量原則
微課的數量不宜太多,否則制作工作量太大,教師難以完成制作,微課數量過多也會影響到教師課堂教學過程設計。在圍繞課程的重點,每一個重點內容制作一到兩節微課,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學要求逐步增加,是可行性較高的選擇。
3、有效利用原則
微課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資源,除了在課堂上播放之外,還應根據其短小靈活、能重復播放的特點,將它作為網絡資源,到網站、微信、云課堂等網絡應用中,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作為復習、自主學習、學生實習就業問題解決等學習的重要資源,使其教學作用得到更大的發揮。
(三)就業導向理念下《物流法規》課程微課開發設計
根據“就業導向”理念的要求,結合《物流法規》課程教學項目的設計,可圍繞每一個學習任務設計制作相應的微課作為學習資源。
五、小結
在“就業導向”理念指導下進行教學改革,能較為有效地解決《物流法規》課程設計面臨的教學內容不好選擇和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實施“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重構教學項目,注重培養學生法治意識和提升解決法律糾紛問題的能力,是當前形勢下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而有效利用科技的力量,針對性開發微課作為教學輔助資源,進一步豐富課程教學內容和形式,是新時期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作者:諶愛群 單位:羅定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湯軍.由高職物流專業《物流法規》課程的教學引發的思考[J].福建質量管理,2016(1).
[2]鄭小軍.微課發展誤區再審析[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2).
[3]王鳳鳴,賈俊龍,李佳靜.《物流法規》教學改革初探[J].青島遠洋船員職業學院學報,2014(1).